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吉林省四校联合体2013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卷
吉林省四校联合体2013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1.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北京近日开始整治商家在广告中滥用成语的行为。实际生活中,滥用汉语成语的现象十分普遍,打开电视,你“宏兔大展”了吗?“钱途无量”了么?日常生活享受“口蜜腹健”(营养液广告词)了么? 除了广告文艺节目甚至某些新闻媒体也都出现过。
②怎样看待“滥用成语十分普遍”的问题呢?首先我们必须界定什么样的使用是滥用,什么样的使用不是滥用。并不是说对成语中的某个字进行变化使用,就都要归入“滥用成语”之列。
③成语的使用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根据需要发展变化,惯用语、俗语、谚语、诗句等也是,人们在使用中经常会根据需要而加以发展变化,巧妙地化用,以达到独特的表达效果。这种化用是修辞学上的一个修辞格,名叫“仿拟”,就是仿照已经存在的现成的语言形式而拟制、创造出一种新的语言形式。利用仿拟法构词造句,常常有仿音(即谐音)、仿义、仿形和套叠相仿等几种类型,其中尤以谐音相仿的用例为最多。谐音相仿利用人们熟知的语词、成语等已有的影响,仿拟化用之后,以音近或者音同所带来的亲近感觉,制造出意蕴深厚、妙语迭出的意外表达效果,出奇制胜使新作品及其影响广为流传。
④如果仿拟不够成功,容易给人一种牵强附会、生拉硬拽、甚至情感不和谐的感觉。这样的仿拟之作,常常会被人们认为是对成语的滥用,没有达到作者要表达特殊意思的目的,甚至还可能引起人们的反感。
⑤拙劣的仿拟成语对语言健康肯定是没有好影响的。无论它用得正确与否,首先在程度上已经是“滥”了。另外,媒体滥用成语现象的不良影响尤甚。因为媒体是以国家通用语言为最主要和基本的用语,在引领并传播着规范的语言。媒体的影响力会使其中所用的语言对社会语言生活的影响力加倍放大。媒体语言应用规范则宣传效果好,广大受众受益;反之,则受众遭殃。
⑥仿拟成语是成语魅力的体现,汉语成语来源于我国历史、名人故事、寓言传说、古人原句和谚语俗语等,言简意赅,博大精深,表现力极强。
⑦过度的、笨拙的仿拟,这种语言使用现象折射出一种浮躁的文化心态。这种文化心态的形成与信息化时代、读图时代有一定关系,人们“享受”快餐文化,很难潜心读书,甚至不求甚解,使简单而机械地模仿成为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这种心态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存在,语言的使用只是其中一个表征。
⑧这种文化心态和社会心理的形成,与我国国民语文素养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大家不读书,语文素养不会太高。所以,要避免仿拟成语拾人牙慧,甚至闹笑话的状况,需要进一步提升国民的语文素养,要大家都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读书。(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仿拟”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仿拟”是根据需要对已经存在的现成的语言形式进行巧妙地化用而拟制、创造出一种新的语言形式以达到独特的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手法。
B.谐音相仿利用人们熟知的语词、成语等已有的影响,仿拟化用之后,以音近或者音同所带来的亲近感觉,制造出意蕴深厚、妙语迭出的意外表达效果。比如“咳不容缓”(止咳药广告词)。
C.利用仿拟法构词造句,常常有仿音(即谐音)、仿义、仿形和套叠相仿等几种类型,其中尤以谐音相仿的用例最多。
D.如果仿拟不够成功,容易给人一种牵强附会、生拉硬拽、甚至情感不和谐的感觉。这样的仿拟之作,常常会被人们认为是对成语的滥用。2.下列选项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即使使用正确,在程度上过分“滥”用以及手法拙劣的仿拟成语对健康语言也肯定没有好影响。
B.因为媒体是以国家通用语言为最主要和基本的用语,它引领并传播着规范的语言,所以媒体滥用成语现象的不良影响更加严重。
C.对成语的滥用常常是指不够成功的仿拟,这种仿拟容易给人一种牵强附会、生拉硬拽、甚至情感不和谐的感觉。
D.成语的魅力体现在仿拟成语上,因为汉语成语来源于我国历史、寓言传说、古人原句和谚语俗语等,言简意赅,博大精深,表现力极强。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当媒体尤其是广告滥用成语成为一种思维方式,当似是而非的成语充斥耳畔,会对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带来负面影响。
B.过度的仿拟、笨拙的仿拟这种语言使用现象折射出一种浮躁的文化心态,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不良影响。
C.浮躁文化心态的形成是信息化时代、读图时代,人们习惯于“享受”快餐文化,简单而机械地模仿成为一种普遍心理状态之后的恶果。
D.简单而机械地模仿成为一种普遍的心理状态是因为人们读书不专心甚至不求甚解,这种心态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存在。
二、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19分)
燕荣,字贵公,华阴弘农人也。父偘,周大将军。荣性刚严,有武艺,仕周为内侍上士。从武帝伐齐,以功授开府仪同三司,封高邑县公。高祖受禅,进位大将军,封落丛郡公,拜晋州刺史。从河间王弘击突厥,以功拜上柱国,迁青州总管。荣在州,选绝有力者为伍伯,吏人过之者,必加诘问,辄楚挞之,创多见骨。奸盗屏迹,境内肃然。他州县人行经其界者,畏若寇仇,不敢休息。上甚善之。后因入朝觐,特加劳勉。荣以母老,请每岁入朝,上许之。及辞,上赐宴于内殿,诏王公作诗以饯之。
伐陈之役,以为行军总管,率水军自东莱傍海,入太湖,取吴郡。既破丹阳,吴人共立萧瓛为主,阻兵于晋陵,为宇文述所败,退保包山。荣率精甲五千蹑之,瓛败走,为荣所执,晋陵、会稽悉平。检校扬州总管。寻征为右武候将军。突厥寇边,以为行军总管,屯幽州。母忧去职。明年,起为幽州总管。荣性严酷,有威容,长史见者,莫不惶惧自失。范阳卢氏,代为著姓,荣皆署为吏卒以屈辱之。鞭笞左右,动至千数,流血盈前,饮啖自若。尝按部,道次见丛荆,堪为笞棰,命取之,辄以试人。人或自陈无咎,荣曰:“后若有罪,当免尔。”及后犯细过,将挝之,人曰:“前日被杖,使君许有罪宥之。”荣曰:“无过尚尔,况有过邪!”榜棰如旧。荣每巡省管内,贪暴放纵日甚。是时元弘嗣被除为幽州长史,惧为荣所辱,固辞。上知之,敕荣曰:“弘嗣杖十已上罪,皆须奏闻。”荣忿曰:“竖子何敢弄我!”于是遣弘嗣监纳仓粟,得一糠一秕,辄罚之。每笞虽不满十,然一日之中,或至三数。如是历年,怨隙日构,荣遂收付狱,禁绝其粮。弘嗣饥馁,抽衣絮,杂水咽之。其妻诣阙称冤,上遣考功侍郎刘士龙驰驿鞫问。奏荣虐毒非虚,又贼秽狼籍,遂征还京师,赐死。先是,荣家寝室无故有蛆数斛,从地坟出。未几,荣死于蛆出之处。
(《隋书•卷七十四 列传三十九 酷吏传》)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尝按部 按:巡查 B.道次见丛荆 次:驻扎 C.瓛败走,为荣所执 执:抓捕 D.怨隙日构 构:形成 4.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燕荣严酷的一组是()①奸盗屏迹,境内肃然。②他州县人行经其界者,畏若寇仇,不敢休息。
③荣率精甲五千蹑之,瓛败走。④长史见者,莫不惶惧自失。⑤荣每巡省管内,贪暴放纵日甚。⑥遂收付狱,禁绝其粮。A.②④⑥ B.②⑤⑥ C.①③⑤ D.①④⑤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燕荣性格刚严,武艺高强,为官以严厉著称,管辖地区盗贼绝迹,百姓相安无事,隋文帝对其颇为赏识,常常慰劳勉励。
B.在攻打陈的战役中,燕荣率领精锐甲兵五千人追踪吴郡国主萧瓛,萧瓛败逃,被燕荣所擒获。突厥侵犯边境,燕荣为行军总管,屯兵幽州,后来由于为母亲服丧而离职。
C.某次燕荣鞭打一人,那人辩解说自己没有犯罪,于是燕荣答应他如果他下次再犯错,就宽恕他不施以惩罚,后来他再次犯错,别人虽然替他求情,但那人仍然遭到鞭打。
D.元弘嗣被任命为幽州长史时,害怕被燕荣所侮辱,所以坚决推辞。隋文帝下诏书想要庇护元弘嗣,因而招致燕荣的怨恨。
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吏人过之者,必加诘问,辄楚挞之,创多见骨。(3分)
(2)人或自陈无咎,荣曰:“后若有罪,当免尔。”(3分)
(3)及后犯细过,将挝之,人曰:“前日被杖,使君许有罪宥之。”(4分)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宋城子 [南宋]李好古
平沙浅草接天长。路茫茫,几兴亡。昨夜波声,洗岸骨如霜。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漫悲凉。
少年有意伏中行①,馘②名王,扫沙场。击楫中流,曾记泪沾裳。欲上治安③双阙远,空怅望,过维扬。
注:①中行:中行说,西汉文帝时太监,后降匈奴,成为汉朝大患。②馘(guó):割耳朵。③治安:贾谊曾给文帝上《治安策》。
7.从全词看,“徒感慨”“空怅望”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8.这首词主要运用哪些表现手法?请列举出两种,并作简要分析。(6分)
四、其他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秦爱纷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2)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日光下彻,_____________,佁然不动。(柳宗元《小石潭记》)
(3)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25分)雾
战地救护所被罩在浓雾中,像裹着一层又一层的纱布,扯不开,拉不断。我和师政委刘彬在这迷迷蒙蒙的“纱布层”里摸索着,脚下高高低低,好不容易找到了被伤员称为“死亡转运站”的一号病室。
病室中间有一个钢丝床,看上去像一艘白色的小舟,上面安详地躺着一位年轻的伤员,这艘小舟即将载着这个十八岁的生命驶向永恒和寂灭。
在他身边,那桅樯一样的吊瓶架上还挂着红色血浆袋和生理盐水,这对于已经报过病危的年轻生命都无济于事了。他的伤势太重了,腿上、腰部、胸部、左臂都缠着绷带。我最不忍心看的是那张我曾经熟悉的红润的娃娃脸,变得那么苍白和短小——敌人的地雷炸掉了他的下巴。因此这个叫周小波的战士,无法讲出他英雄壮举的动因——他们班在插入敌人雷区之后,他第一个滚下身子,压响了一串地雷。作为随队的师组织干事,我有幸看到了这撼动心魄的壮举,那映在拂晓的霞光中的身影,使我终生都不能忘怀。“你是英雄!”刘彬俯在他的耳边,透过绷带,传达着对这位士兵的嘉奖,“你是人民的好儿子。我们要给你报功!报军区、报中央军委„„”
周小波很少有机会和师政委靠得这样近,目光里透着拘谨,也有一些迷惘,也许他没有听清师政委讲的话。
我灵机一动,从文件包里拿出了由我起草的《关于报请授予周小波同志滚雷英雄称号的决定》复印件给他看,以便让这个即将远行的农民儿子得到一些心灵的慰藉。我想他是看清了,目光里却没有我想象的那种喜悦,有一层雾样的东西罩在他的瞳仁上,他的头还微微一动,似乎要说点什么。我猜想那是一个要求。
战斗打响之前,他也像那些老兵一样,咬破了中指写了一份决心书。他把血书交到我这个“师里来的首长”手里,却还磨磨蹭蹭不肯走。“有事吗?”我问。
“我„„我有个要求。”他涨红了脸。“什么要求,提吧。”
“我妈妈„„生癌呢。”他垂下了头,有些慌张,“没有钱看大夫„„” “你家里还有什么人?”
