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物流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应对措施

时间:2019-05-13 22:33: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内物流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应对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内物流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应对措施》。

第一篇:国内物流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应对措施

一、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机遇

1、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虽然我国物流业起步晚,基础设施、经营管理、理论研究方面都比较落后,但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物流总量在持续扩张。2005年,我国GDP达1823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9%,略低于上年的10.1%的增长速度“十五”期间,国民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期,GDP平均增长9.5%。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社会物流需求持续增加,社会物流总额在“十五”期间年均增长23%151。明显快于同期GDP的平均增长水平。这一方面说明我国物流发展处在快速成长阶段。另一方面也表明社会经济发展对物流的依赖程度明显增大。

2、我国物流业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大环境下有了很大的改善:

首先,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全国公路里程大大增多,已跃居世界第三;铁路运力跃亚洲第一;水运方面,港口的吞吐能力大大提高,列世界第五;民用航空也有了长足的进步;通讯和信息产业现代化程度迅速提高,应用领域日渐扩大。

其次,政策扶持力度加大。早在2001年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对外经济合作部、民航总局就已经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是我国政府发布的有关现代物流产业的第一个政策性、指导性文件,标志着物流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之后正式实施。2004年8月国家发改委联合商务部等9部委发布了《关于促进我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

再次,经济持续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图经济以7%以上的增长率持续增长,经济总量不断增大,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普遍低迷的情况下,我国仍保持很高的经济增长率。

3、加入WTO后我国物流企业迎来的机遇:

首先,加入WTO促进我国物流企业发展竞争模式的转变。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全球商业交易行为、经济体制、消费模式、经济运行方式逐步趋同化。因此,决定企业成败的也不完全是生产能力,决定行业兴衰的也不完全是行业存在形式,而是行业或企业的商业存在模式。选择什么的商业摸式,决定了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生存并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服务市场的逐步开放,跨国物流企业将借助其牢固的物流网络及物流联盟,运用先进的物流专业知识和经验,为客户提供完善的综合物流服务。它们的到来必将给国内物流市场带来巨大冲击。可见,市场竞争将促使我国物流企业的商业存在模式发生转变。

其次,WTO带来我国物流企业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将曰益深刻地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国外企业和国内非国有企业将参与竞争,在公平竞争环境下,我过物流企业无论在资本结构、服务产品结构和区域结构的调整方面会有一个革命性的飞跃;同时,中国物流业的管理办法和竞争规则会借鉴WTO的基本原则和国外的先进办法。

最后,加入WTO不仅有利于中国物流业加快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人才及管理经验,而且有利于我国物流业走向世界,参与世界物流市场的竞争。

(二)挑战

1、整体上看,我国物流发展水平仅仅相当于国外70年代的水平,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发展良莠不齐,物流成本平均高于西方国家数倍,速度慢,服务水平低,不能满足人们消费需求的变化,也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影响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2、纵观国外的物流发展,从最初的企业内部物流管理,延伸到企业外部,到第三方物流的兴起;从原始的邮件交换信息、贴标签跟踪产品到现在的电子物流经济。近百年的历史与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密切相关、相辅相成。我们面对的是经济、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科技欠发达,管理水平不高,因而我国的物流市场困难重重。

3、加入WTO后,我们将迎接的挑战: 首先,商业体制受到冲击。WTO的所有原则都是市场经济原则,非歧视性原则、互惠待遇和公平竞争三原则,反倾销、反补贴和取消数量限制、透明开放原则等,都对我国传统的流通体制提出了挑战。

其次,法律制度受到冲击。我国物流企业按现行企业分类制度可分为多种“性质”的企业。由于企业“性质”不同,企业地位、市场分割、经营权范围、财政支持、税收等企业“待遇”就有差别,不平等竞争也因此产生。WTO的规则对我国现行企业法律制度提出了挑战,而企业法律制度国际化后将有利于各类企业公平竞争。

最后,国内市场收到冲击。国内物流业受到的冲击是多方面的,商业内外贸、批发零售、运输航天航空、铁路、公路、水遂、管道、仓储、速递、维修、信息技术、广告、包装、检测、租赁通信、技术服务、专业服务和自然人服务等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目前在中国的跨国物流公司有海陆、马士其、日通等公司。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根据“人世”的有关条款,我国将越来越多地对外开放物流市场,国外企业跃跃欲试。我国现在的物流管理水平想要与国外抗衡困难重重。

二、中国物流企业如何应对:

1、加强学习:学习国外物流管理的经验,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人才,加快国内物流企业的发展步伐,使企业在竞争中成长。尽管现在已有部分国外物流企业登陆中国市场,但他们大都为跨国公司提供有关进出口的业务服务,对国内物流市场染指较少。我们要抓住时机,细分市场,确定自己的目标市场,制定企业的营销战略。在物流市场上与其一味地诉说狼来了,不若与狼共舞方显英雄本色。

2、改造业务流程:实施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以定单信息流为中心带动物流、资金流的运作.加快与用户零距离、产品零库存和零营运成本”三零”目标的实现。建立现代化物流中心,把仓库变成流动的配进中心.以过站式物流大大提高对用户个性化需求的响应速度,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3、加强内部管理:引入现代管理理念,使物流真正成为企业利润的又一源泉。现在有些企业不惜重金购买各种现代化的设备及软件,推行MRP、MRP2、ERP等,但出效益的少,做样子的多,供应、生产、销售各自为敢,部门条块分割,难以实现物流的一体化、系统化加强企业内部物流管理,通过集中采购、减少库存等方式降低成本,增强企业市场反应能力,面对消费需求差别化,并依托自己广泛的分销网络,在提高企业内物流管理的同时,尝试提供社会物流服务。

4、转变物流职能:从系统的整体出发,设计各个子系统,使物流职能专业化、社会化、综合化,从而达到企业整体效果的最优。企业传统的物流职能是封闭的、割据式的,这使得物流部门处于从属地位,仅仅从部门利益出发来做决策,而物流系统化是将企业物流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从系统的整体出发,设计各个子系统,从而达到企业整体效果的最优。物流职能专业化将实现物流综合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更科学、合理地组织物流。物流职能专业化将实现物流综合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更科学、合理地组织物流,把好的产品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以适当的数量、合适的价格提供给客户。

第二篇: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15.3 今年是我们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新常态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企业既要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各种挑战,也要把握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巨大机遇,抓住改革的红利、开放的红利、创新的红利,真正实现大有作为。

2014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也是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一年。这一年里,世界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在如此复杂的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坚持底线思维,保持定力,一方面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有针对性进行预调微调,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着力推进各领域的改革,不断释放改革红利,以“简政放权”等举措不断激发市场活力,经济发展质量得以提升。2014年我国GDP总量超过6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4%,这个成绩确实来之不易。2014年中国企业表现不俗,中国有100家企业进入了《财富》世界500强,仅次于美国的128家。尽管500强排名主要看销售收入,但总体上也能反映出各国企业群体的地位变化。一些中国企业转型与创新的表现大有“刮目相看”之感,如,中国高铁制造和建设企业后来居上,中国成为世界上高铁发展速度最快、运营里程最长、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高铁开始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形象;阿里巴巴、京东相继上市,在规模上已经是全球领先的电子商务公司,他们的创新不仅引发了商品流通方式的变革,也推动了制造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2015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环境可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挑战的压力和机遇把握的难度都可能有增无减。

从全球经济形势来看,世界经济复苏仍较缓慢。据我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2015年世界经济仍处于危机后的大调整阶段,由于内部结构差异明显,世界区域发展更趋分化,但总体有望维持低增长态势。一是美国经济增长有望继续维持稳定。虽然劳动参与率短期不会明显改善,但美国2014年全年非农就业人数平均每月新增24.6万人;受能源成本下降、消费和投资增长企稳、国际资本回流等因素影响,美国经济有望维持稳定增长态势,预计2015年达到3%左右。二是欧盟经济降中趋稳。受高失业、低通胀和结构问题影响,欧盟经济复苏乏力。欧洲版QE的推出和欧元贬值,以及西班牙等南欧经济企稳,从经济界、企业界的反映看,似乎倾向于看好2015年欧盟经济有望止跌回稳。三是日本经济低位增长。消费税率提升引发经济增长大幅波动的效应减弱,预计2015年日本GDP增长1.2%左右,略高于2014年。四是新兴市场国家增长小幅回升但分化加剧。受发达经济体需求带动,新兴市场经济增速将略有回升,但受大宗商品价格下降、资金外流等影响,回升势头依然脆弱。从国内环境来看,经济发展阶段转换的特征将更加明显。201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从9个方面描述了新常态的趋势性变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总体经济增长速度会放缓,但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中央提出的新常态概念,是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特征的高度概述。具体到2015年,由于三期叠加的持续影响,我国经济短期内依然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从过去一年经济运行的数据看,经济运行仍然呈下行态势。从需求侧看,除了消费基本稳定外,投资、出口增速降幅较大。从今年1月份进出口贸易增长、制造业经理人指数、就业初步情况看,经济形势不容乐观。因此,从短期趋势看,2015年我国经济仍处于探底调整过程中,预计全年增长速度相比2014年略有下降。二

