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财政部、民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法规标题】财政部、民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颁布单位】财政部 民政部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发文字号】财社[2008]35号 【颁布时间】2008-2-3 【失效时间】 【全文】
财政部、民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使用管理有关
问题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民政厅(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民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为贯彻落实《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第413号令)和民政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关于印发〈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的通知》(民发〔2007〕101号),规范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的使用管理,切实保障优抚对象医疗待遇的落实,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认真落实优抚对象医疗待遇,切实解决他们的医疗困难,是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的责任。中央财政安排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优抚工作的重视和对优抚对象的关心,各级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多渠道筹集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制定和完善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办法和医疗优惠政策,建立解决优抚对象医疗难问题的长效机制,确保优抚对象医疗待遇的落实。
二、本通知所称优抚对象是指按规定享受国家抚恤补助和医疗保障的残疾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在乡复员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和参战退役人员。
三、各地要根据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财政负担能力,合理制定各类优抚对象医疗补助标准和保障水平,并随经济发展有所提高。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主要用于:
(一)缴费补助。按照民政部、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关于印发〈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医疗保障办法〉的通知》(民发〔2005〕199号)规定,对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缴费给予补助。(二)医疗费用补助。
1.对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在规定范围内的、起付标准以下、最高支付限额以上,以及个人共付的医疗费用给予适当补助;
2.对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按规定报销医疗费后个人自付医疗费较重的优抚对象给予适当补助;
3.对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个人医疗费用负担较重的优抚对象给予补助;
4.对所在单位无力支付和无工作单位的七至十级残疾军人旧伤复发的医疗费用给予补助;
5.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据《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规定的其他医疗费用补助。
四、各地应通过财政预算、彩票公益金,以及社会捐赠等多种渠道筹集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中央财政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优抚对象人数、财力状况和工作成效等因素安排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重点向优抚对象人数较多的困难地区倾斜。省级财政部门在分配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时,应与地方安排资金统筹考虑。
五、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按照财政国库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拨付,列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医疗保障”款“优抚对象医疗补助”项下。用于补助一至六级残疾军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缴费部分,由统筹地区财政部门根据参保人数和补助标准,直接核拨至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并纳入该财政专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专账中核算;用于补助其他优抚对象的医疗补助资金应按县级民政部门提供的用款计划审核拨付。
六、县级民政部门应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实行专项管理、分账核算,不得单独开设账户,不得与抚恤、城乡医疗救助等专项资金混用,不得用于优抚对象生活困难补助,不得用于医疗机构补助,不得用于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和民政部门管理工作等支出。年末结余资金,可结转下年度继续使用。
七、地方各级财政、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密切配合,制定措施,加强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的使用管理。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有条件的地区推行医疗补助资金银行发放,协商制定医疗费报销办法,既要保证优抚对象的医疗待遇,方便优抚对象就医,又要加强管理,防止浪费。省级财政、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定期不定期地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的使用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纠正。财政部、民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根据需要,对各地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抽查。
