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情与法的评判观后感格式4[范文]
《情与法的评判》观后感
单位:**********
职务:****
姓名:**** 昨天观看了《情与法的评判》警示教育片,每个案例都以图文的形式对每个案例都以图文的形式对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防范措施,进行了清晰的描述和说明,解说员对每一个事故案例,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使我们犹如身临事故现场,切身感受到事故给当时者带来巨大的伤害,更让我们触目惊人,震撼灵魂,让人深深领悟什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我认为在安全生产方面要切实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一定要吸取血的教训按章作业杜绝三违。
第二: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促管理做到制度面人人平等。
第三:要经常性加强安全教育学习活动,严格规定不经安全培训或考试不合格不得上岗,通过强化培训学习使职工熟悉熟练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及操作规程,强化自身安全生产意识,及自我防范能力。
第四:努力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真正将安全生产意识深入到我们心中脑中,为促使各矿的长治久安。
人作为管理主体,也就是企业的管理者,那么管理者对安全生产的意识会间接影响到企业的安全,那么他会为员工配备相应的安全措施,并且会对员工在日常工作的安全防范工作,可以间接的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反之可能会由于管理者的疏忽和放任造成安全事故。
从根本上控制安全隐患,就必须严格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历次的煤矿事故都是违规的操作引起的,所以要想实现事故零发生就必须注重制度的落实,同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环节,就是落实好工序管理,制度是对事故发生控制最好的措施,所以我们要建立健全个人安全管理制度,同时还要发挥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自觉的进行安全保护,要把安全真正成为员工工作的主题词。通是过这个影片,使我认识到安全是企业的重中之重,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发展更关系着每个职工家庭的幸福,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更是以人为本的具体表现。
2018年2月26日
第二篇:情与法的评判观后感格式3
《情与法的评判》观后感
单位:***
职务:***
姓名:*** “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作为一名煤矿企业管理干部,这是我通过观看煤矿安全生产系类教育片后,得出的深刻感悟。
《情与法的评判》警示教育片中一起起血粼粼的事故告诉我们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生命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明白了安全生产是我们追求亘古不变的目标,是我们常抓不懈的工作。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讲只有一次,生命中最珍贵的是家庭、亲情、爱情„„当这一切都瞬间消失时,留给生者的除了悲痛,还有些什么呢?煤矿是高危行业,当煤矿工人每天上班时,他的父母、妻儿、朋友无不盼望着他能平平安安地回家,他身上担负的责任不仅仅是工作,还有让家庭、亲情快乐的责任,可是当他逝去时,他的父母、妻儿、朋友该会怎样地痛苦?为了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我们应当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第一,安全意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一个员工,从他进入工作现场开始,就应该灌输和具备安全意识。安全教育培训应该一直进行,并且要从针对性和有效性上着眼。不能只走形式,只注重签名和台账;而作为领导,更应该具备足够的安全意识,任何时候都不能说着安全,做着却不安全,殊不知“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的道理;作为员工个人,自我保护的意识,学习应急处置和应急器材操作的意识,对同事提醒的意识都应该时刻谨记;
第二:本质安全,可靠度不是100% 本质安全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一个单位的本质安全如果真的重视,真的在设计时合规并且从实考虑,那么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肯定大大降低。而这一点,恐怕绝大部分企业目前还做不到。很多工程或设备,从设计时就带着硬伤,一路积累,还没使用或生产,就已是伤痕累累了。所以,只要有人的地方,设备的本质安全就不是百分之百可靠的。我认为,本质安全是生产安全的前提。
第三:安全第一,生产第二
虽然安全第一的口号叫了这么多年,但是真的落实的有多少呢?有些东西,太熟悉了就会忘记。出了特别重大事故,痛定思痛,大胆的喊出了“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口号,我认为这需要很大的勇气,也是一个理念的很大进步,安全,很多时候,是一个妥协的产物。有时候让步于生产,有时候让步于效益,毕竟安全“第一”却不能“唯一”,企业是要赚钱的,而不是公益的。那么,如何做到安全第一,生产第二呢?这个值得全国人思考。这个口号要真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恐怕还需要更长的时间,更大的代价。
安全教育,对于煤矿来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必须通过不同的手段、方式进行操作,以达到警示效果。就像本次观看事故案例片,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通过本次活动,将使每各职工直接感受到安全事故的严重性,事故的场景将刻烙在每个职工的头脑中。
这次煤矿安全教育片的学习,深深地触动着我的神经,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居安则思危,时刻保持警惕,避免麻痹事故。只有强化安全意识,增强责任心,生产安全才不受威胁。安全才有保障,明天才更美好!
