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保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pood 保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田培炎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全面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内涵和主要优势。深刻理解这一重要论述,对于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制度,是由这个国家的性质、基本国情和具体历史文化条件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凝聚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艰辛探索的智慧和心血。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认真总结党领导人民在局部地区执掌政权、建立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初步实践,借鉴外国特别是苏联经验,顺应我国社会发展进步要求和全国各族人民愿望,创造性提出了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一系列重要思想。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实行人民普选制、代议制、“议行合一”制的原理,提出实行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行基于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思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未来社会根本特征的原理,提出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思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坚持工人阶级政党执政地位、积极开展与其他政党合作的政党关系原理,提出共产党与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原则,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思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在统一的国家内实行地方自治、民族自治的原理,提出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和民族区域自治的思想,等等。这些重要思想的提出,为确定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pood
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56年,随着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也随之建立起来。同时,还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教育科学文化体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社会主义制度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上走向成熟,必然有一个历史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认真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以巨大的政治勇气、理论勇气、实践勇气进行了体制改革的伟大创造,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上,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废除人民公社制度,确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破除“大锅饭”和平均主义,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破除高度集中的计划体制,建立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运行机制;破除封闭半封闭经济,建立开放型经济体系,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政治上,我们废除实际上存在的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确保了国家政权机关和领导人员有序更替;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人民实现了内容广泛的当家做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深入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建立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证人们享有广泛的直接民主权利;等等。我们还卓有成效地推进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通过不懈努力,我国在各个领域形成了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提供了根本制度保障。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我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集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在保障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已经
pood 并将继续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效率与公平相兼顾。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全面贯彻、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制度载体,完全能够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能够更加有效地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能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让各种经济成分相互竞争、取长补短,又能通过政府市场监管、宏观调控,避免市场盲目竞争导致的经济波动和生产浪费,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公平正义的理念,依靠健全的法律制度,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反对任何凌驾法律之上的特权,为实现机会公平、起点公平、规则公平提供坚强后盾;依靠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着力改善民生,保障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依靠转移支付制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差距。需要指出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维护社会公平是具体的历史的,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权利永远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所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今天,每个公民权利的实现,还不得不带有个体之间的差异性,还不得不承认个人天赋的“天然特权”,因此,它同无视现实经济结构、要求绝对公平的平均主义完全是两回事。
民主与集中相结合。坚持民主集中制、实行高度的人民民主和高度的集中统一有机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为人民当家做主开辟了广阔、丰富、便捷的途径,人民既可以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又可以通过监督、听证、公示、基层自治、信访等多种途径和形式,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表达意愿和利益诉求;既可以通过政治协商,表达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意见和建议,广泛凝聚共识,又可以通过民族区域自治,保证各少数民族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利。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国家实现集中统一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党组织在国家政权机关中发挥着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司法机
pood 关等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国家机构的这种合理分工,能够保证国家机构协调高效运转,有利于中央政令统一,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推动各项事业发展。
活力与秩序相统一。维护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顺应社会发展规律,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又一显著特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以人为本,保障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真正使人民既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又是社会财富的享用者,能够最大限度激发人民主人翁精神、最大限度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让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顺应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统筹兼顾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的共同利益和不同群体的特殊利益,能够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依靠完善的市场经济规则,维护市场经济健康有序运行;依靠丰富的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依靠健全的党政领导干部联系群众制度、利益协调和利益保护制度、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维护群众利益,化解社会矛盾,从而保持整个社会活跃有序、动态稳定。
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相促进。科学社会主义认为,未来社会的重要任务就是克服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片面的、畸形的、受限制的发展,使人们按照自己意志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安排自己的工作,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保障和促进人的个性解放、全面发展。在这一制度下,人民享有充分的受教育权利、广泛的职业选择自由、广阔的创业平台和发展空间,拥有人人皆可成才的良好环境,人人都能够成为对祖国、对人民、对民族的有用之才。通过建立具体的教育制度、文化制度、社会管理制度,保障和促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主导价值追求、弘扬道德风尚,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引导人们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民族素质,塑造高尚人格,不断提高社会文明水平。
