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4 04:16: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第一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浙江省临海市涌泉镇创建中国绿色名镇交流材料

涌泉镇位于浙江省临海市东南部,是中国优质柑桔基地乡镇、浙江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强镇、浙江省省级生态镇和“浙江省十大电视助推特色乡镇”之一。全镇面积99.5平方公里,5.2万人口。自然环境优美,区位优势明显,是中国无核蜜柑之乡临海主产地。

历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环保等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我镇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治、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按照“绿色名镇”的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以生态为品牌,以创建为抓手,以和谐发展为目标,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将涌泉建成“青山绿水环抱,园村浑然一体”的绿色生态新农村。我镇的主要做法是:

一、健全组织,明确目标,加大创建工作力度

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绿色名镇”创建工作,将它作为提升涌泉整体形象和竞争力的关键工作来抓。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创建工作进行周密安排与部署,力求做到人员到位、措施到位、效果突出。

首先,成立领导小组。为了便于统一指挥,我镇采取“绿色名镇”和“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两项创建工作一套班子领导的组织方式,由党政一把手任组长,分管工业、城建、环保、农业、宣传的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并抽调相关职能部门、办公室人员设立创建办公室,统一协调,确保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

第二,科学制定规划。我镇于2004年制定《涌泉镇生态镇建设总体

规划》,预计通过10余年努力,通过绿色经济建设、生态人居建设、景观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化培育等四方面工作,逐步建成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和谐、小康社会。围绕这一总体目标,进行了具体的细化和分工,制定了《涌泉镇83省道沿线村庄整治方案》、《工业企业废水达标整治方案》、《加强山林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方案》等,将生态文化理念体现在各项工作中,逐步推进全镇生态建设。

第三,强化责任意识。坚持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制度,每年都与各村、各部门、各企业签订《责任状》。我镇还将有关生态建设的有关工作作为年度重点工作、重点工程来抓,每个项目都有班子成员作为责任联系人,坚持项目上墙公示,定期汇报进度,限期办理完结,做到“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责任化”,有效推进生态建设项目的落实。

二、加强宣传,广泛发动,营造创建工作氛围

一是努力扩大宣传的覆盖面。围绕“生态文明”这一主线,通过各种大小会议、宣传车、标语、横幅、公告栏、广告牌等方式,加强对镇内群众的宣传教育,使他们加深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自觉做到保护生态资源,维护环境卫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建设工作中来,形成全民齐创建的良好氛围。

二是组织开展生态环保教育活动。利用“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保护日”等纪念日期间,组织开展各类生态教育主题宣传活动。今年6月份,我镇组织了“环保大签名”活动,镇妇联组织开展了“和谐家庭”评选活动,使农民群众在寓教于乐中提高对生态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三是结合产业特色展开宣传。做好柑桔文化的宣传文章,成功举办了三届“临海(涌泉)中国无核蜜桔节”、摄影展、百名儿童画桔乡等活动。同时,邀请中央、省、地、市等各级媒体到涌泉实地考察,通过媒体提高

涌泉知名度。今年,我镇被评为“浙江十大电视助推特色乡镇”,争取到浙江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小强为我镇的代言人,通过浙江电台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我镇还组织了两次“全省晚报看涌泉”采风活动,各地晚报都对涌泉进行了整版的系列报道。

三、集中精力,因地制宜,形成创建工作合力

1、抓源头。一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布局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的发展思路,合理进行产业选择和企业调整,在全镇形成三大发展区块,既:管岙区片发展船舶修造产业,玉岘区块发展机械电子产业,镇区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对新引进的企业进行严格的“环评”审查,做到引资不引污,从“入口”中防止不合格企业在我镇落户。今年以来,我镇新引进的工业项目中没有1个存在环保问题。二是严格控制山林开垦,保护自然植被。制定《开垦山林工作制度》,严禁在风景区内、公路沿线、山林坡度超过25度的地区开垦,并执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巡查报告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确保绿化面积。对已开垦的山地,通过采取播种草籽、改进种植方式等手段防止水土流失。三是切实抓好污染源普查工作,为有效治理污染源头提供准确资料。对污染型企业实行停产、停业、撤并、迁移等措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重整治。以“村容整洁”为目标,开展了系列环境卫生整治活动,镇财政累计投入2500余万元。一是出台补助政策。包括保洁员工资、污水处理池、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赤膊墙整治等,极大地调动了各村开展整治工作的积极性。如对各村的卫生保洁员工资按总人口每人4元补助,公共厕所每座1万元,污水处理池补助5万元等。至目前,已对各村发放各类奖补160多万元。二是做好卫生保洁。各村都配有3到5名清扫员,负责村内卫生的日常保洁工作。此外,我镇还聘请了6名保洁员

