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改良嫁接技术(最终五篇)

时间:2019-05-13 22:06: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板栗改良嫁接技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板栗改良嫁接技术》。

第一篇:板栗改良嫁接技术

板栗嫁接改良技术方案

我县实施退耕还林以来发展的板栗园绝大部分已适于嫁接改良,为规范技术操作程序,提高嫁接改良成活率,特编制以下技术操作方案,便于指导生产应用。

一、前期准备

1、改良栗园的选择:要选择坡度较缓、土层较厚,便于管理的栗园进行,离农户较远,管理不便的地方建议不要选择。

2、前期清理:嫁接前对栗园进行全面清理,清除园内杂灌、杂草和枯枝落叶,可减少嫁接后的病虫危害。

3、材料准备:在嫁接前必须准备好的材料,如手锯(砧木大的还应有拉锯)、修枝剪、嫁接刀、塑料薄膜、优良接穗、防风杆。

二、接穗准备

1、接穗选择:应选择品质优良、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结果5年以上、丰产稳产的结果母树来采集接穗,主要选择安康本地选育的“安栗1号”和“安栗2号”品种做为接穗采集对象。

2、接穗采集:在雨水节令期间应抓紧时间开始采集,在选好的采穗母树上选取树冠外围生长健壮、无病虫伤害的1年生长发育的结果枝,有3个以上的饱满芽(不要采内堂从主枝生长的营养枝条),剪取接穗的长度为25cm左右。

3、接穗的处理和储藏:接穗采集后,按50或100根一捆绑好。将矿蜡与水按1比3的比例加热至90℃左右,将接穗两端迅速的在蜡液中一浸,进行全蜡封,注意不要烫伤接穗表皮。然后在室内进行沙藏,储藏室内要通风凉爽。取干净的河沙,沙的湿度是用手抓一把,捏紧能成团,手松能散开为宜,先把地面底部均匀铺放3—4cm的沙,把接穗排放成行(注意芽朝上),每行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再在每行接穗周围堆放湿沙,厚度在接穗的一半以上。如果储藏接穗的地方,窗户上有太阳照射的还应遮阳,要定时检查,防止早期萌芽和霉乱。

三、嫁接

1、嫁接时间:低山可从惊蛰节令开始嫁接,高山可适当晚些,根据当地树木萌动情况适时进行嫁接,主要看砧木是否离皮,可持续到春分节令后,还应注意选择在晴天,不要在下雨天进行嫁接。

2、砧木的选择与截杆:选择生长健壮、主干树皮光滑、无疤痕、离地面约40cm高处截断,断面要平正,然后用刀削光断面,待插接穗,注意不要提前过早截干,应当时截干当时嫁接。

3、嫁接方法:板栗主要采用插皮枝接,具体方法是:(1)削接穗,根据接穗芽子的情况选择削面,在接穗生芽的下方削一长约3cm长的削面(光滑面做与砧皮相接应面),再在长削面的背面尖端削长约0.5cm,左右的短削面,并将短面(长削面的背面)两旁边沿的表皮层削少许,长度与长削面接近,约短于0.8cm,勿伤木质部,所有的削面都必须光滑,接穗削好后,以防氧化,影响成活,应将削好的部位放在清水内或浸在口中(接树时最好不要饮酒).(2)插接穗:插接穗时在已截断、削平的砧木面下边选皮层均匀、光滑部位,将砧木树皮切一刀向下垂直切口深达木质部,长度3cm,切后轻轻地左右拨一下切口上沿,再将接穗的长削面向内插入切口,在插入接穗时左手的大母指和食指分别压住砧木切口的两边,用力要均匀,不宜过猛,避免撕裂切口皮层或插入过深,接穗削面与砧木切口要结合紧密,接穗的长削面不要全部插入砧木内,应留0.5cm在砧木外.每株砧木插入接穗的数需根据砧木大小来定,一般用两根接穗较适宜。(3)包扎,接穗插好后,先盖遮荫物,后用塑料块盖在上面,塑料块要大于砧木的切面,在对接穗处撕一小块把接穗露在外面部分的削面包好,将周围向下压紧,最后用塑料条包扎,绑紧砧木伤口要全部绑严,防止砧木树内的水分流失和蒸发,也防止外面雨水浸入伤口内,(4)绑防风杆,接穗插入绑好后,最好在当日绑好防风杆,可利用清林和栽干时的树干做防风杆,长度是下面能插入地下,与砧木捆绑牢固后高于40cm至50cm,要随时检查,在抽新枝,叶片长大时如果不急时绑防风杆,随时都易被风刮伤,会造成全功尽弃的损失。

四、嫁接后的管理

嫁接后应及时加强管护,首先检查成活情况,有没有虫害等。观察接穗是否成活,接穗上的芽包开始分裂,穗条显得充实、饱满、表皮呈现绿色,说明已成活。如果穗条已无光泽,表皮道芽子号萎缩状,芽没有变化,说明没有成活,经再次观察没有成活的可能,就应急时将此砧木以基部截去,使此类植株重萌发新苗,并加强培育健壮的砧木,以便次年进行补接,对已成活的,要进行以下的管理事项:

1、防治虫害,成活的新芽开始分裂时易受到虫害,主要有蚜虫、毛虫、红蜘蛛等,有虫害时应急时喷洒菊脂类有机磷农药,以免虫害对嫩芽的伤害。

2、抹芽,成活后要随时抹去砧木上萌发的新芽,以防萌芽速长,消耗砧木的大量养分,影响嫁接成活和接穗新枝的生长。

3、牢固接穗新枝,待成活的新枝长到30cm左右时,要将新绑在防风杆上,注意不要折断新枝或嫩芽,成活后良种抽枝,叶片较大,接穗与砧木正处在愈合期,没有完全愈活,木质化的时候最易实风伤害,此时如果不注意加强防风管理,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4、去除绑扎物,在检查成活后,应逐步去除包扎的塑料薄膜,在观察到接穗与砧木的新生组织露白的部位,防止薄膜夹在两者之间,造成两者的新生组织被隔离而不能愈合,最后易被风或其它因素折断,等接穗与砧木新生组织逢合,完成愈合、木质化后最后再去除捆绑的塑料条。