2018年2月25日
第三篇:情与法的评判观后感格式1(共)
《情与法的评判》观后感
单位:***
职务:***
姓名:*** 通过观看《情与法的评判》警示教育片——前车之鉴后,心情很沉痛,以上事故都是发生在我省煤矿的实人实事,事故所给他们本人及家庭带来的不幸也使我感到同情与遗憾。心情沉痛之余,想到这些事故如果不发生的话,原本幸福的家庭是多么的快乐。可现实却摆在我们面前,怎样才能避免事故的悲剧不在重演,使员工健康快乐的生活与工作,这才是我们今后需要面对并努力争取的事情。就员工个人的安全,针对每个人的家庭具体的讲,关系到我们的父母、妻子儿女,一旦出现人身安全事故,我们痛在身上,她们疼在心上,仔细用心的想一想,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就不是你个人的事了。
首先,事故的发生,使受到伤害的员工身体健康情况大大下降,这就是健康帐,没有健康的身体,整日在痛苦中度过,伤者行动不便,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谈何个人的生活幸福与快乐?
第二、事故的发生,需要受到伤害的员工家庭成员的照顾,长时间下去,会把整个家庭成员拖的精疲力尽,这就是“家庭帐”,整个家庭成员成天为了伤者而影响到工作学习,谈何“和谐家庭”的幸福美满?
第三、事故的发生,使受到伤害的员工的经济收入明显下降,这就是“经济帐”,受伤后失去劳动的能力,上不了班,干不了活,自然收入就减少了,经济条件不好了,谈何提高家庭生活的质量?
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健康与家庭的完美是最幸福的,要想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就要确保安全生产,那么我们就必须在整个生产工作过程中,按章操作,认真执行“三项制度”,真正做到“三诚、四严、五个一样”。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我们要坚决克服安全思想意识薄弱,常以为安全事故远离我们,不能这么巧就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的错误思想,这个错误的想法也正是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我们常说的“侥幸心理”的一个显著的特征。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学习事故案例或观看事故警示教育片,不仅仅是一时的教育与启示,核心的问题是在实际的生产工作中,如何吸取事故教训,如何真正把安全工作摆在第一位,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2018年2月25日
第四篇:观看情与法心得体会
观看《情与法的评判》心得体会
XXXX厂 XXX
2018年4月12日
观看《情与法的评判》心得体会
今天观看了《情与法的评判》安全宣传教育片,感受深刻,一个个煤矿血泪事故案例,不仅仅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也给受害者家庭带来了巨大打击,安全作业是企业的生命,是家庭的幸福,假如没有安全都等于零。结合厂实际情况,要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强化安全生产的责任意识和反违章管理,贯彻屯兰矿、多经公司安全生产方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实现2018年全年安全无事故,重点不断加强以下方面安全管理:
要按照“三基”建设的思路和要求,进一步健全制度,完善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夯实安全基础。安全无小事,安全工作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严格按照公司安全考核办法,逐一落实,层层分责,利用班前会、厂会议等进行安全教育,管理人员要多用心,执行、抓好各级安全规定,奖罚并行,确保全年安全无事故。福利厂安全工作的主要特点是存在不少肢体残疾、聋哑、智力残疾等不同情况的残疾职工,增加了安全工作的复杂性和难度,针对这种特殊情况,制定安全包保帮扶制度,确保安全。
