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题库及答案(单选、多选1000题)
一、单选题
1、(单项选择题)(),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A.2012年11月14日 B.2012年11月10日 C.2012年11月8日
C.2、(单项选择题)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A.全面建设 B.全面建成 C.全面建立
B.3、(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A.根本方法 B.核心立场 C.第一要义
C.4、(单项选择题)我们取得伟大的历史性成就,靠的是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A A.基本理论 B.基本制度 C.根本宗旨
C.5、(单项选择题)科学发展观是马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相结合的产物。
A.世界形势
B.党的建设
C.时代特征
C.6、(单项选择题)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转变。A.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B.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C.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B.7、(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A.根本原则
B.基本要求
C.基本途径
B.8、(单项选择题)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A.理论指南 B.指导思想 C.思想武器
B
9、(单项选择题)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A.第一要义
B.核心立场
C.精神实质
B.10、(单项选择题)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
A.核心立场
B.第一要义 C.精神实质
C
11、(单项选择题)回首近代以来中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展望中华民族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A.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走科学发展之路 C.走社会主义道路
A
12、(单项选择题)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人民当家作主地位
B
13、(单项选择题)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A.人民社会主义 B.民主社会主义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14、(单项选择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A.二十一世纪 B.二十世纪 C.新阶段
A.15、(单项选择题)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A.福利社会 B.和谐社会 C.小康社会
B.16、(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的邪路。A.资本主义
B.改旗易帜
C.改弦更张
B.17、(单项选择题)(),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18、(单项选择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A.最鲜明特色
B.基本结论
C.主要特点
A.19、(单项选择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新世纪新阶段阶段性特征
C.新世纪时代特征
A 20、(单项选择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实现共同富裕
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21、(单项选择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A.五位一体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四位一体 A.22、(单项选择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以全新的视野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这个根本问题。A.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23、(单项选择题)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A.根本指南
B.根本保障
C.根本方向
C.24、(单项选择题)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必由之路
B.内在要求
C.根本任务
C.25、(单项选择题)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A.必由之路
B.根本保障
C.根本方向
A.
26、(单项选择题)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内在特点
B.本质属性
C.内在要求
C.27、(单项选择题)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优先要求
B.根本原则
C.本质属性
B.28、(单项选择题)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本质属性
B.内在要求
C.必然选择
A.29、(单项选择题)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必然选择 B.内在要求
C.本质属性
A.30、(单项选择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A.根本保障
B.领导核心
C.组织保证
B.31、(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A.根本判断
B.主要国情
C.最大实际
C.32、(单项选择题)党的()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A.基本路线
B.基本纲领
C.根本宗旨
A.33、(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
34、(单项选择题)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A.发展期
B.机遇期
C.推进期
B.35、(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八报告指出,我们要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年翻一番。
A.2000 B.2010 C.2012 B.36、(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到2020年,文化产品更加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华文化走出去迈出更大步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A.支柱性产业
B.基础性产业
C.根本性产业
A.37、(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到2020年,人民生活水平将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总体实现。A.平均化
B.全覆盖
C.均等化
C.38、(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到2020年,社会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和谐稳定。A.全民覆盖
B.全民共享
C.人人均等
A.39、(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A.低碳发展
B.主体功能区
C.生态平衡
B.40、(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加快建立()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A.资源节约
B.生态文明
C.生态补偿
B.41、(单项选择题)以()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A.经济建设
B.科学发展
C.改革开放
A.42、(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决不能有丝毫动摇。A.战略思想
B.根本方向 C.内在要求
A.43、(单项选择题)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A.共同富裕
B.科学发展
C.社会和谐
B.44、(单项选择题)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A.经济增长方式
B.行政管理方式
C.经济发展方式
C.45、(单项选择题)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A.企业
B.政府
C.社会
B.46、(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
A.制度体系
B.法律体系
C.市场体系
C.47、(单项选择题)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A.必然要求
B.战略支撑
C.根本动力
B.48、(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推进()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A.经济结构
B.产业布局 C.经济体制
A.49、(单项选择题)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A.增大对农村投入
B.城乡发展一体化
C.城镇化
B.50、(单项选择题)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经济体系。
A.外向型
B.综合型
C.开放型
C.51、(单项选择题)()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是社会主义的生命。A.人民民主
B.党内民主
C.人的全面发展
A.52、(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A.法治国家
B.民主国家
C.法制国家
A.53、(单项选择题)()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A.依法治国
B.协商民主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54、(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机制,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A.群众自治
B.群众协商 C.民主集中
A.55、(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
A.基本要求
B.根本方略
C.基本方式
C.56、(单项选择题)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政府。A.全能型
B.管理型
C.服务型 C.57、(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A.决策 做法
B.做法 决策
C.决定 行为
A.58、(单项选择题)()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A.多党合作
B.统一战线
C.“一国两制”
B.59、(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A.精神家园
B.精神之源
C.精神寄托
A.60、(单项选择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A.控制力
B.影响力 C.软实力
C.61、(单项选择题)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A.自觉
B.活力
C.自信
B.62、(单项选择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A.兴国之魂
B.思想指针
C.发展指南
A.63、(单项选择题)全面提高公民(),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A.道德素质
B.思想素质
C.文化素质
兴起社会主义文化 A.64、(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A.实践
B.人民
C.市场
B.65、(单项选择题)要坚持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A.社会效益
B.经济效益
C.文化效益
A.66、(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A.经济管理
B.社会管理
C.行政管理
B.67、(单项选择题)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A.根本目的B.根本方向
C.必然要求
A.68、(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A.优先发展
B.均衡发展
C.全面发展
A.69、(单项选择题)要贯彻劳动者()、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A.自主择业
B.自由就业
C.自主就业
C.70、(单项选择题)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A.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B.经济体制改革
C.工资制度改革
A.71、(单项选择题)()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A.社会保险
B.社会保障
C.社会福利
B.72、(单项选择题)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A.中医优先
B.西医优先
C.中西医并重
。C.73(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A.法制建设
B.治安建设
C.平安建设
C.74(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A.美丽中国
B.生态中国
C.绿色中国
A.75(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为主的方针。
A.自然恢复
B.人工恢复
C.全面恢复
A.76、(单项选择题)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建设海洋强国。
A.主权
B.利益
C.权益
C.77、(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A.基本要求 B.必由之路
C.根本之策
C.78、(单项选择题)良好()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A.资源环境
B.生态环境
C.自然环境
B.79、(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新时代。
A.工业文明
B.生态文明
C.绿色发展
B.80、(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以国家()需求为导向,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A.和平发展
B.经济建设
C.核心安全
C.81、(单项选择题)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是()。A.节约资源
B.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C.限制开发
A.82、(单项选择题)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军,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大力发展先进军事文化,永葆人民军队性质、本质、作风。A.核心价值体系
B.核心价值观
C.革命精神
B.83、(单项选择题)中国奉行()的国防政策,加强国防建设的目的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和平发展。A.防御性
B.进攻性
C.攻守兼备
A.84(单项选择题)中央政府对香港、澳门实行的各项方针政策,根本宗旨是维护国家()、安全、发展 利益,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A.领土完整 B.核心利益
C.主权
C.85(单项选择题)必须坚持“()”方针,坚持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全面贯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重要思想,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基础,为和平统一创造更充分的条件。
A.和平统一
B.一国两制
C.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86(单项选择题)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是各国人民共同愿望。A.美好世界
B.和平世界
C.和谐世界
C.87(单项选择题)中国将始终不渝走()道路,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A.和平发展
B.和平崛起
C.自力更生
A.88、(单项选择题)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的开放战略,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中国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支持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A.合作共赢
B.互惠互利
C.互利共赢
C.89、(单项选择题)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水平。A.科学化
B.制度化
C.现代化
A.90、(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A.社会发展
B.市场经济 C.政治改革
B.91、(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新形势下,()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A.精神懈怠
B.道德滑坡
C.精神迷失
A.92、(单项选择题)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能力,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A.依法执政和民主执政
B.科学发展
C.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
C.93、(单项选择题)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建设这条主线。A.制度
B.作风
C.纯洁性
C.94、(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A.自我监督
B.自我净化
C.自我管理
B.95、(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A.管理型
B.发展型
C.创新型
C.96、(单项选择题)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A.政治灵魂
B.精神支柱
C.政治底线
A.97、(单项选择题)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A.以人为本
B.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C.执政为民
B.98、(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
A.党管人才
B.尊重人才
C.人尽其才
A.99、(单项选择题)反对腐败、建设(),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
A.廉洁政治
B.清廉政治
C.清明政治
A.100、(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新的征程上,我们的责任更大、担子更重,必须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顽强的努力,继续实现推进()、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A.和谐社会建设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现代化建设
C.101、(单项选择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A.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
B.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C
102、(单项选择题)十八大政治报告上提出,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民主不断健全、文化日益繁荣、社会保持稳定的十年,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主要靠的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和()A.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指导
B.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深厚基础 C.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B
103、(单项选择题)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____、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改革开放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A
104、(单项选择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两个文明,两手抓”
C.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C
105、(单项选择题)十八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八大要求,其中摆在第一位的基本要求是()A.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B.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坚持推进改革开放
A
106、(单项选择题)十八大提出,从 2010 年到 2020 年要实现“两个倍增”计划是国内生产总值倍增和()A.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增
B.进出口贸易额倍增
C.外汇储备量倍增
A
107、(单项选择题)十八大强调,在当代中国,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是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和()A.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
B.以科技创新发展为支撑
C.以教育发展为基础
A
108、(单项选择题)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就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变到()A.创新发展上来
B.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C 绿色发展上来
B
109、(单项选择题)十八大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A.深化改革
B.扩大开放
C.提高改革水平
A
110、(单项选择题)十八大提出今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A.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B.发展多种经济
C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A
111、(单项选择题)十八大指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是()A.城乡发展一体化
B.统筹城乡发展
C.深化农村改革
A
112、(单项选择题)十八大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是()A.坚持党的领导 B.加强依法治国
C.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C
113、(单项选择题)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和()A.保证共产党长期执政
B.调动人民积极性
C.维持团结稳定
B
114、(单项选择题)十八大提出,党的民族工作主题是()和共同繁荣发展。A.民族平等
B.发展经济
C.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C
115、(单项选择题)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是()A.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C.发展文化产业
B
116、(单项选择题)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国策是节约资源和()A.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
B.保护环境
C.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B
