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诸城市农村金融服务创新方案
诸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转发市金融办《诸城市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试
点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
《诸城市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试点方案》已经市政府第24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转发给你们,望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二00九年五月十一日
诸城市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试点方案
市金融办
(2009年4月)
为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促进信贷结构调整、提高农村对金融资金吸纳力度,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多元化金融需求,根据《山东省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试点方案》和本市实际制定该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我市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以“大三农、新三农”的思维和改革创新的精神,积极探索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和运行规律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进一步加大信贷投入,优化服务环境,在努力促进农业增发、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的同时,不断加快金融业自身发展步伐,充分发挥金融的经济核心作用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二、主要原则
(一)坚持市场化和政策扶持相结合。金融产品创新主要以市场化为导向,根据农村生产实际,动态地发现产品、创新产品,实现金融跟踪经济、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对于政府倡导的农村社区化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土地集中运用等,给予相关的金融产品以风险承担或者财政补贴,以调动和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坚持因地制宜。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以适应当地、现时经济发展为根本,乡镇之间、不同行业之间可以有所不
同,注重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重在实际效果。
(三)坚持优化服务和风险可控。积极运用现代商业网络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改进和提升面向“三农”的金融服务,逐步提高农村金融意识和信用维护意识,审慎稳健开展金融创新,合理分散金融风险。
三、试点内容
(一)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扩大有效担保品范围。各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扩大农户和农村企业贷款可用于担保的财产范围,原则上凡不违反法律规定、财产权益归属清晰、风险能够有效控制的各类动产和不动产都可以试点用于贷款担保,主要包括:
1、农村住房抵押贷款。农民因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可以用已经取得房地产管理部门颁发的房屋权属证书(包括房屋所有权证和集体土地使用权证)的农村住房,进行抵押向银行借款。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2、蔬菜大棚抵押贷款。农民因生产需要,可以新式蔬菜大棚作抵押,向银行申请流动资金和大棚建设资金贷款。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3、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民因生产经营需要,可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设定抵押,向银行借款。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4、土地流转收益权抵押贷款。养殖业户、种植业户因生产经营需要,可以村委出租、发包本村土地收益的分红或出租个人承包地经营权所得收益为抵押,向银行借款。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5、林权抵押贷款。林木种植业户,可以林权抵押,向
银行借款。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6、农业生产设备抵押贷款。农民因生产需要,可以农业生产用机器、拖拉机、收割机等设备抵押,向银行借款。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7、其它可用于抵押的财产及其权利。
(二)推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和联合信用贷款。鼓励农村合作银行、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利用社区服务平台等多种方式,建立和完善农户资信体系,积极发放不需要抵押担保的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鼓励和支持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通过批发或转贷方式间接参与小额信用贷款业务。鼓励金融机构加强与信用协会、信用合作社等信用共同体的合作,运用联保、担保基金和风险保证金等联合增信方式,积极探索发放满足信用共同体成员金融需求的联合信用贷款。
(三)大力发展基于订单和保单的金融工具,提高农村信贷资源配置效率,分散农业信贷风险。鼓励金融机构根据农业资金需求的季节性特点,围绕形成订单农业的合理定价机制、信用履约机制和有效执行机制,建立和完善农业订单贷款管理制度。积极推动和发展“公司+农户”、“公司+信用组织+农户”、“公司+专业市场+农户”等模式,充分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辐射带动作用。
(四)探索发展“信贷+保险”金融服务新产品。鼓励金融机构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充分发挥保险对农业和涉农信贷的补偿保障作用,有效防范和化解涉农贷款风险。
(五)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
效率。通过社区金融服务站等方式,贯通农村的金融服务通道,使农民需求及时变成金融产品,增加农村贷款投放,积极开展农村金融咨询、代理等业务。
四、配套措施
(一)实施货币信贷政策倾斜。人民银行综合运用支农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建立推进农村金融创新的正向激励机制。
(二)实施市场准入扶持政策。按照“宽准入、严监管”和“区别对待”原则,在金融产品创新和基层机构网点布局调整方面实施市场准入绿色通道,对风险可控的业务实行备案制,实施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市场准入扶持政策。
(三)建立完善抵押贷款登记管理机构。对于用于抵押贷款的农村住房、蔬菜大棚、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流转收益权、林权、农业生产设备等,需要有相应的登记管理机构和确认程序。
(四)建立贷款风险补偿制度。政府财政每年按照小企业和农户贷款新增额的5‰,对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进行风险补偿,也可对涉农企业与农户的贷款进行贴息,或者建立风险补偿金制度,为提供涉农业务的保险公司和参保企业、农户提供部分保费、经营费用和超赔补贴。
五、组织领导
市政府成立诸城市农村金融服务创新领导小组,由分管市长任组长,金融办、人民银行、银监办、市法院、财政局、民政局、经管局、林业局、各专业银行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具体指导协调全市农村金融服务创新工作。
