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三个机制”确保“两费”全面落实

时间:2019-05-14 16:44: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建立健全“三个机制”确保“两费”全面落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建立健全“三个机制”确保“两费”全面落实》。

第一篇:建立健全“三个机制”确保“两费”全面落实

我市现有离休干部198人,其中中共党员110人。按享受待遇分,地(专)级1人,县级40人,局级以下157人;按参加工作时间分,抗日时期40人,解放战争时期158人;按行业分,行政机关56人,事业单位65人,企业单位77人;居住城中地区的146人,乡镇农村40人,异地安置2人。妥善解决这些离休干部的“两费”(离休费、医疗费)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贯要求,是历史赋予的光荣政治任务,也是我们各级各部门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实施中办厅字[2000]61号、鄂办发[1999]39号、鄂办发[2001]4号、鄂办文[2003]7号等文件精神,本着科学性、安全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了离休干部“两费”的三个保障机制,有效地解决了“两费”落实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做到了保障对象无遗漏,保障金额无拖欠,保障项目无“后遗症”,达到了单位满意,老干部满意,保险单位满意的效果,确保了离休干部“两费”全面落实。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充分发挥财政和保险的保障作用,确保离休干部离休费按时足额发放

1、发挥财政保障作用,确保行政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离休费按时足额发放。我市现有行政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离休干部88名。这部分离休干部的离休费以及交通费、护理费、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每年增发的一个月、一个半月的生活补贴等项目都在市财政年度预算中进行了足额安排,包括今后的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也由市财政负担。

2、发挥劳动保险作用,确保全市企业单位(转体单位除外)离休干部离休费按时足额发放。目前,我市参加劳动保险的离休干部有68人(其中市直企业36人,乡镇企业32人)。由于这些企业离休干部早在1987年参加了单位的全员保险,相比行政离休干部来说,额度比较低,根据鄂政办发[1996]172号文件精神,比照行政离休干部套改了企业离休干部的工资。但其中的护理费和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每年增发的一个月、一个半月的生活补贴仍由离休干部所在单位发放。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企业的不断变化,不少单位在落实过程中难以按时足额到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通过写报告,努力争取市政府支持。2001年,在市政府的支持和协调下,先后将企业单位负担的部分(护理费和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每年增发的一个月、一个半月的生活补贴)纳入到市劳动保险局统一发放。1999年,省行管出台的号称人平150元的生活补贴,通过做争取工作,也将其纳入市劳保局统一发放。

3、发挥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作用,确保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转体单位和乡镇行政离休干部的离休费按时足额发放。在行政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的离休费由市财政预算解决,企业单位离休干部离休费由市劳动保险局实现社会化发放后,剩余的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转体单位和乡镇行政离休干部的离休费发放不能按时足额的现象比较突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先后分两批为这部分离休干部在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局投一次性保险,实现社会化发放,确保了这部分离休干部离休费按时足额发放。一是将转体单位和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含乡镇)离休干部离休费纳入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局实现社会化发放。1999年5月,我们针对这部分离休干部离休费不能按时足额发放的情况,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及时提出了将这部分离休干部纳入市机关事业单位保险局一次性终身保险的方案,经市委先后2 次召开常委会议专题研究后决定,由这些离休干部的主管局负责筹集139.5万元,市财政一次性补贴10万元,共149.5万元(人均4.15万元)作为投保金交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局投保一次性终身险,从1999年8月1日开始实行社会化发放。二是将乡镇行政离休干部离休费纳入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局实现社会化发放。2002年,我们针对由于市乡财政分灶吃饭导致7名乡镇行政离休干部离休费发放不能按时足额的现象,参照解决转体单位和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离休费的作法,根据实际情况由各离休干部所在乡镇按每人3至5万元作为投保金交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局投保一次性终身险,从2002年5月1日开始实行社会化发放。自此,这部分老同志的离休费、交通费、护理费、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每年增发的一个月、一个半月的生活补贴,包括今后的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全部由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局负担。目前,我市已经形成了由财政局、市劳动保险局和市社会保险局三家共同负担,按时足额发放离休干部离休费的格局,确保了离休干部离休费全面落实。