对镇区的保洁和全镇的垃圾集中清运工作进行外包,仅此一项每年就投入40多万元。三是完善基础建设。积极开展“园林村”、“整治村”创建活动,目前,我镇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22.6平方米,90%的村实现道路硬化,50%的村已通过园林村、整治村验收,其中外岙村被评为全国绿色小康示范村,梅岘村被评为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近两年来,我镇还投入近2000万元开展了重点设施建设,实现了镇区、管岙、玉岘三处关键路段的路灯亮化;对一些重点河道、危险水库进行了疏浚、修建;新建了防洪坝、垃圾处理站、污水处理池等,使集镇面貌得到彻底改善。

3、引科技。紧紧依靠科技,大力发展效益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重点加强了示范基地建设,我镇现建有浙江省农科院“院地合作项目柑桔科技示范基地”、忘不了科技示范园、国家“优质柑桔生产技术”引智成果推广示范基地等近10个。通过基地试验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大棚栽培、农药减量控害、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已被当地农户普遍应用。我镇还积极联系商检部门,对农产品进行综合检测,自觉接受农产品质量安全准入机制检验。率先开展了“三位一体”服务体系建设,农业科技和信息服务得到了加强,以合作社为基地,以农业科技专家为主体,经常对农户进行柑桔种植、农药使用方面的技术指导培训。我镇还建有一支专业的农技服务队,常年为农户服务。

我镇在创建中国绿色名镇工作上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仍不满足于现状。下阶段,我镇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中心,健全机制,多管齐下,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篇:加快生态林业建设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加快生态林业建设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标志着林业建设以经济效益为主向以生态效益为主转变。随着国际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和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人们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到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关系,认识到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所起的支撑作用。林业承当着改善生态,发展经济的双重使命,具有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两型社会”的新形势下,我市必须将生态林业建设摆在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针对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应对措施,实现林业又好又快发展。本文就如何加快生态林业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谈几点看法。

1.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发展林业要立足于增加资源、改善生态,满足全社会人们在物质、文化、生理、心理、交往等方面全面发展对林业的需要。同时在林业发展中注意解决包括农民在内的生产经营者的收入问题,保护合法权益,解决广大林业干部职工增加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问题,特别是解决贫困林场、森工企业和自然保护区贫困职工的脱贫以及基本设施建设问题。要让林业建设的主要依靠力量也步入小康社会建设的行列。

2.逐步探索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要结合本地主体功能区划工作,建立并逐步增加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的专项转移支付规模,重点支持这些区域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和提高、对从事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农牧民生活补偿。切实解决好生态补偿标准、具体补偿方式、补偿资金来源、补偿额度、补偿的公平性等关键问题,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投入生态补偿的积极性。

3.加强生态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要抓好森林博物馆、标本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林业科技馆、城市园林等森林文化设施建设,保护好旅游风景林、古树名森和纪念林。开发森林文化产业,弘扬生态文明,普及生态和林业知识。为加快生态林业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好的环境。

4.要加大人工林培育实现战略目标转移

我国现有的16亿多亩天然林,大部分处于大江大河源头,在维护国土生态安全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其生态价值无可估量,采取强制性措施保护这些宝贵的天然林资源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停止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木材供给随之减少,而需求还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增加,矛盾相当尖锐。必须正视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及其他依托森林的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在加快生态建设的同时,重视产品生产。要保护我国的天然林资源,就必须对我国森林利用结构和发展模式进行重大调整,加大人工林培育,逐步实现由采伐利用人工林替代采伐利用天然林,解决木材供需平衡矛盾,真正保护好天然林。充分利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木材及其林产品市场潜力大、农村富余劳力多、山地面积大、社会资金充裕的有利时机,通过政府宏观调控,结合市场选择,按照不同所有制经济承担的不同职能,实施分类经营,鼓励私人部门发展高投入、高收获的工业原料林及其他林产品,用较少的局部的林地换取全局的生态效益。