第二篇:关于农村金融服务产品创新有关情况的报告
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关于农村
金融服务产品创新有关情况的报告
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我联社一直响应国家相关政策,以支持“三农”为核心,不断满足农村融资需求,全力做好农村金融服务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城区农信社金融服务及产品创新现状
(一)创建贷款服务中心,创新贷款服务方式。按照“扩面、增量、延伸”的要求,为积极推广“阳光信贷”服务模式,城区联社于09年创立贷款服务中心,全方位推出了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居民消费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商户联保贷款、生源地助学贷款、新农村建设贷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中小企业贷款、住房按揭贷款等多项贷款种类。目前经一年多的市场实践,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居民消费贷款、中小企业贷款及住房按揭贷款四类贷款创新品种取得积极成效,市场反映良好,实现了口碑效应,打响农信社信贷服务品牌。
(二)推行客户经理制,加大贷款营销力度。结合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办法,各信用社和贷款服务中心设立客户经理,通过专业化的服务,主动为客户提供多样化和多层次的贷款服务,密切与客户的沟通联系,扩大农信社贷款业务市场覆盖面。
二、我区农信社下阶段金融服务产品创新工作安排
下阶段我区农信社将把握地方经济实际,坚持立足地方,重点服
务“三农”,围绕本地政府的产业布局和特色产业经济板块进行金融产品创新。
(一)积极落实相关政策要求,保证“三农”信贷需求。进一步完善小额信贷业务,切实做到方便快捷,实现抵押担保创新,对于不违反法律规定、财产权益归属清晰、风险可有效控制的各类动产和不动产,都可以用于贷款担保。
(二)积极构建贷款风险分担机制。城区联社正深化与保险公司的合作,同时准备在除贷款服务中心与营业部以外的软硬件条件具备的网点,增加保险兼业许可证持有面,扩大受险范围,将贷款与保险有机结合。
(三)认真做好信贷品种创新和投放。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完善贷款种类,以保证满足本地金融发展多样化的需求,优先支持资信状况优良,融资需求旺盛的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通过利率优惠,办理便捷等方式重点支持农村经济组织和农民贷款需求。
三、我区农信社下阶段服务体制及产品创新具体计划
目前我区农信社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不断取得成绩,但是仍然存在金融产品少,服务方式单一,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突出问题,为此,我区农信社加快创新步伐,创新贷款融资模式,满足不同种类市场客户的需要。
(一)推出个人经营性快速循环贷款。基于本地商户林立,个体户资金面和资金额度要求不断加大的市场考虑,联社拟推出个人经营性快速循环贷款,通过提供差异化贷款服务占领市场席位。个人经营性快速循环贷款将使有资金需求的个体工商户在核定授信意见后,实现
随用随贷,随到随贷,在一定期限内灵活周转使用贷款,保证经营资金及时落实到位。
(二)建立海洋渔业贷款专营中心。汕尾作为海滨城市,海洋资源丰富,海洋捕捞业是汕尾市城区的支柱产业,渔民在市民总数中占比较重,其资金需求总量大,为此我联社拟建立渔业贷款专营中心,已经于今年五月份开展本市渔业贷款需求的市场调研系列工作,并与本地相关部门就开办海洋渔业贷款服务专营机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三)开办“宅基贷”贷款业务。目前城区联社发放的农户联保贷款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均基于农户信用,此两类贷款因授信工作难开展,信用评级方面存在较大缺陷,资信状况掌握不全等原因,而增加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不利资金安全。近期省联社推出“金摇篮”十大信贷特色产品,城区联社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计划创新抵押担保,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开办“宅基贷”业务,按照《广东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宅基贷”贷款业务操作指引(暂行)》的规定,为拥有宅基地房地产权物业,并能提供专业性担保公司、农户间联保或农合机构认可的其他担保的借款人提供贷款发放。
(四)开办租金质押贷款业务。针对无抵押物但享有租金收益权的企业及个人,我联社计划办理租金质押贷款业务,即借款申请人以其自身或第三人所有的要求承租人(付款义务人)支付租金的权利作为质押,从而获得贷款。作为“金摇篮”信贷特色产品之一,租金质押拥有灵活性高、期限短、利率定价灵活等优势,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是创新贷款服务,拓展贷款业务发展的有效手段。
四、开展金融创新工作的建议
金融创新工作不但有助于深化农村县域金融改革,同时可促进自身信贷结构优化调整,增强金融服务能力。然而金融创新不是自家闭门造枪,需要社会各界及相关部门的合力支持,统一部署,按计划有序地发展。
(一)政府部门进行政策宣传引导,村居委会大力配合,为农村金融机构建立农户、个体私营经济组织的信用状况表,完善贷款客户经济档案和账户管理,加强贷款风险控制。
(二)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参与到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中。对于本地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机构应重点支持农村金融机构在其中发挥的资金支持作用,而且大力促进乡镇企事业单位特别是电力与电信等与城区农信社的双方互惠合作。
二0一0年八月二十三日
第三篇:农村金融服务答记者问
“一行三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
式创新答记者问
字号 大 中
小文章来源:金融市场司 2010-07-28 17:01:00
关闭窗口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以下简称“一行三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指导意见》(银发[2010]198号)。“一行三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此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一、请简要介绍一下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背景情况。
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创新、积极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是金融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要求。近年来,“一行三会”和各涉农金融机构围绕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这个目标,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多方面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促进金融资源向农村倾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在我国农村不少地区,目前适销对路的金融产品少、金融服务方式单
一、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仍然突出。
