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指导意

时间:2019-05-13 22:12: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指导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指导意》。

第一篇: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指导意

【发布单位】广东省

【发布文号】粤府〔2008〕24号 【发布日期】2008-04-10 【生效日期】2008-04-1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东省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指导意见

(粤府〔2008〕24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农业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的意见》(农经发〔2006〕29号)和《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乡镇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粤办发〔2006〕17号)、《转发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意见的通知》(粤府〔2007〕5号)等文件精神,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要求,坚持政府主导,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发挥其在推广先进科研成果和提供技术服务中的主体和带动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活动,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技术支撑和有效服务。

(二)总体目标。通过明确职能、理顺体制、创新机制、优化布局、精简人员、提高效率、完善保障等一系列改革,逐步建立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运作有效的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二、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

(三)明确公益性职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承担的公益性职能主要是:开展先进实用技术、农业标准化等技术和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动植物重大病虫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农业资源、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监测;水资源管理和防汛抗旱技术服务;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农民培训教育服务和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等。

农业、畜牧兽医、林业、渔业、水利的经营性服务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承担。

(四)理顺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管理体制。县级以上各级农业、畜牧兽医、渔业、林业、水利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本行业基层技术推广机构的管理和指导。县级派出到乡镇或区域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和业务经费由县级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人员的调配、考评和晋升要充分听取所服务区域乡镇政府的意见。

(五)合理设置机构。按照资源整合、合理设置的原则,对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实行综合设置。各地可以根据区域农业特色和财力情况,因地制宜地设置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合理调整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布局,整合现有事业站(所),优化事业资源配置。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单位可结合当地实际,按以下方式进行改革。同一行业技术推广单位改革在本县(市、区)范围内只采取一种方式。

1.综合设置方式。在乡镇范围内组建综合性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机构,为乡镇公益类事业单位。

2.派驻设置方式。在调整职能或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划转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站所归县(市、区)管理,按区域设置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作为县(市、区)派出机构,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市、区)统一管理。

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改革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15号)和《印发广东省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06〕84号)的要求合理设置。

农村经营管理系统不再列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等列入政府行政管理职能。

(六)科学核定编制。根据所服务区域的人口、面积、地理和森林资源状况、林业生态区位重要程度、交通条件、生产水平、主导产业、农业机械种类和保有量、行业建设任务轻重程度、服务指导能力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核定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编制,按程序审批。应确保在一线工作的农业专业技术推广人员不低于县(市、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总编制的2/3,专业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占县(市、区)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总编制的比例不低于80%,并保持各种专业人员之间的合理比例。

三、切实加强队伍和工作能力建设

(七)严格实行竞聘上岗。根据按需设岗的原则,确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具体岗位,明确岗位等级、职责和条件。

1.实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根据《转发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02〕69号)要求,实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以及公布岗位、自愿报名、资格审查、考试考核、聘前公示等程序,对经身份确认的在编在岗人员实行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参加竞聘上岗的在编在岗人员,应具备竞聘岗位相应专业学历或取得国家相应职业资格证书。

2.向社会公开招聘。在对原在编在岗人员实行竞聘上岗后,根据编制和需要,按照公益性事业单位用人制度和要求,向社会公开招聘推广人员。同等条件下,应优先聘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分流人员。

按照行业特点以及技术推广岗位的等级、职责和条件,确定考试考核内容,专业知识所占比重不得低于考试考核内容的80%,其中操作技能应占有一定比重。地级以上市农业、畜牧兽医、渔业、林业、水利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同级人事部门组织实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竞争上岗考试考核工作,加强对竞聘过程的监督和指导。

(八)切实提高队伍素质。各级农业、畜牧兽医、渔业、林业、水利等部门要根据科技进步、产业发展和农民需求等情况,加大继续教育力度,会同有关部门分层级制订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规划,建立和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教育培训机制,加强推广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提高工作能力。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的情况,作为聘任、考核、晋职、职(执)业资格注册的重要依据。进一步落实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技术职称评定等有关政策和待遇,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断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整体素质。

(九)积极创新推广方式。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指导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带动其他农户的科技入户机制。开展形式多样、切合实际、满足农民需要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构建科技人员直接到村、良种良法直接到户、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业技术推广长效机制。

(十)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县级农业、畜牧兽医、渔业、林业、水利等部门要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农业技术推广岗位职责,确定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考核内容和方式,建立健全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和绩效评估机制,认真开展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考评工作。积极探索县级管理部门、乡镇政府、服务对象三方共同考核一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新机制,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广技术的实绩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将农民群众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评价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晋升、晋级、续聘、辞退等要与考核结果挂钩。