“哥哥。他是个哑巴。队里办工厂不要他,在家种地呢!”他忽然异常赤诚地望着我,“李干事你看着,这回打仗我不会怕呢,要是我„„回不来了,能不能让我妈妈„„住上部队医院„„”
我许久没有吱声,只觉得嗓子眼里发哽。
他似乎觉得自己提的条件太高了,低声纠正着:“看看大夫也行„„”
“组织上会考虑这个问题的。”不知怎么搞的,我的嗓音里带上我平时最深恶痛绝的官腔。可是,在我小小的职权范围里,我又能怎么说呢?
今天,作为一个即将闻名于全军、全国的“滚雷英雄”,他的夙愿可以偿还了!师政委听了我的叙述为之动容:“让他放心,组织上一定设法安排!”
使我不解的是,当我向他转述之后,他眉头微微一展,又痛苦地板到一起。那一定是还记着他的哑巴哥哥。我又冒昧向他许愿:“你哥哥的工作,我们也会想办法的。”
他眼睛里的雾仍未散去,我惶惑了!
“该不是对他战斗情况的补充吧?”师政委眼光亮亮的,“他能写么?” “他的右手还能活动。”一直守在旁边的护士轻声说。
我拧开钢笔,塞到周小波的手里;护士递过病历夹做垫板,我双手为他托着„„汗水在他额头上沁出来,足足十五分钟,他写下了十五个字,那是使我瞠目结舌的十五个字:“我不是滚雷英雄,我是被石头绊倒的。” 师政委脸色陡变,久久地盯着我的脸。“我是千真万确亲眼看到的,连里的同志也都亲眼看到的„„”我执著却又无力地辩解着。
师政委在屋里踱了一会步,看看护士,看看我,沉重地吐出一句:“当然喽,我们要实事求是喽!”
我像失落了什么,泪水涌上了眼眶。
透过那晃动的晶体,我看到周小波眼睛里的雾消散了,眼睛变得那么明净,那么清澈„„
(取材于李延国同题小说,有删节)
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周小波当得知师政委和“我”要给他报请军功之时,他想提一个具体要求。B.战斗打响之前的一段对话,既交代了周小波的家境,又丰富了人物的性格。C.周小波提出给妈妈看病的请求后,“我”觉得他要求过高,便以打官腔应付。D.周小波说出事实真相的一瞬间,使情节突转,产生了十分强烈的艺术震撼力。E.“我”作为小说的叙述者,在文中起到了串联情节、增加故事真实性的作用。10.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雾”,各有什么作用?(6分)
11.周小波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中的具体描写,分点说明。(6分)
12.周小波“滚雷英雄”的真相澄清后,是否应该如实上报?对于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13.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伍连德:永远的防疫战士
慕景强
几年前,我还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图书馆工作。记得在校部图书馆和分子生物学馆之间,矗立着一座半身人物石雕像。雕像不算高大,人物面容平和。由于座基周围有一个圆形的花坛,在花坛外流连的人们并不容易看清楚雕像的介绍信息。有些来图书馆办事的人,看到雕像总会好奇地问一句:“这个人是谁呀?”在场的老同事便会直言相告:“伍连德。”如果提问的人一脸茫然,老同事便会加一句:“哈医大的老校长。”提问的人多半依然一脸迷惑,然后若有所悟地走掉了。其实,这也多少体现了伍连德在当代国人心目中的地位。不要说普通人,即便身在医疗卫生系统的人,了解甚至知道伍连德的也为数甚少。真实的伍连德是个什么样子呢?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历史上没有伍连德,东北三省不会发展成现在这般模样;甚至可以说,没有伍连德,中国历史的轨迹也会改变许多。他为世人所知始于近一个世纪前那场骇人听闻的瘟疫。
1910年10月25日,满洲里首发鼠疫,数月内波及5省6市,死亡达6万多人。疫情如江河决堤般蔓延开来,患病较重者,往往全家毙命。一时从城市到乡村,人们无不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之下。当时有“哈尔滨鼠疫死亡数千人,尸体泼油焚烧三天三夜”的记载。
消息传到北京,朝野为之震惊。清廷唯恐日俄借机侵略,慌忙委任伍连德为全权总医官。很快,伍连德便探明传染病源来自于旱獭,并组织力量灭杀病源。为搞清病因病理,他在疫区亲手实施了中国医学史上第一例病理解剖。为阻止呼吸传染,他设计并命令赶制了一种特殊的加厚口罩,被后人称作“伍氏口罩”;他以钦差大臣身份在疫区紧急征用学校、戏院、浴室,把它们改装成临时消毒所,又把庙宇和教堂改为急救医院„„在回忆录中,他如此生动地描述自己的角色:“我扮演了庞大组织总司令的角色,对医生、警察、军人,甚至地方官吏下命令。” 经过3个月的艰苦工作,这场可怕的疫情方才告止——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例以科学防疫专家实践与政府行为相结合、有效控制大型瘟疫的记录。那年,伍连德31岁。
之后的1911年,伍连德在哈尔滨建立起我国第一个鼠疫研究所,并于当年4月在盛京(沈阳)召开国际鼠疫学术会议——万国鼠疫研究会。这是近代中国举办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学术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来自英、美、法等11个国家的34位著名鼠疫专家。伍连德在大会上做了关于东北鼠疫防治经验的学术报告,得到各国专家的高度评价,被冠以“鼠疫斗士”的称号。
上世纪20年代,著名学者梁启超曾这样评价伍连德:“科学输入垂50年,国中能以学者资格与世界相见者,伍星联(伍连德)博士一人而已。”
1879年,伍连德出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17岁赴英国剑桥大学攻读医学学士学位,后在英国疟疾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Ronald Ross门下学习。1903年,他又前往法国巴斯德研究院,在俄裔细菌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Elie Metchnikoff 教授指导下研究破伤风。24岁时,伍连德获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从此开始了他的医学生涯。
伍连德是我国首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科院校的创始人和领导人,先后兴办检疫所、医院、研究所、学校20余所,发起建立中华医学会等10余个学会,并创办了《中华医学杂志》。在他的倡议下,北平中央医院成功创办,这是我国自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医院,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前身。他曾在1914年积极向美国洛
克菲勒基金会派出的中国医学委员会进言,要求在北京地区建立一所现代化的医学教育机构。1921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建成,伍连德为之倾注了不少心血。对于预防医学,伍连德也有独到的见解。在1928年给国民政府的建议中,他首先对国内公共卫生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在我国倡行公共卫生的障碍、前景及办法进行了论说。他认为,对于医界中人,不能只一味地专注于治疗,更要注重预防。他的观念即便现在提起,依然令人肃然起敬。也是在他的竭力推动下,我国收回了海港检疫的主权。
1960年,与瘟疫搏斗一生的科学家伍连德永远地安息了。回顾他的生前语录,其中鲜有豪言壮语,他只是这样总结道:“我觉得一个人择定了他的工作后就应该认真去做,千万不可敷衍因循。如果是本着良心做事,便不可怕负责任。”(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科学家伍连德在医学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他个人行事低调,不事张扬而陷入默默无闻的境地。
B.在作者看来,伍连德不仅影响了我国东北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发展的轨迹。
C.1910年10月,中国东北地区发生了大型瘟疫,这一消息震惊了全国,清廷唯恐日俄借机侵略,慌忙委任伍连德为全权总医官。
D.我国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科院校的兴办都与伍连德有关,如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前身——北平中央医院就是在伍连德的倡议和支持下创办的。E.伍连德认为医界中人不仅要专注治疗,更要注重预防,他的“防病重于治病”的观念指导现在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2)伍连德在回忆东北鼠疫防疫的经历曾说:“我扮演了庞大组织总司令的角色,对医生、警察、军人,甚至地方官吏下命令。”请结合传记内容,概括伍连德为东北鼠疫事件所做的工作。(6分)
(3)作者认为“伍连德是永远的防疫战士”,请结合传记内容,谈谈作者这样说的理由。(6分)
(4)伍连德说:“我觉得一个人择定了他的工作后就应该认真去做,千万不可敷衍因循。如果是本着良心做事,便不可怕负责任。”这段话对你有哪些启示?请联系结合传记内容和你的生活经历谈谈你的理解和看法。(8分)
六、选择题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A.张伯伯一直坚持向贫困地区捐钱捐物,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而他自己家里却从来不曾添置过一件像样的东西。
B.当初,日本丰田汽车秉持“顾客第一”的经营理念,在美国市场脱颖而出,如今却因质量问题陷人“召回门”泥潭,其昔盛今衰的境遇令人深思。
C.近来,一名杭州乞丐流浪者——“犀利哥”的照片风靡网络,“犀利哥”迅速走红,由于他的举止特立独行,有些人甚至怀疑他乞丐身份的真实性。
D.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8日进入第二天。中方首席气候谈判代表苏伟表示,发达国家目前承诺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气候变化援肋资金,实在是杯水车薪。
15.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在班级管理上,李镇西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让他们自主管理班级事务,这个经验值得我们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B.海选时,她唱歌没有注意到气息的运用,发音的位置也不对,这次复赛,经过老师的指点和自己的练习,她的歌声变得格外亲切而动人多了。
C.如今,如“阿Q”“小D”一类的“字母词”已几乎遍布全世界所有的汉字文化圈内,它们不但进入了教科书,而且活跃在各类媒体上。
D.书,本无所谓必读书或闲书,只是我们人为地设置了太多的框架,将自己绑定在一棵树上,结果文科生不识霍金,理科生文不通顺。
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现在,我在荒废的园子里的一块石头上坐着,沐浴着蓝色的雾,渐渐地感到了老年的沉重。①我的一双枯瘠的手扶在杖上 ②没有游人
③我有点儿记不清我怎么会走入这样一个境界里了 ④这是一个没有月色的初夜 ⑤衰草里也没有蟋蟀的长吟
⑥仿佛倾听着黑暗,等待着一个不可知的命运在这静寂里出现 ⑦我的头又斜倚在手背上
A.③④②⑤⑦⑥① B.③④②⑥⑤⑦① C.④②⑤①⑦⑥③ D.④②⑤③①⑦⑥
七、语言表达
17.提取下面一则新闻的主要信息,提取三个关键词语。(5分)解放军日前在黄海某海域进行演习,中国海军空中预警平台引导空军战机成功拦截隐身导弹。香港《文汇报》引述著名国际问题专家、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罗援少将的话称,这反映出中国的反导能力已有很大提升。
成功拦截隐形导弹反映中国对隐形第四代战机有反制能力。现代战争最重要的是制空权的争夺。数据显示,所谓第四代战斗机即是目前正在研制的最先进的战斗机,它的技术战术指标是根据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实战经验提出的,通常要具备四大先进技术性能:突出的隐身性能、超音速巡航能力、超常规机动性和敏捷性、短起降能力(或全环境作战能力)。
关键词语: 18.根据下面句子的句式,在划线处仿写两句话,使之构成连贯流畅的排比句。(6分)
有蓝天的呼唤,就不能让奋飞的翅膀在安逸中退化;,;
,;有远方的呼唤,就不能让寻觅的信念在走不出的苦闷中消沉。生活,要有追求永支撑;人生,要有激情常相伴。
八、作文
19.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①87岁的中国画家吴冠中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接受荣誉文学博士称号时说:“如果画,一定要画出新 的想法、新的感受,重复自己是可耻的。”
②也有人说“重复是成功之母”,意大利画家达•芬奇不就是从一次次画蛋中走向成功的吗?
