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十八大把“美丽中国”列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此次会议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如何发展,以何为标准列为单独论述对象做了详细阐述,彰显了国家对于生态文明的重视力度。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五位一体”高度的设定也体现了我国对后代的顾忌和贯彻社会公平、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决心。伴随着经济生活中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趋严峻,有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关联也吸引了国内相关领域学者日益密集的关注。只有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良性互动才能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两型社会的建立以及“五位一体”思想的深入实践、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所取得的一切积极、进步成果的总和,是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共生、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一般来讲,生态文明包含社会机制和制度、经济和产业、科学和技术、观念和意识等各个领域,形成促进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和运行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跨越经济、政治、社会、生态各个领域的一个多维系统结构,不仅涉及到技术和产业结构调整,而且还涉足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另外还需要依靠制度体系来作为法律依据,只有这么方方面面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人类社会才会长远发展,经济才会实现永续增长。生态文明中的经济形态,首先要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开始,以选择内涵式发展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基成的经济发展方式转文研究方式为主、外延式发展为辅。经济的绿色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发展低碳经济
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将此理念从实践上得以升华和加深,两者相得益彰,是理论指导与实践践行的完美结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调解人与自然关系,同时兼顾生态变革和社会变革,以科学的发展来替代非科学发展,是对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上的重要体现,也正是由于科学发展观给予生态文明建设以正确的理论指导,才是前者的发展能够有序稳健进行。建设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可持续发展强调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人们要掌握好对自然资源的开釆度,兼顾环境保护和自身发展的协调性,保持生物资源多样性,力求经济发展中的社会与生态代价最小化。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要求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与小康社会建设理念想吻合、另一方面,小康社会的建立不仅包含生活水平的提升、经济整体飞速发展,更强调人们精神生活的享受、人文素质的提高,这就需要我们改善现今存在的恶劣环境问题,为人类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党的十七 大第一次正式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要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基本形成节 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 列,明确了 ”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并将生态文明建设写进党章。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党和国家的战略层面,需要我们对生态建设与经济 发展的关系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使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和各方面工作,全方位建设美丽中国。但也要看到,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发达国家一 两百年间逐步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集中显现,呈现明显的结构型、压缩型、复合 型特点,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改变,压力还在加大。制约环保工作发展以及生态
文明建设,既有主观问题也有客观问题,既有思想 因素也有机制因素。其一,视发展与环保为对立关系,因此,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没有必要过多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过于重视反而会损害经 济发展速度和质量。其二,视发展与环保存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在这种 情况下,还要走”牺牲环境换发展“、”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就会不断挑战社会的 ”承受底线”,甚至引发更多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这种思路显然不是真正的科学的、现实的和可持续性的发展路径。其三,视发展与环保有程度上的轻重关系,在每个具体问题上都强调轻 和重、急和缓,必然造成手硬一手软“的结果,往往是两手都没抓好。从表面上看,这三种观点各自不同、各具差异。其实,它们内含一种共同的思维模式,就是将发展和环保割裂开来,静态、机械、孤立地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这三 种误区的思维惯性将直接影响中央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实施效果,不利于科 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总布局就是”五位一体”,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 中心,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协调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 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生态文明的 基础地位就在于它为其他的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环境条件,是其他各项建设的基 本载体和支撑,生态文明建设也是提升经济质量、优化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长 期以来,我国的工业增长主要是依靠资源、资金和廉价劳动力推动的外延式、粗放 式的增长。这种增长方式在工业化起步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一定的历史客观 性和阶段性,但总体特点是能耗高、污染重、创新低,可持续性较差,在现阶段突出环保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能倒逼经济转型,引导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也成为检验转方式成效的重要标志,可以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另 一方面,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逐渐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 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本身就能创造大量新的需求,促进技术进步,催生新 的产业,为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生态文明建设还是推进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在经济社会快 速发展的同时,某些地方破坏环境、生态系统退化,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恶化。这 种严峻形势影响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环境,也直接威胁了国家的生态安全,往往是引发一些社会矛盾的直接诱因和导火索。除此之外,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有利于形成全社会性的环保、节能文 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培育找到契合点、生长点,、保护和发展相互促进的实现机制与政策建议第一,在战略层面,立足基本国情,按照五位一体要求,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规 划,搞好顶层设计。第二,在制度层面,根据生态文明建
