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社区自治,推动基层民主进程的提案

时间:2019-05-13 22:56: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加强社区自治,推动基层民主进程的提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加强社区自治,推动基层民主进程的提案》。

第一篇:关于加强社区自治,推动基层民主进程的提案

关于加强社区自治,推动基层民主进程的提案

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案第1921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案 由:关于加强社区自治,推动基层民主进程的提案 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民政部办理 提 案 人:陈华

主 题 词:基层政权,社区服务 提案形式:个人提案 内 容: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有中国特色的市民社会也在逐步生成,社区不仅是人们生活的主要空间,社区的发展同样影响着整个社会和谐与发展,社区意识的觉醒,意味着社区发展时代已经到来。实践表明,健全的社区管理体制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社会、环境矛盾的一剂良药。但我们的社区发展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在社区建设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在社区自治建设方面,尤其需要进一步的推进与完善。具体建议:

(一)重新配置资源,推动基层民主政治进程

在更大的范围和较高的层面上整合社区资源,这样可以将与社区相关的各种人文、经济、信息资源相互联系和互动,将关切到社区利益、发展以及文化、教育、卫生、治安等方面的各项事务进行全盘筹划与建设。为此,建议重新组合和配置与社区相关的社会权力,使街道办和居委会真正成为社区的中心,增强其吸引力和凝聚力。街道办作为地方行政体系的基层机构,是构成城市基层民主建设的基础环节,街道一级的民主行政建设应该落到实处,街道办的权力应得到充实;同时加强社区管理的横向发展,协助和指导社区自治组织的创办和发展,促进市民积极参与的积极性,并最终使得街道辖区内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民主化与透明化。

为此,首先要广开社区居民参与管理的渠道,建议地方政府把与社区发展相关的决策咨询活动,列为政务公开项目,使得社区公民可以了解和有限度的参与到政府决策的过程;二是建议以市区两级政协委员居住地为依据,划分到相关社区,安排定期走访和听取社区意见,并将此项活动制度化。三是要旗帜鲜明的提倡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自治工作,使之回归法律赋予居委会的本来角色定位,使之真正成为居民利益的代表。

(二)积极发展社区组织,建设社区管理新生态

政府切实改变包揽一切社会事务的观念,转变政府职能,鼓励和支持对社会有益的非营利性组织的发展与成长,建议完善民间组织管理法规及工作条例,对非营利性组织的设立程序、职能、有关政策等做出具体的可操作性规定,支持非营利性组织从事社区公益性事业。政府在处理有关公共事务时,应当充分听取相关服务组织的专业意见,鼓励它们积极参与到政府的决策过程中来,政府在主导主要职能的大前提下,可以将大部分社区公共服务转交给社区非营利性组织来完成。

社区志愿服务作为一项社会事业,应该有相应的法律保障,通过由地方立法,规定社区志愿服务的地位、原则,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志愿组织机构性质,经费来源,社区志愿服务过程中的法律责任、救济程序等,对社区志愿者的行为给予合法的保护。建议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志愿者奖励制度,鼓励志愿组织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志愿者能透过提供符合社区需要的优质服务,实现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关怀弱势群体,健全社区保障体系

1、采取补偿性社会政策与发展性社会政策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起针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在补偿性社会政策方面,实现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的结合;在发展性社会政策方面,制定就业促进政策,构建社区就业援助体系。

2、建立社区帮困网络。即以社区为依托,由社区牵头组织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和居民捐款捐物,用以资助贫困家庭。由于其行为方式相当民间化,在具体的帮困对象、方式、标准等方面,街道和社区居委会都有相当的自主权,从而使社区服务体系更加完备。

来源:中国政协网

第二篇:进一步推动中国基层民主自治[范文模版]

进一步推动中国基层民主自治

2013-3-9 5:10:32来源:2013年03月08日 22:57:56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8日电(记者李惠子李云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政部副部长姜力8日说,民政部加强了基层群众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用推动这“四个民主”来推动基层民主自治。

姜力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记者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民政部一直在推动基层群众自治的发展。“四个民主”作为制度已经建立起来,比如基层民主选举已进行到第九轮,还会一直坚持下去,“由群众自己选举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带头人”。

