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之我见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之我见
科左中旗委党校
情暖人间
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是解决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长期课题。为满足新形势下农业农村发展的需要,中央提出了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的要求,强调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合作性和政策性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
这对于加快新农村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以及农民增长收入意义重大。本文试就农村金融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矛盾进行简单分析,提出一些个人见解与对策,希望能够对当前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有所裨益。
一、我国农村金融建设现状及问题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取得丰硕成果,人民银行积极参与推进农村金融机构改革进程,为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添砖加瓦。在人民银行的积极推动下,农业银行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公司治理架构初步建立并开始运转,风险控制体系趋于完善,内部改革和机制转换工作稳步推进,各项业务平稳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农业银行积极探索面向“三农”和商业运作相结合的有效途径,以服务创新和事业部制改革试点为主线,不断增加涉农信贷投放,加强和 改进“三农”金融服务,支农功能得到了很大发挥。人民银行大力开展调研工作,为论证改革方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农业发展银行积极拓展支农领域,支农能力不断增强。同时,着力转变思想观念,全面推进内部综合改革,为全面改革做了铺垫和准备。
在人民银行的积极推动下,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从改革前的2002年末至2013年7月末,全国农村信用社(含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各项存款和各项贷款都得到了扩张增长。同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支农力 度不断扩大。农户贷款也得到大幅度增长。
自2003年改革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农村信用社长期积累的沉重历史包袱逐步得到有效化解,存在的系统性、区域性支付风险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经营财务状况和资产质量明显改善,资金实力和抗风险能力增强,支农信贷投放显著 增加。比2002年末增长近3倍。
部分农村信用社积极探索有利于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产权组织形式。上级政府对辖内农村信用社的管理和风险处置责任得到初步落实,内外部对农村信用社改 革发展前景的信心明显增强。
目前中央高层已经意识到,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理顺一系列体制机制的问题,单单依靠各类“三农”直补不足以为未来的“三农”问题找到出路,农村金融改革可能会成为重要的 突破口。就“十二五”规划而言,农村金融改革应该优先于农村的土地制度改革,相比之下,阻力难度都会相对小很多。
现代农业只是靠直补可能已经走不下去了。单单依靠增加财政补贴,不能改变农产品剩余价值过低的问题,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振伟坦言:“现代农业就是改造传统农业提升生产力的过程,而其中离不开金融强有力的支持。农村金融就是建立现代农业的核心。”
中央1号文件提出“抓紧制定鼓励县域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的实施办法”。我们发现,在全国的农村信用社中普遍存在从村里农民手中吸收存款而向乡镇以上企业发放贷款的情况,从而出现了农民的真实金融服务需要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
目前,中国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网点13.9万个,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网点的71.9%,其中包括了农业银行、农村合作信用社、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但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仅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20%。
尽管贷款有所增长,但农村金融服务的整体水平和“三农”发展的现实需要还有较大差距,存在着农村金融服务满足率不高;覆盖面有缺口;服务功能不健全;涉农贷款不良率较高等问题。
事实上,如何通过金融改革搞活农村一直是困扰“三农” 专家的难题。目前我国的农村金融发展表现为五个矛盾:一是商业银行效益考核与支农要求的矛盾;二是政策性银行资本金不足与支农任务重的矛盾;三是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重与发挥农村金融服务主力军作用的矛盾;四是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慢与形成竞争格局需要的矛盾;五是农业保险发展滞后与分散涉农信贷风险的矛盾。这些矛盾导致了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不支农,80%放在了乡镇以上的企业,专家学者们普遍认为:目前支农惠农力度还不够,现行举措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未来中央的三农政策应该从增强农村自身活力上着眼,不但在多予少取上做文章,还应该在放活上做文章。
上述矛盾的存在,有些矛盾是现行政策体制造成的。比如说农行已经剥离了不良资产进行了股份制改造,但依然负担着支农惠农的要求,而从在商言商的角度来看,此部分业务往往是成本高风险大的业务,并不符合市场规律要求。
因此导致了商业银行的效益考核和支农需要的矛盾突出,甚至出现了不少金融机构收缩农村网点的情况。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比较慢。
鉴于上述现状和矛盾,解决的办法就应该在化解矛盾和深化改革上做文章,加大解决矛盾的力度。
二、化解矛盾,采取积极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对策
1、提高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与建设的认识是解决问题的 关键
对农村有效信贷需求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解决农村金融供求矛盾的关键。一直以来,银行机构觉得在农村找不到有效信贷需求,而大量的农村经济主体又觉得发展生产得不到有效的信贷支持,出现“难放贷”和“贷款难”的问题。这涉及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如何理解有效信贷需求。对有效信贷需求有三种理解:一是按银行业的现行授信规则符合授信条件的信贷需求;二是有投入产出效率、具备内在还本付息能力的需求;三是具有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应该努力去做的项目需求。事实上,农村地区的绝大多数农业项目都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由于缺乏金融机构所要求的抵质押条件和信息充分的要求,才被认为不具备授信条件。如能针对项目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机制和采取灵活的授信办法,就可成为有效的信贷需求。提高认识,解放思想是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前提,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
