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间地带”发展问题及解决对策

时间:2019-05-14 00:32: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文化“中间地带”发展问题及解决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文化“中间地带”发展问题及解决对策》。

第一篇:文化“中间地带”发展问题及解决对策

文化“中间地带”发展问题及解决对策

来源:磁铁 http://www.xiexiebang.com

特别是针对一些跨领域、多重性质的文化“中间地带”,单一的政策路径设计难以奏效,推进中难以取得预期的改革效果,因此正确处理好文化“中间地带”问题,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更是正确处理文化建设与经济关系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如何处理好政府积极作为与尊重产业规律的矛盾,协调好政府、市场和文化单位三者动态关系的关键节点。

制度设计空缺产生文化“中间地带”

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文化体制改革具有系统性和协调性问题,因政策与实际情况脱节,导致政策的针对性差而出现改革的空白地带。同时,文化体制改革远较单纯的经济领域改革复杂,文化生产和服务存在特殊的价值引领和文化导向问题,存在着权力、利益和价值的矛盾关系,关系到国家的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的导向。文化“中间地带”存在的原因非常复杂,必须加以区别对待。

1.文化单位改革转型中有很多领域既有经济属性,也有公共服务属性,很难单纯以产业属性或公益属性来区分,因而成为文化体制改革中的“中间地带”。在当前国家执行各行业“十二五”规划期间,总结十一五文化建设的成就,更加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复杂系统性,总结存在的问题,找到症结,会更加有利于推进改革。比如在出版行业,除了几家出版社保留事业性质之外,绝大多数出版单位都要求转制为企业。截止到20XX年底,中央各部门各单位177家出版社,约占我国出版社总数三分之一,已全面完成转企任务。除1家出版社停办退出,其余176家都已换了“企业身份证”。实际上按照现在的分类标准,有的一家出版社本身就可能兼跨两种属性。比如民族出版社,依据我们分类标准的规定,民族语文类的出版物就是公益性的,汉语文字读物就是非公益性,就该回归产业走市场;人民出版社是公益类出版社,可其很多出版业务却是面向市场的产业化行为,显然又与公益性定位和身份归属相冲突。民族出版社的定位和职能划分中,包含了公益性和产业性,“一社二性”无疑给它的运营和壮大带来了束缚手脚的政策障碍。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人民出版社,因为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它该如何定位和解决好副牌东方出版社的产业发展问题?与此相类似,在出版社转企改制的推进中,盲文出版社是被划分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不必转企改制。但它的具体运营管理是否也可以允许引入社会资本,增强提供服务的能力问题。

因此,经营性产业和公益性事业是一种互补和可转化的功能类型区分而已,文化的价值属性内在地规定了不同形态文化的公益性特性。制度设计中要有统一的实施政策细则,不能在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中背靠扶持性优惠政策,享受事业单位的补贴和财政扶持,又去市场上进行不公平的竞争,无意之中相关的政策给市场带来了不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困境。

2.从文化体制改革政策的实施效果来看,由于没有根本性、系统性制度设计,有的改革制度设计存在着缺失,特别是文化单位类型划分标准偏于粗疏。在这一轮文化体制改革中,市场化是文化管理变革的方向。因此,明确划分文化领域不同行业文化单位的属性,明确了公益性文化服务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分属问题,把具有产业属性的文化单位复归市场,借助于市场性机制搞活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成为改革的方向和路径设计的宗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个标准也还存在很多问题,对于部分文化行业的特别领域或“中间地带”就存在着政策适用性难凑效的问题。电视台、报纸杂志都是内容产业,因为内容侧重点不同(电视台主要是频道的差异)就采取不同方向的改革路径,这实际上是一种静态化的观点,人为割裂了同一文化单位的不同侧面,不太符合全媒体传播环境下媒介融合的整体发展趋势。在媒体领域的这种人为切分,在网络传播中就消弭了界限。特别是“三网融合”从技术层面打破广电、电信、互联网分业经营的格局,必将重组文化产业链。它将极大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并为文化产业的内容创造提供机会。未来传统的文化业态将发生根本转变,逐步实现报纸、广播、电视、杂志、音像、电影、出版、网络、电信、卫星通信等媒介形式深度融合。数字内容产业的系统开发,将实现信息跨媒共享、资源跨行配置、文化跨域交流,极大地刺激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而现在的设计思路恐怕难以破解现实的困惑和适应未来发展的趋势。

3.实施性路径和程序型设计规定不宜太明确,否则很容易限制地方的改革和探索。一方面,程序性或技术性规定,在文化体制改革政策落实中是改革推进的一些关键环节,如果没有程序化、没有标准化,很多管理制度和政策就会流于空泛难以落地实施,推进改革就必须要把实施的举措具体化,同时一定要有一种系统性的设计,完善配套的改革措施。因为文化行业和门类的复杂性,同样的改革却因为隶属关系、计划经济时期带来的行业系统的差异而呈现出了复杂性。比如同样是文艺院团改革,文化系统所属还是隶属于其他的行业部门,在改革的条件、具体实施政策等方面就涂上了部门“行业”的色彩。另一方面,针对具体的改革实施路径和改革实现方式等问题,又必须尊重地方政府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为地方的创造性预留空间,避免国家政策没有考虑各地发展的实际,一刀切地推行同一个政策,忽视了各地发展的实际和实际问题的复杂性,难以取得预期的改革成效。

解决文化“中间地带”问题的对策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等原因,文化建设的资金缺口往往成为文化发展的瓶颈。但制度设计的创新,往往能够突破运营资金短缺的瓶颈,促进文化服务的实现,解决了政府资金供给不足和文化服务供给短缺的“双重失衡”。针对不同文化“中间地带”类型,要创新不同的文化政策,寻求文化管理机制的有益探索。

1.产业形态明显但公益性更加突出的文化类型。针对公益性强和意识形态弱的公共性服务文化内容,政府的角色是对这类文化单位既要松绑更要扶助,支持的同时探索多种形式参与,鼓励社会资本进入,甚至参股、控股,以保障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演艺行业作为经营性文化产业类型,主要依托市场的机制来运作,因此市场化成为国有院团改革的路径设计。但演出产品具有传承文化、构建社会价值的文化功能,公益性特征凸出。特别是各种非物质文化形态的演艺品种,更是民族文化的精神寄托和心灵家园,成为维系民族记忆的生动载体。作为一种艺术表演形态,演艺产业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特质,其本身具有传递文化精神和艺术美感的作用,对社会和公众具有美育的责任。演艺产业同时也是完善城市服务功能的重要内容和载体,具有提高城市品质,树立城市形象,增强国家(地区)软实力的重要作用。