pood
三、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并不会自动显现,而是需要通过继续深化改革,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减少制度漏洞、克服制度弊端,不断提高制度建设的科学化水平。邓小平同志曾经设想,到建党100周年时,争取在各方面形成一套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制度。同这一目标相比,我们依然任重道远。
第一,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最终目的是通过破除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障碍,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我们的一切改革举措,都应当与改革的目的相符合而不是相背离,都应当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相符合而不是相背离,都应当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相符合而不是相背离,始终着眼于不断巩固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二,增强改革的协调配套。当前我国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大都是一些涉及面宽、触及利益层次深、配套性强的改革。这就要求我们对改革进行科学谋划,加强顶层设计,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找准深化改革的突破口,明确深化改革的重点,不失时机地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创新。特别要聚集那些躲不开、绕不过,严重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着力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聚集那些喊了多年、呼之欲出,或改了多年却因种种利益牵绊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问题,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打破不合理的利益格局。聚集那些反复发生甚至普遍发生,群众反映强烈,严重损害党群干群关系、严重影响群众积极性的问题,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pood
第三,按照客观规律完善制度。建章立制是科学,需要讲求科学精神,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规律。马克思说:“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一个自然科学家。他不是在制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他把精神关系的内在规律表现在有意识的现行法律之中。如果一个立法者用自己的臆想来代替事物的本质,那么我们就应该责备他极端任性。”这表明,法律也好,制度也好,只有遵循事物发展规律才会有生命力,才能发挥应有作用。经济领域的制度创新,应当遵循科学发展规律,按照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建立健全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政治领域的制度创新,应当遵循权力运行规律,优化权力配置,强化权力监督,不断完善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确保公正用权、廉洁用权、依法用权。文化领域的制度创新,应当遵循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和传播规律,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精神文化产品生产经营和管理体制,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社会领域的制度创新,应当遵循社会建设规律,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着力改善民生,着力维护稳定。
来源:《党建》2011年08月02日
第二篇: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
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
2014年09月11日06:50 新华日报 我有话说(3人参与)收藏本文
同志们:
今年是人大制度建立60周年。9月5日,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庆祝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主要是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回顾我省人大走过的光辉历程,进一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更好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动员全省人民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谱写好中国梦江苏篇章而不懈奋斗。
60年前,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也标志着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诞生。为成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普选,自下而上逐级召开了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8月5日,江苏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召开,这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大事。伴随着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巩固和发展,江苏地方人大工作在探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创新,为推动地方民主法制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60年来,省人大紧紧围绕全省工作大局,适应改革发展实践需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健全完善与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相配套、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相适应、具有鲜明江苏特色、比较完备的地方性法规,保证了我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
——60年来,省人大紧紧围绕宪法法律的实施,依法加强对“一府两院”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选举、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有效加强了地方国家政权机关建设,保证了宪法法律和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在全省的贯彻实施。
——60年来,省人大紧紧围绕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支持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加强代表议案和建议办理工作,不断密切代表与群众的联系,凝聚起了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60年来,省人大紧紧围绕提高履职能力,切实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建设,完善组织结构,健全运行机制,改进工作作风,为人大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60年的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政治制度。60年的实践也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把加强党的领导作为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的命运所系,人大工作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必须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作为根本立足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才能实现好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必须把推动宪法法律实施作为重要任务,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只有捍卫宪法尊严,严格依照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法规做好工作,才能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把坚持民主集中制作为重要原则,民主集中制是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的基本制度,只有坚持民主集中制,才能既坚持集中统一领导又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必须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作为重要途径,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只有在宪法和法律的框架下,不断推进人大工作理论和实践创新,才能保持人大工作的蓬勃生机和创造活力。
60年峥嵘岁月,60载春华秋实。我省人大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是在中央和省委领导下,几代人辛勤努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凝聚着在座各位老领导和广大人大代表、人大机关工作人员的心血和汗水。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委、省人大常委会向历届省人大老领导,向全省各级人大代表、人大机关工作人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把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权力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十八届三中全会从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局出发,对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以庆祝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60周年为契机,在历届人大打下的很好工作基础上,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把全省人大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坚定性
