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政党制度比较以显示出中国的优越性

时间:2019-05-14 21:26: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西方政党制度比较以显示出中国的优越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西方政党制度比较以显示出中国的优越性》。

第一篇:中西方政党制度比较以显示出中国的优越性

为什么我国必须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多

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实行西方的政党制度

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归根到底取决于该国的具体国情。离开该国的政治经济状况,民族文化传统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生搬硬套某国的政治发展经验或政党模式而建立起来的政党制度注定是没有活力或没有前途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这一制度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赖以生存发展的深厚土壤,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争取民主自由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光辉实践,发展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长期以来,这一制度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不断巩固、发展和完善,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凝聚力量的显著功能,能够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发展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评判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好坏优劣,最终都要看其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在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中国共产党的核心地位和坚强领导,保证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规划和总体部署;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等优势,就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深入考察调研,积极献计出力。这样的制度设计,实现了目标方向一致性和组织形式多样性的统一、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的统一、富有效率与充满活力的统一。这一制度,能够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凝聚起来,最大限度地形成统一意志,最大限度地集中社会资源,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中共十六大以来,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围绕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深入考察调研,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有关方面提出许多重大意见建议,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团结合作的鲜明特色,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实现政治资源整合。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要求我国政治制度具有高度的社会整合功能。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政治格局。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依法长期执政;民主党派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友党,依法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全国各级人大代表中有党外人士l8万多人,各级政协委员中有党外人士35万多人,各级政府和司法部门中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党外干部有3.2万人。担任行政领导职务的党外干部,在工作中享有充分的行政管理的指挥权、处理问题的决定权和人事任免的建议权,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奋斗目标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权中团结合作,形成了高度的政治认同,促进了政治资源的优化配置,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和组织整个社会沿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方向不断前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包容协商的丰富内涵,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汇集了各民主党派等各界各方面人士,在社会基础、组织构成上具有极强的广泛性和代表性,能够把各种社会力量纳入现有政治体制,广开言路、广求良策、广谋善举,实现最广泛的有序政治参与,推动党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这一制度,拓宽了反映社情民意和利益诉求的渠道,既尊重多数人的普遍愿望,又照顾少数人的合理要求,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民主的实现。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保障参政党民主监督职能的履行,各民主党派通过各种形式,对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中的大政方针、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特别是各级党委依法执政及领导干部贯彻落实中央方针政策、履行职责、为政清廉等方面进行监督,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积极稳步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共创和谐的目标追求,有利于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政党关系的团结和谐,是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同于西方的竞争式民主,它强调以民主协商代替竞争冲突。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不是彼此倾轧,而是在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上团结协作、共同奋斗。这就从根本上避免了政党攻讦造成的政局不稳和政权频繁更迭,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社会内耗,维护政治和谐稳定与国家长治久安。与一些国家盲目照搬西方两党制、多党制从而导致党争频繁、互相掣肘、内乱不断、效率低下的情况相比,我国在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情况下能够长期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与始终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密不可分的。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及发展,有着特定的国情基础和社会历史条件,是中国近现代历史演进和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人民的理性选择。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近代中国社会是典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各阶级的先进分子纷纷向西方学习,致力于改良或革命。历史实践表明,改良的道路行不通,不推翻腐朽的封建专制,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复兴就难以实现。1911年,民族资产阶级先进分子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但中国社会的性质并没有根本改变。在艰难的探索中,中国人民认识到,要完成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必须有新的政治力量以新的先进理论为指导开创新的革命道路。1921年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勇敢地承担起了这一历史重任。中国共产党代表了历史前进的方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斗争中确立了自己的核心领导地位。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在长期实践中经过比较,郑重地选择和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在解放战争的烽火硝烟中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党体制雏形。随着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建立,这一政党体制发展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由此可知,是历史与国情决定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特别是政治发展的特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则是基于这一特质的必然产物。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争取民主、反对独裁斗争中作出的正确选择。辛亥革命后,中国一度模仿西方实行议会政治、多党制。但是,由于大小军阀的倒行逆施,由于缺乏适宜政党民主的经济基础与社会环境,更由于近代中国面临的独特历史任务和特殊国情基础,在反动力量绞杀和收买的夹击中,中国的议会政治、多党制尝试彻底破产。大革命失败后,一些人试图开辟救国救民的“第三条道路”。在民族内忧外患不断加重的历史背景下,为数众多的新政党相继产生,它们都是按照西方民主政党模式组织起来的,主要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利益。而与此同时,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一党独裁统治也逐步确立起来。在这一体制下,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都被宣布为非法且遭到镇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特别是在抗战胜利前后,中国政治一度形成了国民党、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三方并存的局面。但是,蒋介石集团顽固推行“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法西斯独裁统治,一方面使民主党派的力量遭受严重损失,另一方面也将自己彻底孤立起来,受到全国人民的坚决反对,最终走向彻底的失败。旧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表明:不顾国情,照搬西方政党制度模式是行不通的;一党独裁,违背历史要求和人民意志,也必然会走向覆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是在上述两种政党制度模式彻底失败之后确立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是中国人民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作出的合乎历史理性的正确选择。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各政党共同奋斗的历史凝结起来的伟大成果。民主革命时期,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有着强烈的革命要求。但是,由于自身的软弱性、动摇性等特点,他们不可能形成强大、独立的政治力量,不可能承担起领导革命的重任。中国共产党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建设独立、富强、民主新中国的奋斗目标,得到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衷心拥护。而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则进一步促使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彻底丢掉了“第三条道路”的幻想,坚定了只有同中国共产党合作才能实现人民民主的政治信念。中国共产党也深刻地认识到,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极为艰巨,任何革命阶级及政党都不可能单独完成,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成革命的统一战线。由此,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争取、团结民主党派的方针,与他们亲密合作、共同奋斗。各民主党派虽在意识形态上与中共有所不同,但在反帝爱国、争取民主上是一致的。八年抗日战争,各民主党派为团结抗日奔走呼号;三年人民解放战争,民主党派积极配合人民解放事业;新中国成立前夕,民主党派纷纷响应中国共产党的“五一”号召,参加新政协,参与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参加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权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是长期以来中国各政党共同奋斗的历史凝结起来的伟大成果。