设规划要求,建立完善各项制度、体制,为 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保证。第三,在产业层面,大力推进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将产业发展与环境 保护有机结合起来。第四,在政策层面,完善环保法规体系和激励约束并举的经济政策体系,用政 策手段调节经济行为,引导环保措施的普及和推广,第五,在社会文化层面,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 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就是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走生产发 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地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发展生产力,就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环境的改善为 经济可持续发展准备着后劲,为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了前提条件。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生态文明,经济可持续发展给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物质手段和力量,为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治理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必要的资金和技术,大大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之间的相互促进与共同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效益,而且可以带来生态效益,从而真正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的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 与生态文明之间的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关系,是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之间关系的 核心和本质,也应该是今后经济发展努力追求的目标。
第二篇: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概念
(一)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之后的相对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类改造生态环境、实现生态良性发展成果的总和。狭义的生态文明着眼于人类同自然的和解,而广义的生态文明还要求实现人类本身的和解。
(二)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不是一个概念。经济增长只是一种物质的吸收和累积所表现出来的数量性增加,而发展是一种质量性的改进和潜力的实现。通过从有限的环境中吸取和积累物质而达到的经济规模的数量性增加是不可持续的,而质量性改进和潜力的实现则可永远持续。
(三)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前提和生命线。党的十七大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这是把科学社会主义同中国基本国情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得出来的马克思主义论断。
结论:科学发展是以绿色、和谐发展为核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时政
目前,全球气候大会在南非德班举行,备受关注。大会进展并不那么顺利。欧盟从谈判一开始就提出所谓“路线图”计划,提出有条件签署《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要求在2015年前制定涵盖主要经济体的新法律框架,并于2020年实施。美国则称只有主要经济体都加入量化减排协议之后,美国才会加入。日本、加拿大、俄罗斯会谈前就明确提出不加入《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坚持双轨制,坚持《京都议定书》,坚持《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非政府组织也强烈要求环境公平,呼吁发达国家承担历史责任,在气候变化方面展现领导力。发达国家在自身减排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支持的政治意愿不足,是影响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最主要因素。这归根结底,都是经济利益的驱动造成的。可见,现如今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全球环境的恶劣形势,但要真正做到在生态文明基础上发展经济,是难上加难的。全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二、辩证统一的关系
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是须臾不可脱离的。离开生态文明单纯地去抓经济发展,不仅不会成功,反而会使经济发展远离既定的目标。同样,离开经济发展来谈生态文明,也不会有真正地发展。
(一)生态文明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态文明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基础。我们都知道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虽然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如果离开了生态环境这一前提条件,经济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通俗地说,如果没有森林,锯木厂的价值就为零;如果没有鱼,渔业的价值就为零。可见,没有生态环境资源,经济就无法发展。从经济学的“木桶”原理来说,我们也应重视生态文明在经济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因为决定木桶容量的不是最长的木板,而是最短的木板。在如今的社会发展状况下,生态环境这木板已经越来越短。如果人们还是一味地追求经济价值,忽视生态价值,那么就算经济木板越来越长,最终也将是无发展的增长。
(二)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生态文明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新型的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生态文明建设中遇到的一切问题都要靠发展来解决。
可见,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建立在生态文明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才更有利于实现人、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如果我们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理念,那么在协调经济与生态的相互关系中积聚内部力量,谋求经济的极大发展是可能的。
三、消极的现状
正如中国国家环保部副部长潘岳所说:“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紧迫,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开始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源总量来支撑高消耗的生产方式,我们没有足够的环境容量承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有些人却将经济因素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夸大化为和绝对化为在一切方面的决定作用,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故他们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增长,忽视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甚至不惜采取竭泽而渔式的发展,不断地以剥夺和牺牲生态环境资源为代价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活动的盲目性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己经使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与尖锐化。经济增长和环境损害的关系非常消极。