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既传承历史又面向未来,深刻阐明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全省上下要通过深入学习,准确把握总书记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要深刻认识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翻身作主、掌握自己命运的必然选择,是深深扎根于中国社会土壤、汲取充沛养分、可靠管用的好制度,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首先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进一步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要准确把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0年来的基本经验,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进一步提高对做好人大工作规律性的认识。要深刻领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大工作的主要任务,以高度的责任感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推动人大工作不断与时俱进。要准确把握评价一个国家政治制度是不是民主、有效的科学标准,做到“六个坚持、六个防止”,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当前,人大工作面临新的形势。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需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凝聚起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力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调节各种利益关系、凝聚社会共识的重要制度保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问题,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不断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推动法律法规的全面实施,更好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切实统一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方略全面落实,人民群众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得到切实维护。
二、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充分发挥人大职能作用
江苏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有健全的民主法治来保障。全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以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己任,全面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在全面深化改革、谱写好中国梦江苏篇章中凝心聚力、不断前行。
要积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立足江苏改革发展生动实践,注重发挥地方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坚持立法决策与改革决策相衔接、立法进程与发展进程相适应,坚持问题导向,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以立法引领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要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进一步完善立法机制和程序,扩大公民有序参与,坚决排除部门利益倾向、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切实提高立法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可操作性,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和法律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
要着力增强监督实效。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人大监督是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的监督。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切实担负起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职责,围绕推动宪法和法律实施,依法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督促“一府两院”改进工作,保证行政权、审判权和检察权得到公正行使,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认真落实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本级人大报告制度,完善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办法,使各项重大决策更加符合人民意愿,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围绕坚定不移反对腐败,让人民监督权力,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抓紧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
要更好发挥代表作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就在于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地方各级国家机关要把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系作为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的重要内容,虚心听取人大代表意见建议,自觉接受人民监督,做到为人民用权、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服务。人大代表要充分发挥来自人民、代表人民的优势,深入了解民情民意,及时反映群众诉求,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尊重代表主体地位,创新代表工作机制,密切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三、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建设,扎实推进人大工作创新发展
新的形势和任务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全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按照总结、继承、完善、提高的原则,全面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依法履职水平。
要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始终不渝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法规,学习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知识,进一步提高履行职责的能力。切实加强人大工作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准确把握人大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以理论创新推动工作创新,使全省人大工作更加富有时代性、把握规律性、体现创造性。
要着力完善人大工作各项制度。更加突出制度建设在人大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着力完善贯彻党委主张、切合省情民意、民主科学的权力机关决策机制,人大主导、专群结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地方立法机制,以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为主要方式、规范高效的监督机制,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密切与群众联系的代表工作机制,适合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特点、充满活力的人大工作运行机制,努力实现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要高度重视常委会组织建设。不断优化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提高专职委员比例。加强人大工作机构建设,规范市、县人大内设机构的设置,帮助解决基层人大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人大常委会及机关要严格执行中央和省委关于改进作风的各项规定,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清正廉洁之风,树立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良好形象。
四、切实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为人大依法履职创造良好条件
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人大工作根本保证。全省各级党委要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把加强党对人大工作领导作为改进党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重要途径,推动人大工作再上新台阶。
要把人大工作摆上党委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要求,定期听取人大工作汇报,研究解决人大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把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纳入党政领导班子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支持人大依法履职的重要责任。充分发挥人大常委会党组的重要作用,善于通过人大党组实施对人大工作的领导,保证党委重大决策部署得到贯彻落实。
要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履行职权。积极支持人大在地方立法中发挥主导作用,保证人大依法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尊重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权,尊重人大依法行使人事任免权,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依法选举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一府两院”要认真贯彻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监督。
要着力营造有利于人大开展工作的良好环境。把人大制度理论、宪法和相关法律列入党委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培训的必修课程,切实增强党政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加大人大工作宣传力度,全面反映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新进展,生动展现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的新气象,着力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人大工作的良好局面。
同志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0年的光辉历程,向世人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巨大优越性。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共同创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美好而光明的前景,与全省人民携手同心、不懈奋斗,谱写好中国梦的江苏篇章!
