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
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考
城乡统筹发展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本质在于破除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推进城乡经济制度一体化,而城乡二元制金融服务体系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在深入基层调研的基础上,对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必须有健全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要求日益强烈,促进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面临新的挑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任务越来越重。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是加快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农村经济的核心,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基础,农村金融的支持是前提和基础,离开了健全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城乡统筹发展便无以谈起。
1.发展现代农业离不开农村金融服务支持。一方面,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支持的需求总量巨大。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虽然农业的产值已经下降到整体产值的百分之二十以下,但其实际的数量仍然巨大。据戈德史密斯、田力等国内外学者推断,当我国农村经济的产值达到15000亿时对金融资金规模上的需求达23000亿左右。这个数字可以理解为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生产力水平下对资金的需求总量,如果在总量上不能够满足,就会对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支持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等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三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资金短缺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亟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支持。
2.促进农民增收离不开农村金融服务支持。良好的金融支持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条件。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发展农业产业、创建农村中小企业是增加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和手段,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由于农民在生产上存在组织松散、结构单
一、信息不灵、自身积累少、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大大增加了还贷的风险,这与金融信贷资金运用的“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的“三性”原则产生了矛盾,导致金融机构因资金的高风险性而产生的“惧贷”和“慎贷”,因此农民的增收离不开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支持。
3.加快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金融服务支持。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的问题是强化支农惠农政策,在增加国家对农业农村资金投入的同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高信贷资金的支持力度。从发展趋势看,金融资金必然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来源。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新增资金需求总量为15万亿元左右,这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没有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就不能完善,农业产业就不能发展,农民消费就不能拉动,新农村建设就是一句空话。
4.推进新型城镇化离不开农村金融服务支持。我国银行贷款和城镇化建设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银行贷款对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持效应。市政基础设施(水、电、路、汽、暖、通讯、环保)、公共服务设施(教育、医疗、文化、科技)、生产性基础设施(工业园区、市场体系、旅游设施)建设都需要大量的贷款资金,仅靠政府和民间投资是难以完成的。要想更好地满足城镇化建设中的资金需求,就要通过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完善信贷管理体系和规范政府与金融部门之间的关系等途径,强化金融支持效应。实现这一投资,根本的出路,在于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开辟市场化、多元化的投资渠道。
5.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离不开农村金融服务支持。这些年来,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不断扩大,领域不断延伸。但要看到,目前农民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已经逐渐由单纯的生产环节服务向资金、技术、信息、加工、销售、管理等综合性服务扩展,做好农业社会化服务工作的任务还很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形势、新要求,农村金融服务必须发挥自身作用,加强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扶持,创新金融产品,积极支持发展农产品流通服务,强化流通设施建设,创新流通方式,畅通流通渠道,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同时,对各类为农民提供农资配送、农技推广、植物保护、疫病防控、农业信息、产品营销、农机作业等服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等服务主体,金融机构也要加大服务力度。
二、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制约了城乡统筹发展
近年来,随着农村工商业的发展和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农村经济对金融服务的需求趋向多样化。而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的组织结构与服务体系并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三农”的发展不但没有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就连农村内部有限的资金也在大量外流。这不仅制约了金融资源在城乡配置上的合理分配,而且严重阻碍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这也是城乡差距拉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1.农村金融服务存在“三少”。一是机构网点少。近年来,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推行市场化改革和集约化经营,对基层行网点实施战略性收缩,将大量的无盈利或微利的基层分支机构撤出农村地区,欠发达地区农村乡镇的营业网点基本撤销,向县城甚至市内收缩,致使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金融服务空白。据中国银监会统计,截至2009年6月末,我国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平均每万人拥有银行业机构数只有1.54个,而城市超过了2个,全国仍有2945个乡镇没有银行业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分布在27个省(区、市),其中,西部地区2367个,中部地区287个,东部地区291个。有708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服务,占金融机构空白乡镇总数的24%,分布在20个省(区、市)。只设有一家银行业机构网点的乡镇有8901个,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22%,农村金融市场基本处于垄断经营状态,且各金融机构的功能却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化。二是政策支持少。银监会职能从人民银行分离出来后,相对于农村金融服务的扶植政策甚少。