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中颜色象征意义的对比研究

时间:2019-05-13 22:17: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英汉语言中颜色象征意义的对比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英汉语言中颜色象征意义的对比研究》。

第一篇:英汉语言中颜色象征意义的对比研究

英汉语言中颜色词象征意义的对比研究

A Contrastive Study on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Color Words in English and Chinese 摘要:颜色词是人类语言中主要的感官词之一,是每一个民族文化和语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它独特的语言功能和深广的文化象征意义,反映着一个民族独到的色彩意思和文化传统。其在不同民族语言中往往有不同的特点,有些特点甚至构成了人们对经过引申、转义以后颜色的崇尚和禁忌。这种差异是由于各自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是在社会的发展、历史的沉淀中约定俗成的,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现象本文试图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分析颜色词的象征意义。

关键词:颜色词;语言文化;象征意义;文化差异

Abstract: Color words belong to the main sensory words of human language, and they are the indispensable parts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of a nation.Their unique language function and broad cultural symbolic meaning reflect special color meaning and cultural tradition color words in different nations have different features, some of which, after being extended and converted, have become reverence and taboo words of colors.This difference is caused by differen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as well as aesthetic psychology of different nations, and is establish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history, therefore it is a permanent cultural phenomenon.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analyzes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on the symbolic meanings of color words.Key words: color words;language and culture;symbolic meaning;cultural differences 一 颜色词

颜色词是重要的修辞手段之一,被赋予很强的喻意,用于描写抽象的事物和人物性格,生活特征,心理活动情绪等,使表达增添了形象的比喻、象征意义。如:汉语中的白脸奸臣,戴绿帽,黄色书刊,红眼病,等。英语中的blue jokes,blue talk,,yellow streak,green-eyed,,red with anger等。这种颜色词的不同象征意义,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政治文化价值观与颜色词之间的特殊关联,反映了不同社会的政治取向,也是一个民族独到的色彩意识和文化传统的体现。二 颜色词在英汉语言中的文化象征意义

由于民情风俗、思维方式、地理环境等文化背景和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各种颜色对于不同民族在心理上所引发的象征意义、联想意义、蕴涵寓意却不尽相同,由此构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色彩文化内涵。这里,我将以“红,黄,绿,蓝”这几种颜色词的象征意义进行比较。

1.红色 红色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崇尚色,它体现了中国人对物质和精神的追求。在汉语中,它象征着吉祥、喜庆,如把促成他人美好婚姻的人叫“红娘”,喜庆日子要挂大红灯笼、贴红对联、红福字;而“开门红”中的“红”则是代表好运,表示一开始就进展顺利,取得好成绩。而在西方日历上往往用红色标明节日,而用黑色代表普通日子。比如我们经常说的 red-letter day 就是指开心快乐的日子或者值得纪念的日子。然而在西方文化中的红色(red)也具有一定的贬义之意,并且具有相当强烈的语气。比如红色代表对于“火”、“血”的联想,它象征着残暴、流血,如:The red rules of tooth and claw 残杀和暴力统治,a red battle 血战,red revenge血腥复仇;同时它也象征危机,如:red alert 空袭报警,比如在英语教学中常见的颜色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异同:汉语说红糖,英语说 brown sugar;汉语说红茶,英语说 black tea,学生如果没掌握一定的中西方文化知识就容易错译。

2.黄色 黄色在中国文化中是红色的一种发展变异,如旧时人们把宜于办大事的日子称为“黄道吉日”,同时它更代表了一种地位及威严。然而在英语中黄色 yellow 却带有不好的象征意义,它除了表示低级趣味的报刊、毫无文学价值的书籍(如 yellow press 黄色报刊,yellow journalism 黄色办报作风)外,还表示胆怯、卑鄙,如我们将卑鄙的人叫做:yellow dog,而yellow-livered 则是代表胆小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现代汉语中“黄”字也常出现在一些贬义词中,如“黄色电影”、“黄色书刊”、“黄色音乐”等。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若直接翻译可能会造成语言不通或者不理解,甚至闹出笑话。比如这里的“黄色”在英语中的意义是 pornographic(色情的),trashy(无聊的、低级的),vulgar(庸俗的,下流的)等。3.绿色 西方文化中的绿色象征意义跟青绿的草木颜色有很大的联系,是植物的生命色。然而在英语中,绿色却常被用来表示嫉妒。如:green with envy,green-eyed 或者 green-eyed monster。可是对于嫉妒的描述在汉语中我们却常用绿色的对应色—红色来表示,比如“眼红”,若直译为英文便是“red-eyed”,这与我们上面提到的“green-eyed”就截然相反了。同时在英语中也常常用绿色表示缺乏经验、缺乏训练或者知识浅薄等意思。如:a green hand 生手,as green as grass 幼稚。而在汉语和英语相似的是绿色代表青春活力、精力充沛。如:a green old age 指老当益壮的人,to remain green forever 指永葆青春活力。绿色也常和植物、蔬菜水果和园艺联系在一起。greenhouse 是温室,a green grocer 指零售新鲜水果蔬菜的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绿色有两重性,它除了表示义侠外,还表示野恶。义狭是正义的,如人们泛指聚集山林、劫富济贫的人为“绿林好汉”,绿色还象征低贱,如汉朝时的仆役着绿帻,元朝以后凡娼妓都得着绿头巾,以示地位低下,因妻子有外遇而使丈夫脸上无光,低人一等,叫给丈夫戴“绿帽子”。

4.蓝色 蓝色在中国文化中几乎不存在什么象征意义,相对而言,它在西方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就有不少。蓝色在英语中常与社会地位和贵族身份有关,它能象征高贵、深沉、高远、严厉等,如词语:blue blood 代表名门望族,blue laws 严格的法规,而 blue ribbon 是最高荣誉的标志,指在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等。在英语中,蓝色常与不好的心情有关。In a blue mood 和 have the blues 都是指难过,沮丧和抑郁的情绪它又象征忧郁、沮丧,a blue fit 表示不满、震惊或气愤。在美国,blue book 不是指蓝皮的书,而是载有显赫人物,尤其是政府官员名字的书。说蓝色在西方文化中代表的意义非常多。三 英汉文化中相同颜色词其象征意义不同的原因

