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改善我国投资环境的思考
投资经济学论文
关于改善我国投资环境的思考
摘要:投资环境也称投资气候,是一个多变量、博弈式、互动式的系统。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吸引外来投资的必要条件。但是目前我国投资环境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足之处,投资环境的改善对我国的促进国内市场一体化,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金融体制改革,改善金融服务水平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我国的投资环境现状看,要把重点放在“软、硬”投资环境的同步建设发展上。因此本文将从投资的“硬环境”、“软环境”两个方面着手,提出关于改善我国投资环境的相关建议及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投资环境 改善 硬环境 软环境 原则 正文:
投资环境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投资者的信心度,关系着投资是否安全、能否有效运行,同时也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的快慢,是否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为进一步改善我国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进一步加强“硬环境”建设
“硬环境”指那些具有物质形态的各种影响投资的因素,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本身的配套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吸引投资的基本条件。
今天的世界,一方面是存在着巨额资金在全球寻找投资机会;另一方面,由于资金依然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要素,各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又处于激烈的吸引资金的竞争中。这样,投资环境的持续改善就成为备受各国政府关注的问题。从我国地区来看,东中部地区投资快于西部地区,地区不平衡矛盾有所加剧。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还无法和沿海相比。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与投资密切相关的外部物质条件,投资者是不可能到一个能源供应短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和生活条件艰苦的地区进行投资的。
首先,要改善西部的投资硬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综合全面的市场体系,为投资者提供广泛的原材料供应及产品销售渠道。基础设施是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物质基础,特别是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供电设施系统,更是现代经济
投资经济学论文
发展和发展外向型经济、吸引外商投资的必要条件。
其次,国家还要继续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缩小中西部地区和东部的差距,平衡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西部地区也要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创造市场配置资源的条件,努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多种途径的良性互动,共同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进一步完善“软环境”建设
“软环境”是指那些没有具体物质形态的各种影响投资的因素,如政策、法规、文化社会风俗、优惠政策等。
“软件”问题:一是制度建设严重滞后,一方面政府办事程序多,一方面背离市场秩序的“潜规则”、“人情规则”等人为因素重,这些均加大了交易成本,滞缓了发展节奏;二是“官”的意识强,权力更多的是与管、卡划等号,而不是服务;三是局部眼光和短期行为普遍存在,或许是因为发展的迫切,对于投资者更多竭泽而渔,却很少放水养鱼。
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软环境”建设,我们要做的是:(1)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按照国际惯例采优化投资环境。建立能够促进商品和各种要素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动和成分竞争的现代市场体系。要有健全的生产资料和消费品市场,健全的外汇市场,健全的资本市场,帮助外商投资企业解决外汇平衡问题。在保持市场的竞争性方面,一要打破垄断,二要尽可能减少、规范政府对市场活动的干预。保证资源的最优配置和市场经济对个体的最大化利益的保护。(2)进一步完善与投资有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司法体制建设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政府应根据加入WTO的承诺和对外开放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吸收外商投资的法律体系.维护外商投资法规在全国的统一性、一致性,提高政策法规的稳定性和透明度,并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进依法行政,简化司法和仲裁的程序,降低行政部门对司法制度的干扰.特别是在地方的层次上,加强各级官员的法律教育.努力创造更加优良的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3)推动金融体制改革,改善金融服务水平
世行研究表明,我国金融部门效率不高,一些生产潜力大的企业不能厦时从银行获得资金.不得不依靠其他非正式融资渠道;利率非市场化也阻碍了信贷资
投资经济学论文
金向私人部门和小企业的流动。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提高国有金融机构运行效率,合理配置资金资源;建立多元化的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新型企业荻取贷款或其他融资的成本。(4)改善政府管理,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缩减政府管制领域,减少政府审批范围,把更多的审批、管理事项让位于服务于市场经济体制厦与其管理体制相适应的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等,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建立统一规范公开的外商投资准入制度,进一步简化外商投资的审批程序,逐步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商业操作体制,减少政府部门的人为干预。提高投资“软环境”的质量。特别注重加强公务员为公众服务意识的培养,切实转变行政理念,确立管理就是服务的观念,提高职业道德水准,杜绝贪污舞弊的现象。(5)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外资的进入不仅带来了技术和资金,而且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应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鼓励更多的外国投资者进入我国,尤其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西部地区,以提高国内企业销售和投资的效率;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完善市场退出机制;提高法院效率,公平解决相关贸易纠纷;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深入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6)西部地区需建立融资新机制。
要吸引外来投资,就必须要优化地方投资环境,完善西部投资机制。投资环境需要适应跨国投资的新形势,努力改善地方投资环境,因为投资的软环境成为吸引外资的关键因素。最后,要使投资软环境、硬环境相互促进。(7)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加强宏观指导和规划,建立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构建节约资源的技术支撑体系;深化改革,建立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强化监督管理,坚决制止一切浪费资源的行为;加强法制建设。完善节约资源的魄律法规体系。在全国大力推行节约能源、用水和原材料,节约和柴约利用土地.推进能源的综合利用,减轻环境污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我们在进行“软、硬”投资环境建设的同时,我们还需要思想明确,思路清晰,要坚持和贯彻一下几个原则:1.协同性原则;2.特色性原则;3.互惠互利原则;4.遵循有关国际规范原则。
投资经济学论文
进入十二五之际,我国的经济建设进入了崭新阶段,我们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相信中国的投资环境将会日臻完善!