利率政策方面:农村信用社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可以上浮230%,这种将本应由政府贴息的部分转嫁给“三农”的做法,对于弱质产业的“三农”来说,无异于杀鸡取卵、竭泽而渔,严重影响“三农”的发展,也势必影响到农村信用社的业务经营和自身发展。资金政策方面:近年来,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扶贫政策逐渐减弱,资金支持逐年减少,扶贫贷款、扶贫贴息贷款的发放少之又少,且不到位,挪用现象时有发生;农业综合开发贷款等专项贷款已基本取消;贫困县办工业由于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权限过度集中,加之规模小,符合信贷条件的有效资金需求甚少,基本被排出贷款行列;金融改革尚未完成,县级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对“三农”各项贷款还未完全落实。邮政储蓄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资金大量上存,加剧了欠发达地区金融支持“三农”和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紧张状况,严重影响“三农”发展。三是资金供给少。目前,我国农村资金供应渠道有四个类型:国家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农村信贷资金投入、社会资金投入和农民自筹资金。从表面看,对农村投入渠道并不少,但是实质上能形成对农村资金有效供给的,除国家财政支农、农村信贷资金投入和农民自筹资金外,其他渠道资金对农村投入相当有限。而财政和信贷两条渠道承担了农村资金投入的主要责任,并且大部分农村资金投入集中在农村信贷渠道上。随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村资金需求呈多元化、多层次的刚性增长态势,迫切需要与其相适应的金融资金支持,但受资金趋利性和农业自身弱质性的影响,现有的农村金融资金供给却出现了与其反方向的发展趋势:金融机构不仅不能发挥农村地区资金“供水站”的作用,反而成为资金的“抽水机”,造成农村资金供求失衡,抑制了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根据央行发布的《2009年涉农贷款专项统计结果》显示,2009年12月末,全国全口径涉农贷款新增2.36万亿元,仅占全部新增贷款的22.4%,全口径涉农贷款余额9.14万亿元,仅占同期各项贷款余额的21.5%。而且现有的农村金融机构功能单一,手段落后,创新能力不强,除传统的存放款、汇兑结算业务外,金融新业务、新产品少;农业保险覆盖面偏低,险种单一;农村证券业、基金业、理财业务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2.农村金融环境存在“三差”。当前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佳,农村金融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一是法制环境差。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法律的“缺位”、“越位”和“无为”严重破坏了农村金融生态运行的和谐协调性。金融法律“缺位”加大农村金融生态运行风险。由于缺乏对乡镇企业、农村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等借款者因道德风险而逃废和悬空银行债务行为的有效法律规制,形成了巨额不良资产;农村金融机构产权制度的“缺位”导致内部控制问题严重和内控机制失效,操作风险日益加大。金融法律“越位”降低农村金融生态运行效率。现行法律设置了过高的市场准入门槛,尤其是对不同所有制的金融主体采取歧视性政策,使非公有制金融主体发育很不健全,金融生态主体的多元化和生命力受到严重影响,农村金融市场因缺乏竞争而损失效率。金融法律“无为”加大农村金融生态运行成本。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执法成本过高降低了违约成本,对拖逃债务人的处罚难以落实,逆向激励了违约行为,人为提高金融生态运行成本。欠缺完善的法制环境,必然挫伤农村金融机构信贷投入的积极性。二是信用环境差。农村信用体系缺失则是导
致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恶化的更为直接的原因,诚信缺失导致的道德风险由于不可预见性和对后续贷款行为的有力影响,将对农村金融生态环境造成极其不利的冲击。农民个人信用缺失加大贷款风险、降低了贷款的可获得性;乡镇企业信用缺失加剧了“信贷配给”和金融机构主体的“无为”;乡(镇)政府的信用缺失动摇了农村信用之根基,诱发信用危机。最终结果是农民和农业不能获得金融支持,农村经济萎缩,并形成大量不良资产,农村金融机构主体功能异化,退出农村金融市场。三是中介环境差。缺少能提供信用担保服务的机构,农户担保机制尚未建立健全,以农户出资为主的农户担保中心尚未出现;县域中小企业担保中心规模小,和金融机构的风险分担机制也不完善,担保中心要独自承担担保风险。部分中介服务极不规范,提供虚假资信证明甚至协同债务人进行贷款欺诈。
3.农村金融监督存在“三低”。一是监督效能低。目前正规农村金融的主要监管机构为银监会,地方银监分局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属地监管机构。传统商业性和政策性农村金融机构受银监会监管;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也由银监会监管,但其在资产规模、市场定位、资金运作、员工构成、贷款审批和组织结构等方面均与传统金融机构存在重大差别,难以根据一元化的监管体系进行简单处理。我国绝大多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都设在县(市)及乡(镇)和行政村,在其辖区内只设有监管办事处,实际监管人员都集中在市级分局,对一个县只派一名县级监管员负责辖区内原有的农村金融机构,且监管也只是流于形式,再加上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的大量出现以及今后大型商业金融机构和外资银行的参与,监管资源更是难以为继。而民间借贷、合会、私人钱庄、民间集资、小额信贷等非正规金融没有纳入我国金融管理部门的常规监管系统,游离在正式金融体制之外,缺乏相应的监管。对农村民间借贷活动的监督机制不完善,民间借贷活动在金融机构之外进行,使得大量资金从暗中注入农村金融市场,更加大了金融监管的难度,干扰了金融机构业务的正常运转,给国家货币政策造成冲击甚至影响到当地的社会稳定。二是管理水平低。城市金融机构基本建立了公司治理架构,内控制度相对健全,经营机制比较灵活,具有良好的管理信息系统,IT覆盖率基本达到100%;全部实行了贷款5级分类,部分大银行已经开始12级分类。而农村金融基本还是按照行政区划设置机构,业务单一,管理粗放,风险突出,改革滞后,农村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普遍存在缺陷,内部控制薄弱,经营机制不灵活,IT覆盖率较低。农村信用社至今还在实行贷款4级分类。三是人员素质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人员整体素质较低,按网点数量平均计算,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在编员工不足一人。虽然一些金融机构经过改制后,硬件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改进,但由于没有专门、深入的培训,从业人员的水平依旧在原地徘徊。现有金融制度安排使农村地区很难留住优秀的金融人才。正规高学历人才奇缺,特别是计算机专业人才,法律专业人才,企业管理专业人才,注册会计师、审计师等专业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一些信贷人员缺乏主动开拓农村市场、为农民弱势群体谋福利的敬业精神,甚至嫌贫爱富,“支工不支农,支富不支穷”,利用公共资源大搞“腐败贷”,任意改变资金流向,这无异于雪上加霜,增加了农民从正规渠道获得贷款的困难。
三、在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基础,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在创新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上花气力、下功夫。
1.要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农村信贷涉及多领域、多层次、多类型的金融需求,既有一般农户的小额信贷需求,也有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大规模资金需求。因此,要细分农贷市场,坚持“五农原则”——务农、支农、助农、促农和富农的原则,健全农村金融的多种所有制组织,形成以政策性金融组织为基础、合作金融组织为主导、商业金融为发展方向的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首先,要强化农村金融机构的支农功能,坚定支农定位,增加农村服务网点和业务,加大政策性金融对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信贷支持。其次,要推进农村金融组织创新,适度调整和放宽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准入政策,降低准入门槛,鼓励和支持发展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金融机构。在现有的国有金融机构和国有股份制机构的基础上发展外资、中外合资、合作金融机构等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以服务农村为主的地区性村镇银行。再次,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 规范和引导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与民间融资健康发展, 允许农民合作基金会、农民合作保险机构、个体私营金融机构、个体私营为主的基金会(保险)等组织存在,使民间金融成为正规金融的有益补充。