117、(单项选择题)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的原则是()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A.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
B.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相结合
C.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率相互促进
A
118、(单项选择题)在发展与安全的问题上,十八大指出,我国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基本导向是()A.国家核心安全需求
B.我国的国际地位
C.发展利益
A
119、(单项选择题)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双重任务是机械化()
A.电子化
B 网络化
C 信息化 C
120、(单项选择题)十八大报告关于十年成就明确提到的两个“世界第二位” 是国内生产总值 GDP 世界第二和()A.进出口总额世界第二
B.外汇储备世界第二
C.科技创新水平世界第二
A
121、(单项选择题)()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A、党的十八大
B、党的十七大
C、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 D、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
A
122、(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八大代表选举工作,选好选优是()A.标准
B.方向
C.目的C
123、(单项选择题)十八大政治报告提出,十年来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下面()选项不是这项成就重要意义()
A.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
B.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C.国际话语权和世界领导作用迈上了一个大台阶
C
124、(单项选择题)十八大报告指出,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
A、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B、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
C、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A
125、(单项选择题)十八大报告提出,(),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
A.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
B.反腐倡廉、严惩腐败
C.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A
126.(单项选择题)()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A、科学发展观
B、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
127、(单项选择题)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降低()在人大代表中的比例。
A、一线工人
B、农民
C、知识分子
D、党政领导干部
D
128、(单项选择题)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C
129、(单项选择题)十八大报告指出,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法公信建设。
A.社会公信
B.社会诚信 C.文化公信
D.文化诚信
B
130、(单项选择题)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A.根本保障
B.有力支撑
C.中坚力量
D.重要保证
D
131(单项选择题)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为重点。
A. 经济建设
B.保障和改善民生
C. 民主建设
D.法律健全
B
132、(单项选择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改进政府提供()方式。A.公共服务
B.社会服务 C.公共管理
D.社会管理
A
133(单项选择题)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
B
134(单项选择题)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积极发展(),增强党的创造活力。A.人民民主 B.党内集中
C.党内民主 D.民主集中
C)和司135(单项选择题)十八大报告提出,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提高工人、农民代表比例,实行党代会代表()。
A.表决制
B.提案制
C.推优制
D.负责制
B
136(单项选择题)十八大报告强调,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自觉遵守廉政准则,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报告制度。
A.个人财产
B.重要情况 C.出国出境
D.重大事项
D
137(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要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
A.责任制
B.票决制
C.问责制
D.追究制
B
138(单项选择题)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选举产生的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由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和张高丽组成(其中新进入政治局常委会的是()等5位同志),选举习近平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
A.(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王岐山 B.(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刘云山 C.(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王岐山 D.(习近平、李克强、贺国强、***、贾庆林)刘云山
A
139、(单项选择题)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是()
A.创新发展 B.开放发展
C.改革发展 D.科学发展
D
140、(单项选择题)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以()精神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A.改革创新 B.爱国主义
C.改革开放 D.解放思想
A
141、(单项选择题)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是()A.“三个建设” B.“四个建设” C.“五个建设” D.“六个建设”
C
142(单项选择题)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坚持()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A.二
B.三 C.四
D.五
B
143、(单项选择题)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A.人民群众监督 B.人大监督
C.舆论监督
D.新闻监督
C
144、(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八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小康社会而奋斗。A.建设
B.建成 C.建立
B
145、(单项选择题)十八大党章共11章()条。
A.53
B.50
C.58
A
146、(单项选择题)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验是()A.“一个自信” B.“二个自信” C.“三个自信” D.“四个自信”
C
147.(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八大对我国形势和条件的定位分析判断是()“没有变”。A.四个 B.三个 C.二个 D.一个
B
148、(单项选择题)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主线是()A.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
B.加快军队信息化建设 C.加快军队机械化向信息化转换
D.加快高精尖武器研制开发
A
149、(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事业中,必须坚持以()为中心,其他各项工作都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
A.国防建设
B.经济建设
C.政治建设
B
150、(单项选择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四大危险”。
A.信仰缺失
B.道德滑坡 C.思想堕落
D.消极腐败 D
151、(单项选择题)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中国人民
B.中华民族
C.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C
152、(单项选择题).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A.社会主义荣辱观
B.科学发展观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B
153、(单项选择题)党章总纲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共产党执政规律
B.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C.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C
154、(单项选择题)党的各级委员会向()负责并报告工作。A.同级党委书记办公会
B.同级的代表大会
C.同级党委常委会
B
155、(单项选择题)党章总纲指出:()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A.发展
B.开放
C.改革
A
156、(单项选择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的时间。
A.十几年
B.几十年
C.上百年
C
157、(单项选择题)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道路。
A.资本主义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
B
158、(单项选择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必须坚持和完善()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A.公有制
B.集体所有制
C.全民所有制
A
159、(单项选择题)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要把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总的出发点和检验标准。
A.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B.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实力
C.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安全
A
160、(单项选择题)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A.制度建设
B.作风建设 C.社会建设
C
161、(单项选择题)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到()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A.21世纪中叶
B.建党一百年 C.2010年
B
162、(单项选择题)凡属重大问题,党的各级委员会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的原则,由党的委员会集体讨论,做出决定。
A.会议决定
B.书记个人决定
C.常委会决定
A
163、(单项选择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坚持()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改革开放
C.科教兴国战略
B
164、(单项选择题)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A.党的领导
B.物质生产
C.精神文明建设
A
165、(单项选择题)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行()制度,积极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全面进步。
A.民族区域自治
B.人民代表大会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A
166、(单项选择题)现阶段我们党的统一战线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由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组成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A.建设者
B.经营者
C.领导者
A
167、(单项选择题)中国共产党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紧密围绕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建设。
A.先进性
B.纯洁性
C.先进性和纯洁性
C
168、(单项选择题)党章总纲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A.先进性建设
B.纯洁性建设 C.作风建设
C
169、(单项选择题)党章总纲强调,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水平。
A.规范化
B.科学化
C.制度化
B
170、(单项选择题)党章总纲强调,要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建设()、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领导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的坚强核心。A.科学型
B.制度型
C.学习型
C 171、(单项选择题)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A.实事求是 B.艰苦奋斗
C.执政为民
A
172、(单项选择题)“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党章对()的表述。
A.党的思想路线
B.党的政治路线
C.党的群众路线
C
173、(单项选择题)中国共产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
A.密切联系群众
B.理论联系实际
C.批评与自我批评
A
174、(单项选择题)党章规定:党在任何时候都把(),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
A.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B.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
C.干部利益放在第一位。
B
175、(单项选择题)党章规定,党的领导主要是()的领导。A、政治和思想
B、思想和组织
C、政治、思想和组织
C
176、(单项选择题)党章规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的群众组织。A.青年
B.青少年
C.先进青年
C
177、(单项选择题)党章规定,可以申请入党的年龄为年满()。
A.16岁
B.18岁
C.20岁
B 178、(单项选择题)党章规定,党员必须履行的义务有()。A.6项
B.8项
C.10项
B
179、(单项选择题)党章规定,党员享有()权利。
A.8项
B.7项
C.6项
A
180、(单项选择题)中国共产党员要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
A.桥梁和纽带作用
B.先锋模范作用
C.战斗堡垒作用
B
181、(单项选择题)党员除了享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还有权要求()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
A.开除
B.罢免
C.辞退
B
182、(单项选择题)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本人无权参加和进行申辩
B.其他党员不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
C.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
C
183、(单项选择题)统一战线,武装斗争,(),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三大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大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A、艰苦奋斗 B、群众路线 C、党的建设
C
184、(单项选择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党员只能向上级党组织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
B.党员可以向上级党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
C.党员可以向上级党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以负责的答复
C 185、入党介绍人的任务是认真了解申请人的思想、品质、经历和工作表现,向他解释(),说明党员的条件、义务和权利,并向党组织作出负责的报告。
A.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B.党的纲领和党的章程
C.党的历史
B
186、(单项选择题)入党誓词如下: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A.遵守党的章程
B.遵守国家的法律
C.遵守党的纪律
A
187、(单项选择题)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A.1年 B.2年
C.3年
A
188、(单项选择题)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之日算起。
A.递交入党申请书
B.递交入党志愿书
C.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
C
189、(单项选择题)党章规定,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认真履行党员义务,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转为正式党员。
A.适时
B.按期
C.提前
B
190、(单项选择题)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后,党组织经过考察认为其不履行党员义务,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
A.留党察看
B.延长预备期
C.取消预备党员资格
C
191、(单项选择题)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或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都应当经()讨论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
A.支部大会
B.支部委员会
C.党小组
A 192、(单项选择题)申请入党的人必须有两名党员作介绍人。这里的党员是指()。
A.党员领导干部
B.正式党员
C.预备党员
B
193、(单项选择题)发展党员,必须坚持()的原则。
A.集体吸收
B.个别吸收
C.个别吸收和集体吸收相结合 B
194、(单项选择题)入党的积极分子经过()年以上的培养教育后,在听取党小组、培养联系人和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支委会讨论同意,可列为发展对象。A、1
B、2
C、3 A
195、(单项选择题)党员的党龄从()之日算起。
A.递交入党志愿书
B.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
C.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
C
196、(单项选择题)预备党员的权利,除了没有()以外,也同正式党员一样。A.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表决权、被选举权
C.选举权、被选举权
A
197、(单项选择题)党员要求退党,应当经支部大会讨论后宣布(),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
A.开除
B.除名
C.给予党纪处分
B
198、(单项选择题)劝党员退党,简称“劝退”,是指党员缺乏革命意志,(),不符合党员条件,经党的支部对其进行教育并在限期内仍无改正和转变的,党组织应当劝其退党。
A.不履行党员义务
B.不行使党员权利
C.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
A 199、(单项选择题)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A.3个月
B.6个月
C.12个月
B
200、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四个服从”,即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A.党委委员服从党委书记
B.少数服从多数
C.普通党员服从党组织书记
B
201、(单项选择题)民主集中制是()。
A.民主基础上的集中
B.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C.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C
202、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的制度。
A.集体领导
B.个人分工负责
C.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 C
203、(单项选择题)党章规定,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
A.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B.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C.党的中央委员会
A
204、(单项选择题)申请入党的人,要填写入党志愿书,要有()正式党员作介绍人,要经过支部大会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并且经过预备期的考察,才能成为正式党员。A.一名
B.两名 C.三名
D.四名
B
205、(单项选择题)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组成的图案。A.斧头 B.火炬 C.五星 D.锤头
D
206、(单项选择题)党的中央委员会每届任期()年。A.三
B.四 C.五
D.六
C
207、(单项选择题)党的纪律处分中,最高的是()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开除党籍
D.党内记过
C
208、(单项选择题)《党章》指出,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之间的矛盾。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 D、地区差别、贫富差别
C
209、(单项选择题)领导干部()、子女出国(境)定居及有关情况需按规定向组织报告。A.父母
B.配偶
C.姐妹
B
210、(单项选择题)领导干部配偶、子女被司法机关追究()的情况,需按规定向组织报告。A.不予起诉
B.罚款
C.刑事责任
C
211、(单项选择题)(),高考制度得到恢复,全国高校重新通过统一考试招收新生。
A.1976年
B.1977 年
C.1978 年
D.1979 年
B
212、(单项选择题)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的公民。
A.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B.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C.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A
213、(单项选择题)党章规定: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把党的正确主张 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A、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激励群众
B、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相信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C、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 214、(单项选择题)党员从()之日开始交纳党费。A.确定发展对象 B.支部大会通过其为预备党员 C.转为正式党员
B
215、(单项选择题)()规定了党内生活和党的活动的基本原则,是党的根本大法。A.党章
B.党的纪律处分条例
C.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A
216、(单项选择题)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立志改革开放,献身现代化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艰苦创业,做出实绩。A.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
C.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
