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救助性报道范例
篇一:灾难性报道中的新闻伦理和人文关怀 灾难性报道中的新闻伦理和人文关怀
——日媒在核事故新闻报道中对中国媒体的启示 摘要:
从大众传播的角度看,灾难事件具有与生俱来的新闻价值,不仅是对与灾难有直接、间接关系的人群,而且通常也成为传播者和受众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成功的灾难性报道对于受众和受难者正确抢险救灾、克服公众恐慌,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有些灾难性报道为吸引受众“眼球”,忽视人文关怀,把展现个体痛苦作为重点,甚至无情重现灾难的狰狞,使得灾难性报道不仅没能鼓舞人们增强抗灾信心、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反而带来了恐慌和不安等负面效应。然而,日媒在地震报道中,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nhk“绅士般”的报道风格——稳重、沉着、冷静、追求准确、客观,这对于我国媒体在灾难报道上有很好的启示意义。关键词:
灾难报道伦理缺失日媒人文关怀借鉴措施
正文:
现实社会生活中,灾难性事件通常是以突发的方式出现,给个人与社会生活造成巨大的破坏和冲击。这种破坏使得群体或个人对自然界、社会、人类文化或价值观念认知的确定性降低,从而破坏了社会群体或个人与生活环境已有的和谐,无论是自然性灾难事件还是社会性灾难事件,都会给人们在心理上带来巨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事件本身及其所带来的影响无疑都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极易激起受众的新闻欲望。
一 灾难报道中,中国媒体新闻伦理的缺失
受众对灾难性报道的需求,直接带来的就是媒体灾难性报道的增长。灾难报道本是本着让世人了解真相,让世人帮助受难者,促使他们给予受难者所需要的心理安慰和物质帮助。然而,一些记者忘记了他们“以人为本”的职责,为了报道新闻而采访新闻,盲目地追求轰动效应争取受众,漠视采访对象的心理创伤。因而产生了一些受灾不需要的信息:误报、谣言、侵害隐私的报道、渲染危害,这都是媒体未能遵循新闻伦理造成的。这种缺失人文关怀的行为主要表现在: 1 漠视生命价值。
在灾难现场,一些记者一味以采访本身为目的,而忽视了生命的价值。在汶川地震的北川救灾现场,就有一名记者无视救灾的急迫性,拦住救援人员抬起压在受伤者身上的方板,幸存者痛苦地呻吟着,救援人员要他保持体力,不要讲话。这时,记者在镜前播报说,“这里还能听到老大爷的呻吟声,老大爷,我们来听听老大爷的声音,医生,你让大爷说句话,”并朝幸存者喊话“大爷,能听见吗?大爷,说说话。”最后,这位大爷在救援队员快被挖出的时候死去了。过于直接地复现受灾现场的血腥场面。
但是许多媒体为吸引受众“眼球”以获取利益,在灾难新闻报道中没有对灾难场面进行适当的节制性处理,而在记录和描写受灾情况时不惜版面地将血腥、恐怖的灾难场面复现给受众,完全不顾受众和受难者的心理感受。同时,而忽视了报道策划的重要性,过分标榜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性,不管灾难惨烈程度如何,广泛地运用中性词,将灾难的场景、数据等信息冷漠地叙述出来。尽管如实记录了灾难的凄惨景象,但这种夹杂着血腥与死亡气息的冰冷叙事,只会让受众感到媒体对生命的冷漠。
3.侵扰悲痛,对灾难相关人群造成“二次伤害”。
传播媒体为了获得独家的、有卖点的第一手采访资料,挖掘所谓的“人性化细节”,而不顾灾难受害主体及其家属的悲痛感受强行采访,从而对灾难相关人群造成二次伤害。这一点在汶川地震中极为突出,有些记者不顾场合和方式方法,频繁地与被埋的灾区群众和刚抢救出来的灾区群众进行对话,消耗了他们的体力。例如,汶川地震中,一位女民警失去了父母和女儿。记者问她在地震中是否失去了亲人,怎么能在痛失亲人的情况下还拼命工作?最后问:“你在救助这些灾区群众的时候,看到老人和小孩,会不会想到自己的父母和女儿?”女民警被问得离开了帐篷,悲伤得讲不出话来。二日媒在地震和核事故报道中对人文关怀的体现
从nhk的地震和核事故报道中,让人印象最深的就是nhk“绅士”般的报道风格——稳重、沉着、冷静、追求准确、客观。尽管核泄漏事故一波三折、起伏多变使日本甚至世界充满不安,“nhk的报道会让人收敛焦躁的情绪,去学习思考和判断”,这是报道后受众对日本人的感受。从不同的报道中,也可以发现日本媒介共通的特性:时刻清楚自己应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这主要表现在: 1平衡客观,关注细节
日本媒体有一种称为“鸟之目,虫之目”的采访方式,“鸟之目”是指利用直 升机俯瞰受灾地区的整体状况。“虫之目”指向受灾地区派出场记者,从微观层面收受 灾地区的所见所闻。在地震发生时,受灾地区情况不甚明了,日本媒体会采取这种采访 方式拼凑出受灾地区完整图景。其中,完整图景包括受灾严重地区、次严重地区、平安 地区,这种平衡报道不致使公众产生不必要的恐慌,也可防止志愿者和救灾物资都集中 在大肆报道的地方,使其他地区受到忽视。2 尊重生命,关心人类
日本nhk在灾难性新闻报道过程中不采访正在施救的救灾队员,因为怕影响进度,不 在不适当的时刻采访受害者家属,因为强行采访只会徒增伤悲,造成更大的痛苦。在灾难发生过程中,将对人的内心的关怀视为首位,极力避免对灾区人民的过度伤害以及对救援进度的影响,这是伦理框架中最为重要的伦理观念。大多时候,他们采访都有自己的底线,即使自己有条件也不硬上。日本自卫队在福岛第一核反应堆划了警戒线,这条警戒线是针对任何人的,并不会对日本本土媒体格外关照。在这点上日本媒体恪守得严格,绝不会试图偷偷靠近拍摄,干扰救灾工作。保护隐私,稳定民心
日本媒体一直在把握一个微妙的度,不揣测,不臆度,不让读者因自己的报道而乐观,更不愿让读者看了报道后增加悲情和恐慌情绪。电视台和报纸基本上只有滚动地更新死亡和失踪及避难的人数更新、核反应堆的情况、受灾地区的救灾进展等消息,在公开的媒体上很少看到尸体的惨状,受灾民众的悲戚,失去亲人的哀嚎,电视里拍到的避难所里的灾民也是井然有序,安安静静地接受采访。这样的“不煽情”的报道方式除了做到对于灾难中的悲伤情绪的控制,避免造成社会的混乱之外,还能增加灾区重建的信心,促使救灾及重建工作顺利进行,并恢复人的积极健康心态。4 报道重点:一切为了受灾者
地震新闻报道永远有一个矛盾的地方,就是同时面向受灾者和非受灾者——者
在灾后对信息的需求有所不同。受灾者需要切实而具体的与生活和生命有关的一切信息,譬如附近避难所的地点,本地水电气是否畅通,交通状况怎样等等;而非受灾者则更希望电视提供灾害宏大的图景,灾区群众的生活情况,抗灾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事故。日本媒体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达成了灾害报道是为了受灾者提供帮助的共识,他们和相关社会机构通过各种社会调查,挖掘地震发生时公众最迫切的需求,从而进行有针对的报道。他们将地震灾害分为五个时期,分别是地震突发期、灾害扩大期、救援时期、修复期、复兴期,具体情况给受灾者提供不同的实用报道。
三 结合日媒分析我国受灾报道中伦理问题的解决 1 相对完善的灾难报道机制 日本是世界上地震多发国家,为预防和应对灾难带来的巨大伤害,在日本《放送法》、《灾害对策基本法》、《大规模地震特别措施法》的法制基础上,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系统完善的危机管理机制,尤其是日本公共广播电视台nhk建立的非常完善的自然灾害报道机制,在突发事件进程中有效减轻了自然灾害带来的伤害,稳定了社会情绪。其报道机制可以简要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1)防灾报道未雨绸缪;(2)加强灾难报道过程中的防灾报道;(3)追求时效性,做到即时报道;(4)“安心报道”,避免过度渲染灾情造成社会恐慌;(5)尊重生命,注重人文关怀;(6)报道要做到真实可信、反映真实问题。
nhk制定的报道手册中,对于受灾者的采访也有一些明确的规定:如“采访受灾者,并非仅仅是传达灾难的悲惨,同时也为促使政府和志愿者团体对灾民采取必要支援”;“受灾者中,许多失去了亲人和财产,采访和播出时必须考虑到受灾者本人的立场”。这些规定也体现了nhk提出的报道四项基本原则:准确、公平公正、尊重人权、有品位有节制。保证了作为公共信号的nhk无需从商业角度渲染灾情,或作出夸张的煽情报道。