八、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优抚对象医疗补助资金筹集、管理和使用的具体办法。
第二篇:财政部 民政部关于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政部 民政部关于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8-12-17 08:46:02
财社[2007]10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民政厅(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国发[2007]19号),支持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农村低保)制度,现就加强农村低保资金使用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合理确定低保标准和对象范围
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是稳定、持久地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重要措施,也是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各地要立足实际,统筹考虑农村低保资金需求和保障能力,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各地要遵循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相适应,与其他农村社会救助等生活性补助政策相衔接的原则,按照能够维持当地农村居民全年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饭、穿衣、用水、用电等费用确定农村低保标准,并随着当地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进行调整。
农村低保对象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主要是因病、因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农村困难群众纳入低保范围,并根据其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及时按程序办理停发、减发或增发低保金手续,做到保障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
二、多渠道筹集资金
各地要按照农村低保对象人数和实际低保补助水平,科学合理地测算资金需求。农村低保资金的筹集以地方为主,由地方各级民政部门提出资金需求,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列入预算,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批后执行。省级财政要加大投入,省与市、县(市、区)资金筹集比例由省级财政、民政部门报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统筹考虑现有农村各项社会救助资金渠道,优化和调整支出结构,整合农村特困户定期定量救济等救助资金,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同时,各地要通过完善财税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提供捐赠和资助,多渠道筹集农村低保资金。
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重点向贫困程度深、工作任务重的地区倾斜。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按照公平、公正、透明以及考核激励、“以奖代补”的原则,采用因素法进行测算和分配。主要因素包括各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数、地方财力状况和各地实际保障人数等。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每年的分配因素及权重,将根据各地农村低保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同时,为支持和鼓励地方落实责任,中央财政在对各地上资金筹集、保障人数、补助水平以及制度建设、规范操作、资金管理、社会化发放等工作予以考核的基础上,每年在分配农村低保补助资金时安排部分资金,对制度完善、管理规范、资金落实、工作效果好的地区给予一定奖励补助。
三、规范资金的申请、审批和发放
各地要严格规范农村低保申请、审批程序。申请农村低保,一般由户主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村民代表会议评议,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级民政部门审批。
农村低保金原则上按照保障对象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与保障标准的差额发放,也可以在核查申请人家庭收入的基础上,按照其家庭的困难程度和类别,分档发放。各级财政、民政部门要依托“金保工程”、“金财工程”等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积极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推行低保资金社会化发放,通过银行、信用社、邮局等机构,直接将低保金发放到户。已实行涉农资金“一卡(折)通”的地方,应将低保金纳入“一卡(折)通”,统一发放。
四、强化资金的管理监督
农村低保资金是用于保障农村低保对象基本生活的专项资金,各级财政、民政部门务必采取措施,强化资金的管理监督工作,确保资金专项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对低保对象的申请、评议、审核、审批意见和实际补助水平等情况,要实行公示制度,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要自觉接受监察、审计部门对农村低保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并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要对各地农村低保工作情况,包括保障人数、标准以及资金落实和使用管理等情况定期进行抽查。
五、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各地财政、民政部门要密切配合,相互支持。财政部门要落实低保资金,统筹考虑开展农村低保工作需要和财力可能,合理安排工作经费,加强资金使用管理;民政部门要健全制度,规范操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各地要根据本通知要求,制定和完善本地区农村低保资金管理办法,确保农村低保制度的顺利实施。
抄送: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财政部民政部
二〇〇七年八月三日
第三篇:财政部,民政部关于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财政部、民政部关于加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资金
