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精神分析学与《红楼梦》中的潜意识
精神分析学与《红楼梦》中的潜意识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在西方社会一直广泛传播,其影响涉及许多领域,正如他的学生荣格所说:“弗洛伊德的观点几乎影响了我们时代思想的一切方面。无论在哪里,只要人的心灵能起决定性的作用,这种观点都会留下它的痕迹,先是在精神病理学,其次是在心理学、哲学、美学、人种学以及——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宗教心理学。”①当然,弗洛伊德及其学说在世界学人的眼里也是毁誉参半的。本文只想就弗氏的精神分析学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红楼梦》中的无意识(又即潜意识)现象进行一些探讨。
一、钗、黛二人的潜意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意识是一种能动的实践活动,而弗洛伊德在阐述意识问题时认为,最深层次原欲的潜意识才是最本质的意识。在他看来,人的意识从外到内分为三层: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以之对应的是人的超我、自我和本我。超我中的意识是有意识的日常心理活动;前意识附在意识层之下,其中潜抑着许多往日的记忆,时刻准备着意识的召唤;而最下层的潜意识却是最活跃的精神原欲,由于潜抑作用,它也是最不容易跑上意识层面上来的。在弗洛伊德看来,社会、家庭、乃至个人的文化修养承担着压抑原欲无意识的职能,使它不去触犯一般的行为规范。但人又有释放原欲无意识的本能,这就促使人侍机在歇斯底里、性行为、梦幻、写作等行为中去达成潜意识中的愿望,或是转化、升华它的原始职能。弗洛伊德在论述文学戏剧的作用时说:“毫无疑问,在这一方面,基本因素是通过„发泄强烈的感情‟来摆脱一个人自己的感情的过程;随之而来的享受,一方面与彻底发泄所产生的安慰相和谐,另一方面无疑与伴随而来的性兴奋相对应;因为正如我们设想的那样,当一种感情被唤起的时候,性兴奋作为副产品出现,向人们提供了他们如此渴望的引发精神状态中潜能的感觉。”②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弗氏学说中的泛性论思想是使人咋舌的。那么,社会中人到底存不存在不遵循社会规范的深层潜意识呢?其实是存在的,但我们反对将它强调到泛性的高度。性只是物种生命的一种延续形式,它本身并不包含任何文化现象。
既然潜意识是意识深处最本质的东西,那从分析潜意识的行为表现就不难把握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红楼梦》第二十七回有一节关于薛宝钗潜意识外露的描写。宝钗独自来寻黛玉,发现宝玉先进了潇湘馆,在她欲去找别的姊妹时,一对迎风翩跹的蝴蝶却把她带到滴翠亭旁。没想到她竟在亭外听见了里面小红和坠儿的私下谈话:
宝钗外面听见这话,心中吃惊,想道:“怪道从古至今那些*淫狗盗的人,心机都不错!这一开了,见我在这里,他们岂不臊了?况且说话的语音,大似宝玉房里的小红。他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的丫头,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料也躲不及,少不得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犹未想完,只听“咯吱”一声,宝钗便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一面说一面故意往前赶。
那亭内的小红坠儿刚一推窗,只听宝钗如此说着往前赶,两个人都唬怔了。……
依照弗洛伊德日常心理分析的说法,潜意识的流露一般先要具备两个条件:首先,潜意识通常是以往事件的长期潜抑,甚至是早年潜抑在大脑中的童年记忆。其次,潜意识的流露往往在本人不注意的行为中由一些偶发事件所引发,使潜意识突然跳出。宝钗来到滴翠亭外听见小红和坠儿的谈话本属偶发事件(去潇湘馆找黛玉才是她的真正目的),当她打算回避而又不能的时候,对小红为人的一番推想和“金蝉脱壳”的前意识把她找黛玉和戏蝶之事从大脑中暂时挤开,潜意识毫无保护地处在一种待发状态。由于自我专注于应付外部世界,无暇顾及萌动的潜意识,这时,事情坏就坏在“咯吱”一声窗响突然出现,从自己最隐秘的潜意识中冒出了一句:“颦儿!我看你往哪里藏!”这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急中生智,而是一个接一个的偶发事件调开浅层意识后,最后本能动用的潜意识。
从作品中可以看到,诱发她说出那句丧失人格的话有一个近因,即不久前她才去找黛玉,大脑中还潜抑着尚未完全遗忘“找颦儿”这一愿望(如果在前她找的是其他人,那么她意识中“嫁祸”的对象很可能会改变);而远因却是平时对黛玉的积怨,因为黛玉是她和宝玉之间的一大障碍。为了自己的个人目的而不惜嫁祸于人的行为在“情烈死金钏”一回又故伎重演,所不同的是前者是无意识,后者是有意识。
和宝钗一样,黛玉也是一个深受封建思想束缚的女子,但黛玉比宝钗被动得多,争取独立的意识更强,这是她悲剧的社会和个人根源。作品曾描写她和宝玉在园内偷读《会真记》,大概连她自己也没有想到,书中精彩的爱情描写会对她深层的潜意识产生影响,从而第一次在少女纯结的心灵深处播下爱的种子。直到第四十回两宴大观园的时候,她心中的秘密才被鸳鸯的牌令从潜意识中揭出来;而当时除了宝钗而外,几乎无人知晓,有趣的是连黛玉本人也未觉察自己冒犯了禁语:
鸳鸯又道:“左边一个„天‟。”黛玉道:“良辰美景奈何天。”宝钗听了,回头看着他,黛玉只顾怕罚,也不理论。鸳鸯道:“中间„锦屏‟颜色俏。”黛玉道:“纱窗也没有红娘报。”鸳鸯道:“剩了„二六‟八点齐。”黛玉道:“双瞻玉座引朝仪。”鸳鸯道:“凑成„篮子‟好采花。”黛玉道:“仙杖香挑芍药花。”说完,饮了一口。
毫无疑问,完全是急促的对答使黛玉“说溜嘴”了,把禁书中的句子大胆地展现在贾母和众姐妹面前。黛玉和宝钗的潜意识全暴露出来;黛玉是一种人性的、自然的流露,而宝钗却是隐忍地、超我地去压抑潜意识。诱发黛玉“说溜嘴”的外因是鸳鸯行令中的“天”字,它从同韵关系上引出潜意识,但不说明黛玉意识深处的思维作用。弗洛伊德说:“我并不否认,有某些定律支配着字音的互换;但是在我看来,单是这些条件的存在,绝不足以造成言语上的错误。只要我们更深入更逼近地去研究、探讨,我们就会发现,它们原只是某种更不相关的动机临时借用的现成机转罢了。……”③看来,在其浅层意识中,黛玉无意识将自己认为最理所当然的词句暂时借用来了。一个饱学多识的女子有关“天”字的现成句子并不仅此一句,但她偏偏挑上这两句,因为这两句最能表现她内心渴望的爱情;可悲的是,她的美好愿望流露了却一点也没觉察,仍旧不得不在现实封建的道德秩序中生活。人的内本质应该是“真”与“善”的结合,即美的体现。宝黛共读《西厢记》就是黛玉人性本质的一种创建,而此回的无意识流露却是她内本质在特殊情况下的反映。“本我”在大胆表现无意识的同时,“自我”也同时在工作。
二、宝玉与钗、黛、袭的痛苦关系
我们在谈到人的潜意识、前意识、意识以及与之相对的本我、自我、超我时,并不简单认为每个人的这三对关系都是均等的。实际上,每个人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关系、个人学识及先天气质的不同,这三对关系的比重也不一样。宝玉身上的这三对关系几乎平衡(他的超我及意识是在作品后四十回与宝钗的结合中得到表现的)。宝玉是一个用情不专者的说法实属误会,其实他非常渴望有一个在本我、自我、超我三方面都健全的伴侣,遗憾的是,封建时代的妇女这三者是被分裂开来的,因此他的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只能分割开来分别对待与之对应的女孩子,他自己也就和众群芳形成一种痛苦的关系。在《红楼梦》这部著作中,有三个女性分别在这三个方面占有较大的比重,即:宝钗的超我、黛玉的自我、袭人的本我。她们都想和宝玉达到结合,但都因为自己不健全的内本质而在各自的结合中形成不同形式的痛苦关系。如下图:
宝
玉
| 袭
人 |黛
玉
|宝
钗
超我—→意识|
|
|意识←—超我 自我→前意识|
|前意识←自我|
本我→潜意识|潜意识←本我|
|
从图中不难看出,宝玉和黛玉的感情属于避开超我和本我的,是前意识与前意识的交往,亦即人的最本质核心的交往。而宝玉与宝钗的交往却是超我的,它促使宝玉朝社会规范方向发展,所以宝玉和宝钗在一起时很觉得累(这主要就前八十回而言)。另外,宝玉和袭人却是无意识与无意识的交往,特别是他与袭人初试云雨更是在宝黛二人身上所不可能发生的一种原欲的、本能的交往。随着作品向后发展,他和袭人的这种交往便自然断裂开来。因此,在袭人、黛玉、宝钗之间实际上形成:无意识、前意识、意识三者的排列。宝玉在她们之中痛苦地周旋,始终未能达到完美的结合,宝玉痛苦,她们三人也痛苦。克莱芒说:“„自我‟——这一级是战斗的、防御的、保护的,它主要执行媒介的职能。弗洛伊德在描述这一级时,常常使用比喻:„自我‟是„三个暴君‟——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的仆人。”④这最能充分说明宝玉“爱博而心劳”的实质。
在这一点上黛玉就更加不幸了,因为她除了“自我”而外,其它三者都是很脆弱的。没有“本我”、“超我”和“外部世界”作保证,她和宝玉的结合就变得真诚和痛苦。和黛玉渴望这三者刚好相反,宝玉却是力求摆脱这三者才能与黛玉结合,因此他也是痛苦的。所以我们可以说:宝玉是一个现实的人,他想通过摆脱痛苦而获得幸福;黛玉是一个理想的人,她渴望通过追求幸福而获得幸福。黛玉葬花一节最能说明他们二人的这种关系。黛玉除了一片真诚之心,其他一无所有,心中甚感痛苦;而宝玉虽拥有一切,却苦于自己最深底的一片真心难赋予妹妹。正如他后来说:“我心里的事也难对你说,日后自然明白。除了老太太、老爷、太太这三个人,第四个就是妹妹了。……”(二十八回)这就说明宝玉有一种负重的精神压力。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有关宝玉和宝钗痛苦关系的实例。
宝钗生长在一个巨富之家,从小就在这个家庭里目染大社会的“经济”之道。后来虽然父亲去世,但对家庭和社会这样的大系统却有一种驾驭能力,比起黛玉来要强悍得多。那么,是不是说象宝钗这种超我意识强的人就无法接近,没有潜意识的流露呢?我们在前面分析了她“嫁祸于人”的潜意识,这里也不能不对她“少女天诚”的心性本质给予肯定。宝玉虽然不敢轻易冒犯她,但他还是渴望和她交往;宝钗也一样,但只是二人之间的障碍太多,心性也就痛苦。“黛玉葬花”以后,宝黛爱情进一步深入,黛玉告诫宝玉说:“你也不用起誓,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这句辛酸的话非但没有拴住宝玉的心,相反却更加引起了宝玉对宝钗的注意。二十八回宝钗也因“金玉”之说而萌动了她隐藏的真心。她和宝玉、黛玉演了这样一幕:
……此刻忽见宝玉笑道:“宝姐姐,我瞧瞧你的那香串子呢?”可巧宝钗左腕上笼着一串,见宝玉问他,少不得褪了下来。
