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之再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时间:2019-05-13 22:32: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八大之再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八大之再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第一篇:十八大之再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十八大之再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摘要:随着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改革的保障,是解决目前某些深层次问题的有效途径。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政治体制必然要面临不断的改革。只有改革才能获得新的发展,只有新的发展才能真正维护和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道路、政治制度。而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首要的是深入学习了解我国当今的国情、政治体制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因此本文着重介绍我国当今的国情、政治体制,并回顾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以谋求更加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关键词:十八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体制;政治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1):“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同样认清当今中国的国情也是解决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根据。考虑到我国的国情,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此我们也必须推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1987年10月25日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指出我国现在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我们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必须要深入了解这一阶段的国情以及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升到世界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勾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宏伟蓝图的历史新起点,是我国当前的具体国情。

在这一国情下我们必须要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逐步变为一个繁荣富强的工业国;要建设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要实现比较发达的科技教育文化;要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要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建设小康社会;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要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实现人民民主;要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当今的主要发展任务。2 我国的政治体制

所谓政治体制一般指一个国家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及相关法律和制度,简称政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域,政治体制都不尽相同。一个国家采取何种政体,与社会各阶层在国家政治经济中的地位有关,也同时受到社会所处的自然环境,历史传统,民族构成的制约。在我国政治体制主要是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体现国体的具体政治制度。

2.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治体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治体制。(2)它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它是我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历史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2.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邓小平指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5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能够保证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它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一,有利于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 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是指以不改变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为前提的政治管理体制的改革。包括领导体制,行政机构,干部人事制度,行政法规等方面的改革,是国家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目的在于调整部分社会关系,提高政治与行政管理工作的效能,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等事业的发展。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在不改变社会主义政治总格局和权力结构形式的前提下,对政权组织、政治组织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调整和完善。

3.1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和基本要求(4)

第一,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二,政治体制改革是为了革除原有具体制度的弊端,不断保持和发展我们自己的政治优势的需要;

第三,政治体制改革也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和稳定发展的需要。3.2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目标(5)3.2.1 总目标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的目标有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3.2.2 具体目标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的具体目标,就是要增强党与行政机构以及整个国家领导机关的活力;就是要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就是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以及基层的积极性,从而在政治上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

3.2.3 主要任务

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及标志性成就

4.1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突破口的探索

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13的讲话中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6)这标志了“文革”之后积极探索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突破口的开始。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分析了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

4.2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蓝图的规划

党的十二大之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和深入,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愈益迫切的要求,1986年,邓小平多次指出,重要的是政治体制改革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他指出:“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7)1987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七中全会讨论并原则上通过中央制定的《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决定将其主要内容写入十三大报告稿提交大会审议。十三大将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列为重要内容,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性质、目标以及方法、步骤等一系列问题。(8)第一次明确地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概括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近期目标,是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将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七个方面。从此,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开始由单项改革进入到有目标有步骤地全面配套改革的阶段。然而,1989年国内的政治**和国际上东欧剧变的发生,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产生了重大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但并未动摇政治体改革的基本方向。

4.3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全新目标

十四大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步确立了以坚定党的领导,确保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寓意的治国相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更加广泛、充分、健全的人民民主为全新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

1992年10月,根据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绝不搞西方的多党制。并提出今后政治体制改革的十大主要任务。1996年10月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总要问题的决议》。这一决议的贯彻为继续深化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氛围。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在北京召开,对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论断。大会指出,依法治国是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1998年开始的政府机构改革,开始尝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2001年9月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敏协调发展。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步入了新里程。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2012年11月,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9)。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未来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胡锦涛指出:“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10)在这方面,已有前车之鉴。某些国家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有的甚至实行比美国更彻底的直接普选,结果引发群族对立、社会撕裂,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停滞或衰退,往往带来意想不到的恶果。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可以说,我国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大方向上是不变的,但在具体实施上仍要加强完善。比如报告有针对性地强调了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可见我国政治体制在权利透明度方面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现在人民对政体的不满也多来自于此。不过我们有理由期待,在十八大后不太长时期内,这一方面会有很大的改善因。