2.要进一步加大农村金融政策支持。构建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在依靠农村金融机构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必须加大金融政策支持力度,特别是加大财税政策、货币政策、市场准入政策的支持。对已出台的各项支持政策,要继续落实和完善。各有关部门和各级地方政府要从不断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出发,制订支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具体措施,在财政政策上, 核心是“多予”, 积极探索财政补贴金融、扶持“三农”的新办法。在税收政策上, 核心是“少取”, 加大税收减免优惠。在货币政策上, 核心是“放宽”, 完善差别准备金制度;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重, 按年度设定并动态执行相应的准备金率。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上, 核心是“倾斜”, 尤其要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农村金融发展要采取导向性更强、力度更大的差别化扶持政策。
3.要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一是创新农村金融信贷产品。要增加贷款种类和方式,例如增加消费信贷,研发适销对路的消费贷款品种。重点拓展建房、教育、嫁娶、医疗保健、商品零售等生活需要贷款,引导农民消费升级。结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可允许农户用土地承包经营权作抵押办理土地抵押贷款等。要积极探索大额农贷的管理发放办法,加大对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农产品精加工的支持力度。根据中小企业和农户融资“规模小、频率高、随意性大、时间紧”的特点,在合理授信的基础上,推出简式快速贷款、自助循环贷款、贸易链融资工具、农村产业集群金融服务方案等新产品。二是创新农村金融中间业务。农村金融机构要依托点多、面广、信息灵通的优势,运用企业、农户和县域居民闲散资金,开展风险可控、收益较高、手续便捷的结算、汇兑、金融咨询、信托、租赁、投资理财、信用卡、有价证券的买卖等金融服务,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银行业务的多元化需求。三是建立农产品期货市场。要开发农产品期货的新品种,为农民量身定做金融产品,完善市场的品种结构,鼓励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进入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试点设立期货投资基金,研究引入期货市场的QFII制度。
4.要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风险分担机制。一是健全完备的风险防范制度。政府应尽快组建不以营利为目标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引导或吸引商业性保险公司加大对农业保险的投入,拓宽农业风险的分担渠道,建立多元化的农业保险投保模式,完善农业灾害风险转移分摊机制。运用政府和市场相结合的方式,由商业性保险机构承担农业保险,政府给予相应的政策补贴,政府决定农业保险供给的方向和数量,制订统一的制度框架,商业机构在这个框架中经营农业保险和再保险,同时政府对规定的农业保险产品根据可能给予相应的财政支持和其他支持。二是健全农业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为解决农业贷款风险大的问题,应组建农业保险和再保险机构,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组建涉农贷款担保基金,在农民、农村企业向金融机构贷款的同时,向保险公司投保,担保基金作为担保,解除金融机构贷款的后顾之忧,实现三方共赢。三是健全农村担保体系。鼓励政府出资的各类信用担保机构积极拓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业务,鼓励现有商业性担保机构开展农村担保业务,发展农村互助担保组织,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县、乡(镇)政府财政出资为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筹资为辅,组成农业贷款担保公司,主要为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担保提供服务,探索和扩大有效抵押品的品种,实行动产抵押、权益质押等多种担保形式,积极培育市场化、社会化、规范化、常态化的中介组织, 在贷款抵押物价值评估、登记、过户、资信证明、信用评估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5.要进一步强化农村金融监督管理。一是建设金融风险防范体系。一方面,尽快建立各级各类金融机构自身的行业自律体系,维护它们的合法权益,协调它们与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关系。另一方面,发挥金融机构的内部监管、行业协会监管和存款保险机构的监管作用。基层人民银行会同银监办、经贸、审计、中小企业等部门,组织各金融机构,定期对农村金融风险状况进行调查和预测,摸清风险程度、形成原因及发展趋势,确定防范和化解风险的目标,制定金融风险预警、风险防范、风险规避机制与操作流程,做到早发现、早识别、早防范、早处置、早化解,努力保持金融稳定,维护社会安定。二是提升对农村金融监管宽度和深度。不仅要将农村金融机构的日常经营活动纳入,同时还要把非金融机构的金融业务纳入,以减少其可能产生的对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及农村经济的冲击;不仅要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常规经营活动进行监管,同时还要对产品创新行为、制度建设等进行引导,以切实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水平。
6.要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信用建设。一是要推动区域信用工程建设。通过着力打造信用政府、信用企业和信用中介,切实鼓励各类信用中介机构的发展,为金融支持经济搭建一个坚固的平台。二是要尽快启动
本地征信体系的建设。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通过政府协调、行政推动、授权运作等手段,将分散在各行业、各部门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和管理资源,以股份制模式建立市场法人机构,进入社会信用征信体系,实现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为农村金融机构提供及时有效的信用信息。三是要重视社会信用的强制性保护机制建设。当前要有效解决农村地区司法执行难的问题,通过对失信者的严格责任追究来提高公众守信意识,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的服务信心。
第二篇:我县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浅议
我县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浅议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近年来,中央把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工作作为金融工作的重点,从战略的高度对农村金融改革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部署。日前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金融改革部分提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指出要通过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就我县而言,各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国家宏观政策号召,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手段,进一步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投入力度,为我县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现有的金融机构由于方方面面的制约,还远远未能满足农业、农村、农户及涉农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建立健全我县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这不仅是保持农村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任务,也是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建设全面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一、当前我县金融服务体系的基本情况
截止九月底,我县金融机构网点达93家,分别是工商银行7家,农业银行11家,中国银行7家,建设银行5家,信用联社32家,农业发展银行1家,邮政储蓄29家,江苏银行1家。其中乡镇分布网点59家,分别是农业银行7家,信用社26家,邮政储蓄26家。从今年第三季度全县金融形势分析会上了解,至九月末,全县存款余额 1