四、追溯原因
(一)发展观的非生态性
长期以来,人们对生态环境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而导致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主要是因为发展观还停留在传统工业文明时期。而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发展观是一种狭隘的、片面的和非生态的发展观。首先这种发展观单一的以物的现代化为价值目标,结果是重视经济增长,忽视人的发展;重视经济价值,忽视人的价值和生态价值。其次这种发展观片面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唯GDP至上。结果是生态失衡、环境恶化、资源浪费,经济只能是“有增长而无
发展”。
(二)环保意识的薄弱
面对当前的生态困境,可以说人们在环境保护意识上是比较薄弱的。在全社会还没有形成有利于环境友好的文化氛围。在环境忧患意识方面,人们并没有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高警觉,仍抱着那种公害无罪感意识,在环境道德方面,我国公众虽然对环保的权益性增加,但责任心浅薄。全民在环境知与行之间的差距明显,对环境保护没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没有将环境意识上升到环境伦理意识,形成伦理道德观念。
(三)制度建设的缺陷
决定人们行为的是思想意识和动机,但是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动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一定的制度的反映,受一定的制度的支配。即没有不合理的行为,只有不合理的制度。首先,在环境污染的公开状况上,缺乏相应的信息公开制度。其次,在生态环境的治理上,公众参与的渠道不畅通。第三,在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上,唯GDP至上。第四,在环境执法上,缺乏相信的责任机制。
五、解决方案
(一)树立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包括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如今,人们对经济的盲目追求已经使生态问题形成并严峻化,生态问题的形成和严峻化又反过来危及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而如果经济发展不可持续,又将外化为社会发展、政治发展的不可持续性乃至资源利用方式的不可持续性,这样将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所以,我们在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在对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绞尽脑汁时,也要关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工业文明的人类在高扬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同时,忽视了自己受动性的一面,忽视了自然界对人类的独立性、根源性和制约性。而违背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因此,人类在对自然的征服过程中,首先要肯定自然界自身的价值。其次,要贯彻人与自然平等、人和自然统一的思想。当务之急,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发展战略,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处理好正确认识自然、合理改造自然、充分利用自然、有效保护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好环境保护与积极建设的关系
要想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唯有将经济规划与环保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腾出更大的环境容量来为经济发展服务。发展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不失为协调环境保护与积极建设的好方法。互惠共生性、竞争协同性、资源共享性是产业集群内企业间合作创新具有特征。这些特征有利于使其获得外部经济效应。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秉着三个重要原则:“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对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必不可少。循环经济的这三项原则一旦得到切实贯彻,必然全面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特别是其中的减量化原则,这种从源头上进行预防,将污染和浪费消灭在萌芽状态的理念对于中国这样资源紧缺的大国而言,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可以说,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是中国在21世纪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新思路,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一直以来,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主要依赖国家环境行政权的实施。光靠政府一方的力量是很难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大的成就的,因为不同社会角色之间存在着激烈的价值冲突。
1企业自觉接受社会责任的内在约束
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内容十分丰富。其主要内容涉及人群,劳工标准,环保三个主要领域。对待社会责任问题,企业需要有一个理性态度,应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强化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2公众构建新的幸福观
工业文明发展以来,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主要立足于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衡量社会进步之标准的物质主义和以感官享受为人生意义的消费主义。现在必须以新的幸福观取代旧的幸福观:在基本物质需求得到保证的前提下,人们应该注重物质和精神的平衡发展,更多地考虑非物质领域的东西,如积极的政治参、丰富的精神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公众要倡导有利于生态环境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
3发挥新闻媒体舆论导向作用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对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高度概括性描述,主要内容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三)加强制度建设
包括建立信息公开制度,畅通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渠道,确立新的政绩考评体系,建立问责机制等方法。
六、展望
社会发展的过程是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诸因素协调统一的过程。和谐则发展,不和谐则变异。脱离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本无法实现。
面对如今的环境困境,我们只有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努力实现经济与自然
一、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均衡和稳定的发展,才能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环境问题从来都不只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要共同面对的艰巨任务。人类有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即使是以自利为目的的理性行动者那里,也可能在合作的博弈中达到满意的均衡。如果人们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上建立生态化的制度,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完全是有可能的。
第三篇: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一、概念
(一)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之后的相对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一种文明形态,是人类改造生态环境、实现生态良性发展成果的总和。狭义的生态文明着眼于人类同自然的和解,而广义的生态文明还要求实现人类本身的和解。