C
217、(单项选择题)邓小平在1992 年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 A.人类解放 B.社会和谐 C.共同富裕
C
218、(单项选择题)党员享有的权利有:对党的工作提出()A.批评
B.建议和倡议
C.表扬
B
219、(单项选择题)党员享有的权力有:在党的会议和党的报刊上,参加关于()问题的讨论。A.党的政策
B.党的路线
C.党的方针
A
220、(单项选择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应该把()作为衡量政绩的根本指标。A.把维护人民利益、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 B.能否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尊重人民,团结人民,为人民服务
B 221、(单项选择题)我们必须从中国和世界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着眼,准确把握()和党的任务,科学制定并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A.特点
B.时代特点
C.社会特点
B
222、(单项选择题)在社会主义社会,知识分子在社会上属于()。A.一个独立的社会阶级
B.有待进一步改造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C.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C
223、(单项选择题)在1978 年3 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强调了()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观点。A.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A
224、(单项选择题)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政党制度是()A.一党制
B.两党制
C.多党制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D.225、(单项选择题)对“以人为本”含义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A.要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动力
B.要把人作为从温饱到小康的工作目标
C.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B
226、(单项选择题)党员必须坚持党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多做贡献。
A.克己奉公
B.廉洁自律
C.艰苦奋斗
D.艰苦创业
A 227、(单项选择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国务院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228、(单项选择题)我国宪法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A.负责
B.报告工作
C.负责并报告工作
D.不负责但报告工作
C)
229、(单项选择题)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领导党的全部工作,对外代表中国共产党。
A.党的中央委员会 B.党的中央书记处 C.党的中央政治局
A
230、(单项选择题)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全体会议,每年至少召开()次。
A.一
B.二
C.三
B
231、(单项选择题)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由()召集,每年至少举行一次。A.中央委员会 B.中央政治局
C.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
B
232、(单项选择题)下级党组织拒不执行上级党组织决定的,非属情节严重的,对主要责任者,给予()处分。A.警告和严重警告 B.警告或者严重警告
C.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 B
233、(单项选择题)党员享有的权力有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A.任用
B.教育和培训
C.教育
B
234、(单项选择题)党组织讨论决定重要问题,要()。A.充分发表意见
B.注意听取群众意见 C.进行表决
D.请示上级
C
235、(单项选择题)在我们党内,每个组织和党员()。A.主要是监督主体 B.主要是监督对象
C.既是监督主体,又是监督对象
C
236、(单项选择题)党的支部委员会对申请入党的人,要注意征求()的意见,进行严格的审查,认为合格后再提交支部大会讨论。A.党内群众
B.党外有关群众
C.党内外有关群众
C
237、(单项选择题)党章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A.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B.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
C
238、(单项选择题)十八大报告提出,()是党的力量所在,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A.党的团结
B.党的纪律
C.党的集中统一
C
239、(单项选择题)每个党员都必须编入(),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A.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 B.党的一个小组 C.党的一个支部
A
240、(单项选择题)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违反干部选拔任用规定的,追究主要责任者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的,给予()处分。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 D.开除党籍
D
241、(单项选择题)下列哪种处分不是党纪处分()
A.严重警告 B.留党察看
C.延长留党察看
C
242、(单项选择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占用公物归个人使用,时间超过(),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A.一个月 B.三个月
C.六个月
D.一年
C
243、(单项选择题)党员受到()处分后,其党内职务自然撤销。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留党察看以上
D.党内警告 C
244、(单项选择题)组织、利用宗教活动反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煽动骚乱闹事,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对策划者、组织者和骨干分子,给予()纪律处分 A.开除党籍 B.留党察看
C.严重警告
D.警告
A
245、(单项选择题)国家机关、国家拨给经费的团体和事业单位,挪用财政资金或者科研、教育、卫生、军工等专项资金的,追究主要责任者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情节较重的,给予()处分。A.撤销党内职务
B.留党察看
C.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
C
246、(单项选择题)党除了工人阶级和()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A.党员干部
B.领导干部
C.最广大人民群众
C
247、(单项选择题)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A.各级党委书记
B.各级领导班子成员
C.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
C
248、(单项选择题)党的各级组织要按规定实行(),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
A.党务沟通 B.党务透明 C.党务公开
C
249、(单项选择题)()是反腐倡廉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
A.惩治和预防
B.教育和制度
C.党纪和法律
A
250、(单项选择题)基层党委、纪委党总支、党支部负责人每年在规定范围述职述廉()。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A
251、(单项选择题)发现领导干部在政治思想、履行职责、工作作风、道德品质、廉政勤政等方面的苗头性问题党委党组、纪委和党委组织部门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及时对其进行()。
A.鼓励谈话
B.诫勉谈话
C.任职谈话
B
252、(单项选择题)党员有权向所在党组织或者上级党组织提出()不称职党员领导干部职务的要求。A.罢免或者撤换
B.罢免或者处理
C.撤换或者开除
A
253、(单项选择题)决策违反法律法规和政策,严重损害()引发信访突出问题或群体性事件的,对负有直接责任者、主要领导责任者、重要领导责任者应按规定给予处分。
A.本人利益
B.决策人
C.群众利益
C
254、(单项选择题)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规定收受财物或者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论。
A.贪污
B.受贿
C.侵占
B
255、(单项选择题)党和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他从事公务的人员其财产或者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本人不能说明其来源是合法的()。
A.全额财产的一半以非法所得论
B.全额财产以非法所得论
C.差额部分以非法所得论
C
256、(单项选择题)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A、毛泽东思想
B、社会主义特色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D
257、(单项选择题)()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A.深化改革 B.调整结构
C.完善市场机制
D.供求平衡
A
258、(单项选择题)胡锦涛指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发展中国家
D.社会主义
B
259、(单项选择题)胡锦涛同志指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全党要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A、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 B、学习型、服务型、廉洁型 C、学习型、廉洁型、节约型
D、效率型、廉洁型、服务型
A
260、(单项选择题)胡锦涛指出,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A、2020年
B、2025年
C、2030年
D、2035年
A
261、(单项选择题)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A、国有经济
B、非公有制经济
C、农村经济
D、私营经济
B
262、(单项选择题)胡锦涛告诫全党,要把提高()作为班子建设核心内容.A、理论水平
B、思想建设
C、领导能力
D、执政能力
D
263、(单项选择题)胡锦涛同志在谈到建设小康社会总布局时,不但把重点放在发展和民生方面,而且还强调()有机统一。这不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理论思维能力的提升,也体现了治国理政能力的加强。A、建设、改革、发展
B、创新、改革、发展 C、稳定、创新、发展
D、和谐、稳定、发展
A
264、(单项选择题)胡锦涛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A、改革
B、稳定
C、开放
D、发展
D
265、(单项选择题)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扎实推进()建设,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二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三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四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A、社会主义文化
B、社会主义文化大国 C、社会主义文化国家
D、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D
266、(单项选择题)胡锦涛指出,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仍然是时代主题。
A、改革开放
B、经济建设
C、和平与发展
D、经济全球化
C
267、(单项选择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结合中国经济文化较落后的基本国情,还积极吸收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合理成分,其显著特征是()。A、一元主导,多样并存
B、二元主导,多样并存 C、多元主导,多元并存
D、一元主导,多元并存
A
268、(单项选择题)()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A、繁荣文化
B、经济实力
C、国防实力
D、科技创新
D
269、(单项选择题)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战略构想,当前要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
A、二步走
B、三步走
C、四步走
D、五步走
B
270、(单项选择题)大力推进()建设,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A、环境文明
B、生态文明
C、城市文明
D、自然文明
B
271、(单项选择题)胡锦涛强调,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和()地区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地区加快改革开放、增强发展能力、改善人民生活。
A、东北部
B、西北部
C、中西部
D、西部
C
272、(单项选择题)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在()中加强社会建设.A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
B、深化改革和创新管理 C、在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
D、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
A
273、(单项选择题)()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A、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密切联系群众
D、实践 A
274、(单项选择题)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A、群众路线教育
B、廉洁从政教育 C、廉政文化教育
D、先进性
A
275、(单项选择题)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勤劳勇敢 B.为人民服务
C.爱国主义 D.集体主义
C 276、(单项选择题)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A、知识型组织
B、学习型党组织 C、创新型组织
D、合作型团队。
B
277、(单项选择题)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A、以人为本
B、科学发展
C、社会稳定
D、文化建设
B
278、(单项选择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A、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 C、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 D、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B
279、(单项选择题)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全党的()。A、政治理论水平
B、科学文化水平C、思想政治水平
D、指导工作水平
C
280、(单项选择题)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
A.重点工程
B.基础工程
C.先锋工程
D.阳光工程
B
281、(单项选择题)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提高党的()、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紧迫任务。A.执政能力
B领导能力
C发展能力
D工作能力
A
282、(单项选择题)文化是民族的(),是人民的精神家园。A.血脉
B.灵魂
C.基础
D.精髓
A
283、(单项选择题)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坚持()是我们的强国之路。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改革开放
C.科教兴国战略
B
284、(单项选择题)我们要从根本上改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体制.A.计划经济
B.商品经济
C.市场经济
C
285、(单项选择题)中国共产党坚持实行()和不断完善制度,积极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文化,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全面进步。A.民族区域自治
B.人民代表大会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A
286、(单项选择题)“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党章对()的表述。
A.党的思想路线
B.党的政治路线
C.党的群众路线
C
287、(单项选择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A.武力统一
B.台人治台 C和平统一
D一国两制
C
288、(单项选择题)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
A.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B.坚持走群众路线 C.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D.借鉴苏联的经验
A
289、(单项选择题)十八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A、义务公平B、机会公平
C、地位公平D、起点公平
B
290、(单项选择题)当党员对党的决议和政策有不同意见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可以不执行党的决议和政策
B.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 C.必须坚决执行,不可以声明保留,也不允许向上级组织提出
B
291、(单项选择题)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决查处大案要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不管涉及什么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A.严惩不贷 B.追究责任 C.依法严办 D徇私枉法
A 292、(单项选择题)入党介绍人的任务是认真了解申请人的思想、品质、经历和工作表现,向他解释(),说明党员的条件、义务和权利,并向党组织作出负责的报告。A.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B.党的纲领和党的章程 C.党的历史
B
293、(单项选择题)中国共产党党员标准主要是由()决定的。A、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
B、党在各个时期的方针政策
C、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A
294、(单项选择题)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或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都应当经()讨论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
A.支部大会 B.支部委员会 C.党小组
A.295、(单项选择题)共产党员有权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A.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 B.接受党的培训和轮训 C.接受党的教育和考察 D.接受党的培训和考察
A。
296、(单项选择题)在选举产生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委员时,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只能采取差额选举的办法 B.必须先采取差额选举办法进行预选,产生候选人名单,然后进行正式选举
C.可以直接采用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差额选举办法进行正式选举;也可以先采用差额选举办法进行预选,产生候选人名单,然后进行正式选举.C
297、(单项选择题)在选举党的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委员时,应当采用()的方式进行选举。A.举手表决 B.口头表决 C.无记名投票
C
298、(单项选择题)新党章中规定,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A.三年或五年
B.三年或四年
C.二年或四年
D.二年或三年
A
299、(单项选择题)党的基层组织要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团结、组织党内外的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A.创先争优 B.学习理论 C.组织活动
A.300、(单项选择题)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中党的基层组织,()行政负责人完成任务,改进工作,对包括行政负责人在内的每个党员进行监督,不领导本单位的业务工作。A.要求 B.指示 C.协助
C
301、(单项选择题)党按照()的原则选拔干部。A.政绩突出
B.德才兼备、以德为先 C.政治性强
B
302、(单项选择题)党选拔干部坚持()、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A.五湖四海 B.政绩突出 C.政治性强
A
303、(单项选择题)党章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依法办事,清正廉洁。A.追求卓越 B.坚持原则 C.稳重为先
B
304、(单项选择题)党章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道德修养,讲党性、()、作表率,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A.重原则 B.重品行 C.重形象
B
305、(单项选择题)党组织对违犯党的纪律的党员,应当本着()的精神,按照错误性质和情节轻重,给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A.从严治党
B.批评与自我批评 C.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C
306、(单项选择题)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没有表决权,但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党员在留党察看期间有表决权,但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A
307、(单项选择题)党员经过留党察看,确已改正错误的,应当恢复其党员的权利;坚持错误不改的,应当(A.严重警告 B.撤销党内职务 C.开除党籍
C
308、(单项选择题)对党员的纪律处分,必须经过()讨论决定,报党的基层委员会批准。A.支部大会
B.支部委员会会议 C.总支部委员会会议
A
309、(单项选择题)党组织对党员作出处分决定所依据的事实材料和处分决定()同本人见面。A.可以 B.必须 C.不必
B
310、(单项选择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的学校。A.共产主义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C
311、(单项选择题)共青团的地方各级组织与同级党的地方委员会之间是()关系。A.领导与被领导 B.被领导与领导 C.指导与被指导
B
312、(单项选择题)党的任何一级组织直至中央都()剥夺党员应享有的权利。A.不能 B.不应该 C.无权
C
313、(单项选择题)党员有退党的自由。党员要求退党,应当经()讨论后宣布除名,并报上级党组织备案。A.支部大会 B.支部 C.基层组织
A
314、(单项选择题)《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规定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分情形的是()。A、组织他人揭发检举、提供证据材料的 B、主动交代本人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问题 C、在纪检组织的指证下退出违纪违法所得
B
315、(单项选择题)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是(A.马克思和恩格斯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
D
316、(单项选择题)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
A.历史的选择
B.人民的选择
C.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D.中国共产党自封的C
317、(单项选择题)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建设()。A.物质文明 B.精神文明
C.政治文明 D.生态文明 D).
