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必须面对的七个问题之七如何管理流程(样例5)

时间:2019-05-14 05:16: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小企业必须面对的七个问题之七如何管理流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小企业必须面对的七个问题之七如何管理流程》。

第一篇:中小企业必须面对的七个问题之七如何管理流程

济南汉维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中小企业老板必须面对的七个问题——

7、如何管理流程

“流程”,我们每个人都说,也都参与过,那到底流程是什么呢?从最权威的《牛津字典》里得到的解释,流程是指一个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行动,这些行动以确定的方式发生或执行,导致特定结果的实现。国际标准化组织ISO9000认证对流程的定义是:流程是一种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和想些作用的活动。在实际的管理中,对于流程有很多种解释,概述起来即管理行动的路线,包括做事情的顺序、内容、方法和标准。

流程是个普遍现象,它不仅存在于企业管理中,更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是中小企业迈向大型企业的必经之路。你重视或不重视是一回事,管理得好不好是一回事,但没有人能够否认流程的客观存在。流程就在我们的身边,如开会排座次、发言分先后、采购要询价、付款要预算、发货要计划、处罚要调查……企业不分大小,流程无处存在,至于你的企业流程简洁与否、效率高低如何则取决于管理水平好坏。

流程管理之于企业管理就像高速公路之于城市乡村一样,高速公路可以提高行车速度,不论城市、乡村,都可以修高速公路;流程管理可以提高企业效率,不论大企业、小企业,都可以实施流程管理。企业流程管理就是对涉及多个部门

济南汉维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或多个岗位的工作衔接与责任岗位进行准确界定。人们囿于传统的观念,忽视流程的存在,忽视流程管理的作用,完全是认识不到位所致。所谓“观念一变,海阔天空”,用诸企业流程管理上是再合适不过了。流程管理的鼻祖迈克尔·哈默说“产生价值的是流程而不是部门”。人们只有首先认识到流程的存在,才有可能进一步管理流程。因此,人们常说的向管理要效益,实际上就是向流程要效益。

很多企业虽然已经开始进行流程管理,由于刚刚起步不可避免的存在些一些问题:

1、主体不清。责任意识、流程意识虽然建立了,但落实不足;流程和业务有脱节;有时,流程成为部门之间推卸责任的借口。

2、流程过细。大多数流程过细,没有分级概念,不利于监控和维护;过细的同时又不能穷举,描述过粗,不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3、审批繁琐。环节多,时间长,反应速度较慢,不利于企业竞争力提高。

4、推动不足。推动力量单一,主要来自于流程管理部门;流程接口人不稳定,对流程管理理念、方法、工具等缺少系统培训等等。

企业发展需要效益,既然流程能产生效益,那我们就要向流程要效益,就是对流程进行优化或重组,减少可有可无的环节、砍掉没有价值的活动,让企业所有活动所有成员指向企业价值增值的领域、指向企业价值增值的目标。当企业所有成员都自觉地从时间、成本、效益诸方面考虑工作上的投入、考虑上下环节的衔接、考虑活动的最终目的达成,这时候,我们可以说,人是主动的,流程是活的,企业组织的运行变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各岗位间如高速运转的齿轮,紧密相连而又互相配合。高效益的企业也就是流程高效的企业。

企业不分大小,都需要流程管理,都可以实施流程管理,也都有必要进行流程优化。尤其是中小企业,改变你对流程管理的错误认识,你的企业就会有巨大的改善空间。但流程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想实现对企业流程的科学管理,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领导全面支持。作为一个系统的改革,一把手的亲自参与必不可少,是“一把手”工程。体现改革愿望以及促进过程推动;只有领导人有主动变革的决心和意愿,流程管理的成功才有保证。流程管理需要有组织的调整作支撑,而组

济南汉维联合科技有限公司

织的调整会涉及很多人的利益,领导人的决心和意志将是推动流程重组的原动力。如果企业的领导人有为难情绪,再好的流程没有人执行也得不到任何效果。

2、持之以恒的培训,包括管理思想和管理团队的培训,一把手的改革思想逐层传递到员工?真正的改革执行者,使全体员工统一思路,保持一致行动;

3、广泛参与。所有受实施影响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都应该参与到项目之中。充分的沟通和培训是确保全员参与的手段与方法。这样保证项目获得所需要的资源,同时,也有利于在组织内部传播改革的思想;同时,员工是流程的最终执行者,员工的参与有助于及早适应和改进系统;

4、实施时考虑使用“试点-改进-推广”方法。流程管理不可能一步到位,要通过“试点-改进-推广”的多次循环,不断发现问题和作出改进。同时仔细选择试点部门,应该选择能够从流程管理中获益最大的部门作为第一批的实施部门;

5、选择一套科学合理适合本企业的流程管理工具软件,会让企业的工作效率事半功倍。

汉维企业微管理系统(Micro Management,简称MM)根据公司特点灵活定制流程,固化最佳工作方法,改变不良工作习惯,让工作有条有序,无需反复强调。

企业微管理系统MM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八个问题车间管理必须面对

八个问题:车间管理必须面对

柳州长虹机器制造公司

叶何文

竞争优势的获得是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车间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在市场中的整体竞争力。因企业车间在传统管理上存在许多不足,面对愈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在市场中生存、发展和保持一种持续的竞争优势,粗放的车间管理已严重不适合企业生存的迫切需要,如下几个问题车间管理必须面对。