③美国物理学家费因曼说:“我有一双神奇的手,一只不断重复,另一只不断地颠覆前人的理论。”
全面理解以上三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9.A、C(A周小波是想澄清事实的真相;C“我”并非觉得周小波要求过高,而是在“我”的职权范围内无法解决他的问题。)(选对一项得2分,选对两项得5分)
10.(6分)开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特点(或:营造了沉重压抑的氛围)(2分);(答“暗示故事的扑朔迷离”也对)。结尾:“雾”喻指周小波内心有不安;“雾的消散”喻指事实得到澄清,周小波的内心变得宁静(或:突出了周小波诚实质朴)(答出“比喻”得1分,答出比喻内容得1分);照应文题,呼应前文(2分)。
11.(6分)①农家子弟,出身贫苦。妈妈生癌没钱看病,哑巴哥哥在家种地;②性格拘谨腼腆。师政委问候他时他目光拘谨;向组织提要求时涨红了脸,垂下了头,慌张;③孝顺。上战场前还想着给妈妈治病;④勇敢。自述打仗不会怕;⑤纯朴。提要求时觉得自己的要求太高;⑥诚实。被错加荣誉后执着地予以澄清。(答对其中任意三点,给6分:;每答对1点给2分。形象特点1分,具体说明1分。)
12.(8分)示例:观点一:应该如实上报。①澄清事实是周小波的心愿;②周小波不想做伪英雄;③应该尊重周小波的心愿。
观点二:不应该如实上报。①“滚雷英雄”更能激励疆场战士乃至全国人民,在战争年代更有意义;②“滚雷英雄”才能实现周小波的夙愿;] 观点三:如实上报,但要注明他自己澄清了事实。①英雄固然重要,诚实的品质更值得珍惜;②不是“滚雷英雄”,但周小波仍然是英雄,是超越了物质和精神的大英雄。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任何一种观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根据观点是否明确、论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给分。观点明确给2分;论述合理、理由充分,给6分。)
第二篇:2018届高三第三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卷 - 学生卷
2018届攀枝花七中第三次诊断考试语文试卷
命题人:葛晓莉
【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或填涂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部分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主观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超出指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
舌尖上的中秋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最重要的节日。作为民间大节,中秋节的民俗活动十分丰富,包括拜月、赏月等。圆月与人间的团圆、丰收联系了起来,赋予了节日美满、喜庆的气氛。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秋节的食俗也是多种多样,各地的中秋美食令人无限神往。
农历八月十五这天,人们一大早就开始为晚上的祭月做准备,洒扫庭院,备办各种供品。民间童谣唱道:“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供神前。”月饼与瓜果是中秋祭月的主要供品。月饼是不可或缺的,除了一般的月饼,民间还用一种大的团圆饼以祭月。中秋节时正逢大量鲜果上市,人们便以之献月,如石榴、梨、枣、栗子、柿子、胡桃等,鲜藕和红菱是江南一带常见的供品,两广地区则多用芋头、橘柚拜月。
祭月的瓜果供品还被赋予吉祥寓意,传达着人们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上海人家要供四色鲜果,多为菱、藕、石榴、柿子等,寓意“前留后嗣”,还有煮熟的毛豆荚、芋艿,称为“毛一千,余一万”,以讨吉利。在江苏连云港,讲究的人家必备八大件:取意团圆的西瓜、取其多子的石榴、寓意事事如意的柿子、寓意长寿的花生(因花生又称长生果)、寓意早立子的枣和栗子,以及谓之“螃蟹爬月”的螃蟹,还有一块特大的“团圆饼”(也称光饼)。供品中不能有梨,因谐音“离”而不吉利。北京上供的鲜果有苹果、石榴、晚桃、青柿子、葡萄等,讲究的人家要将柿子和苹果成对供上,取谐音“事事平安”;桃与石榴相对,取“桃献千年寿,榴开百子图”之意;枣和鲜栗子可撒于苹果、柿子之间,寓意“早早平安”“利市”。除瓜果、月饼外,在广西崇善,人们要买猪肉、鸡鸭、米粉以供神;在浙江常州的供品中还有染成红色的鸡蛋。
月饼是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节日食品,因其形圆似月,故而得名,也称“团圆饼”或“月团”。月饼既是中秋祭月的供品,又是每家必吃的应节食品,还是节日馈赠中不可或缺的礼品。圆圆的月饼象征着天上的满月,寓意着人间的团圆,寄托着人们追求团圆美满的美好心愿。
除了月饼,吃团圆饭也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中秋夜,全家团圆,共聚一堂,举行家宴,吃团圆饭、喝团圆酒。
旧时北京中秋节的主食一般为烙饼,因烙饼是圆的,形如圆月,象征团圆;菜品随时令和家境而定,富足之家尽享佳肴珍馐,贫苦之家至少也要割几斤肉,炒几个菜,买两包月饼,打两瓶酒,把这个大节过得像个样子。在山东微山湖地区,兄弟中有外出未归者,餐桌上也要给他摆置碗筷,以示对游子的思念与祝福。/ 8 中秋节这天,早餐和午餐一般也要加以改善。在山东济南,早餐吃米饭,中午吃水饺;胶东地区中午蒸饽饽、包子。江苏地区的人要自做糖饼或烂面烧饼,当作早晚充饥的食物;广西地区则多吃米粉。“八月十五桂花香”,桂花正当开放,中秋佳节也便有喝桂花酒的习俗。节日这天,卖桂花酒的店铺生意特别好。太湖之滨的苏州光福镇盛产桂花,当地有一种名为“桂花聚”的小宴会,邀集亲朋欢饮,席上都是用桂花做成的各式点心,如桂花猪油年糕、桂花酒酿汤圆、桂花栗子糖藕、桂花糖芋艿等,芬芳浓郁,沁人心脾。
此外,各地还有一些特殊的中秋饮食习俗。在广东增城,人们习惯在中秋之夜剥蕉、分柚、掰芋、嚼螺,皆对月剖弃外皮,名为“剥疵癞”,认为可去除疥癞;在广东始兴,妇女对月剖柚,谓食之目明;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带,为了纪念教人们编织草鞋的张古老,人们每年中秋节以田螺拜祭张古老,拜后大家一同吮食田螺,据说可使眼睛更明亮。四川合川过中秋节,各家多不茹荤,故称之“素节”。在贵州兴仁,小儿女于月光中炊食,谓之“煮月亮饭”。皓月当空,美食在前,举杯祝愿,幸福团圆。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秋节祭祀”内容的一项是(3分)()(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A.农历八月十五这天,人们一大早就开始为晚上的祭月做准备,洒扫庭院,备办各种供品。民间童谣唱道:“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供神前。”月饼与瓜果是中秋祭月的主要供品。B.中秋节时正逢大量鲜果上市,人们便以之献月,如石榴、梨、枣、栗子、柿子、胡桃等,鲜藕和红菱是江南一带常见的供品,两广地区则多用芋头、橘柚拜月。
C.除了月饼,吃团圆饭也是中秋节必不可少的。中秋夜,全家团圆,共聚一堂,举行家宴,吃团圆饭、喝团圆酒。
D.除瓜果、月饼外,在广西崇善,人们要买猪肉、鸡鸭、米粉以供神;在浙江常州的供品中还有染成红色的鸡蛋。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A.中秋节时各地根据当地特色,用当地的鲜果来祭月,是普遍现象,但用于祭月的最具代表性的还是月饼。
B.中国人崇尚佳节亲人团圆,月饼以其圆满的外形契合了人们对“团圆”的追求,寄托着人们追求团圆美满的美好心愿。C.祭月的瓜果供品被赋予吉祥寓意,传达着人们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所以在中秋节时对食物瓜果的选取也是有要求的,比如梨就不能吃。
D.中秋节也有一些特殊的食俗,如广东增城,人们习惯在中秋之夜剥蕉、分柚等,都要对月剖弃外皮,认为可去除疥癞。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概括文中作者的观点态度)A.先人在选取供品的时候通常从瓜果食物的形状、名称等来考虑,最大程度的满足吉祥,以表达美好的愿望。如圆圆的月饼、多子的石榴、与“利市”谐音的栗子柿子等。
B.包括中秋节在内的传统节日,各地都有令人神往的美食,所以说,中国的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其实正是一个个食节。
C.每当节日来临,不管是富足之家,还是贫苦百姓都会尽可能将食物备得更加丰盛,以示对节日的重视
D.中秋节各地拜月、食俗形式有同有异,但不外乎追求团圆美满,祈求平安幸福,表达美好愿望,消除疾病痛苦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4~6题。材料一
据统计,2014年至 2015年,媒体曝光的校园欺凌事件共 43起。其中,2015年 3月以来就有26起,发生地从大型城市北京、上海,到欠发达的广西、云南,从东北辽宁,到2 / 8 南端省份海南。
2015年日本文部科学社对已经认定的校园欺凌事件的统计表明,近年来,日本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发生频率呈激增之势。校园欺凌分为直接欺凌和间接欺凌,其中直接欺凌包括肢体欺凌和言语欺凌,间接欺凌则指通过散播谣言、利用人际关系、煽动他人恶意对待等方式,将受欺凌者排除在某个团体之外。随着网络的普及,以将欺凌视频或受欺凌人的行为公布在网络上为特征的网络欺凌也成为一种主要方式。
校园欺凌多发生在楼梯拐角、厕所、寝室或上下学路上,这类环境几乎没有外力控制,青少年很容易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做出非理性行为。一些帮派仅由在校学生构成,他们出于对社会帮派的好奇和自我保护的需要,自成一派;另一些帮派则极为复杂,不仅有不同年级的学生,还有成人势力等。材料二
某重点中学的刘博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外貌、成绩等不是他欺负别人最直接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被欺负者的性格不太合群,或者自己不认同。“一般学生没人欺负,容易被欺负的是那些让我们感觉有点‘假’的人”,“说话方式让我不喜欢”,或“看起来很不顺眼,很欠扁”。
旁观者也是校园欺凌行为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如果旁观者对欺凌行为默不作声,或者叫好,就会助长欺凌者的行为,导致欺凌现象越来越多。如果旁观者能够给予受欺凌的同学以支持,欺凌行为再次发生的概率就会减少。
多位专家表示,除了青少年自身的成长特点,校园状况是外部社会的缩影,是成人世界的映射,更是教育环境的直接反映。最直接的原因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没人教他们如何应对、处理孩子之间的冲突,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对待自己情绪的宣泄,最终选择了暴力这种方式。
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寇彧看来,家庭中专制、放任的教养方式最有可能造成学生的不良行为,孩子模仿父母的攻击行为,偶尔做出的越轨行为也得不到有效纠正,久而久之,欺凌者习得了攻击和伤害行为,被欺凌者习得了逆来顺受的应对方式。材料三
2013年,日本参议院通过《欺凌防止对策推进法》,此外,文部科学省增加了学校辅导员和护理员的数量,扩充学校咨询机构及校园社会工作者的规模,并设置 24小时不间断服务咨询电话,以帮助学生处理各种问题。
澳大利亚专门建立了政府组织和网站,帮助学校解决欺凌现象,同时将反对欺凌、骚扰、歧视、暴力的教育列入教学大纲。每年三月的第三个星期五,是国家命名的“反欺凌日”。
中国学校普遍对校园欺凌行为不愿承认也不愿正视,但也有些民间机构开始自发地进行校园欺凌行为的干预。广州市“青年地带”于 2012年启动了反校园欺凌服务项目,他们与政府合作,对海珠区12所学校每校派驻两名社工。“青年地带”正在筹备开发一个名为“校园零欺凌”的 APP,希望能通过新媒体平台,实现青少年、家长和教师的互动,普及预防及应对校园欺凌的信息,实现对校园欺凌真实情况的评估。4.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分析概括文章能力)
A.解决校园欺凌问题不仅是中国的难题,也是全世界关于青少年成长需要共同面对的难题。B.校园欺凌方式多种多样,呈现出隐蔽性与帮派化的特点,归根到底其实都是成人社会的映射。
C.产生校园欺凌现象的原因涉及青年自身和教育环境,外部环境的状况直接导致了校园欺凌现象的产生。
D.目前我国“反校园欺凌”只能依靠民间机构,随着时代的变化,“反欺凌”的新手段也应运而生。/ 8 5.下列针对三则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分析概括文章能力)A.材料一显示,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欺凌成为校园欺凌的一种主要方式,这种间接欺凌的伤害远大于直接欺凌。
B.材料一显示,由于校园欺凌多发生在楼梯拐角、厕所、寝室等几乎没有外力控制的环境,所以学校对此也无能为力。
C.材料二中专家认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指导,帮助他们正确应对、处理孩子间的冲突,正确宣泄情绪。
D.材料三显示,发达国家对校园欺凌现象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应对措施,这些都值得我国借鉴。
E.三则材料从不同角度对校园欺凌现象进行了分析,表明校园欺凌现象普遍,原因多样,伤害影响深远,应着力解决。
6.结合材料内容,请你就如何解决校园欺凌问题,谈谈你的建议。(5分)(探究文本中某些问题,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题。
陈设一个家(台湾)吴念真
才一进门,屋内就传来一个气急败坏的声音:“你给我出去哦!”小梁刚开口说“我是电视台„„”里头就已飞出来一个玻璃罐子碎裂在他脚前,一阵恶臭随之飘了过来。他仓皇地逃到屋外打手机,制片接到电话也一阵大骂:“你活该!我不是说过去之前先找里长吗?蠢!”