谢春涛指出(11)政治体制改革相比于经济体制改革更难。政治体制改革调整的却是权力,而权力无疑是一件非常复杂和敏感的事情。比如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报告明确要求政府要“简政放权”,“推进大部制改革”,“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这相当于要政府进行一次自我革命,其难度可想而知。

但我们能相信我们一定可以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虽然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我们已经认准了大方向,构画出了蓝图,我们可以更主动、更有计划地去解决问题。我们坚信我们的党会从实际出发,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逐步积极稳妥地完成政治体制改革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

第二篇:十八大之再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十八大之再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摘要:随着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改革的保障,是解决目前某些深层次问题的有效途径。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政治体制必然要面临不断的改革。只有改革才能获得新的发展,只有新的发展才能真正维护和坚持社会主义的政治道路、政治制度。而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首要的是深入学习了解我国当今的国情、政治体制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因此本文着重介绍我国当今的国情、政治体制,并回顾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以谋求更加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

关键词:十八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体制;政治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1):“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同样认清当今中国的国情也是解决如何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根据。考虑到我国的国情,我们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此我们也必须推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1987年10月25日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指出我国现在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因此,在这一阶段我们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必须要深入了解这一阶段的国情以及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升到世界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这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勾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宏伟蓝图的历史新起点,是我国当前的具体国情。

在这一国情下我们必须要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逐步变为一个繁荣富强的工业国;要建设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要实现比较发达的科技教育文化;要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要逐步缩小贫富差距,建设小康社会;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要加强政治文明建设,实现人民民主;要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当今的主要发展任务。2 我国的政治体制

所谓政治体制一般指一个国家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及相关法律和制度,简称政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域,政治体制都不尽相同。一个国家采取何种政体,与社会各阶层在国家政治经济中的地位有关,也同时受到社会所处的自然环境,历史传统,民族构成的制约。在我国政治体制主要是指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即体现国体的具体政治制度。

2.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治体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治体制。(2)它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它是我国近代以来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我国历史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2.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邓小平指出:“评价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关键看三条:第一是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第二是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第三是看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5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能够保证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推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它有利于保证国家权力体现人民的意志,有利于保证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权力的统一,有利于保证我国各民族的平等和团结。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 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是指以不改变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为前提的政治管理体制的改革。包括领导体制,行政机构,干部人事制度,行政法规等方面的改革,是国家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目的在于调整部分社会关系,提高政治与行政管理工作的效能,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等事业的发展。

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在不改变社会主义政治总格局和权力结构形式的前提下,对政权组织、政治组织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调整和完善。

3.1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性质和基本要求(4)

第一,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二,政治体制改革是为了革除原有具体制度的弊端,不断保持和发展我们自己的政治优势的需要;

第三,政治体制改革也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和稳定发展的需要。3.2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目标(5)3.2.1 总目标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的目标有三条:第一,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第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第三,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3.2.2 具体目标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的具体目标,就是要增强党与行政机构以及整个国家领导机关的活力;就是要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就是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以及基层的积极性,从而在政治上创造出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

3.2.3 主要任务

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及标志性成就

4.1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突破口的探索

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12月13的讲话中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6)这标志了“文革”之后积极探索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和突破口的开始。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分析了党和国家领导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

4.2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蓝图的规划

党的十二大之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和深入,对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愈益迫切的要求,1986年,邓小平多次指出,重要的是政治体制改革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他指出:“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7)1987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七中全会讨论并原则上通过中央制定的《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决定将其主要内容写入十三大报告稿提交大会审议。十三大将政治体制改革问题列为重要内容,阐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性质、目标以及方法、步骤等一系列问题。(8)第一次明确地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概括为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目标。的长远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近期目标,是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将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七个方面。从此,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开始由单项改革进入到有目标有步骤地全面配套改革的阶段。然而,1989年国内的政治**和国际上东欧剧变的发生,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产生了重大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但并未动摇政治体改革的基本方向。

