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改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思考(定稿)
今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为今后一段时间的农村金融改革,指明了方向。笔者认为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是一项系统复杂工程,首先要分清什么是制约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矛盾,抓住问题的关键,对症下药,才能事半功倍。
分析制约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矛盾,首先要了解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状况。我国农业生产的资本有机构成高、收益低,受自然环
境影响大,自然风险大;加入wto后,我国弱小分散的小农户面临着国际市场的冲击,市场风险增大。这使得为“三农”服务的农村金融成本高、风险大而收益低,系统性风险严重。由于风险和收益严重不匹配,造成农村信贷资金大量外流。
因为金融是通过资金的融通、流动创造价值的一种活动,只要是金融组织,就要讲风险和收益的匹配,就要讲回报,资金就要从回报低的地方流向回报高的地方,如果任其自然,就很难逆转这种趋势。1994年到2004年农村存贷差额累计达到40876.52亿元尚不包括乡镇企业存款;2005年为农村服务的主要金融机构共从农村转移了1.87万亿元;2005年底邮政储蓄从农村吸收的存款余额达到8839亿元,并转存央行。在农村资金大量流失的同时,大量商业性金融机构撤离农村,造成农信社“一农独大”,垄断地位不断强化。由于缺乏竞争,农信社在贷款利率定价方面完全处于“强势”地位,针对农户的贷款利率偏高,放宽利率限制后,部分农信社的贷款利率一浮到顶,1年期贷款利率达到10%甚至更高,和民间借贷利率相当,农民承受的利率压力比较大。
因此,我认为,“成本高、风险大、缺乏竞争”,就是我国农村金融的主要矛盾。针对这一矛盾,提出以下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建议:
一、大力发展农业保险
农业保险是wto成员国支持本国农业的基本手段之一,是分散和降低自然风险,进而分散和降低农村金融系统性风险的有效手段,这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我国亟需发展农业保险。如果这个基础夯不牢,将不利于农村金融体系的稳定。
促进农业保险发展,要坚持“自愿保险与强制保险相结合”原则。农业保险的效率与参与率的高低有很大的关系,参与率高,农户需支付的保费就可能比较低,政府的出资也可保持在合理水平。政府给予保费补贴的办法对于提高参保率并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因为如果完全实行自愿保险,农业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会非常严重,参与率难以提高,会出现低参与率与高保费之间的恶性循环。借鉴国际经验,我国发展农业保险也要根据业务险种承保对象、承保风险和承保责任的不同,分别采取法定强制和自愿保险的形式。我国可以首先对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农产品,如水稻、小麦、大豆、玉米等粮食作物采取强制保险政策。
加大财政补贴力度。近几年我国进行了农业保险试点,探索了几种模式。我的体会是:模式不重要,重要的是政府补贴,如果没有政府补贴,无论搞什么模式,其作用都很有限。从我国财力出发,财政补贴还应坚持基本保障的原则,保险标的应主要选择关系国计民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并主要实行保费补贴。保费补贴可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根据各地农业风险状况和农业经济发展水平,从财政资金中各划出一定比例份额用于投保农户的保费补贴。政府和有关方面给予投保农户的保费补贴可因险种、地区而异,对于生产力低下,保险费占农民收入比重较高的地区,应增加其保费补贴。在保费补贴试点的基础上,再逐步扩大到经营管理费补贴。
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在免征种养两业营业税和印花税的同时,免征种养两业的所得税;对其他涉农保险营业税按5%先征,按3%返还,印花税按0.1%先征,按0.05%返还,将返还的税金充实风险基金。
要尽快建立农业再保险机制和建立农业巨灾风险基金,分散农业保险经营主体的经营风险。
要推进农业保险立法。我国现行的《保险法》是一部商业保险法,主要是规范和保障商业性保险公司的经营行为,而农业保险中大部分具有政策性。由于无法可依,农业保险中的许多领域都存在法律真空。从国内各个省市开展的多种农业保险试点情况来看,各个地方之间差异很大,目前国家统一立法,条件尚不成熟。建议:先由试点地方政府、保险监管部门和农业保险公司根据辖区内的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制定相应的农业保险地方性法规。根据地方性法规试点情况,国务院制定农业保险条例,待条件成熟后,再制定《农业保险法》。
另外,我国还应借鉴日美等国的经验,适时考虑设立农业风险管理局或类似机构,统筹全国农业保险的发展。
二、合理利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以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等措施,引导资金回流农村
一是要对不同地区的农村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实行差别税率政策,将减免税与存贷款比例挂钩,引导资金回流农村。建议以县为单位,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贫困县和非贫困县,贫困县免除所得税和营业税,非贫困县免营业
税、所得税减半征收。县及县以下金融机构要想享受税收减免,必须有个前提条件,那就是支农贷款要达到新增存款的一定比例之上,否则就不能享受税收优惠。这个比例是多少,要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来确定。
二是规定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机构,每年的新增存款,在扣除准备金和备付金后,要有一定比例的资金(比如20%)用于当地。
三是加强对县域资金流动的监测,限制在县域的金融机构在系统内上存资金比例。可运用差额准备金制度,对上存资金比例过高的金融机构,提高其超额准备金的比例,并下调超额准备金率。
四是重点解决邮储资金流失问题。邮政储蓄银行已挂牌,在成立初期,总行在资金运用过程中,应重视对“三农”的投入,通过资金拆借、购买重点建设债券和农发行政策性金融债等融资方式,用于国家级大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或农业开发项目;邮政储蓄可委托其他金融机构发放“三农”贷款,对存放农村信用社的大额协议存款,当地财政应给予适当贴息优惠;邮储银行可以开办担保类贷款,增加贷款种类,扩大贷款的覆盖面,要充分发挥存单质押贷款的功能,试点小额信贷业务
