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职高专院校领导班子建设现状调查及分析
【摘 要】加强高职高专院校领导班子建设对于高职高专院校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阐述了加强高职高专院校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意义和总体目标,分析了基本现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高职高专;领导班子;建设
当前,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明确了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高职教育也迎来的发展的春天。如何把高职院校发展的大好形势转化为质量提升、内涵发展的综合办学实力,关键在于高职高专院校有没有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关键在于有没有一支理想信念坚定、素质能力过硬的领导班子。因此,加强高职院校领导班子建设,对于推进高职院校实现可持续发展、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高专院校领导班子建设的基本现状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任务。面对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高职高专院校的领导班子都能抢抓发展机遇,推进高职办学再上新层次。但是在领导班子的建设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领导班子对思想政治建设工作认识不够全面,抓得不紧
“思想政治建设是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有些高职高专院校的领导班子对思想政治建设还存在认识上的片面性,对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缺少主动性、针对性和创造性。具体表现在:认为高职高专院校教学科研是中心工作,抓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会影响中心工作的推进,而且如果中心工作上去了,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也不会落下;认为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可抓可不抓,对其内容、指标和手段存在偏差,认为是空的、虚的和软的;还认为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主要是上级领导班子的事,“跟着上级走”成为“习惯”。同时,个别领导班子还缺乏政治敏锐性和警惕性,忧患意识较弱。
(二)领导班子总揽全局、推进高职高专院校改革发展创新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有些领导班子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时经常停留在原有的思维模式上,而面对高职高专院校层次提升和规模扩大的新形势所产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的不够彻底。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高职高专?如何办让人们满意的高职高专?制定一个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管理机制?思考的不够深入,因而影响了高职高专院校的改革和发展。
(三)领导班子对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存在偏颇
有些领导班子对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习不深入,内容理解片面。比如:把“党委领导”理解成党委书记领导,部分党委书记揽权揽事,过度敢于行政工作;而多数校长却对书记缺乏信任、没有信心。这就使得领导班子在党政工作上缺乏配合,不协调;在许多重大问题的处理上意见不一致,出现“两张皮”现象,导致许多工作“没人管”。
(四)领导班子在思想和工作作风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
有些领导班子缺少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经历,对待工作上涉及到的相关情况把握不准确、了解不透彻,工作的针对性较差,在工作上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些领导班子成员自命清高、工作作风浮夸、没有威信度;有些领导班子成员只注重个人利益,寻找机会为自己创收,经常出现违反财经纪律的情况。
二、高职高专院校领导班子建设的目标
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的12字方针:“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要求,高职高专院校领导班子建设应以强化思想、优化机制、改进作风、加强团结为重点,高标准地抓好自身建设。建设成一支既政治坚定、机制健全,又开拓创新、执行力强的领导班子;既科学决策、方法科学,又敢于担当、求真务实的领导班子;既作风正派、清正廉洁,又团结和谐、群众拥护的领导班子。
三、加强高职高专院校领导班子建设的建议对策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提升高职高专院校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素质
加强高职高专院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是贯彻党中央要求、办人们满意的高职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迫切需求;是促进高职高专院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现实需要。以高职高专院校领导班子必须要加强理论武装工程,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认真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刻理解党中央确定的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建成小康社会、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决策部署,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加强机制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高职高专院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首先,高职高专院校党委是学校的领导核心,把握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发展方向,决定学校重大问题,监督重大决议执行,支持校长依法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保证以人才培养为重新的各项任务的完成。其次,高职高专院校党委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坚持民主集中制,集体讨论决定学校重大问题和重要事项,领导班子成员按照分工履行职责。再次,高职高专院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必须坚持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保证校长依法行使职权,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互相信任、加强团结,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
