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述题习题集及答案
论述题:
1、试论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基本内容是:世界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具有物质统一性;精神现象是物质的产物和特殊表现。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2、试论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
矛盾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是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特殊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体,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3、试论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实践意义。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形式。二者是辩证统一的。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4、试论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及其重大意义。
真理既是绝对真理又是相对真理,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具有确定性、无条件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是近似的、有条件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并不是指两种不同性质的真理,而是指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任何真理都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必须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一切科学真理,既反对绝对主义,又反对相对主义。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5、试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其重大意义。
实践之所以能成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6、试论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7、试述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意义。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的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8、试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两者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中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9、论述价值规律的作用,并用以阐明我国企业必须注重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作用: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的分配比例;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价值规律会引起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10、为什么说垄断价格出现未否定价值规律?
垄断价格是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经济上的垄断地位所规定的旨在保证其能够获得垄断利润的产品价格。它包括垄断低价和垄断高价两种基本形式。
垄断价格出现未否定价值规律,表现在:垄断价格的制定不能完全脱离价值;垄断的形成并不能增加价值总量;通过垄断价格所获取的垄断利润,归根到底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11、怎样正确评价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曾经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推动过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确保了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的发展,为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中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这种模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员保障。
这种模式的弊端,主要是集中过多,管得过死,否定市场的作用,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I生。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证明,苏联模式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它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
12、论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主要原因在于: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的甚至落后很远;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对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必须有充分的估计。
13、如何理解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首先取得革命胜利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经济义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一定的社会形态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的,不可能出现先进的生产关系长期建立在落后的生产力的基础上,也不可能出现落后的生产关系能够长期容纳先进的生产力的现象。但是如果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个阶段来看,则又会出现参差不齐、相互交错的现象。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在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情况下,生产关系的变更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方面了。
14、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理想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是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已经并正在用事实证明着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从一定意义上讲,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本身就是共产主义理想可以实现的证明。
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但必须明确,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很长的甚至是充满曲折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第二篇:201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集单选
更多优质自考资料尽在百度贴吧自考乐园俱乐部
(http://tieba.baidu.com/club/5346389)欢迎❤加入...欢迎❤交流...止不住的惊喜等着你.........201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集:单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集
(仅供参考)
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得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的斗争得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A)。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D、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
A、以实践性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
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
4、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D)。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B、辩证思维的方法
C、实用主义的方法
D、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5、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C)。
A、只坚持不发展
B、只发展不坚持
C、既坚持又发展
D、要记住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的每一句话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7、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C)。
A、科学性
B、革命性
更多优质自考资料尽在百度贴吧自考乐园俱乐部
(http://tieba.baidu.com/club/5346389)欢迎❤加入...欢迎❤交流...止不住的惊喜等着你.........C、实践性
D、与时俱进
8、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
A、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
9、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
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
10、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1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D)。
A、运动的绝对性
B、本质的可知性
C、发展的规律性
D、客观实在性
12、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B)。
A、主观唯心主义
B、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C、形而上学
D、客观唯心主义
1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两种说法:(B)。
A、都是辩证法的观点
B、前者是辩证法观点,后者是诡辩论观点
C、都是诡辩论观点
D、前者是诡辩论观点,后者是辩证法观点
14、古诗“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这是用神化形式说明时间具有(D)。
A、客观性
B、有限性
C、可知性
D、相对性
15、把思维归结为只是人脑的生理过程的观点是(A)。
A、庸俗唯物主义
B、二元论
更多优质自考资料尽在百度贴吧自考乐园俱乐部
(http://tieba.baidu.com/club/5346389)欢迎❤加入...欢迎❤交流...止不住的惊喜等着你.........C、客观唯心主义
D、相对主义
16、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是(A)。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
D、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17、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C)。
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B、事物的变化过程是否有部分质变
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过度的范围
D、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18、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C)。
A、事物的普遍联系
B、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C、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内部矛盾
D、经过量变过渡到质变
19、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C)
A、人的心灵活动的反省
B、客观事物的直观反映
C、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
D、客体的选择和重构
20、“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D)。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21、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D)。
A、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
