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

时间:2019-05-13 22:35: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

第一篇: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公共产品

公共产品是指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征。公共产品的共同消费性产生免费搭车等行为,决定了市场机制在提供公共产品上的失效或失灵,即市场无法或者基本上无法提供这类产品。2.瓦格纳法则

瓦格纳认为:“随着人均产出的增长,政府支出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他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增长,把导致政府支出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后人称之为瓦格纳法则。3.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财政政策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各个方面。财政政策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4.转移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是财政资金的单方面、无偿转移,即通过公共支出将财政资金向微观经济主体进行单方面的无偿支付。这类支出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养老金、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捐赠等方面的支出。转移性支出体现了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5.国债依存度

国债依存度是指在一国的中央财政预算中,国债收入与财政支出之比。6.国家预算

政府预算,也称为国家预算、财政预算,是指经过法定程序编制、审查、批准的,以收支一览表形式表现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7.零基预算

零基预算,是指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编制的预算。零基预算的基本特征是不受以往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影响,一切预算收支都建立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来编制预算。8.阶梯发展理论

皮考克和威斯曼认为,公共支出的增长并不是均衡向前发展的,而是在不断稳定增长过程中不时出现一种跳跃式的发展过程。这种非均衡增长是在一个较大时期内交替进行的,因而,这一理论主要是通过考察财政支出增长趋势中具有特定意义的时间形态,从这些特定的时间形态中来寻找政府支出增长的根本原因。9.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确保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责任和社会经济分配形式叱,“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人进行分配和再分配。10.国债

又称公债,国家公债的简称,是政府举借的债务,它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在有偿条件下,筹集财政资金时形式的国家债务,国债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11.预算管理体制

是指确定中央和地方以及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的根本制度。主要内容包括: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12.投资性支出

投资性支出是指政府(或其授权单位)以投资者身份进入投资市场所发生的支出。特定的投资支出意味着所投资金不仅可以收回,而且可以得到增值,国家生产性投资都具有这一性质。广义的投资支出还包括国家财政用于非生产性领域的基本建设支出,如行政机关办公楼的兴建、国有医院医疗设备的采买等 13.课税对象

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指针对什么样的物品进行课税,即税法规定的课税目的物,明确对什么征税,又称课税客体,或征税对象。14.税收制度

税收制度是国家制定的用来约束人们征税行为的一系列规则,是一个主权国家为实现其国家职能和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一整套税收法规、税收管理制度和税收征管办法的总称,是国家责成其代理人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15.购买性支出

购买性支出指政府用于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支出。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也包括用于进行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如政府各部门的行政管理费支出、各项事业的经费支出、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等 16.预算外资金

预算外资金是指根据国家财政制度和财务制度的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由地方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的资金。17.税收转嫁

税收转嫁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税负转嫁与价格的升降直接联系,税负转嫁也是各经济主体之间税负的再分配。18.财政平衡

财政平衡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财政收支大致相等。19.预算赤字

财政赤字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由于会计核算中用红字处理,所以称为财政赤字。

20.外部性

外部性是指某一个体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他个体造成了消极或积极的影响,却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或者没有取得应有的报酬的情形。

21.增量预算

增量预算是指财政收支计划指标是在以前财政年度的基础上,按新的财政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之后确定的预算形式。

22.分税制

是非在国家各级政府之间明确划分事权及支出范围的基础上,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结合税种的特性,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管理权限和税收收入,并辅之以补助的预算管理体制模式。

23.从价税

是指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依据,按一定比例计征的税种。如关税、增值税、营业税。

24.社会保险

是指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并通过强制性规定建立的保险。25.完全基金制 是指受保人接受的社会保障补助来源于他本人、他的单位和国家在以前年份的积累。26.人员经费

主要是工资性支出,包括,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离退休人员费用等。27.公用经费

主要用于解决文教科卫等事业单位为完成事业计划所需要的各项费用开支。包括: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等

28.起征点

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达到一定税额才开始征税的数量标准,超过这一数量,将课税对象全额征税。

29.免征额

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即只就其超过免征额的部分 征税

30.公债偿债率

是指当年公债的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公债偿债率=当年公债还本付息额/财政收入,即当年的财政收入中用于偿还债务的部分占多少分额。这一指标的国际警戒线为10%。

二、填空题

1.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物质基础,成为财政产生的 经济条件 ;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 政治条件,财政是因国家的产生而产生。

2.财政收入规模的上限指标要受三个因素制约:一是 国民收入总量;二是 剩余产品M总量 ;三是 M中留给企业自行支配的总量。3.税目是指某一种税的具体征收项目,是在税法中对课税对象分类规定的 具体征税品种与 具体内容,是对课税对象的具体落实品目,也称课税品目。

4.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保证国家实现其职能的需要,这种需要属于 社会公共需要。5.V与财政收入的关系:主要是通过 人人所得税的 形式形成财政收入。

6.只有当劳动力再生产费用增长幅度 不高于 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情况下,剩余产品价值率才能有所提高,财政收入规模才能得以不断扩大。

7.计税依据是指课税对象的计量单位和征收标准也称计税标准。计税依据可分为 从价 和 从量 两种。

8.减免是减税和免税的简称。减税是 减征部分 税款,免税则是 免去全部 税款。9.流转课税的对象是流转额。它包括 商品流转额 和 非商品流转额。10.所得课税是指以纳税人的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一类税收。所得额包括 纯所得额 和 总所得额。

11.按财政收支活动与社会经济活动之间的关系分类,财政政策可分为 宏观财政政策 和 微观财政政策。

12.政府在为社会公众提供各种 产品和服务 的时候,需要承担相应的成本,因此必然要耗费一定的 资金,这就形成了财政支出。

13.消耗性支出,也称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以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方式消耗或运用社会资源,包括财政消费支出和 财政投资支出。

14.发展中国家财政支出的增长集中在 购买性 支出方面,特别是 公共投资 方面。

15.从财政的角度看,科技活动属于 混合 公共产品。

16.和私人项目相区别的是,公共项目的成本和收益一般无法直接采用__市场价格___加以评估。

17.根据不同的目的和标准,财政支出有多种分类方法,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是以能否得到相应的直接的商品和劳务补偿为标准,将财政支出区别为 消耗性支出 和转移性支出两大类。

18.通过成本与效益的对比分析来确定最优项目或方案,这种方法在私人投资分析中早已使用并被称之为__财务分析法__。

19.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属于纯粹的 公共产品 ,利益有社会全体共同拥有。20.政府与公共企业关系密切,当企业发生亏损时,政府一般会给予__补贴 _。

21.政府从公共企业取得收入的形式主要有三种:税收收入、利息和股息、__利润分成

22.收支 反映了国家本质的二重性。只是政府经济职能的二重性,是通过经济管理过程的二重性即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反映出来的。

23.__生产力__的发展,__剩余产品__的出现,是财政产生的经济条件。24.奴隶制社会的国家财政以____直接剥削奴隶的劳动____收入为主 25.资本主义国家中,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税收和__公债____ 26.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隐蔽地增加财政收入,采用的方法有发行公债、__实行赤字财政__和__通货膨胀政策__。

27.从建国到现在,我国的财政经历了由供给财政向___市场经济建设 _财政的转变。28..公共产品不以盈利为目的,而是追求__社会利益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___。29.不完全的私人产品或不完全的公共产品称为___混合物品___。

30.财政的三个基本职能是___资源配置_、___收入分配___、__经济稳定___。31.公平分配包括___经济公平___和___社会公平__两个层次。

32.要缩小贫富差距,一方面要进行税收调节,另一方面要__通过转移支付___。33.经济稳定包括:__充分就业__、___物价稳定__、__国际收支平衡___。34.我们现在一般用财政支出占___国民收入___的比重来反映财政分配的规模。35.西方国家的财政支出效益分析方法中,__成本-效益分析__法是最常用的。

36.行政管理支出按最终用途分,可分为___人员经费____和___公用经费___两部分。37.社会救助的资金是全部来自于_国家财政拨款___。

38.社会保障事业的目的,就在于__保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___。

39.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比较可行的养老保险资金筹集方式是__部分基金制__。40.按补贴的经济性质进行分类,财政可以分为__生产补贴__和__价格补贴__。41.我国财政补贴以__价格补贴__和__企业亏损补贴__为主要项目。

42.国民收入的绝大部分是__工业__创造的,所以它的纯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43.C是生产劳动中生产资料消耗的价值,所以可以称为__补偿基金___。44.剩余产品M占国民收入N的比重,称为__剩余产品价值率___。财政集中率是__财政收入占剩余产品价值的比率___。

45.V和M最终比例关系的确定,取决于__劳动生产率的高低__和_劳动力再生产费用的多少__。

46.我国将财政收入占__国民收入_的比重作为衡量财政收入数量界限的指标。

47.现实生活中,V和M比例关系的最终确定,主要取决于__劳动生产率的高低___和__劳动力再生产费用的多少___ 48.税收的终极目的是__还之于民,为人民利益服务___。

49.税收的基本特征是三性:无偿性、__强制性__、__固定性___。50.计税依据也称为计税标准,可分为__计价税__和__计量税__两种。51.税收的效率原则包括两方面:__经济效率__和__行政管理效率__。

52.由于政策性扣除,使税基范围和规模缩小,这种情况称为_课税基础的侵蚀__。53.税法规定:对拖欠税款的可以加收__滞纳金___。

54.按课税对象分,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__行为税__、__资源税__。55.在税负转嫁形式中,最基本最典型的就是__前转__。

56.税收有效率和公平两原则,一般认为,应该侧重于_效率__原则。

57.税收制度的组成有两种不同的类型:__单一税制____和__复合税制___。58.我国现在税制是__流转税__和__所得税___并重,其他税类配合发挥作用的复税制体系。

59.现代的间接税中,以__增值税___为主要税种,现代的直接税中,以__个人所得税__为主要税种。

60.消费税是指以消费品(或消费行为)的__流转额 作为课税对象的。61.消费税实行差别税率,分为比例税率和 定额税率__两种。62.企业所得税税率是__比例__税率,个人所得税是__累进__税率

63.土地增值税是对有偿转让 国有土地使用权 及地上建筑物等产权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64.按国有资产用途为标准,国有资产可以分为___公务性资产___和__后勤保障性资产 65.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原则是 统一政策,分级管理。66.我国有三个不同程度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分别是 国有资产管理局、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国有企业。

67.国债是 国家信用 的主要形式,也是 公债 的主要组成部分。68.国债的基本三个特征是 有偿性、自愿性、灵活性。69.国债的规模包括的两个方面是国债的负担和 国债的限度。70.我国对预算进行管理的法律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

71.我国目前的预算外资金主要包括 地方财政部门 管理的预算外资金和 行政事业单位 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72.预算外资金有三个特点: 财政性、专用性、分散性。

73.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是 中央和地方处理财政分配关系时的集权和分权问题。

74.按财政政策调整经济周期的作用,可分为 自动稳定 政策和 相机抉择 政策。75.财政政策工具主要有 税收、预算、财政补贴

76.国债的利率主要参照金融市场利率,也要考虑 银行利率 和 政府信用状况。77.税率的三种基本形式是 定额税率、比例税率 和 累进税率。78.税收抵免包括 投资抵免 和 国外税收抵免 两种形式。

三、单项选择

1.财政分配的目的是(d)。

a、满足国家职能需要 b、满足政府职能需要 c、满足社会成员需要 d、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2.下列属于典型公共物品的是(c)。a、收费公园 b、高等教育 c、国防设施 d、高速公路

3.用来描述财政支出增长规律的是(b)。a、拉姆斯法则 b、瓦格纳法则 c、拉弗曲线 d、菲利普斯曲线

4.在我国的财政支出中,目前占比重最大的是(a)。a、经济建设费 b、国防费 c、社会文教费 d、行政管理费

5.在我国税收收入中,目前占比重最大的是(a)。a、流转税 b、收益税 c、资源税 d、财产税

6.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d)。a、社会产品 b、社会产品价值 c、剩余产品 d、剩余产品价值

7.在财政支出中,对价格体系产生重要影响的是(a)。a、购买性支出 b、转移性支出 c、财政补贴 d、税式支出

8.用来组织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形式是(a)。a、税收 b国债

c、国有资产收益 d、各项收费 9.下列属于直接税的税种是(c)。a、营业税 b、增值税 c、个人所得税 d、关税

10.税法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a)。a、纳税人 b、负税人 c、扣缴义务人 d、纳税担保人 11.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建立于(c)。a、1984年: b、1992年 c、1994年 d、1996年 12.我国现行增值税属于(b)。

a、生产型增值税 b、流通型增值税 c、收入型增值税 d、消费型增值税 13.我国营业税共设置了(b)。a、6个税目 b、9个税目 c、12个税目 d、7个税目

14.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实行(c)。

a、分类所得税制 b、综合所得税制 c、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所得税制 d、个人门行纳税制度 15.在我国,国债利率的制定主要依据是(a)。a、市场利率 b、银行利率

c、政府信用 d、社会资金供求状况 16.反映国家基本财政收支计划的是(c)。a、税收年报 b、国家决算

c、国家预算 d、预算外资金

17.我国目前的预算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是(d)。a、总额分成 b、分类分成 c、统收统支 d、分税制 18.不属于财政政策的是(d)。a、税收 b、国家预算 c、公共支出 d、利率

19.价格的变动全影响企业的(b),进而影响财政收入。

a、所得 b、营业额

c、财务 d、会计核算

20.(d)是财政分配结构的中心环节。

a、税收收入 b、税收支出

c、财政收入 d、财政收支

21.(c)有可能成为财政收入的源泉。

a、C b、V

c、M d、V+C 22.财政收入的数量界限即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该界限的确定具有(c)

a、主观性 b、重要性

c、客观性 d、现实性

23.(d)的职能是指借助合适的财政政策克服高的失业率和通胀。

a、监督 b、收入分配

c、聚财 d、稳定经济

24.国家通过法律程序规定的税种称为(c)。

a、正税 b、附加

c、税法 d、税制

25.征税活动的各种规定即(a)。

a、税制 b、准则

c、税法 d、条例

26.免税法可分为全额免税和(a)免税。a、部分 b、超额

c、累进 d、绝对

27.关税是对(c)我国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税。

a、进入 b、出口

c、进出 d、流入

28.社会集团购买力属于(b)。

a、建设性支出 b、消费性支出

c、转移性支出 d、我国特有的经济范畴 29.以下哪面不是消费性支出(a)。

a、基本建设 b、文教科卫

c、行政管理 d、国防 30.财政支出的首要目标是(c)。

a、经济增长 b、物价稳定

c、公平分配 d、国际收支平衡

31.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比例关系是(a)的比例关系。

a、积累与消费 b、农轻重

c、基建与更改 d、工业与农业

32.我国财政最大和最主要的支出类别是(a)支出。

a、基本建设 b、文教科卫

c、行政管理 d、建设性

33.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方式是(a)。

a、基本建设 b、更新改造

c、住宅建设 d、基础设施 34.非转移性支出是指(d)。

a、社会保障 b、补贴

c、国债利息 d、行政管理 35.我国转移性支出中,过去比重很小,现在开始上升,将来会进一步上升的是(a)。

a.社会保障 b、资本转移

c、财政补贴 d、债务利息

36.我国经常性预算收入主要是指(a)。

a、各项税收 b、利润

c、收费 d、债务

37.国家基本的财政计划称为(b)。

a、经济计划 b、国家预算

c、收支方案 d、国家扶算 38.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是(c)。

a、税收 b、利润

c、国债 d、财政贷款 39.《预算法》规定,从(c)年起国债不再作为财政收入,而是作为弥补赤字的手段。

a、1979 b、1992 c、1994 d、1995 40.预算外资金是(b)的组成部分。

a、预算同资金 b、财政资金

c、银行资金 d、国债

41.处理各级财政之间关系的根本制度称为(b)。

a、财政体制 b、预算管理体制

c、税收体制 d、国有企业财务体制

42.国有资产管理的宗旨是(c)。

a、提高效益 b、增加收益

c、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d、加强资产监督 43.财政政策总是从(d)角度影响经济运行的。

a、需求 b、供给

c、总量 d、分配

44.税收收入的自动变化是指(b)的税收收入。

a、比例征税 b、累进征税 c、固定总额税 d、免税

45.财政是下列哪两种范畴的统一?(a)。

a、政治范畴和经济范畴 b、历史范畴和政治范畴 c、历史范畴和经济范畴 d、社会范畴和历史范畴

46.在封建社会产生的财政范畴是(a)。

a、王室土地收入 b、军赋收入 c、贡物和掠夺收入 d.专卖收入

47.财政分配区别于物质生产领域分配的主要特征是(a)。

a、只凭借政治权力进行分配 b、凭借国家两种权力进行分配 c、以生产资料占有权为主要依据 d、主要是对当年剩余产品的分配 48.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途径是增加社会产品价值构成中的(c)。

a、c部分 b、v部分 c、m部分 d、c+v部分

49.最能保证财政收入稳定性的收入形式是(a)。

a、税收 b、国有资产收益 c、债务收入 d、规费收入

50.按计税依据分类,可将税收分为(a)。

a、从价税与从量税 b、价内税与价外税 c、直接税与间接税 d、国内税与涉外税

51.有利于贯彻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功能的税率是(c)。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累退税率 d、定额税率 52.下列税种中,属于流转税类的是(a)。

a、营业税 b、契税 c、土地增值税 d、印花税 53.公债偿还资金的最终来源是(a)。

a、预算盈余 b、发行新债收入 c、税收 d、利润上缴收入 54.划分各级政府财政支出的依据是(c)。

a、收支平衡原则 b、财政效益原则

c、财权、事权统一的原则 d、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 55.决定中央预算预备费动用的权力属于(b)。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财政部 d、全国人大常委会 56.以下税种中,属于地方固定收入的税种是(c)。

a、增值税 b、消费税 c、印花税 d、资源税

57.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进行的分配活动是(c)。a、信贷分配 b、价格分配

c、财政分配 d、企业财务分配

58.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而产生的新的财政范畴是(b)。a、税收 b、国家预算

c、基金 d、利润上缴

59.财政体系的主导环节是(b)。

a、预算外资金 b、国家预算

c、国家公债 d、综合财政计划

60.企业财务中,同财政收入成正比例关系的影响因素是(b)。a、工资 b、费用

c、利润 d、折旧

61.从社会产品价值构成与财政收入的关系来看,增加财政收入的最根本途径是(d)。

a、增加“c”部分的投入 b、增加“v”部分的投入

c、减少“m”部分的份额 d、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c”与“v”的投入

62.从公平原则出发,所得税最适合采用的税率是(c)。a、比例税率 b、全额累进税率 c、超额累进税率 d、定额税率

63.将税收分为直接税与间接税时采用的分类标准是(c)。a、课税对象 b、计税依据

c、税负能否转嫁 d、税收收入归属权 64.我国现行的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是(d)。a、统收统支 b、利改税 c、利润包干 d、税利分流

65.有利于稳定预算收支,保证国债均衡偿还的偿债资金来源是(b)。a、经常性预算收入 b、预算盈余 c、发行新债收入 d、偿债基金 66.国际上公认的外债偿债率的警戒线是(b)。a、20% b、25% c、30% d、35% 67.用于国家行政机关的基本建设支出的性质是(c)。a、补偿性支出 b、积累性支出 c、消费性支出 d、生产性支出

68.下列支出项目中属于财政转移性支出的选项是(c)。a、国家公务员的工资 b、国家机关的基本建设投资 c、支付国债利息 d、国家机关的行政经费 69.财政管理体制的核心是正确处理(a)。

a、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 b、国家与企业的财政分配关系 c、国家与各部门的财政分配关系 d、国家与个人的财政分配关系 70.分税制下,属于地方固定收入的项目有(d)。a、消费税 b、资源税

c、增值税 d、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

71.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额递增率的确定依据是(c)。

a、全国增值税的平均增长率 b、全国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平均增长率 c、全国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平均增长率 d、全国各种税收的平均增长率

72.以下不属于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分类的是(b)

a.经济建设支出 b.购买性支出 c.社会文教支出 d.行政管理支出 73.以下不是行政管理支出的是(d)

a.行政支出 b.公安支出

c.司法检察支出 d.军队正规化建设支出 74.以下不属于我国的现行税率是(a)

a.全额累进税率 b.比例税率 c.超额累进税率 d.定额税率

75.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是(a)

a.扣除法 b.免税法 c.抵免法 d.税收饶让

76.以下不是影响国债的负担的因素的是(d)

a.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 b.政府即债务人负担 c.纳税人的负担 d.负税人的负担 77.我国现行上市国债的发行方式是(c)

a.以差额招标方式向一级承销商出售可上市国债 b.以承销方式向承销商销售

c.以定向私募方式向社会保障机构和保险公司出售 d.以强制摊派法出售

78.我国国家预算分几级(d)

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

7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a)

a.中央政府公共预算不列赤字 b.中央预算中的资本预算列赤字 c.地方各级预算列赤字 d.中央预算列赤字 80.以下不是预算外资金的特点的是(d)

a.财政性 b.专用性 c.分散性 d.非财政性

81.我国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从何时起执行(a)

a.1994年1月1日 b.1994年3月1日 c.1996年1月1日 d.1996年3月1日 82.属于税收中心特征的是(c)

a.固定性 b.无偿性 c.强制性 d.国家性 83.以下税种属于价外税的是(a)

a.营业税 b.关税 c.增值税 d.消费税

84.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以哪一税种为第一大税(d)

a.财产税 b.流转税和所得税 c.流转税 d.所得税 85.以下不是营业税纳税人的是(d)

a.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b.在我国境内让无形资产的单位和个人

c.在我国境内提供加工、修理装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d.在我国境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

86.目前,我国国债的发行方式已经不采用(a)

a.公募法 b.承受法 c.出卖法 d.强制摊派法 87.短期国债一般采用的偿还方式是(a)

a.分期逐步偿还法 b.抽签轮次偿还法

c.到期一次偿还法、d.市场购销偿还法

88.以下不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的是(b)

a.预算执行的监督权 b.预算调整方案的审批权

c.根据授权,对决算进行审批

d.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预算、决算方面不适当的决定的撤消权 89.实现公共欲望的满足最可靠的部门是(a)a.政府 b.企业

c.个人 d.非营利组织 90.旨在描述各种经济因素的存在与经济运行的过程,并试图在各种经济变量或政策手段之间建立起联系的分析方法是(a)

a.实证分析 b.经验分析 c.规范分析 d.理论分析

91.对某一可由多人消费的产品而言,一个新的消费者加入将影响其他影响者的消费质量,则再加入一个消费者所带来的净增加称为(c)a.边际生产成本 b.边际社会成本

c.边际拥挤成本 d.以上答案均不是 92.社会保障的主体是(c)

a.社会公众 b.无法保障基本生活的社会成员 c.政府 d.慈善机构

93.英国经济学家皮科克和怀斯曼认为(b)和置换效应促使政府支出水平登上新的台阶。

a.梯度渐进效应 b.审视效应 c.非均衡增长效应 d.棘轮效应

94.曾经得到广泛的支持的负所得税方案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c)提出的。a.罗森 b.拉弗

c.弗里德曼 d.诺思

95.对西方国家公共企业效率的经验研究,证明(d)

a.公共企业的绩效劣于私营企业

b.私营企业的绩效劣于公共企业

c.两者绩效相等

d.无法确定 96.失业保险体系中存在(a)问题。

a.道德风险 b.逆向选择

c.委托-代理 d.搭便车

97.政府直接拥有或控制一些金融机构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根据国家的经济情况来调节

(b)a.通货膨胀

b.资金流向

c.通货紧缩

d.存款总量

98.财政消费支出它与财政投资支出的最大区别在于(b)

a.消费支出使用资金较少 b.在于消费支出的使用并不形成任何资产 c.投资支出不能获得商品或劳务 d.以上都不对

99.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出现低效率的资源配置是因为产品价格(a)边际成本。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不等于

100.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对竞争性行业厂商的垄断行为(a)

a.是限制的 b.是提倡的

c.不管的 d.有条件地加以支持的 101.一般来说,在进行资源配置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c)

a.效率优先 b.公平最重要

c.效率和公平并重 d.效率和公平都不重要 102.下列属于财政投资支出的有(c)

a.国防支出 b.教育支出 c.基础产业建设支出 d.科学文化支出 103.“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财政支出呈现出(c)趋势”

a.递减 b.不变

c.增长 d.变动无规律

104.下列不属于政府采购的特点的是(d)

a.资金来源的公共性 b.公开性 c.政策性 d.秘密性

105.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保障对象既包括:(c)

a.机关事业单位

b.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职工

c.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职工

d.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职工

106.农产品产量增加是(b)收益。

a.外在的b.内在的c.间接的d.无形的

107.还债的收入来源最终还是(d)。

a、罚没收入 b、规费收入 c、企业收入 d、税收收入

108.财政收入中,来源于M的收入,是通过(b)来实现的。

a、发行公债 b、征税 c、上交利润 d、罚没收入

109.各国政府偿还国债的基本手段是(b)。

a、设立偿债基金 b、依靠财政盈余 c、通过预算列支 d、举借新债

110.国家预算比(a)的产生要晚得多。

a、税收 b、公债 c、财政补贴 d、企业财务 111.财政学的学科性质属于(d)学科。

a、理论 b、应用理论 c、业务 d、实践

112.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c)。

a、财政活动 b、财政关系 c、财政政策 d、A+B+C 1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是(d)。

a、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经济 d、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经济

c、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控经济、公平与效率和监督管理 d、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经济 114.公共财政是与(b)体制相适应的财政模式。

a、计划经济 b、市场经济 c、传统经济 d、现代经济 115.财政收入实际增长是指(a)。

a、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升率 a、财政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升率 c、财政收入增长率等于物价上升率 d、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DGP增长率 116.财政支出中属于社会保障性质的支出项目是(d)

a、价格补贴 b、行政管理费

c、城市维护费 d、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 117.(a)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

a、税率 b、税法 c、纳税人 d、征税对象 118.农业税的计税依据(b)。

a、农产品销售收入 b、农业收入 c、常年产量 d、其它收入

119.下列各种产品中,不属于消费税征收范围的是(c)。

a、啤酒 b、汽车轮胎 c、载重卡车 d、化妆品

120.以下不属于现行社会保险体系组成部分的是(c)。

a、养老保险 b、医疗保险 c、社会救济 d、失业保险

121.下列指标中,哪一个指标最能切近实际地反映财政活动规模(d)。

a、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b、中央收入占GDP比重 c、地方收入占GDP比重 d、财政支出占GDP比重 122.下列不是财政支出原则的是(c)。

a、建设公共财政 b、收支相对平衡

c、不用讲求支出效益 d、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123.财政支出分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按(c)不同分类

a、财政功能 b、支出用途 c、经济性质 d、产生效益时间

124.中央财政教育经费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重已连续六年每年增长(c)个百分点。

a、0.5 b、1 c、2 d、3 125.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资金管理方式采用的是(c)。

a、现收现付式 b、基金式 c、部分基金式 d、权责发生制

126.我国当前条件下发行国债的主要目的是(d)。

a、加快经济建设 b、调节货币供给量 c、抑制社会消费 d、弥补财政赤字 127.一种税区别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b)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课税依据 d、税率结构 128.预算赤字是指(a)。

a、编制预算时列有赤字 b、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赤字 c、国有意识地用赤字来调节经济 d、年终决算有赤字 129.政府采购的招标性采购方式不包括(d)a、竞争性招标采购 b、选择性招标采购 c、限制性招标采购 d、询价采购 130.财政的本质是(d)

a、货物交换 b、货币收支关系

c、剩余产品的分配关系 d、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131.在市场条件下,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体,国家财政应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c)的作用。

a、主角和主导 b、主角和补充 c、配角和补充 d、配角和主导 132.不属于公共产品特征的是(d)

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b、收益的非排它性 c、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 d、提供目的的盈利性 133.不属于公共需要的是(c)

a、国防 b、卫生保健 c、住房 d、生态环境保护

134.根据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以等价交换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分配是指(a)

a、经济公 b、政治公平c、社会公平d、法律公平

135.控制公共支出增长总量的基本前提是(a)

a、科学界定政府的职能范围 b、满足政府支出的需要 c、确定保证经济增长的需要 d、确定社会发展的需要

136.财政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财政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制度的变迁而发展。因此财政属于:(a)

a、分配范畴 b、经济范畴

c、阶级范畴 d、管理范畴

137.经济学家更推崇的财政政策是:(a)

a、减税 b、增加转移支付 c、增加政府购买的商品劳务 d、发行国债

138.税收乘数比投资乘数(d)

a、大于1 b、相等 c、不一定 d、小于1 139.预算执行部门的决算需要层层向上汇总,最后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决算汇编成地方总决算,并连同中央一级决算一起汇编成国家决算的部门是:(a)a、财政部 b、国家税务总局 c、中国人民银行 d、工商管理总局