参考文献:
中国市长协会 《论投资环境与吸引外资》
王邦宜 《如何进一步改善我国的投资环境》 国际经贸探索,第5期卫新江、张建红 《我国的投资环境与利用外资政策》
第二篇:改善投资环境
改善投资环境 提升招商水平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宽松优美的环境是招商引资工作的有力保障。“谋求大突破、实现新跨越”必须以硬措施改善软环境,以软环境促进承接产业落户。只有优化产业投资环境,不断完善产业链,才能充分实现由“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的转变,从而选择对我区具有吸引力的客商群,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的层次和水平。古语说,良禽择木而栖。只有栽好梧桐树,才会引来金凤凰。目前,外来投资者关心的不仅仅是优惠政策,更主要的是综合投资环境。用最优质的服务创造最好的环境,是党的根本宗旨在政府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政府的职能就是营造和优化发展环境,包括优良的舆论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优惠政策是一时的,优良环境是永远的。因此,每一个部门都是招商引资的服务环境,只有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才能真正做到亲商、安商、留商。现就进一步改善我区投资环境提出如下意见。
1、加快完善配套的硬环境建设。
充分抓住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资金,高起点规划建设和改造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推进对瑶湖生态科技园区的综合开发、街景改造、森林公园建设,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以硬环境吸引投资,为招商引资提供可选择的空间。加强工业园区内的交通、通讯、水利、生态、环保、能源等基础设
施建设,确保投资企业基本需求。坚持招商产业园区化、园区投入多元化和园区发展可持续化的总体思路,打造园区比较优势,集聚各类资本投入,积极引进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和关联度强、支撑带动能力强的企业,继续做大做强高新开发区建设,促使园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加快园区的规划设计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进项目入驻,为企业进驻提供良好的平台支撑。
2、加快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建设。
完善“一条龙”办公、“一站式”服务,实行“一个窗口”完成全部审批手续。建立投资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确保投资商的诉求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3、加快公平公正的政策环境建设。
坚持政务公开,确保公正透明,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通过政府文件和网站、公示栏等形式,向社会公开本单位职责范围管理权限、审批事项、各种事项的申报条件和材料、办事依据、办结时限、工作纪律、服务承诺、监督投诉方式等,并公开发展规划、产业导向、重点招商项目和城市规划等资源性信息。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实行政务信息社会共享。实行行政事业性收费公示制度,公开收费的依据、项目和标准。
4、加快激励创业的人才环境建设。
加强招商人员的培训工作,在省市商务部门的统一组织规划下,层层开展招商人员的专业培训,努力造就出一支层次高、业务强、方式多、能奉献、锲而不舍的招商引资队伍。加快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绿色通道的建设,对在我区创业、做出贡献的各类人才,实行特殊优惠政策。
5、加快多元化的融资环境建设。
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支持民间资本以各种合法形式和途径进入金融领域,实现融资主体、融资渠道的多元化;鼓励省外金融机构进驻和参与金融市场竞争;最终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投资格局。
6、加快吸引力较强的招商环境建设。建立完善招商引资各项制度,做到定期服务、定人服务、全程跟踪,定期组织人员到企业现场办公,听取和解决问题,把服务的任务和责任落实到人。招商部门更是要主动与土地部门配合,做好项目尤其是工业项目用地的储备工作,避免出现因无法落实用地致使一些大项目、好项目流失的现象。加快各行业协会、商会发展步伐,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在招商引资中的突出地位和作用。
7、加快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建设。
大力推进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各区、县政府和各级政府部门在招商引资中对外来投资者所提要求作出的承诺一定要符合法律法规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谁承诺谁兑现。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体系,以金融部门为主,招商部门协助,对税务、工商、银行、司法等其他政府部门的信
用信息进行整合,建立起互联、共享的电子网络信用系统,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信用咨询服务。