119.88亿元,较年初增加19.87亿元;贷款余额59.6亿元,较年初增加8.4亿元。其中全县农业、乡镇企业类贷款为14.16亿元,占全部贷款总量的23.4%。数据显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逐渐形成了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信用社在全县各乡镇有26个网点,占乡镇开办信贷业务网点总量的83.9%,几乎占据农村全部金融信贷网点的大半壁江山,形成了实际意义上的“一农支三农”的局面。农业银行在乡镇有7个网点,邮政储蓄银行目前已筹建16家,其中乡镇14家,信贷业务正在积极推进之中。
二、我县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制约因素
1、社会方面因素
(1)农业基础差,底子薄,规范化产业运作还未形成一定气候,多数农户仍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大部分农村支柱产业、龙头企业未达到真正壮大,市场占有率低;农村三大合作、农业产业化虽有所发展,但整体水平不高,资金凝聚力不强。
(2)思想认识上,由于小农意识的局限性,农民一方面存在“自给自足”、“小富即安”的传统观念,不能够解放思想,积极争取信贷资金,扩大生产;另一方面,诚信意识还未普遍形成,使得农村借贷信用低,阻碍了信贷资金的有效投入。
(3)民间借贷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资金供求矛盾,但也带来了社会隐患。特别是民间高利贷现象,大大提高了资金使用者的生产经营成本,降低其市场竞争力,同时,高额利息的索取又增加了诸多社会不稳定因子。
2、金融方面因素
(1)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不充分,呈现高度垄断特征。我县目前农村市场仅存在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两家金融机构。其中农业银行出于经营利润及综合成本考虑,在乡镇仅设臵7个经营网点,且主要以存款业务为主,其支农贷款比重未有实质性增长。农村信用社网点遍布乡镇,但由于其历史包袱过重,而农村市场资金需求高,供不应求,导致农村信用社利率偏高,供给总量不足,金融产品单一,不能够从根本上缓解农村金融市场的供求矛盾。
(2)农村储蓄资源利用率低,资金大量外流。我县乡镇26个邮政储蓄网点大约吸收了近20亿元农村富余资金,占全县存款总量的近五分之一。由于邮政储蓄机构的只存不贷,使大量的农村资金流向城市,而没有用于三农及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使本来就紧张而缺乏的农村金融供给市场更加不容乐观,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农村金融机构“慎贷”、“惜贷”现象严重,限制了支农贷款的有效投入。随着金融改革步伐的加快,银行商业化进一步推进,其经营利润最大化要求不断升级,金融部门对信贷投放也更加慎重。同时由于涉农信贷额度小,期限短,户数多,单笔贷款风险高,加之农业及涉农企业是弱势产业,不确定因素较多,一旦遭受自然灾害,导致减产或绝收,贷款极易形成风险,这些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挫伤金融机构支农的积极性。
三、关于改革我县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几点建议
1、抢抓机遇,顺势而为,积极筹建小额贷款公司。
根据苏政办发(2007)142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发展农村小额贷款组织试点工作的意见(试行)》的文件精神,由县金融办牵头,正着手开展小额贷款公司组建工作,目前,已进入公开招标阶段。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宗旨是为“三农”服务,以农业、农村、农户、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涉农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用于支持“三农”的信贷比例不得低于80%,同时小额贷款公司具有贴近农户、乡镇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通常采取整贷零还的形式,贷款金额从千元到万元不等,可分周、月、季、年来偿还,符合“三农”及微小企业贷款短、急、频的需求特点。小额贷款公司的建立,是现有金融市场的有益补充,有助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激发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力,有助于合理配臵农村金融资源,缓解农村融资困难,维护农村金融市场稳定。
2、改革邮政储蓄制度,大力推进乡镇邮政储蓄银行建设。按照向“三农”倾斜的原则,邮政储蓄机构积极探索了资金回流农村的机制。2006年底,中国银监会批准设立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通过现有邮政储蓄制度的改革,改变传统邮政机构“只存不贷”的现状,杜绝农村资金“倒流”,为农村金融市场“造血”。至九月末,我县获准成立16家乡镇邮政储蓄支行。目前,各支行内部机构设臵已基本到位,各方面工作已逐步走向正轨。在业务发展上,除做好储蓄、汇兑、代收代付等传统业务外,还积极开展质押贷款、人民币理财、公司及个人小额信用贷款业务。邮政储蓄银行拓宽邮政资金回流地方渠道,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成为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有益补充。
3、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逐步提升扩容民营担保机构。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担保体系建设要求,必须建立合理的资本金扩充和补充机制,不断加大对现有担保公司的支持力度,采取
多种形式增强担保公司的资本实力,提高其风险防范能力。至目前,我县共有担保公司3家,注册资金均在5000万元以上。各担保机构分别与县工商行、县信用社、扬州招商行、江苏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今年1-9月份已为企业担保163笔贷款19081万元,至目前在保余额达16875万元。但其涉农贷款份额极少,约占担保总量的5%。因此,应积极探索符合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实际情况的担保信用机制,不断加大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一是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引进民营资本参与公司资本运作的路子,吸引农村民间资金充实资本金。二是建立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和扶持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金对“三农”的有效投入。可以借鉴有关县市的好的做法,在一定期限内给予新成立的担保机构适当的税收优惠或补贴政策。三是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农村民间资本拥有者、中小企业等法人或单位创建中小农业担保公司,满足农村资金需求者贷款担保的需要。
4、积极探索非金融组织建设,加快推进典当行筹建工作。典当行业是一个古老行业,随着经济发展和民众观念的改变,典当行在调剂资金短缺、缓解燃眉之需、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县作为农业大县,人口近百万,民间投资异常活跃,典当行可谓是应运而生。在县委、县政府的积极争取下,我县获准筹建第一家典当行。典当行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乡居民投资的资金短缺难题,为加快商贸流通,促进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5、改革和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全力打造农村融资平台。我县是全国有机食品示范县,农业基础雄厚,生态环境优良。通过包装农业投资项目,积极争取农业政策性金融资金的投入,更好地
解决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如满足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扶贫开发等具有公益性、长期性等项目的信贷需求。
6、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充分发挥保险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
政府要加大力度,尽快改变农村保险业严重滞后的问题,力争在“三农”保险等重点领域有所突破和创新,有效提升农业及涉农企业防御风险的能力。加大对农业保险业的政策支持,促进农村保险业的发展。
第三篇: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调查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调查
