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促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

时间:2019-05-13 23:47: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促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促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

第一篇:如何促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

如何促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

更新时间:2014-10-29 22:10 来源: 作者: 阅读:1945 网友评论0条

摘要: 另外,加快环境立法进程,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给绿色企业支撑。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污染防治技术的科研和应用,保护绿色生产的知识产权,修订《清洁生产促进法》等环境资源法。明确生产企业对生产的产品的回收义务,如借鉴日本3R做法。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于10月在北京召开,会议将研究讨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议题。怎样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的法制建设,环保部门应当高度重视,未雨绸缪。四中全会的召开,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实施,必将为生态环境法治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环境保护部政法司会同政研中心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就“依法治国与生态环境法治建设”议题进行探讨。

环境保护部政法司司长李庆瑞表示,如何在环保领域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如何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推动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经济增长模式绿色转型,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环境管理战略转型,这些重大议题,环保部门应当高度重视,未雨绸缪,做好筹划,及早准备,为迎接四中全会召开和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奠定思想基础。

参会的各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围绕如何利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意见。

正确认识环境法治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

“法”的对立面是按潜规则办事、按长官意识办事

“依法治国的法是统称。其对立面不是政策,政策是明规则,也属于法的一部分。依法治国中的‘法’的对立面应是按潜规则办事、按长官意识办事。”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说。依法治国中强调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就是下一步推进环境法治建设的方向。

环境的公益性决定了必须要通过立法去界定环境资源的产权;环境形势的严峻性决定了需要严格的法制去改善;环保的基础性决定了只有通过严明的政策法规,才能约束其他领域。

“环境法被视为部门管理法,得不到必要的尊重和敬畏,执行中缺乏地方政府和其他部门的配合,这种状况必须纠正。只有通过环境法调整资源开发等行为,强化对地方政府和产业主管部门的制约,才能提高环境法治意识,改善环境执法处境。” 清华大学教授王明远说。他提出,法治要从工具和手段,上升为价值和目的。

夏光指出,从成效角度讲,环保部门非常重视相关法律,法治思维比较强。但我国环境法治还远未达到“价值和目的”的地位,甚至作为“工具和手段”都仍存在一些问题。

对我国环境法治的现状,夏光概括为:缺、短、小。

“缺”是指法治领域的立法相当缺乏,尤其按照党中央改革要求,很多没有变成法律法规。

“乱”是指执法乱象多,包括执法不作为、乱作为、背黑锅等,总体评价环保系统的公信力不是很强。

“小”是指司法系统在环保中的作用小,司法资源有限,导致法院不愿受理案子,参与环保积极性低。

华北环保督查中心副处长刘传义则认为,在目前的法治环境下,主要困难是环境执法难、不到位。一是环境执法说的多做的少,很多环境执法机构还是参公单位,执法制约多。二是自身问题多,人员素质不够。

在环保领域践行依法治国方略,要理顺法与政策的关系,软法硬法都要落实。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珂建议,借鉴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环境基本国策立法具有特殊地位,主要管政府,各州法律法规都要服从它。

环境立法要既“硬”且“良”

专业化、综合化的环境法需要大量授权立法及配套立法

环境法呈现高度专业化、综合化特点,包括行政管理、民事侵权、国际合作等方面内容,需要大量授权立法及配套立法。

要在依法治国的战略中推进法治建设,夏光认为,首先要明确未来环境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用法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法要一方面坚持环境优先、保护优先,一方面坚持经济和环境协调,改善环境质量、优化经济发展。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灿发认为,依法治国,要完全依法办事,解决以权压法、以人代法。在环境法方面,要改变环境法是软法的现象。在过去几年中,环境刑事犯罪责任追究获得了很大进步,未来要使环境法更加硬起来。

他建议,制定“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法”,将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方针政策制度都纳入其中,之后制定其他法律时,都要考虑此法。“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法”由环保部门协同其他部门参与立法。在这个法律下,应包括自然资源法、生态保护法、环境保护法三大法律。具体的立法需围绕完善这些体系,两条腿走路,一条是综合性的立法,另一条是具体法律的制定。如自然保护区法、湿地保护法,化学品管理法、电磁辐射管理法、生态损害补偿修复法、民事环境损害赔偿法(包括健康损害)、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法等。

