马原期末选择题[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3 21:21: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原期末选择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原期末选择题》。

第一篇:马原期末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

考试时间50分钟,50道题。每题2分。1-40单项选择,40-50判断正误。(注:去除多项选择)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客体是(D)

A.观念本身B.人的意志的产物C.自然界的存在物D.认识和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1963年,伽利略因宣传日心说被教廷判处终生监禁,1979年教皇为伽利略公开平凡,这说明(D)

A.谬论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真理B.真理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谬误C.真理是不断发展的D.真理终将战胜谬误.3.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根本途径是(D)A.学习书本知识B.进行社会调查C.研究历史资料D.参加社会实践。4.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是(D)

A.寄生的资本主义B.腐朽的资本主义C.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D.过渡的资本主义 5.英国广播公司(BBC)评选千年思想家,名列榜首的是(A)A.马克思B.爱恩斯坦C.达尔文D.牛顿 6.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D)

A.自然界B.人口因素C.地理环境D.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的总和。7.下列各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有(C)

A.理性为万物的本原B.数为万物的始基C.水是万物的本原D.精神是世界万物之源。8.资本积累的实质是(B)

A.资本家节余B.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来榨取更多剩余价值C.目的是为了增加社会财富D.用暴力剥夺小生产者和他国劳动人民。

9.经济全球化的微观基础是(C)

A.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B.国际贸易的高速发展C.跨国公司的发展D.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社会化 10.现阶段先进生产力集中体现在(B)A.劳动对象B.科学技术C.劳动者D.管理方式

11.《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记载中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D)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运动与物质不可分割C.精神劳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1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是(B)

A.劳动过程B.价值增殖过程C.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过程D.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 13.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A)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B.阶级斗争理论C.社会发展理论D.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理论 14.G—W…P…W’—G’是(A)

A.货币资本循环公式B.生产资本循环C.商品资本循环公式D.流通资本循环公式 15.我国制定2020年远景规划的依据是(D)

A.现实的可能性B.抽象的可能性C.好的可能性D.现实性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是(A)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B.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C.形式与内容的关系D.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1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C.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D.事物是本质与现象的统一

1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露了(D)

A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抗B.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C.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矛盾D.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渡性 19.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是指(C)

A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种商品上B.一系列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种商品上C.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D.一系列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 20.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是(D)

A简单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C.一般的价值形式D.货币形式 21.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出发点是(C)

A简单再生产B.扩大再生产C.社会总产品D.社会总资本

22.科学家洛伦兹提出蝴蝶效应理论,他说: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会在美国德克萨斯引起龙卷风,这个说法(A)A说明一事物和现象可以通过一系列环节和另一事物、现象发生联系B.片面扩大了联系的普遍性C.把联系理解为主观随意的,否认联系的客观性D.否认了联系的多样性 23.在劳动力买卖当中,劳动者出卖的是(A)

A劳动力的使用权B.劳动力的所有权C.劳动的使用权D.劳动的所有有权 24.“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D)

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25.逻辑证明是(A)

A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B.实践标准以外的另一个检验真理的标准C.先于实践标准的检验真理的标准D.优于实践标准的检验真理的标准

26.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中,新创造的价值是指(B)A.M B.v+m C.c+v

D.c+v+m 27.“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B)

A.唯物主义真理论

B.主观真理论

C.客观真理论 D.形而上学真理论 28.划分阶级的标准是(D)

A.人们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态度B.经济收入的多少 C.人们在生产中起的不同作用

D.人们是否占有生产资料和其他集团的劳动

29.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实事求是

C.阶级性 D.科学性 30.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41.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的的价值或价格(B)

A正确 B.错误

4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A)

A.正确 B.错误 43.资本主义社会的机器都是资本(B)

A.正确 B.错误 44.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A)

A.正确 B.错误

45.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认识和实践的关系(A)

A.正确 B.错误 46.资本运动的起点是货币,终点也是货币(A)

A.正确 B.错误

47.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资本价值增殖和价值规律之间的矛盾(A)

A.正确 B.错误 48.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A)

A.正确 B.错误

4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思维将取代人类思维(B)

A.正确 B.错误

50.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本对立(B)

A.正确 B.错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2 考试时间50分钟,50道选择题。每题2分。1-40单项选择,40-50判断正误。1.资本主义利润率反映(B)

A.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B.预付总资本的增殖程度C.预付可变资本的增殖程度D.借贷资金的增殖程度 2.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D)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3.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B)

A.垄断资本主义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生产社会化D.经营管理社会化 4.在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中的认识是(D)

A.感性具体阶段的认识 B.理性抽象阶段的认识C.理性具体阶段的认识D.感性与理性统一的认识 5.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真正统治者是(D)

A.总统 B.国家垄断资产阶级C.国际垄断同盟D.金融寡头 6.哲学上的自由是指(C)

A.自由是对必然的崇拜 B.自由是对必然的否定C.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D.自由就是抛弃偶然性 7.“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是一种(B)

A.相对主义观点 B.辩证法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折中主义观点 8.阶级实质上是一个(B)A.思想范畴 B.经济范畴 C.政治范畴 D.文化范畴 9.上层建筑的核心是(B)A.政党 B.国家政权C.法律D.哲学 10.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D)

A.先进的机器设备 B.本企业工人的必要劳动C.别人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D.本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 11.社会基本矛盾是(D)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 B.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C.生产和消费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12.阶级消灭和国家消亡的实现是在(D)

A.社会主义革命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社会主义高级阶段D.共产主义社会 13.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C)

A.物质的 B.运动的C.实践的D.精神的 14.矛盾的基本属性是(D)

A.普遍性和特殊性B.绝对性和相对性C.整体与局部D.同一性与斗争性 15.资本主义商业利润的实质是(D)

A.商品贱买贵卖的收益 B.商品售卖劳动创造的价值C.商品批发价和零售价的差额D.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16.社会生产过程中决定作用的环节是(B)A.交换 B.生产C.消费D.分配 17.测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

A.劳动工具的状况 B.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C.劳动者的主体素质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18.阶级的实质是(D)

A.经济收入不同的社会集团B.暴力形成的不同的社会集团C.政治思想不同的社会集团D.在人剥削人的生产关系中处于根本对立的社会集团

19.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20.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C)

A.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B.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 21.“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C)