B、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
C、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 D、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22、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D)。
A、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B、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
D、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3、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表明(A)。
A、一切知识归根到底来自实践
B、个人知识都来自直接实践
C、没有必要学习间接经验
更多优质自考资料尽在百度贴吧自考乐园俱乐部
(http://tieba.baidu.com/club/5346389)欢迎❤加入...欢迎❤交流...止不住的惊喜等着你.........D、只有通过直接经验才能学到知识
2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D)。
A、对立统一的观点
B、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
D、实践观点
25、真理是(C)。
A、绝大多数人普遍同意的意见
B、客观事物发展的规律
C、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D、对人们有用的一切理论
26、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实践具有(D)。
A、客观物质性
B、社会历史性
C、自觉能动性
D、直接现实性
27、“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D)。
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28、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看,这句活对我们的启示是(B)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战
B、实践是认识的先导
C、实践高于认识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29、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D)。
A、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30、历史唯物论的根本出发点是(D)。
A、阶级和阶级斗争史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1、人类社会的历史,首先是一部(A)。
A、物质生产发展史
B、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发展史
C、理性思维发展史
更多优质自考资料尽在百度贴吧自考乐园俱乐部
(http://tieba.baidu.com/club/5346389)欢迎❤加入...欢迎❤交流...止不住的惊喜等着你.........D、思想关系发展史
32、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的是(D)。
A、社会的上层建筑
B、人口因素
C、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33、社会形态是(D)。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34、经济基础是(D)。
A、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B、一切经济关系的总和
C、所有生产关系的总和
D、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35、“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活动而已”,这句话表明(B)。
A、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历史发展方面是由人自己决定的 D、人的自我保存和历史的原动力
36、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地表现为(C)。
A、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B、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C、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
D、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37、阶级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是(B)。
A、阶级斗争
B、社会基本矛盾
C、科学技术
D、精神文明
38、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B)。
A、人民群众占人口的大多数
B、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人民群众具有先进的思想
D、人民群众通晓历史发展规律
39、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C)。
A、复杂劳动决定的 B、具体劳动决定的 C、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D、抽象劳动决定的
40、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指(B)。
更多优质自考资料尽在百度贴吧自考乐园俱乐部
(http://tieba.baidu.com/club/5346389)欢迎❤加入...欢迎❤交流...止不住的惊喜等着你.........A、两个并列的劳动过程
B、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
C、先后出现的两次劳动
D、两种不同的劳动
4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B)。
A、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C、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
D、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时间来决定
42、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D)。
A、等价交换
B、价格与价值经常相符合 C、价格与价值完全一致
D、价格与价值背离,并围绕价值波动
43、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能(D)。
A、创造出新的使用价值
B、把劳动力自身价值转移到产品中
C、保存生产资料价值
D、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44、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工人新创造的全部价值,是(D)。
A、商品价值
B、剩余价值
C、劳动力自身的价值
D、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
45、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B)。
A、资本各部分的流通形式不同
B、资本各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不同的作用
C、资本各部分价值转移的方式不同
D、资本各部分有不同的实物形式
46、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是(D)。
A、资本
B、社会劳动
C、货币
D、剩余价值
47、平均利润形成以后,商品的市场价格是(B)。
A、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C、围绕成本价格上下波动
D、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
48、垄断的形成是(B)。
A、生产集中发展到—定阶段的产物
更多优质自考资料尽在百度贴吧自考乐园俱乐部
(http://tieba.baidu.com/club/5346389)欢迎❤加入...欢迎❤交流...止不住的惊喜等着你.........B、自由竞争发展到—定阶段的产物
C、资本集中发展到—定阶段的产物
D、资本集聚发展到—定阶段的产物
49、垄断利润是(C)。
A、垄断组织通过垄断地位获得的平均利润
B、垄断组织通过垄断地位获得的全部利润
C、垄断组织通过垄断地位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利润
D、垄断组织通过垄断地位获得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50、垄断价格是指(D)。
A、按商品价值制定的价格
B、按商品生产价格制定的价格
C、垄断组织制定以保证平均利润的价格
D、垄断组织制定以保证垄断利润的价格
51、金融资本是(D)。
A、垄断的银行资本
B、垄断的工业资本; C、垄断的产业资本
D、垄断的工业资本和垄断的银行资本相互融合或混合生长而形成的资本
52、金融寡头在经济上对国民经济统治的基本方式是(D)。
A、人事参与
B、人事进入 C、进入制
D、参与制
53、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结果
B、凯恩斯理论被广泛理解和运用的结果
C、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作用加强的结果
D、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结果
54、当代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联合体的典型形式是(C)。
A、经济与合作组织
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C、欧洲联盟
D、北美自由贸易区
55、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D)。
A、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
B、空想平均主义的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
56、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C)。
A、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B、德国古典哲学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更多优质自考资料尽在百度贴吧自考乐园俱乐部
(http://tieba.baidu.com/club/5346389)欢迎❤加入...欢迎❤交流...止不住的惊喜等着你.........57、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A)。
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B、唯物史观
C、无产阶级专政
D、国家政权
58、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D)。
A、集体领导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民主集中制
59、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D)。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
B、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C、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
D、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
60、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D)。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61、“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C)。
A、是矛盾的 B、是两回事
C、是有着内在联系的 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62、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D)。
A、消灭工业和农业的差别
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D、消灭利益差别
63、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D)。
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在联合体现了社会价值
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64、自由王国是指人们(D)。
A、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
B、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
C、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
D、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
第三篇:201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集多选
更多优质自考资料尽在百度贴吧自考乐园俱乐部
(http://tieba.baidu.com/club/5346389)欢迎❤加入...欢迎❤交流...止不住的惊喜等着你.........2010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集:多选
多项选择题
1、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E、马克思主义法学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CD)。
A、德国古典哲学