1、车间利益跟职工利益紧密捆绑

企业的利益建立在车间利益的基础之上,而车间利益又无一例外地建立在职工利益基础之上。也就是说,广大职工利益是车间利益之本,是企业利益之源泉。如职工利益得不到有力的保障,车间和企业的长远利益也将得不到应有的支持。车间作为企业产品技术物化的单位,直接创造价值的场所,有赖于职工辛勤和创造性的劳动,在企业给予车间一定利益的基础上,车间必须认真考虑职工的所得利益,以保持和发展车间的集体利益。两者利益如何紧密相连,确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了,然而也有一些做法可供思考。首先,企业为车间设计、实施合理的薪酬体系,激励职工获取成就感。考虑到企业车间的生产特点,分清哪些作业是创造价值的,哪些作业是不创造价值的,准确掌握企业车间的成本结构,据此并结合周边环境人力供需确定各个岗位的薪酬或计酬体现方法,符合供需关系的价值规律,完善不仅能激励职工努力工作,也能留住核心职工的工资分配。第二,制定与工作相关的可操作的职工奖惩条例,关键是一视同仁,公平合理。第三,车间管理层的收入应该与车间业绩直接挂钩,职工的收入与其业绩直接挂钩,体现现代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第四,以车间制度的形式确保职工的利益如约兑现,行政一把手负责实施,同时请企业工会参与监督。第五,以带薪培训或免费旅游等形式奖励大家公认的、有特别贡献的职工,设法在车间利润许可下激励职工工作的积极性。

2、车间内、外工作环境营造

车间的健康发展,需要营造好两个环境:车间内部工作环境和车间外部生存环境。有关研究表明,车间效益的90%来自车间的组织环境。创造一个灵活、有责任心的组织来完成这项任务是非常迫切的。对内依靠职工设法创造一个顺畅的、好的工作环境(合理的分配制度、和谐的人际工作关系等,下文继续论述)和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引导全体职工为目标奋斗,及时完成任务;车间外部生存环境主要指本企业上层主管领导、主管部门和周围友邻车间或企业外部协作单位等。车间负责人除了平时和协作单位就工作问题进行良好沟通外,还务必口头或以书面形式定期主动向主管领导和部门汇报车间工作情况,相互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就一些涉及车间工作关键的问题、信息进行坦诚地交换意见,接受上级指导,并且和上司、主管部门领导一道寻求克服所遇困难的良好方案,获得应有的支持和帮助,使本车间职工工作任务饱满,尽力改善车间生存环境,目的在于加快车间发展 的同时促进了企业的成长。

3、车间核心能力的形成、发展

车间核心能力是营造车间内部工作环境方面的关键问题。车间在企业里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长处,如何培育本车间的核心能力并发展这种核心能力,以配合本企业发展整体核心竞争力,在当今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车间有责任且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这也是市场对车间管理提出的挑战。一般地理解,核心能力是指在原有专长基础上发扬长处和克服弱点,但这是不够的,因为竞争对手也很容易做到这点,我们必须从新的角度来考察和研究这个问题。核心能力是有形和无形资源的结合体,是一种制度化的相互依存、创新和实战的知识体系,它包含了一系列的经验和知识。

通常有形资源表现为车间的人力资源、生产设备、制造工艺和工作环境,无形资源表现为人员工作素质、车间文化、车间制度、经验知识、知识管理和车间信誉等,所以培育和发展车间的核心能力,主要从有形和无形两方面着手,抓住关键问题带动辅助问题的解决。第一,分析掌握本车间生产能力特点并从抓核心业务的发展开始,精心策划,以制度的形式保持各项相关工作能持续性地开展、深入。第二,加强车间工艺钻研、攻关和一线人员操作技能的训练提高等基础工作。有计划地安排有关进行核心业务工作经验交流、知识讲座和工艺探讨,使有用的隐性经验、知识为大家共享、继承和发展,并定期进行职业技能竞赛,选拔优秀人员。第三,以制度的形式确保经验或知识传授人的长远利益,解决现代市场经济之下的个人技术封锁、保守和不愿进行沟通,以此维护个人在车间或公司的经济利益和技术地位的问题。第四,培育车间人员的团队合作精神。下决心一点一滴地改善工作环境,关心职工生活,在职工中倡导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提高车间的凝聚力,逐步形成有本车间特色的核心能力,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4、车间管理的规范化

车间是否实行了规范化的制度管理,是衡量一个车间的管理是否有战斗力、能否有持续性和高效的条件之一。车间其它一系列活动、工作的进行和发展,都有赖于扎实的、可延续的基础管理工作来保障,不应由于更换车间负责人而又实行另一套带有个性化的做法。不管车间特色如何,其基本管理是不变的,需要用制度确定下来,形成大家的共识。没有做到这一点,从长远来看,车间的管理是不稳定的,基本在低水平上徘徊,难上新的台阶,其一般表现为车间制度不完善,任务时常难按时完成,出问题难找到原因,经常推委、扯皮。市场经济呼唤规范运作的车间管理,而不是只停留在纸面上的文件夹里的东西。

5、车间业绩、职工绩效评估

车间对自身半年或一年来的业绩如果不能进行科学的评估,就很难准确找到关键的问题在哪,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就难掌握好,仅凭一些不完全的数据和经验或感觉处理工作,造成车间工作发展缓慢,过着依然如旧的日子。

车间职工绩效评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根据有关报道,外企或合资企业都具备完 善的职工绩效评估系统,定期(每季度、半年或一年按工作性质定)采取面对面和辅助其它形式对职工进行绩效评估,主要是肯定成绩发扬长处,帮助找出和改正存在的不足,并且定计划限期改正。从中既可以发现人才,培育企业后备力量,也可解决“会做的不如会说”的常见不合理现象。在职工业绩评估上,确实体现对企业和全体职工负责的态度,车间既不能手短也不能手软。宣传到位、公平合理,职工是支持的,事情总可以做好。