(三)加强制度建设,促进高职高专院校领导班子选拔任用制度化
习近平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根本性问题来抓。”所以,高职高专院校一定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事业的发展需要人才,事业的开拓需要接续奋斗。因此,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努力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正如“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则蔚然成风。”由此逐步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选拔任用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将更多、更优秀的有人才充实到高职高专院校的领导班子队伍中来。
(四)加强作风建设,强化高职高专院校领导班子的理想信念和廉洁自律精神
加强高职高专院校领导班子作风建设,是提升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素养,提高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一是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领导班子要认真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加强政治学习,不断的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讲政治、顾大局,努力成为一支经得起考验的高素质的领导班子。二是要在廉洁自律上下功夫。领导班子要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的八项规定,坚持廉洁自律,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以权谋私,不损公肥私。
四、结语
实践证明,高职高专院校领导班子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过程,需要长久抓,经常抓。我们只有始终树立忧患意识和危机意识,把高职高专院校领导班子建设作为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来加以研究和推进,高职教育改革发展才能开花结果,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参考文献
[1] 袁建革,杨丹.高职高专领导班子建设现状[j].才智,2010(36).[2] 孙小玫.高等院校领导班子建设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2).[3] 章军.李源潮在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座谈会上强调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集体[eb/ol].人民网,2008-7-15.[4] 琼湘.浅谈高职院校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j].教育管理研究,2011(5).基金项目:文章为2014年度辽宁高校党建课题阶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xdj2014-a013。
第二篇:浅谈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 教学资源库 调查分析 建议
论文摘要:本文以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文献资料法等方式,了解和分析了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现状,并对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在技术、功能、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建设适合学校教育教学需要的教学资源库成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自2000年全国上下掀起依托校园网建设教学资源库的热潮至今,各级各类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政府资金投入、学校领导重视程度和办学理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学资源库建设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现象:中小学、本科院校的教学资源库建设蓬勃发展;而介于其中的高专层次的教学资源库建设总体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有些高职高专院校已搭建起了教学资源库,但在资源建设原则、分类标准、系统管理平台、模块设置等方面的研究都还很肤浅。教学资源库建设滞后状况已成为高职高专院校提升发展、实现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瓶颈,因此通过调查分析目前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钊一对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是很有实际意义的。为此,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课题组,于2010年2月至4月就教学资源库建设问题组织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我作为课题负责人参与了学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整个过程,纂写本文旨在让我们了解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现状,为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资源库的下一步建设提供客观依据。
1.调查目的、对象和方法
1.1调查目的。
了解教师和学生利用教学资源进行教和学的总体情况;了解师生对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分析教学资源及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调查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1.2调查对象。
为了使获得的调查资料更具代表性,我们进行了广泛性的问卷调查。柳州师专共有10个系,41个专业,我们分别以理科教师、文科教师、理科学生和文科学生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
1.3调查方法。
1.3.1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的题型包括16道选择题和1道简答题,调查内容涉及教学资源的类型、内容、利用情况,教学资源库的结构、管理体系,以及对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等方面。发放问卷2000份,收回有效问卷1804份,其中理科教师问卷75份,收回58份;文科教师问卷75份,收回62份;理科学生问卷925份,收回838份;文科学生问卷925份,收回84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高达90.2%,问卷调查成功。