四、加大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支持力度

(十一)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费保障机制。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证对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财政投入。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履行职能所需工作经费和人员经费应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各地要做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中富余人员的分流和安置工作,切实维护分流人员的合法权利,依法办理分流人员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等手续;分流原有事业编制人员,解除人事关系的,应严格按照粤府办〔2002〕69号文的规定给予经济补偿,纳入当地的社会保障体系,及时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调转手续,并鼓励和支持富余人员自主创业。农业、畜牧兽医、渔业、林业、水利部门要积极配合财政、劳动保障部门,认真做好改革所需各项费用的测算。

县级以上各级财政要不断加大农业科技推广投入,确保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有效开展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推广人员培训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等工作。

对未按规定报上级组织、人事或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办理正式录用或用工手续的自养人员,应采取有效措施,规范管理。

(十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充实、完善公益性试验示范推广和检测设施,改善技术装备。省农业厅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订全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各县(市、区)要按照全省的总体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规划,并将建设项目纳入年度计划,认真组织实施。

五、促进社会化农业服务组织发展

(十三)发展多元化服务组织。积极发展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尤其要发展农产品加工技术服务组织,实行农资供应、农产品加工和营销等经营性服务的市场化运作。鼓励和支持科研单位、教育机构、涉农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技术团体等开展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培训、技物结合、技术咨询等服务。各类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坚持依法经营、诚信服务、公平竞争,强化信用建设,加强行业自律。

六、组织保障和工作要求

(十四)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事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全局,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任务繁重。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认真研究和妥善处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和问题。各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明确职责,密切协作,切实做好机构编制、人员安置、财政保障、基建投入、设备更新、推广项目支持等工作。省农业厅要牵头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财政厅、人事厅、劳动保障厅、水利厅、林业局、海洋渔业局、编办等部门具体组织实施全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并于2008年底前基本完成。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当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实施方案,于2008年6月底前上报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审批后组织实施。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应及时把经审批的各县(市、区)改革实施方案报省农业厅,由省农业厅汇总后报省政府备案。

(十五)加强监管,严肃纪律。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工作的检查监督,严肃组织人事纪律,确保改革政策落到实处。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认真履行职责,一旦发现违法违纪行为,要严肃查处。

广东省人民政府 二○○八年四月十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实施意见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人民政府文件

桂政发„2008‟5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基层农业 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实施意见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区直各委、办、厅、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精神,经自治区党委同意,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

服务“三农”为宗旨,围绕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和提高农业综合生 产能力,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改革基 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为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促进 我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基本原则。坚持精干高效,科学设置机构,优化队伍 结构,合理配置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坚持政府主导,支持多元化 发展,有效履行政府公益性职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坚持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鼓励各地进行探索和实践;坚持统筹兼 顾,与县乡机构改革相衔接,处理好改革和稳定的关系。

(三)总体目标。着眼于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通 过明确职能、科学设置机构、理顺体制、优化布局、充实一线、强化保障、创新机制等一系列改革,逐步构建起以农业技术推广 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 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工作重点

(四)明确公益性职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设立在县 乡两级、承担政府公益性职能的机构。结合我区农业、水利、水 产、畜牧兽医、林业、农机等行业特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承担的公益性职能主要是:关键技术和优良品种、先进适用农业 机械的引进、试验、示范及实用技术组装集成与推广普及,农作 — 2 —

物和林木病虫草鼠害、动植物疫病、有害生物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防治和处置,农作物苗情监测、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农产品 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测、监测和强制性检验,农牧渔业资源、森林资源(包括湿地)、农业生态环境及农业投入品使用监测及 处置,农作物常规良种的保存和扩繁,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建设、农业节水灌溉、农业机械作业、农业机械抗灾救 灾和农业机械安全生产管理等技术服务,农业生产规划布局指导、公共信息和教育培训服务等。各地要根据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的需要和强化政府公共服务的要求,按行业对县(市、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应承担的公益性职能进行细化。在细化 公益性职能时,既要防止把政府应当承担的公共服务简单地推向 市场,也要防止脱离实际任意扩大公共服务范围。