6、知人善任

应该要有“责任永远大于权力”的观念。很多人一开始就问“我有什么权力?我能得到什么?”接着才问“我该做什么?”这样的人,车间不应委任其有任何管理的职责。相反,具有“责任永远大于权力”的观念,并落实到工作态度上,正直与诚实,以主动的精神去承担工作责任和关心车间的发展,工作刻苦、努力,团结合作,乐意为大家服务,这样的职工,车间应加强培养、放手使用,可委以重任,尤其在车间计调室人员选聘方面显得更为突出、重要。

7、生产的敏捷性

迅速及时完成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是车间的基本职责,这方面每个车间都进行过不同层次的研究,实施效果多不尽人意,究其原因各种各样,但如果解决了上述的几个问题,基本上生产任务的及时完成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加上车间计调室人员对任务的正确分解,运用一些有效算法进行合理的作业排序和调度,并组织落实到班组,勤于管理,生产任务的快速完成是不难的。另外,生产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减少管理层次,赋予计调室人员足够的管理责权,释放职工能量,是提高车间生产敏捷性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8、知识管理与车间工作文化

车间文化是车间长期以来在工作中积淀下来的优良的传统和为大家共识的做法,是车间管理的一种提升。良好的工作文化也是知识管理的成果,知识管理的关键是组织学习,它是车间核心能力生成、发展和更新的活的源泉。在知识经济不断发展的当今,车间研究和进行知识管理方面的工作,跟踪本行业技术发展动态,承传车间优良技术、经验和业务知识,组织学习政治思想、先进文化、专业知识和特殊技能等,营造比别人学得更快的车间内部环境,开发引导青年人迅速成长,为企业车间不断造就、提供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和后备力量,是使企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基本做法。

以上车间管理八个方面的问题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是企业最基本的管理,抛砖引玉和大家共同探讨,使管理向前迈步,以期满足让职工每天能吃好睡得香的想法。也就是企业、车间最终全心意地把职工放在心上,同时职工心里也会想着车间、企业,惦记着企业的前景,这样我们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企业才能不断发展。

2001/9/20 3

第三篇:中国烟草必须面对的五个问题

中国烟草必须面对的五个问题

来源:重庆市烟草专卖局(公司)

作者:皮屹峰

日期:2012-04-05

浏览次数:288

内容提要:本文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中国烟草业必须面对的问题,经济地位下降、宏观经济影响、控烟履约实施、消费意识回归、政策红利减弱等都需要烟草业研究和应对。

在“2011环球企业家高峰论坛”上民生银行行长洪崎直言,“银行利润那么高,有时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这番话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关于银行业垄断经营的批评声络绎不绝。据统计,2011年国内银行业实现利润10412亿元,人均实现利润50万元,平均每天赚得约28.5亿元。

相比银行业的骄人成绩,烟草业毫不逊色。2012年两会期间,关于烟草业“暴利暴税”的评论再度引人瞩目。自2003年工商分开以来,烟草业迎来了迅猛发展的黄金十年。2000年行业税利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96亿元;2004年突破2000亿元大关,达到2132亿元;2006年接近3000亿元;2008年达到4500亿元;2011年则达到空前的7530亿元,直接贡献财政6000亿元。

但烟草行业的高歌猛进并不能掩盖一些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论早晚总归要出现,不容逃避,需要行业上下加以研究和应对。

问题一:经济占比的持续下滑。

当烟草行业实现税利几百个亿时,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例大约是10%左右。2004年行业实现税利2132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 8.1%;2005年行业税利2494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7.9%;2006年行业税利2963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7.6%;2008年行业税利 4500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7.5%;2011年行业税利7530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7.27%。这组数字显示:当烟草行业实现税利大幅度增长的时候,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却略微下降。烟草经济占比下滑的趋势已经形成,目前看不到拐点的出现。

中国烟草虽然经历了黄金十年,但全国的经济发展却更加强劲。国人经历了有史以来经济发展最快的十年;走过了民营经济发展最猛的十年;看到了金融体制迅速健全完善的十年……现在的经济社会是万船竞发,百舸争流。大型央企发展壮大,民营企业高歌猛进,微型企业得到政府和社会前所未有的重视,新企业、新产业、新产品、新服务如雨后春笋,不断破土而出。从身在行业、心系行业的角度出发,难免对烟草的前景和未来担忧。如果一个行业的税利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下降到较低的比例,这个行业也就难以引起政府更大的重视了。烟草经济地位的下滑不一定意味着专卖制度的动摇,但要获得更多的政府支持、部门协作、社会包容、公众理解几无可能,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风光已不复存在。

问题二:宏观经济的滞后影响。

近期,包括世行、亚开行、瑞银、花旗等在内的多个国际机构都下调了2012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综合这些预测报告发现,多数机构给出的预测结果为8.8%左右,联合国的“悲观预测方案”为7.8%,“两会”上政府报告提出7.5%的目标。中国经济放缓已成共识,主要有以下三大因素:一是全球经济下行,尤其是中国主要贸易伙伴美国和欧洲经济恶化,进口需求减弱;二是中国房地产市场调控与房地产价格下行,市场风险加大;三是未来物价上升或货币贬值、外资大规模流出等因素,将使中国经济产生下行风险。

