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0年专利法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修改细节
2009年专利法的修改大家都很关注,例如绝对新颖性和抵触申请的在先申请包括申请人本人,这些涉及到实质性权利的修改很容易得到大家的关注。但有一些不太引人注意,或者是实务中较少涉及的内容,可能很多人都并不太在意,因此有所忽略。这里就将很多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做个总结。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根据何越峰老师在广东省专利代理人协会组织的同业交流会上的讲座做的整理。特此说明,以保护何老师的知识产权。
整体来说,2010年审查指南的修改全都从简从易,偏向于更为方便申请人和代理人的角度。一些形式上的错误原先可能影响实质性权利,修改后都可以补正,不会影响实质性权利。
一、期限的计算(审查指南V.VII-2.3)
原先规定,期限届满日是法定节假日的,以节假日后第一个工作日为期限届满日。
新规定,期限届满日是法定休假日的,以休假日后的第一个工作日为期限届满日。
节假日和休假日的区别是,休假日包括了中国常用的调休日。例如政府经常把放三天的假期与前后两个双休日合在一起,凑成连续的七天假期。如下表示例,本来放三天假是上周六上周日放假,以及周一周二周三放假,周四周五上班。因为调休,则周四周五也放假,而下周六下周日要上班。这种情况下,如果期限届满日是周四、周五,或者下周六、下周日,则期限届满日统统顺延至下周一。
(周六 周日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周六 周日 周一)
这样的期限规定明显比原规定更为宽松,方便了放假日期不同于全国统一放假的某些企业,主要是外国企业。
二、权利恢复(审查指南V.VII-6.3)
新规定,只要申请人提交信函表明恢复权利的意愿,并写明申请号(专利号),签字盖章符合要求的,可视为合格的恢复权利请求书。已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了书面请求或缴足恢复权利请求费,但仍不符合规定的,审查员应当发出办理恢复权利手续补正通知书。
新规定的改进之处在于,对恢复权利请求的形式审查更为宽松,只要请求书或者请求费两者之一在规定期限内提交,就都是可以补正的,不会直接发出不予恢复权利的通知。这也就是给了申请人很多时间准备合格的恢复权利请求。
三、国防专利的受理和审查
原先规定,发明专利涉及国家秘密由国防专利机构受理和审查,授权由国务院专利机构根据国防专利机构的审查意见作出决定。
新规定,专利申请(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由国防专利机构受理并审查。经国防专利机构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作出授予国防专利权的决定。
相同的地方是,国防专利全都是由国防专利机构受理和审查,国务院专利机构受理的国防专利要转给国防专利机构去审查。区别的地方是,第一,修改后,国防专利包括了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第二,国防专利如果要驳回的话,由国防专利机构直接作出驳回决定。国防专利要授权的话,才由国务院专利机构作出授权决定。也就是,国防专利机构一定要做恶人,国务院专利机构总是做好人。国防专利申请是怎么到国防专利机构的,就是国防专利机构会派人到专利局案卷里面筛选,选到了国防专利就拿去审查。
四、保密审查
原先规定,发明专利申请需要保密的,转送给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审查,有关主管部门应该收到该申请之日4个月内将审查结果通知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
新规定,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认为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申请需要保密的,自己做出保密决定。
区别是两点。第一,新规定中发明和实用新型都可能构成保密专利。第二,是否保密由专利局自行决定,不用转给其它相关部门审查了。
这里修改的现实原因就是以前的规定觉得其他技术部门对各种技术更有发言权,比如涉及电信的技术就转给工信部审查是否需要保密,涉及工业技术的就给二机部进行保密审查。但结果是这些部门怎么可能单独设置一个专利审查部门呢,它们毕竟不是专利审查机构,对专利的审查并不了解,因此常常一项专利三四年都没有回音。所以,新的修改规定是否保密一律由专利局自己审查决定。专利局专门设置了保密审查处,最晚在六个月内一定可以作出是否保密的结论。
五、请求书略有改动
新修改的专利请求书,要求第一发明人的身份证号码,以及申请人为单位时的组织机构代码。
个人申请人的证件从身份证号码扩大到“居民身份证件号码”,也就是军官证、海员证、护照等均可,这一点更为宽松了。
六、核苷酸或者氨基酸序列单独编写页码
修改后的审查指南要求说明书涉及核苷酸或者氨基酸序列的申请,应当将该序列表作为说明书的一个部分,并单独编写页码。这个要求使得说明书与PCT国际申请相一致,符合国际潮流。
以前是连续编写页码的。
七、实用新型应该有表示要求保护的构造的附图
细则17条增加了第5款,这是整体增加的一款,前四款都没有变化。这一款强调的是,实用新型的说明书附图应该紧密对应权利要求,在权利要求提及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都应该体现于附图中。以前对实用新型附图的审查仅仅局限于打印复印是否足够清楚这样的形式审查,以后有可能因为实用新型的附图没有体现权利要求保护的特征而在初审就被驳回。