(五)合理设置机构。按照科学合理、统一高效的原则,合 理设置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按 行业职能优化设置。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可以按照分行 业由县级向乡(镇)派出机构或跨乡(镇)设置区域站,也可以 选择在乡(镇)范围内进行整合的基础上综合设置,还可以由县 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向乡(镇)派出农业技术人员。选择农业技 术推广机构设置方式,要从自身的实际出发,有利于主管部门加 强业务指导,有利于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履行公益性职能,有利于 充分调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工作积极性,有利于为农民群众 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乡(镇)水产、畜牧兽医机构按《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06‟27 号)要求合理设置。

农村经营管理系统不再列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村土 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等行政 管理职能列入政府职责,确保履行好职能。

(六)理顺管理体制。建立有利于充分发挥基层农业技术推 广体系作用的管理体制。根据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特点,县级农业、水利、水产、畜牧兽医、林业、农机主管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加 强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县级派出到乡(镇)或跨区域设置机构的人员、业务经费和资产由县级主管部门统一 管理,其人员的调配、考评和晋升要充分听取所服务区域乡(镇)政府的意见;以乡(镇)政府管理为主的公益性推广机构,其人 员的调配、考评和晋升要充分听取县级主管部门的意见;上级主 管部门要加强指导和服务。

(七)科学核定人员编制。根据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 构承担的职能,充分考虑当地自然条件、产业特点和现实需要,合理核定并落实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编制,实行人员编制实名制管 理。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所需编制由各县(市、区)结合实际 确定,按程序审批,编制总额不能少于现有编制数。为保证公益 性职能的履行,应确保在一线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不低于全县(市、区)农业技术人员总编制的2/3,专业农业技术人员占总编 — 4 —

制的比例不低于80%,并注意保持各种专业人员之间的合理比例。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不允许其人员在编不在岗或与经营性服 务人员混岗混编。

(八)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用人机制,实行人员聘用制度,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要按照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有关规定,根据按需设岗、竞争上岗、按 岗聘用原则,确定具体岗位,明确岗位等级,聘用工作人员,签订 聘用合同。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按程序竞争上岗,择优 聘用。参加竞争上岗的在编人员,应具备竞聘岗位相应学历,并取 得国家或自治区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同等条件 下,要优先聘用原在编在岗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仍不满编的可向社 会招聘,并优先聘用长期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工作的编外人员,选 拔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推广队伍。要分行业确定竞争上 岗考试内容,专业知识所占比重不应低于80%。各级涉农部门要适 应科技进步、产业发展和农民需求变化,会同有关部门分层级制定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规划,加强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知识 更新和技术培训,提高其服务能力。制定具体措施,鼓励农业技术 推广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发挥职称工作的导向作用,进 一步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聘制度,落实 相关待遇,吸引优秀人才从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不断提高基 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整体素质。

(九)建立健全考评机制。各地要根据当地农业生产实际、— 5 —

农业技术推广岗位职责,确定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考核内容和 方式,建立健全绩效考评机制和指标体系,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人 员的责任。建立县级主管部门、乡(镇)政府、服务对象三方共 同考核一线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机制,将其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 广技术的实绩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将农民群众对农业技术人员的 评价作为重要考核内容。改革分配制度,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将 农业技术人员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挂钩,确保基层农业 技术推广人员的浮动工资政策落到实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晋 升晋级、续聘、辞退、教育培训等要与考核结果挂钩。

(十)创新推广方式。根据新阶段农业发展特点、农民需求变 化和农业技术推广规律,积极推进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创新,提高农 业技术到位率。各地要根据当地生产需求,筛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 术,组装集成配套技术,搞好技术培训。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实行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包村联户制度,逐步形成农业技术推广 人员抓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带动普通农户的科技入户机制。要 利用农业服务热线、“三电(电脑、电视、电话)合一”等现代电 子信息技术,推进农业技术推广现代化、信息化远程服务,及时为 农民解惑答疑;利用农业科技示范场(基地、户),搞好新技术、新品种的展示示范;利用科技大集、科技下乡、科技流动服务车、科技特派员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搞 好与农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合作,依托其技术和人才优势,解 决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提高农业技术成果转化 — 6 —

率,探索建立新的农村科技推广服务模式。

三、强化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支持保障

(十一)保证履行公益性职能所需资金有效供给。要采取有效 措施,切实保证对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财政投入。将基 层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履行职能所需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并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相应增加。各级农口部门预算安排的重大 农业科技推广、动植物疫情和农情监控、农业灾害监测与处置、农 业技术推广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农民生产技能培训等项目经费和推 广经费要向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倾斜,切实保证基层公益性农业 技术推广机构履行公益性职能所需资金有效供给。