二、建立健全医疗费保障机制,确保离休干部医疗费实报实销医疗费保障机制建立以前,离休干部医疗费由各单位负担,但由于各单位之间的差异性,导致了离休干部医疗费落实不平衡。行政一块离休干部医疗费由市财政保证在制度规定范围内的实报实销,落实得比较好,但企事业这一块就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了切实保障离休干部有病能及时就医,全面建立医疗费保障机制,我们安排人员到有关县(市)学习取经,到老干部所在单位逐个调查研究,在摸清全市老干部药费问题的现状,吃透上级有关精神的基础上,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在市委常委会上集体研究通过后。以“两办”联合下发应办文[2000]27号文件,将企、事业(含乡镇)单位的156名离休干部纳入医管办单独统筹,统筹标准为年人平3500元。具体办法是,向离休干部所在单位每年一次性收取统筹经费,标准为:企业单位1500元(个别停产或特困企业由市财政适当补贴),事业单位2500元。共可筹集31.6万元,不足3500 元的部分由市财政一次性补齐。这样,由单位筹集经费32.6万元,由市财政补贴24.4万元,合计56万元。在统筹经费的使用上,56万元统筹经费由市医管办单列帐户单独管理,并给每个老干部设立个人报帐专户。为了加强医管办的责任,老干部年度内医疗费支出先由筹集的统筹经费支付,超过统筹经费总额8万元以内的部分,由医管办负担,即离休干部报销医疗费总额64万元(年人均可达4000元)以内的部分由医管办负担。超过8万元以上的部分,即总额超过64万元的部分,由市政府协调解决。如有老干部因患绝症需大额经费时,在该老干部年度医疗费支出超过人均统筹经费,在1万元以内的,由统筹经费调剂支付,1万元以上的部分由老干部所在单位、市医管办和市财政均摊。56万元统筹经费总额年度内结余的部分转入下年度使用,历年结转的资金由市财政统一监管,专项用于解决老干部的就医问题。老干部的就医,按照“建立档案、定点就医、持证就诊、统一报帐、实报实销”的原则,由市医管办会同财政、卫生部门制定和组织实施《离休干部就医管理暂行办法》。考虑到资金年度结算问题,从2001元月1日起正式运行。这样,既彻底解决了离休干部医疗费在规定范围内实报实销的问题,又加强了医疗费报销的有效管理。去年,我们又针对市乡财政分灶吃饭导致乡镇行政离休干部医疗费难以落实到位的实际问题,经提请领导研究决定,参照应办文[2000]27号文件,将乡镇行政离休干部医疗费纳入市医管办统筹。由各离休干部所在乡镇按个人均1500元,市财政按年人均2000元的标准作为统筹资金缴纳到市医管办,由市医管办体现在制度规定范围内实报实销这些离休干部的医疗费,并从2003年元月起开始执行。从运行的情况看,由于投保额度各单位都能接受,报销环节为老同志考虑也比较周全,所以在运行中无一扯皮现象,各方比较满意。

三、建立健全财政支持机制,确保“两费”全面落实 完善的离休干部“两费”保障机制离不开财政支持。为了确保离休干部“两费”保障机制正常有序地运行,我们在研究制订两费保障机制过程中予以了有力的财政支持。去年4月,我们在认真调查研究和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以“两办”联合下发应办发[2003]14号文件形式,出台了应城市离休干部离休费、医疗费保障机制财政支持机制。一是对离休费保障机制予以支持。1999年,我市为36名离休干部办理一次性养老保险时,市财政一次性补贴10万元。二是对医疗费保障机制予以支持。全市企、事业单位及乡镇行政离休干部医疗保障机制建立后,市财政每年都要一次性向医管办划拨25.8万元资金予以补贴。同时,对于离休干部医疗费超过1万元的部分和统筹经费超过64万元的部分,还要随时提供资金支持。三是市财政每年年初对离休干部“两费”保障机制所需经费进行预算,特别是对行政一块没有参保离休干部的“两费”予以优先确保。对市休干所、市军休所离休干部医疗费实行单独直接报销,每年40余万元。四是对特困企业和困难单位在落实“两费”上予以资金支持。对于连续3个月或一个年度累计6个月停发职工工资的特困企业和缴纳离休干部统筹经费确有困难的单位,经审定属实的,市财政从资金上予以支持,帮助解决离休干部医疗统筹经费。去年市财政为杨河供销社和磷肥厂等特困企业的离休解决了医药费投定资金9000元。五是变财政支持机制为财政工作机制。对于每年未能按时(每年元月底以前)向市医管办缴纳离休干部医疗统筹经费的,由市财政局从离休干部所在单位或主管单位的财政经费中直接划拨到市医管办。