1文化背景不同 在中国文化中,颜色的象征是基于过去中国的封建统治、封建迷信及其原始、落后的科学、教育状况而形成的,所以颜色的象征意义有相当强烈的政治化和神秘化倾向。而西方文化中的颜色象征则更多地得益于西方民族开放性及科学、教育的普及程度,其象征意义少了神秘,多了些理性。2民族心理不同 因为颜色词有很强的直觉的功能,它不仅可以增加人们的视觉体验,也刺激人们的情绪和心理感受。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心理感受相同的颜色在不同民族所表达的象征意义也不同。例如,在英国和美国,白色是他们最喜欢的颜色,因为象征着纯洁和幸运,而其相应的单词“white”在汉语中更多象征着死亡。3 生活环境不同 生活环境的差异往往反映在表示颜色的对象不同。例如,在汉语中,“米色”和“蜜色”表示浅黄色,而在英语中用 cream奶油或 butter 黄油表示“黄”。这些差异产生与人们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有关。4 思维方式不同 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注重直觉和形象比较的直觉思维,而西方人注重自然、科学和准确。如,在“红光满面”,“红”意味着健康。而在英语中glow with health 红光满面。.5 价值观不同 在中国人们既注重内在价值也注重外部形式。而在英国,人们注重实用性和价值。例如,品牌为“white elephant(白象)”的产品在中国很畅销,但是这些商品被运输到说英语的国家的时候,没有人显示任何感兴趣,因为他们认为“white elephant 白象”是昂贵的和无用的东西。四 结语

颜色词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在汉英两种语言中虽说数量有限,但却反应了中西方的不同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情趣。从以上四种颜色词的比较中可以看出,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其象征意义有相似,也有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要深入了解中西方不同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和价值观念,并把握颜色词的基本意义和微妙的象征意义,这将对我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及翻译工作有重大意义。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2]刘宓庆.汉英对比研究与翻译[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252-253.[3]林承璋.英语词汇学引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4]张韵斐.周锡卿.现代英语词汇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5]张丽.谈英语文化语用教学及颜色词的中西差异[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第二篇:英汉颜色词语象征意义的对比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Analyses of the Morels’Oedipus Complex in Sons and Lovers 2 《天边外》的悲剧分析 文化语境对中西商务谈判的影响 4 英语系动词语义属性及句法行为研究 An Analysis of Angel's Ambivalent Personality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6 现实主义在伊迪丝•华顿的小说《伊坦•弗洛美》中的体现 超越和世俗——对《月亮和六便士》中Strickland和Stroeve的对比分析 8 从合作原则的违反看小品“卖拐”中的幽默 从文化角度分析《穿普拉达的恶魔》所反映的职业观 10 《了不起的盖茨比》——论美国梦的破灭 11 从中西文化差异看英汉数字翻译 世纪年代鲁迅与梁实秋之间的翻译论战 13 从《红字》看霍桑对清教主义的批判与妥协 14 论《金色笔记》的多元主题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805 990 74 9 16 女性形象下的女权主义思想——浅析汤亭亭小说《女勇士》 17 Translation of Chinese Dish Names 18 通过分析《德伯家的苔丝》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哈代的宿命论思想 19 试析《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女主人公艾米莉的形象 20 中西方酒类广告的文化互文性研究 21 课外作业对高中英语学习的作用研究 The Death of Willy Loman and the destruction of the American Dream 23 旅游翻译中的文化差异和处理策略 中外英语教师的优劣势比较:从中学生视角 25 从家庭价值观的角度分析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 从女性主义角度探讨《呼啸山庄》女主人公命运的悲剧性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 Wordsworth’s Nature Poem and One by Tao Yuanming 28 从礼貌原则看英语委婉语的构成和社会功能 从《男孩们女孩们》看身份问题对艾丽斯•门罗文学创作的影响 30 用交际翻译理论看英语文学书名汉译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 to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in China 32 礼貌原则视角下奥巴马演讲技巧的分析 33 论颜色词折射出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34 高中英语课堂导入语艺术研究 35 动物委婉语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itiation Story 37 凯瑟琳与苔丝悲剧命运的比较

大卫王:在希伯来世界中的社会地位

Pursuing a Harmonious Man-Woman Relationship In The Thorn Birds 40 欧•亨利《最后一片叶子》解读

男权制度下的悲剧——论《德伯家的苔丝》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象征在表现主题方面的作用——分析爱伦坡的《一桶白葡萄酒》 A Comparison of Western and Eastern Privacy Concepts 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Symbolism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浅析《墓园挽歌》中意象的变化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小妇人》中四姐妹的命运 英文电影字幕翻译的原则和技巧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隐喻分析 英汉“走类”动词短语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 汉英谚语翻译中的文化异同

A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Phonetics in JEFC Teaching 双语对认知发展的影响 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的研究

目的论在英文电影片名翻译中的应用 浅析《红字》中女性主义的具体体现

A Comparis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Taboos of Social Communication 对英汉基本颜色词翻译的跨文化研究 电影名称的翻译特点

文化背景下英文电影名称的中译

文化差异视域下英语报刊硬新闻的翻译 从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看法律条文英译汉 论斯嘉丽的形象特征分析

圣诞节对大学生的影响的调查研究

O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Teacher’s Role to Promote 论《简爱》中的经济意识

A Study of Pragmatic Failure in Politenes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约翰•多恩诗中女性歧视现象分析 论英语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

从合作原则看《傲慢与偏见》中的会话含义 《太阳照常升起》中“迷惘的一代”人物分析 英汉语中恐惧隐喻的认知分析

论英语演讲开场的决定性因素和相关策略 试比较中美中学历史教育中历史思维的培养 旅游景点名翻译的异化与归化 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学习策略调查 《红字》中海斯特性格分析 中外汽车文化对比研究