2009年9月成立的贵阳交响乐团,建立了一种新的“政府支持+民企赞助+董事会运营”的模式,体制和经营模式上体现出了创新和示范的意义。贵阳交响乐团以民营资本为主,管理上也更接近西方发达国家交响乐团的管理体制。作为中国首家民办公助交响乐团,交响乐团的管理运营由董事会负责,星力集团每年注资1200万元,市政府每年注资200万元,并将贵阳大剧院交付乐团用于办公、排练和演出。贵阳市政府每年还将定期购买乐团的音乐会门票,用于向社会普及推广交响乐艺术。贵阳交响乐团的这种模式,既满足了我国民众对交响乐艺术的需求,又解决了因为消费水平低无法形成有效市场的培育,更为交响乐艺术院团的资金需要寻找了突破口,拓宽了政府之外多样化的资金来源渠道,从而保障了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星力集团对贵阳交响乐团的投资和贵阳市政府对交响乐艺术的支持,为我国交响乐团的建设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典型,探索社会力量介入艺术投资的社会再分配机制的形成。

2.公益性形态凸显,但又必须做产业化运营的文化类型。比如如何对待公益性更为突出的学术期刊的产业化经营问题。新一轮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中,根据不同类型报刊分类区别对待,把产业化和市场化作为改革的方向。以时政类和非时政类作为划分报刊的标准,时政类则是公益性,非时政类则是产业性,并且以此作为是否可以采用产业化运作归类的界定标准。这个标准人为割裂了同一文化单位负载功能的不同侧面,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细分报纸期刊的类型。比如,如何对待公益性更为突出的学术期刊的产业化经营问题?我们国家源于以往区域性和层级制的行政管理体制,形成了不同层次的期刊,如今把全国的期刊放在同一个市场平台前平等竞争,如何处理好不同的刊物所享有的体制内或行业内的优势与市场竞争之间的关系与平衡,将是新一轮报刊改革的着力点。根据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最新统计资料,2009年全国共出版期刊9851种,各类期刊的所占数量分别为:①综合类485种;②哲学、社会科学类2456种;③自然科学、技术类4926种;④文化、教育类1204种;⑤文学、艺术类631种;⑥少儿读物类98种;⑦画刊类51种。在近1万种期刊中,真正走向市场的大众化期刊比重很小,绝大多数都是学术类期刊。而学术类期刊,不论是人文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技术类,都肩负着传播文化、倡明学术的使命,不同的期刊经营状况千差万别。因此,若依据现在的标准把大多数学术类期刊推向市场,那么很多就会堕入靠卖版面借以求生存的危途,无法保证学术期刊的水平和质量,不仅传播学术文化的目标无法实现,也阻遏了政府提供公共文化信息服务责任目标的实现。在英法等欧盟国家,新闻出版产业是作为特殊产业来对待的,新闻期刊业在税收方面享受优惠政策,税率低为5%,英国对牛津大学出版社和剑桥大学出版社等学术类出版机构不仅免税还有财政补贴,支持鼓励文化传播。

3.发展产业首先要摆正政府的角色位置,合乎文化产业规律的自我约束和有限作为才能真正促进产业良性发展,正确处理好政府、市场(包含各种中介机构)和文化单位三者间的关系。政府自身在完善配套改革基础上,要规范行为并强化产业意识,避免因“非产业化行为”干预破坏市场环境,产生产业发展的“市场挤出效应”问题。比如推进演艺产业回归市场的过程中,“公益性演出”如何界定,需要更加明确,避免公益性演出对演艺市场的挤出效应。演艺产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为必须适当和有限度,否则,政府的不当作为可能会直接影响演艺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挤兑了产业空间,客观上造成了对演出市场的破坏和不公平竞争。政府部门往往不能正确把握公益性演出与经营性演出活动之间的边界,一些由政府部门主办的演出活动,特别是一些国家级或国际级大型活动,大都采取非市场化的运作手段,大量赠票和对演出经营场所长时间的占用,不计成本的投入,既造成了严重的“市场挤出效应”,也严重损害了演出市场公平竞争的经营环境,使得演出企业难以开展正常的经营活动。

因此,要维护演艺产业的健康发展,政府管理部门一定要尊重产业发展规律,界定清楚商业性演出与公益性演出的边界,减少政府组织的汇报性、献礼性演出活动。坚决杜绝赠票,即便是公益性演出也要通过市场化机制,采取低票价窗口售票的方式。对于节庆性的广场演出,政府要加强规划和引导,由民间组织或行业协会承办,文化馆站和专业艺术院团帮助辅导,以提升演出质量。这既有利于真正热爱艺术观众群体的培养,也不会破坏和影响其他商业性演出的票房,积极培育演艺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4.在文化体制改革路径设计和实施操作中,统一规定和具体实践都要留有足够空间,尊重基层和地方的首创精神。特别要允许鼓励地方政府采取灵活的方式举措经营不同的文化单位,不论是事业单位转企改制还是转换经营体制机制,不宜做硬性的规定,允许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探索。比如在演艺产业市场化改革方向目标不变的前提下,不论是围绕演出院线建设的演艺产业链建设,还是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艺术院团的改制或转换机制问题,在改革整体推进的前提下一定要允许不同地区根据各地区实际创造性地创办文化组织运作形式,不宜一刀切。实践中已经涌现了一些创造性探索:东莞市与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东莞市保利玉兰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全面负责东莞玉兰大剧院及其附属设施的经营管理。把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的演出资源、管理经验、品牌效应,完美嫁接到玉兰大剧院身上,换来剧院跻身“中国十大剧院”之列,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服务内容。

同时,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作为深化国有院团改革的基本方法,就要允许地方政府的尝试和自主性选择,从而明确探求各类国有文艺演出院团的改革途径。比如茂腔剧团是山东高密市的一个国有文艺院团,作为一个地方剧种,茂腔获得了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茂腔剧团也成为了这个鲁中历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名片和形象代表。由于地方经济很发达,当地政府每年拿出几百万补贴剧团,剧团每年的固定演出节目也成为活跃小城生活、繁荣小城文化的重要内容,地方并没有改革院团的动力,也并不想把这个剧团转企改制,而是更希望把这种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文化在政府的扶持下传承和发扬。这类情况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文艺院团应该是具有普遍性的,但市场化程度低经费短缺往往是他们生存的根本问题,因此院团的改制与否既不是改革的唯一目标也不是第一位的问题。

总之,文化体制改革呈现出了非常复杂的状况,文化单位类型差别很大,因此制度和措施设计要配套系统,更加明确政府管理主体、文化单位主体和其他市场化服务主体的身份,寻求不同主体间的动态平衡,处理好文化改革繁荣文化传播价值的根本目标,从而调理好政府权力、市场利益和文化繁荣的关系。