8、加快招商引资的舆论环境建设。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大对改善投资环境的宣传教育力度,形成“人人都是环境、事事关系环境、处处营造环境”的浓厚招商氛围。要开辟专栏,集思广益,评环境、谈发展,广泛深入地宣传高新区改善投资环境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报道改善投资环境的典型事例,大力宣传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好典型和资源优势。积极推介我市特色产业、龙头企业、重点项目,努力提升和塑造我市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环境是生产力、是竞争力、是吸引力;环境是资源、是财富,市场经济是环境经济,宽松优美的环境必然引来更多投资者,和谐融洽的氛围必能留住投资者。良好的环境就是财富,破坏环境就是糟蹋财富。我们一定要充分认清形势,增强“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意识,以更加开阔的思路、更加开放的理念、更加开明的政策、更加开拓的勇气,凝心聚力、奋力拼搏,把我区的招商引资工作推上更高更新的台阶。
第三篇:关于进一步改善云南投资环境的思考
关于进一步改善云南投资环境的思考
2011年09月21日 14:09 来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04
司 玮
摘 要:旨在通过分析云南投资环境现状、问题、特征及形成原因,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原则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借鉴外省市先进经验,提出新时期云南省改善投资软环境针对性政策建议,这对于加快吸引国内外各种资本全面参与云南省的支柱、优势产业建设和西部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投资环境,经济增长,管理机制,政府职能
云南省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国有资本投资拉动,民间投资、外商投资比重偏小;投资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一、云南投资环境现状特征
通过对云南投资环境主要相关因素进行定性考察,结合云南与全国各地区投资环境系列评价指标的定量对比分析研究表明,目前云南投资环境与先进地区相比差距明显,改善投资环境任务紧迫而艰巨。
(一)资源和区位优势较为明显
云南资源十分丰富,矿产、能源、生物、民族文化、旅游等资源在全国名列前茅,是中国典型的资源大省。云南还是我国与东南亚、南亚诸国进行国际经济社会交往的重要通道和实行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地区,在对外开放中云南具有现实及潜在的区位优势。改革开放至今,云南政治稳定,各民族团结和睦。因而,良好的社会政治氛围和优越的自然资源及区位条件是进行云南投资环境建设的优势前提。
(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任重道远 思想观念上的差异是导致云南改革开放滞后于先进地区的主要根源。云南地处祖国西南内陆边陲,交通不便,远离政治经济中心,长期以来处于相对封闭的落后状态,经济社会发展较为缓慢,许多地方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自我封闭、眼光向内的“乡土意识”、“峡谷意识”、“坝子意识”,思想比较保守,观念比较陈旧,缺乏积极主动创造条件谋求发展的改革创新精神。尤其在一些贫困地区,发展经济找不到新的路子,“等、靠、要”思想严重;封闭落后的观念意识束缚了改革开放,使我们丧失了不少发展机遇,它是改善云南投资环境最大的无形障碍。因而,要加快改善云南投资环境,首先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意识。
(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经济环境是投资中最重要的因素。云南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活力的指标群与全国各地区的比较分析表明:云南农村工业化程度和水平较低,特殊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突出,支柱产业单一,对外开放程度较低;云南目前尚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而且在西部地区也处于落后位置。
(四)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云南省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特别是公路、铁路交通,能源生产供应等基础设施在地区间不平衡的问题尤为突出。目前云南公路等级低,运输条件差,运输距离长,运输成本高。
(五)产业配套能力弱
产业配套是地区投资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云南产业配套和外部经营环境不够理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产业规模及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云南除烟草工业外,平均每个产业活动单位创造的GDP不到100万元,外来投资者能够嫁接、合资、合作的企业数量有限。二是产品规模小、品种少,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可供选择的产品很有限。18种主要工业产品,云南省除了糖以外,其他产品在全国的比重都很低,加工制造业规模化发展普遍存在上游配套产品供给不足,采购成本高的问题,成为吸引外来投资的重要制约因素。三是产业发展的技术条件较差,高新技术短缺。云南资源优势主要不是在于数量上,而是在于多样性优势,在于品质优势。四是文化教育落后,劳动者总体素质偏低。人才是发展经济的根本保障,云南人力资源方面的主要问题是“劳动力丰富但素质不高”,中高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不足,一般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低、素质差。2007年,全国、东部、西部和云南的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分别是70.3人、87.6人、52.7人、33人。今后及将来云南高素质劳动力资源非常有限或缺乏。五是市场规模小,消费群体消费能力弱。云南城镇化水平低,农民占总人口的比重高达76.6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00多元,占云南消费主体地位的农村人口购买力偏低决定了云南市场容量狭小。因此,增加云南农民收入问题,已成为改善云南投资环境的重要内容。六是地方金融发展滞后,融资渠道单一。目前,云南地方金融改革与发展步伐缓慢,资本市场发育落后,地方金融体系尚未建立,外资银行进入还有一定的限制,合作金融规模小。企业融资困难且受到很大限制,金融服务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七是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远远无法满足外商需要。社会中介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中介机构总体服务水平低、素质差,缺少符合条件的工程设计、咨询服务机构;保险服务不能满足需要;缺少熟悉国际法律和程序的会计、审计事务机构及法律服务机构。
