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摸清群众需求才能做好群众工作
摸清群众需求才能做好群众工作
(胜北街道群众路线大家谈简报)
时代不同,群众的需求不同。贯彻群众路线,改进工作作风,要牢牢围绕群众的合理需求开展,以群众的需求为切入点。摸清群众的需求层次,分层级的满足群众需求,是贯彻好群众路线的前提,然后根据需求,开展工作,转变作风。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分为几个层次。最基本是温饱的需求,满足他们温饱的需求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目前部分居民不能达到最低生活标准,如残疾人、无收入老人、长期患病的老人等,要做好他们的生活保障。
群众在满足温饱的需求后,开始寻求对安全的需要。满足居民安全的需求,保证衣食住行,是街道的日常工作。街道、社区要积极协调其他职能部门,保障好群众的安全需要和正常生活,维护小区环境、治理占道经营、保证供暖供热、疏通消防通道、维护职工职业健康等。
以上两项需求而做的工作是街道和社区的日常工作,做好他们,只是做了最基本的工作。而做好下面的工作,才能有效提升服务水平,让群众感到作风的变化。
需求第三个层次是情感的需要。社区不应只是办事部门,而更应该是居民的好邻居,成为居民的好邻居后,就能满足第三个层次的需求。好邻居更多是一种精神的依赖。这就要求社区在做群众工作要带有感情,社区多站在居民的角度考虑问题,多帮助居民解决生活难题,与他们成为邻居。
需求的第四个层次是被尊重的需求。街道和社区窗口部门要提供微笑服务,设置一些便民设施,如老花镜、复印件、轮椅、为准备笔等,窗口单位畅通投诉渠道也可满足居民被尊重的需求,如设置征求意见箱等。
需求的第五个层次是自我实现的需求。新形势下,我国公民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许多上班族来街道、社区办事需要向单位请假;人员流动性增强,许多前来办事群众,千里迢迢,可能只是办个准生证。街道、社区办事效率越来越重要,提高办事效率,就能想办法节省他们请假办事的宝贵时间,省去他们在前来办事途中的奔波。比如公开窗口科室的电话,居民在电话里能向科室咨询清楚的事情,就不用跑一趟。科室要把办事需要准备的材料一次性说清,防止他们跑了一趟又一趟。街道应设立科室分布图,让居民尽快找到对应窗口,设置办事流程图,让居民对程序一目了然。能给办事群众节省时间,就达到了务实、高效的办事目的。
第二篇:关注群众司法新需求 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
关注群众司法新需求
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
上蔡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郭东升
在同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大检察官的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带着深厚的感情为群众排忧解难”。中央政法委书记***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也提出,“必须从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出发改进政法工作。”这对检察机关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做好群众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对检察机关的必然要求。市委决定开展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为我们解放思想,加深对新时期群众工作的认识,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机遇。作为基层县院的检察长,笔者谈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正视当前群众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随着改革的深入,各种社会矛盾不可避免地大量进入司法领域,群众对司法的需求也出现变化和调整。对基层检察机关来说,既是发展机遇,也是严峻挑战。新形势下,不会做、不愿做、不敢做群众工作的问题,在一定范围内表现相对明显。问题的形成,虽有多方面的因素,但主要矛盾应当是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同法律监督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执法宗旨与新形势之间的矛盾。新形势下,出现利益主体多元化、群众利益需求个性化的趋势,有时甚至出现缠访、闹访等非正常现象。有的干警对此认识不足,存在特权思想,缺乏平等意识、民主作风;有的工作方法简单,缺乏耐心,怕麻烦,图省事;有的作风不实,面对群众过激言行,态度不冷静,甚至产生对立情绪。这些都反映出一些干警群众观念有所淡化的倾向。
二是执法理念与新形势之间的矛盾。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检察机关成为息诉止争、化解矛盾的重要部门之一。这就要求必须树立和谐执法的理念。而干警队伍中,客观存在着就案办案、机械办案的思想,仅满足于作出法律结论,不重视最终解决问题。
三是执法方式与新形势之间的矛盾。新形势下,群众的主体意识、法律意识增强,不仅要求执法公正,而且期待公开透明。而执法实践中,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的问题,执法不规范、不透明,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不到位,容易引起当事人的猜疑和误解。
四是执法能力与新形势之间的矛盾。新形势下,群众不仅要求安定、安全,而且期待优质高效的服务。一些干警光有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不足,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不注意系统学习,不注重研究新的工作方法,把握不住群众心理,服务的针对性、时效性不强,服务水平跟不上。
