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临床护理体会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骨盆髋臼科 471000
【摘要】目的从对64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护理,探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特点及对策。方法对64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临床特点,探讨取得最佳效果的护理对策。结果 64例中手术治疗56例,非手术治疗8例。采用规范护理与个性化护理相结合,60例康复,治愈率93.8%。结论针对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损伤重、出血多、多伴有内脏损伤及管腔脏器破裂、病死率高且卧床时间长、护理难度大等特点,细致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做好术后相关护理及心理护理是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关键。
【关键词】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护理体会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是损伤重、出血多、合并症多、病死率高的疾病。长期以来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切开复位加内固定及非手术的卧床牵引或卧床,目前还有主张外固定加牵引的治疗。2013年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64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采用常规护理与个性化护理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64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其中男40例,女24例。年龄2.5-74.0岁,平均年龄35.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36例,坠落伤8例,砸压伤20例。入院时64例出现合并症:失血性休克56例;单纯性骨盆骨折8例,外伤至手术时间5-15d。
1.2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是根据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型和患者受伤和骨折的具体情况,切开后采用不同的方位加内固定。对于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患者,均在术前所有并发症和其它器官系统的损伤。非手术治疗则根线摄片的检查结果,采取卧床休息、制动和对症处理。
2护理方法
①骨盆骨折的常规护理。②根据的不同情况、不同病程实施个性化护理。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除四肢伤外合脏损伤。病情复杂、发展快,入院时常伴有休克。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熟练运用所掌握的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知识及相关技能,认真观察患者一般情况,做好骨折的一般护理及卧床患者的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尤其注意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具体护理回顾如下:
2.1休克的护理
①注重生命体征的监测。骨盆骨折的骨折松质面出血量大,是引起患者大出血导致休克的主要原因,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因常伴有盆腔内脏或血管神经损伤,所以必须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采取心电监护系统,动态监测并详细记录体温、脉搏、呼吸、血压、SpO2。掌握生命体征的动态变化,为抢救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提供可靠依据。②纠正休克。遵医嘱补充液体不足改善微循环,快速建立静脉输液通路,在双管输液的同时,及早行深静脉插管。在遵医嘱进行大量输液的同时,严密监测中心静脉压,以正确指导输液。留置尿管记录每小时尿量,了解休克纠正情况。如休克纠正减慢输液后,又重新出现休克说明有小径动脉出血。
2.2内脏破裂及管腔脏器破裂的观察与护理