(六)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是迫切任务
完善引资政策、改进招商方式是招商引资的关键。云南在招商引资方面存在若干问题,因此效果不十分理想。主要问题依次为:招商引资政策不积极;招商引资方式和手段落后;缺乏有效的招商引资渠道和来源;政府在招商引资时的承诺不能兑现;招商引资准备不充分,项目条件不落实,招商引资针对性差等。近几年来云南招商引资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缺乏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二是招商引资政策缺乏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三是招商引资政策不完善、不明确;四是招商引资政策往往得不到落实。
二、加快改善云南投资环境的对策建议
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增强改善投资软环境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坚持把改善投资软环境作为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坚持用硬措施改善软环境,建立起比较规范的工作机制,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第一,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是全面清理现有行政许可规定和行政审批事项;全面清理现有行政许可设定依据和实施主体。二是加大审批方式改革力度。各地各部门要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推行后置审批、并联审批、限时审批。三是进一步清理省政府各部门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
第二,进一步改善法制环境。以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印发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为契机,切实推进依法行政。一是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坚持“立、改、废”并举,不断提高立法质量。二是积极探索新的执法方式和执法手段。三是强化执法监督。
第三,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确立政府信息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指导思想,除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法律法规规定免予公开的信息外,政府信息一律向社会公开。让所有在滇投资者和经营者公平地充分享有信息资源。第四,深化财政四项管理制度改革。加大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管理等财政管理制度改革,从根本上破除部门利益。第五,尽快制定云南省信用体系建设规划、行政机关归集和披露企业信用信息办法,使信用体系建设有章可循。建立云南省企业信用制度和个人信用制度。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务、合同欺诈等行为,集中处理一批信用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
第六,着力营造促进发展的政策环境。在保持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前提下,新出台一批吸引外来投资者的政策措施,积极扩大吸引外资规模。研究和制定鼓励跨国公司和外商投资研发机构在滇投资或设立地区总部的优惠政策;研究制定外资并购云南省国有企业的有关政策意见;研究制定鼓励外商投资农业的办法。对各类所有制企业要实行一视同仁政策,为各类经营主体营造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
第七,加大外商投诉案件的协调处理和督查力度。建立健全全省外商投诉网络和督办机制,组建省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外商投诉协调领导小组。
第八,大力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按照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和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在坚持开展市场专项整治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改善市场环境的长效监管机制。
第九,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十二五”规划期间,云南应合理规划、加大投入,继续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出省、通关公路要尽力达到高等级。
