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反腐的趋势

时间:2019-05-13 22:05: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未来反腐的趋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未来反腐的趋势》。

第一篇:中国未来反腐的趋势

中国反腐何去何从

【摘要】现阶段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着一些腐败现象,不仅严重损害了中国政府的形象,更是严重影响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十八大以来,尽管反腐的成绩很显著,但这一问题并不能掩盖问题的存在,大张旗鼓的反腐运动也恰恰说明当前的反腐形势更加严峻。因此,明确当前的反腐现状,才能更好的推进中国反腐进入一个新台阶。【关键词】中国反腐 反腐现状 腐败的根源 未来趋势 关键所在

腐败,是社会的丑恶现象。无论中外抑或古今,无不严惩贪腐、追求廉政。中国自不例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更是始终强调从严治党、对腐败绝不手软。

1、中国反腐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反腐的运动持续进行着,从以前的“运动反腐”、“权力反腐”、“制度反腐”到现在的“体系反腐”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制度建设与积极落实协同推进,无不彰显了中国反腐的决心和魄力。上不设禁区、下不留死角。反腐不断打破“禁区”和“惯例”,数百厅官被查处、50余“老虎”落网。其中,副国级以上共3人,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共7人,中纪委委员1人。原成都军区副司令员杨金山被开除党籍,更是开创了中国反腐之先例。与此同时,北京严查“小官巨贪”问题、天津宣布80名干部任用决定无效、海南处理25名县处级以上一把手,反腐在地方亦渐次地铺陈开来。然而,不论主观努力和实际工作投入如何,腐败发展蔓延的总体趋势并未得到完全扭转。腐败现象在我国依旧严重。

2、中国腐败的根源

腐败内生于人性之不完美,但也因系列制度和社会性因素综合而致,制度空缺、权力失约,是腐败滋生的根本性因素。同时,现在继续沿用于计划经济时期的中国纪检监察体制,已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3、未来反腐的发展趋势

针对上述的问题与建议,反腐的关键显然就是以防止和减少权力滥用为重点,进行制度创新,限制权力,制约权力,净化权力。(一)限制公共权力的作用范围,消除腐败产生的基础

限制公共权力的作用范围,至少有三个方面的工作要做。一是调整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二是调整政企关系,三是从人治走向法治。简政放权、依法确权,合理界定权力边界,真正践行“法无明文规定不得为”的原则,规范权力运行机制、约束权力运行空间。

(二)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靠民主制度净化权力

在腐败程度较烈的社会中,权力被滥用肯定是权力机制本身存在严重的问题:或是权力绝对化,或是缺乏监督,所有这些问题均因民主的缺乏所致。只有靠实行民主,才能在制度上予以根本解决。(三)严明法纪,减少和抑制腐败

腐败行为低成本、低风险的成因至少有三个方面,首先是法纪松驰、惩处无力;其次是检举机制不完善,腐败行为难以暴露;再次是无追究相关机构和人员的引咎制度。

(四)完善监督机制,要借助民众和媒体的力量,对官员形成真正的监督, 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贪污腐败无所遁形。

通过制定和修订既有法律规范,导入和完善“问责机制”,使得官员在决策、执行中不能也不敢不作为或乱作为,杜绝腐败发生的可能性。

4、结论

在这个历史的转折点,真能有大手笔,且采取关键的策略,正像总书记最近在视察深圳、广东时的讲话精神那样,既有“政治勇气”又有“政治智慧”,反腐败就会有突破和改变,政治体制改革无疑是对反腐行动的有力推动。

第二篇:中国建材行业未来趋势

把脉中国建材行业的未来八大发展趋势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 2011/9/22来源:中国建筑装饰网

中国家居建材行业的未来大趋势是什么呢?谁能把准未来大趋势的脉搏呢?在众多的趋势里面,笔者拨云见日,梳理出一些可能的大趋势供各位读者参考。

曾经火爆上映的未来大片《阿凡达》,讲得是未来哪一年的事情?笔者观察的比较仔细,发现片中男主角在录制自己的视频日记(LOG)时,屏幕的左下角赫然显示的是2154年!影院中的观众只知道陶醉于《阿凡达》的视觉盛宴,对于《阿凡达》描述的是未来哪年发生的事情,是不是未来必然会发生的事情,倒是没有人较真,在意。

为什么?因为有人说,预测未来是件愚蠢的事情。预测未来太困难了,有时比中头彩还要难。所以,预测未来就像每天买彩票梦想一朝中大奖一样愚蠢。

但有时预测未来又是必须的。企业家最核心的能力就是预测未来的能力。当一般人看不到未来,看不到未来的大趋势的时候,企业家却可以高瞻远瞩,洞见未来。一个企业要抓住趋势,可能要卧薪尝胆十年,但一个企业被趋势抛弃,可能只需要十天!这种例子太多了,夏普为迎接液晶时代的到来,潜心研究,埋头苦干了十几年,当今天液晶蔚然成风的时候,就不要嫉羡夏普赚得盆满钵满了。当柯达胶卷雄霸全球、横扫一切的时候,没有洞察到数码替代模拟的大趋势,当数码革命势如破竹、势不可挡的时候,柯达胶卷兵败如山倒,溃不成军,迅速没落、沉寂,被消费者彻底遗忘。