(十二)不断改善推广手段。各地要统筹安排,在整合现有 资产及设施的基础上,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投入力度,切实改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条件,推动农业技术推广 机构的设施装备不断更新,推广手段不断增强,服务能力不断提 高。县级以上有关部门要在农业建设项目安排上向基层农业技术 推广体系倾斜。对现有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资产,要根据新机构 的设置情况妥善处置。属分行业由县级向乡(镇)派出机构或跨 乡(镇)设置区域站的,经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由县级主管部 门会同乡(镇)政府进行处置,原则上应按上一轮机构改革前原 权属重新划分。要严格按照资产管理规定,界定产权,确保国有 资产不流失。

(十三)妥善分流和安置富余人员。各地要从维护社会稳定

的大局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中 富余人员的分流和安置工作。凡与原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立聘用 合同、劳动合同关系的,要依法做好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等 工作,符合条件的要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支付经济补偿金,并纳入 当地社会保障体系,及时办理社会保险关系转移等手续,做好各 项社会保险的衔接工作。要把安置富余人员同培育农业社会化服 务组织结合起来,鼓励和引导富余人员创办经营实体,为他们从 事经营性服务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

四、促进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

(十四)放活经营性服务。积极稳妥地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 机构承担的农资供应、动物疾病诊疗以及产后加工、营销等服务 分离出来,按市场化方式运作。凡核心技术不易流失、利润高、市场需求量大的技术产品,应主要由农业技术经营性服务组织推 广普及。鼓励其他经济实体依法进入农业技术服务行业和领域,采取独资、合资、合作、项目融资等方式,参与基层经营性推广 服务实体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积极探索公益性农业技 术服务的多种实现形式,对各类农业技术经营性服务组织参与公 益性推广,可以采取政府订购服务的方式。

(十五)培育多元化服务组织。要按照构建多元化农业技术 推广体系的总体目标,培育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主体,不断满足 农民多样化技术需求。积极支持农业科研单位、教育机构、涉农 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用水合作 — 8 —

组织、专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开展技术承包、技术转让、技术 培训、技物结合、技术咨询等服务。同时,规范各类经营性服务 组织行为,推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建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信用 制度,完善信用自律机制。对重大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可实 行招投标制,鼓励各类农业技术推广组织、人员和有关企业公平参与投标。

五、加强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组织领导(十六)切实加强领导。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事 关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全局,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级人民政府和 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建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领导小 组,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切实加强对改革与建设工作的领导。政 府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及时研究解决改革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落实责任,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改革与建设顺利推进。

(十七)搞好协调配合。各有关部门要增强大局意识、责任 意识,相互配合,统筹协调,密切关注改革动态,加强指导,及 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共同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 革与建设工作。各级农业、水利、水产、畜牧兽医、林业、农机 等部门要增强主动意识,积极做好改革与建设的各项工作。各级 编制、人事、财政、发展改革、税务、科技、劳动保障等部门要 共同参与,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机构编制、人员安置、财政保障、基建投入、科技项目支持等工作。

(十八)精心组织实施。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根 据国发„2006‟30号文件精神和本实施意见的要求,把握好改革 的力度和进度,确保当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 顺利进行。2008年1月底前,各市、县(市、区)要建立组织机 构,开展调查研究,为改革做好准备工作;2008年4月底前,各 县(市、区)人民政府要根据国务院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有关要 求,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并报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后组织实 施。全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工作要在2008年6月底前基 本完成。自治区人民政府将适时组织检查验收。

(十九)稳步推进改革。各地要从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加强舆论宣传,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基层农业技术推广 人员积极投身改革,争取更大作为。要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确保 改革与建设过程中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稳定,保证工作的正常开 展。要严格组织人事、机构编制、财经纪律,妥善处理和化解各 种矛盾,严肃查处改革与建设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努力排除各种 干扰因素,确保改革与建设工作有条不紊,扎实推进。

二○○八年一月十四日

主题词:农业 技术 改革 意见

抄送:自治区党委各部门,广西军区,驻桂部队,武警广西总队,各

人民团体。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自治区政协办公厅,自治区高级法 院,自治区检察院。

各民主党派广西区委会,自治区工商联。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8年1月16日印发

(共印285份)

第三篇:2012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施指导意见

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2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