有些内脏闭合性损伤,损伤初期出血量不多,休克体征不明显,其他辅助检查也难发现,随着损伤时间的延长,出血量的增加,患者病情加重。因此必须严密观察患者有无血尿、血便和阴道流血等内出血和腹胀情况,及时发现并发损伤,为抢救患者赢得时间。如小便困难、血尿、尿潴留,应留置导尿管,如尿管难插入,应考虑尿道挫伤或断裂,如经抗休克治疗无法纠正休克体征或进行性腹胀等应考虑合并有盆腔内脏器损伤,应及时报告医师,及时进行盆腔内脏器破裂和管腔破裂修补术。术后留有伤口引流管、腹腔引流管、尿管,还有深静脉插管,护理时应防止脱落保持通畅,分清各管的功能与作用,认真观察及准确记录引流量、颜色,保持切口敷料干燥,及时更换敷料,防止伤口感染。
2.3骨盆的完整性破坏的护理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因骨盆的完整性受到破坏,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躯体制动,防止搬动,以免引起反复出血。对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患者,均在术前纠正所有并发症和其它器官系统的损伤,本组患者均在入院5-15d才进行手术。患者因需绝对卧床休息,为防止术后出血,还要躯体制动,易出现褥疮。应根据损伤及骨折部位取恰当的预防褥疮的有效措施,骨突处垫以棉圈,每2h臀部、背部,用50%红花酒精按摩1次。做好牵引针护理,用75%的酒精滴于穿刺针孔,4次/d。
2.4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损伤重、出血多,对转归产生悲观情绪,另于疼痛不能翻身,下肢活动困难,患者很容易出现恐惧不焦虑担忧的情绪。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因素,采取不同理措施,对促进康复尤为重要。我们坚持与患者密切接主动与患者沟通,耐心讲解与本病有关的健康知识,对心预后的患者,我们找同种病康复患者现身说法,对于痛引起的心理问题,我们首先想办法减轻其痛苦,每次动或翻身前耐心做好开导与解释,讲解该项护理工作的性,从而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因素,增强患者的信心,积合治疗护理。
3结果
64例患者中治愈60例,治愈率93.8%。其中手疗20例,骨盆畸形基本纠正。除12例因股骨粉碎性骨折愈后遗留下肢不等长超过2cm外,其余均取得满意效果例非手术治疗患者经骨牵引或卧床治疗后,取得良好24例就诊时为重度失血性休克,合并腹腔内脏器破裂出血抢救无效死亡。
4讨论
4.1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发病机理及治疗观念的转化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是由强大暴力引起,多为挤压伤,折骨块为骨盆的一段,处于游离状态,同时由于骨盆部肌剧收缩,骨盆骨折移位和伴有关节错位,而致骨盆环的性遭到破坏。目前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传统的卧床盆悬吊、下肢牵引及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骨盆外固定合复合牵引的治疗。临床工作中只有根据不稳定型骨折损伤的严重程度、病情及患者的一般情况,将手术治非手术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权衡利弊,才能提高治愈率
4.2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特点①休克:骨盆对盆腔脏器和组织有保护作用,而且骨盆属松质骨,严重的骨折,除影响其负重功能外,骨折的松质面出血量大,并伴有盆腔内脏或血管神经损伤,引起大出血,容易导致出现多种内脏破裂及管腔脏器破裂:本组不稳定型骨折出现肝、脾破裂、乙状结肠破裂、膀胱破裂、尿道断裂、尿道、阴道、肛管断裂、股静脉破裂等,可造成腹膜炎,能生命。②骨盆的完整性破坏: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折断的为骨盆的一段,处于游离状态,骨盆的完整性受到破坏。
参考文献:
[1]潘进社,彭阿钦.不稳定骨盆骨折分型与手术复位的方法[J].骨节损伤杂志,2003,18(10):699.[2]沈敏.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观察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5(24):31.[3]胡妙青,徐秋燕.58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9):945.[4]陈志伟,张民新,王艳丽.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6):59.[5]杨秀萍,张红霞,姜勇,等.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特点与护理[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0(8):89.[6]梁辉,耿芹,张成亮.不稳定型骨盆骨折86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9):177.[7]臧志萍,吕秀清,何君.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护理体会[J].中医正骨,2007,19(6):62.
第二篇:骨盆骨折18例护理体会
骨盆骨折18例急救护理体会