140.最早提出政府的活动不创造物质财富,属于非生产性劳动的学者是:(b)

a、弗里德曼 b、亚当.斯密 c、凯恩斯 d、瓦格纳。

141.政府首先制定有关的事业计划和工程计划,再依据政府职能和施政计划选定执行计划的实施方案,确定实行方案所需要的支出费用,并依此来编制预算的方法称为。(d)

a、零基预算 b、多年预算

c、复式预算 d、绩效预算

142.政府的转移支付(transfer)主要体现了(b)

a、效益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经济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143.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是(a)

a、征税对象 b、纳税人

c、税目 d、税率

144.税收要素中的核心要素是:(d)

a、征税对象 b、纳税人

c、税目 d、税率

145.市场机制存在失灵,但在下列各项中,(d)不属于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

a、公共产品 b、不完全市场 c、市场垄断 c、收入分配不公 146.在财政的职能中,属于效率职能的是(a)。

a、资源配置 b、收入分配职能 c、促进经济稳定与发展 d、监督职能

147.财政收入、国民经济、社会正义、税务行政的税收原则,是由(c)提出来的。

a、威廉•配第 b、亚当•斯密 c、鲁道夫•瓦格纳 d、凯恩斯

148.商品供求弹性是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之一,下列各项中,(c)的商品不易转嫁税负。

a、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也大 b、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 c、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 d、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小 149.指出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不进行任何费用扣除的项目(d)。

a、工资薪金所得 b、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c、劳务所得 d、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150.某企业2005年1月发生下列几笔业务:(1)1月8日购进原材料一批,支付价款100万元;(2)1月10日购进设备两台,支付价款2000万元;(3)1月12日进口原材料一批,货物到岸价格为100万元,关税税率为30%,消费税税率为10%;(4)1月15日销售本厂产品一批,实现销售收入200万元;1月20日向灾区捐赠本厂产品一批,价值20万元;(5)1月25日销售本厂产品一批,实现销售收入100万元。假定上述业务中的价款均为不含税价款,且均适用17%的税率,问该企业应纳的增值税为多少?(a)

a、24.73万元 b、12.84万元 c、25.73万元 d、22.73万元 151.美国某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分公司本年度取得的所得为100万美元,在美国取得的所得为200万美元,中国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0%,美国的税率为40%,则该企业根据抵免法应纳美国的所得税为(b)万美元。a、60 b、90 c、50 d、70 152.将财政支出划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债务支出、其他支出,依据的是(b)。

a、支出用途 b、费用类别 c、支出的性质 d、国际分类

153.政府财政支出中,对生产和就业产生直接影响的是(d)。

a、社会福利支出 b、社会保障支出 c、财政补贴支出 d、购买性支出

154.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的规模也会随之提高。这一结论指的是(c)。

a、皮考克定律 b、马斯格雷夫定律

c、瓦格纳法则 d、罗斯托的支出增长论 155.最低费用选择法适用于对(b)支出效益的评价。

a、投资性支出 b、行政性支出 c、城市公用事业支出 d、生产性支出 156.从2005年起我国实施的财政政策属于(b)。

a、积极财政政策 b、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 c、稳健的财政政策 d、赤字财政政策 157.在财政收入的形式结构中,(b)占主要份额。

a、企业收入 b、税收收入 c、企业亏损补贴 d、其他收入 158.在税收诸要素中,(a)属于征税的主体。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d、税率 d、违章处理 159.自17世纪以来,西方财政税收理论学家对于税收产生的必要性提出了不同的学说。由萨伊提出来的是(a)。

a、需要分担说 b、劳务报酬说 c、经济调节说 d、社会公共需要说 160.将税收分为价内税、价外税的依据是(b)。

a、征税的依据 b、税收与价格的关系 c、税收的隶属关系 d、税收负担能否转嫁 161.在计算税额时只允许抵扣当期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折旧部分的税款。这种类型的增值税属于(b)。

a、生产型增值税 b、收入型增值税 c、消费型增值税 d、净收入型增值税 162财政分配的无偿性是指(d)相统一的分配。

a、所有权不变,使用权不转移 b、所有权不变,使用权转移 c、所有权和使用权不转移 d、所有权和使用权转移

163.税收政策和制度的中心环节是(a)。

a纳税人 b、税率

c、纳税对象 d、征收环节

164.税收的三个特征是一个互相联系的统一整体,税收的强制性是由()决定的。

a、固定性 b、无偿性 c、税收制度 d、财产权力

165.下列属于行为税类的税种是(b)。a、土地使用税 b、关税

c、消费税 d、营业税

166.(d)可以避免重复征税和税负不平衡的问题。

a、资源税 b、营业税 c、消费税 d、增殖税

167.国家物资储备支出属财政支出中的(d)。

a消费性支出 b、补偿性支出

c、转移性支出 d、购买性支出

168.按财政支出在经济上是否直接获得等价补偿为标准划分,债务支出属于(a)。

a、转移性支出 b、生产性支出 c、积累性支出 d、购买性支出

169.社会保险的保障内容比其他社会保障更具有(b)。

a、偶然性 b、普遍性 c、特殊性 d、波动性

170.公共支出的挤出效应在经济生活中,(d)

a、通常指公共支出的负面效应 b、通常指公共支出的正面效应

c、通常指公共支出的替代效应 d、可能产生负面效应,也可能产生积极效应 171.政府从事财政收入活动的首要目的是(a)。

a、获取财政资金 b、进行收入再分配 c、改善资源配置 d、稳定经济

172.从公共产品的特点来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而进行筹资的最佳财政收入手段是(b)。

a、政府债务 b、国家税收 c、企业利润 d、政府收费 173.衡量宏观税收负担水平的指标是(c)

a、企业缴纳税收总额/国内生产总值 b、企业缴纳税收总额/企业利润总额 c、税收收入/国内生产总值 d、税收/产品收入产值

174.下列产品或服务中,具有效用不可分割性特征的是(c)

a.融服务 b.住宅 c.国防服务 d.石油 175.瓦格纳法则的研究对象是(c)

a.财政收入规模 b.财政收入结构 c.财政支出规模 d.财政支出结构 176.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c)

a.纳税人

c.课税对象

b.税率 d.纳税环节

177.行政管理支出不包括(d)履行职能所需的经费:

a、政府各级权力机关 b、行政管理机关 c、司法检察机关 d、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 178.国防支出的规模以(c)来衡量。

a、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比例 b、国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c、国防支出占财政支出和国民收入的比例 d、国防支出与经济建设支出的比例 179.不属于国防支出外部效应的是(d)a、带动高新技术的发展 b、促进民用科技的提高 c、拉动国内需求

d、推动军事人员教育的发展

180.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筹集应主要由(b)承担。a、农民个人 b、国家财政

c、银行贷款 d、社会集资 181.文教科卫支出属于一种(a)a、社会消费性支出 b、积累性支出 c、转移性支出 d、生产性支出 182.公共卫生的资金筹集主要由(a)来解决。

a、财政拨款 b、个人付费 c、商业保险 d、银行贷款 183.计划免疫是一种(a)a、纯公共产品 b、准公共产品 c、私人产品 d、劣值品 184.高等教育是一种(b)a、私人产品 b、准公共产品 c、纯公共产品 d、劣值品

185.大部分基础设施部门提供的产品都属于(c)a、公共产品 b、私人产品 c、混合产品 d、纯公共产品 186.下面哪个行业是基础产业(b)a、服装业 b、农业 c、餐饮业 d、家具业 187.农业科技是属于(c)体系。

a、农业基础设施 b、支农工业体系 d、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88.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b)a、社会救济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189.根据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我国社会保险的筹资模式应采用(c)a、现收现付式 b、完全基金式 c、部分基金式 d、财政拨款解决 190.社会救济属于(b)a、购买性支出 b、转移性支出 c、积累性支出 d、生产性支出

191.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对于医疗、生育、失业等方面的保险,一般采用(筹资模式。

a、现收现付式 b、完全基金式 c、部分基金式 c、财政拨款解决 192.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高层次为(d)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优抚 d、社会福利

193.在下列税种中税负不易转嫁的税种是(b)a、增值税

b、公司所得税

c、消费税

d、营业税

194.解决自然垄断的有效措施有(c)a、征税 b、采取反垄断措施 c、公共定价 d、收费

195.政府在为自然垄断产品定价时,会产生企业亏损问题的定价方法是(a)、边际成本定价 b、二部定价、平均成本定价 d、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定价)a a c 196.消费税计税依据采取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两种计算方法,因此,下列项目中采用从量定额征税的是(a)

a、汽油 b、化妆品 c、小汽车 d、金银首饰

197.我国在进口货物或物品时,不征收(c)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关税 198.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规费的是(a)

a、过桥收费 b、护照费 c、商品检验费 d、毕业证书费

199.对公共设施使用者收取使用费时,是依据使用者的(c)

a、收入状况 b、能力状况 c、受益状况 d、财产状况

200.按照公共产品受益范围的标准,应由地方政府负责提供的公共产品是(a、国防 b、消防

c、外交 d、航空

201.以下应由中央政府负责公共生产的自然垄断企业是(d)a、自来水 b、煤气 c、电力 d、航空

202.以下属于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有(c)

a、征收个人所得税 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c、消除外部性

d、控制货币供应量

203.中央政府须承担的支出责任是(a)a、国际贸易 b、市政建设 c、公共绿地 d、地方性公共交通

四、多项选择

1.奴隶制国家财政收入主要包括(abc)。a、国王土地收入

21)b b、贡物和掠夺收入 c、军赋收入 d、捐税收入 e、公债收入

2.分税制的类型包括(bd)。a、结构型分税制

b、彻底型分税制 c、规模型分税制 d、适度型分税制 e、分散型分税制

3.在税收分类中,增值税属于(ace)。a、流转税 b、资源税 c、从价税 d、从量税

e、中央地方共享税

4.按我国税法规定,下列各项所得中,可以免缴个人所得税的项目有(bc)。a、工资薪金所得 b、国债利息所得

c、省级科研成果奖奖金 d、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e、偶然所得

5.公债产生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bcd)。a、生产力的发展 b、国家职能的扩大

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 d、社会上存在着闲置资本

e、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

6.与一般工商信用比较,财政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具有的特点是(ace)。a、有偿性 b、长期性 c、专用性 d、灵活性 e、社会性

7.下列各项中,属于财政补贴的项目是(acd)。a、财政支付企业建设贷款的利息 b、国家拨付的企业建设资金 c、国家对企业实行的税收优惠 d、国家弥补国有企业的亏损

e、国家对低收入居民提供的廉租住房

8.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国民收入分配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bcde)。

a、财政收入额下降

b、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例下降

c、国有企业留利下降 d、居民收入增长 e、预算外资金增长

9.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体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bd)。a、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b、政府职能的转变

c、债券和股票进入市场 d、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e、企业公平竞争,优胜劣汰

10.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手段有(ad)。a、增加政府开支 b、减少政府开支 c、增加税收 d、减少税收 e、降低利率

11.资本主义国家财政支出主要包括(abcde)。

a、国家行政支出 b、军事支出 c、社会福利支出 d、教育支出 e、经济发展支出

12.哪种公债是按公债本位划分的?(ce)。

a、国内公债 b、国外公债 c、实物公债 d、普通公债 e、货币公债

13.税收的基本特征包括(abd)。

a、无偿性 b、.强制性 c、社会性 d、固定性 e、补偿性

14.我国1994年进行的增值税税制改革的内容有(acde)a、由价内税改为价外税 b、由从量税改为从价税 c、明确扣除范围

d、确定合理的税率水平e、改革计税依据

15.我国拟开征、尚未开征的税种有(ad)。

a、遗产税与赠与税 b、特别燃油税 c、证券交易税 d、社会保险税

。e、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16.下列国债发行方法中,哪些属于公开发行方式?(acd)。

a、由财政部直接向社会发行 b、采取强制性摊派方式发行 c、政府委托银行代售 d、在金融市场上出售

e、由中央银行承购后再向社会转售

17.下列支出项目中,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是(ab)。

a、政权机构执行公务的费用 b、公务员工薪 c、支付国债利息 d、财政补贴 e、基本建设投资

18.以下财政支出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是(abc)

a.行政管理费支出 b.各项事业的经费支出 c.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 d.债务利息

19.广义的财政收支范围包括(ab)。a、国家预算收支 b、预算外收支

c、国有企业财务收支 d、国有银行信贷收支 e、制度外收入

20.按照财政资金使用主体的性质分类,财政支出可分为(abc)a、经济建设支出

b、行政经费支出 c、国防经费支出

d、购买性支出 e、转移性支出

21.我国财政政策的目标是(abcde)。a、稳定价格 b、收入合理分配

c、社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d、经济增长 e、国际收支平衡

22.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acde)。a、经济性因素

b、支出结构 c、社会性因素

d、法律性因素 e、政治性因素

23.税式支出的形式主要有(abcde)。a、税收豁免

。b、纳税扣除 c、税收抵免

d、延期纳税 e、优惠税率

24.下列税种中属于商品课税的是(abd)。

a、增值税 b、消费税 c、企业所得税 d、关税

e、个人所得税

25.按预算编制的内容分类,可以分为(ab)。a、单式预算 b、复式预算 c、增量预算 d、零基预算 e、效绩预算

26.下列税种中属于从价税的是(ade)。a、房产税

b、资源税

c、车船使用税

d、企业所得税 e、个人所得税

27.我国增值税的纳税人包括(abcde)。

a、生产销售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b、提供加工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c、提供修理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d、提供修配劳务的单位利个人 e、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28.国债的发行方式通常包括(abcde)。

a、固定收益出售 b、公募拍卖 c、连续经销 d、直接推销 e、综合方式

29.税负转嫁的方式有(abc)。

a、前转 b、后转 c、消转 d、税收资本化 e、停转

30.按照我国现行分税制的规定,下列税种属于共享税的是(ac)a、增值税 b、消费税 c、资源税。

d、关税

e、证券交易税

31.财政政策的工具主要有(abcd)。

a、税收 b、公债 c、政府投资 d、公共支出 e、国家预算

32.预算外资金管理新措施主要包括(abcde)。

a、预算外资金范围的重新界定

b、部分预算外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c、严格控制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规模 d、建立预算外资金收支预决算制度 e、严格规定预算外资金的使用范围

33.按照调节国民经济总量的功能划分,财政政策类犁包括(cde)a、内在稳定的财政政策 b、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c、扩张性财政政策 d、紧缩性财政政策 e、中性财政政策

34.税收对经济选择行为的影响体现为税收效应,具体包括(ab)a、收入效应 b、替代效应 c、税收中性 d、税收乘数 e、税收增长弹性

35.我国现行税率分为(abcd)。

a、比例税率 b、定额税率 c、全额累进税率 d、超累税率 e、定量税率

36.与课税对象关系密切的术语包括(abd)。a、税目

b、计税依据 c、纳税期限 d、税源 e、偷税漏税

37.行政改革的基本内容是(abde)。

a、转变职能 b、理顺关系 c、增加收入 d、精兵简政 e、提高效率

38.市场失灵的表现是(abc)。

a、公共产品 b、外部效应 c、不完全竞争 d、收入分配不公 e、经济波动与失衡

39.政府预算编制的核心内容,是要确定各收支项目的具体数额,确定预算指标数,确定数额的方法主要有(abcde)a.基数法 b.序数法 c.比例法 d.定额法 e.综合法 f.调整法

40.预算外资金具有(bce)的特点。

a、经济性 b、财政性 c、专用性 d、集中性 e、分散性

4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所具有的职能是(abc)a、资源配置 b、收入分配 c、经济稳定 d、调节经济 e、监督经济

42.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有(abcd)a.税收 b. 债务收入 c.国有企业收入 d.各种制度性收费

43.以下属于财政支出的原则的是(abc)a.量入为出的原则

b.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原则 d.厉行节约、讲求效益的原则 d.量出为入的原则

44.以下属于社会保障的内容的是(abcd)

a.社会救助 b.社会福利中的一部分 c.社会优抚 d.社会保险

45.影响财政集中率的因素主要有(abcd)

a.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b.经济管理体制的模式 c.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 d.分配政策

46.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税率有(bcd)

a.低税率6% b.基本税率为17%。

c.低税率为13% d.出口适用零税率

47.私人部门经济和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差异有:(abd)a.活动范围 b.活动方式 c.活动目的 d.活动手段 48.属于财政的职能有(acd)

a.资源配置职能 b.物价稳定职能 c.收入分配职能

d.经济稳定职能

e.充分就业职能

49.税收的财政收入原则,具体体现为(ad)原则。

a、弹性 b、慎选税种 c、慎选税源 d、充足

50.对国际税收的理解应该是(abcd)。

a、国家之间的分配关系 b、以国家税收的存在为前提 c、国家之间的特定税种 d、国家之间的税务协调关系

51.决定国债适度规模的因素主要有(acd)。

a、国家的偿债能力 b、国家的基建规模

c、认购者的负担能力 d、国债的使用方向、结构与效益

52.当前,我国国债流通转让可以采取(abcd)等方式。

a、国债贴现 b、国债的现货交易 c、国债的期货交易 d、国债的回购业务

53.指出国债利率的决定因素(bd)。

a、国家的政策 b、社会资金余缺状况 c、平均利润率 d、企业债券利率 54.指出紧缩财政政策的手段(ab)。

a、增收 b、减支 c、发行债券 d、动用预备费

55.财政补贴按形式分,可以分为(abcd)。

a、价格补贴 b、政策性亏损补贴 c、财政贴息 d、消费补贴 56.在我国分税制体制中,属于中央的财政支出有(abc)。

a、地质勘探费 b、国防支出 c、债务还本付息支出 d、价格补贴支出 57.农业投资的资金来源(abcd)。

a、国家投资 b、农户投资 c、银行贷款 d、外资投资 58.政府对农业的干预在生产方面所使用的手段有(abcd)。

a、低息贷款 b、无息贷款 c、直接补贴 d、间接补贴 59.一般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于(abcd)。

a、是向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 b、向社会发行国家担保的债券 c、举借外债 d、靠设立一些基金筹得部分资金和部分保险基金节余资金 60.国防费的提供方式(ab)。

a、政府组织公共生产并采取公共提供 b、私人组织生产并与政府采购制度相结合

c、政府组织私人生产并采取公共提供 d、私人组织生产并采取公共提供 61.行政管理费的控制措施有(abcd)。

a、建立公务员系列的竞争机制 b、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精简机构 d、厉行节约、勤俭办事 d、其他措施 62.指出政府应投资的范围(abc)。

a、基础设施 b、支柱产业 d、农业 d、家装行业 63.指出属于政府采购的方式(ab)。

a、指标性采购 b、非指标性采购 c、团体采购 d、非团体采购

64.以国家预算的编制方法为依据,分为(ab)。

a、零基预算 b、增量预算 c、单式预算 d、复式预算

65.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主要通过(abcd)体现出来。

a、直接提供农产品贡献 b、提供市场贡献 c、提供要素贡献 d、提供外汇贡献

66.影响行政管理费支出的因素主要包括(abcd)。

a、政府职能 b、政府机构规模 c、行政管理费支出的控制 d、支出效率

67.在国际上,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进行分类,一般分为(abc)。

a、经常性支出 b、净贷款支出

c、资本性支出 d、住房与社区生活服务支出

68.我国按财政支出的性质进行分类,通常可以分为(cd)。

a、国防费支出 b、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支出 c、购买性支出 d、转移性支出 69.影响一国国防支出的因素主要包括(abcd)。

a、地域的大小 b、国际局势的变化

c、国家的综合势力 d、一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70.政府采购与非政府采购的差异之处在于(abcd)。a、采购的资来源不同 b、采购的主体不同 c、采购的规范程度不同 d、采购的经济影响不同

71.影响财政支出的因素(abc)。

a、政治 b、经济

c、社会 d、国家职能的大小 72.以国家预算的形式差别为依据,分为(cd)。

a、零基预算 b、增量预算 c、单式预算 d、复式预算

73.国家预算的编制原则(abcd)。

a、计划性 b、政治程序性 c、法律性 d、公开性 74.指出属于预算外资金的范围(abcd)。

a、地方财政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b、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c、国有企业及主管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d、地方和中央主管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75.指出属于地方财政支出的项目(ac)。

a、城市维护支出 b、国防费 c、价格补贴支出 d、外交支出 76.指出下列收入项目不中属于市场分配的范畴(acd)。

a、公务员工资 b、企业利润

c、军队人员的工资 d、事业单位职工工资 77.指出下列收入项目中不属于财政分配的范畴(ab)。

a、租金收入 b、股息收入 c、公共医疗 d、社会福利

78.企业收入是指国家以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身份,以(acd)形式取得的财政收入形式。

a、利润上缴 b、税金

c、股息与红利 d、租金和资产占用费

79.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abcd)。

a、经济发展水平b、生产技术水平

c、分配政策与分配体制 d、价格水平或通货膨胀水平80.在下列项目中属于营业税的特点的是(abcd)。

a、课征普遍,遍及整个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中的建筑业 b、不论行业所处的地域不论行业的经济性质

c、实行比例税率。税率一般为3%或5%,个别行业除外 d、计征简便

81.在下列项目中属于所得课税有四个方面的特点(abc)。

a、税负相对公平b、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 c、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权益 d、课税无弹性 82.我国国债的功能主要表现为(abd)。

a、弥补财政赤字 b、筹集建设资金 c、调节企业财务收支 d、调节经济运行 83.财政补贴按形式分,可以分为(abcd)。

a、价格补贴 b、消费补贴 c、财政贴息 d、企业亏损补贴

84.我国分税制体制中,属于中央的财政支出有(abc)。

a、地质勘探费 b、国防支出 c、债务还本付息支出 d、价格补贴支出

85.指出属于我国财政政策的目标(bcd)。

a、企业收支平衡 b、经济适度增长 c、收入合理分配 d、社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86.我国实施的稳健财政政策的主要措施(ab)。

a、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b、压缩国债规模 c、增加国债规模 d、动用预备费 87.指出下列收入项目中属于市场分配的范畴(abc)。

a、企业职工工资 b、企业利润 c、财产收入 d、社会保障

88.指出下列收入项目中属于财政分配的范畴(cd)。

a、租金收入 b、股息收入 c、医疗保健 d、基础教育 89.经济稳定通常包括(abcd)。

a、充分就业 b、物价稳定 c、适度的经济增长率 d、国际收支平衡

90.指出下列项目中属于实现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abcd)。

a、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 b、规范工资制度 c、加强税收调节 d、通过转移性支出 91.现行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abcd)。

a、生产型增值税不能解决增值税重复征税的问题 b、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偏多,且实行分项课征

c、内外资企业的两套税制尚未统一,两套税制,两种待遇 d、农业税负担偏重

92.财政转移性支出主要包括(cd)。

a、债务利息支出 b、行政管理支出 c、税收支出 d、财政补贴

93.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包括(abcd)a、行政支出 b、公安支出

c、国家安全支出 d、司法检察支出

94.下列支出中,属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是(cd)。

a、食品支出 b、住房支出 c、公安.司法.检察支出 d、国防支出

95.积极财政政策应当是(ab)。

a、根据当前经济态势所实行的积极应对的财政政策 b、相机抉择的公共财政政策

c、自动稳定的公共财政政策 d、主要通过物质刺激的财政政策 96.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有(abd)。

a、纳税人 b、征税对象 c、纳税环节与纳税期限 d、税率

97.瓦格纳从以下哪些方面解释了公共支出的增长问题(bc)。

a、国家活动范围的扩大

b、市场主体关系的复杂化要求相关的司法.行政制度 c、城市化的发展和人口密度的增加 d、战争使财政支出大幅度提升

98.致使公共部门履行资源配置职能原因是(abcd)。

a、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存在 b、外部效应的存在 c、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 d、分配不公平

99.属于资源配置领域的市场失灵的是(acde)。

a、公共产品 b、失业和通货膨胀c、外部性问题 d、市场不完全 e、偏好不合理

100.具有“自动稳定”经济作用的财政制度主要包括(bc)

a.累退性商品税制度 b.累进性所得税制度

c.失业救济金制度 d.财政贴息制度 e.税收优惠制度

101.下列支出中属于转移性支出的有(bc)

a.行政管理费支出 b.社会保障支出

c.财政补贴支出 d.国防支出

e.文教卫生事业费支出

102.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相对指标包括(abc)

a.财政支出水平b.边际财政支出倾向

c.财政支出弹性 d.财政支出边际效益 e.财政支出边际成本

103.按我国消费税制度规定,下列商品中,属于消费税课税对象的是(abe a.香烟 b.小汽车

c.高档家具 d.液晶电视 e.酒精

104.公债的基本特征是(acd)

32)

a.自愿性

b.固定性 c.有偿性

d.灵活性 e.强制性

105.下列税种中,属于从价税的是(acde)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关税 e.房产税

106.行政管理支出包括(abcd)a、行政管理费 b、公检法经费 c、武装警察部队经费 d、外交支出

107.要控制行政管理支出,就要掌握好几个比例关系(bcd)a、行政管理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b、行政管理支出与经济增长的比 c、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 d、行政管理支出与经济建设支出的比例

108.下列支出项目中,哪些属于公用经费支出(bcd)a、工资 b、公务费 c、修缮费 d、设备购置费

109.下列支出中,哪些属于人员经费支出(acd)a、奖学金 b、业务费 c、补助工资 d、职工福利费

110.科学研究的经费可以来自以下渠道(abcd):

a、财政拨款 b、民间信用 c、企业投资 d、银行贷款

111.医疗事业的资金来源可以从以下渠道获得(abcd)

a、政府的医疗支出 b、医疗保险费 c、社会慈善机关的援助 d、私人支付医疗费

112.在医疗卫生市场上,政府免费或半免费提供的服务是(abcd)a、传染病的防治 b、卫生教育和宣传 c、计划免疫 d、卫生监督与执法

113.基础设施的生产组织形式有(abcd)

a、公有公营 b、公有私营 c、私有私营 d、社区和使用者提供 114.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由(abcd)部分组成。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115.属于我国社会保险内容的是(abcd)

a、生育保险 b、养老保险 c、医疗保险 d、失业保险

116.一般来说,可供选择的社会保险筹资模式有以下几种(bcd)

a、社会保障税 b、现收现付式 c、部分基金式 d、完全基金式 117.政府对社会保险市场干预的理由是(abcd)

a、私人保险面临的“相反选择” b、私人保险公司降低社会风险的能力较弱 c、降低决策成本 d、出于收入再分配的考虑

.一国在选择主体税种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b d)

a、经济发展水平

b、国家税收职能的侧重面 c、税收成本

d、一国的经济管理水平

119.通过征收特定受益税为公共提供筹措资金需具备的条件是(bcd a、消费上具有非排斥性

b、受益对象可确认

c、受益量在一定程度上可确认

d、税收收入专款专用

118)120.以下关于拉弗曲线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bcd)

a、表明税率和税收收入的函数关系 b、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

c、取得同样多的税收,可采取不同的税率 d、从理论上讲税率与税收收入之间存在最优结合 121.在税制设计中可减少税收超额负担的措施有(acd)

a、尽可能采用中性税收

b、尽可能对需求弹性大的商品征税c、尽可能避免高税率

d、尽可能对需求弹性小的商品征税

122.政府通常采用的激励投资的税收政策有(abcd)

a、减免所得税

b、快速折旧

c、投资抵免

d、财政补贴

123.影响税负转嫁与归缩的因素有(abcd)

a、供求弹性

b、E、计税单位

c、课税对象 d、课税范围

124.下述关于垄断条件下税负转嫁规律的表述中正确的有(bc)

a、在供给具有无限弹性的情况下,垄断者不负担税负。b、在边际成本递增的情况下,垄断者将负担大部分税负。c、从价税与从量税相比较,从价税使垄断者的税负大于从量税。d、对垄断利润征税,将会使垄断者减少产量。

125.对小轿车征收消费税,厂商有可能采取的税负转嫁方式有(ac)

a、前转

b、税收资本化

c、后转

126.一个人的真实收入取决于下述哪些因素(abcd)

a、个人的收入水平

b、法律上承担的税负 c、别人转嫁给他的税负

d、他转嫁给别人的税负

127.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从供求弹性角度来看税负具有以下转嫁规律(bcd a、供求弹性相等时,税负由纳税人负担

b、供给有弹性需求完全无弹性时,买方负担全部税负 c、需求曲线相对于供给曲线较平坦,税负大部分由卖方负担

35)

d、供给有弹性需求具有完全弹性时,卖方负担全部税负 128.在二部定价法之下,产品价格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abcd)

a、固定成本 b、变动成本 c、固定费用 d、从量费用

129.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某些产品实行公共定价的原因是(abcd)

a、弥补垄断损失 b、稳定市场价格 c、缩小分配差距 d、获取财政收入

130.在自然垄断条件下,保证企业财务收支平衡的公共定价方法有(bd)a、边际成本定价法 b、平均成本定价法

c、固定成本定价法 d、二部定价法 131.政府稳定农产品价格的主要原因是(bc)a、增加财政收入

b、农产品供求弹性不对称

c、农产品是家庭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 d、农产品是一些工业企业生产资料的基本来源

132.在竞争市场上以公平为目标的公共定价对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有(abcd a、使价格偏离产品边际成本 b、改善了收入分配状况 c、提高了低收入者的实际购买力 d、扭曲了产品的相对价格

133.公债的特点是(ab)

a、有偿性 b、自愿性 c、固定性 d、期限性

134.公债按不同的债务契约形式,可以分为(ab)、公债券

b、合同型借款 c、记名式债券 d、记账式债券

135.公债的发行价格有(abcd)、平价发行

36)

a a b、溢价发行 c、折价发行 d、贴现价发行

136.偿付公债的资金来源主要有(abc)

a、预算结余 b、政府投资收益 c、税收 d、政府行政性收费

137.企业所得税征收时,允许在税前列支的税是(bcd)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城市维护建设税

138.关联企业间的购销业务不能按照独立企业间的业务往来作价时;税务机关有对其交易价格进行调整,调整的方法是(abc)a、按照独立企业间同类业务活动的价格 b、按再销售的第三者的价格 c、按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 d、按关联企业之间协定的价格

13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城市维护建设税分别与消费税、增值税和营业税同时缴纳

b、城市维护建设税应当保证用于城市的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的维护建设 c、城市维护建设税按纳税人所在地的不同分别规定不同的税率 d、在集市上出售商品的个体商贩和个人,一律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

140.下列各税种中属于对资源课税的税种是(abcd)

a、土地增值税 b、耕地占用税

c、城镇土地使用税 d、资源税

e、房产税

141.下列税种属于流转税类的是(abc)

a、增值税 b、营业税 c、消费税 d、房产税

五、判断题

1.购买性支出和政府转移性支出都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的条件。(√)

2.财政转移性支出不可能改变在初次分配中形成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3.社会保险是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4.劳动力再生产费用的增长幅度是关系到国民收入中财政收入所占比重的重要因素,它制约着财政收入规模的下限指标。(╳)5.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主要看税款是否能转稼。(√)6.中央税是指由中央政府征收和管理使用并支配使用的税种(╳)7.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居住并有所得的个人,以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但有来源于我国境内所得的外国人。(√)8.经济性重复征税是指由于同一课税对象或同一税源的不同纳税人分别征税所造成的 重复征税。(√)9.长期国债的付息方式一般是分次支付,而短期国债付息方式则是到期一次支付。(√)10.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发展是有害的。(╳)11.正是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个人与经济组织无能为力,才需要政府财政的介入,用非市场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12.政府可通过通过垄断经营一些需求弹性小、利润高的行业来直接获取财政收入。(√)

13.转移性支出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直接的,而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

14.政府采购的范围一般只限于商品和工程。(╳)15.最低生活保障的给付一般采取现金救助方式。(√)

16.政府一旦拥有垄断性企业的所有权,可以根据公共的利益来决定产量和价格,以求得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尽管从理论上是做不到的。(╳)17.一般认为,以收益和财产为课税对象的税种是直接税;以商品、营业收入、劳务收

入为课征对象的税种是间接税。(√)

18.消费税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19.资本预算主要包括对国有企业和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其收入来源主要为经常预算的结余及债务收入。(√)

