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研究[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3 22:54: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构建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构建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研究》。

第一篇:关于构建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研究

关于构建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研究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减震器和安全网,其发达程度已经成为保护人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和体现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社会保险制度的城乡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国劳动者大致可划分为三大群体:一是居住在农村从事农业劳动的农民;二是居住在城镇从事工商业活动的市民;三是流动于城乡之间亦工亦农的进城务工人员。实际上,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首先要统筹解决这三大群体的基本养老保险问题。而我国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建立的,城镇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主体;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则严重滞后,基本停留在家庭保障层次。

一、现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基本情况

城市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包括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以及城市其他人员养老保障制度等,它是强制性保险,由国家通过有关法律法规,对社会保障的对象、社会保险税(费)、保险给付条件等做出强制性规定,要求企业和职工必须参加养老保险,分担缴费责任。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其中社会统筹部分通过社会互济和再分配,扶贫帮困,使在职期间工资水平低的、因企业暂时困难付不起养老金的、因寿命较长已用完个人账户养老金储蓄的退休职工,仍可通过社会统筹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由于其强制性,基本覆盖城镇居民。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由中央民政部主管,县级统筹,地方设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委员会开展业务工作。我国2009年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目标是在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届时将使1.6亿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口获得养老保险,虽然这一制度的建设为缓解严峻的农村老龄养老问题提供了一丝帮助,但鉴于这一制度建设速度尚滞后于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而且庞大的农村老年人口也使各级财政对新农保的补贴规模急剧膨胀,因此,这一政策的实施,仍在不断完善和探索之中。

二、我市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目前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很大限度上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参保需求。但是存在着一系列问题:(1)养老保险体系之中,城保、农保在制度设计、缴费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归根结底仍属于城乡社会保障的二元体系;(2)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工业化、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条块分割,彼此相对独立,各自封闭运行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3)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在县级统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以城镇企业职工为重点,难以完全适应这种大规模人口流动状态,出现了一些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因跨地区、跨城乡就业而养老保险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的问题。

一是城乡保障体系发展不平衡。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与二元经济结构相适应,呈现明显的城乡二元特征,城镇与农村的养老保障差别很大。在城镇,目前已建立起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大社会保险制度。但广大农村的社会保障,目前尚无长远规划和近期的统一措施。

二是城乡保障制度之间缺少衔接和转换。由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突破,进城务工的农民将会不断增多,进城务工人员表现为在农村和城镇之间频繁的流动。但现有城乡养老保障制度各成体系,互不衔接,尤其在操作程序上没有互相转换或换算的规定,既不利于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城乡统筹,也影响了农民参加各种社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

三是政府财政投入相对不足。在分享社会发展成果上,城镇职工养老保障有政府兜底制度,但这种制度没有惠及农村。现在,社会普遍认为我国经济发展已到了城市反哺农村的阶段,而实际上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投入较少。老年农民就只剩下了“低保救助”这最后一条保障线。

三、推进我国城乡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建议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促进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结合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建设的现状,提出如下建议:

(一)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化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努力缩小城乡差别,逐步实现城乡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相互融合和协调发展,最终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城乡一体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其基本原则是:

1、坚持“立足长远,分步实施”的原则。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既要立足于超前思考,立足于长远的战略设计,立足于城乡一体化的政策导向,又要因地制宜,分步实施,逐步推进。现阶段,可先建立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落实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养老保障待遇,并积极探索农民养老保障制度与城镇社保制度在执行程序上过渡和衔接的机制。

2、坚持“低门槛进入,低标准享受”的原则。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以及农民的缴费能力,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仍应坚持“双低”原则。其具体标准既要考虑“政府出得起、集体补得起、个人交得起”,也要考虑保障制度自身的良性运转。如果标准过低,制度本身缺乏对参保者的吸引力;标准过高,各方均难以承受。因此交费与享受标准应充分体现保障水平与我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相适应,享受标准以高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低于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障水平为宜。