宝钗原生的肌肤丰泽,一时褪不下来,宝玉在旁边看着雪白的胳膊,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若长在林姑娘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偏长在他身上,正是恨我没福。”忽然想起“金玉”一事来,再看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同水杏;唇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又呆了。宝钗褪下串子来给他,他也忘了接。
宝钗见他呆呆的,自己倒不好意思的,起来扔下串子,回身才要走,只见黛玉蹬着门槛子,嘴里咬着绢子笑呢。宝钗道:“你又禁不得风吹,怎么又站在那风口里?”黛玉笑道:“何曾不是在房里来着?只因听见天上一声叫,出来瞧了瞧,原来是个呆雁。”宝钗道:“呆雁在那里呢?我也瞧瞧。”黛玉道:“我才出来,他就„忒儿‟的一声飞了。”口里说着,将手里的绢子一甩,向宝玉脸上甩来,宝玉不知,正打在眼上,“嗳哟”了一声。
以上第二段虽然是写宝玉的心理活动,其实客观上宝钗也陷了进去。第三段她用“你又禁不得风,怎么又站在那风口里?”的话不自觉地来转移外部气氛,压抑自己内在的潜意识,形成对无意识的阻抗。而一句“呆雁在哪里?我也瞧瞧。”的失言终没有逃脱黛玉“一箭双雕”的一击;绢子打在宝玉脸上后,他俩才从潜意识中回到超我中来。清醒的黛玉和不可自拔的宝、钗二人形成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微妙关系的原因是:首先,宝玉所处家庭环境的相对宽松,又少贾政、太太等人的管束,这就形成了他活跃的思想。其次,黛玉在前对宝玉要少接近宝钗的告诫是一种反向暗示。再次,宝钗也有接近宝玉的愿望。引发事件的楔子是宝钗手上的香串。宝玉发呆是因为他专注于内心的意淫,渴望在钗、黛错位的互换中达到无意识的愿望。
而已经忘掉了外界关系的宝钗在丧失超我以后,也不自觉地避开意识而很快朝本我无意识状态发展;但她阻抗无意识的自我能力很强,顾不得“男女授受不清”,扔下香串力求解脱,很快就与宝玉的意识走向形成相反的方向。再加上黛玉的出现,她与宝玉欲近不能的关系便在分离中痛苦地展示出来了。
三、《红楼梦》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不是单个的抽象物,在现实意义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社会关系从根本上说即经济关系。这无疑将人的社会性强调到了一个应有的高度。但人又是具有自然属性的,在人类向前发展的进程中,靠劳动制造工具不断摆脱自然属性就成了社会人自觉的行为。L•塞弗说得好:“对于所有其他各门与人有关的科学来说,历史是起主导作用的,因为把自然的东西合乎逻辑地„改造为‟历史的东西,这恰好也就是人的形成的秘密。因此,任何心理科学要是借口它所研究的对象是人,是个体生命起源本身,而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结论毫无所知,那就是为自己封闭了通向真正科学的道路。”⑤遗憾的是,弗洛伊德所缺少的正是历史唯物主义。他学说中的“人”这一概念往往都达不到严格的哲学高度,而他所说的“人”是具体、单个,有时甚至是偏离社会的。这样,他所阐述的“无意识”理论客观上到丰富了思维活动中第一信号系统里的不少内容。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和文明程度的差异是人的自然属性不时暴露出来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战争中非人性的野蛮、相对于时代精神之外的个人堕落等。但这丝毫不能说,构成社会的人就是一些潜藏着原始物欲的假面具。
艺术强调真实,社会生活也强调“真实”,但“生活真实”是以不背离“生活事实”而相对存在的。后者个别、片面,有时甚至是虚假的。生活真实由众多的生活事实概括、集中而来,是无数生活事实最本质的东西。生活也好,艺术也好,真实性是该事物“生命力”的重要标志。然而,完美的艺术和完美的生活一样,都不可能是纯而又纯的真实(尽管人类一直在追求纯而又纯的真实),它们总有相对于真实的众多个别“事实”,这种个别的、片面的,有时甚至是虚假的“事实”大概就是弗洛伊德理论所适于研究的对象了。因此,精神分析学不可能是完全科学的世界观,它只能给我们提供一种具体的认识方法,其软弱性也是很明显的。
让我们来看一个《红楼梦》中晴雯对宝玉达成潜意识情爱关系的日常生活心理的例子:晴雯之于宝玉是一个“上下有别”的丫环,临终前对宝玉的谈话最显其独立的品性和人格。在贾府的高压手段下,她美丽俊俏的外貌深处跳动着一颗刚烈的心。但就是在这样一个不可能轻易被接近的少女身上,我们还是看到了她和宝玉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识达成的情爱关系。第六十三回袭人、晴雯和芳官等人夜晚在怡红院内为宝玉做寿,又是划拳又是饮酒,闹了一夜。第二天有这样一段描写:
袭人笑道:“原来这么着才有趣儿;必尽了兴,反无味。昨日都好上来了,晴雯连臊也忘了,我记得他还唱了一个曲儿!”四儿笑道:“姐姐忘了:连姐姐还唱了一个呢!在席的谁没唱过?”众人听了,俱红了脸,用两手握着,笑个不住。