20.累进的所得税是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21.凡是以政府为主体的活动都是财政活动。(╳)22.由于政府的各项活动都难免涉及资金的收支问题,因此,财政活动构成了政府经济活动的基础。(√)

23.我们习惯上将由家庭和企业这两个部门形成的经济称为私人经济,而把政府部门形成的经济成为公共经济。(√)

24.私人部门是追求私人自身利益的,而公共部门则是完全追求公共利益的,没有个人的私利可寻。(╳)25.一个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对财政支出结构具有决定性的作用。(√)26.政府的运行总是以政治权力为基础和前提,而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权力不能创造财富,却可以支配财富,甚至凌驾于经济之上支配经济,这正是政府机制的缺陷和政府干预失效的最根本原因。(╳)27.在衡量财政支出规模时,无论是绝对指标,还是相对指标,都存在一个针对物价变化进行调整的问题。(√)

28.消耗性支出,也称消费性支出,是指政府以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方式消耗或运用社会资源。(╳)29.从保险产品或服务的属性来说,它实际上是一种私人产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

30.从广义上说,财政学就是研究政府经济活动的经济学,也即公共部门经济学。(√)31.社会公平是指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平均不等于公平,但不会背离社会公平。(╳)32.经济增长职能是财政首要的和最基本的职能。(╳)33.如果一个社会能够同时实现生产效率和交换效率,那就意味着该社会能够在既定资源和技术限制下,生产出最大数量的产品组合,而且该产品组合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需要。(╳)34.皮科克和怀斯曼关于财政支出增长的理论也被称为“时间型态理论”或“梯度渐进

增长论(√)

35.消耗性支出,也称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以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方式消耗或运用社会资源,包括财政消费支出和财政投资支出(√)

36.在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发展已经克服了自身的种种缺陷,市场失灵现象不复存在。(╳)

37.如果物价总水平上升主要是由财政赤字引起的,国家财政就能在GDP再分配中分得更大的份额。(╳)

38.税收起征点比免征额的优惠面更加广泛。(╳)

39.所得课税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不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

40.企业所得税的课税对象是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内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

41.规范的收费应以法制为基础。(√)

42.以财政支出是否以商品和服务相交换为标准,可将全部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类,这种分类方法具有较强的经济分析意义。(√)43.财政的行政管理支出指的就是财政用于行政管理机关的费用支出。(╳)44.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改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财产保险。(╳)

45.国债发行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然而国债发行也可以牵动财政赤字的出现。(╳)46.国家借款是最原始的举债形式,具有手续简便、成本费用较低等优点,因而现代国家在对民众和企业借款时仍主要采用这一方式。(╳)47.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个牲特征(√)

48.居民个人或企业包括商业银行购买公债,不仅会导致货币供给量增加,且会改变货币供给结构(╳)49.积极财政政策只能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中短期财政政策,不能作为长期政策,长期仍应坚持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

50.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必然使社会总需求扩大。(√)51.国家财政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52.公共财政的理论基础是“公共产品”理论。(╳)53.在各种财政手段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税收。(╳)54.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是国有资产的生产者和经营者。(╳)

55.所得税作为一个独立的税种最早出现于法国。(╳)

56.关税包括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但大多数国家不征收过境税。(√)57.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国家管理国有资产的基本制度。(√)

58.新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关系,进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税制体系。(√)

69.通过发行政府债券即借债的方法来弥补财政赤字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60.“不干预”是亚当·斯密经济学说的最基本观点。(√)61.税收支出是财政分配结构的中心环节。(╳)

62.财政收入的数量界限即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该界限的确定具有主观性。(╳)63.财政分配中的量入为出的含义是以国家最基本的财政支出需要来确定财政收入。(╳)

64.在财政分配中,购买支出的实现不换回等价的商品和劳务。(╳)

65.在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对社会生产经营部门的支出主要指对公共工程和自然垄断行业的支出。(√)

66.有偿性财政支出形式产生的最直接原因是经济发展的需要。(╳)67.按受益原则征收财政收入可以使社会成员的福利损失降至最低。(√)68.纳税人缴纳的流转税能够随商品价格运动转嫁由消费者负担。(√)

69.总值型的流转税可减少或消除重复征税、重叠征税,以及产品间或企业间税负不平衡的问题,使税收负担合理,税收收入稳定。(╳)70.流转税纳税义务人即税负人。(╳)

71.税务机关在征税过程中,是否征税或征收多少税款,可以与纳税人协商议定。(╳)72.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73.税收收入与企业收入是同等性质的财政收入形式。(╳)74.消费税和增值税都是实行多环节征收的税种。(╳)75.增值税属于价内税。(╳)

76.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如果因自然灾害而造成损失,应将损失货物的进项税额从当期发生的进项税额中扣减。(√)

77.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时,准予计算进项税额抵扣的货物运费金额是指在运输单位为货主开具的发票上注明的运费和政府收取的建设基金。(√)

78.我国现行增值税在实际使用中不允许扣除固定资产所含的税负,这种类型属于收入

型增值税。(╳)

79.我国现行的消费税均采用定额税率与比例税率相结合的办法征税。(√)80.凡是纳税企业都要缴资源税。(╳)

81.财政支出增长论是由皮考可与威斯曼率先提出来的。(╳)

82.抵免法是一国政府对其居民已纳国外税款,允许其从来源于国外的所得中作为费用

扣除,就扣除后的余额征税。(╳)

83.市场提供私人物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满足私人需要。(╳)84.根据现行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中央固定收入包括:关税、海关代征的消费税与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中央企业所得税等。(╳)

85.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因此政府的分配政策与分配体制是决定财政收入

规模的根本因素。(╳)

86.对所有在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一律实行二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87.实行起征点制度时达到起征点之后只就超过的部分计算纳税,而实行免征额制度时

对达到免征额的就其全部所得计算纳税。(╳)

88.对外商投资企业分得的利润用于再投资实施退税33%的税收优惠政策。(╳)89.在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中,所有课税对象均采适用超额累进税率。(╳)90.在我国增值税的计算中,所有的外购材料、设备的增值税税款都允许抵扣。(╳)91.引起国际重复征税的原因并非源于收入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的冲突。(╳)92.国债的利率由市场利率、银行利率、政府信用和社会资金余缺的状况而定。(√)93.决定国债规模的主要因素是政府的偿债能力。(╳)

94.中央银行买入国债,商业银行准备金减少,基础货币减少;反之中央银行卖出国债,商业银行准备金增加。(╳)

95.国家通过征收遗产税、赠与税调节由于资源条件和地理条件而形成的级差收入;国

家通过征收资源税调节个人财产分布。(╳)

96.在资源配置过程中,通常通过财政配置起到对资源的基础配置作用,通过市场配置

起到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

97.在经济萧条时,税收自动增加,失业救济金支出自动减少,在经济繁荣时,税收下

降,失业救济金支出自动增加,经济会自动处于平衡和稳定之中。(╳)98.正的外部效应是指一个厂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可以为他人带来经济利益也得到了应

有的经济报酬。(╳)

99.私人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特征。这是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相对应的。(╳)

100.关税政策仅体现在于对进口产品的税率的调整。(╳)

101.如果出现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财政从国民收入中会得到两部分所得。一部分是 GDP正常增量的分配所得,一部分是价格再分配所得,即“通货膨胀税”。(√)

102.从各地区财政收入的构成来看,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

比经济越发达,财政收入的规模越大,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比重越高,反之,则低。(√)

103.零基预算与部门预算的区别在于零基预算反映的是预算的编制方法而部门预算反映的是预算内容的细化。(√)

104.负的外部效应是指一个厂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没有为他人带来经济利益也没有受到应有的经济处罚。(╳)

105.如果一国实行以比例税为主体的税制,纳税人适用的税率会随着名义收入增长而

增长,从而财政获得的份额会增加;反之,如果实行的是累进税为主体的税制,税收收入的增长率等于物价上涨率,财政收入只有名义增长而无实际增长。(╳)106.超额累进税率是根据课税对象的全部按照与之相适应的税率计算纳税,就是依据

课税对象对应的最高级次的税率计算纳税。(╳)

107.低税法是指一国政府对本国人来源于国外的所得单独制定较低税率以减轻国际重

复征税的方法。(╳)

108.财政政策侧重于调整经济总量,而货币政策则侧重调整经济结构。(╳)

109.财政支出的成本效益分析法适用于文教科卫支出与经济建设支出。(╳)

110.外商投资企业的外籍职工与我国职工在个人所得税方面享受同等的税收政策。

(╳)

111、实行起征点制度时达到起征点之后全部所得计算纳税,而实行免征额制度时

对超过免征额的部分计算纳税。(√)112.以权谋私是市场缺陷的一种表现形式。(╳)

113.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认为只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它所产生的结果就必定符合帕累托效率。(√)

114.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认为任何一种帕累托效率状态都能通过完全竞争市场来实现。

43(√)

115.斯密认为政府的职能之一是进行收入再分配。(╳)

116.马克思认为用于所有的生产性活动都必须由政府来进行。(√)117.市场缺陷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118.当一种产品采用公共提供的方式来消费时,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采用公共生产的方式来生产。(√)119.公共产品在消费中可进行数量上的分割。(╳)120.免费开放的公园属于公共产品。(╳)121.提供给贫困者的免费食品属于公共产品。(╳)

122.不同的个人消费等量的公共产品并不一定获得等量的利益。(√)123.一般来说,正的外部性会导致产品供应量的过度,而负的外部性则往往表现为产量供应的不足。(╳)

124.垄断行业必然具有规模经济效应。(╳)

125.沉淀成本的存在会阻止潜在竞争者的进入,从而造成进入壁垒。(╳)126.为了控制污染,政府可以向产品的买方或卖方征税,且都可以达到均衡的结果。(√)

127.政府补贴应该只给那些收益外部化的企业,而对于成本外部化的企业只能采取限制性措施,如征税或罚款等。(╳)

128.自然垄断行业的厂商如果按照平均成本定价,就无法补偿其生产成本;而按照边

际成本定价,就能达到不赢不亏。(╳)

129.单靠市场机制不可能解决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

130.采用现收现付制比较灵活,可以随着物价的变化和人口的变化调整社会保险税率,从而避免通货膨胀侵蚀养老金。(╳)131.一般商品消费税是累进的。(╳)

132.各种税收方式在调节收入分配方式时都会产生效率损失。(√)

133.当公共产品的收入边际效用弹性为1或小于1时,累进的税收使公共提供具有有利于低收入者的再分配效应。(√)

134.当权者追求自身利益意味着他会无限制地扩大政府收支为自己的物质享受服务。(╳)

135.因为国防是纯粹的公共产品,所以它的生产和提供过程都不可能有市场和企业介

入。(╳)

136.在通货紧缩时,增加国防支出的比重,就会促进某些生产资料价格的回升。(√)137.行政管理费用的超常增长,并不总是与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膨胀有关。(╳)138.文教科卫支出是一种单纯的非生产性支出。(╳)139.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教育是一种优值品。(√)

140.据教育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从免费的高等教育中获益最多的是中高收入者阶层的学生,而低收入阶层的学生并没有免费或低收费而有显著改善。(√)141.R&D的投入应主要由政府承担。(╳)

142.公共卫生是一种纯公共产品,具有极强的外部效益,其资金筹集主要由财政拨款解决。(√)

143.基本医疗是一种纯公共产品,政府免费提供是一种最有效的消费方式。(╳)144.免费的高等教育是一种通过税收把富人的收入向穷人转移的公平机制。(╳)145.文教科卫是一种单纯的消费性支出,对物质财富的生产贡献不大。(╳)146.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并存,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走向。(√)

147.非义务教育应采用市场提供为主、政府补贴为辅的筹资方式。(√)148.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对于医疗、生育、失业等方面的保险,一般采用完全基金制的筹资模式。(╳)

149.社会保险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在计划刚开始的时候缴费率高,随后,就可以降低缴费率,以保持收支平衡。(╳)150.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社会救济。(╳)

151.社会保险是国家按照市场等价原则举办的一种社会保障计划。(√)152.社会保险的受益与支付是一种完全对应的关系。(╳)153.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完全来自于财政拨款。(╳)154.社会救济的享受对象应该是全体公民。(╳)

155.政府的养老保险支出,来自于人们缴纳的社会保障税,故政府养老保险的支付将减少人们实际可支配的收入,从而使他们的储蓄也相应减少。(√)156.在市场资源配置相对有效的情况下,政府在税制设计中应以校正性原则为主。(√)

157.税收中性原则与校正性原则都是为了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目标。(√)

158.所得税和消费税都属于直接税。

159.对必需品征收缴纳个人所得税。

(╳)(√)

160.对必需品征收商品税在收入分配方面具有累退效应。(√)161.直接税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以及不动产税等。(√)162.在我国消费税属于一般商品税。

(╳)

163.税收的征收成本仅指税务机构的征管成本。(╳)

164.维持平均税率,变动边际税率将使税率调整的效应侧重于替代效应。(√)165.累进税率的特点是课税对象的数额越大,税率越高。166.量能税比受益税引起的税收超额负担小。

(√)

(╳)

167.为减少税收超额负担,在税制设计时应尽量对需求弹性小的商品采用相对高的税率。(√)

168.公债是指一国发行的国债总额。(╳)169.流转税比所得税更容易转嫁。(√)170.增值税一般只在单一环节征收。(√)171.消费税顾名思义是对所有消费品征收的税收。(╳)

172.加工和修理、修配劳务既属于营业税的应税劳务,又属于增值税征收范围。(╳)173.关境与国境总是一致的。(╳)174.征收了消费税的产品不需要再交纳增值税。(╳)175.政府性收费是政府为提供纯公共产品而收取的费用。(╳)176.对于自然垄断企业的公共生产都应由地方政府负责。(╳)177.在财政管理体制中,正确划分各级政府收支范围所应遵循的顺序是:划分事权—划分收入—划分支出。(╳)

六、简述题

1.简述社会保障资金的筹资模式及我国的现实选择。答:(1)现收现付制。它根据当期支出的需要筹集收入,当期征收,当期使用,不为以后时期提供储备资金,因而也称之为“量出为入”。

(2)全基金制,也称为储备积累制。它是在对有关的人员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包括退休率、伤残率、死亡率、工资率、利率、通胀率等)进行宏观上的长期测算后,确定一个可以保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收支平衡的总平均缴款率,将投保人在享受保障期间的费用总和按一定的提取比例分摊到整个投保期间,并对已提取的而尚未支付的基金进计有计划的管理和投资运营。

(3)混合制,或称为部分基金制、部分积累制。这种筹资方式是现收现付制和全基金制的有选择性的组合,根据分阶段的收支平衡原则确定收费率,当现有基金 46 不能满足全部费用开支时,再将保险率提高,以适应下一个周期的需要,总体来看,保险费率呈阶段梯式调整。

我国筹资模式的现实选择:

我国一直以来都是采用现收现付制的社会保障筹资形式,这种形式不易受通货的影响,且较容易实现全社会和两代人之间的互助共济。这在人口年龄结构较轻、保障范围较小、支付标准较低的情况下,尚能正常运行。但在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重、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支付标准和保障范围逐步增大的条件下,很容易产生保障负担严重的问题。不难想象,在现收现付制下,各年度之间、各代人之间的保障费用负担将会很不均衡。但完全的现收现付制不能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届时可能会出现社会保障危机,从而给社会安定带来不稳定因素。2.简述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内容。

答: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平目标,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能和功能。收入分配职能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公平分配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财政收入分配职能主要是通过调节企业利润水平和居民个人收入水平来实现的。经济公平是指对所有社会成员参与经济活动的资格都一视同仁,所有社会成员参与经济活动,个人按照其对生产的贡献份额获取相应的收入份额,即机会均等。社会公平是强调劳动成果在分配上的均等,这种均等是遵循社会道德准则。

3.简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

答:(1)二者的主体、调控对象和手段不同。货币政策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在调节对象方面,货币政策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影响面比较大,涉及到货币运动的所有领域,以横向的方式来调节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而财政政策一般通过财政收支的合理安排直接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因而调节面比较窄,是一种纵向调节方式。此外,在调节手段上也有比较大的不同,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及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来调节经济的,而财政政策主要通过财政的收支和国家预算等手段来调节经济。

(2)二者的侧重点不同。第一,货币政策主要是对经济总量进行调节,财政政策主要是对经济结构进行调节; 第二,货币政策侧重于对物价稳定的调节,财政政策侧重于对经济增长的调节;

第三,货币政策的运用主要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而财政政策着重经济利益的公平分配。

(3)二者的时效不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时效不同主要是指二者调节经济所产生的时滞比较短,一般说来,财政政策产生的时滞比较长,货币政策产生的时滞比较短。

4.试述税负转嫁的方式。答: 税负转嫁的方式:

第一,前转,指纳税人通过交易活动,将税款附加在价格之上,顺着价格运动方向向前转买者负担。

第二,后转,也成为逆转,指纳税人通过压低购进商品的价格,逆着价格运动方向,向后转移给销售者负担,后转属于由买方向卖方的转嫁。

第三,消转。也称混合转嫁,指纳税人将其缴纳的税款一部分前转嫁,一部分后转嫁,使其税负不归于一人,而是分散给多人负担。属于纳税人分别向卖方和买方的转嫁。

第四,税收资本化。税收资本化是后转嫁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纳税人在购买 47 不动产或有价证券时,将以后应纳的税款在买价中预先扣除。5.简述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答: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为:

(1)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该国在一定时期内所创 造的物质产品的多少和经济效益的高低。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总是与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往往是以较高的生产技术水平为支柱。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因素为:一是技术进步往往以生产速度加快、生产质量提高为结果,技术进步速度较快,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也较快,财政收入的增长就有了充实的财源保障。二是技术进步必然带来物质消耗比例降低,使单位产品价值中不变资本的含量降低,经济效益提高,剩余产品价值所占的比例扩大。(2)国家的分配政策和管理体制

第一,国家财政通过规定固定资产的折旧率、成本费用列支项目及标准、工资标准等内容,决定着企业利润的核算,决定着剩余产品价值占整个社会产品价值的比例,进而决定财政分配规模的大小。

第二,财政政策决定着社会资源总量中财政集中的比例,从而决定着国家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

(3)价格因素

现代国家的财政收入都是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以货币形式来实现的,因此价格的变动当然会影响财政收入的货币表现额,物价的上涨将导致财政收入的贬值。在经济高涨、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财政收入规模受价格因素的影响,会比实际规模有所增大;在经济萧条、通货膨胀率为负值也就是存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财政收入规模同样受价格因素的影响,会比实际规模有所缩小。当然,价格因素主要是影响财政收入的绝对规模,而对相对规模则没有什么影响。6.简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答: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为:

(1)经济性因素。指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的选择和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等。(2)政治性因素。一是政局是否稳定;二是政体结构的行政效率;三是社会性因素。在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相应的教育、保健以及救济贫困人口的支出压力便大;在发达国家,人口出现老龄化问题,公众要求改善社会生活质量等等,也会对支出提出新的需求,因此,某些社会性因素也影响财政支出的规模。7.社会保障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社会保障包括:

(1)社会保险,是一种将风险集中而转移给政府服务机构的制度措施。其中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事业保险、生育和疾病保险、伤残保险和丧葬和遗属保险。

(2)社会救助,是指政府通过公共财政转移支付手段,对没有劳动收入来源和生 活困难的老年人和残疾人、因疾病或伤残丧失劳动自救能力的人、因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而陷入生活困境的家庭或失去父母的儿童,以及对低于国家规定最低收入标准的困 难户等,提供的满足其最低生活需求的资金和 实物援助。

(3)社会福利,是国家向社会成员普遍提供的资金帮助与优质服务。其中包括社会补贴、社会福利设施、社会服务和职工福利。

(4)社会优抚,是对法定的优抚对象提供确保一定生活水平的资金和服务,是一种带有褒扬和优待抚恤性质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其中包括抚恤、社会优待、退役军人就业、退休安置和优抚社会化服务。

8.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有哪些?

答: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方式,从世界范围来看,由于各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 同,所实行的经济制度各异,形成财政赤字的原因和赤字计算口径不一样,因而各国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也有差别。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3种:

第一,用往年财政结余弥补。用上年结余弥补当年赤字,只要是真实的结余,便是一种最可靠的弥补来源。利用财政结余弥补赤字不会影响银行信贷规模和货币发行量,也不会引起债务负担。但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支状况看,从1979年至今实际上只有1985年略有结余。因此利用财政结余弥补赤字在实践中无法实现。

第二,向银行透支或借款弥补。财政向银行透支或借款弥补赤字

财政向银行透支是指财政从银行取得资金用以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方法;财政向银行借款则可看做是有偿透支,即付息借款。

第三,发行公债,以债务收支弥补赤字。通过发行公债弥补财政赤字,是现代各国的普遍作法。尽管各国财政赤字形成原因和发债自的是不尽相同的,但各国发行国债的绝大部分实际上都是用于弥补政府财政赤字。9.事业单位和行政单位和企业有什么区别?

答:(1)行政机关是指依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设置的,行使国家行政职权,负 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和指挥的国家机关。

(2)事业单位是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从事教育、文化、卫生、科技等活动并 以非盈利性为主的社会服务组织。同时部分事业单位也同时是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3)企业单位一般是自负盈亏的生产性单位。所谓“自负盈亏”意即:自己承担亏 损与盈利的后果,有一定的自主权。企业单位分为国企和私企。国企就是属国家所有的企业单位。私企就是属个人所有的企业单位。10.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如何协调配合使用。

答:一般说来,对宏观经济总量的调节可以采取膨胀性、紧缩性和中性3种类型的 政策,因此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方式也就是膨胀性、紧缩性和中性3种类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组合方式。11.简述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特征。答:社会公共需要具有以下特征:(1)、非加总性。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他不是普遍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

(2)、无差异性。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可以无差别的由每个社会成员共同享用,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这种公共物品,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

(3)、代价的非对称性。社会成员享用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公共物品,无需付出任何代价,或只支付与提供这些公共物品的所费不对称的少量费用。

(4)、外部性。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一般具有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指的是一个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或生产者的生产行为给其他消费者或生产者带来利益或损失。外部效应往往会导致公共物品供给的过度与不足。

(5)、社会剩余产品性。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来自社会产品的剩余部分,如果剩余产品表现为价值形态,就只能是对“M”部分的抽取。12.简述财政支出按费用类别分类的基本内容。

答:(1)财政支出按费用类别分为:

①经济建设费支出,包括基本建设支出、流动资金支出、地质勘探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工业交通部门基金支出、商贸部门基金支出等;

②社会文教费支出,包括科学事业费和卫生事业费支出等;

③行政管理费支出,包括公检法支出、武警部队支出等;④其它支出,包括国防支出、债务支出、政策性补贴支出等。

(2)按国家预算收支科目将财政支出分为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专用基金支出、资金调拨支出和财政周转金支出。财政总预算会计对财政支出的核算按国家预算支出科目分类。

13.简述我国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对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意义。

答:政府采购制度(定义)从三个层次上有利于财政支出效益的提高:

第一个层次是从财政部门自身的角度来看,政府采购制度有利于政府部门强化支出管理,硬化预算约束,在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下,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财政资 金的使用效率;

第二层次是从政府部门的代理人角度来看,通过招标竞价方式,优中选优,具体的采购实体将尽可能地节约资金,提高所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质量,提高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效率;

第三个层次是从财政部门代理人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角度来看,由于政府采购制度引入了招标、投标的竞争机制,使得采购实体与供应商之间的“合谋”型博弈转化为“囚徒困境”型博弈,大大减少他们之间的共谋和腐败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供应商(厂商)和采购实体是最大利益者而国家是最大损失者问题。14.简述养老保险制度的三种筹资模式。

答:养老保险制度的三种筹资模式为传统型、国家统筹型和强制储蓄型。(1)传统型养老保险制度

传统型的养老保险制度又称为与雇佣相关性模式或自保公助模式,个人领取养老金的权利与缴费义务联系在一起,即个人缴费是领取养老金的前提,养老金水平与个人收入挂钩,基本养老金按退休前雇员历年指数化月平均工资和不同档次的替代率来计算,并定期自动调整。除基本养老金外,国家还通过税收、利息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基本上也实行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

(2)国家统筹型养老保险制度

该模式养老保险费全部来源于政府税收,个人不需缴费。享受养老金的对象不仅仅为劳动者,还包括社会全体成员。养老金保障水平相对较低,通常只能保障最低生活水平而不是基本生活水平。另一种类型(3)强制储蓄型

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强调自我保障,建立个人公积金账户,由劳动者于在职期间与其雇主共同缴纳养老保险费,劳动者在退休后完全从个人账户领取养老金,国家不再以任何形式支付养老金。

15.什么是社会保险?不同社会保险项目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答:社会保险指的是由国家依法强制实施,运用保险方式,对劳动者遭遇年老、疾病、失业、工伤等特定社会风险而暂时或永久失去工资收入的,提供一定程度的经济补偿,使他们仍能保证基本生活一种制度。

不同的社会保险项目在功能上是有区别的,但它们都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1)参加的强制性;它是通过国家立法形式,强制实施的保险制度。凡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劳动者,都必须参加。

(2)受益资格和受益水平部分取决于职工以往的缴款;

(3)只有在某些可确认的事件,如失业、疾病和退休等发生时才能获得给付。(4)领取福利时无须接受收入状况调查。

第二篇:财政学复习题 答案

1.你关注哪些财政现象与财政问题?

答:关注财政现象:如公费医疗、义务教育、养老保险、基本生活保障、铁路工程、水利工程。财政问题:

1、缺乏财政公开的动力;

2、财政透明缺乏法律保障;

3、政府预算过程中公开性差且公开的财政信息质量差;

4、财政预算编制审议过程的严谨性弱。

2.财政的概念、内涵和基本特征财政是指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经济部门,即财政部门,它是国家(或政府)的一个综合部门,通过它的 收支活动筹集和提供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国家(或政府)的职能。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收支活动特征:(1)强制性;(2)无偿性;(3)国家主体性。

3.如何认识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阿罗不可能定理的内容与意义;中位选民定理;唐斯模型的描述、含义与局限

答:垄断、信息不对称和不充分、外部效应和公共物品、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造成市场失灵市场机制存在的。固有缺陷为政府介入或干预提供了必要和合理的依据,但是政府也存在政府干预失效,政府失灵表现在:政府 决策失误、寻租行为、政府提供信息不及时甚至失真、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阿罗不可能定理是指如果众多的社会成员具有不同的偏好,而社会又有多种备选方案,那么在民主的制度下 不可能得到令所有的人都满意的结果。意义:民主制度要正常运行,要求人们的偏好实质上是一致的。中位选民定理:如果所有投票人的偏好是单峰的,那么多数同意规则下,投票的结果是中位选民偏好的方案 获胜。唐斯模型:在代议制民主中,各个党派是为了赢得选举而制定政策,而不是为了制定政策而赢得选举。在代 议制民主中:政客理性表现在追求选票最大化,而不是社会利益最大化,选民选举议员是为了追求个人利益的 最大化

4.公共产品一定要由政府提供和生产吗?为什么? 答:不一定!公共物品包括纯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提供而不能由市场提供,这是由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运行机制的不同决定的。公共物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决定了竞争性的市场机制不适合于提供纯公共物品。但是准公共物品的提供可以(1)政府授权经营(2)政府参股(3)政府补助,所以这个问题是片面的!

5.帕累托效率、卡尔多希克斯效率;政府有机论、政府机械论;寻租;林达尔模型

答:帕累托最优也称为帕累托效率,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假定固有的一群人 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帕累托最优状态就是不可能再有更多的帕累托改进的余地;换句话说,帕累托改进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和方法。帕累托最优是公平与效率的“理想王国”。卡尔多希克斯效率:是指第三者的总成本不超过交易的总收益,或者说从结果中获得的收益完全可以对所受到的损失进行补偿,这种非自愿的财富转移的具体结果就是卡尔多-希克斯效率。认为只要调整能够使社会效益增加,那么它就是有益的。也就是可以为了社会总收益增加,减少部分人的福利。政府有机论:社会实际上

也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每个人、家庭和企业都是这个有机体的一个部分,政府则是这个有机体的心脏。在这样的社会中,个人、家庭和企业只有作为这个有机体的一部分才有意义,所以在这个有机体中,社会实际上是凌驾于个体之上,个体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社会目标由政府确定,并引导社会去实现政府机械论:处于社会中心地位的是个人而非群体。政府是公众为了更好实现各自价值目标共同创立的一个部门或组织。公众通过授权方式将自己的一部分私人权利委托给政府;作为受托人的政府行为必须有利于公众利益的实现。

寻租:政府运用行政权力对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管制,妨碍了市场竞争的作用,从而创造了少数有特权者取得超额收入的机会。根据美国经济学家J.布坎南和

A.克鲁格的论述,这种超额收入被称为“租金”,谋求这种权力以获得租金的活动,被称作“寻租活动”,俗称“寻租”。林达尔均衡:林达尔均衡以瑞典经济学家林达尔平衡命名推理,在期货市场上所存在的共用品现象。不过,要给出共用品的经典定义似乎不太容易,几乎无法找到有关共用品的中国式的标准定义,我们仅仅知道共用品的两个最明显特点是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对於共用品而言,每个个人的消费量都是该共用品的全部总量。而在求证共用品的均衡产量时,人们往往会与林达尔均衡联系在一起的,认为「人们愿意为生产某一共用品所支付的成本之和等於为生产这些共用品所需要的成本

6.外部性:涵义与性质;解决外部性问题的私人对策与公共对策;科斯定理;外部性的案例分析

外部性含义:经济主体的行为对旁观者的非市场非价格的影响。某一经济主体的活动以市场机制之外的某种形 式直接影响他人的福利。性质:外部性是没有或者不能确立产权的结果;只要某人拥有某种资源,该资源的价 格就反映出其其它用途的价值(机会成本),就会得到有效使用;企业和消费者都可能产生外部性;外部性天然就具体相互性;公共产品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正的外部性。

外部性的矫正:1私人对策 A.明晰产权——如果交易成本可以忽略不计,那么不管是谁得到产权都可以通过协 商有效解决外部性问题。B.合并C.社会习俗(尤其是教育)2公共对策 A.税收 向污染者征税,以矫正他投入 品定价过低的问题;B.补贴 向污染者支付一笔钱换取其不再污染;C.许可证交易创造可污染(排放)权市场 政府公开拍卖分配污染指标或无偿分配污染指标后由企业自由交易;D.规制 规定所有企业等量减产。科斯定理是指在讨价还价各方的成本很低,资源所有者能分清对其财产的损害来源且能合法地防止损害的条件 下,只要有人拥有产权,问题就能得到有效解决,不管谁获得了产权都是如此。科斯定理表明,产权一经确定 并得到有效保护,就不再需要政府干预解决外部性问题。

7.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财政思路);相对于现金转移而言实物转移有效率吗?(要求能以图示说明)为什么政府偏好实物转移计划?