日本媒体的这一套严格地自律规则启示我国媒体,要建立灾难报道媒体应急机制,以机制的保障促使我国媒体灾难报道伦理问题得到最优化解决。从法律上、制度上、运行上、技术上保障突发事件的媒体报道得到最佳的处理,也为规范灾难报道中存在的种种争议提供机制约束。培养灾害报道的专门记者
媒体人员有着发布信息与稳定社会的双重社会责任。在新闻界,针对记者的社会 责任,流传着“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责任。(1)专业性强。核电事故专业性很强,新闻内容包括很多专业术语和数据一般市民很难理解,通俗易懂的解说就成为急需。nhk屏幕上就出现了nhk解说委员室担任科技、核能领域的解说委员水野伦之。水野利用图解板沉稳冷静、有理有据的解说和评论使很多观众收敛了自己的焦虑情绪,开始学习和理解核电事故。可以说,一个媒体能最大限度地做冷静报道得力于其所拥有实力雄厚的专业化记者队伍。(2)人文意识到位。日媒记者在报道地震灾害时冷静客观,但这也不代表他们心态冷漠。灾难新闻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其视角应集中指向人民。这是因为,一场灾难过后,人们感到痛苦、悲伤,灾区人民对重建家园表现了极大的渴望,广大受众对灾区人民也表现了极大的同情和关注。这就需要记者在采访写作中融入满腔的热情,从而才能报道出极富人情味、感染力、感召力的佳作。
参考文献: 于沛然 《日本广电媒体报道机制》 2 冯武勇 《nhk顶起救灾半边天》 3 《拯救灾害大国日本》——《galac》:“日本媒体总结的地震报道10条经验”2005.2 4《南方传媒研究》【地震-日媒】2011年第29期
5任琦 《灾难性新闻报道中的伦理探析》 2011.7 6胡珊珊《灾难性报道中的新闻伦理》 2011.6 7《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复旦大学 出版社篇二:个案调查范例 求求你,帮帮我
——以祝家沟村为例浅析老年人行乞现象 一 导言
乞丐,这一形象出现在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在历朝历代繁荣景象的背后都会有这么一个群体,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为了生存而苦苦挣扎。那么何为乞丐?就是以乞讨为生的人统称为乞丐。在繁华的大街上,当你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街头向过往的行人行乞时,有些人面带厌恶,而有些人只会匆匆走过。面对如此凄凉的场面,无奈的一笑„„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到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却总能看到一些衣衫褴褛的乞丐在大街上,商场附近,广场上行乞。人们对之慷慨解囊或嗤之以鼻的同时是否想到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呢?承然,在社会中不乏有一些人或团伙利用人们的同情心,假借行乞骗取不义之财,这也是人们现在对乞丐态度冷淡漠然的原因。可是人们有没有注意到有这么一群人,本应是在享受天伦之乐的年纪,却在那里抛下尊严,伸出那布满老茧的双手向行人行乞,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反思。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老人无子女,子女不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或没有赡养老人的能力,导致老人为了维持生计而行乞的现象并不少见。然而老人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没有劳动力,不能从事生产活动,经济来源主要来自于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生活的压力较大。为了能够更好的了解老年人行乞的现象,我走访了一些行乞的老人。目的在于了解我市老年人行乞的原因,现状以对此的解决措施,为政府进一步解决老年人行乞问题提供帮助。
二、个案背景
张明华老人,女,72岁。老人的老伴患有肺结核去世的早,家中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由于有精神方面的疾病和老人住在一起,二儿子现在在南方打工,小女儿远嫁到一个偏远的村子。老人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家中的几亩地也为了给老人的老伴治病卖掉了,而卖地所得的钱大部分花在老人老伴的治疗上,剩下的部分对于大儿子的治疗来说已是杯水车薪,老人现在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每天依靠乞讨所得的微薄收入。大儿子小时候生了一场大病,由于没有得到及时妥当的治疗落下了精神病,二儿子虽然去南方打工,但是情况也不尽如意。和妻子的工资加在一起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然而在面对儿子的教育费用时,也有不小的压力,可是夫妻两个只能选择继续打工,回到老家的话情况也不会好转。小女儿远嫁他乡当起家庭主妇,家庭的收入全由家中的地的收成决定,自己也会做些零活来贴补家用,家里的日子用老人的话说就是“勉强吃上一口饭”。老人由于常年的乞讨,患有风湿和胃病,每逢阴天下雨的时候,老人的双腿都会感到针刺般的疼痛,可是由于没有钱去治疗,老人只能这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忍耐着,别无他法。
老人的家位于辽宁省大石桥市汤池镇祝家沟村。汤池镇祝家沟村位于辽宁省大石桥市东南部,东与周家、黄土岭接壤,西与博洛铺永安毗邻,南接盖州市,北邻海城市。现有耕地52000亩,而祝家沟村现有土地面积1250亩,种植作物种类多为玉米、高粱等。户籍人口1560,劳动力人口828人(户籍男16岁-60岁,女16岁-55岁),常住人口620(户籍人口-外出打工和举家迁出人口),实际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人口380(男16岁-60岁,女16岁-55岁)、全村纯女户458户数,占全部户数的比例10%。村人均年收入2020元,虽说算不上富裕,日子过得也可以,如果没有天灾人祸的话也能过得下去。
三、调查结果 辛苦大半生却只能靠行乞来度过晚年。
张明华老人已经年过七旬,居住在一个不到20平米的房子里,房子里光线很暗,也很潮湿。屋内的布置很简单,一个灶台,一铺炕,一堆废品。每逢下雨天经常是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的状况,冬天的时候,屋子里很冷,老人没有钱买煤取暖,只能依靠捡来的硬纸箱和破衣服、被褥来取暖,但是这样只是能稍微暖和一点。老人说:“有个屋子住就可以了,其他的能将就就将就吧。”老人还说:“屋子很破,也不大,我们娘几个凑合着也能过的下去。”一个老人每天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开始一天的行乞生活。在老人的家乡中,人们祖祖辈辈从事着农业生产活动,世世代代以地为生。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逐步发展,一些大型企业的厂房建到了老人的家乡,家乡的人们开始走出田地,转为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来换取相应的报酬,成为了工人。老人的老伴去世的早,老人含辛茹苦的将膝下两儿一女拉扯大。年轻时,老人的老伴由于患有肺结核不能干农活,老人为了养家糊口,成为了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家中的几亩地都是老人自己在耕种,可是几亩薄地的收入实在是太少了,后来老人只好把地卖掉来给老伴治病。老人又想了许多办法,帮人做零工,做些体力活,所得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家庭的日常开销。然而,上天似乎将所有的苦难都降临在这原本就艰难度日的家庭。老人的大儿子由于小时候生了一场大病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导致精神方面有一些问题。老人为了给大儿子治病,花费了家中所有的积蓄。二儿子在遥远的南方打工,还成了家,由于还要承担自己的家庭,没有办法照顾母亲。小女儿远嫁到他乡,家庭条件也比较困难,无力赡养老人。老人为了维持生计,照顾有病的大儿子,不得不靠乞讨为生。老人说“谁愿意靠要饭过日子啊,可是我也是没有办法,只能这样了。”这些话道出了老人的无可奈何和辛酸艰辛。看着老人湿润的眼眶,我们的心为之动容。2 都是为了孩子。