1.3.2个别访谈:通过对50多位教师和学生的个别访谈,面对面地了解教师和学生对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客观需求状况和真实想法。
1.3.3文献资料法:查阅与教学资源库建设相关的文献资料和信息。
2.调查结果汇总与分析
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的整理、汇总和统计,现就调查结果作如下分析。
2.1教学资源的总体利用率不高。
32.14%的文科教师、20.3%的理科教师、35.6%的文科学生和27.2%的理科学生表示“经常使用教学资源“;53.57%的文科教师、52.4%的理科教师、52.8%的文科学生和48.3%的理科学生表示“有时使用教学资源”;14.29%的文科教师、27.3%的理科教师、11.60%的文科学生和24.5%的理科学生表示“从来不使用教学资源”。结果显示,文科老师和学生对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比理科教师和学生对教学资源的利用率要稍高一些,但资源总体利用率偏低。造成教学资源总体利用率不高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第一,教学资源的新颖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由于很多教学资源是通过对原有库存资源的数字化处理、随书光盘的复制等方式获得的,资源内容陈旧,资源类型较为单,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实际需要,难以直接应用于一线的教学活动,造成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不高。第二,相关职能部门对教学资源库的宣传力度不大,有很多师生尚未知道在校园网上已搭建起了一个辅助于教学的教学资源库平台。第三,教学资源库的资源分布不均匀,文科类资源较多而理科类资源较少,造成了文科老师和学生对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比理科教师和学生高很多。第四,教师使用教学资源库的意识不够强。主要在于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2教学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不能充分满足师生的需要,存在“重量轻质“的现象。
对于问题:“您觉得教学资源能够满足您的教学(学习)需要吗?”3.57%的文科教师、8.5%的理科教师、33.33%的文科学生和26.96%的理科学生表示“完全满足”;64.29%的文科教师、39.2%的理科教师、50%的文科学生和48%的理科学生表示“基本满足”;32.14%的文科教师、52.3%的理科教师、16.67%的文科学生和25.22%的理科学生表示“不能满足”。此外,对于问题:“您觉得教学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有何关系?”调查显示有69%的师生选择答案“重数量轻质量”。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第一,教学资源的收集渠道比较单一。主要通过录制电视教学节目,采集库存录像带和录音带,以及转换教学随书附带光盘等方式收集教学资源。第二,教学资源库的管理队伍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缺少专门的资源库建设和管理技术人员,教学资源的补充和更新率偏低。第三,为了突出教学资源库海量信息的特点,我们把精力更多地集中在资源数量的收集上,从而忽视了对资源质量的把关,这是造成教学资源质量不高和实用性不强的主要原因。
2.3教学资源素材类型较为单一且专业性针对不强。
通过个别访谈显示,教学资源库以视音频素材为主的教学资源已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需要,85%师生需要的教学素材类型包括文本类素材、图形图像类素材、动画类素材和试卷类素材等多种媒介资源。造成教学资源素材类型单一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对教学资源库应该包括的内容和形式缺乏全面认识,对于高职高专院校需要怎么样的教学资源缺乏必要的考虑。第二,投人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资金很少。每年验收入库的教学光盘价值不足千元。第三,现有教学资源库是在原有的简易视音频教学资源中心的基础上发展搭建起来的,所以存在视音频类素材多而其他类型媒介资源少的现象。
2.4教学资源提取不够方便、快捷。
对于问题“您认为教学资源的提取是否方便、快捷?”,35%的文科教师、38%的理科教师、42%的文科学生和34%的理科学生选择答案“是”;65%的文科教师、62%的理科教师、58%的文科学生和66%的理科学生选择答案“否”。另外,通过对师生个别访谈了解到,师生认为教学资源库的资源查询方式单一,致使他们很难查找到所需的资源,建议增加资源检索方式。造成教学资源提取不够方便、快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资源查询检索方式单一,库内资源导航系统不够完善,是造成资源提取不便的主要原因;第二,资源的分类不够准确,特别是对于边缘化资源的分类缺乏一定的分类标准。
2.5师生希望参与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热情很高。
对于题简答“您希望加入到学校的教学资源库建设队伍中吗?”,有86%以上的受访者表示愿意把资源上传让全校师生共享。对于问题“您认为要建好教学资源库需要整和哪几方面的力量?”,绝大多数师生选择需整合全体教师、专职技术人员、学生和领导等力量进行建设教学资源库。由于教学资源库管理系统功能不完善,因而师生希望参与教学资源库建设愿望尚难实现。
3高职高专院校资源库建设的几点建议
3.1重视教学资源库建设。
首先,应加大对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资金投人,雄厚的资金投入是建设好教学资源库的前提和基石。其次,应由相关职能部门组织成立一支专门的教学资源库建设和管理队伍,认真对教学资源库进行总体规划。教学资源库建设涉及大量的人员和部门,且建设周期长,是一项系统工程川;同时,由于教学资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人们对它的理解各不相同,便会出现大量不同层次、不同属性的教学资源,不易管理和利用。为了更有效地建设好各种教学素材,使其在质量、效益、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更强的保证,避免重复建设,保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根据专业特色和学科设置状况,有针对性地规划建设适合实际需要的学科教学资源库是十分必要的。
3.2拓展和整合教学资源的收集渠道并及时对教学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
资源的收集是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基础,是建设过程中最重要、最艰苦的环节。目前,教学资源的收集渠道还比较单一,主要通过录制电视教学节目、采集库存录像带和录音带等方式收集教学资源。今后应出台相应的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建设教学资源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取购买、下载、自制和剪辑等多种方式收集资源,进一步丰富教学资源库的内容和形式。
3.3进一步规范教学资源的入库标准和分类标准,并制定资源从收集整理到最终完成的整套工作流程。
