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八个问题车间管理必须面对
八个问题:车间管理必须面对
柳州长虹机器制造公司
叶何文
竞争优势的获得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车间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在市场中的整体竞争力。因企业车间在传统管理上存在许多不足,面对愈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在市场中生存、发展和保持一种持续的竞争优势,粗放的车间管理已严重不适合企业生存的迫切需要,如下几个问题车间管理必须面对。
1、车间利益跟职工利益紧密捆绑
企业的利益建立在车间利益的基础之上,而车间利益又无一例外地建立在职工利益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广大职工利益是车间利益之本,是企业利益之源泉。如职工利益得不到有力的保障,车间和企业的长远利益也将得不到应有的支持。车间作为企业产品技术物化的单位,直接创造价值的场所,有赖于职工辛勤和创造性的劳动,在企业给予车间一定利益的基础上,车间必须认真考虑职工的所得利益,以保持和发展车间的集体利益。两者利益如何紧密相连,确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了,然而也有一些做法可供思考。首先,企业为车间设计、实施合理的薪酬体系,激励职工获取成就感。考虑到企业车间的生产特点,分清哪些作业是创造价值的,哪些作业是不创造价值的,准确掌握企业车间的成本结构,据此并结合周边环境人力供需确定各个岗位的薪酬或计酬体现方法,符合供需关系的价值规律,完善不仅能激励职工努力工作,也能留住核心职工的工资分配。第二,制定与工作相关的可操作的职工奖惩条例,关键是一视同仁,公平合理。第三,车间管理层的收入应该与车间业绩直接挂钩,职工的收入与其业绩直接挂钩,体现现代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第四,以车间制度的形式确保职工的利益如约兑现,行政一把手负责实施,同时请企业工会参与监督。第五,以带薪培训或免费旅游等形式奖励大家公认的、有特别贡献的职工,设法在车间利润许可下激励职工工作的积极性。
2、车间内、外工作环境营造
车间的健康发展,需要营造好两个环境:车间内部工作环境和车间外部生存环境。有关研究表明,车间效益的90%来自车间的组织环境。创造一个灵活、有责任心的组织来完成这项任务是非常迫切的。对内依靠职工设法创造一个顺畅的、好的工作环境(合理的分配制度、和谐的人际工作关系等,下文继续论述)和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引导全体职工为目标奋斗,及时完成任务;车间外部生存环境主要指本企业上层主管领导、主管部门和周围友邻车间或企业外部协作单位等。车间负责人除了平时和协作单位就工作问题进行良好沟通外,还务必口头或以书面形式定期主动向主管领导和部门汇报车间工作情况,相互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就一些涉及车间工作关键的问题、信息进行坦诚地交换意见,接受上级指导,并且和上司、主管部门领导一道寻求克服所遇困难的良好方案,获得应有的支持和帮助,使本车间职工工作任务饱满,尽力改善车间生存环境,目的在于加快车间发展 的同时促进了企业的成长。
3、车间核心能力的形成、发展
车间核心能力是营造车间内部工作环境方面的关键问题。车间在企业里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长处,如何培育本车间的核心能力并发展这种核心能力,以配合本企业发展整体核心竞争力,在当今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车间有责任且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这也是市场对车间管理提出的挑战。一般地理解,核心能力是指在原有专长基础上发扬长处和克服弱点,但这是不够的,因为竞争对手也很容易做到这点,我们必须从新的角度来考察和研究这个问题。核心能力是有形和无形资源的结合体,是一种制度化的相互依存、创新和实战的知识体系,它包含了一系列的经验和知识。
