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本山传媒崛起之原因(合集5篇)

时间:2019-05-13 22:08: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析本山传媒崛起之原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析本山传媒崛起之原因》。

第一篇:浅析本山传媒崛起之原因

浅析本山传媒崛起之原因

一、本山传媒简介

本山传媒集团由赵本山先生作为集团董事长,辽宁民间艺术团的就是由一组核心的文化产业大创办。其由演出业,电视制作行业,电影业,电视节目,艺术教育行业,传媒业被分为这四大块为主。展会行业,是媒体的山的支柱产业。为了了解传媒业的性能,需要了解辽宁队首的民间艺术。这是媒体山区辽宁民间艺术团,2003年4月的各大媒体的核心业务,以一对夫妇主持的东北部,喜剧小品,文化山演艺私人和专业农村辽宁省根据我在东北,这是批准成立该组的第一支民间舞蹈。(1)本山传媒发展历程

赵本山早在上世纪90年代即已投身娱乐产业开发。1993年,赵本山在沈阳成立本山艺术开发总公司。当时公司的主要经营项目就是煤炭经营和运输项目。来自于煤炭生意的第一桶金,让赵本山完成了娱乐资本的原始积累。

从2003年辽宁民间艺术团成立,截至目前,本山传媒旗下拥有四家下属单位,分别是辽宁民间艺术团、本山影视、瑞东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与之相对应的是本山传媒的四大业务板块,演出业、影视制作业、电视栏目业、艺术教育业。2003年,赵本山董事长首倡“绿色二人转”,并创立了以演出“绿色二人转”为主的“刘老根大舞台”,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刘老根大舞台”已在沈阳、北京、天津、哈尔滨、长春、泰安等地开设了8家连锁剧场,剧场“天天有演出,场场都火爆”,已成为中国演艺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重要品牌,位于沈阳中街的“刘老根大舞台”旗舰剧场已成为沈阳市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吸引着来自全国四面八方的游客。

2005年6月,赵本山宣布进军体育产业,入主辽宁足球俱乐部。为了拯救当时陷入困境的辽足,双方推出了九大合作方案,包括成立全国第一所足球大学,联合收购某台电视频道,开办体育文艺专业频道等。这时起,赵本山开始真正以资本形象,而不是娱乐明星身份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2009年,在辽宁等地传说了很久的蚁力神事件爆发。而赵本山竖起食指的那张照片正是印在蚁力神产品包装上的形象之一,可是在后来的公开报道中,赵本山基本没有对此作过回应毫发未伤地继续着自己的演艺生涯和运转着庞大的传媒集团。3月中旬,有声称是律师的人发了一条赵本山“被限制出境”的微博,随后本山传媒集团总裁刘双平出来发言,称“到现在为止,赵本山老师可以随时出境”。这个“到目前为止”又被许多人理解成话里有话、留有余地。2009年5月2日,位于首都前门地区的“刘老根大舞台”北京剧场开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

广泛关注,掀开了东北二人转近三百年历史崭新的一页。

2013年,卫视上半年电视剧收视排行榜单近日公布,在前20名中,本山传媒的剧集占了7席,《乡村爱情变奏曲》《第22条婚规》和《樱桃红》3部剧上榜,而本山传媒上半年上卫视的剧也只有这3部。本山传媒集团在东三省和北京、天津的八家刘老根剧场的商业演出,几乎场场爆满。以沈阳中街“刘老根大舞台”为例,观看一场演出的普通票价就达两三百元。本山传媒总裁刘双平称,在本山传媒的四大业务板块中,演出业是核心主业,在所有产业的营收贡献中占比80%。2008年的销售收入超过了1亿元。

赵本山董事长率“刘老根大舞台”演员先后于2007年赴北美巡演、2010年赴台湾演出,受到了各界的极大关注,演出均取得巨大成功,扩大了二人转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促进了本山传媒演艺产业的对外文化交流。

二、本山传媒发展优势

(1)受众对娱乐型媒体的需求

随着中国日益步入快社会的社会现实,匆忙的国人身心俱疲,一天的忙碌回到家后,他们渴望通过某种电视节目来转移注意力,寻找一种心理上的娱乐消遣所带来的刺激感和快感;同时,时下以大型电视晚会为代表的综艺娱乐节目由于太过于“人工化”、“程式化”而给受众留下“假大空” 的不良印象而逐渐淡出受众视角,所以,受众越来越倾向于追索一种原生态、不雕琢的电视娱乐节目,以最大化的满足自我的心理预期,这也正是近些年东北二人转在中国发展火热的原因之一。

(2)本山传媒自己独特的发展优势 1.发挥专长,快乐营销

如今的家族企业,往往靠“一招鲜”赢得市场,从而赢得企业的成功。但成功之后,许多创业者不是谋求从企业的优势出发来扩展业务,考虑从“一招鲜”到“招招鲜”,往往盲目地进行陌生领域的多元化扩张,其结果大多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因此,真正找准自身的长处,在自己的优势产业做大做强才是企业发展的正道。他从此把自身所长与从事的产业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将自己的擅长发挥到极致。“生产快乐”成为了他的口头禅,并被定位为他企业的使命。[1] 2.整合资源,打造链条