第二篇:建立健全“三个机制”确保“两费”全面落实

我市现有离休干部198人,其中中~员110人。按享受待遇分,地(专)级1人,县级40人,局级以下157人;按参加工作时间分,抗日时期40人,解放战争时期158人;按行业分,行政机关56人,事业单位65人,企业单位77人;居住城中地区的146人,乡镇农村40人,异地安置2人。妥善解决这些离休干部的“两费”(离休费、医疗费)问题,是党中央xx的一贯要求,是历史赋予的光荣政治任务,也是我们各级各部门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和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实施中办厅字[2000]61号、鄂办发[1999]39号、鄂办发[2001]4号、鄂办文[~]7号等文件精神,本着科学性、安全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逐步建立健全了离休干部“两费”的三个保障机制,有效地解决了“两费”落实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做到了保障对象无遗漏,保障金额无拖欠,保障项目无“后遗症”,达到了单位满意,老干部满意,保险单位满意的效果,确保了离休干部“两费”全面落实。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充分发挥财政和保险的保障作用,确保离休干部离休费按时足额发放

1、发挥财政保障作用,确保行政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离休费按时足额发放。我市现有行政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离休干部88名。这部分离休干部的离休费以及交通费、护理费、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每年增发的一个月、一个半月的生活补贴等项目都在市财政预算中进行了足额安排,包括今后的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也由市财政负担。

2、发挥劳动保险作用,确保全市企业单位(转体单位除外)离休干部离休费按时足额发放。目前,我市参加劳动保险的离休干部有68人(其中市直企业36人,乡镇企业32人)。由于这些企业离休干部早在1987年参加了单位的全员保险,相比行政离休干部来说,额度比较低,根据鄂政办发[1996]172号文件精神,比照行政离休干部套改了企业离休干部的工资。但其中的护理费和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每年增发的一个月、一个半月的生活补贴仍由离休干部所在单位发放。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企业的不断变化,不少单位在落实过程中难以按时足额到位。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通过写报告,努力争取市政府支持。2001年,在市政府的支持和协调下,先后将企业单位负担的部分(护理费和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每年增发的一个月、一个半月的生活补贴)纳入到市劳动保险局统一发放。1999年,省行管出台的号称人平150元的生活补贴,通过做争取工作,也将其纳入市劳保局统一发放。

3、发挥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作用,确保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转体单位和乡镇行政离休干部的离休费按时足额发放。在行政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的离休费由市财政预算解决,企业单位离休干部离休费由市劳动保险局实现社会化发放后,剩余的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转体单位和乡镇行政离休干部的离休费发放不能按时足额的现象比较突出。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先后分两批为这部分离休干部在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局投一次性保险,实现社会化发放,确保了这部分离休干部离休费按时足额发放。一是将转体单位和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含乡镇)离休干部离休费纳入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局实现社会化发放。1999年5月,我们针对这部分离休干部离休费不能按时足额发放的情况,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及时提出了将这部分离休干部纳入市机关事业单位保险局一次性终身保险的方案,经市委先后2 次召开常委会议专题研究后决定,由这些离休干部的主管局负责筹集139.5万元,市财政一次性补贴10万元,共149.5万元(人均4.15万元)作为投保金交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局投保一次性终身险,从1999年8月1日开始实行社会化发放。二是将乡镇行政离休干部离休费纳入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局实现社会化发放。2002年,我们针对由于市乡财政分灶吃饭导致7名乡镇行政离休干部离休费发放不能按时足额的现象,参照解决转体单位和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离休费的作法,根据实际情况由各离休干部所在乡镇按每人3至5万元作为投保金交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局投保一次性终身险,从2002年5月1日开始实行社会化发放。自此,这部分老同志的离休费、交通费、护理费、抗日战争时期参加革命每年增发的一个月、一个半月的生活补贴,包括今后的丧葬费、一次性抚恤金全部由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局负担。

目前,我市已经形成了由财政局、市劳动保险局和市社会保险局三家共同负担,按时足额发放离休干部离休费的格局,确保了离休干部离休费全面落实。

XT-INDENT: 18pt;LINE-HEIGHT: 150%;mso-char-indent-count: 2.0”>五是变财政支持机制为财政工作机制。对于每年未能按时(每年元月底以前)向市医管办缴纳离休干部医疗统筹经费的,由市财政局从离休干部所在单位或主管单位的财政经费中直接划拨到市医管办。