B、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D、法国和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E、法国启蒙思想
3、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CE)。
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阶级斗争学说
E、剩余价值学说
4、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ABCDE)。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好方法论
B、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D、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E、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5、运动和物质不可分,运动是物质的(AD)。
A、根本属性
B、普遍状态
C、主观形式
D、存在方式
E、唯一特性
6、列宁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在于(ABCD)。
A、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B、反对了唯心主义和二元论
C、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
更多优质自考资料尽在百度贴吧自考乐园俱乐部
(http://tieba.baidu.com/club/5346389)欢迎❤加入...欢迎❤交流...止不住的惊喜等着你.........D、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
E、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7、意识的本质是(AD)。
A、人脑的机能
B、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
C、“绝对观念”的产物
D、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E、人脑中进行的各种生理过程
8、下列哪些说法反映了意识的能动性(ABE)。
A、心静自然凉
B、审时度势
C、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D、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E、运筹帷握
9、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AB)。
A、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B、无条件和有条件的关系
C、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D、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E、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10、在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ABDE)。
A、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D、天下之势,循则极,极则反
E、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11、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ABD)。
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E、限制事物自身的发展
12、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量变质变规律的有(ADE)。
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E、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1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它(BDE)。
A、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B、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C、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
更多优质自考资料尽在百度贴吧自考乐园俱乐部
(http://tieba.baidu.com/club/5346389)欢迎❤加入...欢迎❤交流...止不住的惊喜等着你.........D、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本质内容
E、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主线
14、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ACE)。
A、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联系
B、主要和次要的关系
C、相对和绝对的关系
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E、有条件和无条件的关系
1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CE)。
A、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B、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C、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循环
D、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
E、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16、“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这句话意味着(BE)。
A、任何真理都不存在绝对的因素
B、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C、真理和谬误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D、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
E、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17、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会导致(AC)。
A、唯理论
B、诡辩论
C、经验论
D、反映论
E、宿命论
1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ABCDE)。
A、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B、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C、认识的基础是实践
D、认识是思维对存在的无止境的接近
E、认识是曲折反复的过程
19、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AD)。
A、反映论
B、能动的反映论
C、先验论
D、可知论
E、不可知论
6、做工作“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一思想说明(DE)。
A、书本知识是不重要的
更多优质自考资料尽在百度贴吧自考乐园俱乐部
(http://tieba.baidu.com/club/5346389)欢迎❤加入...欢迎❤交流...止不住的惊喜等着你.........B、上级指示和决议作为行动的依据
C、要事事取得直接经验
D、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E、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20、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重大意义在于(ABCDE)。
A、检验和发展理性认识
B、发挥理性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C、变精神力量为物质力量
D、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
E、推动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21、列宁说:“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思想可理解为(CDE)。
A、真理是具体生动的形象
B、真理的形成不需要抽象概括
C、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D、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E、真理体现了主观认识和客观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为实践是(BCDE)
A、认识的主体
B、认识发展的动力
C、认识的目的
D、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E、认识的来源
23、真理和谬误是(ABCE)
A、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B、相比较而存在的 C、相斗争而发展的D、没有本质区别的 E、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
24、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没有(BDE)。
A、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
B、考察人们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
C、找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D、揭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E、发现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5、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于它(ABCD)。
A、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发展的自然前提
B、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的来源
C、制约生产部门的分布和发展方向
D、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的发展
E、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26、人类社会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动态系统,其基本结构有(CDE)。
A、家庭结构
更多优质自考资料尽在百度贴吧自考乐园俱乐部
(http://tieba.baidu.com/club/5346389)欢迎❤加入...欢迎❤交流...止不住的惊喜等着你.........B、民族结构
C、社会意识结构
D、社会物质经济结构
E、社会政治结构
27、生产工具是(AC)。
A、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
B、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C、凝结着科学技术的成果
D、生产力中唯一起作用的要素
E、经济基础中的决定要素
28、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表现在(BCD)。
A、社会意识被动地反映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C、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形式
D、在阶级社会中,同社会经济基础有联系的那部分社会意识形式有鲜明的阶级性
E、统治阶级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它是统治与被统治的社会关系的反映。
29、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有(ACE)。
A、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的原理
B、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共同创造历史的原理
C、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论
D、群众的意见和要求都必须遵从的观点
E、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人类认识总规律
30、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作用是(BCE)。
A、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因
B、迫使统治阶级作出某些让步的重要手段
C、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D、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E、社会形态更替的杠杆
31、生产力对社会的决定作用表现在(ABCD)。
A、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变革的前提和基础
B、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建立的 C、生产力的变化规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D、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E、生产力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唯一起作用的力量
32、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它(ABC)。