中国家居建材行业的未来大趋势是什么呢?谁能把准未来大趋势的脉搏呢?在众多的趋势里面,笔者拨云见日,梳理出一些可能的大趋势供各位读者参考:

第一大趋势就是中国可能出现M型社会。所谓M型社会,是被日本战略研究专家大前研一率先发现和提出的。通俗地讲,社会的阶层只有两头的穷人和富人,而中间的中产阶级大量萎缩,就像M这个字母一样,从中间塌陷下去,资本主义社会引以为傲的中产阶级不复存在,只有穷人和富人两个阶层。中国社会改革发展了三十年后,也隐隐出现了M型社会的影子。随着贪污腐败、权利寻租利益固化、太子党、富二代等的出现和盘结,社会底层向社会高层流动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中国社会出现了可怕的“阶层板结”现象。直白地说,就是当今社会一个穷小子,通过自己的打拼,成功挤进富人行列的机会比以前越来越少了。社会上只剩下两类人:穷人和富人。M型社会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就是面对穷人的小户型和面对富人的“豪宅”都会热销。对家居建材行业里的企业来说,定位在两头:低端和高端的品牌和企业会活得比较滋润。定位在不尴不尬的“中端”的企业和品牌会活得比较累,甚至有可能关门倒闭。

第二大趋势就是中国会出现巨大的“银丝”市场。所谓银丝市场,就是老年人市场。中国已经过了享受人口红利的黄金时刻,中国目前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总数已达1.6亿之多。珠三角频发的“劳工荒”已敲响了中国老龄化社会的警钟。企业如果能及早把握这个趋势做好相应的准备,开发适合老年人的产品,也能抓住银丝市场的宝贵机会。如橱柜企业要研发地柜底部放空(如能插进老年轮椅)、吊柜变成中部柜(利于老人拿取东西)、台面连续(便于老年人移动物品)的橱柜。卫浴企业要研究马桶旁边能装扶手,能让轮椅转圈的卫生间等。

第三大趋势就是精装房在住宅中的比例会大大提升,毛坯房将成为历史。毛坯房像中国

以前最火爆的VCD一样,是被老外看不懂理解不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产物。毛坯房是最不环保、最不经济的住房,随着全球能源紧张和倡导低碳经济的到来,国家也纷纷出台了很多政策来推进精装房,毛坯房将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中国地广人多,情况各异,这个过程可能比较漫长,但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第四大趋势就是传统的家装公司可能会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制造业进入家装行业,进行大工业的生产,来代替现在装修公司的手工作坊。随着精装修住房的推进,“部品生产的工厂化,现场施工的装备化”将渐渐成为家庭装修的主流,大部分的装修工作都能在工厂内部完成,现场标准化、快速化的组装。再也看不到几个民工卷着铺盖卷吃、睡在业主家的情况了。传统的、非标准化的、资源浪费严重、效率低下的、手工作坊式的家装公司将被取而代之,慢慢淡出市场。

第五大趋势是家居建材行业内品牌集中度高度集中,像成熟的IT行业和家电行业一样,只剩下一些大众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的品牌存在,并且一些国际品牌大鳄全方位的进入和渗透到中国市场。目前的中国家居建材市场是百花齐放,鱼龙混杂,每个细分市场都有无数的企业挤在里边,品牌集中度非常低。这种情况会存在一定时间,但洗牌的时间早晚要到来,行业内只剩下几个大品牌、大集团,占据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目前的中国家居建材行业,除了卫浴行业,几乎没有国际大品牌同台竞技。这种情况会随着中国家居建材市场的规范,行业集中度的提升,国外的品牌大鳄会择机全面切入中国家居建材市场,与中国企业一起切分市场蛋糕。

第六大趋势就是家居建材流通行业会出现本土渠道大鳄,商业资本战胜工业资本的渠道霸权,会在家居建材行业重新上演。中国的家电行业现在是“美苏(国美、苏宁)争霸”,国美、苏宁两大渠道巨头,垄断整个家电流通行业,其他的渠道基本没有话语权。目前的疯狂扩张的红星美凯龙和相对稳健的居然之家,家居建材流通行业霸主的地位已经初露端倪,商业资本战胜工业资本已几无悬念,只待时日。

第七大趋势是家居建材行业里会出现巨无霸的泛家居集团与专业化的品牌公司同台竞技的场面。未来,随着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提高和对一揽子一站式家居解决方案的喜爱和青睐,跨越多个品类(业务范围可能横跨家具、地板、陶瓷卫浴、橱柜衣柜、厨房电器、木门等多品类)的泛家居集团公司将成长为行业内的巨无霸企业,凭借强大的品牌拉力和综合实力,占据市场的主要份额。一些专注于细分市场和细分品类的专业公司将凭借自己的差异化产品、专业化服务、个性化品牌等得到细分市场消费者的信赖和忠诚,能与大企业集团同台竞技,立于不败之地。

第八大趋势是无店铺销售将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随着互联网和科技的发展,家居建材企业更多地开辟网上销售渠道,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展B TO C业务,进行无实体店铺的网上直销。实现网上虚拟体验,视频购物,顾客根据自己的喜好,亲自DIY产品,在线下单、在线支付等功能。一切的购买过程、交易过程都能通过网络来完成。无店铺销售成为实体店的有力补充,并在未来占据一定市场份额。

看到未来和趋势,有时并不是很困难。关键是能不能在趋势变成现实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能持之以恒的坚持。还是套用马云的名言:今天很残酷,明天很残酷,后天很美好。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都倒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执着地坚持到后天大趋势到来的,将“剩”者为王!