5.依托科技进步,服务生态林业建设

大力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努力提高重大林业工程科技含量,进一步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其主要发展思路为:一是优良树种、品种推广。推广生长快、抗性强、材质好的三倍体毛白杨,经济价值高的薄皮核桃,果大无刺、产量高、品质好的大果沙棘,抗寒强的紫果云杉和耐旱、耐寒、生长快的小叶杨造林。二是育苗技术推广。推广容器育苗、祁连圆柏扦插育苗、地膜覆盖育苗等技术。三是综合配套技术推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GGR处理各类造林苗木,配套推广杨树伐根嫁接技术、固体水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技术、汇集径流整地造林技术等。

6.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预防,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以森林保健为中心,以监测预警、检疫御灾、应急救灾为主体框架,通过完善和配备先进的预防体系设备,运用高新的预防技术和手段,形成快速准确的信息采集、传递、处理和决策的体系,达到对林业有害生物的全方位监测、有效防御和及时处置。遏制林业有害生物危害蔓延的趋势,逐步实现林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其建设思路为:以无公害防治为主,并逐年加大生物防治比例,在控制原发生面积的基础上控制成灾率。

7.多渠道筹措林业生态建设资金,为生态林业建设提供支持

坚持国家、地方、集体、个人一起上,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措林业生态建设资金。积极争取和实施好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建设项目。积极争取外资(贷款和赠款)开展林业生态建设。国家预算内资金、财政支农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的使用,要把林业生态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统筹安排。按照“严管林、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管好用好林业生态建设资金。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建立和完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各类投资主体向林业生态建设投资。坚持“谁造谁有,合造共有”政策,调动广大群众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8.森林火灾预防,做到未雨绸缪

健全地区、县、乡、村、国有林场5级防火指挥管理体系,保证森林火灾防治的政令和重要的信息畅通、预防和救助工作顺利开展;建立森林火灾预测预报、监测体系,为地方政府做出火灾防治决策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建设完善森林火灾救助体系,配备所需的森林火灾救助队伍、技术手段、装备和物资,保证在发生森林大火时,能够做到及时供应、补充和调配防火物资,从而减轻因森林火灾发生而导致的森林资源的损失,以达到保障森林资源安全和森林功能正常发挥的目的。其建设思路为:新建县级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和国有林场森林防火管理站,配备林火监测系统设施设备。

第三篇:如何促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

如何促进生态文明法治建设

更新时间:2014-10-29 22:10 来源: 作者: 阅读:1945 网友评论0条

摘要: 另外,加快环境立法进程,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给绿色企业支撑。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污染防治技术的科研和应用,保护绿色生产的知识产权,修订《清洁生产促进法》等环境资源法。明确生产企业对生产的产品的回收义务,如借鉴日本3R做法。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于10月在北京召开,会议将研究讨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议题。怎样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的法制建设,环保部门应当高度重视,未雨绸缪。四中全会的召开,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实施,必将为生态环境法治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环境保护部政法司会同政研中心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就“依法治国与生态环境法治建设”议题进行探讨。

环境保护部政法司司长李庆瑞表示,如何在环保领域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如何在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进一步推动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经济增长模式绿色转型,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环境管理战略转型,这些重大议题,环保部门应当高度重视,未雨绸缪,做好筹划,及早准备,为迎接四中全会召开和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奠定思想基础。

参会的各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围绕如何利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发表了意见。

正确认识环境法治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

“法”的对立面是按潜规则办事、按长官意识办事

“依法治国的法是统称。其对立面不是政策,政策是明规则,也属于法的一部分。依法治国中的‘法’的对立面应是按潜规则办事、按长官意识办事。”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说。依法治国中强调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就是下一步推进环境法治建设的方向。