周珂则认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首先必须落实“保护优先”原则。我国生态保护主要借鉴俄罗斯,生态法与自然资源法是一体两面,自然资源法注重开发利用,生态法强调保护优先,用生态保护对冲资源利用的负面效应。保护优先不仅仅是环保部门的事,在生态保护领域,尤其是资源开发利用都应当适用这一原则。

二是要明确地方政府环境责任,要从管理法向责任法转变。过去的《环保法》是管理法,主体是管理者与相对人,修订后的《环保法》向责任法转变,突出规定政府责任,这需要逐步落实。

刘传义结合基层执法经验强调,环境立法要注重配套细则规定。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罗丽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环保法》和单项法的衔接修改。

判断环境合法的标准,离不开时间空间背景。同一行为,在北京属于违法,在甘肃可能属于合法。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胡静和刘传义都提醒,要给予地方环境立法充足的空间。

除了制定新法,对于不合时宜的旧法也应当及时进行排查和清理。北京市环保局法规处调研员相华林提出,清理、修订和《环保法》不相符的政策法规是十分必要的。

他建议可以借鉴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做法,从国家层面发通知,要求国家各部委和地方政府对本部门本级政府的政策、法规进行清理,定期提交清理报告。

环境执法要“按章不按长”

执法者以法律为依据,而不是按领导意志办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推动环境法治建设,不只是立法的问题。环境执法要有独立性,才能保证公平正义,才能保证法治而不是人治。

法治有两方面涵义:一是法律正当,立法是良法;二是法律至上,即法律说了算。环境独立执法,即执法者以法律为依据,而不是按领导意志办,“按章不按长”。张居正说:“车之不前也,马不力也,不策马而策车,何益?” 执法者有积极性,才可以激活法律。

胡静认为,调动环境执法人员的积极性,需要职业保障,即严格执法不需要付出个人代价。

王灿发则建议,建立独立的执法监督机制,如制定环境督查条例、设立独立执法机构,监督各个环保部门。“应强调独立环境监管和执法,环保部门可以不是独立的上下体制,但是执法和监管可以垂直管理。”王灿发说。

胡静同时提出,环境行政要合法合理。环境保护的行动方案,要有上位法依据,设立的目标要现实,标准要基于现有经济技术条件,让企业跳一跳摸得着,否则实施不力会牺牲法的尊严。

另外,环境执法应当增强依法行政意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艳芳提醒,随着公民权利意识增强,行政决定没有法律依据、不依照法律程序,可能被认为不公平甚至寻租,环保部门可能因此成为被告。

对于环境执法的方式创新与改革,专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夏光建议,增强执法力量,形成强势环保状态,增加社会公众的力量,让人民群众成为耳目。

胡静也建议,公众参与执法要放开。环境保护有三方主体,政府(环保部门)、企业和个人。政府与个人联手,向社会公开环境信息,让个人充当环保部门的耳目,允许个人提出环境公益诉讼,对执法有好处。

罗丽建议,对于信息公开、公众参与、政府责任等制度的落实,要增强法律强制性,避免流于形式。

李艳芳建议,环境执法部门要与检察院、法院相配合。如意大利最高行政法院首要职责是为政府提供行政咨询,协助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环境司法要发挥制约监督作用

环境执法要与司法相衔接,强化对政府的约束

司法支持、加强、补充行政执法,并在某些方面发挥制约监督作用。“环境执法要与司法相衔接,应强化环境审判、推进公益诉讼,包括行政诉讼,强化对政府的约束。”王明远说。

日本司法制度在环境法的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针对民事赔偿建立了迅速救济机制,当地居民通过行政诉讼对道路、火电等建设行为进行合法性监督,值得借鉴。