农办财[2012]71号

各省(自 治 区、直 辖 市)农 业(畜 牧、渔 业)厅(局、委)、财 政 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财务局,黑龙江省农垦总 局,广东省农垦总局:

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服务,我们制定了《2012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施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二年六月十五日

2012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实施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巩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成果,大力提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公共服务能力,2012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进行补助。为确保政策落到实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特制定本实施指导意见。

一、实施目标

着眼于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以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为出发点,以服务农民的成效为检验标准,通过明确职能、理顺体制、优化布局、加强队伍、充实一线、创新机制等一系列措施,建立健全运行高效、服务到位、支撑有力、农民满意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真正发挥好在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主导作用。

二、主要任务

以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建设为核心,以激活运行机制为主线,以加强队伍建设为基础,通过实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不断健全管理体制,完善服务机制、提升队伍能力,提高服务效果,形成中央地方齐抓共管、各部门协同推进的良好局面。

一是深化体系改革。持续推动和深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进程,巩固改革与建设成果。严格落实中央有关要求,进一步强化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

广机构的公益性定位,根据公益性职能和任务,合理确定人员编制,明确工作职责和要求。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着重强化县级主管部门的管理,努力解决管人与管事分离的问题,完善改革模式。

二是完善工作机制。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进一步完善以“包村联户”为主要形式的工作机制和“专家+农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模式,建立健全县、乡、村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网络,带动全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与建设。原则上,各农业县遴选和认定2-3个试验示范基地,每个行政村遴选3-5个科技示范户(种植、畜牧、渔业),每个示范户示范带动周边10-20个农户。

三是夯实人才基础。着力解决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断层和知识更新慢的问题。一方面,要强化对现有技术人员的岗位教育、知识培训及更新,根据不同需求,采取异地研修、集中办班和现场实训等方式,分层分类分批开展培训;一方面,结合“特岗计划”,鼓励一批专业素质高、立志献身“三农”的高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乡镇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改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结构,提升推广服务水平。

四是提升服务水平。明确工作目标,整合现有资源,突出关键环节,着力提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水平。以现有粮棉油糖高产创建、农民培训阳光工程、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动物疫情监测与防治等重大项目为依托,进一步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形成合力;以服务当地主导产业、解决农业生产关键环节为导向,强化农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和业务技能培训,规范服务行为,切实提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水平;以推广农业产业主推技术为目标,解决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问题,全面推进农业科技服务进村入户、到田到场到塘,使农民真正受益。

五是强化财力保障。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精神,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证对基层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财政投入。地方各级财政对公益性推广机构履行职能所需经费要给予保证,把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持续加大对农业技术推广、农民科技培训、农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等工作的支持力度。

三、实施内容

(一)补助范围

补助范围基本覆盖全国所有农业县(市、区、团、场,以下简称农业县)。农业县必须按照中央或各省(区、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要求完成改革任务,必须在乡镇(或区域)一级有机构、有编制、有人员、有经费保障。

(二)补助内容

1.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补助。主要用于基层农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的补助;聘请技术专家的补助;完成农业技术推广重大任务的绩效奖励;技术资料印刷、制度建设及工作考评等管理费。

2.农业科技示范补助。主要用于试验示范基地购买农(兽)药、化肥、饲料、试验设施装备等物资,采取现代化推广方式以及组织展示活动等补助;农业科技示范户采用新品种、新技术的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以及购买农(兽)药、化肥、饲料等补助。

3.农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补助。主要用于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参加培训和继续教育所需的费用;对实施“特岗计划”,大学生到乡镇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工作给予适当补助。在粮棉油糖高产创建项目实施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资金重点围绕高产创建工作开展农技人员培训和技术服务。

(三)资金分配

补助资金由农业部、财政部根据各省(区、市,含直属垦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同)产业规模、农业县个数以及近年来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开展情况等因素综合确定,切块下达到省(区、市)。各省(区、市)要根据产业发展需要、产业规模大小、农技推广工作开展等情况,合理确定一定权重,以粮食生产为主,兼顾畜牧业和渔业,科学分配各农业县补助资金。在资金分配中,要适当向粮食生产大县、畜牧大县和水产养殖大县倾斜。