(二)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不是一个概念。经济增长只是一种物质的吸收和累积所表现出来的数量性增加,而发展是一种质量性的改进和潜力的实现。通过从有限的环境中吸取和积累物质而达到的经济规模的数量性增加是不可持续的,而质量性改进和潜力的实现则可永远持续。
(三)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前提和生命线。党的十七大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这是把科学社会主义同中国基本国情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得出来的马克思主义论断。
结论:科学发展是以绿色、和谐发展为核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时政
目前,全球气候大会在南非德班举行,备受关注。大会进展并不那么顺利。欧盟从谈判一开始就提出所谓“路线图”计划,提出有条件签署《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要求在2015年前制定涵盖主要经济体的新法律框架,并于2020年实施。美国则称只有主要经济体都加入量化减排协议之后,美国才会加入。日本、加拿大、俄罗斯会谈前就明确提出不加入《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坚持双轨制,坚持《京都议定书》,坚持《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非政府组织也强烈要求环境公平,呼吁发达国家承担历史责任,在气候变化方面展现领导力。发达国家在自身减排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转让支持的政治意愿不足,是影响国际社会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努力的最主要因素。这归根结底,都是经济利益的驱动造成的。可见,现如今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全球环境的恶劣形势,但要真正做到在生态文明基础上发展经济,是难上加难的。全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二、辩证统一的关系
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是须臾不可脱离的。离开生态文明单纯地去抓经济发展,不仅不会成功,反而会使经济发展远离既定的目标。同样,离开经济发展来谈生态文明,也不会有真正地发展。
(一)生态文明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态文明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基础。我们都知道生态文明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发展虽然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如果离开了生态环境这一前提条件,经济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通俗地说,如果没有森林,锯木厂的价值就为零;如果没有鱼,渔业的价值就为零。可见,没有生态环境资源,经济就无法发展。从经济学的“木桶”原理来说,我们也应重视生态文明在经济发展中的能动作用。因为决定木桶容量的不是最长的木板,而是最短的木板。在如今的社会发展状况下,生态环境这木板已经越来越短。如果人们还是一味地追求经济价值,忽视生态价值,那么就算经济木板越来越长,最终也将是无发展的增长。
(二)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生态文明的建设离不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生态文明是在把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积极地、能动地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新型的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而生态文明建设中遇到的一切问题都要靠发展来解决。
可见,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建立在生态文明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才更有利于实现人、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如果我们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发展理念,那么在协调经济与生态的相互关系中积聚内部力量,谋求经济的极大发展是可能的。
三、消极的现状
正如中国国家环保部副部长潘岳所说:“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人与自然的矛盾从未像今天这样紧迫,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开始愈来愈面临资源瓶颈和环境容量的严重制约。我们没有足够的资源总量来支撑高消耗的生产方式,我们没有足够的环境容量承载高污染的生产方式。”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有些人却将经济因素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夸大化为和绝对化为在一切方面的决定作用,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故他们一味地追求经济的增长,忽视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甚至不惜采取竭泽而渔式的发展,不断地以剥夺和牺牲生态环境资源为代价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经济活动的盲目性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己经使人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与尖锐化。经济增长和环境损害的关系非常消极。
四、追溯原因
(一)发展观的非生态性
长期以来,人们对生态环境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而导致生态环境成为经济发展的限制因素,主要是因为发展观还停留在传统工业文明时期。而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上的发展观是一种狭隘的、片面的和非生态的发展观。首先这种发展观单一的以物的现代化为价值目标,结果是重视经济增长,忽视人的发展;重视经济价值,忽视人的价值和生态价值。其次这种发展观片面的以经济增长为核心,唯GDP至上。结果是生态失衡、环境恶化、资源浪费,经济只能是“有增长而无
发展”。
(二)环保意识的薄弱
面对当前的生态困境,可以说人们在环境保护意识上是比较薄弱的。在全社会还没有形成有利于环境友好的文化氛围。在环境忧患意识方面,人们并没有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提高警觉,仍抱着那种公害无罪感意识,在环境道德方面,我国公众虽然对环保的权益性增加,但责任心浅薄。全民在环境知与行之间的差距明显,对环境保护没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没有将环境意识上升到环境伦理意识,形成伦理道德观念。
(三)制度建设的缺陷
决定人们行为的是思想意识和动机,但是人们的思想意识和动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一定的制度的反映,受一定的制度的支配。即没有不合理的行为,只有不合理的制度。首先,在环境污染的公开状况上,缺乏相应的信息公开制度。其次,在生态环境的治理上,公众参与的渠道不畅通。第三,在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上,唯GDP至上。第四,在环境执法上,缺乏相信的责任机制。
五、解决方案
(一)树立生态文明的可持续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包括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如今,人们对经济的盲目追求已经使生态问题形成并严峻化,生态问题的形成和严峻化又反过来危及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而如果经济发展不可持续,又将外化为社会发展、政治发展的不可持续性乃至资源利用方式的不可持续性,这样将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所以,我们在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在对如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绞尽脑汁时,也要关注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工业文明的人类在高扬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同时,忽视了自己受动性的一面,忽视了自然界对人类的独立性、根源性和制约性。而违背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法是不能不受惩罚的。因此,人类在对自然的征服过程中,首先要肯定自然界自身的价值。其次,要贯彻人与自然平等、人和自然统一的思想。当务之急,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发展战略,树立科学的可持续发展观,处理好正确认识自然、合理改造自然、充分利用自然、有效保护自然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好环境保护与积极建设的关系