五是改善农村金融环境。金融环境很重要,是现代金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应做好以下方面:
要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加强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服务的投入,改善农村经济运作的基础。要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在市场交易的谈判地位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这些都是改善农村金融环境的有效措施。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出资成立担保基金或担保公司,带动其他担保机构的发展。要扩大有效抵押品的范围,增加农作物收益权、权利质押,同时保护担保债权的优先受偿权。探索运用动产质押、仓单质押等形式,根据“产业大户”、“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济主体的不同特点,采取“一企一策、一户一策”的办法解决农民抵押难、担保难的问题。
要在实践中推进农村金融立法工作,大力加强农村社会信用环境建设,优化法制环境,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切实维护金融债权
考虑到一些农村金融机构在竞争中可能被淘汰,所以有必要在农村试点设立存款保险制度,形成有效的市场退出机制,促使存款人增强风险意识,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健康持续发展。
三、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竞争良好的农村金融体系
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合作金融、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为基础的农村金融体系,但它们之间的功能既有重叠,又有空缺,需要对它们进行革新、调整和补充。
1.分类指导农信社改革,并保持政策的连续性
农信社改革是农村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不能急于求成,因为保持政策的相对稳定和连续性是政府取信于民的关键。
沿海、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地区的农信社改革应继续按照现代金融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一批农合行和农商行;对老少边穷、经济欠发达、交通不便农村山区的农信社改革,要按照合作制原则进行改造,不能简单套用现代银行制度模式。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按农民意愿办事。要根据市场确立科学的风险定价机制,合理确定涉农贷款利率,着力解决部分机构因独家经营而将贷款利率“一浮到顶”等问题。
尽快理顺省联社同县联社、信用社的管理体制,确保基层农信社的独立性,要严禁省联社指定县联社负责人。省联社不能办成行政性管理机构,应在尊重法人经营权的前提下,树立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其人才、信息、管理上的优势,建立有效的金融创新机制,开发适应农村各类市场主体需要的系列金融产品;要重点发展金融咨询、代理、保管、担保和个人理财等中间业务,加快银行卡联网,实现联合经营。
要合理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的再贷款,增强农信社的支农实力。
建议人民银行加强农信社的支付结算管理,协调各地农村信用联社加快开发省(市)内农信社通汇系统,解决农村资金汇划难、汇兑难问题。
2.拓宽政策性金融服务领域
农发行要按照现代银行的运作要求,根据区域和业务发展需要合理布局分支机构。在做好国家粮棉油收购贷款和专项储备贷款的同时,拓宽农发行的业务范围: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综合开发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政策性金融业务,逐步将农发行支农重点由农产品流通领域转向农业生产领域,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要多渠道拓宽农发行的资金来源,比如发行农业金融债券、利用邮政储蓄存款、从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获得低息优惠贷款等,提高其放贷投放能力。
3.农行可发挥县域金融主渠道作用
一是农行面向“三农”要抓住高端客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科技园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县域规模较大工商企业都是农行的高端客户。只要抓住了高端客户,农行的利润就有保障,可以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是农行面向三农,可以对农信社、农合行、农商行、村镇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作批发贷款业务,间接地为农户贷款。农行还可以对非金融组织(比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批发贷款业务。
三是农行可在农村开办银行卡、代理、租赁、担保、保管、理财和信息咨询等新产品,满足农业多元化的金融需求。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这方面的需求会愈来愈多。
四是农行可发挥自身优势,对农村的其它金融组织开展国际国内结算业务和信用卡系统业务。农行还可以参股村镇银行、农商银、农合作。农行有能力作农村金融的支撑、平台和农村金融网络的主要运营商。
综上所述,我认为,“成本高、风险大、缺乏竞争”就是我国农村金融的主要矛盾。针对这一矛盾,我国需要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分散和降低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降低农村金融的系统性风险。要合理利用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以税收优惠和财政补偿等措施,引导资金回流农村。要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竞争良好的农村金融体系。