老人的三个孩子中只有大儿子与老人生活在一起,可是这个大儿子确是母亲心中永远的痛。在他小时候有一次发高烧,老人没有钱去他医院,只能在家里照料着。可是儿子的高烧怎么也退不下去,老人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是没有办法,所有的亲戚和邻居都被老人借钱借遍了,实在是借不了了。老人的大儿子就是因为这样“烧坏了脑子”,老人为了医治儿子负债累累,使这个原本就经济拮据的家庭蒙上了一层阴影。老人的大儿子没有劳动力,自理能力较差,老人还得细心的照顾他,老人对此说:“我是他妈,我不管他谁管他,再说老二和小三的日子过得就够苦的了,不想再让他们加重负担。”可是大儿子的治疗因为老人无法承担那对她来说是天文数字的医药费而不得不放弃,当说到这的时候老人的眼睛湿润了,对我们说:“我这个当妈的对不住老大,他这一辈子都让我给毁了。”听到这些,我们对老人和她的家庭的状况很是同情。老人的二儿子远在南方,听老人说,二儿子从小就懂事,知道家里的条件,经常帮着老人干农活,做家务。长大后,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去了南方打工,可是情况不是很尽人如意,老人的二儿子一开始打工的工地的老板经常拖欠工人工资,工作环境也很差,甚至有工人由于工作受伤,落下了终身残疾。他辞去了这份工作,后来又在一个饭店找到了一份打杂的工作,现在的工作是在一个居民区当保安,工资不是很高。老人的二儿子和儿媳妇是在打工的时候认识的,后来结婚,有了孩子,一家人住在一个小房子里,二儿子和儿媳妇的工资只能勉强的维持生活,还要为孩子上学攒钱,生活的压力也是很重的,无力顾及母亲和大哥。老人的小女儿远嫁到他乡,生活也不宽裕。都说女儿是父母的贴心小棉袄,小女儿从小也是个懂事的孩子,看到其他小朋友有新衣服,新玩具,从不吵着向母亲要,还分担母亲的负担,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和农活,有时母亲忙不过来,全家人的饭就是小女儿自己做的。后来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决定嫁到一个对自己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地方,只为能够为家里省下一口粮食。成家后的小女儿也是牵挂着家里的母亲与两个哥哥,虽然自己的条件不是很好,也会往家里寄一些钱,但是对于减轻母亲的负担来说就是杯水车薪,可是小女儿只能做到这些。老人跟我们说:“孩子们都是好孩子,知道我这个当妈的不容易,知道心疼我这个当妈的,可是孩子们过得也很苦,我也不能再加重他们的负担,我现在还能动弹,身体还可以,能自己扛下来,就不再让孩子们操心了,都不容易啊。” 3 生活的不易。
亲戚和邻居们那里老人已经不能再张口了,家里的条件也是十分紧急。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老人选择了行乞这条路。刚开始,没怎么出过远门的老人,只是在镇里的沿街商铺讨钱,好的时候老人一天可以得到几十块钱,不好的时候只有几块钱,甚至一分钱都没有。后来老人在周边的镇里乞讨,走过不少地方。无论严寒酷暑、风吹日晒,老人每天都会为了家,为了孩子们乞讨。夏天里,天气炎热,老人依旧在大街上向行人乞讨。有一次,老人中暑昏迷过去,幸运的是有个好心人将老人背到阴凉的地方,并一直照顾老人,直到老人醒来。冬天的时候,凛冽的寒风吹打着老人单薄的身躯,老人的双手都被冻伤,却依然在为了生活努力。我们劝过老人说可以去救助站,说那里的工作人员会竭尽所能的帮助你,老人说:“我不想去,我还得照顾儿子,再说,我听说去那里不让随便走,不能离开。去那里备不住还能受气,被欺负,我是真的不想去。” 说到这里老人似乎对救助站有很大的反感,我们就不跟老人继续聊这个话题。老人在行乞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困难,一些人对老人冷眼相待,甚至破口大骂,城管也会对老人动粗,城管的暴力执法让老人吃尽了苦头。可是老人只有默默地忍受,辛酸眼泪只有往自己肚子里咽。老人跟我们说有一次,她看到一名行乞者向几个刚从酒店走出来的大汉乞讨时,那几个大汉一把把那名行乞者推倒在地,嘴里说着不堪入耳的话,后来居然动手围殴那名行乞者,完事大摇大摆的离开,有那么多的围观者没有一个伸出援手帮助那名行乞者,老人说:“要饭的怎么了,要饭的也是人啊,怎么这么对我们,我们生活本来就挺不容易的,就够苦的了,为什么还要对我们拳脚相向?在我们受苦的时候没有一个人出来帮我们,这世道啊,不说了,不说了。”老人的话里,我们感到了不解,无奈与愤怒。4 期盼团聚
老人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一家团聚,二儿子已经有四年没有回家过年了,小女儿也有三年没有回家了。每当过年时,听着外面的鞭炮声,想到家家户户在桌子上吃着团圆饭的时候,老人的眼泪总会默默地流下,对儿女的思念使老人很伤感。其实老人的年纪越来越大,身体状况也都是不如当年了,总是渴望身边是儿女绕膝,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孤零零的,本应安度晚年,却因家庭的不幸而被迫乞讨,老人的艰辛我们能感觉的到,可是老人说:“再苦再难我也会撑下去,我还要攒钱和大儿子一起去看看二儿子和小女儿。”
四、讨论
从目前的发展形势上看,我国经济发展良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小康社会的建设基本上完成了,正在为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可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刚刚达到小康,温饱,有一部分人的生活水平甚至处于温饱以下,处于贫困线以下。就像张明华老人的例子,对于那些本身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无子女、子女不履行赡养老人的义务或子女想赡养老人却没有赡养老人的能力,生活没有保障只能依靠行乞的来维持生计的老年乞讨人员,我认为政府加强基层社会救助制度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所谓社会救助是指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体对于遭受自然灾害、失去劳动能力或者其他低收入公民给予物质帮助或精神救助,以维持其基本生活需求,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各种措施。社会救助制度社会救助最根本的目的是扶贫济困,保障困难群体的最低生活需求。而基层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设强调的正是关注基层人民生活,保障困难群体的生活最低生活需求,只有基层人民的生活得到保证,社会才会和谐发展。因此,加强基层社会救助制度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保障基层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
2、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3、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4、有效地弥补了社会保险制度的不足。
同时考虑到大石桥市是一个县级市,人们的受教育程度有很大的不同,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市政府应更应采取特殊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落实相关管理条例,将我市基层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工作更好的推广与发展,促进我市的可持续发展。
五、小结