为了深入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为突破口,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农村金融综合服务水平,2008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意见》(银发[2008]295号),选取中部六省和东北三省部分有基础的县、市,开展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试点一年多来,在试点九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一行三会”和各涉农金融机构积极努力,精心谋划,周密部署,扎实工作,总体上看,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
第一,试点因地制宜,开发和推出了一大批金融创新产品。据人民银行初步统计,目前试点九个省主抓的主导性试点创新产品有133个,试点县(市)有88个。在全国范围内试点效
果有明显影响的试点创新产品包括:集体林权抵押贷款、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大型农机具抵押贷款、“信贷+保险”产品、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惠农卡”等等。试点创新产品大量涌现,有效拓宽了涉农资金的融资渠道,方便了农村和农民贷款,受到试点地农村和农民的广泛欢迎,产生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第二,试点调动和激发了金融机构的内在积极性,促进了涉农信贷投放的明显增加。据人民银行初步统计,截至2010年6月末,试点九省涉农贷款余额为2.6万亿元,同比增长24.2%,增速比去年同期高13.6个百分点,其中农村贷款和农户贷款增幅分别比上年同期高19.4个和
7.4个百分点,高出同期全国各项贷款增速7.9个和7.7个百分点。试点九省试点创新的金融产品直接带动的涉农信贷投放累计达559.5亿元,贷款余额264亿元,同比增长40%。涉农信贷投放明显增加,这是试点最突出的成效。
第三,试点推动建立了有效的农村金融跨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形成了一整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鼓励农村金融创新的政策支持体系。试点开展以来,九个试点省普遍建立了有效的农村金融跨部门工作协调机制,落实了试点的责任和进度要求,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统筹协调。河南、辽宁、湖北等省份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就推进试点工作进行动员部署和扎实安排。在配套政策支持方面,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再贷款、差别准备金率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提供正向激励,并大力推进农村支付体系和信用环境建设;中央财政和试点省的地方财政对扩大涉农信贷投放达到一定比例的金融机构给予专项补贴,有些试点县市还通过地方财政出资建立了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奖励基金或专项财政贴补资金;金融监管部门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市场准入和网点布局调整上给予积极支持;保监部门拓宽农业保险覆盖范围,积极增加涉农保险品种,改进保险配套服务。这些工作,为加快推进试点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支持,同时,也把政府多个部门高度凝聚在一起,进一步增进了跨部门政策的协调合作。
第四,试点进一步增进了多部门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共识,并促进了农村金融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向好发展,为全面推进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方式创新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2010年1月,“一行三会”联合在河南省商丘市召开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工作座谈会,对试点工作进行了深入总结交流。今年上半年,人民银行牵头有关部门分赴全国有代表性的省市对各地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广泛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总体来看,目前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不仅具备了相当的基础,而且存在迫切的现实需求。特别是统筹城乡发展、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
发展方式转变,对金融系统实施强农惠农战略提出了新的要求,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国内农业发展的新形势要求我国金融部门在推进农村金融创新、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方面必须有新作为,这对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促进金融机构大力开发农村潜在市场也是一个“双赢”。因此,“一行三会”在认真系统总结一年多来加快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决定从今年下半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二、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目的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核心目的,就是紧紧抓住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这个突破口,通过金融系统积极不懈的共同努力,在全国努力创新和普及、推广一些真正契合农村与农民实际需求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大力创新和完善涉农金融服务新机制,与时俱进地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在着力缓解农村和农民融资困难的基础上,让农村和农民得到更多、更实惠、更便捷的金融服务,让更多的农村中低收入人群享受到现代化金融服务,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全面提升农村金融综合服务水平。
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重点是集中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大力推广普及在实践中已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金融产品。比如,大力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农户联保贷款,发展农村微型金融,全面提高这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覆盖面、满足率和服务效率。这些金融产品,在目前已经普及的地区属于成熟类金融产品,但在全国不少地区,推广这类金融产品本身也属于一种金融创新。
二是根据农村发展的新形势,积极研发和推出一些适合农村和农民实际需求特点的纯创新类金融产品。这类金融产品,以前没有过,现实中存在迫切需求。比如,创新贷款担保方式,扩大贷款抵押担保品范围;探索推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探索开展涉农贷款保证保险;探索发行涉农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和涉农贷款资产支持证券;拓展农产品期货交易品种等等。这有利于促进更多的金融资源向农村倾斜。
三是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方式创新。比如,推广农村金融超市“一站式”服务和信贷员包村服务;推广手机银行、联网互保、农民工银行卡等农村金融服务新方式;积极开展农村金融咨询、代理保险销售和涉农理财业务等等。通过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流程,再造农村金融服务模式,让广大农村和农民得到更多便捷和优质的现代化金融服务。
三、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有哪些基本要求?