(原标题: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
第三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检验与彰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检验与彰显
国防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2013-05-21 06:10:00
来源:《 人民日报 》(2013年05月21日 07 版)
5年前的5月12日,四川汶川爆发8.0级强烈地震;3年前的4月14日,青海玉树突发7.1级强烈地震;今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又遭遇7.0级强烈地震。三次强震在短短5年内密集发生,其破坏性之强、波及范围之广、救援难度之大,在人类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灾后气壮山河的生死大救援、有条不紊的灾民安置、规模空前的恢复重建,谱写了世界救灾史上的壮丽史诗,也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
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纯洁性的充分见证
新时期以来,面对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面对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我们党始终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保证了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和先进性纯洁性的增强。三次强震的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给党和政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成为检验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纯洁性的特殊考场。从党领导人民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伟大奇迹中,人们看到了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和先进性纯洁性的增强,进一步坚定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信心。
在大灾大难的紧急关头,党和国家领导层的反应和处置是检验领导集体执政能力和先进性纯洁性的重要标尺。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我们党和政府科学统筹、高效指挥,集结强大的救援力量,汇聚浩大的社会资源,成功领导了抗震救灾斗争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赢得了人民的高度赞誉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好评。三次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在第一时间作出总体部署,国家一级应急预案在第一时间启动,公开透明信息在第一时间发布,救援大军在第一时间调集,救灾资源在第一时间汇聚。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召开专题会议,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中央领导同志迅速飞抵灾区腹地,冒着余震危险指挥抗震救灾;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以关键时刻站出来、生死关头豁出去、危险繁重任务扛起来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支部就是堡垒、党员就是旗帜、干部就是标杆的时代意蕴。
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成果的全面检阅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开创并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国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不断迈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不断迈上新台阶。三次强震后的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实践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照出了中国道路的巨大优势。
疫病蔓延、资源浪费、重建缓慢,这是很多国家在救灾中面临的难题。有效应对这些问题,必须以雄厚的物质资源和强大的科技实力作基础。三次强震使数百万人员受伤,使数十万平方公里土地受灾,使数以百万计的民房受损,使数千万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影响,赈灾难度之大世所罕见,救济需要的资源之多世所罕见,恢复重建工作之纷繁复杂世所罕见。然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持续发展为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和强大科技支撑。一辆辆运输救援物资的车辆犹如长龙直抵灾区,一批批捐款宛若温暖的春风汇入灾区,一套套救灾先进设备在灾区大显神威。卫星、预警机、遥感飞机、侦察直升机、夜视仪、数字地图、水文气象等源源不断提供着救灾辅助信息;工程、防化、陆航、交通、水电、医疗、防疫等专业力量在关键节点发挥重要作用;变形搜救机器人、机器人化生命探测仪、旋翼无人机在人不能及的地方发挥特殊效力„„在灾后恢复重建中,我们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有优势,结合我国实际,创造性地走出“恢复与发展相融合”的跨越型同步重建路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彰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具有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强大精神力量。面对各种矛盾和问题、灾难和风险,中国人民能够迎难而上,在困难中砥砺智慧和勇气,在风险中锤炼风骨和精神,激流勇进,闯过险关,迎来光明而美好的远大前景,靠的是这种精神力量;面向未来,我们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要依靠这种精神力量。三次强震后的救灾实践,既是物质力量的较量,又是精神力量的较量,它以中国精神的大发扬、中国力量的大释放为精彩亮点,向人们生动展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大威力。
5年内三次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既是物质文明的重建与发展,又是精神文明的丰富与提升。“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已融入中国精神宝库。大灾显大德,危难见真情,空前的爱心、热流在祖国大地涌动。国家机关减少公用经费支出用于抗震救灾;解放军、救援队、志愿者冒着被滚落山石砸伤的危险,快速向灾区挺进,千方百计搜救伤病员;灾区的广大党员干部置个人安危于不顾,舍生忘死,抢救他人;广大灾区群众在人身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情况下,不等待、不抱怨,积极开展自救、互救;全国人民慷慨解囊,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伸出援手,其心之齐、其情之切、其力之大,历史罕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因子深植于我们民族的血脉,推动共和国在挑战与逆境中淬火成长,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有的精神优势。
以人为本理念的生动展现
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取向。我们党把以人为本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作为核心价值理念来恪守,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抗震救灾中抢救生命的一次次拼搏,无不闪耀着尊重、珍惜、善待生命的人性光芒。把抢险救人作为抗震救灾的第一要事、把确保群众安危和健康作为第一要求、把安置好群众生活作为第一任务,我们党在抗震救灾中高高奏响“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时代强音,产生了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三次抗震救灾,尊重生命、关注民生、顺应民意、依靠群众,勾勒出以人为本从理念到行动的实践轨迹。