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创伤骨科
魏威
陈玉华
摘要 探讨和分析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12月18例骨盆骨折的护理资料。结果 本组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22~56岁,交通事故伤10例,高空坠落伤4例,砸伤4例。,其中并发休克6例,后尿道损伤3例,其他部位骨折3例,肠破裂1例,经治疗和护理均痊愈。结论 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的损伤,出血多,常合并其他脏器损伤,需严密观察和护理,防止漏诊。且术后心理护理和功能锻炼非常重要。
关键词
骨盆骨折
护理
骨盆是连接躯干和下肢的桥梁、,骨盆前部的主要功能是保护盆腔内脏器,如膀胱尿道及女性生殖器等,盆腔内及耻骨后方有多数大血管和静脉丛。当患者骨盆遭遇强大暴力时,使骨盆壁的一处或多处连续性中断,也可通过骨盆环传达暴力而发生他处骨折。常见的病因是创伤,如压砸、轧碾、撞挤和高处坠落等,其次为肌肉的撕脱伤。由于近年来不断发展交通业和城市建筑,骨盆骨折的发生有上升趋势,由于暴力的性质、大小和方向的不同可引起各种形式的骨折或骨折脱位,并可合并膀胱,尿道和直肠损伤及髂内外动静脉损伤造成大量内出血,因此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休克。另外,严重骨盆骨折还需注意有无胸、腹、颅脑损伤及其他部位的多发骨折。本文对我院2010年1月—12月18例骨盆骨折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男15例,女3例,年龄22~56岁,交通事故伤10例,高空坠落伤4例,砸伤4例。,其中并发休克6例,后尿道损伤3例,其他部位骨折3例,肠破裂1例。
2.护理体会
1)急救:患者入院后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必要时2个或多个通道,且输液通道应建立在上肢或颈部,而不宜在下肢,以免液体不能有效进入血液循环。
2).病情观察:骨盆骨折后,骨折断端可大量渗血,出血量多超过1500ml,与骨折严重程度成正比,渗血不易止住。易发生休克。骨盆壁及邻近软组织撕裂出血,盆腔内静脉丛损伤、脏器损伤及骨盆内血管损伤出血等,均是引起休克的主要原因。血管损伤所致的出血及血肿是严重的并发症,故早期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在检查时应注意肛门有无血迹,阴道有无流血,肛指检查可触及到骨折端,轻度损伤可出现尿后滴血或血尿,并有尿痛、小腹痛症状。重度损伤时,患者排尿困难,因尿液不能排出而致尿潴留。若导尿时发现膀胱空虚,仅有极少血性尿液,应想到膀胱破裂并有尿外渗的可能,应及时告知医生。如尿潴留伴导尿插入障碍,则应考虑尿道损伤,不宜勉强插入,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如处理骨盆骨折时已给抗休克治疗,休克情况不见好转,应考虑有内出血的可能。特别是患者腹痛加据,血压下降或不稳定时血红蛋白迅速下降时应及时报告主管大夫。同时应严密观察患肢足趾活动、足背动脉搏动、毛细血管反应、皮肤颜色、皮肤感觉等情况。
3)饮食休息 宜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高钙、高铁、粗纤维及果胶成分丰富的食物,食物应易消化。稳定型骨折,可取仰卧与侧位交替(健侧在下),伤后一周取半卧位,严禁坐立。不稳定型骨折,应取平卧气垫床,减少搬动,必要时多人平托。
3、症状护理: 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况、尿量、皮肤黏膜,检测中心静脉压、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等,以明确是否出现休克及程度。如出现休克则迅速予高流量给氧,快速补液输血,保暖,忌用热水袋。观察有无腹痛、腹胀、呕吐、肠鸣音亢进和腹膜刺激征,如出现相应症状体征则早期作出相应处理。维持骨盆兜带悬吊有效牵引,牵引量以臀部抬高床面5cm为宜。在骨盆两侧的兜带内置衬垫,以预防压疮。鼓励患者多饮水,多食含粗纤维丰富的蔬菜;经常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必要时服用缓泻剂,利于排便。术前日必须排除肠道内瘀积的大便,以利手术操作,减轻术后腹胀。
4、体位护理: 骨盆骨折常用皮肤牵引、骨盆悬吊牵引、跟骨骨牵引及股骨髁上牵引进行骨折复位或维持骨折复位的位置。不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伤后1周内宜取平卧位,卧硬垫床。1周后可指导患者进行半坐位练习,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伤后2周开始练习半卧位,患肢抬高15°~30°,并保持中立位。牵引治疗期间,要求躯干要放直,骨盆要摆正,脊柱与骨盆要垂直。双下肢外展中立位,避免内收。护理人员应掌握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情况,注意观察患者的体位、牵引重量、肢体外展角度,发现异常及时纠正,防止骨盆倾斜,造成下肢内收畸形,影响走路的功能。患者应遵从医嘱,不能因卧床时间长而疏忽或私自改变体位。