经济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与政治是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一样,是构建人类社会并维系人类社会运行的必要条件。其具体含义随语言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大到一国的国民经济,小到一家的收入支出,有时候用来表示财政状态,有时候又会用去表示生产状态,是当前非常活跃的词语之一。全国人民坚持不懈的走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国经济实力水平的蓬勃发展,我们国家公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一部分人及地区先富起来以后,改革开放的果实逐步惠及到了我们伟大的农民身上。在农村,我们农民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民同志们的收入的不断提高,金融这一概念也逐步在农村兴起。随之而来的便是金融业务在农村的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告诉发展,再应对美国次贷危机之后,我国的经济仍呈现迅猛的发展势头。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经济数据显示,2010年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2010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极为严峻的各类自然灾害和各种重大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
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1.9%,二季度增长10.3%,三季度增长9.6%,四季度增长9.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
其中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粮食连续七年增产。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4641万吨,比上年增长2.9%,连续七年增产。其中,夏粮产量12310万吨,下降0.3%;早稻3132万吨,下降6.1%;秋粮39199万吨,增长4.8%。油料产量增长2.7%,糖料下降1.9%。肉类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7780万吨,增长3.6%。其中,猪肉产量5070万吨,增长3.7%。农村居民全年人均纯收入5919元,同比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超过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的名义增长幅度和7.8%的实际增长幅度。
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多,越来越多的金融服务出现在了我们广大农村居民的面前。2008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村金融问题。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农村存贷款持续增加,金融服务已覆盖了绝大部分农村地区。2007年末,全国县域金融服务网点为12.4万个,县域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9.11万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比重为23.4%;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6.12万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22%,占GDP的24.8%。农村金融机构风险得到有效化解,县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大幅下降,利润总额和资产利润率增长较快。
2003年以来,农村金融改革进展顺利。目前,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已扩大到全国,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根据 “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总体原则,农业银行积极组织开展面向“三农”的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强化面向“三农”的体制机制保障。2005年以来,农发行积极拓展支农领域,由过去单一支持粮棉油购销储业务,逐步扩大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农村中长期贷款业务。2007年初成立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积极探索服务农村的有效形式,小额贷款业务稳步推广。近
年来,保险业在服务“三农”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农业保险得到较快发展。农村金融服务市场稳步开放,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试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开展。人民银行及相关部门大力推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为农村金融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不断提高创造了良好条件。
为支持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政府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是扶持的货币政策。对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实行有差别的存款准备金率;对农村信用社给予支农再贷款支持;发行央行专项票据用于置换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和弥补历年亏损。二是差别的监管政策。对于在农村地区新设机构的商业银行在城区机构和业务准入方面给予便利;免征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监管费,对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费减半征收。三是支持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并利用财政杠杆提高扶贫资金的运行效率和扶贫效益。
现在农村中金融服务的种类主要有借贷、债券、基金、股票、资金物流信息调剂等种类,而我国正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等机构,金融服务体系已向系统化、专业化发展。近年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创新贷款模式,大力支持涉农类小企业发展。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改革不断推进,涉农业务逐步拓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有序推进。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支付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完善。
作为“支农服务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其改革试点成效明显。农村信用社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历史包袱逐步得到有效化解,支农信贷投放明显增加。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末,农村信用社涉农贷款余额和农户贷款余额分别为3.87万亿元、2万亿元,比2007年末分别增长77%和68%。这对改善和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解决“三农”问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针对农户和小企业的小额贷款公司近年来也获得了快速发展,由于小额信贷主要为小企业和农户解决一些小额、分散、短期的资金需求,其在引导资金支持三农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截至2011年6月末,全国共有小额信贷公司3366家,贷款余额2875亿元,上半年累计新增贷款894亿元。
另外,我国村镇银行培育发展工作也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2011年5月末,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536家,其中开业440家、筹建96家。已开业的村镇银行有效改善了当地“三农”金融服务。截至2011年5月末,已开业村镇银行农户贷款与小企业贷款合计占各项贷款的81%。自2007年成立以来,村镇银行已累计发放农户贷款30.5万笔,金额568.6亿元。
虽然我国农村的金融服务发展前景良好,但是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
1、面向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的正式金融机构网点萎缩。
2、县域以下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极度不对称,农村“缺血”日趋严重。
3、农村信用社为“三农”提供的信贷支持非常有限。