本次调查以我市老年流浪乞讨人员张明华老人为调查对象,采用访谈法,个案法,观察法,文献法等方法,从现状、原因、解决措施多方面描述了我市老年人行乞状况,研究所得结果有以下几点:
1、我市老年人行乞现象不是很普遍,大部分老人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但仍然有一部分老人生活缺乏保障,需要政府给予关注重视。
2、我市对于老年乞讨人员的管理方法不科学,对于相关工作的开展和实施不够重视,工作开展不到位。
3、我市基层社会救助制度建设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政府给予高度重视,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财力。
4、开展基层社会救助制度是体现以人为本精神的具体体现,是加强政府服务职能的体现,是今后政府开展民生工作的必不可少的部分。
参考文献
①、王保庆.《中国乞丐调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1.281 ②、陈薇.《当代流浪乞讨救助制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1-1.411 ③、王思斌.《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救助制度之发展》.[j].文史哲,2007.(1).14 ④、洪大用.《转型期中国社会救助》.[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12-1.391篇三:2015年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救治救助申报审批表
2015年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救治救助申报审批表
篇四:通知性发文范例 致 :各部门 抄报:总经理 副总经理 总经理助理
由 :行政办公室
关于:酒店统一和规范行文格式的通知 日期:2011年6月1日 编号:e.o.2011003
1、总则
1.1 为规范酒店各类文件的管理,保证酒店各类文件流转及管理规范化,结合实 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酒店所有部门及人员。
2、文件的主要种类
2.1 决定: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用“决定”; 2.2 决议;经会议讨论通过并要求贯彻执行的事项,用“决议”;
2.2 通知:组织全酒店有关合同法规等内容的培训计划或其它工作安排,并具体 组织实施;
2.3 通报: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情况或事宜,用“通报”; 2.4 请示:向上级请求指示、批准,用“请示”;
2.5 报告: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用“报告”;
2.6会议纪要:传达会议议定事项和主要精神,要求遵守、执行的,用“会议纪 要”;
2.7 规定(规范、章程、制度、守则):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项制定带有约 束性的措施,用“规定”; 2.8工作总结、计划(安排)。
3、行文规则
3.1各部门要严格按文件种类性质行文;
3.2部门报行政办领导的文件,冠以姓名和职务; 3.3部门发部门的文件,一般情况下冠以部门的名称;
3.4行政办下发文件,其种类用“决定、决议、通知、通报”等;3.5部门报行政办领导的文件,其种类用“请示、报告”等。部门之间行文,其种类用“通知”等;
3.6部门报行政办领导的文件,如需抄报、抄送的,要标明,抄报用于行政办领导(主报领导的上级或平级),抄送用于部门;
3.7部门报行政办领导的文件,如需审批后发有关部门的,应标明抄送的部门; 3.8部门之间重要行文,应抄报行政办主管领导; 3.9部门之间可以联合行文;
3.10所有发出文件,均须由承办部门负责人签发; 3.11所有须行政办领导审批的文件,均须审批后执行; 3.12所有行政部门经理级人事任免,均由行政办发出。
4、文件格式
文件一般由呈送(报)人(部门)、抄报人、抄送部门、承办部门、日期、标题、文号、正文、附件等组成。具体格式如下:
致:×××部门或(职务)×××女士、先生 抄报:(职务)×××女士、先生 抄送:×××部门 由:×××部门
日期:××年×月×日 关于:××××××× 编号:(部门英文缩写,如hk、f&b)2006001(前四位为年份,后三位为部门编号)
(正文)
以上妥否,请批示(或“特此通知”)
(此处为亲笔签名)
xxx/**部总监(经理)文头为“小4号”“宋体”字,行距为“单倍行间距”,正文通篇为“小四号”“宋体”字,行距为“1.5倍行间距”,页边距为上下“2.54厘米”、左右“3.17厘米”。
5、文件办理
5.1文件要符合行文规范,并做到观点明确,条理清楚,文字简练,避免错别字,提高文件质量;
5.2一般性文件,可通过信箱收发;重要文件,由部门秘书或专人收发,收发文 要设专门记录本登记、签收;
5.3经行政办领导批阅的文件,原件发承办部门,行政办公室存复印件(凡经行 政办领导签批的合同、协议,原件存行政办公室,复印件发承办部门);
6、文件的存档、销毁
6.1平时办理完的文件,行政办公室和各部门要进行分类立卷,做到查找方便; 当年文件于次年四月前归档完毕;
6.2对于无保存价值的文件,每年进行清理后经部门负责人审定后予以销毁,不 得作为废纸处理;
6.3涉及财务、工程、人事、保安等技术档案(资料、报表、凭证、图纸等),有关部门每年整理存档;
本规定自2011年6月1日起执行。
王兰/行政办公室主任
后附:各部门英文缩写
第二篇:调查性报道
调查性报道
一、调查性报道的定义:
在屹立于潮头的报刊和广播电视新闻事业中,调查性报道是一个强有力的报道领域。调查性报道源于美国从未消亡的黑幕揭发传统。20世纪60年代,调查性报道开始在美国长盛不衰,接着影响了世界许多国家。目前,调查性报道与解释性报道、客观性报道鼎足而立,成为美国新闻界以至整个西方新闻界的主流流派之一。在其它国家的新闻界,调查性报道也同样受到公众的欢迎。20世纪80年代,调查性报道来到中国,几乎刚一出现就以自己特有的穿透力和影响力,成为中国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毫不夸张地说,对调查性报道的重视已成为全球新闻界的主流。
关于调查性报道,我们首先要在理论上进行一定的阐述。对于什么是调查性报道,国内外很多学者以及一些新闻媒体都给出了自己的定义和判断,我们对此进行了搜集和整理。
(1)通过记者的调查,揭露某一社会集团企图掩盖的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隐私。(美国CBS《60分钟》)。(2)对某人或某集团力图保密的问题的报道,报道的事实必须是自己挖掘出来的。(美国《新闻日报》记者)。
(3)英国学者David Spark说,调查性报道就是寻找和收集被势力掩盖的事实,他收集的不是被提供好的、勿庸置疑的信息,而是被掩盖的秘密。
(4)一般是报道某些人和某些组织试图掩盖的新闻,强调在调查性报道中调查和收集材料必须是记者的原创行为,而不是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的调查行为,选题和采访必须由新闻媒体独立进行,调查性报道面对的是一个重要的事实,而对这个事实某些人或某些组织力图使其保密。
(5)调查性报道以暴露或揭丑为核心,以社会的腐败现象、犯罪政府官员的错误行为,内部新闻以被某些人企图掩盖的事实作为目标。它是新闻媒体相对独立的、揭秘的深入的采访活动,它比较费时,篇幅较长,经常以连续报道的形式出现。
二、调查性报道的题材选择:
调查性报道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前期的选题策划。调查性报道在选题上遵循的衡量标准有:重大性、公共性、独家性和故事性。
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题材如灾难性报道,对社会有极大危害、反常并带有悬念的题材,对政府部门或者官员滥用公共权力的报道,对企业和政府管关系以及投资环境的报道等。公共性要求选题与公共利益相关、贴近公众生活,如三农问题、城市生存状况问题、有一定普遍性的社会问题等。独家性强调通过记者独立调查揭示出事实的真相。
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有没有真相?是不是有需要反证和澄清的事实?