这种司法能动性的发挥对于监督、制约环境执法很有效果。胡静说,法院实行能动司法,不是法官主动找案子,而是加强司法审查,不仅审查行政决定的合法性,而且审查其合理性。能动司法还影响了立法和行政,如日本法院通过公害审判推动了环境损害赔偿立法,我国环境法庭通过发布禁止令介入了环境执法。环境法庭专业能力加强后,甚至可能开展对环评、排污许可决定的合理性审查。

除此之外,环境案件的受理也应该受到重视。王灿发和相华林都强调,要明确法院对案件的受理范围,大力推动司法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用法治方式推进绿色转型

经济增长模式也要符合环境基础法的要求

目前,一些地方还存在盲目投资、产能过剩、盲目开发、填海挖山等与可持续发展相违背的发展方式,某些地方政府领导的决策行为仍需对其进行约束。

相华林提出,要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严格约束地方政府的投资政策和产业政策,严格进行项目环评和规划环评,逐步推进政策环评,彻底扭转GDP至上意识,真正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

另外,加快环境立法进程,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给绿色企业支撑。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污染防治技术的科研和应用,保护绿色生产的知识产权,修订《清洁生产促进法》等环境资源法。明确生产企业对生产的产品的回收义务,如借鉴日本3R做法。

第二篇:关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议案

议案参考范文:

党的xx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措施。我市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虽与周边县(市、区)相比总体上要好些,但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森林资源质量下降,生态环境退化问题已凸显,对我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不利影响。主要体现有如下六个方面问题:

一是社会破坏森林植被问题突出。火烧山、盗伐林木、造林炼山、非法占用林地等问题的发生,危害了我市的森林植被安全,造成水土流失。

二是农民群众消耗森林资源问题突出。据有关部门测算,全市3.5万户农户大部分使用薪材做燃料,户平均年烧柴5-6吨,累计年消耗薪材15万吨以上。加上烤烟、茶叶加工、餐饮业用柴等,全市年用柴消耗森林资源达20万立方米。且大部分薪材都是阔叶树幼林。三是加工企业消耗森林资源问题突出。虽然我市工业耗材与往年比较,有较大减少,近年每年林业部门采伐指标在缩减,但全市现仍有20多家木材加工企业,同时还有几十家作坊式的锯板厂,这些企业都在大量消耗森林资源,每年仅消耗阔叶树原木就达1万多立方米。有的加工企业业主受利益驱动,非法收购木材。此外,我市周边地区新上了较多的木制品生产企业,也对我市森林资源保护造成严重影响。

四是生产行为破坏森林生态问题突出。竹山垦复、竹林扩鞭采伐竹林中的林木,人为破坏了森林多样性环境;生产食用菌、烧炭砍伐阔叶林问题仍有发生,直接破坏森林资源。此外,非法开发茶山、果山,砍伐茶果山中的林木等问题仍禁而不绝,造成森林生态的破坏。五是非法开矿破坏森林植被问题突出。近段时间,一些人员假借探矿名义,未经任何环评等手续,在我市乡村到处随意开挖山体,并将弃石、弃土随意丢弃,有的甚至倾倒入河道,造成对森林植被、山体和河道的破坏,并造成环境污染。

六是群众不积极保护生态林问题突出。生态林、水源涵养林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上,由于禁止经营活动,林农从中受益明显减少。国家对生态公益林实行补偿政策,但由于受财力限制,目前补偿实际是管护性的补助,省上每亩每年补偿只有5.5元,与实际产生价值相差十几倍,林农得不到有效补偿,对林地划为生态林反应强烈,甚至出现抵触情绪。

上述六个方面的问题存在,客观反映出我市森林资源保护形势仍不容乐观。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上更高水平。为此建议:

1、努力增强群众保护森林资源的责任意识。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运用各种形式、渠道,广泛宣传《森林法》等森林资源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让我市人民充分认识到保护好森林资源,就是保护好我们自己的家园,使人人自觉承担起保护森林资源的使命。