“目前推动的重点是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因为民主选举已形成固定的制度,要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和民主决策更加规范化、程序化。”她说。

姜力说,在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上,要推动建立群众自己的组织,通过固定的程序来实现民主监督。村里要有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委员会议。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如耕地承包的调整、宅基地的置换、农村山地的承包和农村公用设施的建设,必须通过民主决策程序,听群众代表的意见,要有表决程序,多数群众同意后才做。

她说,还要成立理财小组和监督委员会,委员会要常任化,通过这些方式来推动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执行。

第三篇:发挥居民民主自治,推动社区管理创新

发挥居民民主自治,推动社区管理创新

居民自治,是社区一直在探索和尝试的一种模式。自2003年社区成立以来,友新街道友联第三社区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在沧浪区民政局的指导帮助下,借助辖区资源特色,以“规范、创新、培育”的模式积极有效的探索社区居民自治。具体内容包括:

一、规范落实“四会制度”。

自成立后,友三社区就把“四会制度”与居民代表大会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四会”的开展,充分完善和落实民情恳谈、民事协调、民意听证、民主评议等居民参与和决策机制。

一是民情恳谈谈民生。结合社区实际和居民需求,每月9日定期召开民情恳谈会。通过会议与随机参会居民讨论沟通,征集民生问题。认真做到小问题当场落实、小矛盾现场协调、大需求及时上报的管理模式,为居民提建议、提要求畅通渠道、提供平台。

二是民事协调化纠纷。针对小区突发性群体纠纷,以每年至少1-2次的方式,积极落实民事协调会。如遇影响较大的群体性矛盾纠纷(包括居民与居民之间、居民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社区及时召集双方代表召开民事协调会议,就纠纷内容作现场调解,以居民利益为第一的原则,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2010年共召开社区民事协调会7次,妥善解决包括小区车位纠纷等问题在内的民生群体问题多起。

三是民意听证听民意。针对涉及小区内部分或全体居民利益的问题,如小区改造、道路修补、防盗门安装等民生实事,以及小区是否封闭、是否增加小区出入口等重大问题,除张贴宣传资料、征求居民意见外,社区还积极招集居民代表开展民意听证会进行讨论,听取居民意见,切实将政府实事落到实处、妥善解决小区居民实际需求。2010年累计开展民意听证会3次,分别就友新路425号小区弯道安全改造、居民自治管理,以及长欣苑南侧开通出入口等问题收集居民意见。

四是民主评议评实绩。按照居委会居民自治组织性质,结合区委、区政府民本社区考核要求,社区于每半年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就半年来社区工作进行评议。

二、创新打造民主平台。

社区平台是吸引居民参与、提高居民自治能力的根本。除规范化召开四会,接受居民咨询、建议、投诉、举报外,社区还在建设过程中,按照沧浪区社区建设基本要求,先后打造出“一虚一实”两大民主平台,为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热情参与、高效参与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一是打造网络虚拟平台——“友三社区网”。在社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社区依托户籍家庭电脑普及率超90%的基础现状,在多次调研探索后,于2005年成功架设社区网站“友三网”。通过这一平台的构建,拓展出了一条居民参与、居民评议的全新渠道。经过六年时间的运行,网站已日趋成熟,居民会员总数达到了2100多人,更有累计达近三百万次的点击次数,被包括扬子晚报、苏州日报、姑苏晚报等多家媒体喻为“全国社区居委会第一网”。在运行几年里,网站为“社区自治”提供有益尝试。社区网从互动着手,鼓励和支持让居民带动居民的形式学习,通过培养草根领袖,让居民以版主甚至管理员的身份,对网站进行日常管理,对网站中涉及到日常社区建设中所能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如法律咨询、社区办事、投诉举报等内容都有涉及,使居民在日常学习浏览、发贴交流等行为中,接触社区,了解社区,为社区实现自治提供了有益尝试。