要想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唯有将经济规划与环保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腾出更大的环境容量来为经济发展服务。发展产业集群与循环经济不失为协调环境保护与积极建设的好方法。互惠共生性、竞争协同性、资源共享性是产业集群内企业间合作创新具有特征。这些特征有利于使其获得外部经济效应。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秉着三个重要原则:“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再循环原则”,对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必不可少。循环经济的这三项原则一旦得到切实贯彻,必然全面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特别是其中的减量化原则,这种从源头上进行预防,将污染和浪费消灭在萌芽状态的理念对于中国这样资源紧缺的大国而言,无疑具有重大意义。可以说,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是中国在21世纪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新思路,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提高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一直以来,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主要依赖国家环境行政权的实施。光靠政府一方的力量是很难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大的成就的,因为不同社会角色之间存在着激烈的价值冲突。
1企业自觉接受社会责任的内在约束
企业的社会责任作为一个整体概念,内容十分丰富。其主要内容涉及人群,劳工标准,环保三个主要领域。对待社会责任问题,企业需要有一个理性态度,应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强化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2公众构建新的幸福观
工业文明发展以来,大多数人的生活方式主要立足于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衡量社会进步之标准的物质主义和以感官享受为人生意义的消费主义。现在必须以新的幸福观取代旧的幸福观:在基本物质需求得到保证的前提下,人们应该注重物质和精神的平衡发展,更多地考虑非物质领域的东西,如积极的政治参、丰富的精神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等。公众要倡导有利于生态环境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
3发挥新闻媒体舆论导向作用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对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的高度概括性描述,主要内容很多,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有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三)加强制度建设
包括建立信息公开制度,畅通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渠道,确立新的政绩考评体系,建立问责机制等方法。
六、展望
社会发展的过程是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诸因素协调统一的过程。和谐则发展,不和谐则变异。脱离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本无法实现。
面对如今的环境困境,我们只有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努力实现经济与自然
一、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均衡和稳定的发展,才能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环境问题从来都不只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要共同面对的艰巨任务。人类有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即使是以自利为目的的理性行动者那里,也可能在合作的博弈中达到满意的均衡。如果人们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上建立生态化的制度,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完全是有可能的。
资源消耗情况:改革开放初始,就有专家学者大声疾呼——中国不能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但那些为官一任的急功近利者根本听不进逆耳的忠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几乎都是以环境污染加剧和资源能源的
大量消耗以及生态破坏为代价的。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创造1万美元价值所消耗的原料,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近6倍,印度的3倍。目前我国仍有61%的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不足20%的城市生活生产垃圾能够按环保的方式处理,三分之一的土地遭遇过酸雨的袭击,七大河流中一半以上的水资源完全不可用,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没有纯净的饮用水,三分之一的城市人口不得不呼吸被污染的空气。据中科院测算,目前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GDP总值的15%,超过了9%的经济增长。我们面临着残酷的社会现实。
山西经济发展模式:1产业结构不合理出蹰经济结构④具典型的资源型、低级化特征,形成了以煤炭、耄力、冶金、炼焦、建毒季等巍燕导产盈静镶源骧材料饔工监结构,长期忽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处于低效外延型于f发模式.②国有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比例不协调,经济发展缺乏殿劲。匿畜经济慧羹占纛搂虢上王盈企娩豹毙垂近70%,高于全鬻平均承平24个百分点,但经济效益不高,缺乏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比重2005年为鸵。l舞,落君予全冒警:愆拳平。@褰錾技零产耍发震潆爱,产鳖诧水平、规模等方面,与先进省市有较大差臌,主要表现为规模小,水平低;缺乏自主创新活力,技术进步缓慢;政府的投资结构不
昔日的山西500年逞强世界。而今山西面临资源日益减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等问题。但综该试验区的设立为我们重振往日雄风提供宝贵机遇。因此如何实现一个能源大省转型发展是最关键最紧迫的问题也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
山西作为资源型省份建立在丰富的煤炭资源基础上。但煤炭的不可再生的特性随着煤炭开采量的逐年攀升而日益显露。为了山西经济长远发展需要我们敢于创新改善产业发展环境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在资源型地区建立优化产业布局的协调促进机制。要振兴传统产业加快推进以旅游业为重点的产业开放工程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产业转移承接工程以文化产业为重点的文化强省工程让人才引领山西转型跨越让高新技术产业助推山西转型跨越。首先山西经济转型发展必须充分重视农业的战略地位。目前我省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正在从传统工业产业独占天下向支柱产业多元化转变从粗放落后的发展方式向节约集约绿色的发展方式转变。农业农村为实现这种转型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平台同时近年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更为实现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然而山西农业未来发展方向必须坚定地走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路子充分利用我省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气候类型培育创新具有鲜明特色的优势农产品。同时更要搞活农产品流通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推动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向纵深发展促进优势基地建设扶植龙头企业打造特色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要用现代理念现代科技现代经营来改造传统农业。要依靠文化渗透提升农业产业内涵依靠科技创新引领未来产业发展依靠品牌效应打响国内市场使现代农业真正走出一条弘扬传统之路特色发展之路耦合创新之路。