四、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省(区、市)要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加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力度,合理布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有效发挥其主导和带动作用。各省(区、市)要及时制定2012年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改革与建设实施方案(具体包括农业县情况、补助因素及标准、监管措施及绩效考核等内容),于2012年7月10日前将报送农业部和财政部备案。实施方案制定过程中,对于种植、畜牧、渔业在同一部门的省份,省级农业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共同制定;对于种植、畜牧、渔业分设在不同部门的省份,要由各农口部门及财政部门联合组成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结合本地实际,共同协商制定。各农业县要成立由县级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按照省级实施方案,制定县级工作方案,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发挥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整体功能,推动政策到位、人员到位、资金到位、条件到位、制度到位。

(二)强化绩效考核

各省(区、市)农业部门要建立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绩效考核机制,客观衡量农业技术人员工作情况和服务质量,将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广技术的实绩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将农民群众对农业技术人员的评价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具体包括三方面机制建设:一要建立岗位责任制。按照县级工作方案,层层、逐个落实岗位责任,明确每个农业技术员的工作内容、服务对象,量化工作指标和任务要求。二要实行工作任务公开制。全面推行工作日志公示和考勤制度,把每个农业技术员的下乡记录和技术服务情况张贴公示,强化群众监督。三要强化三方考评制。建立健全县级业务主管部门、乡镇政府和农民群众(联系的科技示范户和任务区的农户,可采用第三方电话抽查的方式)三方考评制度,对农业技术员的工作完成情况、满意度和技术水平等进行综合全面评价,将考核结果直接与绩效奖励相挂钩,奖励先进,督促末位,杜绝补助资金平均发放、违规补助,充分调动每个农业技术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强化资金监管

各省(区、市)财政、农业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补助资金使用与监督管理,通过建立相关管理制度,规范资金使用方向,细化支出范围,明确补助资金严禁用于发工资,确保专款专用,一旦发现违规违法行为,按律严肃处理;通过补助资金的监督检查和工作考核评比,对优秀的农业县要给予通报表扬并可适当增加下一资金规模,对考核成绩较差的给予通报批评、减少补助经费直至取消补助资格。农业部已确定今年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作为对省级农业部门进行延伸绩效管理的试点项目,通过对补助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绩效考核,进一步推进政策落实,并将考核情况与下一资金安排挂钩。

(四)强化宣传总结

各省(区、市)农业部门和各农业县要及时宣传工作实施中的典型模式和成功经验,大力宣传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成果,大力宣传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先进事迹。要明确信息管理员,及时报送相关信息,及时上载中国农业推广网()。请各省(区、市)农业、财政部门认真总结工作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于2012年11月底前将总结报告报送农业部和财政部相关司局。

第四篇:我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

博罗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

工作完成情况报告

县政府:

今年6月博罗县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关于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有关事宜的通知》(博机编[2010] 29号)和8月县政府办发电《关于做好我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博府传[2010] 127号)文件以来,各镇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开展工作。但是,有的镇改革工作整体进展仍较缓慢,县农业局为全面及时掌握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进展情况,于10月27日至29日由我局党委副书记朱伟良带队深入各镇进行了检查,现将检查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完成的主要工作

1、挂牌方面。目前,按规格完成挂牌工作的镇有:泰美、石坝、柏塘、龙华、长宁、福田、园洲、横河、公庄、石湾、湖镇、罗阳和杨侨等13个镇,未完成的有观音阁、麻陂、杨村和龙溪等4镇。

2、定岗定员方面。目前各镇已按要求将定岗定员名册上报县编办。从报送的情况来看,县编办核定全县17个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编制总人数为231名,实际使用编制数213名,空编人数18名。据统计,各镇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岗位工作总人数为89名(含部分镇农办),其中属公务员身份人数为13名、农技站编制人员数37名、其它编制人数12名,三类编制合计62名,占实际使用编制数的29%;另26名不属任何编制(编外人员),还有1人有财供但无编制。当中有专业-1-

技术职称的有32名。(详见附件)

3、独立办公服务场所方面。据调查,原农技站办公楼大部分都被镇府占用、出租或被用作计生服务站等其它用途。目前,仅福田、杨村、石湾和园洲仍在使用或部分在使用外,其它镇的农技站办公都由镇政府统筹安排,大部分设在大院内,有的还和农办等部门合署办公,没有独立的办公室。

4、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方面。目前,仅有园洲镇建立了相对稳定的示范基地,其余各镇都没有建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

二、我县实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各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人员编制被挤占严重,出现在编不在岗、在职不在岗和在岗不在编等现象严重。在岗又在农技站编制的仅有37名,占总编制数231名的16%;而且在岗人员还要负责镇包村包队、调处纠纷、计划生育等非本职工作。特别是福田镇3人当中仅站长1人才有编制,且是计生专业队自筹编制,也就是说福田是唯一全额挤占农技站编制的镇。