8.各种财政收入形式的比较;预算外收入;国有企业上缴利润问题;农村税费改革;黄宗羲定律

9.了解税收的名词术语(如:税收“三性”、纳税人、课税对象、税源、税基、税目、累进税率、起征点、免征额、财产税类、直接税与间接税、从量税与从价税、价内税与价外税、税

收资本化等)

10.税收效应:(绘图)解释什么是收入效应?什么是替代效应?如何才能确保税收中性?解释商品课税对消费的影响、所得(包括劳动所得和非劳动所得)课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等……

11.税收超额负担的计算;税负转嫁的方式与影响因素(税负分担的图形解释);

12.拉弗曲线的理论与政策含义;中国“新供给学派”的基本观点 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税基减小,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描绘这种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曲线叫做拉弗曲线。新供给学派认为邓小平改革解放了束缚已久的生产力,正是解除了供给侧的约束。而且目前中国经济中存在的高税收、高社会成本、高管制、高垄断对供给侧产生了严重的束缚。打破上述限制,中国经济即可在保持增长的同时,避免通胀。由此,新供给经济学为认为中国应从结构性减税到大规模减税、放松政府管制、减少行政审批、打破垄断、鼓励创新和创业、加快城镇化步伐、实施新一轮的价格财政及金融改革等。

13.熟悉中国代表性税种的基本情况:增值税(增值税转型问题);营业税(营改增或增值税扩围);消费税(改革方向);个人所得税(争议与改革方向);企业所得税;遗产税(争议与改革方向)

14.公平课税论;新房产税试点情况及评价 公平课税论最初起源于亨利·西斯蒙的研究成果。西斯蒙的哲学思想根植于古典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是基本价值观,然后才是公平。他的经济纲领需要的是使政治干预经济生活最小化的制度和政策,认为政府有其重要作用,但必须提供的服务是私人部门不能有效提供的服务,并通过再分配产生更大的公平新房产税扩围步伐将会加快。有关部门将于10月组织第二轮房产税技术培训。此举意味着,随着技术准备逐步完备成熟,房产税试点扩围步伐将可能加速。

第二批房产税技术培训下月将开展。中国证券报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有关部门将于10月组织第二轮房产税技术培训。此举意味着,随着技术准备逐步完备成熟,房产税试点扩围步伐将可能加速。

2012年8月,有关部门曾组织首批房产税技术培训,主要培训内容为房产税批量评估技术,今年为第二批。与去年的培训类似,今年的培训将从全国30余个省级税务系统中抽调人员参与,每个省份抽调一到两名人员接受培训,由房地产领域相关专家进行讲解。分析人士表示,有关部门组织第二次培训表明,房产税试点扩围的技术准备工作正在加快。

日前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报告时,均提到“扩大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范围”。业内人士推断,房产税试点今年年内扩围可能性大。

不少专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经过相关培训后,房产税征收的技术障碍有望克服。目前试点扩围的决定性因素在于,地方政府是否具有征收房产税的意愿。

据了解,包括一线城市在内的多个城市已制定上报房产税试点方案。其中,杭州的房产税试点消息早已披露,有望在年内推出,南京、青岛、大连等地也被业内认为有可能纳入试点。、。

15.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含义及比较

16.财政支出效益分析评价方法的主要内容;公共定价法

17.Niskanen的官僚行为模型;瓦格纳定律(财政支出为何有刚性增加的趋势?);税收支出;

18.李嘉图等价定理;衡量国债适度规模的相对量指标;隐形负债;或有负债

19.国家预算;国家预算的类别(单式预算与复式预算;经常性预算与资本性预算;零基预算与增量预算);国家预算的编制原则

20.如何理解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财政联邦主义)?

21.财政政策的基本工具;财政政策的类型。

22.了解1998年以来中国财政政策的演变历程;掌握当前财政政策的基本方向和政策重点。答:我国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基本框架以来,财政政策成为政府经策 工具。1998年为应对经济衰退,我国开始实施本质上是扩张性政策的积极财政政策有效促经济平稳增长。2003年以来,我国政府根据经济运行状况,配合宏观调控的需要,开始实施健的财政政策。08年以来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状况日趋严峻,政府不久前将稳健的财政政策调整为积极财政政策,并实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这次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推进税制改革,实行减税政策,减轻企业税收负担,促进企业投资和居民消费;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加财政补助规模,促进提高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民和城乡低收入群体收入;进一步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推进经济结构优化。目前我国面临的经济形势与1998年有许多相似之处,所以财政政策的选择也与当时有许多共同之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正从虚拟经济扩散到实体经济,我国的经济增长必须借助扩大内需和结构调整。在公共财政框架下适时运用积极财政政策,无疑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当前实行的财政政策是: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具体演变过程 仅供了解:1998——2004 积极财政货币政策:在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出口拉动型经济增长受到严重挑战。为应对危机,我国政府首次使用积极财政政策,并配之以积极的货币政策。一是 发行国债。至2004年共发行长期建设国债9100亿元。国债资金主要投向江河治理、交通通信、城市基础设施、城乡电网改造、国家直属储备粮库建设等方面。截至2004年末,七年累计实际安排国债项目资金8643亿元,同期银行发放国债项目配套贷款2万多亿元,直接拉动投资约4万亿元。二是减税。1998年提高出口退税率、降低关税税率;1999年进一步加大出口退税力度,两次提高出口退税率;2000年暂停征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1998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取得了重大成功,不仅成功地使经济走出了市场低迷的阴影,保持了多年平稳增长的态势;而且将亚洲金融危机的威胁变成了机遇,集中力量建成了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办成了一些多年想办而未办成的大事,使中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和交通路网建设赶上了欧洲的水准。

2005——2007 :“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

2008——至今 积极财政政策:抗击由美国次贷引起的全球,其主旨是扩内需、保增长。“扩大政府公共投资、推进税费改革(结构性减税)、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促进消费)、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和改善民生)、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

※计算题的类型请参考课件

第三篇: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

财政学综合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指具有共同消费性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个特征。公共产品的共同消费性产生免费搭车等行为,决定了市场机制在提供公共产品上的失效或失灵,即市场无法或者基本上无法提供这类产品。2.瓦格纳法则:瓦格纳认为:“随着人均产出的增长,政府支出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他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增长,把导致政府支出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后人称之为瓦格纳法则。

3.财政政策:财政政策是指一国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规模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财政政策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收入.支出.预算平衡和国家债务等各个方面。财政政策是由税收政策.支出政策.预算平衡政策.国债政策等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

4.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是财政资金的单方面.无偿转移,即通过公共支出将财政资金向微观经济主体进行单方面的无偿支付。这类支出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养老金.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捐赠等方面的支出。转移性支出体现了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

5.国债依存度:国债依存度是指在一国的中央财政预算中,国债收入与财政支出之比。6.国家预算:政府预算,也称为国家预算.财政预算,是指经过法定程序编制.审查.批准的,以收支一览表形式表现的政府财政收支计划。

7.零基预算:零基预算,是指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编制的预算。零基预算的基本特征是不受以往预算安排和预算执行情况的影响,一切预算收支都建立在成本效益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可能来编制预算。

8.阶梯发展理论:皮考克和威斯曼认为,公共支出的增长并不是均衡向前发展的,而是在不断稳定增长过程中不时出现一种跳跃式的发展过程。这种非均衡增长是在一个较大时期内交替进行的,因而,这一理论主要是通过考察财政支出增长趋势中具有特定意义的时间形态,从这些特定的时间形态中来寻找政府支出增长的根本原因。

9.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是确保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责任和社会经济分配形式叱,“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国民收人进行分配和再分配。

10.国债:又称公债,国家公债的简称,是政府举借的债务,它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其履行职能的需要,在有偿条件下,筹集财政资金时形式的国家债务,国债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11.预算管理体制:是指确定中央和地方以及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分配关系的根本制度。主要内容包括:确定预算管理主体和级次,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

12.投资性支出:投资性支出是指政府(或其授权单位)以投资者身份进入投资市场所发生的支出。特定的投资支出意味着所投资金不仅可以收回,而且可以得到增值,国家生产性投资都具有这一性质。广义的投资支出还包括国家财政用于非生产性领域的基本建设支出,如行政机关办公楼的兴建.国有医院医疗设备的采买等。

13.课税对象:课税对象又称征税对象,是税法中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指针对什么样的物品进行课税,即税法规定的课税目的物,明确对什么征税,又称课税客体,或征税对象。14.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国家制定的用来约束人们征税行为的一系列规则,是一个主权国家为实现其国家职能和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一整套税收法规.税收管理制度和税收征管办法的总称,是国家责成其代理人向纳税人征税的法律依据和工作规程。

15.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指政府用于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支出。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也包括用于进行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如政府各部门的行政管理费支出.各项事业的经费支出.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等。

16.预算外资金:预算外资金是指根据国家财政制度和财务制度的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由地方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的资金。

17.税收转嫁:税收转嫁指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税负转嫁与价格的升降直接联系,税负转嫁也是各经济主体之间税负的再分配。

18.财政平衡:财政平衡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财政收支大致相等。

19.预算赤字:财政赤字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由于会计核算中用红字处理,所以称为财政赤字。20.外部性:外部性是指某一个体在从事经济活动时,给其他个体造成了消极或积极的影响,却没有承担应有的责任或者没有取得应有的报酬的情形。

21.增量预算:增量预算是指财政收支计划指标是在以前财政的基础上,按新的财政的经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之后确定的预算形式。

22.分税制:是非在国家各级政府之间明确划分事权及支出范围的基础上,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结合税种的特性,划分中央与地方的税收管理权限和税收收入,并辅之以补助的预算管理体制模式。

23.从价税:是指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依据,按一定比例计征的税种。如关税.增值税.营业税。

24.社会保险“是指由政府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并通过强制性规定建立的保险。25.完全基金制:是指受保人接受的社会保障补助来源于他本人.他的单位和国家在以前年份的积累。

26.人员经费:主要是工资性支出,包括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离退休人员费用等。27公用经费:主要用于解决文教科卫等事业单位为完成事业计划所需要的各项费用开支。包括: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等。

28.起征点: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达到一定税额才开始征税的数量标准,超过这一数量,将课税对象全额征税。

29.免征额: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即只就其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30.公债偿债率:是指当年公债的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财政收入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公债偿债率=当年公债还本付息额/财政收入,即当年的财政收入中用于偿还债务的部分占多少分额。这一指标的国际警戒线为10%。二.单项选择

1.财政分配的目的是(D)。

A.满足国家职能需要 B.满足政府职能需要C.满足社会成员需要 D.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2.下列属于典型公共物品的是(C)。

A.收费公园 B.高等教育 C.国防设施 D.高速公路 3.用来描述财政支出增长规律的是(B)。

A.拉姆斯法则 B.瓦格纳法则 C.拉弗曲线 D.菲利普斯曲线 4.在我国的财政支出中,目前占比重最大的是(A)。

A.经济建设费 B.国防费 C.社会文教费 D.行政管理费 5.在我国税收收入中,目前占比重最大的是(A)。A.流转税 B.收益税 C.资源税 D.财产税 6.在现代社会条件下,财政分配的主要对象是(D)。

A.社会产品 B.社会产品价值 C.剩余产品 D.剩余产品价值 7.在财政支出中,对价格体系产生重要影响的是(A)。

A.购买性支出 B.转移性支出 C.财政补贴 D.税式支出 8.用来组织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形式是(A)。

A.税收 B国债 C.国有资产收益 D.各项收费 9.下列属于直接税的税种是(C)。

A.营业税 B.增值税C.个人所得税 D.关税

10.税法中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是(A)。A.纳税人 B.负税人C.扣缴义务人 D.纳税担保人 11.我国现行税收制度建立于(C)。

A.1984年: B.1992年C.1994年 D.1996年 12.我国现行增值税属于(B)。

A.生产型增值税 B.流通型增值税 C.收入型增值税 D.消费型增值税 13.我国营业税共设置了(B)。

A.6个税目 B.9个税目C.12个税目 D.7个税目 14.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实行(C)。

A.分类所得税制 B.综合所得税制 C.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所得税制 D.个人门行纳税制度 15.在我国,国债利率的制定主要依据是(A)。

A.市场利率 B.银行利率 C.政府信用 D.社会资金供求状况 16.反映国家基本财政收支计划的是(C)。

A.税收年报 B.国家决算 C.国家预算 D.预算外资金 17.我国目前的预算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是(D)。A.总额分成 B.分类分成 C.统收统支 D.分税制 18.不属于财政政策的是(D)。

A.税收 B.国家预算C.公共支出 D.利率

19.价格的变动全影响企业的(B),进而影响财政收入。A.所得 B.营业额 C.财务 D.会计核算 20.(D)是财政分配结构的中心环节。

A.税收收入 B.税收支出C.财政收入 D.财政收支 21.(C)有可能成为财政收入的源泉。A.C B.V C.M D.V+C 22.财政收入的数量界限即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该界限的确定具有(C)。A.主观性 B.重要性 C.客观性 D.现实性

23.(D)的职能是指借助合适的财政政策克服高的失业率和通胀。A.监督 B.收入分配 C.聚财 D.稳定经济 24.国家通过法律程序规定的税种称为(C)。A.正税 B.附加 C.税法 D.税制 25.征税活动的各种规定即(A)。

A.税制 B.准则 C.税法 D.条例 26.免税法可分为全额免税和(A)免税。A.部分 B.超额 C.累进 D.绝对

27.关税是对(C)我国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税。A.进入 B.出口 C.进出 D.流入 28.社会集团购买力属于(B)。

A.建设性支出 B.消费性支出 C.转移性支出 D.我国特有的经济范畴 29.以下哪面不是消费性支出(A)。

A.基本建设 B.文教科卫 C.行政管理 D.国防 30.财政支出的首要目标是(C)。

A.经济增长 B.物价稳定 C.公平分配 D.国际收支平衡 31.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比例关系是(A)的比例关系。

A.积累与消费 B.农轻重C.基建与更改 D.工业与农业 32.我国财政最大和最主要的支出类别是(A)支出。

A.基本建设 B.文教科卫 C.行政管理 D.建设性 33.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方式是(A)。

A.基本建设 B.更新改造 C.住宅建设 D.基础设施 34.非转移性支出是指(D)。

A.社会保障 B.补贴 C.国债利息 D.行政管理

35.我国转移性支出中,过去比重很小,现在开始上升,将来会进一步上升的是(A)。A.社会保障 B.资本转移 C.财政补贴 D.债务利息 36.我国经常性预算收入主要是指(A)。

A.各项税收 B.利润 C.收费 D.债务 37.国家基本的财政计划称为(B)。

A.经济计划 B.国家预算 C.收支方案 D.国家扶算 38.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是(C)。

A.税收 B.利润 C.国债 D.财政贷款 39.《预算法》规定,从(C)年起国债不再作为财政收入,而是作为弥补赤字的手段。A.1979 B.1992C.1994 D.1995 40.预算外资金是(B)的组成部分。

A.预算同资金 B.财政资金 C.银行资金 D.国债 41.处理各级财政之间关系的根本制度称为(B)。

A.财政体制 B.预算管理体制 C.税收体制 D.国有企业财务体制

42.国有资产管理的宗旨是(C)。

A.提高效益 B.增加收益 C.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D.加强资产监督 43.财政政策总是从(D)角度影响经济运行的。A.需求 B.供给 C.总量 D.分配 44.税收收入的自动变化是指(B)的税收收入。

A.比例征税 B.累进征税 C.固定总额税 D.免税 45.财政是下列哪两种范畴的统一?(A)。

A.政治范畴和经济范B.历史范畴和政治范畴C.历史范畴和经济范畴D.社会范畴和历史范畴 46.在封建社会产生的财政范畴是(A)。

A.王室土地收入 B.军赋收入 C.贡物和掠夺收入 D.专卖收入 47.财政分配区别于物质生产领域分配的主要特征是(A)。A.只凭借政治权力进行分配 B.凭借国家两种权力进行分配 C.以生产资料占有权为主要依据 D.主要是对当年剩余产品的分配 48.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途径是增加社会产品价值构成中的(C)。A.C部分 B.v部分 C.m部分 D.C+v部分 49.最能保证财政收入稳定性的收入形式是(A)。

A.税收 B.国有资产收益 C.债务收入 D.规费收入

50.按计税依据分类,可将税收分为(A)。

A.从价税与从量税 B.价内税与价外税 C.直接税与间接税 D.国内税与涉外税 51.有利于贯彻税收调节收入分配功能的税率是(C)。

A.比例税率 B.累进税率 C.累退税率 D.定额税率 52.下列税种中,属于流转税类的是(A)。

A.营业税 B.契税C.土地增值税 D.印花税 53.公债偿还资金的最终来源是(A)。

A.预算盈余 B.发行新债收入 C.税收 D.利润上缴收入 54.划分各级政府财政支出的依据是(C)。

A.收支平衡原则 B.财政效益原则 C.财权.事权统一的原则 D.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 55.决定中央预算预备费动用的权力属于(B)。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财政部 D.全国人大常委会 56.以下税种中,属于地方固定收入的税种是(C)。

A.增值税 B.消费税 C.印花税 D.资源税 57.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进行的分配活动是(C)。

A.信贷分配 B.价格分配 C.财政分配 D.企业财务分配 58.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而产生的新的财政范畴是(B)。

A.税收 B.国家预算 C.基金 D.利润上缴 59.财政体系的主导环节是(B)。

A.预算外资金 B.国家预算C.国家公债 D.综合财政计划 60.企业财务中,同财政收入成正比例关系的影响因素是(B)。A.工资 B.费用 C.利润 D.折旧

61.从社会产品价值构成与财政收入的关系来看,增加财政收入的最根本途径是(D)。A.增加“C”部分的投入 B.增加“v”部分的投入

C.减少“m”部分的份额 D.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C”与“v”的投入 62.从公平原则出发,所得税最适合采用的税率是(C)。

A.比例税率 B.全额累进税率 C.超额累进税率 D.定额税率 63.将税收分为直接税与间接税时采用的分类标准是(C)。

A.课税对象 B.计税依据 C.税负能否转嫁 D.税收收入归属权 64.我国现行的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是(D)。

A.统收统支 B.利改税 C.利润包干 D.税利分流 65.有利于稳定预算收支,保证国债均衡偿还的偿债资金来源是(B)。A.经常性预算收入 B.预算盈余 C.发行新债收入 D.偿债基金 66.国际上公认的外债偿债率的警戒线是(B)。A.20% B.25% C.30% D.35% 67.用于国家行政机关的基本建设支出的性质是(C)。

A.补偿性支出 B.积累性支出 C.消费性支出 D.生产性支出 68.下列支出项目中属于财政转移性支出的选项是(C)。

A.国家公务员的工资 B.国家机关的基本建设投资C.支付国债利息 D.国家机关的行政经费 69.财政管理体制的核心是正确处理(A)。

A.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 B.国家与企业的财政分配关系 C.国家与各部门的财政分配关系 D.国家与个人的财政分配关系 70.分税制下,属于地方固定收入的项目有(D)。

A.消费税 B.资源税 C.增值税 D.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

71.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额递增率的确定依据是(C)。

A.全国增值税的平均增长率 B.全国增值税和消费税的平均增长率

C.全国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平均增长率 D.全国各种税收的平均增长率 72.以下不属于财政支出按国家职能分类的是(B)

A.经济建设支出 B.购买性支出 C.社会文教支出 D.行政管理支出 73.以下不是行政管理支出的是(D)

A.行政支出 B.公安支出 C.司法检察支出 D.军队正规化建设支出 74.以下不属于我国的现行税率是(A)

A.全额累进税率 B.比例税率C.超额累进税率 D.定额税率 75.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是(A)A.扣除法 B.免税法 C.抵免法 D.税收饶让 76.以下不是影响国债的负担的因素的是(D)

A.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 B.政府即债务人负担C.纳税人的负担 D.负税人的负担

77.我国现行上市国债的发行方式是(C)

A.以差额招标方式向一级承销商出售可上市国债B.以承销方式向承销商销售 C.以定向私募方式向社会保障机构和保险公司出售D.以强制摊派法出售 78.我国国家预算分几级(D)

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五级 7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A)

A.中央政府公共预算不列赤字 B.中央预算中的资本预算列赤字 C.地方各级预算列赤字 D.中央预算列赤字 80.以下不是预算外资金的特点的是(D)

A.财政性 B.专用性 C.分散性 D.非财政性 81.我国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从何时起执行(A)

A.1994年1月1日 B.1994年3月1日 C.1996年1月1日 D.1996年3月1日 82.属于税收中心特征的是(C)

A.固定性 B.无偿性 C.强制性 D.国家性 83.以下税种属于价外税的是(A)

A.营业税 B.关税 C.增值税 D.消费税 84.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是以哪一税种为第一大税(D)

A.财产税 B.流转税和所得税 C.流转税 D.所得税 85.以下不是营业税纳税人的是(D)

A.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的单位和个人B.在我国境内提供加工.修理装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C.在我国境内让无形资产的单位和个人D.在我国境内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86.目前,我国国债的发行方式已经不采用(A)

A.公募法 B.承受法 C.出卖法 D.强制摊派法 87.短期国债一般采用的偿还方式是(A)

A.分期逐步偿还法 B.抽签轮次偿还法C.到期一次偿还法.D.市场购销偿还法 88.以下不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的是(B)A.根据授权,对决算进行审批 B.预算调整方案的审批权

C.预算执行的监督权 D.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预算.决算方面不适当的决定的撤消权 89.实现公共欲望的满足最可靠的部门是(A)

A.政府 B.企业 C.个人 D.非营利组织

90.旨在描述各种经济因素的存在与经济运行的过程,并试图在各种经济变量或政策手段之间建立起联系的分析方法是(A)

A.实证分析 B.经验分析 C.规范分析 D.理论分析

91.对某一可由多人消费的产品而言,一个新的消费者加入将影响其他影响者的消费质量,则再加入一个消费者所带来的净增加称为(C)

A.边际生产成本 B.边际社会成本 C.边际拥挤成本 D.以上答案均不是 92.社会保障的主体是(C)

A.社会公众 B.无法保障基本生活的社会成员 C.政府 D.慈善机构

93.英国经济学家皮科克和怀斯曼认为(B)和置换效应促使政府支出水平登上新的台阶。A.梯度渐进效应 B.审视效应 C.非均衡增长效应 D.棘轮效应

94.曾经得到广泛的支持的负所得税方案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C)提出的。

A.罗森 B.拉弗 C.弗里德曼 D.诺思 95.对西方国家公共企业效率的经验研究,证明(D)

A.公共企业的绩效劣于私营企业B.私营企业的绩效劣于公共企业 C.两者绩效相等 D.无法确定

96.失业保险体系中存在(A)问题。

A.道德风险 B.逆向选择 C.委托-代理 D.搭便车 97.政府直接拥有或控制一些金融机构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根据国家的经济情况来调节(B)A.通货膨胀

B.资金流向 C.通货紧缩

D.存款总量 98.财政消费支出它与财政投资支出的最大区别在于(B)

A.消费支出使用资金较少 B.在于消费支出的使用并不形成任何资产 C.投资支出不能获得商品或劳务 D.以上都不对

99.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出现低效率的资源配置是因为产品价格(A)边际成本。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可能不等于

100.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对竞争性行业厂商的垄断行为(A)

A.是限制的 B.是提倡的 C.不管的 D.有条件地加以支持的 101.一般来说,在进行资源配置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C)

A.效率优先 B.公平最重要 C.效率和公平并重 D.效率和公平都不重要 102.下列属于财政投资支出的有(C)

A.国防支出 B.教育支出 C.基础产业建设支出 D.科学文化支出 103.“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财政支出呈现出(C)趋势” A.递减 B.不变C.增长 D.变动无规律 104.下列不属于政府采购的特点的是(D)

A.资金来源的公共性 B.公开性 C.政策性 D.秘密性 105.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保障对象既包括:(C)A.机关事业单位 B.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职工

C.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职工 D.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职工 106.农产品产量增加是(B)收益。

A.外在的B.内在的 C.间接的D.无形的 107.还债的收入来源最终还是(D)。

A.罚没收入 B.规费收入C.企业收入 D.税收收入 108.财政收入中,来源于M的收入,是通过(B)来实现的。A.发行公债 B.征税 C.上交利润 D.罚没收入 109.各国政府偿还国债的基本手段是(B)。

A.设立偿债基金 B.依靠财政盈余 C.通过预算列支 D.举借新债 110.国家预算比(A)的产生要晚得多。

A.税收 B.公债C.财政补贴 D.企业财务 111.财政学的学科性质属于(D)学科。

A.理论 B.应用理论 C.业务 D.实践 112.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C)。

A.财政活动 B.财政关系 C.财政政策 D.A+B+C 11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是(D)。

A.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经济 D.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经济

C.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控经济.公平与效率和监督管理 D.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经济 114.公共财政是与(B)体制相适应的财政模式。

A.计划经济 B.市场经济 C.传统经济 D.现代经济 115.财政收入实际增长是指(A)。

A.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升率 A.财政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升率 C.财政收入增长率等于物价上升率 D.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DGP增长率 116.财政支出中属于社会保障性质的支出项目是(D)

A.价格补贴 B.行政管理费 C.城市维护费 D.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 117.(A)是税收制度的中心环节。

A.税率 B.税法 C.纳税人 D.征税对象 118.农业税的计税依据(B)。

A.农产品销售收入 B.农业收入 C.常年产量 D.其它收入 119.下列各种产品中,不属于消费税征收范围的是(C)。A.啤酒 B.汽车轮胎 C.载重卡车 D.化妆品 120.以下不属于现行社会保险体系组成部分的是(C)。

A.养老保险 B.医疗保险 C.社会救济 D.失业保险

121.下列指标中,哪一个指标最能切近实际地反映财政活动规模(D)。A.财政收入占GDP比重 B.中央收入占GDP比重 C.地方收入占GDP比重 D.财政支出占GDP比重 122.下列不是财政支出原则的是(C)。

A.建设公共财政 B.收支相对平衡 C.不用讲求支出效益 D.统筹兼顾,全面安排 123.财政支出分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按(C)不同分类

A.财政功能 B.支出用途 C.经济性质 D.产生效益时间

124.中央财政教育经费占本级财政支出的比重已连续六年每年增长(C)个百分点。A.0.5 B.1 C.2 D.3 125.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资金管理方式采用的是(C)。

A.现收现付式 B.基金式 C.部分基金式 D.权责发生制 126.我国当前条件下发行国债的主要目的是(D)。

A.加快经济建设 B.调节货币供给量 C.抑制社会消费 D.弥补财政赤字 127.一种税区别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B)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课税依据 D.税率结构 128.预算赤字是指(A)。

A.编制预算时列有赤字 B.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赤字 C.国有意识地用赤字来调节经济 D.年终决算有赤字 129.政府采购的招标性采购方式不包括(D)

A.竞争性招标采购 B.选择性招标采购 C.限制性招标采购 D.询价采购 130.财政的本质是(D)

A.货物交换 B.货币收支关系C.剩余产品的分配关系 D.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131.在市场条件下,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体,国家财政应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C)的作用。A.主角和主导 B.主角和补充 C.配角和补充 D.配角和主导 132.不属于公共产品特征的是(D)

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B.收益的非排它性 C.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 D.提供目的的盈利性 133.不属于公共需要的是(C)

A.国防 B.卫生保健 C.住房 D.生态环境保护

134.根据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以等价交换来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分配是指(A)A.经济公 B.政治公平C.社会公平D.法律公平135.控制公共支出增长总量的基本前提是(A)

A.科学界定政府的职能范围 B.满足政府支出的需要 C.确定保证经济增长的需要 D.确定社会发展的需要 136.财政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财政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随社会制度的变迁而发展。因此财政属于:(A)

A.分配范畴 B.经济范畴 C.阶级范畴 D.管理范畴 137.经济学家更推崇的财政政策是:(A)

A.减税 B.增加转移支付 C.增加政府购买的商品劳务 D.发行国债 138.税收乘数比投资乘数(D)

A.大于1 B.相等 C.不一定 D.小于1 139.预算执行部门的决算需要层层向上汇总,最后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决算汇编成地方总决算,并连同中央一级决算一起汇编成国家决算的部门是:(A)

A.财政部 B.国家税务总局 C.中国人民银行 D.工商管理总局 140.最早提出政府的活动不创造物质财富,属于非生产性劳动的学者是:(B)A.弗里德曼 B.亚当.斯密 C.凯恩斯 D.瓦格纳。141.政府首先制定有关的事业计划和工程计划,再依据政府职能和施政计划选定执行计划的实施方案,确定实行方案所需要的支出费用,并依此来编制预算的方法称为。(D)A.零基预算

B.多年预算 C.复式预算 D.绩效预算 142.政府的转移支付(trAnsfEr)主要体现了(B)

A.效益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C.经济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143.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是(A)

A.征税对象

B.纳税人 C.税目

D.税率 144.税收要素中的核心要素是:(D)

A.征税对象

B.纳税人 C.税目 D.税率 145.市场机制存在失灵,但在下列各项中,(D)不属于市场失灵的表现形式。A.公共产品

B.不完全市场 C.市场垄断

D.收入分配不公

146.在财政的职能中,属于效率职能的是(A)。

A.资源配置

B.收入分配职能 C.促进经济稳定与发展

D.监督职能

147.财政收入.国民经济.社会正义.税务行政的税收原则,是由(C)提出来的。A.威廉•配第B.亚当•斯密 C.鲁道夫•瓦格纳

D.凯恩斯

148.商品供求弹性是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之一,下列各项中,(C)的商品不易转嫁税负。

A.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也大 B.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 C.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大 D.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小

149.指出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不进行任何费用扣除的项目(D)。

A.工资薪金所得

B.承包承租经营所得 C.劳务所得

D.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150.以下应由中央政府负责公共生产的自然垄断企业是(D)A.自来水 B.煤气 C.电力 D.航空 151.以下属于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有(C)

A.征收个人所得税 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C.消除外部性 D.控制货币供应量 152.将财政支出划分为经济建设费.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债务支出.其他支出,依据的是(B)。

A.支出用途

B.费用类别 C.支出的性质

D.国际分类

153.政府财政支出中,对生产和就业产生直接影响的是(D)。

A.社会福利支出

B.社会保障支出 C.财政补贴支出

D.购买性支出

154.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的规模也会随之提高。这一结论指的是(C)。A.皮考克定律