第十,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在改善投资软环境中的作用。对全省现有的行业协会、中介机构进行认真整顿规范,创办一批适合各类投资者需要的服务机构。第十一,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从体制上、机制上、制度上逐步解决政府管理中存在的“越位”、“缺位”、“错位”以及政府“不作为”和“乱作为”的问题,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第十二,加强对改善投资软环境工作的领导。成立由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省改善投资软环境领导小组,主要职责是制定改善投资软环境的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明确相应责任,定期研究、协调、检查、推进改善投资软环境的工作。
来源:《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第四篇:改善我国投资环境增强国际竞争力浅议
内容摘要:
[论文关键词]投资环境;现状;软环境;建议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不论是跨国投资还是国内投资,投资者最关心的是所投资地区的投资环境。因此,招商引资的地区和国家,为了吸引更多的外部投资,必须注重不断改善本国或本地区的投资环境。
[论文关键词]投资环境;现状;软环境;建议
[论文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不论是跨国投资还是国内投资,投资者最关心的是所投资地区的投资环境。因此,招商引资的地区和国家,为了吸引更多的外部投资,必须注重不断改善本国或本地区的投资环境。
一、投资环境概述
“环境”是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和关注最多的词汇之一,如城市投资环境、国家经济环境、地球生态环境,等等。要分析投资环境,就必须了解什么是投资环境,投资环境包括哪些内容等问题。投资环境是指投资者在进行投资时所面临的影响投资行为的自然、经济、科技、管理、社会、法规和政治的各种条件和因素的总称。它包含了对投资环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区域范围内的地理区位、自然资源、基础设施、原材料供应、市场化程度、竞争状况、人力资源、信息渠道、资金融通、纳税负担、社会服务、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社会秩序、政治形势等这些有利或不利条件与因素,涵盖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法律、自然地理、基础设施、信息、服务以及政策等方方面面。
投资环境主要由服务环境、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构成。服务环境是指投资者在某地投资,需要来自政府各个部门的服务和帮助。当前,良好的政府服务环境已经成为改善投资环境的最为重要的环节。制度环境是作为政府提供给社会公众各类组织的公共产品,良好的政策和科学的制度安排是促进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也是投资环境建立和改善的保障和支撑。人文环境在现实中主要体现为政府的廉政高效与守信、市民的思想习俗和行为、企业的诚信行为等方面。良好的投资环境既有利于本地区居民的创业、企业的发展,又能够广泛吸引外商的投资,加快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重要的是外部投资的进入会带来管理模式的创新、经营理念的转变、结构调整的加快、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人才培养等多重效应。
按照投资环境要素所具有的不同特点与作用,可以将投资环境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
所谓硬环境是指自然环境与基础设施。自然界为投资活动提供自然物质基础,其中最重要的是自然资源;基础设施,是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物流、人流、信息流的载体,为生产和生活的顺利进行提供必要的条件。
软环境是指对投资环境有重大影响的政治、经济、社会、人文等诸方面的外部条件:一是政治条件,表现为政治是否稳定,社会是否安宁,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经济法规是否健全,有无保护投资的规定等;二是经济条件,如经济增长速度及其稳定性,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市场规模及其完善程度,外汇管制状况,金融信息服务水平,企业自主权限,经济运行机制等;三是管理条件,如经济管理体制水平,政府部门的办事效率,尤其是为投资者简化办事手续的情况等;四是人口素质,特别是劳动者技术素质及其费用水平(工资水平);五是政策优惠条件,如是否给投资者以税收、费用等方面的优惠。
上个世纪后半叶,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表明,决定一国引进投资的数量与质量的关键因素是它的投资软环境。本文主要是从软环境的角度来分析投资环境的改善。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资环境现状
(一)投资环境得到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投资环境也有了极大的改善,这主要反映在几大指标上:
一是中国已经成为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2003年甚至超过了美国成为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流入国,其原因就在于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和高速的经济增长率为外商投资企业活动提供了越来越有利的投资环境。
二是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第三大国。进出口贸易额占gdp的比重从1980年的25%增长到了2003年的将近60%。2006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67%,2007、2008年也一直保持在60%以上。这反映了中国加速贸易自由化和大规模地融入世界经济。