二是打造现实参与平台——“百姓会客厅”。2010年三月,按照沧浪区“民本社区”建设中全面提升“群众满意率、居民参与率、设施利用率”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居民参与和自治能力,社区在街道的支持和帮助下,充分发挥人气优势,通过整合现有资源、投资完善硬件基础,利用社区八成空间,着力打造便于居民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综合性平台。借助平台优势,实现居民参与和居民自治进一步提升的良好局面。“百姓会客厅”将自

治、自管纳入其中,通过将目前社区坚持的民情恳谈会、事务协调会、决策听证会、成效民主评议会等四会制度以及原有的全市代表委员社区联系点、街道人大代表之家相结合,把社区“百姓会客厅”打造成一个集居民自治、参与、娱乐、爱心及为民办实事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全面提升民本社区建设实效和力度。到目前为止,借助平台优势,社区人气得到进一步攀升,社区实事得到进一步落实,仅2010年大到小区垃圾房改造、千余树枝修剪,小到一楼一户楼道灯修复等民生问题,完成就达20余件。

三、扎实培育草根团队。为适应市民多层次文化需求,引导广大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社区按照区委、区政府“1+2+1”社区管理模式的要求,于2006年将各类文艺队结合起来,成立了草根团队,内设了老年晨练队、拳操队、扇子舞、舞蹈队等30支队伍,原有参与人员380人,现已发展到850多人。通过各种文艺宣传活动,形成了以社区居民为主,辖区共建单位广泛参与共创社区文化的浓厚氛围。

社区结合重大节日、庆典,或开展、或参与各类文艺汇演、朗诵演讲、知识抢答、书画展览、地方戏曲、老年健身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大型特色文化活动。使各类小活动天天有,大活动月月有,通过持久经常的活动,弘扬了时代主旋律,营造了优良的文化环境,用先进文化丰富了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着力提高了全民的身体素质、健康水平、生活质量和文化素养。居民对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强,居民的社区意识、责任意识、参与意识也不断加强,从而使居民自觉参与社区建设,落实民主制度建设。

第四篇:推进基层民主法治进程

推进基层民主法治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永和村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工作汇报

今天,我们迎来了上级领导和专家,对我村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进行检查验收,这对我村的创建工作是一次极大的鼓舞和促进。在此,我代表永和村党总支部,村委会和全村人民对检查团的领导、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我村隶属于吴江市盛泽镇,处于镇郊结合部,北与荷花村为邻,南倚西白漾(现东方丝绸市场),西倚蚬子荡,东邻桥北荡,紧偎丝绸商城。全村行政辖区面积为8平方公里,共有6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居住总户数374户,在册总人口1314人,外来务工人员居住在本村12000人,耕地面积330亩,现有中共党员53名。近年来我村坚持以服务群众为目标,以人民满意为标准,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不断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保证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安定稳定,加快推进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实现了在加强党的领导下实行自治,在自治过程中规范民主,在扩大民主上加快发展的总体目标。

一、着眼于增强活力,不断完善村民自治组织

认真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有关要求,切实加强村民委员会及其相关配套组织建设。设立了治保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并根据我村实际需要设立了城建组、计生组。同时,依据地理分布,将全村划分为11个村民小组,配齐配强了22名村民代表,建立起了完整的村民自治组织。为了使各个组织形成合力,有效运作,我们建立建全了各项规章制度。一是村委会工作职责,对村委会的工作范围、目标和权力、义务进行界定,做出明确规定;二是分工负责制,村“两委”成员分工明确,分片包干,每人都分别负责某一方面的具体工作,都分别挂钩一个村民小组,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良好工作格局;三是村委会任期目标和工作计划,根据本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在每届村委会产生之际,就制定村委会三年任期目标,提出全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同时,按照任期目标的要求,在每年年初制定工作计划,任期目标和工作计划产生之后,都交由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四是联席会议制度,村党总支和村委会班子定期 1 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讨论村里的事项,统一意见和看法,对一些重大的事项,经联席会议研究同意后,再提交党员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五是学习教育制度,每周一次组织两委成员进行集中学习。村级组织机构的健全和各项管理制度的完善,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也为依法治村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着力于规范提高,扎实推进基层民主建设