5、摘心,待接穗上的主枝长到80cm左右时,要将其顶芽摘去,抑制主枝过高生长,以促进侧枝的生长,乘早培育结果母枝。

6、随时除去园内其它杂物和杂草。

第二篇:板栗育苗及嫁接技术

板栗育苗及嫁接技术

板栗属落叶乔木,是木本粮食树种之一,寿命长,有“铁杆庄稼”之称。栗果营养丰富,味美可口,可代替粮食。栗树各部均可入药,树皮、枝叶、木材的髓部还可提取栲胶,叶还可饲养柞蚕。板栗木材坚硬,纹理通直,耐湿防腐,可供建筑、造船、枕木、矿柱等用材,还是良好的工艺、雕刻材料。由于板栗树对环境条件适应性强,抗旱耐寒,也较耐瘠薄,在丘陵、山区、荒坡、沙滩都可栽植,适用于大面积荒山造林。在退耕还林工程中,无疑是一个具有较大发展前景的树种。板栗的繁殖有实生和嫁接两种。由于实生繁殖的栗树品种不纯,良莠不齐,结果晚,变异性大;而嫁接繁殖,可保持品种的优良特性,提早结果,而且利用砧木的适应性还可扩大栽培范围。因此,板栗多采用嫁接繁殖。下面,将板栗育苗及嫁接技术介绍如下: 1 砧木培育

1.1 选种 在栗果成熟总苞开裂时期,选择树体健壮、高产、稳产、果实成熟期一致、抗逆性强,并与当地主栽品种嫁接成活率高的20年~60年生的单株做母株。在果实成熟总苞开裂时,拾取自然落果,选择栗果大小整齐、充分成熟、无病虫害的果实作育苗材料。1.2 种子贮藏 一般采用沙藏法。少量种子可窖藏、罐藏,大量种子可采用沟藏。选择地势干燥、排水良好的背风阳坡,挖60cm~100cm深、100cm宽的沟,长度根据种子量而定,在沟底铺100cm左右的干净湿沙,再一层沙一层种(间隔距离为10cm)依次往上放,在距沟沿25cm以上时,再覆湿沙、细沙各10cm,最后用土填平,培好土堆,以防积水。贮藏期间注意检查,以防过干、过湿以及兽害等。也可按湿沙:种子等于3.5∶1的比例混合均匀放入沟内。

1.3 播种 播种期可分春播和秋播。播种方法分直播和畦播。直播,将种子直接放在定植穴内,每穴放2粒~3粒,覆土5.7cm厚,幼苗出土后要加强管理,弱苗入冬前平茬,覆土防冻。1年~2年后,选出壮苗就地嫁接,其余移植。畦播,选择排水良好,土层较厚、土质肥沃的,加深土层,耙平作畦(长5m,宽1m)。播前灌足底水,株行距为1.5cm×25cm~30cm,开沟播种,沟深12cm,沟底平,将肥料撒于沟底,种子平放沟内,种尖向南,覆土4cm~5cm,为防水分蒸发地表板结,可再覆1层细沙,然后用地膜覆盖。每公顷播种量 1500kg~2250kg。为防止地下害虫,可用硫磺粉200g加草木灰1kg,拌种50kg。1.4 苗期管理 当幼苗放叶后,可追第1次肥,施肥后浇水。至6月左右追施第2次肥,并结合浇水。9月~10月施堆肥等有机肥。在生长季要注意做好排水、中耕、除草及防治病虫害等工作。雨季要排水防涝,越冬前浇足封冻水。为增温保墒,秋季可剪除苗干,上覆粪土。若栗园土壤贫瘠,可连续平茬1年~2年。2.嫁接 2.1 接穗采集:

为了提高嫁接成活率,接穗一般在生长健壮、品种优良、丰产稳产、无病虫害的成年母株上采集,以树冠外围或上部发育充实、粗壮的结果枝为好,发育枝次之。结合冬季修剪采集的接穗要进行沙藏,将采集到的枝条,按品种打捆,并加品种标签。若是结果母枝,要去掉盲节段。在贮藏期间,要注意保湿防冻,春季回暖后,要控制接穗萌发,以便延长嫁接时期。

2.2 接穗的处理: 无论是培育嫁接苗,还是大树高接更新,在嫁接前,都要用石蜡密封,一方面可以提高嫁接效率和成活率,另一方面可以延长保存期和嫁接时期。对接穗进行蜡封的方法是把石蜡熔化加温至110—120度,将接穗在石蜡液中迅速浸蘸约1/10秒,使接穗表面形成一层极薄的蜡膜,起到保湿作用。2.3 嫁接时期

由于板栗枝条木质部呈齿轮形,用一般芽接法不易成活,同时目前大量高接换种的砧龄较大,所以板栗嫁接以春季枝接为主。

嫁接时期因各地气候条件而异,应以物候期为标准,即在砧木芽萌动而没有展叶时嫁接。这时气温升高、树液流动、形成层活动,嫁接成活率高。如果嫁接过早,温度低,愈伤组织形成慢,从嫁接到成活的时间拉长,在这段时间内遇大风、干旱或连阴雨,都影响成活率。如果嫁接时期过晚,到砧木展叶后嫁接,这时气温高愈合快,虽然成活率高,但是砧木营养已在展叶时大量消耗、嫁接成活后生长量小,加上生长期短,往往树体衰弱,甚至到冬季即死亡。所以春季嫁接最好在砧木芽萌动到萌发这段时期进行。