驳回是个大问题,需要注意。
八、附图
原先规定,附图可以绘在一张纸上,并按照图
1、图2,……的顺序编号排列。附图的大小及清晰度应当保证在该图缩小到三分之二时仍能清晰地分辨出途中的各个细节。
新规定,附图应当按照图
1、图2,……顺序编号排列。
新规定的含义是,不可以图1和图8在第一页,而图2和图3在第二页,也就是说序号在后面的图8必须在图2和图3的后面。这是因为以后计算机扫描处理申请文件,一旦在后面的图8跑到了前面,计算机可能根本不认这幅附图,导致缺少附图。
此外,附图的清晰度与图片大小是毫无关系的,因此删除掉原先的缩小到三分之二的条款。
九、外观设计的改变很大
新修改的专利法对外观设计几乎是个颠覆性的修改,很多内容都有所改变。包括
1、简要说明必须提供,2、图片不清楚可以作为外观设计的无效理由,3、相似外观设计可以合案申请,4、主要起标志作用的平面设计不予授权,以下分别阐述。
1、简要说明
原先规定外观设计简要说明并不是必须提供的,新修改的专利法要求外观设计申请必须提交简要说明,而且简要说明必须包括四部分内容,(1)产品名称,(2)产品用途,(3)设计要点,(4)指定视图。另外两种经常需要提及的内容是,省略视图情况和请求保护色彩。
根据专利法59条,简要说明可以用于解释外观设计的保护范围,这在实践中有可能使得简要说明成为了外观设计专利的权利要求书。日本的外观设计制度有部分外观设计保护的,中国实行必须提供简要说明的制度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部分外观设计保护的效果。例如,在简要说明部分强调本外观设计产品《冰箱》的设计要点在于把手。
2、实施细则65条,专利法27.2是无效理由之一
专利法27.2,申请人提交的有关图片或者照片应当清楚地显示要求专利保护的产品的外观设计。
这一点不用多说,其意义就在于以后宣告外观设计无效可以从图片质量入手了,又多了一种宣告外观设计无效的手段。以往宣告外观设计无效常常只能从权利冲突的角度考虑,或者是与现有设计相似,理由较为单一,而且实践中操作性较差。增加了这一项无效理由,也使外观设计申请人对图片质量的要求需要更高。
3、同一产品多项相似外观设计可以提出一件申请
这要求每一个设计都要提供六面视图,而且必须在简要说明中指定其中一项为基本设计。因为相似必须有一个比较基准,这一项基本设计就是比较基准,例如10项相似的外观设计,其余9项都与第1项的基本设计相似,这才叫作多项相似的外观设计。如果第2项与第1项相似,第3项与第2项相似,……,第10项与第9项相似,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第10项与第1项完全不相似。
4、主要起标志作用的平面设计不予授权
专利法25条增加了第(六)款,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志作用的设计,不授予专利权。
这一条在专利法修改之前普遍被认为是产品的标贴以后都不能申请外观设计专利了,就比如贴在雪碧、可口可乐、农夫山泉瓶上的标贴。实际上不是这样的,这一条的限制其实很狭窄,在实际审查过程中很少有外观设计申请会因为这一条款而被驳回。
因为这里限定了必须是主要起标志作用的设计才不授权,如果有一些美术设计的范畴,不仅仅是只作为标志作用,则还是会授权。例如饮料瓶上的标贴除了起到标志作用之外,还具有一些经过特殊设计的具有美观大方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图案和色彩,这个标贴主要起到吸引消费者的注意的作用,而不是主要起标志作用。
在几万件平面标贴外观设计申请中,目前只有两件因该条款而被驳回。
十、国际展览会的界定
新颖性宽限期提到了由中国政府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修改后的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了这个展览会的应该是国际展览会公约规定的由国际展览局注册或者认可的国际展览会。
这个级别是相当高的,例如中国的广交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也没有在国际展览局注册。
级别如此之高,本条立法的意图事实上就是特别强调,在专利申请之前绝对不要采取任何形式的展览活动。即便是能够引用新颖性宽限期条款,其限制条件也是很多的。为了稳妥起见,在专利申请前,绝对不要以任何形式公开。
十一、优先权请求可以补正和恢复权利
原先规定,优先权在书面声明中未写明在先申请的申请日和受理该申请的国家的,视为未提出声明。
新规定,要求优先权,但请求书中漏写或者错写在先申请的申请日、申请号和原受理机构名称中的一项或者两项内容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应当通知申请人在指定期限内补正。
这一修改对优先权的更为宽松了。原规定优先权日和优先权受理国家写错的,优先权就视为未提出,根本没有补正的机会。新规定优先权日、在先申请号和在先申请国家,只要三项内容中有一项写对了,就可以提出补正。
这一修改对申请人极为有利,申请人不用担心因为疏忽填错了内容而导致优先权实体权利的丧失。
更为有利的是,新审查指南还规定了优先权要求的恢复,办理优先权补正手续延误的,或者优先权要求费未在规定期限内缴纳,还可以要求恢复优先权。
十二、同时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的条件严格了很多很多
原先规定,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授予一项专利权。但在实践中同时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的很多,还存在有这种情况,与法理不符。有人同时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实用新型授权之后被放弃,过了一段时间发明专利授权了。然后专利权人用发明专利去起诉别人侵权。北京一中院判定为侵权。北京高院认为实用新型被放弃后,专利权已经进入公有领域,因此不应该授予发明专利权。最后在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决定,认定专利权有效,但也没说北京高院认定错误。