信息时代的各种资源丰富多彩,制作和发布的工具千差万别,为了能够达到在校园网上运行、查阅,顺利下载的要求,最终实现校际间资源的交流和共享,我们应对各种类型的资源制定相应的人库标准,对制作、发布、人库的各项技术指标需符合国家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办公室颁布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规范》中提出的明确要求。在资源的分类原则上,根据我校专业设置情况,主要参照《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对人库资源按学科进行分类。资源从收集到最终完成的整套工作流程大概可分以下几步:第一步,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力量,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广泛收集教学资源;第二步,对所有要人库资源进行统一加工整理使其符合人库标准;第三步,明确采集素材属于哪一个学科或专业,并按国家专业目录规范进行统一编号、分类归档;第四步,把分类好的教学资料上传到FTP服务器上,通过在后台管理平台链接最终实现广大师生共享。
3.4进一步优化、改进教学资源库管理系统平台的服务功能。
构建良好的数字化资源库管理平台是资源有效利用和实现规范化管理的前提条件。目前搭建的管理平台功能较简单、提供的服务单一,已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需要,下一步我们要建设的管理平台主要应提供以下几方面的服务:①用户管理服务功能;②提供方便快速的资源检索服务。所有人库资源按学科、模块、章节树状目录的形式在教学资源库页面呈现,方便用户浏览、查找资源,同时在主页面提供分类检索、关键子查询功能,为用户查找资源提供快速通道;③提供师生共享共建资源服务。为师生们提供方便的资源上传、下载、下载和评论等功能,让师生们更好地参与到资源库建设工作中来。
3.5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一个滚动发展、动态发展的系统工程,课程内容在不断更新,资源库的技术在不断发展。
因此它不是某些人或某个部门的事,而是需要全校师生长期共同参与。首先,电教科作为具体负责教学资源库建设的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师生了解建设教学资源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主动参与到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工作中来;其次,为了充分调动师生参与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建立建全激励机制和制定有效的实施政策,把师生在资源库建设过程中的表现作为教师考核、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参考依据,并制定相应的奖励条例,只有这样数字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才能长期不懈地进行下去。
4.结语
通过开展此次调查分析,我们了解到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网络教学平台,切实起到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作用。但高专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资源库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够完善的问题。为了解决好上述问题,首先,加大对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资金投入,并进一步完善教?.资源库建设的管理体制;其次,加强对新学资源库管理体系、模块设置、技术标准和资源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挖掘教学资源库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功能;再次,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对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宣传力度,在全校范围内掀起师生共建共管教学资源库的浓重氛围,把高职高专院校教学资源库做大做强。
第三篇: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危机管理现状调查报告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危机管理现状调查报告
最后,建立恢复机制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危机管理能力,通过恢复、总结与反思,学校既可以积累经验,汲取教训,提高日常危机管理的能力和技巧,同时也可以发现管理环节中的改进机会,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寻求新的发展机会。调查结果显示:81、25%的调查对象认为,危机结束后最重要的工作是“开展调查分析并寻求改进机会”,还有16.75%的调查对象认为最重要的是“为师生提供心理咨询”。
二、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危机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高专院校危机管理体系不完善
虽然占总数95.84%的调查对象认为高职高专院校建立危机管理体系是必要的,其中97.83%、97.83%的校级领导和中层管理干部均持此观点(见表6)。但是从表7中又可以看出,50.00%的调查对象认为“学校的危机管理体系不完善”是高职高专院校危机管理工作的最大困难,其中45.65%、56.82%的校级领导和中层管理干部持此观点。也就是说,不论是校级领导,还是中层管理干部,他们都意识到了建立危机管理体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在实际工作中并没有真正建立起完善的、发挥实效的危机管理体系;前已述及,危机管理体系应包括危机爆发前的预防机制、危机爆发时的应对机制、危机结束后的恢复机制三大部分,而调查结果(见表8)则显示:只有53.13%的调查对象认为危机管理体系应包括预防机制、应对机制和恢复机制三大部分,近半数的调查对象忽略了恢复机制的重要性;虽然校级领导在这方面的认识明显比中层干部的认识更加清晰,但仍有接近40%的校级领导忽略了恢复机制的重要性。学校危机管理体系中缺少了恢复机制就意味着:学校花费了很大精力去预防潜在的危机、应对爆发的危机,却没有及时对已结束的危机进行总结和反思,这样不仅会丧失一些改进机会和发展机会,而且意味着同样类型的危机事件还有可能重复发生。这点,应该引起广大离职高专院校的高度重视。
(二)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于2002年9月颁布并实施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标志着在法规层面上开始对学校危机的关注,但这一法规对于学校处理危机事件并末发挥很好的作用。调查结果显示:56。25%的调查对象认为“由于未涵盖所有危机事件的类型,故只对部分危机事件有效”,还有28.12%的调查对象则认为“因其为部门规章,故难以取得很好的法律效果”,94.80%的调查对象希望出台与学校危机管理相关的其他法律法规。由此可见,广大高职高专院校在处理各种危机事件时,比较缺乏相关的法律依据。
(三)高职高专院校在危机管理教育和危机意识培养方面的实效性不强
尽管86.46%、87.50%的调查对象所在院校,针对教职员工、学生进行过危机管理教育
和危机意识培养,但是仍有31.25%的调查对象认为高职高专院校危机管理工作的最大困难是“教职员工和学生的危机意识不强”,而且53.13%的调查对象认为引发高职高专院校危机事件的主要原因是“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危机意识很淡漠”。这说明,广大高职高专院校确实在危机管理教育和危机意识培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实效性并不很好。