2、着力限制对森林资源的消耗。一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积极推广使用沼气、煤炭、电能、太阳能和风能等能源替代薪材,减少农户,加工企业、餐饮业消耗薪材;二是消减木材加工企业,减少木材消耗量。对一些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粗制加工原木,尤其是阔叶木材的小型加工企业,要采取关停措施。对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含量的木制品加工企业,要鼓励以外购原料为主。严厉查处、打击加工企业非法收购木材。加强原木、薪材的运输管理,严厉打击盗伐、偷运行为,并禁止原木、薪材外流。同时,不再审批新上木制品加工企业;三是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变砍森林为看森林,努力从生态旅游中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加快发展非木质森林资源产业,鼓励扶持林下种植药用植物、野生疏菜、野生花卉、养殖禽类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3、完善生态公益林的管护措施。一是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逐步提高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标准,弥补林权所有者的一些损失。探索建立我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按政府和受益者一起合理承担的原则,来多渠道筹集补偿基金。补偿基金可来自:①各级财政补助资金;②从生态旅游的景点门票收入中提取的资金;③利用水资源产生收益中提取的资金。如开发水电站可从发电收入中提取;④社会各界捐赠的资金等。二是探索建立完善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按照有利于国家、集体和林农,有利于严格保护,有利于责、权、利统一等原则,探索、改革完善生态公益林的管护机制,切实管护好生态公益林;三是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完善林权流转和经营机制,提高林农管山、护林和造林的积极性,提高林农的效益,从而促进管护好森林资源。

4、改变传统不良的造林营林方式。严格限制采伐天然林,禁伐天然阔叶林。对人工林也应采取择伐,不可皆伐,禁止砍光炼山再造林。不能以发展新种竹类,新植其他林木为名,毁坏森林植被生态;不能以竹林扩鞭,砍光其它林木;不能以发展茶、果业,不论山地坡度陡缓,进行破坏生态植被。发展竹业应向低效疏林地、毛草山地发展,更不可剃光炼山新种竹类;发展茶果业应向缓山坡、毛草地、荒地、荒滩地扩展,切不可毁林种茶果,人为破坏植被生态。此外,林业采伐也应按照砍大留孝砍成留幼、砍密留疏、砍树留草的原则,进行科学采伐,不进行炼山造林。要逐年减少采伐量,逐步扩大造林。同时,采伐区应按科学定位不得超过45亩,采伐区之间距不得少于200米。

5、严厉打击破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的要求,密切协调,认真履职,加强检查,严格管理,及时掌握破坏森林资源的犯罪活动,全方位、多层面布控防犯网络,发现一起,打击一起,确保我市森林资源安全。对假借探矿名义,乱挖、乱採矿石,破坏山体、森林植被和河道的行为,要严厉惩处。禁止再开矿山。

6、建立森林资源保护责任制。一要建立森林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机构。形成联动机制,定期召开协调机构成员会议,分析形势,协调部门采取联动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二要落实保护责任制,各级各部门要明确责任目标,层层落实森林资源保护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有效的保护责任机制体系。各基层林业部门工作人员要分片包干、各负其责,建立护林队伍,加强巡查,责任到人。

第三篇: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效

浠水县社会保险局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效

在全省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活动中,浠水县社会保险局工作组进驻竹瓦镇东宝山村以来,在镇党委和人社局党委的领导和指导下,围绕建设秀美浠水、促进生态文明的要求,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扎实推进村庄环境整治,取得明显成效。

密切群众关系,激发群众热情。县社会保险局把“三万”活动作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建设秀美浠水的一个重要举措,切实转变职能,改进作风,以这一活动为契机,积极参与村支部大会,做好动员工作,鼓励党员干部带头,建设美丽家园,还深入村村户户,走访老党员、老干部,重点对特困户给予慰问,拉近和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也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参与秀美浠水建设的热情。

加强基础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保持农村环境整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心。近年来,我县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民群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农民群众对改变村庄环境面貌、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美好家园的愿望十分迫切。社会保险局工作组多方协调,积极争取,在全村修建了环村水泥道路的基础上,组织村民自筹资金,修平加宽8里长的水泥道路路肩,在道路的两旁还种上绿化树苗,并在主要路口安装路灯,方便村民夜间出行。