2、多元化多层次建设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根本举措 如何解决“三农”特别是农村小微企业和农户个人融资难题?笔者认为多元化多层次建设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势在必行。建立多元化的金融机构,提高农村金融覆盖面,建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一是要积极推进农业银行改革,发挥好农业银行在支持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强化农业发展银行的支农功能,开办农业基础设施、农 业产业化贷款。二是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避免农村信用社改革“同质化”,保持农村信用社服务定位“三农”。三是拓宽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渠道。四是优化农村金融组织结构,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租赁、保险、担保、财务公司等在内的多元化农村商业金融机构网络,促进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和服务效率的提高,增强农村金融的服务供给,满足“三农”多层次的融资需求。
3、完善金融创新机制 推动“三农”经济发展是既定目标
工作着力点放在健全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农村金融创新的工作环境上:一是着力加强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统筹协调农村金融创新工作,在各层面推动下建立跨部门农村金融工作协调机制和金融支持“三农”的风险补偿和激励机制。二是着力提高央行信贷政策指导效果,建立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制度,以此作为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的重要依据。三是着力加快农村地区金融组织体系建设,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到县和乡镇设立分支机构,大力支持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积极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按照总行花钱买机制的要求,在全国从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等方面全方位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四是加快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地区支 付结算环境。要尽快启动“金融便民服务点”试点活动,在农村地区大量布设ATM、POS机、自助转账终端等金融服务设施,有效地解决未设银行网点农村地区的支付服务问题。五是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4、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促进金融支持“三农”是全社会义务
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和交行等5家国有控股上市银行,是我国的主导银行。这5家国有控股上市银行在取得优良经营业绩的同时,认真执行国家和有关金融监管部门的调 控政策,不忘履行社会责任,在改善“三农”金融服务的同时,支持住房保障建设、提供助学贷款、捐助灾区人民等民生领域做大量的工作,对农村的金融服务要加大信贷支持,要作出较大的贡献,这也是社会义务。
5、完善信贷管理机制是解决农村担保难题的基础
引导农村金融机构建立完善的信贷管理机制,积极开办授信、创建信用村镇,建立信誉担保、保证贷款体系,缓解抵押担保贷款难的压力。根据农业发展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林地使用权等抵押方式,规范发展应收账款、仓单、存单等权利质押贷款。建立和完善农业订单贷款管理制度,积极推动和发展“公司+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公司+专业市场+农户”等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贷款模式,积极探索“龙头企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担保公司+农 户”的“四位一体”经营模式,解决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户资金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探索开发“信贷+保险”的金融服务新产品。建立主体多元化的信用担保体系。创新担保方式,探索农村宅基地、经济林权、土地使用权等抵押方法抑制交易风险,推进综合业务经营试点。成立由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行业担保机构,提高担保机构对“三农”的融资担保能力。
6、加强职能部门的监管是农村金融事业健康发展的必要保障
明确监管主体和两个监管机构(银监、保监)的分工和责任,确立审慎监管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银监、保监部门应进一步深化综合监管协调机制。对基层银监部门实行授权监管,随着银保合作的不断深入,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对银行业和保险业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规范银保业务操作,如何防范银保业务给两个行业带来的风险,已成为监管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有效对银行保险实施监管,最好的办法是由银监部门和保监部门实施联合监管。
7、大力发展农村保险业是发展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在农村建立专门的政策性国家农业保险机构,专门办理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等保险业务。随着金融全球一体化的 发展,金融的混业经营已是大势所趋。因此,农业银行、小额信贷等金融机构可以凭借其在农村的机构网点开展农村保险业务,拓展农村市场,通过业务的多元化来化解和分散风险,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得到良好的发展。此外,引导农民和农村合作经营组织建立农业保险合作社。由此,形成以农业保险公司为主导,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农业保险体系。
8、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发展农村金融服务前提条件
推动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和推动区域信用工程建设,通过着力打造信用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中介、信用客户。全面扩大农村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信息采集和使用范围,引导金融机构建立健全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的电子信用档案,加强对服务对象的信用管理。推动政府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政府协调、行政推动、授权运作等手段,将分散在各行业、各部门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及管理资源纳入征信系统,实现信用信息资源共享,为农村金融机构提供及时有效的信用信息。
笔者认为,通过以上对策的落实,农村金融市场就一定能够繁荣起来,解决三农问题就有资金方面的保障,对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十分重大。
第二篇:我县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浅议
