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干部学习网《十八大解读之中国民生建设》82.5分
考试标题 《十八大解读之中国民生建设》试卷 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5 道,单选题 15 道,多选题 10 道,总分 100 分,60 分所属课程 《十八大解读之中国民生建设》 倒计时 33:10
一、判断题(15 道)
1.江泽民总书记曾经强调:“要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正确 错误
及格。82.5分
2.高新科技产业、计算机网络的覆盖,使社会变成协作和服务社会了。
正确 错误
3.人权的两块基石:工作和风险时的保障。
正确 错误
4.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但小农经济、工业化早期的问题还未完全解决。
正确 错误
5.就业优先战略:政府的责任主要在于提高公民的就业能力。
正确 错误
6.“十一五”规划把就业作为优先战略。正确 错误
7.计算机使企业用工灵活,但需要规范各种创新的用工方式相应的法律和整个社会的环境。
正确 错误
8.突破点:社会保障是公共服务的“龙头”,社会保障号管理是“龙鼻子”,一号、一户、一卡、一网、一窗和一站式服务。正确 错误
9.根据《社会保险法》以个人账户和居民社保权益记录为核心,统一管理社会保障号,建立居民档案,方便居民,促进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正确 错误
10.国家带动就业,需要以创业带动就业,需要营造创新型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
正确 错误
11.胡锦涛总书记近期强调:要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正确 错误
12.企业在信息时代主张灵活用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使个人生活和工作和谐起来。正确 错误
13.产业结构需要与经济发展速度、生产水平、就业的岗位相匹配的,因此政府的增长在于增加就业机会。
正确 错误
14.1942年国际劳工组织颁布了第102号公约《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正确 错误
15.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富起来。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15 道)
1.社会建设、公共服务与()是相辅相成的。
A.民生保障 B.社会保障 C.社会效率 D.社会规模
2.社会保障(socialsecurity)即国家抵御()和保障公民基本生活安全的制度体系。
A.社会风险 B.社会保障 C.社会效率 D.社会规模
3.人均GDP:GDP÷()。
A.人口 B.市场 C.经济 D.规模
4.保障体系的构建:()+救助+互助+储蓄+雇主责任+普惠福利。
A.制度 B.保险 C.政治 D.资金
5.工业化早期、资本主义早期的发展模式:三大要素的()、综合、平衡。
A.民生 B.保障 C.保险 D.包容
6.民生不是一政治偏好,是全体公民的()。
A.生存之道 B.社会资产 C.社会文化 D.社会资本
7.改革开放第一个10年:打破()的意识形态,为建立市场经济奠定基础。
A.小农经济 B.社会资产 C.社会资本 D.社会效率
8.社会发展模式:土地+资本+劳工——储蓄+()+创新。
A.保障 B.保险 C.包容 D.投资
9.():政府补贴+个人储蓄。
A.生育保险
B.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C.农民养老保险 D.公共部门退休金
10.公司生存定理:1=1(股东)+1(劳动);1(研发)+1(生产)+1(销售)+1()=1。
A.报酬 B.规模 C.制度 D.服务
11.十八大强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年翻两番。
A.2010 B.2011 C.2012 D.2013 12.():财政预算。
A.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B.农民养老保险 C.生育保险 D.公共部门退休金
13.中国城市住宅土地:()。
A.社会资本 B.社会资产 C.商品资产 D.小农经济
14.服务型政府的主要功能:打造生产生活服务链条+提供基本()。
A.社会保障 B.社会动态 C.公共服务 D.社会效率
15.工业化时代的公司和政府:1=1()+1(劳动合同)。A.劳动报酬
B.劳动素养 C.股东章程 D.公司规模
三、多选题(10 道)
1.家庭的财产分布?()
A.1/3解决日常开支 B.1/3解决老年生活 C.1/3解决保值 D.以上三者均是
2.高科技与信息时代?()
A.公司生存环境的改变 B.创新的产品 C.第一时间新技术 D.第一时间生产 E.第一时间销售
3.社会问题?()
A.能源依赖 B.资源过度开采 C.环境破坏 D.劳动力低成本 E.挪用养老储蓄
4.“十八大”之里程碑的表现?()A.从单纯追求GDP走向人均GDP福利相关性 B.从单纯追求GDP走向人均GDP福利综合性 C.从单纯追求GDP走向人均GDP福利包容性 D.可持续性的道路
5.构建社保体系?()
A.法律 B.共识 C.政策 D.方案 E.服务
6.公共服务派送?()
A.中央生产 B.派送服务 C.管理需求信息 D.地方传递 E.补充服务
7.创业主要发生在?()
A.小企业 B.服务业 C.创新型企业 D.以上三者均是
8.人均GDP的福利相关性?()
A.消费 B.政府 C.投资 D.管理
9.构建社会安全体系?()
A.价值观 B.公民收益权 C.真实的民主动机 D.物归谁有 E.话归谁说
10.保障体系的构建制度?()
A.预算与征缴 B.基金与待遇 C.支付与服务 D.以上三者均是