通常有形资源表现为车间的人力资源、生产设备、制造工艺和工作环境,无形资源表现为人员工作素质、车间文化、车间制度、经验知识、知识管理和车间信誉等,所以培育和发展车间的核心能力,主要从有形和无形两方面着手,抓住关键问题带动辅助问题的解决。第一,分析掌握本车间生产能力特点并从抓核心业务的发展开始,精心策划,以制度的形式保持各项相关工作能持续性地开展、深入。第二,加强车间工艺钻研、攻关和一线人员操作技能的训练提高等基础工作。有计划地安排有关进行核心业务工作经验交流、知识讲座和工艺探讨,使有用的隐性经验、知识为大家共享、继承和发展,并定期进行职业技能竞赛,选拔优秀人员。第三,以制度的形式确保经验或知识传授人的长远利益,解决现代市场经济之下的个人技术封锁、保守和不愿进行沟通,以此维护个人在车间或公司的经济利益和技术地位的问题。第四,培育车间人员的团队合作精神。下决心一点一滴地改善工作环境,关心职工生活,在职工中倡导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提高车间的凝聚力,逐步形成有本车间特色的核心能力,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4、车间管理的规范化
车间是否实行了规范化的制度管理,是衡量一个车间的管理是否有战斗力、能否有持续性和高效的条件之一。车间其它一系列活动、工作的进行和发展,都有赖于扎实的、可延续的基础管理工作来保障,不应由于更换车间负责人而又实行另一套带有个性化的做法。不管车间特色如何,其基本管理是不变的,需要用制度确定下来,形成大家的共识。没有做到这一点,从长远来看,车间的管理是不稳定的,基本在低水平上徘徊,难上新的台阶,其一般表现为车间制度不完善,任务时常难按时完成,出问题难找到原因,经常推委、扯皮。市场经济呼唤规范运作的车间管理,而不是只停留在纸面上的文件夹里的东西。
5、车间业绩、职工绩效评估
车间对自身半年或一年来的业绩如果不能进行科学的评估,就很难准确找到关键的问题在哪,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难掌握好,仅凭一些不完全的数据和经验或感觉处理工作,造成车间工作发展缓慢,过着依然如旧的日子。
车间职工绩效评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根据有关报道,外企或合资企业都具备完 善的职工绩效评估系统,定期(每季度、半年或一年按工作性质定)采取面对面和辅助其它形式对职工进行绩效评估,主要是肯定成绩发扬长处,帮助找出和改正存在的不足,并且定计划限期改正。从中既可以发现人才,培育企业后备力量,也可解决“会做的不如会说”的常见不合理现象。在职工业绩评估上,确实体现对企业和全体职工负责的态度,车间既不能手短也不能手软。宣传到位、公平合理,职工是支持的,事情总可以做好。
6、知人善任
应该要有“责任永远大于权力”的观念。很多人一开始就问“我有什么权力?我能得到什么?”接着才问“我该做什么?”这样的人,车间不应委任其有任何管理的职责。相反,具有“责任永远大于权力”的观念,并落实到工作态度上,正直与诚实,以主动的精神去承担工作责任和关心车间的发展,工作刻苦、努力,团结合作,乐意为大家服务,这样的职工,车间应加强培养、放手使用,可委以重任,尤其在车间计调室人员选聘方面显得更为突出、重要。
7、生产的敏捷性
迅速及时完成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是车间的基本职责,这方面每个车间都进行过不同层次的研究,实施效果多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各种各样,但如果解决了上述的几个问题,基本上生产任务的及时完成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加上车间计调室人员对任务的正确分解,运用一些有效算法进行合理的作业排序和调度,并组织落实到班组,勤于管理,生产任务的快速完成是不难的。另外,生产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减少管理层次,赋予计调室人员足够的管理责权,释放职工能量,是提高车间生产敏捷性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8、知识管理与车间工作文化
车间文化是车间长期以来在工作中积淀下来的优良的传统和为大家共识的做法,是车间管理的一种提升。良好的工作文化也是知识管理的成果,知识管理的关键是组织学习,它是车间核心能力生成、发展和更新的活的源泉。在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今,车间研究和进行知识管理方面的工作,跟踪本行业技术发展动态,承传车间优良技术、经验和业务知识,组织学习政治思想、先进文化、专业知识和特殊技能等,营造比别人学得更快的车间内部环境,开发引导青年人迅速成长,为企业车间不断造就、提供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和后备力量,是使企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基本做法。