A、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B、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C、排除对立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D、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E、决定经济基础的变化
更多优质自考资料尽在百度贴吧自考乐园俱乐部
(http://tieba.baidu.com/club/5346389)欢迎❤加入...欢迎❤交流...止不住的惊喜等着你.........3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因为(BCE)。
A、杰出人物对创造历史没有作用
B、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创造者
E、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4、商品价值是(ABCDE)。
A、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B、商品的社会属性
C、由抽象劳动形成的D、交换价值的基础
E、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35、商品价值量是(CD)。
A、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决定的B、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C、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D、同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E、由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的
36、决定和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ABCDE)。
A、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
B、生产过程的社会组织水平
C、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程度
D、生产资料的质量和效能
E、自然条件的优劣
37、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主要包括(ABCE)。
A、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劳动者的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D、劳动者的其他生活费用
E、历史和道德的因素
38、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最基本方法有(CD)。
A、内含扩大再生产
B、外延扩大再生产
C、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D、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E、超额剩余价值生产
39、超额剩余价值是(ABDE)。
A、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B、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由于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
更多优质自考资料尽在百度贴吧自考乐园俱乐部
(http://tieba.baidu.com/club/5346389)欢迎❤加入...欢迎❤交流...止不住的惊喜等着你.........D、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E、企业中存在的一种暂时现象
40、资本积累(ACDE)。
A、是指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B、目的是为了增加社会财富
C、实质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D、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E、源泉是剩余价值
41、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对资本价值增殖的影响表现是(ACE)。
A、剩余价值率的提高
B、剩余价值率的降低
C、年剩余价值率的提高
D、预付资本量的增加
E、预付资本量的节省
42、垄断的条件下竞争的形式有(ABCD)。
A、非垄断企业之间竞争
B、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C、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
D、垄断组织与局外企业之间的竞争
E、垄断组织与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
43、垄断是(CDE)。
A、帝国主义经济的实质
B、帝国主义经济的基础
C、帝国主义最本质的经济特征
D、生产集中的必然结果
E、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44、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对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内容有(ABCDE)。
A、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的比例关系
B、调节国民经济产业结构
C、调节劳资关系
D、“反危机”和保持经济增长
E、防止通货膨胀和保证“充分就业”
45、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和调节国民经济的主要方式有(ABCD)。
A、实施宏观财政支出
B、实施宏观货币政策
C、实施社会福利政策
D、采用法律和行政手段
E、实行“经济计划化”
46、经济全球化本质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化,其内容大体可以分为(ABCDE)。
A、生产的全球化
B、贸易的全球化
C、金融的全球化
更多优质自考资料尽在百度贴吧自考乐园俱乐部
(http://tieba.baidu.com/club/5346389)欢迎❤加入...欢迎❤交流...止不住的惊喜等着你.........D、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E、分工的全球化
47、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是(AB)。
A、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
B、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
C、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客观规律
D、找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
E、找到了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48、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有(ABCD)。
A、剥削制度的消灭和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B、按劳分配
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D、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E、实行计划经济
49、社会主义实现模式多样化的原因在于(AB)。
A、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不同
B、历史传统不同
C、指导思想不同
D、地域环境不同
E、经济制度不同
50、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文化不发达国家首先进入社会主义是(ABCD)。
A、帝国主义时代历史发展的必然
B、帝国主义时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必然表现
C、帝国主义新变化带来的必然结果
D、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
E、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次特例
51、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形式的基本观点(BD)。
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
B、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形式
C、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争取革命的和平发展
D、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革命和和平两种形式
E、暴力是不得已的手段和最后的选择
52、社会主义民主是(ABCDE)。
A、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
B、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
C、绝大多数人的民主
D、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E、由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的
53、下列选项种属于共产主义含义的有(ABC)。
A、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
B、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
更多优质自考资料尽在百度贴吧自考乐园俱乐部
(http://tieba.baidu.com/club/5346389)欢迎❤加入...欢迎❤交流...止不住的惊喜等着你.........C、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
D、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
E、共产主义是一种理论空想
54、下列属于必然王国的社会状态有(ABCD)。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E、共产主义社会
第四篇: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历年简答题和论述题总结
09 01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2.简述意识的本质。
3.简述级差地租两种形态的形成条件及本质 4.简述垄断利润及其来源。
5.简述实现共产主义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09 04 41.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42.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关系。43.简述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44.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45.简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46.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意义。47.试述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09 10 4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
42.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43.怎样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4.简述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45.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有什么影响? 46.为什么说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47.试述利息率的决定因素。
10.01 41.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42.简述联系的复杂多样性。43.简述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44.简述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45.简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46.说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我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47.平均利润是如何形成的。04 1.2.3.4.5.1.2.简述真理及其客观性的含义。
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主要表现。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作用。
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并用以说明应怎样对待我国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试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
07 41.简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42.简述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对立的主要表现。
43.超额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单个企业能够稳定长期地获得吗? 44.简述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4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在曲折中前进的?