此次专利法修改后,针对该情况做出了非常完善的变通规定,既可以同时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又要求在同一时间内只能有一项专利权,还要求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权必须无缝连接,不能存在专利权进入公有领域的阶段。
新的专利法第九条规定,同一申请人同日对同样的发明创造既申请实用新型又申请发明专利,先获得的实用新型专利尚未终止,且申请人声明放弃该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可以授予发明专利权。
为了避免发明不授权导致申请人白白放弃了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情况出现,还规定了实用新型专利权自公告授予发明专利权之日起终止。即便申请人提出了放弃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声明,如果发明专利不授权,实用新型专利也不会终止。
新专利法第九条的限制条件极为丰富,必须非常严格地满足所有条件,才会授予发明专利权。
第一,必须是同一申请人,所以同时申请之后不可以转让专利申请权,否则后面的发明专利就不会授权。
第二,必须是发明和实用新型同日提交申请。
第三,先获得的实用新型必须尚未终止,如果实用新型已经因为不交年费而终止,则发明专利也不授予专利权。这就要求为了获得后面授权的发明专利,在此之前实用新型专利权是必须一直保持的,一旦实用新型已经终止,则发明专利也不用去答复审查意见了,直接放弃就好了,反正也不可能授权了。
第四,仅包括中国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不包括外国进入中国的PCT申请,而且只能是发明+实用新型,不可以是发明+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实用新型。外国进入中国的PCT,不可以同时选择发明和实用新型,只能二者选其一。
第五,必须申请人主动发出声明放弃实用新型,如果申请人不发出放弃实用新型专利权的声明,发明专利也不会授权。
第六,在新版的发明专利请求书和实用新型专利请求书中,多出来了“声明本申请人对同样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本实用新型专利的同日申请了发明专利”的勾选栏目。
十三、发明和实用新型都增加了很多初审项目,初审驳回的可能性大增
发明专利增加了例如这些初审项目。专利法5条,违法获取的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专利法20条,该项专利申请是否有外国同族专利,是否向外国申请专利前提出了保密审查;专利法26条,依赖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是否披露了直接来源和原始来源。
实用新型增加了这些初审项目。专利法20条,该项专利申请是否有外国同族专利,是否向外国申请专利前提出了保密审查;新颖性和实用性的审查。因为地方政府资助专利申请成为风气,因此专利局成立了非正常申请的审核小组,专门针对这种情况进行新颖性和实用性的审查,以最大程度避免垃圾专利的成批产生。
这些初审项目的增加意味着以后初审流程严格了很多,会有更多的专利申请在初审流程处即被驳回。
十四、取消了四种费用
申请维持费、中止请求费、强制许可请求费、强制许可使用费的裁决请求费
十五、预交专利年费的时间延长
原先规定,授权以后的年费应当在前一年度期满前一个月内预缴。
新规定,授予专利权当年以后的年费,应当在上一年度期满前缴纳。
新规定的意思是,年费预交的时间延长了,上一年度整年都可以预缴下一年度的年费,而不是以前规定只能在上一年度的最后一个月。但是仍然只能预交一年的年费,不可以预缴以后几年的年费。以免因为通货膨胀,预缴了很多年以后的年费专利局吃亏。
第二篇:中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
中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 将会强化保密原则
作者:舒晶晶出处:中国广播网日期:2010年2月11日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11时28分报道,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3日)上午召开了发布会,介绍《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的有关情况。修改后的《专利法实施细则》将从今年2月1日起施行。
今天的发布会,邀请了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的负责人,对修改之后的专利法实施细则进行了解读,专利法实施细则是跟专利法相配套的。为了保证修改后的专利法能够顺利的实施,就需要对实施细则进行相应的修改。修改后的细则新增了9条规定,删除了5条规定,并且对其中的47条进行了实质性的修改。