318、(单项选择题)1938年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了()A.实事求是
B.反对本本主义
C.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D
319、(单项选择题)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A.8 月15 日 B.9 月2 日 C.9 月3 日 D.7月7日
C
320、(单项选择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通过的时间是()。A.1952 年12 月 B.1954 年9 月 C.1949 年9 月
B
321、(单项选择题)党的()上诞生了我们党历史上的第一部党章。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B
322、(单项选择题)邓小平同志著名的视察南方谈话发表于()年。A.1991
B.199
2C.1993
D.1994
B
323、(单项选择题)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的是()A.八七会议 B.遵义会议
C.赣南会议 D.宁都会议
B
324、(单项选择题)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是()。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新中国建立
B
325、(单项选择题)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在()A.上海 B.广州 C.武汉 D.北京
A.
326、(单项选择题)在()召开了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A.北京 B.上海 C.莫斯科
C
327、(单项选择题)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召开,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并选举毛泽东为主席。
A.宁冈 B.兴国
C.瑞金 D.延安
C
328、(单项选择题)()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A.北伐战争 B.抗日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解放战争
B
329、(单项选择题)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我们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主要是因为()A.全国大陆已基本解放 B.党的工作重心需要转移 C.中共即将成为执政党 D.资产阶级准备向党进攻
C
330、(单项选择题)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关中开展的“三反”运动是()A.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 B.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 C.反受贿、反贪污、反自由主义 D.反浪费、反行贿、反形式主义
A 331、(单项选择题)国际通行的腐败定义是指滥用()谋取私利。
A.个人权力
B.公共权力
C.党的权力
B
332、(单项选择题)邓小平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基本命题,首先高举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在党的()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1979年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 D.十三大
B 333、(单项选择题)2005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高票通过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这意味着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已经成为历史。A、《农业税征收管理条例》 B、《农业税条例》 C、《农业税征收办法规定》 D、《关于对农林特产收入征收农业税的若干规定》
B
334、(单项选择题)在中国最早酝酿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是()
A.李大钊、陈独秀 B.李大钊、毛泽东 C.陈独秀、毛泽东 D.毛泽东、周恩来
A
335、(单项选择题)实现了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
B
336、(单项选择题)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义义革命的标志是:()A.戊戌变法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C 337、(单项选择题)上世纪30年代在中国进行“乡村建设”实验的代表人物是()A.黄炎培
B.梁漱溟
C.晏阳初
D.章士钊
B
338、(单项选择题)1945年,一位民主人士向毛泽东提出了著名的“历史周期律”问题。这位民主人士是()。A.黄炎培 B.沈钧儒 C.柳亚子 D.张澜
A
339、(单项选择题)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向全党同志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
A、阜平B、延安 C、北京 D、西柏坡
D 340、(单项选择题)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任总书记是()。
A.李大钊 B.毛泽东 C.陈独秀
C
341、(单项选择题)出席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共产国际代表是()A.马林和尼科尔斯基 B.马林和维经斯基 C.马林和鲍罗廷
A
342、(单项选择题)我们党是受()的委托行使领导国家的权力的.A.人民群众 B.政府 C.共产党员
A
343、(单项选择题)党的八大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召开的()A.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第一次全国代表会议
C.第一次中央全会
A
344、(单项选择题)领导干部是人民群众的()
A.父母官
B.公仆
C.监督人
B
345、(单项选择题)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要坚持把()放在首位。A、经济效益
B、政治效益 C、社会效益
D、群众效益
C
346、(单项选择题)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全党必须牢记,只有(),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居安思危、勇于进取,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A、改善党的形象
B、植根人民、造福人民
C、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D、为人民谋福利
B
347、(单项选择题)()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
A.建设清廉服务型政党
B.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 C.严厉打击贪污受贿
D.反对贪污、抵制腐败
B
348、(单项选择题)胡锦涛强调,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要坚定理想信念,坚守()追求。A.执政为民 B.共产主义
C.共产党人精神
C 349、(单项选择题)()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A、道路
B、国家统一
C、与时俱进 D、改革创新
A
350、(单项选择题)()是兴国之魂.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社会主义文化
D.社会主义道德
B
351、(单项选择题)十八大代表选举首次对代表候选人实行()考察,并且比例正逐步扩大。
A.差额
B.等额
C.不等额
D.全额
A
352、(单项选择题)《党章》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应当完善(),加强法律实施工作,实现国家各种工作法治化。A、依法治国
B、法律监督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D、社会主义法制
C
353、(单项选择题)()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A、推进新型工业化
B、推进改革开放
C、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D、推进产业化和城镇化
C
354、(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八大指出:“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A、物质文明
B、政治文明
C、生态文明
D、精神文明
C
355、(单项选择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外部环境“四大考验”。A、商品经济
B、内部环境
C、市场经济
D、执政能力
C
356、(单项选择题)十八大报告提出: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人民,提出三大公平,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A、义务公平
B、权利公平
C、地位公平
D、起点公平
B
357、(单项选择题)()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A、就业 B、住房 C、健康 D、教育
D
358、(单项选择题)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A、“八个必须坚持” B、“七个必须坚持” C、“六个必须坚持” D、“五个必须坚持”
A
359、(单项选择题)()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A、党的领导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360、(单项选择题)()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A、教育保障 B、就业保障
C、社会保障 D、文化保障
C
361、(单项选择题)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反映了党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坚定决心,对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凝聚党心民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A、正大光明
B、明镜高悬 C、队伍廉洁
D、政治清明
D
362、(单项选择题)权力如何运行,不但关系到依法行政,也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确保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A.人民群众监督 B.人大监督
C.舆论监督
D.新闻监督
C
363、(单项选择题)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全面,越来越深刻,体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上就是()。A、提出“文化体制改革” B、将“文化软实力”写入大会报告
C、制定“文化强国战略” D、再度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
D
364、(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八大要求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A.理论、实践
B.民族、时代
C.理论、实践、民族、时代
D.理论、实践、改革、创新
C
365、(单项选择题)选举人有参与选举的权利()放弃选举的权利。A、没有
B、或有
C、也有
D、不确定
C
366、(单项选择题)预备党员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的可以延长预备期但不能超过()。A、6个月 B、一年 C、两年
D、三年
B
367、(单项选择题)党的十八大提出:健全()制度,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
第二篇: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题库
88、十七大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哪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89、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定位是怎样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90、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9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哪些基本要求?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9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的三个没有变是指: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93、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的新要求有哪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94、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有哪些?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
95、如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96、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有哪些?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要求: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内容: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9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哪些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98、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的具体要求是什么?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99、加强社会建设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100、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具体要求有哪此?(1)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2)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3)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造活力。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4)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5)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6)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7)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8)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一、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重点——易以选择题形式进行考查
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双百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2.“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奋力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尤为重要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3.“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
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4.“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5.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①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②坚持科学发展;
③坚持深化改革;
④坚持依法治国;
⑤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⑥坚持党的领导。
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①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二〇二〇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
②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③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④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⑤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7.确立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重点】
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1)坚持创新发展
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1)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2)拓展发展新空间,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3)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4)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5)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〇二五》,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
6)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
7)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
(2)坚持协调发展
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①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②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③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1)增强发展协调性,必须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②主体功能约束有效、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④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2)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
3)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4)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3)坚持绿色发展
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①生产发展、②生活富裕、③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①城市化格局、②农业发展格局、③生态安全格局、④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
1)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
2)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
3)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
4)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
5)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
(4)坚持开放发展
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1)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双向开放,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提高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
2)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
3)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4)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提升港澳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促进和谐,以互利共赢方式深化两岸经济合作,让更多台湾普通民众、青少年和中小企业受益。
5)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6)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主动参与二〇三〇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5)坚持共享发展
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1)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
2)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3)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4)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提高技术工人待遇。
5)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
6)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7)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
8)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8.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各级党委必须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
动员人民群众团结奋斗,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能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协商,依法保障人民各项权益,激发各族人民建设祖国的主人翁意识。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共识和力量。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全面提高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坚决维护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信息、国防等安全。
9.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把《建议》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全党要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继续顽强奋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巩固反腐败斗争成果,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一些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第三篇:两会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题库
两会
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A 6.5%- 7% B 6.5%- 6.9% C6.9% D6.5% 正确答案: A
今年将深入推进(),建设若干国家级制造业创新平台,实施一批智能制造示范项目。A 创新+互联网 B 中国创造+互联网 C中国制造+互联网 D双创+互联网 正确答案: C
简除烦苛,(),使人民群众有更平等的机会和更大的创造空间。A 简政放权 B 禁察非法 C削减审批 D释放活力 正确答案: B
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 2.18 万亿元,比去年增加 5600 亿元,赤字率提高到()。A 5% B 2% C4% D3% 正确答案: D
今年为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具体采取三项举措:一是();二是取消违规设立的政府性基金,停征和归并一批政府性基金,扩大水利建设基金等免征范围;三是将 18 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免征范围,从小微企业扩大到所有企业和个人。A 全面实施营改增 B 全面实施三证合一 C全面实施简政放权 D全面实施一照一码 正确答案: A
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A 品牌 B 时代 C工匠 D 大众 正确答案: C
推进股票、债券市场改革和法治化建设,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适时启动()。A “深港通” B “沪港通” C“沪伦通” D“深伦通” 正确答案: A
今年棚户区住房改造()万套,提高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A 300 B 500 C400 D600 正确答案: D
加快健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率先免除普通()学杂费。A 高中 B 初中 C小学 D中专 正确答案: A
大力推行(),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A 简政放权 B 政务公开 C互联网+政务服务 D政务清单 正确答案: C
建设一批(),推进 5 万个行政村通光纤,让更多城乡居民享受数字化生活。A 智慧城市 B 光网城市 C数字城市 D互联网城市 正确答案: B
今年将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财政补助由每人每年 380 元提高到()元。A “ 420 ” B “ 410 ” C“ 400 ” D“ 390 ” 正确答案: A
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加快推进基本医保全国联网和()结算。A 本地就医 B 异地就医 C跨省就医 D跨市就医 正确答案: B
为充分释放全社会创业创新潜能,将采取三方面举措:一是();二是发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集众智汇众力的乘数效应;三是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A 强化个人创新主体地位 B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C大力弘扬创新文化
D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平台 正确答案: B
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强旅游交通、景区景点、自驾车营地等设施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迎接正在兴起的()时代。A 大众消费 B 个人消费 C绿色旅游 D大众旅游 正确答案: D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A 绿色 B 宜居 C青山绿水 D现代 正确答案: B
“十三五”时期,治理大气雾霾取得明显进展,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A 80% B 70% C60% D50% 正确答案: A
“十三五”时期,要深入推进()的新型城镇化,实现 1 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完成约 1 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引导约 1 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A 以民为核心 B 以发展为核心 C以创新为核心 D以人为核心 正确答案: D
“十三五”时期,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发展。A 分享经济 B 绿色经济 C新动能 D新经济 正确答案: A
国家各项惠民政策和民生项目,要向()地区倾斜。深入开展定点扶贫、东西协作扶贫,支持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A 贫困” B 富裕 C中西部 D沿海 正确答案: A
“十三五”时期,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等工程。A 差异化 B 标准化 C规范化 D统一化 正确答案: B
为政之道,()。我们要念之再
三、铭之肺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A 民众为本 B 民生为本 C民生改善 D以民为本 正确答案: B
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命扛在肩上,把万家忧乐放在心头,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A 高效 B 民生 C创新 D制度 正确答案: C
2015 年,城镇新增就业()万人,超过全年预期目标,成为经济运行的一大亮点。A 1231 B 1200 C1310 D1312 正确答案: D
2015 年全年新登记注册企业增长 21.6%,平均每天新增()万户。A 1.4 B 1.3 C1.2 D1.1 正确答案: C
到 2015 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连增”。A 十二 B 十一 C十 D十三 正确答案: A
2015 年,政府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推广上海自贸试验区经验,新设广东、()、福建自贸试验区。A 浙江 B 天津 C山东 C重庆 正确答案: B
2015 年围绕激发市场活力,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工商登记前置审批精简 85%,全面实施()、一照一码。A 五证合一 B 两证合一 C三证合一 D证照合一 正确答案: C
下列哪个词首次登上政府工作报告? A 工匠精神 B 新业态 C沪港通 D双引擎 正确答案: A
2016 年政府工作报告共 64 次提到(),几乎等于前两年报告中被提到次数之和。” A “创业” B “创新” C“中国制造” D“结构性改革” 正确答案:B
1.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连增。
A.十 B.十一 C.十二 D.十三
【答案】C。
【解析】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7.7万亿元,增长6.9%,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位居前列。粮食产量实现“十二连增”,居民消费价格涨幅保持较低水平。故本题答案选C。
2.2015年,我国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到()。
A.30% B.40.5% C.50.5 D.60
【答案】C。
【解析】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到50.5%,首次占据“半壁江山”。故本题答案选C。
3.2015年,我国科技领域一批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下列不属于2015年我国科技成就的是()。
A.第三代核电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B.国产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
C.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D.嫦娥三号成功奔月
【答案】D。
【解析】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5年,我国科技领域一批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第三代核电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国产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对我国发展取得的成就,全国各族人民倍感振奋和自豪!ABC三项说法正确。嫦娥三号探测器于2013年12月2日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送入太空,当月14日成功软着陆于月球雨海西北部,15日完成着陆器巡视器分离,并陆续开展了“观天、看地、测月”的科学探测和其它预定任务,取得一定成果。2013年12月16日,中国官方宣布嫦娥三号任务获得成功。故本题答案选D。
4.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关于十二五时期我国取得的成就说法错误的是()。
A.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8%
B.成为全球第二货物贸易大国
C.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D.服务业成为第一大产业
【答案】B。
【解析】2016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十二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8%,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服务业成为第一大产业。故本题答案选B。
5.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为基础,以“三大战略”为引领,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下列不是三大战略的是()。
A.“一带一路”建设 B.京津冀协同发展
C.长江经济带发展 D.上海自贸区建设
【答案】D。
【解析】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继续推动东、中、西、东北地区“四大板块”协调发展,重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生态环保等方面实施一批重大工程。上海自贸区不属于三大战略,故本题答案选D。
6.2016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5年,我国工商登记前置审批精简85%,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所谓三证合一是指把之前企业登记时需申请的三个证件合并成()。
A.营业执照 B.组织机构代码证 C.税务登记证 D.经营许可证
【答案】A。
【解析】“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是指将企业登记时依次申请,分别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工商营业执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部门核发税务登记证,改为一次申请、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一个营业执照的登记制度。故本题答案选A。
7.关于2016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说法错误的是()。
A.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 %
B.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C.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