第三篇:建立健全“三个机制” 确保“两费”全面落实

近年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市文明办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具体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性先进教育活动和争创“三个一流”活动为载体,围绕巩固、提高、延伸、辐射的文明创建方针,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塑造文明,交通行业改革展示文明,交通行业管理传递文明,交通队伍建设体现文明,使全市交通系统文明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为我市交通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全市交通系统现有**市级文明单位5个,**市级文明单位8个,文明单位比例达到100%。今年我们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03—2004文明系统。wmxz.cn回顾文明创建工作,我们的主要经验是:

一、完善“三项机制”,落实责任,强化创建工作的主动性

1、强化领导,完善组织机制。我们把创建文明系统和文明单位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成立了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由局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机关工作的副局长为副组长,各二级单位也相应明确了主要负责人亲自抓的领导机制,并层层签订了文明创建工作责任状,将业务工作目标和创建工作目标一起量化考核,层层分解落实,切实做到了谁主管谁负责,确保做到创建工作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把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窗口,每个岗位,为文明创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强化督查,健全监督机制。我们一方面充分发挥市局创建工作专班作用,定期对各基层单位创建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另一方面积极聘请了20名行风监督员,经常听取他们对交通行风、廉政建设等工作意见和建议,并主动征求各基层单位和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此外还通过新闻媒体、设立举报电话和举报箱以及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形成全方位的监督网络。

3、强化学习,完善教育机制。我们坚持把提高干部职工思想政治素质摆在突出位置,逐步规范和健全了各单位的学习制度。局机关坚持了周五学习日制度不动摇,列出了专题开展讨论,制订了学习计划。同时,为求学以致用,我们在领导干部中开展了 “五个一”活动,即:蹲好一个点,开展好一次专题调研,解决好一个热点、难点问题,培植好一个典型,撰写好一篇论文。2003年,局长撰写的《创优交通工程建设必须狠抓关口前移源头治腐》论文获全省交通系统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三等奖。在一般干部职中开展了 “三个一”活动,即:联系实际搞一次专题调研,针对性的提出一项改革发展建议,搞好一次学习心得交流。同时,我们加强了对系统内党员、干部的各类职业教育和专业技术培训。近年来,我们共培训教育人员200余人。目前,全系统现有党员358人,持证执法人员314人,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106人。我们还积极开展了向许振超、赵家富等先进典型学习活动,并以举办交通系统演讲会、革命传统教育和先进事迹报告会为契机,用身边的先进典型教育身边的人,激励了全系统干部职工相互“比、学、赶、帮、超”,奋力争当先进、争作文明交通人。

二、落实“三个围绕”,开展活动,增强创建工作的深入性

1、围绕中心抓创建,深化创建内涵。近年来,我们通过开展民主评议行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等大型活动为交通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带来了良好机遇,有机结合各中心工作,全面梳理了整体工作,不断加深了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现状的认识,找到了深化创建的着力点。一是真正摸准了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对照检查,边评边纠,立说立行,对查找出的存在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并把整改成效与工作责任制、绩效考评挂勾,达到了预期目的,对整体工作产生较明显的促进作用。二是促进了制度的更加完善。我们通过开展各项中心活动为契机,抓好了各项制度的完善与落实,以制度管人,以制度落实促工作的全面到位。三是促进了良好整体形象的形成。在围绕中心工作特别是民主评议行风活动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敢于自我亮丑、开门纳谏,主动整改,有效地推动了整体工作的发展。各单位都聘请了行风监督员,赋予权责,对交通工作予以常年性监督,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及时整改到位,提高了群众对交通工作的满意度。同时,也使交通队伍的形象有了明显提高。

2、围绕载体抓创建,丰富创建内容。近年来,我们多方筹措资金,着力改善了机关办公条件,美化了干部职工娱乐生活环境。建立起了党员活动室、团员青年活动室、书报阅览室、文明成果展览室、老干部活动室等活动场所;建成了绿化带、花房等绿化设施。在此基础上,我们精选活动载体,适时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群众性活动。常年开展争创“青年文明号”、“文明走廊”、“绿化庭院”等活动。同时,结合一定时期开展活动,如与市纪委、原应城日报社联合举办的“贯彻十六大精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征文活动;组织老干部参加了钓鱼和门球比赛活动;参入了孝感市交通局举办的孝感市交通系统“先行颂”文艺调演比赛活动和市委组织部、文明委、共青团市委举办的“国税杯”演讲比赛,均获奖;组织团员青年参加义务劳动和义务献血活动;承办了应城广场露天电影活动;组织开展了路网建设诗会;举办了共铸诚信应城“交通杯”有奖征文等活动,各种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干部职工业余生活,陶冶了情操,增强了创建凝聚力。我市交通系统现有**市“青年文明号”两个,**市“青年文明号”一个,我局离退休老干支部被省委组织部,省老干部局授予先进党支部。