必须强化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执行班前会制度,提高质量,认真强调安全事项,确保安全。尤其要加强吊装管理,吊装钢丝绳、捆绑、现场指挥要符合规范要求。牌版组到矿、多经办公楼等悬挂标语是高空作业,必须佩戴安全带。
修理车间要杜绝习惯性违章,如:切割、电焊、钻床打眼不戴护目镜、机械设备违章操作、车间内吸烟、氧气乙炔使用安全距离不够、无防震圈、设备停用不切断电源、吊装作业无指挥、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吊装现场不戴安全帽、电焊线有破口、酒后上岗、机床作业戴手套、机电检修不挂牌、一闸多用设备无接地、重点作业无跟班。
加强环保政策的落实。加强对废机油、油漆桶、废棉纱、电焊条头等物品的环保管理,不能焚烧垃圾。
服装矿灯车间是消防安全重点,必须加强消防用电管理,严禁有明火,加强职工机器操作安全管理。
叉车、客货车做好保养,送货注意驾驶安全,严禁违章操作,杜绝酒驾。
加强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严禁各车间设备带病作业。所有机电设备要做到一台一闸一档一包机牌一操作规程,必须按标准维护、保养,所有操作人员要持证上岗。
严格执行《福利厂包车间安排》和《走动式巡查排班》,严格执行值班、跟班制度和走动式管理制度。车间每月加强自查安全,和领导干部下现场制度,副厂长以上管理干部加强走动巡视检查,及时协调处理安全生产中的隐患问题,尤其要抓好双休日、节假日、重点工程、抢修抢险工作等这些薄弱点、关键点的跟带班。
加强民爆物品、易燃易爆物品及其他危险品的安全管理。对职工要加强宣传教育,按规范储存、使用油漆、松香水及氧气、乙炔气等易燃易爆生产资料。
加强消防安全管理。要加大对职工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增强全员防火意识,安排专人负责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要配足配齐消防器材,完善消防设施,保证消防通道的畅通,对救援预案进行演练。
不放松日常安全教育。要充分利用班前会、安全例会、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加强对职工的日常安全教育,坚持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制度。要利用公告栏对车间存在危险源和每天检查出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安全风险公示,让每个职工清楚安全隐患带来的危害、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这次煤矿安全教育片的学习,深深地触动着我的神经,要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居安则思危,时刻保持警惕,避免麻痹事故,只有强化安全意识,增强责任心,树立全员参与意识,提高职工安全防范技能和意识,生产安全才不受威胁。
XXXX厂:XXX 2018年4月12日
第五篇:“情与法”主题作文
【材料展示】意大利某城市有个名叫海因茨的人,他的妻子得了癌症,危在旦夕。该市有个药剂师,研制了一种治癌特效药,配制这种药的成本只有200美元,但他要价极高,每剂要价 2000 美元。为了买到这剂药,海因茨变卖家产,并且到处借钱,但最终只凑得1000美元。海因茨恳求药剂师说:他的妻子快要死了,能否将药便宜点卖给他,或者允许他赊帐。药剂师拒绝了他,并且还说:“我研制的这种药,正是为了赚钱”。海因茨没别的办法,于是在一个晚上潜入药剂师的仓库把药偷走了,结果被警察发现,抓进警察局。
情与法的碰撞
亲情,法律,这两个看似毫无交集的名词却因妻子的病危在海因茨心中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一边是铁面无私的法律,一边是奄奄一息的妻子;一边是冰冷的规则,一边是鲜活的生命——孰轻孰重,一眼便知。
海因茨的悲剧也是我们社会的悲剧,我们很难想象,在海因茨被捕入狱后,他虚弱病重的妻子该如何生存下去?一扇铁窗,关上的不仅仅是外面的世界,可能还是一位年轻女子生命的最后希望乃至生命。当我们的法律造就这样的悲剧时,我们是否应该反省一下自己?反省一下我们的社会?反省一下造成这种悲剧的一切?