4、一味通过行政手段抑制非正式金融,未能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改善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矛盾。这些问题反映出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金融供给不足的严峻现实。为了解决我过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在日前发布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中提出了未来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基本思路:发挥财政、信贷资金相互协调配套作用,加快建立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农村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快完善包括信贷、期货、保险在内的农村金融市场,应用现代科技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发挥地方政府在促进农村金融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在改革开放,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村的金融服务也在迅猛发展,逐步建立起了相关的金融服务体系。虽然现在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还不完善,还存在这许多问题,但是我们的党和国家正在努力完善我们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争取进一步提高我们广大的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加快农业的发展,使我们的农民群众有更舒适的生活,让我们国家所有公民都达到小康,达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
第四篇:试述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的思路
试述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的思路
党的十九大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如何有效拉动农村的消费需求,核心的问题还是要增加农民收入,这就需要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支持和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向前发展。
支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同样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从目前马龙县的实际情况来看,当地农民的金融需求还没有真正得到满足。只有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突出农信社的主导地位,才能把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金融支持落到实处。为此,农信社要坚持农业和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一、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困难
(一)金融服务价格与成本不匹配
当前,家庭承包经营仍然是农业经济的基本经营制度。因此,从农村金融的服务对象看,以家庭为代表的农户依然是农村金融需求最重要的主体。然而,以家庭为代表的农户的信贷需求,具有季节性、分散性、多样性和规模小的特点。为了适应这些特点,提供农户信贷需求的金融机构,必须广泛布放营业网点,方便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资金需求,同时,在贷款集中发放时,还要增加相应的信贷人员。小额零散的农户贷款,增加了农信社的经营成本和风控难度,农信社发放农贷的经营收入,大多不能抵补信贷投放成本。
(二)农贷领域信息不对称
由于农贷业务的特殊性,非农贷业务中常用的信用风险防控措施,在农贷领域难以发挥作用,加大了农贷经营风险。贷款发放时,由于农户缺乏规范的财务报表和收入、支出、资产等单据,农信社难以估计农贷的潜在风险。贷款发放后,农信社难以获得农户经营活动的私人信息。在农信社与农户之间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农信社很难依照一般的信贷风险管理流程进行操作和防止农户违约风险。
(三)缺乏有效的贷款抵押担保
目前,农户的耕地使用权、住房等不能办理抵押登记。农户拥有的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等财产,由于价值评估麻烦、变现困难,不能作为贷款抵押担保。由于不能提供有效抵押担保,有的农户即便未来有还款资金来源,同样得不到信贷支持。虽然,有的贷款采用了保证担保的方式,但是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需要贷款的农户找不到保证人。
二、创新农村金融服务的建议
(一)立足支持三农发展,完善金融服务体系
农信社以服务“三农”?樽谥迹?支持“三农”发展是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只有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认真做好服务“三农”这篇大文章,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加大农贷投入力度,积极主动支持农村改革发展,农信社的价值和生命力才能得到体现,也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地向前发展。
一是简化手续,放宽额度,认真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有效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生活生产资金需要。同时,要根据不同贷款对象,执行不同的利率水平,引导广大客户前来办理贷款。对于信誉程度高、经济效益好的优质企业和各类经济组织,要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减少其融资成本。积极支持和维护优质客户群体,对信用观念强的优质客户,要适当提高授信额度,简化贷款手续,减少审批环节,加快贷款办理速度。
二是树立大农业观念,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重点支持好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的农业生产经营。充分发挥农信社的优势,从各个环节入手,支持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种植业、畜牧业、养殖业等优势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积极有效拓展林果抵押贷款,推动生态旅游观光产业发展。
三是落实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积极拓展农户消费信贷,支持农民购建房屋和购买耐用消费品等,拉动农村消费品市场需求,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增长。
四是创新抵押担保方式,灵活有效授信,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各类经济组织发展生产经营,积极支持发展涉农加工业和服务业,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壮大地方经济实力,提高吸纳就业安置能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土地流转搭建平台和创造条件。
五是密切联系地方党政部门,全面加强信用村镇创建工作,努力构建和谐诚信的农村金融环境。积极支持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推广农村党员带头致富信用贷款,帮助农村党员创业致富,培养农村诚信致富带头人。积极开办生源地助学贷款,有效帮助农民子女就学成才。加强与财政、扶贫办等部门的协调沟通,通过发放农户小额扶贫贴息贷款等方式,大力助推农村精准扶贫工作。
(二)提升金融服务能力,满足农村金融需要
一是完善支付结算渠道。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高电子化服务水平,畅通农村金融服务渠道,改进农村结算体系。要紧紧依托科技信息建设投入,积极推广运用好手机银行业务,实现农村金融服务质的飞跃,树立农信社品牌效应,做好存款组织和贷款营销工作,扩大和改善“三惠卡”受理环境,为“三农”发展提供方便快捷的农村金融服务,努力实现多方共赢。
二是提升金融服务水平。要进一步开发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适应农民和社区需要的农村金融服务新产品,拓展农村金融服务空间,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范围,增强农村金融服务功能。要积极依托社区这个平台,研究和探索农信社与社区建设互动的方式,树立农信社良好企业形象,全面提升社区金融服务水平。同时,通过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功能,着力支持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千方百计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三是建立科学考核机制。要科学制定贷款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和合理的奖惩办法,充分调动信贷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健全和完善诚实守信的激励机制,让诚实守信的人得到实惠,在他们需要贷款支持的时候,能够比较方便的得到贷款,并享受一定的贷款利率优惠。同时,要有效发挥好法律和市场对欠贷失信人员的双重惩罚机制,让那些欠贷不还、不守信的人受到处罚,加大失信违约的成本,形成一旦失信就寸步难行的威慑。
(三)立足发挥自身优势,努力实现业务创新
一是立足发展“三农”传统业务。充分发挥点多面广的优势,实行全员营销,狠抓存款组织,壮大资金实力。坚持以农为本,大力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二是健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制度,重点强化对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资产利润率等指标的考核,真正做到依法合规审慎经营,严防操作风险隐患。