这次对实施细则是一次全面的修改,主要涉及的内容包括向外申请专利的保密审查,修改后专利法规定,在中国完成的发明创造向外国申请专利,应当事先报经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进行保密审查。关于需要进行保密审查的范围如何界定的问题,原来版本的界定是在中国完成的发明或者是实用新型,修改后的版本界定为技术方案的实质性内容在中国境内完成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另外还对保密审查程序做出了具体的规定,确保申请人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拿到保密审查的结果,从而及时向外申请专利。
另外,修改后的实施细则,还对遗传资源信息披露制度、专利权评价报告制度、强制许可制度,还有假冒专利行为的行政处罚以及专利申请审查程序的规定方面进行了修改,其中在假冒专利行为的行政处罚当中,对假冒专利的行为做出了新的定义,另外规定,如果销售不知道是假冒专利的产品,但是能够证明自己产品来源是合法的,会由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责令停止销售,但会免除罚款的处罚,为了鼓励创新,还有三方面的措施提出来,一个是减少有关收费的项目,其中四个项目收费减免了;放宽当事人享有优先权的限制;最后一条,改进了职务发明奖励的报酬制度。(编辑:岳明泽)
第三篇:专利法第四次修改相关问题阐述
专利法第四次修改旨在提升国家创新能力
【核心提示】专利法修改涉及丰富的内容,为此需要首先掌握修改的基本定位和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具体制度的完善对策。
专利法是一个国家专利制度运行的基本保障。而专利制度是以发明创造充分公开为代价,换取国家赋予专利权人对专利的独占性权利,以鼓励和促进发明创造及其传播的法律制度。为了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专利法在1984年颁布后,历经1992年、2000年和2008年三次修改。目前,专利法第四次修改已提上日程,被列入国务院2012年立法工作计划。经过多次调研,2012年8月,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修改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与著作权法、商标法正在进行的第三次修改“遥相呼应”,形成我国近年知识产权专门立法的热潮。
促进创新能力提高是专利法修改的基本出发点
专利法修改涉及丰富的内容,为此需要首先掌握修改的基本定位和思路,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具体制度的完善对策。相对于著作权法、商标法等其他知识产权专门法律,专利法承载着更多的提升国家创新能力、促进技术进步的功能和使命。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提高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在新的形势下,专利法修改应更多地发挥在促进我国创新能力提高、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方面的重要作用,这应当是我国专利法此次修改的基本出发点和思路。
加强专利权保护是专利法修改的基本立足点
专利法是以对专利权的充分保护为基础和保障的法律制度。尽管该法承载着维护公共利益的职能,例如促进技术公开和信息交流,促进发明的推广应用,以及建构技术领域的公平竞争,但这些都必须建立在对专利权的充分、有效保护基础之上。加强对专利权的保护,以激励发明创造,促进对发明创造的投资和利用,是专利立法的基本立足点。事实上,我国专利法的前三次修改,都充分体现了对专利权保护的加强。
专利法作为一部调整发明创造法律关系的法律,其修改完善离不开对专利立法实践的充分把握,特别是专利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实践、社会公众(包括专利权人)对专利法的认知和态度等。这就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评估专利保护实践的现状、问题和成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出路和对策。此外,专利法律制度本身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系统,专利法的修改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对当下各类专利法律规范性文件,如法律、实施细则、司法解释、主要部门规章等进行一揽子考虑,进行适当的归并、整合,吸收专利立法以外的合理成分。当然,作为知识产权制度的一部分,专利法也有国际性特色。我国专利法的修改,也需要关注其他先进国家专利立法的最新进展和国际专利制度的协调。这也应当是我国专利法第四次修订的基本思路和要领。
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是专利法修改重点
对当前我国专利保护存在的问题,《征求意见稿》特别就加强专利行政执法和专利权的司法保护进行重点规范,体现了专利法修改强化专利权保护以鼓励和保护创新的宗旨。