在社会法中,法不容情,似乎是一个不容改变的亘古的命题。法律,本就是一套维护社会、保证多数人利益的运行机制,容不得一丝的纵容默许,海因茨固然情有可原,可终是犯下大错,有所处罚似乎无可厚非,警察局的本质就是暴力机关,具有惩处一切犯罪行为的职能,这种处罚在那本冰冷的律条中写得清清楚楚不容辩驳。然而,我们毕竟都是有血有肉的鲜活个体,毕竟,人性不能只靠无情的规则强加束缚,我们的生活不能只靠冰冷的法律条款来运行,否则,只会让人情在挤压下变得扭曲,只会让我们的社会成了雨果笔下那个让冉•阿让因为了挨饿的孩子去偷面包,而被饱食终日的法官判处19年的苦役的悲惨世界!
当法律存在弊端与缺陷时,就需要靠心来维护。在如今自救能力不足,他救条件又不现实的情况下,很难说不会再出现一个为救妻而偷药的海因茨,不会再出现一个因沉重医药费而私刻公章的廖丹。而这些情况,是社会机制存在缺陷而运转不灵造成的必然后果,那些生命的弱者,他们因生活所迫而无可奈何的孤注一投,不是仅靠严苛的法律就能解决的。诗人辛波斯卡曾经说过:“人的本性是出生的附属品,也是易丢失的贵重品。”很显然,我们目前的法律只能保证你物质所谓的贵重品,而对善良这个如今已经稀有的贵重物品,却无计可施。由此可见,法律并不是万能的,在法律这道主菜旁边,似乎必须有“情”这道副菜来调和。
是时候来面对这种威胁社会情非得已的“不法”了,法律的执行确实不能掺杂一丝个人的感情,但法律的缺陷却需要情来维护。情与法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反义词,而是相辅相成的互补品,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的海因茨不会陷入情与法的纠结之中,才能让我们的身边少一些让人叹息的悲剧。
纵有情被天下,更待法网众生
若以爱为名,我固愿让情被天下,让原本冷漠的药剂师,能动情于海因茨对罹患癌症的妻子的不离不弃,舍弃利润,挽救生命。可事实是,并非是医者都有仁心,在药剂师的心中,“赚钱”两字便高于了一切。
若以义为念,我更想有法网众生,让被迫偷药的海因茨,能坚守住爱情的冲击下心中那道法律的底线,另寻他途,渡过难关。而结果是,固然是善心亦入歧途,因海因茨的执念,法律在此便失去了意义。
大多数时候,我们都希冀着故事能有一个美好的结局。但正如我们不能因为痛恨药剂师的冷漠就无端要他锒铛入狱一样,我们也不能因为同情海因茨的善良就刻意替他隐瞒罪行,甚至用道德与真情为他辩白。诚然,每一条生命都值得尊重,每一次冷漠都令人心痛,每一份真情都让人动容,有时情与法却不能两全。但一个恶人的冷漠,不会让生命的延续从此失却希望的光芒,我们依然可以看到,纽约市长拉古迪亚在旁听一起老妇人为喂养孙子偷面包的庭审时“为冷漠付费”的善良。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情与法的平衡?法律又何曾铁面无私到不给人留下活路?