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遗产使山西成为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大省。新的历史机遇为山西旅游由资源优势到产业优势的转变提供了绝佳时机。山西将建设文化旅游强省确定为山西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旅游业被作为第三产业发展的引领产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有计划有策略地打造山西旅游品牌加大旅游品牌的宣传。加快旅游产业的调整打造旅游产业王牌一是以那些重点旅游景区为主向周围辐射开开发新景点。一方面通过方便的交通拉近各旅游点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形成旅游网络另一方面要用内容上的内在联系
和文化上的一脉相承使他们成为文化产品链。二是对景店进行整理和修补三是要大力挖掘各名胜古迹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精神价值四是大搞植树造林再造秀美山川改善自然环境五是搞好各种服务以宽阔的胸怀热情的姿态方便的条件周到的服务吸引八方来客。同时要积极开展旅游品牌的推广营销为山西经济转型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山西转型发展需要高新技术产业的推动。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缓解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的重要手段是再造一个新山西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实施一批高端产业引领项目组织一批科技重大专项布局一批重大科技集成示范工程以集成创新为核心战略吸收国内外最先进的行业科技成果培育一批极具竞争力的企业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和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培育。同时要发展一批富有特色的科技创新园区使得高新技术产业在提升创新能力助推山西转型跨越发展上取得不凡成就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与自身的资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随着资源的不断消耗资源型城市如何实现转型发展是全世界面临的重要难题。山西作为一个资源大省在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建立起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长效机制一定能实现山西转型跨越发展
第四篇: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论文(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
题目: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
摘要:面临着日趋严重的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生态环境与社会
经济的关系开始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为保证全社会的小康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经营绿色经济,努力构建经济、人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环境保护
正文: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
面临着日趋严重的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关系开始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有益的探讨,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我国,生态经济学的建立便是一例。
众所周知,社会经济史是以已往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亦即物质资料的生产、再生产过程(包括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为研究对象,探索总结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特点及规律性的学科。而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质上是人们通过劳动生产进行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马克思曾经对生产劳动作过如下解释:“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①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通过各种形式的生产活动作用:于自然环境,改造、利用白然条件,以此取得对自己有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从而求得人类生存、社会发展。因此,可以说自然界或者生态环境是人们经济活动的基础。也可以说,不仅是生产劳动,自然界也是社会物质財富的源泉。假如没有水、土、光、热等自然.资源,包括众多的动物,植物、微生物资源,人们要进行生产是不可能的。从原始的集体采集、渔猎,古代的传统农业、手工业到近现代的社会化大机器生产,或直接、或间接,无不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劳动对于人类来说是生产过程,是人类生存的条件,对于自然生态环境来说,则是一种消费过程。因为劳动消费它自己的物质要素,即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生态环境,指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自然因素组成的各种生态系统所构成的整体,主要或完全由自然因素形成,并间接地、潜在地、长远地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影响。虽然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在含义上十分相近,但两者并不等同,自然环境的外延比较广,各种天然因素的总体都可以说是自然环境,但只有具有一定生态关系构成的系统整体才能称为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自然环境的一种,二者具有被包含关系。将生态环境这一自然科学的概念引入金融领域,与金融这个社会科学的概念相结合,便产生了具有崭新内涵的金融生态环境这个概念。
生产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后果与经济效益相比较具有下述特点:这就是说由于经济效益与生产者、生产单位有更为直接、切身的关系,成为首先被关心的对象,并且较为迅速具体地体现出来。在科学不发达,人们的认识受到局限的历史阶段,与此相反的生态坏境后果便往往被眼前的经济效益所掩盖而不易披人们注意。如毁林开荒活动,垦殖者首先关心和得到的是粮食生产效益,多为维持目前生计所为。至于森林过度砍伐后造成植被破坏,将会引起水土流失等恶果则不易引起重视。正如恩格斯指出的19世纪的情况,在当今的生产方式中,对自然界和社会,主要只注意到最初的、最显著的结果,而很少顾及到比较远的影响。③这前者即指经济效益,后者则是指生态环境变化的后果。生态环境系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各个因素都处于不断地演变之中。局限在某一时间点上的考察难以完整把握。只有联系已往的情况进行系统考察,才能对变化加以说明。一般说来,生态环境系统的演变是缓慢的,即使出现某些突然的变化,亦多属长期过程中积累的结果。
有时候,变化被自身的持续反馈过程所遏止,或者被相关的其他因素所掩盖、补充,直到无数次产生相同性质的生态效益的生产活动反复进行,其累积量达到相应的临界状态,或者有了适当的契机或某种关键性的力量出现时才得以发生。仍以毁林开荒为例:始初零星的或个別的小面积砍伐垦殖。影响甚微,尤其在实际感觉上体现不出来.当垦殖者不断增多,规模扩大、时间持续久远,森林被毁面积达到了足以影响本区生态环境时,或因暴雨等因素导致剧烈水土流失现象出现,山地因此流为石田,湖河因此淤塞,所谓的生态环境问題至此才真正显露出来.而事实上,变化早巳开始了。
更有甚者,在强烈的经济欲望或者生存动力的驱使之下,有时即使在某种程度上认识到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产生,也不能及时措置、妥善解决之,以至于继续“饮鸩止渴”,致使问題愈益严重。例如,我国宋代东南地区以及清代湖广地区发生的盲目围湖造田活动,到后期都曾有不少人认识到了过度围垦湖河水面,造成了“洪涝无蓄水之地,干旱无灌溉之水”,从而导致了频繁遭受水旱灾害的恶果,提出了严禁围湖造田,实行退耕还湖的建议,亦曾有过掘废围田的行动。但是,在强大的人口压力和土地集中等社会经济因素推动下,却不能善始善终。④一直到解放以后,盲目围湖造田的问題尚仍存在。
