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时间:2019-05-14 05:17: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第一篇: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1)

2010年11月10日 14点43分

来源:金融时报

相关标签:农村金融 体制改革

“‘十二五’期间,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几年自然灾害频发、农产品价格波动加剧的严峻形势警醒我们,农业基础薄弱、粮食安全保障能力不强仍然是现代化建设的瓶颈”,从“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中可以明显看出,党中央已把解决“三农”问题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要解决“三农”问题,就要推进农业现代化,这就对金融支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接受采访的专家一致认为,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促进农村金融机构向多元化发展,为“三农”提供充足的资金,加强农村信贷机制的建立,是实现金融有效支农的重要内容。

推进机构创新

机构在区域上的合理布局是为农村提供充分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基本保证。“十二五”规划建议“深化农信社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的安排,充分体现了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的思想。

近年来的农村金融改革既包括存量改革,也包括增量改革。存量改革是加大现有农村金融机构的改革力度,并建立相应的机制促进这些机构加强对农村的信贷供给;增量改革则体现在小额贷款公司的组建,以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成立。“十二五”规划建议的相关内容,充分体现了实现农村金融机构多元化的战略思想。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冯兴元对记者详述了他对农村金融机构多元化的见解。

关于农信社改革,他认为农村信用社系统,也就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系统目前还存在治理结构缺陷,迫切需要深化改革。他进一步指出,农信社要真正体现“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合作社原则,改变合作金融有名无实的状况;切实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维护社员或者股东的正当权益;着力消除“官办”色彩,使农信社摆脱来自地方行政的干预;鼓励国内外金融机构参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股权改造和机构与业务发展。

对于社区银行,冯兴元认为,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社区银行可理解为根据地区原则设立和运行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村镇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就属于社区银行,经银监会批准的农民资金互助组织也可近似视同社区银行。但是,对于村镇银行和农民资金互助组织,有关部门目前对试点控制仍然过严,没有顺应地方经济与金融主体发展金融服务的需求变化。要加快新型金融机构的发展,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如可考虑用核准制来替代审批制,为地方金融机构包括各种社区银行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关于小额贷款公司,冯兴元认为,其作为准正式金融机构,发展的政策障碍仍然较多,部分小额贷款公司的运作还有待规范。应帮助其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允许更多的社会主体在同一县域甚至到乡镇设立多个小额贷款公司,鼓励其扩大经营范围并增加业务种类,引导其将资金投向农户,并为其持续发展和转制为村镇银行、金融公司或者投资公司创造条件。

正式或准正式金融机构框架之外的小额信贷是冯兴元关注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他认为这部分小额信贷面临着资金有限、运营成本高、收益低等问题,虽然对扶贫作出了贡献,但普遍难以实现财务可持续。对这部分小额信贷法律地位的确认、适当允许吸收存款、进一步放开利率管制、解决资金来源问题、有效监管的实施和维持其财务可持续,应成为今后工作的主要内容。

关于农业保险体系,冯兴元认为,应设立更多农业保险和再保险机构,扩大农业保险种类;发展专业农村保险代理和保险经纪中介,有效扩大农业保险的覆盖面;丰富农业灾害损失补偿手段,提高农业保险对灾害损失的补偿率;加强农业保险立法,完善农业保险相关配套政策;在政府对农业保险提供财政支持和政策性保险的同时,发展多种多样的商业和互助保险;加强农业保险信息系统建设;通过发展商业性和政策性再保险机制和市场,有效分散保险经营主体自身的风险。

保证资金供应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业经济的核心。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要保证对“三农”的资金供给。而近年来,农村资金持续流向城市,出现了“马太效应”。不解决这个问题,农业现代化就缺少了基本保证。

对此,国家发改委产业所副研究员方松海博士认为,金融机构之所以不愿意发放涉农贷款,从经营上表现为给农户提供贷款使金融机构获得的收益不如给非农户贷款获得的收益。具体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对农户的贷款风险大于对非农户的贷款风险;二是对农户贷款的交易费用偏高,原因在于单笔交易额度低、贷款者信息审核难度较大等。改革的关键是要让金融机构有足够的动力参与涉农贷款,为此,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降低金融机构对农户的贷款风险。第二,实行无利率差别的贷款模式。政府通过提供贴息,使金融机构获得高于其他类贷款的利息回报,使得农户的贷款利息支付水平基本等同于其他个人或企业,防止贷款瞄准机制失灵。第三,鼓励各类金融主体有创造性地开展支农金融服务,强化对相关金融机构在支农信贷方面的惩戒、监管和约束。第四,通过技术手段降低金融机构对农户贷款的单笔交易费用。第五,构建符合实际的农村金融信用评价体系。第六,简化农贷期限、结息及五级分类清分标准。