3、围绕窗口抓创建,延伸创建领域。近年来,我们通过公路段、运管所、征稽所、港航所、运输公司客运站等窗口部门的文明创建,有效推动整个系统的文明建设。市运管所、征稽所、交管站等单位积极推行诚信服务,建立了办证大厅,公开了办证程序,实行办证、缴费、签章一条龙服务,从而简化了办证手续,方便了车主。同时,他们积极实施回归工程,吸引了60多台外挂车辆回籍落户,扭转了费源流失的不利局面;市港航管理所借大富水、汉北河疏浚之机,主动组织货源,大打水运品牌,承诺零距离、零货损,零货差、零污染“四零”服务,既为货主营造“无忧”环境,又为自己增加了规费征收来源,有效促进了水运事业的全面复苏,2003年被省交通厅授予文明示范窗口;市公路段投资60余万,建成了超限运输检测站,实行24小时检测。在治理过程中,他们认真执行“不收费、不罚款、不卸载、不放行、重教育”的原则,治超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超限超载车辆数量有了明显下降。交通部副部长、省交通厅厅长等领导来我市检查治超工作情况时给予了高度评价。市八达公司客运站按“三优”、“三化”要求,提高了车站综合服务水平;市昌隆中心对100台出租面的实行文明公约承诺服务,提升了中心的品牌效应。同时,我们积极开展了帮扶和送温暖活动。近年来,我们投资100多万元,为小康工作驻点村修通了通村公路,并为**村搭建大棚蘑菇3座;出资近10万元走访慰问孤寡老干部、特困户、重病职工、革命烈士家属等150余人次。2002年,我们被省综合治理委员会授予安全文明单位称号。

三、立足“三个结合”,彰显文明,提高创建工作的实效性

1、将创建工作与交通建设相结合,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塑造文明。近年来,我们抢抓全省路网建设和农村公路建设有利时机,投资近3亿元,启动了高速公路建设,建成了三条省级路网建设;实施了七条通乡公路建设;完成了140公里通村公路建设,为交通发展夯实了基石。目前,我市现有公路通达总里程1160公里,其中省道75.6公里,县道140公里,乡、村公路945公里;有五级航道42公里,码头2个,年吞吐量30万吨,为江汉平原航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形成了两横、一外环为主骨架,以城区为中心,干支相连、内畅外联、水陆并举的交通网络。

2、将创建工作与交通改革相结合,以交通行业改革展示文明。近年来,我们积极推行了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定岗分流两项改革。2004年完成了交通系统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竞聘上岗。市公路段根据省交通厅、市交通局关于公路行业改革的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实行了改制。将公路养护、工程、机务合并组建成兴达路业有限责任公司,由事业性质置换为企业经营性质,同时对人员和资产进行剥离,职工身份由事业职工向企业员工转变,并确定了新的劳动关系。市运管所实行了竞聘上岗,66名干部职工通过考试和民主测评,合格的35名干部职工参与竞聘上岗,并签订了聘用合同。

3、将创建工作与交通管理相结合,以交通行业管理传递文明。近年来,我们通过开展客运市场、水运市场、汽车维修业市场、出租车市场、规费征收市场等专项整治,交通市场秩序全面规范。仅2004年我们完成了客运量653.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6628万

第四篇:建立健全三个机制

建立健全三个机制

构建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中共福州市委

福州市常住人口683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71万人,共有街道43个、社区452个,社区党员7.6万名。近年来,市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动力,从建立健全 “三个机制”入手,努力构建以街道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内全体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

一、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着力建立健全区域化党建协调机制

一是强化一个领导核心。坚持重心下移,明确管理权限,要求街道党组织对地区性、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负全面责任,通过“报告制”、“评议制”、“会商制”等对区直部门派出机构实行双重领导和双重管理,对各类经济社会组织实行指导协调。各街道普遍成立了党建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组建街道党建联 席会43个,社区党建联席分会452个,驻区单位参与率达92.5%。

二是完善一个组织体系。在巩固“一社区一支部”的基础上,积极推行社区党委(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组织构架,及时做好在城市新区、新建居民区建立社区党组织工作。2008年以来,建立社区党委(党总支)150个、小区党支部130个、楼栋党小组962个。通过支部“建在楼宇”、“建在商业街”,城区133座大型商务商贸楼宇普遍建立了党组织,并由“一楼一支部”向“一楼多支部”拓展,实现了城区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全组建。同时,进一步完善社区组织体系,以社区党组织带动居民自治组织、群众组织、民间社团组织建设。