村党总支、村委会牢固树立民本思想,认真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不断加以规范、完善和提高,进一步深化民主自治工作,尊重民意,集中民智,增强民力,凝聚民心,形成加快发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整体合力。

一是规范程序,在民主选举中体现民意。村级换届选举工作坚持在镇党委的领导下,以及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认真按照《党章》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规定,精心组织选举工作,规范选举程序,真正按照群众的意愿,依法选出群众满意的村级领导班子。在换届选举工作中,村党组织换届采取“两推一选”方式进行,认真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选举工作规程,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对党总支班子成员进行充分的酝酿和认真的推选,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依照《党章》规定选出党总支领导班子。村委会换届选举认真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强化宣传,规范程序,坚决杜绝买票贿选、强行拉票等违法行为,同时,对村民代表,也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

二是集思广益,在民主决策中集中民智。我们建立健全了党员议事制度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制定了议事规则和议事程序。村里大事、要事以及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由村“两委”会研究提出方案后,提交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集思广益,减少失误。与此同时,我们不断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推向深入,组织开展村务民主听证工作,对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有关事务,以及事关我村改革和发展大局的重大事项,包括重大决策的出台、村集体财务收支、基建工程招投标、宅基地分配及土地征用补偿、计划生育、福利、党务等方面的村务及村规民约的修订等,都进行民主听证,听取群众意见,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三是建章立制,在民主管理中增强民力。我们成立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领导 2 小组和村务监督小组,并由党员和村民代表推荐选举产生其组成人员。经过“民选”产生的小组成员工作中认真负责、公正严明,把每月28日定为“理财日”,他们集中在村部对当月村中财务收支的每张票据认真审核,符合规定的有监督小组签字后交会计登记入账,对不符合规定的哪怕是支部书记同意或村委会主任签字的也给予否决。村务监督小组不仅参与制定全年的财务收支计划,编制预决算,审核村财务的收支,还认真检查各种合同、协议书的签订及执行情况。

四是公开透明,在民主监督中凝聚民心。我们健全完善了一系列配套制度,进一步规范完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一是在公开内容上,坚持凡是群众关心的问题全部公开,应公开尽公开。不断细化、明了公开栏目和数字,取消群众认为含混不清易作假的“其它”栏目,做到公开内容具体、真实、明确、完整,掏心交底。二是推行过程公开,一般达到三榜、四榜公布,就是一项工作每个关键环节都对外公开,吸收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做好群众意见处理。在公开之后,及时收集群众对公开内容的意见,对群众提出的疑问,一般在3-5天内就给予明确答复。四是严格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开支审批,规定计划外生产性开支2000元以内和非生产性开支1000元以内的经村主任与村党总支书记通气后由书记审批,计划外生产性开支2000—5000元和非生产性开支1000—2000元的经村主任通气后由村主任和村党总支书记共同审批,计划外生产性开支5000元以上和非生产性开支2000元以上的经村两委研究后,交由村民代表会议研究决定。与此同时,推行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每半年开展一次评议,由党员、村民代表和部分退休干部对村两委成员进行民主测评,对评议不合格的限期改正。

三、着重于综合治理,切实维护社会安定稳定

针对我村地处镇郊,外来人口多,人口流动性大,社会治安工作相对复杂的情况,坚持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入手,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坚持综合治理,扎实推进依法治村工作。

1、找准切入点,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紧紧抓住“ 五五”普法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展法制知识宣传教育。在村部大楼一层分别设立了法制宣传栏,每两个月至少刊出一期法制宣传专刊。充分利用横幅标语、宣传单等形式,大张旗鼓地进行法律知识宣传。定期举办法制培训班,利用村民法制学校阵地,每季度至少一次开展法制知识讲座,聘请司法部门等领导来授课,加强对村两委成员、党团员、3 村民代表、青少年等重点对象法制教育。开展“法制知识进万家”活动,摘录一些与农民关系密切的法律法规知识,编订成册,发送到家家户户。切实加强群众的法制教育,提高群众懂法、守法、用法意识。