注重机制建设

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十二五”规划对于农村金融问题的表述涉及了机构、产品和制度等层面,渗透了系统化思想。

实际上,在任何一个系统中,机制都起着基础性的、根本的作用。良好的机制会使系统的各个部分随外部环境的变化适度调整,从而实现优化目标。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王曙光认为,我国农村金融问题的症结在于农村信贷体系中的关键性的机制缺失。王曙光列举了机制缺失的具体表现:一是信用机制缺失导致农村信用体系难以建立;二是担保机制缺失导致农村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加大;三是农业保险机制缺失,导致农户和农村金融机构均面临较大的自然风险;四是大型金融机构与微型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对接机制缺失,使得很多大型商业银行由于信息不对称、贷款成本高、网点少而难以在农村开展信贷业务;五是农村资金回流机制缺失,导致了农村地区严重的“负投资”问题;六是完备的政府支农资金运作机制的缺失,导致了各级政府支农资金使用的低效率。

王曙光说,解决上述问题,要采取针对性措施:从政策和法律上建立资金回流机制,阻遏农村资金外流;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促进农村资金回流和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允许农村微小金融组织通过多种方式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以此建立大型金融机构与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资金对接机制;创新抵押担保方式,完善担保机制;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的优惠措施和补贴力度,统一部署协调支农资金使用;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加快建立农业再保险体系和财政支持的巨灾风险分散机制,鼓励发展互助合作保险和商业保险业务,探索建立农村信贷与农业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

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现代化建设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也是关键所在。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专家们一致认为,我们要从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金融服务“三农”问题,并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使金融支农发挥出最大效力

第二篇: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我国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一直坚持着金融改革的步伐。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事业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初步建立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金融体系,逐步形成了一条以信贷为基础,以服务为导向,以宏观调控为目标的发展道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构建健全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农民、农业和农村提供有力的各项信贷资金支持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必然选择,试图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农村金融特点的改革道路,这将是一个漫长而遥远的过程。

近年来,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化,特别是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初步形成了以农村合作金融为主题,商业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民间借贷为补充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但是从整体上看,在我国宏观经济出现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农村融资特别是农村基层融资问题仍较为突出。农村金融业的发展事关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农村金融体制和农村信用社改革事关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解决我国农村金融问题,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步伐,是我国金融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根据当前农村金融状况改革原因如下保障对农村持续增加的资本投入和发挥金融的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功能。.当前农村资本形成不足,资金短缺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完善农村金融体系,解决农村信贷资金需求,成为新农村建设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农村资金需求从整体上看,农村融资特别是农村基层融资难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农村资金需求按性质可分为三类:.社会公共性需求,包括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农业科技推广,农业风险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等资金需求,应当以财政为主,金融为辅来解决。.经济公共性需求,包括农村区域性基础设施和城镇化建设等资金需求,可由财政和金融共同解决。.生产性资金需求,包括农业产业化,中小企业,农户和城镇个体工商户微贷款等资金需求。

正所谓经济离不开知识,知识离不开学习。想要更好的改革农村金融问题要从人抓起。而在十八大人民代表大会上某38提出不让农场孩子上大学是多么愚蠢说法和想法。农村人走不出农村如何发展,改革如何能顺利,农村孩子不走出来如何带知识回去改变农村。所以某人如此说不怀疑是炒作行为!当然对于我这个农村孩子,我本人就很鄙视某人做法想法,好了,说回农村金融改革问题。

改革思路夯实基础与创新服务

1切实加快农村金融网点建设

2培育多种形式的小额新货组织

3调整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政策

构建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互相依托又各司其职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为农民、农业和农村提供有力的各项信贷资金支持是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必然选择。作为一繁重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农信社改革因其积重难返,也就注定了改革过程中必然充斥着现实与传统的冲撞,习惯与创新的妥协,甚至是一次次的试过重来。让我们祝试点改革一路走好,早日在全国推开。

第三篇:为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工作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工作,切实解决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小额取现难问题,2010年,人民银行丽水市中心支行在全市开展“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全国试点。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将其列为全市十件大事,构建市、县、乡、村联动工作机制,形成了四级全覆盖的工作格局。

在深入推进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试点工作中,我市严格准入,规范操作,制定指导意见明确承办银行须具备的条件和对指定商店的具体要求,严把准入关口。同时加强指导,防范风险,按“应布尽布、先远后近、先急后缓”的原则以点带面,有序推进。为调动各方参与积极性,引入正向激励机制,通过实行“分片包干”负责制、安排专项补贴资金、出台惠农政策等方式,确保“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有效、持久开展。