3、坚持“广覆盖,多层次”的原则。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在制度设计中应当尽可能地考虑扩大其覆盖面,在实施中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同时根据参保对象的缴费能力,实行不同的保障档次。对缴费能力强的,享受较高的保障标准,使之与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障水平相接近,为城乡一体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过渡提供基础;对缴费能力弱的,则享受较低的保障标准,使现有保障水平与农村的实际相贴近,兼顾收入较低的参保者的利益,也使制度本身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二)统筹城乡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1、采取有效办法,落实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养老保障待遇 一是分层次推进,提高参保率。对那些非正规就业的进城务工人员,如个体商贩等,鼓励他们参加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对那些在正规部门就业,签订劳动合同的进城务工人员,应当一律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障范围。为了确保进城务工人员的养老保障权益,政府应采取切实措施,促使企业为进城务工人员依法缴纳养老保险费,对未按规定缴纳的企业,可由工商、税务、劳动监察等部门协同,责令补缴或依法强制征缴。

二是制定“双低”政策,鼓励、支持用人单位和进城务工人员参保。进城务工人员的养老保障制度应充分考虑企业和参保者的实际缴费能力和需求,在现行城镇职工养老保障制度的“双低”标准下,再适当降低“门槛”,提供更优惠的政策。可考虑双60%的设计:即以上年全省社会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以我国城镇职工现缴费比例的60%为缴费比例(约15%左右),再在此范围内划分企业和个人应缴纳的比例,提高企业和进城务工人员的缴费承受力和参保积极性,扩大保障的覆盖面。

三是建立进城务工人员的养老保险配套措施。主要有:建立我国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为进城务工人员社会养老保险提供不可缺少的依托,特别是为进城务工人员社会养老保险的城乡转移提供条件;在缩小城乡收入差别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全国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标准,为进城务工人员社会养老保险纳入城镇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消除障碍;完善劳动力市场管理,规范用工行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通过职业介绍机构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建立统一适用于城乡劳动者失业登记和求职的登记制度,提高进城务工人员社会养老保险管理的效率。

2、积极探索,重构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

目前,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看,我国应当积极地探索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参考一些省县市的做法,其基本思路是改革现有“农保”制度,重构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坚持以参保人员家庭为主、集体经济补助与地方财政适当扶持为辅,权利与义务相一致的原则。采取基金积累模式,实行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制度。切实发挥农保养老的作用,最终减少农村低保人数,减轻政府长期的农民养老救助保障的压力,从而把基本养老保障制度推向整个农村。

3、因地制宜,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

我国的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制度尚处于试点阶段,制度虽已建立,面临的难点较多。当前,首先是要加快农民个人参保进度,改变部分地区工作进展缓慢的局面;第二,采取积极稳妥的办法,提高个人缴费积极性,完善缴费机制,可以设置养老保障制度以外的比如医疗、工伤保险等其他保障制度,提高被征地农民个人缴费的积极性;第三,随着经济发展、财政实力增长和物价水平提高,适当调整和提高享受待遇,促使更多的被征地农民个人缴费;第四,加快步伐,开辟稳定多元的筹资渠道,不断充实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增强我国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抵御风险的能力。

总之,目前由于各种条件所限,在农村只能因地制宜,建立若干养老保障制度,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与城镇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各自运行,同时积极探索和建立各种养老保障制度之间衔接和转换的机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农民社会养老保障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最终建立起城乡一体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相信实现这一目标将为时不远,但仍需全社会达成共识,并继续为此作出不懈的努力。

结论

目前由于各种条件所限,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与城镇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各自运行。要积极探索和建立各种养老保障制度之间衔接和转换的机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最终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杨华著.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2 [2]陈海军.《城乡一体化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南开大学.2011 [3]王国军著.中国保障制度一体化研究.科学出版社,2013 [4]《中国社会保障》期刊(2010年第6期)(2011年第1期)[5]仲越海:《谈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乡镇财政》2012第二期)

第二篇:大家保: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统一问答

大家保: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统一问答

1、问: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办法主要面向哪些人群?

答:适用于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两种制度,需要办理衔接手续的人员。主要涉及两类群体,一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在乡务农时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进城务工时参加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二是城镇就业不稳定的人员,未就业时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就业后按照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或灵活就业人员在两种养老保险制度间交叉选择参保。这些人员在长达几十年的劳动生涯中,可能在两种制度中都参保缴费,需要办理制度衔接手续。关于适用范围,还有两类需要注意的情况,一是在某一种制度中跨地区转移的参保人员,要按照各制度自身的规定转移接续养老保险关系;二是对于已经按国家规定领取两种制度中任何一种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不再办理制度衔接手续。

2、问:参保人员何时办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手续?