D.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
【答案】A。
【解析】2016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6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进出口回稳向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4%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继续减少。故本题答案选A。
8.2016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十三五”期间,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三个“一亿人”目标。下列不属于这一目标的是()。
A.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B.完成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
C.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
D.帮助1亿人实现脱贫愿望
【答案】D。
【解析】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完成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故本题答案选D。
9.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简除烦苛,禁察非法,使人民群众有更平等的机会和更大的创造空间。“简除烦苛,禁察非法”出自一部古书,这部古书是()。
A.《史记》 B.《汉书》 C.《后汉书》 D.《三国志》
【答案】C。
【解析】“简除烦疴,禁察非法”出自《后汉书·循吏传·刘宠》,原文为“宠简除烦苛,禁察非法,郡中大化”。故本题答案选C。
10.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几个全覆盖,下列已经实现的是()。
A.大病保险全覆盖 B.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
C.金融风险监管全覆盖 D.农村稳定可靠供电服务和平原地区机井通电全覆盖
【答案】B。
【解析】根据2016年中央政府工作报告,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其他三项尚未实现。故本题答案选B。
1.2013年11月9日到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的主题是(A)A全面深化改革 B全面深化开放 C全面改革开放 D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2.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式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的工作总基调是(A)A稳中求进 B提质增效 C又快又好 D多快好省
3.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式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着力(A)A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 B调增长、稳结构、促改革 C稳增长、促结构、调改革 D促增长、调结构、稳改革
4.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C)出发点和落脚点 A 为人民服务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D 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
5.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D)A实现中国梦
B 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实现和完成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
D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会指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B)A 基础性作用 B决定性作用 C关键性作用 D核心性作用
7.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B)A坚持创新 B坚持发展 C坚持改革 D坚持开放
8.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B)A政治体制改革 B经济体制改革 C文化体制改革 D社会体制改革
9.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B)A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市场作用 B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C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和更好发挥市场作用 D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10.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是(D)A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B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C建设法制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D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11.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是(B)A 税收 B 财政 C 科技 D 经济
12.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是(B)A科学的税收体制 B科学的财税体制 C 科学的经济体制 D 科学的管理体制
13.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是(B)A城乡不同步 B城乡二元结构 C城乡分割结构 D城乡经济不协调
二、多项选择题 1.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会高度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改革开放是(ABCD)A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B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C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D党在新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2.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ABC)A系统性 B整体性 C协同性 D全面性
3.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BCD)A中国人民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B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C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D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4.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会指出,除了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以外,还要紧紧围绕(ABCD)A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B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C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D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5.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最重要的是,坚持(ABCD)A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
C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D政府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6.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AB)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支柱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
7.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ABCD)A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B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C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D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8.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ABCD)A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B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C建设法制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D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9.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新型工业城乡关系是(ABCD)A以工促农 B以城带乡 C工农互惠 D城乡一体
10.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必须(ABCD)A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来更好结合 B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 C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 D要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
11.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ABCD)A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运行体系
B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C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
D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12.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ABCD)A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C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D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13.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要(ABCD)A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B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C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D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14.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制,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ABCD)A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 B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C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D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15.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ABCD)A总体设计 B统筹协调 C整体推进 D督促落实 1、2012年 11 月 8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胡锦涛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分为十二大部分。
2、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3、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3万亿元,进出口总额跃居世界第 2 位。
4、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时提到: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依然薄弱,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深化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
5、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
6、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7、要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
9、回首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得出一个坚定的结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0、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臶的邪路。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党领导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最鲜明特色
1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的东方大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16、我们一定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17、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0二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18、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19、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定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
21、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决不能有丝毫动摇。
23、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24、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25、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四者同步发展。
26、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27、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28、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29、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30、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31、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32、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臵,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33、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34、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3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要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36、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职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37、报告要求提高基层人大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代表比例,降低党政领导干部代表比例。在人大设立代表联络机构,完善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38、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更好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
39、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实行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是人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方式。
40、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41、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
42、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43、行政体制改革,要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臵,有条件的地方可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改革,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
44、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
45、要确保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确保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
46、统一战线是凝聚各方面力量,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的和谐,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重要法宝。
47、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臶,巩固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基础,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促进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
48、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49、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50、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5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
5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53、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54、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55、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56、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57、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58、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就业是民生之本。
59、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60、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61、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62、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63、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64、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65、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我国面临的生存安全问题和发展安全问题、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要求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有一个大的发展。
66、按照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加紧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双重历史任务,力争到二0二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67、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必须把坚持一国原则和尊重两制差异、维护中央权力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发挥祖国内地坚强后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竞争力有机结合起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偏废。
68、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
69、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
70、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我们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71、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72、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是党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执政使命必须解决好的重大课题。
73、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74、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
75、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76、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
77、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健全党内民主制度体系,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78、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健全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
79、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提高工人、农民代表比例,实行党代会代表提案制。80、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各尽其能、才尽其用。
81、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
82、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推动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83、、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
84、、腐败问题解决不好,就会对党造成致命伤害,甚至亡党亡国。
85、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86、党的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所在,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
87、在新的征程上,我们的责任更大、担子更重,必须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顽强的努力,继续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
88、十七大以来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哪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89、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定位是怎样的?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90、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9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哪些基本要求?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9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的三个没有变是指: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93、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的新要求有哪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94、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有哪些?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完善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公共财政体系,构建地方税体系,形成有利于结构优化、社会公平的税收制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合理共享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促进宏观经济稳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快发展民营金融机构。完善金融监管,推进金融创新,提高银行、证券、保险等行业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
95、如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扩大国内市场规模。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合理布局建设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建设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运用。提高大中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采取对口支援等多种形式,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96、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有哪些?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要求: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臵,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内容: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9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哪些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98、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的具体要求是什么?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臵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99、加强社会建设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100、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具体要求有哪此?(1)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2)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3)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造活力。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4)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5)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6)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7)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8)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
一、单项选择题
1.2014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A.10月15日至18日 B.10月18日至20日 C.10月20日至23日 D.10月23日至25日
2.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
A.教育和预测作用B.引领和规范作用C.指引和教育作用D.引领和强制作用
3.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积极推行政府(),建立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保证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
A.法律顾问制度 B.直接联系群众制度 C.社会保障制度 D.责任追究制度
5.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
A.计划经济B.竞争经济C.法治经济D.泡沫经济
6.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将每年()定为国家宪法日。
A.十二月四日 B.十月二十日 C.九月二十日 D.九月三十日
7.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
A.人民当家作主B.依法治国C.法治与德治相结合D.党的领导 8.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A.司法公正 B.司法独立 C.建立法治政府 D.依宪治国 9.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A.依宪执政B.依宪治国C.建立法治政府 D.以人为本 10.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治的生命线是()。
A.民主B.自由C.公正D.人权
11.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
A.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B.科学立法C.依宪执政D.司法公正
12.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此要实现()。
A.民主立法、公正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B.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C.民主立法、严格执法、透明司法、全民守法D.科学立法、透明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13.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要抓住的关键是()
A.提高立法质量 B.恪守以民为本.C.立法为民理念 D.公正、公平、公开原则 14.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和法律的权威在于()
A.实施B.规范C.教育D.惩罚
15.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
A.司法独立 B.党的领导 C.依宪治国D.建立法治政府
16.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
A.科学执政 B.依宪执政 C.民主执政 D.公平执政
17.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
A.依宪执政 B.民主执政 C.依宪治国 D.党的领导
18.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
A.公平正义B.自由平等C.公正法治D.诚信友爱 19.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推进以()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
A.审判B.司法C.执法 D.守法
20.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是依法治军的核心和根本要求。
A.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B.党对军队指导 C.拥军爱民 D.为人民服务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5 CBAAC 6-10 ADDAC 11-15ABAAC 16-20 BDAAA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依法治国()。
A.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B.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C.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D.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题中应有之义
2.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A.马克思列宁主义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3.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体说是()A.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C.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D.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4.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A.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C.依法治国D.依宪治国