整治村庄环境,建立长效机制。切实帮助农民群众完善村庄基础设施,着力改善村容村貌,组织参与对村内主要道路两旁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进行清扫、清理,带动群众自发整治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家家都有垃圾桶、塆塆都有垃圾池、村里建有填埋场。协助村委会发挥保洁员的作用,强化管理,建立环境卫生的长效保洁机制和垃圾清运体系,促进农民群众文明习惯的养成,务求取得实效、保持长效。现在,东宝山村修建有垃圾填埋场1个、垃圾池8个、垃圾箱20个,配备垃圾清运车1台、专职保洁员3人。

县社会保险局工作组进驻竹瓦镇东宝山村开展“洁万家”活动取得了初步成效,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这只是我县开展“三万”活动的一个缩影。

(通讯员 乐铁松)

第四篇:2015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

青海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三章 保护与治理 第四章 保障机制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维护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推进生态文明先行区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生态文明,是指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为理念,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持续繁荣的社会形态。

本条例所称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为实现生态文明而从事的各项建设活动及其相关活动。

第三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 全省应当坚持生态保护第一,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优先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五条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规制度,坚持用严格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强化生产者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大幅度提高违法成本,依法制裁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第六条 生态文明建设应当坚持统筹规划、系统设计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生态保护建设工程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专项改革与综合试点相结合,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生态领域改革与其他领域改革相结合。

第七条 省人民政府负责领导、组织、协调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市(州)、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协调、实施本行政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明确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机构,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

第八条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应当发挥政府、公众、社会组织和市场的作用。

单位和个人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参与机制,完善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程序和保障措施,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共同参与和有效监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便利。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工作,普及生态文明知识,倡导生态文明行为,提高全社会的生态文明意识。新闻媒体应当为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每年六月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月。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计划。

第十二条 省人民政府编制全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市(州)、县级人民政府根据上级人民政府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应当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相衔接。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报同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实施。经依法批准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非经法定程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修改。

第十三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强化重要生态功能保育、资源集约激励和环境质量约束。

第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健全与功能区相适应、相配套的政策体系,优化调整空间利用结构,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优势互补,引导人口分布、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第十五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协调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关系,优化国土空间开发布局,促进国土生态环境改善。

第十六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的环境保护规划,强化大气、水、土壤和声环境监测监管,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力度,改善生产生活质量。

第十七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编制全省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等战略配置规划,科学配置、有效保护、合理使用水资源。

第十八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保护地建设规划和国家公园建设规划,丰富我省保护地类型,探索在适宜地区建立国家公园管理保护机制。

第十九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实施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规划、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规划、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柴达木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规划、黄土高原和东部干旱山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编制和落实各项工程实施方案。

第二十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明确新型城镇发展思路和布局,完善配套政策措施,加强城乡规划实施管理,落实城乡一体化建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全面推进美丽高原城镇、乡村建设。

第二十一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推进市县规划体系改革,开展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多规合一工作,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界限,实行空间用途管制。

第二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据循环经济主要评价指标,规划和调整本行政区域的产业结构,加快循环经济发展,扩大循环经济规模,构建以循环经济为主体的绿色产业体系。

第二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发展绿色能源,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绿色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发展绿色工业,逐步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和材料;发展绿色建筑,推行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提高新型节能建材使用比例;发展绿色交通,鼓励使用清洁能源交通工具。

第二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提倡环保消费,鼓励、引导消费者购买和使用节能、节水、再生产品,加快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消费行为。

第二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示范活动,将市(州)、县(区、市)、乡(镇)、社区、村社、单位、家庭创建活动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第三章 保护与治理

第二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生态文明建设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实行严格的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对划入生态保护红线的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区域实行严格保护,严禁破坏。

未达到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目标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限期达标规划,并采取措施按期达标。

第二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处理好生态文明建设和保障群众利益的关系,发挥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妥善处理禁牧搬迁和生态移民后续问题,发展生态型产业,增强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使群众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受益者。

第二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从严控制建设用地,清理处置闲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第二十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土壤环境,建立土壤环境监测网络,防止污染物侵蚀土壤,对受污染土壤的使用进行风险评估,修复污染耕地和场地。