忽见平儿笑嘻嘻的走来,说:“我亲自来请昨日在席的人,今日我还东,短一个也使不得。”众人忙让坐吃茶。晴雯笑道:“可惜昨夜没他。”平儿忙问:“你们夜里做什么来?”袭人便说:“告诉不得你!昨日夜里热闹非常,连往日老太太、太太带着众人玩,也不及昨儿这一玩:一坛酒我们都鼓捣光了,一个个喝的把臊都丢了,又都唱起来!四更多天,才横三竖四的打了一个盹儿。”平儿笑道:“好!白和我要了酒来,也不请我,还说着给我听,气我!”晴雯道:“今儿他还席,必自来请你,你等着罢。”平儿笑问道:“„他‟是谁?谁是„他‟?”晴雯听了,把脸飞红了,赶着打,笑说道:“偏你这耳朵尖,听的真!”平儿笑道:“呸!不害臊的丫头!这会子有事,不和你说!——我有事,去了回来,再打发人来请。一个不到,我是打上门来的!”宝玉等忙留他,已经去了。
从上面这段描写可以看到,真正清醒而又处于正常心理秩序的只有四儿和平儿两人。四儿对袭人和平儿对晴雯都做着同一种工作:即点破对方无意识的失态心理。特别是平儿对晴雯的一段对话更能说明晴雯对宝玉的这种微妙关系。它说明人的自然属性在特殊的情况下会从无意识中释放出来。平儿此时代表的是社会属性一面,然而一贯自重的晴雯也有坠入自然属性的时候。头天夜里饮酒作乐使她被动地避开了大的社会环境,本我中的无意识处于开放状态,和宝玉他们缩短了距离,因此,第二天才以“他”相称。
现实生活中此种现象也是屡见不鲜的,本来不太可能结合的青年男女往往会在共同的工作场合,在无意识的轻松玩笑中注意对方,越发了解,直至相互倾心。如苏联梁赞诺夫所拍摄的《两个人的车站》等一系列影片就表现了生活中的这一现象,即在相对封闭的小环境中可以把潜意识中人的内本质结合在一起,尽管两个人的社会属性有很大的差异。有人说爱情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这只能说持这种观点的人并没有认真去了解爱情深刻的社会基础。如果真要给爱情下个定义的话,那就是:爱情是爱的双方在社会关系共存条件下人的自然属性的结合。世界观不同,反映在爱情中的具体内容也就不同。明白什么是爱情,同时也应该明白爱情神圣的伦理内涵了。
限于篇幅,我们不可能对《红楼梦》里的所有无意识现象都进行分析。如五十四回贾母讲了一个嘴乖的小媳妇是怎样吃了孙大圣的猴尿的故事,风姐就有一种无意识的表现:“好的呀!幸而我们都是夯嘴夯腮的!不然,也就吃了猴儿尿了!”她这种“不打自招”的声辩实际上就是自我对潜意识的一种阻抗,无意识地去潜抑自己的内本质,没想到反被尤氏给识破了。又如第七十五回贾母也有一个潜意识流露的例子:贾赦讲了一个母亲偏心儿子的故事,众人听了都笑,唯有贾母也只得吃半杯酒,半日,笑道:“我也得这婆子针一针就好了。”这句看似平淡的话无不潜藏着老人家世故深谋的心理活动,在众人欢笑的气氛中显得何等的不协调。另外,尽管这部作品“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但曹雪芹本人在创作这部作品时的最初笔调也有许多无意识的流露(这当然要配合版本学方面的成果来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形成我们常说的“笔误”现象。
总之,《红楼梦》是最可以寻找出人物的无意识之作品了,因为它客观、现实、朴素,完全是真正意义上的现实产物,没有作者跳出来强加任何“高见”;相反,到是作者不得不痛苦地被他作品中的人物命运撕裂得痛心疾首。这样一部谁也驾驭不住的作品,能有什么样的理论不在它的面前低头呢?弗洛伊德这个晚生的精神分析学家所发现的人类无意识,毫无疑问地自然在《红楼梦》中便早已存在了。这是祖国文化的骄傲。
第二篇: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红楼梦》作为中国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在艺术上达到了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最高峰,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它细致、生动地展现了作者所处时代环境中广阔的生活场景、礼仪、习俗以致饮食穿着、生活起居等琐事细节,无一不毕现。
“一部《红楼梦》,满纸茶叶香。”《红楼梦》中对茶文化的描写也是相当的细致,其中包括茶的类型、品茶的要素、茶礼和茶俗、茶诗及其体现出来的审美价值,它们都体现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红楼梦中描写的是钟鸣鼎食、诗礼簪缨的诗文化,讲究颇多。
在《红楼梦》中所提及的茶有一种仙茗、七种名茶、一种外国茶。仙茗“千红一窟”是作者的一种假想,在现实生活中不复存在,只有像宝玉这样的人才可在梦中品尝到。是写宝玉在有太虚幻境是,品尝到的“出自放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灵叶上所带宿露烹”名曰“千红一窟”的仙茗。七种名茶中第一是六安茶,在作品第41回中,贾母在妙玉处道:“我不吃六安茶”,这里的六安茶为清代贡茶,系我国名品绿茶;第二是老君眉茶,也是出自第41 回师妙玉为贾母特备的一种名茶,因其形似长眉,故称老君眉,同时它也是清代有名的贡茶;第三是杏仁茶,出自第54回的元宵夜宴上,王熙凤专门为贾母准备的;第四是普洱茶,小说第63回中“寿怡红群芳开夜宴”中,林之孝向袭人索取的便是普洱茶;第五是“女儿茶”,也是出自第63回,是晴雯说道“女儿茶”也是普洱茶的一种,是盛行于清廷和官宦人家的一中名贵贡茶;第六是龙井茶,出自第8回中宝玉到潇湘馆看黛玉,黛玉叫紫鹃“把我的龙井茶给二爷沏一碗”。龙井,出产于杭州西湖龙井村一带,向来以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闻名于世,自宋代开始充作贡茶,是我国绿茶中的极品;最后是枫露茶,出自第8回,这是宝玉最喜欢喝的一种茶。但也是一种奇怪的茶,一般茶泡三遍,就以味同嚼蜡,而这茶才刚出味,此茶茶汤清亮、茶味绵长,有人推断可能是名茶蒙顶甘露。还有一种外国茶为暹罗茶,出产于泰国中南部,出自小说的第25回,是王熙凤送给宝、黛、钗三人喝的,传说味有点苦涩。