2.4 嫁接方法

板栗嫁接和其他果树一样,几乎所有的嫁接方法都可以成活。这里选择省工省料成活率高的方法加以介绍。

要根据砧木接口的大小来决定嫁接方法。砧木接口直径在2厘米以上的大砧木,可以用插皮接,结合用腹接法;砧木接口直径在2厘米以下的,适宜用劈接法或带木质部芽接。

2.4.1 插皮接:又叫皮下接。是把接穗插入砧木形成层的一种方法。接穗采用蜡封接穗,在离下端5厘米处下刀削一个马耳形削面,上部深入木质部1/2处往下削平,背面不削,只是把头部削尖即可。砧木一般用剪枝剪在接口处一剪成功,如果砧木过粗,则先锯断、后削平。在砧木树皮光滑的部位纵向拉一刀,深入木质部,长2~3厘米,尔后将接穗插入纵切口的形成层处,树皮自然向两边裂开紧包接穗,接口上部接穗露出伤口约0.5厘米。插入接穗后,用一条事先裁剪好的宽3~4厘米、长40厘米的塑料条捆绑。要绑牢接穗,还要把砧木和接穗切削的伤口全部包严,以防伤口水分蒸发.捆绑用的塑料条也可长些,待嫁接成活后还可作为捆绑支棍用。

插皮接一般接口插1个接穗,这样便于捆绑。高大砧木必须进行多头高接。接穗插得多,接口多,嫁接成活后生长圆满。

2.4.2 皮下腹接法:是在砧木腹部进行嫁接的方法。多头高接,对于大砧木除了先端截头嫁接外,为增加内膛的枝量,还可对光秃枝条进行腹接。嫁接时先在砧木树皮上切一个“T”形切口,切口上方树皮削一个坡度,便于接穗插入。接穗采用蜡封接穗,最好选用有点弯曲的接穗,切削面要平而且较长。

插入后用塑料条捆住伤口。皮下腹接除可补充空间外,其最大优点是新梢长出后可以绑缚在砧木上,避免风害。

2.4.3 劈接法:苗辅的小砧木适用此法。接穗在离下端4~5厘米处两边平直地削两个马耳形削面,使接穗呈楔形。砧木在离地约5厘米处用剪刀剪断,要求一次剪平,在剪口处用剪枝剪将砧木从中间劈开。由于砧木不粗,加上劈口较深,剪子又较厚,当剪子拔出后立即将接穗插入劈口。注意有一边双方形成层从上而下对齐,接穗伤口露出接口约0.5厘米。用宽约3厘米、长30~40厘米的塑料条,把伤口扎紧。要求将劈口包严,不要透风。接穗用蜡封接穗,接后不必埋土,1人1天可接500棵左右。如果不用蜡封接穗则要埋一个土堆。

2.4.4 带木质部芽接法,苗辅小砧木或小树,可在夏秋之交或春季砧木芽萌发时进行带木质部芽接。接穗不必蜡封,选发育饱满的侧芽,削成长3厘米,下端渐尖的盾状芽片。砧木在平滑处横切皮层,深达木质部,再切一竖口呈“T”形口,随即将芽片插入形成层,并用1~2厘米宽的塑料条包扎,外露芽。接后15天即成活,将芽上部的砧木剪去,可促进芽萌发。

2.5.5 嵌芽接法:嵌芽接也是一种带木质的芽接方法,适宜在苗辅内幼苗嫁接或高接换种时嫁接在内膛细枝上,操作简易,速度快。嫁接时选择带有饱满牙的发育枝作接穗。在接穗侧芽的上方2~3厘米处下刀,刀口向下斜切深达木质部,刀口长度应超过约3厘米,然后在芽的下方2厘米处,用刀呈45度斜向切入木质部,使两刀口相接可取下接芽。切削时也可先切芽下面的一刀,尔后切上刀,削砧木也用同样的方法将砧木削成接口,然后将削好的带木质部的接芽嵌入接口内。嫁接要求接芽大小和砧木削成的接口基本一致,使砧穗互相吻合,接后用塑料条包扎。2.5 嫁接成活的关键 : 2.5.1 砧木和形成层必须对准对齐。接穗、砧木的削面越大,则结合面越大,嫁接成活率越高。

2.5.2由于板栗枝条中含单宁较多,在空气中易氧化变黑,影响成活,因此,嫁接时,操作要快。

2.5.3 砧穗的结合部位要绑紧绑严,使形成层密接并保持适当湿度,促进成活。

2.5.4 接穗长短要视接口部位势力强、弱而定,势力强者用长接穗,弱者用短的,但最少留两个芽。

2.5.5 嫁接时尽量选择晴朗天气。2.6 嫁接后的管理: 2.6.1 除萌蘖:嫁接后砧木发生大量萌蘖,必须及时疏除;如果是大树改接,要注意在枝干稀疏的方位和枝干光秃的部位,选留萌蘖枝,准备第二年补接。

2.6.2 补接:利用预贮接穗,在判断出接穗未能成活后,及时在原接口以下剪砧补接。

2.6.3 绑支柱:接穗萌发的新梢在完全木质化前,易遭受风害折损,必须绑支柱,每一接口绑一支柱。

2.6.4 解绑:在枝干加粗生长的高峰期前,解除接口处的塑料条,以防缢于砧、穗组织中形成“缢痕”。

2.6.5 摘心:摘除新梢先端数芽,促发分枝,及早成形。2.6.6 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治枝、叶部虫害,如金龟子、栗大蚜、红蜘蛛等。

2.6.7 地下管理:嫁接后在6月中旬、7月下旬各追肥一次,并根据生长状况进行几次根外追肥,遇干旱时及时灌水。辽宁职业学院

第三篇:果树嫁接技术教案(精选)

果树嫁接技术教案

密山市知一镇中学 花卉园艺师 董明利

一、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嫁接的一般方法。

2、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

3、教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二、重点难点:

重点:嫁接的方法;

难点:砧木的选择和接穗的制作、接穗和砧木的接合是否紧密。

三、教学方法:

教学中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示范操作、电脑多媒体动画辅助教学等手段的综合运用来解决重点,突破难点。

四、教具准备:

小刀、果树枝、塑料绳、实物投影仪、电脑多媒体等。

五、课堂程序:

1、导入新课:(通过一组图片导入)设计意图

通过一组图片设疑导入,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索问题的兴趣,为上好新课开好头。

2、讲授新课:

(一)、概念(多媒体演示)

1、嫁接繁殖

2、嫁接苗

3、接穗

4、砧木

设计意图:掌握概念,明确理论知识,为实践操作作准备。

(二)、准备(多媒体演示)

1、砧木的选择

2、接穗的选择

3、嫁接的时期

设计意图:明确嫁接生产中需要的砧木、接穗、嫁接的时期等有关知识,告诉学生掌握这些知识,不但能提高果树嫁接的成活率,果树的抗病力,还能提高果品的产量和质量。学好这一点为下一步的嫁接作准备。

(三)嫁接方法

1、枝接

a:学习概念及相关的理论知识 b:观看幻灯片,学习劈接的全过程

c:重点学习捎接穗,插接穗,绑接穗(多媒体演示,教师示范操作,重点讲解相结合)d:学生实际操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2、丁字芽接

a:芽接的概念及相关知识(多媒体演示)b:学生观看幻灯片 c:指导学生嫁接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演示,教师实际操作等方法加强直观教学,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通过实践操作,掌握这种嫁接的方法。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全班交流作品 a:自评 b:互评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评互评,明确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六、学习探索

1、嫁接的技术关键(学生总结,教师点拨)(1)刀要锋利,削面平滑,形成层对的准;

(2)捆扎要紧实,使砧、穗形成愈合组织,进而两者形成 一个整体,向内分化成木质部,向外分化成韧皮部,能进行正常的营养输导,植株才能正常生长结实。

七、课堂小结

1、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2、老师总结。

3、鼓励学生多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争取培育出更多的优良果树新品种,为振兴家乡的经济作出贡献。

设计意图: 通过总结,让学生理清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掌握嫁接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及技术关键,为下一步参加社会实践打下基础。

板书设计

果树的嫁接

一、概念

二、准备

三、嫁接的方法

1、砧木的选择

1、芽接:丁字芽接

2、接穗的选择

2、枝接:劈接

3、嫁接的时期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容易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增强学习的条理性,培养他们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印象深刻,也便于学生把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更好的记住。

第四篇:盐碱地成因及改良技术

盐碱地成因及改良技术

徐 斌

【摘 要】

我国盐渍土面积约3460万公顷,耕地盐碱化760万公顷,近1/5耕地发生盐碱化,研究盐碱地形成原因及改良利用技术的发展,对于我国尤其是内陆干旱农业灌区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土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的意义。实践证明,盐碱地改良技术的应用,不但可以改善环境,抑制土壤盐碱化,而且可以直接利用盐碱地生产林木果品和农产品,提高盐碱地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盐碱化;盐碱地;改良技术;研究展望

土壤盐碱化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全世界盐渍化土壤面积约10亿公顷;我国盐渍土面积约3460万公顷,耕地盐碱化760万公顷,近1/5耕地发生盐碱化,其中原生盐化型、次生盐化型和各种碱化型分布分别占总面积的52﹪、40﹪和8﹪。

近几年来,国家和地方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改造盐碱地,收到了较好的治理效果。随着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和研究的不断发展,在土壤盐分成因规律和特征、农田节水灌溉水盐运行机理、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措施等诸多方面都有新的发展和突破,取得了新的成果。盐碱地改良利用实践证明,盐碱地预防和治理是一个系统的综合治理工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显效的过程。

1、盐碱化的概念以及产生原因

1.1 盐碱化的概念

第1页(共13页)

土壤盐碱化(土壤盐渍化)是指盐分不断向土壤表层聚积形成盐渍土的自然地质过程。盐渍土是在一定的气候、地形、土地、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下形成的。人类活动、历史上的洪、涝、旱灾害,河道变迁,以及土地利用、农业、水利技术措施等,又对土壤盐渍化的发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一般将土壤层0.2 m厚度内可溶盐含量大于0.1%的土壤称为盐渍土。土壤盐渍化分盐化与碱化两种类型,故又称为土壤盐碱化。当土壤表层中的中性盐含量超过0.2%时,称为盐化土(盐土);以碳酸盐为主的盐渍土,土中代换性钠含量大,通常称为碱化土(碱土)。由于灌溉管理不当(人为原因)而产生的土壤盐渍化,称为次生盐碱化。由于人为影响产生的盐渍土称为次生盐渍土。

1.2 盐碱化的产生原因

土壤盐碱化形成的因素很多,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及水文地质等。气候因素是形成土壤盐碱化的根本因素,如果没有强烈的蒸发作用,土壤表层就不会强烈积盐。地貌因素特别是盆地、洼地等低洼地形有利于水、盐的汇集。地质因素主要反映在土壤母质上。人为因素表现为人类改造自然和适应自然的各种活动。盐渍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气候干旱,土壤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矿化度大等重要条件所制约,以及地形、母质、植被等自然条件综合影响的结合所造成的。(1)气候

由于季风气候影响,我国四季明显导致盐碱地区土壤盐分状况的季节性变化,夏季降雨集中,土壤产生季节性脱盐,而春秋干旱季节,蒸发大于降水,又引起土壤积盐为主。气候干旱、排水不畅和地下水位过高,使盐分积聚土壤表层的数量多于向下淋洗的数量,结果导致盐渍土的形成,这是引起土壤积盐的重要原因。

第2页(共13页)

(2)地下水位浅、矿化度高

盐渍土中的盐分,是通过水分的运动且主要是由地下水运动带来的,因此在干旱地区,地下水位的深浅和地下水的矿化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土壤的盐渍化程度。

地下水位埋藏越浅,地下水越容易通过土壤毛管上升至地表,蒸发散失的水量越多,留给表土的盐分就越多,尤其是当地下水矿化度大时,土壤积盐更为严重。

在干旱季节,不致于引起表层土壤积盐的最浅地下水埋藏深度,称为地下水临界深度。临界深度一般3m左右,但并非一个常数,是因具体条件不同而异的,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气候、土壤、地下水矿化度和人为措施,一般地说,气候越干旱,蒸发量和降水量的比率,地下水矿化度越高,临界深度就越大。