第三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草原保护与治理,健全基本草原保护制度,推进发展生态畜牧业,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开展退化草原综合治理,科学利用草原资源,增加草原植被覆盖度,恢复和巩固草原功能。

第三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开展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强化林地管理,严格征占用林地程序,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加强封山育林,扩大森林面积,科学发展林下产业,有效增强森林碳汇。

第三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湿地保护,开展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落实湿地封育措施,实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恢复湿地植被,扩大湿地面积,保持湿地自然特征,防止湿地功能退化。

第三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开展沙化土地和水土流失治理,开展荒漠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和风沙源区治理,划定沙化土地封禁保育区,强化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防止人为新增水土流失。

第三十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本行政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采取有效措施,使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未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编制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并按照规划的期限,实现限期达标。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落实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的红线控制指标,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第三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水环境质量负责,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安全,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使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未达到国家水环境质量标准的重点流域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限期达标规划,并采取措施按期达标。

第三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本行政区域内的矿山生态环境监测和调查评价工作体系,完善矿山开采的生态环境治理和恢复保护制度,指导、监督采矿权人依法保护矿山环境。

第三十八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本行政区域内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工作,加强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第三十九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制定限制和禁止发展的产业目录,实行严格的产业准入和环境标准,提高生态环境准入门槛,新上产业项目必须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禁止引进、新建、扩建和改建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境准入条件的产业、企业和项目。

第四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协调工作机制,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建立高原生物资源数据库,强化对青藏高原典型生态系统特有珍稀物种保护,防范外来入侵物种对本省生态环境的危害。

第四十一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提高城乡人居环境质量。

第四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适度控制旅游规模和人文景点建设,严格保护自然生态、地质遗迹和历史文化遗存。

第四章 保障机制

第四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协调机制,积极推进生态环境跨流域、跨行政区域的协同保护,研究解决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四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评价考核机制,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作为各级政府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对禁止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不进行地区生产总值考核。

第四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第四十六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对水域、森林、山岭、草原、耕地、湿地、荒地等自然生态空间进行统一确权登记,形成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第四十七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水资源、环境容量和草原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有序实现河流、湖泊、草地休养生息。

第四十八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逐步构建全面稳定有效的生态补偿机制。鼓励探索运用区域合作、市场运作等形式,建立地区间横向生态补偿制度。

第四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节能减排降碳目标逐级分解,落实到下一级人民政府,并制定严格的计划和目标,作为对下一级人民政府考核的重要内容。

第五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严格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制度。对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种类控制指标或者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并向社会公布。

第五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行节能量、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第五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加大投入力度,通过预算安排、专项资金整合、财政贴息、投资补助、减免行政收费等方式,支持生态文明建设,发挥公共财政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导向作用。

第五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创新投融资模式,探索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吸引、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生态保护基金、企业和个人捐助、国际组织和国外政府援助等多种形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在信贷融资等方面支持生态文明建设。

第五十四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快自然资源及其产品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状况、资源稀缺程度、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和修复效益,积极推进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

第五十五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支持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科技研发和新技术、新成果的应用推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省内外有实力的组织和个人,参与科技攻关和管理创新。

第五十六条 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将生态文明建设内容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培训机构教学计划,加强生态文明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智力引进。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应当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相关领域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研发。鼓励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第五十七条 全社会应当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化。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强化人民群众的资源节约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生态忧患意识,提高生态文明素养,树立正确的生态伦理道德观。

第五十八条 省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生态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警机制和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制定预警方案。对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辐射环境、固体废物、森林资源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等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布。环境受到污染,可能影响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时,依法及时公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预案。

第五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生态资源破坏、环境污染有奖举报制度,鼓励社会各界依法参与和监督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第六十条 司法机关应当坚持公正司法,依法惩处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单位和个人。法律援助机构依法为环境污染受害人提供法律援助。

第六十一条 国家机关、新闻媒体、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基层自治组织,应当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六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报告生态文明建设目标完成情况,依法接受监督。