第二篇:《十八大解读之中国民生建设》潍坊干部学习网
考试标题 《十八大解读之中国民生建设》试卷 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5 道,单选题 15 道,多选题 10 道,总分 100 分,60 分所属课程 《十八大解读之中国民生建设》 倒计时 38:8
一、判断题(15 道)
1.就业优先战略:政府的责任主要在于提高公民的就业能力。
正确 错误
及格。
2.社会从工业化进入信息时代,企业必须掌握研发的能力,同时要做到第一时间生产、销售、售后服务。
正确 错误
3.根据《社会保险法》以个人账户和居民社保权益记录为核心,统一管理社会保障号,建立居民档案,方便居民,促进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正确 错误
4.增加就业机会就需要适时地调整产业结构,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产业结构需要适度调整。正确 错误
5.企业在信息时代主张灵活用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使个人生活和工作和谐起来。
正确 错误
6.中国现在还存在浓厚的小农经济。
正确 错误
7.1942年国际劳工组织颁布了第102号公约《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
正确 错误
8.“十一五”规划把就业作为优先战略。正确 错误
9.中国目前必须迅速地完成工业化,进入后工业高新科技,继而跨入信息经济。
正确 错误
10.江泽民总书记曾经强调:“要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正确 错误
11.人权的两块基石:工作和风险时的保障。正确 错误
12.计算机使企业用工灵活,但需要规范各种创新的用工方式相应的法律和整个社会的环境。
正确 错误
13.就业岗位由产业结构决定,第三产业就业弹性最高。
正确 错误
14.国家带动就业,需要以创业带动就业,需要营造创新型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
正确 错误
15.产业结构需要与经济发展速度、生产水平、就业的岗位相匹配的,因此政府的增长在于增加就业机会。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15 道)
1.中国城市住宅土地:()。
A.社会资本 B.社会资产 C.商品资产 D.小农经济
2.():带薪假期,医疗费用,困难补助。
A.农民养老保险 B.生育保险 C.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D.公共部门退休金
3.“十二五”规划提出:“把保障和改善()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A.民粹 B.民族 C.民生 D.民主
4.中国目前的社会:社会基础的矛盾带来()的矛盾。
A.社会资产 B.社会文化 C.社会资本 D.社会效率
5.社会保障的问题是()的另一块基石。
A.民主 B.民生 C.人权 D.民族
6.社会发展模式:土地+资本+劳工——储蓄+()+创新。
A.保障 B.保险 C.包容 D.投资
7.保障体系的构建:()+救助+互助+储蓄+雇主责任+普惠福利。
A.制度 B.保险 C.政治 D.资金
8.社会建设、公共服务与()是相辅相成的。
A.民生保障 B.社会保障 C.社会效率 D.社会规模
9.政府投资需要解决社会风险、()。
A.社会保障 B.社会服务 C.社会动态 D.社会效率
10.公司生存定理:1=1(股东)+1(劳动);1(研发)+1(生产)+1(销售)+1()=1。
A.报酬 B.规模 C.制度 D.服务
11.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为重点。
A.民主 B.民生 C.民粹 D.民族
12.民生不是一政治偏好,是全体公民的()。
A.生存之道 B.社会资产 C.社会文化 D.社会资本
13.():财政预算。
A.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B.农民养老保险 C.生育保险 D.公共部门退休金
14.国家行政的形态:服务的()、服务的时代。
A.市场 B.社会 C.规模 D.效率
15.工业化早期、资本主义早期的发展模式:三大要素的()、综合、平衡。A.民生
B.保障 C.保险 D.包容
三、多选题(10 道)
1.派遣必须拥有的能力?()
A.培训能力 B.谈判能力 C.维权能力 D.以上三者均是
2.保障体系的构建本质?()
A.国家义务 B.党的纲领 C.政府责任 D.以上三者均是
3.《公约》共识?()
A.生有所育 B.病有所医 C.伤有所医所养 D.失业有所帮 E.灾难有所救
4.家庭的财产分布?()
A.1/3解决日常开支 B.1/3解决老年生活 C.1/3解决保值 D.以上三者均是
5.中国现行养老金制度?()
A.身份界限 B.政策碎片 C.结构混乱 D.待遇差距
6.人民住宅土地?()
A.穷人房 B.限价房 C.商品房 D.以上三者均是
7.创业主要发生在?()
A.小企业 B.服务业 C.创新型企业 D.以上三者均是
8.给政府做报告坚持的元素?()
A.把理论说明白 B.把数据搞清楚 C.把国际案例说透 D.把中国的典型案例抓住
9.构建社保体系?()
A.法律 B.共识
C.政策 D.方案 E.服务
10.人均GDP的福利相关性?()
A.消费 B.政府 C.投资 D.管理
第三篇:《十八大解读之中国民生建设》试卷97分(推荐)
一、判断题(15 道)
1.人权的两块基石:工作和风险时的保障。正确 错误
2.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富起来。正确 错误
3.就业优先战略:政府的责任主要在于提高公民的就业能力。正确 错误
4.增加就业机会就需要适时地调整产业结构,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产业结构需要适度调整。正确 错误