中国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对不同产业都将带来直接或间接影响。大多数行业的周期性与整个经济的周期性相一致,如汽车、家电、医药、地产、有色金属等。这些行业要么需求明显下降、要么成本大幅上升、要么政策严厉调控,有的甚至兼而有之。对于食品饮料、社会服务等行业,由于具有刚性需求的特征,宏观经济的影响在程度上会小一些,在时间上会有一段时差。但滞后的经济影响由于来得隐蔽可能让人措手不及,由于不可预见可能让人更无法把握。

烟草黄金十年在经济运行的结果上体现为税利大幅攀升,在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则体现为卷烟销量和结构的双提升。2011年行业税利是2003年的 4.46倍,销售卷烟4825.2万箱,同比2003年增长34.2%,商业平均单箱销售额20929元,同比2003年也大幅度增长。同时,2011中国GDP是2003年的4.04倍。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放缓,卷烟销售总量和单箱结构是否能够持续快速提升需要进一步观察,烟草经济增长是否能够走出独立行情需要重新做出判断,但增速的拐点应该出现在不远的将来。据笔者得知,国内部分烟草商业企业已经调低了卷烟销售总量的目标增长值。

问题三:控烟浪潮的步步紧逼。

中国政府在2003年签署了《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这个公约于2006年2月正式在国内生效。中国“控烟”工作逐步展开,烟草广告大幅度压缩,烟草赞助屡屡受拒。但不得不承认,“控烟”进展比较缓慢,“控烟”效果令人尴尬。中国在2008年的南非德班国际控烟大会上被授予“脏烟灰缸奖”;烟盒警示标志被批不明显;烟草院士遭受广泛质疑;降焦减害受到误读,烟草增税再次提起。烟草人士都能够感受到,世卫组织、社会舆论普遍认为国内目前的“控烟”工作与《框架公约》的要求有明显的差距。而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对履约的态度一向鲜明,对履约的承诺一字千金,对履约的未来却无法想象。

世界卫生组织对控烟要求的范围已经越来越宽泛。谈到“控烟”,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对吸烟的范围进行限制,世卫组织明确要求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执行100%的无烟环境标准。但很多人则没有想到世卫组织也对烟叶种植进行限制,其理由是种烟时大量使用杀虫剂会影响健康,身体接触烟叶会引发烟碱中毒,使人头晕、呕吐等。甚至有控烟组织宣称:种烟和吸烟一样,对人体健康有害。

国外控烟措施越来越严格,越来越具体,美国将吸烟镜头纳入电影定级标准,法国授予警察禁烟法令执行权。正如一句控烟广告语说的:你有抽烟的自由但不能自由的抽烟。再看国内,卫生部修订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并于2011年五月正式实施。很多城市都在创建卫生城市的过程中提出了控烟,北京市已在餐饮行业开展了控烟行动;上海市于颁布的《公共场所禁止吸烟暂行规定》中最对禁烟场所单位的法律责任作了明确规定;广州市的《控制吸烟条例》把公共场所的控烟制度提升到法律地位。

控烟浪潮的步步紧逼,使烟草的生存环境受到挤压,销量增长受到制约甚至下降;而“有害健康”作为烟草的先天缺陷,使烟草的发展势头受到束缚。尽管通过科技创新,烟草危害已经降至很低;尽管很多寿星手不离烟;尽管吸烟可能有助于防止“非典”;尽管烟草为国家缴纳了高额税利;尽管烟草满足了广大烟民的生理需求;尽管烟草为社会做了大量慈善……但这些仍然无法抹除烟草立足社会、面对公众的负面形象。我们可以不直面甚至不承认烟草危害,我们可以强调烟草功大于过,但不能否认公众对吸烟有害健康的共识。仅此一点,就让我们烟草凡事都无法理直气壮:降焦减害被误读为伪科学,烟草慈善被认为源于垄断暴利,建设希望小学被批打烟草广告……

问题四:消费意识的理性回归。

微观经济学按照需求弹性的差异将商品分为奢侈品和必需品。奢侈品需求不稳定弹性大,必需品需求稳定弹性小。分析卷烟消费市场,其实也可以将卷烟分为奢侈品和必需品。用以自身吸食满足生理需求的就是必需品,用于身份或炫耀消费的则是奢侈品。南京天价烟局长吸食的“九五至尊南京”(1200元/ 条)、清华校庆特供烟黄鹤楼(1万元/条)、陕西榆林天价黄鹤楼(3800元/条)都可以纳入奢侈品的范畴。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如果卷烟分为必需品和奢侈品的话,那么就分别对应生理上的需求和尊重的需求(或自我实现的需求)。吸食卷烟作为“生理需求”很容易理解,但作为“尊重的需求”或“自我实现的需求”就很难想象。身份消费和炫耀性消费,不论是从经济学上还是从美学上都不是一件值得肯定的事情。在国外,卷烟消费基本上出于满足自身的生理需求。因此,国内的卷烟消费迟早将回归正常的生理需求,作为社交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表征符号将逐步减弱直至消失。

卷烟消费市场中很大一块是人情消费和送礼消费。但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文明程度的提高,送礼方式将发生转变,送礼送健康,这是在吸烟有害健康的共识下文明的进步。

两会期间,茅台集团的日子不太好过。有人大代表提案“三公消费禁喝茅台”,茅台总经理刘自力以“不喝茅台,难道喝拉菲”回应。三公消费一直是万众瞩目的焦点,公款消费抬高了茅台酒价格,公款旅游扭曲了三亚消费市场,公款招待支撑了高档酒楼,公车制度甚至招惹了国际纠纷。随着社会进步、政府反腐,公款消费将得到监督和抑制。公款消费能力减弱对于茅台不是好消息,烟草市场肯定有牵连,卷烟消费结构恐怕受到影响。