我县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浅议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金融体系的薄弱环节。近年来,中央把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建立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工作作为金融工作的重点,从战略的高度对农村金融改革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部署。日前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金融改革部分提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指出要通过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放宽农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就我县而言,各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国家宏观政策号召,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手段,进一步调整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投入力度,为我县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看到,现有的金融机构由于方方面面的制约,还远远未能满足农业、农村、农户及涉农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建立健全我县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这不仅是保持农村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任务,也是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建设全面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一、当前我县金融服务体系的基本情况
截止九月底,我县金融机构网点达93家,分别是工商银行7家,农业银行11家,中国银行7家,建设银行5家,信用联社32家,农业发展银行1家,邮政储蓄29家,江苏银行1家。其中乡镇分布网点59家,分别是农业银行7家,信用社26家,邮政储蓄26家。从今年第三季度全县金融形势分析会上了解,至九月末,全县存款余额 1
119.88亿元,较年初增加19.87亿元;贷款余额59.6亿元,较年初增加8.4亿元。其中全县农业、乡镇企业类贷款为14.16亿元,占全部贷款总量的23.4%。数据显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逐渐形成了以农村信用社为主体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信用社在全县各乡镇有26个网点,占乡镇开办信贷业务网点总量的83.9%,几乎占据农村全部金融信贷网点的大半壁江山,形成了实际意义上的“一农支三农”的局面。农业银行在乡镇有7个网点,邮政储蓄银行目前已筹建16家,其中乡镇14家,信贷业务正在积极推进之中。
二、我县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制约因素
1、社会方面因素
(1)农业基础差,底子薄,规范化产业运作还未形成一定气候,多数农户仍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大部分农村支柱产业、龙头企业未达到真正壮大,市场占有率低;农村三大合作、农业产业化虽有所发展,但整体水平不高,资金凝聚力不强。
(2)思想认识上,由于小农意识的局限性,农民一方面存在“自给自足”、“小富即安”的传统观念,不能够解放思想,积极争取信贷资金,扩大生产;另一方面,诚信意识还未普遍形成,使得农村借贷信用低,阻碍了信贷资金的有效投入。
(3)民间借贷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资金供求矛盾,但也带来了社会隐患。特别是民间高利贷现象,大大提高了资金使用者的生产经营成本,降低其市场竞争力,同时,高额利息的索取又增加了诸多社会不稳定因子。
2、金融方面因素
(1)农村金融市场竞争不充分,呈现高度垄断特征。我县目前农村市场仅存在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两家金融机构。其中农业银行出于经营利润及综合成本考虑,在乡镇仅设臵7个经营网点,且主要以存款业务为主,其支农贷款比重未有实质性增长。农村信用社网点遍布乡镇,但由于其历史包袱过重,而农村市场资金需求高,供不应求,导致农村信用社利率偏高,供给总量不足,金融产品单一,不能够从根本上缓解农村金融市场的供求矛盾。
(2)农村储蓄资源利用率低,资金大量外流。我县乡镇26个邮政储蓄网点大约吸收了近20亿元农村富余资金,占全县存款总量的近五分之一。由于邮政储蓄机构的只存不贷,使大量的农村资金流向城市,而没有用于三农及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使本来就紧张而缺乏的农村金融供给市场更加不容乐观,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农村金融机构“慎贷”、“惜贷”现象严重,限制了支农贷款的有效投入。随着金融改革步伐的加快,银行商业化进一步推进,其经营利润最大化要求不断升级,金融部门对信贷投放也更加慎重。同时由于涉农信贷额度小,期限短,户数多,单笔贷款风险高,加之农业及涉农企业是弱势产业,不确定因素较多,一旦遭受自然灾害,导致减产或绝收,贷款极易形成风险,这些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挫伤金融机构支农的积极性。
三、关于改革我县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几点建议
1、抢抓机遇,顺势而为,积极筹建小额贷款公司。
根据苏政办发(2007)142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发展农村小额贷款组织试点工作的意见(试行)》的文件精神,由县金融办牵头,正着手开展小额贷款公司组建工作,目前,已进入公开招标阶段。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宗旨是为“三农”服务,以农业、农村、农户、农业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和涉农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用于支持“三农”的信贷比例不得低于80%,同时小额贷款公司具有贴近农户、乡镇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通常采取整贷零还的形式,贷款金额从千元到万元不等,可分周、月、季、年来偿还,符合“三农”及微小企业贷款短、急、频的需求特点。小额贷款公司的建立,是现有金融市场的有益补充,有助于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激发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力,有助于合理配臵农村金融资源,缓解农村融资困难,维护农村金融市场稳定。
2、改革邮政储蓄制度,大力推进乡镇邮政储蓄银行建设。按照向“三农”倾斜的原则,邮政储蓄机构积极探索了资金回流农村的机制。2006年底,中国银监会批准设立了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通过现有邮政储蓄制度的改革,改变传统邮政机构“只存不贷”的现状,杜绝农村资金“倒流”,为农村金融市场“造血”。至九月末,我县获准成立16家乡镇邮政储蓄支行。目前,各支行内部机构设臵已基本到位,各方面工作已逐步走向正轨。在业务发展上,除做好储蓄、汇兑、代收代付等传统业务外,还积极开展质押贷款、人民币理财、公司及个人小额信用贷款业务。邮政储蓄银行拓宽邮政资金回流地方渠道,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成为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有益补充。
3、加强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逐步提升扩容民营担保机构。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担保体系建设要求,必须建立合理的资本金扩充和补充机制,不断加大对现有担保公司的支持力度,采取