来源:中国建筑装饰网

第三篇: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及未来趋势

题目: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

摘要:中国证券史肇始于近代,在旧中国也曾有过一定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证券市场之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港台地区,时间大致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而在大陆,则是自改革开放以后。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中国大陆证券市场的幼苗在改革开放的雨露春风中重新破土而出,以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成立为标志,中国大陆证券史正式揭开了它的新生命史的光辉篇章。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资本流动频繁且影响深远,并最终导致全球证券市场相互联系日趋紧密,证券市场出现了一体化趋势。证券市场发展史上提到,几年来,中国证券市场发展非常迅速,各种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快速成长,它们在证券市场上发挥出日益显著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证券市场、发展、股票、风险

正文:

一、旧中国的证券市场

证券在我国属于“舶来品”,最早出现的股票是外商股票,最早出现的证券交易机构也是由外商开办的“上海股份公所”和“上海众业公所”。上市证券主要是外国公司股票和债券。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清政府洋务派在我国兴办工业,随着这些股份制企业的兴起,中国自己的股票、公司债券和证券市场便应运而生了。1872年设立的轮船招商局是我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1914年北洋政府颁布的《证券交易所法》推动了证券交易所的建立。1917年北洋政府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开设证券经营业务。证券市场分析研究显示,1918年夏天成立的北平证券交易所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1920年7月,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得到批准成立,是当时规模最大的证券交易所。此后,相继出现了上海华商证券交易所、青岛市物品证券交易所、天津市企业交易所等,逐渐形成了旧中国的证券市场。

二、新中国的证券市场

(一)、建国初期的证券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前的证券市场主要围绕两条线索来展开:

1、解放初期鉴于证券市场仍有一定的存在基础,在先后接收官僚资本的基础上,天津证券交易所于1949年6月1日成立;1950年2月1日成立了北京证券交易所。其中,天津交易所的经纪人有39家,总计资本845万元;北京证券交易所经审查合格的法人经纪人有5家,个人经纪人有17家。至1952年,因两家证券交易所交易量极度萎缩,经纪人亏损严重,天津证券交易所并入天津市投资公司,北京证券交易所宣告停业。津京证券交易所的历史虽然不长,但它们不仅在吸收游资、稳定市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为我们今天证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要发展我国的证券市场必须首先发展商品经济、股份制和信用制度。

2、鉴于经济建设的需要,利用国债市场筹措了一定数量的财政资金。此间利用国债市场筹措资金又大体上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50-1958年,发行了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和国家建设公债;第二阶段是1959-1978年,全国性的公债停止发行,但允许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必要的时候发行地方建设公债。

(二)、改革开放后的证券市场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政策,由此开启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局面。在中国经济发展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当代证券市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应运而生。1981年财政部首次发行国库券,揭开了新时期中国证券市场新发展的序幕。

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社会资金的巨大需求,国家开始了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并率先在上海、深圳等地展开。改革开放后国内第一只股票——上海飞乐音响于1984年11月诞生。1986年9月26日,新中国第一家代理和转让股票的证券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证券业务部宣告营业,从此恢复了我国中断了30多年的证券交易业务,开始上海股票的柜台交易。1990年,国务院批复上海浦东新区开发政策,同意在上海设立证券交易所。同年11月,上海证券交易所经国务院授权,人民银行批准,正式宣告成立。第二年,即1991年4月,深圳证券交易所得到批准正式成立。沪深交易所成立后,本地发行的股票开始进场交易,这就是所谓的上海“老八股”和深圳“老五股”。之后国内其它地方发行的公司股票开始陆续在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国内证券交易开始逐步规范化。

1992年8月10日,是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当时在“邓小平南巡讲话”的激励下,中国证券市场的合法地位正式确立,沪深股票市场走出了一轮气势磅礴的牛市行情,其中深圳股市涨幅超过2倍,股票供不应求。为平抑股价,增加供给,8月7日深圳市宣布当年发行5亿股公众股,发售500万张抽签表,中签率为10%,每张抽签表可以购1,000股。但是当时市场极度热烈,对股票的需求量及其巨大,5亿股股票无疑是杯水车薪,于是出现了百万人争购抽签表的局面,并且引发了内部人营私舞弊暗中套购认购表的行为,结果多数人因为没有买到中签表而到市政府示威,从而引发了震惊全国的“8•10事件”。该事件的爆发使得国家管理高层极度震惊,引发了对社会稳定的担忧,并触发了公众投资者对证券市场存废问题的忧虑,导致沪深股市深幅狂泻,上海市场三天之内暴跌400余点。