“吸烟有害健康”已成为社会共识,无论什么科室的医生总会对患者进行劝诫:戒烟戒酒戒辛辣。基于此,消费者自身消费意愿将或多或少减弱,吸食量会逐步减少,必将影响烟草的终端销售量。

问题五:政策红利的逐步消退。

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随着人们对政策的理解与认同,以及政策本身的自我完善,进入了正常状态,功能逐步发挥并达到最佳状态。这就是政策红利。中国经济30年来高速增长的奇迹除了人口红利因素外,政策红利功不可没。新生的市场经济制度使市场资源配置日趋合理,同时解放了人们的产业精神,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2003年以前的中国烟草业基本上以企业自主发展为主,2003年以后则步入了以政策引导为主的发展轨道。一系列宏观调控甚至是政策直接干预深刻影响着每一户烟草企业。工商分开,释放工商企业活力,工商企业有了共同做大品牌、做大市场的共识和利益基础;内部整顿规范,烟草经济秩序得到根本性改变,资源配置大幅度提高;专卖打假打私,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保证了卷烟销量的持续攀升;科技创新,逐步提升烟草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些政策极大挖掘了烟草业的后发优势,推动了烟草业的迅猛发展。

随着政策实施后主客观条件的变化,政策开始老化,效率逐步降低,这就是政策红利的减退或消失。这个时候需要调整、修改已有政策,或者重新制定新政策。中国经济依靠政府强化行政管制和大量投入资源实现的经济增长已经显现出不可长期维持的表象,政策红利的消失殆尽是迟早的事情。中国烟草目前的政策是否能够支撑烟草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不可预见。政策红利的消退将使烟草业回归合理的发展水平。

第四篇:中小企业要发展起来,必须解决的几大管理问题

中小企业要发展起来,必须解决的几大管理问题

经过改革开放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中国的企业迅速成长,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然而由于中小企业面对资源匮乏,出于竞争的弱势,大多只是昙花一现,一阵辉煌过后便难以为继。据权威调查数据表明,中小型民企的存活时间不到3年,这是小型企业生存艰难的真实写照。对于初创小企业来说,想要存活,首先是提升业绩,然而业绩的提升离不开企业良好的经营管理,中小企业普遍存在以下管理问题。

一:没有建立统一完善的制度

企业管理在如今的大环境下,若想适应时代发展,就必须革新以往的管理制度,然而,对于这个问题,大部分企业的认识并不到位,在内部管理制度上依旧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不重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很多事都是领导一锤定音,员工并没有发挥有效作用,还有就是管理模式混乱,制度无法得到彻底的落实,官僚主义盛行,这些现象导致无法形成具有统一、严格标准的管理制度,严重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缺乏有效的人才管理

在中小企业中,大部分企业过度重视短期效益,对人才管理这方面并不上心,人才结构的不合理,人员流失率高,员工流动频繁,忠诚度低,这些问题导致企业难以实现长远发展,这方面原因很多是因为企业没有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机制,过于注重考核结果而忽视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导致无法充分发挥员工积极性与主动性,工作效率降低,让企业面临人事频繁变动,增加了企业的用人成本。

三:忽视了企业的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中的关键因素,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能大幅提升员工凝聚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时能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但是在大部分中小型企业中,管理者并不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稍微好一点的企业也只是走个形式,并没有落到实处,更多的则是过于重视利益增收而忽视企业文化建设。

四:决策者管理能力不足,管理理念落后

据数据调查显示,国内超过一半的企业管理者并没有经过科学、系统化的企业经营管理培训,往往是依靠自身经验、盲目借鉴同行的管理模式,这一点在中小企业中尤为明显,他们没有现代化管理的概念,往往思维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因为如何提升领导力,如何认知并突破自我,如何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如采用企业管理软件来提高自身管理能力是他们所面临的一大挑战。

第五篇:中小企业如何面对金融危机

国家统计局今天发布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对外贸易大幅下降,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减少。

一季度,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4287亿美元,同比下降24.9%。其中,出口2455亿美元,下降19.7%;进口1832亿美元,下降30.9%。进出口相抵,顺差623亿美元,同比增加209亿美元。一季度,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218亿美元,同比减少56亿美元。

需求减少

首先,受金融危机影响,美、日、欧三大贸易伙伴需求急剧减少,国际市场萎缩。根据近几年的统计,美、日、欧市场占我国出口份额的60%以上。但由于美、日、欧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滑坡,必然导致需求的减少,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增速继续回落1.5个百分点,美国经济2009年将下降0.7%,欧元区2009年经济将下降0.5%,日本将下降0.2%,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将增长5.1%,比2008年回落

1.5个百分点。此外,据IMF初步预测,2009年世界贸易将增长2.1%,比上年的4.6%回落

2.5个百分点;发达经济体进出口贸易均出现大幅回落,进口将比2008年下降0.1%,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出口增速将达到1.2%,比上年回落2.9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进口将增长5.2%,增速比上年回落5.7个百分点;出口将增长5.3%,增速比上年回落0.3个百分点。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出口将受到极大影响第四,向美、日、欧出口明显减少。欧盟、美国和日本是我国前三大贸易伙伴,受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向三个市场的出口明显回落。在我国主要贸易伙伴中,欧盟继续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08年中欧双边贸易总值为4255.8亿美元,增长19.5%,分别高于同期中美、中日双边贸易增速9个和