46.用认识反复性的原理,说明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47.试述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10 41.简述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42.简述生产方式的含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43.简述利润率与剩余价值率的区别。
44.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45.简述“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内容。
46.试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47.试述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与阶级局限性。01 41.简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和根本方法。42.简述真理和真理的相对性的含义。
43.简述上层建筑的两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44.如何理解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45.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的竞争与自由竞争阶段的竞争有什么不同?
46.试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并说明这一原理对科学研究的指导意义。47.试述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特征。04 41.简述意识的本质。
42.如何理解人民群众范畴?简述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4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 44.简述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4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46.试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理,并说明中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47.试述商品的价值量是如何决定的。07 41.如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42.为什么说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意义更加重大? 43.简述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44.简述资本积累的实质? 45.平均利润水平的高低取决于什么因素? 46.试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及其现实意义?
47.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为什么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10 4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理论品质。0-14-19 42.简述本质和现象的辩证关系。1-77
43.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含义。2-115-116 44.相对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4-202 45.简述借贷资本的形成和本质。5-250
46.试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的一致性以及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意义。2-128
47.试述资本主义国家对外输出资本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对经济落后的资本输入国的影响。6-284 01 41.简述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以及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42.简述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含义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43.简述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44.简述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
45.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46.试述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并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47.试述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04 41简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42.简述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43.简述资本积累的实质和后果。
44.简述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和源泉。
45.简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46.根据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谈谈你对以人为本的理解是什么。47.论述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原因及主要内容事什么。
浙江 01 41.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42.简述联系的复杂多样性。
43.简述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44.简述垄断与竞争的关系。
45.简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04 41.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42.简述真理的相对性的含义。
43.简述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4.简述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以及劳动力商品的特点。45.简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46.试述本质和现象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
47.试述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07 41.简述实践的含义及其基本特点和基本形式。
42.简述真理的相对性的含义。
43.简述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特点。
44.什么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45.简述********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特点。
46.试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47.试述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及其主要内容。07 41.简述度的含义及掌握事物的度的意义。42.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43.简述生产力的含义及现代生产力系统的要素。44.简述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
45.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特点。46.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47.试述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原因和源泉。01 41.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42.简述真理的相对性的含义。43.简述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特点。44.简述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条件。45.简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46.试述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47.试述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论述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论述题)
1、试述价值规律的作用,并用以阐明我国企业必须注重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
价值规律的作用在于:
第一,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是指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3分)。第二,价值规律具有以下作用:首先,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其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企业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必须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办事(3分)。
第三,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这是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由于科技教育在经济发展中日益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企业必须注重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这样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获得更多的盈利,企业才能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强活力,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4分)
2、试运用真理绝对性和真理相对性辩证统一关系的原理说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要性。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统一关系
第一,相互区别,二者是同一真理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是有性别的。第二,相互统一,表现为:相互联结,相互渗透,不可分割;相互转化,人类真理性的认识过程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5分)
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它正确反映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本质和规律,正确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规律具有真理的绝对性,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但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完全揭示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部内容,因此,马克思主义也具有真理的相对性也需要发展。(5分)
3、试用普遍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分析我们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
答:联系的定义。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网结,并通过这个联系之网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2分)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交互作用中,不存在完全孤立的东西(3分)。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的发展。联系实际论述(5分)
4、试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说明我国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1)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第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第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3分)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要求,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加强社会文化的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2分)
(3)先进文化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趋势,能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先进文化是有效地解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精神武器;在现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主导地位,但仍然存在落后腐朽文化并阻碍社会进步。只有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全人类文明的进步。(5分)
5、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说明我国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性。
答: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哲学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体现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力量。(3分)
这一原理是我党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党的群众观点是指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负责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党的群众路线是指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3分)
结合我国民生问题展开论述(4分)
6、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答:意识能动性是指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活动和能力。(2分)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做任何事物之前,要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努力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力求对它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3分)
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3分)
总之,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必须把发挥意识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坚持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反对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否认客观规律的意志决定论,也要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机械决定论。(2分)
7、为什么说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