第六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所属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督促相关部门和地区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职责,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目标。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规范生态保护行政执法工作,建立和完善独立进行环境监管和行政执法制度,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第六十四条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办理生态环境诉讼案件或者参与处理环境事件,可以向行政机关或者有关单位提出司法建议或者检察建议,有关行政机关或者单位应当在收到建议之日起六十日内书面答复。

第六十五条 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社会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六十六条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应当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闻舆论监督,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自觉接受新闻媒体的监督。

第六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生态文明建设信息发布机制,定期将空气、水和土壤信息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环境监管和执法信息、污染减排信息、环境违法行为信息等向社会公开。突发环境事件应当及时向社会通报。

第六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进行涉及公共利益的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决策时,应当通过听证、论证、专家咨询或者公示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接受公众监督。

第六十九条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行为,有权向负有监管职责的部门举报。

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发现负有监管职责的部门不依法履行职责的,有权向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举报。

第七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可以聘请热心公益的公民,担任生态文明建设监督员,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意见建议,发现、劝阻、报告违反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行为。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十一条 按照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追究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十二条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主管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责任的;

(二)应当依法公开生态文明建设信息而未公开或者弄虚作假的;

(三)对生态文明建设违法行为进行包庇的;

(四)未依法实施监督管理的;

(五)无正当理由不接受监督的;

(六)未依法及时受理检举、投诉和控告或者不及时进行调查处理的;

(七)其他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

第七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从事损害生态环境保护活动的,由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整改,恢复原状,没收违法所得,对个人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以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

第七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行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七章附 则

第七十五条 本条例的配套规定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七十六条 本条例自2015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文华

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3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在工业文明时代,人类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为人类提供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由于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及其特有的制度建设,造成了以疯狂追求利润为目标,以残酷竞争为手段,以鼓励消费和奢侈浪费来维持生产规模,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来维持社会繁荣。长期以来,人们把自己看成是自然的主宰,并在人定胜天的指导下肆意地向自然索取和破坏,导致了自然资源的耗竭,生态系统的退化,环境污染的加剧,城乡差别和贫富差距的加大,并使得社会冲突和不稳定因素增加,给人类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生存发展问题,引发了深刻的反思。

中国是宣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早的一个发展中国家,不同行业、不同地方也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我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又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对于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生态文明是一种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为法则,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明。一般来说,生态文明包括生态产业、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生态文化4方面内容。以发展经济为主的生态产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强调发展模式的转型,强调产业结构的调整,建设可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保障体系;生态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制约因素,着眼于建立稳定、和谐、高质的生态环境体系,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体系;人居环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外在直接表现,推进生态人居建设,努力建设优美舒适、协调和谐的人居环境;生态文化是实现生态文明的保证,建设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念以及管理体制。

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以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复杂的结构和生态过程,以及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等多种功能,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居质量、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其他自然或人工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2009年温家宝总理指出,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森林生态系统的保育与可持续经营不仅可以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在生态文明的创建中具有重要作用。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保护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环境”起着决定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中国的林业建设工作正在扎实推进,取得了很好成绩。林业建设是一个包括育种、造林、抚育、利用等一系列林业技术,以及政策、法令、文化等一系列社会因素的复合系统工程。为使这项工程能够更好地进行下去,本文就以下5方面的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和建议。

(一)把林业纳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框架

作为区域生态系统中具有自净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在保护人体健康、调节生态平衡、改善环境质量、美化城市景观等方面具有其他基础设施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解决水、土壤、生物多样性问题的重要手段,森林生态系统的保育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作为一个典型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整合生态建设、生态产业和生态文化,通过3个要素的耦合最终实现生态文明。应当把林业建设纳入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框架中。

(二)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开展育林和造林工作

中国地形复杂,生态系统多样,呈现出物种丰富、类型多样的森林植被。对现在保存的天然林和珍贵物种的保护,应是林业建设的首要任务。

对于造林工作,应因地制宜,效法自然。要充分综合考虑造林区域的自然地形、地貌、水文、植被以及历史背景等,优先保护好原有的地带性森林植被和水体,依地就势,突出乡土植被的地位和作用,关注植物组合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