我国决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

多党制是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多由两个或多个资产阶级政党,通过竞选轮流执政。从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一种体现了人民选择的民主制度。而实际上,这种制度并没有改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权是由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尤其是其中的大资本集团控制的实质。

在西方多党制度下,依然是私人资本控制着公共权力。西方多党制是处于资本主义社会体系中的政治制度。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关系、产权制度从根本上决定着政治权力的形成和运行。在实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经济制度之下,经济资源与财富的占有和分配严重不平等。掌握较多经济资源的阶级与集团,必然要利用其掌握的经济资源,通过各种途径影响进而控制社会公共权力,以保护和扩大自己的既得利益。恩格斯说过:“资产阶级的力量全部取决于金钱,所以他们要取得政权就只有使金钱成为人在立法上的行为能力的唯一标准。”因此,金钱政治是西方政治制度的痼疾。掌握巨大财富与金钱的大资本集团,把现代西方国家多党竞争与选举演化为一场按商业规则运作的政治推销活动,通过对竞选规则的控制,通过媒体的运作、炒作,控制公众的信息接受,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社会舆论与公众认知,进而影响选民的选择,最终取得竞选的胜利。据美国联邦选举委员会2004年12月14日公布的报告显示,2004年竞选一名参议院议员的平均费用约为251万美元,最高达3148万美元;竞选一名众议院议员的平均费用约为51万美元,最高达904万美元。试想,没有大资本集团的资金支持,怎能进行权力的角逐?不依靠金钱的力量,又怎能在角逐中取胜?在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无论哪个政党上台执政,实际上都是代表资产阶级和大资本集团的政治力量控制国家政权。