第二篇:物业管理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1.物业管理法规与体制滞后

尽管《物权法》出台,又有此前的《物业管理条例》,但整体上而言,有关物业管理的配套法律法规比较零散,缺少系统性。

现行的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体制存在着一些弊端,这些问题不解决,就不能从根本上确立正确、公平、符合实际的物业管理法律关系,也不可能使我国的物业管理产业健康发展。

2.遗留问题

一方面是开发商遗留问题,由于房屋质量差、过度承诺等开发企业遗留为题,从而使物业管理公司代人受过。一些住宅小区物业公司与开发企业如同母子关系,物业管理公司为开发商遮遮掩掩,即使不是一家,物业管理公司的权限也不能制约开发商的行为。因此,开发商的遗留问题,给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带来了后患。

针对房山的老旧小区,由于建设时间已经很久,许多问题是历史遗留问题,直到现在可能还没有完全解决;由于一直不能够得到妥善解决,业主对物业公司的信任度降低,抵制情绪越来越大,更加不利于物业管理。

3.业主缺乏自我约束

由于房屋产权多元化的发展,居住在同一物业内的业主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消费层次等不尽相同,规模大的住宅区业主更是千差万别。业主的自我约束与自我保护意识也处于不同层次,为各自的利益冲突也经常发生,从而增强了物业管理的难度。

4、老旧小区的业主缺乏对物业管理的消费意识,还在怀念过去的“免费午餐”。

5、业主法制意识淡薄,加之法规不完善,业主只一味强调权利而忽视相应的义务。

6、社会关注程度不够,许多媒体只是关注所谓的新闻卖点,一有纠纷就纷纷对物业公司

7、行业协会还没有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8、物业公司不专业,管理服务不到位

一些物业公司缺乏专业性,管理服务各方面不够规范,又未能够合理的处理好与业主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了业主对物业公司的信任度,同时也对整个物业管理行业带来很不利的影响。

二、相应的对策

1、政府层面

(1)制定完善的物业管理相关配套法规,建立物业管理信用档案。

政府应委派物业管理协会建立物业管理公司信用档案体系,它可为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监督物业管理公司及从业人员的市场行为,为业主、业主委员会查询物业管理公司信用服务,为社会公众对物业管理公司的违法违规行为提供投诉途径的信息管理系统,减少物业管理公司违法违规的经营行为。同时建立物业管理信用档案也有利于物业公司的良性发展,通过市场和业主的口碑来选择出真正优秀的物业公司,使真正优秀的物业公司能够在目前鱼龙混杂的物业管理行业

中脱颖而出,获得业主的青睐。

(2)制定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协调物业公司与个相关部门的关系,在物业公司做好服务的前提下,帮助物业公司协调工商、税务、教育、银行、水利、电力等各部门的关系,帮助物业公司各项服务能够更人性化、更规范化;使物业公司成为业主们的朋友,而不是敌人。

(3)推行建立第三方管理机构

由于业主对物业管理的不满与日俱增,并迫切要求物业管理在透明、公正的环境下进行操作,同时对于物业管理公司来说,面对业主过多的缺乏理性和缺乏专业的责问,已显得力不从心,而政府将太多的时间耗费在业主委员会的成立及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关系的调和上,此时可以组建一个第三方机构解决这些矛盾。

第三方机构可以是招投标中心、业主咨询公司、也可以是行业认证机构、仲裁机构、专家委员会。

2、物业公司层面

(1)严格执行承接查验标准

针对遗留的质量问题应认真实施承接查验程序,严格执行承接查验标准。在物业接管时,以明确物业公司与开发单位的责任。

(2)培育和监督业主大会与业主委员会的建立与运作第一、增强业主的自我约束与自我救济能力

由政府、媒体共同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业主花钱买服务意识,不交物业管理费是违法行为的宣传,引导业主依法履行业主的权利和义务,同时监督《业主公约》的执行力度,将业主违约行为进行宣传,提高业

主的自觉性。

第二、借助社区管理的力量,监管好业主、业主委员会的建立与运作。

(4)物业管理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企业管理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并认真执行到位,深刻认识服务型行业的特点,提高企业人员素质;要逐步提高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素质,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培养人才,为物业管理持续发展提供人才资源。

(5)制定好各项服务标准,达标要求已经收费明细,召开业主大会对相关规定及各项标准张榜公布,并接受监督。

3、社会层面

(1)物业管理协会应积极有效的发挥作用。

(2)加大对物业管理行业的宣传力度,使社会公众应客观公正的看待物业管理这一新兴行业,加深对这一行业的了解并对这一行业的作用充分重视。

(3)新闻媒体应了解物业管理行业的政策法规和行业特点,深切体会物业管理行业的酸、甜、苦、辣,加深对物业管理行业的了解、同情和支持,从而进行正面的引导,使业主对物业管理有一个深入地认识,促使业主形成正确的物业管理消费观念。

(4)加强对广大业主对物业管理的宣传和指引,增强对物业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和对物业管理消费的认同感。

第三篇: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本文概述了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一些自然保护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其发展的原因,提出了完善我国自然保护区的对策和建议,阐述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现状、对策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基础,也是当今国际社会环境和发展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中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家之一,它有的生物物种数量约占全球的十分之一,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地区。但是由于自然、人为及制度方面的原因,中国的生物多样性正遭受着严重的损失和破坏,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急中之急、重中之重的事情。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些原因的分析,提出建设性意见,以资探讨。

一般而言,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分为“就地保护”(in situ conservation)和“迁地保护”(ex situ conservation)两种方式,前者是主要措施,后者是补充措施。普遍认为,生境的“就地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最为有力和最为高效的保护方法。就地保护不仅保护了所在生境中的物种个体、种群或群落,而且还维持了所在区域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运动的过程,保证了物种的正常发育与进化过程以及物种与其环境间的生态学过程,并保护了物种在原生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和种内遗传变异度。因此,就地保护在生态系统、物种和遗传多样性三个水平都是最充分、最有效的保护,它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根本的途径。

一、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 1.1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初具规模

今年来,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得到迅速的发展,在数量上已具有相当的规模。根据国家环保局2010年环境年报初步统计,截至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达到2531个,其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5.2%。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达到323个,并有26个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国际生物圈自然保护网”,30个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虽然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已初具规模,但不管是数量上,质量上,还是在面积上,都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用人均自然保护区的面积计算,水平是很低的。所以,在保护区的建设上面,仍然要继续努力。1.2我国自然保护区类型丰富

虽然我国早期的自然保护区大多是以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为主。但是近年来,发展了一批草原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高山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地质地貌等类型的保护区,让我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45%的天然湿地,85%以上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特别是65%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的野外种群,都依靠自然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并且目前我国自然环境最纯净、自然遗产最珍贵、自然景观最优美、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态功能最重要的区域,都存在于自然保护区中,保护区类型完善。1.3我国自然保护区分布遍于全国