第二篇:对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对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思考
作者:侯 青 周建生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6年第04期
[摘 要]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实现农村金融、经济和谐发展的根本保证。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第三篇: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1)
2010年11月10日 14点43分
来源:金融时报
相关标签:农村金融 体制改革
“‘十二五’期间,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几年自然灾害频发、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剧的严峻形势警醒我们,农业基础薄弱、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不强仍然是现代化建设的瓶颈”,从“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可以明显看出,党中央已把解决“三农”问题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要解决“三农”问题,就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这就对金融支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接受采访的专家一致认为,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向多元化发展,为“三农”提供充足的资金,加强农村信贷机制的建立,是实现金融有效支农的重要内容。
推进机构创新
机构在区域上的合理布局是为农村提供充分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基本保证。“十二五”规划建议“深化农信社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的安排,充分体现了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的思想。
近年来的农村金融改革既包括存量改革,也包括增量改革。存量改革是加大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力度,并建立相应的机制促进这些机构加强对农村的信贷供给;增量改革则体现在小额贷款公司的组建,以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成立。“十二五”规划建议的相关内容,充分体现了实现农村金融机构多元化的战略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冯兴元对记者详述了他对农村金融机构多元化的见解。
关于农信社改革,他认为农村信用社系统,也就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系统目前还存在治理结构缺陷,迫切需要深化改革。他进一步指出,农信社要真正体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合作社原则,改变合作金融有名无实的状况;切实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维护社员或者股东的正当权益;着力消除“官办”色彩,使农信社摆脱来自地方行政的干预;鼓励国内外金融机构参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股权改造和机构与业务发展。
对于社区银行,冯兴元认为,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社区银行可理解为根据地区原则设立和运行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就属于社区银行,经银监会批准的农民资金互助组织也可近似视同社区银行。但是,对于村镇银行和农民资金互助组织,有关部门目前对试点控制仍然过严,没有顺应地方经济与金融主体发展金融服务的需求变化。要加快新型金融机构的发展,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如可考虑用核准制来替代审批制,为地方金融机构包括各种社区银行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关于小额贷款公司,冯兴元认为,其作为准正式金融机构,发展的政策障碍仍然较多,部分小额贷款公司的运作还有待规范。应帮助其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允许更多的社会主体在同一县域甚至到乡镇设立多个小额贷款公司,鼓励其扩大经营范围并增加业务种类,引导其将资金投向农户,并为其持续发展和转制为村镇银行、金融公司或者投资公司创造条件。
正式或准正式金融机构框架之外的小额信贷是冯兴元关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他认为这部分小额信贷面临着资金有限、运营成本高、收益低等问题,虽然对扶贫作出了贡献,但普遍难以实现财务可持续。对这部分小额信贷法律地位的确认、适当允许吸收存款、进一步放开利率管制、解决资金来源问题、有效监管的实施和维持其财务可持续,应成为今后工作的主要内容。
关于农业保险体系,冯兴元认为,应设立更多农业保险和再保险机构,扩大农业保险种类;发展专业农村保险代理和保险经纪中介,有效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丰富农业灾害损失补偿手段,提高农业保险对灾害损失的补偿率;加强农业保险立法,完善农业保险相关配套政策;在政府对农业保险提供财政支持和政策性保险的同时,发展多种多样的商业和互助保险;加强农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通过发展商业性和政策性再保险机制和市场,有效分散保险经营主体自身的风险。
保证资金供应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业经济的核心。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要保证对“三农”的资金供给。而近年来,农村资金持续流向城市,出现了“马太效应”。不解决这个问题,农业现代化就缺少了基本保证。