2、这些事实有没有关切度?你所调查的问题,老百姓是否关心?
3、这一事实有没有价值?它是否反映出社会发展变革中的某些典型特征?
4、它是不是有区隔性?这样的选题会不会同时也被其它栏目选中?
三、调查性报道采访:
调查性报道是新闻报道中最复杂、最艰苦、难度最大的一种报道。调查性报道所调查的问题本身错综复杂、盘根错节,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卷入报道的各方人士出于各种原因,或不愿意透露事实,或设置障碍,甚至故意散布假消息误导记者,使记者的调查更加困难;此外,所调查的问题涉及权势集团,他们往往更会以各种方式向媒介和记者施加压力,阻碍调查的进行。记者在调查中必须遵守法律、社会道德及职业道德,不仅要结果正确,还要程序合理。
调查性新闻报道的艰巨性要求记者在精神上和体力上都有高度的韧性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在深入调查、揭发内幕的过程中,由于事实本身的复杂性,加上通常总会有人企图掩盖,调查性报道的问世往往会耗费几个月或几年时间。比如在著名的水门事件中,伯恩斯坦等记者在4个月中采访了1000多人,每天工作12—18个小时。
调查性报道对记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一方面记者要独立展开调查活动,挖掘隐藏在表面现象下的真相。另一方面还需要记者具备在艰苦条件下的工作能力及坚定的信念,此外,记者还要具有相当的分析能力、嗅觉灵敏、思维活跃。
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记者必须有崇高的职业道德、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无畏的精神。而且要有扎实的采访作风和采访韧性。从事调查性报道的记者应该洁白而无可非议。调查性报道的揭秘性、挑战性和记者决心披露事实真相、维护正义的激情使这种报道形式独具魅力。毫无疑问,一个成功的调查性报道,记者的素质是绝顶重要的。一位研究者指出:“„„所有美国优秀的调查报道都具有如下品质:对事实真相的渴望,强大的内驱力,精确的判断力,果敢的决断力,持久的忍耐力,丰富的想象力,正直感,对条理性的领悟力和一种基本的直取要害的知觉。”
主要有以下几点:
1、质疑精神:记者要有怀疑一切的介入态度和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工作作风。质疑是他们的生存方式。
2、平衡意识:应该让事件中冲突的各方和不同观点的组织(群体)有同等的发言机会。
3、平等的视角:在调查记者面前,只有被调查者这一相同的身份,没有尊卑贵贱之分。
4、平静的心态:记者要多一份理性,少一份冲动,这会有助于你对事物作出更准确地判断。
四、调查性报道的功能:
调查性报道是增强媒体公信力的有力保证。一个电视新闻媒体的权威性主要取决于在重大事件、热点问题、新闻人物出现后,是否有记者的调查行为,记者能否依靠自己的采访调查获得更多的背景和细节、发现更多的事实和展示事实的角度。调查性报道往往是一个媒体的品牌形象。调查性报道是栏目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因为其采访调查的压力、获取事实的艰难,往往是对一个记者职业能力的最大挑战;同时,还要有成熟稳定的制度、方法,以保障报道的成功制作播出,保护记者的安全、利益不受侵害。这种高标准抬高了调查性报道的涉入门槛,也成为栏目的独特竞争资源。
五、在中国面临困境与挑战:
近年来,在改革开放和舆论监督的大旗下,中国的调查性报道明显增多了,在主题上,它们的表现与西方调查性报道惊人的相似 :二者都注重揭露政府官员的腐败和社会上的罪恶,都力图为公民们伸张正义和主持公正。中央电视台节目《新闻调查》以前的定位语为:“新闻背后的新闻”,“正在发生的历史”。具有“全球、全国人民关注的高关注度”“记者面对的是犯错误的人,是出了问题的人,是下了监狱的人„„然而,对照严格的西方调查性报道的经典定义,人们会发现,中国的调查性新闻报道是软化的。
这种软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调查性新闻多以报告文学形式出现,多发表在书刊上。
如前所述,中国的调查性新闻报道经常选择具有文学色彩的报告文学题材,选择时效性较差、风险较小的杂志书刊为载体,这是一种在形式上的软化。在中国的特定环境下,它们趋利避害,寻找到了更为有利和宽松的发展空间。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影响的调查性报道虽多出于新闻记者之手,但很多都发表在文学期刊或以书籍的形式出现,比如 :全景表现1976年唐山大地震惨状和内幕的《唐山大地震》(钱钢),揭露由于人为破坏、生态失去平衡的《伐木者,醒来》(徐钢)和《北京失去平衡》(沙青),揭露1956年庐山会议内幕的《乌托邦祭》(苏晓康),揭露中共历史冤案的《梁漱溟、王实味、储安平》,还有暴露中国体育界弊病的《强国梦》和《兵败汉城》(赵瑜),戴煌揭露政府内部某些腐败的《权柄魔术师》、《在案层厚网的覆盖下》等等。调查性报道的先锋、作家赵瑜说,“调查性新闻报道在中国的角色和地位暴露出的更多的是尴尬和无奈,以至于一些记者和作家只能把调查报道这只脆弱的羊赶到文学小说的草原上去。”还有人戏言卢跃刚是堂吉诃德式的人物,苦苦地执着地与强势群体较劲,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这像是一个略带几分苦涩的黑色幽默。
2.记者在调查活动中的独立性弱化,深入报道受到局限。
西方调查性新闻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媒体相对独立的调查”和“某些社会势力企图在调查活动中阻碍”。中国媒体的官方性质一方面为调查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另一方面使得中国的调查性报道带上了“软化”的烙印。
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的中国媒体,具有官方性质,这就使得调查性新闻在进行时不可避免地带有官方色彩,这个特征首先给记者的调查采访活动带来很大便利(在许多调查活动中,中国的媒体能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此同时,记者调查的独立性也大大减弱。此外,很多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往往是待其盖棺定论之后再采访,而不是新闻记者独立观察的结果,是记者根据有关方面的调查结果进行的再报道。
3.调查性报道的时间性严重滞后。
调查性报道与日常新闻报道不同,它往往与发生的事件有相当的距离,往往是事件在前,调查在后。调查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但中国的调查性新闻时间严重滞后,极端的例子比如钱刚的《唐山大地震》,在事情发生后的10年才披露了当时的真相,戴晴的《王实味、储安平、梁漱溟》写的都是几十年前的陈冤。直到政府有关部门对历史冤案有了明确认定之后才敢于下手。其他如苏晓康的《乌托邦祭》等也是同样的情况。当然,即使这样的调查报道,依然可能充满风险,与西方的经典案例相比,其中的距离是可以看得很清楚的。因为时间滞后,记者在调查活动中受到的阻挠和压制程度大大减弱,有时甚至可能没有遭到任何压制,新闻表现出一种相对软化的趋势。
4.调查性新闻的负面性弱化、正面因素加强。
中国现行的报道方针是以正面宣传为主、负面报道为辅。这决定了以揭丑为宗旨的调查类新闻在新闻报道中只能占据很小的比重。尽管相对于80年代,中国的舆论环境已经大为宽松,媒体舆论监督的力度大为增加,但相对于人民对于正义和公正的呼唤还有距离。舆论监督呼声很高的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其揭露性的报道还占不到节目的10%,以关注“正在发生的历史”和“新闻背后的新闻”著称的《新闻调查》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作品也占很小的比例。