我国已建立的自然保护区按其保护价值和重要程度分为国家级和地方级,地方级又分为省(市、自治区)级、地(市)级和县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需要国务院批准,地方级自然保护区由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目前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都程度不同、数量不等的建立了自然保护区。有些省份保护区数已超过50个,如海南,云南,广西等省(区):在面积上,好几个省份的都超过了1万平方公里,如广西、云南、新疆等省(区),其中新疆自治区的保护区面积更是超过了10万平方公里。现在无论是在沿海和热带、亚热带的森林植被区域,还是在高原、荒漠和草原区域都建立起了若干自然保护区。全国自然保护区网已初步形成。

二、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作用和意义 2.1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 自然保护区能为人类提供生态系统的天然“本底”,各种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间长期相互作用的产物。现今世界上各种自然生态系统和各种自然地带的自然景观,正在迅速地遭到人类的干扰和破坏。许多地区平衡失调,有些地区的自然面貌已难以辨认。人类为了研究这些地区的自然资源和环境的特点,以便提出合理的利用与保护措施,不得不借助于古代的文献记载、考古材料、自然界残留的某些特征来推测已不复存在的自然界原始面貌。由此可见,在各种自然地带保留下来的、具有代表性的天然生态系统或原始景观地带,都是极为珍贵的自然界的原始“本底”,它为衡量人类活动结果的优劣,提供了评价的准则,同时也对探讨某些自然地域生态系统的今后合理发展的方向,指出了一条途径,以便人类能够按照需要而定向地控制其演化方向。2.2物种基因库

自然保护区为人类保存了很多及其珍惜的物种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是各种生态系统以及生物物种的天然贮存库。现在许多重要的动植物资源及完整的生态系统相继被发现,就是在自然保护区中调查研究出来的。特别是目前世界上很多物种,由于环境的变化和人为的干扰,已经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将有助于这些生物的保护及其繁衍,所以说自然保护区是物种自然及生态系统的天然贮存库。2.3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

自然保护区里保存有完整的生态系统、丰富的物种、生物群落及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这就为进行各种有关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地,成为设立在大自然中的天然实验室。自然保护区是开发自然保护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可用于对自然生产潜力、自然生态平衡、最优生态结构的研究;生物环境间的制约规律,生物内部各品种间的消长与调控,以及环境因子改变后预测可能带来的后果;人类活动干扰与自然生物群落的自然恢复能力等研究。

自然保护区的长期性和天然性的特点,对于进行一些连续的、系统的观测和研究,正确掌握天然生态系统中物种数量的变化、分布及其活动规律,提供了特别有利的条件。2.4 旅游价值

目前,我国很多自然保护区都可以为旅游提供一定的场地,创造出巨大的经济价值。由于自然保护区保存了完好的生态系统,珍贵而稀有的动植物或地址剖面,对旅游者有很大的吸引力,特别是有些以保护天然风景为主要目的的自然保护区,更是旅游者向往之地。在不破坏自然保护区和严格管理的条件下,可以划出一定的地域,有限制地开展旅游事业。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改善,自然保护区在这方面的潜在价值,将日益明显的表现出来。2.5维持生态平衡

自然保护区由于保护了天然植被及其组成的生态系统,在改善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河流的上游、公路两侧及陡坡上划出的水源涵养林,它是自然保护区的一种特殊类型,能直接起到环境保护的作用。当然,要维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仅靠少数几个自然保护区是远远不够的,但它却是自然保护综合措施网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2.6进行宣传教育

自然保护区是向群众进行有关自然和自然保护宣传教育活动的自然博物馆和自然讲坛。目前我国一般的自然保护区都可以接纳一定数量的青少年、学生和旅游者到保护区进行参观游览。我们可以通过在保护区内精心设计导游路线和视听工具,利用自然保护区这一天然的大讲堂,宣传有关自然和自然保护的知识。

三、我国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问题 3.1经费不足

目前我国大多数自然保护区都缺乏应有的投入。对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现行的办法是通过分期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报经省和国家批准后拨款并实施。国家投入大部分经费,地方“配套”小部分,这种投入体制职责不清、权力不明、地方配套很难到位。很多地方级保护区更是还在走“自养”的路子,基础设施薄弱,管理经费短缺,日常管护,科研等工作发展迟缓,无力挖掘自然保护区内更多潜力,严重影响了保护和管理效果。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全国自然保护区每年得到各级政府的总投入不足2亿元。而发达国家用于自然保护区的投入每平方千米每年平均约为2058美元,发展中国家也达到了157美元,而目前中国却仅为52.7美元。但是根据相关专家的计算,全国目前现有自然保护区2531处,面积1.38万公顷,按照每公顷30万人民币的管护费用(最粗低的管理方式计算),全国自然保护区费用也需要43.5亿元。但是该投入同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的损失和治理破坏后的生态环境相比确实微不足道的,它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却是无法用金钱来估量的。3.2管理混乱

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多为事业机构,但是工作却是集行政事业和企业性质于一体,具有执法、管理、开发、经营等多项职责。本来保护区的工作是以资源保护、科学研究、环境教育等业务工作为主,但是现在的保护区却是管理与经营混于一体,管理的主要职能偏移,出现了重经营轻管理的现象。并且我国现在的行政体制都有“届满选举”,自然保护区主要领导按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都随“届满选举”而换岗,保护区的业务管理工作的连续性得不到有力保证,很不有利于自然保护区的发展。还有就是对保护区工作人员的管理太过松散,上级对下级无指令,下级对上级也不用汇报,干好干差都是一个样,全凭良心干活,在本来都不宽松的财政条件下,还得掏钱养一批“闲人”。3.3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由于我国的保护区类型很多,分布范围很广,形态多种多样,单靠目前的法律法规难以覆盖所有的现实情况。并且相关法律的惩戒力度太小,而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部门又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或者迫于压力,执法不力,导致了很多自然自然保护区的偷猎,盗采现象屡禁不止。并且有的法律法规和现实发展需要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一些法律条文并不利于自然保护区的发展需要。如《森林法》第31条第3款“…….自然保护区的森林,严禁采伐”这就导致了自然保护区涉及到树木的建设项目,如开路,架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无法开展,制约了自然保护区的合理开发利用。

四、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对策

4.1增加对自然保护区的政策支持和投资力度

首先应该将自然保护区的日常建设和管理经费纳入各级人民政府的“十二五发展规划”,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逐年安排资金,中央逐步加大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的补助,保护区广泛争取社会各界和国内外热心于自然保护的团体和人士的资助,积极实施开发各项经济活动,建立起以国家和当地政府投入为主,自然保护区自筹和国内外捐助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只有切实解决了职工的吃饭问题和经费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保护区的发展问题。