6.5个百分点。同期,美国继续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3337.4亿美元,增长10.5%。日本仍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2008年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2667.8亿美元,增长13%第四,出口依赖型地区出口明显回落。据海关统计,广东、江苏、上海继续位列各省市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前三名。2008年,广东省进出口总值6832.6亿美元,增长7.7%,进出口规模位列全国各省市之首。同期,江苏、上海进出口总值分别为3922.7亿美元和3221亿美元,分别增长12.2%和13.9%。扣除物价因素以及人民币升值因素,广东的实际增长为负增长,江苏和上海的实际增长幅度也很小。但新疆、广西、四川、重庆、宁夏增长速度一般超过40%,最高的是新疆,增长83%。,我国的出口还将受到生产成本升高、出口企业融资困难与融资成本上升、出口政策调整不确定性、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影响,上述影响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大部分都是外部的。同时出口企业遭遇的困境也与企业或行业自身的问题有关,如缺乏行业自律,企业间恶性竞争;缺少研发、技术、设备的投入,大部分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缺乏诚信、不注重企业自身的形象。这些因素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企业产品出口。

1.金融危机导致出口增速大幅回落

金融危机引发美国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指数不断下降,失业率上升,消费能力迅速萎缩,据统计,美国2007年11月消费者信心指数终值曾经下降到76.1,创下自199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2007年美国平均失业率达到4.6%,2008年3月达到5.1%,是2005年以来的最高点。美国是我国的第一出口大国,美国的经济萧条直接导致了我国出口的大幅减少。金融危机还通过对欧盟、日本,以及世界经济贸易产生影响,进一步减弱中国对欧盟、日本的出口增长。由于德国和日本的经济 发展 与美国的经济发展正相关程度很高,美国经

济的放缓也导致了德国和日本经济的放缓。目前 欧元区经济增长前景趋淡,日本经济再度陷于停滞,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和日本从中国进口的货物数量也相继减少。

3.金融危机加速了国际订单的转移

由于人民币升值、原料涨价、工人工资上涨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出口产品的成本增加,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例如纺织行业的利润在2%~5%, 如果再加上人民币汇率波动和产品质量 问题 等因素的影响, 企业就面临着亏损。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已经逐渐消退。但是国外采购商却不会因此停止追求更低价格的产品。他们开始培养商品价格更加低廉的越南、柬埔寨、泰国等东南亚的供应商, 将大批订单开始从中国转移转移到东南亚国家。目前, 玩具、服装的订单向东南亚国家转移越来越多最后,我国的出口还将受到生产成本升高、出口企业融资困难与融资成本上升、出口政策调整不确定性、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影响,上述影响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大部分都是外部的。同时出口企业遭遇的困境也与企业或行业自身的问题有关,如缺乏行业自律,企业间恶性竞争;缺少研发、技术、设备的投入,大部分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缺乏诚信、不注重企业自身的形象。这些因素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企业产品出口。

首先,外部需求萎缩。根据近几年的统计,美、日、欧市场占我国出口份额的60%以上。但由于美、日、欧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滑坡,必然导致需求的减少。

1、严重依赖出口的实体上市公司及在海外有大量投资的金融机构。

我国东南沿海外向经济实体,大都是以出口为主,劳动密集型企业众多,经济危机使得出口业务极度下滑,产品卖不出去,大量商品回潮冲击了国内市场,在那些地方会出现许多价格极度便宜的纺织品和小电器,也由此使得大量私企倒闭关门,老板一走了之。外资企业进一步加快撤离。目前这种情况从沿海蔓延到内地许多地方。使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速放缓,出口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

目前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投资、生产、消费活动出现了萎缩,世界经济明显减速。

新兴经济体受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较小,但全球经济下滑造成的经济影响不可低估。当前中国对外经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

首先,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走势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价格回落的基础并不稳固,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通胀压力近期仍然存在。

其次,中国是开放中的大国,目前出口占GDP的37%,全球经济下滑将不可避免对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产生影响,特别是中国国内能源、土地、矿产资源等重要资源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相互叠加,给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造成了很大压力3.2居民的消费支出减少。经济危机以来,由于居民收入的减少,居民购买力严重下降。人们即使拥有货币,因为对风险的厌恶,也大多处在观望的状态,除生活必需品外,应用在其他物品上的消费支出已经明显减少了。表二用消费者价格指数反映了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居民的支出情况,从而更为直观的表现出了居民消费热情的下降,国内消费需求的萎缩。

第一,采取多项措施,增加国内需求。目前,扩大内需是当务之急,只有增加国内需求,国内过剩的生产能力才会被消化,从而也消除了制造巨额外贸顺差的根源。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推进金融、教育、交通、环境等现代服务业部门的市场化改革,即通过增加有效供给来扩大内需。

其次,贸易壁垒、贸易摩擦加剧。贸易保护主义猖獗,贸易摩擦将加剧。贸易摩擦与全球或一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有很大关系,但经济发展良好时,贸易摩擦会减少,当经济发展减弱时,贸易摩擦将加剧。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遭受贸易摩擦将更加严重,增加出口的困难。1.金融危机加剧了各国的贸易摩擦

金融危机使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失业率上升,必将会加剧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有些国家和地区会采取更为保守的贸易政策和措施,全球范围的贸易保护主义威胁将进一步增大,形成新的贸易壁垒。例如美国政府的强势财政货币政策虽然有望使美国经济免于衰退,但很可能引发经济停滞,当美国经济增长减速时,贸易保护主义势力就会抬头。据我国海关总署统计,今年美国新发起的针对贸易伙伴的18项调查中,有15项是针对我国,占83.3%。目前,美主要纺织团体已经提出了包括反补贴调查、反倾销调查、针对具体产品的保障措施等多种方案,美国对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实施的特保措施将于2009年1月1日取消。