在地震发生后,党和政府强调,“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科学施救,最大限度减少伤亡”;“要认真排查重点防范区域的灾害隐患,详细制定监测预警、有效撤离和应急救援各种预案,尽最大努力防范次生地质灾害造成新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有了对生命的无比敬重,就有了抢救被掩埋人员的争分夺秒、不惜代价、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就有了亿人共悼、举国同泣的悲壮。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党和政府在帮助受灾群众走出危机的同时,努力提供更多发展机会,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客观需要,在帮助灾区群众快速重建家园的基础上,将民生工程与人民福祉、产业振兴与就业创业结合起来,一些以农民集中居住区为核心、多种功能配套的新农村综合体得到发展,灾区群众自主权和发展权得到充分尊重和最大限度的实现。
(执笔:赵周贤 刘光明)
第四篇:习近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习近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王岐山张高丽出席开班式 刘云山主持开班式
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17日在中央党校开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必须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提高国家机构履职能力,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自身事务的能力,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提高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王岐山、张高丽出席开班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主持开班式。
习近平指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习近平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开始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这项工程极为宏大,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
习近平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总体上是好的,是有独特优势的,是适应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同时,我们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方面还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在提高国家治理能力上需要下更大气力。只有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重点,尽快把我们各级干部、各方面管理者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工作本领都提高起来,尽快把党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的工作能力都提高起来,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更加有效运转。
习近平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完整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两句话组成的一个整体,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强调,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我国国家治理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但怎么改、怎么完善,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学习他人的好东西,把他人的好东西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才形成我们的民族特色。没有坚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气,同样,离开不断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彻底、不可能久远。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好;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
习近平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价值体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
习近平强调,制定出一个好文件,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关键还在于落实文件。我们在学习宣传全会精神上还要下细功夫、苦功夫、深功夫,夯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认识基础。在学习理解上,要防止一知半解、断章取义、生搬硬套,要弄清楚整体政策安排与某一具体政策的关系、系统政策链条与某一政策环节的关系、政策顶层设计与政策分层对接的关系、政策统一性与政策差异性的关系、长期性政策与阶段性政策的关系,既不能以局部代替整体、又不能以整体代替局部,既不能以灵活性损害原则性、又不能以原则性束缚灵活性。在贯彻落实上,要防止徒陈空文、等待观望、急功近利,必须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和夙夜在公的责任意识抓实、再抓实。改革是循序渐进的工作,既要敢于突破,又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确保实现改革的目标任务。全面深化改革是立足国家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进行部署的,要注意避免合意则取、不合意则舍的倾向,破除妨碍改革发展的那些思维定势。对党和人民事业有利的,对最广大人民有利的,对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有利的,该改的就要坚定不移改,这才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
刘云山在主持开班式时指出,总书记重要讲话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结合上,深入阐释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历史背景、现实根据、科学内涵,深刻回答了坚持改革总目标必须解决好制度模式选择、价值体系建设等重大问题,并对进一步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出明确要求。讲话视野广阔、思想深刻,政治性、理论性、指导性很强,是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再一次有力动员。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把讲话精神体现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之中,贯彻到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工作之中。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领导同志,国务委员,全国政协有关领导同志出席开班式。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解放军及武警部队有关负责同志参加开班式。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开班式。
第五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迪庆州国投集团热力公司
张永江
内容摘要: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自治与国家统一的结合,区域自治与集中统一领导的结合。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一方面规定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的各项自治权利(2001年全国人大修改民族区域自治法又进一步完善了对各项自治权利的规定)。上级国家机关保障民族自治地方的目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并努力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加速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另一方面,又明确规定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必须维护国家的统一,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本地方的遵守和执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要把国家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完成上级机关交给的各项任务。既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又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这种民族自治和国家统一、区域自治和集中统一领导的正确结合,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显著特点,并使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