三是有效化解不良信贷资产。大力清收处置不良信贷资产,努力降低不良贷款占比,充分利用好国家的有关优惠政策,加快呆坏账损失的核销步伐。不断完善出台行之有效的不良贷款清收责任制,加大清收盘活不良贷款力度,努力降低信贷资产风险。
四是用好用活征信查询系统。进一步健全完善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切实做好企业法人客户和农户个人的征信查询工作,更加准确地评价企业法人客户和农户的信用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贷款发放和科学定价,最大限度地防范信用风险的发生。
第五篇: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调查
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调查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农业、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仍然存在着金融网点少、服务空白点多、金融服务品种少等问题,难以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本文分析了农村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我国开放的、多元化的、多主体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相关政策建议
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正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和建设也取得一定成就。但是农村金融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当前农村金融供给存在诸多问题,农村金融服务与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彰显,如何改革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缺陷
(一)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机构网点不足
我国“二元经济”经济结构导致城乡金融发展严重不平衡,金融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金融资源按照盈利和安全的目标在经济发达、投资环境好的地区配置,农村资金大规模地涌向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金融资源的“马太效应”。近年来,四家大型商业银行推行市场化改革和集约化经营。将大量的无盈利或微利的基层分支机构撤出农村地区。致使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金融服务空白。2007年末,全国县城金融机构的网点数为12.4万个,比2004年减少9811个。县域四家大型商业银行机构的网点数为2.6万个,比2004年减少6743个。其中农业银行县域网点数为1.31万个,比2004年减少3784个,占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的比重为10.6%,比2004年下降了2个百分点。在四家大型商业银行收缩县域营业网点的同时,其他县域金融机构的网点也在减少。2007年末,农村信用社县域网点数为5.2万个。分别比2004、2005和2006年减少9087、4351和487个。由于县域金融机构网点的减少,县域经济获得的金融服务力度不足。截至2007年末,全国有2868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机构,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7%。由于大量的金融机构网点的撤销,贷款审批权限上收,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严重不足。
(二)农村信用社自身存在缺陷,金融服务不到位
目前,在农村占据垄断地位的正规借贷主体是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多年来改革未有大的突破,产权不清,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没有形成。主要表现在:部分农村信用社省联社及派出机构与县联社之间的权责关系不够明确。部分地区省联社及其派出机构与辖内县联社“一级法人”社基本上变成了行政性的上下级关系,县联社作为一级法人的自主权受到了限制,股东大会、监事会等形同虚设,社员的权利普遍受到忽视。农村信用社长期处于所有者缺位的状态,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存在农村信用社内部人控制问题。农村信用社经营机制和内控制度不健全、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加上历史包袱重、人员素质较差、服务手段落后等原因,致使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上有着明显的局限性,金融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长期低下,金融服务不到位。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民对外经济联系的加强以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收入渠道呈多元化趋势,农户的经济活动和金融需求日趋复杂。但是目前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仍然以传统的存贷业务为主,缺少针对农民、农村中小企业的产品服务创新。缺少有效的服务于农村贫困人口的机制,农村信用社将精力放在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优质客户和经济效益好的农业项目中,给予他们足够的信贷支持。而广大农户特别是贫困地区中低收入群体的信贷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可见,农村信用社也未能很好地发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政策性金融机构业务面窄,功能单一
农发行作为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其业务主要是承担国有粮棉油流通环节的信贷业务,仅在农产品收购、储备、调销等纯政策性方面发挥扶持作用。对农业综合开
发、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信贷业务还没有运作起来,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乏力。
(四)非正规金融市场活跃但缺乏规范
由于农村体制内金融服务严重不足,造成体制外的民间金融包括高利贷行为等非正规金融呈快速发展之势。2006年底,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在江苏省13个地市。59个区县的1226个乡镇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一次民间高利贷情况调查。据测算,截止2006年8月末,江苏省民间高利贷资金规模为40.12亿元,约占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2.43%,其中,苏州、常州、镇江、南通、泰州、连云港、徐州、淮安等8个地区存在民间高利贷现象,最为活跃的地区为泰州,其高利贷规模为28.26亿元,约占江苏省全部高利贷规模的七成,其次为常州和徐州,分别约占江苏省高利贷规模的14%和6%,在被调查的所有乡镇中,存在高利贷现象的乡镇覆盖率为19.7%。规模庞大的民间资本在民间自由无序流动,严重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和区域金融稳定,并由于其缺乏法律规范和监管约束,在社会资金匮乏的地区,其交易中极易产生欺诈、违约、社会暴力等违法行为和大量的民事纠纷,增加了农民债务负担和农村金融体系的风险,不利于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
(五)邮政储蓄银行成立时间尚短,在经验、人才、经营能力方面的欠缺,使其支农能力大打折扣
2006年12月31日,银监会正式批准有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以全资方式出资成立邮政储蓄银行。2007年邮政储蓄银行挂牌,由于其成立时间尚短,缺乏经营银行业务、风险控制方面的经验,缺少经营管理人才,至今农村信贷业务发展缓慢,对农村提供的金融服务还主要局限于存款、汇兑层面。
(六)农村保险覆盖面窄,农业保险发展滞后
农村保险业支农功能不健全,不能有效分散风险。农业保险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平稳发展,推动农村金融市场深化的重要工具,是农村金融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当前农业保险的规模与农村经济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不相适应,我国还未建立国际上较为通行的由政府主导、各种金融机构参与的农业保险体系。农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农业保险,由于赔付率过高,各大保险机构不断压缩农险的份额和品种,农业保险呈现险种逐渐减少、机构萎缩、承保深度不断降低的局面。目前,我国种养两业95%以上不在农业保险保障的范围之内。2007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仅51.8亿元,承保农作物2.31亿亩。大小牲畜8771.39万头(只),家禽3.25亿羽(只),仅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1126亿元风险保障。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导致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风险较高。