第一,要正确把握全面推进创新的原则和方向,选准创新的重点和突破口,务求实效。农村金融服务是党和政府联系农村与农民的重要纽带,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面改进和提升农村金融综合服务水平,让农村和农民得到更好的金融服务和更多的金融服务实惠。因此,农村金融创新不能为创新而创新,不能不顾政策规定和风险盲目创新,更不能弄虚作假。一定要因地制宜,着眼于农村与农民最急需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努力寻求新突破;要坚持求真务实,坚持风险可控和财务可持续,重在实效和管用,务必抓实,务必见效,为农村和农民多干实事、好事。
第二,要统筹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服务创新和金融制度创新。农村金融创新要坚持农村金融产品创新、金融服务创新和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有机结合,统筹规划,有序推进。要通过全面推进农村金融创新,进一步促进发展富有竞争和活力的多层次农村金融市场,进一步完善农村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银行、合作金融和民间金融和谐并存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低成本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充分发挥金融职能作用,大力支持统筹城乡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的金融服务保障。
第三,要注重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不断增强农村金融创新的内在激励和政策合力。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持续不懈的共同努力。在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过程中,金融管理部门要特别注重积极建立和完善跨部门工作协调机制,特别注重加强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财税政策等的有机协调配合,特别注重调动和发挥金融机构推进和参与农村金融创新的内在积极性,特别注重加强农村金融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农村信用体系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以及金融专业人才培育,不断增强农村金融创新的内在激励、政策合力和发展可持续性。
第四,要注重加强农村金融创新的基础数据信息统计、政策宣传解释和政策效果评估。农村金融基础数据信息统计和政策宣传解释这些基础工作非常重要。金融管理部门和各金融机构要切实摸清底数,做实创新基础。要注重加强基础数据信息的沟通交流,相互借鉴学习,及时总结交流农村金融创新的好经验、好做法;注重加强调查研究和农村金融专题分析。同时,要加强对农村金融创新工作的效果评估,督导和激励创新不断取得新成效;要切实做好农村金融创新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正确引导政策预期。要通过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报道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过程中的工作成效和典型经验,为创新营造良好的舆论
环境,让农村金融创新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更好的发展。
四、如何发挥好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在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中的积极作用?