2、把握关键点,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整体合力。成立了依法治村领导小组,由党总支书记任组长。加强治保会和调解委员会,完善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村规民约,根据本村实际,制定完善了20条《村规民约》。成立村规民约执约队,由村民代表选举产生办事公道、群众威望高7名执约队员,负责监督处理违反村规民约的行为。同时,加强民兵营、青年团、妇代会建设,充分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形成合力,推进依法治村工作的深入开展。

3、抓住着重点,及时协调解决各种矛盾纠纷。加强信访工作,村主要领导随时接待村民的来访,及时解决好村民反映的问题。加强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对“释解 ”人员,村里实行定人包干帮教办法,热情帮助他们安家就业,为他们提供致富信息,防止他们重新犯罪。做好矛盾纠纷调解,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每年都评选一批“双文明户”、“五好家庭”、“计生光荣户”“平安家庭”,村里拨出专项资金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实践证明,通过创建“民主法制示范村”活动的深入开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社会风气和社会治安的进一步好转,有效推动了全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为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通过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全村干群众团结一心,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如何加快发展、勤劳致富上,有力促进了村集体经济私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

2、密切了农村党群干群关系。通过开展“民主法治示村”活动,村干部的民主意识明显增强,做事情都坚持从群众的利益出发,把村里的钱主要用于发展集体公益事业上。几年来,集体公益事业不断发展,村民福利待遇不断提高,对年满70周岁的老年人每人每年发放500元的养老金;对困难户、特困户和天灾人祸的村民每人给予300—2000元的资金扶助费。由于群众福利待遇的日渐提高,更由于集体财务和村里大小事务都向群众公开,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都交给党员和村民代表讨论决定,有效消除了群众对村干部的怀疑和不信任,使上下形成一条 4 心,干群拧成一股绳。

3、维护了社会安定稳定。通过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一方面,村干部依法办事意识明显提高,做什么事情都能依照法律、法规、政策规定进行。另一方面,群众的法制意识不断增强,有什么矛盾纠纷,都能主动寻求法律帮助,通过法律途径加以解决,几年来,全村没有发生集体上访事件。无民转刑案件,无重大责任事故,群众对社会治安状况满意。

我村近年来在推进农村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中作了一些探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农民群众的期望比,与上级领导的要求比,与兄弟单位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同时在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中,我们也深刻体会到:提高认识、形成创建良好氛围是关键;齐创共建、形成合力是前提;建章立制、依法办事是核心;组织建设、党的领导是保证;普法教育、精神文明是基础。我村的创建工作还刚刚起步,还需要不断的探索完善。这次检查团到我村进行创建工作检查指导,是对我村创建工作的促进和鞭策,希望检查团对我们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和意见。下一步我们将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思路再完善,目标再调高,责任再加码,领导再加强。认真学习十七大会议精神,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围绕“两个率先”和富民强村的目标。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借这次检查的强劲东风,进一步加强创建工作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创建意识,在全村范围内进行一次再动员,强化责任意识,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巩固“民主法治示范村”的工作成果,搞好农村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努力提高依法治村的水平,不断开拓创新,把“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引向深入,为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盛泽镇永和村村民委员会

第五篇: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完善——我国基层

群众自治制度

梁山第一中学 于明磊 2010年7月22日 09:17 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完善——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确立为我国民主政治的四项制度之一,把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作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这是我们党的一个重大决策,基层群众村民自治是为了更符合当地的政策,村内作为一个社区可以自治一些有利于本社区的规章制度。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具有以下四个主要特点和优势:

第一,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能够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在自治的内容上,群众自治的事务涉及群众方方面面的切身利益,人民群众能够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能够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能够保护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在行使民主权利的方式上,人民群众在自己生活的社区内,通过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直接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管理,使得民主参与具有直接性和有效性。基层群众自治的这一特点和优势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增强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使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学习民主、实践民主的成本低、效益高的大学校,有利于培养具有公民意识的现代公民。

第二,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能够坚持正确的方向并稳定有序地发展。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建设与实践活动是在党和政府的主导下开展的,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特点,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政治优势。坚持党的领导,是基层群众自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计划、有步骤地稳定有序发展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较好地解决了我国人民民主发展问题,使得亿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民主政治建设健康有序地发展,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

