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费”停征改革与工商行政管理的走向探析

时间:2019-05-14 00:22: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两费”停征改革与工商行政管理的走向探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两费”停征改革与工商行政管理的走向探析》。

第一篇:“两费”停征改革与工商行政管理的走向探析

“两费”停征改革与工商行政管理的走向探析

一、“两费”停征的历史背景及重大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要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这就是说新一轮机构改革,不仅仅是转变职能、精简机构与人员,而是要实现行政组织的体制性重塑,以实现行政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的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党的十七大报告还指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两费”作为建设和管理集贸市场、加强个体工商户管理的手段,在一定时期内,对繁荣集贸市场、推动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1998年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发生了新的变化,主要任务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进行市场监管,不再直接参与市场建设。继续征收“两费”,不仅不利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行政和公正执法,也不利于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对于饱受个体工商户质疑、挑战法律严肃性的“两费”早该取消、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浙江等地已经取消的收费制度,却因为种种现实理由,一直难以在全国范围内禁止,原因很复杂。

往大处说,我国的公共财政没有建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长期的收费制度下形成自我强化、自负盈亏、以收定支的路径依赖,从财政部门到工商管理部门,没有动力裁革不合理、不合法的收费。据国办机关第44期党校进修学员组成的调研组了解,“两费”收入已经成为全国很多地方财政的重要非税性收入,湖北省2005年“两费”收入为4.97亿元(不含武汉市),占当年湖北省工商管理部门总收入(8.82亿元)的56.34%。省财政在安排工商管理部门经费时,当年的“两费”收入计划是制订预算的主要依据,人员费用、办公费用和业务费用支出都必须依照工商管理部门当年的收费收入水平制订。浙江省2005年“两费”收入10.13亿元,占当年浙江省工商管理部门总收入(19.47亿元)的52.03%。浙江省工商管理部门的人员费用(2005年为7.46亿元)由财政全额负担,但办公费用和业务费用预算要根据其当年的收入计划制订。全国大多数地区的情况与湖北和浙江两省情况类似,工商管理部门的经费保障或多或少与其“两费”收入挂钩。

收费支撑政府部门生存,造成两大恶果,第一,财政部门缺乏向此类机构拨付的秉赋,视收费为理所当然的应得收入,造成公共财政的缺失。第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以收费定支出,结构庞大、人员臃肿,个体工商业协会实际上成为工商行政管理的下属机构,由收费养活。实行阳光化收费,收支两条线,没有解决以收费养活工商管理部门的难题。湖北工商局人事处黎维庆处长感慨,湖北省基层工商局工作人员的精力大概有60%~70%都放在了收费上。为了保证收费,为保“费源”而放松管理,出了问题不处罚的情况,上演了官兵与强盗互怕互靠的一面。目前,我国很多个体户都是下岗工人和农民,基本上属于生存型就业,抗风险能力弱,“两费”成为他们不小的负担,抬高了他们就业和创业成本。部分基层工商管理局(所)为完成收费任务,实行“以收定支、收支挂钩”的体制,加上一些执法人员滥用职权,搭车收费,“吃拿卡要”,导致很多个体户不堪重负,“望费生退”。这直接阻碍了个私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就业和居民收入。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发布的一组数字表明:1999年全国有个体工商户3160万户,到2006年6月底下降为2505.7万户,个体工商户减少约650万户,平均每年减少87万户。由于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不太景气,不少企业停业或倒闭,引起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这正成为税制改革进行的契机。目前,财政等部门正按照“正税清费”和“分类规范”的原则,对现有收费基金进行清理、整合和规范,推进税费制度改革,优化财政收入结构,逐步建立以税收为主,收费基金为辅的政府收入分配体系。(据《中国财经报》2008-08-29 21:32:34载)

为适应“大部制”改革,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政治制度建设的进程,中央实行“正税清费”改革。中央从与个体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又饱受争议的工商„两费‟入手推动税费改革,为个体私营经济提供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8月22日,财政部与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联合发出通知,决定从2008年9月1日起在全国统一停止征收。全国2600万的个体工商户,每年将减少170亿元的负担。一项实行了26年的制度退出经济舞台。

“两费”的停征,是继废除农业税后,我国税费改革的又一次重要变革。停征“两费”将减轻个体户的负担,实现市场经营主体公平竞争。根据2007年数据,全国2600多万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者共交纳“两费”约170亿元,停止征收后,每户平均每年将节约650元。同时,“两费”的停征降低了创业门槛,有利于激发广大群众的创业积极性,增加就业机会,为经济发展增添活力“两费”的停征,还有利于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加强和改进工作,能够专心致志地履行市场监管职能,为工商行政管理事业改革发展进一步营造了良好条件。

二、“两费”停征后工商行政管理的走向探析

“两费”停征后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以停止征收“两费”和落实国务院批准的“三定”方案为契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转变职能,创新机制,努力做到监管与发展、服务、维权、执法的统一,积极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市场监管内部机构多,职能重复交叉突出,急需统一管理。

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这次“三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贯彻落实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以构建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实施“大部制”,无疑要对现有的政府机构“动手术”,把性质类同的部门进行合并,把密切相关的职能集中在一个大的部门统一行使。工商行政管理内部的职能不完全是一个层面上的职能。所以,尽管“大部制”改革会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只“让一部分部门先动起来”。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却应率先进行内部机构改革。最好的例证是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8]88号国务院批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调整3项职责,新确定的主要职责涉及共15项,并根据上述职责,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设13个内设机构(正司局级):办公厅、法规司、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局、直销监督管理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市场规范管理司、食品流通监督管理司、企业注册局、外商投资企业注册局、广告监督管理司、个体私营经济监督管理司、人事司、国际合作司(港澳台办公室)、机关党委