如果你没有成功山传媒赵可和其他演员现在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只有“小品王”央视舞台之一。他的成功,通过了一大批优秀的人聚集的门徒企业家铸下产生的,并利用其影响力来整合媒体渠道为我所用,又推出了戏剧,影视剧等多种格式的产品,一几年来,赵创造了一个产业链:手术室手术室相结合,创造一

个统一的品牌-刘老根大舞台;二人转包装与电视演员,女演员成名人,被吸引到更多的公众带来出勤上升剧院。整合能力强的资源,不仅应该是主要的措施的企业家,企业家精神,更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长和发展。由于受限家族企业经理人发展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结构,这种能力往往缺乏资源整合。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这种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并吸收到人力资源管理团队,以显示对方,提高企业资源整合团队的能力和水平。3.人性化管理

赵艺术家的管理,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他曾经说过:“管理艺人,你光去与系统约束是如此糟糕,所有的野马,你给他上了台,孩子会拉断我和他们之间的绳索,像第一次的感情,像他们的父亲,有时超过他的父亲的责任,做好做大,然后我给他们拍,让他们火,他就不敢得瑟一个,最后,我们把所有的规则形成系统,一写出来谁犯下的,内搭这笔钱。钱能治他们。罚款最多的,是什么让他在另外掏10万元。“管理风格的融合是他个人的感受。他采用了传统的师徒式的剧团,在公司内部,门徒称他为大师,即使是高手,有的直接叫爸爸。多年来,弟子有任何困难,没有钱,事物的家庭,这是泥泞的固执倔强的女儿玩,他已经成功。这让弟子找到归属感。

当然,该公司还拥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每一个拜师礼结束后,他已经提出了他的手书“法律之地家规”门徒作为信物。区区数十万字的石头镶嵌在一起“土地家规法”,他亲自挑选,以表明该组件的话。监测展会的质量,每个演员出来走穴演出都有非常严格的规定,谁违反谁就处罚的规定。4.地方台的优势

本山传媒生产的电视剧,基本以旗下二人转演员为主,工作人员亦是身兼多职,在人才成本上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政策上的支持也应该被提及,对于本山传媒这块“宝”,辽宁省从政府到电视台,都给与极大的支持和鼓励。辽宁台台长史联文是赵本山多年的好朋友,2008年底辽宁卫视和本山传媒签订了战略合作。史联文开玩笑说,“东北的宝贝早就不是人参、貂皮、乌拉草了,赵本山才是黑土地最大的宝。”时任辽宁省省长的***,也对“匡扶二人转”寄予了大力的支持,赵本山始终心存感恩:“他说在大连当市长不能不懂足球(***在出任辽宁省省长之前曾任大连市市长),在辽宁当省长不能不懂二人转,二人转是咱们东北的地方特色。” 5.春晚优势

他有意识的利用了春晚。他与春晚之间,就是一种利用与被利用的相互关系。他通过春晚,梯队式的制造了团体中需要的知名小品演员。之后,通过让小品演员到全国各地到处巡演,完成了原始积累与思想认可度的追加。通过电视剧在央

视播出,本山传媒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但是似乎仍然靠老赵一人在撑场面。除了赵本山,本山传媒的演员没有人可以称得上是大明星或者说有绝对的收视保证。培养集团自己的明星队伍,是当务之急。赵本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并开始通过自己在圈内的人脉关系,为自己的徒弟架桥铺路。而央视春晚理所当然成了老赵的首选平台。赵本山称:“春晚对本山传媒的发展起到了一个决定性的作用,春晚是老百姓的一个最高信任度。”2009年赵本山带着徒弟小沈阳、毛毛表演了小品《不差钱》,让小沈阳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2010年,他又带着徒弟王小利、于洋一起表演了小品《捐助》,王小利的人气也在春晚过后直线上升。赵本山表示:“你比方说我这些年成功的路,第一是央视,不要忘掉这一个,还有春晚。当初我是一个个体闯入了中央电视台,那么多年来打下了一个基础,老百姓有点离不开。再加上我本人带我徒弟上,就又辐射,然后我带着传媒旗下所有的演员来输送知名度。就是说没有我,我的徒弟小沈阳、王小利都会有收视率,这是一个成功的过渡。”通过春晚和电视剧等方法,本山传媒已经成功培养了一些拥有收视率,甚至称得上明星的演员。尤其小沈阳、王小利等人的风头甚至盖过了师父赵本山。赵本山承认:“就是小沈阳和我演出,我在他前边演,他在后边都能压住我,我要压他呢那就属于观众给我面子,因为我现在这种年龄演不出啥玩意来了,你再戴那破帽子观众也不新鲜,另外你又没有什么新作品,因为大家喜欢看他呢,这是一个事实。”

三、本山传媒的发展前景

(1)影视产业快速发展

赵本山一方面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喜剧明星,另一方面用各种才智和能力在打造自己的“本山帝国”,出名赚钱同步走--赵本山在沈阳斥资8000万元兴建的影视基地占地20公顷,现在的市场价值已达到7亿元人民币。同时,他带着徒弟们到处演出,抢占了东北三大卫视频道的收视黄金时段。这还不够,玩上瘾的赵本山自己又投资拍上了电视剧。