第三,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能够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促进。这种适应和促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工作部署上的适应和促进。我们在推进基层群众自治的过程中,始终以推动和保障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为目标,与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比如,农村村民自治制度是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需要而产生的,对化解农村社会矛盾、解决三农问题、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农民素质,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则是适应城市基层社会管理和居民生活需要的产物,在解决城市社会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在实践推进上的适应和促进。基层群众自治实践的许多环节,都是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展开的,既锻炼了群众的议事能力,又维护了群众的经济利益,体现了民主目的性与手段性的统一。

第四,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是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

放以来,我们将基层群众自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从做得到的事情做起,从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情入手,一步一步推进。通过基层的民主广大人民群众逐步提高了参政议政能力,逐步学会了依法、理性地行使民主权利,这种渐进推进式的发展,避免了不切实际的极端冒进,降低了风险和成本,使国家能够集中精力解决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问题,也使得亿万人民群众在稳定有序的基层民主实践中逐步提高自身素质。实践证明,没有渐进的民主建设,就没有民主制度、民主程序和民主精神的携手并进、和谐发展。

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发展基层民主,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这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是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不断完善的很好体现。

依法推进村民自治 论文

关键字:工作 管理 发展 民主 乡镇 自治 农村 村民 村委会 组织法 ●广大村民依法维护自身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

●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逐步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委会组织法)的颁布,从法律上确定了我国农村广大村民依法实行自治。村民自治历经13年的发展,情况到底如何?最近,笔者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四川省内4个区县、7个乡镇、12个村、163个农户、30名乡村干部进行了问卷式调查。村民自治的现状

据调查统计,在受访者中,知道村委会组织法的占76.4%;知道乡镇政府对村委会是指导关系的占64.3%;有87.5%的选民重视并积极参加对本村村、组干部的选举;有62.5%的选民知道村民小组长是由小组会推荐;占68.9%的村、组都进行了村务公开或部分公开;有75%的选民知道村民选举委员会是由村民会议或村民小组推选;有64.3%的选民认为村委会选举公正、公平;95%的村每年都要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有93%的村有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有12.5%的人回答他们村宗族观念重,势力也大;有57.1%的人对现行的民主政治制度比较满意。

与此同时,占52.9%的人未专门学习过村委会组织法;有75%的人认为村组务应公开而未公开或部分未公开;有90.3%的人认为乡统筹、村提留费的收缴及使用、宅基地的使用方案及村规民约的制定等等,该提交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而未提交讨论;有60.6%的人

认为村规民约不起作用;还有46.7%的人不信任他们的村委会;有41.2%的人觉得他们村经济发展慢,村干部待遇也偏低;有63.63%的人认为现行条件不利于他们实行村民自治;有40%的人认为在现行条件下村委会不能履行好职责;有68.3%的人认为现在实际上是以乡镇管理为主。

从以上情况看,目前村委会组织法的宣传贯彻实施已取得了明显实效,广大村民依法维护自身民主权利和合法权益,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逐步向规范化方向发展,村民自治在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

在村民自治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 广大村民自治意识还不够强,对村委会的法定地位缺乏足够的认识。他们中不少人尚不清楚村委会是村民的自治组织。村委会行政化趋势较为明显。一些乡镇干部对村委会组织法一知半解,甚至认为村委会是乡镇的下属机构,这就难免因不知而导致出现一些违法行为了。

村民自治中重民主选举,轻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弱化民主监督的现象还客观存在。一些村民对村委会有意见,重点是对村级事务的决策和管理上的不民主、不透明而不满意,从而导致农村工作矛盾多、困难多,个别地方村民和村委会对立情绪大。村委会与乡镇的关系没有真正理顺。一些地方在村委会选举中,乡镇与村民的意志没有达到统一,多数情况下村委会实际上变成了乡镇的下属机构,他们的主要工作不是进行村务管理,而是要完成乡镇的税费收取任务,村委会的职能发生了错位,难以维护广大村民的根本利益。客观条件的制约影响了村委会履行职责。如经济基础较差,村民文化和道德水平还不够高、传统观念落后等。同时,根据村委会组织法的规定,村委会既要组织经济发展又要维护治安和协助乡镇工作,其职能达11项之多,但其履职手段十分有限,加之村民经济十分脆弱,造成事实上难有作为。