多种形式增强担保公司的资本实力,提高其风险防范能力。至目前,我县共有担保公司3家,注册资金均在5000万元以上。各担保机构分别与县工商行、县信用社、扬州招商行、江苏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今年1-9月份已为企业担保163笔贷款19081万元,至目前在保余额达16875万元。但其涉农贷款份额极少,约占担保总量的5%。因此,应积极探索符合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实际情况的担保信用机制,不断加大信用担保体系建设。一是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引进民营资本参与公司资本运作的路子,吸引农村民间资金充实资本金。二是建立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和扶持政策,积极争取国家政策资金对“三农”的有效投入。可以借鉴有关县市的好的做法,在一定期限内给予新成立的担保机构适当的税收优惠或补贴政策。三是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农村民间资本拥有者、中小企业等法人或单位创建中小农业担保公司,满足农村资金需求者贷款担保的需要。
4、积极探索非金融组织建设,加快推进典当行筹建工作。典当行业是一个古老行业,随着经济发展和民众观念的改变,典当行在调剂资金短缺、缓解燃眉之需、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我县作为农业大县,人口近百万,民间投资异常活跃,典当行可谓是应运而生。在县委、县政府的积极争取下,我县获准筹建第一家典当行。典当行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乡居民投资的资金短缺难题,为加快商贸流通,促进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5、改革和完善农业政策性金融体系,全力打造农村融资平台。我县是全国有机食品示范县,农业基础雄厚,生态环境优良。通过包装农业投资项目,积极争取农业政策性金融资金的投入,更好地
解决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求。如满足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扶贫开发等具有公益性、长期性等项目的信贷需求。
6、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充分发挥保险经济“助推器”和社会“稳定器”作用。
政府要加大力度,尽快改变农村保险业严重滞后的问题,力争在“三农”保险等重点领域有所突破和创新,有效提升农业及涉农企业防御风险的能力。加大对农业保险业的政策支持,促进农村保险业的发展。
第三篇: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调查
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调查
经济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与政治是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一样,是构建人类社会并维系人类社会运行的必要条件。其具体含义随语言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大到一国的国民经济,小到一家的收入支出,有时候用来表示财政状态,有时候又会用去表示生产状态,是当前非常活跃的词语之一。全国人民坚持不懈的走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我国经济实力水平的蓬勃发展,我们国家公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在一部分人及地区先富起来以后,改革开放的果实逐步惠及到了我们伟大的农民身上。在农村,我们农民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民同志们的收入的不断提高,金融这一概念也逐步在农村兴起。随之而来的便是金融业务在农村的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告诉发展,再应对美国次贷危机之后,我国的经济仍呈现迅猛的发展势头。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经济数据显示,2010年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2010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极为严峻的各类自然灾害和各种重大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
初步测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1.9%,二季度增长10.3%,三季度增长9.6%,四季度增长9.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
其中农业生产稳定增长,粮食连续七年增产。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54641万吨,比上年增长2.9%,连续七年增产。其中,夏粮产量12310万吨,下降0.3%;早稻3132万吨,下降6.1%;秋粮39199万吨,增长4.8%。油料产量增长2.7%,糖料下降1.9%。肉类产量保持稳定增长,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7780万吨,增长3.6%。其中,猪肉产量5070万吨,增长3.7%。农村居民全年人均纯收入5919元,同比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超过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的名义增长幅度和7.8%的实际增长幅度。
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多,越来越多的金融服务出现在了我们广大农村居民的面前。2008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农村金融问题。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农村存贷款持续增加,金融服务已覆盖了绝大部分农村地区。2007年末,全国县域金融服务网点为12.4万个,县域金融机构存款余额达到9.11万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的比重为23.4%;全部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为6.12万亿元,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22%,占GDP的24.8%。农村金融机构风险得到有效化解,县域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大幅下降,利润总额和资产利润率增长较快。
2003年以来,农村金融改革进展顺利。目前,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已扩大到全国,并取得阶段性成果。根据 “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总体原则,农业银行积极组织开展面向“三农”的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强化面向“三农”的体制机制保障。2005年以来,农发行积极拓展支农领域,由过去单一支持粮棉油购销储业务,逐步扩大到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农村中长期贷款业务。2007年初成立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积极探索服务农村的有效形式,小额贷款业务稳步推广。近
年来,保险业在服务“三农”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农业保险得到较快发展。农村金融服务市场稳步开放,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试点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开展。人民银行及相关部门大力推进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为农村金融服务范围的不断扩大、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的不断提高创造了良好条件。