多党竞争具有扩大社会分歧的倾向,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多党竞争必然要争夺选民,争夺选民首先要“切割”选民,将选民的利益分歧公开化、对立化,从而形成竞争党派各自的政治基础。加之在多党制度下,各个政党以夺得或控制政权为唯一目标和根本价值,在权力争夺中不择手段、相互攻讦,结果必然是形成扩大和深化社会分歧的政治机制。这一缺陷在西方国家处于工业化社会转型期时表现得尤为突出。更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国家竭力向发展中国家输出的多党竞争的“民主制度”,在许多发展中国家造成了严重后果,使不少本来已经迈向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陷入长期的社会纷争,更使一些国家内战频发、民不聊生。造成这种不幸局面的重要原因就是,处于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大多处于社会矛盾的多发期、易发期,而从西方输入的多党制造成了社会矛盾的显化、激化,成为这些国家社会矛盾升级的导火索和加油站。这是造成当今世界上许多发展中国家长期动荡不宁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决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而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也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在这个时期,各种人民内部矛盾伴随着因社会快速发展而出现的社会不平衡大量产生、发生。当前,中国人民的最大利益、根本利益是团结一致、抓住机遇、实现发展。为此,需要把人民内部的利益分歧与矛盾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使之不影响大局。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决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决不能走一些发展中国家的错误道路,因为那是取乱之道、取祸之道。我国需要的是从本国实际出发,汲取世界各国的经验教训,走出一条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事实上,我国已经找到并走上了一条正确的政治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首先,这条道路有利于形成反映中国人民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的方针政策。在我国,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不是任何一个利益集团的代表,而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的代表,因而能够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条件和要求,正确把握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制定出正确的方针政策,努力做到使全社会、全民族利益的最大化。其次,这条道路有利于统筹兼顾各方利益。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在运行中既能够反映人民群众中不同群体的意见和呼声,又能够从全局出发将人民群众的各种意见集中综合起来,使国家的法律与政策能够兼顾各方利益,妥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最大限度地协调人民内部的局部利益、个别利益与整体利益、根本利益。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目标把中国共产党 和多党派合作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广泛参与和集中领导的统一,社会进步和国家稳定的统一,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统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政治制度稳定的成就,充分彰显出我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第二篇:如何认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如何认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作者:周振国网站编辑:杨宾日期:2006-03-10

当今世界,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政党制度。判断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究竟好不好,不能只看它的形式,而要从它的国情,从它的实践效果来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在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进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的共同创造,是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同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一个制度创新。它的显著特征就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各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为了共同的目标,形成亲密的友党关系,而不是执政党与反对党或在野党的关系。因此,它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有着本质区别。

这一制度有利于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提供了很好的制度保证。通过这一制度,各民主党派选派代表直接参政议政,或者以政党形式参与民主协商、监督,并以其所联系的群众为依托,广泛吸纳和反映来自社会各方面、各阶层的意见建议,有助于保障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体现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和独特优势。

这一制度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政党制度作为一种政治制度,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我们实行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建立在公有制占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能够在广泛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同时,确保对国家的统一领导、快速决策,集中力量办大事。正是靠着这一点,才使中国这个人口众多、经济落后的大国,克服种种困难和风险,在较短的时间内,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实现了经济腾飞和社会全面进步。

这一制度有利于保持国家政局的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我国政党制度的本质是团结和合作,各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因此,各政党之间既不争权夺利,也不互相倾轧。这种独特的党际关系具有很强的社会整合功能,便于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使不同群体的愿望和要求以合法的形式表达出来,使矛盾和问题在现有体制框架内得到妥善化解,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这一制度有利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总体上说,我国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多党合作的政治架构和民主协商的制度保证,有助于扩大各界人士有序的政治参与,使各方面利益的发展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来源:《解放军报》)

第三篇:中国的政党制度

20110630急诊科学习资料

——组织者:郭小平

正确认识中国的政党制度

——不搞多党轮流执政就不民主吗?

中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这一制度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搞多党轮流执政就不民主吗?

有人认为,西方多党轮流执政的制度最民主,各国都应当照搬这种制度,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也应当朝这个方向发展。这一看法值得商榷。

第一,世界政党制度具有多样性,没有统一模式。任何政党制度都是本国政治发展的结果。它既体现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又符合本国国情。否则它就无法在本国生存发展。因此世界各国政党及其发展趋势具有多样性。即使同一社会制度的国家,其政党制度也不完全一样。美、英、法、德和日本都各有其特点。尽管多党自由竞争、轮流执政是其共同之处,但是日本自民党也曾在二战后几十年中一党单独执政。中国和苏联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是中国的政党制度就和苏联有所差别。