真正的品茶是很有讲究的,曹雪芹是品茗大家,深得茶道三昧。要品到好茶,要注意选茶、择水、配器、泡茶方法。泡茶的水以天然雨水、雪、露水为最佳。茶具的选择,是要力求有助于提高茶的色、香、叶,保持茶的本性,还要茶具古典雅美,有较高的艺术性,具有欣赏价值。而泡茶方法的讲究就包括“煎茶”、“泡饮”,红楼梦中多数就是泡饮法。比如在《红楼梦》中的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就是正本小说中的写茶事最为详尽的。
《红楼梦》中的茶俗、茶礼也是写的很详细,《红楼梦》中就有不少茶诗茶联。第23 回的《四时即事诗》四首中,有三首写到品茶,趣味盎然,如《秋夜即事》诗云“静夜不眠用酒渴,沉烟重拨素烹茶”。这些茶咏,体现了钟鸣鼎食人家的闲适,封建社会上层的生活清雅,把《红楼梦》中的“茶道”推向了高潮,为《红楼梦》一书增添了几许情趣。这些茶诗茶联以特有的清香、色泽、醇美陶冶了大观园才子佳人的艺术情趣和审美品味。红楼梦中的茶俗也是丰富多彩的。有以茶待客。《红楼梦》中,几乎每回都有待客敬茶的叙述,如第3 回写黛玉初到贾府“说话时,已摆了果茶上来⋯⋯”,以水果、干果佐茶;第33 回官宦世家贾府的荣国府贾政接待忠、顺王府客人时,“彼此见了礼,归坐献茶”。有以茶为媒。在《红楼梦》第35 回,王熙凤在怡红院遇见林黛玉,就问起白前赠送逞罗国茶是否品尝了林黛玉听了笑道:“你们听听,这是吃了他们家一点茶叶,就来使唤人了。”凤姐笑道:“倒求你,你倒说这些闲话,吃茶吃水的。你即吃了我们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众人听了一齐笑了起来。”这回中凤姐用于打趣林黛玉的“吃了我们的茶”便是江浙地区十分流行的“三茶礼”。“三茶札”中的第一道就是男女双方订赠时行的“下茶礼”。与北方一样,男方的订婚礼品中必须有茶。还有以茶为祭。《 红楼梦》第78回“痴公子杜撰芙蓉诔”“, 读毕 ,遂焚帛奠茗”,以茶祭祀,凄楚哀婉。有以茶漱口。第三回中“林黛玉拋父进京都”中便有其以茶漱口的描写。还有以茶泡饭。《红楼梦》中第四十九回中就描写宝玉因性急,“只拿茶泡了一碗饭,就着野鸡爪齑忙忙地咽完了”。
《红楼梦》中的关于茶文化的这些描写生动形象,烘托了故事气氛,丰富了小说情节,展现了我国十八世纪中叶封建贵族家庭的风习和茶文化的深远影响,体现了中国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的载体,也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考证资料。
第三篇: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专业:语言学与应用语言 姓名:朱冬雪 学号:F13201049
红楼梦中的茶文化
《红楼梦》这部千古奇书,不单单是表现宝黛钗三人的爱情纠葛,同时也很好的展现了中国的饮食文化,这“饮”的对象自然而然就是闻名中外的中国茶了,《红楼梦》中有多处关于茶的描写,作者将茶的知识、茶的功用、茶的情趣全部熔铸在《红楼梦》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中国茶文化的美好图卷
1、记载了许多名茶
《红楼梦》描写的是钟鸣鼎食之家,富贵之家对于饮茶的要求自然也高,《红楼梦》中描写了其中名茶,一是六安茶,刘姥姥进大观一节,贾母带众人来到了妙玉的栊翠庵,这是妙玉忙招呼贾母一行人喝茶,这时贾母要求到“我不喝六安茶”,这里的六安茶即是清代的名茶之一,六安茶产于六安霍山,与龙井、天池并名,均为清贡茶。其次为“老君眉茶”是妙玉专为贾母准备的一种茶,这种茶预示着长寿吉祥,这也表代现了妙玉对贾母的用心。第三是普洱茶,小说第63回,宝玉生日林之孝向袭人索取“普洱茶”,晴雯所说的“女儿茶”也是普洱茶的一种,是盛行于清代宫廷和官宦之家的一种名茶,第四是龙井,小说第82回,宝玉下学回来,急急忙忙到潇湘馆去找黛玉,这时黛玉命紫鹃为宝玉沏一杯龙井茶,一杯清香四溢的龙井表达了黛玉对宝玉的特殊情感。第五是枫露茶,这是宝玉喜欢最喝的一种茶,这种茶需泡上三四遍才能尝到茶的真味,这也表现了宝玉对饮茶的要求如此之高,不比寻常人。第六是一种外国茶名叫暹罗国茶,第25回王熙凤为公子小姐们送来了进口的暹罗国茶,还有一种是“千红一窟”,这是宝玉在警幻仙境中所饮之茶。
2、烹茶之水的记载 “名茶还须好水泡”,水的选择是泡好茶的关键,《红楼梦》第41回贾母带众人在拢翠庵东堂吃茶时,妙玉给贾母、刘姥姥众人吃的是“旧年镯的雨水”所烹之茶。雨水作为天落水,是天然蒸是天然蒸馏水。它洁净清澄,是饮茶的好水。旧年镯的水经过密封贮存,质量更好。贾母听妙玉说明是雨水后,才吃了半盏,可以看出她平日饮茶是十分注重用水的。刘姥姥一口吃尽后说,’’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表现她对水质缺乏品尝,只对茶味有感受。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说:“水以清轻甘洁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旧年雨水质轻是水好的标志,再烈它也不会浓。所以“贾母及众人都笑起来’。这个细节表明穷人饮茶和富人饮茶注意的味道不一样,如此写出,真神来之笔。其后妙玉拉薛、林二人入耳房,自向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一壶茶,用的是五年前玄墓蟠香寺梅花上收的雪,更加清淳。晶莹的白雪融水泡茶,古已有之,有“夜扫寒英煮绿尘”诗句为证。