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在农村金融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力推进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在涉农金融服务领域的产品及服务方式创新,既是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的重要内容,对于全面推进农村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也具有重要的拉动、辐射和支撑保障作用。
从资本市场看,重点是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到股票主板市场、中小板市场和创业板市场实现上市融资和再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企业债、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高收益债券、可转换债券等直接融资产品,进一步拓宽涉农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来源。2009年至今,共有14家涉农企业在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市场实现上市融资,合计募集资金118.8亿元;共有8家农业类上市公司实现再融资,合计募集资金54.7亿元。截至2010年6月末,共有31家涉农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604亿元,中期票据179亿元,中小企业集合票据4.2亿元,合计募集资金787.2亿元。总的看,越来越多符合条件的涉农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并借力资本市场的直接融资产品进一步发展壮大。在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过程中,证监会将大力加强与各金融管理部门的密切合作,一如既往地积极鼓励和支持涉农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进一步扩大直接融资规模。同时,积极鼓励和支持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进入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发挥好期货交易机制规避农产品市场风险的积极作用;推动期货业经营机构积极开展涉农业务创新,稳步拓展农产品期货交易品种。2009年,全国农产品期货市场成交量达到12.4亿手,成交额达到62.2万亿元。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具备了支持“三农”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
从保险市场看,重点是大力开发和推广适合农村与农民特点的保险产品和服务方式,不断扩大农业保险和涉农保险覆盖面,提高保险服务品质,积极推进农村保险市场体系建设。这些年,农业保险(分为种植业保险和养殖业保险两大类)和涉农保险(指除农业保险外,其它为农业服务业、农村、农民直接提供保险保障的保险)业务快速发展。截至2009年末,全国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达133.8亿元,保险金额达3812亿元,保费规模已达全球第二位;包括农房保险、农机保险等在内的涉农保险保费收入25.2亿元,提供风险保障1.6万亿元,支付赔款16.4亿元。在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中,保监会将继续落实“低保额、广
覆盖”的原则,积极推动农村保险供给主体和服务网络发展完善,继续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覆盖领域和试点品种,加快推进农村小额人身保险和农村小额贷款信用保证保险试点;同时,积极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和保险机构加强合作,支持拓宽农村贷款抵押物范围、增强农户贷款信用和扩大农户融资手段(如个人保单质押贷款等),促进完善涉农信贷风险分散转移机制,并注重加强保险业务监管和保险人才培训,努力促进城市保险市场与农村保险市场良性互动,形成城乡保险市场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完)
第四篇: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提速
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提速
1.强化金融机构服务“三农”职责。稳定大中型商业银行的县域网点,扩展乡镇服务网络,根据自身业务结构和特点,建立适应“三农”需要的专门机构和独立运营机制。强化商业金融对“三农”和县域小微企业的服务能力,扩大县域分支机构业务授权,不断提高存贷比和涉农贷款比例,将涉农信贷投放情况纳入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和综合考评体系。稳步扩大农业银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试点。鼓励邮政储蓄银行拓展农村金融业务。支持农业发展银行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贷款业务,建立差别监管体制。增强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功能,保持县域法人地位长期稳定。积极发展村镇银行,逐步实现县市全覆盖,符合条件的适当调整主发起行与其他股东的持股比例。支持由社会资本发起设立服务“三农”的县域中小型银行和金融租赁公司。对小额贷款公司,要拓宽融资渠道,完善管理政策,加快接入征信系统,发挥支农支小作用。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业企业在主板、创业板发行上市,督促上市农业企业改善治理结构,引导暂不具备上市条件的高成长性、创新型农业企业到全国中小企股份转让系统进行股权公开挂牌与转让,推动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开发适合“三农”的个性化产品。