第二,西方多党轮流执政的民主模式具有局限性,并不适合所有国家。每个政党只代表一部分人的利益,并依靠这些人的支持上台执政。这样赢得选举、上台执政的党,必然维护乃至偏袒其支持者利益,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就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和维护。由于利益攸关,各党及其利益集团都不惜血本进行竞选,结果必然造成竞争过度。政党因长期争斗而势不两立,社会因支持不同政党而分裂对立。这种民主模式在西方已有数百年历史,是西方社会的产物。但如果将其照搬到历史、政治传统和国情完全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必然导致政党纷争、社会动荡和分裂。苏东剧变后一些非洲国家照搬这种模式,并没有带来民主,反而是混乱。

第三,中国的政党制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中国的政党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这种政党制度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和各民族党派的支持,符合中国的国情。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共产党推荐自己的一部分成员经过民主选举担任人大代表,同时,共产党广泛集中民意,包括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向全国人大推荐国家主席和政府、最高法院、检察院领导人员的候选人,以便全国人大选举产生国家和政府的领导人。各级政府也依据同样原则选举产生。每届人大和政府都有民主党派的代表人物担任领导职务。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坚持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认真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共产党高度重视党内民主建设,不断完善各项民主制度。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一些地方试行县党代会的常任制和各级党代表的任期制,使其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发挥作用。近年来,积极推行基层干部公推直选,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和介绍方式,加大了党内民主选举改革的力度。同时,加强了各级领导班子的集体领导和民主决策制度建设。总之,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中国的政党制度依然体现了民主。这个民主不是西方式的民主,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第四篇:中国政党制度的意义

中国政党制度的意义

政党自从诞生起就在政治生活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它们在政治舞台上极为活跃,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政治理念参与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日常政治生活中,人们通常依据一个国家政党制度的利弊得失和成败优劣去评价这一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因此,全面地考察世界各国优秀的政党制度,客观而又科学地总结归纳出一个较为普遍的衡量政党制度的标准,是研究当代中国政治和政党的一个重要课题。这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民主政治建设和构建政治和谐化社会有着十分重要意义。世界各国政党林林总总,政党制度也是千差万别,没有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和另一国家完全相同。为什么造成这种情况?一国的政党制度由其发展历史、社会经济基础和文化传统等具体情况所决定。即使相同类型的政党,但是它们的模式也有天壤之别。由本国民主革命历史发展而来的政党制度,因其适合本国国情,它们是本国民主革命在历史时期形成和发展的结果,在形成和发展中有着本国民主革命的烙印,符合本国实际国情和经济文化情况,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性。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符合我国的历史发展趋势。民主党派是中国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产物、中国有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的历史,曾出现过“朋党”的现象,但这与近现代意义上的政党和政党现象在实质上相去甚远。1905年,孙中山创建“同盟会”,成为我国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政党,开始了我国政党制度艰难曲折的探索和实践历程。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王朝的-1-

统治,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中国人迈出了探索近代政治发展的步伐。中国近代第一个政党“同盟会”也诞生了,孙中山等人力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实行“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党治国”,但这些理念、制度最终因水土不服而夭折。随着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国民党逐渐在全国建立起***的统治。由于这种一党制实行卖国、内战、独裁、专制的反动统治, 代表和维护一小撮大地主、大买办、大官僚的利益和特权, 违背了中国人民要求民主、和平、团结、进步的愿望, 不能反映并实现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利益和政洽参与要求。直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才有了中国特色政治文明的发展。先进的知识分子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并与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的专制统治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符合我国的国情。当日本帝国主义入侵、国共合作的又一次失败,国内阶级力量走向“两个极端化”的时候,一些小资产阶级民主人士为了争取“和平、民主”,抗日救国,在国共两党之外成立“第三党”,并逐步形成民主党派。这就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制度的形成提出了现实需求。同时,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同盟者、合作者,在反帝反封建和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富强、政治民主等方面与中国共产党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他们的政治主张与中共民主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基本吻合,他们在成立初期就有向工农寻求支持与合作的强烈的政治愿望,并在以后长期的政治斗争中,经过比较、自觉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成为了与中共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他们以更加自觉的态度同中国共产党真诚合作、和衷共济,共同致力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为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汇聚了强大合力,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历史基础,从而最终确立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标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凝聚力量的显著功能,能够为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发展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评判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好坏优劣,最终都要看其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在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中国共产党的核心地位和坚强领导,保证了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统一规划和总体部署;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等优势,就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深入考察调研,积极献计出力。这样的制度设计,实现了目标方向一致性和组织形式多样性的统一、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的统一、富有效率与充满活力的统一。这一制度,能够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凝聚起来,最大限度地形成统一意志,最大限度地集中社会资源,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中共十六大以来,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围绕一系列具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问题,深入考察调研,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有关方面提出许多重大意见建议,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完善,已经成为比较成熟的政治制度。但也必须看到,同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不相适应、需要完善的方面。比如,如何建立健全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机制?如何进一步发挥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在民主监督方面的作用?怎样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的重要作用?如何进一步拓展政治协商的范围和领域?如何进一步创新政协工作的方式方法?等等,这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加以改进。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使党的领导在团结合作和民主协商中得到加强,确保多党合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必须始终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各参政党作用。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的自身优势和重要作用,广泛联系各界群众,及时反映社情民意,拓宽民主监督渠道,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多党合作、政治协商中的重要作用,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不断探索多党合作的新方式新机制。要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推进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发展。