答: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员在达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或我省规定的退休年龄(以下简称退休年龄)后,可以申请办理城乡养老保险衔接手续;参保人员达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退休年龄前,不办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手续。

3、问:参保人员达到退休年龄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不足15年的怎么办?

答:参保人员达到退休年龄后,若其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不足15年,可以按规定延长缴费至满15年,再申请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并办理衔接手续;若延长缴费后其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仍未满15年,也可以申请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参保人员达到退休年龄且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缴费不足15年,又不愿延长或补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费,且不愿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按照我省2005年改革城镇职工养老金计发办法的规定,可将其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并按城镇职工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每满一年再发给一个月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终止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但仍保留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关系。

4、问:参保人员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时,其养老保险待遇如何计算?

答:参保人员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并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计算,按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办法计发养老保险待遇。

5、问:参保人员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时,其养老保险待遇如何计算?

答:参保人员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时,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并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按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办法计发养老保险待遇。

6、问:参加我省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员,如何办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

答:参加我省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员,办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时,其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先并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后,再按照《暂行办法》和我省《实施意见》规定办理转移衔接手续。分次缴费的人员必须在足额缴清养老保险费及政府补贴资金足额到位后,再办理转移衔接手续。

第三篇: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比较缓慢,其中原因很多,除了农村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农民的保险意识较差以外,制度本身的设计缺陷也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作者建议:打造农民土地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位一体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政策及资金支持”的三方共同负担的筹资模式。

年,民政部印发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标志着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在中国开始实施。截止到××年底,全国有万人参保,积累基金亿元,万农民领取了养老金。农民的参保人数占应参保人数的比例很小。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比较缓慢,其中原因很多,除了农村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农民的保险意识较差以外,制度本身的设计缺陷也是造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

——农村养老保险的软肋

1.制度的整体设计未体现出社会保险的基本特征。社会保险应该同时具有以下三个特征:第一,国家法律的强制性;第二,保险费通常是由个人、企业和政府三方共同负担;第三,以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水平为标准。而现行《方案》因过多地考虑到农民的保险观念不强而强调“自愿性”,资金筹集上坚持“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可以认为,这种保险模式基本不具备社会保险的含义,而是较多地体现出商业保险的特征。

2.制度覆盖面小、共济性差。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决定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一般是以区县为单位。但是,这种管理办法存在着较大的缺陷。一般而言,保险系统的覆盖面越大,抗风险的能力就越大。而在一个区县的范围内,一些与保险有关的统计指标的差别很小,这就使养老保险制度的共济性很差。另一方面,养老保险制度所必须的不变成本也较为明显地呈现出规模不经济的特征。

3.筹资模式的缺陷。《方案》规定,保险基金的筹集渠道为:“个人缴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但在上述三个渠道中,除了对个人缴费规定了具体标准外,其余两个渠道都缺乏硬约束。在经济不太发达的地区,普通农民很难享受得到集体补助。而《方案》又没有对国家的责任通过约束性的规范加以具体规定。这样,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没有稳定的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险。

4.保障水平设计缺陷。考虑到我国农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费率水平也设计地较低。根据测算,如果按照《方案》设定的最低缴费标准元/月缴纳保险费,年之后,每月可以领取养老金.元,年后,每月可以领取养老金.元,这很难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一项调查表明,大部分参加保险的农民都选择了最低标准缴费。不仅如此,《方案》没有按照国际通行的养老保险测算模式进行保险费和养老待遇的设计,养老金一经领取终身不变,使《方案》很难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生活的快速变化。

——农村养老保险的破局之道

5.制度的设计应与国家的农业政策相适应。国际经验证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应与国家一定时期所实施的农业政策密切相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农业政策经历了两次重大转折:一是鼓励离农政策。为了达到扩大农业生产经营规模的目的,日本政府通过建立土地经营权转让养老金的制度,鼓励农民离开土地。二是返农政策。世纪年代以后,由于农业人口急剧下降,其农业政策也转变为“鼓励返农”,土地权益转让养老金便被取消。近年来,我国的“三农”问题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又是如何增加农民的收入;而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才能消除离开土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只有与国家的农业政策相配合,才能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6.坚持“强制投保为主、自愿投保为辅”的原则。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必须充分体现社会保险的强制性特征,凡达到全国农村平均收入水平以上的农民必须投保;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全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对收入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贫困线以上者鼓励投保。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进,可以按人群和地区分类、分步进行。首先在农村的不同人群中分类推进,如乡镇企业职工和民办教师,强制其必须参加保险;其次在较为富裕的地区,一方面要加大政府资金的示范效应,另一方面也要逐步强制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然后逐渐扩展到其他地区。