负责机关和在京直属单位的党群工作。为强化反垄断的执法职责,原来的公平交易局正式改名为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局,查处市场中的不正当竞争、商业贿赂、走私贩私及其他经济违法行为等。今年国家部委机构改革时,明确工商总局承担流通领域商品质量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的责任。为此,工商总局此次特别增设了食品流通监督管理司。

从目前各地工商行政管理局内部机构看,设有不同名称的许多内部机构,职能的相近或相似,既造成部门之间的职责交叉、推诿扯皮,又导致职能分散、政出多门,而且企业的负担加重。如果不尽快解决和理顺各地工商行政管理局内部机构部门职能,将会进一步削弱了工商的决策职能,也不利于集中统一管理。理顺职责关系是这次“三定”的一项重要内容。所以,全国各地工商行政管理局应注重国务院《关于工商总局新三定方案》,在内设机构方面,着重强调适应部门职能转变的要求,优化结构,内部整合,精干设置。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对称正确整合、配置各内部机构,坚持精简统一效能,整合优化部门内设机构。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和领导职数,确保“三定”后各地行政编制总数不突破。全面推进职能转变,坚持权责一致,明确和强化部门责任,做到有权必有责,权责对等,统一规范管理。这对于提高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整体效能,推进机构编制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具有重要意义。

(二)“两费”停征的改革,客观上要求工商部门职能的转型和重塑。

1.要从突出收费心向以突出监管为中心转变。以前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尤其是基层工商所很大的精力是放在收费上,形成了以收代管的局面。停征后我们可以把精力放在执法监管上,转变过去以收代管的模式,转变职能。这也正是正税清费的一个目的,财政部综合司有关负责人表示,清理规范收费基金的基本思路之一是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取消政府实施公共管理和提供普遍性公共服务收取的管理费和基金,所需经费通过税收筹集,由财政预算统筹安排。停征“两费”后各地工商部门要以停征“两费”和落实国务院批准的“三定”方案为契机,进一步转变职能,创新机制,加强“执法工商”理念教育,根据“全程监管、关口前移”的长效治本之策的要求,迅速实现“执法理念、监管重点、运作方式”的大转变,更好、有效、系统、长效地建立市场监管机制,努力做到监管与发展、服务、维权、执法的统一,积极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建设,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2.从管制行政向服务行政转变。“两费”停征后,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时刻用改革创新精神落实”发展经济,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如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一所一标”做法,进一步深化“商标富农”工作。为

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简称一号文件)精神,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从城市向农村延伸,陕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所一标”的工作基本思路:即一个工商所每年至少引导、帮助辖区内一个农产品申请注册商标;每年在辖区范围内确定至少一个已有的农产品注册商标,扶持其成为当地特色农产品商标,鼓励支持其争创著名商标,提高当地农产品商标注册积极性,带动品牌经济的发展,进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省工商局并在全省范围内推行了与“一所一标”相配套的《商标注册建议书》、《商标策略提示书》和《商标法律告知书》等三项创新型的商标行政指导措施。“一所一标”工作以支持农产品走品牌战略之路为重点,指导农民、涉农企业申请注册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帮助农民运用商标整合特色优势农副产品资源,走商标富农之路,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打造一个商标,带动一个产业,搞活一地经济,富裕一方农民”的目标。“一所一标”工作跳出了固定的思维定势,拓展了监管服务理念和内容,创新了管理模式,促使基层工商所的干部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体现了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对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3.从执法制度创新向完善执法监察体系转变。“两费”停征后,一方面要继续推广完善行之有效的创新执法制度,如襄樊市工商局的“等分办案制度”:根据办案人员的办案能力分为高、中、初3个等级,处理难易不同的案子。“立案通报制”:所有办案机构立案后必须当天向公平交易机构报告,公平交易机构当天公开情况,其他任何办案机构不能再立案,推行

“归口立案、分级办案、统一核案、稽查查案”的办案管理模式,进一步明确各级办案机构、法制机构、稽查机构的职责与权限。“委派法制员制”:委派法制员到基层,加强指导,对基层办理的所有案件进行审核,减少和避免基层执法过错行为的发生。还有行政处罚分档裁量制、行政处罚案件核审责任制、行政处罚案件审批集体讨论制、行政过错行为追究制等制度。另一方面“两费”停征后,各地工商机关要把管理重点放在了干部的执法行为上。应建立多层次、立体化执法监察队伍,负责对工商干部的执法行为进行监督、纠正和建议,促进了规范管理。同时,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完善与特邀行政廉政监督员的沟通联络机制,定期召开特邀行政廉政监督员座谈会,定期或不定期对特邀行政廉政监督员进行回访,并邀请特邀行政廉政监督员参加督察活动,增强外部监督的效果,使监督工作规范化、经常化。

(三)“两费”停征后,加速“四化“建设,争取在“大部门”中更多的话语权。

1.扩展“监管”职能,把气势造大。在当前的形势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该把最能体现自身价值和老百姓赞成的职能作用,即反不正当竞争和保护消费者权益尽力发挥出来。素有“经济宪法”之称的《反垄断法》于今日起正式施行,反垄断最高议事协调机构─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已于日前成立。据报道,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和工商总局都已设立专司反垄断的司局,“三足鼎立”的反垄断执法格局形成。据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即俗称“三定”方案,已批准国家工商总局成立“反垄断与反不正