环境的公益性决定了必须要通过立法去界定环境资源的产权;环境形势的严峻性决定了需要严格的法制去改善;环保的基础性决定了只有通过严明的政策法规,才能约束其他领域。

“环境法被视为部门管理法,得不到必要的尊重和敬畏,执行中缺乏地方政府和其他部门的配合,这种状况必须纠正。只有通过环境法调整资源开发等行为,强化对地方政府和产业主管部门的制约,才能提高环境法治意识,改善环境执法处境。” 清华大学教授王明远说。他提出,法治要从工具和手段,上升为价值和目的。

夏光指出,从成效角度讲,环保部门非常重视相关法律,法治思维比较强。但我国环境法治还远未达到“价值和目的”的地位,甚至作为“工具和手段”都仍存在一些问题。

对我国环境法治的现状,夏光概括为:缺、短、小。

“缺”是指法治领域的立法相当缺乏,尤其按照党中央改革要求,很多没有变成法律法规。

“乱”是指执法乱象多,包括执法不作为、乱作为、背黑锅等,总体评价环保系统的公信力不是很强。

“小”是指司法系统在环保中的作用小,司法资源有限,导致法院不愿受理案子,参与环保积极性低。

华北环保督查中心副处长刘传义则认为,在目前的法治环境下,主要困难是环境执法难、不到位。一是环境执法说的多做的少,很多环境执法机构还是参公单位,执法制约多。二是自身问题多,人员素质不够。

在环保领域践行依法治国方略,要理顺法与政策的关系,软法硬法都要落实。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珂建议,借鉴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环境基本国策立法具有特殊地位,主要管政府,各州法律法规都要服从它。

环境立法要既“硬”且“良”

专业化、综合化的环境法需要大量授权立法及配套立法

环境法呈现高度专业化、综合化特点,包括行政管理、民事侵权、国际合作等方面内容,需要大量授权立法及配套立法。

要在依法治国的战略中推进法治建设,夏光认为,首先要明确未来环境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用法来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法要一方面坚持环境优先、保护优先,一方面坚持经济和环境协调,改善环境质量、优化经济发展。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灿发认为,依法治国,要完全依法办事,解决以权压法、以人代法。在环境法方面,要改变环境法是软法的现象。在过去几年中,环境刑事犯罪责任追究获得了很大进步,未来要使环境法更加硬起来。

他建议,制定“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法”,将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方针政策制度都纳入其中,之后制定其他法律时,都要考虑此法。“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法”由环保部门协同其他部门参与立法。在这个法律下,应包括自然资源法、生态保护法、环境保护法三大法律。具体的立法需围绕完善这些体系,两条腿走路,一条是综合性的立法,另一条是具体法律的制定。如自然保护区法、湿地保护法,化学品管理法、电磁辐射管理法、生态损害补偿修复法、民事环境损害赔偿法(包括健康损害)、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法等。

周珂则认为,生态文明法治建设,首先必须落实“保护优先”原则。我国生态保护主要借鉴俄罗斯,生态法与自然资源法是一体两面,自然资源法注重开发利用,生态法强调保护优先,用生态保护对冲资源利用的负面效应。保护优先不仅仅是环保部门的事,在生态保护领域,尤其是资源开发利用都应当适用这一原则。

二是要明确地方政府环境责任,要从管理法向责任法转变。过去的《环保法》是管理法,主体是管理者与相对人,修订后的《环保法》向责任法转变,突出规定政府责任,这需要逐步落实。

刘传义结合基层执法经验强调,环境立法要注重配套细则规定。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罗丽提出,要进一步完善《环保法》和单项法的衔接修改。

判断环境合法的标准,离不开时间空间背景。同一行为,在北京属于违法,在甘肃可能属于合法。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胡静和刘传义都提醒,要给予地方环境立法充足的空间。

除了制定新法,对于不合时宜的旧法也应当及时进行排查和清理。北京市环保局法规处调研员相华林提出,清理、修订和《环保法》不相符的政策法规是十分必要的。

他建议可以借鉴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做法,从国家层面发通知,要求国家各部委和地方政府对本部门本级政府的政策、法规进行清理,定期提交清理报告。

环境执法要“按章不按长”

执法者以法律为依据,而不是按领导意志办

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推动环境法治建设,不只是立法的问题。环境执法要有独立性,才能保证公平正义,才能保证法治而不是人治。