A.相互矛盾的 B.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C.有着内在联系的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2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A)

A.能动的反映论 B.经验论C.先验论D.不可知论 23.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C)

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24.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关系是(A)

A.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B.扩大再生产是资本积累的源泉.C.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结果D.扩大再生产与资本积累没有关系

26.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D)A.存在性 B.结构性C.运动D.客观实在性 27.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C)

A.用思维整体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B.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C.事物内在的本质的稳定的联系D.客观事物的本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28.人的意识能动性是指(D)

A.能动的创造客观规律 B.能动的改造自然规律C.自由的创造宇宙万物D.能动的反映世界和能动的改造世界 29.“时间空间是一切事物的贮藏所”,这是(A)

A.机械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B.辨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C.唯心主义的时空观D.朴素唯物主义的时空观 30.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C)

A.人民群众 B.阶级斗争C.社会基本矛盾D.科技革命

41.资本主义具有历史局限性,因此不能进行自我调整(B)A.正确B.错误 42.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所以历史事件是可以重复出现的(B)A.正确B.错误 43.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对价值规律的违背(B)A.正确B.错误 44.社会形态更替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A)A.正确B.错误

45.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B)A.正确B.错误

(阶级斗争才是)46.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B)A.正确B.错误 47.资本家改进技术的目的是获取相对剩余价值(A)A.正确B.错误 49.资本的价值构成决定了它的技术构成(B)

A.正确B错误

50.大学生只需要在理论中学习马克思主义,在实际中应用是以后的事(B)A.正确B.错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试卷3 1.当平均利润形成之后,其价值量与生产价格量相等的部门是(C)

A.资本有机构成高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B.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C.资本有机构成相当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 D.所有部门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C)

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B.动即是静,静即是动 C.静止是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 D.只有绝对的运动,没有相对的静止

4.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

A.政治法律思想

B.道德规范

C.文学艺术

D.哲学思想

6.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C)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

9.个别劳动的社会性质,通过(C)

A.商品的有用性来体现,B.商品的广告传播来体现,C.商品的交换来体现 D.商品质量的鉴定来体现

10.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C)

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一个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D.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11.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D)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对立C.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对立 D.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12.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A)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社会职能

D.对外交往职能 13.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C)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B、政治经济学理论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阶级斗争学说 14.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15.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16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D)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17.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A)

A、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C、实现共产主义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18..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C)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19.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A)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C.科学实验D.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20实践的主体是(B)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人 D.人的意识 21.“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B)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22.“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A)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 23.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B)A.具体性 B.客观性 C.终极性 D.全面性 24.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 25.上层建筑是指(D)A.社会的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社会生产关系 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26.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C)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折中主义的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 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27.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B)A.占人口大多数 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C.具有先进思想 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 28.价值或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D)A.商品; B.货币; C.价格; D.使用价值; 29.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C)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30.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C)A.在生产中位置是否移动;B.在运动中职能是否变化;C.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D.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41.资本创造利润(利息),土地产生地租,劳动获得工资。(B)A.正确B错误

42.强调主观能动性,就会导致唯心主义。(B)A.正确B错误

43.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所研究的问题是一样的。(B)A.正确B错误

44.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B)A.正确B错误

45.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可以创造物质。(B)A.正确B错误

46.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必然,因此不可能有反复。(B)A.正确B错误

47.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A)A.正确B错误

48.商品经济的根本性质在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B)A.正确B错误

49.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的。(A)A.正确B错误

50.机械唯物主义是“半截子”唯物主义。(A)A.正确B错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试卷4

1、马克思主义是(A)

A、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包括其继承者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B、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理论体系。2.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3.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B)A.运动 B.实践 C.精神生产 D.物质生产 4.实践的客体是(D)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客观物质世界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5实践的中介是(A)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6.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C)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 7.社会形态是(B)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8.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C)A.阶级斗争史 B.思想发展史C.劳动发展史 D.文化发展史

9、商品的本质属性是(C):

A.使用价值 B.交换价值 C.价值 D.价格

10、同商品价值量成反比的劳动生产率是(D)

A某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B某个人的劳动生产率C某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 D.全社会各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

11、下列关于劳动二重性理论正确的说法是(B)A.具体劳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 B.具体劳动不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 C.具体劳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抽象劳动不是价商品值的惟一源泉 D.具体劳动不是商品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抽象劳动不是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

12、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商品价值一定的条件下,商品价格(B)A.与货币价值变化成正比 B.与货币价值变化成反比C.与货币价值变化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D.与货币价值变化成正比,与纸币价值变化成反比 13.商品是:(B)A.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 B.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的劳动产品;C.一切物品; D.一切有用的物品; 14.价值的本质是(B)A.一般人类劳动; B.抽象劳动; C.具体劳动; D.社会生产关系;

15、一定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由(A)A.使用价值构成; B.交换价值构成; C.价值构成; D.货币构成;

16、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D)A.两种劳动; B.两次劳动; C.两个过程的劳动; D.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17、剩余价值来源于(C)A.不等价交换; B.工人工资的扣除; C.工人的剩余劳动; D.劳动力的价值;

18、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B)A.劳动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9.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D)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

20.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公式是(C)A.G—W…P…W’—G’;B.W…P…W’—G’—W;C.P…W’—G’—W…P;D.W’—G—W…P…W’;

21、把生产资料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依据是(A)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周转方式;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C.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D.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

25、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是(B)A、唯物史观

B、唯心史观 C、激变论

D、庸俗进化论 26.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D)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2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C)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29.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A)A.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30.“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D)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41.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成果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成就和体现。(A)A.正确B错误

42.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就是要完全按照理论条目去做。(B)A.正确B错误

43.人类的认识在根本上是有限的。(B)A.正确B错误

44.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A)A.正确B错误

45.商品的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B)A.正确B错误

46.真理具有实践的特点。(A)A.正确B错误

47.资本的原始积累发生于资本主义初期。(B)A.正确B错误

48.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A)A.正确B错误

49.人的价值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B)A.正确B错误

50.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A)A.正确B错误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试卷5 1.“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B)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2.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C)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4.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D)A.生产力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 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5.社会革命根源于(D)A.人口太多 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 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 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6.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A)A.经济条件 B.法律制度 C.传统观念 D.文化水平

7、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段话说明(A):