同舟共济创伟业,薪火相传向未来。只要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断推进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不断促进执政党建设和参政党建设,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就一定会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第五篇:正确认识中国的政党制度

正确认识中国的政党制度

中国实行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它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这一制度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少数别有用心的人认为,中国共产党长期一党执政,缺乏民主,是腐败的根源,中国应当实行西方式的多党轮流执政的制度。对此,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一、不搞多党轮流执政就不民主吗?

有人认为,西方多党轮流执政的制度最民主,各国都应当照搬这种制度,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也应当朝这个方向发展。这一看法值得商榷。

第一,世界政党制度具有多样性,没有统一模式。任何政党制度都是本国政治发展的结果。它既体现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又符合本国国情。否则它就无法在本国生存发展。因此世界各国政党及其发展趋势具有多样性。即使同一社会制度的国家,其政党制度也不完全一样。美、英、法、德和日本都各有其特点。尽管多党自由竞争、轮流执政是其共同之处,但是日本自民党也曾在二战后几十年中一党单独执政。中国和苏联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是中国的政党制度就和苏联有所差别。

第二,西方多党轮流执政的民主模式具有局限性,并不适合所有国家。每个政党只代表一部分人的利益,并依靠这些人的支持上台执政。这样赢得选举、上台执政的党,必然维护乃至偏袒其支持者利益,另一部分人的利益就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和维护。由于利益攸关,各党及其利益集团都不惜血本进行竞选,结果必然造成竞争过度。政党因长期争斗而势不两立,社会因支持不同政党而分裂对立。这种民主模式在西方已有数百年历史,是西方社会的产物。但如果将其照搬到历史、政治传统和国情完全不同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必然导致政党纷争、社会动荡和分裂。苏东剧变后一些非洲国家照搬这种模式,并没有带来民主,反而是混乱。

第三,中国的政党制度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中国的政党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这种政党制度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和各民族党派的支持,符合中国的国情。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共产党推荐自己的一部分成员经过民主选举担任人大代表,同时,共产党广泛集中民意,包括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向全国人大推荐国家主席和政府、最高法院、检察院领导人员的候选人,以便全国人大选举产生国家和政府的领导人。各级政府也依据同样原则选举产生。每届人大和政府都有民主党派的代表人物担任领导职务。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原则。

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坚持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认真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共产党高度重视党内民主建设,不断完善各项民主制度。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一些地方试行县党代会的常任制和各级党代表的任期制,使其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发挥作用。近年来,积极推行基层干部公推直选,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和介绍方式,加大了党内民主选举改革的力度。同时,加强了各级领导班子的集体领导和民主决策制度建设。总之,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中国的政党制度依然体现了民主。这个民主不是西方式的民主,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二、一党长期执政必然产生腐败吗?