法治有两方面涵义:一是法律正当,立法是良法;二是法律至上,即法律说了算。环境独立执法,即执法者以法律为依据,而不是按领导意志办,“按章不按长”。张居正说:“车之不前也,马不力也,不策马而策车,何益?” 执法者有积极性,才可以激活法律。

胡静认为,调动环境执法人员的积极性,需要职业保障,即严格执法不需要付出个人代价。

王灿发则建议,建立独立的执法监督机制,如制定环境督查条例、设立独立执法机构,监督各个环保部门。“应强调独立环境监管和执法,环保部门可以不是独立的上下体制,但是执法和监管可以垂直管理。”王灿发说。

胡静同时提出,环境行政要合法合理。环境保护的行动方案,要有上位法依据,设立的目标要现实,标准要基于现有经济技术条件,让企业跳一跳摸得着,否则实施不力会牺牲法的尊严。

另外,环境执法应当增强依法行政意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艳芳提醒,随着公民权利意识增强,行政决定没有法律依据、不依照法律程序,可能被认为不公平甚至寻租,环保部门可能因此成为被告。

对于环境执法的方式创新与改革,专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夏光建议,增强执法力量,形成强势环保状态,增加社会公众的力量,让人民群众成为耳目。

胡静也建议,公众参与执法要放开。环境保护有三方主体,政府(环保部门)、企业和个人。政府与个人联手,向社会公开环境信息,让个人充当环保部门的耳目,允许个人提出环境公益诉讼,对执法有好处。

罗丽建议,对于信息公开、公众参与、政府责任等制度的落实,要增强法律强制性,避免流于形式。

李艳芳建议,环境执法部门要与检察院、法院相配合。如意大利最高行政法院首要职责是为政府提供行政咨询,协助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环境司法要发挥制约监督作用

环境执法要与司法相衔接,强化对政府的约束

司法支持、加强、补充行政执法,并在某些方面发挥制约监督作用。“环境执法要与司法相衔接,应强化环境审判、推进公益诉讼,包括行政诉讼,强化对政府的约束。”王明远说。

日本司法制度在环境法的实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针对民事赔偿建立了迅速救济机制,当地居民通过行政诉讼对道路、火电等建设行为进行合法性监督,值得借鉴。

这种司法能动性的发挥对于监督、制约环境执法很有效果。胡静说,法院实行能动司法,不是法官主动找案子,而是加强司法审查,不仅审查行政决定的合法性,而且审查其合理性。能动司法还影响了立法和行政,如日本法院通过公害审判推动了环境损害赔偿立法,我国环境法庭通过发布禁止令介入了环境执法。环境法庭专业能力加强后,甚至可能开展对环评、排污许可决定的合理性审查。

除此之外,环境案件的受理也应该受到重视。王灿发和相华林都强调,要明确法院对案件的受理范围,大力推动司法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用法治方式推进绿色转型

经济增长模式也要符合环境基础法的要求

目前,一些地方还存在盲目投资、产能过剩、盲目开发、填海挖山等与可持续发展相违背的发展方式,某些地方政府领导的决策行为仍需对其进行约束。

相华林提出,要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严格约束地方政府的投资政策和产业政策,严格进行项目环评和规划环评,逐步推进政策环评,彻底扭转GDP至上意识,真正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

另外,加快环境立法进程,在税收、信贷等方面给绿色企业支撑。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污染防治技术的科研和应用,保护绿色生产的知识产权,修订《清洁生产促进法》等环境资源法。明确生产企业对生产的产品的回收义务,如借鉴日本3R做法。

第四篇:关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议案

议案参考范文:

党的xx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措施。我市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虽与周边县(市、区)相比总体上要好些,但随着我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森林资源质量下降,生态环境退化问题已凸显,对我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不利影响。主要体现有如下六个方面问题:

一是社会破坏森林植被问题突出。火烧山、盗伐林木、造林炼山、非法占用林地等问题的发生,危害了我市的森林植被安全,造成水土流失。

二是农民群众消耗森林资源问题突出。据有关部门测算,全市3.5万户农户大部分使用薪材做燃料,户平均年烧柴5-6吨,累计年消耗薪材15万吨以上。加上烤烟、茶叶加工、餐饮业用柴等,全市年用柴消耗森林资源达20万立方米。且大部分薪材都是阔叶树幼林。三是加工企业消耗森林资源问题突出。虽然我市工业耗材与往年比较,有较大减少,近年每年林业部门采伐指标在缩减,但全市现仍有20多家木材加工企业,同时还有几十家作坊式的锯板厂,这些企业都在大量消耗森林资源,每年仅消耗阔叶树原木就达1万多立方米。有的加工企业业主受利益驱动,非法收购木材。此外,我市周边地区新上了较多的木制品生产企业,也对我市森林资源保护造成严重影响。

四是生产行为破坏森林生态问题突出。竹山垦复、竹林扩鞭采伐竹林中的林木,人为破坏了森林多样性环境;生产食用菌、烧炭砍伐阔叶林问题仍有发生,直接破坏森林资源。此外,非法开发茶山、果山,砍伐茶果山中的林木等问题仍禁而不绝,造成森林生态的破坏。五是非法开矿破坏森林植被问题突出。近段时间,一些人员假借探矿名义,未经任何环评等手续,在我市乡村到处随意开挖山体,并将弃石、弃土随意丢弃,有的甚至倾倒入河道,造成对森林植被、山体和河道的破坏,并造成环境污染。

六是群众不积极保护生态林问题突出。生态林、水源涵养林其价值主要体现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上,由于禁止经营活动,林农从中受益明显减少。国家对生态公益林实行补偿政策,但由于受财力限制,目前补偿实际是管护性的补助,省上每亩每年补偿只有5.5元,与实际产生价值相差十几倍,林农得不到有效补偿,对林地划为生态林反应强烈,甚至出现抵触情绪。

上述六个方面的问题存在,客观反映出我市森林资源保护形势仍不容乐观。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上更高水平。为此建议:

1、努力增强群众保护森林资源的责任意识。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运用各种形式、渠道,广泛宣传《森林法》等森林资源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让我市人民充分认识到保护好森林资源,就是保护好我们自己的家园,使人人自觉承担起保护森林资源的使命。

2、着力限制对森林资源的消耗。一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积极推广使用沼气、煤炭、电能、太阳能和风能等能源替代薪材,减少农户,加工企业、餐饮业消耗薪材;二是消减木材加工企业,减少木材消耗量。对一些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粗制加工原木,尤其是阔叶木材的小型加工企业,要采取关停措施。对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含量的木制品加工企业,要鼓励以外购原料为主。严厉查处、打击加工企业非法收购木材。加强原木、薪材的运输管理,严厉打击盗伐、偷运行为,并禁止原木、薪材外流。同时,不再审批新上木制品加工企业;三是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业。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变砍森林为看森林,努力从生态旅游中增加农民收入;四是加快发展非木质森林资源产业,鼓励扶持林下种植药用植物、野生疏菜、野生花卉、养殖禽类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3、完善生态公益林的管护措施。一是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制度。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逐步提高生态公益林的补偿标准,弥补林权所有者的一些损失。探索建立我市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按政府和受益者一起合理承担的原则,来多渠道筹集补偿基金。补偿基金可来自:①各级财政补助资金;②从生态旅游的景点门票收入中提取的资金;③利用水资源产生收益中提取的资金。如开发水电站可从发电收入中提取;④社会各界捐赠的资金等。二是探索建立完善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按照有利于国家、集体和林农,有利于严格保护,有利于责、权、利统一等原则,探索、改革完善生态公益林的管护机制,切实管护好生态公益林;三是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完善林权流转和经营机制,提高林农管山、护林和造林的积极性,提高林农的效益,从而促进管护好森林资源。