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C.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8.商品的二因素是由(C)A.劳动生产率决定的; B.劳动时间的二重性决定的;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D.劳动的复杂程度决定的;

9.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物质基础是(C)A.大规模固定资本更新;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C.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D.资本主义竞争激烈;

10、产业资本是(D)A.生产资本; B.工业资本; C.社会总资本; D.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

11、产业资本循环有决定意义的阶段是(D)A.流通阶段; B.生产阶段; C.购买阶段; D.售卖阶段;

12、货币资本的职能是(D)A.生产剩余价值; B.实现剩余价值;C.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 D.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

13、资本的周转速度和(D)A.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反比;B.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正比;C.周转时间成正比,周转次数成正比; D.周转时间成反比,周转次数成反比;

14、社会总资本(社会资本)是指(D)A.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总和; B.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货资本的总和;C.国内投资的资本和向国外投资的资本的总和;D.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所有个别资本的总和;

15、资本主义法制的核心是(B)

A、民法 B、宪法

C、刑法 D、行政法

18.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C)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C.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19.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B)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20.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C)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实现社会公平

21、一本书售价18元5角,这里的“元、角”是:(B)A.价格标准 B.价值尺度 C.观念货币 D.货币价值

2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C)A.不等价交换; B.劳动成为商品;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货币所有者把货币投入生产领域;

23、最鲜明体现资本主义国家实质的国家职能是(B)

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社会职能 D、对外交往职能 24.资本主义积累过程发展的历史趋势是(B)A.缓和并最终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B.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C.全世界同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D.全世界都进入资本主义制度

25.“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B)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26”“物的依赖性关系”是(B)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7.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C)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革 C.社会形态的更替 D.科技的进步

28、资本周转是从资本运动的(A)A.连续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B.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C.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D.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 29.利润本质上是(C)A.成本价格的产物; B.所费资本的产物;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剩余价值; 30.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是(C)A.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B.社会就业率明显提高;C.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D.绝对剩余价值总量快速增长

41.“感亦须待有物,有物则有感,无物则无感”中所包含的是唯心主义的认识论倾向。(B)A.正确B错误

42.垄断消灭了竞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是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B)A.正确B错误

43.资本主义社会中国有经济成分的性质是全民所有制。(B)A.正确B错误

4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的过渡。(B)A.正确B错误

45.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直接理论来源,因为它们的社会历史观是唯物主义的。(B)A.正确B错误

46.一部人类发展的历史归根到底是思想发展的历史。(B)A.正确B错误

47.认识的真正任务是在于获得感性经验。(B)A.正确B错误

48“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B)A.正确B错误

49.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A.正确B错误

50.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B)A.正确B错误

补充1: 1.马克思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2.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3.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总和。

4.在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中,起决定作用的阶段是危机。

5.商品价格随供求关系影响而波动。6.地理环境不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

7.价格波动仍是价值规律的表现。8.马克思在劳动价值理论上的贡献在于提出了劳动二重性原理.10.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自己在社会生产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11.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12,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是商品和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了人与人的关系。

13.资本主义工资有两种基本的形式是计时工资和绩效工资.14.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于生产者的具体劳动转移到商品价值中去的.15.政治经济学在研究生产规律时,必须联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16.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商品的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所以,商品的二因素是互相排斥的。通过商品交换,生产者实现了价值,消费者获得了使用价值,使商品内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得到解决。17.“民主就是承认多数的国家”这句话应理解为: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18.考察资本周转,重点在于分析资本周转的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产生的影响.19.在垄断资本主义经济的各个特征中最根本的特征是在生产和资本集中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垄断统治.20.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1.否认真理的相对性,扩大真理的绝对性,会导致绝对主义.22.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改造世界.23在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其价值不是原样被转移到新产品中,而是被重新创造出来的是可变资本.24.社会资本运动先后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等形式。25.生产资料中既属于不变资本,又属于固定资本的是机器设备.26.改革是对社会体制进行完善和革新.27.当平均利润形成之后,其价值量与生产价格量相等的部门是资本有机构成相当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的部门.28.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经济形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和。

29.真理的相对性。即相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即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局限的、不完全的。3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导致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比例的降低.31资产阶级人性论最根本的缺陷是从抽象的人出发。33.剩余价值率的公式是:m'=m/v 34.事物的否定方面是指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35.真理客观性的含义:真理性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人和人的意志的内容.35.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7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38.唯物辩证法对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认识。

39.马克思主义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人的社会关系。

41.指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的人是《国富论》的作者亚当斯密。42.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

43.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44.被马克思恩格斯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是傅里叶。45.列宁对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是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46.语言是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47.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48.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根本性标志是人的劳动。49.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根本途径是参加社会实践。

50.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51.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52.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

53.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5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55.我们的远大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56.商品价值的大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57.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在于它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58.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丰富内容体现了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59.资产阶级人性论的主要特点是抽象性,脱离现实实践.60.马克思主义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61.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具体的分析具体的情况。

62.对剩余价值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方面的特性。63.从本质上看,决定两种商品交换时数量上的比例关系的是商品的价值。64.美国采取权力制衡的组织形式中,其中立法权属于国会。6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具体劳动为尺度的。

66.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67.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68.事物中真相和假象的区别是:真相和假象都是客观现象。真相是对事物本质的暴露;假象却掩盖了本质。

第二篇:马原期末选择题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爱迪生发明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次试验。有个年轻记者曾经问他为什么遭遇这么多次失败。爱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我发明了电灯。这只是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爱迪生之所以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B

A.对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

B.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

C.实践中可以忽略不计的偶然挫折

D.认识中所获得的真理

2、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进或阻止月食的到来,但要进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这是因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所不同,它是:A

A.通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B.由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 C.比自然规律更易于认识的规律

D.不具有重复性的客观规律

3、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每次经济危机发生期间总有许多企业或因产品积压、或因订单缺乏等致使其无法继续进行再生产而被迫倒闭。那些因产品积压而倒闭的企业主要是由于无法实现其生产过程中的:B

A.实物补偿 B.价值补偿 C.增殖补偿 D.劳动补偿

4、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正确分析这些新变化发生的原因,有利于我们科学而全面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导致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发生的根本推动力量是:B

A.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

B.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C.改良主义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D.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的影响

5、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虽然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A

A.实践是人类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B.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

C.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重要

D.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6、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C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B.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社会意识各种形式各自具有其历史继承性