从《肖申克的救赎》看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 浅谈商务英语句法特点及翻译技巧

论汉英诗歌翻译中对“真”和“美”的追求 场独立和场依存对不同主题阅读材料的影响研究 86 从文化视角看英语习语的翻译

澳大利亚传记文学中的土著文化:以《我的位置》为例 88 从《简爱》看电影对名著的改编

解析斯嘉丽的性格及其对现代社会女性的借鉴意义 90 中美两国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地位的比较 91 从西方讽刺剧看品特的威胁喜剧 92 英语新闻标题中名转动词的认知阐释 93 西方饮食文化对中国饮食的影响 94 商务英语信函中的礼貌原则 95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的成长

Effects of Globalization on Translation–An Analysis of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97 从主人公的悲剧命运看《推销员之死》的现实意义 98 论艾米莉狄金森诗歌中的死亡观

“工业小说”《玛丽•巴顿》的宗教解析

中美文学作品中乌鸦意象的对比——以爱伦坡“乌鸦”与唐诗宋词为例 101 论《愤怒的葡萄》中的生态批评思想

从文化角度探析中英基本颜色词的比较和翻译 103 论新闻英语的语言特点

从译者主体性视角探析《红楼梦》中概念隐喻的翻译策略 105 中西饮食文化中的差异

美国“寂静五十年代”的骚动——《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分析 107 简单的深邃—论佛洛斯特诗歌的隐秘性 108 试析英汉颜色习语折射出的中西文化异同 109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幽默的比较 110 中美广告创意的文化差异性研究 111 从文化视角浅谈旅游英语翻译

Stylistic Features of English Financial Reports 113 浅析《格列佛游记》讽刺手法的运用

论伍尔夫《到灯塔去》女权主义主题思想及对中国女性文学之影响 115 商务英语口译能力的培养与对策 116 浅析《爱玛》中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 117 肢体语言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与作用 11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19

《喜福会》体现的中美家庭观念冲突解析 121 浅析中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数 122 小组合作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123 从唯美主义角度解读王尔德的《快乐王子》 124 东西方文化中团队意识的差别

对《绝望主妇》中加布丽尔的解读与阐明

英文征婚广告和中文征婚广告所体现的文化差异 127 《野性的呼唤》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128 商务英语翻译中的隐喻研究 129 浅析《飘》中斯嘉丽的婚姻观 130 浅析《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象征色 131 中西方节日文化差异研究 132 中西方对鬼怪认识的差异

救赎之旅—浅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考菲尔德的成长经历 134 肢体语言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与作用 135 英汉“悲伤”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 136 英汉心理使役动词的对比研究

论谭恩美《喜福会》中文化身份迷失与探寻 138 浅析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及翻译 139 中美商务接待文化差异

从《荆棘鸟》中三个女性形象解读女性主义发展 141 浅析动植物词汇中的中英文化差异 142 A Feminist Perspective to Pygmalion 143 论“迷惘的一代”--以海明威为个案 144 网络委婉语中的模因现象研究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46 论《儿子与情人》中保罗的爱情悲剧 147 新加坡英语和英国英语比较研究

福克纳《我弥留之际》女主人公艾迪的形象探析 149 英汉动物谚语中动物形象的意义及翻译 150 英语谚语重复修辞格的翻译

151 Euphemistic Expressions in Business Correspondences 152 爱与孤独的互生——舍伍德安德森《曾经沧海》与戴维劳伦斯《马贩子的女儿》对比研究

153 网络英语的缩略词的构成特征及其应用研究 154 从功能对等的理论看英语歌词的翻译 155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156 电影《功夫熊猫》中美文化融合现象分析 157 论叶芝诗歌中的女性面具

158 从心理学角度探析爱米莉的爱情悲剧 159 浅析英语颜色词的语义特征

160 大学英语电影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161 论英语文学教学中的影视欣赏 162 从功能对等理论看“赶”的英译

163 Imagery Translation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164 从荣格心理学角度探析《恋爱中的女人》之主题 165 对《看得见风景的房间》的象征主义解读 166 广告语及商标翻译

167 《周六夜现场》的幽默剖析

168 从《野性的呼唤》看杰克伦敦自然主义观 169 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喜福会》中的母女关系

170 从阿里巴巴BB电子商务平台论中小企业的发展趋势 171 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词汇方面的迁移

172 唯美主义与奥斯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 173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习得

174 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中的爱情观 175 从电影名的翻译看直译与意译

176 论尤金•奥尼尔《毛猿》中的悲剧根源

177 从冲突到和解—解析《接骨师之女》中的母女关系 178 Naturalism in Sister Carrie 179 简爱中的批判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180 对《儿子与情人》中女性形象的分析 181 从认知语境角度探究社交语用失误的原因

182 Passion & Religion —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carlet Letter and The Thorn Birds 183 On Sentence Division and Combination in C-E Literature Translation 184 海明威“冰山原理”在《永别了,武器》中的应用及对写作的指导意义 185 中外青年婚姻观念差异——从《柳堡的故事》和《傲慢与偏见》中进行对比 186 我国高中生英语学习动机研究 187 英汉颜色词语象征意义的对比

188 《哈利•波特》中斯内普的人物分析 189 语言行为性别差异研究

190 从关联理论角度分析《绝望主妇》中话语标记语I mean 191 谈《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女性主体意识

192 从弗洛姆的社会过滤理论看中国诗词翻译中的文化传递 193 《傲慢与偏见》中的微观反讽言语行为 194 跨文化营销策略研究--以宝洁为例 195 中美教育的比较及对比

196 英文电影片名翻译的方法与原则

197 卡特福德的等值翻译理论与名词化翻译——以《入乡随俗》英译汉为例 198 The Application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199 解析《莎乐美》中的月亮意象

200 试析美国女性政治家希拉里•克林顿的成功因素

第三篇:对英汉语言中动物词语的对比研究(范文)