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专利保护机制有所不同,我国专利法始终注重对专利权的行政保护。专利行政执法因而成为我国专利保护乃至整个知识产权保护的一大特色。这当然与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以及专利行政执法的优势有关。专利行政执法实践也证明了其独特的价值。因此,这次专利法修改在加强专利权的保护上进一步强化了专利行政职权,主要体现在:一是增强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对涉嫌扰乱市场秩序的专利侵权行为的行政处罚权。该项规定无疑有利于及时制止那些扰乱市场秩序的专利侵权行为,及时维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专利管理秩序。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专利侵权的认定有一定的技术性和复杂性,而对涉嫌侵权行为的处理与被控侵权人利益攸关,因此对这类专利侵权的认定,需要通过更明确而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加以规范。为此,可在修改相应的专利法实施细则时予以细化和明确。二是增加了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对专利侵权赔偿的判定职能。在现行专利法中,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只能就当事人提出的侵权赔偿数额进行调解,而不能直接责令赔偿损失,这样可能造成侵权赔偿问题久拖不决。为此,《征求意见稿》规定,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在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时,可以责令被请求人赔偿损失。这一规定有利于及时维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避免诉累,并与人民法院试点的三审合一模式相协调。三是增加了行使行政执法权时被调查人的配合的义务,即被当事人拒绝、阻挠时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可以予以警告以及提请治安行政管理处罚。此规定有利于强化执法效果,维护行政执法的权威性。此外,为与新增的管理专利工作部门行政职权相匹配,《征求意见稿》还规定了界定法定赔偿的主体范围由人民法院扩及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
强化专利权的司法保护也是这次专利法修改的重点。《征求意见稿》的主要修改之处,一是强化了受案人民法院专利侵权诉讼中依法调查收集证据的职责,即对由被控侵权人掌握的涉嫌侵权的产品以及账簿、资料等证据,人民法院应根据原告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申请依法调查收集。被控侵权人不提供或者转移、伪造、毁灭证据的,人民法院可依法采取制止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针对当前专利侵权诉讼举证难的困境,该规定有利于解决取证难的问题。不过,笔者认为应施加限制性条件,因为在目前知识产权案件激增而法院人员有限的情况下,事实上法官很难履行主动收集调查证据的职责。除此之外,对被控侵权人提供证据义务的规定,也宜适当限定条件,如“被控侵权人不提供或者转移、伪造、毁灭证据的”应改为“被控侵权人无正当理由不提供或者转移、伪造、毁灭证据的”。二是增设了故意侵犯专利权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即对故意侵犯专利权的行为,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规模、损害结果等因素,将赔偿数额最高提高至三倍。惩罚性赔偿制度是借鉴了美国等国家的做法,旨在强化对侵权的威慑和打击力度,鼓励专利权人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应当说,该规定的增设意义重大,只是在实施上需要通过专利法实施细则等规范加以细化,例如对故意侵权的限定,一般而言,基于该条的惩罚性赔偿的意旨,应限制适用于恶性程度比较高的专利侵权行为。
专利法修改是一个系统工程,修改的过程任重道远,这不仅因为修改涉及的一些制度规定本身需要在实践中完善,而且一些在理论和实践中有争议的问题,如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审批程序优化、专利侵权判定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第四篇: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研究课题
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研究课题
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更好地开展专利法实施细则的修改工作,建立健全公众参与,立法、实践、专家相结合的研究工作制度,拓展立法工作渠道,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研究课题项目分为指定项目和招标项目。
指定项目是指关于检索报告制度的完善、专利收费的优化等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工作密切相关、实践中主要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操作的研究课题项目。此类项目指定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审查部门作为课题承担单位,并吸收其他相关审查部门人员参加。课题承担单位还应当吸收至少一名专利代理机构或者企业等实务领域的成员参加。
招标项目是指关于强制许可制度的完善、职务发明创造奖励和报酬制度的完善等不直接涉及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工作的研究课题项目。国家知识产权局面向社会各界公布《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研究课题招标项目指南》,公开进行招标。