走过山路,看到远处有人在菜园除草,彼此隔空吼叫两三句,小梁就找到里长了。里长带着他再度走向那个场景时,小梁才仔细地观察四周的风景:举目所及,大部分都是杂草丛生的田地,零落的房舍不是弃置、失修,就是大门深锁。完全符合剧本的描述:一个人口外移严重、只剩少数老人独居或相依为命的萧条小村落。里长说,他跟制片建议用老太太的家当场景,主要是想给她一点租金,“这也是功德一件,你说是不是?”
他说老太太的先生早年是矿工,肺不好,过世时六十岁还不到;儿子是货车司机,很孝顺,没想到几年前出车祸死了。媳妇领了保险金带着孙子要离开时,村里人都骂,老太太说这样对孙子才好,“去都市把书读高一点,才不会像祖父和爸爸一样,用命换饭吃!”
过去几年,老太太辗转各个建筑工地,帮人煮三餐赚钱过生活,几年前身体不好才回来,现在只靠领政府给的津贴过日子。
有里长陪,小梁总算进到那间异味扑鼻的屋子里。老太太约莫七十岁,苍白、瘦弱,一头乱发,双腿好像都已经没力了,只能靠着助步的铁架在有限的范围里活动。
不过,看到小梁,她倒是和善地笑着跟他道歉,说村子很少听见年轻人的声音,之前有几个年轻人进来她家里,结果“好像都是吃药的,不是来偷就是来抢,连铁门都整个给我拔去”!
里长问她:“你是用什么武器丢这个少年的?”
“一罐没吃完的酱菜啦,早上要吃的时候才知道长霉了。”她有点自责地说,“我哦,会被雷公打!”
小梁回到制作组,演独居残障老人的女演员在发飙:“拜托哦,你们这样乱搞,我的形象到底还要不要?”也许被“形象”这两个字给提醒了,小梁忽然觉得那个演员从里到外一点也不像她所要扮演的角色。光那张脸就一点也不写实,老太太的脸有生命真实的痕迹,像古迹,而女演员的那张脸谁都看得出是曾经花钱拉皮过,如今逐渐崩垮而“加速折旧”,像被4 / 8 弃置的人工造景。
几天后,小梁带着布景师到现场估价时,老太太已被搬到一家民宿暂住。民宿的人体贴地帮她梳洗过,加上人在清爽、明亮的房间里,比起前几天老太太简直判若两人,此刻的她就如同在现实或记忆里所惯见的那个形象鲜明的阿嬷。她把钥匙交给小梁,忽然拉起他的手说:“你都没在吃啊?手骨都没肉?”然后说以前工地的年轻人也一样“顾玩不顾吃”,接着吩咐说她屋子里那边有一瓮她做的酱菜,“橱柜第二层有一罐豆腐乳,很好吃哦,早餐可以配稀饭,如果不嫌麻烦的话,可以搅碎,买一些鸡翅一起卤,知不知道?”
离开民宿后,小梁忽然把车子停在路旁哭起来,布景师傅问了好久,小梁才说只是想到永靖的阿嬷。每次回永靖,阿嬷同样也是搬出一堆瓶瓶瓮瓮,非得把后车厢塞满了才罢休,同样也会交代爸妈哪一瓶哪一罐是她精心特制的、什么东西煮什么东西好吃。“可是,”小梁突然拉高声调说,“你知道吗?我爸妈根本不吃那些东西!趁年终大扫除时全部扔进垃圾车!这还不要紧,阿嬷打电话来问什么什么好不好吃,他们竟然还骗她说:好好吃哦!我觉得„„我们真的好贱!你不觉得吗?” 小梁讲完之后,车子里一片沉默。
那出戏进行得波波折折。那个女演员每次化妆都让剧组整个停摆好几个小时,制片最后不得不痛下决心换人,“演艺界最难伺候的就是这种老是活在过去风光岁月的过气演员!” 不过,开拍延宕让小梁逃过一劫。依原先的规划,必须在一星期内结束的改景和陈设作业,他竟然花了二十几天才完工。
开拍前夕现场验收时,所有人几乎吓了一大跳:整个场景根本不只修改、陈设而已,而是近乎永久性的重建和装潢。漏水的屋顶换上了全新的水泥瓦,再配合拍摄需要做旧、种青苔,看得出用的全是真材实料。更夸张的是连镜头根本带不到的厨房、浴厕也都全部翻新,墙上甚至还装上专供行动不便的人使用的铁架。美术指导看到墙边一个不锈钢的矮架,问:“这干吗用?”小梁说:“阿嬷做了很多好吃的酱菜、豆腐乳什么的,以后就有地方放了。” 制片说:“你怎么高兴怎么搞,我没意见,但是,预算就是预算,你别想给我多报一毛钱。”小梁说:“我知道,帮阿嬷陈设一个家的钱„„我自己负责。”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3)()(分析文章能力)A.小说开头通过小梁的视角描写小山村杂草丛生、屋舍废置,这破败、萧条的景象为整篇小说奠定了贯穿始终的寂寞、悲凉的基调。
B.老太太开始丢酱菜赶小梁走,后来又送酱菜给小梁;最后小梁为老太太建一个放酱菜的架子,“酱菜”是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关键。
C.由趾高气扬、矫揉造作的女演员来演独居残障老人,而像老太太这样的独居老人却缺少周围人的关爱,小说借此表达对冷漠虚伪的社会风气的嘲讽。
D.小说内容前后照应,如老太太说的“偷抢事件”与开头她的恼怒相呼应;小梁在路旁的痛哭,为后面“陈设一个家”的行动做铺垫。
8、小说中的老太太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5分)(人物形象分析)
9、小说题目“陈设一个家”具有丰富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6分)(题目的内涵)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题。
魏知古,深州陆泽人。方直有雅才,擢进士第。以著作郎修国史,累迁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神龙初,为吏部侍郎,以母丧解。服除,为晋州刺史。睿宗立,以故属拜黄门5 / 8 侍郎,兼修国史。
会造金仙、玉真观,虽盛夏,工程严促,知古谏曰:“臣闻‘古之君人,必时视人之所勤,人勤于食则百事废’,故曰‘不作无益害有益’。又曰‘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此皆兴化立治、为政养人之本也。今为公主造观,将以树功祈福,而地皆百姓所宅,卒然迫逼,令其转徙,扶老携幼,剔瓦,呼嗟道路。乖人事,违天时,起无用之作,崇不急之务,群心震摇,众口藉藉。陛下为人父母,欲何以安之?愿下明诏,顺人欲,除功役,收之桑榆,其失不远。”不纳。复谏曰:“自陛下戡翦凶逆,保定大器,苍生颙颙以谓朝有新政。今风教颓替日益甚,府藏空屈,吏员浸增,诸司试补、员外、检校官已赢二千,太府之帛为殚,太仓之米不支。臣前请停金仙、玉真,讫亦未止。今前水后旱,五谷不立,繇兹向春,必甚饥馑,陛下欲何方以赈之?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帝嘉其直,以左散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
先天元年,为侍中。从猎渭川,献诗以讽,手制褒答,并赐物五十段。明年,封梁国公。窦怀贞等诡谋乱国,知古密发其奸,怀贞诛,赐封二百户,物五百段。玄宗恨前赏薄,手敕更加百户,旌其著节。是冬,诏知东都吏部选事,以称职闻,优诏赐衣一副。自是恩意尤渥,由黄门监改紫微令。与姚崇不协,除工部尚书,罢政事。开元三年卒,年六十九。宋璟闻而叹曰:“叔向古遗直,子产古遗爱,兼之者其魏公乎!”赠幽州都督,谥曰忠。
(节选自《新唐书•魏知古传》)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文言断句能力)
A.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B.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C.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D.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文化常识)A.“进士第”是古代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进士”是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B.“服除”亦称“除丧”、“脱服”,俗称“脱孝”。古代丧礼仪式之一。即除去丧礼之服。古代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服丧期的长短。“期”为一周年,“大功”为九个月,“小功”为三个月。C.“赠幽州都督”中的“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赐死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也称追赠;其余还有赠官、赠典等。D.“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后妃等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分析古文能力)
A.魏知古正直有才能,考中进士后,先后两次编修国史,仕途顺利,多次升迁,历任卫尉少卿、检校相王府司马、吏部侍郎等官职。
B.唐睿宗为公主修建道观,魏知古多次进谏,直言盛暑修观,劳民伤财,有违安养百姓的治政之本,唐睿宗认为他言辞恳切,于是停止了修建道观。
C.窦怀贞等阴谋乱国,魏知古秘密揭发他们的阴谋,窦怀贞被杀,魏知古被赐封二百户,五百段物。随后,玄宗亲笔下诏又增加一百户,表彰他显著的节操。
D.魏知古担任侍中期间,多次受到封地、财物的赏赐,恩意优渥。然兴衰不由人,后因与6 / 8 姚崇不和,改授工部尚书,罢除参知政事一职。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翻译句子)
1)乖人事,违天时,起无用之作,崇不急之务,群心震摇,众口藉藉。(5分)2)从猎渭川,献诗以讽,手制褒答,并赐物五十段。(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雪夜感旧① 陆游
江月亭前桦烛香②,龙门阁③上驮声长。乱山古驿经三折④,小市孤城宿两当⑤。晚岁犹思事鞍马,当时那信老耕桑。绿沉金锁俱尘委,雪洒寒灯泪数行。
[注]①本诗作于1197年,陆游73岁,闲居江阴。②江月亭:在今四川广元。桦烛:用桦树皮作的烛。③龙门阁:在今广元市北。④三折:即三折铺,在夔州(今重庆市奉节县)至梁山(今属四川)道中。⑤两当:今甘肃两当县。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鉴赏古代诗歌能力)
A.首联描绘了诗人雪夜于亭前阁上所见之景,桦烛的香气和悠扬的驮声交织回荡,营造出悠远绵长的意境。
B.颔联中“经”“宿”两个动词,凝练地再现了诗人紧张奔波的岁月,刻画了他为筹划抗金而不辞辛劳的形象。
C.前四句一句一个场景,以时空的变换串联起一幅幅画面,映现了诗人的生活情形,为下文抒情蓄势。
D.尾联写到绿沉枪和锁子甲,意在比喻诗人的从军生涯,如今只能委身尘埃,诗人借此表达对朝廷不图北伐的不满。
E.后四句与上文相对照,突出了诗人的心理活动与情感,特别是末句,写诗人灯下独坐,老泪纵横,既点诗题,又呼应首句。
15.有人认为“颈联中‘那信’二字尤佳”,请结合全诗对“那信”一词进行赏析。(6分)(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默写常见名句)(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来质问秦统治者,批判其贪婪与挥霍。
(2)庄子的《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3)《爱莲说》中,周敦颐以“”概括评价了莲。
第II卷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成语)①《水浒传》英译《在河边发生的故事》,《红楼梦》俄译《红色阁楼里的梦》,原著的韵味全失,使中国读者觉得简直不可理喻。②小剧场正上演昆曲《游园惊梦》,云台上那青衣眼神流转,碎步生莲,才一开腔便先声夺人,楼上楼下的看客皆轰然叫好。
③对于刚刚起步创业的大学生来说,无论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都要脚踏实地,登高自卑,决不能好高骛远,妄想一步登天。④在那流金铄石的岁月里,许多人致力于中国的金融改革,并为证券市场的建立付出了不少心血,为沪深两市立下汗马功劳。
⑤面对盘根错节的贪腐案件,调查组办案人员抱持坚定信念,纵使拔出萝卜带出泥,也绝不7 / 8 投鼠忌器,看了佛面看僧面。
A.①④
B.②③
C.③⑤
D.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病句)A.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自开播以来,众多粉丝每天除了关注剧情的发展,茶余饭后,也在热烈地讨论着剧中人物的悲欢离合。
B.论文造假不仅导致研究重复低效、垃圾论文成堆,而且亵渎了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学术规则。
C.按照法律规定,从事食品经营需要获得许可,但是目前一些网络食品经营者并没有取得资格,今后需要加大这方面的规范和管理。
D.雾霾严重影响百姓的生活,要治理雾霾,既要靠完善治理大气污染的法律法规,又要靠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生活方式、使用清洁能源等措施来实现。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语言连贯能力)曲水流觞,就是引水环流成弯弯曲曲的渠,曰:“曲水”;在水面上放置盛酒的杯子,即“觞”(陶制的杯子,因其两边有耳,又称“羽觞”),任其浮于水面顺水漂流.,然后吟诗作赋,以为娱乐,相当温文尔雅而有情趣,令人心向往之。A当杯子流到拐弯处速度会减缓,水边的宾客取而饮之 B当杯子流到水边两宾客交接处,争而取之
C当杯子流到直流处速度会加快,水边的宾客取而饮之 D当杯子流到拐弯处速度会减缓,水边的宾客争而饮之
20.2016年11月30日,一份古老的历法“二十四节气”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也许是世界上最有诗意的历法,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5分)(文化常识)
二十四个节气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①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②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③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愁多知夜长,仰观众星列。