答: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2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必须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为此必须降低劳动力价值。同时必须提高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以及与生活资料生产有关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3分)在现实生活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首先是从个别企业开始的,而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是为了追求超额剩价值。因此,各个资本家之间进行激烈的竞争,竞相采用先进技术。当先进技术得到普及以后,该部门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所有的资本家都因此获得相对剩余价值。(3分)
8、试述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答:认识的反复性是指由于受到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3分)
认识的无限性是指由于客观世界和实践的发展是无限的,认识的发展也是无限的。(3分)
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也经历了不断反复和深化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由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还将进一步深化和发展。(4分)
9、试运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关系原理说明我们为什么必须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答: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第一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相互包含的。真理的绝对性包含着真理的相对性;相对性中也包含着绝对性。第二,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相互转化。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5分)马克思主义是是真理正确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和规律,具有真理的绝对性因此必须坚持。(2分)但是马克思主义并没有给出每一个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方案,因此又具有真理的相对性,所以马克思主义需要发展。(3分)
10、试运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说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答: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内容
:第一,体现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性质、变革以及发展方向。第二,生产关系依据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而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或阻碍作用。(6分)
从本质上看,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同生产力是基本相适应的,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时间不长,不可能是完善的,而且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使生产关系的某些方面和环节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相矛盾。表现在所有制形式单一,公有化程度过高;政府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货币存在以及价值规律的作用。这些矛盾构成了改革的内在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4分)
11、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原理,谈谈如何认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一,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2分)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一方面,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2分)
另一方面,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2分)结合实际(4分)
12、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说明我国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性。
答: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哲学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体现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力量。(3分)这一原理是我党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党的群众观点是指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负责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党的群众路线是指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3分)结合我国民生问题展开论述(4分)
13、运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说明我国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性。
答: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哲学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体现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力量。(3分)这一原理是我党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党的群众观点是指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负责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党的群众路线是指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3分)结合我国民生问题展开论述。(4分)
14、如何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答:意识能动性是指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活动和能力。(2分)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做任何事物之前,要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努力把握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力求对它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3分)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3分)总之,要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必须把发挥意识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坚持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2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简答题)
1、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精神意识,尽管他们表现各异,特点不同,但都根源于物质,都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或机能。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别的什么都不存在。(2分)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丰富性和无限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丰富性和多样性,又以他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离开多样性的物质统一性,是空洞的抽象;离开客观实在性的多样性,会变成纯粹的虚无。只有坚持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的统一,才是对世界本来面目的真实反映。(2分)
2、怎样理解人的自觉活动与社会历史客观必然性的关系?(12分)
第一,人的自觉活动的开展、自觉能动性的发挥,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1分)
第二,人的自觉活动的目的、意志同历史发展总结果之间的差异是永恒存在的,但人类活动的目的性与历史发展总结果接近的趋势也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在自觉活动中可不断掌握并运用社会规律;(2分)
第三,社会规律的实现形式和途径具有可选择性,这使得社会历史的进程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1分)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其他哲学认识论的区别是什么?
第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2分)
第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反对了不可知论。
(1分)第三、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反对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1分)4、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2分)
人民当家作主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1分)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1分)
5、如何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分)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何为世界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流派。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2分)
6、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一,揭示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1分)
第二,是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基础和根据,是理解其他范畴和规律的钥匙;(1分)
第三,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1分)
第四,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的根本分歧。(1分)
7、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分)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多样性、变动性中的统一
。(2分)
8、为什么说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为满足社会或他人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和承担的责任,人的自我价值是指在社会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社会对个人和自己对自己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肯定关系。(2分)
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是结合在一起的。(2分)
9、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一,揭示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1分)
第二,是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基础和根据,是理解其他范畴和规律的钥匙;(1分)
第三,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1分)
第四,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的根本分歧。(2分)
10、怎样理解人的自觉活动与社会历史客观必然性的关系?
第一,人的自觉活动的开展、自觉能动性的发挥,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2分)
第二,人的自觉活动的目的、意志同历史发展总结果之间的差异是永恒存在的,但人类活动的目的性与历史发展总结果接近的趋势也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在自觉活动中可不断掌握并运用社会规律;(2分)
第三,社会规律的实现形式和途径具有可选择性,这使得社会历史的进程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1分)
11、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精神意识,尽管他们表现各异,特点不同,但都根源于物质,都是物质的一种存在方式或机能。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别的什么都不存在。(2分)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丰富性和无限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丰富性和多样性,又以他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离开多样性的物质统一性,是空洞的抽象;离开客观实在性的多样性,会变成纯粹的虚无。只有坚持物质世界的多样性的统一,才是对世界本来面目的真实反映。(3分)
12、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说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但这种反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归根到底取决于经济基础发展和变革的要求。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而经济基础本身又适合生产力状况时,要保持上层建筑的相对稳定性;当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从而阻碍生产力发展时,要适时地变革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变革和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2分)我国原有的政治上层建筑已经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因此要通过政治体制改革以适应经济基础进而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3分)
1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第一,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征;(2分)
第二,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又一重要特征;(2分)
第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革命性和创新性的特征。(2分)
14、为什么说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
第一,人的存在和人的属性表现在实践之中;(2分)
第二,实践是人的生命之根和立命之本;(1分)
第三,人的本质是实践中生成的;(2分)
第四,实践使人成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1分)
15、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一,揭示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2分)
第二,是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基础和根据,是理解其他范畴和规律的钥匙;(2分)
第三,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1分)
第四,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的根本分歧。(1分)
16、怎样理解人的自觉活动与社会历史客观必然性的关系?