有人认为一党长期执政必然产生腐败,中国出现腐败现象就是因为共产党长期一党执政。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第一,不能把贪污腐败的原因简单归结为政党制度。古今中外,历朝历代都存在腐败现象,只不过不同历史条件、不同国情,腐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腐败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不能简单归结为政党制度,更不能认为中国的政党制度必然产生腐败。事实上,多党轮流执政的体制下,也存在很严重的腐败现象。例如西方国家流行的政治献金、金权交易、贪污公款、违法违规操作等等,不少政治家都与此有关联,有的甚至因此而身败名裂。既然如此,为什么没有人把贪污腐败的原因简单归结为多党轮流执政的民主制度,而否定这种制度?即便多党轮流执政的制度不断出现丑闻,有些人依然将其奉若神明,到处推广,强加于人。与此相反,他们却把中国腐败的原因简单归结为共产党一党执政。这是明显的意识形态偏见。西方敌对势力一直利用其占优势地位的软实力,美化、神化多党轮流执政的模式,而丑化、妖魔化中国的政党制度。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

第二,腐败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五六十年代新中国,都是共产党一党执政,腐败问题为什么不突出。其原因在于,各级各类干部都经过艰苦环境的考验,思想觉悟和政治素质比较高,自我约束比较严,抵御腐败的能力比较强。同时,在计划经济体制和相对封闭的环境下,物资匮乏,生活必需品实行计划供应,贪污腐败的诱导因素相对比较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集体和个人的财富不断增加,中央各部门和地方政府的财源不断扩展、支配公共资源的权力越来越大。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拜金主义有所滋长,金钱、财富、奢华的生活开始驱动一些干部追求财富,以权谋私,进行权钱交易。与此同时,相关的制约机制建设还没完全跟上,有些体制机制性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又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验不足,一些具体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这些因素难免影响防治腐败工作。一些腐败现象,发展中国家都存在,并不是中国特有的,更不是中国的政党制度必然造成的。

第三,共产党防治腐败决心大,措施严厉。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一直高度重视防治腐败工作,严厉查处各类腐败案件。不管案件有多大、涉案人员职位有多高,一经查实,一律依法处理。相关的制度、体制、法律和监督检查措施逐步完善。对此,西方敌对势力却视而不见。令人奇怪的是,它们一方面宣扬中国的政党制度必然造成腐败,指责中国防治腐败不力,另一方面却以保护人权、维护民主原则为借口,千方百计地保护中国的外逃贪官,拒绝将其遣返回中国接受审判。这充分暴露其人权、民主宣传的虚伪性。当前,中国防治腐败工作将一如既往地、坚定不移地进行下去。但无疑只有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才能有效地推进这一工作。

三、中国政党制度的优势在哪里?

尽管国内外都有人质疑中国的政党制度,但不可否认,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实现了国家独立,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辉煌成就;共产党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其党员从其创建时的几十人一直发展到现在的近八千万人。因此,就连一些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抛弃意识形态偏见,承认并认真研究中国政党制度的优势。中国政党制度的优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西方的政党都具有鲜明的烙印,只代表一个特定的阶层、群体和利益集团,为其利益服务。而多党竞争、轮流执政实质上就是这些特定阶层、群体、利益集团的政治代表之间的博弈。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在革命战争、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强调共产党主要是代表广大工人、农民的利益,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多种经济成分的并存和发展,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尤其是新兴阶层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相应调整了自己的方针政策。强调共产党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且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注意扩大和巩固其社会基础。相关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把私营企业家和个体工商户确定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积极吸收他们中间符合党员条件的人加入共产党组织。从历史上看,各民主党派都代表特定的阶级、阶层和群体。改革开放以来,他们原来所依托的阶级、阶层和群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兴社会阶层,新的社会群体发展很快,人数不断增加,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在这种情况下,各民主党派在共产党的支持和引导下,相应调整了各自的依托对象,进一步明确了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的群众基础,以及壮大组织、发展成员的目标范围。这就使中国的政党制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具有更加广泛的代表性。