(四)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多数高职高专院校没有处理好与媒体的合作关系
学校一旦发生危机事件,必然会引起各大媒体的密切关注。在目前的信息社会中,学校不能担心媒体的报道会影响学校的声誉或某些领导的政绩而对媒体提供不实的信息,或对媒体封锁消息、缄默不语。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在危机发生后,学校主动对当地主要媒体进行一次新闻通报,客观描述发生了什么事、采取了哪些措施、现在的形势如何;在处理危机的过程中,可以考虑优先接受部分媒体的采访,但始终只是提供客观事实;如果需要还可以召开联合发布会。总之,让媒体和公众了解实际情况,会更容易得到公众的理解印支持。
但是,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见表9),就总体情况而言,只有30.21%的调查对象认为应该“与媒体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但只提供客观事实”,而58.34%的调查对象认为学校应该“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许可后,再向媒体提供有关信息”,8.33%的调查对象认为“担心媒体报道有损学校的声誉,等危机处理完再向媒体提供有关信息”,2.08%的调查对象认为应“完全不予理睬”,还有1.04%的调查对象没有回答。而分类统计结果也与总体情况相差不大。也就是说,接近70%的调查对象所在学校在危机发生时没有正确处理与媒体的关系,其中绝大多数学校对上级主管部门具有较大的依赖性,而自主管理能力比较弱。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依靠上级主管部门来处理危机事件的高职高专院校为数很少。调查结果显示:39.58%的调查对象所在院校借助法律手段来解决各种危机事件,21.87%的调查对象所在院校通过协商的方式来处理各种危机事件,27.09%的调查对象所在院校通过“在借助法律手段的基础上,再加以协商”的途径处理危机事件,而只有10.42%的调查对象所在院校依靠上级主管部门来解决危机事件的发生。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在处理与媒体之间的关系时,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对上级主管部门的依赖性比较大,而在真正解决危机事件时上级主管部门并未发挥很大作用。应该说,这种不对等现象的存在,非常不利于高职高专院校有效应对危机事件。因此,一方面,广大高职高专院校的管理自主性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上级主管部门也应给予高职高专院校更多的管理自主权。
三、思考与建议
(一)加强学校危机管理的立法工作
“以法律手段处理突发性紧急状态有关的公共紧急事务,是世界各国普遍采取的措施和对策”。目前,我国关于学校危机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十分不健全,尽管颁发并实施了《学
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但并未涵盖所有类型的危机,且仅为部门规章,难以起到很好的法律效果,而《教育法》、《民法通则》、《刑法》等也没有对学校处理危机事件做出明确、系统的规定。本次调查显示(见表10):占总数94.80%的调查对象认为寻求其他法律法规的支持是必要的,其中60.42%的凋查对象认为“非常必要”;在分类统计中,93.47%、95.45%的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认为寻求其他法律法规的支持是必要的,其中63.04%、52.27%的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认为“非常必要”。调查结果还显示:如果推动学校危机管理方面的立法工作,21.88%的调查对象认为应“建立专门的学校危机管理法”,55.21%的调查对象认为应“由政府建立公共危机管理法,对学校危机管理做出详细的规定”,18.75%的调查对象认为应“修改《教育法》,对学校危机管理做出详细的规定”。由此可见,加强学校危机管理方面的立法工作,促进学校危机管理的法制化和规范化是非常必要的。有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学校就可以依法处理各种危机事件。
(二)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学校的危机管理能力
目前,在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学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增强危机管理能力,积极预防并消除潜在的危机。
1.增强学校领导的危机管理能力
目前,危机管理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各级领导干部领导能力高低的标准之一,当然高职高专院校领导也毫不例外。在本次问卷调查中,84.38%的调查对象认为学校领导在处理危机事件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事实上也是如此,学校领导的危机意识、决策水平、沟通能力、心理素质等对危机管理活动有重要影响。因此,增强学校领导的危机管理能力是非常必要的。调查结果显示:51.05%的调查对象认为“增强学校领导的危机管理能力关键在于树立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意识”;44.79%的调查对象认为“关键在于提高学校领导的预测和预防能力”。由此可见,增强学校领导的危机管理能力,应特别重视危机意识的培养和提高预测能力。另外,也要不断提高学校领导的心理素质和协调、沟通能力,确保在处理危机时保持头脑冷静,形成果断、合理的决策。
2.增强教职员工的危机管理能力
要做好危机管理工作,不仅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而且还需要教职员工的积极参与。调查结果显示:62.50%的凋查对象认为“增强教职员工的危机管理能力关键在于树立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意识”;18.75%的调查对象认为“关键在于提高预测和预防能力”;11.45%的调查对象认为“关键在于提高协调、沟通能力”;7.30%的调查对象认为“关键在于提高心理素质”。可以看出,对于增强教职员工的危机管理能力而言,树立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意识是非常重要的。事实上也是如此,只有广大教职员工具备了一定的危机意识,才能不断提高应对危机的能力,才能在危机面前沉着冷静、随机应变。学校可以组织广大教职员工认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刑法》、《民
法通则》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可以收集其他学校危机爆发的典型案例或者本校曾经发生过的危机事件的所有资料,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习、讨论和反思,分析当时校方所采取措施的得失,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大家的危机意识;可以组织教职员工共同讨论校园危机应对预案;邀请有关专家组织专题讲座,使教职员工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和技能。
3.积极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