以上车间管理八个方面的问题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是企业最基本的管理,抛砖引玉和大家共同探讨,使管理向前迈步,以期满足让职工每天能吃好睡得香的想法。也就是企业、车间最终全心意地把职工放在心上,同时职工心里也会想着车间、企业,惦记着企业的前景,这样我们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企业才能不断发展。
2001/9/20 3
第二篇:美国移民申请人必须明白的八个问题
浙江侨外移民 www.qiaowai.net
移民申请人必须明白的八个问题
1、是不是每个家庭都适合移民? 每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同,对同一事物思考的角度也会差异迥然。自从业以来,我始终坚信移民无小事,细节决定成败,因为移民事关人生命运和家庭幸福安康,并非每个家庭都适合移民。移民不是普通生意,是“良心活”。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投资移民申请人自身并不明确移民的目标,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我在此郑重建议所有投资移民申请人都要树立科学、客观的移民态度,理性分析移民行为。
2、什么时候办理移民最好? 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答案,因为每个家庭情况不同。但从移民政策和移民成本的角度看,移民办理越早越好。无论是为了孩子上学,国外生活,或者事业发展,移民解决了身份问题。根据目前情况看,加拿大身份对于孩子回国读书或者大人继续在国内发展,都有很大帮忙。
3、办理周期有多长?移民中介可否帮助插队? 几乎所有投资移民客户都会问到这个问题,但是我很遗憾的告诉大家,任何一家移民中介公司都无法决定移民办理周期,或者插队提前处理。移民办理周期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申请前后顺序,文件齐全程度和申请人自身条件等。加拿大移民与难民署定期更新移民办理周期,供各类移民或签证申请人参考,告诉大家目前的申请进度。移民中介的作用在于:1,通过自身的经验,为申请人提供个性化的移民方案,提供申请成功率;这一点非常非常之重要,因为我接过案子中,有一些申请人条件非常之好,但是由于某些移民公司错误的方案设计,最终导致申请失败。教训很沉重。2,通过优化移民方案,提前准备材料,和提供尽可能全面、客观的资料,从而缩短办理周期;3,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协助客户安家落户。所以,投资移民一定要找一家专业、权威、资深、负责的移民公司。
4、办理移民需要多少费用? 这个问题也没有统一答案。通常情况下,移民费用包括三大部分:
1、移民中介代理费,目前行业规定是5万人民币,现实中也大同小异,当然不排除一些小移民公司的低价竞争;
2、官方收费,比如投资款,申请费,体检费,登陆费,公证翻译费等,这些费用都是明码标价的,非常客观;
3、财务审计和房产评估费,如果申请人委托中介公司办理以上业务,可能会有所出入,因为每家公司的合作机构不同,一般权威的审计或评估公司费用会高一些,但是也比市场价格低,除非客户有自己的渠道。每个客户的总费用取决于申请材料的多寡,但一般在10万人民币左右。建议客户在选择移民机构前,明确每个移民收费项目的基准,最后根据文件数量即可估计总费用。小提示:一分钱一分货,建议投资移民考虑的重点在个案移民能否成功,不应过于关注费用,规范的移民公司收费都很透明。
5、移民公司的客户数量和成功率
坦白地讲,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对申请人没有任何意义。任何一家移民公司都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案子,问题在于个案申请是否成功。因为移民公司可以允许失败,但是申请人不可以,只有零和100两种选择。某些追求规模化经营的移民公司,在全国各地建立分公司,客户数量相对多一些,结果导致文案操作流水化,方案设计粗糙,忽视移民细节问题,结果造成条件优秀的客户申请失败。一家负责任的移民公司不会对客户做出百分百成功的承诺,但会为客户提供客观、科学的分析,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根据现行移民法,永久居民必须在身份有效期内五年中累计住满730天。很多客户担心这个问题。在此,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原因有二:1,时间会解决一切,这是邓小平同志的观点;居住问题是移民申请五六年后才需要考虑的问题,申请前就考虑为时尚早;2,移民法已经提供了几种解决方案,只要依法办事,身份绝对不会丢;3,任何行为都有成本,包括机会成本、经济成本、时间成本等;如果申请人认同移民值得办理,就应该具有做出某种牺牲的准备,包括心理和物质准备。为了孩子或自己的心愿,父母做出一点牺牲难道不值得吗?可怜天下父母心,不就是要表达这个意思吗?