摘 要: 世界各民族语言中有大量有关动物的习俗语和谚语,这些语言背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反映不同民族对动物相同或不同的情感态度。本文在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十二生肖动物及其它动物词语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从汉语和英语语言中有关动物的成语、习俗语和谚语进行对比分析,从有关动物词语的字面意义出发,探讨挖掘他们的比喻意义、联想意义,寻找出英汉语言中动物词语的共同点和差异,揭示两种语言中动物词语在语义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指出英汉语言中包含动物名称的词语语义形成的基础,两种语言中运用动物词语进行语义表达的对等性特点,以及这些包含动物的词语所蕴涵的文化特征。

关键词:动物词语; 语义表达; 英汉对比

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人类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民族语言中出现了大量有关动物的成语、习俗语、格言等词语,它们反映了不同民族对动物的认识,也蕴含了各民族文化的内涵,体现人们对动物大致相同或不同的情感态度。本文以中华民族传统的的十二生肖动物为切入点,通过查阅词典、文献资料等,搜集整理了大量含有动物名称的相关词语,在进一步分析对比的基础上,探讨这些词语所表达的各种意义,进而挖掘它们隐含的文化内涵。

一、动物词语的语义基础

在汉语和英语,中人们借助动物构成各种语言形式,表达丰富的语言意义,是和其生活地域、生活习性、人与自然关系、文化价值观等因素有关联,有着深厚的语义形成基础。

(一)根据形体、生活习性特征表达的语义

英汉语言都有根据动物的形体生理特点及生活习性所形成的词语。它们形象逼真地反映了这些动物的生活规律,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从而引申出一定的语言意义,例如,蛇(snake)是一种爬行动物,体形柔软易弯曲,在行走时,蜿蜒曲折前行,因而英汉语言中都有“蛇行(snake its way through)”。另外蛇能分泌毒液,隐匿于草丛中,因而有“阴险、狠毒”的联想意义,英语中有“a snake in the grass”,比喻伪装成朋友的阴险之人。又如,鸡(cock)的生活习性之一是清早鸣叫,因而汉语中有“闻鸡起舞、雄鸡一唱天下白”等词语,英语中有“cock-crow(黎明)”等词语。[1]260根据“蜜蜂(bee)”、“猪(pig)”、“猴(monkey)”等的生活规律和生理特点,英汉语言中都有“忙碌”、“懒惰”、“精明、淘气”等语义。

(二)根据人们对待动物的情感态度所表达的语义

现实生活中,人们和各种动物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人们对动物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进而影响到这些动物词语的褒贬意义,赋予语言以丰富的感情色彩。

对待某些动物,由于各民族呈现大致相同或完全相同的态度,体现在这些词语上,它们表达相同的语言意义。例如,英汉民族都把“羊(sheep)”看成一种善良、温顺、柔弱的动物,因而在其意义表达中包含了相同的情感态度。汉语中有“像小绵羊一样温和、乖巧”,英语中有“as gentle as a lamb / as meek as a sheep”。“猪(pig)”的生活习性、环境决定了中西文化中都认为猪是懒惰、肮脏的动物,因而有关猪的词语都含有贬义的感情色彩。

对待另外一些动物,不同民族由于其生活习惯、民族心理、意识形态及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产生截然不同的情感态度。表现在这些词语上,它们呈现不同的、个性化的褒贬语义。例如在对待“鸡(chick)”、“鱼(fish)”、“蝙蝠(bat)”等词语方面,由于这些动物名称发音同“吉(luck)”、“余(abundance)”、“福(happiness)”,因而深受中国人的青睐,被赋予褒义色彩。[2]33-36而在英语民族中则无此谐音,这些词语的褒贬色彩便产生分化,英语语言中此类词语多含贬义,例如“chick-hearted(怯懦、胆小)”、“fishwife(泼妇)”等。“龙(dragon)”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文化传承。在中国人的民族心理和价值观中,“龙”是帝王、权力、富贵的象征,因而汉语中有关“龙”的词语都被赋予积极的含义。如:“潜龙”、“卧龙”、“龙凤呈祥”、“卧虎藏龙”、“望子成龙”等,中国人常以龙的传人、巨龙自称。而英语中“龙”则是贬义,象征魔鬼、邪恶。所以西方人在看到中国人如此钟爱雕刻有龙的东西时会表示诧异。在对待“狗(dog)”的情感上,中国人多持消极态度,含有“狗”的词语几乎都含贬义色彩,如:“走狗、落水狗、癞皮狗、狗头军师、狗仗人势、狗彘不若、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等。[3]391而西方文化中,狗是人们的宠物,人们对它充满了爱怜、褒扬之词,如:“a lucky dog(幸运的人)”、“a clever dog(聪明的人)”、“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爱吾及犬)”。[4]269-271

二、动物词语语义表达的对等性特点

对等性是指英汉语言在表达某一语义时,词语中所涉及动物名称的一致性或相同性,其语言中使用的动物名称所代表和体现的相同或相近的比喻、联想意义和文化特征。

(一)英汉语言中有关动物词语的语义完全对等性

不同国家和民族,虽然生活方式、文化背景不同,但由于某些动物的共同体形特征、生活特征或行为习性,人们在表达某一语义时,两种语言会借用同一动物名称。英汉语言中的确存在这些在语义表达和文化内涵上具有对等性的动物词语,他们有着同样的比喻、象征和联想意义。

1.利用动物形体特征形成的语义对等性。例如,根据蛇的体形及运动特点,英汉语言中都用“蛇”表示一种行进路线和行进方式,“蛇行”和“snake its way through /across(蜿蜒斗折,沿曲折道路行进)”。又如“as slippery as an eel(像泥鳅一样圆滑)”。[5]293-295

2.由于语言翻译、词语借用和文化交流形成的语义对等性。例如,汉语中有“纸老虎”之说,英语中有“a paper tiger”。英语中有“a bird’s view”,汉语中就出现了“鸟瞰”一词。又例如:“a dark horse(黑马)”,“an ugly duck(丑小鸭)”,“bull market(牛市)”等。[1]107