第二篇:关于“两费”停征后工商部门进一步构建科学服务机制与监管机制的思考

关于“两费”停征后工商部门进一步 构建科学服务机制与监管机制的思考

“两费”停征后,工商部门在发挥职能、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支持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这将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重要的课题,需要我们去学习、去研究、去探讨。“两费”的停征,也为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面对新形势,我们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四个统一”,进一步转变职能,切实履行法定职责,创新监管方式方法,完善监管机制和服务体系,加大市场监管执法力度,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现笔者就工商部门如何更好地开展今后工作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

一、以“两费”停征为契机,认真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努力建设“三个过硬”干部队伍

目前,工商系统特别是基层工商所要由“收费型”向“执法型”和“服务型”转变,对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干部队伍特别是工商所的监管人员面临更严峻的考验,应对干部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一是加强思想观念教育。教育干部迅速转变观念,使干部在认识上从原来习惯以收费为主的监管执法方式,转化为以执

—1— 法办案、综合服务为主的执法方式,同时教育干部树立依法行政观念;二是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干部在市场环境多变、监管对象复杂、监管任务繁重、执法强度增大的形势下,坚定理想信念,不能退缩,始终勇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潮头。三是加强业务知识培训。重点培养实际运用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查处经济违法违章案件的能力;加强对新的法律法规的适应性培训和如何查处复杂的、新型的疑难案件操作性培训;工商所要有计划组织全体干部学法和案例讨论,使干部奠定坚实的执法基础。四是加强技能培训。要加强计算机操作、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方面的专业培训,实现工商行政管理业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嫁接,不断提高工商行政监管执法的科技含量。通过教育培训,使干部做到信念不动摇、纪律不松懈、执法不违法、知识不落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三个”过硬的目标,才能切实转变工商职能。

二、以“两费”停征为契机,整合工商所资源,努力建设高速运转的基层工商所

工商所是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的窗口,顺利实现工商所转型,建立起以“经济户口”管理制度为载体,以市场巡查、办案为手段,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全方位的、动

—2— 态的、长效的科学监管体制对于进一步推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职能重心下移,努力把基层工商所建设成为“小局大所”、“小局强所”,成为监管社会主义大市场的前沿阵地。一是合理配备人员,提高工商所的战斗力。在领导班子配备方面,实现领导能力、业务水平的有机结合,把执法监管、办案能力和综合软件应用能力作为任命工商所所长必备条件;人员配置上既要有精通并能够熟练运用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的法律专才,又要有懂得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监管执法服务的计算机能手;在年龄结构方面,实现年龄大、年龄轻的有机结合,既发挥年龄偏大干部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又适当配备部分具有一定学历、富有创新意识、勇于开拓进取的年轻干部,形成以老带新、以新促老的良性循环。二是科学合理划分工商所职权,使基层工商所成为责、权、利的有机体。在监管权限上,进一步强化工商所属地综合监管和执法办案职能,积极稳妥地从登记年检、执法办案等方面加大对工商所的授权,所有企业的日常监管(包括企业年检)均由工商所负责,使工商所对区域内所有市场主体都具有监督管理权;在行政处罚上,将一定额度的大要案件的行政处罚权赋予工商所,如根据违法经营额的不同,可将案值3

—3— 万元以下行政处罚权授予工商所;根据案件性质的不同,将除公用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以外的市场经营主体的违法违章行为,包括不正当竞争、传销和变相传销、虚假广告、合同欺诈等办案执法权赋予工商所。三是在基层工商所职能定位上,由单纯的“收费所”、“办照所”转变为市场监管执法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综合所”。加强工商所常规监管和非常规监管,常规监管,就是集商标、广告、合同、市场、信用管理等于一体的综合巡查。由工商所按管区分片划组,建立以巡查内容、巡查方法、巡查制度、巡查纪律、巡查工作考核为内容的巡查机制,实行定人员、定片段、定时间、定职责的区域巡查责任制,实施对辖区内个体工商户和企业、商品交易市场进行动态监管巡查。非常规监管,就是要尽可能地推行工商所全员办案制度、案件主办人制度和经济案件系统应用制度,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厉查处各种经济违法违章行为。四是强化硬件建设,改善基层工商所监管执法条件。在办公条件方面,要尽可能为工商所创造一个便于开展工作的相对宽松的办公场所,要配备适当数量、性能较好的计算机及其配套设备,基本实现办公自动化;在办案设备方面,要为监管执法配备一定数量的交通工具、低成本的能保证通讯

—4— 畅通的通讯工具和适应动态监管的先进的信息查询、记录工具(逐步推行掌上电脑巡查制)。

三、以“两费”停征为契机,强化科室职能,努力发挥科室的指导协调作用

一是适当整合机关科室。整合机关内部机构和人员,可新成立12315执法大队或巡查大队,增强执法与监管的力量,提高工作效率。二是提升科室的指导效能。工商所创新的是工作方法,而工作职能拓宽的任务应放在科室,由科室拿出具体的实施方案,例如目前在合同帮农服务措施的实施上,应由市场合同科出台具体服务办法,工商所按照办法去落实即可;又如工商所有些监管人员在监管时没有填写巡查表、有些填写不规范,有些巡查表不适合某些行业,而我们的工作轨迹要靠巡查来体现,这就要求企业个体监管科去研究制定更加规范的巡查办法及巡查记录,使日常监管走上规范化路子。三是加强科室的督察能力。科室要根据本科工作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量化考核指标,并对工商所工作进行评议和监督,每季度按照指标完成情况给工商所打分,督促工商所落实岗位职责,实现职能到位。

四、以“两费”停征为契机,提升服务效能,使服务

—5— 向高端型和公众服务型转换

要向“服务型”工商转型,我们的服务职能应向更高层次提升,在服务上应在以下几方面创新:

(一)创新服务理念。树立服务大局意识,用服务的态度开展执法监管工作,从单一式、被动服务向全方位、主动服务转变,从礼仪性的服务、低端型服务向高端型服务转变,从微观服务向宏观服务转变。

(二)创新服务内容。一是进一步改进登记注册职能。创新市场准入制度,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重点是大胆放宽准入条件,大力提升服务效能;服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现代产业发展。重点是发挥市场主体准入职能,深入实施商标战略,推动我市经济发展;执行好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依法做好涉及安全、环保、自主知识产权等重点企业的登记注册工作;严把市场准入关,依法做好产能过剩、技术落后、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等企业的变更、注销登记工作,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从源头上遏制扰乱市场经济秩序行为的发生;充分运用市场登记手段,提供信息咨询,搞好市场规划,在协调市场布局、不断完善市场体系上给政府当好参谋。二是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在服务“三农”工作中,努力开拓思路,拓展服务内

—6— 容,指导农民用足用好商标政策,走品牌化的发展道路。同时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开展地理标志商标和证明商标的申请注册工作;积极开展合同帮农工程,在合同帮农过程中结合工商法规进村组活动认真开展合同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农民的合同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要大力推广订单农业合同示范文本,在涉农企业和广大农户中深入开展“守合同、重信用”评比活动,提高农民群众的诚信履约意识;严厉打击利用订单和涉农合同坑农害农的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合法利益;深入开展经济活农工程。逐步引导农村经纪人建立行业经纪人协会,比如蔬菜协会、养殖协会等,逐步发展壮大农村经纪组织。同时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登记注册工作;强化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严把市场准入关,规范市场交易,重点是加强农村集市庙会食品安全监管、散(裸)装食品、熟肉制的安全监管。三是创新消费维权体系。重点是完善“政府推动、社会共建、多方参与”的消费维权机制,积极构建“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消费维权体系;增强“一会两站”的服务功能,除了受理投诉和举报外,采取各种形式向群众宣传安全消费知识,发布消费预警信息等;加强与商品质量抽检部门紧密结合,形成

—7— 联动机制,及时发布消费警示,引导群众安全消费。四是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促进就业服务。做好政策引导,鼓励农民参与市场活动,活跃农村经济;大力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扶持社会弱势群体从事个体经营,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问题;鼓励制造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扩大就业容量,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从而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五是积极拓展协会职能,为经营者服务。创新协会的服务形式和内容,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丰富会员生活,增强会员凝聚力,为会员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营水平搭建一个相互交流和沟通的平台。

(三)创新服务方式。在实行政务公开、提供咨询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府网站服务功能,向社会公众提供企业登记、商标注册等方面的咨询和查询服务。充分发挥掌握企业登记和消费者申诉、投诉、举报等基本情况的优势,公开企业登记基本信息,反映消费维权动态,为政府决策和有关部门加强监管提供参考,引导消费者合理科学消费。

五、以“两费”停征为契机,创新市场监管制度、方式和手段,努力构建市场监管长效机制

—8—

(一)突出制度创新。创新市场监管体系,重点是推动实现监管领域由低端向高端延伸、监管方式由粗放向精细转变、监管方法由突击性治理向日常规范监管转变、监管手段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的工作目标。

(二)改进监管方式。在监管模式上要由浅层次,租放型向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转变。

1、在监管范围上从侧重于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全方位管理向管好各类市场主体延伸;从单一的驻场式管理向巡查式管理转变;从静态的局部管理向动态的全方位监管转变;从传统的单一市场职能机构管理向各职能机构密切合作,综合运用工商行政管理职能转变。

2、在监管方法上,一是以实施市场登记为契机,与有关部门配合,把握各类市场布局和给政府当好参谋,促进市场体系的形成;二是以规范中介机构为突破口,对金融、房地产、劳动、信息等市场的中间环节制定管理规则;三是强化经济合同监管;四是对金属、水、电等垄断行业及期货、汽车交易、股票交易、网上交易等领域延伸监管,对直传销、企业抽逃资金、虚报注册等新型案例和大要案件进行查处,建立典型案例库;五是以建立市场自律组织为纽带,理顺关系,提高管理层次;六要采取分层次管理、动态管理、重点监控、点面结合等方法,强

—9— 化管理力度。

(三)提升监管手段。目前执法装备存在落后或使用效果不明显的现象。虽然工商所都配备了执法车辆、微机、照相机和食品检测箱,但真正利用食品检测结果进行立案的并不多。还有微机,除了巡查录入,户口认领外,网上学文件、网上参与内部讨论的不多。当然我们的装备还不够,在执法中还需配备打印机、掌上电脑等。

(四)加强法制建设。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执法地位靠法来确立,其执法依据靠法来明确,其执法行为靠法来规范,以前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有些法律法规条文太笼统,可操作的灵活性大,给干部的执罚提供了更多的自由裁量权。还有一些新生行业或领域的监管无法可依,比如网上交易、网上商品质量的监管等还是监管盲区,有待新的法规出台。法制建设应从板块化的立法向完善的工商行政管理法律体系转变。同时要加强调查研究,寻求因执法手段缺少强制性而使案件陷入僵局、无法执行的长效管理办法。

(五)建立健全市场监管长效机制。以往的监管没有建立在对市场秩序深层研究、分析、判断的基础上,而是日复一日、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或是问题出现了,或上