土壤对临界深度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土壤的毛管性能、毛管水的上升高度及速度。凡毛管水上升高度大,上升速度快的土壤,一般都易于盐化。土壤结构状况也影响着水盐运衍,土壤的团粒结构,特别是表层土壤具有良好的团粒结构时,能有效地阻碍水盐上升至地表,临界深度可以较小。

地下水位埋深与地表积盐关系密切。地下水位埋深大于临界深度时,地下水位低,地下水沿毛管上升不到地表,不积盐,土壤无盐碱化。地下水位高,地下水沿毛管上升至表土层,表层开始积盐。地下水位很高(小于临界深度),地下水沿毛管大量上升至地表,表层强烈积盐。(3)地形

地形起伏影响地面和地下径流,土壤中的盐分也随之发生分移,例如在华北平原、山麓平原坡度较陡,自然排水通畅,土壤不发生盐碱化。冲积平原的缓岗,地形较高,一般没有盐碱化威胁;冲积平原的微斜平地,排水不畅,土壤容易发

第3页(共13页)

生盐碱化,但一般程度较轻;而洼地及其边缘的坡地或微倾斜平地,则分布较多盐渍土。在滨海平原,排水条件更差,又受海潮影响,盐分大量聚积程度更重。总之,盐分随地面、地下径流由高处向低处汇集,积盐状况也由高处到低处逐渐加重,从小地形看,在低平地区的局部高起处,由于蒸发快,盐分可由低处移到高处,积盐较重。地形还影响盐分的分移,由于各种盐分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盐分可被径流携带较远,而溶解度小的则携带较近,所以,由山麓平原、冲积平原到滨海平原,土壤和地下水的盐分一般是由重碳酸盐、硫酸盐逐渐过渡至氯化物。(4)母质

母质对盐渍土形成上的影响,一是母质本身含盐,含盐的母质有的是在某个地质历史时期聚积下来的盐分,形成古盐土、含盐地层、盐岩或盐层,在极端干旱的条件下盐分得以残留下来成为目前的残积盐土;二是含盐母质为滨海或盐湖的新沉积物,由于其出露成为陆地,而使土壤含盐。(5)生物

有些盐碱地植物的耐盐力很强,能在土壤溶液渗透压很高的土地上生长,这些植物根系深长,能从深层土壤或地下水吸取大量的水溶性盐类,植物内积聚的盐分可达植物干重的20~30%,甚至高达40-50%,植物死亡后就把盐分留在土层中,致使土壤盐渍化加强;此外,还有新疆盐渍土上生长的红柳和胡杨木类的植物能够把进入到枯株体内的盐分分泌出来,增加了土壤中的盐分。

由上述原生盐渍土形成机理可以看出,除气候条件外,决定土壤积盐大于脱盐的水盐运动条件是土壤盐渍化得以发生的关键。

1.3 盐碱化的影响

土壤盐碱化不仅对农作物生长发育产生危害,而且使土壤物理性恶化,地下水

第4页(共13页)

矿化度提高,水变苦,地下水源不能充分利用。同时使大片土地荒芜,农耕地减少,土壤中水、肥等因素互不协调,影响农作物产量。

影响主要有:土壤板结与肥力下降;不利于农作物吸收养分,阻碍作物生长。

2、土壤盐碱化改良技术

根治盐碱化从而摆脱土壤盐碱化对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带来的危害,并非易事。正因为如此,在治理盐碱地的过程中我国科技人员和广大群众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方法,取得了卓越的成效。

“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盐随水来,水散盐留[1]”就是人们在长期治疗过程中发现和总结出来的土壤盐分运行受水分运行支配的基本规律。

国内盐碱地改良利用方法和技术归纳起来大致如下:(1)物理改良。平整土地、深耕晒垡、及时松土、抬高地形、微区改土。(2)水利改良。灌排配套、蓄淡压盐、灌水洗盐、地下排盐。(3)化学改良。石膏、磷石膏、过磷酸钙、腐殖酸、泥炭、醋渣等。(4)生物改良。种植水稻、种植耐盐植物田箐等,使用微生物菌肥等。这些改良技术和方法,既有古老的技术,如平整土地、深耕晒垡、及时松土、抬高地形、微区改土、灌水洗盐、种植水稻、种植耐盐植物田箐等;也有近代传统改良方法,如灌排配套、蓄淡压盐、灌水洗盐、地下排盐以及化学改良技术等;还有利用生物化学新技术所研制的新型土壤改良剂(如NPK增效剂),以及采用新型材料和先进施工技术所实施地下暗管排盐工程等。

第5页(共13页)

近十几年来,随着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研究应用不断发展,单一或复合的盐碱地改良技术不断出现。

2.1水利改良技术

地下渗管排盐是耕地盐碱化改良的常用方法之一,它基于“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行规律[2],通过铺设暗管将土壤中的盐分随水排走,并将地下水位控制在临界深度以下,达到土壤脱盐和防止生盐渍化目的。渗管铺设一般为水平封闭式。一级管和二级管相结合。一级管的渗入水汇入二级管中,然后流入污水管排走。若污水管道埋的深度较浅不能自行排泄渗水,可在二级管末端设集水井,定期强排。渗灌埋设深度、间距、纵坡等参数主要取决于耕地作物种类、土壤结构、地下水位埋深及气候等情况。

黄河三角洲所在中心城市东营市,利用荷兰[3]暗管排碱技术实施盐碱地改良工程,暗管排碱利用专业埋管机械将PVC管埋入地下1.8-2.0m处,将地下盐水截引到暗管,集中起来排到明渠中,使得灌区当年地下水位下降0.5m,含盐量可降低0.1%,满足多种作物的生长发育要求。