5、腹膜后血肿及内脏压伤的护理:腹膜后血肿常与休克同时发生,故在抢救时抗休克还要迅速查出出血原因进行对症处理,所以护士除观查生命体征外,必须观察腹部情况,有无压疼,腹膜后血肿,肠鸣音减弱等,并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病情稳定后又出现腹仗账,腹痛,排便困难等症状是由于血肿刺激引起肠麻痹或交感神经紊乱所致。可通过禁时,肛管排气,胃肠减压来缓解症状。由于血肿的吸收热,可使体温升高,为预防继发感染,可加用抗生素并输入足够液体。
6、抗休克的护理:休克的原因常因骨折部位出血及身体其他部位严重创伤引起,出血量达到全身循环血量的30%即可发生,超过50%可致严重休克。因此病人入院多为急诊入院,病情危急。变化快,护士接诊必须做到稳,轻,快,细,如果患者出现休克症状,在抗休克的同时对出血部位进行止血和做好骨折部位的复位固定。
7、合并尿道损伤的护理,尿道损伤可有不全撕裂和完全撕裂,由于患者处于出血及创伤性休克血容量不足,可引起少尿或无尿,由于比尿及功能失调可造成排尿困难,故需留直尿管并需常规护理。
8、心理护理:骨盆骨折多由较强大的暴力所致,常常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休克,尿道、膀胱及直肠等损伤。患者伤势较重,易产生恐惧心理。应给予心理支持,并以娴熟的抢救技术控制病情发展,减少患者的恐惧。因术后卧床时间长,易产生厌烦情绪,应多开导,并取得家属的支持,共同为患者制定比较周密的康复计划并督促实施,适时鼓励,提高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向病人宣传医疗常识,解释自我护理的意义,消除过分依赖的心理,极大程度地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恢复自理能力。给予病人详细而具体的自理指导,让病人自己来完成一些指定的活动或项目,如吃饭、洗脸、刷牙、上肢伸展运动等,帮助病人心身较快地适应,促进伤病的恢复。
9、功能锻炼: 未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单纯一处骨折,无合并伤,又不需复位者,卧床休息,仰卧与侧卧交替(健侧在下)。早期在床上做上肢伸展运动、下肢肌肉收缩以及足踝活动;伤后一周后半卧及坐位练习,并作髋关节、膝关节的伸屈运动;伤后2~3周,如全身情况尚好,可下床站立并缓慢行走,逐渐加大活动量。伤后3~4周,不限制活动,练习正常行走及下蹲。
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伤后无并发症者卧硬板床,同时进行上肢锻炼;2周后开始练习半卧位,并进行下肢肌肉收缩的锻炼,以保持肌力,预防关节僵硬;3周后在床上进行髋关节、膝关节的锻炼,由被动锻炼逐渐过渡到主动锻炼;6~8周后拆除牵引固定,扶拐行走;12周后逐渐弃拐行走。
10、出院指导:合理安排饮食,补充营养提高体质,促进骨折愈合。制定出合理康复计划进行功能锻炼。骨盆骨折扶拐是下床活动的必要条件,扶拐的方法对骨折的愈合很重要,拐杖的高度应根据患者的身高调适,一般高度是患者双手扶拐,与肩同宽,拐杖软垫距离腋窝2~3cm,扶拐的力应在双手而不应靠腋窝支撑身体,否则容易造成臂丛神经麻痹,一旦发生虽经休息可以恢复,但会影响患者的情绪及功能锻炼的过程,因此出院前应教会患者正确使用双拐。出院于1个月后、3个月后、6个月后等定期复查。在1年内不能负重劳动及运动,如赛跑、踢球等剧烈运动。
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的损伤,出血多,常合并其他脏器损伤,需严密观察和护理,防止漏诊,且术后心理护理和功能锻炼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 赵玎.55例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天津护理,2010,18:19-20.[2] 周志道.重度骨盆骨折的现代救治.中华创伤杂志,2000,16(8):453-455 [3] 刘志容,莫丽君.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特点与护理对策.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5):40-41 [4] 吕式瑗.创伤骨科护理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18-120.
第三篇:第三章 第八节 骨盆骨折患者护理指引
第八节
盆骨骨折患者护理指引
一、评估 全身评估
1、评估患者循环情况(生命体征、心率、心律、中心静脉压等)。呼吸情况(呼吸方式、频率、节律、血氧饱和度、机械辅助呼吸及血气分析等)、神经功能情况(意识、瞳孔、生理反射等)。肾功能情况(尿量、尿比重等),实验室指标(血常规、血生化、出凝血时间、肝功能等)。评估患者的一般资料、现病史、有无外伤史、既往病史、过敏史)。有无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2、3、 专科评估1、2、评估患者的伤口部位、渗血渗液情况。
评估患肢血循环情况:双下肢皮肤颜色、温度、有无肿胀、肿胀的程度、毛细血管反应、动脉搏动情况等。评估双下肢的感觉、运动情况。评估患者疼痛部位、程度、性质。