然后还要加强自然保护区周围片区的经济建设,因为自然保护区周围片区的经济发展程度直接关系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自然保护区和其周围片区与荣俱荣、与衰俱衰。保护区需要好周边片区建立起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发展生态旅游,科研教育等附加值高的产业,和周边地区实行利益共享。周边群众才会从原来的自然保护区可能破坏者变成共同管理者,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周边养殖,放牧,捕捞等对自然资源破坏较大产业对自然保护区的破坏

但是发展周围片区的经济建设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去制定优惠政策予以拉动和扶持。政府可以利用实行一些产业政策、银行贷款、税费减免等去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保护区的基础设施的建设。我相信,只要实现了政府重视,部门支持,社会合作的良好局面,就一定能够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4.2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活动

国家可以考虑下设一个统一的专门的自然保护区决策系统。这个系统应该包括中央、地方和保护区三个层次。由中央统一负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改变现行的“统一协调,多部门管理的”机制。地方则设立专门的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各个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作为国家或地方有关主管行政部门的派出机构,负责所有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从根本上解决目前自然保护区管理责任不清,建而不管的状态。自然保护区则根据自然保护区的特点定编定额,明确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对自然保护区的领导实行问责制,切实改变目前少数地方作风懒散,纪律涣散的局面,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由于自然保护区的主要职能是保护,专业性很强,所以必须解决人才这个问题。自然保护区应该招用具有专业知识水平的人员来进行保护区的管理,并且每年都应该抽出一定经费,委托相关院校对保护区人员进行职能培训活动,不断加强与高等院校的合作,建立起相关合作项目,听取专家意见,借助科学的力量,对保护区实行科学有效的管理。

还有就是要注意稳定职工队伍,因为自然保护区一般都在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偏远地区。保护区职工的劳动福利,子女就学,就业等问题,住房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很容易导致职工不安心工作。保护区的领导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和地方政府的相关合作,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加以解决,充分调动积极性,让职工可以安心工作。4.3完善法规,加强执法

国家应该参照今年来自然保护区方面的案例,将修改和补充相关法律法规提上议事日程。应该从法律法规成面上对土地权属问题,保护区发展规划实施问题,生态补偿制度,法律惩戒力度等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和相关解释。让自然保护区在建设管理的时候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还应该切实加大执法力度,对偷猎盗采等违法活动进行强有力的打击。还应该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监督教育活动,严厉禁止相关执法人员对违法违规活动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加强公众监督,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用国家力量去保证给自然保护区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鉴明等

自然保护概论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谢建强、王超

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促进生态建设 [3]于文辉、张可荣

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第四篇:中国民航乘务员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中国民航乘务员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坐飞机不仅安全、迅速、快捷,还能享受到美丽空乘的优质服务,而空乘服务早被人们作为了高尚服务的代名词,空乘服务的好坏在无形中也成为旅客对航空公司形象评价的重要标志之一,人们对空乘的形象和空乘服务的关注和期待远远超出了服务范畴本身了,以致空乘员在发展中出现了更多的问题,但无疑也更加要求空乘人员要从细节着手,加强服务技能、心理素质、亲和力和服务意识的培养,让美丽和服务完美的结合,去铸就空乘服务在公众心中的完美形象。关键词:中国民航乘务员 现实中的发展 问题 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过于追求形象:美丽是大多数人对“空姐”的定义,“空姐”也一直是年轻貌美的代名词,曾几何时,形容人漂亮就说长得像空姐一样。由美貌女性充当空中乘务员可以说是世界民航史上的一个惯例。世界第一位空中乘务员就是美国一位年轻貌美的护士。对空姐美丽外表的要求,似乎是历史的定义。在国内乘机,一登上机舱,就会看到一些花容月貌、神态优雅、亭亭玉立的美女不时地向乘客微笑、问好,她们简直就是一道令人赏心悦目、靓丽的空中风景线,这就是“空姐”。在我国,空姐是个高收入、让人羡慕的职业,也是一个吃“青春饭”的行业。不招已婚女性早已成为国内航空公司招聘空姐的惯例,所以我国空姐一般职业寿命较短,当“空姐”变成“空嫂”的时候,事业生涯便告一段落,这样不仅是一种极大的人才浪费,也使空姐缺少一些需要长时间用“心”积累才能获得的能力和服务技巧。

“楚王好细腰”,中国在这方面有悠久的历史,一些航空公司为了吸引眼球,采用现场海选、电视选拔、社会媒体全程跟踪的形式招聘空姐,名曰招聘空姐,实与选美大赛毫无二致。其实空勤服务主要是端送饮料、食品和其他一些服务,和年轻,漂亮,苗条实在扯不上任何关联,更和飞机安全与否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其实服务业的用人之道,首要的是从业人员的素质、工作经验和敬业精神。仪表只是录用取舍的一项参考,大可不必以貌取人。相反,与年轻的空姐们相比,“空嫂”不仅更善解人意,而且更爱岗敬业。在美国、澳大利亚、芬兰等国家的航班上,经常可见四五十岁而拥有标准身材的“空嫂”。在欧洲,不仅“空嫂”,见到“空婆”也是平常事。“空姐”有“空姐”之美,“空嫂”亦有“空嫂”之丽,成熟、老练、沉着应事的“空嫂”,别有另一种独特之美。

在中国,厦门航空有限公司(Xiamen Airlines Ltd.,简称“厦航”)、上海航空有限公司(Shanghai Airlines Co., Ltd.,简称“上航”)、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China Eastern Airlines Corporation Limited,简称“东航”)也曾招聘过年龄不超过40岁的已婚“空嫂”,因其招收人数极少,被戏称为新闻炒作。但其中也不乏成功之辈,吴尔愉就是其中的一位。从上海纺织女工到“空嫂”,吴尔愉早已成为航空界的服务“明星”,被乘客誉为“微笑天使”。她不仅建立了“吴尔愉乘务组”,还首创了中国民航史上第一部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客舱服务法——《吴尔愉服务法》。

从“空姐”到“空嫂”的嬗变,不再受就业年龄的歧视,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反映,大可不必诧异。