作为一项民生工程,“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将支付结算服务延升到广大农村地区,方便了农民支取小额现金,节约了农民支取现金成本,促进了农村地区消费,优化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真正达到了“支付便农”的效果,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和好评。截至今年7月末,全市已有2114个行政村开办了此项业务,实现了“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村级全覆盖,至10月末,全市共办理小额取现8.49万笔,累计金额2998.95万元,惠及8万余农户。

黄祖辉充分肯定了丽水试点开展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所取得的成效,他希望今后在深入实施这项工作的过程中进一步突出创新性、民生性、推广性和重要性,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完善、更便利的服务。

市政府、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人民银行丽水市中心支行、邮政储蓄银行丽水市分行、莲都区合作银行负责人和部分商户、农户代表参加汇报会。

第四篇: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两个着力点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的两个着力点

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服务“三农”的重要力量。农村金融的改革探索始终贯穿于农村经济社会改革的进程之中;农村金融的发展创新在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和保持农村社会经济生活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农村金融仍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金融供给不足和信贷约束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因此,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必须加强两个着力点。

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多元化的金融体系

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是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基础,也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的方向。虽然我国的农村金融体系中包括了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等不同类型的机构,但是,这些机构在提供农村金融服务的特征方面共性较多,差异性不明显。

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应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层次化的特征,不同的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中既存在适度的竞争,又相互补充,而后者则是最重要的。多层次的金融体系体现在机构多样化,既有大型的商业银行,又有区域性的中型银行,还有基于当地的小型机构。这些机构共同组成农村金融体系。

广覆盖的基础是农村金融机构数量的增加。随着农村金融机构准入门槛的降低,私人资本进入农村金融市场的渠道会越来越畅通。低端市场供给者的数量才会增加,农村金融的覆盖面也得以提高。我国鼓励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试点小额贷款公司等在一定程度上扩展了金融机构的覆盖程度。

多元化的金融体系包括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以及保险机构等,通过多元化的机构可以实现对不同农村经济活动的支持。同时,允许不同形式的小额贷款公司、农户资金互助以及扶贫小额信贷机构的存在和发展。这些机构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是大型商业银行的必要补充。这些机构可以扩展农村金融市场的边缘,把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延伸到广大的农村地区。

只有通过改革,打破既有的市场准入壁垒,才有可能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市场准入政策要围绕这一目标制定,对建立多元化的农村金融体系形成正向激励。

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创新

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是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所面临的挑战之一。这是因为我国目前农村金融市场的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农村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产品与服务仍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金融机构的综合服务水平需要尽快提高。

农村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与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密切相关。只有机构有创新的动力和内在要求,农村金融产品创新才能够顺应市场的需求,也才能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相适应的金融服务。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农村体制的改革,涉农金融机构在制度建设和机制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为金融产品创新提供了条件。

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包括现有涉农金融机构的改革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两个方面。现有农村金融机构,如农业银行、农信社等,虽然分别进行了商业化改革和管理体系的改革,但所面临的制度缺陷仍然比较突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以及小额贷款公司,具有较为完善的治理机构和明细化的产权,但在产品创新的活力不足。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的领域包括信贷模式的创新、担保方式的方式和信贷产品的创新。我国农村市场具有清晰的层次性,信贷需求多样化特征明显。既包括传统的农牧业经济,又包括非农产业和服务业。既有生产领域的需求,又有消费需求。而农村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满足不同需求方面仍存在很大的差距。这是因为这些机构的信贷模式大多采取了商业银行的信贷模式,对借款者的资格要求苛刻。农村信贷需求者无法满足金融机构对担保、抵押物的要求,这已成为影响信贷供给的障碍。信贷模式的创新要能够打破传统银行的客户识别方式,可通过担保替代,农户现金流分析和农户信用评分等方式评估农户的信贷资格。信用贷款应成为农村金融的主流产品。信贷产品多样化可以满足不同农户的信贷需求,同时也可以大大增加市场的有效信贷供给。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第五篇:如何改善农村金融环境

如何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的建议

目前,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渠道,但现在经营活动存在着明显的地域限制,近年来随着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的不断增加与创新,使农村金融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仍然存在金融产品少、金融服务方式单

一、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和农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的突出问题。