④闻道新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须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⑤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请根据诗歌描写的内容,推断诗歌对应的分别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个节气 ① ②③④⑤
21.请你写两句劝导语或警示语,提醒大家在校期间管控好手机,学校将制作成标语悬挂在教学楼前。每句不超过 20字,至少用上一种修辞手法。(6分)(语言表达能力)
四、写作(60分)(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60分)高考成绩下来后,小章同学的成绩刚够本省二本段,小章犹豫不决:上二本,就得到偏远地方,将来就业就可能留在那里;要上高职专科,一辈子可能就是蓝领,难以出人头地:如果复读,又担心明年上不了一本,又耽误一年。假如你是小章,你怎么选择,请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入情入理的阐明道理,明确你的选择,阐明你的理由,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8
第三篇:高中19届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
达州市普通高中2019届第一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我国历史上究竟有没有法治思想,有没有法治传统?今天我们回望历史,研究中国自己的法治道路,很多人会想到这个问题。如果按照我们现代人对法治的理解,我国古代立法、司法实践算不算法治文明,与我们当代的法治实践有何关系,能否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有益借鉴?对此,学术界有不同看法。一些人认为,法治是舶来的概念,我国历史上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治。虽然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过法家思想家,他们的学说理论对社会发展、国家统一产生过巨大推动作用,但不少人还是认为,法家的法是刑法,法家只有刑法之治。
这样的看法有其道理,不过也有过于简单之嫌。我们可以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认真听听法家的话语。“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故吏不敢以非法遇民”“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等等,这些都是法家对其基本“法治”思想的表达。在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中,法家思想占据重要位置,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
法家以主张“以法治国”的“法治”著称,提出了一整套推行“法治”的理论与方法,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提供了理论根据。法家的“法治”思想产生于我国古代发生社会巨变的历史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法家的“法治”思想影响下,各诸侯国相继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变法。概括而言,法家的“法治”思想试图改变之前以血缘和宗法关系为根基的社会结构,并着手在自然人和自然人之间、自然人和国家之间尽可能建立起某种权利义务关系,并以此为联结、以地缘范围为依据建立起国家。国家不再是诸侯贵族的血缘联合,法律使得国家的统一有了新的整合基础。
法家的法是国家制定的成文法。这有别于以往古老社会的习惯或者不公开、不外传、只在统治者内部代代相承的治国典则。这种法律是用老百姓容易明白的文字写成的,写成以后是公布的,以普遍规则的形式明确告诉大家哪些行为是违法犯罪,这些行为会产生什么样的法律结果。这些法律公布以后,一方面使民众对自己的行为有所预期,能够约束自己的行为;另一方面也约束官吏,使其不能轻易违背法律而任意侵害老百姓,否则统治者就会丧失威信。在法家看来,法律如果没有信誉就无法得到执行。“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才能更好发挥法作为有效治理工具的作用。
可以看出,法家的“法治”思想是一种治国理论,强调国家治乱兴衰的关键不在于君主是否仁德,而在于法律制度。可以说,将法律视为一种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工具,将“法治”视为一种治国的基本方法,是法家“法治”理论的实质内涵。
不过,法家的“法治”思想,在我们今天来看,仍然属于古典的法治,所以不能直接移植过来为我们所用。今天我们借鉴传统法律文化,必须加以改造,使其与现代社会相适应。同时也要看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系统工程,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搬,但也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汲取一切有益的法治文明成果,包括科学借鉴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有益成分,从而更好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
(摘编自武树臣《听法家如是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我国古代是否有法治思想和法治传统,学术界存在着一边倒的否定声音。
B.法家提倡奖惩分明,不论身份高低贵贱或者情感亲疏远近都要按照法律行事。
C.法家以地缘范围为依据建立起了国家,改变了以血缘和宗法关系为根基的社会结构。
D.在法家看来,国家治乱兴衰的关键既取决于君主的品德,又取决于法律制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引用法家的相关言论否定了学术界对法家及法治思想的简单而偏颇的认识。
B.文章以事实依据和理论依据证明了中国古代有法治思想,也有先进的法治文明。
C.文章借用法家治国的法治思想,采用归谬法阐释了法家“法治”理论的实质内涵。
D.文章采用层进式结构论述了法家的“法治”思想在治国方面的重要意义和借鉴作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法家的法治理论丰富了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首屈一指的地位。
B.要让法律更好地发挥治理工具的作用,就要君臣官民遵纪守法,让统治者树立威信。
C.法家的法律对官吏和百姓均有约束力,为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提供了理论支撑。
D.建设社会主义法治要吸收借鉴一切有益的法治文明成果,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画
家
马晓红
高速公路在山间蜿蜒几十公里,满眼都是大大小小的山。高低起伏,浓淡相间,宛如一幅山水画。
我就在这山沟沟里爬了十几年,“爬”进了县城的中学,“爬”进了省城的大学,“爬”进了大都市的高楼大厦。
工作近十年,整天忙忙碌碌,却总觉得前路很是迷茫。整天对着灰蒙蒙的天冷冰冰的楼真真假假的网络,有时会不免会想起家乡的青山碧水野果父老乡亲。
暮春,请了几天假,回家探望一下老父亲,顺便
“思考人生”。
汽车越过一道山梁,眼前豁然开朗,山下就是生活过六年的县城。
但眼前的县城却不是记忆中的样子了。
在我记忆里,说是县城,也就两横一竖三条街,街窄房矮树多。每天早读,总是伴着鸡鸣狗吠开始。早读完,跑到街尾买两根油条还能跑回来上第一节课。
现在,撞进我眼里的,俨然一个发展中的现代化城市。
宽阔大气的广场,周围矗立着十几幢高楼大厦。四五条宽阔的水泥路,以广场为起点,向四周延伸。路两旁,是一排排新建的高高矮矮的大楼。远处,还有高高的塔吊在云端旋舞。白云的间隙,隐隐约约露出些青绿色。
走到广场中央,想好好打量一下这座新城,却被一个老人吸引住了。
老人身着长袍,满头白发,面前撑着画架,专注地在画布上涂抹着。
夕阳穿过远山,穿过高楼,落在老人身上,泛起一层淡淡的金黄。
看老人如此专注,我也不忍打扰,就默默地站在一旁看着他画画。
画的内容很是奇怪——
眼前,高楼耸立,尘土飞扬。身边,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画布上,却是青山巍然,苍松挺立,绿水环绕,茅舍俨然。
老人有时抬头看看高楼,低头画上一棵古树;有时对着柏油路凝视良久,在河面描上几圈涟漪;有时观察匆匆的路人,在田间添上几个农夫……
良久,老人搁下画笔,后退两步,欣赏自己的作品。
只见田间阡陌交通,河面白鹭翻飞。一叶渔舟,漂于青山碧水之间。船尾立一老人,青衣白发,弯腰摇橹,河面水波微起,游鱼相伴。船头坐一老妇,红裙青丝,手挽竹篮,篮中红荷初绽,娇艳欲滴。
仔细一看,那老人的衣着神态,赫然就是画家自己。
突然,我在画上看到了自己:田间小路,布衣草鞋,戴笠荷锄,牵一头褐色水牛,驻足欣赏路边绿油油的水稻和彩蝶似的蚕豆花。
“老人家,你画的是……”看眼前的画,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我画的就是这里。”他在稻田旁添上一棵杏树,“几十年了,变化太大,有些东西也记不清了,只能靠想像了。”
“那画里的人……”我迟疑了一下。
“划船的是我,摘荷花的是我妻子,田埂上牵牛的人就是照你的样子画的。”老人笑了笑,“我妻子一直向往这样的田园生活,但直到去世都……我现在带她回来了,可惜家乡变了……”
“你就是南山先生吧!”我去年参观过他的画展。他的山水油画带着浓浓的中国风,画展的主题就是“自然和谐,天人合一”。
他不置可否,开始收画架。
“我也是这里的人,家就在那边的山里。”我指指远处的群山。
老人停了手,看着我。
“我也好几年没回来了,变化太大了!”我看着眼前的大厦,“整天对着灰蒙蒙的天,冷冰冰的楼,挺怀念家乡的山水,可现在……”
“社会总要发展的嘛!”老人继续收拾画架,“不过……”
“总是破坏了才知道补救!”我指指周围,“你看,这小小的山城都还在不断扩张。”
“是该觉醒了!”画家抬起头,背起画架,慢慢远去了。
天色尚明,去广场中心大厦看看,给老爸买点东西吧。
大堂正在布置图片展,宣传城市建设的成就。一张名为“伟大启航”图片上,县长站在挖掘机前,建筑师一手拿着规划图,一手指着远方的群山。
图片下的文字说明,介绍了这个驰名中外的建筑设计师,赞扬他“感恩故里”“回报乡梓”。
那个建筑师,赫然就是广场上那位老画家——南山先生。
(选自《玉融文学》2018年第1期)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记忆中的小城而今俨然成为一个发展中的现代化城市,今昔对比形成强烈反差令人感慨不已。
B.本文以“我”为线索,塑造了投身于家乡城市化建设中的南山先生的光辉形象,表达了“我”由衷的赞美之情。
C.“是该觉醒了”中的“觉醒”是说我们既要城市化,也要给青山绿水田园乡村留出空间,不能盲目发展。
D.本文在描写画家作画时,运用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方法,把画家刻画得生动形象亲切可感。
5.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南山先生的人物形象。(6分)
6.简要分析小说结尾的作用。(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20世纪40年代基于抽象数学推理的可编程数字计算机的发明使一批科学家开始严肃地探讨构造一个电子大脑的可能性。
1956年,在达特茅斯学院举行的第一次会议上正式确立了AI(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会议的参加者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间是AI研究的领军人物。
他们中有许多人预言,经过一代人的努力,与人类具有同等智能水平的机器将会出现同时,上千万美元被投入到AI研究中,以期实现这一目标。
最终研究人员发现自己大大低估了这一工程的难度,美国和英国政府于1973年停止向没有明确目标的人工智能研究项目拨款。
七年之后美国政府和企业再次在该领域投入数十亿研究经费.人工智能研究领域诸如此类的高潮和低谷不断交替出现。
与第一代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的乐观估计不同,具有与人类同等智能水平的机器至今仍未出现。
(节选自《人工智能简史》
材料二:
中国AI论文总量和高被引论文数量均位列世界第一2017年,中国在该领域的论文占全球论文总量的27.68%,遥遥领先其他国家,在专利中请方面,中国成为全球A专利布局最广的国家,数量略微领先美国和日本。
在人才投入上,截至2017年,中国AI人才拥有量达到18232人,占全世界总量的8.%,仅次于美国的13.9%,但是杰出人才占比较低,高强度人才投入的企业,中国仅有华为一家进入全球前20。
在企业规模上,中国AI企业数量排在全球第二,北京是全球AI企业最集中的城市,中国AI市场增长迅速,201年中国A市场规模达到237亿元,同比增长67%,预计2018年增速将达到75%.中国AI已经在医疗健康、金融、教育、安防等多个垂直领域得到应用,语音和视觉类产品最为成熟。
各国A战略与政策各有重点,中国A政策聚焦于实现A领域的产业化,助力中国的制造强国政策,中国AI政策主要美注中国制造、创新驱动、物联网、互联网+、大数据科技研发这六个方面。
AI技术发展推动了零售、农业、物流、教育、金融等其他行业的发展模式,重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环节,同时也对就业、隐私安全、社会公平等方面形成了不小的挑战。