受关注之处,从历届空姐招聘的火暴场面可见一斑。当然,如今人才市场竞争激烈,好工作难找,不仅招聘空姐,招聘公务员场面也很火暴;如果这还不能说明问题,那么,某些航空公司招聘空姐,借助大众传媒进行海选,则进一步将公众性赋予这种职业,更别说各种名目的“航空小姐”竞选活动(如“蓝色沸点”、“深航女孩”等),实际上把空姐等同于公众人物。但空姐毕竟不同于演艺明星,不像明星那样是用来消费,即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空姐较受关注,显而易见的一点,诚如作者在该书《后记》中谈到的:“之所以首选从空姐切入,主要是考虑这个行业靓丽出彩,背后的故事鲜为人知,受社会关注。”其中,“靓丽出彩”显然有漂亮的含义,而提起空姐,人们首先想到的大概就是漂亮。有道是“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种职业如果“靓丽出彩”,那么容易受到关注也就不难理解。

古有“红颜薄命”之说,市场经济条件下情况似乎正好相反,有所谓“漂亮者生存”一说。有些年轻人,特别是大学生,为找工作不惜整容,所谓“变脸求职”。既然漂亮为人们所艳羡,那么,漂亮者的生存状态大约也会受到关注。作为一个群体,空姐在整体上比较漂亮,因而空姐的生活也有不少人会感兴趣。报告文学《中国空姐》全方位、多角度地记录了空中乘务员的生活:空姐的职业光环,少女的飞翔梦想,她们为飞翔付出的代价,因飞翔而提升的素质,在飞翔中开阔起来的眼界、成熟起来的思想,近距离接触名人政要而受到的熏陶;她们在时代变迁中的悲欢命运,如“两航”空姐令人唏嘘的故事和结局,新中国第一代空姐“十八姐妹”伴随中国民航事业发展的成长足迹,年轻一代在改革开放中绽放的美好青春;她们的多彩人生和情感世界,她们的爱情、婚姻和家庭,双飞、单飞家庭各自的甘苦,以及她们告别蓝天后的幸福生活„„作者走近她们的生活,探究她们的内心世界,让人们了解这一特定群体的生存状态,理解她们的甘苦,尊重她们的劳动。

空姐是漂亮的,但漂亮只是入选空姐的职业门坎,而且是众多门坎中的一个。在漂亮的门坎后面,是像民国空姐鲁美音那样的才情和丰富的内心世界,是包括熟练掌握英语在内的文化水平和训练有素的专业技能,是作为“客舱守护者”的重如泰山的安全意识、高度的责任感和勇敢精神,是在突发特情面前表现出的机智、灵活、沉着、冷静等综合素质,是建立在内在素质基础上的高雅端庄、发自内心的微笑和无形的亲和力,是源于爱心的服务和服务创新,是吃苦耐劳、忍辱负屈、爱岗敬业的品格和团结协作精神„„对空姐而言,美丽是应有的,天然的,而美丽背后的善良、责任感和勇敢坚强,才是必须的和弥足珍贵的。美丽固然难得,却并不说明多少问题,只有融入善良、责任感和勇敢坚强的要素,空姐的美丽才不是空壳,而有了灵魂,空姐本身才体现出价值。

2职业寿命短

我国的空乘队伍普遍存在年轻化,职业周期短,队伍不稳定的倾向,这除了乘务员的个人因素外,与我们的用人机有很大关系。很多乘务员存在对外来职业发展的担心,担心年龄过大后的二次就业问题,担心在高强度工作环境下的身体健康问题等。P36页

3.选拔门槛偏低,综合素质要求不高 4.年龄偏小,工作经历少 5用工难招人少比例 6

第五篇: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解决对策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社会的发展,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都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中小企业在促进科技进步、丰富产业组群、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细化社会专业分工,增加就业和扩大出口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小企业已成长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吸纳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据《2008年中国企业发展报告》,我国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其工业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润、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企业的62%、56%、40%和60%左右,上缴税收占国家税收总额的55%,中小企业还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特别是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新增产值的76.7%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中小企业已构成了我国经济的一个重要层面。但有如此重要地位的中小企业在资金融通方面的比例却相当不协调:占全国企业总数99%以上的中小企业占有的贷款数额不超过总贷款额20%,并且,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结构严重失衡,我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占比高达间接融资占比高达98%,直接融资却不足2%。

一、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1.中小企业自身问题

中小企业自身存在信用、财务、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缺陷,这是导致融资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具体表现如下:

(1)中小企业自身反映信息严重不对称,面临信用缺失问题。

一般中小企业财务信息不公开,长期对外做假帐,更有甚者,他们设立几套账,造成信息严重不对称,对中小企业信誉产生极坏的影响。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信用问题是融资难的最根本原因,其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企业还款信用不足。由于企业受理者自身素质不高和发展眼光所限,一些中小企业缺乏对融资信用的重视,不愿意守信还贷,为中小企业树立了不好的形象,而一些中小企业由于没有还款能力,信用风险偏高,银行更不愿意放贷。

第二,企业商誉意识差、商业信用缺失。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信用关联方,大量的商业往来都发生在中小企业之间。

第三,企业缺乏品牌意识,对产品质量把关不严,生产信用缺失。许多中小企业没有严格的质量符合体系或认证,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使用劣质、有害的原材料,采用非法生产方式,欺诈消费者,造成了生产信用缺失。

总之,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着严重的信用危机。占我国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它们的信用状况直接决定着整个社会的信用状况,中小企业信用的普遍缺失造成了整个社会信用环境的低下,恶劣的信用环境反过来导致了中小企业的担保难、抵押难、融资难。

(2)中小企业缺少长期发展规划,缺乏自身收益留存和积累。

中小企业缺乏内部积累能力,使得中小企业没有足够的留存收益满足其内源融资。即使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及其内部分配体制的调整,企业可支配的盈余逐渐增大,但投入大再生产的资金却甚少。企业在利润分配的过程中,缺乏长期经营思想,自身积累意识淡薄,利润分配账户的余额几乎为零。很少有企业顾及长远利益,从长足发展角度自留资金以备扩大生产、研发新产品中资金所需。

(3)受资产、经营规模较小所限,存在较高经营风险。

一些银行人员根据日常管理信息估计,我国有近30%的私营中小企业,近60%

在4.5年内破产消失。中小企业的高倒闭状况,使向其放款的银行面临着比较大的风险。此外,贷款偿还的高违约率也是银行不愿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对我国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调查中发现,中小企业的违约率要远远高于大企业的违约率。如此等等,均增大了中小企业贷款的难度。

(4)缺少充足的资产抵押。

1998年以来各商业银行和中小金融机构普遍推行了抵押担保制度。在抵押贷款的实际操作中,金融机构对抵押物的选择一般仅限于土地、机器、设备、房地产的所有权或使用权。而中小企业普遍固定资产少,土地、房产等抵押物不足,抵押贷款的难度较大。

2.造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部原因

从总体分析,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部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条:

I我国政府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服务体系方面的原因

(1)有关加强保障中小企业融资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

(2)定向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的机构设置不健全。

(3)缺乏完整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Ⅱ各类银行金融机构的原因

(1)我国银行监管部门对各类银行监管严格,各类银行自身对风险控制要求较高,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从其经营机制客观上制约了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入(2)银行实施信贷审批集权制,从操作流程上制约了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近年来,商业银行为了防范信贷风险,提高信贷质量,加强了内控机制建设,普遍实行集权式的信贷怜理模式,强化了总行一级的法人地位,大部分县、市基层行的贷款权、承兑权等被上收或部分上收。(3)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商业银行。从金融机构的设置来看,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商业银行。

Ⅲ我国资本市场的不完善方面

(1)在正式资本市场上难以获得上市资格。

(2)私人资本市场不够活跃,缺乏私人投资者。

Ⅳ担保机构尚不健全,运作机制尚存在一些问题。

Ⅴ缺少融资品种的创新以及缺乏必要的融资工具

三、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对策

1.中小企业自身的加强改进措施

(1)完善企业制度、加强内部份理(2)注重推进技术创新、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对于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综合竞争力的提高至关重要。(3)树立营造企业文化,广泛吸引各类型人才。(4)加强企业高符素质建设,培养企业家诚信品质及怜理才能(5)树立企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意识

2.我国国家层面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改革举措

Ⅰ信用担保体系的健全与发展

(1)我国信用担保的现状

近年来,为了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信用担保作为一种重要的中介服务已开始在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一种特殊的中介活动,信用担保具有以下特点:

信用担保介于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它是一种信誉证明同资产责任保证相结合的中介服务活动。通过担保人提供担保,来提高被担保人的资信等级。另外,由于担保人是被担保人潜在的债权人和资产所有人,因此,担保人有权对被担保

人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甚至参与其经营管理活动。由于担保的介入,使得原本在商业银行与企业两者之间发生的贷款关系变成了商业银行、企业与担保公司三者之间的关系。担保公司的介入分散了商业银行贷款的风险,商业银行资产的安全性得到了更高的保证,从而增强了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信心,使中小企业的贷款渠道变得通畅起来。目前,我国的担保公司与机构具有如下特点:它们大都获得了政府的积极支持,由各级政府发起,资金上大部分卞要由财政出资或由地方政府控股:

担保资金投资渠道上也日益多元化,采取股份制形式组建,这样做既避免了加重财政负担,也为预防政府以出资者身份干预正常担保业务创造了条件;运作方式上,以“政策化资金、法人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为经营原则,以实施反担保等措施严格控制和防范经营风险,担保公司运作的主要目的都在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信用担保手段为中小企业服务,着力去解决它们发展中所遇到的融资难问题。

(2)我国信用担保体系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首先,加强风险控制担保机构是国际上公认的高风险行业,要采取严格措施,识别、防范、控制和分散风险。

第一,为了控制担保风险,银行与信用担保机构应各自承担一定的责任。这样给银行一定的压力和动力,能有效地加强银行与担保机构的协作配合,是分散和控制风险的有效措施。

第二,建立担保资金的后续补给制度。由于担保需求的进一步增加以及担保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担保损失,建立担保机构担保资金的后续补充制度对担保机构的生存和发展极为重要。

第三,实施再担保。从国际经验来看,实施再担保是分散担保机构风险的有效措施。在日本,先是担保公司给企业贷款担保,然后是保险公司再为担保公司的这笔贷款进行保险。目前,我国组建的信用担保体系缺少后者,使担保机构承担的风险过大。若建立二级信用担保体系,则可以极大地增强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的能力。

其次,规范信用担保体系的运行

根据国际经验,专业担保机构应按照合理规范的保险体系运行。

第一,关于担保机构和协作银行的责任比例,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担保机构约占70%一80%,银行约占20%一30%。

第二,关于担保倍数,担保资金的放大倍数一般是10倍左右。结合我国具体实情,我国担保机构的担保倍数一般在10倍以内。但是我国目前有些担保机构只放大1一3倍,这并没有起到预期的融资效应。

第三,关于损失理赔。坏账处理是信用担保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一旦发生坏账,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应明确理赔程序和实施细节。双方要积极配合,通过契约形式来处理发生的坏账,这样对于保护担保机构与协作银行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四,关于中小企业退出问题。在对中小企业扶持一段时间后,担保机构应规范合理地及时退出企业,以便给更多的企业提供帮助。

Ⅱ国家在税收政策上应对中小企业加大支持力度

我国现行的税制结构、税种设计及税收环境等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小企业的资金瓶颈,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强在资金投入、技术创新、产业引导等方面的税收扶持和调节,改革和完善现行所得税和

增值税,调整税制结构,优化税收环境,促进中小企业走出资金困境。

(1)优化税制结构

首先,应建立一个公平、合理、高效的所得税制。其次,要处理好流转税和所得税两者的结构关系。同时可以完善税收体系,更好的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收入的公平分配。

(2)加大中小企业创业期的税收扶持

中小企业的发展对解决下岗分流和再就业问题、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影响巨大。

(3)促进中小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企业能否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是决定企业能否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4)加大产业、产品结构的调节力度产品、产业调整属于宏观调控的范畴,是政府对市场调节的一种纠正,企业自身很难自觉地、有意识的自发进行。(5)优化税收环境

高效的税收制度更多是依赖于税务当局与纳税人的合作,而不是仅仅加强立法处罚。税务机关与纳税人应充分履行税法所赋予的权利和义务,逐步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从长期来看,税务当局树立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比纠正纳税人的不纳税行为更为重要。很多国家通过自己的实践已经证实了这一点,如澳大利亚。最近几年,澳大利亚税务当局把注意力主要放在鼓励纳税人自觉纳税方面,鼓励纳税人一开始就遵章纳税,同时以纳税人为中心,积极寻求途径帮助纳税人正确纳税。这种做法对于建立一个规范、公平的税收环境很有帮助,已成为澳大利亚成功的税改经验。

我国政府应借鉴国外税改的成功经验,强化税务机关的服务意识,并制定相关的制度、采取有效的措施,为纳税人排忧解难,提供优质的税务服务:同时提高税收征收水平,改善征管手段,规范执法,积极营造一个适合规范经营的税收环境。与此同时,政府还应该规范和清理税外收费,增加收费政策的透明度,降低中小企业的税费负担,使中小企业能明确预计自己的税费成本,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有序的外部环境。

Ⅲ国家在法律方面对中小企业的支持

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应当有完善的法律保障,建立完善包括中小企业的技术促进法、中小企业的税收鼓励法、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法、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法、中小企业的政府辅导法等等。在诸多法律领域,我国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建立统一完善的中小企业辅导体系

中小企业一般集中在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的产业,中小企业的发展有赖于人力资源的提高与更新,在中小企业中建立完善的辅导体系,帮助中小企业发展是政府刻不容缓的大事。