同时,应按照功能分区,规划布局不同主导功能的森林。比如在河湖渠等水网沿岸加强水岸林建设,发挥防洪固堤、净化水质、改善土壤等功能;在城市内部和城郊结合部,结合季风、路网和水网等特征,加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城郊隔离带建设,保证城市空气畅通,改善环境污染。

(三)进一步探索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途径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统一。中国的林业建设在这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

1.对森林的保护要从简单的、被动的、封禁式的保护转变成科学、合理和积极的保育。除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外,对一些公益林和防护林可以进行森林可持续经营。这样不仅能提高林区的职工和林农的收入,同时对森林的生长、发育以及减少病虫害和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2.提升森林资源质量,改善森林的木材蓄积能力,特别是提高次生林的质量是林业建设的当务之急。近年来,我国森林数量有了明显增长,但是造林质量不高,低质低效林比重较大,特别是天然次生林或飞播造林区的幼林质量较低。目前应以低效林的提升改造为核心,主动将低质林的单纯保护转化为积极经营。

3.积极探索解决林业生产的长期性和群众改善生活的急迫性之间矛盾的道路。林业漫长的生长周期,使其对农村致富来说似乎是远水不解近渴。针对这一问题,除了优化造林的树种选择、加强培育管理外,还须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功能,促进林业的多功能发展, 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开展农林复合经营。

(四)科学核算森林价值,加快生态补偿试点

林业效益不仅体现在木材的价值上,还体现在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的各种服务的价值上。森林生态系统不仅提供木材、药材等产品,同时更重要的是提供众多的生态系统服务,如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人体健康、美化景观等。然而后者的价值很大一部分都未能进入市场而得到实现,只有通过适当的措施将森林生态系统效益的外部经济性内部化,部分或全部地实现生态效益的价值,才能更好地加强森林的可持续经营能力。目前需要加快森林生态补偿的探索,在整合现有的多项补偿体系的基础上,按照不同的森林类型,考虑营造林的直接投入以及为了保护森林生态功能而放弃经济发展的机会成本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效益,同时考虑地域因素、林种、树种、造林方式、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等,因地制宜,逐步实现森林生态补偿。

(五)加强科学研究,为林业建设提供支撑

林业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持续投入。目前我国森林建设的技术含量仍较低,生产周期长,经营相对粗放。因此,应尽快构建森林工程科技支撑平台,开展相应的研究。重点开展优良珍贵乡土树种、木本油料植物筛选及繁育、现代苗木设施技术与配套产品开发、有害生物防控、林地生产力提升等关键技术创新,全面调研、系统总结不同地区发展林下产业和农林复合经营方面的类型、模式和可持续经营的途径,通过示范工程和示范基地,对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与有效整合,对科技成果进行组装配套和集成创新,发挥其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同时,加强森林监测与评价,开展全球变化响应与对策的研究, 让森林在建设美丽中国和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0121226

下载如何促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促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漾月街道是2013年12月师宗县行政区域划分调整后新成立的街道,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 “绿色漾月、和谐漾月、法治漾月”......

    简述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必要性

    简述生态文明法治建设的必要性。 1、是生态发展的客观需要。 2、是实现生态和谐的重要手段。 3、是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保障。 4、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内容。......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五篇范文)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浙江省临海市涌泉镇创建中国绿色名镇交流材料 涌泉镇位于浙江省临海市东南部,是中国优质柑桔基地乡镇、浙江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强镇......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5篇)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 【摘 要】在生态文明法制体系中,生态保护司法审判机制是关键的组成部分,对于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在生态保护司法审判机制方面,贵阳市积极探索......

    加强公共机构节能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公共机构节能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焦焕成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习近平同志指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要大力节约集约利用......

    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以基层党组织建设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深入学习和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是各级党组织和......

    保护饮用水水源地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保护饮用水水源地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将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作为我省战略定位之一,要求坚持“生态立省、环境优先”,“......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来源:省发改委研究室 发布日期:2011年5月31日 今年以来,我市在前几年坚持实施生态立市战略部署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率先在全国编制了《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