5.江泽民总书记曾经强调:“要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正确 错误
6.劳工长期停留在劳动力简单再生产,使得整个人力资本、社会生产能力无法提高。正确 错误
7.中国目前必须迅速地完成工业化,进入后工业高新科技,继而跨入信息经济。正确 错误
8.就业岗位由产业结构决定,第三产业就业弹性最高。正确 错误
9.政府的责任主要在于:提高就业能力,增加就业机会。正确 错误
10.高新科技产业、计算机网络的覆盖,使社会变成协作和服务社会了。正确 错误
11.突破点:社会保障是公共服务的“龙头”,社会保障号管理是“龙鼻子”,一号、一户、一卡、一网、一窗和一站式服务。正确 错误
12.国家带动就业,需要以创业带动就业,需要营造创新型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正确 错误
13.计算机使企业用工灵活,但需要规范各种创新的用工方式相应的法律和整个社会的环境。正确 错误
14.产业结构需要与经济发展速度、生产水平、就业的岗位相匹配的,因此政府的增长在于增加就业机会。正确 错误
15.根据《社会保险法》以个人账户和居民社保权益记录为核心,统一管理社会保障号,建立居民档案,方便居民,促进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15 道)
1.():统筹+个人账户。
A.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B.农民养老保险 C.公共部门退休金 D.生育保险
2.工业化早期、资本主义早期的发展模式:三大要素的()、综合、平衡。A.民生 B.保障 C.保险 D.包容
3.社会发展模式:土地+资本+劳工——储蓄+()+创新。A.保障 B.保险 C.包容 D.投资
4.():财政预算。A.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B.农民养老保险 C.生育保险 D.公共部门退休金
5.转变发展方式需要与转变()相对应。A.民主 B.民生 C.民粹
D.民族
6.国家行政的形态:服务的()、服务的时代。
A.市场 B.社会 C.规模 D.效率
7.()是最大的政治。
A.民族 B.民主 C.民粹 D.民生
8.人均GDP:GDP÷()。
A.人口 B.市场 C.经济 D.规模
9.买方市场的企业生产必须关注()。
A.市场动态 B.客户偏好 C.社会资本 D.企业创新
10.社会保障(socialsecurity)即国家抵御()和保障公民基本生活安全的制度体系。A.社会风险 B.社会保障
C.社会效率 D.社会规模
11.民生不是一政治偏好,是全体公民的()。
A.生存之道 B.社会资产 C.社会文化 D.社会资本
12.中国目前的社会:社会基础的矛盾带来()的矛盾。
A.社会资产 B.社会文化 C.社会资本 D.社会效率
13.客户偏好是什么?()。
A.买方市场 B.社会资产 C.公共服务 D.社会效率
14.社会生产工具导致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从卖方市场进入()。
A.买方市场 B.资本市场 C.小农市场 D.企业市场
15.保障体系的构建:()+救助+互助+储蓄+雇主责任+普惠福利。A.制度
B.保险 C.政治 D.资金
三、多选题(10 道)
1.公共服务派送包括?()A.归集需求信息 B.基层接收 C.提供服务 D.反馈需求信息
2.中国现行养老金制度有哪些问题?()A.预算缺位 B.个人空帐 C.公平性差 D.持续性差
3.给政府做报告坚持的元素?()A.把理论说明白 B.把数据搞清楚 C.把国际案例说透 D.把中国的典型案例抓住
4.创业主要发生在?()A.小企业 B.服务业 C.创新型企业 D.以上三者均是
5.家庭的财产分布?()
A.1/3解决日常开支 B.1/3解决老年生活 C.1/3解决保值 D.以上三者均是
6.保障体系的构建本质?()A.国家义务 B.党的纲领 C.政府责任 D.以上三者均是
7.社会问题?()A.能源依赖 B.资源过度开采 C.环境破坏 D.劳动力低成本 E.挪用养老储蓄
8.构建社保体系?()A.法律 B.共识 C.政策 D.方案 E.服务
9.中国现行养老金制度?()A.身份界限
B.政策碎片 C.结构混乱 D.待遇差距
10.哪三种人富先起来?()
A.个体户 B.国营企业 C.大学生 D.农民
第四篇:十八大解读之中国民生建设答案98分
考试标题 《十八大解读之中国民生建设》试卷 本试卷共有判断题 15 道,单选题 15 道,多选题 10 道,所属课程 《十八大解读之中国民生建设》 倒计时 24:30
一、判断题(15 道)
1.就业优先战略:政府的责任主要在于提高公民的就业能力。
正确 错误
总分 100 分,60 分及格。
您的得分:97.5!恭喜,您通过了《十八大解读之中国民生建设》的考试!
2.计算机使企业用工灵活,但需要规范各种创新的用工方式相应的法律和整个社会的环境。
正确 错误
3.“十一五”规划把就业作为优先战略。
正确 错误
4.增加就业机会就需要适时地调整产业结构,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产业结构需要适度调整。正确 错误
5.根据《社会保险法》以个人账户和居民社保权益记录为核心,统一管理社会保障号,建立居民档案,方便居民,促进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正确 错误
6.国家带动就业,需要以创业带动就业,需要营造创新型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
正确 错误
7.就业岗位由产业结构决定,第三产业就业弹性最高。
正确 错误
8.劳工长期停留在劳动力简单再生产,使得整个人力资本、社会生产能力无法提高。正确 错误
9.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富起来。
正确 错误
10.第三产业包括:IT、金融、统计、新材料等。
正确 错误