对此,国家发改委产业所副研究员方松海博士认为,金融机构之所以不愿意发放涉农贷款,从经营上表现为给农户提供贷款使金融机构获得的收益不如给非农户贷款获得的收益。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农户的贷款风险大于对非农户的贷款风险;二是对农户贷款的交易费用偏高,原因在于单笔交易额度低、贷款者信息审核难度较大等。改革的关键是要让金融机构有足够的动力参与涉农贷款,为此,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降低金融机构对农户的贷款风险。第二,实行无利率差别的贷款模式。政府通过提供贴息,使金融机构获得高于其他类贷款的利息回报,使得农户的贷款利息支付水平基本等同于其他个人或企业,防止贷款瞄准机制失灵。第三,鼓励各类金融主体有创造性地开展支农金融服务,强化对相关金融机构在支农信贷方面的惩戒、监管和约束。第四,通过技术手段降低金融机构对农户贷款的单笔交易费用。第五,构建符合实际的农村金融信用评价体系。第六,简化农贷期限、结息及五级分类清分标准。
注重机制建设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十二五”规划对于农村金融问题的表述涉及了机构、产品和制度等层面,渗透了系统化思想。
实际上,在任何一个系统中,机制都起着基础性的、根本的作用。良好的机制会使系统的各个部分随外部环境的变化适度调整,从而实现优化目标。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王曙光认为,我国农村金融问题的症结在于农村信贷体系中的关键性的机制缺失。王曙光列举了机制缺失的具体表现:一是信用机制缺失导致农村信用体系难以建立;二是担保机制缺失导致农村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加大;三是农业保险机制缺失,导致农户和农村金融机构均面临较大的自然风险;四是大型金融机构与微型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对接机制缺失,使得很多大型商业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贷款成本高、网点少而难以在农村开展信贷业务;五是农村资金回流机制缺失,导致了农村地区严重的“负投资”问题;六是完备的政府支农资金运作机制的缺失,导致了各级政府支农资金使用的低效率。
王曙光说,解决上述问题,要采取针对性措施:从政策和法律上建立资金回流机制,阻遏农村资金外流;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促进农村资金回流和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允许农村微小金融组织通过多种方式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以此建立大型金融机构与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对接机制;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完善担保机制;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的优惠措施和补贴力度,统一部署协调支农资金使用;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和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鼓励发展互助合作保险和商业保险业务,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
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现代化建设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也是关键所在。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专家们一致认为,我们要从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金融服务“三农”问题,并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使金融支农发挥出最大效力
第四篇:为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工作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工作,切实解决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小额取现难问题,2010年,人民银行丽水市中心支行在全市开展“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全国试点。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将其列为全市十件大事,构建市、县、乡、村联动工作机制,形成了四级全覆盖的工作格局。
在深入推进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试点工作中,我市严格准入,规范操作,制定指导意见明确承办银行须具备的条件和对指定商店的具体要求,严把准入关口。同时加强指导,防范风险,按“应布尽布、先远后近、先急后缓”的原则以点带面,有序推进。为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引入正向激励机制,通过实行“分片包干”负责制、安排专项补贴资金、出台惠农政策等方式,确保“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有效、持久开展。
作为一项民生工程,“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将支付结算服务延升到广大农村地区,方便了农民支取小额现金,节约了农民支取现金成本,促进了农村地区消费,优化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真正达到了“支付便农”的效果,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和好评。截至今年7月末,全市已有2114个行政村开办了此项业务,实现了“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村级全覆盖,至10月末,全市共办理小额取现8.49万笔,累计金额2998.95万元,惠及8万余农户。
黄祖辉充分肯定了丽水试点开展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所取得的成效,他希望今后在深入实施这项工作的过程中进一步突出创新性、民生性、推广性和重要性,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完善、更便利的服务。
市政府、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人民银行丽水市中心支行、邮政储蓄银行丽水市分行、莲都区合作银行负责人和部分商户、农户代表参加汇报会。