第二,继续加大出口促进政策力度。推进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的政策,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支持中西部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的发展,促进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协调金融部门改善出口的金融环境,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改善企业融资担保条件,健全出口信用风险保障机制。

第三,开拓新市场。我国出口企业一方面应该及时调整出口市场结构,努力寻求新的出口市场,开发多元市场,走市场多元化战略,如企业应当努力开拓南亚、中东、中亚、南美、东欧等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出口市场。

第四,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促进结构升级,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注重开发高技术、环保产品,推动自主品牌产品和大型机械、成套设备以及优势农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扶持力度。

第五,大力发展外向型服务贸易。完善服务贸易促进政策,支持软件、文化和中医药等重点领域服务出口。在航空、运输、金融、旅游等优势行业,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贸易企业,鼓励中小型服务企业开展对外交流和合作,培育服务贸易品牌。

第六,为了防范出口货款回收风险,企业应该重视对进口商资信的采集和评估,重视出口信用保险,完善企业财务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

第七,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应当注重引进和培养金融人才,防范汇率风险。在全球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中,各国所受影响不尽相同,汇率变动不可避免。如果人民币升值,出口所收外汇贬值,会造成出口商的实际损失。通过金融人才的引进,企业才能避免因汇率变动造成的不必要损失。

其次,贸易保护主义猖獗,贸易摩擦将加剧。贸易摩擦与全球或一国经济的发展状况有很大关系,但经济发展良好时,贸易摩擦会减少,当经济发展减弱时,贸易摩擦将加剧。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遭遇了大量贸易壁垒,贸易摩擦加剧。以贸易救济调查为例,2008年,美国对中国的不锈钢压力管、管线管、柠檬酸、后拖式草地维护设备、厨房器具置物架和挂物架等产品发起5起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涉案金额5.1亿美元。同时,美国对中国的床用内置弹簧组等产品发起5起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2.8亿美元。另外,美国还对中国的定尺碳素钢板发起1起反规避调查。2008年,欧盟先后对华冷轧不锈钢板、蜡烛、钢绞线、盘条、无缝钢管、铝箔发起6起反倾销调查。此外,欧盟还对华钢铁管配件、皮面鞋靴、糠醇、活页环发起4起反倾销日落复审。另外我国还遭受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据统计,近几年,我国因遭受国外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每年损失至少几百亿美元,遭受技术性贸易壁垒前五位的国家和地区是美国、欧盟、日本、东盟和俄罗斯,主要贸易伙伴影响我国工业品出口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类型集中在认证要求、技术标准要求、产品的人身安全要求、环保要求、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要求和包装及材料的要求等六个方面;影响农产品(17.13,-0.17,-0.98%)出口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类型集中在食品中农兽药残留要求、细菌等卫生指标要求、重金属等有害物质限量要求、加工厂和仓库注册要求,以及食品标签要求等五个方面。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较大的行业排在前五位的是机电仪器、橡塑皮革、农食产品、纺织鞋帽和化矿金属。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较大的省份排在前五位的是广东省、山东省、江苏省、上海市、河南省。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遭受贸易摩擦将更加严重,增加出口的困难。

首先,转变思路,直面危机。而作为应对危机的主体,很多中国出口企业开始思考如何通过转变经营思路,来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寻找新的出路。中国空调龙头企业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女士表示,企业要度过金融危机,更重要的是靠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他说:“企业自身应该要加强自身的竞争力。这个竞争力就是你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我觉得有领先的技术,优质的服务,用自己的信誉、诚信来赢得这市场。我觉得在面对金融危机对于格力电器来说不是个问题。”

其次,放开视野,开拓新市场。我国出口企业一方面应该及时调整出口市场结构,努力寻求新的出口市场,开发多元市场,走市场多元化战略,如企业应当努力开拓南亚、中东、中亚、南美、东欧等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出口市场。

再次,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促进结构升级,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注重开发高技术、环保产品,推动自主品牌产品和大型机械、成套设备以及优势农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扶持力度。

最后,在金融危机中寻找机遇。在这场经济危机中,温州鞋业规模大的企业基本不受影响,订单依然比较多。通过业内团结合作,大企业把接到的订单分给其他中小企业生产,保证了他们的生产。外贸市场不景气,而国内的需求还是很旺盛。温州人有很强的把握市场和拓展市场的能力,目前已经有很多外向型企业开始学会“两条腿”走路了。他们在拽紧国外市场的同时,开始尝试涉足国内市场。

随着2009的到来,相信通过金融危机的磨练,中国企业的外贸出口会有一个新的突破,也会适应更加严格的考验。

内需是当务之急,只有增加国内需求,国内的过剩的生产能力才会被消化,从而也消除了制造巨额外贸顺差的根源。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推进金融、教育、交通、环境等现代服务业部门的市场化改革,即通过增加有效供给来扩大内需。

第二,继续加大出口促进政策力度。推进出台的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的政策,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支持中西部加工贸易重点承接地的发展,促进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协调金融部门改善出口的金融环境,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改善企业融资担保条件,健全出口信用风险保障机制。

第三,开拓新市场。我国出口企业一方面应该及时调整出口市场结构,努力寻求新的出口市场,开发多元市场,走市场多元化战略,如企业应当努力开拓南亚、中东、中亚、南美、东欧等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出口市场。

第四,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促进结构升级,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注重开发高技术、环保产品,推动自主品牌产品和大型机械、成套设备以及优势农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扶持力度。