2.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在管理民主、运行规范、带动力强的农民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基础上,培育发展农村合作金融,不断丰富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类型。坚持社员制、封闭性原则,在不对外吸储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的前提下,推动社区性农村资金互助组织发展。完善地方农村金融管理体制,明确地方政府对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监管职责,鼓励地方建立风险补偿基金,有效防范金融风险。适时制定农村合作金融发展管理办法。
3.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提高中央、省级财政对主要粮食作物保险的保费补贴比例,逐步减少或取消产粮大县县级保费补贴,不断提高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品种保险的覆盖面和风险保障水平。鼓励保险机构开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有条件的地方提供保费补贴,中央财政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予以支持。扩大畜产品及森林保险范围和覆盖区域。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合作保险。规范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准备金管理,加快建立财政支持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探索开办涉农金融领域的贷款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等业务。
第五篇:我市农村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与思考
我市农村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与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逐年增加,非现金支付在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是人民银行引导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开展的一项便民、惠农工程,该工程通
过在农村地区尤其是偏远乡村布设POS机及自助终端设备,开通跨行小额取款、查询、电汇、转账、代理缴费等功能,最大限度满足农村居民基本的金融服务需求。助农取款服务点的设立,对实现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方便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支持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背景
针对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不利影响,人民银行总行从2010年3月起先后组织重庆、山东、浙江、湖南和陕西在辖区内选择2-4个金融服务空白乡镇试点开展助农取款,通过布设价格相对低廉的POS机或电话支付终端,延伸银行金融服务触角,解决持卡人的取款、查询等基础金融服务需求,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对试点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人总行于2011年制定并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广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的通知》(银发„2011‟177号),明确在2013年底前实现助农取款在全国农村乡镇、行政村的基本覆盖,满足偏远农村地区各项支农补贴资金、日常小额取现、余额查询等基本金融需求。所谓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是指银行卡收单机构在农村乡(镇)、村的指定合作商户服务点布放银行卡受理终端,向借记卡持卡人提取小额取款和余额查询的业务。助农取款
-1-服务推广以来,业务内容不断扩充,逐步转化为业务更为丰富的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契合了广大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需求,在推动落实中央各项扶农惠农政策、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成效日益突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进一步完善。
二、发展现状
我市于 2014 年开始着手开展辖内助农取款服务点建设工作。近年来,在人民银行的政策指导下,我市辖区内金融机构(主要是农行、农商行)在乡镇行政村设立了大量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开展POS机小额提现、农民刷卡领取涉农补贴、代缴费、转账和余额查询等服务,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农民群众,有效改善了农村地区支付结算服务环境。
我市农商行2014年6月建成全市第一家 “助农取款村村通”特约商户,截止2015年底,已实现句容行政村全覆盖。开展的业务主要有小额取现、代理公共事业缴费、兑换小额货币及相关金融知识宣传。业务现状:今年上半年,助农取款特约商户共交易xxx万笔,交易金额xxx万元,其中:小额取现笔数xx万笔,金额xx万元;转账笔数xx万笔,金额xx万元;刷卡消费xx万笔,金额xx万元;代理公共事业缴费xx万笔,金额xx万元。反假币宣传121次,小额零币兑换7241次。费用补贴:一是根据交易情况给予手续费,按取现千分之三,缴费单笔xx元。二是根据交易规模给予商户额外补贴。月均帐务交易达xx笔不足xx笔的,奖励特约商户xx元/月;月均帐务交易达xx笔不足xx笔的,奖励特约商户xx元/月;月均帐务交易xx笔以上,奖励特约商户xx元/月。
我市农行2014年10月初开展助农取款业务,即“金穗-2-惠农通”工程,目前,句容农行拥有3个经镇江农行核准、句容人行批准的五星级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点。业务现状:今年上半年,句容农行在全市设立了xx个惠农通服务点,共发生金融交易xx笔,金融交易额xx万元,其中:小额取现xx4笔,金额xx万元;转账xx笔,金额xx万元;刷卡消费xx笔,金额xx万元;代缴费xx笔,金额xx万元。费用补贴:按季度发放,商户月均操作达3笔不足100笔,每月补贴100元,超过100笔的每增加一笔多补贴1元,单户每月补贴金额300元封顶。今年上半年共支出费用补贴68100元。