3、茶具的选择
饮茶作为一种文化,不仅仅对水质有要求,对茶具的要求也是极高的,好茶应用好茶具方能显示饮茶人对茶的独特理解,曹雪芹十分熟悉各种茶具,在《红楼梦》中,对茶具的描写突出了三个特点。第一个是体现了所有者的身份。凤姐位居荣府管家奶奶之尊,她出门家下仆妇带着茶壶茶杯,以备不时之需。家常所用捧茶的是填漆茶盘,喝茶用的是小盖钟。填漆是以五彩稠漆堆成花色,磨平后
显其纹的妍媚光滑漆品。钟是有托有盖的茶具,全书仅见一次的小盖钟,体现了凤姐的身份和地位.宝玉这个怡红公子所用茶具种类最多。杯具有茶杯、茶碗、盖碗、茶钟、茶盏,一应俱全;壶具有茶壶、盅子,还有具备保暖功能,供夜间使用的暖壶,它只在怡红院用过两次。而袭人为宝玉、黛玉斟茶,用的是小连环洋你茶盘。洋漆是元明之际传入我国的日本铸法,其描金的高度成就,使它不仅名贵,而且具有异国情调。宝黛纯真的爱情为贾府上下所公认,为他俩捧茶的茶盘所用连环式的别致造型,将天造地设暗含其中。贾母是有爵有品的太夫人,所用器具自有规格。第53回荣国府元宵开夜宴,贾母花厅上摆了十来席,几上设有炉瓶三事,焚着百合宫香,“又有小洋漆茶盘,内放看旧窑茶杯并十锦小茶杯’、里面泡着上等名茶。洋漆茶盘的富贵、旧窑茶杯的古朴、十锦茶杯的秀丽、上等名茶的清韵,使贾母爱热闹的脾气、讲排场的习性,通过饮茶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以物的运用表现人物问的思想感情是茶具描写的第二个特点。在拢翠庵众人吃茶于东禅堂,用的是官窑脱胎填白盖碗,只贾母用成窑五彩小盖钟是明代之瓷。妙玉拉宝钗、黛玉耳房吃体己茶,宝钗用的“抓胞翠”是晋代富豪王恺珍玩过、宋代苏轼见过的宝器。黛玉用的是汉代题了垂珠篆字的“点犀蓝”。妙玉将自己日常吃的绿玉斗来斟茶与宝玉。接着她又寻出只剩一只的“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蟠虫整雕竹根的大盏”,给宝玉又吃了一杯茶。两用宝绪琴吃两杯茶,比钗黛更进一层,妙玉与宝玉的关系也在茶具上衬托出来。当众人走时,刘姥姥吃了一口的明代小盖钟,妙玉弃之不要,让婆子不要收进来。这与她将自己用的绿玉斗斟给宝玉,又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不同的人使用的茶具表示不同的等级是茶具描写的又一特点,妙玉捧与贾母吃茶,用的是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窖五彩小盖钟。而众人都是一色的官窑脱胎填白盖碗。成窑瓷是明代名窑,以五彩为上品;官窑填白瓷是清代御器厂的一出品。茶杯不同明示等级区别。茶具只是喝茶的一个细小物件,而在曹雪芹笔下,它并不细小。经过其精心选择与组织,将它织在全书的情节结构之中,熔融在人物的性格、感情、关系之中,更使人物千姿百态、情节出神入化,故事新颖奇妙。
4、茶礼、茶俗
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饮料,在长期饮茶的过程中,村野、都市、商埠、家庭乃至宫廷都逐渐形成了一些有趣的习俗,为饮茶增添了许多情趣。《红楼梦》中关于饮茶的描写,也随意地将些茶俗记载其中,为我们留下了清代饮茶的风俗画卷。
如同饮酒有佳肴一样,书中不止一次地写到用茶果来佐茶。宝玉初会秦钟时,“一时摆上茶果”。宝玉第一次探宝钗病,薛姨妈满心喜欢,“摆了几样细茶果来留他们吃茶”。馒头庵智善老尼让智能摆茶碟子,请宝玉秦钟“两个去吃茶果点心”。这些都体现了南省风俗。尤氏因惜春斗气,到稻香村看李纹病。李纨对她说:“昨日他姨娘送来的好茶面子,倒是对碗来你喝罢。”茶面是熬粗茶叶。兑入炒面,再加芝麻酱混合而成的。吃时冲入热水调和即成。它有茶的清香,炒面的焦香,是一种风味小吃,也是江南茶俗之一。作为江南风俗的茶泡饭,也被写入《红楼梦》中。一场大雪使大观园成为琉璃世界,李纹带众姐妹芦雪庭赏雪作诗。宝玉等不及饭菜上桌,“只拿茶泡了一碗饭,就着野鸡瓜凿忙忙的咽完了”。茶泡饭是将饭煮好后,再倒入适量泡好的茶水,取其解腻消食之功。这既写宝玉急不择食,又不失其时地用南省风俗加以点缀。
茶作为古代聘礼,是男女定亲的一种象征,《红楼梦》中凤姐将进上之茶叶,送给宝、黛、钗,大家各有品评。作者之妙在未到此而止,又写凤姐送茶办事出来,林妹妹出语不让人,“吃了他们家一点子茶叶,就要使唤人了”,引起凤姐的反击:“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众人都一齐笑起来。但这笑话戳到了黛玉心病,登时红了脸,一声儿不言语地回过头去。这里凤姐利用了“吃茶”的双关语意。古人认为茶树不能移植,移过就不能开花结籽。因此用茶作聘礼,表示对美满姻缘的祝愿,也象征爱情的专一。故旧时女子受聘谓之吃茶。这个钗黛都在时开的玩笑,实是凤姐向金玉良缘所射出的一箭。吃茶的笑话触到了最基础的问题,突出了凤姐的泼辣自信。在118回,王夫人给甄宝玉说了李绮,“后来放定下茶”,就是实在的例子。
风俗是长期形成的一种公共习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历史发展各异,风俗带有鲜明的乡土气息.文学作品中的风俗描写,使其更自然、生动、通真节也使故事更具生活性。《红楼梦》中茶俗描写,使作品像茶色一样五彩斑斓,像茶香一样芬芳扑鼻。
参考文献:
[1]、红楼梦_镜花缘_与_九云记_中的品茶与茶论_詹颂 [2]、红楼梦_与中国茶文化_刘学忠 [3]、红楼梦_中的茶文化探究_王春华