第一,人的自觉活动的开展、自觉能动性的发挥,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2分)
第二,人的自觉活动的目的、意志同历史发展总结果之间的差异是永恒存在的,但人类活动的目的性与历史发展总结果接近的趋势也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在自觉活动中可不断掌握并运用社会规律;(2分)
第三,社会规律的实现形式和途径具有可选择性,这使得社会历史的进程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2分)
17、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2分)
第二,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和作主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2分)
第三,坚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政治文明发展的必由之路。(2分)
1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有那些?
(1)马克思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1.5)
(2)马克思哲学是是严谨的科学体系(1.5)
(3)马克思哲学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1.5)
总之,马克思哲学是以哲学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1.5)
19、怎样理解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但多中寓一、异中有同、差别中有一致(2分)
世界是有差别性的统一,这种统一,不是统一于精神,也不是统一于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或者某种结构、属性(2分),而是统一于提取一切事物共同本质的物质性(2分)
20、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哪些方面?根本分歧是什么?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1.(1)辩证法承认联系,而形而上学否认联系(1分);(2)辩证法承认发展,形而上学否认发展(1分)(3)辩证法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形而上学否认矛盾,二者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矛盾(1分)
2.(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运动的变化,发展的动力揭示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1分)
(2)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的范畴之中。(1分)
(3)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1分)
21、怎样理解唯物辩证的否定观?
(1)辩证法否定观是建立在对肯定和否定辨证统一基础上的一种辨证的否定观(2分)
(2)辩证法否定观是通过事物内在矛盾运动进行自身的否定,实现自我运动和自我发展(2分)
(3)辩证法否定观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事物变化的联系环节(2分)
22、、哲学基本问题是什么?他包括那些内容?
思维和存在(或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2分)他包括2方面的内容:(1)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哪哪个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它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2分)(2)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世界是否可知的,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世界,这个问题是在的认识论上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2分)
23、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根本内容和内在动力。
(2)
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全部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
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4)
对立统一规律是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水岭。
24、简述真理标准的辩证法?
(1)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即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与不确定的辨证统一,这就是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辩证法(2分)
(2)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①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②实践对一切认识最终都能作出检验,没有实践检验不了的认识这一点也是绝对的(3分)(3)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①任何实践都是具体的,都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因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实践不能完全驳倒或证实现存的一切认识②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不是一劳永逸的,是一个过程。(2分)
25、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表现在哪些方面?
(1)历史唯物主义认识社会存在是第一性的,社会意识是第二性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心主义则认为社会意识是第一性的,社会存在是第二性的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2分)
(2)历史唯物主义从社会存在决定意识出发,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客观过程。历史唯心主义史观是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认为思想动机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2分)
(3)历史唯物主义从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出发,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唯心主义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认为英雄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2分)
26、怎样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
(1)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而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体现者。
(2)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着,为社会发展提供最基本的条件。
(3)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创造者
(4)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力量。
2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哲学。(1.5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1.5分)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整严密的科学体系(1.5分)
(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1.5分)
28.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一,揭示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事物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2分)
第二,是其他规律和范畴的基础和根据,是理解其他范畴和规律的钥匙;(1分)
第三,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1分)
第四,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的根本分歧。(2分)
29、如何理解真理的辩证性?