中国的传媒在近年中涌现出相当数量的调查性报道,但其负面性有所减弱。许多揭露社会阴暗面的报道,经常在其中加入有关部门在处理事件时的良好态度、改革的决心等正面性、光明性的内容,使得报道的力度和深度趋于缓和。负面性的降低同时也导致调查性新闻出现一定程度的软化。
六、疑问:
1调查性报道的“调查深度“如何评判? 2调查性报道的倾向性问题。
七、参考资料:
叶子、李艳 《电视新闻》 2008.7 孙玉胜《.十年》P100 2003年8月版
徐国源 《论深度报道的结构模式》2003年4期《采编生活》 何勇:《由事物的逻辑到理性的逻辑———对电视新闻述评的思考》,《现代传播》1998年3月。
穆冰《试论中国特色的调查性报道》中国新闻研究中心2003-11-21 赛纳《的内容与样式——2001年5月19日在开播五周年电视深度报道研讨会上的演讲》
余仁山《解密<新闻调查>》2008年5月1日
7094129 吴建昕
第三篇:中西方调查性报道
调查性报道开始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美国。20 世纪 60 年代,它勃兴于整个
西方国家。目前,它和解释性报道、客观报道一同构成了西方国家新闻报道的主流。
一、中西调查性报道概念比较
(一)西方概念中的调查性报道。
西方对调查性报道的研究已近百年,定义和认识较为系统化。尽管不同的学者对调查性报道的认识角度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西方学者对调查性报道的定义和认识集中在三个方面:第一,报道对象为揭露被人为有意隐藏的事件;第二报道内容具有分析性,细节更为详尽;第三,报道制作者—记者,必须独立调查,新闻文本应保证原创性。通俗地讲,在西方,调查性报道是一种具有英雄主义性质的活动—记者孤身犯险,自主调查挖退进仃J甲国化明解瑛,x7新闻头践中调查性报道的开展更具指导性。
(三)中西调查性报道的概念差异。
纵观中西对于调查性报道的定义和认识,我们可以发现:西方国家对于调查性报道的理解是遵循着“揭露丑闻”这一核心的,而在中国,调查性报道的定义则在一定层次上发生了变构。可以说,中国更多的学者和从业人士认为,调查性报道主要并非仅仅揭露丑闻,而是承担着更多社会教化的重任。
(二)中国调查性报道的发展历程。
《申报》在1882年刊登的中国第一条电讯稿就是披露一位官员读职的消息,可以称为调查性报道的雏形。在晚清、民国以及建国后至70年代末,中国的调查性报道一直由于权力系统的干预阻挠而难以真正形成。直到80年代,中国的调查性报道才浮出水面。1980年《工人日报》发表了“渤海二号”钻井船在拖航中翻船的调查报道,以及《人民日报》的《白衣下的污垢》、《蒋爱珍为什么杀人》,《中国青年报》的《命运备忘录》等等,都属于调查性报道。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电视在中国的兴起,电视调查性报道异军突起。比如《逃不掉的罪责》、《难圆绿色梦》、《“粮食满仓”的真相》、《探秘传销大本营》等,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的同时充朴分握了组论游髻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成功影响了政府的政策措施,为中国媒体做了守望社会的模范作用。2003年《南方都市报》的孙志刚事件”成为中国调查性报道的巅峰。“孙志刚事件”从《南方都市报》的首次披露,到新浪网的转载成为全国关注的新闻,最终引起《中国青年报》、新华网、CCTV,《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的关注。媒体的调查性报道成功地将社会中潜藏的毒瘤公之于众。
(二)调查性报道的中国定位。
与西方媒体的调查性报道相比,当前中国媒体的调查性报道既有相似的一面,也有迥异的一面。一些著名的调查性报道,不仅仅揭露了令人发指的黑幕,还成功地促使政府进行作为和改变,促进了社会民主的发展。中国媒体通过调查性报道的方式进行舆论监督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中国媒体进行调查性报道的目标并非仅仅是为了“揭丑”。仅是为了“揭丑”。2000年,著名的调查性新闻节目《新闻调查》提出了“探求事实真相”的口号,被认为是最能发挥调查类节目优势的一种定位选择,例如《陈丹青的出走》、《举报人李文娟》、《中日经贸关系解析》等。这一类调查性报道是在深人细致地调查一个代表性事件后,引导观众思考表象下深层次的社会问题。此外,许多事情,特别是官员犯罪案件的调查性报道,都必须在有关部门下最终结论后才能跟进报道。在这种情况下,新闻报道
实则变成了一种劝服性的“教化”。由此可见,中国的调查性报道的内容以及在社会中的作用远较西方的调查性报道复杂。中国的调查性报道既是社会的舆论监督执行者,同时也要承担社会思想者的任务,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还要担负教的责任。
四、中国调查性报道的借鉴
通过中西调查性报道各方面的对比,使我们认识到中国调查性报道的特点,同时也看到了中国调查性报道的不足。西方调查性报道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综合来说我认为有三点:
1。规范媒体管理体制,重司法管理轻行政控制,切实保障调查性记者的权益。
2.成立专门的调查性组织,让调查性记者能够形成合力非形单影只。
3.提高调查性记者的新闻专业主义操作技能和真正心怀天下的执业理念。
无论现状如何,无法否认的是,调查性报道登陆中国仅仅30载,已在中国生根发芽。虽然调查性报道与本土文化、文图理念以及本土社会状况存在着差异和冲突,但曲折的融合进程中,我们依然能看到未来的希望。或许当下的中国媒体还无法像“水门事件”中美国媒体那样,但假以时日,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民主进程的推进,我们相信,会有一天,中国的调查性报道能够真正成熟,成为中国社会中为民代言、监督权力的重要力量。
与西方相比,中国的调查性报道兴起得相对晚一些,发展缓慢一些,其社会影响也不及西方有些调查性报道那么轰轰烈烈。它通俗的称法是调查报告。其新闻性、时效性不如西方调查性报道那么强烈,更像情况汇报与调查研究资料。早期比较成功的调查报告要数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了。最近一、二十 年,我国的调查性报道逐渐受到新闻界重视。有些报纸出现了调查性报道专版,如《南方周末》开辟了调查专版,《中国青年报》也有本报调查栏目。电视也开辟了《新闻调查》等栏目。其社会功能越来越多样化,全面化。作为一种新闻报道方式,它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其社会功能在中国和西方国家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明 显不同的地方。
一、中西调查性新闻社会功能相似之处
1.监视社会的功能
西方善于写揭露性调查报道。新闻界往往不惜人力和物力,不惧权势和恐吓,对一些“隐瞒的消息”进行调查与揭发。对政府机构、公司企业等存在的弊端以及某些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系统、全面地调查研究,对社会阴暗面进行无情地揭露与批判。在一定程度上确能除恶去邪、伸张正义、维护公理,起到监视社会的作用。《纽约每日新闻》记者威廉·谢尔曼假扮成病人去一家福利医院治感冒,医院要求他“先检查检查脚",然后开出几种无关痛痒的脚痛药和其它一些毫无用处的药物。记者用亲身体验的方式获得了事实的“铁证”,从而揭穿了福利医生的骗局,并帮助该市追回了3100万美元的医疗补助费,成功地打击了假、丑、恶的社会现象。中国也有类似的报道。前几年,《湖南日报》记者也以“病人”身份去一家性病医院查探虚实。本没一点毛病的他被医生说得是性病缠身,几乎病入膏肓。医生要他接受长期治疗,并开出一长串的医药。记者采用了同样的办法揭露了性病医院坑骗病人、谋取暴利的罪恶本质。《南方周末》2001年3月29日揭露了一家“地下钱庄”的黑幕。文章报道,由于银行人为的为贷款者设置了很高的门槛,高利贷找到了市场空间,急需资金支持的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被挡在门槛外面后,只好向“地下钱庄”借贷。高利贷者残酷的剥削逼得有些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在社会的大万花筒里,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调查性报道的监视社会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使光明的一面发扬光大,使阴暗面暴露无遗,使整个社会走上真、善、美的健康之路。