—10— 级有安排了,才被动采取整治行动,没有预见性,效果是只能治标而无法治本。要对市场监管的内容、对象、特点、方式及其发展规律进行科学调查分析和研究,对综合信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尽可能形成制度化管理,使检查具有针对性。例如目前,对房屋买卖、通信消费、中介服务、网上交易等领域的监管,我们可以试行格式示范文本,规范交易行为,提前介入监管。同时以市场的合理设置、规范管理、交易秩序等为衡量标准,积极探索并建立科学的、量化的市场综合评估体系。

—11—

第三篇:关于面对金融危机工商行政管理的改革与发展

不平凡的2008年虽已过去,但其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却挥之不去,尤其是被称之为“金融海啸”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全面冲击,将会持续一个较长时间,并进而影响和加大工商行政管理的监管工作。

一、国际金融危机给工商行政管理带来的影响

(一)何为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这次金融危机开始于2007年上半年,起因是美国的次贷危机。2008年3月,危机迎来了第一个“高危期”。正式爆发并开始波及全球是从2008年十月初开始的。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的恢复将持续数年左右,中国大概3年左右,美国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二)金融危机的原因

在当今世界,美国是独一无二的大国、强国,gdp占全世界的1/4,科学发达,人才辈出,实力雄厚;美国的发展模式自称世界第一,自夸其自由市场经济制度和民主政治制度都是举世无双的;同时又手握美元,是“世界货币”独一无二的优势。无论是硬实力或软实力都是天下第一,可是这次金融危机却偏偏在美国率先爆发,且来势汹猛。对此,有人用“第二次泰坦尼克号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严重的危机”等来形容这次金融危机的疯狂。

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是由“次贷”危机引起的。源头是美国的银行和金融公司胡乱放贷,形成大泡沫。“次贷”即人们常说的资产质量比较差的贷款。“次贷危机”,全称是次级贷款危机。所谓次级,是指债券的安全级别。

从2001年到2005年,美国住房市场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保持繁荣,一些银行等放贷机构纷纷降低贷款标准,使得大量收入较低、信用记录较差的人加入了贷款购房的大潮,成为所谓“次贷购房者”。“次贷”使很多美国人沸腾起来,忘记了自己姓什么?

正当很多人误以为美国的房市就像一根每月都能长一节的甜甘蔗一样,永远不会停止上涨势头的时候,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为抑制通货膨胀开始对房贷加息。在截至2006年6月的两年时间里,美联储连续17次提息,利率总共提升了4.25个百分点,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2006年,美国住房市场开始大幅降温,房价开始下跌。房价的下跌使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抵押获得融资。由此,出现了大批“次贷购房者”无力按期偿还贷款的局面。许多次级贷款人被收回房屋,无家可归;次级贷款公司由于收不回贷款而破产倒闭,其影响进而波及到所有参与者,包括贷款的人,发贷的银行,买那些债券的人,持有那些银行股票的人,都面临财产(被银行抵债)损失和纸上财富的湮灭。

(三)金融危机使工商行政管理的监管任务更重、更难

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的背景下,这场金融危机严重打击了各国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严重冲击,不少媒体报道称“冬天来了”、“狼来了”、“寒冬来了”。显然,对于保障市场经济发展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来讲,面临的新问题也会不少。笔者认为,影响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1、由于我国出口企业外销转内供使国内市场的竞争加剧,从而加大了市场的监管难度。2008年以来,不少企业外贸市场的订单萎缩,迫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将在国内销售,这样必将使国内市场竞争加剧:一是供大于求,国内市场不公平竞争的情况将更加突出;二是消费者维权问题将更加突出。

2、由于对我国宏观经济发展影响而形成的严重就业问题。2008年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就业问题的压力,必然反映在个体私营经济方面。如何鼓励支持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将又一次摆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面前。

3、由于我国加大内需的举措而带来的诸多监管难题。目前的金融危机,对国内企业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冲击。因此,中国经济急需一次从投资、出口拉动向高附加值的创新型出口和内需拉动的转型。为了减少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计划投入4万亿人民币拉动内需。这种大建设的动作必然涉及到工商行政管理的很多监管问题,如合同问题、垄断问题、竞争问题、商业贿赂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等等。

面对上述问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怎么有效应对?如何才能加快经济升温与转型?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确需认真思考和研究。

二、工商行政管理需要新的思维和新的管理理念

(一)问题的提出—主要是由几件事引起的思考:

1、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升为正部级后,对管理看不出有什么影响

第四篇:农村综合改革走向

农村综合改革是一项覆盖面广、政策性强,触及农村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重大变革,对于切实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积极稳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积极作用。现结合我区农村税费改革以来的一些情况,浅谈当前农村综合改革走向及对策:

一、当前我区农村综合改革进展情况

自2002年开始的农村税费改革对解决“三农”问题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透过我区改革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我认为,改革的成果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撤乡并村。2003年按照农村税费改革的要求,我区由6个乡镇撤并为5个乡镇,96个行政村撤并为89个行政村。二是冗员减少,乡村职能发生了深刻变化。按照精简效能、统一高效的原则,精简了乡镇机关内设机构,清理了各乡(镇)的在编不在岗人员和编外人员。改革后,乡村组织的职能正向指导和服务转变,在发展特色种养业、劳务输出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引带作用。三是负担下降,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随着惠农政策的实施,以及涉农收费的清理,使农民负担降至了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目前,农民增加生产投入、应用农业新技术、使用机械作业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四是管理加强,基本达到了人权、事权和财权相统一。在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实行了全员竞聘上岗。以“乡财乡用区监管”为核心,实行了“机构上划、预算代理、账户统设、资金统调、集中收付”的管理方式,理顺了区乡分配关系,明确了收支范围和职权范围。改革村级经费管理方式,实行了“村财民理乡代管”制度,做到了村级资金管理统一实行预决算制度,村级组织自行组织收入统一纳入“村级集体收入专户”支付,村级资金的财务核算统一由乡镇经管服务中心代理。五是制度完善,一些涉及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建立和完善了以区为主的办学体制,全面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免费上学。建立和完善村级“一事一议”制度,创造性地提出了“村事村议、组事组议、小范围受益小范围议”的筹资办法。建立健全了涉农收费的监测、预警和查处机制,有效防止了农民负担反弹。建立和完善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农村五保户和弱势群体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