3.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征形成的语义对等性。中西方文化中对于“猴、蛇、狐狸、狼”等动物都有相同的态度,因而他们在两种语言中表达着大致相同的意义。例如,英语中可以用“horse”指各类人,“a dark horse(黑马)”,“a willing horse(积极工作的人)”,“a Trojan horse(潜伏在内部的敌人)”。汉语中有“犬马、驽马、响马、马贼、探马、马前卒、老马识途”等。汉语中有狡猾的狐狸,英语里有“a sly/ crafty fox”,“as cunning as a fox”等。又例如:“a fish in troubled water(浑水摸鱼)”,“as timid as a mouse(胆小如鼠)”,“as busy as a bee(像蜜蜂一样忙碌)”[6]161-162,“as strong as a horse(人强马壮)”,“wolf down(狼吞虎咽)”,“a case of dog eat dog(狗咬狗)”等。此类例子都体现了两种语言在借用动物名称表达语义的完全对等性。

(二)英汉语言中动物词语语义表达的部分对等性

所谓动物词语的语义表达部分对等性,是指在表达同一语义时,不同语言在使用动物名称会不尽相同。一种语言中有关动物的习俗语、成语、谚语表达相同语义时,在另一种语言里会变为借用其他动物名称的词语。但两种语言在表达同一语义都借助了动物名称,因而在表达形式上是部分对等的。

英语中“owl”是智慧、庄严的象征,例“as wise as an owl”(猴精)。而汉语里它是不祥之鸟,倒霉、厄运的象征,汉语用“猴”象征聪明、机灵。“bat”在英语里具有消极否定意义,象征盲目,丑陋、罪恶和吸血鬼,例“as blind as a bat”。[1]207-217而汉语里“蝙蝠”具有褒义色彩,象征幸福、好运、富裕,因为它和“福”谐音。又例如下面词语里,表达同一意思,在英汉语言中却使用不同的动物名称。

Lead a dog’s life——过着牛马般的生活

have /hold a wolf by the ears——骑虎难下

a fly in the ointment——一只老鼠害了一锅汤 like a cat on hot bricks——热锅上的蚂蚁

like a drowned rat——落汤鸡

beat the dog before the lion——杀鸡儆猴

donkey’s years——猴年马月[8](57-59)

牛饮——drink like a fish 吹牛——talk horse

害群之马——black sheep

对牛弹琴——cast/ throw pearl before swine 一丘之貉——birds of the same feather

(三)英汉语言中动物词语语义表达的非对等性

一种语言中有关动物的习俗语、成语、谚语表达某一语义时,在另一种语言里这些动物名称则完全消失,不借助任何动物名称。反映两种语言在表达同一语义时,选择词语的不同,即语义表达的非对等性。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某些动物词语在另一种语言里根本找不到对应的动物名称去表达,这些词语不能盲目的直译和套用。例如,汉语里“白象”是一种电子产品,由于“white elephant”在英语里意为“累赘,昂贵而无用的东西”,所以不可译为“white elephant”。汉语里有很多有动物名称的词语,英语里不能用具有动物名称的词语表达。例如:

拍马屁——lick sb’s boots

蜻蜓点水——scratch the surface

黔驴技穷——at one’s wit’s / at the end of one’s rope 马到成功——immediate success upon arrival

英语里也有很多有动物名称的词语,在汉语中不能用具有动物名称的词语表达。例如: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本末倒置

a dog in the manger——占着茅坑不拉屎

a cat-and-dog life——经常吵架的生活

rain cats and dogs——倾盆大雨

money will make the mare to go——有钱能使鬼推磨

三、动物词语体现的文化特征

在研究中,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动物鼠、牛、虎、兔、蛇、龙、马、羊、猴、鸡、狗、猪以及猫、狼、狮子、鱼、蜜蜂、鸟、蝙蝠等31种动物形成的各种词语,包括成语、习俗语、俚语、格言。就英汉语言中这些动物所代表的语义进行了对比和分析,通过对这些词语的比喻、联想、象征意义的探讨,挖掘了它们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在这些有关动物的词语中,中国文化侧重品德和人格意义,注重他们的内在特征,而西方文化侧重外在形象和体征意义,注重他们的外在特征,因而产生了这些词语文化方面的差别。通过以上研究,有助于更深刻的了解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中这些动物代表的形象及比喻和象征意义的差异,找到产生这些语言差异的文化根源,避免语言交流的障碍和误解。

参考文献:

[1]HORNBY AS.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2] 陈美芳.英汉词文化差异对比分析[J].Us-China Foreign Language,2005(1):33-37.[3]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4] 张廷芳.狗年话狗[M].教育与文化发展新论.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 GU YUEGUO.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6]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7] 朱亚军.动物生肖的国俗语义研究[A].外语与文化研究[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8] 覃先美.英语动物文化考释[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第四篇:英汉语言中动物词语的对比

世界各民族 语言中有大量有关动物的习俗语和谚语,这些 语言背后蕴藏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反映不同民族对动物相同或不同的情感态度。文章在前期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十二生肖动物及其它 动物词语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对汉语和英语 语言中有关动物的成语、习俗语和谚语进行对比分析,从有关 动物词语的字面意义出发,探讨挖掘他们的比喻意义、联想意义,寻找出英汉 语言中 动物词语的共同点和差异,揭示两种 语言中 动物词语在语义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指出英汉 语言中包含动物名称的词语语义形成的基础,两种 语言中运用 动物词语进行语义表达的对等性特点,以及这些包含动物的词语所蕴涵的文化特征。

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人类生活中密切相关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民族 语言中出现了大量有关动物的成语、习俗语、格言等词语,它们反映了不同民族对动物的认识,体现人们对动物大致相同或不同的情感态度,因而这些 语言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笔者以中华民族传统的的十二生肖动物为切入点,通过查阅词典、文献资料等,搜集整理了大量含有动物名称的相关词语,在进一步分析对比的基础上,探讨这些词语所表达的各种意义,进而挖掘它们隐含的文化内涵。