而“327国债事件”是中国证券市场又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1993年,为抑制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国家开始进行宏观调控,沪深股票市场开始反复走低,投资者关注的重点开始转移到国债期货市场。国债期货市场是上交所于1992年12月建立,开始只允许部分券商进行自营买卖。1993年10月25日,上交所向个人投资者开放了国债期货交易,国债期货交易日渐活跃。到了1994年秋天,国债期货发展的政策环境出现了重大的变化,面对高达两位数的通货膨胀率,央行出台储蓄保值贴补政策,国债的固定利率也变成了浮动利率,国债期货的价格波动加大,全国各地投资者趋之若骛,成交额明显放大,交易所国债期货清算保证金高达140亿元。与此同时,上交所管理层对经济与政策环境变化后的风险扩大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作出相应的调整,终于在1995年2月发生了“327国债期货事件”。

与此同时,在1994-1995年,国家采取各种政治、经济措施反通货膨胀并取得重要成果。到95年下半年,物价逐步稳定并慢慢回落至正常水平。市场开始预期宏观调控将要结束,央行将采取降息等措施以刺激经济发展,于是在1996年第二季度沪深证券市场开始恢复性上涨。到12月中旬,在9个月的时间内沪深股市累计上涨300%以上,涨幅惊人。由于担心股市过快上涨冲击实体经济危害社会安全与稳定,12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的特约评论员文章批评股市存在的严重过度投机,同时沪深交易所开始实行涨跌幅限制,导致沪深股市暴跌,部分投机者损失惨重。其后股票开始一轮又一轮冲高与回落,周而复始。

2001年6月14日,国务院出台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办法引发了投资者对股票市场股权分置等内在结构性缺陷的担忧,由此引发股市下跌,结束了长达5年的牛市。在其后的4年中沪深股市进入漫漫熊途,受企业经营业绩下滑、大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占款甚至侵害上市公司利益、股权分置等众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上证指数一度击穿1000点的整数关口,一些公司的股票价格大幅下降到不到前期高点的十分之一,证券市场极为萧条,投资融资功能遭受了极大的破坏。一些投资者信心遭受严重打击,投资者甚至喊出了“远离毒品、远离股市”的口号,证券市场投融资等基本功能几乎丧失殆尽。

在这样情况下,为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2005年5月,在经过全面讨论与广泛认证之后,股权分置改革工作终于全面推出。三一重工、清华同方等纳入第一批股改试点范围。在股改对价、证监会加强上市公司监管提高清欠力度、贸易资本双顺差而导致的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上市公司业绩提升等一系列利好因素的影响下,中国证券市场开始步入新一轮牛市。截止2007年5月,沪深股市累计升幅达到300%以上,部分个股更是上升10倍以上。一些缺乏业绩支撑的股票在所谓整体上市、资产注入、重组等题材的刺激下大幅上升,涨幅惊人。由于短期升幅过大,证券市场已经累积了不少风险,投资者应注意采取措施加以防范,不要盲目追涨杀跌,以免遭受经济损失。长期来看,由于我国是一个新兴市场,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因此证券市场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宏观经济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随着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证券公司综合治理等多项基础性制度改革工作的基本完成,历史遗留的一些突出的制度障碍和市场风险得以化解,我国资本市场发生了转折性变化,宏观经济“晴雨表”作用日渐显现。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我国宏观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资本市场行情也出现大幅下挫情况。自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我国政府采取了迅速而有力的措施来应对经济危机,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长期发展的制度性举措,宏观经济出现复苏迹象,投资者信心得到一定的提振。进入2009 年,国内证券市场出现了股价指数企稳回升、股票交易量有所恢复的良好局面,随着宏观经济的逐渐复苏以及资本市场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证券市场将继续健康、稳定发展。

纵观国内外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得出三点结论。第一,在证券市场的发展过程中,繁荣与危机总是相生相伴的,市场的暴涨和暴跌总是如影随形。既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也没有只跌不涨的市场;第二,虽然存在许许多多的波折,但证券市场发展的总体趋势是健康向上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长期来看,只有那些坚定持有具有长期投资价值公司股票的投资者,才能成为市场最终的胜利者;第三,每一次的经济大发展与大繁荣,都会带来证券市场的大发展与大繁荣。目前,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长达20多年的快速增长,因此,我国证券市场走出目前的大牛市也不足为奇。然而,投资者也不能因此掉以轻心,应时刻注意防范风险。

参考文献:

1、刘一民;旧中国证券市场的历史考察[F];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2、吴刚 郭斌;中国证券市场10年[N];中国财经报;

2000年

3、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及前景预测;广东局;

2010年9月

4、中国证券行业发展状况;新华网;2010年2月

证券投资学结课论文: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史

授课老师:魏娜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学号:2008040808003

班级:84080801

姓名:陈曦

第四篇:中国保险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中国保险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前言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保险业的行业面貌和 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发生了深刻变化。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保险行业由小到 大,从一个基础薄弱、可有可无的行业逐步发展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 保险市场由封闭走向开放,逐步展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新兴保险市场之一。