三是在人力资源方面。中国的劳动力数量丰富、成本低廉。同时人力资源和技能水平与其他亚洲国家比较起来不相上下,并且处于不断改善之中。我国基本普及的基础教育和迅速发展的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存储的人力资本储备,仍然是其他国家所不能比拟的。
(二)投资环境的不足
同时,我国投资环境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政府的行政效率不高,存在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长期以来,我国存在政府部门之间职责不明、相互推诿的现象。尽管我国政府已经简化了审批程序,但由于机构臃肿、职能交叉,各部门政策法规不统一、难以协调,造成政府效率较低的问题仍比较严重。另外,向主管官员提供“获得便利”的金钱和好处,已成为到一些地方投资的“例行公事”。这些现象严重妨碍了投资环境的健康发展,不利于国内外企业的正常投资。金融部门运行效率低,金融信息服务水平尚待改进。根据世界银行调查显示,大量的金融资源主要用于国有企业,并且经常得不到偿还,一些生产潜力大的企业、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不能及时从银行获得资金,不得不依靠其他非正式融资渠道;利率非市场化也阻碍了信贷资金向私人部门和小企业的流动。目前,我国只有12%的中小企业能够得到银行贷款。劳动力素质分布不均,存在人才瓶颈。从地域来看,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集中了相当数量受过良好培训和教育的熟练劳动力与大学生,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等限制难以得到足够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人才。从人才构成来看,我国有着1.5亿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及每年新增超过1000万的需要就业的城市居民,拥有相当数量的技术操作人员和中低层管理人员,但具有企业管理、法律服务、财会等知识的高层次的复合专业人才还比较缺乏。
第五篇:改善投资环境工作情况汇报
省专项督查组一行来到我市检查指导工作,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 的关心,也是对我们工作的有力促进,我代表市委、市政府表示诚挚的欢迎。几天来的紧张工作,让我们看到了你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值得我们学习。下面,我代表 市政府将全市改善投资环境工作情况作以汇报。
一、改善投资环境情况
今年以来,按照省部署,我们积极推进了改善投资环境工作,重点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行政许可法》颁布以来,按照省里的要求,我们全面开展了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工作。一是成立组织。市政府设立了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负责领导、组织、协调、督促行政许可法的贯彻实施工作。二是广泛宣传。下发了《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的意见》(字〔2004〕 号文件),对各地、各部门学习宣传行政许可法做出了具体安排和要求。同时市政府还制作了1000套2000张行政许可法宣传挂图,购进了行政许可法学习辅导材料1000本、行政许可法专题讲座光碟200套。主管领导做了专题电视讲话,举办了行政许可法知识专题讲座,中省市直单位的科级以上干部一千多人参加。并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采取闭卷、开卷的形式,对市直各部门的行政许可实施人员和公务员进行了考试,参加闭卷考试的行政许可人员230人,开卷考试的公务员1738人。9月下旬,各县(市)区也都陆续开展了考试活动。通过学习宣传,基本做到了家喻户晓,为《许可法》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是精简和清理行政审批项目。结合我市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需要,市政府认真开展对行政审批项目的精简工作,从2001年开始经过三次精简,将原有的 项行政审批项目减到 项。今年6月又进行了第四次清理,精简的比例在20%左右。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了行政许可规定清理工作,下发了《 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开展有关行政许可规定清理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字〔2004〕 号),就行政许可、规定、项目、实施主体的清理工作,做了全面部署,目前初步认定工作已经完成。通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解决了办事难、层层审批的问题,树立了良好的外部形象。
(二)清理整顿各种收费,努力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今年,我们把治理乱收费作为改善投资环境重中之重,抓住源头,下决心、下力气根治,解决这个影响投资环境的痼疾顽症。一是源头控制。在今年的收费许可证年审过程中,对收费的主体资格进行了严格把关,对不符合规定的坚决取缔收费资格。同时,根据国家、省对收费的最新规定,取消了一些收费项目,降低了一批收费项目的收费标准。针对问题突出的培训收费问题,加大治理力度,加强了管理,坚决控制要求基层单位、企业交费参加培训的办班活动。通过严把收费许可证年审关,进一步明确了各单位的收费权限、项目、标准、时限,为改善投资环境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强化监督。积极开展了专项监督检查活动,以检查促规范。开展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和涉农收费专项检查,全市共出动14个组154人次,检查面达82%,查出价格违法案件40件,查出违价金额265万元,没收违法所得30万元,其余尚在处理中。对化肥农资价格进行了专项检查,全市出动13个组275人次,检查204家单位,检查面达到了100%,查出违法所得8.9万元,全部予以责令退还多收价款处理。