村干部工作量大,待遇偏低。村干部们的工作量一般不亚于乡镇工作人员,可按现在的规定他们的年薪一般仅在3000元以内,且不能完全按时兑现,从而容易诱发一些不廉洁行为。村委会存在信用危机。客观条件使村委会在乡镇和村民之间处于两难选择之中,一些村委会在村民心目中存在信用危机,这样就不可能有健全的村民自治。完善村民自治的途径抓好普法,完善法律法规 在乡村要大力加强以宪法、村委会组织法为重点的普法宣传活动,切实增强广大村民的法制意识、自治意识,让每个人都明白自己在村民自治中的主人翁地位,充分调动他们在管理村级事务、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中的积极性,为村民自治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要完善与村民自治相关的法律法规。理顺机制

应对现有经济和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减负于乡,放权于村,还权于民”,给村民自治创造宽松的环境。

减负于乡———目前的财税体制极不适应落后地区乡镇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给乡镇在工作和经济上普遍造成了极其沉重的负担。要通过改革把乡镇负担控制在它所能承受的范围以内,让乡镇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抓地方经济发展上,不把税费任务向村级转移。放权于村———主要是乡上要做到该由村委会行使的职权乡镇应不得干预,该由村上使用的资金乡镇不得上收,该由村民会议审议的工作乡镇不得考核。真正让村上有职有责有钱有权,放手工作,并向全体村民负责。

还权于民———村委会更应严格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决不能把村民自治搞成少数人自治。做到工作中该由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事坚决由集体决定;公开村务,提

高透明度;真正做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抓好农村两个文明建设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赖于农村经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应抓好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应以新农村建设为载体,加强文化、道德、法制三大建设力度,认真宣传贯彻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广大村民的素质不断适应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抓点带面,稳步推进

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应进一步加强对村民自治的指导,根据各地条件的差异,作好系统规划;在条件较好的村,每年抓一批村民自治示范点,以点带面,摸索经验,全面推进。要健全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把村委会组织法真正落到实处,推进村民自治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完)

下载关于加强社区自治,推动基层民主进程的提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加强社区自治,推动基层民主进程的提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层自治,依法治国,民主人权

    (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村民自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依法治国:1是中国共产党执......

    社区民主法治自治工作总结

    社区的扩大和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法治工作对社区居民迫切需要。因此,着重结合本社区实际情况,始终坚持 “ 打防结合、预防为主 ” 的方针。在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进行加强法......

    社区民主自治建设工作总结(范文模版)

    社区民主自治建设工作总结 社区“五抓”措施 强化社区民主自治建设 今年以来,xx充分发挥社区党总支在社区建设、管理和服务中的作用,在居民自治工作中,本着“积极稳妥、循序......

    社区民主自治建设问卷

    社区民主自治建设调查问卷 1、你认为通过以下哪几种方式来推进社区民主自治建设的成效最明显? (1)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2)社区志愿者队伍壮大 (3)加强社区民主自治宣传教育 (4)完善......

    推动我市物业管理健康发展推进社区民主自治1[推荐5篇]

    推动我市物业管理健康发展 推进社区民主自治 农工民主党珠海市委会 目前,我市正如火如荼地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其成果得到上级的高度认可。作为社区建设中最基本、最基层的......

    关于城市社区基层民主自治的选举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城市社区基层民主自治的选举问题的调查报告随着城市化发展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世界公共管理改革随之而至,城市社区政治生活中基层民主自治问题成为了重中之......

    社区自治进程中街道组织变迁

    社区自治进程中街道组织变迁上海市卢湾区瑞金二路街道位于市中心,面积约1.98平方公里,现有人口为9.3万,辖区的主要特点是:商业繁华,文化发达,侨眷较多,人口流动性不强。2000年完成......

    关于基层民主自治的调查和思考

    关于基层民主自治的调查和思考推进村民自治,扩大基层民主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任务十分复杂而艰巨,不可能在短期内一蹴而就,基层民主和村民自治制度建设与农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