B.马斯格雷夫定律 C.瓦格纳法则

D.罗斯托的支出增长论

155.最低费用选择法适用于对(B)支出效益的评价。

A.投资性支出

B.行政性支出 C.城市公用事业支出

D.生产性支出

156.从2005年起我国实施的财政政策属于(B)。

A.积极财政政策

B.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 C.稳健的财政政策

D.赤字财政政策

157.在财政收入的形式结构中,(B)占主要份额。

A.企业收入

B.税收收入 C.企业亏损补贴

D.其他收入

158.在税收诸要素中,(A)属于征税的主体。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率

D.违章处理

159.自17世纪以来,西方财政税收理论学家对于税收产生的必要性提出了不同的学说。由萨伊提出来的是(A)。

A.需要分担说

B.劳务报酬说 C.经济调节说

D.社会公共需要说

160.将税收分为价内税.价外税的依据是(B)。

A.征税的依据

B.税收与价格的关系 C.税收的隶属关系

D.税收负担能否转嫁

161.在计算税额时只允许抵扣当期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折旧部分的税款。这种类型的增值税属于(B)。

A.生产型增值税

B.收入型增值税 C.消费型增值税

D.净收入型增值税

162财政分配的无偿性是指(D)相统一的分配

A.所有权不变,使用权不转移 B.所有权不变,使用权转移 C.所有权和使用权不转移 D.所有权和使用权转移

163.税收政策和制度的中心环节是(A)。A纳税人 B.税率 C.纳税对象 D.征收环节

164.税收的三个特征是一个互相联系的统一整体,税收的强制性是由()决定的。A.固定性 B.无偿性 C.税收制度 D.财产权力 165.下列属于行为税类的税种是(B)。

A.土地使用税 B.关税 C.消费税 D.营业税 166.(D)可以避免重复征税和税负不平衡的问题。A.资源税 B.营业税 C.消费税 D.增殖税 167.国家物资储备支出属财政支出中的(D)。

A.消费性支出 B.补偿性支出 C.转移性支出 D.购买性支出

168.按财政支出在经济上是否直接获得等价补偿为标准划分,债务支出属于(A)。A.转移性支出 B.生产性支出 C.积累性支出 D.购买性支出 169.社会保险的保障内容比其他社会保障更具有(B)。

A.偶然性 B.普遍性 C.特殊性 D.波动性 170.公共支出的挤出效应在经济生活中,(D)

A.通常指公共支出的负面效应 B.通常指公共支出的正面效应

C.通常指公共支出的替代效应 D.可能产生负面效应,也可能产生积极效应 171.政府从事财政收入活动的首要目的是(A)。

A.获取财政资金 B.进行收入再分配 C.改善资源配置 D.稳定经济 172.从公共产品的特点来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而进行筹资的最佳财政收入手段是(B)。A.政府债务 B.国家税收 C.企业利润 D.政府收费 173.衡量宏观税收负担水平的指标是(C)

A.企业缴纳税收总额/国内生产总值 B.企业缴纳税收总额/企业利润总额 C.税收收入/国内生产总值 D.税收/产品收入产值

174.下列产品或服务中,具有效用不可分割性特征的是(C)

A.融服务

B.住宅 C.国防服务

D.石油 175.瓦格纳法则的研究对象是(C)A.财政收入规模

B.财政收入结构 C.财政支出规模

D.财政支出结构

176.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C)

A.纳税人

B.税率 C.课税对象

D.纳税环节 177.行政管理支出不包括(D)履行职能所需的经费:

A.政府各级权力机关B.行政管理机关C.司法检察机关D.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 178.国防支出的规模以(C)来衡量。

A.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的比例B.国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C.国防支出占财政支出和国民收入的比例D.国防支出与经济建设支出的比例 179.不属于国防支出外部效应的是(D)A.带动高新技术的发展B.促进民用科技的提高 C.拉动国内需求D.推动军事人员教育的发展

180.农村义务教育的资金筹集应主要由(B)承担。

A.农民个人 B.国家财政 C.银行贷款 D.社会集资 181.文教科卫支出属于一种(A)A.社会消费性支出 B.积累性支出C.转移性支出 D.生产性支出 182.公共卫生的资金筹集主要由(A)来解决。

A.财政拨款 B.个人付费C.商业保险 D.银行贷款

183.计划免疫是一种(A)A.纯公共产品 B.准公共产品C.私人产品 D.劣值品 184.高等教育是一种(B)A.私人产品 B.准公共产品 C.纯公共产品 D.劣值品 185.大部分基础设施部门提供的产品都属于(C)A.公共产品 B.私人产品 C.混合产品 D.纯公共产品 186.下面哪个行业是基础产业(B)A.服装业 B.农业 C.餐饮业 D.家具业

187.按照公共产品受益范围的标准,应由地方政府负责提供的公共产品是(B)A.国防 B.消防 C.外交 D.航空 188.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B)A.社会救济 B.社会保险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189.根据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我国社会保险的筹资模式应采用(C)A.现收现付式 B.完全基金式C.部分基金式 D.财政拨款解决 190.社会救济属于(B)A.购买性支出 B.转移性支出C.积累性支出 D.生产性支出

191.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对于医疗.生育.失业等方面的保险,一般采用(A)筹资模式。

A.现收现付式 B.完全基金式C.部分基金式 C.财政拨款解决 192.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高层次为(D)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优抚 D.社会福利 193.在下列税种中税负不易转嫁的税种是(B)A.增值税

B.公司所得税

C.消费税

D.营业税 194.解决自然垄断的有效措施有(C)A.征税 B.采取反垄断措施 C.公共定价 D.收费

195.政府在为自然垄断产品定价时,会产生企业亏损问题的定价方法是(A)A.边际成本定价 B.二部定价 C.平均成本定价 D.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定价 196.消费税计税依据采取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两种计算方法,因此,下列项目中采用从量定额征税的是(A)

A.汽油 B.化妆品 C.小汽车 D.金银首饰 197.我国在进口货物或物品时,不征收(C)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关税 198.下列项目中不属于规费的是(A)

A.过桥收费 B.护照费 C.商品检验费 D.毕业证书费 199.对公共设施使用者收取使用费时,是依据使用者的(C)A.收入状况 B.能力状况 C.受益状况 D.财产状况 三.多项选择

1.奴隶制国家财政收入主要包括(ABC)。

A.国王土地收入 B.贡物和掠夺收入 C.军赋收入 D.捐税收入 E.公债收入 2.分税制的类型包括(BD)。

A.结构型分税制B.彻底型分税制 C.规模型分税制D.适度型分税制 E.分散型分税制 3.在税收分类中,增值税属于(ACE)。

A.流转税 B.资源税C.从价税 D.从量税E.中央地方共享税

4.按我国税法规定,下列各项所得中,可以免缴个人所得税的项目有(BC)。

A.工资薪金所得 B.国债利息所得C.省级科研成果奖奖金D.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E.偶然所得 5.公债产生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BCD)。

A.生产力的发展 B.国家职能的扩大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 D.社会上存在着闲置资本 E.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

6.与一般工商信用比较,财政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具有的特点是(ACE)。A.有偿性 B.长期性C.专用性 D.灵活性 E.社会性

7.下列各项中,属于财政补贴的项目是(ACD)。

A.财政支付企业建设贷款的利息 B.国家拨付的企业建设资金 C.国家对企业实行的税收优惠 D.国家弥补国有企业的亏损 E.国家对低收入居民提供的廉租住房

8.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国民收入分配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BCDE)。A.财政收入额下降 B.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例下降 C.国有企业留利下降 D.居民收入增长 E.预算外资金增长

9.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体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BD)。A.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B.政府职能的转变C.债券和股票进入市场 D.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E.企业公平竞争,优胜劣汰 10.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实施手段有(AD)。

A.增加政府开支 B.减少政府开支C.增加税收 D.减少税收E.降低利率 11.资本主义国家财政支出主要包括(ABCDE)。

A.国家行政支出B.军事支出 C.社会福利支出 D.教育支出 E.经济发展支出 12.哪种公债是按公债本位划分的?(CE)。

A.国内公债 B.国外公债 C.实物公债 D.普通公债 E.货币公债 13.税收的基本特征包括(ABD)。

A.无偿性 B..强制性 C.社会性 D.固定性 E.补偿性

14.我国1994年进行的增值税税制改革的内容有(ACDE)。A.由价内税改为价外税 B.由从量税改为从价税 C.明确扣除范围 D.确定合理的税率水平E.改革计税依据

15.我国拟开征.尚未开征的税种有(AD)。

A.遗产税与赠与税B.特别燃油税C.证券交易税 D.社会保险税 E.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16.下列国债发行方法中,哪些属于公开发行方式?(ACD)。A.由财政部直接向社会发行 B.采取强制性摊派方式发行

C.政府委托银行代售 D.在金融市场上出售 E.由中央银行承购后再向社会转售 17.下列支出项目中,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是(AB)。

A.政权机构执行公务的费用 B.公务员工薪 C.支付国债利息 D.财政补贴 E.基本建设投资 18.以下财政支出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是(ABC)

A.行政管理费支出 B.各项事业的经费支出C.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 D.债务利息 19.广义的财政收支范围包括(AB)。

A.国家预算收支 B.预算外收支 C.国有企业财务收支 D.国有银行信贷收支 E.制度外收入 20.按照财政资金使用主体的性质分类,财政支出可分为(ABC)。

A.经济建设支出 B.行政经费支出 C.国防经费支出 D.购买性支出 E.转移性支出 21.我国财政政策的目标是(ABCDE)。

A.稳定价格B.收入合理分配C.社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D.经济增长 E.国际收支平衡 22.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ACDE)。

A.经济性因素 B.支出结构C.社会性因素D.法律性因素E.政治性因素

23.税式支出的形式主要有(ABCDE)。

A.税收豁免B.纳税扣除C.税收抵免D.延期纳税E.优惠税率 24.下列税种中属于商品课税的是(ABD)。

A.增值税B.消费税C.企业所得税D.关税E.个人所得税 25.按预算编制的内容分类,可以分为(AB)。

A.单式预算B.复式预算 C.增量预算 D.零基预算E.效绩预算 26.下列税种中属于从价税的是(ADE)。

A.房产税 B.资源税 C.车船使用税 D.企业所得税E.个人所得税 27.我国增值税的纳税人包括(ABCDE)。

A.生产销售货物的单位和个人B.提供加工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C.提供修理劳务的单位和个人D.提供修配劳务的单位利个人E.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28.国债的发行方式通常包括(ABCDE)。

A.固定收益出售 B.公募拍卖C.连续经销 D.直接推销E.综合方式 29.税负转嫁的方式有(ABC)。

A.前转B.后转C.消转 D.税收资本化E.停转

30.按照我国现行分税制的规定,下列税种属于共享税的是(AC)。A.增值税B.消费税C.资源税D.关税E.证券交易税 31.财政政策的工具主要有(ABCD)。

A.税收 B.公债C.政府投资D.公共支出E.国家预算 32.预算外资金管理新措施主要包括(ABCDE)。

A.预算外资金范围的重新界定B.部分预算外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C.严格控制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规模D.建立预算外资金收支预决算制度 E.严格规定预算外资金的使用范围

33.按照调节国民经济总量的功能划分,财政政策类犁包括(CDE)。A.内在稳定的财政政策B.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C.扩张性财政政策 D.紧缩性财政政策E.中性财政政策

34.税收对经济选择行为的影响体现为税收效应,具体包括(AB)。A.收入效应 B.替代效应C.税收中性D.税收乘数E.税收增长弹性 35.我国现行税率分为(ABCD)。

A.比例税率B.定额税率C.全额累进税率D.超累税率E.定量税率 36.与课税对象关系密切的术语包括(ABD)。A.税目B.计税依据C.纳税期限D.税源E.偷税漏税 37.行政改革的基本内容是(ABDE)。

A.转变职能B.理顺关系C.增加收入 D.精兵简政E.提高效率 38.市场失灵的表现是(ABC)。

A.公共产品B.外部效应C.不完全竞争 D.收入分配不公E.经济波动与失衡

39.政府预算编制的核心内容,是要确定各收支项目的具体数额,确定预算指标数,确定数额的方法主要有(ABCDE)A.基数法 B.序数法C.比例法D.定额法E.综合法 40.预算外资金具有(BCE)的特点。

A.经济性B.财政性C.专用性D.集中性E.分散性

4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所具有的职能是(ABC)。A.资源配置B.收入分配C.经济稳定D.调节经济E.监督经济 42.资本主义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有(ABCD)

A.税收 B. 债务收入 C.国有企业收入 D.各种制度性收费 43.以下属于财政支出的原则的是(ABC)A.量入为出的原则B.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原则 D.厉行节约.讲求效益的原则D.量出为入的原则 44.以下属于社会保障的内容的是(ABCD)

A.社会救助 B.社会福利中的一部分C.社会优抚 D.社会保险 45.影响财政集中率的因素主要有(ABCD)

A.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B.经济管理体制的模式C.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D.分配政策 46.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税率有(BCD)

A.低税率6% B.基本税率为17%C.低税率为13% D.出口适用零税率 47.私人部门经济和公共部门经济活动的差异有:(ABD)A.活动范围 B.活动方式C.活动目的 D.活动手段 48.属于财政的职能有(ACD)

A.资源配置职能 B.物价稳定职能 C.收入分配职能 D.经济稳定职能 E.充分就业职能49.税收的财政收入原则,具体体现为(AD)原则。

A.弹性

B.慎选税种 C.慎选税源

D.充足

50.对国际税收的理解应该是(ABCD)。

A.国家之间的分配关系 B.以国家税收的存在为前提

C.国家之间的特定税种 D.国家之间的税务协调关系

51.决定国债适度规模的因素主要有(ACD)。

A.国家的偿债能力

B.国家的基建规模

C.认购者的负担能力

D.国债的使用方向.结构与效益

52.当前,我国国债流通转让可以采取(ABCD)等方式。

A.国债贴现

B.国债的现货交易 C.国债的期货交易

D.国债的回购业务

53.指出国债利率的决定因素(BD)。

A.国家的政策

B.社会资金余缺状况

C.平均利润率

D.企业债券利率

54.指出紧缩财政政策的手段(AB)。

A.增收

B.减支

C.发行债券

D.动用预备费

55.财政补贴按形式分,可以分为(ABCD)。

A.价格补贴

B.政策性亏损补贴 C.财政贴息

D.消费补贴

56.在我国分税制体制中,属于中央的财政支出有(ABC)。

A.地质勘探费

B.国防支出 C.债务还本付息支出

D.价格补贴支出

57.农业投资的资金来源(ABCD)。

A.国家投资

B.农户投资 C.银行贷款

D.外资投资

58.政府对农业的干预在生产方面所使用的手段有(ABCD)。

A.低息贷款

B.无息贷款 C.直接补贴

D.间接补贴

59.一般政策性银行的资金来源于(ABCD)。

A.是向金融机构发行金融债券 B.向社会发行国家担保的债券

C.举借外债 D.靠设立一些基金筹得部分资金和部分保险基金节余资金

60.国防费的提供方式(AB)。

A.政府组织公共生产并采取公共提供

B.私人组织生产并与政府采购制度相结合C.政府组织私人生产并采取公共提供

D.私人组织生产并采取公共提供

61.行政管理费的控制措施有(ABCD)。

A.建立公务员系列的竞争机制 B.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精简机构

D.厉行节约.勤俭办事 D.其他措施

62.指出政府应投资的范围(ABC)。

A.基础设施

B.支柱产业 C.农业

D.家装行业

63.指出属于政府采购的方式(AB)。

A.指标性采购

B.非指标性采购 C.团体采购

D.非团体采购

64.以国家预算的编制方法为依据,分为(AB)。

A.零基预算

B.增量预算 C.单式预算

D.复式预算

65.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主要通过(ABCD)体现出来。

A.直接提供农产品贡献 B.提供市场贡献 C.提供要素贡献

D.提供外汇贡献 66.影响行政管理费支出的因素主要包括(ABCD)。

A.政府职能 B.政府机构规模 C.行政管理费支出的控制 D.支出效率

67.在国际上,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进行分类,一般分为(ABC)。

A.经常性支出

B.净贷款支出 C.资本性支出

D.住房与社区生活服务支出

68.我国按财政支出的性质进行分类,通常可以分为(CD)。

A.国防费支出 B.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支出 C.购买性支出 D.转移性支出

69.影响一国国防支出的因素主要包括(ABCD)。

A.地域的大小 B.国际局势的变化 C.国家的综合势力 D.一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70.政府采购与非政府采购的差异之处在于(ABCD)。

A.采购的资来源不同 B.采购的主体不同 C.采购的规范程度不同 D.采购的经济影响不同

71.影响财政支出的因素(ABC)。

A.政治

B.经济 C.社会

D.国家职能的大小

72.以国家预算的形式差别为依据,分为(CD)。

A.零基预算

B.增量预算 C.单式预算

D.复式预算

73.国家预算的编制原则(ABCD)。A.计划性

B.政治程序性 C.法律性

D.公开性

74.指出属于预算外资金的范围(ABCD)。

A.地方财政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B.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C.国有企业及主管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D.地方和中央主管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

75.指出属于地方财政支出的项目(AC)。

A.城市维护支出

B.国防费 C.价格补贴支出

D.外交支出

76.指出下列收入项目不中属于市场分配的范畴(ACD)。

A.公务员工资

B.企业利润 C.军队人员的工资

D.事业单位职工工资

77.指出下列收入项目中不属于财政分配的范畴(AB)。

A.租金收入

B.股息收入 C.公共医疗

D.社会福利

78.企业收入是指国家以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身份,以(ACD)形式取得的财政收入形式。

A.利润上缴

B.税金 C.股息与红利

D.租金和资产占用费

79.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ABCD)。

A.经济发展水平B.生产技术水平C.分配政策与分配体制

D.价格水平或通货膨胀水平

80.在下列项目中属于营业税的特点的是(ABCD)。

A.课征普遍,遍及整个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中的建筑业 B.不论行业所处的地域不论行业的 16 经济性质 C.实行比例税率。税率一般为3%或5%,个别行业除外 D.计征简便

81.在下列项目中属于所得课税有四个方面的特点(ABC)。

A.税负相对公平B.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C.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权益 D.课税无弹性

82.我国国债的功能主要表现为(ABD)。

A.弥补财政赤字 B.筹集建设资金 C.调节企业财务收支 D.调节经济运行

83.财政补贴按形式分,可以分为(ABCD)。

A.价格补贴

B.消费补贴 C.财政贴息

D.企业亏损补贴

84.我国分税制体制中,属于中央的财政支出有(ABC)。A.地质勘探费

B.国防支出 C.债务还本付息支出 D.价格补贴支出

85.指出属于我国财政政策的目标(BCD)。

A.企业收支平衡 B.经济适度增长

C.收入合理分配

D.社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

86.我国实施的稳健财政政策的主要措施(AB)。

A.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B.压缩国债规模 C.增加国债规模

D.动用预备费

87.指出下列收入项目中属于市场分配的范畴(ABC)。

A.企业职工工资

B.企业利润 C.财产收入

D.社会保障 88.指出下列收入项目中属于财政分配的范畴(CD)。

A.租金收入

B.股息收入 C.医疗保健

D.基础教育

89.经济稳定通常包括(ABCD)。

A.充分就业

B.物价稳定 C.适度的经济增长率

D.国际收支平衡

90.指出下列项目中属于实现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ABCD)。

A.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 B.规范工资制度 C.加强税收调节D.通过转移性支出

91.现行税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ABCD)。

A.生产型增值税不能解决增值税重复征税问题 B.个人所得税的税率偏多,且实行分项课征

C.内外资企业的两套税制尚未统一,两套税制,两种待遇 D.农业税负担偏重

92.财政转移性支出主要包括(CD)。

A.债务利息支出 B.行政管理支出 C.税收支出 D.财政补贴 93.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包括(ABCD)A.行政支出 B.公安支出 C.国家安全支出 D.司法检察支出 94.下列支出中,属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是(CD)。

A.食品支出 B.住房支出 C.公安.司法.检察支出 D.国防支出 95.积极财政政策应当是(AB)。

A.根据当前经济态势所实行的积极应对的财政政策B.相机抉择的公共财政政策 C.自动稳定的公共财政政策 D.主要通过物质刺激的财政政策 96.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有(ABD)。

A.纳税人 B.征税对象 C.纳税环节与纳税期限 D.税率

97.瓦格纳从以下哪些方面解释了公共支出的增长问题(BC)。

A.国家活动范围的扩大B.市场主体关系的复杂化要求相关的司法.行政制度 C.城市化的发展和人口密度的增加D.战争使财政支出大幅度提升 98.致使公共部门履行资源配置职能原因是(ABCD)。

A.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存在 B.外部效应的存在C.不完全竞争状态的存在 D.分配不公平99.属于资源配置领域的市场失灵的是(ACDE)。

A.公共产品 B.失业和通货膨胀C.外部性问题D.市场不完全 E.偏好不合理 100.具有“自动稳定”经济作用的财政制度主要包括(BC)A.累退性商品税制度 B.累进性所得税制度C.失业救济金制度

D.财政贴息制度 E.税收优惠制度

101.下列支出中属于转移性支出的有(BC)

A.行政管理费支出B.社会保障支出C.财政补贴支出D.国防支出E.文教卫生事业费支出 102.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相对指标包括(ABC)A.财政支出水平B.边际财政支出倾向C.财政支出弹性

D.财政支出边际效益 E.财政支出边际成本

103.按我国消费税制度规定,下列商品中,属于消费税课税对象的是(ABE)

A.香烟

B.小汽车C.高档家具

D.液晶电视E.酒精 104.公债的基本特征是(ACD)

A.自愿性 B.固定性C.有偿性

D.灵活性E.强制性 105.下列税种中,属于从价税的是(ACDE)

A.增值税 B.消费税C.营业税 D.关税E.房产税 106.行政管理支出包括(ABCD)A.行政管理费B.公检法经费C.武装警察部队经费D.外交支出

107.要控制行政管理支出,就要掌握好几个比例关系(BCD)A.行政管理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B.行政管理支出与经济增长的比 C.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D.行政管理支出与经济建设支出的比例 108.下列支出项目中,哪些属于公用经费支出(BCD)A.工资 B.公务费 C.修缮费 D.设备购置费 109.下列支出中,哪些属于人员经费支出(ACD)A.奖学金 B.业务费C.补助工资 D.职工福利费 110.科学研究的经费可以来自以下渠道(ABCD): A.财政拨款 B.民间信用C.企业投资 D.银行贷款

111.医疗事业的资金来源可以从以下渠道获得(ABCD)A.政府的医疗支出 B.医疗保险费C.社会慈善机关的援助 D.私人支付医疗费 112.在医疗卫生市场上,政府免费或半免费提供的服务是(ABCD)A.传染病的防治B.卫生教育和宣传C.计划免疫D.卫生监督与执法 113.基础设施的生产组织形式有(ABCD)

A.公有公营 B.公有私营 C.私有私营 D.社区和使用者提供 114.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由(ABCD)部分组成。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济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115.属于我国社会保险内容的是(ABCD)

A.生育保险 B.养老保险 C.医疗保险 D.失业保险 116.一般来说,可供选择的社会保险筹资模式有以下几种(BCD)

A.社会保障税 B.现收现付式 C.部分基金式 D.完全基金式 117.政府对社会保险市场干预的理由是(ABCD)

A.私人保险面临的“相反选择” B.私人保险公司降低社会风险的能力较弱 C.降低决策成本D.出于收入再分配的考虑

118.一国在选择主体税种时应考虑的因素有(AB D)

A.经济发展水平B.国家税收职能的侧重面C.税收成本 D.一国的经济管理水平119.通过征收特定受益税为公共提供筹措资金需具备的条件是(BCD)

A.消费上具有非排斥性B.受益对象可确认C.受益量在一定程度可确认D.税收收入专款专用 120.以下关于拉弗曲线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BCD)

A.表明税率和税收收入的函数关系B.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

C.取得同样多的税收,可采取不同的税率D.从理论上讲税率与税收收入之间存在最优结合 121.在税制设计中可减少税收超额负担的措施有(ACD)

A.尽可能采用中性税收

B.尽可能对需求弹性大的商品征税 C.尽可能避免高税率

D.尽可能对需求弹性小的商品征税 122.政府通常采用的激励投资的税收政策有(ABCD)A.减免所得税B.快速折旧C.投资抵免 D.财政补贴 123.影响税负转嫁与归缩的因素有(ABCD)

A.供求弹性

B.计税单位

C.课税对象 D.课税范围

124.下述关于垄断条件下税负转嫁规律的表述中正确的有(BC)A.在供给具有无限弹性的情况下,垄断者不负担税负。B.在边际成本递增的情况下,垄断者将负担大部分税负。

C.从价税与从量税相比较,从价税使垄断者的税负大于从量税。D.对垄断利润征税,将会使垄断者减少产量。125.下列税种属于流转税类的是(ABC)

A.增值税 B.营业税 C.消费税 D.房产税 126.一个人的真实收入取决于下述哪些因素(ABCD)

A.个人的收入水平B.法律上承担的税负C.别人转嫁给他的税负 D.他转嫁给别人的税负 127.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从供求弹性角度来看税负具有以下转嫁规律(BCD)A.供求弹性相等时,税负由纳税人负担

B.供给有弹性需求完全无弹性时买方负担全部税负

C.需求曲线相对于供给曲线较平坦,税负大部分由卖方负担 D.供给有弹性需求具有完全弹性时,卖方负担全部税负

128.在二部定价法之下,产品价格主要由以下内容组成(ABCD)A.固定成本 B.变动成本C.固定费用 D.从量费用

129.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某些产品实行公共定价的原因是(ABCD)A.弥补垄断损失 B.稳定市场价格C.缩小分配差距 D.获取财政收入

130.在自然垄断条件下,保证企业财务收支平衡的公共定价方法有(BD)A.边际成本定价法 B.平均成本定价法C.固定成本定价法 D.二部定价法 131.政府稳定农产品价格的主要原因是(BC)A.增加财政收入 B.农产品供求弹性不对称

C.农产品是家庭生活资料的基本来源 D.农产品是一些工业企业生产资料的基本来源 132.在竞争市场上以公平为目标的公共定价对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有(ABCD)A.使价格偏离产品边际成本 B.改善了收入分配状况 C.提高了低收入者的实际购买力 D.扭曲了产品的相对价格 133.公债的特点是(AB)

A.有偿性 B.自愿性 C.固定性 D.期限性 134.公债按不同的债务契约形式,可以分为(AB)A.公债券 B.合同型借款 C.记名式债券 D.记账式债券 135.公债的发行价格有(ABC)

A.平价发行 B.溢价发行 C.折价发行 D.贴现价发行

136.偿付公债的资金来源主要有(ABC)

A.预算结余 B.政府投资收益 C.税收 D.政府行政性收费 137.企业所得税征收时,允许在税前列支的税是(BCD)A.增值税 B.消费税C.营业税 D.城市维护建设税

138.关联企业间的购销业务不能按照独立企业间的业务往来作价时;税务机关有对其交易价格进行调整,调整的方法是(ABC)

A.按照独立企业间同类业务活动的价格B.按再销售的第三者的价格 C.按成本加合理的费用和利润D.按关联企业之间协定的价格 13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城市维护建设税分别与消费税.增值税和营业税同时缴纳

B.城市维护建设税应当保证用于城市的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的维护建设 C.城市维护建设税按纳税人所在地的不同分别规定不同的税率 D.在集市上出售商品的个体商贩和个人,一律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 140.下列各税种中属于对资源课税的税种是(ABCD)

A.土地增值税 B.耕地占用税C.城镇土地使用税 D.资源税E.房产税 四.判断题

1.购买性支出和政府转移性支出都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商品和劳务的销售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的条件。(√)

2.财政转移性支出不可能改变在初次分配中形成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3.社会保险是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4.劳动力再生产费用的增长幅度是关系到国民收入中财政收入所占比重的重要因素,它制约着财政收入规模的下限指标。(╳)5.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主要看税款是否能转稼。(√)6.中央税是指由中央政府征收和管理使用并支配使用的税种(╳)7.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居住并有所得的个人,以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但有来源于我国境内所得的外国人。(√)8.经济性重复征税是指由于同一课税对象或同一税源的不同纳税人分别征税所造成的 重复征税。(√)9.长期国债的付息方式一般是分次支付,而短期国债付息方式则是到期一次支付。(√)10.财政赤字对经济的发展是有害的。(╳)11.正是由于市场失灵的存在,个人与经济组织无能为力,才需要政府财政的介入,用非市场的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12.政府可通过通过垄断经营一些需求弹性小.利润高的行业来直接获取财政收入。(√)13.转移性支出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直接的,而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14.政府采购的范围一般只限于商品和工程。(╳)15.最低生活保障的给付一般采取现金救助方式。(√)

16.政府一旦拥有垄断性企业的所有权,可以根据公共的利益来决定产量和价格,以求得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尽管从理论上是做不到的。(╳)17.一般认为,以收益和财产为课税对象的税种是直接税;以商品.营业收入.劳务收入为课征对象的税种是间接税。(√)

18.消费税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19.资本预算主要包括对国有企业和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其收入来源主要为经常预算的结余及债务收入。(√)

20.累进的所得税是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21.凡是以政府为主体的活动都是财政活动。(╳)22.由于政府的各项活动都难免涉及资金的收支问题,因此,财政活动构成了政府经济活动的基础。(√)23.我们习惯上将由家庭和企业这两个部门形成的经济称为私人经济,而把政府部门形成的经济成为公共经济。(√)

24.私人部门是追求私人自身利益的,而公共部门则是完全追求公共利益的,没有个人的私利可寻。(╳)25.一个国家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对财政支出结构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6.政府的运行总是以政治权力为基础和前提,而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权力不能创造财富,却可以支配财富,甚至凌驾于经济之上支配经济,这正是政府机制的缺陷和政府干预失效的最根本原因。(╳)27.在衡量财政支出规模时,无论是绝对指标,还是相对指标,都存在一个针对物价变化进行调整的问题。(√)28.消耗性支出,也称消费性支出,是指政府以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方式消耗或运用社会资源。(╳)29.从保险产品或服务的属性来说,它实际上是一种私人产品,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30.从广义上说,财政学就是研究政府经济活动的经济学,也即公共部门经济学。(√)31.社会公平是指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阶层居民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平均不等于公平,但不会背离社会公平。(╳)32.经济增长职能是财政首要的和最基本的职能。(╳)33.如果一个社会能够同时实现生产效率和交换效率,那就意味着该社会能够在既定资源和技术限制下,生产出最大数量的产品组合,而且该产品组合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需要。(╳)34.皮科克和怀斯曼关于财政支出增长的理论也被称为“时间型态理论”或“梯度渐进增长论(√)35.消耗性支出,也称购买性支出,是指政府以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方式消耗或运用社会资源,包括财政消费支出和财政投资支出(√)