积极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是增强学校危机管理能力的重要方面。调查结果显示:42.71%的调查对象认为,就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而言,“开展专题讲座或讨论会”效果最好;22.92%的调查对象认为“针对顶案进行模拟演习”效果最好;20,83%的调查对象认为“组织学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效果最好;还有13.54%的调查对象则认为“开设危机管理课程”效果最好。因此,高职高专院校一方面要采取感性体验比较强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另一方面以应适当开设一些相关课程,使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危机管理知识。
(三)开展学校危机管理理论研究
由表7可见:占总数20.83%的调查对象认为高职高专院校危机管理工作的最大困难是“学校危机管理理论滞后,不能满足实际危机管理的需要”。现实情况也是如此,目前我国学校危机管理研究非常落后,“既缺乏有关危机管理的专门机构,也没有详尽的危机管理规划”。大多数学校对校园危机管理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认识,只是凭借零散的已有经验来被动应对危机。由此可见,深入研究校园危机的特点和规律,努力增强学校管理者以及全体师生员工的危机意识和危机管理意识,不断提高学校的危机管理能力和水平,已经成为了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学校管理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调查结果显示:占总数58.33%的调查对象认为“开展学校危机管理研究,首先应解决学校危机管理体系建设问题”,20.83%的调查对象认为“首先应解决学校危机管理知识的普及问题”,12.50%的调查对象认为“首先应解决学校危机管理的方法和技巧问题”,7.29%的调查对象认为“应首先解决学校危机管理的队伍建设问题”。可以这么说,开展学校危机管理研究,首先应解决危机管理体系建设问题、危机管理知识普及等问题,同时也应顾及到危机管理的方法、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加强危机管理研究,为学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必将有助于提高广大高职高专院校预防、应对危机的能力。
第四篇: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本站推荐)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
作者:张涛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16期
摘 要:本文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加强特色馆藏的重要性,首先表现在鲜明的专业特色上,更好地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但馆藏建设既不能因为强调特色忽视普通文献收藏,也不能因为着重普及知识放松特色馆藏的建设。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特色馆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a)-0216-01
引言
高校图书馆馆藏建设离不开一个科学的、发展的、务实的指导思想。馆藏建设指导思想的制定,必须立足于学院实情,以务实的态度和发展的眼光,结合教学、科研的实际情况,重视数量、保证质量、突出特色,使馆藏文献能更好地涵盖学校所有的学科专业,并有重点地收藏学校重点学科的文献信息资源。
一般来说,传统大学图书馆以综合性文献资源信息资源为主,力求全面综合丰富,尽量避免疏漏,读者是各层次的大众,对图书馆的要求是以欣赏、接受文化教育、吸纳专业基础学科知识为主;而图书馆则应以收集专业文献信息资源为主,规模不一定很大,馆藏专业倾斜明显。馆藏资源建设在应用型大学图书馆建设中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应用型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的基本理论范畴和在此理论指导下的应用型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的体系模式。这一目的,既符合馆藏资源自身发展的规律,也符合“藏以致用,服务社会”的图书馆宗旨和“一切为了读者”的图书馆发展方向。那么我们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来建设合理的馆藏资源呢?馆藏资源储承性与发展
馆藏系统性是馆藏特色的标志。处理好资源建设的继承性,保证已有文献基础的继承和发展。
(1)馆藏建设要包括主要学科及相关学科、交叉学科,不能孤立收藏。确立以重点学科、重点专业作为藏书的重点,文献收藏应与学科构成一致,从综合到分枝,由表及里,逐渐深入。在文献资源的配置上不搞一刀切式的平均分配,要有轻重缓急。在优先保证重点学科的基础上,兼顾一般性学科。
(2)图书馆采购要求:一是全品种采购;二是专业性强、实用性强,把专业图书和非专业图书的比例控制在7∶3左右,做到既能满足师生教育教学的需要,又能满足师生课余时间对各种知识的查阅获取;三是复本量小;四是要求很高的持续性和特色性。也就是说保持循序渐进的采购原则,根据每年出版社出版新书的周期时间定期采购前沿新书;五是到货率高,时间性强。要想在短时间内采购大量图书,招标中应该选择实力雄厚、服务上乘、信誉优良的书商,确保图书采购质量,既节约成本,又提高效率。同时,选择国家一级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品位高,质量好。坚持细查重,精挑选,严把关的程序挑选图书,做到宁缺毋滥,避免因品种和复本造成的浪费。采取书目划选和现场采购相结合的方法,保证图书不间断地、分批量地得以加工流通。
(3)建设特色馆藏:所谓馆藏特色,即是:以学校重点学科、专业为核心,建设馆藏体系。应根据学校的专业设置、科研、教学的需求以及科学发展变化,来制定本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案,以满足教科研需求为目的,建立具有本校特色馆藏体系。
以我院馆藏建设为例:
我院分为经济、信息工程、机电、外语、艺术、管理工程等几个系部,每学年初我们都会联系各系部的课程设置管理人员进行图书采购方向的制定和比例的控制。近两年来,我校增加了建筑设计、施工企业会计、海关报关、酒店管理等新专业,特别是机电工程系,融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单位,目前具有数控技术(省级试点专业)、机电一体化、电子设备运行与管理、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所以馆藏书建设向重点学科及新建专业倾斜,集中为机电、酒店管理、旅游和报关学科采集大量文献,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图书馆馆藏。我们还通过四个省级精品课和示范课程,设立主题书架、新书目和咨询馆员的图书推介等方式让我们的师生了解最新的专业馆藏资源,让他们方便快捷的找到所需要的资料。体现特色
特色馆藏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1)图书馆充分发挥学科馆员的作用。图书馆所有工作的最根本任务与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读者,馆藏建设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图书馆咨询馆员坚持联系各系部分管教学科研的老师了解学科的设置和专业的调整。坚持每月到教学第一线和教学科研中去听取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分管教学的系部领导意见,同时,在图书馆主页上开辟“馆员博客”“在线咨询”“读者荐书”、“留言薄”等栏目让读者参与购书,在大规模采购之前深入调查需求学校专业设置、馆藏情况、现阶段购书经费、制定科学合理的购书计划。