三是建立一个共建机制。坚持以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共同需求为纽带,引导辖区单位党组织与街道、社区党组织签订共驻共建协议,明确共建责任、共享项目及工作措施,实行党建共商、服务共做、资源共享、难题共解、文明共创。2007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1.2亿元用于社区活动场所建设。目前,共有897 个机关单位与社区签订资源共享协议,为街道、社区提供活动场所913处近27万平方米,提供物质与资金支持达1150万元。

二、以党员作用充分发挥为目标,着力建立健全区域化党员管理机制

一是探索党员双向管理模式。实行“三个双向”(双向联系、双向服务、双向反馈)的管理方法,全面加强对区域内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流动人员中的党员的教育管理。近两年来,有8213名流动党员主动亮出身份,2357名党员将组织关系转入社区。建立 “三卡”(联系卡、活动登记卡、表现反馈卡)制度,把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服务活动的成效作为其评优评先、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全市有3.4万多名机关党员参与社区党员登记和服务活动,72.5%的在职党员在社区担任了相应的“社区职务”。

二是畅通党员民主参与渠道。推进社区党务、居务公开,完善社区党员大会、党员议事会、重大事项听证会等相关制度,通过“社区党员论坛”、“社情民意恳谈会”等形式,发动党员群众建言献策,今年以 来累计征集意见建议4319条。探索党代表常任制,建立街道社区党组织成员联系驻区党代表、驻区党代表联系社区党员群众制度,落实重大工作通报、重要决策参与、社区群众接待日等制度,使党代表成为社区党员和群众的贴心人。

三是拓宽党员发挥作用途径。积极搭建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组织开展设岗定责、依岗承诺、结对帮扶和党员志愿者等主题实践活动,让广大党员说话有底气、管事有名分、干事有机会。目前,全市五个城区活跃着300多支以党团员为骨干的志愿者队伍,建立了58个社区“党员爱心超市”,有1.2万名社区无职党员走上了岗位,有7532名党员主动亮牌服务。

三、以服务群众为根本,着力建立健全区域化服务机制

一是健全服务网络。健全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网络,并与市民服务中心、劳动就业指导站等服务平台对接,形成辐射整个区域的服务网络,积极为党员、群众提供择业指导、帮困救助、热线求助、政策咨询、信息发布等服务。目前,区、街道、社区全部建立服务中心、服务站,在133座商务商贸楼宇和15个商贸街(城)也都建立了党员服务站。今年以来,共受理社区党员群众求助3.84万人次,累计为1875个“两新”党组织和28.5万名党员群众提供了各类服务。

二是打造服务队伍。探索推进社区工作者队伍职业化建设,努力打造一支由社区工作者、党员志愿者、社工组成的专兼结合的服务队伍。全市有3217名社区工作者取得岗位资格证书,335名大学生招聘为社区工作者,111名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选聘为街道事业编制人员,同时从社区党组织书记中公开选拔街道副职,形成了社区工作者—社区党组织书记—街道事业编制人员—街道副职的成长链,有效破解了社区工作者职业发展难题,涌现出一批如东街街道军门社区党委书记林丹等的优秀社区工作者群体。同时,为了壮大社区服务力量,积极发展社工队伍,目前,全市社工人数达5.4万人。

三是提升服务水平。着眼社区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充分挖掘区域资源,采取一线(12345服务 热线)、一台(网上服务平台)、一册(社区服务手册)的便民服务措施,让社区居民不出家门便能得到优质服务。坚持有偿、低偿、无偿服务相结合,广泛开展面向社区群众的便民服务、就业服务、救助服务和维权服务,探索开展市场监管、诚信经营等特色服务。建立“三必访”(党员新进必访、党员遇困难必访、年终必访)、“四心服务”(真心引导、热心接待、爱心排忧、贴心服务)、“五个帮扶”(精神上扶志、生活上扶贫、就业上扶技、健康上扶强、教育上扶学)等服务制度,近三年来,辖区单位通过腾岗、设岗和送岗,相继帮助15万多人(次)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全市城镇失业人员控制在1.9%以下,城市社区基本实现了“零待业”目标。

第五篇: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确保惠民资金安全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确保惠民资金安全