第二,坚持协商一致原则。协商一致是中国政党制度的优良传统,也是其优势所在。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代表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而各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既代表各自所联系的阶层和群体的利益,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这就使各党派的协商一致具有了可靠的社会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各级政协和各民主党派,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及时反映各自所联系的群众的呼声和利益,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既可以提交给执政党、政府各部门,也可以在各级政协会上集中表达。国家的发展规划,包括五年和中长期发展规划、方针政策、预算结算,都要通过政协的民主讨论。党和政府要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并相应对规划和方针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除了政协之外,执政党还定期或不定期地就党和国家的人事安排、政府工作报告、国家发展规划等重要问题,直接征询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士的意见,主动接受各民主党派的监督。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说,我国任何制度的建设和改革,任何重大方针政策的出台,都是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协商一致的结晶,执政党和参政党都为此进行了努力,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第三,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国的政党制度既坚持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又坚持共产党的领导,从而使中国的政党制度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国的政党制度才能健康发展。共产党是执政党也是领导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在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参政议政,积极发挥自己的功能和作用。各民主党派紧紧团结在共产党的周围,长期共存、相互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执政党和参政党之间及其各政党内部都努力发扬民主,允许不同意见的讨论和争论,但不允许派别斗争。派别斗争影响和破坏各政党的团结和协商一致,危害中国政党制度的健康发展,要高度警惕和坚决反对。

第四,实现领导班子制度化交接。中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政治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实现了中国共产党长期稳定领导和新老领导班子制度化交接的有机结合。正是这种有机结合,保障了政治制度的民主性和稳定性,使政治体制的运行充满活力而又平稳有序。共产党长期执政,有利于保持政治和社会的稳定以及政策的连贯性,但也容易产生领导班子老化乃至最

高领导人实行终身制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废除了领导干部的终身制,实行干部的任期制,这无疑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一大进步。随着我们党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的不断深化,以及相关制度的建立健全,党的最高领导人和中央高层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实现了制度化。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任期都通过党章和其他制度加以严格规范。同时,建立在民主集中制基础上的干部选拔和任用制度进一步完善。这就保障了党内领导力量的正常新陈代谢,党内优秀人才能够被推荐、选拔、选举到领导岗位。与西方多党竞争、轮流执政相比,这种领导的制度化交接更能保持社会和政治的稳定,可以有效地防止因过度竞争带来的政治派别之间相互争斗、势不两立、分化分裂等各种消极后果。这也使政治体制的运作实现低成本、高效率,避免了西方多党竞争、轮流执政过程中巨大的金钱和资源的投入与浪费。这无疑更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各种风浪的考验,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政党制度。但这一政党制度仍然需要通过改革进一步发展完善。例如,如何进一步完善民主选举制度,如何进一步加强各民主党派对执政党的监督制约,如何进一步有效的防治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李景治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当代国际政治》教材编写课题组首席专家)

下载中西方政党制度比较以显示出中国的优越性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西方政党制度比较以显示出中国的优越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政党和政党制度范文

    政党和政党制度 据1994年统计,世界上有政党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领导地位的近200个国家,占世界220多个国家的91% 。只有大约20多个国家没有政党。没有政党的国家,情况比较复......

    政党制度[★]

    第六章 制宪国民大会是中国为了完成制定《中华民国宪法》而召开的会议,会议举行时间地点为1946年的南京国民大会堂。该会议代表由民选和遴选方式产生,其主要参与政党为中国国......

    比较政党制度

    水门事件地点水门事件(Watergate scandal,或译水门丑闻)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之一,其对美国本国历史以及整个国际新闻界都有着长远的影响,在1972年的总统大选中,为了取......

    政党制度

    政党制度 政党是指在某种政治体系中,通过控制或影响政府决策,以期取得和行使政治权力的社会政治组织。 政党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在现实中的政党政治格局及其运行情况;另......

    中国的政党制度学习心得[大全5篇]

    中国的政党制度学习心得 敬爱的党支部: 5月12日上午在党课学习班聆听了袁德水老师做的关于《中国的政党制度》报告,获益匪浅。政党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

    中国政党制度教学设计(五篇范文)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教学设计 辽宁省朝阳市第一高级中学政治组 郭荣华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民主党派的性质;我国各民主党派的名称;中国共产党......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迪庆州国投集团热力公司张永江 内容摘要: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民族自治与国家统一的结合,区域自治与集中统一领导的结合。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

    政党制度试题

    第六课 我国的政党制度测试卷 一、选择题(28小题,每题2分,共56分) 1.2015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颁布实施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作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