魏云杰、许模[4]论述了新疆土壤盐渍化形成的地质、地貌、土壤质地和人为灌溉方式不合理等原因,通过调查目前新疆盐渍化土壤主要有稳定脱盐型、脱盐聚盐混合型、脱盐聚盐反复型、持续聚盐型和灌溉聚盐型,其中脱盐聚盐混合型和脱盐聚盐反复型分布最广,稳定脱盐型近分布于竖井排灌区。总结了新疆土壤盐渍化的治理研究过程及国内外防治盐渍化的措施,提出了竖井排灌工程是防治新疆土壤盐渍化最有效措施。通过工程实例证明了竖井排灌具有降低地下水位和灌溉的作用,且经济效益明显。

第6页(共13页)

2.2土壤改良剂

由广东省蔬菜研究所等单位研究的营养性酸性土壤改良剂(NPK增强剂)[5],该改良剂根据酸性土壤肥力状况和作物营养特点,采用蒙脱石、橄榄石、硫矿等多种天然矿物为原料,在改良酸性土壤、平衡作物养分、提高化肥利用率等方面有显著功效。由水稻、玉米、西瓜、蔬菜、粉蕉、荔枝、龙眼等作物进行的大田实验来看,该改良剂能提高上述作物产量10%以上。成果居国内外领先水平,并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北京绿地科技发展公司[6]将有机络合催化理论引入盐碱土壤改良,研制出“禾康“盐碱土壤改良剂,目前已在山东、内蒙、新疆、东北、天津等得大面积推广。“禾康”土壤改良剂是一种棕红色略带酸味无毒无害的有机液体化肥,可直接作用于土壤,因此,它广泛适用于中、低产田改造、盐碱地的治理、荒漠绿化等。

康地宝技术[7]利用盐土植物(盐篙、海蓬子等)以及作物自身通过根系分泌物改善根际微环境来适应逆境的机制,通过生物络合、置换反应,清除土壤团粒上多余的Na+,活化盐碱土壤中难利用的P5+、Fe2+、Ca2+、Mg2+等离子及微量元素,使其转变为可利用状态被植物吸收,解除植物生理缺素症状。同时通过Na+降低,活化Ca2+、Mg2+等离子之后,可使土壤水传导能(HC)增高,使土壤水分更易流动,从而改善了作物根系环境,促进根系生长,保证作物苗齐、苗壮,使植物能够在盐碱地上生长和提高产量。适用于受盐碱侵害的农田和新开垦土地,利用有机生化高分子络合土壤中成盐离子,随灌溉水将盐分带到土壤深处,降碱脱盐,解除盐分对作物的危害作用。由于是从植物根系分泌物中提取的产物,对人、畜、作物、土壤安全无害。

第7页(共13页)

钠离子吸附剂[7]具有很强的交换能力,对盐碱土中的Na+、SO42-、cl-等有吸附能力,改良后的土壤可以降低ph值和碱化度,吸附铵离子和钾离子并提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从而达到改土、脱盐的目的,使土壤向有利于植物生长方向发展。另外,由于钠离子吸附交换性能好,可用来提高阳离子交换能力,调整ph值,交换土壤中有害金属离子,降低土壤含盐量,脱盐率可达18.6%-29.3%。

2.3土壤水盐运移研究

目前节水灌溉条件下的水盐运移等方面的研究较多。张琼、李光永 [8]等人研究了棉花膜下滴灌在土壤含盐量为0.08%和0.8%情况下,灌溉周期对土壤水盐运动和棉花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总灌水量相同的情况下,高含盐量土壤在棉花的花铃期高频灌溉与低频灌溉相比,可以有效降低湿润体体内土壤盐分含量,并且得到了棉花增产28%的结果,而对于低盐土,灌溉频率对棉花生长和产量没有显著影响。

罗延彬、任葳等人对新疆部分盐碱灌区调研显示,在地下水位3-5m中土壤条件下,利用盐碱地2-5g/L盐化水灌溉,土壤1m培面均为脱盐状态。灌溉盐化水15a后,1m土壤残留阴离子浓度较小,多点平均为3.709mg/100g土。其中HCO-3相对较多,1m多点平均为0.404mg/100g土。K+、Na+浓度很大,1m多点平均为2.492mg/100g土。这时土壤1m全盐多点平均为0.248%,在灌溉水矿化度不直接危害作物生长时,不影响耕作和作物正常生长。由此表明,盐化水在盐碱地上无排灌可行。

雷之栋、杨诗秀、尚松浩[9-10]等人通过对新疆叶尔羌河平原绿洲一些典型洼地水量平衡的观测,基于平原绿洲内部水分迁移,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盐分特点

第8页(共13页)

和典型洼地蒸发耗水的分析,论述了洼地在容泄绿洲排水、排盐方面的旱排作用和能力。提出在绿洲排水规划时,可以将旱排(或内排水)作为一种重要的排水方式,选择合适的洼地作为主要的旱排规划区,在进行水资源合理配置时,应重视盐分的宏观运、贮规划。

土壤旱季自然集盐再加咸水灌溉,突然呈明显集盐趋势。尹美娥[11]的实验研究表明,小定额灌溉,砂壤土的积盐程度较中壤土高;大定额灌溉,砂壤土的脱盐效果较中壤土为好。随着灌水定额的增加,从咸水带入土中的盐分渗滤到作物根层以下的盐量越多。雨季为自然脱盐季节,经过降雨淋洗后,土壤含盐量可降至灌前水平,年内0-60cm土层一般不发生盐分累积。

沈万斌、董德明[12]等人提出灌区土壤产生次生盐渍化的防治方法,分析农业灌区发生土壤此次生盐渍化的研究实例,认为盐随水来但不易随水而去,由此认为提高灌溉效率,加强排水,建立盐水土地处理系统,可保证灌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4作物水盐动态模型、灌溉制度研究

水盐模型以及灌溉制度等研究是盐碱土壤管理利用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根据作物水盐动态响应函数分析,可把握作物生长与土壤水盐运动关系,从而建立节水、控盐、高产灌溉制度优化设计模型,为节水灌溉和微咸水利用提供决策依据。实例分析表明,研究淡水、微咸水交替灌溉条件下灌溉制度的优化设计、合理的模型及管理方法,可为实施节水控盐显著提高经济和环境效益。