面对2015年更加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与去年相比,企业总体上无论是经营状况,还是盈利水平都不会有太大的落差,但部分企业可能要经受更加严峻的考验。一是一些国有企业可能会陷入经营困境。国有企业“重资产、顺周期、难调整”的发展特征,使其在经济调整期仍然存在着陷入新一轮困境的风险。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和全球产业变革,国有企业在经济增速转变阶段低效率的问题会再次显现,一些国有企业可能会陷入经营困境。二是一些过去主要依靠规模扩张的民营企业可能会出现更大困难。在传统产业增量空间有限、融资环境趋紧的情况下,一些民营企业很可能会出现业务快速萎缩、资金链条日趋绷紧等问题。有的企业因是当地的支柱企业,一个企业陷入困境,对当地的产业和就业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我们要高度警惕这类事件和由此产生的局部风险。三是一些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发展可能雪上加霜。一方面,在国际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下行的状态下,需求持续不振;另一方面,不少成本不断上涨。中小企业中劳动力成本占比较高,我国劳动力成本持续刚性上升。近年来,无论是沿海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职工工资普遍增长较快,年增长速度超过10%。同时,结构性缺工突出,熟练技工和技术研发人员严重缺乏,人才流失等因素,也在无形中推高了用工成本。再有,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居高不下,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性缓解。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广大企业既要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各种挑战,也要把握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转型升级带来的巨大机遇。具体来讲,就是要把握改革的红利、开放的红利、创新的红利。

第一,要紧紧抓住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红利。如果说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启动之年,那么2015年将是改革重点突破之年,按照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336条改革措施中2015年要完成55项,改革重点将转到市场体系、市场秩序、市场竞争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上来。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例,客观上说,2014年国有企业改革整体上进展还较为缓慢,尚处于思想碰撞和顶层设计阶段,但反复的交流、耐心的沟通乃至热烈的争论以及地方国企改革方案的陆续出台,为国有企业改革顶层设计方案的出台奠定了基础。预计2015年国有企业改革将取得实质性推进。国有企业负责人应抓住机遇,勇于改革,激发企业创新发展的活力。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市场环境将更加公平,市场准入将越来越开放,如中央和地方都在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对民营资本开放,有关部门制定了特许经营的相关规定,这些都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第二,要牢牢把握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红利。一是2015年区域经济一体化和自贸区建设将加速,我国对外开放的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给广大企业带来关税降低、出行便利、市场拓展、旅游业繁荣发展等诸多实质利好。二是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企业将在海外基础设施建设及相关领域开发建设中拥有更多机会。三是中国企业乘着政策东风加快“走出去”的同时,也要注意防范风险,特别是要防范发展中国家长期存在的政治风险和社会风险。据商务部最新统计,2014年我国的对外投资规模大约为1400亿美元,我国的实际对外投资已经超过利用外资的规模,中国已经成为资本的净输出国。中国企业在海外不仅要积极努力争取各类项目,更要努力了解、研究投资国的国别政策,包括政治经济状况、社会结构、法律法规以及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全面分析、评估、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做好相应预案,尤其是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尊重他国的风俗习惯,要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稳扎稳打,切不可贪一时之利或因一处不慎而毁掉长远发展。第三,要紧紧抓住全球新一轮技术革命带来的红利。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都在寻找迅速走出金融危机阴霾的解决方法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而国家间的角逐日益激烈。美国奥巴马政府提出“再工业化”战略,不是简单的传统工业复苏和回归,而是要以“再工业化”作为抢占世界高端制造业的战略跳板,促进以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制造技术为主的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从而达到巩固并长期维持其世界第一经济超级大国地位的战略目标。欧洲则以德国“工业4.0战略”为代表,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与信息物理系统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日本虽然近年来经济疲软,但在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新材料和机器人等方面依然保持了相当的优势,在这几个领域的投资连年持续增长,其中部分领域如油电混合动力技术、燃料电池技术走在全球前列。2015年全球创新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一些重大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将缩短,跨界融合、产业颠覆和各国产业优势重塑可能成为常态。新一轮产业革命对我国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总体而言,中国制造业就总量而言已居世界第一,但大而不强的矛盾依然突出。我国传统制造业比重较大,且多处于工业2.0和工业3.0阶段,亟待转型升级。在许多新的技术领域,如增材制造、机器人、分布式能源、智能电网、物联网、新材料等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大体上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完全有可能获得领先发展的机会。在传统领域,我们要加快追赶发展的步伐,在新技术领域,我们则要创造领先发展的机遇。对于企业家而言,要紧密关注全球新技术的变革趋势,加大研发投入和创新力度,完善内部激励机制,加强商业模式的创新,重视产业合作,争取在新一波技术革命浪潮中实现新的飞越。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李伟)