二、从群众新需求出发,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
基层检察机关处于群众工作的第一线,对保障和改善民生负有义不容辞的职责。要认真分析新形势、新要求新期待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增强宗旨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抓住关系民生的突出问题,加大法律监督力度,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具体来说,应着力抓好以下六个环节:
1、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服务群众对发展的新需求。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基层检察机关必须立足检察职能,认真研究为当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措施。要加大打击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的力度、打击破坏资源能源和生态环境犯罪的力度、打击危害国有资产安全犯罪的力度、打击破坏农业生产发展犯罪的力度,维护当地经济秩序、生产经营秩序,优化当地经济发展环境。通过保障发展,让群众获得更多的财产性利益,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2、加大对危害民生犯罪的监督力度,服务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需求。一是加大打击刑事犯罪的力度。重点打击故意杀人、抢劫、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二是加大查办职务犯罪的力度。严肃查办社会保障、征地拆迁、医疗卫生、教育、就业等领域发生的职务犯罪案件,依法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刑讯逼供、非法拘禁、破坏选举等侵犯公
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案件。坚决查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造成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犯罪案件,促进依法行政。结合办案开展预防工作,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侵害群众利益职务犯罪的发生。三是加大诉讼监督的力度。加强刑事立案监督、侦查活动监督、审判监督、刑罚执行活动监督和民事行政检察监督,重点保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平等保护利益主体的权益。注意发现和查办执法不公背后的腐败案件,提高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公信力。
3、完善信访制度,服务群众对维护自身权益的新需求。由热情接待向解决群众合理诉求转变,不断完善涉检信访工作机制。坚持一把手负责制、首办责任制,推行“双向承诺制”,妥善处理群众诉求,让群众在我们每一次接待中、每一句话中、处理的每一起纠纷中,感受到检察机关的热情,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落实信访责任倒查制度,对因违法办案、工作不负责任造成恶劣影响的,严肃追究责任。对生活确有困难的被害人要探索实行个案救助,树立亲民、为民、护民的良好形象。
4、注重宽严相济,服务群众对社会和谐的新需求。要进一步研究各个执法办案环节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措施,增强落实政策的可操作性,做到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宽严相济,区别对待。对未成年人犯罪、初犯、偶犯,主观恶意小、犯罪情节轻微的,立足于教育挽救,坚持可捕可不捕的不捕,可诉可不诉的不诉,依法起诉的向法院建议从宽处理。对因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涉嫌刑事犯罪的,坚持分化、瓦解和打击少数、教育多数的原则,避免扩大打击面,激化社会矛盾。重视检察建议、社会化帮教、检察环节调解等非刑罚处置手段的运用,防止因办案方式不当或单纯办案引发矛盾纠纷。
5、深化机制创新,服务群众对提高服务水平的新需求。要顺应群众的呼声,抓住热点、难点问题,高度重视工作机制创新,以创新促规范,以规范促质量、求突破。要重点推进检察引导侦查工作机制、案件管理机制、监督制约机制等机制创新,通过深化机制创新,解决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6、加强队伍建设,服务群众对提高服务能力的新需求。要持之以恒地加强宗旨教育,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检察干警的生存依赖于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检察机关的权力源自于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坚强后盾,检察工作的发展仰承于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我们的立身之本,检察事业的价值根植于人民群众”的驻检为民理念。要加强学习培训,引导干警认真研究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和技巧,做到“进得了门,谈得上话,交得上心”。要坚持从严治检与弘扬正气相结合,防止伤害群众感情、侵害群众利益现象的发生,大力弘扬先进典型,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激励作用。
三、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维护群众权益的长效机制