目前,保险业服务的领域越来越广,承担的社会责任越来越重:从四川汶川 大地震到百年盛事北京奥运、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到参与医疗纠纷调解、从养老 社区投资到新农合建设……保险业正在努力提高科学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全局 的能力,在保障民生方面取得显著成就。2008年,保险业积极参与抗击突如其来的两场特大自然灾害,应对历史罕见 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保险业务较快增长,风险得到有 效防范,损失补偿功能逐步发挥。2009年,保险业积极应对各种严峻挑战,战胜 种种困难,各方面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全年保费收入首次突破1万亿元,达到 11137.3亿元,同比增长13.8%。2010年以来保险业发展保持了良好的势头,经营 理念和发展方式也发生了积极变化,总体上呈现 “快中趋稳、稳中向好” 的特点,经营效益不断提升,业务实现较快增长。中国保险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潜力。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 较强,经济仍具备实现平稳快速增长的有利条件,这为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我们预计 2015 年全国保险行业实现保费总收入将突破 3.6 万亿元。

主题

一.中国保险业的现状

1.保费收入快速增长:建国初期,我国保险业务种类不多,保费收人较少,但从1979年保险业恢 复经营以来,我国保费收入年均增长超过20%,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 一。2002-2007年的五年间,保险业年均增长18. 2%,2008年实现原保费收入9 784 亿元,超过1980年到1999年20年问的保费收人总和,世界排名第6位(见下图)。2009年全国保费收入首次突破万亿,达11 137.3亿元,同比增长13.8%。中国 作为一个潜力无比巨大的对外完全开放的市场,对国际保险资本有着非同一般的 吸引力,许多国际知名的保险企业已把在中国发展业务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来安 排。对于中国的保险企业来说,这就意味着如果要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就必须 适应国际化发展的潮流,中国保险行业已步入高速发展期,保险行业的经营模式 也向着多元化发展,未来中国的保险业发展前景看好。[1]

中国保险业保费收入增长图

中国保险业保费收入增长率折线图

2.投资渠道稳步拓宽:在经济补偿功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资本融通功能,是保险金融属性的具体 体现。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我国资金运用渠道的不断拓宽,保险业 积累的大量资金通过投资银行存款、国债、企业债、证券投资基金、股票、基础 设施项目等,有力地支持了国家经济建设,在资本和货币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2008年l0月,国务院放开了保险资金投资未上市股权的限制,2009 年2月,新修订的保险法又首次允许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其中包括基础设施和房 地产)。2009年保险公司利润总额达到530.6亿元,全行业实现投资收益2 141.7 亿元,收益率6.41%,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3.保险监管水平显著提高 1998年中国保监会成立,随着保险业快速发展,保险监管也在不断进步完 善。近年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保险监管发生了深刻变化。2006年以来,保监会 形成了以偿付能力监管、公司治理结构监管和市场行为监管为支柱的监管框架。借鉴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核心监管原则,2006年初发布了《关于规范保险公司治 理结构的指导意见(试行)》,引人保险公司治理结构监管制度,初步形成了偿付 能力、公司治理和市场行为监管三支柱的现代保险监管框架。在监管部门的推动 下,保险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社会环境日益优化,为行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保险监管的行业影响力不断增强。特别是《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 见》 颁布之后,各级党委政府

更加重视保险工作,社会各界更加关注保险业发展。保监会与建设部、公安部、国家旅游局、安监总局等部门联合下发了一系列指导 性文件,促进了相关领域保险业务发展。但与此同时,我国保险业的现状有以下三个明显的不足之处:

1、与世界同行相比,我国的保险市场起步较晚,开发程度较低。但发展迅速, 保险市场尤其是城市保险市场的潜在需求巨大。

2、我国保险产业规模较小,有效供给不足,所提供的险种单一,保险公司的 业务主要集中在有限险种的经营上,保险产品同构现象十分严重。

3、我国加入 WTO 后,将有更多的国外保险公司以合资或独资等多种形式进 入中国保险市场,国内的保险企业将面临外来竞争和自身发展的双重压力。[1]

二. 中国保险业未来发展趋势 保险产品发展趋势之一:保障型、储蓄型和投资型产品渐进发展。在经济发 展和市场利率长期稳定的理想状态下,传统寿险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从欧美 的经验和日韩的教训来看,发展分红、投连、万能等新型产品,不仅可以满足客 户的盈利要求,而且可以适度规避利率风险,实现保险公司百年企业的梦想。以 万能险为例,1979 年起源于美国,1985 年美国万能险占比高达 38%,此后一直 保持 25%左右的水平。保险产品发展趋势之二:销售渠道的多元化。保险业的竞争不单是产品的竞 争,更是营销的竞争。在成熟的保险市场,营销渠道是多元化的,包括代理人、专属代理人、独立代理人、经纪人、直接销售系统、直接反应销售、亲和销售和 银行保险等。新渠道建设有望打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瓶颈。渠道特点、产品特征 以及客户类型的匹配是保险管理的目标。交叉销售能为保险公司带来效率的提升 保险产品发展趋势之三:服务差异化,经营专业化。随着保险业竞争的日益 加剧,规模化和专业化将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两条路径。从美国的经验来看,健 康险、养老险、年金公司的独立专业化运作已成趋势。专业化有助于市场深度挖 掘,降低营销成本和理赔成本,为消费者提供专业化的服务。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保险业就以下几个方面与之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如下图):