评估有无合并症症状:内脏受伤,膀胱,尿道,结肠损伤。1腹膜情况:有无腹痛、腹胀、呕吐、血便、排尿障碍以及肠鸣音变化和腹膜刺激症。2排尿情况:有无血尿、排尿困难或少尿、无尿。3肛门情况:有无疼痛、出血、有无触痛,可疑时做肛门指诊,确定有无直肠损伤。 心理社会评估
1、评估患者(家属)心里状态、家庭及社会支持情况、患者(家属)对该疾病的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3、4、5、二、术前护理
急救护理1、2、3、体位:平卧硬板床,勿随意搬动或更换体位。迅速建立两条筋脉通路,按医嘱及时输血、输液。
配合医生实施迅速有效的止血、止痛,及时对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固定。 合并伤护理
1、创伤性休克:给予面罩吸氧,保暖,及时补充血容量。
2、3、内脏的损伤:禁食、胃肠减压、肛管排气等。
尿道或膀胱损伤:留置尿管,妥善固定,保持通畅、记录尿量,会阴冲洗,每天2次,更换尿袋,每三天1次。
牵引护理
1、保持牵引有效;合理使用防压器具,防压疮。 疼痛护理1、2、3、4、观察患者疼痛诱发因素、部位、性质、程度和持续时间,进行疼痛评分。遵医嘱予颈部局部制动、牵引、理疗、封闭等。指导患者深呼吸、转移注意力、听音乐放松等放松技巧。
必要时予热敷或镇痛剂缓解疼痛。介绍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和注意事项,同时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生活护理
1、协助生活护理,满足患者日常生活需要。
心理护理2、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说明手术的重要性,指导术前、术后配合知识,调整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的期望值,耐心解答问题,消除不良心理。 术前准备
1、解释手术的方式、麻醉方式、手术前后配合事项及目的、术后常见不适的预防及护理。
2、指导患者床上大小便训练;备皮时特别注意手及腕部皮肤的皱褶处的清洁;必要时配血;术前禁食8~12h,禁水4~6h 手日护理
1、核对姓名、病历、物品。
2、测量生命体征,更衣,取下佩戴饰品、活动义齿,留置尿管。
3、确认患者已禁食、禁饮;女性患者有无月经来潮。
4、检查各种检验结果、手术同意书是否齐全。
5、肌内注射术前针。 接手术
1、了解术中情况,手术方式,麻醉方式。
2、监测神志、生命体征,必要时监测中心静脉压、尿量等。低流量吸氧;指导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
3、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
4、如有引流管,予妥善固定,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离心方向挤压引流管,观察引流管液量、颜色、性质。
5、观察双下肢血循环情况:皮肤颜色、温度、有无肿胀、肿胀的程度、毛细血管反应、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等。
6、观察双下肢的感觉、运动情况。
7、观察患者疼痛部位、程度、性质。
8、予去枕平卧6h,每2h轴线翻身、拍背。术后护理 ○常规护理
1、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监测神志、尿量、中心静脉压。
2、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是否有活动性出血。
3、饮食:无胃肠道损伤患者禁食6h后进流质或半流质;术后第一天后予高热量、高维生素、粗纤维、易消化饮食。○专科护理
1、体位;平卧硬板床。
2、病情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引流液的量、颜色、性质;密切观察双下肢血循环情况、感觉、活动恢复情况。
3、外固定护理;保持有效固定,预防针眼感染;予每周换药2次,滴75%酒精每天2次,勿除去血痂。○疼痛护理
1、避免引起疼痛加重的因素,如体位不当、固定过紧、上肢的位置、角度异常、操作频繁等。
2、实施非药物干预措施,如患者教育、物理治疗(冷敷、按摩、热敷等)、心理疏导、音乐疗法、分散注意力等。
3、遵医嘱采用药物治疗。○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出血:观察生命体征、伤口敷料、引流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2、压疮:每2h轴线翻身、拍背。使用防压器具,如水垫、气垫。
3、坠积性肺炎:有效咳嗽、咳痰;按医嘱予雾化吸入,每天2次。
六、出院指导 ○用药指导
1、解释药物作用、不良反应。○活动指导
1、按骨折程度、手术方式进行活动指导。
2、伤口拆线72h后可洗澡。
3、术后1个月内返院复查,若伤口出现红、肿、热、痛、渗液等不适可随诊。
第四篇:骨盆骨折患者健康教育
骨盆骨折患者健康教育
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外伤,骨盆骨折创伤在半数上伴有合并症或多发伤。最严重的是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及盆腔脏器合并伤,救治不当有很高的死亡率。
一、病因
1、多由直接暴力盆腔挤压所致。多见于交通事故和塌方,战时则为火器伤。