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不仅要注重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根本上必须创新工作理念,积极探索建立服务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维护群众权益的长效机制。这对于不断提高群众工作水平,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一是要建立健全群众合理诉求的表达机制。畅通群众反映意见的渠道,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前提。要将检察环节的群众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统一部署,加强信息交流和沟通。要通过开展民意调查、对口帮扶、法律咨询等形式,深入基层,深入了解民意,及时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和批评。保障群众话有处说、怨有处诉、难有处解、事有处办。
二是要建立健全群众诉讼权利的保障机制。要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检察机关的性质、职责和任务,将检察机关内设机构及主要业务工作流程向人民群众公布,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依法保护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对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的各种诉讼权利,要在法律规定期间内及时告知,并保障其充分行使。要正确处理严格执法与保障民生的关系,严格落实诉讼风险告知、监督理由咨询答疑等便民服务措施,方便群众诉讼。
三是要建立健全涉检信访排查调处机制。要树立“大信访”理念,建立控告申诉部门组织协调,其他部门通力协作的大信访工作格局。要树立“跳出信访抓信访”理念,在具体执法工作中,注意发现倾向性、苗头性的涉检民生诉求,及时把握社会动态,切实走出“头痛医头、脚痛以脚”的误区,尽力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四是要建立健全接受群众监督的考评考核机制。在深入进行宗旨教育的同时,关键是要发挥考评考核机制
在群众工作中的促进作用。一方面要将息诉率、群众满意度纳入干警考评考核范围,通过群众评议、座谈考察等形式,作出一个完整的评定,实现组织认可与群众公认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要完善惩戒机制,奖罚分明,发挥考评考核机制的导向作用,以压力促动力,激发干警为民办事的热情。
第三篇:在实践中善于总结才能做好群众工作
在实践中善于总结才能做好群众工作
近年来,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民心,很多老百姓都能切实的感受到身边所发生的变化,受益匪浅。能否做好群众工作,既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也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是否稳固。同时,群众工作也是公安工作的基础,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对于基层派出所来说责任重大、意义深远。那么,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以及我们现在自身存在的问题,该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公安机关尤其是基层派出所工作必须要有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都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创新。
一、存在问题
(一)从基层派出所的角度来看
1、XX派出所辖区面积共计XX平方公里,外来暂住人口较多,存在地区和文化差异,易产生矛盾;辖区偏远,经济和文化水平不发达,人口分布较分散,管理难度较大。
2、基层派出所配套设施不完善,人员、车辆、办公设备等配臵不足,而且已有办公设备已老化陈旧,无法维护使用;人员力量有限,遇有案件高发仅能够集中执法办案,导致群众工作缺失。
3、基层派出所办公经费严重不足,地处偏远,资金来源少,在做好群众工作方面不够全面,基层工作力度不够。
(二)从基层民警的角度来看
1、个别基层民警以为公安工作就是单纯执法办案,没有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服务意识。不愿意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2、个别基层民警办事推诿拖拉、态度生硬、摆架子;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执法中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等不公正文明甚至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3、个别基层民警与群众之间缺乏沟通,该解释的不解释,臵群众利益于不顾,对待领导与群众态度迥异等等。
4、基层其民警在拆迁、征地、劳资等实际社会矛盾处理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群众不满意的地方和问题。
5、一些年轻民警自身业务素质不高,薪酬等福利待遇不健全,在执法中缺乏耐心,不会做群众的工作,一味地采取强制措施,在群众中容易产生抵触。
(三)从群众的角度来看
1、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和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都深刻影响群众工作开展。
2、群众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有部分群众容易采取过激的行为来反映利益诉求等。
3、党的惠农政策越来越多,群众的攀比心理也在逐步上升,达不到个人满足,极易发生矛盾、对峙和极端事件。
4、部分群众知识与文化素质低,遇事只讲农村老道理,不讲法律和政策。
二、改进方法