5.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共同推进。
A.坚持依法治国B.依法执政C.依法行政D.依法行事
6.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A.法治国家B.法治政府C.法治社会D.法治机关 7.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A依法治国 B依法执政 C依法行政 D依法治理
8.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特征是()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9.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
A.坚持人民主体地位,B.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D.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10.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是()
A.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
B.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C.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D.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11.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A.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
B.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C.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活动 D.开展普法下乡活动
12.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法治政府,必须()
A.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B.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
C.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 D.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13.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除了要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还要形成()
A.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B.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C.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D.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14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A.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
B.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C.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 D.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 15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A.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B.党的领导就是社会主义法治
C.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
D.社会主义法治就是党的领导
16.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除了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还要()A.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B.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C.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D.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17.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要()A.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B.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
C.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
D.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18.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此要()
A.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
B.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
C.借鉴和引入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
D.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
19.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要()
A.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B.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治理共同推进
C.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D.坚持法制国家、法制政府、法制社会一体建设
20.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
A.执行公开B.管理公开C.服务公开D.结果公开
21.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会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A.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B.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尽快学习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
D.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
22.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既(),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A.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B.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C.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D.以道德制约法律,以法律来规范社会行为
23.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
A.及时性B.系统性C.针对性D.有效性。
24.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
A.制度化B.规范化C.程序化 D.专业化
25.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
A.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6.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完善和发展基层民主制度,依法推进基层民主和行业自律,实行()。
A.自我管理B.自我服务C.自我教育D.自我监督
27.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的有效机制,坚决遏制和预防腐败现象。
A.不敢腐B.不能腐C.不想腐D.不易腐
28.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网络行为。
A.网络信息服务B.网络安全保护C.网络社会管理D.网络资源管理
29.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
A.绿色发展B.循环发展C.低碳发展D.和谐发展
30.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按照()的原则,合理配置执法力量。
A.减少层次B.整合队伍C.提高效率D.加强管理
31.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
A.侦查权B.检察权C.审判权D.执行权 32.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将法官、检察官()或作出()等处分。
A.调离B.辞退C.免职D.降级
33.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推进严格司法。坚持()、办案过程符合程序公正的法律制度。
A.以事实为根据B.以法律为准绳C.办案结果符合实体公正D.健全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
34.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
A.忠实崇尚者B.自觉遵守者C.坚定捍卫者D.执着追随者
35.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A.系统治理B.依法治理C.综合治理D.源头治理
36.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A.正规化B.专业化C.职业化D.规范化
37.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
A.以言代法B.以权压法C.徇私枉法D.知法犯法
38.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能力,高级干部尤其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
A.深化改革B.推动发展C.化解矛盾D.维护稳定
39.全会指出,依纪依法反对和克服(),形成严密的长效机制。
A.形式主义B.官僚主义C.享乐主义D.奢靡之风
40.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战斗堡垒作用,().A.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B.法治为民的意识 C.提高依法办事能力 D.服务群众意识 参考答案:
二、多选题 1-5 ABC ABCD ABCD ABC ABC 6-10 ABC ABC ABCD ABCD ABCD 11-15 AB ABCD ABCD ABCD AC 16-20 ABCD ABCD ABD C ABCD 21_25 ABD ABC ABCD ABC ABCD 26-30ABCD ABC ABC ABCD ABCD 31-35 ABCD ABCD ABCD ABC ABCD 36-40 ABC ABC ABCD ABCD ABC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2.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5.《决定》指出,将每年的12月4日定为国家宪法日。6.法律的生命力和权威在于实施。
7.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
8.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
9.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
10.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11.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依法保护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权益。加强涉外法律工作,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及外国公民、法人在我国的正当权益。12.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13.全会指出,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14.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促进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15.《决定》提出,坚决破除各种潜规则,绝不允许法外开恩,绝不允许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
选择题(单选题与多选题)
1.2014年10月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A)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2014年10月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C)A 司法独立 B党的领导 C依宪治国 D建立法治政府
3.2014年10月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B)A科学执政 B依宪执政 C民主执政 D公平执政
4.2014年10月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是(D)
A依宪执政 B民主执政 C依宪治国 D党的领导
5.2014年10月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体说是(ABCD)
A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C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D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6.2014年10月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坚持(ABC)
A依法治国 B依法执政 C依法行政 D依法治理
7.2014年10月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其特征是(ABCD)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8.2014年10月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ABCD)A坚持人民主体地位,B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D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9.2014年10月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是(ABCD)A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 B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C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D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10.2014年10月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法治政府,必须(ABCD)A健全依法决策机制
B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
C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 D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 判断题
1.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2.法律草案重要条款不可以单独表决。(×)3.行政机关可以法外设定权力。(×)
4.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对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5.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6.党内法规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8.建立宪法宣誓制度,所有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9.完善审级制度,一审重在解决事实认定和法律适应,二审重在解决事实法律争议、实现二审终审,再审重在解决依法纠错、维护裁判权威。(√)10.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一、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重点——易以选择题形式进行考查
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双百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2.“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奋力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
尤为重要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3.“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
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4.“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5.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①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②坚持科学发展;
③坚持深化改革;
④坚持依法治国;
⑤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⑥坚持党的领导。
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
①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二〇二〇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
②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③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④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⑤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7.确立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重点】
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1)坚持创新发展
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1)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
2)拓展发展新空间,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
3)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4)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5)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〇二五》,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
6)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
7)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
(2)坚持协调发展
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①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②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③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1)增强发展协调性,必须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②主体功能约束有效、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④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2)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
3)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4)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3)坚持绿色发展
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①生产发展、②生活富裕、③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①城市化格局、②农业发展格局、③生态安全格局、④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
1)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
2)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
3)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
4)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
5)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
(4)坚持开放发展
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1)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双向开放,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提高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
2)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
3)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4)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提升港澳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促进和谐,以互利共赢方式深化两岸经济合作,让更多台湾普通民众、青少年和中小企业受益。
5)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
6)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主动参与二〇三〇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5)坚持共享发展
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1)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
2)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3)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4)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提高技术工人待遇。
5)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
6)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7)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
8)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8.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各级党委必须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
动员人民群众团结奋斗,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能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协商,依法保障人民各项权益,激发各族人民建设祖国的主人翁意识。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共识和力量。
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全面提高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坚决维护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信息、国防等安全。
9.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把《建议》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全党要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继续顽强奋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巩固反腐败斗争成果,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一些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第四篇: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知识汇总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全文如下: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作出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作出如下决定。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国际形势复杂多变,我们党面对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国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党要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
然有序,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我们党高度重视法治建设。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治,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执政确定为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取得历史性成就。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法治政府建设稳步推进,司法体制不断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相比,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有的法律法规未能全面反映客观规律和人民意愿,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立法工作中部门化倾向、争权诿责现象较为突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比较严重,执法体制权责脱节、多头执法、选择性执法现象仍然存在,执法司法不规范、不严格、不透明、不文明现象较为突出,群众对执法司法不公和腐败问题反映强烈;部分社会成员尊法信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权意识不强,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依法办事观念不强、能力不足,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现象依然存在。这些问题,违背社会主义法治原则,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妨碍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必须下大气力加以解决。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我国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要求,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治国、厉行法治,人民当家作主才能充分实现,国家和社会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进。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善于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全党全国团结统一。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必须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必须使人民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必须尊重宪法法律权威,都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都必须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力或权利、履行职责或义务,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必须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切实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必须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行为。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相适应,总结和运用党领导人民实行法治的成功经验,围绕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汲取中华法律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决不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需要付出长期艰苦努力。全党同志必须更加自觉地坚持依法治国、更加扎实地推进依法治国,努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向着建设法治中国不断前进。
二、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一)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通过科学民主程序形成的根本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把所有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审查范围,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禁止地方制发带有立
法性质的文件。
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
(二)完善立法体制。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完善党对立法工作中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凡立法涉及重大体制和重大政策调整的,必须报党中央讨论决定。党中央向全国人大提出宪法修改建议,依照宪法规定的程序进行宪法修改。法律制定和修改的重大问题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向党中央报告。
健全有立法权的人大主导立法工作的体制机制,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建立由全国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组织有关部门参与起草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等重要法律草案制度。增加有法治实践经验的专职常委比例。依法建立健全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立法专家顾问制度。
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完善行政法规、规章制定程序,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立法机制。重要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由政府法制机构组织起草。
明确立法权力边界,从体制机制和工作程序上有效防止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法律化。对部门间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由决策机关引入第三方评估,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协调决定,不能久拖不决。加强法律解释工作,及时明确法律规定含义和适用法律依据。明确地方立法权限和范围,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
(三)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加强人大对立法工作的组织协调,健全立法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机制,健全向下级人大征询立法意见机制,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制度,推进立法精细化。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起草征求人大代表意见制度,增加人大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人数,更多发挥人大代表参与起草和修改法律作用。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探索委托第三方起草法律法规草案。
健全立法机关和社会公众沟通机制,开展立法协商,充分发挥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在立法协商中的作用,探索建立有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专家学者等对立法中涉及的重大利益调整论证咨询机制。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健全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和公众意见采纳情况反馈机制,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完善法律草案表决程序,对重要条款可以单独表决。