(七)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良,加剧农村金融风险
与农村金融发展相联系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等改革没有进行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农村金融法治环境较差。司法执行难、对拖逃债务人的处罚难以落实,导致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挫伤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服务热情。农村信用咨询征信体系建设滞后,农村信用环境较差,部分农民缺乏信用意识、甚至有部分债务人恶意赖帐。农村金融中介环境较差。缺少能提供信用担保服务的机构,农户担保机制尚未建立健全,以农户出资为主的农户担保中心尚未出现;县域中小企业担保中心规模小,和金融机构的风险分担机制也不完善,担保中心要独自承担担保风险。部分中介服务极不规范,提供虚假资信证明甚至协同债务人进行贷款欺诈。农村金融市场环境不成熟,由于农村耕地、宅基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农户只有使用权或经营权,土地只能用于耕种和居住,不能用于买卖或抵押,使得各种生产要素包括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房屋产权等难以市场化,从而不利于金融机构抵押贷款的发放。农村房子变现能力差,一旦发生不良贷款,农村金融机构将面临高企的处置成本。
二、构建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路径选择
(一)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增加农村金融供给
农村信贷涉及多领域、多层次、多类型的金融需求,既有一般农户的小额信贷需求,也有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大规模资金需求。因此,要细分农贷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金融组织。培育多元化农村金融主体,建立有序竞争的、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农业银行应定位于主要服务于农业和农村的商业银行,巩固和稳定在县域的分支机构,赋予县域支行更大的经营自主权。农业银行要在农村县域范围内合理布点。通过改善经营,增加业务种类来增加收益,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工作重点应由原来农产品收购伸延到农副产品加工、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农村扶贫开发等方面。用中长期信贷扶持农业基础设施,扶持建设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技术改造和农业结构调整。农村信用社要深化改革,明晰产权,尽快理顺省联社同县联社、信用社的管理体制,确保基层农信社的独立性。使得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完善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其支农主力军的作用。邮政金融机构要将其吸收的资金全额用在当地经济发展上,通过协议存款、债券交易、小额质押贷款等业务产品创新,直接为“三农”提供资金支持。要放宽准入条件,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发展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引导民间金融,培育多种形式的小额信贷组织。发挥微型金融机构先天的信息优势和地缘优势,为小规模农户和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大型农村金融机构应利用资金、网络、产品等优势,优化信贷流程,创新担保方式,同时加强与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微型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把双方的优势结合起来,实现功能互补。各类银行机构要结合自身实力和专业特色,合理设置农村网点,逐步扩大“三农”客户的服务覆盖面。
(二)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创新,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品种多样化
农村金融机构要研究市场定位,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需求。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新的金融工具,丰富产品供给,充实服务内容。使服务方式能够更加贴近“三农”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1、创新信贷产品
要增加贷款种类和方式,例如增加消费信贷,研发适销对路的消费贷款品种。重点拓展建房、教育、嫁娶、医疗保健、商品零售等生活需要贷款,引导农民消费升级。结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可允许农户用土地使用权作抵押办理土地抵押贷款等。要积极探索大额农贷的管理发放办法加大对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农产品精加工的支持力度。根据小企业和农户融资“规模小、频率高、随意性大、时间紧”的特点,在合理授信的基础上,推出简式快速贷款、自助循环贷款、贸易链融资工具、农村产业集群金融服务方案等新产品。
2、创新中间业务
农村金融机构要依托点多、面广、信息灵通的优势,运用企业、农户和县域居民闲散资金,开展风险可控、收益较高、手续便捷的结算、汇兑、金融咨询、信托、租赁、投资理财、信用卡、有价证券的买卖等金融服务,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银行业务的多元化需求。
3、培育农产品期货市场
开发农产品期货新品种,为农民量身定做金融产品,完善市场品种结构。试点设立期货投资基金,研究引入期货市场的QFII制度。
(三)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服务“三农”的重要基础。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建立主体多元化的信用担保体系,成立由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行业担保机构。鼓励
建立民间出资的商业化担保公司和会员出资的会员制担保公司。发展壮大农村互助担保组织。推进农村抵押担保制度创新,探索建立便捷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抵押、农村动产抵押登记制度,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探索发展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林权、水域滩涂使用权等抵押贷款,规范发展应收账款、股权、仓单、存单等权利质押贷款。建立企业联保机制,推行小企业联保、生产经营户联保、农户多户联保以及“公司+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公司十专业市场十农户”等联保形式,为县域中小企业贷款和农户贷款提供担保。
2、积极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加强诚信建设,建立符合农村实际的征信体系,尽快建立农户信用档案和信用数据库。继续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积极开展信用村、信用农户、信用企业、信用个体户评选,通过实施贷款利率优惠、扩大贷款额度等激励措施,促进农民和中小企业提高信用意识。要加强企业及个人信用行为的规范与约束,建立和完善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务行为,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处,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措施对破坏金融生态的行为予以制裁。积极引导广大农民树立诚信意识,创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3、大力发展农村保险
建立政策性和商业性农业保险体系。降低涉农贷款风险。农业保险总的原则应是政府政策扶持,公司商业运作。农业生产客观上存在水灾、旱灾、虫灾等多种自然灾害的风险,农业保险是高风险的保险业务。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是各个国家支持农业的普遍做法。要加快建立全国范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网络,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建立健全洪水、干旱等面积大、影响大、灾害发生频繁的专项巨灾保险机制和再保险机制。有效增强农业抵御和防范风险的能力,化解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发挥保险在农村信贷中的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