为支持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发展,政府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是扶持的货币政策。对农村地区金融机构实行有差别的存款准备金率;对农村信用社给予支农再贷款支持;发行央行专项票据用于置换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资产和弥补历年亏损。二是差别的监管政策。对于在农村地区新设机构的商业银行在城区机构和业务准入方面给予便利;免征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监管费,对其他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费减半征收。三是支持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并利用财政杠杆提高扶贫资金的运行效率和扶贫效益。
现在农村中金融服务的种类主要有借贷、债券、基金、股票、资金物流信息调剂等种类,而我国正规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等机构,金融服务体系已向系统化、专业化发展。近年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积极创新贷款模式,大力支持涉农类小企业发展。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涉农金融机构改革不断推进,涉农业务逐步拓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有序推进。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支付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都不同程度地得到完善。
作为“支农服务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其改革试点成效明显。农村信用社运行机制不断完善,历史包袱逐步得到有效化解,支农信贷投放明显增加。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末,农村信用社涉农贷款余额和农户贷款余额分别为3.87万亿元、2万亿元,比2007年末分别增长77%和68%。这对改善和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解决“三农”问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针对农户和小企业的小额贷款公司近年来也获得了快速发展,由于小额信贷主要为小企业和农户解决一些小额、分散、短期的资金需求,其在引导资金支持三农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截至2011年6月末,全国共有小额信贷公司3366家,贷款余额2875亿元,上半年累计新增贷款894亿元。
另外,我国村镇银行培育发展工作也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2011年5月末,全国共组建村镇银行536家,其中开业440家、筹建96家。已开业的村镇银行有效改善了当地“三农”金融服务。截至2011年5月末,已开业村镇银行农户贷款与小企业贷款合计占各项贷款的81%。自2007年成立以来,村镇银行已累计发放农户贷款30.5万笔,金额568.6亿元。
虽然我国农村的金融服务发展前景良好,但是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
1、面向农村、农业和农民服务的正式金融机构网点萎缩。
2、县域以下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极度不对称,农村“缺血”日趋严重。
3、农村信用社为“三农”提供的信贷支持非常有限。
4、一味通过行政手段抑制非正式金融,未能充分利用民间资本改善农村金融供给不足的矛盾。这些问题反映出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金融供给不足的严峻现实。为了解决我过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所存在的各种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在日前发布的《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中提出了未来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基本思路:发挥财政、信贷资金相互协调配套作用,加快建立多层次、多样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农村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加快完善包括信贷、期货、保险在内的农村金融市场,应用现代科技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发挥地方政府在促进农村金融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在改革开放,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农村的金融服务也在迅猛发展,逐步建立起了相关的金融服务体系。虽然现在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还不完善,还存在这许多问题,但是我们的党和国家正在努力完善我们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争取进一步提高我们广大的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加快农业的发展,使我们的农民群众有更舒适的生活,让我们国家所有公民都达到小康,达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
第四篇:多元化多层次建设农村金融服务体系201112(精选)
多元化多层次建设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发布时间: 2011年12月05日
作者: 姜欣欣
http://
本报参与主办的“三农”发展与金融支持论坛提出
多元化多层次建设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如何解决“三农”特别是农村小微企业和农户个人融资难题?日前,本报与江西省金融学会在南昌共同主办的“‘三农’发展与金融支持论坛”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此次论坛旨在总结交流江西金融业支持“三农”发展的成功经验,分析当前金融支持“三农”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多元化多层次建设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思路与对策。江西省副省长熊盛文,江西省金融学会会长、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行长高小琼,金融时报社社长汪洋,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党组书记焦瑾璞,人民银行研究局副局长易诚等出席了论坛并分别致辞和演讲。江西省金融学会常务副会长、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副行长张鉴君主持了本次论坛。来自江西省金融学会各成员单位的代表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交流发言。
完善金融创新机制 推动“三农”经济发展