7、投资12万加币能商量吗? 答案是不能商量。从法律上讲,加拿大政府要求投资移民申请人成功后,必须通过合法的加拿大金融机构投资40万加币,五年后加拿大政府无息还本。现实中,投资移民申请人出于机会成本、汇率和企业经营等方面考虑,不愿意占用这么多资金。因此,加拿大金融机构衍生出一种贷款投资方式,即一次性投资12万加币,而且成为加拿大金融行业的标准。某些投资移民从一些渠道获知,有些移民公司可以优惠低于12万加币。对此移民公司的行为,我不便做出评论。我要告诉申请人的是,这些移民行业的游戏规则,自1986年投资移民项目诞生以来,大家都是如此操作。事实证明,一些移民公司违反游戏规则,但是公司下场非常悲惨,无一不是入不敷出,最后关门大吉。在商言商,还请广大投资移民申请人谅解。
8、怎么选择移民公司? 这个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为自身其中,所以不便过多评价,更多应该由申请人自己体会。换位思考,如果我个人选择移民公司的话,一、一定选择一家资深的公司,成立时间长至少说明这家公司运营相对稳定,短期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
二、考查企业经营模式,由于移民审核是个案审理,所以规模化经营的公司要谨慎选择,三思而行;
三、咨询顾问的品格和素质,《易·系辞上》:“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老板的素质决定了企业的经营风格,也决定了员工的工作作风;
四、老板的人品和业务素质,以及公司架构,有些移民公司老板只投资,不负责具体经营,自己不懂业务,风险在于一旦实际操作人离职,老板可能无法收拾局面;
五、公司的规模和知名度,一定的规模决定了企业的经营能力,良好的知名度说明优秀的公司一定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包括业内和业外客户的认同。
第三篇:中国烟草必须面对的五个问题
中国烟草必须面对的五个问题
来源:重庆市烟草专卖局(公司)
作者:皮屹峰
日期:2012-04-05
浏览次数:288
内容提要:本文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中国烟草业必须面对的问题,经济地位下降、宏观经济影响、控烟履约实施、消费意识回归、政策红利减弱等都需要烟草业研究和应对。
在“2011环球企业家高峰论坛”上民生银行行长洪崎直言,“银行利润那么高,有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这番话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关于银行业垄断经营的批评声络绎不绝。据统计,2011年国内银行业实现利润10412亿元,人均实现利润50万元,平均每天赚得约28.5亿元。
相比银行业的骄人成绩,烟草业毫不逊色。2012年两会期间,关于烟草业“暴利暴税”的评论再度引人瞩目。自2003年工商分开以来,烟草业迎来了迅猛发展的黄金十年。2000年行业税利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96亿元;2004年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132亿元;2006年接近3000亿元;2008年达到4500亿元;2011年则达到空前的7530亿元,直接贡献财政6000亿元。
但烟草行业的高歌猛进并不能掩盖一些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论早晚总归要出现,不容逃避,需要行业上下加以研究和应对。
问题一:经济占比的持续下滑。
当烟草行业实现税利几百个亿时,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例大约是10%左右。2004年行业实现税利2132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 8.1%;2005年行业税利2494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7.9%;2006年行业税利2963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7.6%;2008年行业税利 4500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7.5%;2011年行业税利7530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7.27%。这组数字显示:当烟草行业实现税利大幅度增长的时候,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却略微下降。烟草经济占比下滑的趋势已经形成,目前看不到拐点的出现。