36.在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发展已经克服了自身的种种缺陷,市场失灵现象不复存在。(╳)37.如果物价总水平上升主要是由财政赤字引起的,国家财政就能在GDP再分配中分得更大的份额。(╳)

38.税收起征点比免征额的优惠面更加广泛。(╳)

39.所得课税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不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

40.企业所得税的课税对象是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内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41.规范的收费应以法制为基础。(√)42.以财政支出是否以商品和服务相交换为标准,可将全部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两类,这种分类方法具有较强的经济分析意义。(√)

43.财政的行政管理支出指的就是财政用于行政管理机关的费用支出。(╳)44.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改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财产保险。(╳)45.国债发行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然而国债发行也可以牵动财政赤字的出现。(╳)46.国家借款是最原始的举债形式,具有手续简便.成本费用较低等优点,因而现代国家在对民众和企业借款时仍主要采用这一方式。(╳)

47.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三个牲特征(√)

48.居民个人或企业包括商业银行购买公债,不仅会导致货币供给量增加,且会改变货币供 21 给结构(╳)49.积极财政政策只能作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中短期财政政策,不能作为长期政策,长期仍应坚持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

50.松的财政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必然使社会总需求扩大。(√)51.国家财政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52.公共财政的理论基础是“公共产品”理论。(╳)53.在各种财政手段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税收。(╳)54.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是国有资产的生产者和经营者。(╳)55.所得税作为一个独立的税种最早出现于法国。(╳)

56.关税包括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但大多数国家不征收过境税。(√)57.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国家管理国有资产的基本制度。(√)

58.新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统一税法.公平税负.简化税制.合理分权.理顺关系,进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税制体系。(√)

69.通过发行政府债券即借债的方法来弥补财政赤字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60.“不干预”是亚当·斯密经济学说的最基本观点。(√)61.税收支出是财政分配结构的中心环节。(╳)

62.财政收入的数量界限即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该界限的确定具有主观性。(╳)63.财政分配中的量入为出的含义是以国家最基本的财政支出需要来确定财政收入。(╳)64.在财政分配中,购买支出的实现不换回等价的商品和劳务。(╳)65.在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对社会生产经营部门的支出主要指对公共工程和自然垄断行业的支出。(√)

66.有偿性财政支出形式产生的最直接原因是经济发展的需要。(╳)67.按受益原则征收财政收入可以使社会成员的福利损失降至最低。(√)68.纳税人缴纳的流转税能够随商品价格运动转嫁由消费者负担。(√)

69.总值型的流转税可减少或消除重复征税.重叠征税,以及产品间或企业间税负不平衡的问题,使税收负担合理,税收收入稳定。(╳)70.流转税纳税义务人即税负人。(╳)

71.税务机关在征税过程中,是否征税或征收多少税款,可以与纳税人协商议定。(╳)72.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税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73.税收收入与企业收入是同等性质的财政收入形式。(╳)74.消费税和增值税都是实行多环节征收的税种。(╳)75.增值税属于价内税。(╳)

76.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如果因自然灾害而造成损失,应将损失货物的进项税额从当期发生的进项税额中扣减。(√)77.计算增值税应纳税额时,准予计算进项税额抵扣的货物运费金额是指在运输单位为货主开具的发票上注明的运费和政府收取的建设基金。(√)

78.我国现行增值税在实际使用中不允许扣除固定资产所含的税负,这种类型属于收入 型增值税。(╳)

79.我国现行的消费税均采用定额税率与比例税率相结合的办法征税。(√)

80.凡是纳税企业都要缴资源税。(╳)

81.财政支出增长论是由皮考可与威斯曼率先提出来的。(╳)

82.抵免法是一国政府对其居民已纳国外税款,允许其从来源于国外的所得中作为费用 扣除,就扣除后的余额征税。(╳)

83.市场提供私人物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满足私人需要。(╳)

84.根据现行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中央固定收入包括:关税.海关代征的消费税与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中央企业所得税等。(╳)

85.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因此政府的分配政策与分配体制是决定财政收入 规模的根本因素。(╳)

86.对所有在我国的外商投资企业一律实行二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政策。(╳)

87.实行起征点制度时达到起征点之后只就超过的部分计算纳税,而实行免征额制度时 对达到免征额的就其全部所得计算纳税。(╳)

88.对外商投资企业分得的利润用于再投资实施退税33%的税收优惠政策。(╳)

89.在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中,所有课税对象均采适用超额累进税率。(╳)

90.在我国增值税的计算中,所有的外购材料.设备的增值税税款都允许抵扣。(╳)

91.引起国际重复征税的原因并非源于收入管辖权与地域管辖权的冲突。(╳)

92.国债的利率由市场利率.银行利率.政府信用和社会资金余缺的状况而定。(√)

93.决定国债规模的主要因素是政府的偿债能力。(╳)

94.中央银行买入国债,商业银行准备金减少,基础货币减少;反之中央银行卖出国债,商业银行准备金增加。(╳)

95.国家通过征收遗产税.赠与税调节由于资源条件和地理条件而形成的级差收入;国 家通过征收资源税调节个人财产分布。(╳)

96.在资源配置过程中,通常通过财政配置起到对资源的基础配置作用,通过市场配置 起到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

97.在经济萧条时,税收自动增加,失业救济金支出自动减少,在经济繁荣时,税收下 降,失业救济金支出自动增加,经济会自动处于平衡和稳定之中。(╳)

98.正的外部效应是指一个厂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可以为他人带来经济利益也得到了应有的经济报酬。(╳)99.私人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特征。这是与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相对应的。(╳)

100.关税政策仅体现在于对进口产品的税率的调整。(╳)

101.如果出现通货膨胀,物价上涨,财政从国民收入中会得到两部分所得。一部分是 GDP正常增量的分配所得,一部分是价格再分配所得,即“通货膨胀税”。(√)

102.从各地区财政收入的构成来看,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 比经济越发达,财政收入的规模越大,在地方财政收入中的比重越高,反之,则低。(√)

103.零基预算与部门预算的区别在于零基预算反映的是预算的编制方法而部门预算反映的是预算内容的细化。(√)

104.负的外部效应是指一个厂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没有为他人带来经济利益也没有受到应有的经济处罚。(╳)

105.如果一国实行以比例税为主体的税制,纳税人适用的税率会随着名义收入增长而 增长,从而财政获得的份额会增加;反之,如果实行的是累进税为主体的税制,税收收入的增长率等于物价上涨率,财政收入只有名义增长而无实际增长。(╳)

106.超额累进税率是根据课税对象的全部按照与之相适应的税率计算纳税,就是依据 课税对象对应的最高级次的税率计算纳税。(╳)

107.低税法是指一国政府对本国人来源于国外的所得单独制定较低税率以减轻国际重 复征税的方法。(╳)

108.财政政策侧重于调整经济总量,而货币政策则侧重调整经济结构。(╳)

109.财政支出的成本效益分析法适用于文教科卫支出与经济建设支出。(╳)

110.外商投资企业的外籍职工与我国职工在个人所得税方面享受同等的税收政策。(╳)

111.实行起征点制度时达到起征点之后全部所得计算纳税,而实行免征额制度时 对超过免征额的部分计算纳税。(√)

112.以权谋私是市场缺陷的一种表现形式。(╳)

113.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认为只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它所产生的结果就必定符合帕累托效率。(√)

114.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认为任何一种帕累托效率状态都能通过完全竞争市场来实现。(√)

115.斯密认为政府的职能之一是进行收入再分配。(╳)

116.马克思认为用于所有的生产性活动都必须由政府来进行。(√)117.市场缺陷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118.当一种产品采用公共提供的方式来消费时,并不意味着一定要采用公共生产的方式来生产。(√)119.公共产品在消费中可进行数量上的分割。(╳)120.免费开放的公园属于公共产品。(╳)

121.提供给贫困者的免费食品属于公共产品。(╳)

122.不同的个人消费等量的公共产品并不一定获得等量的利益。(√)

123.一般来说,正的外部性会导致产品供应量的过度,而负的外部性则往往表现为产量供应的不足。(╳)

124.垄断行业必然具有规模经济效应。(╳)

125.沉淀成本的存在会阻止潜在竞争者的进入,从而造成进入壁垒。(╳)126.为了控制污染,政府可以向产品的买方或卖方征税,且都可以达到均衡的结果。(√)127.政府补贴应该只给那些收益外部化的企业,而对于成本外部化的企业只能采取限制性措施,如征税或罚款等。(╳)

128.自然垄断行业的厂商如果按照平均成本定价,就无法补偿其生产成本;而按照边 际成本定价,就能达到不赢不亏。(╳)

129.单靠市场机制不可能解决收入分配的公平问题。(√)

130.采用现收现付制比较灵活,可以随着物价的变化和人口的变化调整社会保险税率,从而避免通货膨胀侵蚀养老金。(╳)131.一般商品消费税是累进的。(╳)

132.各种税收方式在调节收入分配方式时都会产生效率损失。(√)

133.当公共产品的收入边际效用弹性为1或小于1时,累进的税收使公共提供具有有利于低收入者的再分配效应。(√)

134.当权者追求自身利益意味着他会无限制地扩大政府收支为自己的物质享受服务。(╳)

135.因为国防是纯粹的公共产品,所以它的生产和提供过程都不可能有市场和企业介入。(╳)

136.在通货紧缩时,增加国防支出的比重,就会促进某些生产资料价格的回升。(√)137.行政管理费用的超常增长,并不总是与国家行政管理机构的膨胀有关。(╳)138.文教科卫支出是一种单纯的非生产性支出。(╳)139.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教育是一种优值品。(√)140.据教育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从免费的高等教育中获益最多的是中高收入者阶层的学生,24 而低收入阶层的学生并没有免费或低收费而有显著改善。(√)141.R&D的投入应主要由政府承担。(╳)

142.公共卫生是一种纯公共产品,具有极强的外部效益,其资金筹集主要由财政拨款解决。(√)

143.基本医疗是一种纯公共产品,政府免费提供是一种最有效的消费方式。(╳)144.免费的高等教育是一种通过税收把富人的收入向穷人转移的公平机制。(╳)145.文教科卫是一种单纯的消费性支出,对物质财富的生产贡献不大。(╳)146.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并存,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走向。(√)147.非义务教育应采用市场提供为主.政府补贴为辅的筹资方式。(√)

148.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对于医疗.生育.失业等方面的保险,一般采用完全基金制的筹资模式。(╳)

149.社会保险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在计划刚开始的时候缴费率高,随后,就可以降低缴费率,以保持收支平衡。(╳)150.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是社会救济。(╳)

151.社会保险是国家按照市场等价原则举办的一种社会保障计划。(√)152.社会保险的受益与支付是一种完全对应的关系。(╳)153.社会保险的资金来源完全来自于财政拨款。(╳)154.社会救济的享受对象应该是全体公民。(╳)

155.政府的养老保险支出,来自于人们缴纳的社会保障税,故政府养老保险的支付将减少人们实际可支配的收入,从而使他们的储蓄也相应减少。(√)

156.在市场资源配置相对有效的情况下,政府在税制设计中应以校正性原则为主。(√)157.税收中性原则与校正性原则都是为了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目标。(√)158.所得税和消费税都属于直接税。

(╳)159.对必需品征收缴纳个人所得税。

(√)160.对必需品征收商品税在收入分配方面具有累退效应。(√)161.直接税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以及不动产税等。(√)

162.在我国消费税属于一般商品税。

(╳)163.税收的征收成本仅指税务机构的征管成本。

(╳)164.维持平均税率,变动边际税率将使税率调整的效应侧重于替代效应。(√)165.累进税率的特点是课税对象的数额越大,税率越高。(√)166.量能税比受益税引起的税收超额负担小。

(╳)

167.为减少税收超额负担,在税制设计时应尽量对需求弹性小的商品采用相对高的税率。(√)

168.公债是指一国发行的国债总额。(╳)169.流转税比所得税更容易转嫁。(√)170.增值税一般只在单一环节征收。(√)171.消费税顾名思义是对所有消费品征收的税收。(╳)

172.加工和修理.修配劳务既属于营业税的应税劳务,又属于增值税征收范围。(╳)173.关境与国境总是一致的。(╳)174.征收了消费税的产品不需要再交纳增值税。(╳)175.政府性收费是政府为提供纯公共产品而收取的费用。(╳)

176.对于自然垄断企业的公共生产都应由地方政府负责。(╳)177.在财政管理体制中,正确划分各级政府收支范围所应遵循的顺序是:划分事权—划分收入—划分支出。(╳)

五.简述题

1.简述社会保障资金的筹资模式及我国的现实选择。答:(1)现收现付制。它根据当期支出的需要筹集收入,当期征收,当期使用,不为以后时期提供储备资金,因而也称之为“量出为入”。

(2)全基金制,也称为储备积累制。它是在对有关的人员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指标(包括退休率.伤残率.死亡率.工资率.利率.通胀率等)进行宏观上的长期测算后,确定一个可以保证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收支平衡的总平均缴款率,将投保人在享受保障期间的费用总和按一定的提取比例分摊到整个投保期间,并对已提取的而尚未支付的基金进计有计划的管理和投资运营。

(3)混合制,或称为部分基金制.部分积累制。这种筹资方式是现收现付制和全基金制的有选择性的组合,根据分阶段的收支平衡原则确定收费率,当现有基金不能满足全部费用开支时,再将保险率提高,以适应下一个周期的需要,总体来看,保险费率呈阶段梯式调整。我国筹资模式的现实选择:

我国一直以来都是采用现收现付制的社会保障筹资形式,这种形式不易受通货的影响,且较容易实现全社会和两代人之间的互助共济。这在人口年龄结构较轻.保障范围较小.支付标准较低的情况下,尚能正常运行。但在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重.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支付标准和保障范围逐步增大的条件下,很容易产生保障负担严重的问题。不难想象,在现收现付制下,各之间.各代人之间的保障费用负担将会很不均衡。但完全的现收现付制不能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届时可能会出现社会保障危机,从而给社会安定带来不稳定因素。2.简述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内容。答: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平目标,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能和功能。收入分配职能收入分配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公平分配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财政收入分配职能主要是通过调节企业利润水平和居民个人收入水平来实现的。经济公平是指对所有社会成员参与经济活动的资格都一视同仁,所有社会成员参与经济活动,个人按照其对生产的贡献份额获取相应的收入份额,即机会均等。社会公平是强调劳动成果在分配上的均等,这种均等是遵循社会道德准则。3.简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区别。

答:(1)二者的主体.调控对象和手段不同。货币政策的主体是中央银行。在调节对象方面,货币政策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影响面比较大,涉及到货币运动的所有领域,以横向的方式来调节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而财政政策一般通过财政收支的合理安排直接影响微观经济主体的行为,因而调节面比较窄,是一种纵向调节方式。此外,在调节手段上也有比较大的不同,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存款准备金.再贴现及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来调节经济的,而财政政策主要通过财政的收支和国家预算等手段来调节经济。(2)二者的侧重点不同。

第一,货币政策主要是对经济总量进行调节,财政政策主要是对经济结构进行调节; 第二,货币政策侧重于对物价稳定的调节,财政政策侧重于对经济增长的调节;

第三,货币政策的运用主要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而财政政策着重经济利益的公平分配。(3)二者的时效不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时效不同主要是指二者调节经济所产生的时滞比较短,一般说来,财政政策产生的时滞比较长,货币政策产生的时滞比较短。4.试述税负转嫁的方式。答: 税负转嫁的方式:

第一,前转,指纳税人通过交易活动,将税款附加在价格之上,顺着价格运动方向向前转买者负担。

第二,后转,也成为逆转,指纳税人通过压低购进商品的价格,逆着价格运动方向,向 26 后转移给销售者负担,后转属于由买方向卖方的转嫁。

第三,消转。也称混合转嫁,指纳税人将其缴纳的税款一部分前转嫁,一部分后转嫁,使其税负不归于一人,而是分散给多人负担。属于纳税人分别向卖方和买方的转嫁。

第四,税收资本化。税收资本化是后转嫁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纳税人在购买不动产或有价证券时,将以后应纳的税款在买价中预先扣除。5.简述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答: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为:

(1)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决定着该国在一定时期内所创 造的物质产品的多少和经济效益的高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总是与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往往是以较高的生产技术水平为支柱。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因素为:一是技术进步往往以生产速度加快.生产质量提高为结果,技术进步速度较快,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也较快,财政收入的增长就有了充实的财源保障。二是技术进步必然带来物质消耗比例降低,使单位产品价值中不变资本的含量降低,经济效益提高,剩余产品价值所占的比例扩大。(2)国家的分配政策和管理体制 第一,国家财政通过规定固定资产的折旧率.成本费用列支项目及标准.工资标准等内容,决定着企业利润的核算,决定着剩余产品价值占整个社会产品价值的比例,进而决定财政分配规模的大小。第二,财政政策决定着社会资源总量中财政集中的比例,从而决定着国家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

(3)价格因素现代国家的财政收入都是在一定价格水平条件下,以货币形式来实现的,因此价格的变动当然会影响财政收入的货币表现额,物价的上涨将导致财政收入的贬值。在经济高涨.存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财政收入规模受价格因素的影响,会比实际规模有所增大;在经济萧条.通货膨胀率为负值也就是存在通货紧缩的情况下,财政收入规模同样受价格因素的影响,会比实际规模有所缩小。当然,价格因素主要是影响财政收入的绝对规模,而对相对规模则没有什么影响。

6.简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答: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为:

(1)经济性因素。指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的选择和政府的经济干预政策等。

(2)政治性因素。一是政局是否稳定;二是政体结构的行政效率;三是社会性因素。

在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相应的教育.保健以及救济贫困人口的支出压力便大;在发达国家,人口出现老龄化问题,公众要求改善社会生活质量等等,也会对支出提出新的需求,因此,某些社会性因素也影响财政支出的规模。7.社会保障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答:社会保障包括:

(1)社会保险,是一种将风险集中而转移给政府服务机构的制度措施。其中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事业保险.生育和疾病保险.伤残保险和丧葬和遗属保险。

(2)社会救助,是指政府通过公共财政转移支付手段,对没有劳动收入来源和生

活困难的老年人和残疾人.因疾病或伤残丧失劳动自救能力的人.因不可抗拒的天灾人祸而陷入生活困境的家庭或失去父母的儿童,以及对低于国家规定最低收入标准的困 难户等,提供的满足其最低生活需求的资金和 实物援助。

(3)社会福利,是国家向社会成员普遍提供的资金帮助与优质服务。其中包括社会补贴.社会福利设施.社会服务和职工福利。

(4)社会优抚,是对法定的优抚对象提供确保一定生活水平的资金和服务,是一种带有褒 27 扬和优待抚恤性质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其中包括抚恤.社会优待.退役军人就业.退休安置和优抚社会化服务。

8.弥补财政赤字的方式有哪些?

答:弥补财政赤字的主要方式,从世界范围来看,由于各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不

同,所实行的经济制度各异,形成财政赤字的原因和赤字计算口径不一样,因而各国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也有差别。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3种:

第一,用往年财政结余弥补。用上年结余弥补当年赤字,只要是真实的结余,便是一种最可靠的弥补来源。利用财政结余弥补赤字不会影响银行信贷规模和货币发行量,也不会引起债务负担。但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支状况看,从1979年至今实际上只有1985年略有结余。因此利用财政结余弥补赤字在实践中无法实现。

第二,向银行透支或借款弥补。财政向银行透支或借款弥补赤字

财政向银行透支是指财政从银行取得资金用以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方法;财政向银行借款则可看做是有偿透支,即付息借款。

第三,发行公债,以债务收支弥补赤字。通过发行公债弥补财政赤字,是现代各国的普遍作法。尽管各国财政赤字形成原因和发债自的是不尽相同的,但各国发行国债的绝大部分实际上都是用于弥补政府财政赤字。

9.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如何描述税负的转嫁规律? 答:(1)无关性定理,即税收对价格和产出量的影响与究竟是买方还是卖方纳税无关。(2)在供求弹性相等的情况下,无论买方还是卖方纳税,税负都是供求双方各负担一半。(3)若供求弹性不等,则弹性相对小或无弹性的一方负担较多或全部税负。10.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如何协调配合使用。

答:一般说来,对宏观经济总量的调节可以采取膨胀性.紧缩性和中性3种类型的政策,因此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方式也就是膨胀性.紧缩性和中性3种类型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组合方式。

11.简述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特征。答:社会公共需要具有以下特征:

(1).非加总性。社会公共需要是社会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他不是普遍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

(2).无差异性。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可以无差别的由每个社会成员共同享用,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这种公共物品,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

(3).代价的非对称性。社会成员享用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公共物品,无需付出任何代价,或只支付与提供这些公共物品的所费不对称的少量费用。

(4).外部性。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公共物品一般具有外部效应。外部效应指的是一个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或生产者的生产行为给其他消费者或生产者带来利益或损失。外部效应往往会导致公共物品供给的过度与不足。

(5).社会剩余产品性。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来自社会产品的剩余部分,如果剩余产品表现为价值形态,就只能是对“M”部分的抽取。12.简述财政支出按费用类别分类的基本内容。答:(1)财政支出按费用类别分为:

①经济建设费支出,包括基本建设支出.流动资金支出.地质勘探支出.国家物资储备支出.工业交通部门基金支出.商贸部门基金支出等;

②社会文教费支出,包括科学事业费和卫生事业费支出等;

③行政管理费支出,包括公检法支出.武警部队支出等;④其它支出,包括国防支出.债务支出.政策性补贴支出等。

(2)按国家预算收支科目将财政支出分为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专用基金支出.资金调拨支出和财政周转金支出。财政总预算会计对财政支出的核算按国家预算支出科目分类。

13.简述我国实行政府采购制度对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意义。

答:政府采购制度(定义)从三个层次上有利于财政支出效益的提高: 第一个层次是从财政部门自身的角度来看,政府采购制度有利于政府部门强化支出管理,硬化预算约束,在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下,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财政资 金的使用效率; 第二层次是从政府部门的代理人角度来看,通过招标竞价方式,优中选优,具体的采购实体将尽可能地节约资金,提高所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质量,提高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效率; 第三个层次是从财政部门代理人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角度来看,由于政府采购制度引入了招标.投标的竞争机制,使得采购实体与供应商之间的“合谋”型博弈转化为“囚徒困境”型博弈,大大减少他们之间的共谋和腐败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供应商(厂商)和采购实体是最大利益者而国家是最大损失者问题。14.简述养老保险制度的三种筹资模式。

答:养老保险制度的三种筹资模式为传统型.国家统筹型和强制储蓄型。(1)传统型养老保险制度

传统型的养老保险制度又称为与雇佣相关性模式或自保公助模式,个人领取养老金的权利与缴费义务联系在一起,即个人缴费是领取养老金的前提,养老金水平与个人收入挂钩,基本养老金按退休前雇员历年指数化月平均工资和不同档次的替代率来计算,并定期自动调整。除基本养老金外,国家还通过税收.利息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实行补充养老保险,基本上也实行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制度。(2)国家统筹型养老保险制度

该模式养老保险费全部来源于政府税收,个人不需缴费。享受养老金的对象不仅仅为劳动者,还包括社会全体成员。养老金保障水平相对较低,通常只能保障最低生活水平而不是基本生活水平。另一种类型(3)强制储蓄型

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强调自我保障,建立个人公积金账户,由劳动者于在职期间与其雇主共同缴纳养老保险费,劳动者在退休后完全从个人账户领取养老金,国家不再以任何形式支付养老金。

15.什么是社会保险?不同社会保险项目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答:社会保险指的是由国家依法强制实施,运用保险方式,对劳动者遭遇年老.疾病.失业.工伤等特定社会风险而暂时或永久失去工资收入的,提供一定程度的经济补偿,使他们仍能保证基本生活一种制度。

不同的社会保险项目在功能上是有区别的,但它们都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征:

(1)参加的强制性;它是通过国家立法形式,强制实施的保险制度。凡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劳动者,都必须参加。

(2)受益资格和受益水平部分取决于职工以往的缴款;

(3)只有在某些可确认的事件,如失业.疾病和退休等发生时才能获得给付。(4)领取福利时无须接受收入状况调查。16.如何理解国债负担?

答: 所谓国债负担就是公债的负担,指的是由于政府发行公债所需的还本付息财力,来源于税收收入或其他收入等。因为公债的偿还将增加税收,从而导致社会公众可支配收入的减少以及财政的债务支出增加而引起财政的其他支出减少等,造成了一国人民的负担。17.简述国债市场的作用。

答:国债市场总的来说具有两种作用: 一是实行国债的顺利发行和偿还;

二是合理有效调节资金的运行,提高社会资金效率。18.简述国家预算的基本原则。答:国家预算的基本原则是:(1)公开性。国家预算反映政府的活动范围.方向和政策,与全体公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国家预算及其执行情况必须采取一定形式公开,为人民所了解并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2)可靠性。每一收支项目的数字指标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依据充分确实的资料,并总结出规律性,进行计算,不得假定。估算,更不能任意编造。

(3)完整性。该列入国家预算的一切财政收支都要列在预算中,不得打埋伏.造假帐.预算外另列预算。国家允许的预算外收支,也应在预算中有所反映。

(4)统一性。虽然一级政府设立一级预算,但所有地方预算连同中央预算一起共同组成统一的国家预算。因此要求设立统一的预算科目,每个科目都应按统一的口径.程序计算和填列

(5)性。政府必须按照法定预算编制国家预算,这一预算要反映全年的财政收支活动,同时不允许将不属于本财政收支的内容列入本的国家预算之中。19.所得课税有何特点? 答:(1)所得税额的多少直接决定于有无收益和收益的多少,而不决定于商品或劳

务的流转额。因此,对所得额的课征能使税收比较准确地反映国民收入增减变化情况。(2)所得课税不易进行转嫁,较能体现公平原则。

(3)所得课税容易受经济波动.企业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不易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性。(4)所得课税征管工作复杂,征收稽查技术较高。20.如何对财政支出的规模进行控制?

答:对财政支出增长的控制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财政支出总量的控制,二是财政支出结构的控制。对财政支出总量的控制而言,这种控制就是对政府的财政支出不应超过国民收入的一定比率,要求政府支出只能在一定的比率范围内波动。对结构控制而言,结构控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进行划分,明确双方的职权范围;二是对各类支出的比重.数量进行协调。

21.我国养老保险应采用何种筹资模式?为什么? 答:部分基金式

(1)我国养老保险不宜采用现收现付式的筹资模式。因为在这种模式下,人们的缴费并没有为自己建立养老储备基金,他们退休后的养老金实际上是靠后代支付的,必须靠政府的声誉和强制性才能维持下去的。在人口结构年轻化的情况下,现收现付式的筹资模式比较适宜。但它难以应付人口老年化的挑战。

(2)我国现已进入人口老年化的时代。(3)完全基金模式目前也不适宜我国的国情,因为较高的缴费率是国家财政.企业和职工个人都难以承受的。所以,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实行部分基金式。22.政配置资源职能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1)调节资源在地区间配置

手段——财政补贴.投资.税收(2)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配置 增量调节——通过国家预算调节

存量调节——财政.税收.政策

(3)调节资源在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

政府部门(大)(小)非政府部门(大)(小)

(4)调节政府部门的内部资源配置,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23.影响税负转嫁与归缩的因素有哪些? 答:(1)产品.服务和要素的供求弹性(2)价格决定模式(3)税收的具体形式 24.简述税负转嫁的条件。

在价格可以自由浮动的前提下,税负转稼的程度,还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主要的有:(1)供求弹性的大小。供给弹性较大,需求弹性较小的商品的课税较易转嫁,供给弹性较小,需求弹性较大的商品的课税不易转嫁。

(2)税种的性质不同。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提课税一般不能转嫁。税负转嫁的最主要方式是变动商品的价格,因而,以商品为课税对象,与商品价格关系密切的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比较容易转嫁,而与商品及商品价格关系不密切或距离较远的所得课税往往难以转嫁。

(3)课税范围的宽窄。课税收政策范围较宽的商品较易转嫁,课税范围窄的难以转嫁。因为课税范围宽,消费者难以找到应税商品的替代品,只能购买因征税而加了价的商品(4)税负转嫁与经营者利润的增减关系。生产者利润目标与税负转嫁也有一定关系。经营者为了全部转嫁税负必须把商品售价提高到一定水平,而售价提高就会影响销量,进而影响经营总利润。此时,经营者必须比较税向转嫁所与商品售量减少的损失,若后者大于前者,则经营者宁愿负担一部分税款以保证商品售量。

25.衡量财政支出规模时,采用相对指标有哪些优点? 答:(1)反应了政府经济活动在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2)相对指标便于国际比较;

(3)剔除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反应了政府支出的实际规模,与以前的政府支出规模也具有了可比性。

26.简述财政监督的必要性。答:(1)建立有效的政府监督机制,强化财政监督的职能作用,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2)是市场经济中资源高效合理配置的要求;(3)是市场经济中法制化的内在要求;(4)是市场经济中实现政府理财目标的现实要求;(5)是市场经济中强化财政职能的必然要求。

27.政府取得收入有哪些方式?这些方式各自有什么特性? 答:(1)政府取得收入的方式有三种:税收.价格或使用费,公债。

(2)税收是政府依靠政治权力,它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价格.使用费和公债通常都具有自愿性和有偿性。

28.市场缺陷有哪些表现形式?

答:(1)市场缺陷是指现实市场中不符合完全竞争假定条件,以及市场运行结果被认为不令人满意的方面。可以分成两类。

(2)第一类市场缺陷是指现实市场中不符合完全竞争假定条件的方面,主要表现为竞争失灵.公共产品.外部效应.信息失灵.交易成本.规模经济.宏观经济失衡等。

(3)第二类市场缺陷是指市场竞争运行结果被认为不令人满意的方面。主要表现为优值品或劣值品,收入差距过大。

29.政府缺陷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政府缺陷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政府信息失灵,计划安排失当,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和收入分配不公。

(2)政府计划或管理过程中的经济人行为,以权谋私,导致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不能达到最佳目标。

31(3)公共决策程序本身固有的特点决定了政府不会象一个理性的个人那样具有逻辑一贯的偏好体系,并进行理智的选择。

30.简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构成。答:(1)社会救济;(2)社会保险;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伤残保险.工伤保险.疾病和生育保险.丧葬补助.失业保险(3)社会福利;(4)社会优抚。六.论述题

1.如何理解和表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财政职能?