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副行长张智富介绍,近年来江西金融支持“三农”发展,除了抓好加强窗口指导、开展金融创新、完善政策措施、提升服务水平等重要环节之外,还将工作着力点放在健全体制机制,营造有利于农村金融创新的工作环境上:一是着力加强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统筹协调农村金融创新工作,在省级层面推动建立了跨部门农村金融工作协调机制和金融支持“三农”的风险补偿和激励机制。二是着力提高央行信贷政策指导效果,建立了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制度,每年对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信贷政策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将涉农信贷政策执行情况作为重点评估项目。从今年起对涉农信贷政策导向效果开展专项评估,以此作为实施差别准备金动态调整和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的重要依据。三是着力加快农村地区金融组织体系建设,积极鼓励和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到县和乡镇设立分支机构,大力支持村镇银行、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的发展。积极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按照总行花钱买机制的要求,我们率先在全国从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等方面全方位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并率先完成了专项票据兑付。四是加快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地区支付结算环境。2009年我们在全省农村地区启动了“金融便民服务点”试点活动,在农村地区大量布设了ATM、POS机、自助转账终端等金融服务设施,有效地解决了未设银行网点农村地区的支付服务问题。五是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推动涉农金融机构依托现有客户管理系统建立并逐步完善全省统一规范化的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电子信用档案。全面开展农村青年信用示范户创建工作,提高农村经济主体的信用意识。
江西保监局副局长陈静提出,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建设的推进,保险业应积极探索有利于服务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农业保险发展有效途径,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稳定农户收入做出贡献。当前,除了做好扩大农村保险覆盖面、改善农村保险服务质量、加大农村保险监管力度、充分发挥农村组织的作用等工作,还应重点在以下两个方面采取有力举措:其一,建立政府主导型的农村保险市场。政府参与农业保险发展的深度直接决定了农业保险发展的广度。一是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的合作。各部门应简化服务手续,提供统一的投保及借贷评估标准,降低农民获得金融服务的成本。二是建立信息共享的联系机制。农业部门、林业部门将农业生产、登记变更、自然灾害等情况及时告知金融保险部门,金融保险机构也及时将贷款、承保等情况向农业、林业部门备案。三是探索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新模式。在已有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基础上,探索中央和地方财政对农户投保农业保险给予补贴的新方式、品种和比例。完善农业巨灾风险转移分担机制,探索建立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的农业再保险体系。其二,加快农村保险产品创新。一是加快探索农房保险的产品设计与服务流程,尽早在省内实施。二是提高“三农”保险产品的灵活性。推进保险责任多样化,将雨、雪、冻、虫、火、盗等纳入保险保障范围内,施行农业综合保险。推进保险期限灵活化,根据农作物和牲畜的生产周期,设定多个期限供农民选择。推进保险费率差异化,根据农产品的生长期实行不同的费率;根据投保范围的大小和投保率,实行差别费率。三是探索保险产品与银行产品的融合。将政府补贴、农业贷款和农业保险融合成统一的政策性农村金融综合产品,明确各环节的成本与费用,实现一站式服务。同时,政府监控各环节的成本费用,防止额外的“手续费”、“代理费”发生,以降低金融产品价格。四是积极开发科技保险新产品,支持农业高科技项目发展。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促进金融支持“三农”
农发行江西省分行副行长江卫国认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仅关系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而且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为了更好地促进水利建设,建议除了增强政府借力金融大兴水利的主动性、进一步整合水利资金资源之外,还应做好以下两项工作:其一,大力培育合格承贷主体。一是各级政府要抓紧规范完善各类融资平台,使其真正成为符合贷款条件的公司类实体,要落实项目资本金和自有资金,确保与信贷资金匹配使用。二是根据部分水利建设项目小而分散却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特点,可研究成立各级水利建设投资经营公司,统一负责水利项目立项、投资、建设、经营等,对辖内水利建设项目实行统一“借、用、管、还”,形成多方投入、共同治理的良性局面。其二,不断提高项目主体偿债能力。一是增加项目主体的现金流。地方政府要建立偿债基金,将专项资金、财政补贴等资金纳入平台公司或项目单位的收入,作为借款单位的收入性现金流,同时,进一步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合理调整征收标准和范围,增加水利建设项目的实际现金流,有效缓解信用风险。二是创新担保机制。要大力开展水利项目特许经营权质押、水利项目受益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地方政府土地抵押和担保公司担保等多种方式,有效解决水利建设贷款风险敞口过大的问题,保证银行信贷资金安全。
农业银行江西省分行副行长张春林认为,目前农村金融创新中主要面临如下问题:第一,“三农”客户需求不断发展变化与创新不足的矛盾。近年来,随着各种农村新型经济组织、县域新兴行业不断涌现,传统的金融产品与服务越来越难以契合“三农”和县域客户的实际需求。第二,“三农”客户对金融服务“短、频、急”的特点与客户响应速度较慢的矛盾。对大多数县域客户来说,融资需求具有额度小、使用频、时间急的特点,而大型商业银行管理层级多、链条较长,在产品服务、业务流程、授权授信等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部分信贷产品门槛较高,流程较长。第三,“三农”业务抗风险能力弱与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的矛盾。在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能否管控好“三农”和县域业务的风险,做到“服务到位、风险可控、发展可持续”,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
江西省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副主任钟蔚东提出,对农村有效信贷需求的正确理解和把握,是解决农村金融供求矛盾的关键。一直以来,银行机构觉得在农村找不到有效信贷需求,而大量的农村经济主体又觉得发展生产得不到有效的信贷支持,出现“难放贷”和“贷款难”的问题。这涉及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如何理解有效信贷需求。对有效信贷需求有三种理解:一是按银行业的现行授信规则符合授信条件的信贷需求;二是有投入产出效率、具备内在还本付息能力的需求;三是具有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应该努力去做的项目需求。大多数银行机构都是按照第一种理解,认为在农村地区缺乏符合授信条件的有效需求。事实上,农村地区的绝大多数农业项目都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由于缺乏金融机构所要求的抵质押条件和信息充分的要求,才被认为不具备授信条件。如能针对项目建立相应的风险控制机制和采取灵活的授信办法,就可成为有效的信贷需求。对具有综合效益的信贷需求,可以把其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剥离,属于经济效益的部分,银行按照第二种有效需求理解对它授信;属于社会效益的部分,应该由政府安排政策予以弥补。政府承担了社会效益的成本后,也可以成为有效的信贷需求。
附件: 来源: 金融时报
第五篇: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调查
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调查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农业、农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仍然存在着金融网点少、服务空白点多、金融服务品种少等问题,难以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本文分析了农村金融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我国开放的、多元化的、多主体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相关政策建议