[4]、宝鼎茶闲烟尚绿_红楼梦_的茶文化氛围_胡晓明 [5]、茶香四溢满红楼_红楼梦_与中国茶文化_胡文彬 [6]、品茗品人茶境_红楼梦_中的茶文化_曹呈燕
第四篇:红楼梦中的酒文化
红楼梦中的酒文化
《红楼梦》以酒为契机,生动而细致地描绘了社会人生的众生相;以酒为话题,广泛而深入地揭示了酒文化地丰富内容。据统计,《红楼梦》中写到酒事的地方大约有五十多处。
一、酒的种类
《红楼梦》中所提到的关于饮酒的各种名目就有二三十种,如年节酒、祝寿酒、生日酒、贺喜酒、祭奠酒、待客酒、接风酒、饯行酒、中秋赏月酒、赏花酒、赏雪酒、赏灯酒、赏戏酒、赏舞酒等等,名目繁多。
惠泉酒
《红楼梦》中两次提及惠泉酒。惠泉酒,是一种南酒。惠泉,亦作“慧泉”,在江苏无锡惠山西第一峰下,唐陆羽以为天下第二泉。泉有上中下三池,水清味醇,用以酿酒,称“惠泉酒”,也叫“三白”。
一次是在第16回,贾琏护送林黛玉赴苏州料理父丧之后回京,凤姐设宴为他接风,贾琏的乳母赵嬷嬷走来,凤姐连忙请她喝酒道:“妈妈,你尝一尝你儿子带来的惠泉酒。”赵嬷嬷道:“我喝呢,奶奶也喝一盅,怕什么?只不要过多了就是了。”
另一次是在第62回,贾宝玉生日,除白天喝酒庆贺外,晚上还要在怡红院宴饮。曾经学戏的芳官对宝玉说:“若是晚上吃酒,不许教人管着我,我要尽力吃够了才罢。我先在家里,吃二三斤好惠泉酒呢!如今学了这劳什子,他们说怕坏嗓子,这几年也没闻见。乘今儿我是要开斋了。”宝玉道:“这个容易。”
金谷酒
第十八回,林黛玉诗中有“香融金谷酒”之句。金谷,地名,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北,有水流经此,谓之金谷水。
烧酒
第三十八回吃螃蟹,贾宝玉要奴婢撤去黄酒,换上合欢花浸的烧酒来。
合欢花
烧酒
葡萄酒
第六十回有西洋葡萄酒的描写。“见芳官拿下一个五寸来高的小玻璃瓶来,迎光照着,里面有半凭胭脂一般的汁子,还当是宝玉吃的西洋葡萄酒。”芳官拿的不是葡萄酒,而是玫瑰露,但表明当时洋酒已经进入中国市场。
葡萄酒 绍兴酒
第六十三回宝玉过生日,群芳开夜宴,饮用的就是绍兴酒。
绍兴酒
二、酒令
酒令雅俗共赏,多种多样,《红楼梦》中对酒令的描写可谓绝妙之至,另人目不暇接。
《红楼梦》中下酒令共有六处:第二十八回在冯紫英家中,宝玉提议行酒令;第四十回在大观园中有刘姥姥在场行酒令;第六十二回行拈阄酒令;第六十三回宝玉生日“群芳开夜宴”上行酒令;第一零八回薛宝钗生日行酒令;第一一七回贾蔷、贾环、王仁等在外书房喝酒行酒令。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酒令是饮酒助兴取乐的游戏。《红楼梦》通过酒令游戏丰富了艺术形象生活空间,酒令又得到艺术的展示。
三、酒宴酒仪
《红楼梦》通过酒宴酒仪的描写,构成小说情节场面,推动故事的发展。通过有关酒宴场景的描写直接构成了作品情节的例子比比皆是。第廿八回写冯紫英宴请宝玉、薛蟠等人,可谓红楼梦中酒文化的集中表现。这次宴饮中出现了酒令、酒面、酒头、令官、门杯、唱酒曲、席上生风等酒席特有名词。在红楼梦第五十八回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中,有几段关于斟酒喝酒的描写。
凤姐儿走上来斟酒,笑道:“罢,罢,酒冷了,老祖宗喝一口润润嗓子再掰谎。这一回就叫作《掰谎记》,就出在本朝本地本年本月本日本时,老祖宗一张口难说两家话,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是真是谎且不表,再整那观灯看戏的人。老祖宗且让这二位亲戚吃一杯酒看两出戏之后,再从昨朝话言掰起如何?”他一面斟酒,一面笑说,未曾说完,众人俱已笑倒。
宝玉要了一壶暖酒,从李婶薛姨妈斟起,二人也让座,贾母便说:“他小,让他斟去,大家倒要干过这杯。”说着,便自己干了。邢王二夫人也忙干了,让他二人。薛李也只得干了。贾母又命宝玉道:“连你姐姐妹妹一起斟上,不许乱斟,都要叫他干了。”宝玉听说,答应着,一一按次斟了。至黛玉前,偏他不饮,拿起杯来,放在宝玉唇上边,宝玉一气饮干。黛玉笑说:“多谢。”宝玉替他斟上一杯,凤姐儿便笑道“宝玉,别喝冷酒,仔细手颤,明儿写不得字,拉不得弓。”宝玉忙笑道:“没有吃冷酒。”凤姐儿笑道:“我知道没有,不过白嘱咐你。”然后宝玉将里面斟完,只除贾蓉之妻是丫头们斟的,复出至廊上,又与贾珍等斟了。坐了一回,方进来仍旧坐。
将酒温热了喝,应该说是一种很好的做法。无论黄酒或白酒,温热以后,不仅会使一些酒的味道更鲜美,且对身体也有好处。《红楼梦》第八回也中有一段关于饮热酒的描写:
这里宝玉又说:“不必烫暖了,我只爱喝冷的。”薛姨妈道:“这可使不得,吃了冷酒,写字手打颤的。”宝钗笑道:“宝兄弟,亏你每日家杂学旁收的,难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热,要热吃下去,发散的就快,要冷吃下去,便凝结在内,拿五脏去暖他,岂不受害?从此还不改了呢。快别吃那冷的了。”宝玉听这话有理,便放下冷的,令人烫来方饮。
四、酒的寓意
《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述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写到:
有小丫环来调桌安椅,摆设酒馔,真是“琼浆清泛琉璃盏,玉液浓斟琥珀杯”,更不能再说那淆馔玉盏,宝玉因闻得此酒清香甘列,异乎寻常,又不禁相问。警幻道:“此酒乃以百花之蕊,千秋之露、万木之计,加以麟髓之醅,风乳之曲酿成,因名万艳同杯”。
在这段文字里,曹雪芹把现实和想象结合在一起,通过对酒的描写,含蓄地表达出《红楼梦》的悲剧结局,“万艳同杯”者,大观园中一群女孩子的毁灭一一美的毁灭,“万艳同悲也”,这不是虚构的酒,而是封建时代残酷的现实!