4.3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全新目标

十四大以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步确立了以坚定党的领导,确保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寓意的治国相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更加广泛、充分、健全的人民民主为全新目标的政治体制改革。

1992年10月,根据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绝不搞西方的多党制。并提出今后政治体制改革的十大主要任务。1996年10月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总要问题的决议》。这一决议的贯彻为继续深化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氛围。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在北京召开,对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论断。大会指出,依法治国是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突破口,1998年开始的政府机构改革,开始尝试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2001年9月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强调,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敏协调发展。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概念,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步入了新里程。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2012年11月,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9)。5 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未来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胡锦涛指出:“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10)在这方面,已有前车之鉴。某些国家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有的甚至实行比美国更彻底的直接普选,结果引发群族对立、社会撕裂,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停滞或衰退,往往带来意想不到的恶果。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可以说,我国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大方向上是不变的,但在具体实施上仍要加强完善。比如报告有针对性地强调了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可见我国政治体制在权利透明度方面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现在人民对政体的不满也多来自于此。不过我们有理由期待,在十八大后不太长时期内,这一方面会有很大的改善因。

谢春涛指出(11)政治体制改革相比于经济体制改革更难。政治体制改革调整的却是权力,而权力无疑是一件非常复杂和敏感的事情。比如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报告明确要求政府要“简政放权”,“推进大部制改革”,“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这相当于要政府进行一次自我革命,其难度可想而知。

但我们能相信我们一定可以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虽然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我们已经认准了大方向,构画出了蓝图,我们可以更主动、更有计划地去解决问题。我们坚信我们的党会从实际出发,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逐步积极稳妥地完成政治体制改革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参考资料:

(1)《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33页。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九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第224页。

(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3页。

(4)概论教研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二学习指南》(白皮书)第九章,2012版,第38页。

(5)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新华网,2008-5-24 06:49:10。(6)《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版,第146页。(7)《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64页。

(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十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版,第277页。

(9)胡锦涛向十八大作的报告摘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北京晚报,2012-11-08,07版。

(10)胡锦涛向十八大作的报告摘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北京晚报,2012-11-08,07版。

(11)谢春涛解读十八大报告:政治体制改革改什么,怎么改?中国经济网,2012-11-14 07:13

第三篇:浅析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浅析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摘要:到今天,中国的改革开放已愈三十年,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并行作为中国体制改革的两大主体工程。毋庸置疑,发展到今天中国的经济在改革开放的引领下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2010年,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与持续深化、成效显著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相比,政治改革显得步履维艰,严重滞后,而且还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步入新世纪,政治体制改革更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当今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食品安全问题、就业问题、腐败问题等,归根结底都是政治体制的问题,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已刻不容缓!

关键词:利弊、制约经济、人民民主

一、中国政治体制的利与弊

(一)中国政治体制的利

中国实行一党制最好,其理由也是十分充分的:中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并非纯粹的一党执政。现在有很多人希望在中国推行西方的多党制,多党竞争,轮流执政。他们认为,多党制可以制衡权力高度集中而产生的各种弊病,中国在现阶段实行多党制是实现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必要选择。西方的多党制得以有效运行,是以一系列历史、文化、经济与社会条件为基础的,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的。现阶段的中国是一个缺乏市民社会的自主性、没有充分的经济分化、没有社会利益充分分化、没有与这种经济与社会结构分化有机联系的宽容妥协的政治文化的社会,同时又是一个人口奇多,地区差别极大,文化素质低,封建根基极深的东方大国。如果强行推行多党制,从而严重阻碍经济发展和各种建设,很可能将重蹈文化大革命时的那种大民主实际是大破坏、大捣乱从而大失败的覆辙。一党执政有一个最大的优点,便是政策的连续性,不会像多党制那样由于政党的变更而引起国内外政策的巨大变化。我们知道,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三十多年来有效坚持的执行,所以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而且正确的决策,能够很快执行,不会因为各种力量的牵制而中途夭折。不像在西方,多党制上台的国家首脑,往往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特别是一些总统是被弹劾下台的,其施政纲领往往会被全盘否定。虽然其宪法与法律稳定,但是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却难以持续,除非前任首脑的主张也得到后任的认同,否则会一切推倒从来。