第三条指定项目和招标项目的课题组,均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课题组成员不少于三人(指定项目的课题组还必须按 1
照要求吸收相关审查部门或者实务机构人员参加);
(二)主持人的职务为副处级以上或者职称为副教授以上,或者具有同等业务水平;
(三)主持人必须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指导项目的实施;不能从事实质性研究工作的,不得申报;
(四)同意遵守本管理办法的规定。
第四条申报招标项目的,项目支持人应当填写《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研究课题招标项目申报书》,经其所在单位审核并加盖公章后,报送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对申报招标项目的申请,择优批准立项。
指定项目由项目承担单位指定项目主持人,由项目主持人填写《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研究课题指定项目申报书》,经其所在部门审核并加盖公章后,报送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
第六条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批准立项的标准如下:
(一)按照要求填写了《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研究课题招标项目申报书》或者《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研究课题指定项目申报书》;
(二)课题组成人员的整体力量较强,具有完成该课题的能力;
(三)申报人对研究课题项目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对研究现状比较了解;
(四)研究课题项目研究方向正确,构思合理具有可行性,或者具有新颖的研究视角及科学的研究方向。
课题项目经批准立项后,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与项目主持人签订《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研究课题项目合同书》,并下达《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研究课题项目任务书》。
第七条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负责指导和督促各研究课题项目的研究工作,并对研究课题项目进行中期检查。
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指派专门人员负责与各课题组的联系,并积极参加、指导、协调课题组的研究工作。
中期检查可以是参加研究课题项目论证会等,也可以是听取课题项目组主要成员的汇报。
第八条中期检查内容主要包括:
(一)项目主持人及成员是否按要求和进度开展研究工作;
(二)项目主持人是否对该项目承担起实质性的研究工作;
(三)课题项目经费是否用于研究,开支是否合理;
(四)课题项目的基础性调研、资料整理、专题研讨等研究工作情况;
(五)其他相关事项。
第九条 对于有下列情形的,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可以要求其作出说明,无正当理由的,条法司可以作出终止《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研究课题项目合同书》的决定:
(一)对课题项目进行中期检查时,仍未开展研究工作的;
(二)项目主持人因条件和能力等因素不能按原计划完成研究任务的;
(三)课题项目主要成员长期出国或因工作变动、健康等原因不能正常开展研究工作的;
(四)未经批准擅自变更项目主持人或研究课题的;
(五)由于其他原因课题项目工作无法继续进行的。
《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研究课题项目合同书》终止后,由该项目主持人所在单位负责追回并退还项目经费。
第十条每个研究课题项目组应当于2007年9月底之前完成研究报告,并一式五份和电子文本报送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研究报告未经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同意不得公开发表。
研究课题项目的研究报告以通过验收为结项。
第十一条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组织专家对研究报告进行验收,验收标准如下:
(一)理论基础扎实,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二)具有调研的第一手材料,对国内外有关情况进行了全面、准确、深入分析;
(三)对存在的有关问题及其原因分析深入;
(四)对解决有关问题的措施、方案或者完善、改进建议论证充分;
(五)研究报告不少于3万字,并附约1000字的内容提要,及国外有借鉴意义的材料翻译。
第十二条对于验收不合格的研究报告,研究项目课题组
应当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修改。对修改后的研究报告验收仍不合格的,不再支付后期的经费。
第十三条每个研究课题项目的资助经费为3万元至4万元不等。研究课题项目经费一次核定,分期拨付,超支不补。
批准立项即拨付资助经费的60%,中期检查合格并通过验收的,再拨付40%。