(2)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

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支持,颁布《中小企业银行法》并明确规定,设置中小企业银行,确定对中小企业有效的信用制度,使中小企业者能顺利进行自主的经济活动,谋求提高其经济地位。同时,我国政府还应建立完备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3)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法律支持

当今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科技的创新,主要依靠发展高科技产业。所

谓高科技产业主要是指技术密集或以科学为基础的产业,其特点是直接来自科学或与科学密切相关、严格依赖高水平的制造技术和科学化管理,以及由此产生的产品的高附加值和发展的高速度。我国应改革人事制度,解决科技人员创办高科技中小企业在经济、职称、户口等方面遇到的障碍,并制订统一有效的鼓励科技人员创办中小企业的法律、法规。

Ⅳ.中小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的改进与优化

对于中小企业的信用评级指标,应当选择最能反映中小企业财务状况、对贷款质量影响最大、最具有预测和分析价值的变量。虽然中小企业是企业群体的特殊组成部分,但是其评价内容应与一般企业相类似,因而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可以在现有基础上,根据中小企业的特点从一般企业信用评级指标体系演绎而得。

Ⅴ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的金融创新

1.创新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金融工具

不同的中小企业由于所处的行业不同、经营理念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融资需求。这就需要银行不但创新出更多金融工具来满足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同时加强银行对信贷风险的控制能力。下面就介绍一些主要的金融创新工具。

(1)担保方式创新

抵押物不足和难以获得信用担保是中小企业融资的固有特征,应以替代的方式解决担保问题。这样,既可以满足银行经营管理中风险控制的要求,又适应了中小企业的现实情况,以下是几种替代性担保方式:

a、变企业担保为个人担保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其经营者和所有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统一的,因此将对企业的信贷转化为对个人的信贷基本上是一致的。个人信贷侧重于考察顾客的品格、声望、学历水平、金融历史记录、收入流和负债能力等,担保审查相对容易。从国外金融实践来看,此类担保主体的替代对激励客户还带有促进作用,并且有助于精简贷款手续,提高银行对融资需求的反应速度和贷款效率。

b、群体担保

由于族群关系、社区关系的存在,中小企业及其经营者往往存在一个关系相对密切的家族、宗族群体,由这些群体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能有效减少监督成本甚至交易成本。

c、强制存入保证金

金融机构可以要求贷款申请者事前参加储蓄计划(作为保证金),定期存入一 定现金,并且在贷款未清偿前,不得退出储蓄计划。这实际上是一种替代性的担保措施,这类强制储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起到督促还贷的作用。

d、发展政策性担保体系

由政府牵头组建面向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或担保公司,当中小企业符合政策扶持要求、需要融资、但担保物不足时,由政策性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以保障中小企业能够得到商业性金融机构的融资。

(2)动产融资工具创新

由于多数中小企业都没有足够的不动产向银行中请抵押贷款,于是动产融资作为中小企业融资的新路径进入人们的视野。所谓动产融资就是指贷款人以各种动产为担保物从银行获得各种资金支持和行为。从国外融资业的发展结合我国实际来看,中小企业的动产融资将主要有以下几大类型:

a、金融租赁

它的操作方式一般是设备购买企业向租赁公司进行融资(主要是银行贷款),然后向供应商购买相应设备,租赁公司将设备租给企业使用,承租人按期缴纳租金的一种以“融物”代替“融资“的形式。这实质是企业通过暂时出让资产所有权作为抵押而获得信贷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

b、存货融资

存货融资也是动产融资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小企业在固定资产方面没有优势,但通常拥有大量易变现的存货等流动资产。存货融资以存货作为获得贷款的担保物,若企业违约,银行可将其存货出售。

c、应收帐款融资

中小企业还可以将应收帐款作为担保以获得贷款(又称作保理业务)。这类贷款种类较多,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也是各国中小企业融资的重要来源。

d、仓单抵押融资

仓单作为一种有实物产品做后盾的流通工具,在一些工业化国家成为一种融资工具,因为它可以进行交易、买卖、互换、用作借款的抵押品或用于金融衍生工具。

e、知识产权担保融资

知识产权如著作权及其相关权利、专利权和商标权等也可以用于设定担保,进行融资。

2.提供多样化的综合金融服务

商业银行应积极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样化的综合金融服务。根据调查,中小企业所需要金融产品一般时间较短,基本建设贷款项目也较少,所以应结合其营业周期提供短期信贷产品,一旦企业经营资金周转过来,马上督促其还贷,这样资金不宜挪用,风险可控性强。银行符合此类特点并经常使用的产品有银行承兑汇票、短期流动资金贷款等。商业银行还应当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特点,根据不同中小企业特殊的现金流状况、支付频率,为其设计特殊的贷款及还款方式。国外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推出了形式多样的贷款方式,主要有:信用额度贷款、循环额度贷款和承诺贷款等。

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把握住中小企业,也就把握了未来我国经济中最有活力的经济主体,要从根本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尚需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只要坚持体制创新、多方协调与齐头并进的观念,中小企业努力提高自身融资能力,国家寄予政策扶持,金融机构在控制风险条件下进行信贷市场创新,融资相关各方面协调利益、互相合作,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定会得到有效解决。

下载文化“中间地带”发展问题及解决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文化“中间地带”发展问题及解决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城市垃圾问题及解决对策

    城市垃圾问题及解决对策摘要:根据相关研究数据,到“十二五”末,我国城镇化率将突破50%,城镇人口预计达到7亿人,将首次超过乡村人口,在这城市化高度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城市垃圾......

    农村环境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村环境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摘要】:当前,我国正在蓬勃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存在很多问题,农村环境正在逐步恶化,农村环境正在面临着严峻的形式,环境......

    我国仓储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国仓储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物流业已经成为21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仓储在物流系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代仓储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对于优化物流与供应链......

    我国医药连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我国医药连锁发展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 摘要:我国医药连锁经营的探索性实践从1995年开始,但直到2000年才得到国家的正式许可和鼓励。由于我国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医......

    平朔公司科技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平朔公司科技创新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卞明明)摘要:近年来,受我国国民经济结构调整、节能技术进步、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煤炭质量的提高、生活用能结构的变化、经济增长方式......

    钓鱼岛问题的解决及发展

    题目:和平保岛,可持续发展摘要 针对我国当前关于钓鱼岛这个重大问题,从当前的国内国际的局势各个方面,结合我国面对国际争端的一贯政策提出如何解决钓鱼岛争端的方法。并且针对......

    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领导干部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前进壮大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

    小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对策 今天我把参加心理健康培训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向大家做个汇报。各位老师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都有自已的实践经验和独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