(2)加强非专业图书的资源建设。在控制专业图书与非专业图书正常比例的同时,购买部分优秀社科类图书。社会科学类图书的使用效果、借阅率呈上升趋势,这类图书对于学院来说,绝不是可有可无的,因为学院除了担负专业教育外,还承担着素质教育的责任。大量阅读社科类图书可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人文素养。
(3)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是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图书馆开展读者服务的根本,没有高质量的图书馆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图书馆应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学校教学和科研需要。搞好藏书建设,使馆藏不仅科学、合理,而且具有自己的特
色。对馆藏进行系统整理,通过专题目录将馆藏形成多个主题的专题资料,为教学、科研人员及学生读者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可节约大量的时间,根据其年龄小,世界观不稳定,给其推荐一些积极向上的书刊,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做好考研的参考咨询工作,积极主动地为其专业推荐参考资料,为其要开展的科研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无论在什么时代,技术手段多么的先进,只有特色才是活力,才是希望、才是前进的生命力。馆藏内涵比外部建筑更加辉煌
图书馆馆藏的数量、质量是衡量一所高校水平的重要指标,但图书馆的价值不能以其所拥有的馆藏规模和广度来衡量,而是以它为读者提供所需信息的能力来衡量,图书馆要充分展现文化的沉淀、提炼高校的文化精华,体现学校的文化传统和文化信息。在馆藏上的特色追求不能停留在表面上,图书馆馆藏建设不能封闭进行,要与师生多接触。要注意教育理念的探讨,更要保证藏书内容主流的正面性、先进性,有深厚的内涵才能更好的体现出图书馆的价值。建设一个馆藏内涵比外部建筑更加辉煌的现代理念的图书馆是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和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尹良伟、都平平.数字化图书馆时代高校图书馆评估的指标体系.[2] 崔秀芬.高职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与信息服务[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9):62~64.[3] 颜泽玲.高职评估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2008,(10):27~29
[4] 王瑞玲.馆藏纲要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广东:暨南大学图书馆.[5] 家乐毅.论高校图书馆馆藏特色建设.北京:北京外交学院.[6] 刘莎莎.福建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特色化建设研究.福建:福建师范大学.
第五篇:高职高专院校动漫专业建设探索
高职高专院校动漫专业建设探索
张丽香 王海
摘要:由于网络动漫的影响.动漫产业现已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但是动漫专业人才却相当的短缺。如何实现高技能型动漫人才的培养完成从传统动漫到计算机动漫的平稳转变, 以及动漫专业建设的新目标都成为新一代动漫教育工作者的重任。本文从动漫产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出发,阐述了高职高专院校动漫专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其专业建设的建议。关键词:高职高专;动漫专业建设;动漫产业
由于社会对动漫产品的巨大需求.促进了我国动漫产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国外动漫产品的大规模进人.强有力地推进了我国动漫产业的本土化。而数字时代的到来.也给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带来了生机.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又给我国动漫专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机遇。我国动漫专业的教育在本世纪初开始快速发展.日前已粗具规模.既有面向研究开发型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教育.又有面向应用型人才的高职高专、中专和各类培训班的教育.并逐步显现出体系化的雏形。开办动漫专业及相关专业的院校已经由最初的几十所发展到现在的400多所.在未来的几年里.还将有更多的院校开办动漫专业.而且专业方向将越来越细化。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如何针对社会的需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培养出符合动漫产业需要的动漫人才.已是各大院校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动漫产业对动漫专业人才需求的特点
目前我国的动漫人才相当缺乏,总需求量大约为25万人。而各高校每年能提供的毕业生大概在5000人左右.远远无法满足动漫产业对人才的渴求。在动漫产业中.人才的需求旱现“金字塔”型:最底层为运营、支持、服务等“边缘”人才;“中段”是动漫设计与开发人才:“塔尖”是主创作师、主程序员、美术总监等人才。而现在需求最多的是“中段”人才,“中段”人才以故事原创人才、动画软件开发人才、二维三维动画制作人才、动画产品设计人才、网络和手机游戏开发人才和动I田j游戏营销人才为主。然而.我国目前培养的人才却是以低端运营、服务人员为主。而“塔尖”人才并非经过j五年的学校学习就可以培养出来的。但是“中段”人才则是可以通过在校学习培养的:,所以.高职高专院校应根据动漫产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动漫是个发展较快的产业,传统的动漫工艺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动漫产业的要求,计算机元素的大量引入.使得动漫变得更为牛动、逼真,流通得更为迅速。种种电脑特技让大众对动漫发展瞠目结舌之时.也给整个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这种要求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社会对动漫专业人才的要求.动漫的创作早已不是传统陈旧的纸卜绘制和印刷。计算机元素的加入、越来越细的设计分工.也给动漫专业人才提出了特殊的要求。动漫不再是单一的学科,而是一个多学科融合的综合学科.它要求动漫T作者是兼具刨作与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在教学计划的设计七.在专业课程的设置L,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还要重视对他们创作能力的培养。创作能力的培养体现在增加学生的人文修养.让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足够的理解和把握.对文学、艺术和影视创作有一定的研究与修养,只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素质.才能适应工作的要求。
高职高专院校动漫专业的培养现状