关键词: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优越性
国情
宪法
国家
领导
结合统一
正文: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民族问题具有很大的重要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但我国民族问题处理和解决得很好,这要归功于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整套有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其中,民族区域自治就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放中华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践已经证明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巨大成功,成为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一把钥匙,表现了很大的优越性。
邓小平同志说:“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民族共和国联邦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区别,涉及国家理论中的复合制与单一制的区别,可以列举若干条,但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在民族共和国联邦制度中,各民族共和国可以自由退出联邦;而在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各世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适合中国的情况,最主要的就是适合中华民族关系的情况。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尤其是从元代到清代最终形成了包括56个民族的民族大家庭。中国各民族的分布,呈现大分散,小聚居和相互交错聚居的态势。这种民族关系状况,适合于采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不适合采取民族共和国联邦制度。历史证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了我国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国势蒸蒸日上。
民族区域自治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建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副主任;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自治地方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法》行使各种自治权利。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可以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时,可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自行培养各级干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等专业人才;企业、事业单位要优先招收少数民族人员;经国务院批准,可以组织本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自主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制定本地方的经济建设方针、政策和计划;合理调整生产关系,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对可以由本地方开发的自然资源,优先合理开发使用;自主安排本地方基本建设项目,管理隶属于本地方的企业、事业单位;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开辟对外贸易口岸,开放边境贸易,在外汇留成等方面享受国家优待;自主安排地方财政收支,确定各项开支标准;实行减税或免税;决定本地方教育规则、学校设置、办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用语和招生办法;自主发展民族教育和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民族传统医药,开展民族体育活动等。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50多年来,对维护国家统一,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保障少数民族的各项基本权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其中,自治区相当于省级行政单位,自治州是介于自治区与自制县之间的民族区域,自治县相当于县级行政单位。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地位,原则上是依据各自治地方的地域大小和人口多少决定的。自治区与省同级,自治州与地级市同级,自治县与县同级。
沐浴着十七大的东风,满怀着丰收的喜悦,我们迎来了迪庆藏族自治州建州五十周年的喜庆日子。五十年弹指一挥间,一个贫穷落后、百废待兴的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州以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向世人展现了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防巩固的欣欣向荣景象。这是全州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结果,是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功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巨大优越性的具体体现。
迪庆藏族自治州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傈僳、纳西、白、彝、回、普米、苗、汉等26种民族组成的边疆多民族自治州。历史以来,全州各族人民在高原上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但近代以来,各族人民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剥削,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为反抗压迫剥削,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各族人民进行了前赴后继的英勇斗争,但由于受到反动派的残酷镇压而告失败,各民族受压迫剥削的悲惨命运没有改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全州各族人民才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翻身得解放,做了国家的主人,才开辟了迪庆州发展的新纪元。岁月如歌,1950年迪庆从“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社会中获得解放。1957年,国务院批准设立迪庆藏族自治州,在民族区域自治的大道上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的阳光雨露。6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迪庆州各个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已迈出辉煌的一步,为迪庆的团结、进步和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古老的迪庆高原焕发勃勃生机,全州上下深化对州情的认识,使迪庆各项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半个世纪以来,历届州委、州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带领全州各族人民团结奋进、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奋发图强,进行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巨大发展。