我们总是习惯于用所谓的道德的崇高和情谊的深重来衡量法律的公正,以为道德所赞赏的,感情所趋向的,便也应是法律网开一面的。于是我们把那些“身负血海深仇,手刃杀父仇人”的无理举动叫做“侠义”,为那些“丈夫刻伪章救妻”、“官员挪公款救猫”的非法行为“正名”为“真爱”。可我们忘了,忘了社会制定法律的初衷正是以一纸契约守护不为人之贵贱变更的公正,让“惩恶扬善”的人心所向成为现实。唯有法律,能以凌驾于道德与感情之上的姿态,冷静地推知事件的前因后果,公正地决断人间的是非善恶。1 我们正是仰仗法律镇守山河,保民安康,护国无恙。而可笑的是,我们现在却是一面渴望着法律来伸张正义,一面又抨击着法律的不近人情。
事实竟是这样:在道德独大的体系下,我们的爱也鲜明,恨也鲜明,往往置中肯的劝慰于不顾,灭真实的公正于无形。人心易变,由爱入恨可能就只在一瞬间,到那时,我们评判的标准都已更易,是对是错,又该是怎样可笑的结果?我们向往的光明,不就在我们过分的呵护下被隔绝了真实的空气,被一点点消耗,直至一片黑暗吗?我们希望“好人有好报”的善良本意毋庸置疑,只是在“人间自有真情在”的时候,要想驶生命之舟,入社会之海,还要请法律稳坐船头,才无私心误事之虞。
顾四方,纵有情被天下,以心论,更待法网众生。【延伸阅读】
他们选择“情”,却违反法律
事件一
男子帮血癌病友代购药品被抓
【事件】陆勇是一位慢粒白血病患者,他发现印度仿制瑞士的“格列卫”抗癌药,可增加中国慢性白血病患者的生存希望,且能使患者每月省2万多元药费,遂帮助上千名病友购买这种药。为帮助千余名白血病病友向印度制药公司汇款购买廉价药,白血病患者陆勇从网上购买信用卡提供给外国公司。2014年7月,他被湖南省沅江市检察院起诉,案由是妨碍信用卡管理和销售假药罪。随后,300多名病友写下联名信,称陆勇未从中牟利,请求对其免予刑事处罚。
【被抓理由】因这种仿制药品并未获得国内药监部门的审批,属于“假药”。
事件二
男童脑损伤,父母含泪祈求安乐死被拒
【事件】安徽霍邱一岁四个月大的男孩在父亲上班的快递公司内被传送带卡住,导致严重脑损伤。在当地医院抢救后,1月4日,孩子被转到安徽省立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治疗。经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救治,孩子已经可以脱离呼吸机自主呼吸,并于1月13日出院。
在其出院诊断上记者看到,“缺氧性脑损害、重度脑损害、心肺复苏后、左肱骨骨折、多脏器功能损害。”“入院后给予醒脑静和脑苷肌肽营养神经,家长要求不行治疗及检查。现患儿家长要求出院,予以办理。”“患儿昏迷状态、鼻饲牛奶,面色口唇正常,痰较多。”“两侧大小脑半球脑萎缩、双侧基底节区片状异常信号……”。
患者家属称,现在孩子除眼睛能动,全身无法活动,无法张嘴说话,全靠吸氧维持呼吸。孩子的妈妈每隔3个小时就要用针管将牛奶注入孩子的胃管中,看着孩子这样受罪,父母整日以泪洗面。因此曾经向医院和民政部门提出给孩子实施“安乐死”。
【拒绝理由】对于家属提出“安乐死”要求,医生肯定予以拒绝,因为这是违背我国相关法律和法规。
思考:当“情”与“法”相冲突,我们该如何选择?
思考一:“情”与“法”,该如何平衡统一?
无论立法者还是执法者都应看到,法律的背后还有一个大写的“人”字。失去了人文关怀精神,法律也将瞬间失去存在意义。
法治社会一切都应该依法行事,但法治精神未必就是刻板僵化的代名词,它在坚持原则性的同时,往往兼顾灵活性,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所以,执法者、司法者不但要具备精准理解法律专业能力,还要具备人性化的人文情怀。
思考二:“情”与“法”冲突,折射出哪些问题?
社会学家称,我国一些“求死”事件背后反映出社会救济、保障还没有系统化和成熟化这一现实问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目前医疗保障制度尚不健全,特别是农村,医疗保险保障能力有限,大多数老人依靠儿女生活,因病致贫的现象普遍存在。
此外,在现实生活中,吃药贵、买药难的现实困难,长期困扰着白血病、肾病等疾病患者,即便可以通过合法渠道“打折”仍价格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