一党执政的最大优势就是办事效率高,能利用社会上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已经得到了最大的体现。震灾发生后,党中央发出抗震救灾的号召,一呼百应,很快调动举国之力抗震救灾。而多党制国家里,哪怕再正确的决策,如果没有其他党派及国会的同意,都无法实施;有时候,即使是总统提出的方案,也可能都要延迟一年半载才获得同意,甚至干脆被否决。

(二)中国政治体制的弊

在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的条件下,权力过分集中的党的领导体制则削弱党内监督功能。在这样的政治体制下,以党代政,必然导致政商不分,从而引发党的腐败问题。中共党内专司监督职能的机构是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纪委并不是向产生它的代表大会负责,而是向同级党委负责。因为地方各级纪检机关的人员编制、各项经费、干部任免等都归同级党委(党组)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讲,纪委对同级党委的监督,是下级对上级的监督,在实践中,很难对同级党委,尤其是对大权在握的党内第一把手实行真正的监督。尽管按规定,上级纪委可以监督下级党委负责人,事情往往是“看得着、管不着;管得着,看不着”,只要不发生重大问题,仍处于“虚监”状态,从而使反腐的难度加大。

在当今社会,腐败可以说已经成为中国的一种特有文化。以前是大包小包的送礼,现在是在不知不觉中,你回到家发现口袋里多了许多购物卡,优惠劵等。中国的饭局也形成了一种文化,当今饭局有五个三个,1、饭局三大功能:求人,密谋,庆功;

2、饭局三大准备:菜、酒、烟;

3、饭局三大礼节:让座、劝酒、抢埋单;

4、饭局三大活动:吹捧、忽悠、讲段子;

5、饭局三大语态:豪言壮语,疯言疯语,不言不语。在这种不良的党风下,必然引发贪污腐败案。社会的腐败事实出发,立案查处的官员人数、涉案金额数连年递增,大大超过了同期GDP的增长率。从下面的数据中可以我国看到目前各种合法的和不合法的腐败现状有多严重:根据中央电视台“焦点谈访”揭露,我国的年赌博资金的流出量达6000千亿元左右,根据《南方周末》2006年1月19日第14版揭露“公车一年消费多达3000亿,”根据《读者》2005。12月期第42页揭露:“公款吃喝白白吃掉2000亿”。仅仅这三个数字加起来,就几乎相当于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其中公车和吃喝消费还是合法的。相比于整个韩国首尔市政府的公车只有四辆,我们就可以明白其中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根据国际权威机构的数据,解决我们义务教育问题所需要的资金也仅仅只要200亿到600亿元。也就是只要我们的公仆门嘴巴中省下10%-30%,就可以解决我们义务教育所需要的资金了。

中国官员的腐败之严重,涉及之广泛,是世人皆知的,虽然中央对腐败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强,但是显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全国腐败依然猖獗,贪污数额之巨,不断被刷新。我们可以毫不客气的说,中国的腐败是体制性腐败,权力的高度集中和不受限制,很容易让人产生伸手捞钱的冲动,这不完全是道德问题,体制不完善,法律不严谨是其主要的诱发原因。

中国要发展社会要和谐,政治体制的改革是必然的。但是全国上下严重的官员腐败对这一进程产生了强大的阻力,因此中国反腐败必须超越传统认识上经济犯罪的概念,从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和谐稳定的高度来看待反腐败的重要性。