11.产业结构需要与经济发展速度、生产水平、就业的岗位相匹配的,因此政府的增长在于增加就业机会。
正确 错误
12.中国现在还存在浓厚的小农经济。
正确 错误
13.政府的定义、国家形态的表现是由政府背景决定,存在决定意识。正确 错误
14.1942年国际劳工组织颁布了第102号公约《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
正确 错误
15.中国目前必须迅速地完成工业化,进入后工业高新科技,继而跨入信息经济。
正确 错误
二、单选题(15 道)
1.西方城市住宅土地:()。
A.社会资本 B.社会资产 C.小农经济 D.社会效率
2.():财政预算。
A.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B.农民养老保险 C.生育保险 D.公共部门退休金
3.十八大强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年翻两番。
A.2010 B.2011 C.2012 D.2013 4.():统筹+个人账户。
A.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B.农民养老保险 C.公共部门退休金 D.生育保险
5.社会生产工具导致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从卖方市场进入()。
A.买方市场 B.资本市场 C.小农市场 D.企业市场
6.社会保障(socialsecurity)即国家抵御()和保障公民基本生活安全的制度体系。
A.社会风险 B.社会保障 C.社会效率 D.社会规模
7.社会建设、公共服务与()是相辅相成的。
A.民生保障 B.社会保障 C.社会效率 D.社会规模
8.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为重点。
A.民主 B.民生 C.民粹 D.民族
9.国家行政的形态:服务的()、服务的时代。
A.市场 B.社会 C.规模 D.效率
10.工业化时代的公司和政府:1=1()+1(劳动合同)。
A.劳动报酬 B.劳动素养 C.股东章程 D.公司规模
11.工业化早期、资本主义早期的发展模式:三大要素的()、综合、平衡。
A.民生 B.保障 C.保险 D.包容
12.服务型政府的主要功能:打造生产生活服务链条+提供基本()。
A.社会保障 B.社会动态 C.公共服务 D.社会效率
13.政府投资需要解决社会风险、()。
A.社会保障 B.社会服务 C.社会动态 D.社会效率
14.():带薪假期,医疗费用,困难补助。
A.农民养老保险 B.生育保险 C.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D.公共部门退休金
15.美国1985年的《社保法》中规定建立国家社保总署,其具有国家第二()的功能。A.政治
B.安全部 C.经济 D.国防
三、多选题(10 道)
1.公共服务派送包括?()
A.归集需求信息 B.基层接收 C.提供服务 D.反馈需求信息
2.构建社会安全体系?()
A.价值观 B.公民收益权 C.真实的民主动机 D.物归谁有 E.话归谁说
3.社保融资的关键问题?()
A.找钱 B.管钱 C.发钱 D.存钱
4.中国现行养老金制度?()
A.身份界限 B.政策碎片 C.结构混乱 D.待遇差距
5.派遣必须拥有的能力?()
A.培训能力 B.谈判能力 C.维权能力 D.以上三者均是
6.剩余分配的方向?()
A.消费 B.政府 C.投资 D.管理
7.保障体系的构建本质?()
A.国家义务 B.党的纲领 C.政府责任 D.以上三者均是
8.中国对人口的统计?()
A.户籍所在地常住人口 B.常住人口 C.流动人口 D.以上三者均是
9.社会问题?()
A.能源依赖 B.资源过度开采
C.环境破坏 D.劳动力低成本 E.挪用养老储蓄
10.保障体系的构建制度?()
A.预算与征缴 B.基金与待遇 C.支付与服务 D.以上三者均是
第五篇:十八大报告解读生态文明建设
【十八大报告解读】生态文明建设 顶层设计的三
大亮点
2012年11月13日 07:41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王景福
[推荐朋友] [打印本稿] [字号 大 中 小]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其中最显著的亮点有三个:一是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二是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就是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三是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就是“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节(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保(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理念的重要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顶层设计的科学完善,意义重大而深远。