2、应力暴力 应力暴力作用于盆腔侧方,先使其签环薄弱处耻骨上下肢发生骨折,应力的继续,使髂骨翼向内(或内翻),在后环骶髂关节或临近发生骨折或脱位。侧方的应力使骨盆向对侧挤压变形。
3、当暴力作用于骨盆后方,使髂骨翼向外翻,先使前环耻、坐骨支骨折或耻骨联合分离。应力继续,髂骨更向外翻,使骶髂关节或其临近发生损伤,骨盆环的变形是伤侧髂骨翼向外翻或扭转,使与对侧半骨盆分开。
二、临床表现
1、局部表现 受伤部位疼痛,翻身及下肢活动困难。检查可见耻骨联合处肿胀、压痛,耻骨联合增宽,髂前上棘因骨折移位而左右不对称,髋关节活动受限,骨盆挤压、分离试验阳性,即双手置双侧髂前上棘处,用力向两侧分离,或向中间挤压,引起剧痛;亦可于侧卧位或挤压。有腹膜后出血者,腹痛、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膀胱或尿道损伤可出现尿痛、血尿或排尿困难。直肠损伤时,肛门出血,肛门指诊有血迹,神经损伤时,下肢相应部位神经麻痹。
2、全身情况 出血多时即表现神志淡漠、皮肤苍白、四肢厥冷、尿少、脉快、血压下降等失血性休克征象,多为伴有血管损伤内出血所致。
三、住院健康指导
(一)术前宣教
1、心理指导 骨盆骨折一般突然发生且病情较重,突发意外后,患者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应告知患者惊恐不安和情绪紧张对抢救生命、恢复健康不利,耐心讲解疾病发展过程、预后及手术的相关知识,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饮食指导 指导患者加强营养,多食滋补肝肾的食品,如动物肝脏、龙眼、大枣、黑米等,多晒太阳,行日光浴,以促进钙、磷的代谢,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促进早期康复。全麻患者术前12小时需禁食,术前4小时禁饮,以防止在麻醉过程中发生呕吐、误吸而引起吸入性肺炎、窒息等意外。
3、活动指导 向患者和家属说明不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可取仰卧或侧卧交替,侧卧时健侧在下,严禁坐立,伤后1周可取半卧位。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伤后应平卧硬板床,损伤严重者告知患者及家属尽量减少搬动,以免增加出血引起休克。指导患者正确放置体位,防止加重损伤,病情稳定者,指导进行股四头肌收缩、踝关节背伸及趾屈、足趾屈伸等活动,并进行上肢的全关节活动。指导练习床上大小便,并指导家属正确取放便器。
(二)术后宣教
1、体位指导 告知患者及家属尽量减少大幅度搬动患者,防止内固定断裂、脱落。术后置于气垫床上,平卧或健侧卧位交替换位,防止压疮。
2、饮食指导 告知患者及家属急性期应禁食2~3天,无内脏损伤表现可进流食、软食逐渐过渡到普食。软食以高热量、高蛋白、高钙、高维生素、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为宜,多饮水,以增进营养,防止便秘。
3、并发症的预防指导 告知患者及家属注意皮肤护理,每2小时翻身一次,翻身角度为难20º~30º。骨盆骨折可由于骨盆刺激后腹膜造成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出现便秘,应向患者说明多饮水,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以利排便。尿道损伤的患者,告知患者需留置尿管2周,待损伤逐渐恢复后,夹闭导尿管,每4小时开放一次,指导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告知牵引患者勿自行增减牵引重量,防止无效牵引。
4、功能锻炼指导 未影响骨盆完整的骨折指导患者术后即可进行上肢伸展运动及下肢肌肉收缩活动;1周后即可运行半卧位及坐立练习,同时做髋关节、膝关节屈伸运动;4~6周后下床站立并缓慢行走,逐渐增加活动量,然后再练习正常行走及下蹲。影响骨盆环完整的骨折伤后无合并者卧硬板床,同时进行上肢锻炼;2周后开始练习半卧位,并进行下肢肌肉收缩的锻炼,以保持肌力,预防关节僵硬;3周后在床上进行髋关节、膝关节锻炼,由被动锻炼逐渐过渡到主动锻炼;6~8周后拆除牵引固定,扶拐行走;12周后逐渐弃拐行走。
四、出院健康指导
1、告知进食富含营养的食物,适当增加粗纤维的食物,以促进骨折愈合,防止便秘。
2、嘱患者戒除烟酒,以免导致骨折不愈合。
3、向患者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出院后继续进行功能锻炼。
4、告知出院后进行骨盆悬吊牵引的患者,吊带要保持平坦完整无褶。吊带宽度适宜,不要上下移动位置。下肢牵引时,一般都是双下肢同时牵引,告知如果只牵患侧一方,易使骨盆出现倾斜,容易造成肢体内收畸形,影响以后走路功能,并可发生腰疼和髋部疼痛。嘱患者充分休息,并卧硬板床,避免过早负重。
5、嘱患者出院1个月、3个月复查。
第五篇:骨盆骨折护理试题介绍
2011年5月业务学习 骨盆骨折的分类有哪些?
骨盆骨折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骨盆骨折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骨盆骨折的临床并发症有哪些?
骨盆骨折的护理措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