二、中国政治体制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在2010年3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答中外记者问上,温家宝总理在面对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提问关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时说了这样的句话:“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随着经济的发展,又产生了分配不公、诚信缺失、贪污腐败等问题。我深知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而且要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社会上新产生的问题,也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现行的政治体制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健康、稳健发展,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中国的经济发展必须转变方式已经是人所共知的常识。可以说,不进行深入的政治体制改革,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无法实现的,三十年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现实中经济改革的停滞也说明了这一点。必须看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能仅仅在调整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改革上下功夫,它已经超出了经济本身的范畴,涉及到了更加广阔和深入的社会和政治层面,从理论上说只用经济学的方法去分析是有缺陷的,看不到问题的真相和实质,从实践上说只用经济的方法既解决不了经济问题,更不能解决社会问题,仅仅追求经济的增长或者技术的创新,并不能直接带来稳定的公平的社会秩序。经济发展的方式实际上受到政治体制和社会结构的支配和制约,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配合和社会结构的深入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将是困难的,只有及时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广泛的社会建设,首先改革那些制约着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政治体制和机制,才能逐步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

经济不仅仅受经济规律的控制,而且也是由人来决定的,也就是由政治决定的,表面上看经济发展方式似乎是个经济问题,而其实质则是社会和政治问题,经济的背后是更加广阔的政治和社会结构。这一点,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有了相当深刻的认识,对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的关系做出了著名的论断:“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事情要人来做,你提倡放权,他那里收权,你有什么办法?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取决于政治体制改革。”

对经济的发展而言,没有什么因素比国家的作用更为重要。认同市场的人都不会否认:好的市场经济,要靠好的国家制度和政策来培育和支持。好的国家制度和政策,是好的市场经济的前提,而不好的国家体制和政策,必然导致市场的扭曲和经济效益低下。自改革开放来,中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它是不彻底的。当今的中国经济走向,很大成分上取决于政府的政策走向。我们知道,中国的房地产已产生了巨大的泡沫,房价高居不下。在这种环境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整顿中国房地产的政策,使如火如荼的房地产进入冰河世纪。有很多人都反对,他们认为,政府过多的将无形的手伸进经济市场,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在短期看,有可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从长远看,有害无利,只会使中国的经济陷于恶性的循环中。

政治体制是制约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性基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在各个历史时期都不断地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但直到今天依然进展不大的重要原因就是改革始终停留在经济层面,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根本。如果说前三十年的改革主要集中于经济领域,进行经济建设,是基于中国社会的现实做出的正确选择的话,那么今后的三十年顺序转入政治和社会领域的改革才是正确的选择,才能切实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人民要真正当家作主

时下,老百姓最不满意的,一是分配不公,一是腐败严重。而要有效治理这两大顽疾,唯有切实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立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概而言之,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这就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民意所在。

现在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实践中,一方面人大代表荣誉感有余而责任感不足,与人民特别是与其原选区和选举单位选民选民缺乏经常、必要和主动的联系。人大代表选举缺乏必要的竞争机制,缺乏选民对被选举者了解知情的有效措施,选民参与选举的主动性、严肃性不够,不珍视自己手中的选票,表现出对人大代表选举的冷漠。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程度较低,迄今仅在县乡两级人大实行直接选举。选民对人大代表无法行使经常、有效的基督。去年,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选举。在选举之前,我们被告知我们必须选哪一个,当时我们根本不知道我们选的那个人是谁,更没见过他。就这样,我的第一次选举权利浪费了。我相信,我的经历这是中国现行选举制度下的一个小小的缩影。人民只有有效行使了国家赋予的选举权,才能真正的实现当家作主。根据中国宪法,中国人民掌握国家的权力,是国家的主人。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原河南周口地区专员、水利厅长落网贪官——张海钦说:“人大政协工会让他们摆着代表人民的,其实人民连屁都不算。在中国除了官是人,老百姓都不是人。人大政协里名人多,富人多,开发商多,矿主多。你见过有老百姓在人大政协的吗?你见过人民选举过人大政协和官员吗?”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的民主意识不断提高,中国人民要开始真正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应该体现在——人民有权投票选举真正能代表自己意愿的“人民代表”,人民有权投票选举、罢免国家和政府领导人,人民有权自由选举和罢免区长、县长、镇长。

政治体制不改则亡,政治体制改则兴,政治体制改慢则亡,政治体制改快则兴。政治体制不改不行了,政治体制改革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跟不上观念变化的步伐,跟不上民众对民主自由要求的步伐,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27.[2]谷歌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腐败案件列表-维基百科。

[3]刘智峰.《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配合,难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国改革网.2011.6.20.