中国烟草虽然经历了黄金十年,但全国的经济发展却更加强劲。国人经历了有史以来经济发展最快的十年;走过了民营经济发展最猛的十年;看到了金融体制迅速健全完善的十年……现在的经济社会是万船竞发,百舸争流。大型央企发展壮大,民营企业高歌猛进,微型企业得到政府和社会前所未有的重视,新企业、新产业、新产品、新服务如雨后春笋,不断破土而出。从身在行业、心系行业的角度出发,难免对烟草的前景和未来担忧。如果一个行业的税利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下降到较低的比例,这个行业也就难以引起政府更大的重视了。烟草经济地位的下滑不一定意味着专卖制度的动摇,但要获得更多的政府支持、部门协作、社会包容、公众理解几无可能,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风光已不复存在。
问题二:宏观经济的滞后影响。
近期,包括世行、亚开行、瑞银、花旗等在内的多个国际机构都下调了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综合这些预测报告发现,多数机构给出的预测结果为8.8%左右,联合国的“悲观预测方案”为7.8%,“两会”上政府报告提出7.5%的目标。中国经济放缓已成共识,主要有以下三大因素:一是全球经济下行,尤其是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美国和欧洲经济恶化,进口需求减弱;二是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与房地产价格下行,市场风险加大;三是未来物价上升或货币贬值、外资大规模流出等因素,将使中国经济产生下行风险。
中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对不同产业都将带来直接或间接影响。大多数行业的周期性与整个经济的周期性相一致,如汽车、家电、医药、地产、有色金属等。这些行业要么需求明显下降、要么成本大幅上升、要么政策严厉调控,有的甚至兼而有之。对于食品饮料、社会服务等行业,由于具有刚性需求的特征,宏观经济的影响在程度上会小一些,在时间上会有一段时差。但滞后的经济影响由于来得隐蔽可能让人措手不及,由于不可预见可能让人更无法把握。
烟草黄金十年在经济运行的结果上体现为税利大幅攀升,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则体现为卷烟销量和结构的双提升。2011年行业税利是2003年的 4.46倍,销售卷烟4825.2万箱,同比2003年增长34.2%,商业平均单箱销售额20929元,同比2003年也大幅度增长。同时,2011中国GDP是2003年的4.04倍。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卷烟销售总量和单箱结构是否能够持续快速提升需要进一步观察,烟草经济增长是否能够走出独立行情需要重新做出判断,但增速的拐点应该出现在不远的将来。据笔者得知,国内部分烟草商业企业已经调低了卷烟销售总量的目标增长值。
问题三:控烟浪潮的步步紧逼。
中国政府在2003年签署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这个公约于2006年2月正式在国内生效。中国“控烟”工作逐步展开,烟草广告大幅度压缩,烟草赞助屡屡受拒。但不得不承认,“控烟”进展比较缓慢,“控烟”效果令人尴尬。中国在2008年的南非德班国际控烟大会上被授予“脏烟灰缸奖”;烟盒警示标志被批不明显;烟草院士遭受广泛质疑;降焦减害受到误读,烟草增税再次提起。烟草人士都能够感受到,世卫组织、社会舆论普遍认为国内目前的“控烟”工作与《框架公约》的要求有明显的差距。而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对履约的态度一向鲜明,对履约的承诺一字千金,对履约的未来却无法想象。
世界卫生组织对控烟要求的范围已经越来越宽泛。谈到“控烟”,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对吸烟的范围进行限制,世卫组织明确要求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执行100%的无烟环境标准。但很多人则没有想到世卫组织也对烟叶种植进行限制,其理由是种烟时大量使用杀虫剂会影响健康,身体接触烟叶会引发烟碱中毒,使人头晕、呕吐等。甚至有控烟组织宣称:种烟和吸烟一样,对人体健康有害。