(四)加强重点领域立法。依法保障公民权利,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保障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基本政治权利等各项权利不受侵犯,保障公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利得到落实,实现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增强全社会尊重和保障人权意识,健全公民权利救济渠道和方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法律制度。健全以公平为核心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各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和自然人财产权的保护,清理有违公平的法律法规条款。创新适应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的产权保护制度,加强对国有、集体资产所有权、经营权和各类企业法人财产权的保护。国家保护企业以法人财产权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企业有权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无法律依据的要求。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立法。完善激励创新的产权制度、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编纂民法典,制定和完善发展规划、投资管理、土地管理、能源和矿产资源、农业、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法律法规,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公平交易、平等使用。依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反对垄断,促进合理竞争,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加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法治保障。
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障。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核心,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完善和发展基层民主制度,依法推进基层民主和行业自律,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完善国家机构组织法,完善选举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坚决遏制和预防腐败现象。完善惩治贪污贿赂犯罪法律制
度,把贿赂犯罪对象由财物扩大为财物和其他财产性利益。
建立健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有利于激发文化创造活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文化法律制度。制定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把行之有效的文化经济政策法定化,健全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的制度规范。制定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表彰有突出贡献的杰出人士。加强互联网领域立法,完善网络信息服务、网络安全保护、网络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网络行为。
加快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法律制度建设。依法加强和规范公共服务,完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食品安全、扶贫、慈善、社会救助和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社会组织立法,规范和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制定社区矫正法。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抓紧出台反恐怖等一批急需法律,推进公共安全法治化,构建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
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建立健全自然资源产权法律制度,完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制定完善生态补偿和土壤、水、大气污染防治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促
进生态文明建设。
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相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要及时上升为法律。实践条件还不成熟、需要先行先试的,要按照法定程序作出授权。对不适应改革要求的法律法规,要及时修改和废止。
三、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一)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行政机关不得法外设定权力,没有法律法规依据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决定。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坚决消除权力设租寻租空间。
推进各级政府事权规范化、法律化,完善不同层级政府特别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事权法律制度,强化中央政府宏观管理、制度设定职责和必要的执法权,强化省级政府统筹推进区域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职责,强化市县政府执行职责。
(二)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未经合法性审查或经审查不合法的,不得提交讨论。
积极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建立政府法制机构人员为主体、吸收专家和律师参加的法律顾问队伍,保证法律顾问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
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对决策严重失误或者依法应该及时作出决策但久拖不决造成重大损失、恶劣影响的,严格追究行政首长、负有责任的其他领导人员和相关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三)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事权和职能,按照减少层次、整合队伍、提高效率的原则,合理配置执法力量。
推进综合执法,大幅减少市县两级政府执法队伍种类,重点在食品药品安全、工商质检、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文化旅游、资源环境、农林水利、交通运输、城乡建设、海洋渔业等领域内推行综合执法,有条件的领域可以推行跨部门综合执法。
完善市县两级政府行政执法管理,加强统一领导和协调。理顺行政强制执行体制。理顺城管执法体制,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建设,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
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未经执法资格
考试合格,不得授予执法资格,不得从事执法活动。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严禁收费罚没收入同部门利益直接或者变相挂钩。
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建立行政执法机关、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坚决克服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现象,实现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无缝对接。
(四)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行为,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明确具体操作流程,重点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收费、行政检查等执法行为。严格执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
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细化、量化行政裁量标准,规范裁量范围、种类、幅度。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提高执法效率和规范化水平。
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严格确定不同部门及机构、岗位执法人员执法责任和责任追究机制,加强执法监督,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干预,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惩治执法腐败现象。
(五)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加强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制度建设,努力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
加强对政府内部权力的制约,是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的重点。对财政资金分配使用、国有资产监管、政府投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转让、公共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的部门和岗位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完善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改进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监督,建立常态化监督制度。完善纠错问责机制,健全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罢免等问责方式和程序。
完善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强化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的领导。探索省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统一管理。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
(六)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原则,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依据权力清单,向社会全面公开政府职能、法律依据、实施主体、职责权限、管理流程、监督方式等事项。重点推进财政预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
涉及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权利和义务的规范性文件,按照政府信息公开要求和程序予以公布。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化,加强互联网政务信息数据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平台建设。
四、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一)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任何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都不得让司法机关做违反法定职责、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任何司法机关都不得执行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违法干预司法活动的要求。对干预司法机关办案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造成冤假错案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健全行政机关依法出庭应诉、支持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的制度。完善惩戒妨碍司法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拒不执行生效裁判和决定、藐视法庭权威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法律规定。
建立健全司法人员履行法定职责保护机制。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将法官、检察官调离、辞退或者作出免职、降级等处分。
(二)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司法行政机关各司其职,侦查权、检察权、审判权、执行权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体制机制。
完善司法体制,推动实行审判权和执行权相分离的体制改革试点。完善刑罚执行制度,统一刑罚执行体制。改革司法机关人财物管理体制,探索实行法院、检察院司法行政事务管理权和审判权、检察
权相分离。
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审理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商事案件。探索设立跨行政区划的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办理跨地区案件。完善行政诉讼体制机制,合理调整行政诉讼案件管辖制度,切实解决行政诉讼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等突出问题。
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加大对虚假诉讼、恶意诉讼、无理缠诉行为的惩治力度。完善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完善审级制度,一审重在解决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二审重在解决事实法律争议、实现二审终审,再审重在解决依法纠错、维护裁判权威。完善对涉及公民人身、财产权益的行政强制措施实行司法监督制度。检察机关在履行职责中发现行政机关违法行使职权或者不行使职权的行为,应该督促其纠正。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
明确司法机关内部各层级权限,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司法机关内部人员不得违反规定干预其他人员正在办理的案件,建立司法机关内部人员过问案件的记录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主任检察官、主办侦查员办案责任制,落实谁办案谁负责。
加强职务犯罪线索管理,健全受理、分流、查办、信息反馈制度,明确纪检监察和刑事司法办案标准和程序衔接,依法严格查办职务犯罪案件。
(三)推进严格司法。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健全事
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符合实体公正、办案过程符合程序公正的法律制度。加强和规范司法解释和案例指导,统一法律适用标准。
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确保侦查、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证据经得起法律的检验。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严格依法收集、固定、保存、审查、运用证据,完善证人、鉴定人出庭制度,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明确各类司法人员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工作标准,实行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制,确保案件处理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
(四)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在司法调解、司法听证、涉诉信访等司法活动中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保障公民陪审权利,扩大参审范围,完善随机抽选方式,提高人民陪审制度公信度。逐步实行人民陪审员不再审理法律适用问题,只参与审理事实认定问题。
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推进审判公开、检务公开、警务公开、狱务公开,依法及时公开执法司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和生效法律文书,杜绝暗箱操作。加强法律文书释法说理,建立生效法律文书统一上网和公开查询制度。
(五)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强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知情权、陈述权、辩护辩论权、申请权、申诉权的制度保障。健全落实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
完善对限制人身自由司法措施和侦查手段的司法监督,加强对刑讯逼供和非法取证的源头预防,健全冤假错案有效防范、及时纠正机制。
切实解决执行难,制定强制执行法,规范查封、扣押、冻结、处理涉案财物的司法程序。加快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威慑和惩戒法律制度。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
落实终审和诉讼终结制度,实行诉访分离,保障当事人依法行使申诉权利。对不服司法机关生效裁判、决定的申诉,逐步实行由律师代理制度。对聘不起律师的申诉人,纳入法律援助范围。
(六)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完善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的法律制度,加强对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法律监督。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重点监督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立案、羁押、扣押冻结财物、起诉等环节的执法活动。司法机关要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规范媒体对案件的报道,防止舆论影响司法公正。
依法规范司法人员与当事人、律师、特殊关系人、中介组织的接触、交往行为。严禁司法人员私下接触当事人及律师、泄露或者为其打探案情、接受吃请或者收受其财物、为律师介绍代理和辩护业务等违法违纪行为,坚决惩治司法掮客行为,防止利益输送。
对因违法违纪被开除公职的司法人员、吊销执业证书的律师和公证员,终身禁止从事法律职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坚决破除各种潜规则,绝不允许法外开恩,绝不允许办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坚决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衙门作风、霸道作风,坚决反对和惩治粗暴执法、野蛮执法行为。对司法领域的腐败零容忍,坚决清除害群之马。
五、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一)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普法工作的领导,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和人民团体要在普法教育中发挥职能作用。实行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加强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
牢固树立有权力就有责任、有权利就有义务观念。加强社会诚信
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二)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深入开展多层次多形式法治创建活动,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发挥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事务、维护公共利益、救助困难群众、帮教特殊人群、预防违法犯罪的机制和制度化渠道。支持行业协会商会类社会组织发挥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功能。发挥社会组织对其成员的行为导引、规则约束、权益维护作用。加强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引导和监督其依法开展活动。
高举民族大团结旗帜,依法妥善处置涉及民族、宗教等因素的社会问题,促进民族关系、宗教关系和谐。
(三)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民生领域法律服务。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扩大援助范围,健全司法救助体系,保证人民群众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利受
到侵害时获得及时有效法律帮助。
发展律师、公证等法律服务业,统筹城乡、区域法律服务资源,发展涉外法律服务业。健全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
(四)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强化法律在维护群众权益、化解社会矛盾中的权威地位,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构建对维护群众利益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保障合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结果。
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完善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健全行政裁决制度,强化行政机关解决同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民事纠纷功能。
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落实领导责任制。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影响社会安定的问题,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依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涉黑犯罪、邪教和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绝不允许其形成气候。依法强化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影响安全生产、损害生态环境、破坏网络安全等重点问题治理。
六、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供强有力的组织和人才保障。
(一)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坚持党的事业、人民利益、宪法法律至上,加强立法队伍、行政执法队伍、司法队伍建设。抓住立法、执法、司法机关各级领导班子建设这个关键,突出政治标准,把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人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畅通立法、执法、司法部门干部和人才相互之间以及与其他部门具备条件的干部和人才交流渠道。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健全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建立法律职业人员统一职前培训制度。建立从符合条件的律师、法学专家中招录立法工作者、法官、检察官制度,畅通具备条件的军队转业干部进入法治专门队伍的通道,健全从政法专业毕业生中招录人才的规范便捷机制。加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法治专门队伍建设。加快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法治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完善职业保障体系,建立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专业职务序列及工资制度。
建立法官、检察官逐级遴选制度。初任法官、检察官由高级人民法院、省级人民检察院统一招录,一律在基层法院、检察院任职。上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法官、检察官一般从下一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优秀法官、检察官中遴选。
(二)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加强律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把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法治作为律师从业的基本要求,增强广大律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构建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等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律师队伍。提高律师队伍业务素质,完善执业保障机制。加强律师事务所管理,发挥律师协会自律作用,规范律师执业行为,监督律师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强化准入、退出管理,严格执行违法违规执业惩戒制度。加强律师行业党的建设,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切实发挥律师事务所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各级党政机关和人民团体普遍设立公职律师,企业可设立公司律师,参与决策论证,提供法律意见,促进依法办事,防范法律风险。明确公职律师、公司律师法律地位及权利义务,理顺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管理体制机制。
发展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人民调解员队伍。推动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建立激励法律服务人才跨区域流动机制,逐步解决基层和欠发达地区法律服务资源不足和高端人才匮乏问题。
(三)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全方位占领高校、科研机构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阵地,加强法学基础理论研究,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组织编写和全面采用国家统一的法律类专业核心教材,纳入司法考试必考范围。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导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
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建设通晓国际法律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事务的涉外法治人才队伍。
健全政法部门和法学院校、法学研究机构人员双向交流机制,实施高校和法治工作部门人员互聘计划,重点打造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深厚、熟悉中国国情的高水平法学家和专家团队,建设高素质学术带头人、骨干教师、专兼职教师队伍。
七、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最根本的保证。必须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
(一)坚持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深刻认识到,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法律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法律实施就是保证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实现。各级领导干部要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完善保证党确定依法治国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的工作机制和程序。加强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筹协调。完善党委依法决策机制,发挥政策和法律的各自优势,促进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互联互动。党委要定期
听取政法机关工作汇报,做促进公正司法、维护法律权威的表率。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各级党委要领导和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在依法治国中积极发挥作用。
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坚决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党委决策部署。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党组织要领导和监督本单位模范遵守宪法法律,坚决查处执法犯法、违法用权等行为。
政法委员会是党委领导政法工作的组织形式,必须长期坚持。各级党委政法委员会要把工作着力点放在把握政治方向、协调各方职能、统筹政法工作、建设政法队伍、督促依法履职、创造公正司法环境上,带头依法办事,保障宪法法律正确统一实施。政法机关党组织要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向党委报告制度。加强政法机关党的建设,在法治建设中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保障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保障。党章是最根本的党内法规,全党必须一体严格遵行。完善党内法规制定体制机制,加大党内法规备案审查和解释力度,形成配套完备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注重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提高党内法规执行力,运用党内法规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促进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党的纪律是党内规矩。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
党员干部不仅要模范遵守国家法律,而且要按照党规党纪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坚决同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对违反党规党纪的行为必须严肃处理,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必须抓早抓小,防止小错酿成大错、违纪走向违法。
依纪依法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形成严密的长效机制。完善和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政治、工作、生活待遇方面各项制度规定,着力整治各种特权行为。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对任何腐败行为和腐败分子,必须依纪依法予以坚决惩处,决不手软。
(三)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党员干部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高级干部尤其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对特权思想严重、法治观念淡薄的干部要批评教育,不改正的要调离领导岗位。
(四)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法治为民的意识,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加强基层法治机构建设,强化基层法治队伍,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
沉的法治工作机制,改善基层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推进法治干部下基层活动。
(五)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依法治军的核心和根本要求。紧紧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着眼全面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创新发展依法治军理论和实践,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提高国防和军队建设法治化水平。
坚持在法治轨道上积极稳妥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化军队领导指挥体制、力量结构、政策制度等方面改革,加快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
健全适应现代军队建设和作战要求的军事法规制度体系,严格规范军事法规制度的制定权限和程序,将所有军事规范性文件纳入审查范围,完善审查制度,增强军事法规制度科学性、针对性、适用性。
坚持从严治军铁律,加大军事法规执行力度,明确执法责任,完善执法制度,健全执法监督机制,严格责任追究,推动依法治军落到实处。
健全军事法制工作体制,建立完善领导机关法制工作机构。改革军事司法体制机制,完善统一领导的军事审判、检察制度,维护国防利益,保障军人合法权益,防范打击违法犯罪。建立军事法律顾问制度,在各级领导机关设立军事法律顾问,完善重大决策和军事行动法律咨询保障制度。改革军队纪检监察体制。
强化官兵法治理念和法治素养,把法律知识学习纳入军队院校教育体系、干部理论学习和部队教育训练体系,列为军队院校学员必修
课和部队官兵必学必训内容。完善军事法律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军事法治理论研究。
(六)依法保障“一国两制”实践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宪法的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严格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完善与基本法实施相关的制度和机制,依法行使中央权力,依法保障高度自治,支持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依法施政,保障内地与香港、澳门经贸关系发展和各领域交流合作,防范和反对外部势力干预港澳事务,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运用法治方式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完善涉台法律法规,依法规范和保障两岸人民关系、推进两岸交流合作。运用法律手段捍卫一个中国原则、反对“台独”,增进维护一个中国框架的共同认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依法保护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权益。加强内地同香港和澳门、大陆同台湾的执法司法协作,共同打击跨境违法犯罪活动。
(七)加强涉外法律工作。适应对外开放不断深化,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促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动依法处理涉外经济、社会事务,增强我国在国际法律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强化涉外法律服务,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及外国公民、法人在我国的正当权益,依法维护海外侨胞权益。深化司法领域国际合作,完善我国司法协助体制,扩大国际司法协助覆盖面。加强反腐败国际合作,加大海外追赃追逃、遣返引渡力度。积极参与执法安全国际合作,共同打击暴力恐怖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贩毒走私、跨国有组织犯罪。
各级党委要全面准确贯彻本决定精神,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和各方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责任落实机制,制定实施方案,确保各项部署落到实处。