第9页(共13页)

王仰仁、康绍忠【13】在作物水盐生产函数和农田水盐动态模型基础上,以单位面积纯收益最大为目标函数提出了制定咸水灌溉制度的模型。并以山西省永济市试区进行的棉花咸水灌溉试验资料为依据,求得了有关模型参数:利用该试区35a系列降雨旬蒸发量资料,对3种不同灌水时间和灌水次数、7种灌溉咸水浓度,共计49种可能组合的农田土壤盐分和产量进行了模拟,并与该试区大田试验试验数据进行了比较。以模拟产量为依据,在对当地深井和浅井灌溉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咸水灌溉制度极其相应的地下水开发利用策略。

含盐劣质水灌区作物生长受土壤盐分和含水量状况的影响,国内外不少学者对作物产量和土壤含盐量的关系进行研究,建立了一些作物的水盐模型[16-19]。总体上讲,这些模型将作物产量或相对产量表示为全生育期灌水量和土壤平均含盐量的函数,为灌区灌溉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但作为全生育期模型,尚不能据此对作物生长期内土壤水盐状况进行动态管理。张展羽、郭相平[14]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考虑作物对土壤盐渍度的敏感性随生长发育阶段不同而变化这一基本现象,提出作物不同生育阶段水盐动态响应模型,用以指导含盐劣质水或盐渍化灌区的优化灌溉管理。

赵丹、邵东国等[20]人根据甘肃省河西走廊疏勒河流域灌区节水灌溉条件下的土壤水盐变化野外和室内实验成果的分析,建立相应的水盐动态模拟模型。经数据模拟计算,得出在一定灌水方案下的土壤盐分分布脱盐状况,并对适宜本地区特点的水盐调控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2.5 盐碱地改良利用实践 随着人口增长和水土资源的日趋短缺,我国把中、低产田的治理、开发与持

第10页(共13页)

续发展纳入国家经济建设规划之中。在工程排水洗盐技术、碱土改良、生物化学改良、电磁改良技术与应用,以及盐碱土壤基础理论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我国20世纪50~60年代开始在天津等地开展滨海盐土种稻改良试验和引黄灌溉、种稻改碱等农业措施为主的改良;70年代盐渍土改良进入工程与农业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发展阶段。在黄淮海平原建立了12个试验区后又在松嫩—三江平原等地相继建立了中低产田治理与综合发展试验区,开展了“六五”至“九五”攻关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使我国盐碱地综合治理技术已走在世界前列。

土壤改良剂的研究应用也在20世纪60~70年代开始。在土壤物理、化学改良剂方面做了不少的研究,如石膏、氯化钙、工业废酸、工业废弃物磷石膏、粉煤灰等等,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70年代后应用电磁技术,在全国盐渍土地区进行了改土试验;90年代后生物化学土壤生化改良技术有了发展,如中国农业大学研制的盐碱土壤生化改良剂—康地宝以推广应用。

3、研究展望

水利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生物措施、化学改良等盐碱地改良的多种技术和措施具有不同的改良效果。但由于盐碱地的改良是一个较为复杂综合治理系统工程,所以对于改良盐碱土多采取以水肥为中心,包括水利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种树种草等综合治理方法,这是改良治理盐碱地的主要方向。

在改良盐碱土的各项措施中,从盐碱地的整治力度、排盐效果和推广使用范围来看,在多种盐碱地改良技术方法中,利用工程排水洗盐是一项重要的水利技术措施,只有健全排水设施,其他措施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第11页(共13页)

基于上述,随着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的发展和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在治盐碱技术领域的研究应用,在新的条件下对于土壤盐碱的工程性排水在技术理论创新、灌排技术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以新的灌排方式和技术理论创新,着眼探索盐碱地改良新方法和新技术。

纵观国内外盐碱地治理技术,在传统的水盐运行理论基础上,提出“土壤水盐定向迁移”新理论,基于此理论探讨农业灌区农田“土壤盐分上移地表排”新模式。

笔者认为,基于新理论方法进行“土壤水盐定向迁移”机理、“盐分上移地表排”模式、不同节水灌溉排盐低耗高效机理、地表排盐技术等基础理论和试验观察等内容的探索和技术创新研究,致力于在节水灌溉条件下,对土壤水盐运行规律和基本特征、不同基面与土壤水盐定向迁移关系、牵引力及盐分运积效应、地表排盐技术方法、适用材料技术特性试验等关键技术研究方面有所突破,为新技术应用研究打下基础。该方法为全新的水利土壤改良模式,也是今后我国干旱农业灌区盐碱地治理技术理论研究与探讨的发展方向。

第12页(共13页)