本山传媒早年出品了《刘老根》系列、《马大帅》系列、《乡村爱情》系列等一大批叫好又叫座的电视剧,屡破收视奇迹。除了影视剧播出收入,本山传媒还通过贴片广告、植入广告、音像版权等方式,获得了不菲的衍生品收入。据保守估计,《乡村爱情2》的每条片尾贴片广告价格在60万到90万元不等。在音像版权方面,该片的版权价格可能高达500万元。

据报道,赵本山早期以钢铁、煤炭和运输业攫取了第一桶金。如今,他仍未放弃这些掘金领域--钢铁、煤炭、运输业也在为本山传媒源源不断地输送大量资金。据悉,这些产业每年也能为他带来至少上千万元的收入。

赵本山靠着原汁原味的“东北二人转”,在艺术事业和本山传媒集团的经营上都是成功者。但是在广大群众中,作为本山传媒董事长的赵本山给人们的印象却是个二人转、影视剧演员和小品王的形象,他大量的文艺活动和演出活动,掩盖了他在传媒集团内的管理活动和经商活动。而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他的一切活动,包括文艺活动和演出活动,都是本山传媒集团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一部分。他是以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刘老根大舞台为演出平台,以本山传媒集团基地为演出活动的根据地,以徒弟为演出活动的骨干。

本山传媒在长期经商过程中,发现优势就在文化产业,所以,企业全身心地投入到以二人转为特色的文化产业中去,获得极大成功。

在对徒弟们苦心栽培的同时,赵本山也在严格管理着自己的“造星工厂”,小沈阳在春晚迅速蹿红之后,曾有媒体询问赵本山是否担心小沈阳成名之后单飞,赵本山一语惊人。公开表示“不老实了我就得收拾他”。

现在的本山传媒已经是非常市场化的一个企业,力争把刘老根大舞台,这么一个绿色二人转的经典品牌,打造成为中国演艺业的第一品牌,把二人转产业化。本山传媒集团的演员是公司的核心资产,也是最大的资源,由此体现其核心竞争力。东北的二人转演员有几万人,本山传媒的二人转演员只有近一百人。进来都是优中选优的,只要他们好好的工作,就都能够成名成星。

好的二人转演员都来自于民间,赵本山说:“二人转演员还是野生的好,所以我们的产业链主要的是舞台艺术和影视艺术这两块互为因果,互相促进。”

在传媒集团内部,他所从事的一切文化活动和演出活动,都是为企业创造高额利润的手段,从不干无利的买卖。他虽然是农民出身,却能跳出小农经济的束缚,有效地避开家族企业的桎梏,在企业内部建立了一套严格的企业管理制度。在传媒集团内部,对高级管理层,实行聘任制;对员工队伍,实行聘用工薪制,并有年终奖。其中有特殊技能和贡献的,另有奖励,压轴的名演员与唱头码的新演员报酬仅有两倍之差。赵本山率领下的本山传媒也因此在生意场上成为长胜将军。

(2)本山传媒发展局限性

像这种传统模式的艺术团体,它的生命力取决于两点。第一,是它调动社会资源的能力,以前我们京剧里面,一定要有一个全国人民认可的名角,而他调动社会资源的能力是很强的,并且还非常有意识的去调动社会资源去为团体服务。现在的本山艺术团体,赵本山是主角,但它能否发展长远,取决于它内部的管理模式,是否有这么一个能够接替他的接班人。否则,如果有一天赵本山退休了,他的本山艺术团体可能也就风流云散了,因为大家再也不认可了。以前跑码头的马连良,挂牌挂三天就有人来看。现在的赵本山也一样,他拥有自己的一条明星

流水线,即是通过参加央视的春晚,把本山艺术团体的那些人带出来,也成为全国知名人物。但这些人是否能顶替赵本山的位置,这还是一个疑问,因为我没有看到除了小品之外,他其他的能力在哪里。一旦赵本山不在了,这些人又是否会继续得到认可呢。因为赵本山艺术的核心是东北“二人转”加东北诙谐,一旦灵魂人物不在了,这种艺术核心他们又是否能意识到,并且有意识的保留下来,这也是存疑的。所以我认为,还有待于观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如果他进入了工业化的操作阶段,比如他手头拥有掌握东北诙谐文化核心的民间艺术人才。他现在看到这些好苗子,就把他们签约,然后进去流水线之后,再把他们打造成全国明星,带到全国各地巡演,这是一个方式。通过这种流水线操作,加入内部管理,是可以解决一些问题。(3)本山传媒发展前景