第三篇:企业人力资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企业人力资源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人力资源作为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源泉,必然成为各国竞相吸纳和争夺的核心战略性资源,而人力资源的全球化竞争又是一种无准入过程、无交易条件的完全竞争。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否吸引优秀人才,取决于这个国家和地区能否为各类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和事业发展环境。我们在入世后,在人力资源方面将面临更为严峻考验,同时也为人才的发展与开发提供了充分的发展机遇。

一、中国的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将面对四大变化。

1.国际间和地区间人才争夺战的加剧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世界银行对192个国家和地区调查表明:在全部资源中,自然资源占20%,人造资源占16%,人力资源占64%。美国人从二战结束后,就把人才争夺放到了一个重要战略地位,使其在各方面都居于世界领先水平,成为惟一的超级大国。其他发达国家如日本、德国、法国、澳大利亚都在纷纷制定人才战略,在世界范围内争夺人才。

在我国内部优秀人才流动活跃,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发展慢的地区向发展快的地区、劣势企业向优势企业人才流动日趋加快,“人才梯度落差”越大,流速越快。

21世纪的人才短缺将是一个世界现象。如果传统的人才争夺多数属于“个案处理”的话,那么今后的人才争夺可能要“批量进行”。一但时机成熟,将会出现“赢家通吃”的时代。我们的企业如果没有充足的而且是高品位的人才资源做支撑,将无法适应经济市场化、知识化和全球化的要求。

2.紧缺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显得更加紧迫。

从宏观层面上,我们目前紧缺的关键性人才主要分四大类:

第一类是高层次人才,又称高端人才。特别是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的经济学专家,更是凤毛麟角。

第二类是高新技术人才。包括信息科学、生命科学、新能源与再生能源、新材料科学、空间科学、海洋科学、环保科学、管理科学等八大领域的人才。这方面的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

第三类是高素质、复合型的企业高层经营管理人才。这类人才的培养、培训应是我们近期的工作重点。

第四类是高级金融和保险人才,这是我们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方向。

3.人才资源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一是那些素质复合型人才,也称多功能型的人才(π型人才)。不仅知识面要宽,而且知识的融合度要高。只有融会贯通,方能运用自如。二是能力的复合,就是要掌握多种技能。一专多能,身兼数职的人才是受欢迎的。黑龙江斯达集团的总经理董鹰,既是管理专家,又是计算机专家,是一个典型的复合型人才。三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复合。也是就是近年来广泛讲座的课题—智商与情商的问题。IBM就十分重视对员工的人格培训。智商是讲做事的本事,情商讲的是做人的道理和与人相处的能力。

4.如何留住高素质的员工已经变得十分重要。

事业留人,是指事业的发展需要人才去推动,人才的稳定需要事业来吸引。国际通行标准,正常人员流动在10%-15%左右,为钱而调动工作的只占全部流动人员25%。

环境留人,是指通过改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人际环境来吸纳和稳定人才。

制度留人,是指通过改善和完善人事制度来吸纳、安抚和稳定人才。这一点是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全局性的措施。

待遇留人,是指通过提高人才的基本待遇、解除人才的后顾之忧来吸纳和稳定人才(承认人的自利本能)。包括薪水、资助、住房、期权期股、带薪培训教育提高学历等。

感情留人,是指通过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来吸引和稳定人才。即使有人不满意执意要走,也不必大动干戈、对簿公堂,明智之举是举杯欢送、送人留心,寻求日后新的合作。

二、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也带来了许多难得的机遇。

机遇之一,为推动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结构调整带来了契机。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我国的经济与世界经济将逐渐融为一体。按国际惯例和国际市场的需求,我们的产业结构以及产品结构都需要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必然导致就业结构的变化,就业结构的变化又必然引起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产生连锁反应。

机遇之二:为企业各类人才施展才能提供了宽广的舞台。

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将充分释放人才的潜能。如果能将我们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将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要为人才创造释放潜能的环境。

机遇之三:为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造了条件。

21世纪,技术创新水平和人才创新能力将是企业制胜的关键。人才竞争力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GE的前首席执行官韦尔奇认为:在通用电气的各项资源中,人力资源是GE最具有竞争力的资源。韦尔奇被认为是制造人才的人才。随着国际交流进一步增多,有助于我们学习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国际竞争力。