答:财政职能是指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所固有的功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和经济发展。

(1)资源配置职能。是指政府主要通过税收动员社会资源,通过财政支出提供公共物品,实现经济资源的合理流动和配置。财政配置资源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1)确定范围―-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

2)优化结构――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

3)规模结构――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

4)调节投资――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

5)提高效率――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收入分配职能。是指政府通过收入—支出制度,对不同收入阶层征税或不征税.多征或少征税,增加低收入阶层的支出项目,实现对市场活动产生的收入分配状况的合理调整。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 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原则上属于市场分配的范围财政不能越俎代庖,凡属于财政分配的范围,财政应尽其职。2),规范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4),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

(3)经济稳定职能。是指政府在失业和经济萧条时期实行赤字财政,在充分就业和通货膨胀压力很大时期实行盈余财政,熨平经济波动。

(4)经济发展职能。是指政府主要通过税收优惠政策,调整支出结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重点,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财政实现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

1)财政政策是维系总供求大体平衡的重要手段。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财政可以实行紧缩政策,减少支出和增加税收或二者并举;当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时,实行适度放松政策,增加支出减少税收或二者并举由此扩大需求。

2)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例如,累进税制度.失业救济金制度,都明显有这种作用。3)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的“瓶颈”,并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的最优结合。4)财政应切实保证前面提到的那些非生产性的社会公共需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和平的和安定的环境。

2.试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重要意义,如何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答:(1)效率是以投入与产出.所费与所得之比来计量的。公平是和分配相联系的。综合地观察财政各职能的矛盾与协调,最终归结为公平与效率的冲突与权衡。效率与公平是整个财政理论分析的基本价值判断标准,任何一笔财政收支都应当同时从效率和公平做出评价,只择其一,则是偏颇的。

(2)从我国改革开放得实践来看,协调公平与效率两个原则,根本问题在于有效地协调社会经济目标及其实现机制。

第一,公平与效率既然具有统一性,则两者必须兼顾,只顾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必然失之偏颇。对于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从总体上说,侧重于效率同时兼顾公平,是应有的选择。

第二,如何通过市场和财政两种机制的有效结合实现两种原则的兼顾,是一个关键问题。首先,在公平分配方面,财政机制主要是通过工资.奖金.税收.补贴以及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并保证每个居民的最低生活需要和社会福利水平。同时,通过市场机制提供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使每个居民有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只要多付出劳动,多为社会做出贡献,就可以得到更多的物质利益。其次,在资源配置方面(效率),我国的剩余产品价值主要集中于公有制经济,其中有相当大的部分又集中由国家支配,所以财政在积累的形成和资源的配置方面应发挥重要的支柱作用和调节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会日益加强是无疑的,但这种基础作用要有一个转换和形成过程也是无疑的。

第三,正确处理收入差距与效率的关系,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拉开收入差距。但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是指靠劳动致富;同时,收入差距要适度,防止与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原则相对立。适度的合理的差距,有利于推动效率的提高;差距过大,则会走向反面,影响社会安定,不利于提高效率。其次,在提倡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的同时,还必须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手段来调节收入差距,使之维持在合理的限度之内。3.怎样分析财政支出增长趋势(理论)。答:(1)财政支出增长似乎是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条规律。社会主义国家的支出比重在改革以前也呈现出扩张的趋势,改革时期之所以下降,是因为政府在摆脱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局面。一旦经济体制迈上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并达到一定阶段以后,上述下降趋势理应逆转,改革之初财政支出比重下降的趋势可能会在某一时期终止,转而趋于回升,达到适度水平则相对停滞。

(2)政府活动扩张论,也称瓦格纳法则。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也随之提高。

瓦格纳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所谓政治因素,是指随着经济的工业化,正在扩张的市场与这些市场中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复杂,市场关系的复杂化引起了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并要求建立司法组织执行这些法律,这样,就需要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治安的和法律的设施。所谓经济因素,则是指工业的发展推动了都市化的进程,人口的居住将密集化,由此产生拥挤等外部性问题,这样也就需要政府进行管理与调节工作。

(2)梯度渐进增长论,也称内外因素论。是指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公共支出呈阶梯状增长。内在因素。在正常条件下,经济发展,收入水平上升,以不变的税率所征得的税收也会上升,于是,政府支出上升会与GDP上升呈线性关系。

外在因素。倘若发生了外部冲突,比如战争,政府会被迫提高税率,而公众在危急时期也会 33 接受提高了的税率。这也是所谓的“替代效应”,即在危急时期,公共支出会替代私人支出,公共支出的比重增加。但在危急时期过去以后,公共支出并不会退回到先前的水平。一般情况是,一个国家在结束战争之后,总有大量的国债,公共支出会持续很高。

(3)经济发展阶段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公共部门为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基础设施,如道路.运输系统.环境卫生系统.法律与秩序.健康与教育以及其他用于人力资本的投资等等。

在发展的中期阶段,政府投资还应继续进行,但这时政府投资只是对私人投资的补充。一旦经济达到成熟阶段,公共支出将从基础设施支出转向不断增加的对教育.保健与福利服务的支出,且这方面的支出增长将大大超过其他方面支出的增长,也会快于GDP的增长速度。(4)官僚行为增长论。这里官僚特指负责政府提供服务部门的代理人集团。官僚以追求机构最大化为目标,机构规模越大,官僚们的权利越大。正因为官僚机构以机制规模最大化作为目标,导致财政支出规模不断扩大,甚至财政支出规模增长超出了共用品最优产出水平所需的支出水平。

4.试述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意义,并简略说明衡量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

财政收支过程,就是将资源集中到政府手中,并由政府支配使用,由于资源是有限的,国家要考虑如何更能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这就产生了一个效益评价问题。当然,只有当资源集中到政府手中能发挥更大的效益时,政府占有资源才是对社会有益的。财政支出要讲求效益,其根据就在这里。通常说,财政支出的规模应当适当,结构应当合理,根本的目标就是要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说,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益是财政支出的核心问题。

所谓效益,就是人们在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所费”和“所得”的对比关系。所谓提高经济效益,就是“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衡量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有: 成本-效益分析法:也称为成本—收入分析法。是将项目的受益人与支出成本.经营成本相对比,用净收入和收入成本率来评价项目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适用于项目发生的收益能用货币计量的情况。

成本—效用分析法:也称为成本—效应分析法,是在实物目标确定之后,通过对各种可能的方案的成本计算,帮助选择效率最高的方案的方法。

因素分析评分法:将影响投入(财政支出)和产出(效益)的各项因素罗列出来进行分析,并将投入产出比进行计算据以评价的一种方法。

最低成本法:也最低费用选择法,适用于那引些成本易于计算而效益不易计量的支出项目。5.论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的经济意义及其对财政职能的影响。

按经济性质分类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财政职能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经济。

这种分类有较强的经济分析意义: 1.购买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使政府掌握的资金与微观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相交换,在这里,政府直接以商品和服务的购买者身份出现在市场上,因而,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此类支出当然也影响分配,但这种影响是间接的。转移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通过支出过程使政府所有的资金转移到领受者手中,是资金使用权的转移,微观经济主体获得这笔资金后是否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以及购买哪些商品和服务,这已脱离开了政府的控制,因此,此类支出直接影响收入分配,而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

2.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因此,通过购买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在安排转移性支出时,政府并没有十分明确的原则可以遵循,而且财政支出的效益也难以换算。由于以上原因,转移性支出的规模及其结构也在相 34 当大和程度上只能根据政府同微观经济主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谈判情况而定,显然,通过转移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是软的。3.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发生联系时,也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对于向政府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企业来说,它们收益的大小取决于市场供求状况及其销售收入同生产成本的对比关系,所以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软的。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转移性支出发生联系时,并无交换发生。因而,对于可以得到政府转移性支出的微观经济主体来说,它们收入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和生产能力,而取决于同政府讨价还价的能力,显然,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软的。

注意到上述区别,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认识,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的比重大些,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大些,反之,转移性支出比重大些,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大些。联系财政的职能来看,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配置资源的能力较强,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则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

6.试述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方向及途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主要是从完全的现收现付制向基金积累制转换,这一转换的关键在于解决好两个问题:第一,要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基金筹措体制,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方式是开征社会保险税。第二,要实现居民长期储蓄的积累.保值和增值。有必要培育和发展长期融资市场,促使居民长期储蓄向投资转化。从80年代中期社会保障的改革拉开序幕,现在已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内容有:1.养老保险 2.失业保险 3.城市职工医疗保险 4.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险。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仍属初建,运行时间不长,需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在进一步完善中应遵循以下思路:

保障水平必须和我国当前的发展阶段及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中阶段,生产力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较低,要害还在于人口众多,地区间.城乡间的差距较大,国家.社会.个人的承受能力比较低,保障水平过高,将脱离实际难以实施,最终加重政府的负担。

起点宜低不宜高。社会保障支出的特点是呈刚性增长趋势,起点一旦确立,只会升不会降。实行“两个挂钩”,重视资金的营运。从长远看,养老金的变动要同工资增长和价格指数挂钩,即所谓指数化,同时采取可靠的形式运营积累下来的基金,保障基金的保值和增值。建立防止保障基金贬值的屏障。

加快制定和出台社会保障法,实现规范化和法制化。

研究开征社会保障税和建立社会保障预算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加强社会保障收支的管理。三大体系:

1社会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2社会救济:城市低保(主要方面).城镇低工资者的工资补贴.五保户和灾民救济。3 社会福利:福利院.军烈属等。我国养老保险的运行模式:

1现收现付制:征现在工作人的税,发现给现在被保障的人; 2基金累计制:自我积累,自我养老,制度上对其进行优惠;

两者结合,政府管一部分.个人积累一部分。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运行方式。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相对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但还存在不足和缺陷。改革方向: 筹资模式:

1)现收现付和基金式。

2)目前我国是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结合的筹资,模式上属于现收现付。现在,我国养老的个人账户实际上是“空帐”运行,他不能发挥记账功能,也不能发挥积累资金的作用。养老金转轨的主要矛盾是现有职工的双重负担问题,即为了积累储备基金,在职职工既要为已经退休的或即将退休的老职工缴费,有要为自己今后的退休生活退休生活缴费。开征社会保险税。有利于社会保障制度的顺利实施。广大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养老和医疗。发向:发展农村的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事业,并“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社会保障制度”。7.如何理解财政补贴的社会经济意义,如何正确运用财政补贴?

答:财政补贴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财政补贴的意义有五个:(1)有效地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

(2)以少量的财政资金带动社会资金,扩充财政资金的经济效应。(3)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产业升级。(4)消除“排挤效应”。(5)社会经济稳定的效应。

正确运用财政补贴,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深化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新型财政补贴制度:在总量上,减少财政补贴项目,压缩财政补贴规模;在结构上,规范补贴方式,调整分配格局。(2)改革补贴方式,重新规范财政补贴的重点和范围。(3)改革财政补贴制度的配套措施。

1)建立以市场价格为主体的价格体系和有效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2)转换国有企业经营体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3)进一步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4)改革工资制度和住房补贴制度。5)加快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8.如何理解税收支出概念,并论述税收支出的作用? 答:(1)税收支出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的.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可见,税收支出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

(2)从税收支出所发挥的作用来看,它可分为照顾性税收支出和刺激性税收支出。第一,照顾性税收支出,主要是针对纳税人由于客观原因在生产经营上发生临时困难而无力纳税所采取的照顾性措施。这类税收支出明显带有财政补贴性质,目的在于扶植国家希望发展的亏损或微利企业以及外贸企业,以求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保持基本平衡。

第二,刺激性税收支出,主要是指用来改善资源配置.增进经济效率的特殊减免规定,主要目的在于正确引导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进出口结构以及市场供求,促进纳税人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以及积极安排劳动就业等等。这类税收支出是税收优惠政策的主要方面,税收的调节经济的杠杆作用也主要表现于此。

(3)税收支出的形式。就刺激经济活动和调节社会生活的税收支出而言,其一般形式大致有税收豁免.纳税扣除.税收抵免.优惠税率.延期纳税.盈亏相抵等。

(4)税收支出与其他政府支出一样,必须经过国家预算控制程序方可实施。税收支出预算控制的方式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非制度化的临时监督与控制.建造统一的税收支出帐户以及临时性与制度化相结合的控制方法。

11.分析制约行政管理费和国防费的因素,他们的规模怎样才是适度的?(1)行政管理费

1)行政管理支出,是财政用于国家各级权力机关.行政管理机关和外事机构行使其职能所需的费用,包括行政支出.公安支出.国家安全支出.司法检察支出和外交支出。按费用要素区分,行政管理费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2)行政管理费的规模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直接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经济总体增长水平.财政收支规模.政府职能.机构设置.行政效率.管理费本身的使用效率。

3)从长期观察,前两个因素(经济总体增长水平.财政收支规模)与行政管理费规模应呈正相关和比较稳定的关系,否则,对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都将产生不利的影响。在一般情况下,行政管理费的弹性系数(行政管理费增长率/财政支出增长率)理应维持在0~1之间。政府职能范围及其相应的机构设置与行政管理费的使用效率有直接关系。行政管理费由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部分组成,政府职能范围的大小,机构设置的多少,以及由此决定的机关工作人员的多少,是决定行政管理费规模的关键因素。对此,要转变政府职能,削减政府机构,提高行政效率和管理费本身的使用效率。

此外,行政管理费理应向公用经费倾斜,明确界定公用经费,杜绝变相私人消费,防止官僚主义和贪污腐败。

4)总之,行政管理费应当维持多大规模,最终还是要通过正常的政治程序来完善和解决,要进一步完善政治程序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提高透明度,使公民能得到充分信息并实施有效监督。

可行的办法,是对行政管理费支出的绝对规模或其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规定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指标,并由国家立法机关和国家审计部门对之实行严格的审计监督和立法监督。

同时,财政部门必须对行政管理费加强管理和监督,适应行政机构改革,规范行政管理费供应范围,完善行政经费定额和考核办法,坚持支出程序,加强检察监督,走向法制化.规范化。

(2)国防费

1)国防支出,是用于国防建设和人民解放军方面的费用,包括国防费.民兵建设费.国防科研事业费和防空经费等。

2)国防支出根据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而变化,没有以一贯之的增减变化规律。国防费的合理规模需要从国际与国内形势进行战略性思考。

根据“国防经济学”的理论,国防的目的是保卫国家不受侵犯,侵犯之敌或可能的侵犯之敌位于何方,可能动员的侵犯力量有多大,有效地遏制这些侵犯所需的军事力量要有多大,都可以估计出来,并可以量化为若干指标,就为确定国防费奠定了基础。一国可以首先确定所需的军事打击力量规模,然后为此制定军事措施计划,再为执行各个计划项目拟定各种可以替代的实施方案,对各个方案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比较,选定成本最小而效益最大的方案,最后,根据被选定的方案所需资金,编制国防支出的预算。这被称为“计划—方案—预算”制度。

这一制度被认为可以广泛运用在军费预算上,尽管尚有缺陷,但毕竟为制定国防预算提供了若干可以遵循的规则。

1)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国防费比例小,结构不合理。而国家财政困难,就很难保证国防建设跟上世界各国国防现代化的步伐。国力增强了,而国防力量却相对弱了,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9.论述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决定作用。

(1)财政收入规模水平是由经济.政治.社会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综合决定的,但从根本上说,首先还是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影响。经济条件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技术水平.收入分配体制和价格水平等,其中最主要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2)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经济发展水平37 高,社会产品丰富及其净值——国民生产总值就多,一般而言,则该国的财政收入总额较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表现为基础性的制约,两者之间存在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源远则流长,根深则叶茂。从世界各国的现实状况考察,发达国家的财政收入规模大都高于发展中国家,而在发展中国家中,中等收入国家又都大都高于低收入国家,绝对额和相对数都如此。说明一个财政原理:经济决定财政,没有经济不发达而财源可以丰裕的。

(3)生产技术水平也是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重要因素,但生产技术水平是内含于经济发展水平之中的,因为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总是与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相适应,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往往是以较高的生产技术水平为支柱。所以,对生产技术水平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分析,事实上是对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研究的深化。简单地说,生产技术水平是指生产中采用先进技术的程度,又可称之为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可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技术进步往往以生产速度加快.生产质量提高为结果,技术进步速度较快,GDP的增长也较快,财政收入的增长就有了充分的财源;二是技术进步必然带来物耗比例降低,经济效益提高,产品附加值所占的比例扩大。由于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产品附加值,所以技术进步财政收入的影响更为直接和明显。因此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是增加财政收入的首要的有效途径,在我国更是如此。10.分析价格与财政收入的关系。

答:1.财政收入是一定量的货币收入,它是在一定的价格体系下形成的,又是按一定时点的现价计算的,所以,由于价格变动引起的GDP分配的变化必然影响财政收入的增减。2.价格变动对财政收入的影响,首先表现在价格总水平升降的影响,随着价格总水平的上升而财政收入同比例地增长,则表现为财政收入的“虚增”,即名义增长而实际无增长。3.价格上升对财政收入影响的几种不同情况:

第一,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升率,财政收入实际增长加名义增长。

第二,价格上升率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率,财政收入名义上正增长,而实际上负增长。

第三,财政收入增长率与物价上升率大体一致,财政收入只有名义增长而实际上不增不减。4.价格分配对财政收入增减的影响,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引发物价总水平上涨的原因。倘若物价水平的上升主要是由财政赤字引致的,在流通中过多的货币量是因弥补财政赤字造成的结果,国家财政会通过财政赤字从GDP再分配中分得更大的份额;在GDP只有因物价上形成名义增长而无实际增长的情况下,财政收入的增长就是通过价格在分配机制实现的。二是现行的财政收入制度。如果是以累进所得税为主体的税制,纳税人适用的税率会随着名义收入增长而提高,随着名义收入下降而降低档次,从而财政在价格再分配中所得份额将有所增减。如果实行的是以比例税率的流转税为主体的税制,这就意味着税收收入的增长率等同于物价上涨率,财政收入只有名义增长,而不会有实际增长。如果实行的是定额税,税收收入的增长总要低于物价上涨率,所以财政收入即使有名义增长,而实际必然是下降的。5.另外,产品的比价关系也会影响财政收入,缘于两个原因:(1)产品比价变动会引起货币收入在企业.部门和个人等经济主体间的转移,形成GDP的再分配,使财源分布结构发生变化;(2)各经济主体适用的税收比率不同,这样,当产品比价发生变化时,相关企业.部门和个人上缴的税利有增有减,其综合结果就是对财政收入的最终影响。6.市场价格随市场供求关系而上下浮动,主要是在买者与卖者之间发生再分配,随着价格的上下浮动也会影响财政收入的增减。

第一: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而销价不动。财政要对粮食部门和商业部门给予补贴,表现为财政收入的减少;如果同时提高销价,财政对居民给予补贴,表现为财政支出的增加。第二:生产资料提价,财政不可能增加收入,因为从生产资料提价所增加的税收,几乎要被 38 使用生产资料的加工部门因成本上升而利润下降所减少的收入全部抵消。

第三:能源.交通价格的提高,许多因缺乏自我消化能力的企业,也需要财政给予补贴,而减少财政收入(或增加财政支出)。

11.试论税收的中性原则和税收的调节作用。税收的中性是针对税收的超额负担提出的。税收理论认为,税收的超额负担会降低税收的效率,而减少税收的超额负担从而提高税收效率的重要途径,在于尽可能保持税收的中性原则。税收的超额负担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1.国家征税一方面减少纳税人支出,同时增加政府部门支出,若因征税而导致纳税人的经济利益损失大于因征税而增加的社会经济效益,则会发生在资源配置方面的超额负担。2.由于征税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价格,对纳税人的消费和生产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则会发生在经济运行方面的超额负担。税收的“中性”原则包括两层含义,(1)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2)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税收中性原则的实践意义,在于尽量减少税收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在这个前提下,掌握好税收超额负担的量和度,有效地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使税收机制与市场机制二者取得最优的结合。

我国1994年的工商税制改革,在商品课税税制的设计上也体现了税收中性原则。

应当指出,体现税收的中性原则,并不意味着取消或忽视税收对产业结构的调节作用。12.试论所得课税的特点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所得税就是对所有以所得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的总称。所得税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和优点。税负相对公平。纯收入,净所得为计征依据,合乎量能课税的原则。所得税有起征点.免征额和扣除项目,照顾低收入者,不影响基本生活。一般不存在重复征税问题,不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所得课税是以纳税人的总收入减去准予扣除项目后的应税所得额为课征对象,征税环节单一。所得税的应税所得额不够成商品价格的追加,且不易转嫁。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利益。对跨国所得征税是任何主权国应有的权益,需要利用所得税,来参与纳税人跨国所得的分配,维护本国利益。

课税的弹性。所得来源于经济资源的利用和剩余产品的增加,税源可靠,并且灵活调整。所得课税的缺陷:

所得税的开征及其财源受企业利润水平和人均收入水平的制约;

所得税的累进课税方法会在一定程度上压抑纳税人的生产和工作积极性的充分发挥; 计征管理也比较复杂,需要较高的税务管理水平,在发展中国家广泛推行往往遇到困难。另外,有观点认为同商品课税相比所得税的经济调节功能显弱,不易有效地体现政府的经济政策。

我国所得课税的特点:1.一向以商品课税为主,所得课税还刚刚起步。2.西方发达国家的所得课税是以个人所得税为主,而我国仍以企业所得税为主,但个人所得税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受到重视。

所得税是国家筹措资金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社会公平分配和稳定经济的杠杆,所得税的后两种功能在当今社会倍受重视,并成为各国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的主要传导工具。所得税是一种有效的再分配手段。它通过累进课征可以缩小社会贫富和企业之间实际收入水平的差距;通过减税免税对特殊困难的纳税人给以种种照顾,从而缓解了社会矛盾,保持社会安定。所得税也是政府稳定经济的重要工具。我国所得课税的功能仍然相对较弱,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改革的深化,所得课税的功能将逐步得到运用和发挥

13.试论国债的功能

答:国债的政策功能主要有以下三点:

1.弥补财政赤字。通过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是国债产生的主要动因,也是当今各国家的普遍做法。以发行国债的方式弥补财政赤字,一般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副作用也较小。当然,对国债弥补财政赤字的功能不能绝对化,不能把国债视为弥补财政赤字的灵丹妙药。因为:(1)财政赤字过大,形成债台高筑,还本付息的压力又会引至赤字的进一步扩大,互为因果,最终会导致财政收支的恶性循环。(2)社会的闲置资金是有限的,国家集中过多往往会侵蚀经济主体的必要资金,从而降低社会的投资和消费水平。2.筹集建设资金。国债具有筹集建设资金的功能,要与国债的弥补财政赤字功能区别开来。这可从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财政类型.国债发行方式.目的和用途上以及从国债收入的性质等方面区分。

3.调节经济。国债是国家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GDP的再分配,反映了社会资源的重新配置,是财政调节的一种重要手段,主要体现在生产建设,社会消费以及弥补财政赤字方面。国债不仅是财政政策手段,而且是金融政策手段,国债券是可以流通债券的主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短期国债券是中央银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从而调节货币需求与供给的重要手段。14.分析国债的负担与限度,如何控制国债的规模? 答:1.国债的负担

国债的负担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分析:(1)认购人负担。国债作为认购者收入使用权的让渡,这种让渡虽是暂时的,但对他的经济行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国债发行必须考虑认购人的实际负担能力。(2)政府负担,即债务人负担。政府借债是有偿的,到期要还本付息,尽管政府借债时获得了经济效益,但偿债却体现为一种支出,借债的过程也就是国债负担的形成过程,所以,政府借债要考虑偿还能力,只能量力而行。(3)纳税人负担。不论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如何,效益高低,还债的收入来源最终还是税收,也就是当政府以新债还旧债的方式难以继续时,最终是以税收来还本付息。马克思所说的国债是一种延期的税收,就是指国债与税收的这种关系。(4)代际负担。国债不仅形成一种当前的负担,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会向后推移,形成代际负担。正常的债务转移同时可以为后代创造更多财富或奠定创造财富的基础,而反之留给后代的只有净债务,则完全是一种愧对子孙的短期行为。2.国债的限度。

国债的限度源于国债的负担。国债的限度一般是指国家债务规模的最高额度或指国债适度规模问题,国债规模的指标分为绝对规模指标和相对规模指标。表示国债绝对规模的指标有:(1)历年累计债务的总规模(2)当年发行的国债总额(3)当年到期需还本付息的债务总额。表示国债相对规模的方面有:(1)国债负担率,即用当年国债发行额或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来表示(2)从个别应债主体看,则以当年发行额占应债主体的收入水平的比重来表示。

3.国债规模的制约因素。

由于国债会形成一种社会负担,必须有一定的限度。对国债总规模的控制是防止债务危机的重要环节,而控制当年发行额和到期偿还额,特别是严格控制未偿还的国债余额,是控制国债规模失控的主要手段。具体包括以下三方面:(1)通过对认购人负担能力的制约来控制国债规模,因为认购主体负担能力的高低是决定国债规模的主要因素。(2)通过对政府偿债能力的制约来控制国债发行规模。(3)通过对国债的使用方向.结构和效益等方面的制约来控制国债负担能力和限度。

第四篇:财政学复习题

第一章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财政学?其产生发展的过程如何?

财政学是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对经济运行所产生的影响的一门学科。

财政学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早期财政思想

(二)财政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三)现代财政理论 2.什么是财政现象?举例说明。

财政现象是财政活动的具体表现, 财政活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青海抗震救灾、全国财政收入、中央财政支出

3.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是什么?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

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财政现象及其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及其所反映的分配关系。财政学是研究政府收支活动及其对经济运行所产生的影响的一门学科。财政学的研究和学习方法:

(一)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1.实证分析 主要涉及事实判断,重在回答研究对象“是什么”、“会怎么样”的问题。2.规范分析

规范分析是指对经济行为或政策手段的后果加以优劣评判的研究方法。3.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 解释政府活动如何影响经济运行的问题,主要由实证分析来完成;

为政府决策提供指南,即探讨“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政策”之类的问题,则有赖于规范分析。但这样区分并不是绝对的。

(二)比较分析方法

1.横向比较:中外比较

2.纵向比较:不同历史阶段的比较

找出差距;总结规律。

(三)借鉴西方财政理论—结合中国实际

(四)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

(五)学点中国财政史——继承与发展

“量入为出”与“量出制入”

第二章 复习思考题

1.市场失灵其及表现是什么?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机制本身固有的缺陷,即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无效或缺乏效率。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主要有三方面:资源配置领域-自然垄断、公共物品、外部效应、信息不充分,收入分配领域-收入分配不公,经济稳定领域-经济波动失业、通货膨胀 2.什么是社会公共需要?其特征有哪些?

社会公共需要是指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共同的需要,是市场不能满足的需要。

主要特征:

(1)社会集中性

(2)非排他性

(3)非竞争性

(4)具有外部效应

(5)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物质主要来自剩余产品 3.为什么市场经济体制下需要财政活动? 是由于市场失灵和市场的缺陷存在。4.“公共悲剧”指的是什么?

公共物品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可能形成“免费搭车”现象,即消费者追求私利的心理将使其选择不由自己为提供公共物品而付费。5.什么是财政?其特征有哪些?

财政(公共财政)是指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从事的以政府为主体的分配活动。它是政府通过收支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财政的基本特征:1.公共性。财政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2.非营利性:财政的职责是为市场的有序运转提供必要的制度保证和物质基础,它以社会利益最大化为目的。3.法制性:市场经济是一个法治经济,政府的财政活动也应受法律的约束规范。4.调控性: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是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6.简述公平分配的含义。

公平分配包括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经济公平是指在市场初次分配中,社会财富要以要素投入为依据

生产要素投入与生产要素收入对称,由市场按照“效率原则”进行。社会公平是指收入差距维持在现阶段社会各阶层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内由政府按照“公平原则”、通过

财政手段实现。

社会公平≠平均分配

7.阐述财政三大职能(含义、机制与手段)。

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收支活动,对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经济结构合理化,使各种资源得到最有效的使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财政资源配置的机制与手段

1.根据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职能,确定财政收支/GDP的比例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规模、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4.通过财政投资、税收和财政补贴,调节社会投资方向。

5.提高财政配制本身的效率。收入分配职能 : 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是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平目标,通过财政分配,将一定时期内社会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进行分配的职能。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与手段:

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属市场分配的范围:企业职工工资、企业利润、租金收入、财产收入、股息收入等;

属财政分配的范围:规范工资制度; 2.调整税收水平:所得课税、财产课税等。3.利用支出:通过转移支出,如社会保障、救济支出、补贴等。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含义通过财政收支活动的调整,对人们的生产、消费、储蓄、投资等行为发生影响,使社会就业率、物价水平、国际收支差额保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发展。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机制与手段:(1)“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的运用。(2)稳定器的运用。(3)通过投资、财政补贴和税收等工具的运用,消除经济中的“瓶颈”,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发展。(4)切实保证非生产性的社会公共需要,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第三章

复习思考题

1.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对经济分析的意义是什么?

(1)在财政支出总额中,如果购买性支出所占比重大,财政活动对生产就业的影响就大些,通过财政所配置的资源规模就大些;(财政侧重资源配置的职能)如果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大,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就大些;(财政侧重收入分配的职能)(2)发达国家,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较大;发展中国家,购买性支出所占比重较大;

2.简述影响财政支出增长的因素。

政治性因素:国际国内政局的影响、国家职能范围的扩大、政府机构的增加 经济性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价格 社会性因素:人口的规模与增长速度、国际环境

3.如何判别财政支出结构是否合理?从政府职能的角度分析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

1.看该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该阶段政府所追求的主要经济政策目标。2.看财政支出各项目之间的相对增长速度。

4.财政支出效益的含义是什么?