(节选自《中国人工智能报告2018》)
材科三:
材料四:
近日,美国国防部提出建立“联合人工智能中心”,统筹规划建设以军事技术和军事应用为两大支撑的智能化军事体系,旨在抢占AI军事化应用先机,保持美国在该领域技术优势。
作为世界军事革命领跑者,美军将发展AI置于维持其全球军事大国地位的科技战略核心,世界主要国家也纷纷向这一军事竞争新高地发起冲击,一场AI军事化应用的竞赛悄然展开。
AI应用于军事领域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AI技术将成为决定未来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在智能化军事体系中,“战争是战争的继续”将成为AI军事化应用“自主推送”的结这个意义上说,武器系统的智能化程度愈高,后果愈严重科技进步应该成为造福人类的福音,而不是成为威胁人类生存与发晨的丧钟,这样看来,AI对于人类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
(节选自“中青在线”2018.09《人工智能军事化应用隐忧重重》)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AI研究领域的正式确立是1956年在达特茅斯学院举行的第一次会议上,参会者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间是AI研究的领军人物。
B.中国AI论文总量及高被引论文数量遥遥领先其他国家。在专利申请方面中国也成为人工智能全球布局最广数量最多的国家。
C.从2014年到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自51.7亿增加到238.2亿,这一市场增长量巨大并且按照同等比率增长。
D.美军为了维持其全球军事大国地位,把AI置于军事战略核心地位,世界主要国家也纷纷向这一军事竞争新高地发起冲击。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因为AI研究领域的高潮和低谷不断交替出现,所以具有与人类同等智能水平的机器仍未出现。
B.中国人工智能申请专利细分领域百分比在机器人、神经网络、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方面均高于美国。
C.中国AI在语音和视觉类产品最为成熟,在医疗健康、金融、教育、安防等多个垂直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D.AI技术成为决定未来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AI应用于军事领域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
9.解释材料中“双刃剑”的含义,AI作为“双刃剑”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概括说明。(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
李革,字君美,河津人。父余庆,三至廷试,不遂,因弃去。革颖悟,读书一再诵,辄记不忘。大定二十五年进士。调真定主簿。察廉,迁韩城令。同知州事纳富商赂,以岁课军须配属县,革独不听,提刑司以为能。迁河北东路转运都勾判官、太原推官。丁母忧,起复,迁大兴县令、中都左警巡使、南京提刑判官、监察御史、同知昭义军节度事。丁父忧,起复,签南京按察事。
泰和六年,伐宋,尚书省奏:“军兴,随路官,差占者别注,阙者选补,老不任职者替罢,及司、县各存留强干正官一员。”革与签陕西高霖、签山东孟子元俱被诏,体访三路官员能否,籍存留正官,行省、行部、元帅府差占员数及事故阙员,老不任职,赴阙奏事。改刑部员外郎,调观州刺史兼提举漕运,陕西西路按察副使,大兴府治中。知府徒单南平贵幸用事,势倾中外,遣所亲以进取诱革,革拒之。
兴定元年,胥鼎自平阳移镇陕西,革以知平阳府事,权参知政事,代鼎为河东行省。是时兴兵伐宋,革上书曰:“今之计当休兵息民养锐待敌宋虽造衅止可自备若不忍小忿以勤远略恐或乘之不能支也。”不纳。太原兵后阙食,革移粟七万石以济之。二年,宣差粘割梭失至河东,于是晚禾未熟,牒行省耕毁清野。革奏:“今岁雨泽及时,秋成可待。如令耕毁,民将不堪。”诏从革奏。
十月,平阳被围,城中兵不满六千,屡出战,旬日间伤者过半。征兵吉、隰、霍三州,不时至。裨将李怀德缒城出降,兵自城东南入。左右请革上马突围出,革叹曰:“吾不能保此城,何面目见天子!汝辈可去矣。”乃自杀。赠尚书右丞。
赞曰:《传》曰:“君子之言,其利博哉!”徒单镒拱扼一语而宣宗立,厥功懋矣。徒单镒为外官,惟孙即康诡随,乃骤至宰相,古所谓斗算之人,其即康之谓矣。贞祐执政李革,可谓君子,其进退之际,有古人为相之风焉。
节选自《金史·卷九十九·列传第三十七·徒单镒、孙即康、李革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今之计当休兵息民\养锐待敌\宋虽造衅止\可自备\若不忍小忿以勤远略\恐或乘之\不能支也
B.今之计当休兵\息民养锐待敌\宋虽造衅\止可自备\若不忍小忿以勤远\略恐或乘之\不能支也
C.今之计当休兵\息民养锐待敌\宋虽造衅止\可自备\若不忍小忿以勤远\略恐或乘之\不能支也
D.今之计当休兵息民\养锐待敌\宋虽造衅\止可自备\若不忍小忿以勤远略\恐或乘之\不能支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尚书省”形成于东汉,发展至隋定型,唐时主要负责执行诏令,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
B.“权参知政事”中“权”即代理、暂代。“署、行、守、摄、假、迁”都有代理官职之意。
C.“赠尚书右丞”中“赠”指古代朝廷为表彰大臣的功绩,在大臣死后追授较高的官职或称号。
D.“赞曰”中“赞”是史传类作品中作者或注家用来对作品人物或事件进行评论、阐发观点的。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革聪明机敏,正直廉洁。他才华出众,过目不忘,拒绝权贵亲信的功名引诱,被朝廷赏识
B.李革恪尽职守,奉公敬业。两次伐宋他均积极支持,认真递选官员,转运粮食,以救济金朝军队。
C.李革体恤民情,保护农耕。他考虑民意,上奏反对朝廷耕毁清野,意见最终为朝廷所采纳
D.李革竭忠尽智,忠君爱国。平阳被围,他奋勇抵抗,城破之时,他放弃突围,自杀以殉国。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同知州事纳富商赂,以岁课军须配属县,革独不听,提刑司以为能。
(2)徒单镒为外官,惟孙即康诡随,乃骤至宰相,古所谓斗筲之人,其即康之谓矣。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行路难
张籍
湘东行人长叹息,十年离家归未得。
弊裘羸马苦难行,僮仆饥寒少筋力。
君不见,床头黄金尽,壮士无颜色。
龙蟠泥中未有云,不能生彼升天翼。
【注】①弊:同“敝”:破旧的。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与李白的《行路难》一样都属于乐府杂曲歌辞,均为古体诗。
B.首句“长叹息”总领全诗,引出下文“湘东行人”对自身境遇的叹息。
C.“壮士无颜色”写出了壮士面对窘境,容貌意态不再像往昔那样昂扬。
D.本诗第七句采用了比喻手法,把泥中的蟠龙喻为盘曲泥泞难行的道路。
15.结合全诗,分析“湘东行人”的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6分)
(1)庄子在《逍遥游》中说宋荣子宠辱偕忘,毁誉由人:他面对世人的赞誉并没有变得更勤勉,而面对“
”,这是因为他既能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关系,也能“
”。
(2)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渲染了紧张肃杀、残酷壮烈的战场气氛。
(3)杜牧的《阿房宫赋》中点出了阿房宫地理走势的两句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人最终关切的,是自己的存在及意义。意义意味着价值,有意义的人生才是值得过的人生,人们愿意在有意义的事情上投入精力,正是因为这样的过程能够体现人生意义,那些不畏劳苦艰辛、积极求解人生真谛的人,不仅能赋予自己前行的力量,也能为他人点燃盏明灯,照亮生活的道路.然而,追寻意义的旅程,不可能是的。现实中,有的人在浮华中迷失自我,被事物外在的表象遽挡了视线;有的人紧盯着物质财富,房子车子、票子样样不缺,精神世界却
;有的人贪恋职位官帽,除此之外心无所寄情无所托,只能在的焦虑中艰难度日。如果一个人缺少对意义的追问和思考,就容易受各种诱惑所扰。(),进而陷入空虚无聊的境地,一个人只有让自己的生命走出自我狭隘的小圈子,与更远的远方和更多的他人相联系,才能走上通向意义世界的坦途。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蹴而就
一贫如洗
患得患失
长此以往
B.一帆风顺
倾家荡产
忧心忡忡
从长计议
C.一帆风顺
一贫如洗
患得患失
长此以往
D.一蹴而就
倾家荡产
忧心仲忡
从长计议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个人如果缺少对意义的追问和思考,就容易被各种诱惑所扰。
B.如果一个人缺少对意义的追问和思考,就容易被各种诱惑干扰。
C.如果一个人缺少对意义的追问和思考,就容易受各种诱惑所扰。
D.一个人如果缺少对意义的追问和思考,就容易受各种诱惑干扰。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干事创业的激情与斗志个人难兔会失去
B.个人难免会失去干事创业的激情与斗志
C.难免会失去干事创业激情与斗志的个人
D.个人干事创业的激情与斗志难免会失去
20.下面是一名娱乐圈明星在其新书发布会上的发言片段,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得体,请找出并作修改。(5分)
今天是我的大作发布会,也是我三十华诞,感谢各位嘉宾和粉丝前来恭贺.这部作品是我的呕心沥血之作,我将惠赠给在场的每位朋友,渴盼你们拜读后提出宝责的意见;我一定听取你们的高见,以便在今后的文学创作上更上一层楼。
21.请把下图的中美贸易战的相关情况写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字。(6分)
开放国门
一带一路
得道多助
中国
应对措施
挑战
应战
贸易战
后果
解决之道
合作共赢
美国
树立壁垒
勒索盟友
失道寡助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材科.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2018年10月24日,故宫博物院的家具馆对外开放,许多参观者第一次欣赏到宫廷紫檀家具的绝美。紫檀虽美,但它“五年一年轮,千年孕一木”。
2.当下,对“超速”的渴望正涌动成一股潮流,高铁要提速,5G时代已经来临,生活节奏在加快。“我报翻译速成班,一个月就能拿下口译资格证”“我刚买了明星快速养成手册,正在琢磨如何一夜成名”“我养猪只要两个月都能催肥”“一对一补课,保你每次提10分”,人们急于工作,急于学习,急于生活,急着看成效。
3.中国2017年GDP增速为6.9%,2018年GDP增速为6.5%,GDP减速的原因是为了提高经济质量,为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更好的社会稳定和更广的发展空间。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第四篇:[百强中学]2013届新疆乌鲁木齐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验语文试卷
1.用课文原句填空。(每空1分,共9分)(1)__________,君子好逑。(《关雎》)(2)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的《次北固山下》)(3)望西都。(张养浩的《山坡羊 潼关怀古》)(4)策之不以其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马说》)
(5)杜甫的《春望》中感伤时事,抒发离别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6)《曹刿论战》中体现取信于民思想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在横线上默写出古诗文名句。(8分)(1)学而不思则罔,(2)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3)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4)挥手自兹去,(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描写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__________。(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7)__________,载不动许多愁。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要以人为本,赏罚分明,正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
1.阅读安宁的《这样的父亲》,完成小题。(20分)
①秋末冬初,寒意渐浓。办公室的门忽然无声地开了一条缝,却不见人。正诧异间,一个脏兮兮的蛇皮袋伸了进来。
②同事们不约而同地抬起头,过了两三秒钟,才看见蛇皮袋后面有一个和袋子一样脏的中年男人,两眼通红,一脸倦容,头发零乱。头上还黏着草屑,穿着一件皱巴巴褪了色的衣服,右手的袖子卷过手肘,左肩背着一个破破烂烂的包裹。他迟疑地从门缝中挤进来,似乎感到了大家目光中的厌恶,于是停住脚步,小心翼翼地问:“张老师„„在吗?” ③“哪个张老师?”