一、动物词语的语义基础

之所以在汉语和英语中人们借助动物构成各种 语言形式,表达丰富的 语言意义,是和其生活地域、生活习性、人与自然关系、文化价值观等因素有关联,有着深厚的语义形成基础。

(一)根据形体、生活习性特征表达的语义

英汉 语言都有根据动物的形体生理特点及生活习性所形成的词语。它们形象逼真地反映了这些动物的生活规律,以感性认识为基础,从而引申出一定的 语言意义,例如,蛇(snake)是一种爬行动物,体形柔软易弯曲,在行走时,蜿蜒曲折前行,因而英汉 语言中都有“蛇行(snake its way through)”。另外蛇能分泌毒液,隐匿于草丛中,因而有“阴险、狠毒”的联想意义,英语中有“a snake in the grass”,比喻伪装成朋友的阴险之人。又如,鸡(cock)的生活习性之一是清早鸣叫,因而汉语中有“闻鸡起舞、雄鸡一唱天下白”等词语,英语中有“cock-crow(黎明)”等词语。[1]260根据“蜜蜂(bee)”、“猪(pig)”、“猴(monkey)”等的生活规律和生理特点,英汉 语言中都有“忙碌”、“懒惰”、“精明、淘气”等语义。

(二)根据人们对待动物的情感态度所表达的语义

现实生活中,人们和各种动物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人们对动物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进而影响到这些 动物词语的褒贬意义,赋予 语言以丰富的感情色彩。

对待某些动物,由于各民族呈现大致相同或完全相同的态度,体现在这些词语上,它们表达相同的 语言意义。例如,英汉民族都把“羊(sheep)”看成一种善良、温顺、柔弱的动物,因而在其意义表达中包含了相同的情感态度。汉语中有“像小绵羊一样温和、乖巧”,英语中有“as gentle as a lamb / as meek as a sheep”。“猪(pig)”的生活习性、环境决定了中西文化中都认为猪是懒惰、肮脏的动物,因而有关猪的词语都含有贬义的感情色彩。

对待另外一些动物,不同民族由于其生活习惯、民族心理、意识形态及文化价值观的差异,产生截然不同的情感态度。表现在这些词语上,它们呈现不同的、个性化的褒贬语义。例如在对待“鸡(chick)”、“鱼(fish)”、“蝙蝠(bat)”等词语方面,由于这些动物名称发音同“吉(luck)”、“余(abundance)”、“福(happiness)”,因而深受中国人的青睐,被赋予褒义色彩。[2]33-36而在英语民族中则无此谐音,这些词语的褒贬色彩便产生分化,英语 语言中此类词语多含贬义,例如“chick-hearted(怯懦、胆小)”、“fishwife(泼妇)”等。“龙(dragon)”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文化传承。在中国人的民族心理和价值观中,“龙”是帝王、权力、富贵的象征,因而汉语中有关“龙”的词语都被赋予积极的含义。如:“潜龙”、“卧龙”、“龙凤呈祥”、“卧虎藏龙”、“望子成龙”等,中国人常以龙的传人、巨龙自称。而英语中“龙”则是贬义,象征魔鬼、邪恶。所以西方人在看到中国人如此钟爱雕刻有龙的东西时会表示诧异。在对待“狗(dog)”的情感上,中国人多持消极态度,含有“狗”的词语几乎都含贬义色彩,如:“走狗、落水狗、癞皮狗、狗头军师、狗仗人势、狗彘不若、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等。[3]391而西方文化中,狗是人们的宠物,人们对狗充满了爱怜、褒扬之词,如:“a lucky dog(幸运的人)”、“a clever dog(聪明的人)”、“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爱吾及犬)”。[4]269-271

二、动物词语语义表达的对等性特点

对等性是指英汉 语言在表达某一语义时,词语中所涉及动物名称的一致性或相同性,其 语言中使用的动物名称所代表和体现的相同或相近的比喻、联想意义和文化特征。

(一)英汉 语言中有关 动物词语的语义完全对等性

不同国家和民族,虽然生活方式、文化背景不同,但由于某些动物的共同体形特征、生活特征或行为习性,人们在表达某一语义时,两种 语言会借用同一动物名称。英汉 语言中的确存在这些在语义表达和文化内涵上具有对等性的 动物词语,他们有着同样的比喻、象征和联想意义。

1.利用动物形体特征形成的语义对等性。

例如,根据蛇的体形及运动特点,英汉 语言中都用“蛇”表示一种行进路线和行进方式,“蛇行”和“snake its way through /across(蜿蜒斗折,沿曲折道路行进)”。又如“as slippery as an eel(像泥鳅一样圆滑)”。[5]293-295

2.由于 语言翻译、词语借用和文化交流形成的语义对等性。

例如,汉语中有“纸老虎”之说,英语中有“a paper tiger”。英语中有“a bird’s view”,汉语中就出现了“鸟瞰”一词。又例如:“a dark horse(黑马)”,“an ugly duck(丑小鸭)”,“bull market(牛市)”等。[1]107

3,根据动物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征形成的语义对等性。

中西方文化中对于“猴、蛇、狐狸、狼”等动物都有相同的态度,因而他们在两种 语言中表达着大致相同的意义。例如,英语中可以用“horse”指各类人,“a dark horse(黑马)”,“a willing horse(积极工作的人)”,“a Trojan horse(潜伏在内部的敌人)”。汉语中有“犬马、驽马、响马、马贼、探马、马前卒、老马识途”等。汉语中有狡猾的狐狸,英语里有“a sly/ crafty fox”,“as cunning as a fox”等。又例如:“a fish in troubled water(浑水摸鱼)”,“as timid as a mouse(胆小如鼠)”,“as busy as a bee(像蜜蜂一样忙碌)”[6]161-162,“as strong as a horse(人强马壮)”,“wolf down(狼吞虎咽)”,“a case of dog eat dog(狗咬狗)”等。此类例子都体现了两种 语言在借用动物名称表达语义的完全对等性。