2.舆论调查的功能
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非常注重民意调查,特别是遇到重大事情如总统选举时。他们还调查国民素质、社会资源、环境教育等公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在克林顿性丑闻传出之后,《今日美国》综合了多家媒体的民意调查结果,写出了一篇《美国人把绯闻与政绩区别对待》的文章。文中说:“今日美国的民意调查显示, 60%的人相信确有其事发生,58%的人说作为总统他的工作干得不错,事发前则有60%的人认为他政绩出色。”这些统计数据和其他采访材料综合就可得出民众对克林顿的基本意向:一方面公众对克林顿的支持率有所下降,另一方面仍充分肯定克林顿的政绩。中国近几年也有类似的舆论调查,但大部分是由专门的调查研究所组织的,由新闻媒体就某一新闻事件而进行的舆论调查是少之又少。在这方面,我们是可以学习和借鉴西方的。
3.科学说理的功能
调查性报道通常是记者通过实地调查而获取的第一手材料,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可靠性。记者在写作时又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办法,使新闻含有很高的精确性、科学性和论理性,能让读者相信它并接受它的一些观点。请看美国世界研究撰写的《世界情况报告·正视中国的局限》中的一段文字:“最近几十年,中国还改善了本国公民的健康状况。由于这些努力,婴儿死亡率从1960年的150‰下降到1970年的69‰, 1980年降到41‰, 1992年降到27‰——这个水平接近于台湾的26‰。”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数据说明并辅以有力的定性分析,使其观点显得合情合理,无懈可击。中国的调查报告一向讲求论证的严谨性和分析的科学性。它适当采用定量法,但更注重定性研究,往往以观点统率材料,以材料印证观点。1980年《人民日报》上发表的调查报告《不要让子孙后代埋怨我们》一文中,记者用调查所得事实材料说明了北京水源给首都的经济生活、环境卫生和人民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分析了水源污染的主要原因。这种说理就很能使人信服,结果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4.巧妙宣传
西方新闻界从不承认自己的宣传功能,但也不否认自身的立场问题。站在一定立场上采写出来的调查性报道,有时不可避免地带有某种宣传倾向。在美国,在政治上亲某一党派的报刊总是极力维护本党派的利益。在采写敌对党的问题性的调查报道上便极尽所能贬低异已,抬高自己。只是他们采取的是一种比较巧妙的手法,尽量隐藏自己的宣传意图。就如在美国总统选举前夕,他们常常利用民意调查来影响和左右美国总统选举而不是直接站出来为某位总统候选人拉选票一样。
二、中西调查性新闻社会功能的不同之处
由于中西方不同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念,在运用调查性报道时,其报道对象、报道范围、报道的侧重点等各有不同。所以它的社会功能与其功能表现程度也有不同之处。简单地比较一下,调查性报道在中国与西方国家主要扮演着以下不同的角色。
在西方,调查性新闻首先是作为“政治腐败的揭丑人”而存在的。由美国记者斯蒂芬斯著的《新闻与揭丑》一书中就收集了大量美国黑幕报道的经典作品,其中就包括如《参议院的背叛》、《联邦官僚机构是如何运作的?》等许多揭露政治腐败的新闻作品。
其次,调查性新闻是名副其实的“社会黑暗的'掏粪者'”。西方新闻记者往往以大无畏的精神把触角刺向社会的黑暗角落,揭露社会矛盾,暴露社会隐患,以促进社会改良和社会进步。《疯狂融资》一文通过大量的采访与调查,揭示了美孚石油公司之下的联合铜矿公司在创立五年之中劫掠了大众上亿美元的财富的事 实真相,让人看到了垄断资本家和大财团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大肆掠夺民众财富的阴暗面。
最后,西方调查性新闻还是“民情舆意的调查员”。最有代表性的是关于总统选举前夕的选票预测。1976年由记者米尔斯写的《新罕布什尔州预示总统竞选难分伯仲》一文就准确地预测了南方“乡巴佬”卡特击败在任总统福特而入主白宫。他们还对社会上一些引起争议的问题进行民意测验,如关于堕胎问题、民族歧视、性别歧视等问题。当然,西方调查性新闻并不是一支万能的笔。它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如国家利益、政治压力、资本控制以及这种报道形式自身的局限性等等。但它在反映公共利益、维护公共道德等方面确是一个出色的斗士。
相比较而言,中国的调查性新闻则主要扮演着以下三个角色:
第一,政策宣传家。1999年获奖作品《土地承包中维护妇女合法权益》,记者调查了土地承包过程中妇女受歧视、被剥夺土地承包权的情况,对此现象进行了批评,并在报道的最后就土地承包中侵犯妇女权益问题采访了最高人民法院,借法院的名义普及法律知识,大张旗鼓地宣传了男女平等的国策。
第二,公益维护者。如《中华工商时报》1994年9月17日刊登的《对北京市假冒伪劣商品的调查》、《南方周末》2001年3月15日发表的《商洛地区艾滋病调查报告》等就是其中的代表。在后一篇文章中,记者使商洛地区艾滋病滋长、漫延的内幕曝了光。据有关方面的调查,商洛地区HIV携带者比例高达到23∶ 1,其主要原因是一些非法之徒利用农民的无知与贫穷,非法进行抽血贩血,而商洛地区所辖7县(市)共约有12700多人有卖血史。那些带有艾滋病毒的血液却已无法查清其流向。这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和令人惧怕的事实让人们无法不关心起自身的安危。文章巧妙地呼吁政府部门对高危人群进行监控,对已查明是HIV感染者人群进行严密监控,督促公安部门给予协助,严惩犯罪分子,维护公众的利益。
第三,问题研究员。我国的新闻体调查报告带有浓厚的分析研究味道。它经常是针对某一具体问题,从各个侧面进行细致调查,深透研究,挖掘出其深层原因,并试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决策。1998年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关于郑州亚细亚商场、集团兴衰的调查》可算是此类调查性新闻的经典之作。记者敏锐地 抓住了商户堵门讨债**这一案发事件,从亚细亚的管理、用人制度到它的监督机制,从流通体制到高层管理矛盾,层层剖析了“亚细亚”由盛到衰的深层原因,道出了企业内部存在的根本问题。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调查性新闻的角色都不是单一的、固定不变的。因为它的社会功能即使在同一篇报道里也是多重的、多方面的。我们只有既借鉴西方的一些成功作法,又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调查性报道方式,才能充分发挥它所具有的全部功能。
第四篇:调查性报道案例分析
09广电新闻 钟小萍 200924118
一个调查性报道的典型案例
——以淘宝腐败来看调查的回顾与分析
《IT时代周刊》于2012年4月26日发表的一篇报道《淘宝腐败黑幕调查:淘宝腐败黑幕调查:商家行贿小二做大销售额》掀起了轩然大波,引来淘宝公司来势汹汹的危急公关,以及商场上的一些口水战。此时正是网店热火朝天,淘宝春风得意马蹄疾起时,淘宝公司却被一篇报到撕开了神秘的面纱,告诉那些聚拢而来的商家们,呵!淘宝后院正失火呢,谁进去谁遭殃!