1、从保险业发展的规模上看,我国保险公司的数量、保费总收入和资产总量都相对很少。

2、从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上看,我国在这两方面都处于相当低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

3、从我国民众对保险业认识的程度上看,保险观念还较差。[2]尽管近年业中国保险业尤其是人身保险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保险业还存在着以下一些方面的问题:一是广大民众保险意识还很淡薄。老百姓对保险的意义和功能认识还不够,导致人均保险费低,民众购买保险的比例低。二是保险业本身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有待增强。保险商品的种类比较少,保险的保障范围比较窄,保险从业人员尤其是保险代理人的综合素质还不是很高,服务不够专业,造成保险代理人与客户之间、客户与保险公司之间纠纷不断,官司日渐增多。三是保险投资渠道少,巨额保险资金只能用于银行存款、购买国债和企业债券。有限的资金运用渠道把保险与银行利率紧紧地拴在一起,造成这几年每次下调利率都涨寿险保费的局面。而且,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不畅也影响着寿险商品的设计和发展。四是保险的立法工作尚需加强。《保险法》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中国保险业开始走上法制化的发展轨道。但是,对于《保险法》颁布、实施后迅猛发展的寿险业务来说,许多新的问题在《保险法》和相关管理办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保险公司在运作中有许多不符合国际贯例的做法。例如,在国际寿险业中,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在同一事故中“同时死亡”原则的规定,在中国寿险业中根本无法法律依据。[3]

年保费量国家排行图

年保险密度国家排行图

保险深度国家排行图

总结中国保险业虽然现今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但未来有着良好的发展趋势,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1.保险市场体系化。2.经营业务专业化。3.市场竞争有序化。4.保险产品品格化。5.保险制度创新化。6.经营管理集约化。7.行业发展国际化。8.从业人员专业化。

文献资料

[1] 中国保险业的现状及未来 百度文库2011-10-20

[2] 刘斯庄 中国保险业的历史现状未来发展豆丁网 2011-10-28

[3] 朱捷 中国保险业的现状与未来 人民网 2000年 第六期

第五篇:未来五年中国日用品直销趋势探讨(精选)

未来五年中国日用品直销趋势探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市场竞争激烈,我国日用消费品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创新与发展已成为所有中国境内企业的重大课题,如何认清中国直销经济环境,如何创新营销,如何看待中国日用品市场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笔者根据中国日用品过去几年的市场发展情况及现在中国直销市场的发展潜力,对未来五年中国日用品直销趋势进行初略探讨。

一、我国日用品市场现状

首先了解一下我国日用品市场现状,我们就有个基本清楚的认识。

日用产品是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消费品。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04年9月,中国日用产品制造行业职工人数21.4483万人,总资产843.4739亿元,占制造业整个门类的0.5861%;实现销售收入累计836.2489亿元,占整个制造业门类的0.7272%;利润总额累计93.0569亿元,占整个制造业门类的1.1582%。

从市场规模看,中国日用品市场处于增长期,与2003年相比,2004年受原材料上涨等因素影响,增长速度减缓,但因城乡居民消费拉动,仍有9.4%的市场增长率。2005年,中国日用化工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214亿元人民币,增长率11%。从2005年一直在提升,但是从市场份额来看:基本是在8%到9%的增长速度。

二、我国日用品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直销研究与发展中心专家认为,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从增长模式上看,正从简单的数量扩张向结构优化转变;从产品结构看,正从基本消费向个性化消费转变;从品牌结构看,正从外资主导向中外资竞合转变;从城乡结构看,正从城市为主、农村为辅,向城乡并重转变;从渠道结构看,传统业态渠道向现代立体渠道发展;从区域结构看,定位区域市场正在逐步向定位全国市场的方向转变。从2005年我国日用品主要的三大类产品:化妆品、洗涤用品、口腔清洁用品的市场发展情况分析中,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这一趋势:

1、化妆品市场的趋势

我国化妆品销售规模将超过680亿元,总体上表现为:从产品结构看,美容用品比例将大幅上升,并有望超过护肤品和洗发护发品,养护型日常彩妆将是中国市场的发展重点。从渠道结构看,渠道将从传统业态向现代业态转变,超市、直销、电子商务比例大幅增加;从政策取向看,政策对市场的规范和引导将逐步加强,促进市场理性繁荣。其中2005年,直销法的颁布将促进化妆品直销的规范,品牌的直销活动将在一定的规范约束下逐步活跃起来,带动直销市场的繁荣。卫生部的相关法规,尤其是《关于禁止化妆品进行抗菌宣传的公告》将对药品与化妆品行业的互相渗透设置某种界限。