2、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业务素质低、非专业人员比重大。据调查,目前在从事农技推广岗位89人当中仅有32人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占36%,占总编制额的14%。多年来几乎没有学农业专业的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充实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中来,使农业技术推广队伍人员老化、知识陈旧、出现断层。

3、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费和设施设备保障不足。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经费、生活补贴,由镇府统筹外,其它必要的推广基本经费普遍没有被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安排和供给。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业病虫害监测预报及相关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技术指导、农民科技培训等都没有经费来维持;二是引进、实验、示范、推广新技术、新品种等都缺乏经费;三是检测设施设备相对落后。目前镇级农技推广主要靠上级农业部门项目经费来运作。

4、镇农业技术推广站除个别镇外,大部分没有独立办公场所,更没有实行对外挂牌办公,以及大部分镇没有建立起农业科技示范基地。

三、按照省政府《关于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指导意见》(粤府[2008]24号)精神和要求和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县”建设标准,结合检查中存在问题,我局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1、各镇应确保有足额编制员额在农技推广工作岗位上,同时应确保在一线工作的农业专业技术推广人员不低于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总编制的2/3,没有达到的要求的镇,要把学历高、真正有才华、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调整到农技推广队伍,优化推广人员结构。

2、对空编的镇,由县人事部门统一安排,县农业部门配合,按照公益性事业单位用人制度和要求,面向社会公开招考。同等条件下,应优先聘用在农业技术推广岗位但不在编人员。

3、切实解决好推广人员业务素质低等突出问题。要结合实际,抓

好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对没有取得相应学历和非农专业的人员,要通过培训提高,达到专业人员上岗要求;对学历高、能力强但专业不对口的人员,工作一定时间后要给予技术职称认定,以确保专业技术人员占总编制的比例不低于80%。从而逐步解决我县基层推广人员学历层次低、专业结构不合理、知识老化等问题。

4、要采取有效措施,增加财政投入。《农业技术推广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在财政预算内应当保障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并应当使该资金逐年增长。”建议将从事公共服务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及其人员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保证其人员的福利待遇以及农业技术推广、实验、示范、培训等经费。

5、县财政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力度,以“三有”建设为目标,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三农”的能力。安排专项资金帮助各镇农业技术推广站配备独立的办公场所,实行对外挂牌办公,配备必要的监测、培训设施及试验示范基地等,为保证履行公益性职能提供必须的基地

6、由县督查办牵头,县编办、人事和农业等相关部门参与组成督查组,深入各镇开展一次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进展情况的专项督查,特别是要加强对建设工作进度较慢的镇的指导,要采取现场办公的方式,为基层出谋划策,帮助基层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以确保我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全面完成,确保我县的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县”。

附件:博罗县各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情况表

博罗县农业局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一日

第五篇:2012年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情况

##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情况

为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我市不断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现代农业建设的支撑引领作用,加速了现代农业建设进程。

一、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情况

按照农业部、省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要求,我市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自2008年启动以来,经过调查摸底、制定方案、宣传动员、公开竞聘、检查验收五个阶段的工作,改革已全面完成。2009年8月以双政发[2009]14号文件下发了改革方案,并及时上报,经过一年多的推进,改革已基本完成。这次改革,由市编办重新核定了编制,全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全部实行竞聘上岗,定岗定责,人员统一归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管理,并纳入市财政开支。目前,全市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人员稳定,素质较高,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加速发展现代农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改革后,市、乡镇两级农技推广体系共有各类技术推广人员180人。其中:市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现有职工73人,包括:技术干部62人,管理人员1人,工人10人。在技术干部中具有正高技术职称的1人,副高技术职称18人,具

1有农艺师技术职称的28人,具有助理农艺师技术职称的14人。乡镇农业中心现有推广人员107名。其中,技术干部103人,工人4人。在技术干部中,副高1人,农艺师32人,初级42人,无职称非专业人员29人。

在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中,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做详做细思想工作,消除改革的负面影响。此次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涉及到全市广大农技人员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稳定的大局。因此,在改革过程中,把做详做细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作为首要任务,从全市农业、财政、人事等相关部门抽调12名专业干部,成立了4个工作组,分片包乡镇推进改革工作。对竞聘上岗、人员安置等敏感问题都实行民主座谈,充分尊重基层干部的意见,体现群众的意愿,尽量避免产生矛盾和问题,诱发不稳定因素,全市改革过程十分顺利,没有出现任何上访。