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得到保障;民族关系融洽,民族团结日益巩固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得到普遍推行,保障了各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当家作主权利;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全面发展,人民生活得到巨大提高。1993年,迪庆迎来了一次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12月26日,省政府召开了迪庆扶贫工作现场办公会,原则通过了《关于迪庆州脱贫致富规划纲要》,确定了“基础先行,调整结构,提高效益,协调发展”的经济发展思路,揭开了迪庆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开发的大幕。近年来,更是在“生态立州、文化兴州、产业强州、和谐安州”经济社会发展思路的引领下,迪庆交通、通讯、能源、市镇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速,旅游文化、水电、生物、矿产四大支柱产业建设突飞猛进,成为拉动迪庆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显现出生机盎然的繁荣景象。至2008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达55.67亿元,全州财政总收入完成5.4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6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3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95元。从建国初期基本上“自耕自食”的自然经济,到今天经济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真正实现了跨越式和可持续发展,书写了自治州发展史上最为辉煌壮丽的篇章。
基础设施日新月异。建国初期,迪庆境内没有一寸公路,没有一部电话,没有一条卫生、功能齐备的街道,交通闭塞,全靠人背马驮。解放后国家为了发展边疆民族经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修公路,建机场,竖铁塔,一条条玉带在雪山草原间不断延伸,一道道彩虹在江河峡谷中腾空飞越,天堑变通途,电波行空、铁马奔驰、银鹰翱翔。格萨尔神驹“日行千里”的神话如今已成现实。建设了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有重大作用的城镇、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项目。农村通达条件明显改善,水利化程度不断提高。信息化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移动通讯覆盖率、电话普及率和宽带入户率不断提高,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到2006年底,全州公路通车里程达4426千米,全州拥有油路里程1006千米。公路密度为每百平方公里17.65千米。全州29个乡镇实现了通公路、通客车,182个村委会已有178个村委会通了公路。迪庆香格里拉机场自1999年4月30日试航成功以来,先后开通了香格里拉至昆明、成都、上海、西双版纳、拉萨等9条航线,飞机日起降架次由最初的一周3个架次发展到2008年的日起降22架次。迪庆从1994年底实现了市区电话程控化和国际国内电话直拨,目前州内所有乡镇所在地和主要交通干线移动通信风格覆盖率达90%以上,主要是景区景点覆盖率达100%。全州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11部,而全州移动电话达到11万部。在城镇建设方面,全州形成了以香格里拉县建塘镇、德钦县升平镇、维西县城保和镇为中心城镇,经济开发区与塔城、叶枝、奔子栏、金江、小中甸、虎跳峡等6个各具交通枢纽型、旅游风景名胜型、历史文化型、农业基地型的建制镇以及20个乡镇相互依托、相互支撑、共同发展的城镇格局。城市道路、供排水、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有了明显改善。
现代农业顺势崛起。建国之初,全州农业农村经济极为落后,农业生产基本处于“刀耕火种”的小农经济状态,物资商品奇缺,商业意识淡薄,农民群众生活十分困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惠农、利农、强农的方针政策和措施,迪庆州委、州政府把搞好“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加大扶贫攻坚力度,采取结对帮扶、安居温饱、整村推进、易地搬迁、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等措施,使迪庆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由“九五”末的734元增加到2008年的2595元,翻了两番多。“十五”期间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67亿元,实施了10578户、52890人的安居工程,34个重点村扶贫项目、6个巩固温饮小康示范村项目成效明显,115个特困自然村安居温饱工程和民族特困乡综合扶贫开发项目取得了实效,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长足发展,农民群众生活越来越好,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现代农业顺势崛起,农村正全面进入小康社会。至2008年,全州粮食总产达13.95万吨,实现全年农业总产值9.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595元。
品牌效应日益凸现。建国60多年的历程中,由于地处边远、远离中心城市、交通落后、信息闭塞,很长一段时期迪庆成了贫困落后的代名词。改革开放以来,迪庆加大了对外开放和宣传力度,“香格里拉”品牌的成功推出,使迪庆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特别是中甸县更名为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荣获“中国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名镇”桂冠,梅里雪山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虎跳峡和澜沧江梅里大峡谷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白茫雪山高山杜鹃林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森林”,使香格里拉成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中国旅游业十大影响力品牌”、2006年“中国青年喜爱的旅游目的地”、“2006年完美假期十佳线路”……迪庆成为备受国内外关注的地区,成为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目的地。香格里拉品牌逐渐成为迪庆扩大开放的标志、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团结全州各族人民的纽带,迪庆自然资源景观独特、文化资源蕴涵丰富的优势逐渐显现。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建国前,迪庆境内仅有初级中学一所、小学102所,境内没有一名大学毕业生。新中国建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教育、卫生、文化、科技、广播电视等社会稳步发展。实施了“两免一补”,“藏区高原农牧民学生救助工程”等一系列惠民政策。2006年,全州有中专一所,完全中学6所,初级中学18所,小学校(点)924所;全州在校中专生2000余人,高中生3850人,初中生15066人,小学生36668人;全州共有中专教师136人,高中教师215人,初中教师786人,小学教师2448人。2006年全州拥有各类技术人员6467人,其中高级职称280人,中级职称2347人,初级职称2704人。少数民族科技人员占79%。全州有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津贴的专家40人,每万人拥有科技人员193人。民族教育得到重视,民族语言文字得到尊重和使用,科技成果的普及、推广和应用取得了较大成效。