第五篇:红楼梦中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
红楼梦中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
林黛玉——坦率纯真、才华横溢、自尊自重、尖酸小性、多愁善感、姿容绝世、冰雪聪明、孤傲清高、敏感多疑
贾宝玉——聪明灵秀、温柔多情、乖张顽劣、文思敏捷、重情重义
薛宝钗——温柔敦厚、博学多识、豁达大度、世故圆滑、阴险奸诈、品格端方 王熙凤——聪明机变、精明能干、两面三刀、八面玲珑、心狠手辣、脸酸心硬 史湘云——豁达开朗、热情豪爽、心直口快、单纯乐观、文才不俗、善良细心 贾探春——敢做敢为、办事练达、决断果敢、刚强聪慧、心思缜密
主要丫鬟的性格
晴雯——聪慧美丽、风流灵巧、叛逆勇敢、爽直莽撞、机敏尖刻、嫉恶如仇 袭人——温柔和顺、处事稳妥、机心深重、平儿——聪明清俊、心地善良、机智能干、公正平和
紫鹃——赤诚忠心、聪慧机敏、温柔娴静良、心地高洁、不卑不亢、坦诚纯真
水浒传人物形象及主要事迹
1、宋江:
绰号:及时雨
性格特点:为人仗义、善于用人,但总想招安。主要事迹:私放晁盖、怒杀阎婆惜
2、李逵: 绰号:黑旋风
性格特点: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头脑简单、直爽率真。主要事迹:真假李逵、中州劫法场。
3、武松:
绰号:行者
性格特点:崇尚忠义、勇而有谋、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不足:滥杀无辜)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主要事迹:景阳冈打虎 血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
4、鲁智深:
绰号:花和尚
性格特点:嫉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勇而有谋、豁达明理 主要事迹: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
5、杨志:
绰号:青面兽
性格特点:精明能干、粗暴蛮横
主要事迹: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
6、林冲: 绰号:豹子头
性格特点:武艺高强、勇而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 主要事迹:误闯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
7、吴用:
绰号:智多星
性格特点: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主要事迹:智取生辰纲
西游记的重要人物的性格特点
孙悟空:本领高强爱好自由疾恶如仇敢于斗争 猪八戒:憨厚纯朴吃苦耐劳面对妖怪,从不屈服对事业缺乏坚定的信念遇到困难,就畏缩动摇爱占小便宜嫉妒心强好搬弄是非贪财好色 沙和尚:憨厚纯朴对师傅忠心耿耿诚实 唐三藏:信守宗教信条的佛教徒无原则的慈悲胆小弱偌有时误信谗言,颠倒是非 主要情节: 《西游记》由3部分组成.第一回至第七回,写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的故事;第八回至第十二回,写取经的缘由.第十三至第一百回,写孙悟空和猪八戒 沙和尚一起保护唐僧到西天取经,经历八十一难,终于取回真经,得成“正果”
三国演义人物性格特点
(蓝天整理)
1、诸葛亮的人物特征:
1、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着胸怀坦荡的大智慧。
2、忠贞不渝、为国为民的道德力量的代表。
3、高尚人格、超凡意志力量的表率。
2、刘备的人物特征:
1、刘备有着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在当时十分难能可贵。
2、刘备性格的核心是“忠义”。
3、刘备还是一个善于招揽人才,有着胆识、胸襟和谋略的人杰。
3、关羽的人物特征:
1、关羽性格的核心特征是忠义,称为“义绝”。
2、关羽更是一个武艺超群、有着崇高道德修养的济世之才。
3、关羽身上也有着生性骄傲、听不进劝谏的弱点。
4、张飞的人物特征:
1、张飞性格的突出特征是生性耿地、精犷;也有粗鲁、莽撞的一面。
2、张面敢爱敢恨、爱憎分明。
3、勇猛更是长飞性格最为突出的一面。
4、张飞虽是一员武将,却粗中带细,有时也有一定的计谋。
5、赵云的人物特征:
1、赵云首先是一员武艺超群、骁勇善战的大将。
2、他还有着极高的操守和天下百姓为重的德行。
3、他还是一个有着独立思考和见解,有才智、胆识的将领。
6、孙权的人物特征:(10、孙权称得上是一位有才智、谋略的统帅。(2)、他还十分善于招揽和任用人才,能做到知人善任,从谏如流。(3)、孙权还具有忍辱负重、能屈能伸的坚韧品格。
7、周瑜的人物特征:
1、周瑜首先是一个足智多谋、才智过人的统帅。
2、但是他性格中也有着嫉贤妒能、气量狭小的致命弱点。
3、周瑜也是个忠心不二,在一定程度上能举贤任能的人。
8、吕布的人物特征:
1、吕布是三国时一员武艺超群的在将。
2、他更是见利忘义、反复无常的势利小人。
3、吕布还是一个有勇无谋、鼠目寸光、刚愎自用之人,兵败被杀是他的必然下场。
9、曹操的人物特征:
1、首先他阴险、奸诈、好弄权术而又暴戾、狡诈、野心勃勃。
2、他还有着过人的胆识才干,谋略超群。
3、求才若渴、用人惟才又自负猜忌。一直是后人评说不尽的话题。
10、马谡的人物特征:
1、马谡熟读兵书,有一定谋略和才识。
2、马谡只读死书,根本不懂实践;而且骄傲自满,狂妄轻敌、刚愎自用,听不进任何意见,最终只能是酿成大祸,兵败被斩。
11、司马懿的人物特征:
1、司马懿是一个雄才大略、才智过人的将领。
2、他又是一个善用权谋、阴险毒辣的封建政治家的典型形象。而他的生性多疑、冷酷、残忍也给我们留下了深记得的印象。
12、陆逊的人物特征:
1、陆逊是一位足智多谋、有着高超军事才能的统帅。
2、陆逊还治国安帮有方,深得百姓信任。
13、姜维的人物特征:
1、姜维忠心耿耿,矢志不移地忠诚于蜀政权。
2、他是一位足智多谋、能征惯战的杰出统帅。
3、他还继承了诸葛亮“和夷”的政策,十分重视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14、魏延的人物特征:
1、魏延称得上是一员武功高强的大将,但是他轻敌狂妄,行事卤莽。
2、他还居功自傲,听不进劝阻,追逐名利。
3、不服从调遣,擅自做主,常有反心。
15、貂蝉、糜夫人、孙夫人的人物特征:
1、貂蝉是一个聪慧机敏、知恩图报、忠义、勇敢的奇女子。
2、糜夫人的果敢坚决、大义凛然、慷慨赴死真的是许多男子都不及其万一的。
3、孙夫人也是一位忠贞、坚毅、刚烈、聪慧的女中豪杰。
16、董卓的人物特征:
1、董卓是一个凶狠残暴、荼毒百姓的乱世奸臣。
2、他独揽大权、篡汉自立、贪欲无度、飞扬跋扈。
3、董卓还是一个气量狭小、性情暴戾之人。此外,董卓贪得无厌、贪恋女色之徒。
17、王允的人物特征:
1、王允是一个东汉末年少有的忠贞节烈之士。
2、他还是一个胆识智慧过人,有勇有谋的贤臣。
18、杨修的人物特征:
1、杨修为人聪慧过人、才思敏捷、博闻强记。
2、他恃才放旷,好卖弄学问,藐视他人.最终被曹操所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