群众工作新的特点表明,学会和做好群众思想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最近几年,各种社会矛盾越来越多,处理的难度越来越大,因群众思想工作不到位而导致的恶性事件时有发生,要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了解群众是前提,取信于民是基础,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努力做到:
1、善调处群众纠纷。群众中有纠纷,应当尽快到场,而且到场后还要善于调解,善于处臵。调处矛盾纠纷越多,群众信任就越多。
2、勤关心群众冷暖。与群众交往中,应注意多用文明用语,多讲问寒问暖的话,多办关心群众的事。
3、会运用群众语言。不会运用群众语言,与群众沟通越来越来难,与群众距离只会越来越远,肯定永远做不好群众工作。新时期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是要熟悉群众语言,会运用群众语言。
4、懂掌握群众心理。基层民警接触群众最多,每名群众的心理各有不同,需要学习钻研,用心去总结、沟通、拉近距离。
5、多满足群众需求。着力提高群众工作能力,要坚持从老百姓关心的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在一点一滴中体现为民之心、爱民之情,通过一件件小事的办理赢得人民群众对我们的支持。
6、少干扰群众生活。不少民警为完成工作任务,不顾群众的真实感受,不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而忽略群众的习惯习俗,影响警民关系。
7、不伤害群众感情。坚决反对愚弄群众、辱骂群众、打击群众的行为;基层民警要深入到群众中去,放下架子与老百姓拉家常,虚心接受意见,用“真诚”换取群众的“真心”。总之,警察这个职业有着十分特殊的权力和地位,同时又赋予了这个职业特殊的义务。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市场经济的强烈冲击下,法治社会有了更深刻的内涵,但是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是不会变的,也是不能变的。搞好警民关系,不是说三两下子就可以实现的,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赢得群众的支持与大家的爱戴,这个是要你去付出的,关键是你自己心里想到了群众没有,是不是把人家的困难当成你自己的困难,当群众利益受到不法侵害的时候你是不是第一个挺身站出来的人,多想想自己实实在在为人民做了些什么事情,做了没有,是怎么去做的。善于总结、勤于改进,才能更好的将群众工作做得到位。
第四篇:稳群众立场 做好群众工作
稳群众立场 做好群众工作(干部说干事)
王建
《 人民日报 》(2012年04月27日07 版)
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群众工作水平是党员干部能力素质的重要体现。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广大党员干部应站稳群众立场,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进一步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更好地服务群众、造福群众。
善于深入群众。只有带着深厚的感情走到群众中去做工作,才能有效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广大党员干部应自觉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体察民情民意,真心帮助群众,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心里装着人民、遇事想着群众,把群众当家人,把信访当家访,把群众反映的事当家事,把群众来信当家书,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用群众眼光看待问题、从群众立场处理问题,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努力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善于沟通交流。不断提高与群众沟通交流的水平,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环节。广大党员干部应放低姿态,把自己和群众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做到“朋友式交往接近、平等式相互交流、协商式化解矛盾、亲人式关心照顾”,避免自以为是、高高在上,摆官架子,戴着有色眼镜看群众;在了解民情时多说家常话,在化解矛盾时多说体谅话,与群众良性互动和真诚沟通,特别是多关注群众关心的事情,多说说“钱袋子”、“菜篮子”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把话说到群众心坎上;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大道理讲清、小道理讲透,引导群众合理合法地表达利益诉求。
善于化解矛盾。及时有效化解矛盾,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化解群众工作生活中的矛盾,不仅要有热情,而且要有智慧,注重策略、讲究方法。广大党员干部应认真学习和准确掌握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坚持用政策教育群众,在政策范围内解决问题;坚持耐心说服、积极调解,对群众正当的诉求及时认真按规定程序处理落实,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耐心向群众做好解释工作,让群众知道党和政府解决这些问题的态度和决心;妥善应对复杂情况,对一些群众不理解、不配合的问题不急于求成,耐心寻找合适时机;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根据矛盾成因、问题焦点等有针对性地采取解决措施。