二、存在的问题

作为改革,必然要经过探索、渐进、完善的过程。农村税费改革后,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亟待在农业综合改革过程中加以解决。

1、在乡镇机构改革上,办事机构的设置还不尽合理。乡镇有些机构还没有转变到服务于社会上来,存在有岗无事现象,对有岗人员要制定工作目标和服务项目,才能更好地为农村群众服务。

2、在乡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上,一是有的乡镇干部职工的工资生活待遇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二是部分乡镇除干部工资得以保障外,公务、业务经费普遍紧张,有的乡镇已难以维持工作的正常运转。三是乡村债务化解,十分困难,当前正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各地农村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正在千方百计加大投入,乡村债务已露新增态势,以致一些乡村未偿旧债,又负新债。这种状况极有可能形成新的历史遗留问题,更加难以有效解决。

3、在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上。一是“普九”债务农村中小学校无力自身化解。二是按合理布局校点的要求,相对集中、规模办学无可厚非,但不符实际的追求高度集中和扩大规模,可能会造成新的不合理布局,影响农村义务教育的普及。

4、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上。一是由于一些基层干部缺少应有的民主观念和法律意识,乡镇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二是在村民自治和“一事一议”中,不少地方都存在随意性较强,程序化和规范化程度不够的问题,以致难以真正有序、有效地搞好“一事一议”,实现村民自治。

三、几点建议

(一)继续做好综合改革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的基层干部真正明确并认识农村综合改革的目的意义和目标。目前,我区国有农场综合改革正在稳步推进。但在改革中难免会存在不合基层实际的一些问题,建议向上反映解决出现并存在的问题,以进一步巩固综合改革的成果。

(二)完善机构设置。一是要从实际出发,各乡镇应加强财政所的建设,并配备必需的人员编制,提供相应的工作条件,解决他们的工资待遇和定编问题。二是计生办要以利农村计划生育和社会事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林业、畜牧服务职能要进一步巩固,而水利、农机、农技、农经等其他各项服务也应同步强化,以利形成完整配套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四是团委、妇联、工会等人民团体机构,在不新增人员编制前提下,应设置确保政府的正常运转。

(三)尽快建立和完善乡镇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落实政府职能转变。一是综合改革后的政府要突出其政治职能、公共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作用的发挥。上级政府和部门针对职能转变后的乡镇工作制定目标管理考核体系,缩短政府的机构、人员和工作磨合期,使其尽快步入正常的运行轨道。二是积极稳妥地探索事业单位改革的新举措,引导开展好公益性和经营性为农服务。三要加大培训教育力度,进一步优化乡镇人员结构,提高乡镇人员整体素质,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针对机构改革后乡镇行政人员偏紧、年龄结构老化,财政所工作职责增加,工作量加大,而农经人员有岗无责的现实,当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切实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四是农业和涉农部门要尽快适应改革要求,加强调查研究,针对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新形势、新问题,及时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支持和巩固改革成果,认真扎实做好“三农”工作,搞好为农服务。

(四)财政管理保障乡镇工作运转。一要进一步理顺关系,建章立制,规范运作。一是县级财政要加大对乡镇财政基本支出的有效保障,并按项目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乡镇财政对村级财务的管理、监督要进一步加强,严格按规定实施监督和管理。二是保障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三要高度重视并切实采取对策措施,及时遏制乡村债务的新增势头。四是各级党政,尤其乡镇和村两委要厉行节约,打紧开支,千方百计在新农村各项建设中,确保不新增债务;在乡镇经济和村社集体经济发展中,确保逐年化解乡村债务。

(五)进一步巩固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成果,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一要向上争取更多的专项资金,加大农村学校排危力度。二要帮助农村中小学尽可能逐步化解学校负债,落实好各项政策及专项经费,并加强监督管理,进一步保障学校办公业务经费;各级各类学校也要在不乱收费的前提下,挤出资金化解债务。

(六)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一要通过教育引导和学习培训,增强基层干部的民主意识,提高群众的参与热情。要规范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各项制度,充分发挥村民自治中村委会、村民代表会的积极作用,真正实现“依法治村、民主管理”。二要讲求实效,认真搞好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要通过如实公开政务和村务,实行“阳光操作”,让群众知情,鼓励群众自觉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真正实现村民自治。三要进一步规范“一事一议”。对“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标准、决议的形成、方案的提出、报批的程序、事项的公示等,都要做到严谨规范,依法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资金筹集机制,有效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四要及时交接并监管好村级财务。乡镇财政要认真做好交接前的清理、审查和交接后的整理、复核等工作,不能因交接而出现村级财务的监管断层或失控;要通过交接进一步完善制度,跟进管理,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

农村综合改革走向责任编辑:飞雪 阅读:人次

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第五篇:经济杂谈建设改革工商行政管理系统

经济杂谈建设改革工商行政管理系统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政治文明建设也越来越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视,“以人为本”体现着社会对人的尊重、对道德和法律的尊重;“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已经被各级政府所普遍接受。