本山传媒影视中心负责人孙博说,2014年本山传媒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转型。目前两部转型之作,在外人看来是扬短避长,得不偿失,但从本山传媒的长远发展考虑,转型是必须的,而且宜早不宜晚。农村生活剧题材过于单一狭窄,对本山传媒庞大的演员群体来说,拓展更广阔的电视剧类型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演技,尝试更多题材是本山传媒继续做大做强的必然选择。“拍摄其他题材的电视剧并不意味着本山传媒会放弃农村题材,以后会在保持特色和优势的同时,尝试更多类型,为观众带来不同的作品。”本山传媒的另一工作人员说,“师傅经常说,我们不能一辈子吃„搞笑‟的老本,要多尝试不同的风格,哪怕一开始观众会有批评,我们会虚心接受,不断努力,这样才能走得稳、走得远。”小沈阳告诉记者,虽然转型对喜剧烙印很重的他们来说很痛苦,容易被非议,但是转型从长远看是必须要做的,对个人、对整个本山传媒来说都有好处。对于本山传媒的努力转型,相比观众的不认可,多家电视台却态度鲜明,一致支持。浙江卫视总编室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往赵本山的电视剧更受北方观众认可,南方观众则不太感冒。“如果只固守原来的农村题材和二人转段子,本山传媒制作的电视剧就只能取悦北方观众。今年赵本山的两部新剧放在南方播出,说明业内都看好本山传媒的转型,只有转型才能拓展观众群体,攻占南方市场才有底气和信心。”

参考文献:

[1]本山传媒带给家族企业的启示 [J]《北京农业》,2010年 刘蒙

第二篇:关于本山传媒集团的分析

东北文化产业的“航母”——本山传媒集团

【摘要】本山传媒集团是赵本山创立的文化产业集团,凭其丰富的支柱产业、庞大的后备力量,以及带有“本山”特色的东北民间文化,成为东北文化产业的代表。本文在分析本山传媒的优势以后,还归纳出一些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本山传媒集团;东北民间文化;支柱产业;后备力量;创新

本山传媒是成立于2003年的一个文化产业集团,其标志是一座山,用毛笔勾勒,朴实、清新,充分体现了中国韵味;山峰的线条从左到右呈上升趋势,代表着本山传媒积极进取的理念。当然也代表着赵本山的名字,他作为本山传媒集团的董事长和中国小品界的泰斗,肩上的担子如“山”一般沉重。现在的传媒集团为数众多,而在公司名字前面加上“本山”二字,就等于亮出了一个闪耀夺目的旗帜。从1990年第一次上春晚,赵本山凭其出色的表演和幽默的天赋,在中国小品界屹立不倒。我认为,赵本山本人的影响力,是本山传媒集团最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之一。可以说,赵本山成就了本山传媒,也是本山传媒拓展了赵本山在娱乐圈的疆界,使他成功跻身于商界。

本山传媒作为东北文化产业的代表,其成功之处不仅在于赵本山本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更体现在他的头脑和经营策略上。

一、带有“本山”特色的东北民间文化

东北民间文化是该集团的一个亮点,其中以二人转最具特色。事实上,该集团所表演的二人转是经过赵本山改良的。原始的二人转是东北农民自创的田间文化,不免带有低俗的一面,表演台词具有浓厚的乡村特色,俗、色、酸是其最大特点。而本山传媒“绿色二人转”的创意,去掉了原始二人转的糟粕,又取了其精华,符合时尚、健康的潮流,让除东北农民阶层以外的人群可以接受和喜爱。本山传媒的文化产品具有以下特点:朴实率直、通俗易懂,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这一点在《乡村爱情》系列电视剧中体现明显,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以及农民创业的艰辛,使其广受欢迎。历年的春晚小品,让我们捧腹大笑以后,也会产生对人对事的深刻反思。

这个年代,娱乐节目越来越都市化,小品类艺术形式被电影、电视剧、歌曲类节目的风头压过。这对于本山传媒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在狂风暴雨中,不容易站稳,但是如果一旦扎稳了根,必定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赵本山风格”在小品界的独树一帜,在这个小品逐渐衰退的年代,有力挽狂澜的作用;同时,也为本山传媒的艺术作品带上了不可忽视的光环。09年春晚的小品《不差钱》,不仅捧红了小沈阳,也揭示了一个道理:跟着赵本山拜师学艺,红是迟早的事。

二、支柱产业丰富,后备力量庞大

“刘老根大舞台”在东北各大城市设有分部,其表演形式以东北二人转为主;东北人说的“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足以证明其市场的广阔。演出的演员多为民间艺人,在当地群众中颇具知名度,而且演出费用不高。据调查,“刘老根大舞台”的门票价格在30—200元之间,有包厢的为400—800元。此外,在“大舞台”内部设有小卖部,物品的价格也比较贵。显然,这是一笔低投入高收入的生意;这样,剧场演出成了本山传媒集团的支柱产业之一。

另外,影视制作也为集团到来了丰厚的利润。《乡村爱情》、《刘老根》、《马大帅》等一系列电视剧,收视率颇高,也捧红了一些新人。据调查,《乡村爱情》在央视播出时,平均收视率达8%,最好时高达11%,甚至超过了《新闻联播》。近几年,本山传媒也在尝试电影制作,《落叶归根》延续了朴实的农民风。

辽宁大学本山艺术学院是本山传媒集团发掘、培养新人的重要基地,为集团提供了坚实的后备力量。该学院的学费是比较高的,这也为集团提供了一笔不菲的收入。学院的师资力量是比较强的,会聘请一些知名演员、艺术家进行相关课程的授课。事实上,本山艺术学院的课程不止是二人转,还有表演、导演、编剧等;《乡村爱情》等多部电视剧的主角都选自本山艺术学院。