④“就是我儿子的班主任呀。” ⑤“你儿子是哪个班级的?”
⑥他说了一个班级,并报出了他儿子的名字,同事中有几个人便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他们都是那个学生的任课老师,都惊讶于那样出色的孩子的父亲竟是这个样子!⑦有人告诉这位父亲,他儿子的班主任出去了,让他先进屋等一会儿。男人小心地走了进来,他把两个包放在地上,人也“扑通”一声坐下去,直接坐在了地上!大家都愣住了,纷纷叫他起来,让他坐到椅子上,他却着急地连连摇手。
⑧大家不再坚特,转而询问他从哪里来,找儿子做什么。
⑨听到热心的询问,他的声音完然哽咽了。他说,两年前,他妻子因受惊吓得了间歇性精神病,家人稍一疏忽,她就离家走失了。两年来,四处求医问药,仍没有好转。前些日子,因忙农活疏于看护,妻子再次离家。他风餐露宿,不分日夜地已经寻找了近一个月。说到这里,男人长叹一声,窝在眼里的一汪泪终于滚落下来„„看得出他是一个很有自尊的人。有人给他纸巾,他摇摇头,从衣袋里扯出一块皱巴巴的手帕,到门外去擦。⑩同事小余默默地起身,倒了杯水递给他。小宁把自己刚买的两张热馅饼放到男人的袋子上。其他人都从座位上站起采,不知谁带的头,有人把一些纸币放到他的包袱上。⑾男人有些不知所措,涨红着脸,慌忙摆着手:“不„„不是的,我不是这意思,我是来看看孩子的。”他拿起小宁给的馅饼说:“老师给的这个,我要。”随即把那些纸币抓起来放到就近的桌上,说:“这个我真不要,那成啥啦!”
⑿张老师回来了,男人简略地把刚才的话又说了一遍,然后向老师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老师们纷纷夸他儿子,他听了,点着头,脸上的愁容散去不少。
⒀张老师出去叫他的儿子,男人不安起来,东张西望,好像在找什么,只见他快步走到镜子前把自已从头到脚仔细地整理了一遍。做这些时,他似乎完全忘了身边的其他人。
⒁走廊里传来了脚步声,男人侧耳听了听,忽然现出了紧张的神色,他飞快地把自己掉在地上的“家当”塞到桌下,再次扯了扯衣服,然后,从怀里掏出一把零碎但叠得十分整齐的钞票,看得出,那是他给儿子准备好的生活费。
⒂门开了,张老师的身后走来一个个头高高、眉清目秀的小伙子,一进门就冲男人露出了两颗小虎牙,脆脆地喊了一声:“爸!”
⒃这时候,我发现,一直卑微拘谨的男人挺直了身子„„
⒄他和儿子说话的声音,和所有过着平静幸福生活的父亲没什么两样。儿子沐浴在父亲话语的春风中,脸上泛着红晕,微笑着,不断地点着头,神色中没有一点因为有这样的父亲而生出的难堪和羞愧。如果说这之前这住父亲给人的感觉是一棵被人踏在脚下奄奄一息的草,那么此时的他,则变成了一座可让人依靠的顶天立地的大山!
⒅我的眼睛湿润了,惊叹于这种变化且深深为之感动。看着四周,同事们的脸上也写着同样的感动和敬重。我们惊叹这奇迹,更敬重这奇迹的创造者——父亲!我们也终于明白:这祥的父亲,应该有这样出色的儿子。
【小题1】阅读文章,请填写下面的表格。(4分)情节
“我们”的感情变化
中年男人刚出现在老师办公室 ①
中年男人对老师报出他儿子的名字 ② ③ 同情
中年男人见到了儿子 ④
【小题2】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两小题。(8分)(1)请结合文章谈谈最后一小节加点的“奇迹”的含义。(4 分)
(2)文题为“这样的父亲”,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是个怎样的父亲。(4 分)
【小题3】赏析第⒄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4分)
【小题4】阅读下面的链接文字并回答问题。(4分)【链接】“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取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我给了他10铜子的小费。(《我的叔叔于勒》)有人说“有怎样的父亲,就应该有怎样的儿子。”你同意吗?请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从不同的两个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阅读毕飞宇的《九月的云》一文,完成小题。(20分)
①有一种玩具你是不可能拿在手上把玩的,便是,这不妨碍你和它厮守在一起,难舍难分。②那是九月的云朵。这里的九月是公历的九月,如果换算一下的话,其实是农历的八月,在我的老家有一名老话,说,八月绣巧云。这句谚语是有语病的,是谁在八月绣巧云呢?不知道。那就望文生义吧,绣娘的名字就是“八月”。这样说好像也没有什么大问题。③在农历的七月,我的故乡有些过于晴朗,时常万里无云。正如《诗经》里说的那样:“七月流火。”都流火了,哪里还能有云?如果有,一定是遇上了暴雨,那是乌云密布的,一丁点的缝隙都不留。总之,七月里的天空玩的就是极端。到了八月,天上的情况发生了奇妙的变化,总体上说,一片湛蓝,但是,在局部,常常堆积起一大堆一大堆的云朵来。因为没有风,那些一大堆一大堆的云朵几乎就不动,或者说静中有动,它们孤零零的,飘浮在瓦蓝瓦蓝的背景上。你需要花上很大的耐心才能目睹到它的微妙变化。
④孩子都顽皮,没有一个人的屁股可以坐得住,可是,到了八月的傍晚,不一样了,猴子一样的孩子往往会变成幽静的抒情诗人,他们齐刷刷地端坐在桥上、墙头、草垛旁、河边,对着遥远的西方,看,一看就老半天。⑤真正让孩子们关注的当然不是云,而是动物。平白无故的,一大堆的白云就成了一匹马了。这匹白马的姿势很随机,有可能站着,也可能腾空而起。一匹马真的就有那么好看吗?当然不是。好看的是变幻。一匹马会变成什么呢?这里头悬念了,也可以说,有了玄机。
⑥四五分钟的静态足以毁坏一匹马的造型,我们可不急。两三分钟,或四五分钟,一定会有人最先喊出来:“看,变成一头猪了。” ⑦在通常的情况下,第一声叫喊大多得不到重视,一匹白马凭什么会变成一头白猪呢?可是,老话是怎么说的?天遂人愿——玄机就在这里,不知不觉的,一匹白马真的就幻化为一头白猪了,所有的眼睛都能见证这个遥远的事实。越看越像,最后成真的了,的的确确是猪。⑧我不知道“白云苍狗”这个词是谁发明的,他一定是一位心性敏感的倒霉蛋,他被人间的变幻与莫测弄晕了头,不知何去,不知何从。就在某一天,当然是“八月”里的一天,他的“天眼”开了,通过天上的云,他看到了苍天的表情,还有眼神。就在一炷香的工夫里,他理解了大地上的人生。他看到了人生的短暂和不确定性,他看到了命运姣好的静,还有命运狰狞的动。他由些成了一个怀疑论者,或者说,相对论者。他一下子就“明白了”,由此获得了生命里的淡定与从容。就像虞姬在临死之前所吟唱的那样:自古常人不欺我,成败兴衰一刹那(为了押韵,这里念“nuó”),一刹那啊。
⑨当然了,乡下的孩子是简单的,乡下的孩子看天上的云,不是为了“悟道”,更不可能“悟道”。我们只是为了好玩,怀揣的是一颗逛动物园的心。看了骆驼再看马,看了狮子再看熊,这多好哇。要知道,许多动物我们从来都没有见过——因为云朵的飘移,我们认识了。你看看,云和天空所做的工作居然是“科普”与“启蒙”。也还可以这样说,在看云的时候,我们其实在看露天电影,天空成了最大的屏幕,生命在屏幕上娣嬗,演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和“云”就是这样神奇,难怪我们的先人一遍又一遍地告诉我们:向大自然学习。我们观察大自然,研究大自然,其实都是学习。
⑩如果你的启蒙老师是大自然,你的一生都将幸运。“神马都是浮云”,这是前些年流行过的网络语言,颓废啊,颓废。唉,现在的孩子就知道浮云的虚幻,他们哪里能知道浮云的妙呢。其实呢,“浮云”要比“神马”神奇得多、有趣得多——全看你有没有那样的造化了。造化在天上,也在你的瞳孔里,在你的灵魂里。(《花城》2013年第4期,《青年文摘》2013年10月上)
【小题1】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将“九月的云”说成玩具?(4分)
【小题2】联系具体语境,回答下列三小题。(6分)⑪文章题目叫“九月的云”,而写的却是八月的云。矛盾吗?为什么?(2分)
⑫作者在第7小节所说的“遥远的事实”指的是什么?(2分)
⑬结合第8小节,说说你对“白云苍狗”的理解。(2分)
【小题3】第9小节说“乡下的孩子看天上的云,可不为了‘悟道’,更不可能‘悟道’”,而第8小节中的“他”看八月的云却悟出了“道”。文中说的“道”是什么?生活中,你也有过看自然景观悟出“道”的经历吧?试举一例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4分)
【小题4】结合本文和链接材料,完成以下综合题。(6分)
链接一:天上的云__________,姿态万千,变化无常: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张大棉絮,满满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川,像雄狮,像奔马„„
链接二: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链接三:积雨云越长越高,云底慢慢变黑,云峰渐渐模糊,不一会儿,整座云山崩塌了,乌云弥漫着天空„„
⑪有些事物很难描摹,打个比方,就容易讲清楚,而且显得生动活泼,很有趣味。仿照链接一中划线句续写下面句子.(4分)①夜幕四合,周围的群山,„„
②远处的霓虹灯亮了,„„
⑫ “云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下面是《九月的云》里描写云的句子,请阅读链接材料二、三,回忆学过的“气象与物候”相关知识,推断它们反映出来的天气情况。(2分)①乌云密布的,一丁点的缝隙„„
②一片湛蓝,但是,在局部,常常堆积起一大堆一大堆的云朵来。因为没有风,那些一大堆一大堆的云朵几乎就不动,或者说静中有动,它们孤零零的,飘浮在瓦蓝瓦蓝的背景上。天气情况①②
1.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壬戌之秋,七月既望①,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②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选自苏轼《前赤壁赋》)③
【注】①既望:指农历十六日。②属:同“嘱”,此处引申为“劝酒”。③共适:共享。【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2)醉翁之意不在酒(3)泛舟游于赤壁之下(4)而卒莫消长也 【小题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三处停顿。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小题3】下列选项中“之”的用法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耳得之而为声A.醉翁之意不在酒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D.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小题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小题5】【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期间所写,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乙】文作者还阐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悟,请结合【乙】文第2节谈谈你的理解。
2.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副使失物
李士衡①,使高丽②,一武人为副。高丽礼币赠遗之物,士衡皆不关意,一切委于副使。时船底疏漏,副使者以士衡所得丝帛藉船底,然后实己物,以避漏湿。至海中,遇大风,船欲倾覆,舟人大恐,请尽弃所载,不尔,船覆必难免。副使仓皇,悉取船中之物投之海中,更不暇拣择,约投及半,风息船定,既而,点检所投,皆副使之物,士衡所得在船底,一无所失。
注释:[李士衡]北宋人,当时为官。[高丽]古国名。【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李士衡使高丽()(2)副使者以士衡所得丝帛藉船底()【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既而,点检所投,皆副使之物。
【小题3】文中表明李士衡对高丽人“赠遗之物”的态度是(用文中的话回答)【小题4】短文讽刺了“副使者”
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下面两题。(5分)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①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注释] ①写作本诗时作者正被贬在柳州。【小题1】根据前两句诗描绘诗人所见的景象。(2分)【小题2】“想象奇异”是本诗的一大特色,请就此加以赏析。(3分)
2.欣赏下面诗歌完成后面的题(5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小题1】试品析首联中的“望”字的妙处。(3分)答:
【小题2】感悟诗人的情怀,说说这首诗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别具一格。(2分)答:
1.有一首歌这样唱到:“你在我眼中是最美”。初中三年,一定有许许多多最美的“你”留存于心间:百草园的美景乐事让人流连忘返;范仲淹的先忧后乐让人肃然起敬;艺术节的风采展示让人津津乐道;同学间的互助友爱让人啧啧称赞......这些最美的点滴一定会成为你生命中永恒的记忆。
请以“最美”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最美的,可以是景,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选哪方面内容来写由你自己定。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第五篇:2007年山东烟台市高三下学期诊断性测试
http://www.xiexiebang.com
快乐学习,尽在中小学教育网
2007年山东烟台市高三下学期诊断性测试
政治试卷
第1卷(必做,共40分)
第1卷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几年,为了赢得市场,许多手机厂家纷纷降价促销。某手机生产企业的决策者指出,降价决不是一种简单的让利行为,对外来说,降价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对内来说,则是要求企业自身进行“内部革命”回答1—2题。1.降价可以扩大市场占有率,这是因为
A.价格由价值决定,并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B.降价会导致商品的供过于求 C.降价会增加市场对该企业产品的需求量
D.降价会使商品价值量降低 2.要求企业进行“内部革命”主要包括①改革工艺,增加产品的价值量②提高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③强化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④完善内部分配机制,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2006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3397亿元,国家把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重点转向农村,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这说明