(二)英汉 语言中 动物词语语义表达的部分对等性

所谓 动物词语的语义表达部分对等性,是指在表达同一语义时,不同 语言在使用动物名称会不尽相同。一种 语言中有关动物的习俗语、成语、谚语表达相同语义时,在另一种 语言里会变为借用其他动物名称的词语。但两种 语言在表达同一语义都借助了动物名称,因而在表达形式上是部分对等的。

英语中“owl”是智慧、庄严的象征,例“as wise as an owl”(猴精)。而汉语里它是不祥之鸟,倒霉、厄运的象征,汉语用“猴”象征聪明、机灵。“bat”在英语里具有消极否定意义,象征盲目,丑陋、罪恶和吸血鬼,例“as blind as a bat”。[1]207-217而汉语里“蝙蝠”具有褒义色彩,象征幸福、好运、富裕,因为它和“福”谐音。又例如下列词语里,表达同一意义英汉 语言里分别使用不同的动物名称。

Lead a dog’s life——过着牛马般的生活

have /hold a wolf by the ears——骑虎难下

a fly in the ointment——一只老鼠害了一锅汤 ike acat on hot bricks——热锅上的蚂蚁 like a drowned rat——落汤鸡 beat the dog before the lion——杀鸡儆猴

donkey’s years——猴年马月[8](57-59)

牛饮——drink like a fish 吹牛——talk horse 害群之马——black sheep 对牛弹琴——cast/ throw pearl before swine 一丘之貉——birds of the same feather

(三)英汉 语言中 动物词语语义表达的非对等性

一种 语言中有关动物的习俗语、成语、谚语表达某一语义时,在另一种 语言里这些动物名称则完全消失,不借助任何动物名称。反映两种 语言在表达同一语义时,选择词语的不同,即语义表达的非对等性。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某些 动物词语在另一种 语言里根本找不到对应的动物名称去表达,这些词语不能盲目的直译和套用。例如,汉语里“白象”是一种电子产品,由于“white elephant”在英语里意为“累赘,昂贵而无用的东西”,所以不可译为“white elephant”。汉语里有很多有动物名称的词语,英语里不能用具有动物名称的词语表达。例如: 拍马屁——lick sb’s boots

蜻蜓点水——scratch the surface 黔驴技穷——at one’s wit’s / at the end of one’s rope 马到成功——immediate success upon arrival 英语里也有很多有动物名称的词语,在汉语中不能用具有动物名称的词语表达。例如:

put the cart before the horse——本末倒置

a dog in the manger——占着茅坑不拉屎

a cat-and-dog life——经常吵架的生活

rain cats and dogs——倾盆大雨

money will make the mare to go——有钱能使鬼推磨

三、动物词语体现的文化特征

本研究中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十二生肖动物鼠、牛、虎、兔、蛇、龙、马、羊、猴、鸡、狗、猪以及猫、狼、狮子、鱼、蜜蜂、鸟、蝙蝠等31种动物形成的各种词语,包括成语、习俗语、俚语、格言。就英汉 语言中这些动物所代表的语义进行了对比和分析,通过对这些词语的比喻、联想、象征意义的探讨,挖掘了它们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在这些有关动物的词语中,中国文化侧重品德和人格意义,注重他们的内在特征,而西方文化侧重外在形象和体征意义,注重他们的外在特征,因而产生了这些词语文化方面的差别。通过以上研究,有助于更深刻的了解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中这些动物代表的形象及比喻和象征意义的差异,找到产生这些 语言差异的文化根源,避免 语言交流的障碍和误解。

参考文献:

[1]HORNBY AS.Oxford advanced learner’s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2] 陈美芳.英汉词文化差异对比分析[J].Us-China Foreign Language,2005(1):33-37.[3] 中国社会科学院 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4] 张廷芳.狗年话狗[M]//教育与文化发展新论.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 GU YUEGUO.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6] 张培基.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7] 朱亚军.动物生肖的国俗语义研究[A].外语与文化研究[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8] 覃先美.英语动物文化考释[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1.cat(猫)

俗话说“猫有九命”,这是汉语的说法。此外,中国人常戏称嘴馋的人为“馋猫”。

cat在西方是人们宠爱之物(pet),但令人奇怪的是,在英语俚语中,cat的含义为a spiteful or unpleasant woman(心地恶毒或令人讨厌的女人)。照此看来,似乎是中国的猫可亲,西方的猫可恶了。

2.dog(狗)

在英语中dog的形象一般不差,常可泛指“个人”。如谚语:Every dog has his day.(人人皆有得意日。)又如:a gay dog(快活的人、好玩的人)。

但dog也有形象不佳之时。如:dog eat dog(注意eat为原形),意指“人们自相残害”;同样,a dog in the manger喻“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

在汉语里,尽管狗在某些地方也为宠物,但“狗”的形象总是不雅,因而用来指人时多含贬义。如“狗咬狗”、“哈巴狗”、“走狗”、“狗仗人势”、“癞皮狗”等等。

3.pig(猪)

pig所受待遇可谓最糟,人们总是一边吃猪肉(pork),一边又对猪恶语相加。

汉语里,猪集“懒、笨、馋”于一身,借此喻人具有刻毒之意,其用语不胜枚举。

英国人也给pig以丑恶的形象。a pig意为a greedy,dirty or bad-mannered person(贪婪、肮脏或无礼貌的人)。注意,最后一喻意似乎未进入汉语。

4.rat(鼠)

汉语中的“胆小如鼠、鼠目寸光、鼠肚鸡肠”及“鼠辈”等词语,皆有“畏琐、卑微”及“心胸狭窄”等含义,可见鼠在汉语中简直一无是处。

作为俚语,英语的rat指人时喻意与汉语稍有出入,但也含贬义:a rat即a person who behaves selfishly(自私的人)或a person who is disloyal(不忠的人)。

5.ass(驴)

汉语有“笨驴”之说,用来指人,则表达“愚、笨”之意。

英语同汉语在这一点上有相通之处:an ass意为a foolish person(傻瓜),同义语还有donkey,但常用来指小孩。

6.bear(熊)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熊的形象一般是“行为缓慢”,因而具有“呆傻”之态;指人时常有“熊样”之说;目前形容股市不景气乃称“熊市”。