二是开展多层面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虽然本次改革中人员上岗本着专业对口的原则,但是仍有部分新充实到推广体系的基层农业技术员,有的不是农业专业出身的,有的以前没有从事过技术推广工作。为了更好的做好农技服务,在人员到位后,重点加强了乡镇基层农技人员的业务培训。主要采取集中培训与重点业务指导相结合的办法,对乡镇118名技术人员集中培训了一个星期,然后把他们分成5个组,到中心植保、土肥、推广各业务站所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业务培训,使基层技术人员全面了解掌握了农业生产的各项技术,培训结束后,又进行了结业考试,合格的允许上岗,不合格的继续学习。真正培养了一批懂技术、会指导的业务骨干。

三是健全机制制度,实行严格管理。在改革中引入竞争流动机制,全面落实人员竞聘上岗制度,农技人员实行全员聘用,3年一聘,竞争上岗。同时,加强了岗位目标责任管理,对农技人员实行考评和任期考评制度,并把考评结果、技术人员的工作业绩与工资、奖金挂钩,以绩付酬。以此调动基层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是创新服务形式,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为了充分发挥市乡两级技术人员作用,提高技术推广实效,在组织开展常规技术培训的同时,不断创新技术服务形式。一是开通农技110热线服务,随时解答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二是加强了现场技术指导。在春耕、夏锄等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全市200余名技术人员全部深入到田间地块,进行现场指导。三是开通农技直通车。市农业中心配备了台农技直通车,为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开展工作提供了方便。四是做好技术示范。在每个乡镇都建设了千亩示范田,向农民集中展示深松整地、大垄覆膜、大双直及小垄密植的先进技术及高产栽培模式,便于农民参观、学习、效仿。

二、农技推广工作情况

近年来,为巩固基层农业推广部门地位,全市紧密结合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技推广工作的新

思路、新途径。全市农技人员勤奋工作,大力推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取得显著成效。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公环境。##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创建于1983年内部设置:“七站二室”。即:推广站、土肥站、植保站、环保站、基层站、经作站、信息站、化验室、办公室。全面负责承担着农业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培训、指导等工作,是农业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核心部门。为了改善办公条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2008年多方筹集资金对中心,辟址新建。新的##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总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办公楼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招待所、食堂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锅炉房、库房建筑面积560平方米,并更新了部分教学和实验仪器设备,使技术推广和实验能力大大增强。

(二)开展科技培训,提高业务人员素质。为了提高农业技术人员和农民的科技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围绕高产高效先进农业技术以及农民在生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工作。集中培训,农业中心每年冬季,利用两到三天时间对各乡镇农技人员进行培训,培训120余人,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讲课,采用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授课,直观、清晰、易懂。巡回讲课,农业中心和乡镇农技人员深入到村屯进行巡回讲课,受训人数12000多人次;电视讲座,在生产的各个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电视讲座。每年电视讲座10余次,受训人数

达到15万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每年发放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要点,农田灭鼠技术资料,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资料,农技110宣传资料,《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教材等5万余本;农技110热线服务,每年农技110热线服务200多次;六是技术指导,在生产的各个环节深入到田间地块技术指导,针对农民及农业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难题以问答式、互动式等方式进行培训,打破以往走过场、教师一言堂、满堂贯的传统模式,真正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

(三)创新推广模式,推广农业新技术。

一是推广玉米双高栽培模式。大力推广玉米大垄覆膜、大双直、小垄密植三大高产栽培模式,每年推广面积达到200万亩,平均亩增产250公斤。

二是开展全面农田灭鼠工作。2010、2011年连续两年开展全面农田统一灭鼠工作。防治面积达668万亩次,防治效果显著。挽回粮食损失约4亿斤,挽回经济损失达2亿元。

三是开展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工作。2009-2011年连续三年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面积达到100万亩次,挽回粮食损失达1.2亿斤,挽回经济损失6000万元。

四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承担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面积150万亩,亩节本增效50元,总节本增效7500万元。

五是展示农业技术,建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为充分发挥农技推广部门的自身技术优势和推广主渠道作用,给农民

学习农业新技术、推广新技术搭建平台,每年农技中心都建立高标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将先进技术、优良品种在园区展示,真正起到辐射带动作用,教给农民学、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加速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下载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指导意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指导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