一、淘宝腐败丑闻
淘宝是致力打造全球领先网络零售商圈,由阿里巴巴集团在2003年投资创立。淘宝网拥有几千亿元的年交易额,是目前亚太最大的网络零售商圈,肥沃的土地是腐败容易滋生的温床。淘宝小二为中心的地下黑色产业链由此产生并且蔓延开来,在整个淘宝系统疯长,大有不可挡之势。《IT时代周刊》记者经过发现、调查,取证,终于挖掘出了这个黑洞,报道一出,嘘嘘声、嗤笑声、辩解声,声声不断。
二、淘宝黑幕调查体现的调查性报道特征
该报道记者从“腐败探源”入手,通过列举事实讲述了淘宝小二们的囊中取利的“各种生意”,最后探究了淘宝腐败的根本原因。报道洋洋洒洒近一万字,从中我们可以找出调查性报道的一般特征和此篇报道的独特性。
(一)该报道体现的调查性报道的基本特征
1、以法治的眼光看待
腐败是从政治学的眼光来看的,是用法律准绳来作为衡量依据的,调查性报道的着力点也基本上是在政界和商界的腐败上。淘宝腐败黑幕报道,记者通过法治的眼光,通过淘宝小二这个中间杠杆的不正当的牟利的操作,看到了淘宝交易平台上的不平等;通过淘宝内部高管们的被驱逐、被起诉,阎利珉带出的“泥”看到了淘宝的腐败涉水有多深。同时从逻辑分析的角度探究淘宝市场占有率近乎垄断、商家行贿淘宝小
二、高层管理不善等腐败的根源。
2、故事性
故事是件好看的外衣,里面包着调查性报道最严肃而深刻的内核。记者借助一些列事实材料,把它编织成意见故事的外衣,首先是刻画兴旺而华丽丽的淘宝形象,接着是一些开着宝马挥金如土的淘宝小二活动着的形象,再接着是商家们在淘宝“受伤”的经历,紧接着是马云在淘宝内部针对腐败的开刀,闪电驱逐管理高层,却又通过逻辑分析,得出一个极富戏剧性的结论:反腐败,淘宝亡;不反腐败,阿里亡。通过故事,记者直逼淘宝腐败的内核,却又引人入胜。
3、数字与案例做事实支撑点
在此报道中,数字就是天枰。通过一些列的数字,读者自己可以看到或推算出基本事实,从淘宝的年交易额、商家数目、刷信誉的价格、被辞退和起诉的淘宝高管的赔偿金额,商家的损失金额等等不一而足的一些列数据,淘宝的腐败就呼之欲出了。
4、引用商家、电子商务专家、消费者等多方观点、“做了四个月淘宝没有一笔生意。叫我怎么过?没法过!现在我开始痛恨淘宝。”引用商家的观点表明淘宝腐败给商家带来的危害。“吐出300万,那吃下去的是多少呢?肯定多得很。”引用卖家的评论说明腐败之深;引用商家冰儿、小蒙的遭遇和观点,“职业差评师专门欺负我们小卖家,差评师同时拍下七八个产品,给差评,因为这样才有威慑力。”说明淘宝存在刷信誉的事实。这样的例子在报道中随处可见。
5、平衡性
记者不仅采访了受害商家、电子消费专家、消费者等多方的观点,还陷入淘宝的阵营,采访了淘宝公司的内部人员。如记者假扮卖家采访到淘宝公司人员,得到“采用的是全人工刷钻,不会被封店”的等观点。到刷信誉的事实和他们的基本观点。还有阿里前员工莫莫对淘宝“忽悠销售”的披露。并且根据同行天猫对淘宝年几百亿元的年交易额的信息披露,记者提出是否虚假繁荣的质疑。这种体现记者采访两面信息,体现平衡性的例子在该报道中不乏其处。
(二)此篇报道的独特性
1、俯瞰、评论的话语方式
大量信息的搜集和梳理之后,使得记者对淘宝腐败事件有了全面而深刻的了解,于是在叙事话语中,就带着俯瞰的视角和类似于小说中“全知全能”的叙述方式,同时,也有不少类似于“当淘宝没有干净的小
二、上下级之间互握把柄时,对马云来说,反腐败,淘宝亡;不反腐败,阿里亡。”、“淘宝小二的腐败便如同韭菜一样,割完一茬再长一茬,很难有根治之日。”等等的评论,但这种方式是建立在有大量事实根据上的,仍然不影响记者的“中立”立场。
2、带宿命意味的语言
如果说从一开始的“对马云来说,反腐败,淘宝亡;不反腐败,阿里亡。”是一种籖语,那么“阎利珉带出来的‘泥’只是淘宝小二腐败中的一种形式和三个人而已,更大的黑洞依然在阿里的公关和马云的狡辩中,如阳光般‘灿烂’。” “其实默许的不仅仅是小二参与行骗,默许的还有是谁都知道的腐败,这才是马云带坏小二的根本原因。”“当轮岗后的领导们面对前任的污点,又能怎样呢?因为他的把柄握在另外一个人手中。反腐败,淘宝亡;不反腐败,阿里亡。”贯穿于报到各处的这样的充满着淘宝与马云宿命气息的句子,共同组合起来,真有一种“永劫回归”的宿命的味道。
《淘宝腐败黑幕调查:淘宝腐败黑幕调查:商家行贿小二做大销售额》中,俯瞰、评论的话语方式、带宿命意味的语言在调查性报道中是否合适?
依照调查性报道的客观性和中立性,记者是不宜在报道中对报道的人物或事件发表意见或评论的,但由于记者对淘宝黑幕调查的介入很深,完全不评论不表态这是很难的,假如评论的基础是记者在对事件调查中基于事实推理等而得到的认识,那就不完全妨碍报道的客观性和中立性。
虽然如此,基于新闻行业的专业精神,调查性报道记者还是少发议论为好。
而宿命意味的语言,则有助于借助“讲故事”,也可以说是记者的评论,时报道更加引人入胜,但这种类似于小说的笔法的渲染性的宿命语言普遍运用于调查性报道,笔者认为是不适合的。
第五篇:和丹丹 过程性评价通讯报道
积极进取,再接再励
——工一小四年级语文过程性评价
2018年5中旬,金水区工人第一新村小学四年级进行了本学期语文学科的过程性评价。
此次评价的主题是“快乐成长”。在评价过程中,全班同学都进行了发言,分别从语文学科的知识积累、能力锻炼等方面对自己一个学期的成长和收获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同学们在评价中展示了自己本学期的荣誉护照、阅读存折、春季学习单和科技学习单、优秀习作等,也找出了自己的不足和需要努力的方向。我校为学生每人定制了一个七色花荣誉护照,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各科老师可以为学生发放相应颜色的花,学期末进行评比。其次还有阅读存折的使用,学生将每天的阅读内容简单的记录,为自己的阅读增添了许多兴趣。另外期间我校组织学生去春游和科技节时,四年级设计了相应的学习单,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
在整个评价过程中,同学们表现积极、热情,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充分体现出班级同学的“团结协作,勇于展现自己”的班风。
作者 和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