三、注重合作,市场广泛

实力不断增长的本山传媒与多个大众传媒进行了合作,这大大扩展了集团的市场范围。在互联网成为人们了解咨询、接受信息必不可少的工具的今天,网络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2008年11月11日,搜狐公司与本山传媒建立了战略合作携手共赢关系,2009年1月9日,赵本山官网正式落户搜狐。以搜狐公司在我国大众传播界的地位,绝对可以协助本山传媒开辟更广阔的网络天地。早在2006年,本山传媒就与辽沈晚报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辽沈晚报经过创刊13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东北地区报业中发行量最大、经济实力最强、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区域主流媒体。双方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在扩展自身市场的同时,也会促进辽宁文化产业的发展。

以上是本山传媒的一些优势所在,但该集团也有一些我们能明显看到的不足之处。比如艺术形式太单一,集中于东北民俗文化,让许多南方人无法深解其味,这样市场范围就会相对缩水。拿春晚小品来说,里面包含的北方民俗文化远远超过南方;有人说,春晚小品是为北方人准备的一场幽默盛宴。语言上,是以北方方言为基础的普通话,偶尔会带有辽宁、天津、河北等地的特色;风俗上,有南方人不太熟悉的炖菜、土炕、大烟袋。所以北方人特别是东北人看春晚的小品总比南方人要感觉亲切,理解透彻。

该集团旗下的分部大多分布于东北地区,就整个北方地区而言,区域分布是不均衡的。“刘老根大舞台”在哈尔滨、长春、北京、天津都设有分部,但是比起他们的文化产品,“大舞台”的拓展速度落后了。事实上,早在2003年,本山传媒的前身辽宁民间艺术团与上海金茂大厦合作创办的“刘老根大舞台金茂之夜”效果是非常好的,仅半年时间,演出收入1000万元。“刘老根大舞台”应该拓展到南方地区,表演的形式可以做出适当调整,比如二人转等东北民俗艺术应该适当减少,把小品类节目增加。在南方地区表演时,作品中适量增加一些南方民俗文化,让南方人民感到亲切,从而提高“大舞台”的人气。

本山传媒的演出人员多而不精,“大舞台”的演员众多,但真正走红的并不多。在《乡村爱情》等电视剧里的演员们,事实上只位于娱乐圈的二、三线,大多观众只记得他们在电视剧里的名字,而不是本人。现在的娱乐界,有实力是必须的,但是人气更是不能少。与港台的传媒集团(如英皇、滚石)相比,本山传媒的大腕太少,显得实力不足。09年,小沈阳红得发紫,其实大舞台里小沈阳一样的人才不计其数,只是春晚一年只有一次,他们的表现机会并不多。表现机会的缺乏,也是本山传媒的一个不足。现在娱乐节目的多样化,把小品、二人转等传统节目的生存空间严重压缩。刘老根大舞台是一个渠道,但是毕竟没有广泛普及且价格低廉的电视媒介有潜力。在人才的培养和推出上也应该有所创新,如果接下来的每一年春晚依旧推出另一个“小沈阳”,那么其走红程度绝对不及09年。本山传媒的演员们,实力和人气都有待提高。对本山艺术学院的学子们进行多样化的艺术教育,增强后备人才资源。

赵本山的官网上赫然写着三个标语:赶大集,过大年,唱大戏。赶大集,显然是针对农民阶层的口号,黑土地上历代传承的风俗文化,经过打磨和包装,成了娱乐大众的大俗大雅。赶集是劳动人民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也体现了群众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这样的口号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十分贴切,让人觉得有亲和力,增加了本山传媒的美誉度。过大年,说明本山传媒对春晚的重视。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而春晚上的小品也备受瞩目。唱大戏,再度突出本山传媒的核心——“刘老根大舞台”。这里的“大戏”不止是二人转,还包括小品、电视剧,以及东北民间歌舞。这个舞台的目标也不止是东北,而是由东北到整个北方,再到南方,然后扩展到整个中国市场。

据赵本山自己透露,他还想把本山传媒发展到国外。本山传媒的官方英文翻译是Ben mountain Media Group,而不是Ben shan Media Group,Mountain和shan都“山”,但是前者更国际化。小小的差别不太明显,却透露了该集团面向世界的特点。本山传媒集团的前身是辽宁民间艺术团,同样以演出业为主,拥有比较完整的文化产业链条,在2007年整合成立“本山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经过整合资源、规范管理的本山传媒更明白自己的使命:成为东北文化产业的最大“航母”,让娱乐界的东北风刮向全国。

【参考文献】

[1]高静.做中国演艺界的第一品牌——专访本山传媒集团总裁刘双平[J].光彩.2009(03)[2]吴琼.赵本山:从著名笑星到成功商人[J].中国市场.2010(Z3)[3]周直主编.新世纪文化产业发展[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2 [4]曹晋彰.演艺产业链的构建研究[D].山东大学 2012