4、改变传统不良的造林营林方式。严格限制采伐天然林,禁伐天然阔叶林。对人工林也应采取择伐,不可皆伐,禁止砍光炼山再造林。不能以发展新种竹类,新植其他林木为名,毁坏森林植被生态;不能以竹林扩鞭,砍光其它林木;不能以发展茶、果业,不论山地坡度陡缓,进行破坏生态植被。发展竹业应向低效疏林地、毛草山地发展,更不可剃光炼山新种竹类;发展茶果业应向缓山坡、毛草地、荒地、荒滩地扩展,切不可毁林种茶果,人为破坏植被生态。此外,林业采伐也应按照砍大留孝砍成留幼、砍密留疏、砍树留草的原则,进行科学采伐,不进行炼山造林。要逐年减少采伐量,逐步扩大造林。同时,采伐区应按科学定位不得超过45亩,采伐区之间距不得少于200米。

5、严厉打击破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打防结合、标本兼治的要求,密切协调,认真履职,加强检查,严格管理,及时掌握破坏森林资源的犯罪活动,全方位、多层面布控防犯网络,发现一起,打击一起,确保我市森林资源安全。对假借探矿名义,乱挖、乱採矿石,破坏山体、森林植被和河道的行为,要严厉惩处。禁止再开矿山。

6、建立森林资源保护责任制。一要建立森林生态环境保护协调机构。形成联动机制,定期召开协调机构成员会议,分析形势,协调部门采取联动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二要落实保护责任制,各级各部门要明确责任目标,层层落实森林资源保护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有效的保护责任机制体系。各基层林业部门工作人员要分片包干、各负其责,建立护林队伍,加强巡查,责任到人。

第五篇: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作者:尹海燕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16日 点击数:

443 次 字体:小 大内容提要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党的十八大政治报告独立成篇集中论述生态文明建设,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充分显示了我们党治国理政理念的创新和价值取向的升华。石泉县作为一个山区贫困县,如何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如何积极探索生态经济模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县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共存,是石泉县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当务之急和重要任务。

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为我们有效解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又好又快发展”这一时代命题开启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对石泉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建设生态文明是石泉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不同与增长,发展有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它不仅要求经济总量的增加,而且包含着经济结构演进、社会文明进步、文化繁荣发展、生态环境良好等广泛的内容,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科学发展观语境下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它的基本要求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既要正确利用资源,也要切实保护资源。因此,生态文明与科学发展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在牢固树立起生态文明的理念。

2、建设生态文明是石泉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选择。

石泉县地处山区,工业欠发达,但生态优势得天独厚。然而多年来,在追求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生态优势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一方面,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工业主要以资源型工业为主,资源消耗大、加工水平低、污染排放多、附加值不高。任其下去势必导致先天的资源优势丧失殆尽。因此,石泉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建立起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能充分发挥地方生态资源优势的县域经济体系和产业体系。

3、建设生态文明是改变石泉县落后现状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石泉县经济得到长足发展,贫穷落后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但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设施落后的窘境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制约发展的“瓶颈”没有得

到根本缓解,县域经济还缺乏永续的支柱产业和重大项目支撑,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仍然很大。要彻底改变落后现状,必须破解石泉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瓶颈,必须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吸取先进发达地区的经验教训,避免走“先发展后治理”、“边发展边治理”老路子。只有紧紧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加快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才能尽快地走上一条经济、社会、环境相互协调的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石泉贫困落后的面貌。

二、加强石泉县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

坚持“在发展中保护”的方针,统筹推进石泉县域生态产业发展。

1、发展生态农业。根据我县农业资源和地理条件,对全县农业发展进行生态功能区定位,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大力开发优势特色农业,大力开展生态农业工程建设,促进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之间的良性循环,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要继续做强以蚕桑、生猪为主的养殖业;做优以核桃、板栗为主的山林经济;做足以水资源开发为主的涉水产业;做精以蔬菜、烤烟、中药材、茶叶为主的特色产业;抓好8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建成池河、明星两个省级示范园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农户“圈、沼、菜”、“林、药、养”,三位一体的种养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农业附加值,壮大绿色产业。

2、发展生态工业。按照“绿色、循环、节能、环保”的要求,坚持横抓产业集群、纵抓链条延伸、整合优势资源,坚决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培育形成以电力能源、蚕茧丝绸、生物医药、富硒食品、特色矿产、新型建材为重点的新型工业体系。坚持集中、集约、集聚的原则,加快古堰、池河、工业园区建设,探索完善园区管理体制,吸引优势企业入驻,充分发挥主导产业和骨干企业的带动效应,着力延伸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推进工业快速腾飞。