2、洗涤用品市场趋势

中国洗涤用品市场的规模将接近407亿元,总体上表现为:从产品结构来看,合成洗涤剂的比例将进一步提高,洗涤剂功能趋向于洗涤效果、方便使用、织物保养和个性化需求四个方面,并且更加关注环保、节能、节水产品的研发,浓缩和液体合成剂将是未来市场的主角。从竞争手段看,技术成为推动洗涤用品市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主流方向仍为节能、节水、高效、温和、使用方便、安全与环保;随着利润空间越来越少,产品间差异越来越小,使得营销手段成为竞争的重要一环,在营销策略中,“文化”品味日益浓重。从区域结构看,农村市场成为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竞争的又一个主战场。

3、口腔清洁用品市场趋势

中国口腔清洁用品市场的规模将接近78亿元,总体上表现为:从产品结构看,高科技产品深得人心,向天然、多品种、多档次、多功能方向发展,功能性牙膏仍将是销售热点,如符合中国传统消费习惯的中草药牙膏、国际口腔用品发展潮流的增白牙膏、多合一牙膏和生物牙膏等。由于亚洲市场的消费习惯问题,未来几年中国及至整个亚洲对漱口水的消费量仍然不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从品牌结构看,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市场日益被大企业所垄断,小企业在这一市场内的生存空间将日益狭窄;从市场趋势看,产品线将继续延伸,市场细分日益明显。人们对口腔清洁用品的需求正不断升级,除了清洁口腔外,有针对不同年龄层的产品、有针对不同购买能力产品、有针对不同地区的产品以及针对不同生理功能需要的产品,中国口腔清洁用品市场已经进入细分营销时代,产品多元

化、多功能化是市场的发展趋势。从竞争手段看,广告宣传仍将是未来口腔清洁用品最重要的营销手段,厂商需根据自己的产品定位有针对性地加大广告宣传力度,建立品牌形象,以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三、影响我国日用品市场的发展因素

我们认为,影响日用品市场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简单概括起来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政策的因素,得益于我国国民经济收入的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完善,增加了潜在消费者对生活用品的消费局面;这种良好的局域经济现象在沿海发达城市较为明显;另一方面是市场的供需状况的因素,由于近几年来,我国零售业的发展迅速,外资零售业巨头纷纷抢滩中国的零售市场,使我国零售业在发达的大城市中基本上处于饱和状态,而日用品却作为零售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也同样处于饱和,大部分地区渐渐形成供大于求的形势,使日用品市场经的消费逐渐呈现“紧缩”的现象;第三巨大的市场消费潜力的因素,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其它发展中城市也逐渐的形成了购买力,再加之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对日用品消费的需求逐渐增大,这一潜在市场的开拓,将会进一步扩大日用品市场的发展空间。

四、未来五年我国日用品直销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1、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日化市场销售额增长速度已经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从我国日化市场的规模来看,据国家有关部门调查分析显示:我国化妆、洗涤用品市场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到2010年,这一市场的销售额可达1000亿元左右,年递增13%左右。中国现在是全球第一大洗衣粉大国,第一大洗涤市场,全球第二大化妆品大国,中国日化市场已成为全球最大综合性市场,中国日化市场规模已经超过千亿元人民币,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日化产业市场成长前景和发展潜力所在。

其次,从消费结构来看,我国是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市场消费潜力巨大。由于我国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推动零售业创新。农村商业环境将不断改善,尤其今年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后,对农村的消费环境会加以改善。城市建设的发展,增加城镇工资收入等等。国家对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这一系列举措,极大的激发了我国巨大的潜在消费人群。

第三,从城乡市场潜力来看,我国日化市场城乡消费表现出严重的不平衡。据官方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最大的10个城市商品零售额占据全国零售总额的20%;占我国人口70%的农村消费市场,其商品零售额还不到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40%。那么,根据现在国家的宏观政策,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国家通过对这一政策的落实与贯彻之后,如果占我国人口总数70%的农民有了一定的经济收入,在消费方面也具备了购买力,那么,按照以上10个城市的带来的销售总额比例来算,只要拉动占我国人口总数70%的农村人口在日用品的消费,这一市场的消费总额是无可估量的。

2、日用品直销与传统渠道的差异化

中国潜力巨大的日用品市场的开拓,不仅仅靠需求的拉动,营销的创新也是一有效手段。直销尽管进入中国时间不长,但从它的营销成本、流通环节、以及个性化的销售服务看,优势远远大于传统的销售方式,差异化优势十分明显:

(1)降低成本,中间费用环节相对较少

从产品价格上讲,传统产品价格由于商品批发层次过多,增加商业的零售成本,制约了消费。而直销的最大优势是中间环节的只有单层次,流通环节单一,流通成本大大低于传统零售。因此,直销产品价格具有价格上的绝对优势。一般来讲,日用品、化妆品、保健品等,价格便宜、功能简单、携带方便,有反复消费性,具有直销产品最为显著的特点,相对于传统零售,直销的中间环节成本更具竞争优势,更有利于经销商与消费者。