今年6月,我市中行潘冲村益农信息社暨中行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顺利开业,这是句容中行在助农服务点的基础上,根据地区实际,结合农业部信息进村入户试验点,以与益农信息社和农村淘宝店共同经营的方式开展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开业当天实现办卡400余张,业务开展较为顺利。
三、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机构方面
1.发展不平衡。网点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由于都在同一村内选择特约商户,几家银行可能会在同一村内建立多个“助农取款服务点”,甚至一个农户放臵 2-3 台多家金融机构转账终端,造成在相对发达地区“重复设点”、“叠加设点”情况普遍存在,造成机具的浪费、闲臵,而在一些人数较少、位臵较偏的村落,则可能无金融机构去设点,形成金融服务空白村。我市农商行乡镇网点多,此项业务开展较早,承担着发放新农合补贴、粮食补贴等方面任务,抢占了绝大部分市场,已实现行政村全覆盖,业务发展迅速。农行该项业务发展也较为深入,而相较于农商行来说,-3-农业由于乡镇网点较少、业务人员不足以及重视程度不够,该业务发展状况不如农商行。除农商行和农行外,中行、邮储银行等也都尝试开展过助农取款业务,受多重因素限制,最终都没能持续下去。中行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的切入点是在传统的助农取款服务基础上的创新,发展势头良好。
2.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工作人员急需进行农民小额取现业务操作以及对可能出现差错纠纷进行处理的培训与指导,此业务本身对营业人员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目前,我市农村助农服务点多设在乡村便利店,工作人员为便利店店主,人员数量较少、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素质参差不齐对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带来一定阻碍。
3.服务点布局不规范。根据人民银行总行关于推广助农取款服务文件精神,要求服务点应具备“有固定场所、运营稳定、经营规范、信誉良好、热心为农户服务”等基本条件,并须提供“工商营业执照、负责人身份证件、税务登记证”等经营证明材料。在业务开通前,“收单机构应将服务点的名称、类型、主营业务、所在乡镇或行政村、收单机构核实意见等信息资料报经当地人民银行审核同意”。而实际 上,在农村地区尤其在较为偏远的乡镇,供销社、超市、移动运营商网点等服务点经营实力普遍较弱、管理不规范,造成服务点选取困难,农商行和农行选取同一家商铺作为助农服务点的情况比较常见。
4.设备功能不全。我市参与农村金融服务的银行业务不够全面,参与商业银行之间业务交叉,助农金融服务点的服务不能够全面满足农村金融服务需求。例如,我市农商行助农取款服务点服务内容相对来说较为齐全,但是代缴费这块不可代缴移动话费;农行业务不包括水费、有线电视费代缴、-4-新农合、新农保以及助农补贴的领取;中行由于刚开始该项业务,业务内容仅包含查询、转账、汇款和取现等基本业务。我市助农取款业务功能存在三点不足,一是取款限额偏低,单人单日累计取款不得超过 2000 元,已不能满足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需要; 二是农村居民多用存折作为取款工作,助农取款服务点的服务设备尚不具备存折取款功能;三是业务范围尚未涉及交通违章查询和罚款缴纳;四是助农取款服务点配备的设备尚不具备信用卡交易功能。
5.管理成本较高。据调研,助农取款服务点建设前期投入很大,一部 POS机需要500元,若再配备一台验钞机又需要2000 元,再加上宣传公告、标识牌等,金融机构建立一个助农服务点至少需要投入 3000 元,若选择在部分优质网点投入自助终端设备,则成本高达十几万元。此外根据有关要求对相关设备还要进行升级改造,这又是一笔不小的投入。投入成本高,但受农户接受程度、跨行支付费用、通讯费用、取款额度低、市场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助农取款产生的经济收益较少,甚至有的金融机构反映几乎没有经济上的收益,仅能创造社会效益,在投入产出不对称的情况下,银行承担社会责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受挫,新业务的推广积极性不高。
(二)农户方面
1.费时费力,利润薄弱。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推广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投入,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获得正效应,由于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绝大多数规模较小,业务较少,服务点商户能够获得的银行补贴有限。即便是现在业务量大的服务示范点,每年拿到的补贴金额也十分有限,而业务开展十分繁琐,当农户集中过来办理业务时,商
-5-户人手不足,以至于影响其正常店铺经营。
2.对助农取款服务点的依赖程度不高。助农取款业务的范围主要是2000 元以下的小额现金取款、转账、查询、代缴费等,主要适用无银行机构网点或ATM机的乡镇、村。我市目前行政村村村通公路,交通便利,加上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新型支付工具普及 较快,致使农户对助农取款服务的依赖程度不高。
3.金融意识较低。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商户、小微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开展的产品营销、信贷推介较多,但针对农户、尤其是农村留守人员开展的金融服务宣传、银行卡知识培训等活动少,农村居民的金融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受理环境方面
1.经费补贴机制不完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布放机具、发展助农取款服务点投入的补助,以及对商户手续费的补助还没有形成完善的机制,银行业金融机构亏损、商户微利的现状目前较为普遍。