3、发展生态旅游。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最佳结合点。石泉山青水秀、景色宜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随着西汉、十天高速公路大交通格局的形成,只要突出山水特色,坚持发展生态旅游,就能真正把旅游产业培育成我县经济发展的后续支柱产业和新经济的增长点,实现旅游产业由大到强的新跨越。要把燕子洞,后柳水乡,中坝峡谷、子午银滩二期,云雾山等景区建设作为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集中力量加速推进。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三产及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4、建设生态家园。发展生态经济要利用城乡建设这个平台,坚持因地制宜,立足蓝天、碧水、青山、人文优势,突出生态特色,建设绿色城镇。要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按照生态平衡理论,以创建资源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抓手,持续开展造林绿化、水源治理、生态修复等生态环境建设,确保全县生态总量有一个稳步增长。重点抓好县城环境建设,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加大县城绿地建设,借地生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建设居民休闲公园,让绿色拥抱县城。坚持城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统筹发展,实行县城与集镇建设两轮驱动,集中

打造中心城区,全面提升县城,培育重点集镇,积极发展社区,充分发挥城镇在促进循环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的推动作用。围绕“扩大规模,组团发展,东延西扩,开发江南,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的总体要求,稳步推进老城改造和新城开发,完善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功能,着力打造山水相融,城景相依的山水园林县城。结合新农村建设和扶贫移民搬迁等机遇,加大生态乡村建设。

三、全面推进生态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石泉保驾护航

1、把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作为“切入点”。大力弘扬生态文化,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积极开展绿色校园,绿色机关,绿色社区,绿色家园、生态示范基地等创建活动,弘扬环境文化,倡导生态文明,使生态文明家喻户晓,树立全民生态文明观念。

2、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要加大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环境法制的宣传力度,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相互配合,协同完成环境宣教的各项任务。人事部门应将环保基本国策教育纳入干部培训计划;司法部门应将环保法律法规纳入普法计划,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中深入开展环境法制教育;各新闻媒体要开辟环保专栏,及时宣传报道环保先进典型和事迹,对破坏和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进行曝光,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导向和监督作用;教育部门要继续抓好中小学生的环保教育,扎实开展绿色学校创建活动;要通过组织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传播环保科技和法律知识;环保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树立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以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果向社会各界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3、建立生态保护优先的考评机制。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考核办法,奖惩制度,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探索推行绿色GDP考核指标体系,制订可以定量评价标准,把生态环境等指标,纳入各镇各部门,企业目标责任考核重要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调整和领导干部选拔作用,培训教育,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

4、建立科学有效的保障机制。稳步增加政府投入,把生态文明建设投资纳入公共财政投资,积极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保护生态环境,支持生态产业发展。强化监督能力建设,逐步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环境监测系统,提升生态环境实时监测评估能力。始终把保护环境作为日监督重点,每年定期组织单位检查视察活动,征求意见,推动生态建设。

5、完善人才管理机制。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引进急需人才,调动现有干部能量,激发工作潜能,使生态文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的轨道上来,为生态文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石泉县委党校 尹海燕)

下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低碳经济发展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关系初探重点(合集五篇)

    作者简介:孔翔(1975-,男,湖南长沙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与区域发展以及地域文化与区域发展;郑汝楠(1987-,女,汉族,四川内江人,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

    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效

    浠水县社会保险局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效在全省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洁万家”活动中,浠水县社会保险局工作组进驻竹瓦镇东宝山村以来,在镇党委和人社局党委的领导和指导......

    2015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

    青海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 第三章 保护与治理 第四章 保障机制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 第一章 总则......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李文华 人类文明的发展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3个阶段。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漾月街道是2013年12月师宗县行政区域划分调整后新成立的街道,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 “绿色漾月、和谐漾月、法治漾月”......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栾城职教中心常务副校长王吉全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面临很多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

    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生态文明是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现。包括对天人关系的认知、人类行为的规范、社会经济体制、生产消费行为、有关天人关系的......

    生态文明建设,主要靠经济发展一辩稿

    谢谢主席,对方辩友,大家好: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其中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其中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