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正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和建设也取得一定成就。但是农村金融仍然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当前农村金融供给存在诸多问题,农村金融服务与新农村建设的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彰显,如何改革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缺陷
(一)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机构网点不足
我国“二元经济”经济结构导致城乡金融发展严重不平衡,金融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金融资源按照盈利和安全的目标在经济发达、投资环境好的地区配置,农村资金大规模地涌向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金融资源的“马太效应”。近年来,四家大型商业银行推行市场化改革和集约化经营。将大量的无盈利或微利的基层分支机构撤出农村地区。致使部分农村地区出现了金融服务空白。2007年末,全国县城金融机构的网点数为12.4万个,比2004年减少9811个。县域四家大型商业银行机构的网点数为2.6万个,比2004年减少6743个。其中农业银行县域网点数为1.31万个,比2004年减少3784个,占县域金融机构网点数的比重为10.6%,比2004年下降了2个百分点。在四家大型商业银行收缩县域营业网点的同时,其他县域金融机构的网点也在减少。2007年末,农村信用社县域网点数为5.2万个。分别比2004、2005和2006年减少9087、4351和487个。由于县域金融机构网点的减少,县域经济获得的金融服务力度不足。截至2007年末,全国有2868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机构,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7%。由于大量的金融机构网点的撤销,贷款审批权限上收,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严重不足。
(二)农村信用社自身存在缺陷,金融服务不到位
目前,在农村占据垄断地位的正规借贷主体是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多年来改革未有大的突破,产权不清,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没有形成。主要表现在:部分农村信用社省联社及派出机构与县联社之间的权责关系不够明确。部分地区省联社及其派出机构与辖内县联社“一级法人”社基本上变成了行政性的上下级关系,县联社作为一级法人的自主权受到了限制,股东大会、监事会等形同虚设,社员的权利普遍受到忽视。农村信用社长期处于所有者缺位的状态,缺乏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存在农村信用社内部人控制问题。农村信用社经营机制和内控制度不健全、抵御风险能力较差,加上历史包袱重、人员素质较差、服务手段落后等原因,致使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市场上有着明显的局限性,金融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长期低下,金融服务不到位。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民对外经济联系的加强以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民收入渠道呈多元化趋势,农户的经济活动和金融需求日趋复杂。但是目前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仍然以传统的存贷业务为主,缺少针对农民、农村中小企业的产品服务创新。缺少有效的服务于农村贫困人口的机制,农村信用社将精力放在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优质客户和经济效益好的农业项目中,给予他们足够的信贷支持。而广大农户特别是贫困地区中低收入群体的信贷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可见,农村信用社也未能很好地发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政策性金融机构业务面窄,功能单一
农发行作为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机构,长期以来其业务主要是承担国有粮棉油流通环节的信贷业务,仅在农产品收购、储备、调销等纯政策性方面发挥扶持作用。对农业综合开
发、农业产业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信贷业务还没有运作起来,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乏力。
(四)非正规金融市场活跃但缺乏规范
由于农村体制内金融服务严重不足,造成体制外的民间金融包括高利贷行为等非正规金融呈快速发展之势。2006年底,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在江苏省13个地市。59个区县的1226个乡镇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一次民间高利贷情况调查。据测算,截止2006年8月末,江苏省民间高利贷资金规模为40.12亿元,约占农村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的2.43%,其中,苏州、常州、镇江、南通、泰州、连云港、徐州、淮安等8个地区存在民间高利贷现象,最为活跃的地区为泰州,其高利贷规模为28.26亿元,约占江苏省全部高利贷规模的七成,其次为常州和徐州,分别约占江苏省高利贷规模的14%和6%,在被调查的所有乡镇中,存在高利贷现象的乡镇覆盖率为19.7%。规模庞大的民间资本在民间自由无序流动,严重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和区域金融稳定,并由于其缺乏法律规范和监管约束,在社会资金匮乏的地区,其交易中极易产生欺诈、违约、社会暴力等违法行为和大量的民事纠纷,增加了农民债务负担和农村金融体系的风险,不利于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
(五)邮政储蓄银行成立时间尚短,在经验、人才、经营能力方面的欠缺,使其支农能力大打折扣
2006年12月31日,银监会正式批准有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以全资方式出资成立邮政储蓄银行。2007年邮政储蓄银行挂牌,由于其成立时间尚短,缺乏经营银行业务、风险控制方面的经验,缺少经营管理人才,至今农村信贷业务发展缓慢,对农村提供的金融服务还主要局限于存款、汇兑层面。
(六)农村保险覆盖面窄,农业保险发展滞后
农村保险业支农功能不健全,不能有效分散风险。农业保险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平稳发展,推动农村金融市场深化的重要工具,是农村金融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当前农业保险的规模与农村经济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不相适应,我国还未建立国际上较为通行的由政府主导、各种金融机构参与的农业保险体系。农业属于高风险行业,容易受到自然灾害影响。农业保险,由于赔付率过高,各大保险机构不断压缩农险的份额和品种,农业保险呈现险种逐渐减少、机构萎缩、承保深度不断降低的局面。目前,我国种养两业95%以上不在农业保险保障的范围之内。2007年。农业保险保费收入仅51.8亿元,承保农作物2.31亿亩。大小牲畜8771.39万头(只),家禽3.25亿羽(只),仅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1126亿元风险保障。农业保险发展滞后,导致农村金融市场的信贷风险较高。
(七)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良,加剧农村金融风险