生态环境问題的暴露,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漫长过程,历史上甚至发生过一定范围内文明急剧衰落,尚不知祸源就在于生态环境恶化的。近代或现代显现出来的生态环境问題,其发生可能早在古代就已经开始,导致其变化的力量或因素则存在更早。要清楚、准确地把握生态环境问題,就必须从历史、特别是社会经济史人手,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人们的经济、社会活动所施予它的种种影响,包括正面的、反面的,考察这种影响下生态环境量变的范围和质变的程度。过去世界上研究生态环境问题,存在的普遍不足是缺乏社会科学的有力配合,而社会科学中最能考察、说明以往情况的包括社会经济史在内的历史学、历史地理等学科参与研究的更是少得可怜。结果造成了研究途径狭窄,论证不够充分、全面的局面,更有不少问题无法得到解释。试想以这样的研究成果如何能够给现实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呢?所以说,研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虽然是一个新的学科领域,但要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尚离不开最古老的方法之——研究历史。
结合生态环境演变研究社会经济史,势必引入现代生态经济学理论。生态经济学以社会人类同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研究对象。其基本内容和原则有: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一致,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局部效益和总体效益的协调一致。生态经济学认为,生态效益既是经济效益的物质基础,又是整体的、长期的经济效益。在生态平衡与经济平衡之间,生态平衡处于主导的一面。因此,要想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必须首先有良好的生态效益。
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不仅能促进区域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并且通过金融核心作用的发挥能够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又会推动对区域金融的发展。因此,应该采取切实措施,不断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以实现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正反馈机制”。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在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由于我国金融生态环境本身基础差,起点低,加上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和观念下遗留的弊病,各地金融生态环境的现状尚远不能满足该地市场经济环境下金融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有些企业利用破产法的不完善,以破产逃避还债,导致银行内大量坏账的产生;由于没有完善的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及其相应的管理系统,银行在通过借款人信用对贷款风险作合理评估方面还有很多困难;由于会计、审计、信息披露等标准不高,“骗贷”现象依旧屡禁不止;相关的中介行业的专业水平普遍不高,容易被买通作假。所以,为了促进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改善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达到金融与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
环境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协调同意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内容。但由于区域资源禀
赋不同和市场决策与政府调控的不完全竞争性,在单纯的市场价值与政府宏观调控下,很难实现地区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区域整体发展最优。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尽可能实现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观,立足自身实际,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能动作用,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保证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马克思说“经济的再生产过程不管它的特殊的社会性如何,在这个部门内,是同一个自然的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1]。“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所谓生产力就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以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它表示的是生产中人对自然界的关系。”[2]
马克思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3],生产力既包括科学的力量,又是生产过程中社会力量的结合,最后还包括从直接劳动转移到机器即死的生产力上的技巧[4]。马克思指出,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为了人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5]恩格斯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与自然界的。”[6]人类生产“劳动首先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节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7]
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生产力是人们开发利用自然的能力,由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等组成。作为生产力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劳动对象,既有直接来自自然界的自然物,如:森林,矿藏,土地等,也有间接来自自然界的物品如:棉纱,钢铁等。没有必要的自然资源,决不可能出现某种生产活动。人类社会的生产不能离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8]。
自然条件是地区一切经济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如气候状况直接决定农、林、牧、渔业发展的比例、重点和生产效率;地形地貌、人口密度决定了交通运输业及城镇的布局;各个地区自然资源禀赋的状况直接影响不同地区工业投资的重点及投资的分配比例,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方向。
可持续发展理论除了要求弥补代内外部性成本以维护生态和谐外,还致力追求代际公平,因资源使用造成的代际外部性成本也必须得到合理补偿,真正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对于可再生资源来说,如生物资源、水资源和环境的自净能力,因其不可耗竭性,在它的再生能力限度内使用的边际成本为零,如果按劳动价值论则无价值可言[9]。
在贫穷落后的地区,人民迫于对生活的压力,往往借助于当地的生态资源,以过量消耗矿产、土壤、森林、植被等资源为代价,发展了许多自主型、无序型的效率低下的企业经济。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只注重当前部分经济利益的所得,却造成了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后果[10]。
以区域经济板块为特色的经济竞争格局正在逐步形成。长三角加快推进经济一体化,珠三角与港、澳经济日趋融合,海峡两岸经贸交流保持良好势头。在建设区域经济过程中,应注意既提高经济总量、发展速度、增长质量,又提高文化力和社会文明程度;既使国民经济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又保证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和效益相统一,实现经济运行质的提升;既加快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经济活力,又妥善处理发展动力与资源压力、发展需要与环境保护、发展效率与社会公平等矛盾,增强发展的潜力和后劲,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1]。
经过了多个“五年计划”之后,我们发现,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同层次的生态环境恶化,在提倡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已经不能再以资源生态环境作为代价来发展粗放型增长方式的经济了;而是发展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经济与资源、经济与生态环境
共赢的集约型增长方式的经济。