第五,大力发展外向型服务贸易。完善服务贸易促进政策,支持软件、文化和中医药等重点领域服务出口。在航空、运输、金融、旅游等优势行业,培育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服务贸易企业,鼓励中小型服务企业开展对外交流和合作,培育服务贸易品牌。

第六,为了防范出口货款回收风险,企业应该重视对进口商资信的采集和评估,重视出口信用保险,完善企业财务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

第七,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应当注重引进和培养金融人才,防范汇率风险。在全球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中,各国所受影响不尽相同,汇率变动不可避免。如果人民币升值,出口所收外汇贬值,会造成出口商的实际损失。通过金融人才的引进,企业才能避免因汇率变动造成的不必要损失。1.出口市场多元化

面对美欧市场衰退,出口企业应开拓新的市场领域,争取把损失降到最小。从目前来看,中国对美国出口金额增速下降最为明显,对欧盟日本次之,而对拉美和非洲等发展中地区的出口金额则影响不大。我们应有意识开拓新兴市场,通过新兴市场的增长来弥补发达市场的下降,借助市场多元化减小金融危机的影响。

2.产业升级,积极参与产业链上游的国际竞争

在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出口生意不景气的情况下,如果继续墨守成规、继续在产业链下游进行低价格、低技术含量的拼杀,这样的出口企业,将无法熬过这个全球经济下滑的冬季,难逃被淘汰的命运。有能力的出口企业要通过科技研发、技术创新、品牌建设积极参与产业链上游的国际竞争。如果能够借金融危机之机将“中国制造”进行产业升级、产品更新,变成“中国创造”,那么我们的企业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化解这次危机,而且能够在世界经济复苏后脱胎换骨,更上层楼。

3.主动出击,开展跨国收购

这是由于金融危机导致美国金融市场流动性紧张,部分企业陷入了暂时的困境,增强了原股东出售的意愿,降低了美国企业的估值,更削弱了美国国民和政府对外资并购可能存在的排斥心态,从而降低了收购的政治性风险,一些欧洲企业也存在相似的情况。这给我国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并购机会,同时,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也为我国企业海外扩张提供了有利条件。一些国外知名企业拥有知名品牌和成熟强大的国际营销网络,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而这恰恰是中国企业所缺乏的,如果我国出口企业能够选择美国欧洲同行成功地并购,整合优质资源为我们所用,会极大地促进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目前,国内已有成功的收购案例,值得出口企业借鉴。

4.做强品牌转内销

数量庞大的中国出口企业正普遍面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银行贷款利率上涨、出口退税率下调、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提高的困扰。出口产品提价的力度赶不上成本上涨的幅度,出现了企业不敢接出口订单的现象,中国产品在国外已经失去了价格优势。

在此情况下,已经有一些出口企业采取了做强品牌转攻内销市场的策略,一旦成功,企业将摆脱在出口市场低价竞争的僵局。从宏观背景来看,我国经济结构也正在进行大的结构调整,扩大内需被提高到了与出口、投资同等甚至更加重要的地位,出口企业加大投入转型做内销也就顺理成章。当然,这种转型决非易事,需要较高的资本投入、正确的策划、较强的执行能力。同样,也意味着要面临较大的转型风险,但有所作为总胜过坐以待毙。

5.收缩战线,相机而动

由于我国出口企业众多,实力及资源禀赋不尽相同,有些企业可能没有决心或能力选择前述策略。尽管如此,还是应该量力而行,有所作为,以避免可能产生的更大损失。比如说,将生产厂转移到东南亚等成本比国内低的国家;压缩订单,减小生产和出口规模,待形势好转再扩大;至于那些实力弱、无法转移成本上涨压力、完全缺乏出口销售网络、在国内没有市场的企业,应痛下决心,壮士断腕,关闭企业,变现资产,另谋出路,也许是明智的选择

下载中小企业必须面对的七个问题之七如何管理流程(样例5)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小企业必须面对的七个问题之七如何管理流程(样例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小企业绩效管理面临问题

    中小企业绩效管理面临问题 发布:2012/12/4 11:24:00 作者:王平来源:北大纵横 查看:498次 关键字: 绩效管理 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在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更是争议颇热的话题。......

    浅谈中小企业的管理沟通问题

    浅谈中小企业的管理沟通问题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的逐渐加剧,我国中小企业的沟通问题日显凸出。本文基于对中小企业沟通问题的实际调查,分析探讨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在沟通问题上......

    中小企业薪酬管理问题研究

    浅谈中小型民营企业薪酬管理问题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现状的薪酬管理问题进行了实际的探讨,道出妨碍现今社会环境影响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的薪酬管理问题关键在......

    坚持七个必须 加强项目党建[最终定稿]

    坚持“七个必须” 加强项目党建 中铁四局党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中心,不断加强改进和创新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了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推动了......

    统计依法行政要做到七个“必须”(★)

    统计依法行政要做到七个“必须”推进统计工作依法行政必须强化统计法制观念国务院制定实施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经过10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

    五个必须七个有之心得

    五个必须七个有之心得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要把守纪律讲规矩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守纪律也就是遵守党的纪律、政治纪律;讲规矩就是讲党内法规和国家......

    80后必须面对的十大心理问题(合集五篇)

    80后必须面对的十大心理问题2010-04-30 15:10心理问题一:恋爱受挫——分手却不懂失恋 80后的年纪,到2010年,最大的30岁,最小的20岁。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生八阶段学说,18-30......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研究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 应收账款是各种企业拥有的一项很常见且又非常重要的资产,它的安全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可用资源、损益情况、现金流量,甚至影响着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