2.风险防范措施有待加强。一是盗抢风险。助农取款大多数业务需要使用现金支付,业务量大的助农服务点每月现金往来最高可达4万元左右。目前,由于不少服务点设在农民的自家商店或小超市中,大多数助农服务点未配臵保险箱,安保措施及安全防范难以到位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业面临的安全隐患和可能付出的风险成本较大。二是假币风险。部分服务点未设臵验钞仪等设备,即使配备验钞机,由于大部分助农服务点工作人员受年龄、文化水平等影响,在机具操作、信息登记和假币、残币识别等方面还有一定欠缺,实际取款过程中无法防范假币的流通。三是道德风险。目前我-6-市助农取款服务点不办理存款业务,但如果出现商户欺诈客户办理“存款业务”而实际上是非法集资,将会给农村金融机构造成非常恶劣的声誉影响。四是操作风险。我市助农取款服务点由于部分业务,如转账、话费充值等业务具有不可撤销性,开办商户如误操作将会造成资金损失且无法追回。
3.存在管理风险。人民银行等金融监管部门大多着力于把好入口关,对助农取款业务的过程缺乏监控,尤其是对商户的经营状况、各助农取款服务点的业绩等,尚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评估机制,不利于今后加强管理。
四、对策建议
(一)增加资金投入,强化政策支持。助农金融服务具有公益性、便民性、盈利性的特征,政府及人行应从调动参与各方积极性,促进农村地区金融服务长远发展的角度,对助农取款服务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一是要对助农取款服务点适当的补贴,对交易量大,明显改善当地金融支付环境的服务点进行奖励。同时,对真正拓展助农取款服务的农村金融机构也应按交易量进行补助,减少农村金融机构的负担,并要根据实际成效进行奖励。对农村金融机构和助农取款服务点同时支持,才能有效提高各方积极性。目前南京市的服务站建设便引入了政府补贴投入,具体办法为由市财政对每个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给予一次性补贴 1 万元(不含高淳区、溧水区),对高淳区、溧水区的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按每站5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鼓励高淳、溧水区根据本区情况予以相应配套补贴,补贴资金从市金融发展专项资金中分次拨付。二是人民银行应出台相应的政策或办法,明确部分业务的手续费收取方法,鼓励商户与客户协商手续费,提供增值金融服务。三是地方政府应协调助农
-7-取款所涉及到的各种补贴资金、新农保、缴费资金等尽量存放在开办该项业务的农村金融机构,进一步提高金融机构开办该业务的积极性。
(二)合理设点布局,统筹区域发展。助农金融服务点建设应以提高农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为目标,在经济发展水平良好的村庄做好驻村网点的规划,对辖内助农服务点实施统一管理,在保留现有网点的基础上,不断拓宽网点业务的覆盖面,对发展速度快、有前景的中心村要考虑合理设臵网点,保证农民在方圆3公里以内能够获得有效金融服务的全面覆盖,满足农村居民取款、汇兑、结算等基本金融需求。目前我市辖内仍有部分乡镇助农金融服务点数量偏少、覆盖率低,因此,要适当调整网点布局。对于“重复设点”、“叠加设点”的情况,应合理引导撤销调整,避免恶性竞争;对于服务网点少甚至空白的村落,则要给予适当补贴,调动商户积极性,加强现场指导,进行选址布放,以达到网点之间、区域之间统筹发展。
(三)努力培树典型,发挥示范作用。培树典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升助农金融服务点对周边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质量和辐射能力。一是可以考虑建设一批“金融综合服务示范点”,原则上每个乡镇可确定 1-2 个中心点,并建立定期考核机制;二是打造一批精品服务点,将部分具有区位优势、交易量大、受众面广、服务质量高或有一定发展潜力的取款服务点筛选出来,统一悬挂标牌、安装防盗监控设施、并配备POS 机、点钞机、电脑和打印机等设备,在有条件的地区,适当布放自助终端,升级服务点功能,从而强化品牌管理。最终通过“中心点”建设和“精品点”建设,达到分类指导、以点带面、示范推动效用,整体提升全辖服务点建设水平。-8-经过调查发现,辖内多家涉农金融机构在这一方面已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如农业银行目前已拥有3各五星级服务点,正在着手申请另外4家服务点为五星级服务点,同时已在原有基础上升级了8家服务点。
(四)积极拓展功能,提高使用效能。拓展助农金融服务站功能,使商业银行获得更多潜在收益。在不违反相关规章政策的情况下,逐步增加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的功能,为商业银行业务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推广创造有利条件,使商业银行的投入得到相应的回报。一是要引导业务种类少、业务量较小的金融机构,依托代理居民健康卡、代收电费、代理涉农财政补贴资金发放、代发村镇企业工资等项目,扩大农村地区银行卡使用总量,提升农村居民对银行卡的依赖度,丰富助农取款机具功能。二是组织各金融机构认真规划、整合资源,撤、并、转无效网点,以逐步提高助农金融服务点现有设备的使用率。三是将众多的助农金融服务站作为信息采集点,通过科学的分析获得大量可用数据,这些数据可用于个人信用状况评价、银行业务决策等诸多方面,为银行后续发展准备详尽的客户信息。四是允许商业银行在服务站开展适量自有业务宣传。允许负责运行该服务站的商业银行通过宣传手册、业务员讲解等方式对银行的业务进行宣传,包括存贷款业务、理财业务等与服务站用户关系较为紧密的业务,为商业银行开辟业务宣传的新途径。
(五)强化多措并举,防范运营风险。一是强化助农金融服务点安全建设。各金融机构应为助农服务点配备保险柜、点钞机、监控等安全设备以保障资金安全。金融机构将应当 POS 机具和自助终端巡检、维护、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做到层层有人管,层层控风险,以防范系统性风险。二是加
-9-强对商户业务技能培训指导。各金融机构应对设臵助农取款服务点的商户进行定期培训,提高其对各项业务规则的认识,强化操作训练,增强安全用卡意识,督促其严格按相关规定和合同约定开展业务,尤其注意在密码保护、资金管理、台账设臵、机具检查等方面开展培训,严格操作流程,规范操作手续,动态监测商户和惠农卡持卡客户账户变动情况。三是加大对商户违规违法行为的打击。金融机构应当对服务点规范管理和机具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维护、巡检,每季度至少一次。对所有的助农服务点应开展风险排查,重点排查是否存在欺诈、套现、洗钱、故意给付假币、泄露客户账户信息等违法违规行为和利用电子机具进行不正当牟利行为,是否存在违规收取手续费行为,每年至少一次。对利用 POS 机进行非法集资、故意使用假币等的服务点,要进行严厉打击,第一时间中止其业务并收回相关机具设备和标识牌,对违法犯罪的用户,还应移交司法机关处理。四是加强农民安全用卡宣传。使用墙体广告等农村常见方式对农村居民需要了解的敏感事项,如业务类型、收费标准和方式、如何安全使用银行卡等予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