目前,农村金融服务手段还比较落后,创新能力不足,缺乏改革和创新的内在活力,如现在我联社主要还是以传统的存、贷、汇为主,信贷期限、品种和方式还不能适应和满足各类农村经济主体的需要。中间业务也仅仅局限在代理保险、结算、代发工资等简单的业务范畴内。再加上由于农村金融服务品种单一,因此,也造成创新支农产品的动力不足,无法满足农村金融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为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明确支持重点加大支农支牧力度

把握地方经济实际,围绕当地政府的产业布局和特色农业经济板块,明确信贷投向、投量,加大支农支牧投放力度,坚持立足农村、服务三农的服务定位,要更多关注和满足具有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的农产品产业带、主导产业生产基地建设的资金需求,提高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综合服务水平,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和小城镇建设;支持自然人农户生产经营;支持生态、高效、现代农业;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开展创新金融产品

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突出农村信用社资源优势,围绕服务“三农”、服务社区和服务小微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金融企业,通过差异化的产品、优质化的服务、多元化的渠道及现代化的手段为“三农”提供更全面、更快捷、更有价值的金融服务,既是全面改进和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解决城乡统筹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等问题,又能缓解新形势下农村和农民贷款难、促进城乡公共金融服务均等化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手段,也是农村信用社焕发生命活力,加强信贷结构调整,增强综合竞争能力、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现实要求。

三、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环境

一是建立与地方政府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加强互动;二是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村金融服务载体;三是提供小额贷款便捷服务;四是是传导金融信息服务,建立农村信息传输平台,畅通资金、技术;五是畅通农村结算渠道,积极推进农村服务电子化、信息化和规范化,优化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短信银行功能,研发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掌上银行;七是提供特色金融服务,开展“送资金、送技术”下乡活动,引导农村能人争做创业先锋。

四、构建农户信用体系完善农村信用制度

立法是构建农户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不仅要靠道义的劝说,更要靠法律的规范,要为形成健康的农户信用体系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一是尽快出台关于征信数据开放和信息数据使用规范的法律,明确规定开放的各类信用数据,确定开放标准,对不真实数据提供者要设置严惩条款,使信用数据得以正常传播和使用。彻底改变现 有信用信息资源利用效率难以提高的局面。

二是进一步完善我国民法及有关法律中关于债权保护的法律规定,及对失信行为的惩戒标准和措施。以确保信用关系中债权人的权益不受侵犯。

三是规定各类信用参与主体的标准、条件和规则等,改变目前政出多门、管理混乱、监管缺乏的状况,同时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和市场退出机制,健全行业自律组织,提高监管效率。以此来促进信用活动的有序进行。

四是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对农户信用体系建设起到指导作用。治理和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大力推动和有效监督。才能对不守信用的农户依法进行惩治,解决“赢了官司讨不来钱”问题,坚决打击逃废信用社债务行为。加强机构间横向联合,为农户信息共享提供协调自律机制。

五是全力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建立信用文化的长效机制 构建农户信用体系,必须以道德为支撑,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县、乡、村各级组织要积极配合,做好对农户的宣传工作,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关于诚信的宣传教育,普及信用知识,使广大农户树立诚信方面的道德意识,重视他人和社会对自身信誉的评价,增强对失信行为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努力在全社会树立起“以讲信用为荣,不讲信用为耻”的社会意识。

下载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金融服务答记者问

    “一行三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全面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 式创新答记者问字号 大 中 小文章来源:金融市场司 2010-07-28 17:01:00 关闭窗口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

    深化南宁市农村金融改革

    深化南宁市农村金融改革 周 娟 随着南宁市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发展逐渐向规模化、现代化、产业化转变,对资金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尽管近年来,南宁市在农村金融改革方面取得......

    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深入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 张健华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持服务“三农”的重要力量。农村金融的改革探索始......

    农村金融服务调查问卷

    农户调查问卷 一、基本情况 1、您的住址定西市县(区) 2、您家家庭人数人,外出打工人数 人 3、您家的主要经济来源:①种植业 ②畜牧业 ③养殖业 ④工资收入 ⑤个体经营 ⑥打工 ⑦......

    农村金融服务市场调查报告

    关于加强和改进农村金融服务 状况的调研一、主题简介 为了解当地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和农户对农村金 融机构创新服务的要求,掌握农村金融服务机构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农村金融服务营销策略

    浅论新形式下农村金融服务营销策略 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金融业面临的竞争空前激烈,作为农村金融服务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承载着服务“三......

    对改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的思考(定稿)

    今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为今后一段时间的农村金融改革,指明了方向。笔者认为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是一项系统复杂工程,首先要分清什么是制约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矛盾,抓住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