第十四条研究课题项目资助经费由主持人所在单位负责管理,对经费的管理和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财务制度和本办法的规定,同时有利于促进科研人员开展工作。
第十五条研究课题经费的使用范围主要包括:管理费、图书资料费、国内调研差旅费、计算机消耗材料和上网费、小型会议费或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的费用、鉴定费、项目管理费。
第五篇:关于新修改的专利法实施细则的说明
(2001年6月26日)2000年8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决定》。为了配合修改后的专利法的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总结多年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认真研究,并征求专利代理机构、专利管理机关、国务院有关部门及有关专家、学者的意见,拟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正案(送审稿)》。国务院法制办为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正案(送审稿)》,又多次召开了科技部、国家经贸委、外经贸部、最高人民法院等有关部门以及专家、学者参加的征求意见会。国务院法制办综合各有关方面意见送国务院审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正草案)》已于2001年6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通过,将于2001年7月1日与修改后的专利法同日施行。我国专利法实施细则在修订过程遵循了以下原则:
一、与专利法的修改相一致;
二、简化程序,与加快审查的目标一致,与方便申请人的目标一致;
三、与国际趋势相协调,履行我国应尽的国际义务。我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的颁布是健全完善我国专利制度的又一里程碑。现将主要内容简介如下:
一、与专利法的修改相一致的修改 1.删除关于撤销程序的规定修改后的专利法取消了撤销程序,新细则也作了相应修改,删除了撤销程序的相关规定(删除了现行细则第55条、56条、57条,修改了现行细则中有关申请、审查、复审和无效中的相关条款)。
2.提高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的奖金数额和报酬比例新细则根据修改后的专利法的精神,参照《科技进步法》、《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规定,提高了对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奖金的数额和报酬的比例(参见新细则第六毡ǜ媛细则规定:“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由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批准”(新细则第14条)
2.进一步明确了缴费的有关规定
根据现行细则的规定,发明专利申请维持费应当每年缴纳一次,即使最后没有授权,也同样要缴纳。新细则改变了这一缴纳方式,规定在办理授权手续时一并缴纳维持费。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授权,则不需要缴纳维持费。新细则进一步明确了有关缴费的其他问题(参见新细则第九章“费用”)。
3.解决与其他相关程序的衔接问题
在民事诉讼实践中,一些法院裁定对专利权采取保全措施或者判决专利权转归他人,需要我局协助执行。但现行细则没有规定我局如何协助执行。新细则增加了相关规定,规都唇尤胧澜缑骋鬃橹刮夜ɡ贫扔胧澜缑骋鬃橹摹队朊骋子泄氐闹恫ㄐ椤罚ㄒ韵录虺浦恫ㄐ椋┑墓娑ň】赡芤恢隆N夜ɡ捌湎冈虻挠泄毓娑ㄓΦ笨悸怯胛夜巡渭拥墓侍踉贾械墓娑ㄖ鸩揭恢拢男形夜墓室逦瘢奖闵昵肴恕⒆ɡㄈ撕陀泄氐笔氯恕N耍篻t;(1)关于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和摘要的撰写参考“专利合作条约”(pCT)作了修改(参见新细则第18条、24条、25条)。
(2)根据“专利合作条约”的规定,涉及双方当事人程序的时间期限不得延长,这是为了防止一方当事人利用延期作为拖延无效宣告请求的审查工作的手段。新细则为此作了补充规定(参见新细则第70条)。
(3)我国已于1994年加入《专利合作条约》,我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已成为《专利合作条约》的受理局、国际检索单位和国际初步审查单位,负有履行条约规定的各种职责的义务。另外,通过《专利合作条约》途径提交的专利国际申请,在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不同于国内申请的特殊程序进行处理。因此,修改后的专利法第20条第2款规定:“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提出专利国际申请。申请人提出专利国际申请的,应当遵守前款规定。”;第3款规定:“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本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处理专利国际申请”。为了落实修改后的专利法的规定,新细则在吸收原中国专利局相关规定的基础上,结合pCT制度的最新发展,增加了一章关于国际申请的专门规定,具体规定有关专利国际申请的特殊处理程序(参见新细则第十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