2009年以来,秀屿区纪委、监察局积极探索建立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支农惠农资金监管机制,将监管关口前移,把重心由事后监督向立足源头的全过程监督转变,确保各种惠民资金迅速、安全地发放到群众手中。2009年,全区共落实21类惠民资金11286万元。人民日报、人民网、中国纪检监察报、省纠风简报分别就我区落实惠民资金政策方面一些具有特色的经验做法作了专题推介。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大公开力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惠民资金准确发放的前提是群众能清楚、全面地了解相关惠民政策。为此,我们把政策公开作为关键环节狠抓落实。一是把政策交给群众。摘录与民生关系密切的8大类43项实用惠民政策,编印《惠民政策摘要》分发给镇、村干部和农民群众,同时在秀屿纪检监察网公布,方便基层干部群众了解掌握惠民政策,有效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强化对镇、村执行政策情况的监督,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利益。如7月初笏石镇个别村的用户向区纪委反映农村沼气建设只补助1200元,比上级拨款的标准低200元,我们立即督促农业部门在3个工作日内将余款20.78万元发放到位。二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深化村务、校务、院务等办事公开工作,以制作固定宣传栏、发放明白卡等多种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宣传各项惠民政策,特别是在人员比较集中的集镇街道、乡镇政府院内、学校、卫生院内醒目位臵加大宣传力度。重点公开群众关注的收费标准,在学校通过校务公开栏、校长公告栏、价格服务进校园专栏公布各项收费项目标准及相关政策,在医院建立药品价格滚动屏,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和涉农收费单位对涉农税收、价格和收费实现亮牌收费,公示率达100%。三是坚持公开公示。要求区直有关单位对惠民资金发放项目、享受范围、享受标准、享受对象或分配指标、金额等进行全面公示;各乡镇对各项惠民资金名称、项目标准、实施时间、享受户数及到村的名额分配情况进行全面公示;各村对享受惠民资金的人员姓名及享受标准金额进行张榜公示;各中小学校对享有奖学金、补助费及减免杂费的贫困生、独生子女的名单和金额张贴在校务公开栏上予以公示;各乡镇卫生院明确公示享受医疗补贴的农户和补贴数额,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直至无异议后按程序发放。

二、规范干部行为,增强执行惠民政策的自觉性

加强对镇、村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增强他们执行政策的自觉性,确保惠民资金在发放过程中不出偏差。一是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在乡镇党委中心组学习会上开设惠民政策专题,由乡镇纪委书记作专题讲座,要求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列席学习;收集近年来全区农村党员干部违法违纪案件,筛选40个典型案例,其中包括截留、挤占、挪用、套取支农惠农资金等8个案例,按照案情简况、处理结果、案例点评和党纪链接等内容认真加以剖析,编印《农村干部警示教育读本》,并把中央、省、市、区一些贴近农村的政策法规汇编附后,分发给村级换届后新任职的村干部,以案释法释纪,增强干部的自律意识;把惠民政策知识纳入区委党校科级班、青干班及村主干培训班的培训内容,由区纪委领导到场辅导解说,增强各级干部落实惠民政策的自觉性和责任性。二是严格规范基层干部行为。出台《乡镇干部“六条禁令”》和《村(居)干部“六条禁令”》,把“严禁弄虚作假套取各类补偿补贴款”作为禁令的重要内容之一,严格规范基层干部的公务行为,对违反禁令内容的镇、村干部,一经发现严惩不贷。去年以来,已对惠民资金发放过程中存在违纪违法行为的镇村干部给予党政纪处分11人,其中免职或降职处理2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2人。三是强化对村干部的监管。严格执行区委出台的《秀屿区村干部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村干部的教育监督、考核奖惩、经费保障等行为,特别是去年区财政共拨付村干部工作补贴669万元、村级办公经费447万元,调动了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减少了截留、挪用、挤占、套取、贪污支农惠农资金等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为进一步强化对村干部的监管,区纪委在 7个乡镇21个试点村开展村级廉情监督员试点工作,其中每村在村里党员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干部中择优聘任1名廉情监督员,由3名廉情监督员组成一组,认真开展对“村官”的廉情监督,重点对惠民资金落实情况加强监督。截至目前各乡镇纪委共收到村级廉情监督员提供的案件线索9条,转立案3件5人。