(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相互包容、相互渗透、相对真理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成分,绝对真理存在于相对真理之中(2分)
(2)绝对真理是由相对真理构成的,无数相对真理之和构成了绝对真理(2分)
(3)人类认识是不断发展、深化的、每一个真理性的认识作为相对真理都是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也是通向绝对真理的一个阶梯(2分)
30、简述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1)矛盾同一性指矛盾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贯通的趋势;矛盾斗争性指矛盾对立面之间的相互否定,相互排斥的趋势(2分)
(2)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2分)
(1)矛盾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矛盾双方总是处在对立统一的过程中,同一是对立中的同一,对立是同一中的对立。(2分)
31.简述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
(1)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是一种自然的历史过程。(1.5分)
(2)人类社会发展是规律决定性和主体能力性相统一的(1.5分)
(3)人类社会发展即显示出统一性,有显示出多样性(1.5分)
(4)人类社会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1.5)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库(辨析题)
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因素。
答:正确(3分)。因为:(1)物质生产活动及其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生产方式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3)生产方式的变化与发展决定着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与发展。(2分)
2、苏东剧变的历史悲剧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社会主义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答:是正确的(3分)。马克思主义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成长也不会一帆风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艰巨性、曲折性。(2分)
3、剩余价值是由流动资本带来的。
答:是错误的(3分)。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仅指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即可变资本。流动资本中以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资本不会发生价值增殖,其价值将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2
分)
4、金融资本是指“银行支配而由工业资本家运用的资本”。
答:是错误的(3分)。金融资本是工业垄断资本与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新型垄断资本。银行与工业企业的关系:银行与工业企业信贷关系固定化;银行与工业企业相互持股;银行与工业企业相互派人员进入公司治理机构。(2分)
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答:错误。(3分)因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是由人类的实践活动和哲学体系本身的逻辑关系决定的;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即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2分)
6、产品的分配方式是生产关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
错误;(3分)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2分)
7、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正确;(3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确定的、绝对的,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实践的检验又具有局限性,这是其不确定性、相对性。(2分)
8、垄断价格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制定的,因而否定了价值规律。
这一命题是错误的。(3分)垄断价格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整个社会所生产的价值总量,它只是对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作了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全社会看,商品的价值总额仍然等于商品的价值总额,垄断价格的产生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它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体现。(2分)
9、产品的分配方式是生产关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
错误;(2分)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3分)
10、人的本质是单个人先天就有的东西。
错误;(2分)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天生就具有的东西,也不是从所有个体的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现实的人总是处在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3分)
11、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
正确;(2分)第一,人的存在和人的属性表现在实践之中;第二,实践是人的生命之根和立命之本;第三,人的本质是实践中生成的;第四,实践使人成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3分)
12、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正确;(2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确定的、绝对的,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实践的检验又具有局限性,这是其不确定性、相对性。(3分)
13、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并且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1)正确(2分)
(2)物质是从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最大共性的哲学范畴(3分)
14、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在于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1)错误(2分)
(2)发展的实质在于就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15、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人类历史发展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1)错误(2分)
(2)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谁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即二者的关系问题。(3分)
16、“不唯书,不唯上,只为实”,这种观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正确(2分)
(2)本观点强调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3分)
17、医学科学证明,如果人的大脑皮层受损,就会丧失思维能力,没有意识。这说明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1)
错误(2分)
(2)
说明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3分)
18、宋代陆游的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里是在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
正确(2分)
(2)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3分)
19、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1)正确(2分)
(2)生产关系是人们的生产中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关系,是生产力的社会存在形式。在生产关系的三个方面内容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因此,生产关系范畴反映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3分)
20、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是由于这种制度遵循了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需要的原理。
(1)错误(2分)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体现的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性质的规律。(3分)
2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1)
正确(2分)
(2)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认识建立在实践基础上,认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也是认识的目的。(3分)
2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分歧的根本焦点是是否承认运动。
(1)
错误(2分)
(2)
辩证法与行而上学的根本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3分)
23、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种线性上升过程。
(1)
错误(2分)
(2)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种非线性上升过程,社会进步的每一个发展阶段,都是充满着复杂性的非线性发展道路(3分)
24、只有直接反映经济基础并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才构成思想上层建筑。
(1)正确(2分)
(2)作为思想上的上层建筑,必须直接反映经济基础,并且占统治地位,而语言学、符号学等不直接反映经济基础的则不构成思想上层建筑。(3分)
25、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
错误;(2分)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是一种特殊的运动。(3分)
26、在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物质基础中,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具有决定作用。
正确;(2分)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其他社会活动的前提和物质保证,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3分)
27、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正确;(2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确定的、绝对的,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实践的检验又具有局限性,这是其不确定性、相对性。(3分)
28、人的本质是单个人先天就有的东西。
错误;(2分)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天生就具有的东西,也不是从所有个体的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现实的人总是处在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3分)
29、在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物质基础中,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具有决定作用。
正确;(2分)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其他社会活动的前提和物质保证,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3分)
30、人的本质是单个人先天就有的东西。
错误;(2分)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天生就具有的东西,也不是从所有个体的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现实的人总是处在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3分)
31、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存在方式。
正确;(2分)
第一,人的存在和人的属性表现在实践之中;第二,实践是人的生命之根和立命之本;第三,人的本质是实践中生成的;第四,实践使人成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3分)
32、宋代陆游的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里是在强调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正确(2分)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2分)
3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是由于这种制度遵循了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需要的原理。
错误(2分)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体现的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性质的规律。(2分)
34、人口因素在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错误;(2分)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其他社会活动的前提和物质保证,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2分)
35、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正确;(2分)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世界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动力。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其它规律和范畴的钥匙。第三,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2分)
36、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正确;(2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确定的、绝对的,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实践的检验又具有局限性,这是其不确定性、相对性。(2分)
37、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正确;(2分)
人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对他人、社会需要的满足;人的自我价值是指人对自己的个性、潜能和能力的培养、发挥和实现,是个人通过自己的活动对自身需要的肯定关系和满足能力。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中,人的社会价值是更为主要的方面。(2分)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