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积极投身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伟大实践,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建设法治中国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
议通过)
三中全会公报要点提示: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 ●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
●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中国将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
●提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提出要深化财税改革和军队改革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4人,候补中央委员169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党的十八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习近平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以为,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式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推动发展成果更多的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第一年的良好开局。
全会高度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5年来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认为改革开放是党在新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的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
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体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全会强调,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必须长期坚持。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全会要求,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系统部署,强调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
全会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要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全会提出,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要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全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
全会提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来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要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沿边开放。
全会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
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要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展基层民主。
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全会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必须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运行体系,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廉洁政治,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要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全会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
人民需求。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国家安全战略,确保国家安全。
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全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这一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创新发展军事理论,加强军事战略指导,完善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要深化军队体制编制调整改革,推进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对改革的领导责任。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地方基层和群众大胆探索,及时总结经验。
全会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全党同志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增强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牢牢把握方向,大胆实践探索,注重统筹协调,凝聚改革共识,落实领导责任,坚定不移实现中央改革决策部署。要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有为,切实做好各项工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关心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生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继续扎实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全会号召,全党同志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攻坚克难,谱写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历史新篇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
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99人,候补中央委员156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党的十八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习近平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中央政治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
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强和创新宏观调控,有效化解各种风险和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
全会认为,到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全会高度评价“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认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奋力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尤为重要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全会深入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认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全会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全会强调,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
持党的领导。
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二○二○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
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拓展发展新空间,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二○二五》,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
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增强发展协调性,必须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
发展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
全会提出,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双向开放,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提高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全面实行准入前国
一路”建设,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提升港澳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促进和谐,以互利共赢方式深化两岸经济合作,让更多台湾普通民众、青少年和中小企业受益。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主动参与二○三○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全会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各级党委必须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动员人民群众团结奋斗,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能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协商,依法保障人民各项权益,激发各族人民建设祖国的主人翁意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群众工
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共识和力量。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全面提高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坚决维护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信息、国防等安全。
全会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就是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把《建议》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全党要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继续顽强奋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巩固反腐败斗争成果,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一些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全会按照党章规定,决定递补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刘晓凯、陈志荣、金振吉为中央委员会委员。
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令计划、周本顺、杨栋梁、**、王敏、陈川平、仇和、杨卫泽、潘逸阳、余远辉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确认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给予令计划、周本顺、杨栋梁、**、王敏、陈川平、仇和、杨卫泽、潘逸阳、余远辉开除党籍的处分。
全会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共同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完)
第五篇: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考试题库及答案
会议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公报亮点
▪ 全面二孩放开 ▪ 放开竞争商品价格 ▪ 划转国资入社保金 ▪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 2020年贫困县摘帽 ▪ 开除严重违纪人员 ▪ 递补中央委员 公报解读 ▪ 全面小康 ▪ 经济速度 ▪ 创新发展 ▪ 协调发展 ▪ 绿色发展 ▪ 开放发展 ▪ 共享发展 ▪ 二孩政策 ▪ 加强党建 ▪ 反腐斗争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
(2015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199人,候补中央委员156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党的十八大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习近平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复杂变化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挑战,中央政治局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加强和创新宏观调控,有效化解各种风险和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全会认为,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全会高度评价“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认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开拓创新,奋力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尤为重要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全会深入分析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认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全会提出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全会强调,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以下原则: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科学发展,坚持深化改革,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党的领导。
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二○二○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〇一〇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培育发展新动力,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配置,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拓展发展新空间,形成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培育壮大若干重点经济区,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发展分享经济,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积极提出并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构建产业新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实施《中国制造2025》,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构建发展新体制,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机制,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提高政府效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财政制度、税收制度,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
全会提出,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增强发展协调性,必须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要素有序自由流动、主体功能约束有效、基本公共服务均等、资源环境可承载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健全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全会提出,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
全会提出,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协同推进战略互信、经贸合作、人文交流,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推进双向开放,支持沿海地区全面参与全球经济合作和竞争,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提高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发展水平。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完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提升港澳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地位和功能,支持港澳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推进民主、促进和谐,以互利共赢方式深化两岸经济合作,让更多台湾普通民众、青少年和中小企业受益。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主动参与二○三○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全会提出,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促进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缩小收入差距,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健全科学的工资水平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增长机制,完善市场评价要素贡献并按贡献分配的机制。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理顺药品价格,实行医疗、医保、医药联动,建立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全会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各级党委必须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强化基层党组织整体功能。动员人民群众团结奋斗,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宣传和组织群众能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协商,依法保障人民各项权益,激发各族人民建设祖国的主人翁意识。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凝聚全社会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共识和力量。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全面提高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的能力和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坚决维护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信息、国防等安全。
全会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就是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把《建议》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全党要把思想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继续顽强奋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巩固反腐败斗争成果,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一些干部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形成敢于担当、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全会按照党章规定,决定递补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刘晓凯、陈志荣、金振吉为中央委员会委员。
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令计划、周本顺、杨栋梁、**、王敏、陈川平、仇和、杨卫泽、潘逸阳、余远辉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确认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给予令计划、周本顺、杨栋梁、**、王敏、陈川平、仇和、杨卫泽、潘逸阳、余远辉开除党籍的处分。全会号召,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万众一心,艰苦奋斗,共同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公报亮点
全面二孩放开
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4]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中国13.67亿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人2.12亿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5.5%;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37亿人,占比10.1%。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中国将有35%的人口超过60岁,成为世界上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等问题,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该政策允许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生育两个孩子。
放开竞争商品价格
五中全会决定,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大定向调控力度,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
根据10月15日中国政府发布《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竞争性领域和环节包括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运输等领域,国家将推进这些领域的价格改革,主要目标是到2017年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基本放开。
意见明确,到2017年,竞争性领域和环节价格基本放开,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到2020年,市场决定价格机制基本完善,科学、规范、透明的价格监管制度和反垄断执法体系基本建立,价格调控机制基本健全。
划转国资入社保金
五中全会决定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据京华时报报道,2015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显示,剔除财政补贴后,2015年养老保险“亏空”将超过3000亿元。为填补养老金缺口、缓解财政补贴压力,中央已决定将国有资产划拨社保。目前,山东省已率先于今年3月印发文件,将省属企业30%的国有资本划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五中全会决定提高教育质量,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逐步分类推进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杂费,率先从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普通高中免除学杂费,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根据此前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2020年贫困县摘帽
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得目标要求: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多次上调国家扶贫标准,2009年,中国国家扶贫标准从2008年的年收入1067元上调至1196元,2010年随CPI上涨而再上调至1274元。2011年,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年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2月26日发布数据,按照年人均收入2300元的农村扶贫标准计算,2014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还有7017万人,比上年减少1232万人。
开除严重违纪人员
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令计划、周本顺、杨栋梁、**、王敏、陈川平、仇和、杨卫泽、潘逸阳、余远辉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确认中央政治局之前作出的给予令计划、周本顺、杨栋梁、**、王敏、陈川平、仇和、杨卫泽、潘逸阳、余远辉开除党籍的处分
递补中央委员
全会按照党章规定,决定递补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刘晓凯、陈志荣、金振吉为中央委员会委员。
三位递补的中央委员均为少数民族干部,且都是省委常委。其中刘晓凯为60后官员。官方简历显示,刘晓凯生于1962年3月,贵州台江人,1983年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焊接专业毕业。早年在贵州锅炉厂工作,后曾任贵州省剑河县委书记、共青团贵州省委副书记、贵州省黔南州州长、毕节地委书记、贵州省副省长等职,2012年4月,刘晓凯当选贵州省委常委,并于当年兼任贵州省委统战部长至今。
陈志荣出生于1957年,黎族,海南五指山人。198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经济系,先后在省计委和统计局任职。1993年后,陈志荣历任三亚市副市长,海南民政厅副厅长,海南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海南省民委主任,海南省副省长,海南省委常委、副省长,2015年5月接替出任常务副省长的毛超峰任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公报解读
全面小康
全会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专家解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目标,是“中国梦”的具体体现,“十三五”是百年大业最关键的冲刺5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表示,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全面小康不仅要追求发展的速度,更要强调发展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同时,这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要让包括贫困人口在内的更广大的人民群众,都能感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这是国家治理理念现代化的重大推进。
经济速度
全会提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专家解读:未来5年将有什么样的“中国速度”?有经济学家测算,要实现到2020年GDP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十三五”时期,我国年均经济增速需要达到6.5%。作为发展中国家,适当经济增速是中国实现全面小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与此同时,如何将GDP在内的若干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统筹考量,考验政府的智慧。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表示,中国正面临经济增长动力转换期,必须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十三五”期间还会面临较大的稳增长压力,仍需要依靠改革释放红利、破除困难。
创新发展
全会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
专家解读:自2013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推动自主创新、创业的政策,全民参与创新、创业的意愿空前高涨。天使投资人徐小平认为,属于中国的创新、创业“黄金时期”已经来到。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宁家骏等专家认为,“十三五”期间,以互联网+、通信、高铁、航天等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将步入从量变到质变、从产业规划到发挥市场力量推动的崭新阶段。
协调发展
全会提出: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
专家解读: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副主任王小广表示,过去发展的不协调造成了区域、城乡和群体之间的差距,形成了各种社会矛盾。未来要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的整体推进,尤其是统筹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经济与文化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从而真正推动中国向软硬实力兼具的大国迈进。
绿色发展
全会提出: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专家解读: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相对薄弱的领域。十八大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有赖于清洁能源生产和消费模式的转变,分步骤、有计划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十分必要。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长王军认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绿色发展是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长远未来。
开放发展
全会提出: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专家解读: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合作室主任张建平说,新形势下,中国需要更开放的视野,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和国际限制,刺激生产要素跨空间的流动和配置,形成全方位的主动对外开放格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部主任李扬认为,“一带一路”战略是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作出的重大决策,借助对外开放平台,与沿线国家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同时,还应着重统筹自由贸易区内外发展,重塑国内市场经济体系和全球合理经济体系,推进国际多领域互利共赢。
共享发展
全会提出: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专家解读:公报提出的实施精准扶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内容,抓住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要害,对能否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至关重要。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表示,实现脱贫攻坚等目标,不仅需要切实可行的目标和任务设计,更要在财税、金融、民生保障等领域打好“组合拳”,建立相互协调长效机制,激发社会各界“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能动性。
二孩政策 全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专家解读: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张车伟认为,在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加剧和劳动力减少的背景下,这一政策积极调整既顺应了群众对生育二孩的普遍需求,也有助于优化人口结构。
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表示,这一政策并非对以往计划生育政策的否定,而是在新的经济社会发展节点的政策新选择。全面放开后,预计每年新增出生人口不会超过600万人,并不会对当前人口形势产生太大冲击。
加强党建
全会提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各级党委必须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党的各级组织建设。
专家解读:中央党校教授辛鸣表示,此次公报中不是就发展说发展,而是大篇幅涉及党的建设,将中国发展与党的领导紧密结合,明确了共产党在国家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在落实四个全面的新布局下,中国发展好坏与领导核心直接相关,因此,加强党的建设以及明确新时期治党管党的基本思路和办法,为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反腐斗争
全会提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巩固反腐败斗争成果,健全改进作风长效机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专家解读:“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国家走向民族复兴的关键节点,更需要过硬的干部作风保驾护航。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认为,严管就是厚爱。在未来5年,加大反腐力度、完善制度体系将是党的重要任务。随着新的纪律处分条例和廉洁自律准则等出台,对于党员干部权力的监管将更有针对性,反腐将走向精准化,有利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