然而,目前作为拥有60万在编人员的全国工商管理系统,其无论是对个体工商业户的收费,还是对企业的日常行政管理,都无法完全符合新时代的法制精神,国家赋予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职责,有的因和其他执法部门交叉,形成有利益就争,无利益就逃避的尴尬局面;有些毫无意义的管理已经阻碍了当前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和谐发展。

有鉴于此,我们建议国家应该尽快撤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其理由如下:

一、工商行政管理局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已经严重不适应法制环境下的市场经济我国经济的市场化水平已经处于世界的前列,目前除通信、供电、金融等一些“国”字号垄断的领域外,基本上都实行了市场化,而市场化的经济干吗还需要政府指手画脚,政府长期以来对他们的管理真的是有效吗?大家不妨再回过头来看看,政府最有计划的时候,国家处于全面的短缺经济时代;“双轨制”时代让很多官家成为了富翁;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当今,才使得商品极为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工商行政管理”一词本身就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该机构成立的初衷,就是国家为了建立遏制市场经济发展的工具。计划经济条件下,每个经济组织都必须有一个婆婆,也就是各类主管局、委、办,而个体经营者被国家指定的婆婆就是工商行政管理局。现如今,企业的婆婆已经分别死亡了,而个体经营者的婆婆却依然健在,而且还愈加行使着自己不一定合法的权利。

我们的政府应该崇尚“无为而治”的理念,尽可能地避免把自己摆在管理者的位置上,只要不对社会产生危害的行为,我们的政府就没有必要去管理,以给老百姓营造更加宽松的社会环境。政府管理市场,远不如让市场自身调节来得科学。

目前的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假冒伪劣商品制造中心,我们随处可以接触到的假冒伪劣产品正在一些工商管理所的门前大量批发,给大众带来的是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只知收费而不去管理的印象,使管理者的诚信度受到损害。作为一个以被管理者提供费用养活自己的执法部门,怎么可能不在收费和管理之间权衡呢,在这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其实扮演着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角色,这样的管理当然无法做到公正了。

再说,我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这几十万大军,一年组织查处的垄断、不正当竞争、假冒伪劣、走私贩私、传销和变相传销、合同欺诈案件,和这么多人的物质消耗能成正比吗?以“经济卫士”自称是否有点言过其实?

耐人寻味的是,作为工商行政管理系统,要说“作用”最大的时候,应该算是改革开放之初了,那时候的“打击投机倒把办公室”真的打击过很多小商小贩,最典型的要数芜湖市的“傻子瓜子”创始人年广久了,要不是邓小平先生数次提到他,恐怕他还要在牢里多待一些日子呢。

有人戏称,工商行政管理越薄弱的地方,其民营经济发展也就越快,反之亦然。

二、对个体工商业户的收费有政府歧视的嫌疑,并使该系统人员数量急剧膨胀

去年,全国人大决定五年内在全国取消农业税。一年后,已经有25个省市自治区取消了农业税,明年全国将不再有农业税,这体现了国家对农民的尊重。

目前的工商管理费收取的对象是个体工商业户,而作为有着一定实力的法人则不需要交纳该项费用,这种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岐视政策的执行,阻碍着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也

损坏了工商的形象,耗去了基层大部分的精力,使得工商不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能。国家应如取消农业税一样尽快取消工商管理费,以充分体现个体工商业户在经营活动中所享有的平等地位。

其实,作为个体工商业户,一般经营规模较小,绝大多数处于养家糊口的阶段,在社会中一般处于弱势群体,在收费的合法性都受到百姓质疑的情况下收取他们的管理费,往往容易引起对抗性的矛盾,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目前,个体工商业户如果月营业额达不到一定的标准,就连被老百姓说了几千年的“皇粮国税”都不需要缴纳了,这一措施在为千千万万个体户减轻负担的同时,也降低了税务部门的征收成本,是政府和个体经营者双赢的举措。而个体工商业户还要按照不低的比例上缴工商行政管理费,不知道国家有关部门是如何考虑的,征收税款和收取管理费,哪一样更能让百姓接受是不言而喻的事情。

三、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一些无效管理,已阻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最为典型的要数对工商注册的管理了。一些中小企业的经营范围,如果不是需要有严格准入制度的行业,只要不是国家明令禁止的领域,为什么需要国家职能部门批准?如果对一些经营小商品的行业不进行工商注册,他们会对社会构成什么危害呢?如果一个专门修理皮鞋的作坊,顺带卖一些鞋垫、鞋油之类的,如果注册的经营范围中没有销售这一项,对社会会带来危害吗?

一些具有较先进管理理念的国家,大部分企业是不需要到工商注册、审批、登记的,有的可以在商会注册,有的是在法院注册,都是简单的注册;很多中小企业不用登记,普遍实行备案制;个体经营者作为自由职业者,劳动是自由的,根本不用登记。而我国实行的是普遍登记制度,不论你是限制性发展行业、需要有严格准入标准的特种行业还是个体工商业户,都要进行注册登记。这样,一方面加大了工商系统自身的工作量,增加了行政管理成本,也扩大了收费的需求,形成了一种恶性的循环;另一方面这种普遍准入制度极大地限制了劳动和创业的自由,阻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四、与其他部门重叠的职能,应让位于更有权威性的部门

职责的重叠,是导致政府部门之间相互扯皮的一大根源,有利益的事情大家抢着去管,没有利益的事情又相互推诿,这已经严重地损害了政府的形象。

作为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和其他部门职责重叠的最多,而这些部门却一般都有着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较之工商管理系统的条例显然更具有权威性。