对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进行专项检查,全市21家医疗机构招标药品价格受检,查出18家医疗单位多收价款金额3.5万元,收缴财政总金额1.7万元,其余退还用户。对教育收费进行了专项检查,全市组织6个组,60名检查人员参与检查,检查面40%,查出价格违法案件6件,违法所得100余万元。此外,积极受理举报案件,今年上半年共受理群众举报投诉、物价政策咨询144件,其中:上级主管部门交办6件、电话举报与咨询110件、来信3件、来访25件,已处理办结137件。截至目前,全市共查处各种价格违法案件63件,查处价格违法所得金额409万元,其中退还用户金额2万余元,上缴财政没收违法所得金额47万元。三是实行收费阳光工程。在各收费单位普遍实行了收费许可证制度和收支两条线制度,对各执收执罚单位所收的非税收入全部缴入新的专户进行管理,强化制度约束。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价格和收费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启动了全市“价格阳光工程”,还先后印发《涉农价格与收费明白手册》20万册,印发《涉农价格与收费管理办法》公告2000份,印发《医疗收费标准手册》2000万份,印发《义务教育收费一览表》手册65000份,中小学生人手一份,印发《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标准表》3000份,印发《口岸收费手册》1000册。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宣传“价格阳光工程”所涉及的价格与收费项目、标准、规定,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明白。
(三)全面推行“六项制度”,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坚持以全面推行和完善“六项制度”为切入点,促进经济发展环境的改善。一是实现制度全面化。个中省市直属的重点办公部门、执法执纪部门、公安司法机关的“六项制度”在《 报》上进行了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截至目前,全市所有的党政机关、服务窗口单位推行“六项制度”达到了百分之百。二是实现制度程序化。建立服务大厅,实行“一站式”服务。目前市建设局、财政局、国土资源局、公安局、地税局、劳动与社会保障局等 个部门设立了服务大厅集中办公,实行了“一站式”服务,设立电子屏幕,对各项业务的内容、程序和办结时限全面公示。三是实现制度公开化。各窗口单位全部实行了挂牌办公、挂牌上岗、挂牌服务,并设立了服务热线,以备咨询。四是实现制度便民化。明确规定为外来投资者代办重大招商项目的审批、注册登记、办证办照工作,都实行一事一办、特事特办的原则,简化办事手续,积极为客商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市招商局为此成立了专门的组织,设立专人负责此项工作。五是制度严肃化。按照“六项制度”的规定,对越权审批、违法审批和超时不办的严肃处理。通过实施“六项制度”,各单位提高了服务意识、强化了监督机制、提高了行政效率。
(四)实行政务公开,增强行政权力运行透明度。今年以来,我们把政务公开作为树立政府形象的重要内容,全面推行此项制度,重点强化了四方面工作。从强化领导入手,成立了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制发了《 政务公开实施方案》和《 人民政府政务公开办法》,增强强制性和制度化。从强化约束机制入手,进一步完善有关制度,规范政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从强化监督检查入手,努力提高行政工作运行和行政权力运用的透明度。从便民、利民入手,拓展政务公开的范围。自全面推行政务公开以来,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政务公开的规模不断扩大。我市下辖的三县两市一区政府序列35个部门全部实行了政务公开,政务公开面达到100%。中省直各单位及政府二层机构也不同程度地推行了政务公开。二是政务公开的内容不断丰富。公开事项由少到多,由小到大。从开始涉及的热点问题逐渐扩大到事关“钱、权、人”等重大问题、重大决策,以及建设项目必须招投标、经营性土地实行招拍挂、政府采购实行公开化等等。三是政务公开的形式不断多样。在原来政务公开栏、公开墙、办事公开指南手册等传统方式的基础上,增加了电子公开屏幕、网上公开、公开大厅等方式。今年4月,我市46个职能部门在《 报》进行了公开承诺,市政府35个组成部门已全部在政府中心网站发布政务公开内容,对应该公开的内容,做到最大限度透明。通过政务公开促进了投资环境的改善,截至目前,全市共修订和完善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政策性文件46件,制定和出台新的优惠政策49件,进行落实优惠政策专项监察65次,进行专项调研32次。市政府主要领导召开两次外来投资者座谈会和一次外经贸企业座谈会,征求企业对行政执法的意见和建议,虚心纳谏,协调解决实际问题44个。
(五)规范行政行为,加快依法行政进程。今年以来,按照建设高素质、好形象、高效率的政府法制队伍为目标,以加强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切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为重点,全面开展了依法行政工作。一是积极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度。《 行政执法责任制试行办法》颁布实施后,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题研究,实行了一把手工程,强化领导。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常务市长任副组长,其他副市长、秘书长、副秘书长为成员的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有关部门具体负责抓落实,形成了严密的组织领导体系。同时下发了《 人民政府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对实施责任制的指导思想、实施范围、考核目标、奖惩办法等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从领导上、组织上、制度上保证了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的落实。