1.非政府支出的效益:是以尽可能少的劳动耗费取得尽可能多的劳动成果的要求。——经济效益2.财政支出效益:(1)经济效益:“少花钱,多办事”(2)社会效益(侧重):财政支出要为微观经济主体提供良好生存与发展的环境。

5.试述评价财政支出效益的三种方法。

(一)“成本—效益”分析法

1.含义: 针对政府确定的建设目标,提出若干实现该目标的方案,计算出每个方案的全部预期成本和预期收益的现值,通过比较选出最优的作为政府投资的项目。2.适用的支出项目:经济建设项目支出3.该方法的难点:(1)成本和效益的科学确定:既要计算直接的成本

和效益,也要计算间接的成本与效益;既要计算有形的成本和效益,也要计算无形的成本与

n效益;(2)折现问题

BtCtNSBPV(BC)t(1r)t0

NSB:净社会效益

r:贴现率PV:现值t:年限

B:效益

C:成本n:项目存在时间(3)优先次序的确定

一般原则:

* NSB>0,B/C≥1,该项目可行。** 在支出规模既定的情况下,NSB最大的项目最好。(可能考)4.步骤:(1)确定政府项目要实现的目标;(2)根据目标,确定备选方案或项目;(3)计算每个方案的预期成本和预期收益的现值;(4)根据B/C≥1,B-C>0以及支出规模,选择最佳方案和项目。(5)对选择的方案进行机会成本分析-----机会成本<财政支出效益

(二)最低费用选择法

1.含义:只计算每个项目的有形成本,并以成本最低为择优的标准。2.适用的支出项目:行政管理、国防支出、文化卫生等支出。3.步骤:同“成本—效益”分析法4.该方法的难点:备选方案的确定。

(三)公共定价法

1.含义:通过制定和调整“公共劳务”的价格或收费标准,来改进“公共劳务”的使用状况,达到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目的。公共劳务—也称“市场性物品”成本易计算,但其效益难以确定。可以部分或全部进入市场交换。2.定价方法:(1)平均成本定价法(见P52图2-2)(2)二部定价法:二部定价包含两部分:(见P51)(3)负荷定价法:是指对不同时间段或时期的需要制定不同的价格。在需求处于高峰时,收费最高;在需求处于低谷时,收费最低。

6.什么是政府采购制度?实行政府采购制度的意义何在? 政府采购是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单位为履行其职能的需要,按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从国内、外市场上购买所需商品和服务的活动。是指有关政府采购的一系列法规,政策和制度的总称.政府采购制度的意义:(1)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政府采购制度,可以有效地促进公平交易,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同时,促进政府消费行为的市场化。

(2)有利于国家加强宏观调控。政府是国内最大的单一消费者,采购政策对国民经济有着直接的影响;采购政策可调整产业结构,保护民族工业。(3)有利于加强财政支出管理,提高 财政性资金使用效率。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不仅提高了财政支出的透明度,而且有利于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4)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政府采购活动在公开、公平、公正和透明的环境中运作,便于从源头上有效地抑制采购活动中的各种腐败行为。

(5)有利于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政府采购制度的建立,为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奠定了基础。

第四章 复习思考题

1.基础设施投资的特点及其主要投资方式有哪些?

基础产业投资的特点(1)投资规模大2)建设周期长3)微观盈利小(4)社会效益大 基础产业财政投资的方式: 1.政府直接投资,无偿提供:政府直接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并由政府弥补全部生产成本,向公众免费提供。(适用于单项投资规模不大,但数量众多;具有明显的公共物品性质—非排他性。)2.政府直接投资,非商业性经营:政府直接进行基础设施投资,由特定的政府部门进行非营利性经营。(适用于投资规模较大;排它成本较高,具有明显公共物品的性质。政府要向使用者收取较低的费用)

2.财政投融资及其特点是什么? 财政投融资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有偿地投资具有公共性的领域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基本特征:(1)资金来源一般是需要还本付息的有偿资金。(2)资

金投向主要是能实现政府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制定的政策目标的领域3)资金使用不以营利为目的,但应尽可能收回全部投资成本。(4)租金管理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政策性银行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5)财政投融资的预算管理比一般预算管理灵活。

3.为什么发展农业需要政府投资?投资重点是什么?

1.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农业为非农业部门提供劳动力。(2)农业提供食品和原料。(3)农业可扩大国内市场规模。(4)农产品可以出口创汇。2.农业的特点(1)基础部门。生存资料的主要生产部门。(2)弱质产业。抗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 能力差:

(3)市场变化大。农产品供求关系不稳定。(4)积累能力低。人多地少、生产力水平等因素。造成农业的比较优势偏低。3.农业投资的资金来源

(1)金融机构贷款:实行中有一定问题

(2)农业部门和农户自身的积累为主要来源两个必备条件: A.农业产品的销售收入>农产品的投入B.农业投资收益率≥全社会平均投资收益率(3)政府投资:起辅助作用农业财政投资的重点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大型的水库、灌溉工程等; 2.农业科技推广;

3.农业教育和培训; 4.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

4.分析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和国防支出的变化特点。从我国情况看: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逐年上升。我国政府一直奉行防御性国防战略,因此,我国的国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比较低。

5.解决我国教育经费不足问题的根本出路在哪儿?

答:政府,扩大财政投入;社会,资金投入;个人,承担部分。6.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由哪几部分组成?采取哪种资金筹集管理方式?(1)主要包括四方面: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2)我国现在资金筹管方式由现收现付制转变为部分基金制。7.财政补贴主要有哪几类?其作用是什么?

(1)分类:物价补贴、企业亏损补贴、财政贴息、税收支出。(2)作用: 1.是一种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改变需求结构(见P174)、改变供给结构

2.起辅助作用:有效贯彻国家政策;带动社会资金,扩充财政资金的经济效应;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产业升级;消除排挤效应;稳定经济。

8.财政补贴的形式有哪些?政府选择补贴方式时应注意什么? 形式:明补和暗补、实物补贴和现金补贴

注意:(1)明补是对所有商品的补贴,难以通过对粮食等特定商品的补贴以实现对贫困人口的关注。而暗补却可以做到,可帮助政府实现特定的救助目标。(2)明补下消费者面对的是市场价格,而在暗补下享受补贴的商品的价格不能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甚至会导致享受补贴商品的供给不足而产生限量供应的现象——票证制度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

现金补贴能比实物补贴更好地满足补贴受益者的特殊偏好,特别是当补贴受益者对政府提供补贴商品的需求低于政府补贴的数量时,现金补贴优于实物补贴。

但当政府补贴的数量没有超过补贴受益者的需求量时,实物补贴就能通过增加对政府补贴商品的消费而使补贴领受者的效用得到提高,并且可以避免现金补贴下补贴受益者将款项用于消费非政府意图的商品而不能保证政府目标的实现的问题。

因此,政府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补贴形式。

第五章 复习思考题

1.财政收入的含义及衡量指标是什么?

(1)含义:政府为履行其职能,保证公共支出的需要,依法取得的货币收入。(2)衡量指标:财政总收入、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2.如何对财政收入进行分类?

(1)按收入形式:税收收入、国有资产经营收入、债务收入、基金收入、其他收入如

规费收入和罚没收入等。

(2)按收入来源:A按所有制结构:国有经济收入、集体经济收入、个体经济收入、其他经济收入;B.按部门结构:三大产业收入或者生产和流通收入。

3.试对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1)从整体来看:我国财政收入规模随经济的增长而不断增长,年均增速快。(2)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来看: A.1978-1995,因为预算内财政收入增长慢于GDP增长,且财政支出增长高于GDP增长,及预算外支出、制度外支出膨胀,这时期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下降;

B.1995年以来,因为以税收为主的预算内财政收入增长和以增发国债为支撑的财政赤字增加,这时期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上升。

4.影响和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经济发展方式和生产技术水平、分配政策和分配体制(决定剩余产品价值占整个社会产品的比例、决定财政集中资金的比例)、价格(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实际财政收入=名义财政收入/GDP平减指数)。

5.为什么要进行财政收入结构分析?如何分析?

(1)原因:要弄清财政收入的来源,寻求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途径。(2)如何分析:分类分析财政收入结构的优缺点。

A.按收入分析,优点是突出了税收在财政收入中的重要地位。结论是:要想增加财政收入,就要加强对税收的征管;同时,运用经济政策,发展经济,使税源充裕。

B.按收入来源分析,所有制分析法的结论是:加快企业改革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提高经济效益,减少亏损,仍是财政收入增加的关键。三大产业分析法的结论是:加强对第二产业的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其经济效益,是增加财政收入的关键;加强对第三产业的财税管理,应是今后财政工作的重点之一。

第六章 复习思考题

1.说明税收定义、特征及常见的术语。

(1)定义: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其社会职能为依据参与社会成 员收入分配,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2)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3)术语:

A.纳税人,税法规定的具有纳税义务的自然人和法人【负税人,最终承担税负的单位和个人】。B.课税对象,分为所得税、商品税、财产税;C.课税标准。

D.税率,分为比例税率【行业、产品、地区;单

一、差别、幅度】、定额税率【从量计征,如资源税、车船牌照税、烟税】、累进税率【全额累进、超额累进】。

E.税基,建立某种税的经济基础或依据。

F.起征点【按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征税】和免税额【按课税对象超过免征额部分】。G.附加【正税外的地方附加税】、加成【在依率计征基础上加征一定成数的数额】和减免【减税、和免税】。

2.如何衡量税收负担水平?

(1)宏观税负指标,也称宏观税率(社会)。宏观税率=税收收入/GDP(或GNP)。(2)微观税负指标(企业和个人)。企业所得税负担率=所得税额/同期利润所得和其他所得*100%;个人所得税负担率=所得税额/个人收入*100% 3.拉弗曲线给予了我们哪些启示?

启示:A.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而高收入也不一定要实行高税率;B.取得同样多的税收收入,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的税率;C.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

要条件。

4.什么是税负转嫁?常见的转嫁方式有几种?

(1)含义: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将税负转嫁给购买者或供应方的一种经济现象。(2)方式:前转【抬高已税商品的销价】、后【谈判压低进货价格】、混转(散转)、消转【提高生产技术,降低成本以自我消化税负】、税负资本化【预先扣除可增值商品的价格中的课税,再交易】。

5.影响税负转嫁的条件有哪些?

(1)基本条件:价格可以自由变动。(2)制约条件:A.供求弹性,供给弹性大或需求弹性小,容易转嫁;B.课税范围,范围越大,越易转嫁;C.课税对象的性质,商品课税易转嫁,所得课税不易转嫁;D.垄断性商品易转嫁,竞争性商品不易;F.从价课税容易转嫁,从量课税不易。

6.如何衡量纳税人的纳税能力?

(1)以收入为依据。各国的普遍做法:以净收入衡量纳税人的纳税能力。不足之处:不能把实物收入计算在内。(2)以财产为依据。不足之处:股票、债券等投资收益很难把握。财产相同有无负债纳税能力也不同。财产相等不等于能产生相等的收益。(3)以消费支出为依据。不足支出:支出并不包括储蓄部分;消费与收入并不一定成比例,因为人们的消费倾向不相同。

7.简述税收公平与效率原则的含义及其内容。公平原则——税收要以公平为本,具体要做到:普遍征税是指所有有纳税能力的人都应毫无例外地纳税。平等征税是指国家征税的比例或数额要与纳税人的负担能力相称。平等征税具体有两方面的含义:横向公平: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缴纳相同的税收。纵向公平: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缴纳不同的税收。税收公平原则大体可以概括为两类 :(1)受益原则:即要求每个人所承担的税负应当与他从公共产品中的受益相一致。◆横向公平。意味着从公共产品中获益相同的人应缴纳相同的税收;◆纵向公平。意味着受益多的多纳税,受益少的则少纳税。(2)纳税能力原则即根据每个人纳税能力的大小来确定其应当承担的税收。◆横向公平。可以解释为具有相同纳税能力的人应缴纳同等的税;◆纵向公平。可以解释为具有不同纳税能力的人缴纳不同的税,即纳税能力大的人多纳税,纳税能力小的人少纳税,无纳税能力的人不纳税(3)受益原则和纳税能力原则比较受益原则和纳税能力原则各有其优点,但这两种原则都不能单独解释税制设计的全部问题,也不能单独地实现税收政策的全部职能。因此,公平的税收制度的设计有赖于两个原则的配合使用。

效率原则—核心原则具体包括3个原则:税收的财政原则

含2个原则: ①充分原则

是指税收应当能够为政府活动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

②弹性原则是指税收收入应当能够随着国民收入的增长而增长,以满足长期的公私产品组合效率的要求。税收中性原则是指政府课税不应干扰或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经济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中性税收指不改变市场中的各种相对价格,从而不干扰私人部门的经济决策,不会导致超额负担的税收。否则就叫扭曲性税收。税务行政效率原则为了使社会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配置,应当以最小的税收成本(因征税而发生的资源耗费)取得最大的税收收入,这就是税务行政效率原则。

8.什么是税收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1)收入效应:政府课税造成纳税人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使纳税人降低了商品购买量和消费水平。见P238图9-1(2)替代效应:政府对不同的商品实行征税或不征税、重税或轻税的区别对待时,由于税负转嫁的存在,使商品的相对价格结构发生变化,使纳税人减少征税或重税商品的购买

量,而增加无税或轻税商品的购买量,即以无税或轻税商品替代征税或重税商品

见P239图9-2

第七章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各国均采用复合税制? 可以广辟税源,能够充分而有弹性地满足国家财政需要;便于发挥各个税种特定的经济调节作用,可以全面体现国家政策;征税范围较为广阔,有利于实现公平税负目标。

2.商品课税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A.课征及税收负担普遍,课税隐蔽;B.以商品或非商品的流转额为计税依据;C.以比例税率为主,便于征管;D.全环节征税(道道征税);E.有利于实施区别对待政策。

3.简述生产型增值税与消费型增值税的优缺点

(1)生产型增值税——优点:税基较宽,易于取得财政收入;资本有机构成低行业和劳动密集型生产有利。缺点:税基中含有折旧,存在重复征税问题;不具有刺激投资的功效。

(2)消费型增值税——优点:只对消费征税,有利于抑制消费;有利于加速设备更新,推动技术进步;彻底消除重复征税,并使出口退税更彻底。缺点:税基窄,提供财政收入方面不如前两类潜力大;稳定经济的功能较差

4.所得课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所得税,是对企业或个人所得的净利润征税。

特点:A.税源广泛,税收具有弹性;B.税负不易转嫁,不影响商品的相对价格;C.税负相对公平,具有较好的收入分配功能;D.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经济权益。

5.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如何计算?

(1)增值税: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当期销项税额=销售额×增值税税率,(当期进项税额=购货额×增值税税率)步骤:先计算不含税销售额,再计算应纳税额。(2)企业所得税:企业净利润*税率(3)个人所得税:超额累进税率

6.资源课税与财产课税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主要特征:课税比较公平;能够促进社会节约;课税不普遍,且弹性较差。(2)资源课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3)财产课税:房产税、契税、遗产税、车船税。

第八章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国际税收?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1)概念: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对跨国纳税人的跨国所得或跨国财产各自行使征税权力,而形成的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2)区别:A.国际税收反映的是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而国家税收反映的是征税人与纳税人之间的征纳关系;B.国家税收是凭借政治权力强制课征的,而国际税收凭借的是具有国际公法性质的国际税收协定、公约及惯例;C.国际税收没有独立的纳税人,没有独立的课税对象,没有独立的税种。

2.税收管辖权及各类税收管辖权的含义是什么?(1)概念:国家在征税方面所拥有的权力。

(2)A.地域税收管辖权:国家有权对来源于本国的收入和存在于本国的财产课税,无论这种收入和财产归谁所有。B.居民(或公民)税收管辖权:国家有权对本国居民(或公民)取得的所有收入和所有财产征税,无论其收入从何处取得,财产存在于哪个国家。

3.国际重复征税的产生原因和消极影响是什么?(1)原因:各国税收管辖权的冲突。

(2)消极影响:给跨国纳税人造成额外的负担;阻碍国际资本、商品、劳务和技术的自由流动;违背税负公平合理原则。

4.减除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有哪些?

各国普遍接受地域税收管辖权优先原则。现在普遍采取抵免法和累进免税法。

(1)抵免法:应纳居住国所得税=全部所得*居住国税率-允许抵免额(即在国外缴纳的税额)

(2)累进免税法:应纳居住国所得税=全部所得*居住国税率*(居住国所得/全部所得)5.直接抵免与间接抵免有何不同?

直接抵免法适用于同一经济实体的跨国纳税人的税收抵免。具体包括:①跨国自然人个人的所得税抵免②总公司与分公司之间的所得税抵免③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预提所得税抵免。间接抵免法 适用于由同一经济交易联系起来的属于不同经济实体的跨国纳税人之间的税收抵免,主要是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

6.什么是税收饶让?

一国政府对本国居民在国外得到减免的那部分所得税,视同已经缴纳,并同样给予抵免,而不再按本国的税率补征。

7.国际税收协定及其作用是什么?

国际税收协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权国家为了协调相互间在处理跨国纳税人征税事务和其他有关方面的税收关系,本着对等原则,经由政府谈判所签订的一种书面协议或条约,也称“国际税收条约”。

作用: 1.全面协调国家间的税收管辖权,避免和消除国际双重征税,消除跨国纳税人的不合理负担,协调国家之间的税收权益。2.加强国家之间的税务合作,防止国际逃税和避税。3.实现平等税负原则,保护纳税人的税收利益。4.促进国际贸易和投资,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第九章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国债?它的功能有哪些?

(1)概念:国债是国家举借的债务。是国家为了筹措资金而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还本的债务凭证。

(2)功能: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节经济(国债是对GDP的再分配,调节流通中货币量)。

2.为什么说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是最佳途径?

(1)发行国债只是部分社会资金使用权的暂时转移,一般不会导致通货膨胀。

(2)国债的认购通常遵循自愿的准则,基本上是社会资金运动中游离出来的资金,一般不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3.国债规模主要由哪些因素决定?

A.认购者的负担能力;B.政府偿债能力;C.国债的使用方向、结构和效益 4.国债常见的种类有哪些?

(1)按国家举债形式:国家借款、发行债券;(2)按应债资金来源:内债、外债;(3)按还债期限:短期【1年内】、中期、长期【10年上】;(4)按能否上市流通:可上市【记账式】、不可上市【凭证式】。

5.国债的发行主要考虑哪些问题?

主要包括:国债发行的规模、发行价格、国债利率的确定和发行方式的选择。6.国债常见的流通方式有哪些?

国债贴现、国债现货交易、国债期货交易、国债回购业务(融资,一年内)。7.国债偿还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A.市场购销法。B.直接偿还法:到期还本付息,有四种形式——国债到期日一次性还本付息;每年付息,到期还本;分期比例偿还;以新替旧

第十章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国家预算?其种类有哪些?

(1)概念: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以收支一览表形式表现的具有法律效力的重要的财政文件。

(2)种类:A.按编制形式:单式预算【收支一览表】、复式预算【经常性预算表、资本表或建设预算表】

B.按预算指标确定方法:增量预算、零基预算

C.从预算管理:绩效预算或部门预算或成本预算—以绩效为目的,以成本为基础。2.我国的国家预算是如何组成的?

(1)从国家政权结构和行政区域划分:包括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分为五级。

(2)从国家预算收支管理范围看:包括总预算和部门预算,总预算包括本级部门预算和下级总预算

3.国家预算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公开性、可靠性、完整性、统一性、性。4.简述国家预算的程序。

A.编制预算,财政部编制预算草案,报国务院审批;B.审批预算,各级人大审批预算草案;C.执行预算,各级政府组织预算收入,各级财政部拨给预算资金,各级人大常委会审批预算调整方案;D.决算,各级人大审批预算执行情况。5.预算外资金的含义、范围及特点是什么?

(1)概念:按国家财政制度规定不纳入国家预算的,允许地方财政部门和由预算拨款的行政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的资金。

(2)范围:地方财政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预算外资金。(3)特点:灵活性、专用性、分散性。6.行政性收费与事业性收费的含义是什么?

(1)行政性收费:国家机关及其授权单位在行使国家管理职能中依法收取的费用,其实质是国家意志和权威的一种体现。

(2)事业性收费:非营利的国家事业单位及其类似的机构在社会公共服务中,依照有关政策规定收取的费用,其实质是对服务性劳动的部分补偿。7.我国现行哪种预算管理体制?依据是什么? 分级分税预算管理体制。依据:(1)社会公共需要具有层次性。全国性和地方性。经济标准。

(2)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政治标准。分权有利于效率的增进;分权有利于遏制政府规模的扩大;分权有利于政府创新。

第十一章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财政平衡?如何理解财政平衡? 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收支数量基本相等关系。财政平衡应是相对平衡;须从整个公共部门和国民经济角度认识财政平衡;在财政承受能力允许的范围内,我们需要的是财政均衡而不是财政平衡;财政平衡应是动态平衡而非静态平衡,即从长远的角度追求财政平衡;财政平衡应是真实的平衡;财政平衡应是总体平衡而非部门平衡。2.财政赤字的类型有哪些?

A.预算赤字:指在编制预算时就存在收不抵支的情况。B.决算赤字:指预算执行的结果支大于收。C.预设赤字:指在编制预算时,有意识安排了赤字,决算时仍表现为赤字。

3.财政赤字对经济有什么影响?

A.积极作用——增加社会总需求【通过安排财政赤字增加政府投资和转移性支出,刺激投资和消费】B.将赤字财政政策当作一种常规性的预算政策;对财政赤字的规模不加控制。

第十二章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财政政策?其功能主要有哪些?

(1)概念: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调整财政收支和收支平衡的指导原则及其相应的措施。(2)功能:导向、协调、稳定、控制。2.财政政策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1)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相对稳定、收入合理分配、经济适度增长、社会生活质量逐步提高。(2)主体:各级政府。(3)工具:税收【社会总供需、收入分配】、购买性支出【增加消费总量】、转移性支出【社保支出和财政补贴】、国债【流动性效率、利息率效应】、国家预算【收支规模、收支差额】。

3.简述自动稳定器与“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的运用。

(1)自动稳定器:A.税收的自动稳定效应,主要是公司所得税和累进个人所得税,原因是税率和收入正相关;B.公共支出,尤其是对个人的转移性支出,因为救济金的发放是有底线的。

(2)相机抉择:A.汲水政策,即在经济萧条时增加公共投资;B.补偿政策,即根据当时的经济状态,反向调节,如膨胀时采取紧缩型财政政策。二者的区别:前者只借助于有限的公共投资补偿民间投资,恢复萧条期经济的活力;后者是全面调控,使用可以超额支出的公共投资、税收、转移性支出等提高全社会经济的需求,不仅能医治经济萧条,还可以控制过度繁荣。

4.了解我国现行的财政政策。

2010年中国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是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切实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的发展与调整结构结合起来,在巩固经济回升基础的同时,积极发挥财政政策点调控的优势,大力支持推进结构调整,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二是更加注重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切实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三是更加注重和保障民生,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四是更加注重深化财税改革,切实增强财政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五是更加注重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绩效。

第五篇:财政学复习题

财政学复习试题 选择题

1.价格的变动会影响企业的(B),进而影响财政收入。A、所得

B、营业额

C、财务

D、会计核算 2.(D)是财政分配结构的中心环节。

A、税收收入

B、税收支出

C财政收入

D、财政收支 3.(B)有可能成为财政收入的源泉。A、c B、v C、m D、v+m 4.财政收入的数量界限即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该界限的确定具有(D)A、主观性

B、重要性

C、客观性

D、现实性

5.(D)的职能是指借助合适的财政政策克服高的失业率和通胀。A、监督

B、收入分配

C、聚财

D、稳定经济 6.1953年的所得税是指(D)

A、国营企业所得税

B、私营企业所得税

C、个人所得税

D、以上均不正确

7、国家通过法律程序规定的税种称为(A)A、征税

B、附加

C、税法

D、税制 8.征税活动的各种规定即(C)

A、税制

B、准则

C、税法

D、条例 9.现行营业税征税范围主要局限于(C)A、工业

B、商业

C、第三产业

D、农业 10.免税法可分为全额免税和(C)免税。A、部分

B、超额

C、累进

D、绝对

11、(B)抵免适合于跨**子公司或控股公司之间的税收抵免。A、直接

B、间接

C、抵税

D、特别

12、关税是对(B)我国关境的货物和物品征收的税。A、进入

B、出口

C、进出

D、流入

13、社会集团购买力属于(D)

A、社会性支出

B、消费性支出

C、转移性支出

D、我国特有的经济范畴 14.以下哪个不是消费性支出(A)

A、基本建设

B、文教科卫

C、行政管理

D、国防 15.财政支出的首要目标是(A)

A、经济增长

B、物价稳定

C、公平分配

D、国际收支平衡 16.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比例关系是(A)

A、积累与消费

B、农轻重

C、基建与更改

D、工业与农业 17.我国财政支出最大和最主要的类别是(D)支出。A、基本建设

B、文教科卫

C、行政管理

D、建设性 18.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方式是(A)

A、基本建设

B、更新改造

C、住宅建设

D、基础性 19.下面那个是非转移性支出(D)

A、社会保障

B、补贴

C、国债利息

D、行政管理

20.我国转移性支出中,过去比重很小,现在开始是上升,将来会进一步上升的是(D A、社会保障

B、资本转移

C、财政补贴

D、债务利息)21.我国经常性预算收入主要是指(A)A、各项税收

B、利润

C、收费

D、债务 22.国家基本的财政计划称为(B)

A、经济计划

B、国家预算

C、收支方案

D、国家决算 23.国家信用的基本形式是(C)

A、税收

B、利润

C、国债

D、财政贷款

24.预算法规定,从(D)年起,国债不再作为财政收入,而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手段。A、1979

B、1992 C、1994 D、1995 25.预算外资金是(B)的组成部分。

A、预算内资金

B、财政资金

C、银行资金

D、国债 26.处理各级财政之间的根本制度称为(B)

A、财政体制

B、预算管理体制

C、税收体制

D、国有企业财务体制

27、第二步利改税于(D)年实施。A、1979 B、1980 C、1983 D、1984 28.国有资产管理的宗旨是(C)

A、提高效益

B、增加收益

C、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D、加强资产监督 29.财政政策总是从(A)角度影响经济运行的。A、需求

B、供给

C、总量

D、分配

30.税收收入的主动变化是指(B)的税收收入。

A、比例征税

B、累进征税

C、固定总税额

D、免税 31.下列属于条件性市场缺陷的是(B)

A、非竞争性

B、外部效应

C、经济波动与失衡

D、收入分配不公 32.下列属于典型外部经济型混合物品的是(C)

A、义务教育

B、疾病监控

C、高等教育

D、国防安全 33.资源配置职能的直接作用方式是(A)

A、财政投资

B、价格补贴

C、财政贴息

D、差别税收政策 34.关于购买性支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执行资源配置的职能较强

B、对经济运行的影响较大C、执行国民收入的分配功能较强

D、应实行效益指标管理

35.适宜采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进行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项目是(D)A、军事支出

B、文化支出

C、卫生支出

D、投资性支出 36.在现代政府财政收入中,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A)

A、税收收入

B、规费收入

C、国有土地出让收入

D、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37.在组织财政收入中处理国家与有关各方面的物质利益关系所遵循的原则是(C)

A、合理负担原则

B、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

C、利益兼顾的原则

D、增加财政收入的原则

38.按单位课税对象直接规定一个课税税额而不采取百分比的税率形式是(D)A、比例税率

B、全额累进税率

C、超额累进税率

D、定额税率

39.纳税人提高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将其缴纳的税款转嫁给购买者获消费者负担的税负转嫁方式是(A)

A、前转

B、后转

C、消转

D、税收资本化 40.下列选项中,应当缴纳营业税的是(C)

A、汽车制造商销售小汽车

B、化妆品厂销售化妆品

C、房地产企业销售房地产D、百货商场销售电视机 4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是(D)

A、国有独资企业

B、中外合资企业

C、集体企业

D、合伙企业 42.中国居民张某,2012年8月去的一笔劳务报酬8000元,应该缴纳的所得税税额是(A)A、1280元

B、1440元

C、1600元

D、2400元 4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际重复征税特征的是(D)

A、纳税主体的同一性

B、纳税客体的同一性

C、纳税期间的同一性

D、征税主体的同一性

44.从偿还期限来看,当前我国国债主要是(B)

A、短期国债

B、中期国债

C、长期国债

D、无期国债 45.世界上最早确立现代政府预算的国家是(C)A、中国

B、法国

C、英国

D、日本 46.在预测预算收支指标的方法中,利用两项不同性质而又有内在联系的数值之间比例关系,根据其中一项已知数值求得另一项指标数值的方法是(A)。A、系数法

B、基数法

C、比例法

D、定额法

47.涉及行政区划或企业、事业单位隶属关系改变的预算调整方式是(B)A、动用预备费

B、预算划转

C、经费流用

D、预算追加追减 48.在财政管理体系中,占核心地位的是(A)

A、预算管理体制

B、税收管理体制

C、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D、基建管理体制 4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政府间转移支付特征的是(C)

A、政府间转移支付是政府间的无偿支出

B、政府间转移支付的范围限于政府之间 C、政府间转移支付是政府间的纵向支出

D、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并非政府的终极支出 50.最能体现自动稳定功能的财政政策是(D)

A、政府预算

B、价格补贴

C、政府投资

D、累进的所得税

下载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财政学复习题

    财政与金融复习题 1、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 C 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

    财政学复习题及答案[五篇范例]

    第一章 一、简述财政的基本含义和基本特征。 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政府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

    财政学复习题 (A卷)

    财政学复习题 (A卷) 一.名词解释 1.规范分析是什么?(Either one) P2-3 规范分析:以确定评价标准,分清是非和优劣程度为主题的研究分析,它回答的问题是“该怎样”。规范分析涉及价值......

    财政学_复习题_FXT242225_1112

    财政学复习题 一、 单项选择题 1、属于地方财政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是指( ) A、国有企业的各项专用资金 B、国有事业单位自收自支的资金 C、各项附加收入 D、地方预算的......

    财政学复习题2

    名词解释 1、 购买性支出2、转移性支出3、基础设施4、市场失灵5、公共物品或公共品6、税负转嫁7、税收归宿8、财政管理体制 判断题 1、完整的市场体系是有家庭、企业和政府......

    财政学复习题3(推荐)

    判断题 1、完整的市场体系是有家庭、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政府可以通过法律、行政和经济等手段,“凌驾”于市场之上,介入和干预市场。(对) 2、国防作为公共物品主......

    财政学复习题2014.12.31

    财政学复习题2014.12.30 一,简述题(每题10分,5题,合计50分) 二,计算题(每题11分,3题,合计33分) 三,论述题(联系实际题,1题,17分)简述题: 1, 简述财政支出对经济的影响。 2, 如何理解市场失灵对......

    财政学复习题2014.12.31(合集)

    财政学复习题2014.12.30 一,简述题(每题10分,5题,合计50分) 二,计算题(每题11分,3题,合计33分) 三,论述题(联系实际题,1题,17分)简述题: 1, 简述财政支出对经济的影响。 答:按照财政支出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