第五篇: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两个着力点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两个着力点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服务“三农”的重要力量。农村金融的改革探索始终贯穿于农村经济社会改革的进程之中;农村金融的发展创新在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和保持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农村金融仍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金融供给不足和信贷约束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因此,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必须加强两个着力点。
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多元化的金融体系
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是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基础,也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方向。虽然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中包括了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不同类型的机构,但是,这些机构在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特征方面共性较多,差异性不明显。
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应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层次化的特征,不同的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中既存在适度的竞争,又相互补充,而后者则是最重要的。多层次的金融体系体现在机构多样化,既有大型的商业银行,又有区域性的中型银行,还有基于当地的小型机构。这些机构共同组成农村金融体系。
广覆盖的基础是农村金融机构数量的增加。随着农村金融机构准入门槛的降低,私人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渠道会越来越畅通。低端市场供给者的数量才会增加,农村金融的覆盖面也得以提高。我国鼓励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小额贷款公司等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金融机构的覆盖程度。
多元化的金融体系包括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以及保险机构等,通过多元化的机构可以实现对不同农村经济活动的支持。同时,允许不同形式的小额贷款公司、农户资金互助以及扶贫小额信贷机构的存在和发展。这些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是大型商业银行的必要补充。这些机构可以扩展农村金融市场的边缘,把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延伸到广大的农村地区。
只有通过改革,打破既有的市场准入壁垒,才有可能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市场准入政策要围绕这一目标制定,对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形成正向激励。
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
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是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所面临的挑战之一。这是因为我国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的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仍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金融机构的综合服务水平需要尽快提高。
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密切相关。只有机构有创新的动力和内在要求,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才能够顺应市场的需求,也才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相适应的金融服务。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农村体制的改革,涉农金融机构在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为金融产品创新提供了条件。
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包括现有涉农金融机构的改革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两个方面。现有农村金融机构,如农业银行、农信社等,虽然分别进行了商业化改革和管理体系的改革,但所面临的制度缺陷仍然比较突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以及小额贷款公司,具有较为完善的治理机构和明细化的产权,但在产品创新的活力不足。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的领域包括信贷模式的创新、担保方式的方式和信贷产品的创新。我国农村市场具有清晰的层次性,信贷需求多样化特征明显。既包括传统的农牧业经济,又包括非农产业和服务业。既有生产领域的需求,又有消费需求。而农村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满足不同需求方面仍存在很大的差距。这是因为这些机构的信贷模式大多采取了商业银行的信贷模式,对借款者的资格要求苛刻。农村信贷需求者无法满足金融机构对担保、抵押物的要求,这已成为影响信贷供给的障碍。信贷模式的创新要能够打破传统银行的客户识别方式,可通过担保替代,农户现金流分析和农户信用评分等方式评估农户的信贷资格。信用贷款应成为农村金融的主流产品。信贷产品多样化可以满足不同农户的信贷需求,同时也可以大大增加市场的有效信贷供给。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