第三篇:大国崛起之日本观后感

《大国崛起》之日本观后感

日本是位于亚洲大陆东岸太平洋西岸的一个国土面积非常小的岛国,日本岛内资源贫乏,能源和矿产资源等主要依赖国外进口。然而今天这个面积只有37万平方公里的岛国,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看完《大国崛起》之后,我知道了日本在200年前也是一个落后贫穷的国家,随后,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马修•佩里将军,率领四艘军舰开到江户湾口,以武力威胁幕府开国,打破了幕府政权闭关锁国的政策,日本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市场,在此情况下,日本有志之士意识到只有推翻幕府政权,发展经济,才能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于是日益壮大的新贵族和资产阶级以“还政天皇”为旗号,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倒幕运动,广大农民也进行反抗斗争。随后日本进行了一场改革运动,这就是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推翻了幕府统治,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日常生活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日本从一个落后的国家一跃成为亚洲强国,并逐步废除了与欧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走上了富国强兵之路。虽然在当时日本的国力大大得到了提升,但是,军国主义也开始在日本蔓延起来。而且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他们不单单满足于国内这个狭小的市场,他们需要的是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于是他们效仿德国,信仰用武力来称霸,来征服。并开始向邻国扩张,随后,中日甲午战争,日本歼灭了北洋舰队,在日俄战争中打败了俄国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1926年,裕仁登基,年号“昭和”,即昭和天皇。昭和时代前30年,日本政府致力于侵略扩张。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昭和12年)7月7日,日军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41年(昭和16年),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这一些列的侵略足以看出日本国力的强大。战后,日本在短短的20余年间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直逼世界经济头号强国美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一大奇迹,将日本带出了战败国的深渊中,树立了日本的国际地位,为日本再度成为世界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究竟是什么让日本迅速崛起?其根本原因是国家制度的改革,在被美国打开国门之后,日本明治政府开始彻底的改革,废除了落后的封建帝制,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废除了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政治制度的确立为日本进行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奠定了基础。日本崛起,主要原因是在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日本抓住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机会,致力于发展生产,促进经济的腾飞。1872年,日本第一条从东京到横滨的铁路建成通车。1874年,大阪到神户的铁路建成。日本政府先后创办东京缫丝厂和新町缫丝厂,成为日本缫丝业的模范工厂。1873年在维也纳举行世界博览会时,福冈县生产的生丝,可以和欧美生产的生丝相匹敌。政府将这些官产卖给一些与他们关系密切的大资本家和新兴资本家。日本大力支持民族企业和个人企业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在二战后,日本受到美国给予很大的经济支持,加上日本战前的雄厚的基础,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并成为世界经济的第二大强国。

日本崛起,得益于日本重视科技教育、善于学习创新,注重对人才的培养。日本在1871年也派遣使节出使欧美各国。那些使节团成员对西方的文物制度吃惊和对西方的先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陶醉,让他们下定决心发疯似的学习西方一系列文物制度,要使日本和西方一样强大。这些使节团的成员后来成为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力量,为明治维新的进行、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在教育方面发展近代义务教育,此外亦选派留学生到英、美、法、德等先进国家留学。这种大范围的教育给日本的发展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选派留学生有利于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缩短与西方列强国家的距离。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涩泽荣一,1827年参加了法国巴黎万国博览会,并在周边各国都访问参观,颇受启发,带回给国家全新的思想,1873年弃官从商,任日本第一国立银行总裁。10年后创办大阪纺织公司,确立他在日本实业界的霸主地位,此后,他的资本渗入铁路、轮船、渔业、印刷、钢铁、煤气、电气、炼油和采矿等重要经济部门,成为真正的实业救国。由一个日本人可以看出日本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日本民族善于学习,善于做实事来为国家做贡献。

在物质方面,日本做了很多具有实际意义的改革,然而在文化方面,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还有就是日本人不忘本,在与西方文化融合的时候,日本人没有抛弃优良的文化传统。记录片中有一段说到,日本人在模仿西方的政治和经济模式时,也时时不忘自己的文化传统,宏扬民族精神:“西服流行的时候,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酒吧多起来的时候,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在走向极致,当油画开始绚丽夺目时,日本的浮世绘也成为世界绘画的一大流派。”日本在打开国门以后,曾经一度毫无例外地照搬西方的模式,但当他们意识到民族文化不能丢弃的时候,他们就把他们的优良传统文化载入宪法,让它保存下来,成为国民的精神的享受品。

今天的中国,正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拥有众多人口和悠久历史的中国如何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怎样才能快速发展,实现中国梦?首先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实现发展的前提,其次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再次,坚持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在文化方面,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在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抵制外来腐朽文化的侵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要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领。21世纪综合国力竞争,归根结底是科学文化竞争,是技术创新的竞争。作为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代表的大学生,应更加珍惜时间,以一种时不待我的紧迫感和危机感,高度重视并积极投身于科学进步和创新中。从立足当前,展望未来的角度出发,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科学文化素养,掌握为祖国建设,为社会服务的过硬本领,更好的为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施展自己的才华。其次,我们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我们要对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和维护起到积极作用,有义务制止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追求真善美,抵制假恶丑。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远离不良作风,肩负起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四篇:大国崛起之日本观后感