7、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智能化工厂创造除了较高的生产效率,显露出巨大的竞争

力,企业在“机器换人”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意味着率先使用机器人的个别企业:A

A.资本主义技术构成的提高 B.剩余价值来源的改变

C.获得更多的社会平均利润 D.所生产商品价值的提高

8、钱学森曾经说过:“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这说明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C

A.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

B.个体在社会中的影响

C.个体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的贡献

D.个体从社会获得的满足程度

9、《百喻经》中有一则寓言,有一个愚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给他加了点盐。菜里加了盐以后,味道好极了,愚人就想:“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有了盐,加一点点就如此鲜美,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是更加好吃?”回家以后,他把一把盐放进嘴里,结果又苦又咸,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B A.持续的量变会引起事物发生质的变化 B.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C.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事物的自我否定 D.不可能通过一些现象而去认识某个事物的本质

10、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知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

自’即是随心所欲”,这两种关于自由的观点:前者是()的观点,后者是()的观点。A A.唯物辩证法/唯意志论 B.机械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C.历史唯心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D.主观唯心主义/唯物辩证法

11、某资本家100万元创办企业从事生产,60万元用于固定资本,以购买机器设备等,40万元用于流动资本,以购买原材料和劳动力等(其中购买劳动力支付了10万元)。一轮生产结束后,该企业的总资本达到了120万元。那么该企业的剩余价值为:C A.20% B.50% C.200% D.100% 12、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急剧膨胀,这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化,致使金融资本频繁发生。西方资本主义金融资本快速发展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是:C A.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 B.技术创新与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 C.去工业化与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D.全面私有化与放松金融监管

13、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每次投资所获得的利润为25万元,假定其预付资本的有机构成为4:1,那么该资本家每次投资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率为:D A.100% B.75% C.50% D.125%

14、某企业原预付资本为10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为 9:1,工人平均每月工资为500元。现因采用新的机器设备劳动生产率提高,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到19:1。试问,在不追加资本情况下,由于有机构成的提高,被排挤出工厂的人数是多少? B A.2000 B.1000 C.500 D.100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长江的年龄有多大?这里说的长江“年龄”,是指从青藏高原奔流而下注入东海的“贯通东流”水系的形成年代。如果说上游的沉积物从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顺延而下能到达下游,这就表明长江贯通了,这就是物源示踪。我国科学家采用这一方法,研究长江中下游盆地沉积物的来源,从而判别长江上游的物质何时到达下游,间接指示了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限。他们经过10多年的研究,提出长江贯通东流的时间距今2300多万年。这一研究成果从一个侧面显示出:

A.时间和空间是通过物质运动的变化表现出来的 B.时间和空间是标示物质运动的观念形式

C.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物质运动是永恒的 D.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2、作家史铁生在《奶奶的星星》中讲道,奶奶告诉他的故事与通常的说法不同:一般人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一颗星星;而奶奶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又多了一个星星,人死了就会升到天空,变成星星给走夜道的人照个亮了。于是他“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这对我们理解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的启示有:

A.杰出个人决定历史发展的走向

B.人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

C.历史是无数个人相互作用的合力的结果

D.每个人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作用 3、1918年,马寅初在一次演讲时,有一位老农问他:“马教授,请问什么是经济学?”马寅初笑着说:“我给这位朋友讲个故事吧:有个赶考的书生到旅店投宿,拿出十两银子,挑了该旅店标价十两银子的最好房间,店主立刻用它到隔壁的米店付了欠单,米店老板转身去屠夫处还了肉钱,屠夫马上去付清了赊欠的饲料款,饲料商赶紧到旅店还了房钱。就这样,十两银子又到了店主的手里。这时书生来说,房间不合适,要回银子就走了。你看,店主一文钱也没赚到,大家却把债务都还清了,所以,钱的流通越快越好,这就是经济学。”在这个故事中,货币所发挥的职能有:

A.流通手段

B.价值尺度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4、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进行的干预明显加强,从而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调节机制发生了显著变化。与这种变化相适应,经济危机形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主要表现是:

A.经济危机通常由国家间的贸易失衡直接引发

B.经济危机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十分明显

C.经济危机更多地表现为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

D.经济危机的破坏作用只局限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5、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是土壤形成的五大关键成土因素。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初始无机养分的最初来源。气候导致矿物的风化和合成、有机质的形成和积累、土壤中物质的迁移、分解和合成。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最活跃的因素。地形可以使物质在地表进行再分配,使土壤及母质在接受光、热、水等条件方面发生差异。时间是阐明土壤形成发展的历史动态过程,母质、气候、生物和地形等对成土过程的作用随着时间延续而加强。土壤生成过程说明:

A.事物总是作为过程而存在 B.时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C.事物的发展总是呈现出线性上升的态势

D.事物的产生总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6、平衡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小到体操中人在平衡木上的行走,杂技中的骑车走钢丝、独轮车表演,直升机在空中的悬停等,大到人类的生存、地球的运转、天体的运行等等,都是保持平衡的一种状态。世间的万事万物,之所以能不停地运动、发展、前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保持了平衡。要使“平衡”成为人们的“大智慧”,就要:

A.精确把握事物的度

B.准确掌握辩证否定的方式和方向

C.善于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

D.全面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

7、马克思主义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中理解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认为:

A.杰出人物能修改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

B.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C.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形成和发挥与其顺应人民群众的意愿密不可分

D.杰出人物会因其智慧、性格因素对社会进程发生影响

8、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地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化成比例地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发展的必然产物,但是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上述论断表明:

A.资本主义生产周期性特征需要有相对过剩的人口规律与之相适应

B.资本主义社会过剩人口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它不为资本价值增殖所需要

C.资本主义积累必然导致工人人口的供给相对于资本的需要而过剩

D.资本主义积累使得资本主义社会的人口失业规模呈现越来越大的趋势。

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充分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对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的干预也更加深入。其中,微观规制的类型主要有:

A.社会经济规制

B.公共事业规制

C.公众生活规制

D.反托拉斯法

10、显微摄影是一门使用照相拍摄显微镜下一般用肉眼无法看清的标本的技术。肉眼中千篇一律的细沙,在显微镜下,却是“一沙一世界”,有的晶莹剔透像宝石,有的金黄酥脆像饼干,即使是司空见惯的柴米油盐,在显微镜下也会展现神奇而充满魅力的另一面。显微镜下的“一沙一世界”表明:

A.任何事物都具有无限多样的属性

B.事物的本质随着人们的认识变化而改变

C.人们能够透过对个别事物的认识而达到对世界整体的把握

D.人们可以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日益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11、唐朝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两句诗蕴含着时间一维性的哲理,下列诗句中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A.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B.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C.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D.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12、马克思说:“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终原因始终是:群众贫穷和群众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却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这段论述表明:

A.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

B.经济危机的发生根本上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C.经济危机的发生与群众的贫穷及其消费能力受到限制有关

D.资本积累与无限大生产也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

13、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A.剩余价值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B.竞争规律作用的必然结果

C.体现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原则瓜分剩余价值 D.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第三篇:马原考试期末重点

马原考试期末重点【详尽版三稿修改稿】

重点内容:绪论,一到五章。一.绪论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①狭义: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

②广义: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也包括了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重点,参见书P】 2.马克思主义起源:①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英国古典经济学,代表人物是大卫李嘉图和亚当斯密;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是圣西门和欧文【重点】)②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社会经济条件: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无产阶级斗争——三大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了解】 3.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在实践的基础上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4.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5.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二.辩证法与唯物论 1.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第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的关系又是怎么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的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的反映现实?及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实践的含义: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3实践的特征: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4.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人类的生产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

首先,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5.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这是意识的本质)物质与意识之间的联系:物质决定意识,同时意识依赖于物质又反作用于物质。6.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能动性的表现:①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④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7.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将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去思考和理解并且解决问题。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我们通过实践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这也就是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所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8.唯物辩证法的两大总特征:联系和发展。

联系: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的特点:①客观性(在联系的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②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不同部分和要素相互联系、事物与事物之间具有联系、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同意整体);③多样性(联系方式的多样性)。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9.辩证法三大规律: ①对立统一规律

A.矛盾的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B.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对立性(斗争性: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统一性(同一性: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可以相互转换)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的特殊性体现:一是不同事物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性质、地位和作用都不相同。

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D.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4)是否承认事物内部矛盾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因而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区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试金石。

②质量互变规律: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③否定之否定规律

辩证的否定观基本内容: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联系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0.辩证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了解】

11.辩证法中几对范畴:因果范畴、内容&形式、本质&现象、必然性&偶然性、可能性&现实性等【了解】

1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及其联系和区别:

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所固有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和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联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区别: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三.认识论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和基本观点是从实践中得到 2.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

3.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4..认识与实践的关系:(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

(3)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应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理论的指导作用愈益明显,它往往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着实践活动的进程。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的作用则恰恰相反。

5..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论。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只有是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住事情的本质,满足时间的需要。坚持了这一点,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辩证法。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具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它以反映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

6.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客观性,一元性)。

7.相对真理(因认识范围有限,产生的有条件、有限制的真理,即在范围上和正确程度上有限的真理。)和绝对真理(无条件、无限制正确的真理,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是辩证统一的:第一,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第二,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8.什么是认识中的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二者关系如何?

答: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在人的活动中表现为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

9.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真理和价值在实践的基础上是辩证统一的。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同意为前提的;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是以坚持真理为前提的,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10.为什么说实践时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重点】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的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四.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规律

1.人类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主要指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和生产方式,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和社会意识(具有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关系问题。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①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要反映; ②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③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总之,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依赖性,但是又有其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

(1)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上的不平衡性。(2)社会意识的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拥有的历史继承性。(4)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3.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

4.社会形态的含义: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的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统一性和多样性、必然性和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前进性与曲折性【了解】 5.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重点】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综合。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组成,其中,政治上层建筑占主导位置,国家政权是核心。)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6.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重点】

7.社会基本矛盾的外化解决方式(重点复习“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科技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其三,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总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8.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综合。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 9.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重点】【P130】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0两种对立的历史观:①唯心史观(英雄史观);②唯物史观(人民群众创造历史)11.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是在群众观点的指导下形成的,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应用):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五.资本主义的形成和本质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①历史背景②资本原始积累(形成、本质、后果→注意辩证分析)【了解】【见P139】 2.劳动价值论

①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a.社会分工的出现;b.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②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③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④私有制商品经济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重点】 ⑤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职能【了解】【P146】

⑥价值规律的作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重点】 附: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经济活动时可能产生的消极后果:a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社会的进步。b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c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⑦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意义:第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第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了解】 3剩余价值理论

①劳动力转化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②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③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了解】【P165】 ④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⑤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生产过剩。但是这种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而不是与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想比的绝对过剩。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⑥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本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 4.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及其本质【了解】【P171】 六.资本主义发展历史进程 1.垄断资本主义

①垄断的含义: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和联合,对一个或者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②垄断加剧竞争的原因:a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b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c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性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③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了解】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①生产的全球化②贸易的全球化③金融的全球化④企业经营的全球化【了解】 经济全球化的后果【从利弊两个方面辩证地讨论】【见P197】(P.S.:这是课本的第五章,重点主要是第一节内容)七.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实现飞跃性发展是因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而实现的。2.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和在曲折中前进。

第四篇:马原期末复习总结

马原期末复习总结

哲学史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内容是:

1.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2.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反映现实?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理论”的意义: 1.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缺陷。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从意识本质来看: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主要体现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途。

2、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1、意识统一于物质。从意识的起源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特殊存在;从意识的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这种特殊的物质器官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从意识的作用上看,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还体现在,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

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在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的生体现。

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原因:

1、就新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它适应了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

2、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就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败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3、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

判断两个事物间是否有因果联系主要看两事物间是否有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对立统一辩证关系原理: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的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矛盾的统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进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同一性作用表现在:

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事物之所以能够被转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双方具有相互贯通的关系,事物的发展方向、趋势不是随意的,而是由规律地向自己对立面转化。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1、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矛盾的普遍性:时时有矛盾,处处有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具体事物所包含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

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从属地位的矛盾。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1、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2、矛盾的特殊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1、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这要求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做起,重视量的积累

3、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的实现。

4、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坚持适度原则。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矛盾运动的结果.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克服又保留.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是由个别性前提过渡到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形式。

演绎是从一般原理走向个别结论,是由一般性原则推导出个别结论的推导形式。

分析就是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成各个部分、方面、要素,以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

综合是在整体分解为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再把各个因素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活动。