二是把好规范性文件制发关。年初,制定了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发计划,避免规范性文件制发的盲目性、随意性。加强对规范性文件审核管理,重点在各种收费、行政审批、基金和行政处罚的设定上,凡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均予以纠正。三是加强政策性、规范性文件清理。查阅文件近5万件,梳理出政策性、规范性文件307件,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予以保留47件,废止260件。四是加强队伍培训。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和部署,对全市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了综合法律知识培训,截止目前全市共举办培训班40多期,培训人员4700多人。通过培训,行政执法人员素质明显提高。五是强化行政执法监督。集中开展依法行政大检查活动,对7个县(市)区及80多个中省市直单位实施了全面检查,严厉查处了一批涉外、涉企、涉农等影响较大、群众反映强烈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共查处行政执法违法违纪案件50件,涉及10大系统、16个部门27个单位;共纠正违法违纪问题10件,对10名涉案人员给予了纪律处分。
尽管我们在改善和创建优良经济发展环境工作中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一些职能部门观念转变还不到位,重收费和罚款,轻管理和服务,以罚代管现象仍然存在;个别领导、部门缺乏大局意识,只重蝇头小利,说起来慷慨陈词,做起来只记一时,干起来绝不落实;个别行政执法人员官本位思想还没有彻底根除,有时还存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说、事难办”的问题,极个别还有“不给好处不作为、给了好处滥作为”的现象;各方面监督作用发挥还不到位,受人力和经费限制,部门监督力度不强,存在死角死面,等等。对此,我们将进一步认清改善和创建优良经济发展环境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强化措施,加大力度,着力解决存在的问题,使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二、下步工作打算
我们要紧紧抓住这次专项督查指导的契机,认真落实督查组反馈的整改意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认真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加强《行政许可法》学习宣传。认真做好行政许可项目的清理工作。按照《许可法》要求,实行一条龙服务、联合办公、集中办公等便民许可形式,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对行政许可实施单位的监督,按照谁许可、谁监督、谁负责原则,对滥用职权许可的,对不依法履行监督职责的,没有依据收费的,加大查处力度。
第二,努力提高执法队伍素质。进一步落实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制度,使各级领导干部能够自觉带头学法、用法和守法,掌握履行职责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和有关法律知识,不断提高依法行政和依法决策水平。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人员学法制度,每年定期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法律知识培训,统一考试要形成规范化和制度化,不合格者不得从事行政执法工作,增加强制力。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行政管理,健全奖惩机制和竞争机制,努力建设起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恪尽职守的行政执法队伍。
第三,严格规范行政执法程序。按照《行政处罚法》和《 规范行政执法条例》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完善依法行使职权的步骤、形式、时间和顺序,遵守行政处罚公开、听证、回避等制度。建立健全以行政领导责任制为核心的执法责任体系,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评议考核制度,把执法责任制与公务员、执法人员考核、奖励、任免等结合起来,把考核结果作为评定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和考核执法人员的重要依据,发挥评议考核在规范行政执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优化行政服务质量。通过继续落实“六项制度”,规范行政行为,提高服务水平。加大行政服务监督和考核力度,把“六项制度”和“六条高压线”的贯彻落实情况与行政机关领导和执法人员政绩考核挂钩,促其自觉遵守并严格执行。加快推进政府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推行电子政务,积极运作网上审批,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信息化服务,发挥电子政务在环境建设中的公开、规范、实效、科学和无私等功能。优化服务环境,进一步落实招商引资的各项政策,加大领办代办工作力度,落实《 对外资来投资客商的礼遇规定》。
第五,建立健全各项监督机制。抓好专项治理,重点解决乱设卡、乱收费等问题。组织监察、审计、法制、环境等机构继续采取明查暗访结合、日常检查与抽查结合、内部考核与外部评议结合等方式强化对重点部门的行政执法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执法违法、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行政机关和行政执法人员,严肃处理,既要追究当事人的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也要追究有关行政人员和负责人的领导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