大国崛起之日本

观后感

欣赏完《大国崛起之日本》这部记录片,深深的为这个国家崛起的故事而震撼!日本这个国家崛起的故事中蕴含着一个深刻的道理,值得我们去思考和学习。它告诉了我们:要使国家崛起就需要不停地学习,扬长避短,不停地完善自己。特别是在看了日本的百年维新,感想颇深,为日本这样一个小岛民族一跃成为世界经济强国而惊叹!我认为,从日本崛起的过程中,以下几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一)不断学习,不断尝试,不断创新;

(二)继承优良的文化传统,宏扬民族精神;

(三)注重教育,培养人才;

(四)追求至善、精益求精。

(一)不断学习,不断尝试,不断创新。日本从建国以来就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从唐朝开始,日本就开始到中国来学习儒学,医学,佛学,茶道等等,吸收了中国的大量文化成果,从而走上了以中国为师,仿效中国发展的道路。在1853年,当时美国海军将军佩理强迫日本开港通商,他对前来交涉的日本使者说,你们最好不要抵抗,因为一旦开战,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必胜。尽管当时日本国内对选择开国还是开战有过争论,但最后还是做了很实际的考虑,他们以欢迎的态度接受了佩理的要求。因为日本意识到闭关锁国只能导致国家日益衰落,只有敞开国门,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走上强国之路。而今,日本已然一个世界强国,但它的学习和创新的精神却从未停止过,它的国民支柱企业三菱公司,丰田公司,松下公司等,都是从美国等西方国家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然后再不断地尝试和创新,现在都成为享誉世界的跨国公司。

(二)继承优良的文化传统,宏扬民族精神。记录片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 “西服流行的时候,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酒吧多起来的时候,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在走向极致,当油画开始绚丽夺目时,日本的浮世绘也成为世界绘画的一大流派。”邱吉尔说过:我宁愿失去一个伦敦也不愿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可见,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就是主宰一个民族的指挥棒,是一个民族的象征!日本在打开国门以后,曾经一度照搬西方模式,甚至让国民与西方人士通婚来改良自己民族的血统,但由于社会矛盾的爆发让他们意识到民族文化不能丢弃,他们就把他们的优良传统文化载入宪法,让它流传下来,成为国民精神的支柱。

(三)注重教育,培养人才。日本的教育注重素质。他们的教育课程由学科、道德和特别活动(包括班级活动、学生会活动、小组活动及学校集会)三部分构成。在初中的教学科目中有必修棵和选修棵两种。日本将教育的发展方向定为:让孩子拥有“生存能力”和“轻松宽裕 ”。其主旨是培养年轻一代适应社会的能力,并强调了教育必须满足社会需求。在此,教育的重点要从以往的传授知识转移到培养能力上去。在日本,一个只有十岁小男孩能滔滔不绝地说出地球上主要自然资源分布的比例数据、汽车尾气的基本成分以及有害气体的化学成分。他在列出人类破坏自然环境的种种劣行之后,力图寻找各种环保措施,而中国的小孩却没有这样的能力。实行九年义务教育,日本达到了100%的小学教育和100%的初中教育;大学毛入学率为40.3%,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高达48%,识字率近100%。

(四)追求至善、精益求精。吉田茂是日本战后最负盛名的首相,他说日本民族具有一种止于至善的专业精神。除非不做,做什么就要做到最好,深深植根于日本民族之血液,此乃日本历经明治维新和战后经济奇迹,得以雄踞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之主因。德鲁克对日本文化精神亦有湛深研究。七十岁时被荣聘为东京大学研究日本艺术文化的教授,引以为傲。他认为日本民族真正利害之处,便是那种追求至善、追求完美的专业精神。无论做什么,皆力求最好,心无旁骛,精益求精。此种精神之背后是异常谦逊的学习态度,永远不懈吸取他人长处之开放胸怀。盛田昭夫说:“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取得飞跃进步,奥妙就在于企业经营者始终认为日本在一切领域中都落后于他人,从而产生一种紧迫感。他们情愿以欧美各国的学生自居,坚持交学费,学习经营手法,吸引新技术。”在日本,人们始终不懈地追求效率和生产率的提高,即使是对螺丝刀这样简单的工具也毫不例外。从设计到加工,无不精心考虑,仔细研究。

我们不知道21世纪的变化将把大国带向何方,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建立永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将是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历史是镜鉴,中国的未来我们需要深深思索。

第五篇:大国崛起之日本观后感

读史使人明智,五百年来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翻开崛起大国的历史,我们会生出沧海桑田的感慨,“其兴也骤”者凤毛麟角,而“其亡也速”者则往往而然。国家的崛起并不是处于巅峰时期那一刹那的风光无限,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见得大国“台上一分钟”的荣耀,也莫忘了他们“台下十年功”的艰辛。人类五百年的历史是漫长而又极其复杂的,我在这里稍作窥探。

日本从一个二战后的战败国,能在短短的二十年里崛起成为一个世界经济强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一大奇迹,将日本带出了战败国的深渊,树立了日本的国际地位,为日本再度成为一个世界强国奠定了基础。这一切不得不引发我去思考,到底是什么使得一个从废墟中走出来的战败国成为今天的大国。