时间是认识的基础,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活动,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基本的观点”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

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实践可分为三种类型: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到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并不否认可以从他人和书本获得知识。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认识的新课题;实践给解决新课题提供经验资料,提供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推动人们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和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是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两个严重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这种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是不利学的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辩证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外部的联系、事物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具有抽象性和间接性的特点。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

2、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和认识的任务、目的决定的。感性认识反映了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而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认识的目的在于用获得的理性认识去指导实践。因此,必须使感性认识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中的辩证法。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于实践,无论是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归根到底都是在实践基础上统一起来。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过渡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1、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2、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也就是说,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从认识的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

1、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2、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范畴,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特征:

1、真理是客观的

2、真理具有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3、真理具有相对性

4、真理的决定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真理是主观对客观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主观对客观的歪曲反映。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的。

2、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它们的统一表现在:一方面,真理和谬误相互依存,它们都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另一方面,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价值:是揭示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的特征: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多维性 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 <1>两者相互区别:

1、含义不同

真理:主观和客观相一致,对客观事物本质性规律的认识,具有客观性、相对性的特点。

价值:客体反映主体的某种需要的关系是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是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的特征。

3、真理侧重于客体性原则,强调主体与客体相一致,相吻合。价值侧重主体性原则,强调客体与主体的一致。

<2>联系:

都要求按照人类自身的需要和目的去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社会存在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条件方式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及决定力量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心理是低层次的社会意识,是自发的。社会意识形式是高层次的社会意识,是自觉的

社会意识形态是指反映社会的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的社会意识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的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是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革命。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的革命,亦称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 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和社会活动,它是在人类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社会.科学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为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科技发展促进劳动资料(主要是生产工具)的变革、科学技术促进劳动对象的变革和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商品经济的社会里历史条件:存在社会分工;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是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个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关系:

1、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2、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3、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货币是长期在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价值规律的主要内容和一般规律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

1、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分的分配比例;

2、价值规律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3、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发展趋势:

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发展过程

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科学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1、通过对商品关系的深刻分析,马克思阐述了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及相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2、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意义:批判地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奠定了基石;实践意义: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但面对新情况,必须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第一,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作出新的界定;第二,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作用的认识;第三,深化认识科技、知识、信息等新的生产要素在财富和价值创造中的作用;第四,深化认识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关系.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劳动者是自由人;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劳动力的所必需的劳动条件

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价值:

1、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

2、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

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还受历史和道德因素的影响。但是劳动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的特点: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能创造剩余价值。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1、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2、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M’(剩余价值率)=M(剩余价值)/V(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从而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

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资本积累不但是社会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资本主义社会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

由生产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者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用c:v表示

资本构成的提高是一般趋势,资本家购买的资本从物质上看就是生产资料、劳动力

资本循环:指产业资本从一定的职能形式出发,顺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分别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了价值的增值,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过程。

产业资本的运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条件: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二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

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具体体现在: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关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经济全球化表现: 生产的全球化。国际水平分工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基础,为每个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提供了机会和条件,使各国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一部分,成为商品价值连的一个环节,整个世界俨然一个大工厂 2 贸易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过程中,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 金融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的进程中,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基金市场迅速成长、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 企业经营的全球化。企业经营全球化中,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它的迅速发展,使生、资本和商品的国际化进一步深化,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会的进程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因素: 1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发展 2 跨国公司的发展 3 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 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

1、经济全球化可使世界范围内的资金、技术、产品、市场、资源、劳动力进行有效合理的配置。发达国家可发挥其资金和技术优势,通过资本和技术的输出和转移,不断向发展中国家开拓市场,并利用发展中国家丰富的资源和廉价的劳动力,以获取利润。发展中国家则可通过吸收和引进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来发展本国家和本民族的经济,以满足人民的物质利益需求,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次迎接机遇和挑战的机会。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机会。吸引外资规模的扩大无疑有助于解决发展中国家的资金短缺问题,促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商品结构优化。

3、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了选择物美价廉的商品和优质服务的好机会。

4、经济全球化将会促使世界大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5、经济全球化将促进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

6、经济全球化加速技术转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7、经济全球化能够促进国际间政治的协调。

8、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减少国际冲突。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1、经济全球化加剧了世界经济的不平衡,使贫富差距拉大。特别是由于生产结构越来越具有全球性, 发展中国家实际上已很难完全控制本国的生产结构。除了经济主权的削弱外,更可怕的是政治产权也受到了强有力的冲击, 集中体现为国际干涉力度的加强。

2、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加强。随着国际贸易和服务贸易的不断扩大,其他国家尤其是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状况如通货膨胀、金融危机等将通过国际经济的传递机制影响到本国。

3、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与矛盾。经济全球化是在南北差距甚大、南北冲突尖锐的条件下形成的。

4、经济全球化可能使发展中国家内部出现两极分化。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下, 发展中国家不仅面临严峻的国际竞争和对付发达国家不断提出的贸易保护主义的威胁, 而且还要面临解决国内工资与收入差距拉大带来的社会巨大压力。

5、有利于发达国家谋取和维护全球经济霸权。面对经济全球化我们应采取的政策和建议:

一、必须坚定不移、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当中去。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必然,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历史潮流,它不是某个国家或者某类国家的政策选择,而是跨世纪国际经济关系变化的总体趋势。

二、注重科技发展和人力资源培养战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三、世界各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处境和地位是很不相同的, 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他们要遭遇比发达国家更多的风险。所以, 建立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的国际规则和机制, 将成为21世纪初期世界国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内容。

第五篇:《马原》期末复习资料考点完整

《马原》复习资料

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理论来源、经典著作、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含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

答:含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承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经典著作:两人《神圣家族》

《德意志意识形态》

《共产党宣言》

《新莱茵报》

马《资本论》

《法兰西内战》

《哥达纲领批判》

恩《反杜林论》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整理出版《资本论》二三卷

鲜明特征:

(1)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应。(表现在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

(2)革命性,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按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它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政治立场(表现在坚持唯物辩证法)。

(3)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以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为基础,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含义

(1)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2)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3)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派别的划分及各派别的基本思想和代表人物(唯物主义VS唯心主义;可知论VS不可知论;唯物史观VS唯心史观;辩证法VS形而上学)

答: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

哲学派别的划分及各派别的基本思想和代表人物

派别

划分标准

基本思想

代表人物

唯物主义

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存在决定思维

唯心主义

思维决定存在可知论

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的反映现实?