国外控烟措施越来越严格,越来越具体,美国将吸烟镜头纳入电影定级标准,法国授予警察禁烟法令执行权。正如一句控烟广告语说的:你有抽烟的自由但不能自由的抽烟。再看国内,卫生部修订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并于2011年五月正式实施。很多城市都在创建卫生城市的过程中提出了控烟,北京市已在餐饮行业开展了控烟行动;上海市于颁布的《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中最对禁烟场所单位的法律责任作了明确规定;广州市的《控制吸烟条例》把公共场所的控烟制度提升到法律地位。
控烟浪潮的步步紧逼,使烟草的生存环境受到挤压,销量增长受到制约甚至下降;而“有害健康”作为烟草的先天缺陷,使烟草的发展势头受到束缚。尽管通过科技创新,烟草危害已经降至很低;尽管很多寿星手不离烟;尽管吸烟可能有助于防止“非典”;尽管烟草为国家缴纳了高额税利;尽管烟草满足了广大烟民的生理需求;尽管烟草为社会做了大量慈善……但这些仍然无法抹除烟草立足社会、面对公众的负面形象。我们可以不直面甚至不承认烟草危害,我们可以强调烟草功大于过,但不能否认公众对吸烟有害健康的共识。仅此一点,就让我们烟草凡事都无法理直气壮:降焦减害被误读为伪科学,烟草慈善被认为源于垄断暴利,建设希望小学被批打烟草广告……
问题四:消费意识的理性回归。
微观经济学按照需求弹性的差异将商品分为奢侈品和必需品。奢侈品需求不稳定弹性大,必需品需求稳定弹性小。分析卷烟消费市场,其实也可以将卷烟分为奢侈品和必需品。用以自身吸食满足生理需求的就是必需品,用于身份或炫耀消费的则是奢侈品。南京天价烟局长吸食的“九五至尊南京”(1200元/ 条)、清华校庆特供烟黄鹤楼(1万元/条)、陕西榆林天价黄鹤楼(3800元/条)都可以纳入奢侈品的范畴。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如果卷烟分为必需品和奢侈品的话,那么就分别对应生理上的需求和尊重的需求(或自我实现的需求)。吸食卷烟作为“生理需求”很容易理解,但作为“尊重的需求”或“自我实现的需求”就很难想象。身份消费和炫耀性消费,不论是从经济学上还是从美学上都不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情。在国外,卷烟消费基本上出于满足自身的生理需求。因此,国内的卷烟消费迟早将回归正常的生理需求,作为社交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表征符号将逐步减弱直至消失。
卷烟消费市场中很大一块是人情消费和送礼消费。但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文明程度的提高,送礼方式将发生转变,送礼送健康,这是在吸烟有害健康的共识下文明的进步。
两会期间,茅台集团的日子不太好过。有人大代表提案“三公消费禁喝茅台”,茅台总经理刘自力以“不喝茅台,难道喝拉菲”回应。三公消费一直是万众瞩目的焦点,公款消费抬高了茅台酒价格,公款旅游扭曲了三亚消费市场,公款招待支撑了高档酒楼,公车制度甚至招惹了国际纠纷。随着社会进步、政府反腐,公款消费将得到监督和抑制。公款消费能力减弱对于茅台不是好消息,烟草市场肯定有牵连,卷烟消费结构恐怕受到影响。
“吸烟有害健康”已成为社会共识,无论什么科室的医生总会对患者进行劝诫:戒烟戒酒戒辛辣。基于此,消费者自身消费意愿将或多或少减弱,吸食量会逐步减少,必将影响烟草的终端销售量。
问题五:政策红利的逐步消退。
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随着人们对政策的理解与认同,以及政策本身的自我完善,进入了正常状态,功能逐步发挥并达到最佳状态。这就是政策红利。中国经济30年来高速增长的奇迹除了人口红利因素外,政策红利功不可没。新生的市场经济制度使市场资源配置日趋合理,同时解放了人们的产业精神,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2003年以前的中国烟草业基本上以企业自主发展为主,2003年以后则步入了以政策引导为主的发展轨道。一系列宏观调控甚至是政策直接干预深刻影响着每一户烟草企业。工商分开,释放工商企业活力,工商企业有了共同做大品牌、做大市场的共识和利益基础;内部整顿规范,烟草经济秩序得到根本性改变,资源配置大幅度提高;专卖打假打私,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保证了卷烟销量的持续攀升;科技创新,逐步提升烟草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些政策极大挖掘了烟草业的后发优势,推动了烟草业的迅猛发展。