机遇之四:为促进企业各类人才的成长注入了活力。

国际竞争将进一步加剧,同时,中国企业有了更多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合作的机会,有助于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经验,推动自身的技术进步、管理创新和人力资源开发。来自于外部的强大的压力和国内优势企业的横向推动力,迫使很多企业把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挖掘有用的人才提升到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问题。

三、适应变化、不断创新,这是中国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是转变观念。建立全球视野的人才标准与人才竞争条件。要把传统的特别是计划经济时代的旧观念彻底摒弃,确立当今时代相适应的人事人才新观念。

二是制定战略。任何一个企业,无论规模大小,这个战略应该建立以信誉与职业道德为基础,以能力和贡献为准则的用人机制。

三是创新制度,抓好企业内部人才管理制度的创新和理念的创新,以创新的精神促进人力开发。

四是建立良性的人才生态环境,按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既保证人力资源的强势阶层最大限度地创造价值并分享价值,又保护人力资源的弱势阶层在劳动力市场免受伤害的公平就业环境,人力资源真正成为企业经营的核心要素与竞争优势的来源。

人力资本通过人力投资而形成,主要的人力投资包括正规教育和职业培训。世界上优秀的企业几乎都有一部完整的培训史,都热衷于人力资本投资。目前世界经济500强。美国的1200多家跨国公司都开办了管理学院。摩托罗拉公司建有自己的大学,每年在培训上的投资高达1.2亿美元。GE公司每年投入教育、培训经费高达9亿美元。

我们的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人力投资的重要性,将员工的培训开发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建立学习型组织,将传统的人事管理尽快向人力资源发展演变,不仅按国内外先进企业标准,加大人力资本的投资,而且培训的“软件”与“硬件”都要向国际标准看齐。

第四篇:中国移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移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中国移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机遇:信息服务市场广阔

一:信息时代,中国国内信息产业发展空间大,用户的需求量大。中国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国家实施扩大内需、拉动消费政策等,将给信息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国家的发展离不开信息的支持,信息化已是大势所趋。在中国复兴的驱动下,信息产业将得到长足的发展。

二:国家鼓励自主创新技术,政府全力支持TD-LTE作为新一代无线宽带技术,其产业化、商用化、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加快。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以移动宽带、智能终端和云平台构建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信息服务已经广泛融入个人生活和各行各业。信息时代信息产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中国移动作为中国通信产业的龙头,将面临的更大的发展契机。

三:用户群分布状况的变更,用户索求信息量的增加。国民素质提升促进通信消费需求增加 自1998年全国高校扩招以来,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从2000年的107万人增加到2012年的680万人,全国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占比也由2000年的3.6%增加到2010年的8.9%,按现有招生规模计算,未来十年全国高校每年毕业生人数将维持在700万左右,十年后全国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占比将达到20%左右。国民素质和受教育水平的提升将有力的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就业机会也将更多地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届时城市将有更多的白领、金领产生,这些高素质人才的移动通信消费额会大幅提升,需求会更加多元化,这无疑会给运营商带来更多的机会。

四: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促进用户消费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新指标。“有钱才能消费,才敢消费”,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对包括各家运营商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收入增加意味着消费潜力增加和消费信心增长,消费者有意愿、有能力更多的消费。

五:新商业模式带来更多发展空间 电子商务等新商业形式的发展给电信运营商打开了新的发展空间,2010年以后,三家运营商陆续推出了电子商务平台,中国联通推出“沃商店”、中国移动推出“网上商城”、中国电信推出“天翼商城”,各家运营商通过积分网上兑换、网上手机卖场、手机卡销售、充值缴费等方式曲线进入电子商务,希望能搭上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顺风车,实现从“移动通信专家”向“移动信息专家”转变。

六:城镇化进程推动最后的盛宴 从2000年起,中国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期,平均每年增长超过一个百分点,李克强也提出了“展望未来,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引擎”的论断。有数据统计,未来十年中国将继续推动城镇化进程,估计到2025年城镇化率将超过70%,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十年,每年将有1500万左右的农村居民从农村到城市,城乡二元制经济将逐渐走向历史尽头。从农民到市民,角色的转变将使消费者的购买力、消费结构、交际圈、通信需求等发生质的变化。预计未来十年将有1.5亿以上的客户从低消费群体向中高消费群体过渡,这对于移动通信运营商而言,无疑是一场盛宴,当然也是最后的盛宴,当中国城镇化率达到70%左右时,推动城镇化的动力基本消失,城乡人口比例会保持基本平衡。