(2)减少流通环节

从销售渠道上来看,传统零售是商品,是企业产品通过省级批发,到市级批发,到县级批发,再到区社级批发,一般有四至五级中间批发环节,每一个批发流通环节,不便流通成本高,而且商品的流通时间与流通环节复杂。而直销,也正好减少了这中间繁锁的流通过程,不但节约了流通成本,而且节省流通时间。

(3)以消费者为中心,实现个性化的服务

自从人类进入商品社会,人们一直追求个性化服务。但是由于传统店铺及人手的制约,这一服务千多年来都未得以实现。自从直销这营销形式的面世,个性化服务得以实现。直销商品一般经过训练有素的直销员,通过面对面的体验式销

售,使消费者认识商品、体验商品,真正做到个性化的按需求供求。这样既保证了消费者需求,又节省了消费者的购买时间,还能增加品牌的亲和力,更重要的是节省了供求信息的周转期,保证了企业与经销商对市场信息的及时了解与市场动向的把握。

3、市场的竞争激烈

我国日化、洗涤用品行业的快速成长与海外大公司的进入密不可分。十多年来,国内化妆品行业共引进外资3亿美元,建立外商投资企业450家,其中包括美国宝洁、英国联合利华、德国汉高、日本资生堂等著名跨国公司。目前,中国化妆品市场80%的比重被国外品牌及三资企业所占据,在前十位销售额排行榜中,进口和三资企业品牌占有九个,处于绝对优势;如今,国内日化、洗涤用品市场拥有上千个品牌,几千个品种的产品,商店货架上化妆品的更换十分频繁,竞争非常激烈。

另外,我们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外资企业在零售商业领域所占比重日益增加,外资企业对生产商的控制力不断增强。据了解,世界零售业巨头麦肯锡曾经预言:在未来的3至5年,中国零售业60%的零售市场将由3至5家世界级零售巨头控制,30%的市场将由国家级零售巨头控制,剩下不到10%的市场则掌握在区域性零售巨头手中。从这一点看,我们可以预感,中国本土企业面临的竞争与压力是可想而知,未来的竞争极为激烈。

尽管日化、洗涤用品市场竞争激烈,但进入21世纪后,中国在这个市场上的直销还是发展迅速,2005年直销市场规模达到500亿元以上,其中外资占80%。2006年是中国的直销元年,2月22日,商务部正式批复雅芳成为我国第一家直销企业。紧随其后的安利、玫琳凯、仙妮蕾德、完美、宝健、日晖、如新、康宝莱、妮芙露、美乐家等这些国外大公司都觊觎中国的直销市场的这块“蛋糕”,纷纷加入申牌行列,其夺牌之势远远大于国内企业。正是这些国外大公司的中国直销市场进入,将极大地冲击中国商品市场,对中国本土日化企业形成巨大的挑战与压力。

我们从国外直销企业的势头可以断定,中国日化、洗涤用品市场正处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面对这些不远万里而来的竞争者,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呢?是跟进?还面对面的抵抗?还是与狼共舞?相信我们的民族企业一定会找到自己的生存发展之道。

下载中国未来反腐的趋势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未来反腐的趋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试论中国反腐败的未来趋势

    试论中国反腐败的未来趋势 引言——十八大以来,随着反腐力度的不断加大,一些腐败分子携款外逃受到关注。监察部部长,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办公室负责人黄树贤表......

    中国反腐(★)

    2014年春节,距中央八项规定出台一年有余,外媒评论称,上到酒店的鱼翅宴,商场的奢侈品,下到家里的贺卡鞭炮,今年春节中国上下走的是节俭风,春节的这场假日反腐可谓“首战告捷”。......

    KTV未来趋势探讨

    KTV未来趋势探讨一个行业的发展总是有其内在的规律,这关乎到经济的发展,地域的不同,客人品味的提升,玩法的变化等。下文就和量贩式KTV相关的行业动态,KTV行业目前发展的现状,做一......

    机械行业未来趋势.doc

    机械制造业为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技术装备,起发展水平更是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正因如此,机械行业正以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 首先,随着全球经济文化的......

    未来五年中国生猪养殖趋势分析(范文大全)

    未来五年中国生猪养殖趋势分析 摘要:中国社会财富的两级分化比较严重,但并不能磨灭人民的普遍生活水平一直在提高,只是幸福指数在降低而已。同样养猪业的两级分化也很严重,但整......

    小议中国未来餐饮业的竞争趋势

    小议中国未来餐饮业的竞争趋势 中国的餐饮市场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市场竞争的形势也发生一些新的变化。把握这种变化趋势,研究制定正确的对策,对餐饮企业......

    未来五年中国生猪养殖趋势分析(范文模版)

    江西省养猪行业协会 江西养猪信息网www.xiexiebang.com 未来五年中国生猪养殖趋势分析 中国社会财富的两级分化比较严重,但并不能磨灭人民的普遍生活水平一直在提高,只是幸福......

    未来十年中国养殖趋势分析5篇

    最近,行业媒体上经常出现“规模猪场倒闭、跑路"的新闻报道,加上央视媒体连续报道“猪周期”、“猪价伤农”等新闻,让养猪业再次引发大众媒体的普遍关注和报道,如何破解猪周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