参考文献

[1]林成谷.土壤学(北方本)[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3.[2]邢军武.盐碱环境与盐碱农业[J].地球科学进展,2001(2):257-266.[3]黄河三角洲启动盐碱地改良工程[N].中国海洋报,2000-10-31.[4]魏云杰,许模.新疆土壤盐渍化成因及其防治对策研究[D].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暨“岩溶·工程·环境”学术论坛论文集,2005.[5]一种土壤改良剂.中国农业网[EB/OL],2004-2-10.[6]“禾康”盐碱土壤改良剂.中国农业网[EB/OL],2004-2-10.[7]康地宝作用机理及使用技术.中国农业网[EB/OL],2004-11-3.[8]张琼,李光永,柴付军.棉花膜下滴灌条件下灌水频率对土壤水盐分布和棉花生长的影响[J].水利学报,2004(9):125-128.[9]雷志栋,尚松浩,杨诗秀,等.新疆叶尔羌河平原绿洲洼地旱排作用的初步分析[J].灌溉排水学报,1998(3):3-6.[10]杨诗秀,雷志栋.叶尔羌平原绿洲盐均衡及旱排的初步分析[J].灌溉排水学报,1999(2):12-15.[11]尹美娥.咸水灌溉下的土壤水盐运动规律[J].水利水电技术,2000(7):24-26.[12]沈万斌,董德明,包国章,等.农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防治方法及实例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1(1):103-106.[13]王仰仁,康绍忠.基于作物水盐生产函数的咸水灌溉制度确定方法[J].水利学报,2004(6):48-53.[14]张展羽,郭相平,汤建熙,等.节水控盐灌溉制度的优化设计[J].水利学报,2001(4):91-96.[15]Kenneth H,Solomon.Water-Salinity-Production Function[J].ASAE,1985,38(6).[16]Dinar A.Production Function Relating Crop Yield Water Quality andQuantity[J].SoilSalinity andDrainage Volume,Agri.W.M,1991.[17]艾尔斯R S,等.农用水质[M].北京:农业科技出版社,1988.[18]许越先,刘昌明,沙和伟.农业用水有效性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19]张展羽,郭相平.作物水盐动态响应模型[J].水利学报,1998(12):67-71.[20]赵丹,邵东国,代涛.干旱灌区水盐动态模拟与实验研究[J].灌溉排水学报,2004(2):43-46.第13页(共13页)

第五篇:桂花插皮嫁接技术

优良桂花品种嫁接之插皮接(原创)

嫁接时间:2014年6月2日

1、在北方地区多用流苏做砧木,南方地区可用小叶女贞或本砧,个人建议最好用本砧。选取直径2—3CM、冠型差的实生桂花树做砧木。如果盆栽,一般在离地20CM左右的地方下锯;如果地栽,一般在130—150CM的地方下锯,选择较平滑的部位,锯掉上部树冠,并用嫁接刀将锯口削平。对于直径4—5CM的实生桂花树的处理方法:选取方位好的3— 5个骨干枝,离主干5—10CM的地方下锯,锯成骨架,其锯口直径约2CM左右。如下图:

2、直径2— 3CM的砧木可嫁接2—3个穗条。选好2—3个出枝的方位,用嫁接刀依次在锯口处由上至下各竖划2—3 刀,长1.5—3CM,深达木质部。然后用刀依次挑开锯口处两边的皮层。

3、选取优良桂花品种(如状元红、早红桂、日香桂等)1-2年生枝条做接穗,将接穗剪成长10CM的小段,用嫁接刀在芽背面下方0.5CM处带木质部削去1/3-1/2,削面长1.5-3CM,削面要求平滑,不起毛,短削面长0.3-0.5CM,与长削面成15度左右的夹角。削成的接穗长5-6CM,带1-3个完整的芽,多余部分的剪掉。

接穗叶片处理方法有两种:A:留半叶,B:留叶柄(本文的处理方法是A)。

4、将削好的接穗插入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插入后,接穗要求露白0.2CM。

5、用电工胶或薄膜将锯口及嫁接部位包扎严实,并用扎带由下至上绑缚,使接穗长削面与木质部紧贴。

6、套上塑料袋,袋口下端要将嫁接部位完全罩住,并用扎带扎紧,使其保温保湿。这个时间的插皮嫁接,其上要搭遮阳网遮阴。(下图左边为插皮枝接,右边为腹枝接。本文未采用遮阴措施,是因为右边采用腹枝接的树冠未锯掉,可遮阴)。

7、后期管理:及时抹除砧木上的萌芽,观察接穗成活情况。如果接穗萌发,新梢开始生长时,将塑料袋剪开2-3个小孔,小孔的直径1CM,使袋内温度与外界温度基本保持一致。在新梢生长顶到塑料袋之前将塑料袋完全去掉。

2014年7月31日观察到的新梢生长情况,新梢已生长10CM左右。如下图:

下载板栗改良嫁接技术(最终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板栗改良嫁接技术(最终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杜鹃盆景嫁接技术小结

    杜鹃盆景嫁接技术小结这篇技术小结也是当年的高级工论文,我从我的实际工作出发,以盆栽杜鹃为例所总结的,得到当时代客老师上海市著名的花卉学研究人员叶剑秋老师的修改,现如今,再......

    板栗种植技术(写写帮推荐)

    板栗(学名:Castanea mollissima),又名栗、板栗、栗子、风栗,是壳斗科栗属植物,原产于中国,分布于越南、台湾以及中国大陆地区,生长于海拔370~2800米的地区,多见于山地,已由人工广泛栽......

    野生酸枣树改良嫁接实践活动第一二阶段指导教案[范文]

    洛龙区第六实验学校野生酸枣树改良嫁接 综合实践活动 指导教案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一、二阶段) 指导教师:朱崇民 第一周教案:确定活动主题 【阶段目标】 1.调动学生参......

    绿色食用菌种植技术改良方案

    绿色食用菌种植——技术创新方案 一.宗旨 1.倡导绿色食品,通过技术更新提高食用菌产量及品质; 2.增强我校大学生自我创新意识; 3.丰富校园文化,为我校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二.计划......

    板栗栽培技术

    板栗栽培技术 板栗属于壳斗科、板栗属,是我国古老的多年生落叶乔术果树之一,板栗适应性强,既耐干旱,又耐瘠薄,栽培容易,管理方便,产量可靠,深得群众的喜爱,号称“铁杆庄稼”。板栗是......

    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综述及展望

    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综述及展望 土壤盐碱化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全世界盐渍化土壤面积约10亿公顷;我国盐渍土面积约3460万公顷,耕地盐碱化760万公顷,近1/5耕地发生盐碱化,其中原生盐......

    答辩稿(改良)

    尊敬的李老师,亲爱的各位同学: 大家好,我是来自林学院森林培育的***,今天与大家分享关于“在现实中为什么会出现“先污染后治理”以及发生的根本原因”这个主题的心得。我将从定......

    改良站管理制度

    通江县畜禽繁育改良站 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单位工作行为,严肃工作纪律,加强单位内部管理,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作息管理制度 1﹑严格作息时间,遵守工作纪律,按国家规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