与农村金融发展相联系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等改革没有进行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农村金融法治环境较差。司法执行难、对拖逃债务人的处罚难以落实,导致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挫伤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服务热情。农村信用咨询征信体系建设滞后,农村信用环境较差,部分农民缺乏信用意识、甚至有部分债务人恶意赖帐。农村金融中介环境较差。缺少能提供信用担保服务的机构,农户担保机制尚未建立健全,以农户出资为主的农户担保中心尚未出现;县域中小企业担保中心规模小,和金融机构的风险分担机制也不完善,担保中心要独自承担担保风险。部分中介服务极不规范,提供虚假资信证明甚至协同债务人进行贷款欺诈。农村金融市场环境不成熟,由于农村耕地、宅基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农户只有使用权或经营权,土地只能用于耕种和居住,不能用于买卖或抵押,使得各种生产要素包括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房屋产权等难以市场化,从而不利于金融机构抵押贷款的发放。农村房子变现能力差,一旦发生不良贷款,农村金融机构将面临高企的处置成本。
二、构建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路径选择
(一)健全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增加农村金融供给
农村信贷涉及多领域、多层次、多类型的金融需求,既有一般农户的小额信贷需求,也有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大规模资金需求。因此,要细分农贷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金融组织。培育多元化农村金融主体,建立有序竞争的、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体系。农业银行应定位于主要服务于农业和农村的商业银行,巩固和稳定在县域的分支机构,赋予县域支行更大的经营自主权。农业银行要在农村县域范围内合理布点。通过改善经营,增加业务种类来增加收益,提高规模经济效益。农业发展银行业务工作重点应由原来农产品收购伸延到农副产品加工、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科技推广与应用、农村扶贫开发等方面。用中长期信贷扶持农业基础设施,扶持建设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技术改造和农业结构调整。农村信用社要深化改革,明晰产权,尽快理顺省联社同县联社、信用社的管理体制,确保基层农信社的独立性。使得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完善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其支农主力军的作用。邮政金融机构要将其吸收的资金全额用在当地经济发展上,通过协议存款、债券交易、小额质押贷款等业务产品创新,直接为“三农”提供资金支持。要放宽准入条件,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鼓励和支持发展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引导民间金融,培育多种形式的小额信贷组织。发挥微型金融机构先天的信息优势和地缘优势,为小规模农户和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大型农村金融机构应利用资金、网络、产品等优势,优化信贷流程,创新担保方式,同时加强与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微型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把双方的优势结合起来,实现功能互补。各类银行机构要结合自身实力和专业特色,合理设置农村网点,逐步扩大“三农”客户的服务覆盖面。
(二)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创新,实现农村金融服务品种多样化
农村金融机构要研究市场定位,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需求。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新的金融工具,丰富产品供给,充实服务内容。使服务方式能够更加贴近“三农”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1、创新信贷产品
要增加贷款种类和方式,例如增加消费信贷,研发适销对路的消费贷款品种。重点拓展建房、教育、嫁娶、医疗保健、商品零售等生活需要贷款,引导农民消费升级。结合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可允许农户用土地使用权作抵押办理土地抵押贷款等。要积极探索大额农贷的管理发放办法加大对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农产品精加工的支持力度。根据小企业和农户融资“规模小、频率高、随意性大、时间紧”的特点,在合理授信的基础上,推出简式快速贷款、自助循环贷款、贸易链融资工具、农村产业集群金融服务方案等新产品。
2、创新中间业务
农村金融机构要依托点多、面广、信息灵通的优势,运用企业、农户和县域居民闲散资金,开展风险可控、收益较高、手续便捷的结算、汇兑、金融咨询、信托、租赁、投资理财、信用卡、有价证券的买卖等金融服务,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银行业务的多元化需求。
3、培育农产品期货市场
开发农产品期货新品种,为农民量身定做金融产品,完善市场品种结构。试点设立期货投资基金,研究引入期货市场的QFII制度。
(三)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服务“三农”的重要基础。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建立主体多元化的信用担保体系,成立由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行业担保机构。鼓励
建立民间出资的商业化担保公司和会员出资的会员制担保公司。发展壮大农村互助担保组织。推进农村抵押担保制度创新,探索建立便捷的农村土地使用权抵押、农村动产抵押登记制度,扩大农村有效担保物范围。探索发展大型农用生产设备、林权、水域滩涂使用权等抵押贷款,规范发展应收账款、股权、仓单、存单等权利质押贷款。建立企业联保机制,推行小企业联保、生产经营户联保、农户多户联保以及“公司+农户”、“公司+中介组织+农户”、“公司十专业市场十农户”等联保形式,为县域中小企业贷款和农户贷款提供担保。
2、积极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加强诚信建设,建立符合农村实际的征信体系,尽快建立农户信用档案和信用数据库。继续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建设,积极开展信用村、信用农户、信用企业、信用个体户评选,通过实施贷款利率优惠、扩大贷款额度等激励措施,促进农民和中小企业提高信用意识。要加强企业及个人信用行为的规范与约束,建立和完善守信激励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严厉打击恶意逃废债务行为,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处,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措施对破坏金融生态的行为予以制裁。积极引导广大农民树立诚信意识,创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3、大力发展农村保险
建立政策性和商业性农业保险体系。降低涉农贷款风险。农业保险总的原则应是政府政策扶持,公司商业运作。农业生产客观上存在水灾、旱灾、虫灾等多种自然灾害的风险,农业保险是高风险的保险业务。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是各个国家支持农业的普遍做法。要加快建立全国范围的政策性农业保险网络,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建立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建立健全洪水、干旱等面积大、影响大、灾害发生频繁的专项巨灾保险机制和再保险机制。有效增强农业抵御和防范风险的能力,化解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发挥保险在农村信贷中的保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