首先是日本人学习能力强。我们如果把日本的时代化成几个阶段的话,会发现每个阶段之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日本在任何时候都能做好一个学生。日本在封建史上一直是我们中国的学生,前前后后日本派了很多使节来我们中国学习,学习当时我们先进的封建文化,明治维新前中华文化在日本影响极广,从日本文化及文字中都可以看到中华文化的影子。1871年日本派使节出使欧洲各国,去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文化,这些使节被欧洲先进的资本主义文化深深地吸引着,下定决心要学习这些先进的东西,最终这些使节为日本的明治维新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明治维新后日本积极汲取资本主义较封建主义更高级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这就是为什么十八世纪后中国已经走上了封建社会的末期而日本却及时的搭上了资本主义的末班车。如果说发达的文明影响逐渐蔓延,那么日本是在有意识的加速这种蔓延,并且在这种影响中使自己更加开化强大。

其次是日本对教育的高度重视使其获得了大批高技术人才,不管战争对其硬件条件的摧残有多大都不能抹掉这种人才资源的优势。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舒尔茨说:“战后日本物质资本存量几乎荡然无存,但其国家财富中的重要部分——具有知识水平的人还大量存在。” 日本重视教育的历史可上溯到明治维新时代。早在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学法令》时,就在《学制布告》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口号,要在全国做到“邑无不学之户,家务不学之人”,接着,1886年明治政府宣布在全国实施义务教育,大约经过30年的努力,终于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了初等教育,其速度之快在世界教育史上是首屈一指的。而且从年代上看,日本也是世界上最早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比美国早4年,比法国早10年。正如日本前内阁总理大臣福田赳夫在一次施政演说中所说的:“人是我国的财富,教育是国政的根本。”这应该是日本崛起奇迹的根源。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日本人的民族精神。日本人追求真理,精益求精,虚心学习,善于创新的民族精神为日本的崛起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盛田昭夫说:“日本企业之所以能在短期内取得飞跃进步,奥妙就在于企业经营者始终认为日本在一切领域中都落后于他人,从而产生一种紧迫感。他们情愿以欧美各国的学生自居,坚持交学费,学习经营手法,吸引新技术。”在日本,人们始终不懈地追求效率和生产率的提高,即使是对螺丝刀这样简单的工具也毫不例外,从设计到加工,无不精心考虑,仔细研究。

“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这是一千三百多年前,李世民和魏征一段对话中的摘录。先人早已告知我们,要学会从历史中去吸取教训,避免走错路、弯路。由于二战时日本对我们国土的侵犯和国民的迫害,使得我们中国人对日本人始终抱着一种敌对的态度,可以用恨之入骨来形容吧。虽然历史的耻辱不应该忘记,但是历史的车轮在不断地前进着,我们应该学会用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他们,吸取他们成功的经验,学习他们的民族精神及文化,从而来提高自己,这才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

下载浅析本山传媒崛起之原因(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析本山传媒崛起之原因(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国崛起之日本观后感

    大国崛起之日本观后感 高中上历史课时,曾经有这个疑问咱们中国被别人侵略,签下那么多不平等条约,怎么没发现日本有这段历史,反而在甲午中日战争中侵略我们呢?然而日本在西方殖民......

    大国崛起之日本观后感

    大国崛起之日本观后感 班级:0120904学号:2009212913姓名:鲁凌菁 日本,一个只有弹丸之地、曾经蒙昧落后的小国,为何可以将幅员辽阔、物产丰富、的中国欺压半个世纪之久呢?这不得不......

    大国崛起之日本观后感

    大国崛起之日本观后感上周我看了央视的视频——大国崛起之日本。看完此视频以后我有了不少收获,也得到了自己一直不明白的问题——日本,一个只有弹丸之地、曾经蒙昧落后的小国......

    大国崛起之日本观后感

    《大国崛起之日本》观后感《大国崛起》这部纪录片介绍了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美国、德国、英国、日本这八个在近代世界发展历史中举足轻重的国家。其中,令我印象最为......

    大国崛起之日本观后感

    《大国崛起之日本》观后感 毛概课上,老师给我们看了《大国崛起》这部纪录片,讲述的是我们的邻国日本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封建小国迅速崛起为世界强国的故事。小小的日本,铁蹄疯狂......

    春节找本山2011(精选)

    尽管筹备春晚的过程非常紧张,但赵本山依然忙里偷闲,于前晚和昨晚分别在北京和沈阳连续参加两场公开活动。对于众所关注的春晚话题,赵本山尽管不想多谈,但也稍微透露一二:王小利等......

    大国崛起之观后感

    中华民族强盛之路 —— 大国崛起之观后感 其实早在高中的时候就看过《大国崛起》,我还记得总共有12集的纪录片,那时候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与反响,很多学校都以此作为中......

    大国崛起之中国

    大国崛起--中国 机自Y094 廖汝良 感谢老师在课余时间里播放了电视片《大国崛起》这部纪录片让我对世界大国有了更深的了解。但是可惜的是没有在这部纪录片里面见到我们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