善于赢得信任。努力赢得群众的信任,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基础。广大党员干部要赢得群众的信任,就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以诚待人、言而有信。答应群众的事情一定要办,承诺早办的一定不拖拉,不该办的要作出合理解释,暂时办不到的要积极创造条件。二是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所谓好事实事,就是对群众有益的事、能为群众带来实惠的事、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事,就是群众关心的事、群众亟待解决的事、群众有困难的事。对于好事实事,必须一件一件地办好办实,让群众真正受益。三是以身作则、公道正派。党员干部的形象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群众办事情,一定要秉公用权、不谋私利;与群众打交道,一定要改进作风、注意形象。党员干部只有做人正、能力强、为政廉、作风好,才能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说的话群众才爱听,做的事群众才支持。
(作者为中共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委书记)
第五篇:增进群众感情做好群众工作
增进群众感情做好群众工作
我叫XX,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如今干在农村,从事基层工作34个年头,担任基层人大代表也有20余年了。多年来的生活、工作和代表经历使我深刻地体会到,端正对群众的根本态度,与农民群众建立深厚的感情是不忘本分、干好工作、当好代表的根本要求。群众感情不是喊口号,表决心,写心得建立的,而要身心投入、身心融入。不管日常事务有多忙,我都以饱满的热情深入群众走访、座谈、咨询、查访、调研,全镇许多数农民群众家里有几口人,干什么工作,哪家的小孩读大学了,哪家孩子要结婚了,我都能如数家珍。几十年来我几乎每天都在和群众打交道,农民群众的各种问题,第一时间在他们需要的时候都能为他们热情服务。XX村四社村民XX去年3月深夜2点下床小便不幸中疯,家中儿子儿媳在外务工,他的老伴打电话给我,接到电话后,我立即赶到现场叫醒邻居,合力送老人到医院,当时病人家中没有现钱,我主动帮其垫支住院费,并和附近邻居轮流照顾直到老人的儿子回家。农房灾后重建事关群众安居乐业,建材不够我主动帮助联系,资金紧缺我主动跑信用社协调。2009年为解决村特困重建户XX的住房问题,我带头捐助1000-1-
元并带领村干部为他募集资金1万余元,组织施工队替他建起了安居房。我先后义务帮扶过16户特困家庭和弱势群体。在负责XX公路协调期间,我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在涉及拆迁、安置、长远发展等方面尽可能的站在群众的角度去想问题,为群众争取合法利益。在与群众代表经过数十次的现场查看、反复论证和对比分析,一共XX户拆迁群众均安置在交通便利、条件较好的地方,人居质量大幅超过原有水平。群众最讲感情,你对他好一分,他对你好十分,有的事情即便自己不能解决,群众也能感受到为他们办实事那份心意。时间长了,群众信任我,有什么事愿意找我办,有什么话愿意找我谈,我也能同他们的交往中充分了解民情、倾听民声、广纳民意,准确掌握了群众的思想动态和热点难点。在与群众真情交流中越来越深入的体会到群众的质朴、厚道和真挚,越发自内心地想把群众的事办好,把群众意愿真实地反映出来。
饱含爱民之心,尚需为民之能。尽管年近五旬,基层工作时间长,但我从未停止学习。一方面坚持把读书、看报、学习文件当成习惯,不定期参加各种培训洗脑充电,悉心领会上级重大会议、重要文件和工作布署精神,紧密结合实际透彻分析形势,准确把握上级决策精神和工作安排,及时适应了新形势,踩上了新节拍。为配合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我认真学习《拆迁条例》、《安置补偿条例》、《经济法》、《民法》等相关的政策法规;为更好的调解纠纷,潜心专研《物权法》、《土地承包法》;几十年来所写的学习笔记、民情日记上百本,剪切报刊近千份。一方面坚持拜群众为师,经常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把学会群众语言、读懂群众表情、摸透群众心理作为目标,在纷繁复杂中历练群众工作本领,着力提升服务群众能力。通过学习,不仅增强了政治坚定性和履职觉悟性,更拓展知识层面,丰富了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服务群众的新办法和好路数。
人大代表既是荣誉,更是责任。我时常想群众选我当代表,我要怎样履行好职责,才能不负人民的重托?群众把我看作希望,我绝不能让群众失望。抱着这样的态度,我把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工业发展和征地拆迁造成了大量失地农民,失去土地的群众今后的生计问题怎么办?通过调研,我认为培养失地农民的劳务技能,成立劳务工作站安置失地农民就业,并纳入社会保险范围是解决失地农民生计问题的根本,提出了“妥善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建议被有关领导和单位高度重视并有步骤地予以解决。XX村是典型旱山村,群众吃水要到2公里外的溪沟边挑水,农作物基本绝收,生产生活非常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我与有关代表进行了实地调研和考察,提出了“保障人畜安全饮水的建议”,并得到有关部门的及时解决。我先后提出了“增加村社干部报酬,稳定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在学校附近设立交通强制减速”、“建立健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 城乡困难群体救助”、“农村劳动力就业与技能培训”等意见、建议30余条,并督促落实解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群众幸福指数提升,推动了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需要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为群众排忧解难。但我所做的还远远不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坚持不解地提升自己的为群众服务的能力本领,把群众需求作为工作的第一信号,继续发挥好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办实事的作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