我同动漫专业是1953年开始设立的.但是在2000年以前,动漫专业的招生和就业情况并不理想。例如.作为我国动画人才培养的龙头,也是全国最早创建动嘶学院的北京电影学院.在2000年以前共有动漫专业毕业生50人,平均一年只培养一个毕业生,而且这其中还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毕业后转了行.2000年以后,动漫产业的广阔市场受到社会的追捧,社会对动漫人才的需求猛增,许多院校开始纷纷设立动漫专业,有些大学甚至设立动漫学院.到2006年,我国已有447所高校开办动漫专业.每年为社会输送动漫人才近5000人。社会上还有不少的培训机构开办各类动漫培训.使得动漫人才的培养形成一定的规模。
我国高职院校的动漫专业多半设立在艺术类或计算机类院系中.由于设置的院系不同.对动漫专业的学习侧重点也不相同。一般来说.艺术类院系开办的动漫专业较为侧重原画能力的培养.而计算机类院系开办的动漫专业一般会将教学重点放在动漫设计或游戏的相关软件的应用上。现在,很多院校设立了动漫学院或动嘶学院.将动漫争业细化为各个方向.例如原画方向、游戏方向等.面向社会的具体需要。制定了不同岗位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高专院校动漫专业的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课程体系不完善
由于动漫专业是个较新的专业.对于该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往可供借鉴的经验不多。在相当多的专业院校晕.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对动漫专业的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科学的定位.许多人认为动漫专业的教育就是美术教育和计算机教育的结合.有的人则偏重技术层面或艺术层面。对其教育本质理解的狭隘.导致制定的专业培养方案并不完善。事实上.动漫专业教育即使是细化了专业方向。也仍是艺术与技术结合、理论与技能结合、创作与经营结合等内涵形成的综合性教育体系。所以需要不断的探讨课程体系.逐步完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目标.
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动漫专业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现在的教师大部分是由原来从事美术或计算机教育的教师担任.或者是从公司里聘请有项目经验的动漫人才来进行实训课程的教学或进行专题讲座。公司的专业人才具有良好的技术和项目开发经验.但是缺乏教师的专业技能.对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并不了解.其专业知识结构和技能体系不够系统:学校的教师虽然具有良好的动漫专业理论知识.但缺乏动漫项目的开发经验.所以,师资力量是目前动漫专业发展的最大难题。
硬件设备落后
动漫专业涉及的相关教学设施分为基础实验摩和专业实验室.具体分为标准动嘶实验室、音视频实验室、非编实验室等,主要设备是计算机和各类动漫游戏制作软件。由于这些设备相当昂贵.现在只有一小部分有经济实力的院校能提供优秀的设备资源。例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动漫专业就拥有价值一千多万元的动漫教学仪器设备.拥有国内最先进和最完善的影视动画教学实习设施.该校引进厂国际尖端品牌全套IBM双屏工作站.Edit实时编剪系统、Sony数字,模拟录影设备以及国际先进的专用三维动画捕捉系统,但是并非每个院校都有这么雄厚的资金.大部分院校的动漫专业仅仅拥有普通计算机实验摩、画室等基本教学设备。由于设备相对落后,无法满足教学的要求.使得教师只能将部分教学内容“纸上谈兵”或放弃不讲.这使得学生毕业后无法立即从事相应的岗位,还需要由企业负责相关的培养学习.
高职高专院校动漫专业的发展对策
动漫专业是目前市场看好的朝阳产业,随着网络的发展,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高职高专院校要将动漫专业建设得更合理,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准确定位,确定特色教学
高职高专的教育特色就是注重以市场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在专业培养目标上.要根据国内动漫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和学校的教学条件以及学生的素质实施准确定位。不能盲目的跟从其他院校.要从自己院校的实际出发.制定适合学校发展的教学计划,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优化专业结构。在教学中.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遵循“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原则.
建立合理的教师队伍,培养“双师型”人才
对于一个专业来说,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在动漫专业师资队伍的建没卜,除了学历、职称结构要合理外.应当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和培养.采用“走出去,请进来”和“产学研”结合的方法。提供良好的师资队伍培养方式.建立一支稳定的师资队伍.
重视校企合作,加强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和重要特色.动漫专业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除了学校提供的实验设备外.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可作为实践教育的主阵地.对人才素质的培养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各院校必须加强与动漫企业的合作.与企业联手培养人才或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探讨多种可行性。现在主要有两种校企合作的方式,一种是企业提供项目,学校安排学生到企业中参与项目开发;另一种是学校开设实训课程,企业提供培训人员对学生进行实训教学。无论采用什么方式。目标均是通过利用双方的资源,达到共同培养动漫人才的目的。
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应以市场需求及其变化为导向.注重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适时地调整与优化动漫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动漫专业人才。参考文献:
[1]傅立新,顾亿天,徐大鹏,史光辉.重视基础加强实践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动漫人才——动画专业人才培养适应性调查报告[J].中国大学教学,2007。(5). [2]赖晶亮.高职高专动漫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发展策略[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23). [3]张刚.动漫产业现状与职业院校动漫专业教育[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23(10). 作者简介:张丽香(1978—),女,广东潮阳人,私立华联学院软件工程系讲师.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神经网络。
王海(1975—),男,江苏邳州人,私立华联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讲师、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数据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