企业是生态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直接来源者。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就必须从微观上对企业加强控制和管理。把生态环境保护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下来,做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具体到每一个企业,就是要把企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纳入到生产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去。每一个产业对生态资源的利用都有所不同,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拟定出合适的环保标准,合理开采资源。加强社会的舆论监督能力。[12]抛开社会道德与公众利益,企业理想的追求的是内部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恶化了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恶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水平内涵的低下,应该算在企业的生产成本之内,但这却让社会来承担了。所以政府必须运用经济手段来调控企业的内部经济成本,使企业来承担生态环境损失成本。企业在对生态环境摄取资源的同时破坏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是需要政府通过一定方式的税收来加以及时的补偿的。当生态环境出现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协调的时候,先进的技术对于消除生态环境恶化是相当重要的,技术可以解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后遗症,同时也可以预防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13]。
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保证全社会的小康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区域经济应当是绿色经济,努力构建经济、人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快速、稳定的增长,而是与生态环境的健康和谐的发展。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是指在高效的利用生态在一个度之内,使之不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反过来能大大地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努力构建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这样一个和谐的、协调的发展的链,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说将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和谐发展将是我国构建小康社会的有力保证和支持,经济的发展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两者的关系是和谐的、可持续的、双赢的。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17页。
③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20页。
④参见拙作《对围湖造田的历史考察》,《农业考古》1987年第l期。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98-399.[2] http://q.sohu.com/forum/20/topic/290483[EB/OL].q.sohu.com/forum/20/topic/290483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3.[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29.[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5.[6]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159.[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01-202.[8] 胡仪元.西部经济发展的生态学模式构建[J].社会科学家,2005,(4).[9] 姚新月,王振铎,余民锋.关于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研究[J].[10] 胡仪元.从理论的视野看汉中绿色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 刊,2002,(4).[11] 方创琳.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决策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2,(6).[12] 胡仪元.西部生态经济开发的利益补偿机制[J].社会科学辑刊,2005,(2).[13] 张国红.探究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商业研究,2005,(4).
第五篇: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
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
生态文明是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现。包括对天人关系的认知、人类行为的规范、社会经济体制、生产消费行为、有关天人关系的物态和心态产品、社会精神面貌等方面的体制合理性、决策科学性、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性、行为自觉性、公众参与性和系统和谐性。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并不是偶然,从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以缓解我国能源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再到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再到现在的“十二五”规划,都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将“生态文明”纳人原有的三大文明的理论体系,表明生态问题已不仅仅是一个环境保护的问题,它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更是社会问题,需要社会全体人民共同关注和努力。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这两个因素是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供给和环境的影响;生态环境的改善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发展。
虽说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但是如果离开生态环境这一前提条件,经济的发展就如同离开水的鱼,一开始可能还可以自得呼吸与蹦跶,但最终其生命还是会慢慢枯竭。经济快速的发展,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破坏,这制约着人们的生活,限制人们去从事某些经济活动,结果又会抑制经济的发展。可以说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有着内在的密切联系。经济发展追求可持续,而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不同于工业文明无限地索取和利用资源,生态文明注重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另外通过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生态文明的演进,两者相辅相成有利于人和自然的关系走向和谐,这是生态文明的核心,但需要经济发展为其提供足够的技术,金钱,人力等各方面的保障。
在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意味的追求经济利益,忽视了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保护,以至于在中国存在很严重的环境问题,资源利用不当,滥用,乱用现象层出不穷,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在中共十八大中,提出了把生态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概念,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被紧密联系在一起。就我国国情与历史发展来看,将生态文明建设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经济建设是有深远意义的。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关系全局的长期战略问题,切不可以发展经济就忽视生态文明建设。面对现在的环境困境,我们应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改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努力实现经济与自然,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