七:4G时代的到来,一个企业的灵魂应该是其产品。中国移动只有在技术上不断的突破、不断的发展,才能使自己不断地进步。TD-LTE技术是第四代网络通信的一种,亦是中国移动在4G时代的主打技术。此技术现已成熟,并且经过多次实验测试合格,已经在局部地区商用。中国移动面临了一次重大的技术改革机遇,在3G不得意后,中国移动只有抓住此次机遇方能在未来一段时期里获得长足的发展、占据优势。

挑战:信息产业将面临重大的变革

一:同行业竞争越发激烈。信息通信领域正发生颠覆性变革,技术持续创新,新业务不断涌现,新业态加快形成。随着通信市场饱和度的日益提升,通信运营商之间的同质竞争更加激烈;互联网业务异质替代日益凸显,跨行业竞争也日趋激烈。公司市场地位面临挑战,发展的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

二:用户红利步入尾声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移动通信行业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仅仅十余年,移动用户数就从不足1亿户增长到10亿以上,用户普及率从2000年的6.7%增长到2011年的73.6%,几乎达到人手一部手机。随着市场进入饱和期,未来10年用户增长速度会陡然下降,市场发展将步入平稳期,对于各家运营商而言用户高速增长下的红利时代已经步入尾声,必须尽快适应用户规模缓慢增长甚至负增长时代下的市场竞争。对此,各家运营商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将经营思路和重心需要从如何发展新用户,转向如何维系老用户,提高用户忠诚度。

三:ARPU值下降是大势所趋 2008年对于中国通信行业而言意义非同凡响。首先,信息产业部、国家发改委联合下文《关于降低移动电话国内漫游通话费上限标准的通知》,标志着国家对通信行业资费管制开始松动;其次,电信行业重组完成,“五变三”形成势均力敌的“三足鼎立”市场竞争格局,三大运营商均实现移动电话、固定电话、数据网络的“全业务”运营模式,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存话费,送话费”、“存话费,送手机”、“接听全免”、“全国无漫游”等价格战此起彼伏,愈演愈烈。从中国移动公布的年报显示,客户ARPU值呈现下降趋势,而随着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未来ARPU值下降趋势会得以延续。

四:短期难觅新利润增长点 3G时代,语音业务趋于饱和,曾经让运营商们赚的盆满钵满的短信业务市场正在萎缩,2011年发送量累计为8788亿条,同比增长仅有6.5%,短信业务的高增长已经是强弩之末。虽然目前各家运营商都在大力推动3G业务,力图通过数据业务挽回增长颓废的局面,但是,如何再次创造“短信”奇迹,新的利润增长点在何处等都还不明朗。而且对于中国移动来说,3G业务的发展不尽如人意,远远不如联通与电信,虽然中国3G土壤肥沃,但是让不足以作为长期的利润支撑点。

五:即时通信对市场的分割凸显 中国移动在推动“移动梦网”业务发展初期,曾与腾讯QQ等诸多SP开展紧密合作,实现了手机上网业务快速普及发展,然而随着微信、米聊等即时通信软件技术的发展完善,“双刃剑”的负面作用进一步显现,即时通信对语音、短信等业务的替代作用已经不是危言耸听。在2012年12月召开的中国移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中国移动总裁李跃表示:“希望腾讯的业务有更多的发展,但是也希望他们的业务能保护现有的总体环境,保护客户的依法通信行为。”不难看出,中国移动对腾讯即时通信产品的担忧和不满。然而,即时通信产品已经尾大不掉,客户对即时通信产品的依赖性和忠诚度极高,运营商不得不面对这种“寄生式”的蚕食。

六:新劳动法大幅提升人工成本 长期以来,各家运营商为了缩减费用支出,优化员工年龄结构,在营业厅营业员、客服热线话务员等岗位上大量使用劳务派遣用工,同工不同酬问题异常突出。中国移动2011年报显示,正式员工17.5万人,人工成本为286亿元,人均年收入超过16万元;劳务派遣用工为32.3万人,费用为200亿元,人均年收入只有6万元左右,这还包括劳务派遣机构佣金等费用,其他两家运营商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情况相似。2012年12月24日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劳动合同法修正案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建议在草案中增加规定:“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同工同酬原则,对被派遣劳动者与本单位同类岗位的劳动者实行相同的劳动报酬分配方法。”。未来十年,随着新《劳动法》对同工同酬要求落实,各家运营商人工成本将大幅增加,以中国移动为例,估计增加额将达到200亿以上,这无疑会大大压缩运营商的利润。

策略:发展技术 战略转型 创新发展

中国移动正处在特殊的战略机遇和关键的战略转型期,面对机遇和挑战:

一是围绕“移动改变生活”的战略愿景,继续做好战略转型、改革创新、健康发展三篇文章,全面提升网络能力、营销能力、管理能力和队伍能力。

二是深化推动四网协同发展,增强基础设施资源能力积累;积极提升开发移动互联网特色产品能力,进一步加强存量经营,推动流量经营,做好集客经营,加大终端销售,增强市场营销支撑;继续推进管理提升,促进降本增效。

三是着力创业布局,创新发展,加快转变方式、调整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推进公司战略转型和持续健康发展。

四是全力发展新技术,开启中国4G移动网络时代。

第五篇: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新的《会计法》的出台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抓住机遇,适应新形势要求,提高会计工作质量,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加速我国会计现代化的进程。

现代会计是商品经济的产物。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会计改革必须与经济改革同步进行,实行会计模式的重大转变,以促进工作的全面发展和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好地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一、现代会计的内涵及特点

会计是以凭证为依据、以货币为主要量度,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反映、控制在生产过程的资金运动,旨在提高经济效益,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和价值管理活动。会计既是以提供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又是一种进行价值管理的经济管理活动。它必须遵循真实性、一致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原则:

1.真实性。在经济业务发生时,会计要进行核算,取得和填制凭证,经审核后,以合法的凭证为依据,按经济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在帐薄上进行登记和反映,以保证提供真实的正确的会计信息。

2.统一性。作为经济管理工作的会计,主要是进行价值管理,管理其中能够用货币表现的方面。以实物量度作为货币量度的基础,有货币作为同意计量尺度,把各种性质相同或不同的经济业务加以综合,对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观念总结”。

3.连续性。连续性是指会计对发生的经济业务,要按照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不间断地进行记录。

4.系统性。它是指会计对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首先要进行科学的分类和汇总,然后进行系统地加工处理,以便提供各种有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方面的信息。

5.全面性。它是指会计对发生的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全面反映其来龙去脉,加以记录,同时,所属会计应当反映的经济业务,都必须全面加以记录,不允许遗漏。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变化很迅速,呈现了一些新的特征,主要为:

1、内涵的变化。由于会计的地位、作用增强和对会计的要

求日益提高,从而使会计的具体任务和工作重点发生了三个明显的转变,即由原来主要对主要对外编送报表、报告财务状况转向对内加强管理;由原来主要是事后核算转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核算同时进行;由原来的主要是反映情况、提供信息,转向综合提供并运用信息,干预生产、推动经营和参与决策。

2、会计方法发展。在成本核算中出现一些新的核算方法,如标准成本、变动成本、弹性预算等。同时为了满足分析、预测、决策等方面的需要,会计方法中还增加充分运用高等数学、运筹学等数学工具和分析方法,进行预测决策工作。

3、会计工作组织变化。改变过去那种单纯按管理职能建立

起全面综合管理体制,主要围绕投资、利润、成本三项目标建立起的各级责任中心来组建会计工作,以实现其全面经济核算的功能。

4、现代新技术的运用。由于会计任务、方法、工作组织发

生了变化,对会计数据处理工作量成倍增加;其次,在数据提供的及时性、数据运算的精确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程序也更加复杂化。因此,电子计算机一问世,就很快被应用于会计数据处理工作中,出现了会计电算化,并在进一步完善。

二、我国会计工作的现状

会计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我国一直重视会计工

实现中国现代化,首先要会计现代化。会计观念是受其所在的客观环境制约的,并受管理的对象及要素、手段的影响。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会计观念是以计划经济为主的观念体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传统会计观念只有受到时代的、客观条件的冲击而逐渐形成以市场经济为主的新的观念体系,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次要实现中国会计现代化,要求会计理论现代化。会计原创文秘网站:文秘知音理论现代化其主要功能在于预测和解释,通过对经验事实的观察、积累和分析,准确科学地描述对象的现实状态,从而描述对象的现实状态,从而科学、合符逻辑地预测未来。第三,中国会计的现代化要求会计研究角度的现代化。它要求我们改变过去的参照系统,由过去纵向比较转变为纵向与横向比较,并将两者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通过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以及国内与国外的比较,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会计工作,并与国际会计制度接轨,为实现三个面向作出应有的贡献。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新问题,对会计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要求。1999年10月31日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要求在会计工作中准确地反映经济活动的状况,为经济管理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明确规定必需依法办理会计事务,同时,又加大了对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的惩治力度。要求单位负责人必须保证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并给予法律保护,不得授意、指使、强令会计人员违法办理会计事项。严禁对他们进行打击报复。应当原创文秘网站:文秘知音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加强有关部门的监督职能,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监督。这些规范是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推动会计工作规范化的有力保障,必须进一步加速我国会计现代化的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完善会计法律制度,规范会计行为,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效发挥会计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过程中,在新日制度交替并存情况下,因法制的不尚完善,监督机制的不完善,会计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会计秩序比较混乱。