干部队伍茁壮成长。1957年迪庆藏族自治州刚成立时,全州仅有当地民族干部1082人。2007年底,全州机关干部、国有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和国有企业管理人才共有11172人,少数民族有9203人,占总数的82%;比1957年增长8.51倍。州委、州政府为了保障迪庆藏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享有平等的权利,把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作为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做好民族工作,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工作来抓,并采取了一些特殊措施来增加少数民族干部的数量和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素质。在少数民族干部的使用上,既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又充分考虑少数民族历史、自然和现实基础等客观实际,体现特殊而不降低标准,充分认识到少数民族干部在民族地区发展与稳定方面起到的特殊作用和在少数民族群众中的特殊影响,大胆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骨干力量,通过不断努力,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正跻身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管理的各级领导岗位,迪庆各民族干部已在各行各业中崭露头角,逐渐成为行业里的佼佼者和中坚力量,已成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支骨干队伍,成为全州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带头人,为我州的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发挥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正当祖国欢庆60岁生日之际,迪庆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尽管当前迪庆还面临一些特殊的困难和问题,但我们坚信,有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有清晰的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和明确的奋斗目标,有全州广大干部群众不断加快发展、开创美好未来的饱满热情和高昂壮志,有过去60年艰苦奋斗打下的基础和经验,有滇川藏三省区结合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旅游、生态、气候、生物、水能、矿产、畜牧等自然资源以及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小康和把迪庆建设成为全国藏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示范区的目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未来的迪庆必将是政治稳定、经济腾飞、社会进步、民族团结、宗教有序、事业昌盛、人民幸福、城乡秀美、民富州兴的迪庆。迪庆必将以崭新的姿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创造新的辉煌。
这是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的结果,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功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民族地区的具体体现。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证明,既符合历史的发展,又符合现实情况,合乎国情,顺乎民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第一,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它妥善地解决了国家统一和民族自治的关系,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放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自主权利。
第二,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在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过程中,结合民族地区特点,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从而有利于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第三,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政府要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给予扶持和帮助,从而把民族地区丰富资源和先进技术结合起来,把人力和物力结合起来,在民族共同富裕的同时,国家也强盛起来。
第四,有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各民族维护祖国主权和统一,保卫边疆,既是热爱祖国又是热爱民族的表现,既维护了国家的最高利益,又维护了民族自身的利益。
内蒙古自治区草原占总面积的74%,畜牧业是牧区经济的基础。从这一基本事实出发,在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时,自治区坚持以牧为主,发展多种经营,充分发挥牧区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类加工业和乡镇企业,把畜产品加工业作为畜牧业的一个后继产业,以推动内蒙古经济的全面发展。自治区有制定农村牧区小康规划时提出,到本世纪末农业比例达55%,牧区率先达到小康。
新疆在贯彻中央改革开放和各项方针政策过程中,因地制宜地发挥资源优势,使自治区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随着国家沿边开放战略的实施,新疆制定了“全方位开放”、“外引内联、东联西出”的发展方针。新疆是我国拥有边境线最长的省份,同蒙古、俄罗斯、哈萨斯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8个国家接壤。新疆抓住这有利形势,先后在沿边地区开辟了15个通商口岸,几十条公路从其腹地延伸到边境,17个城市被列为开放城市。新疆已成为我国向中亚、西亚、欧洲发展商贸的重要枢纽。
纵观新中国60年的历史,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深深扎根于中国的土壤,符合国情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于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巩固各民族的大团结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正如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的:“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族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我们有很多优越的东西,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不能放弃。”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绝不能动摇、削弱和丢掉这个制度。这是关系国家安定团结、关系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重大原则问题,绝不能有丝毫的含糊。毫不动摇地把这一制度坚持好、完善好、落实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职责。
必须切实贯彻落实好民族区域自治法。这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上级国家机关要带好头,作表率。上级国家机关制定的有关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应当适合民族自治地方的实际,照顾民族自治地方的特点和需要;应当采取特殊的政策措施,支持、帮助民族自治地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搞好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民族自治地方也要切实行使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的自治权,既保证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在本地的贯彻执行,又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国家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真正体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辉煌属于过去,希望属于未来。只要我们认真总结实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来的六十年的成功经验,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戒骄戒躁、艰苦奋斗,加强学习、勤奋工作,加强团结、顾全大局,始终做到思想上清醒、政治上坚定、作风上务实,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以实际行动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一定能够统一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把我国建设成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参考:《中国日报》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程》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功实践》
《迪庆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