(一)商标的注册和管理应该划归国家知识产权局

商标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和专利具有极为相似的功能,均应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而今,国家知识产权局却只负责专利权的审批,把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商标权的审批让给了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去负责,这不能不说明我国政府对商标权的不够重视。

(二)查处假冒伪劣商品是国家质量技术监督系统的份内事

目前,我国查处假冒伪劣商品的职责实行的是分段管理办法,即质监部门负责生产领域,而工商部门负责流通领域。

我不理解国家是基于什么样的考虑这样来划分职责的,国家质量技术监督系统作为专业的质量技术监督机构,执行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有着较强的专业设备和专业技能,而国家愣是不想充分发挥该部门的作用,非得让他们把自己的职责让一半给那个不够专业的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去查处。我不知道会不会有哪一天我国会把刑事案件也以昼夜划的标准分段让公安和哪个部门分别侦破。

(三)交易管理职能应该转移给商务管理部门

对于市场竞争、公平交易等行为的监督,查处垄断经营和不正当竞争,应该由商务

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及即将出台的《反垄断法》负责管理,国家没有必要在商务部以外还要设一个工商行政管理局,要么就应该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行使商务部的权力。

(四)传销及合同欺诈行为,应由公安机关查处

传销和变相传销及合同欺诈,属于经济犯罪行为,应由公安机关组织侦查,情节严重并构成犯罪的,应由法院进行审判,以达到威慑犯罪分子的作用。靠行政管理手段、罚款措施来遏制该类犯罪,只会让该类犯罪活动愈演愈烈。

(五)消费者协会、个体劳动者协会应和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完全脱钩

作为国家规定应为纯民间机构的消费者协会、个体劳动者协会,其收取的会费,一直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另一个收入渠道,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从而导致了各地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变相强行要求法人及个体工商业户缴纳会费,以满足他们的部门利益。如果不让消费者协会、个体劳动者协会和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尽早完全脱钩,这种有损于政府形象的收费就永远无法停止。

五、人员的安置问题

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人员进行合理分流,妥善安置工商管理系统的工作人员,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作为仅有的几个正部级局的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就其有效职能来说,级别实在是有点高了。高级别的职能部门必然会水涨船高地衍生出更多的二级局、司,使机构和人员进一步膨胀。大家普遍认同的是,处于最基层的工商管理所的数量,恐怕已经在全国各执法系列的各类站、所中名列前茅了。而过多的基层执法单位,必定不利于“依法治国”的实施。国家可以从降低总局行政级别做起,大力精简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内的机构,冻结工商系统一切理由的新设机构和人员进入。

(二)依照职责将相关人员划转到新的部门

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在将一些职责移交其他部门时,可以将相关人员一并移交,一方面这些人员通常有着一定的实践经验和专业知识,新单位在增加职责后也需要增加人员,让有经验的同志继续从事熟悉的工作,比在社会上招收新的工作人员来得经济、实用。

(三)鼓励现有人员改变身份,加入“两协会”

从政策上鼓励现有人员放下身段,志愿加入个体劳动者协会、消费者协会,国家可以赋予“两协会”更多的职能,让“两协会”充满活力,充分发挥“两协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协调作用。

(四)鼓励工作人员提前退休或自主就业

一是国家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现有人员自主就业;二是从物质上鼓励有公务员身份并符合退休条件的人员提前退休;三是利用机构撤消后遗留下的办公楼和设备,组建为企业提供服务的咨询公司、中介公司等。

(五)部分市场管理人员可直接转入市容执法部门。

(六)其他部门在招收公务员时,国家应给予该系统分流人员以一定的政策照顾。今天我在这里提出撤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理由,必然会引起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强烈不满。但随着“依法治国”进程的加快,一些机构必然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被淘汰或被重新组合。我们期望政府管理经济的部门越来越少,管理方式越来越人性化、科学化,让共和国的纳税人在宽松的环境下快速成长,让中国的企业迅速做大做强,让中国快速强大。

下载“两费”停征改革与工商行政管理的走向探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两费”停征改革与工商行政管理的走向探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从政府工作报告看改革走向

    理顺五大关系 攻坚六大重点——从政府工作报告看改革走向 翻看政府工作报告,“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一章的篇幅长达两页半——“用这么长的篇幅专门讲改革问题,包括财税金融......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对外商投资企业两年内暂行停征

    【发布单位】81301 【发布文号】 【发布日期】1998-05-29 【生效日期】1998-05-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福建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

    高效课堂的理念原点反省与改革走向

    高效课堂的理念原点反省与改革走向 时下,高效课堂改革在教学实践中的火爆程度人人皆知,其对当代中国课堂景观重筑的影响毋庸置疑。任何一场能够真正触动教育内涵的课程改革实......

    两整治一改革

    “两整治一改革”专刊第5期(2011年8月1日) 江苏国土资源信息 (“两整治一改革”专刊第5期)镇江市局用“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推动管理工作镇江市局以“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

    两整治一改革

    西乡县国土资源局 以“两整治一改革”为抓手规范权力运行 为加大国土资源领域重点环节和关键部位腐败问题治理力度,着力推进制度创新和源头防腐,为国土资源事业改革发展和社会......

    两整治一改革

    “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自查自纠阶段工作总结 按照《关于国土资源系统开展“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开展“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任务及责任分工......

    两整治一改革

    “两整治一改革”专项行动是国土资源部为贯彻中央领导批示精神和四部委会议精神,针对当前国土资源系统工作实际和队伍现状,分析面临的压力和内外部工作环境,旨在进一步促进国土......

    两整治一改革

    工作目标 1、着力整治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整治,建立完善制度机制,强化监管措施,规范市场交易规则,切实解决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中的腐败问题,营造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