条线管理之弱化。法律和制度出于条而行于块,也就是说,出台的法不能说少,著书立学也挺多,但批“作业”的老师却有限。内部的监督部门受制于企业领导,外部监督部门听命于地方政府,块强线弱。

1、执法检查之弹性化。执法程度因人而异、因环境、关系等各种因素而不同。例如,检查中发现一企业有意透漏税x 万元,处理结果:鉴于被查单位态度良好,考虑到企业实际困难,免去罚款而补发较少的款数等。

2、执业保护不善。会计专业实行持证上岗已有多年,但仍有一些无证、无学历人员占着岗位,其中有些人往往财经政策和财务知识缺乏,影响会计工作的知识性、严肃性,影响了会计工作质量。

3、会计工作业绩宣传上有偏差。会计工作的任务,不仅要守法和聚财,还要向内部和外部负责。可如今在舆论导向上却重效益轻执法。在介绍企业财务人员先进事迹时,有关企业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报道比比皆是,而在维护法纪、顶住压力、如实反映事实的报道却少得可怜,财会人员若主动暴露了存在的问题,不但会在内部受到非议和排挤,更可悲的是外部也得不到应有的支持、保护。

三、加强会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加强经济管理,严格规范会计工作,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是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更有效地发挥会计在经济工作的作用,加强工作,建议如下:

1、进一步深化会计改革。要继续贯彻各项财务制度和“会计罚”,保证制度和法的真正落实。各级财政部门、主管会计工作人员,要深入一线,研究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情况,指导和帮助企业执行好新制度;企业财务人员要充分运用新的核算方法,为现代企原创文秘网站:文秘知音业制度的建立发挥应有的作用,进一步深化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会计电算化等方面的改革还尚未全面展开,政府部门对会计管理的职能、方式仍需进一步转变。因此,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会计管理体制。

2、继续加强会计法制建设。加强会计法制建设,不仅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重要方向,也是转变会计管理职能,保证会计规则秩序正常运转的客观要求。要不断宣传、学习、贯彻会计有关法规,采取切实措施,认真查处会计规则中的违法违纪行为,保证会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在抓好已有法规制度贯彻实施的同时。积累经验,使会计法的各项规定具体化,进一步完善以会计法为中心的会计法规体系。

3、加强发展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实现会计工作手段的现代化,是推进会计改革,充分发挥会计管理职能的重要保证。高新技术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效益的竞争、市场的竞争,关键在于信息的竞争。加强会计电算化事业,重点做好以下4项工作;研究制定总体发展规划,以引导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要制定出台会计电算化管理体制,逐步把我国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印向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加强会计软件市场管理,搞好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评审工作,推动我国会计软件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开展会计电算化人员岗位培训,培养一支适应时代要求的会计电算化人才队伍。

下载国内物流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应对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内物流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及应对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2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学习目标 1、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2、国际竞争的实质 二、重点、难点: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三、教......

    会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新的《会计法》的出台对会计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抓住机遇......

    如何应对当前小学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如何应对当前小学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一个具有中国特色、适应时代要求和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正在逐步得以确立。与过去相比,这个新......

    毕节烟叶生产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措施

    现代种植业中毕节烟叶生产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措施(烟叶生产栏目)贵州省毕节市是全国最主要的烤烟产区之一,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规模和产量不断壮大,在全国的烟叶生产中有着举足轻重......

    信用社应对金融危机挑战及机遇

    金融危机下,信用社的挑战与机遇随着2008年雷曼兄弟的倒闭,一系列的破产案件犹如塔米若纸牌一样一一上演,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也由此愈演愈烈。走在金融危机边缘的信用社,无疑也......

    石油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论文(★)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模式的不断完善,对于石油企业未来经营管理的模式上也有了全新的机遇以及挑战。按照我国现阶段的石油企业发展状况,由于全新的社会形势,导致石油企业在今后的......

    中国文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前言:全球化是当今世界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化这柄双刃剑面前,中国的传统文化承受着它狂风暴雨般的洗礼。在这场文化较量中, 对于我们这个一向以自己五千年文明历史而自......

    浅谈新华书店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论文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毕业论文 2005级出版与电脑编辑技术专业 浅谈新华书店的机遇和挑战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论述了新华书店从成立至今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当前新华书店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