A.财政支出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首要保证 B.财政是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C.财政支持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D.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
4.2005年7月21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是1:8.1100,2007年2月27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是1:7.7471。这种变化表明
A.美元汇率升高
B.美元升值 C.人民币汇率升高
D.人民币汇率降低
5.某国有控股企业为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在企业内部逐步实行职工持股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制度。职工持股参与企业收益分配属于
http://www.xiexiebang.com
快乐学习,尽在中小学教育网
A.按劳分配
B.按技术要素分配 C.按管理要素分配
D.按资本要素分配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实施。回答6—7题。
6.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权包括
①监督宪法、法律的实施 ②监督“一府两院”的工作 ③监督人民政协的工作 ④监督民主党派的工作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7.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权以立法的形式来保证和规范,可以
①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②扩大人大的政治权力 ③确保人大监督的实效性 ④加强人大的依法行政力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8.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政务正在走进我们的生活。各级政府相继开通政府网站,设置咨询、举报、评议等专栏,有效地推进了政务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推行电子政务
A.增加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B.加强了政府的行政干预 C.方便了公民的政治参与
D.扩展了政府的管理权限
9.美国将玫瑰花定为国花,认为它是爱情、和平、友谊、勇气和献身精神的化身;俄罗斯选向日葵为国花,表达了他们向往光明,厌恶黑暗的情感。这说明文化具有
①多样性②时代性③创新性④民族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个音符无法表达出优美的旋律,一种颜色难以描绘出多彩的画卷”。这是2006年4月胡锦涛主席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讲过的一句话。从文化角度上看,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
B.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C.要维护世界文化的统一性
D.要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http://www.xiexiebang.com
快乐学习,尽在中小学教育网
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又影响着每一个人。回答11—12题。11.文化会影响人的
①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 ②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③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言谈举止和体貌特征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2.“乡音难改”、“耳濡目染”,分别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①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固定不变的特点 ③迁移默化的特点 ④历久弥新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3.“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国家的法律,尽管在具体条文和形式上可能千差万别,但 在本质上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这句话表明
A.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社会存在的性质由社会意识的性质决定
D. 社会存在是不断变化的
“爱心大姐”林秀贞用善良和爱心感动社会,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感动中国”2006十大新闻人物。回答14—15题。
14.林秀贞从1976年开始,义务赡养了6位孤寡老人,资助了14名贫困家庭子女步入大中专院校,在自己的工厂里安排了8名残疾人就业,她的无私奉献赢得了社会的广泛敬重。林秀贞的事迹表明
①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只有奉献社会和他人,才会得到社会对自己的承认和满足 ③正确的价值选择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标准 ④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是劳动和奉献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http://www.xiexiebang.com
快乐学习,尽在中小学教育网
15.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的主流媒体,报道和宣传林秀贞的感人事迹,其目的在于
A.大力宣传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 B.实现全社会价值选择的高度统一 C.发挥正确价值观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D.鼓励人们在完全的个人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2006年冬天,气温比常年偏高,形成了人们通常所说的“暖冬”。回答16——17题。16.暖冬是一种反常的气候现象,它的形成与许多人为因素有直接关系。这说明
A.事物联系是主观的,人们可以随意创造新的联系 B.事物联系是客观的,人的行为官S使事物产生新的联系 C.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D.事物总是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17.有专家指出,除非人类认识到自身行为对气候变化的长期影响,并采取切实行动来减缓这种影响,否则,人们所熟悉的自然界“将不再存在”。这提醒我们
A.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B.必须从根本上控制自然界的变化 C.必须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变自然规律
D.必须放弃工业化的发展道路
据统计,目前我国国内上网用户已超过1亿,居世界第二位。网络给人的影响越来越大。回答18—20题。
18.网络的发展给信息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公民通过网络,可以自由表达个人对某件事情的态度和主张。这表明
A.网络使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受任何限制 B.网络给公民行使言论自由权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 C.公民的言论自由需要通过网络来实现
D.网络是公民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主渠道
19.网络上的游戏可以开发智力,但部分学生由于痴迷网络游戏而荒废了学业。这一事实告诉我们
A.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B.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
C.外因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D.事物的性质主要由矛盾主要方面规定 20.针对网络的负面影响,我们应该
http://www.xiexiebang.com
快乐学习,尽在中小学教育网
①提高辨别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能力 ②加强道德修养,自觉进行文化选择
③远离网络,拒绝虚幻世界的诱惑④合理利用网络,不做网络的奴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第Ⅱ卷(必做50分+选做10分,共60分)
[必做部分]
2l.进入本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百姓生活发生了诸多变化。据国家统计局公报显示,轿车进入家庭的步伐不断加快,截止2006年底,全国私人轿车保有量达到1149万辆,轿车大量进入普通居民家庭,成为居民家庭消费的热点。
(1)从经济生活的角度分析,轿车进入居民家庭对国家和个人有什么重要意义(8分)(2)轿车大量进入普通居民家庭,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会引发出一 系列社会问题。简要说明其中蕴含的辩证法道理,并列举家庭轿车大量增加可能引发哪些社会问题(不少于两条)。(4分)
22.上世纪二十年代,弗莱明第一个发明了抗生素——青霉素。抗生素问世后,肺炎、脑膜炎等疾病得到了救治,抗生素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治疗药品。然而大量的临床实践使人们发现,抗生素具有导致血液疾病和产生耐药性等弊端。现在,医学界也不再把抗生素看成是灵丹妙药,而是慎重使用抗生素。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个道理的?(12分)
23.2006年11月4日—5日,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与来自非洲48国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齐聚北京,围绕“友谊、和平、合作、发展”这一主题,就进一步发展中非合作关系,推动南南合作、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等问题进行平等磋商,达成广泛共识。
(1)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请说明解决这一主题的主要障碍和有效途径各是什么?(4分)
(2)中国与非洲各国同属发展中国家,进—步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有什么经济、政治意义?(8分)
24.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http://www.xiexiebang.com
快乐学习,尽在中小学教育网
材料一: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各级政府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妥善解决各方面利益关系,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建设的成果。
(1)上述材料体现了政治生活的哪些道理?(4分)
材料二: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识。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2)建设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是什 么?(4分)
(3)有人认为,建设和谐文化,就要尊重文化差异,包容多样。你对此如何认识?(6分)
[选做部分]
25.[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
2005年7月6日,英国伦敦以54:50的微弱优势击败了呼声最高的法国巴黎,获得 2012年奥运会的举办权。伦敦的胜利,英王室功不可没,英王伊丽莎白二世的致辞和安妮公主的陈述打动了评委们的心。
(1)英法两国政体分别代表了资本主义国家政体的两种基本形式。从国家元首的职权上看,二者有什么不同?(4分)
(2)尽管英法两国政体存在诸多差异,但也有许多相同之处,请从政体和国体的关系、国家权力运行方式两个角度分析其相同点。(6分)
26.[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但这一增长是以牺牲环境、破坏资源为代价,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为特征。“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在保持7.5%经济增速情况下,实现GDP能耗下降20%的指标。这对保护我国环境、缓解能源紧张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1)从道德评价角度看,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是损人利己甚至是损人害己的行为。要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正确处理好三种伦理关系,即当代人之间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用现代伦理调整这三种关系,应确立哪两个基本原则?(4分)
(2)你认为应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6分)
http://www.xiexiebang.com
快乐学习,尽在中小学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