第四篇:中国政治体制改革

漫谈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一、政治改革的主要成绩1、2、3、4、党的领导关系以及党政关系更加协调化; 政企关系更加合理化; 制度建设更加完善; 机构改革更加有效,各种利益关系更加和谐。

二、制度改革的动力因素:1、2、3、经济发展是直接因素; 新兴阶层推动了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和谐社会理念提供精神动力。

三、存在问题:1、2、3、政治改革制度尚不健全; 政治改革需要有意识形态的改变; 经济发展初期可以允许维权政治的存在,但最后都要向民主政治方向发展。

第五篇:思想汇报之十八大

敬爱的党组织:

党的十八大举国关注,举世瞩目,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将全面回顾、总结过去5年和党的xx大以来的实践、经验,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大会将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意义重大,影响深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全面总结科学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把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这是全党全国人民对党的十八大的殷切期望。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准确把握十八大的基本精神是学习和贯彻的前提。“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则是十八大的灵魂。“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我们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确立“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的重要指导地位,是十八大的一个历史性贡献。

继续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党的十八大精神特别是胡锦涛同志的报告,博大精深、意义深远,要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必须花更多的时间,下更大的功夫。继续深入学习十八大精神,专题研讨十八大报告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尤其要把握好报告的主题和灵魂,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把全体专卖人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十八大精神上来,统一到“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上来。要采取“紧扣主题、分层实施、联系实际、强化落实、加强监督”等手段提高学习效果,做到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要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这是学习和贯彻十八大精神的根本保证,只有学以致用,坚持用十八大精神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十八大精神的理解,才能真正把十八大精神落到实处。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好干部队伍,要加强党性修养、廉洁从政、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这为我们新时期的专卖队伍建设明确了方向,指明了道路。要求我们按照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目标,不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通过学习准备、落实贯彻和总结提升三个阶段性工作,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工作目标、任务、思路,强化我们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从思想上改变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紧紧围绕“六个方面的重点教育”,切实提高全体专卖执法队伍的整体素质。

下载十八大之再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八大之再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十八大 --美丽中国

    任者春:你我美丽了 中国才美丽——建设美丽中国对青年大学生成长发展的召唤 中国的改革发展与“温饱”、“富裕”、“小康”等词汇联系在一起。与这些提法相比,“美丽中国”......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浅析(exam)

    浅析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与措施 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多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步入小康,在建国以后取得的重大成就的基础上,我们取得了新的举世......

    十八大之精神文明建设(合集5篇)

    十八大之精神文明建设 作者:姜永久 学院:会计学院 2012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筹备工作,确定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

    研究生政治之政治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 自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讲话以来,已经30年了。30年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一样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譬如,执政党地位......

    十八大后中国的变化

    十八大后,中国在发生什么? 第一,中常委由9个人减少为7个人。减掉的2位是谁?一位是负责中央政法委员会的常委,另一位是负责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常委。 减掉这2人,意味着什么? 首......

    浅谈几点有关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看法

    浅谈几点有关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看法 中国的政治体制怎么改革?在“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自励下,我很冒昧地来谈谈几点看法。 我认为首要的问题是要明确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我认为,它......

    关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考

    关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考 一、 原 则 关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相当人士认为:中国应当效仿西方民主制度,实行三权分立、多党制、议会政治等。此称之为西化论。 另外相当人士认......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景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前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是我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三十多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