7.实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与土地保障相结合,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衔接的政策。现阶段,农村的土地养老和家庭养老方式面临着许多挑战,需要政府为农民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弥补传统养老方式的不足。根据农村的具体情况,应建立农民土地保障、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位一体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与城镇职工不同,农民有土地保障,尽管保障功能已经弱化,因此社会养老保险只应是补偿土地保障功能的不足,而农村最低社会保障制度又成为保障农村老年人口最后的一道生活保障线。

8.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政策及资金支持”的三方共同负担的筹资模式。城市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中,企业是主要的投保人,而农村只在极少数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集体企业才能为农民提供一部分保险金补助。因此,集体补助只能是辅助筹资渠道,而为了保障所有的农村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必须建立有效的财政支持系统。政府不仅要给予保险金政策方面的优惠,还需要给予农民一定数额的直接经济补贴。政府资金的投入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建立政府资金的引导机制,即为了鼓励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应由政府对参保人员根据年龄的不同给予适当的补贴。二是建立养老保障待遇调整的储备基金,以保证被保险人领取的养老金数额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同步发展。

第四篇:上海市统一城乡失业保险制度

上海市统一城乡失业保险制度

活着的法律

近日,根据推进本市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总体要求,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联合出台了《关于本市农村户籍人员参加失业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本市实施城乡职工统一的失业保险制度,本市农村户籍人员与城镇户籍人员履行相同的失业保险缴费义务,享受同等的失业保险待遇。

在参保缴费方面,通知明确,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用人单位招用本市农村户籍人员,单位和个人按照与用人单位招用城镇户籍人员相同的缴费比例缴纳失业保险费,即用人单位的缴费比例为1.5%,农村户籍劳动者个人的缴费比例为0.5%。

通知规定,本市法定劳动年龄段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的农村户籍劳动者,失业后可到户籍地或居住地所在街道、乡镇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失业登记。失业登记的流程、期限等参照《上海市失业登记办法》相关规定执行。

在待遇享受方面,通知明确,本市农村户籍人员失业后,与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享受同等的失业保险待遇。

第五篇: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申请表

西安市社会保险管理中心

编号: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申请表(转入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根据《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有关规定,本人申请将原在 省(区、市)市(区)县(市)建立的养老保险关系([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转移至你处,特此申请。参保人员基本信息姓 名性别公民身份号 码户籍地地 址原个人编 号申请转移至[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转出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信息行政区划代 码地 址社保经办机构名称联系电话邮政编码 申请人(签字): 联系电话: 年 月 日 注:参保人员办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转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如就近向其户籍地负责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的,户籍地负责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在“申请人”字样左侧盖章。

下载关于构建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研究[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构建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研究[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了解决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问题,维护参保人员的养老保险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和《实施若干规定》(人......

    建立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国务院:建立统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听取关于2013年全国人大代表建议和全国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汇报 决定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

    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合集5篇)

    中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提要目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基本是缺失的,而我国农村又恰恰面临着诸如人口老龄化、城市化等带来的养老问题。本文分析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介绍......

    关于国内外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研究

    关于国内外养老保险制度的比较研究摘要:国内的养老保险研究虽然已经在较短的时间内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国际研究现状相比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从环境比较和制度比较两个方面对国......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研究1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研究 摘要 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与改革,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由于制度设计和可行性等问题,我国的养老保险存在些许不尽完善之处,如公平性......

    日本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综述

    日本养老保险制度研究综述摘 要:日本传统养老方式以孝道为核心,以“家业共同体”为基础,以“先祖崇拜”为精神动力,以“长子责任制”为运行主线。日本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建立......

    试析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

    试析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乡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构筑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逐步解体,以......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了解决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问题,维护参保人员的养老保险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和《实施若干规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