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人的意识能够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

不可知论

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人的意识不能或不能彻底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

古希腊怀疑论者

皮浪,唯物史观

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唯心史观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辩证法

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形而上学

3、物质观(物质的含义、意识的含义;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运动观(运动的含义、运动与静止、运动与物质的关系)、时空观(时间的含义及其特点、空间的含义及其特点、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

答:(一)物质观

物质的含义: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类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意识的含义: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一)物质觉得意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

(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具有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三)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其次,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注意:一,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二,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途径。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二)运动观

运动的含义: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运动与静止: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的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相对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对立统一关系

运动与物质的关系: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离开物质的运动和离开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

(三)时空观

时间的含义: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

特点: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

空间的含义: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

特点:三维性

时空与物质运动的关系:

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一)意识统一于物质。

(二)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

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人类谋取物资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活动。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与发展的观点(联系的含义、特点;发展的含义、实质等)

联系的含义: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

发展的含义: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6、唯物辩证法的五对范畴(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必然性与偶然性、现实性与可能性)

原因与结果:这是揭示事物引起和被引起的一对范畴。

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因果关系就是包括时间先后顺序在内的一种现象必然引起另一种现象的普遍联系

现象与本质:这是揭示事物外在联系和内在联系的一对范畴。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和构成要素的内在联系。

本质是现象的根据,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内容与形式:这是从构成要素和表现方式两个方面反映事物的一对范畴。

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必然性与偶然性:这是揭示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必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合乎规律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必定如此的、不确定的趋势。

现实性与可能性:这是反映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关系的一对范畴。

现实性包括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中、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7、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质量互变规律(质、量、度等范畴的含义;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一、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①矛盾是反应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二、质量互变规律: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两边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

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度的两端叫关节点或临界点,超出度的范围,此物就转化为他物。

“度”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辩证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①辩证否定观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新事物向旧事物的转变,是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8、如何理解“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不断增强思维能力”P53(五大思维)

一、思维能力包括:战略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

二、战略思维能力,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

(树立大局意识,放眼未来。善于观大势,把握工作主权。开阔视野,紧跟时代步伐。)

三、历史思维能力就是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运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知道现实工作的能力。

(善于运用历史智慧推进**的思想观点。加强对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的学习,总结历史经验,把握认清规律,更好的走向未来。)

四、辩证思维能力就是承认矛盾,分析卖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

(坚持“两点论”,一分为二的看问题。要勇于进取,稳扎稳打。发展的眼光,全面,普遍联系)

五、创新思维能力就是破除迷信、超越过时的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

(勇于创新,不因循守旧,满足现状。有探索真知、求真务实的态度。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不断积累经验。)

六、底线思维能力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能力.(基点放在出现较大的锋线上,做好对策,争取最好结果。

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

9、实践观(实践的含义、特点、类型、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性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实践的本质含义: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

二、实践的基本特征:

第一,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第二,实践是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能动性。

第三,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三、实践的类型:

(1)物质生产实践(最基本的):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决定着社会的基本

性质和面貌。

(2)社会政治实践:是改造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形成了复杂的社会政治关

(3)科学文化实践:是创造精神文化产品的实践活动。

四、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3)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5)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0、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非理性因素;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Ⅰ.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以感性直观为基础,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不能把认识看作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这种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是不科学的③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继承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合理前提,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它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把认识看成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浅入深的充满矛盾的能动的认识过程,是能动的反映论。

Ⅱ.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非理性因素: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它的突出特点是直接现实性。它只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反映,没有反映事物的本质,因而具体局限性。

理性认识:人们通过抽象思维得到的对事物本质、内在联系和规律性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2)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3)感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需要具备的条件:

(1)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丰富的感性材料,这是基础。

(2)必须经过理性思考,将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和意志。也包括不自觉、非逻辑等特点的认识形式(如:联想、想象、猜测、直觉、顿悟、灵感等)

(1)人的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2)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能力和人是活动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我们应当在理性认识的指导下,充分发挥非理性因素的积极作用)

Ⅲ.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1)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即在实践基础上由感性认识能动的飞跃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2)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是从认识到实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

(3)认识运动是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是一个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11、真理的含义及其属性;价值评价的含义

1、真理的定义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2、真理的属性

(1)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或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二是指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而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

(2)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或者绝对真理是指真理的内容具有正确性,真理的发展具有无限性。其具体含义有:其一,就真理的内容而言,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因此,承认了客观真理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其二,就真理的发展而言,其前景是无限的。由于人类依其认识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所以,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是承认了绝对真理。其三,就真理发展的最终结果而言,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为绝对真理。所以,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3)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限性、有条件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世界的正确把握具有近似性。其含义有三层:其一,从认识的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无限的物质世界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认识。其二,从认识的深度上看,任何真理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其三,从认识的进程看,任何真理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

价值评价的定义:

价值评价即对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评价性的认识活动。

1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社会存在的含义,社会存在的要素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社会意识的含义及分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1、社会存在的含义: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2、社会存在的要素:物质生产方式、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Ⅰ.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其一,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其二,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其三,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Ⅱ.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和永恒的条件。是人们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自然地理环境提供了社会生活和生产资料的来源。

Ⅲ.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人是从事物质生产活动和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承担者。

3、社会意识的含义: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2)构成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

根据社会意识的主体,可以分为个体意识、群体意识;

根据其发展水平,可以分为低级的自发的社会心理和高级的社会意识形式;其中社会意识形式可以进一步分为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又称为社会意识形态、观念上层建筑,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在阶级社会中,社会意识形态本质上是占统治阶级的思想文化,反映经济基础,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包括语言学、逻辑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它不具有阶级性。

4、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其一,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

其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其三,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2)社会意识有其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其具体表现有:

其一,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与社会存在之间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步性。

其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其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可以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

(3)社会意识起作用的形式

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思想本身并不能实现什么,要实现思想就要诉诸实践。而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因此,一种社会意识发挥作用的程度及范围大小、时间久暂,同它实际掌握群众的深度和广度密切联系在一起。

1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

1、生产力的含义:是人类在生产事件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关系的含义: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二者的有机结合和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Ⅰ.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1)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2)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Ⅱ.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其主要表现为: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经济基础的含义: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其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其表现形式是经济体制,即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