随着政策实施后主客观条件的变化,政策开始老化,效率逐步降低,这就是政策红利的减退或消失。这个时候需要调整、修改已有政策,或者重新制定新政策。中国经济依靠政府强化行政管制和大量投入资源实现的经济增长已经显现出不可长期维持的表象,政策红利的消失殆尽是迟早的事情。中国烟草目前的政策是否能够支撑烟草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不可预见。政策红利的消退将使烟草业回归合理的发展水平。
第四篇:公司生产经营八个必须(范文模版)
附件
长庆油田分公司生产经营八个必须
为进一步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防控法律风险,确保公司生产经营合法合规,制定本规定。
一、公司员工必须遵法守法;
二、规章制度必须合规审查;
三、三重一大必须法律论证;
四、生产经营必须证照齐全;
五、选商准入必须招标投标;
六、施工服务必须先签合同;
七、合资合作必须合法合规;
八、资产处置必须依规审批。
违反上述规定,给予通报批评;造成重大损失的,按公司相关规定从严处理。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HR必须掌握的八个用工实务问题
HR必须掌握的八个用工实务问题
HR最易犯的几个错误
一、以为经济补偿金就是N+1;
二、以为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经济补偿更高;
三、以为解除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比固定期限合同难;
四、以为女职工“三期”内就不能解雇;
五、以为加班都可以以补休代替加班工资;
六、以为经济补偿最多12个月。
并非所有规章制度都需履行民主程序
HR都知道,规章制度制定、修改需经民主程序,否则可能不会被裁判机关采纳。但并非所有规章制度都需履行民主程序,只有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需履行上述程序,与劳动者切身利益无关的制度可不履行上述程序。
HR须知的服务期法律要点
1、用人单位只有提供专项费用,对员工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才可约定服务期;
2、服务期可长于劳动合同期限,劳动合同到期时,自动续延,除非另有特别约定;
3、培训费需有支付凭据,否则发生争议时会限于不利;
4、公司解雇员工,员工不一定免付违约金,员工提前离职,不一定需付违约金;
5、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应分摊的培训费。
加班费几个实操问题
1、平日8小时外及法定节假日加班不能以补休代替加班费;
2、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可不支付加班费(个别地方法规规定法定节假日除外);
3、司法实践中多数地区对追索超过2年的加班费如员工无证据一般不予支持;
4、电子考勤记录无员工签名且无其他证据印证法院一般不采信。
医疗期等于治疗期吗医疗期与治疗期在期间上有重合现象,但不是医学上的治疗期概念。劳动法中的医疗期实际上可以理解为一种“保护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治疗期是不确定的,和病情直接相关,而医疗期是固定的,由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决定。不享受年休假的情形以下情形,员工不享受当的年休假:
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
不扣工资的(扣了工资的仍可享受);
3、累计工作满1-10年,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4、累计工作满10-20年,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员工过错造成公司损失需全赔吗员工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造成单位损失,单位可以在解除劳动合同时要求员工一次性赔偿。但赔偿数额实践中一般法院会根据员工的过错程度、造成损失的大小等具体情况酌情进行确定,基于企业也需承担经营风险的考虑,基本上不会判决员工全额赔偿。注意:如员工尚在职的,可从工资中扣除,但扣除数不得超过月工资20%。
员工中途离职可主张年终奖吗实践中处理不一,从公平角度考虑,应当按比例发放。如深圳市员工工资支付条例就明确规定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时,员工月度奖、季度奖、年终奖等支付周期未满的工资,按照员工实际工作时间折算计发。当然,前提是员工能够证明存在年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