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7年8月3日 财社[2007]10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民政厅(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在全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国发[2007]19号),支持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简称农村低保)制度,现就加强农村低保资金使用管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合理确定低保标准和对象范围
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是稳定、持久地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重要措施,也是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内容。各地要立足实际,统筹考虑农村低保资金需求和保障能力,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各地要遵循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相适应,与其他农村社会救助等生活性补助政策相衔接的原则,按照能够维持当地农村居民全年基本生活所必需的吃饭、穿衣、用水、用电等费用确定农村低保标准,并随着当地生活必需品价格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适时进行调整。
农村低保对象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居民,主要是因病、因残、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生存条件恶劣等原因造成生活常年困难的农村居民。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农村困难群众纳入低保范围,并根据其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及时按程序办理停发、减发或增发低保金手续,做到保障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
二、多渠道筹集资金
各地要按照农村低保对象人数和实际低保补助水平,科学合理地测算资金需求。农村低保资金的筹集以地方为主,由地方各级民政部门提出资金需求,经同级财政部门审核后列入预算,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批后执行。省级财政要加大投入,省与市、县(市、区)资金筹集比例由省级财政、民政部门报省级人民政府确定。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统筹考虑现有农村各项社会救助资金渠道,优化和调整支出结构,整合农村特困户定期定量救济等救助资金,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同时,各地要通过完善财税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提供捐赠和资助,多渠道筹集农村低保资金。
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重点向贫困程度深、工作任务重的地区倾斜。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按照公平、公正、透明以及考核激励、“以奖代补”的原则,采用因素法进行测算和分配。主要因素包括各地区的农村贫困人口数、地方财力状况和各地实际保障人数等。中央财政补助资金每年的分配因素及权重,将根据各地农村低保工作开展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同时,为支持和鼓励地方落实责任,中央财政在对各地上资金筹集、保障人数、补助水平以及制度建设、规范操作、资金管理、社会化发放等工作予以考核的基础上,每年在分配农村低保补助资金时安排部分资金,对制度完善、管理规范、资金落实、工作效果好的地区给予一定奖励补助。
三、规范资金的申请、审批和发放
各地要严格规范农村低保申请、审批程序。申请农村低保,一般由户主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提出申请,村民代表会议评议,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级民政部门审批。
农村低保金原则上按照保障对象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与保障标准的差额发放,也可以在核查申请人家庭收入的基础上,按照其家庭的困难程度和类别,分档发放。各级财政、民政部门要依托“金保工程”、“金财工程”等信息管理平台,实现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积极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推行低保资金社会化发放,通过银行、信用社、邮局等机构,直接将低保金发放到户。已实行涉农资金“一卡(折)通”的地方,应将低保金纳入“一卡(折)通”,统一发放。
四、强化资金的管理监督
农村低保资金是用于保障农村低保对象基本生活的专项资金,各级财政、民政部门务必采取措施,强化资金的管理监督工作,确保资金专项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对低保对象的申请、评议、审核、审批意见和实际补助水平等情况,要实行公示制度,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要自觉接受监察、审计部门对农村低保工作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并向同级人民政府报告。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要对各地农村低保工作情况,包括保障人数、标准以及资金落实和使用管理等情况定期进行抽查。
五、加强部门间的协作配合
各地财政、民政部门要密切配合,相互支持。财政部门要落实低保资金,统筹考虑开展农村低保工作需要和财力可能,合理安排工作经费,加强资金使用管理;民政部门要健全制度,规范操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各地要根据本通知要求,制定和完善本地区农村低保资金管理办法,确保农村低保制度的顺利实施。
第四篇:财政部关于厂办大集体改革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管理问题的通知
财政部关于厂办大集体改革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管理问题的通知
(财企[2011]1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财政部驻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为切实做好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根据《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18号文,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现就地方国有企业及中央下放地方管理的煤炭、有色、军工等企业兴办的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中有关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的管理问题通知如下:
一、厂办大集体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地方国有企业和中央下放地方管理的煤炭、有色、军工等企业兴办的厂办大集体,按照《指导意见》的精神进行改革时,在按规定对有关资产和债权处理后,净资产仍不足以支付解除在职职工劳动关系经济补偿多的,差额部分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按比例补助的资金。
二、专项资金按照“先预拨、后清算”的原则进行。
三、预拨专项资金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级财政部门提出申请。申请需要提交以下材料:
(一)专项资金申请文件。主要内容包括:相关城市拟实施改革的厂办大集体户数、资产负债情况和生产经营状况、职工(含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基本情况、按当地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匡算的经济补偿金总额有中央财政就补助金额等。
(二)专项资金申请表(见附件1)。
(三)省级人民政府关于批准有关城市实施厂办大集体改革的批复文件。
(四)相关城市的厂办大集体改革实施方案。
四、财政部对申报材料审核同意后,按中央财政应承担补助金额的70%的比例预拨专项资金。预拨资金的下达暂不考虑奖励因素。
五、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完成后,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级财政部门上报专项资金清算报告。
六、专项资金的清算可选择以下两种方式:一是以城市为清算主任,城市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整体完成后,一次性清算;二是根据有关城市的厂办大集体改革工作,分清算。
七、专项资金清算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相关城市已完成工作的厂办大集体基本情况,包括厂办大集体户数、在职集体职工和退休人员数、企业资产负债状况及经营效益情况等;
(二)厂办大集体改革的具体实施情况,包括改革方式、资产处置情况、在职职工安置情况、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问题的解决情况等;
(三)厂办大集体改革需要支付的经济补偿金数额、中央财政应拨付的专项资金数额;
中集研—-专注集体企业改革与管理培训、咨询!网址:www.xiexiebang.com 咨询电话:010-65707841
(四)厂办大集体专项资金清算表、已妥善安置的在岗集体职工情况明细表、离岗集体职工情况明细表(见附件2至4)及数据软盘。
八、专项资金清算报告一式两份,分别报送财政部和财政部驻所在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同时,厂办大集体应提供在职职工档案原件或复印件备查。
九、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按属地原则,对专项资金清算报告出具审核意见,并编制审核结果汇总表(见附件5)。审核重点包括:企业性质,改革工作完成时间,在职集体职工人数、职工工龄和上年工资水平,企业资产变现情况,在职职工劳动关系的处理情况,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的使用方向等。
十、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应当收到清算报告的45个工作日内出具审核意见及审核结果汇总。审核意见报到财政部,同时抄送所在地省级财政部门。
十一、财政部依据各地上报的专项资金清算报告和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的审核意见,据实清算并拨付专项资金。
十二、专项资金实行专账管理,与地方筹集的相应资金一并统筹用于安置厂办大集体职工。
十三、财政部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不定期或重点监督检查。对虚报冒领、挤占挪用的,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427号)的规定予以处罚。
十四、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财政部关于东北地区厂办大集体改革方式中央财政补助资金管理问题的通知》(财企[2007]3号)同时废止。
附件:1.××年××省(区、市)厂办大集体改革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申请表(表一)
2.××省(区、市)厂办大集体改革中央财政专项补助资金清算表(表二)3.××年××市已妥善安置的在岗职工情况明细表(表三)4.××年××市已妥善安置的离岗职工情况明细表(表四)5.××省(区、市)厂办大集体改革情况审核结果汇总表(表二)6.编报说明
二0一一年五月二十七日
中集研—-专注集体企业改革与管理培训、咨询!网址:www.xiexiebang.com 咨询电话:010-65707841
第五篇:财政部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财政部关于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财综[2010]111号
党中央有关部门,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高法院,高检院,有关人民团体,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
《财政部关于印发〈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管理使用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综[2010]1号)发布后,有关中央部门和地方财政部门来电来函,询问行政事业单位取得的拨入经费、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等资金,应使用什么票据等问题。经研究,现将有关事宜补充通知如下:
一、行政事业单位取得财政部门拨付的资金,可凭银行结算凭证入账。其中,已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行政事业单位,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国库管理制度试点会计核算暂行办法〉的通知》(财库[2001]54号)规定,可凭《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或《财政授权支付额度到账通知书》及相关银行结算凭证入账。
二、行政事业单位取得上级主管部门拨付的资金,形成本单位收入,不再向下级单位转拨的,可凭银行结算凭证入
账;转拨下级单位的,属于暂收代收性质,可使用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
三、行政事业单位取得具有横向资金分配权部门(包括投资主管部门、科技主管部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国家出版基金管理委员会等)拨付的基本建设投资、科研课题经费等,形成本单位收入的,可凭银行结算凭证入账;转拨下级单位或其他相关指定合作单位的,属于暂收代收性质,可使用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往来结算票据。
四、没有财务隶属关系的行政单位之间发生的往来资金,应凭银行结算凭证入账。
五、没有财务隶属关系事业单位等之间发生的往来资金,如科研院所之间、高校之间、科研院所与高校之间发生的科研课题经费等,涉及应税的资金,应使用税务发票;不涉及应税的资金,应凭银行结算凭证入账。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