上层建筑的含义: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4、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辩证统一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具体表现有:

第一,经济基础的需要决定了上层建筑的产生;

第二,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

第三,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上层建筑保护和促进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同时反对和排除与自己性质不一致的生产关系。

14、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类社会发展动力学说

Ⅰ.社会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含义: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贯穿社会发展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推动作用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的基本矛盾。

作用:(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不能任意选择的物质力量和历史活动的前提。

(2)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前进的。

(3)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4)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也会影响和制约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5)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Ⅱ.人类社会发展动力学

答:(1)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表现,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离开了阶级斗争,就无法理解阶级社会发展。“没有对抗就没有进步。这是文明直到今天所遵循的规律。”

(2)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发展到一定阶级的产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15、商品经济的含义、产生条件、特点

含义: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产物。

产生条件:(1)存在社会分工(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特点

(1)商品经济本质上是交换经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和消费资料的全部或大部分都要通过市场交换来获得,商品生产者以追求价值为目的,并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

(2)商品经济是开放型经济,商品经济以社会分工为基础,强调生产过程中的分工与协作,人与人之间,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及生产单位之间的经济联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日益紧密,范围也日益扩大。

(3)商品经济是开拓进取型经济。

(4)商品经济以扩大再生产为特征。商品生产者为获得更多的价值实现和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然不断增加投入,改进技术和改善经营管理,从而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16、商品的含义、商品二因素及其辩证关系、商品的价值量

含义: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因素或者两种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商品的二因素及其辩证关系

1.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关于使用价值:(1)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由商品本身的自然属性决定,离开了商品它就不复存在。(2)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关于价值:(1)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2)价值是商品所特有地位社会属性。

(3)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2.辩证关系

(1)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2)其对立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就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

(3)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

3.商品的价值量

(1)首先,价值量是由劳动者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劳动量则是按照劳动时间来计量。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而只能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着劳动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

(2)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商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

(3)商品的价值量同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有密切饿关系。简单劳动书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能从事的劳动。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

17、劳动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劳动可以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有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消耗。

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对立统一的:

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方面;

另一方面,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18、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作用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①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②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

①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③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19、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第二、劳动者自由的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

它包括三个部分:

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

是劳动者家属的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

20、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获取更多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生产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的生产。

其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又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21、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途径

途径:第一,第Ⅰ部类原有可变资本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再加上本部类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加上追加的不变资本,即

Ⅰ(v+△v+m/x)=Ⅱ(c+△c)

第二,第Ⅰ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的不变资本加上追加的不变资本,即

Ⅰ(c+v+m)=Ⅰ(c+△c)+Ⅱ(c+△c)

第三,第Ⅱ部类全部产品的价值必须等于两大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再加上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的剩余价值之和,即

Ⅱ(c+v+m)=Ⅰ(v+△v+m/x)+Ⅱ(v+△v+m/x)

22、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

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相对过剩的危机,即生产和销售矛盾造成的相对过剩。

23、资本主义选举制度

是资产阶级制定某种原则和程序,通过竞选产生议会和国家元首的一种政治机制。在资本主义国家中,选举已经成为国家政治制度运行中对社会发展和稳定产生举足轻重影响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政治机制。

24、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第一,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第二,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按劳分配原则。

第三,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

第四,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必须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

第五,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第六,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高度发展,最终实现向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的过渡。

一方面,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另一方面,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实践中不能僵化地教条地对待它。

25、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第一、生产力发展状态的约束。

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的甚至落后很远,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完成生产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艰巨任务。

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

发展公有经济,改造小农经济,建立、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成为无产阶级政权的一项十分巨大的任务。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受到这些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严重制约,在这一过程中,还要进一步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改变几千年形成的传统观念,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实现真正的社会公正的平等。

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如果说在社会主义国家成立之初,国际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的进攻主要是武力方式,那么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后,进攻方式则往往转变为一和平演变为主。一是通过军事、政治压力盒有限的经济、科技的合作和援助,迫使社会主义国家屈从其经济政治。二是通过文化渗透,在社会主义国家内部制造经济、政治、思想等种种混乱,阻挠和破坏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和对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26、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辨析题)p286

(1)理论上,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社会形态发展与更替的规律是一般的历史规律,是只有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才能体现出来的规律。

(2)每一个社会形态的产生发展,都会经历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而旧的社会形态走向没落并为新的社会形态所代替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3)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是一种根本的转变,它不是具体制度的更新,而是整个社会的根本改造,因而必然是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

27、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p275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下载马原期末选择题[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原期末选择题[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6考研政治 马原唯物论选择题集

    考研交流学习群【198233974】 考研政治考试题型有选择题,分析题,解答题,那么最基本,最容易拿分的就是选择题,下面中公考研政治辅导老师为2016备考的考生整理了考研政治马原唯物......

    马原简答题绝对精确期末必备

    4.试论述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及其对正确认识和处理稳定、改革和发展的关系的指导意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的对立表现在:同一性是指......

    马原期末论文共产党宣言(大全5篇)

    马克思主义原理 期末论文 题目:浅析《共产党宣言》的当代价值 院系: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二〇一五年 12 月 浅析《共产党宣言》的当代价值 【摘要】 1848年2月,马克......

    2015考研政治 真题中的马原选择题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4年考研政治真题的马原选择题部分,包括4道单选题,4道多选题,分值共计12分。其中,单选题的第2题、第3题、第4题和多选题的第18题、第20题属于识记......

    2016考研政治 马原唯物论选择题集(5篇)

    考研交流学习群【198233974】 考研政治考试题型有选择题,分析题,解答题,那么最基本,最容易拿分的就是选择题,下面中公考研政治辅导老师为2016备考的考生整理了考研政治马原唯物......

    马原第七章[优秀范文五篇]

    第七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一、单项选择题 1.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正式面世的著作是指 A.《共产主义原理》 B.《共产党宣言》 C.《哥达纲领批判》D.《国家与革命》 2.提出......

    马原期末复习题第五章的答案范文合集

    第五章 一、单项选择题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权(C ) A.掌握全部社会垄断资本的资本主义 B.掌握全部私人垄断资本的资本主义 C.与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

    大连理工大学——马原期末模拟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五(闭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所说的 " 三大差别 " 的是 ( A.工业与农业的差别B.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