但英语用bear指人时,则为a bad-tempered or bad-mannered person(粗鄙之人、鲁莽之人);另一习惯用语be like a bear with a sore head则表示“脾气暴躁”。

7.lion(狮)

百兽之王狮子在中西方文化中有一点是相通的,即“勇猛”,借此喻人时,汉语有“勇猛如狮”之说;英语也有习语as brave as a lion。

在英语中,a lion亦用来指“名流、社交场合的宠儿”。

8.rabbit(兔)

“兔”在中国人心中可谓形象复杂,有好的一面,如“形如脱兔”(喻快捷);也有差的一面,如“狡兔三窟、兔子尾巴长不了”。后者用来形容人时则分别暗示“狡猾”与“难以持久”之意。

对英国人来说,rabbit的形象亦不美。不过用来指人时,所取喻意同汉语大相径庭:a rabbit意为a person who plays a game badly(蹩脚的运动员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李华.议英汉互译中文化差异引起的空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2.

第五篇:应酬语的英汉对比研究

应酬语的英汉对比研究来源:英语毕业论文 http:///

凡为学术发展作出贡献的人,人们会记住他们并感谢他们的’据粗略统计,从年到年国内共发表英汉对比研究论文约篇,专著和论文集部。从数量上看不算太少,而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这是可喜的。

从研究的范围来看,微观和宏观的都有。为了进一步深化英汉对比研究,我认为有必要对当前国际上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的现状与动向作些探讨,根据国内学界的现实进一步发展英汉对比研究。

本世纪下半叶,语言学领域中传统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依然并存此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流派和学说,如生成语法、蒙塔古语法、系统功能语法、认知语言学等等。

但总的说来,当前国际语言学界主要有两大潮流,一是形式主义,一是功能主义。

形式主义可以以美国·的生成语法为代表,功能主义可以以英国的···一的系统功能语法为代表。

形式主义者注重语言的心理方面,采用假设和演绎法,并用数学和逻辑的手段描写和解释语言结构,强调语言的共性。功能主义者继承了布拉格学派和伦敦学派的传统,注重语言的社会方面,采用归纳的方法,重视语境、语用和功能的因素,侧重语言结构变异的描写和解释。

从目前发展的趋势来看功能主义者结合语用、篇章结构和认知进行研究,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也比较容易接受。这一情况在我国语言学界也是如此。

英汉对比研究自然也应该在上述语言学理论背景的基础上进行。不同的学者可以有不同的选择从我国的现状来看,很少有人采用形式主义的理论和方法。这跟研究者对这一理论不熟悉有关,并不说明形式主义不能用于对比研究。多数人走功能主义的道路,然而对现代功能主义的发展了解不多,给人的印象是理论基础薄弱,甚至有些混乱,例如对结构系统和层次观念不明确。

这尤其反映在术语使用上的混乱,如主语、主题和主位的使用不当,缺乏语义系统的观念,等等。

这就削弱了对比研究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此外,对某一专题的系列研究不多,往往浅尝辄止,十分可惜。

这跟对比研究的艰巨性有关。对比研究除了应该对对比双方的语言有科学的认识。还应该有语言学的基础知识,还要对操这两升语言的民族的历史、地理、文化、习俗等方面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有可能进行微观或宏观的对比研究,对其共性和变异作出描写和解释。根据现代语言学的最新发展,我打算今后采用功能主义结合语用和认知进行英汉对比研究具体做法是先建立普遍的概念范畴,选择其中某一个或几个常用的范畴,看看英语是如何表达的以及汉语是如何表达的,即作结构和语用的描写和解释,在这基础上解释二者的异同。

在《中国文法要略》中的“表达论”部分就是从范祷出发的,可以说是“从里到外”的做法。这一工作我刚开始,只想试一试,还不知道走不走得通。目前大多数人的做法是“从外到

里”。这两条路不妨都试试看在共性和变异方面,我倾向于从共性出发,利用“原则一参数”一的方法,考察变异的制约条件。所以“参数设定”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它可使英汉对比研究跟语言普遍现象。的研究接轨。

总之,对比研究中常见的“原子主义”即就个别现象,脱离系统的作法应该改变。加强理论意识,在现代语言学发展的基础上探素新的路子,这才可能使对比研究走上新的台阶。

下载英汉语言中颜色象征意义的对比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英汉语言中颜色象征意义的对比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英汉委婉语的跨文化对比研究★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中英颜色词内涵对比分析——《骆驼祥子》个案分析 2 礼貌,商务......

    英汉“死亡”委婉语文化对比研究

    英汉“死亡”委婉语文化对比研究 班级 英语一班学号124022008024 姓名 黄依琳 摘要:委婉语是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传统委婉语是与禁忌语紧密相连的。在任何一种文......

    (英语毕业论文)英汉道歉语对比研究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封面 ( 2016 届) 论文(设计)题目 作 者 学 院、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职称) 论 文 字 数 论文完成时间大学教务处制 英语原创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200个) 一......

    英汉对比研究[5篇模版]

    中西方婚礼仪式对比研究 姓名:张圆圆 学号1109214060 六礼 说到中国传统婚姻礼仪,那一定要提到 “六礼”,即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

    (英语毕业论文)英汉颜色词“紫色”的对比研究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隐转喻名名复合词的语义分析 2 On Contradic......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研究(范文模版)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An Analysis of The Woman Warri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各种颜色的象征意义

    颜色的象征意义 1、红色:代表热情、活泼、热闹、温暖、幸福、吉祥2、橙色:代表光明、华丽、兴奋、甜蜜、快乐3、黄色:代表明朗、愉快、高贵、希望4、绿色:代表新鲜、平静、和平......

    颜色象征意义(合集五篇)

    以下就是各种颜色魅力的浅说: 黑色------庄重而有力的颜色 黑色的意象:肃穆、沉默、阴森、黑暗、稳重、无情色.神秘, 黑色的象征:死亡、永久、庄重、坚实、刚强、庄严,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