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基础,延续了人类社会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历史血脉,承载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成果,贯穿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因此,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生态文明之所以摆上如此重要地位,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人类自从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在创造辉煌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资源危机、生态灾难、环境危机,以致发展不能持续,民生不能有效改善,人类的生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正在积极推动、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以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这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克服危机的明智之举。
多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建设生态文明,注重节约资源,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5年来,举国上下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国近半数的省份积极开展了生态省(区、市)创建活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喜人。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下大力气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很有远见、很有深意的重大战略举措。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选择这样一个宏大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就是针对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状况。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越来越明显,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根本遏制,生态系统退化,自然灾害频发。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就是要尽快消除生态环境危机,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设天蓝、地绿、水净为主要标志的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转方式、调结构、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制度
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应当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两型社会”、搞好制度建设。
第一,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源头上抓起。在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比重始终没有突破50%。第二产业消耗了全国70%的能源资源,而重化工又消耗了这70%中的70%。加上一些地方和行业“三高一低”的粗放式生产方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危机。所以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第二,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搞好“两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既是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两者是一个有机整体:资源节约了,有利于环境友好;环境友好的社会,资源的产出率一定是高的。所以我们必须节水、节地、节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第三,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一要改革干部考评制度,坚决摒弃以GDP论英雄的考核标准,代之以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评标准,也就是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的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二要完善资源环境经济政策,健全并严格执行资源环境法律法规。三要强化公民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如今,我们已经取得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初步成效。可以预见,未来的中国,在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征程上,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作者系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秘书长)(责任编辑:梁靖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