三、建立健全制度,形成保障落实的长效机制

在保障惠民资金发放的工作实践中,我们一手抓存在问题的纠正,一手抓制度的完善,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上,注重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钱,形成保障各项惠民资金落实的长效机制。如在确定低保补助对象上,我们探索出“一排序”、“两确定”、“三公开”的工作模式,一排序是:成立测评小组,召开村民代表测评大会,采用无记名投票,按贫困程度排序,将排序结果作为确定农村低保对象的主要依据,农民群众将其称为“排查站队法”。两确定是:按照各乡镇贫困人口的比例确定乡镇农村低保指标;按照各行政村贫困人口的比例确定各村低保指标。三公开是:乡镇、行政村、自然村必须在公开栏及醒目位臵公开审核后的低保对象、保障标准、保障人数。又如针对2006年10月至2007年区纪委查处的渔船燃油补贴发放过程中发生的违纪违法窝案的共同特征及管理监督中存在薄弱环节,我区加大治本力度,建章立制,致力从源头上有效落实国家惠民政策。2008年以来,在全区机动渔船燃油补贴资金发放过程中,采取逐船刷号,渔船试航,相片比对,船体主机作永久性标识,拍照备案存档等措施,加强对渔船来源真实性的核查。同时建立“三级核查”和“两次公示”制度,即对第一次初步检验合格船只基本情况及区、镇、村三级核查后补贴花名册,分两次在秀屿人民政府网及渔船所在镇、村、自然村上墙公示,最后通过“一折通”的方式将补贴资金直接拨付到各渔船经营者的储蓄存折,确保燃油补贴款如实发放到位。根据修订完善后的制度,我区在渔船检验核查过程中,2008年发现并取消了顶替检验的渔船82只,2009年发现并取消了13只;2008年以来全区共发放渔船燃油补贴款共9336.1万元,至今区纪委没有收到关于发放过程中存在违纪违法问题的举报信。

四、强化监督检查,确保惠民资金安全发放

以加强惠民资金监管工作为重点,在全区扎实开展“执纪为民直通车”活动。一是及时办理群众投诉。经常组织干部进村入户,了解群众对惠民政策的熟悉度和受益程度。不定期组织镇、村纪检干部深入有关村居和基层老协会,就惠民政策落实尤其是惠民资金到位情况召开座谈会,至今已召开座谈会36场,收集到意见建议共9类156条;在全区各乡镇主要街道开展下访设点接受投诉活动,组织基层土地、公安、计生等有关执法部门,现场接受群众投诉,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能解决的当场予以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计划逐步解决,至今已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121个,其中涉及惠民资金落实过程中的问题25个,受到了群众的好评。如去年11月份,埭头镇石城村一村民反映因村土地承包时未确权致多年未领取种粮直补资金问题,区纪委经核实后对该村13户类似情况一并解决。在办理群众投诉件中,我们也引入“直通民意”的做法,如笏石镇大丘村部分村民怀疑村干部侵吞土地补偿款,多年来集体访不断,去年3月份区纪委邀请部分村民代表参与调查,对群众提出的46个问题逐一排查核实,并把调查结果当场向群众反馈,这种“直通民意”的做法最终使这个多年的信访积案彻底解决。二是认真实行备案核查。去年初召开惠民资金监管工作座谈会并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惠民资金监督检查的实施方案,从实施范围、主要内容、操作流程、实施步骤等方面入手,加强对惠民资金的分配、管理和使用的监督。要求全区22个涉农部门按季度上报惠民资金使用情况,由区财政局负责对惠民资金拨付情况进行汇总报区纠风办备查;要求各级各部门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和清理清查工作,对违反工作程序的坚决予以纠正,去年全区共清理出不符合规定的城乡低保对象计321户、990人,其中城市低保对象15户、26人,农村低保对象306户、964人,现已全部核销;每季度由区纪委牵头组织财政、审计、减负等有关部门人员下乡入户核查,确保支农惠农资金发放到位。去年以来,区惠民资金检查组共抽查了39个村,先后走访农户342户、学校26所,检查中发现截留涉农资金问题7个,督促拨付村级运转经费275.56万元、发放种粮直补资金3.85万元、水稻良种补贴1.02万元。三是严肃查处违纪案件。去年全区共查处截留、挪用、克扣支农惠农资金6.41万元;查处哄抬农资价格、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4起,涉及金额1.74万元;查处土地乱收费案件4起,涉及金额85.27万元;通过查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行为减轻农民负担金额52.36万元。对支农惠农专项补助资金管理使用中的违纪违法案件,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如10月份严肃查处了埭头镇后温村、东峤镇前沁村挪用种粮直补专项资金共3.44万元,用于支付计生社会抚养费、村办公费用及村民小组长工作补贴的行为,这两个村的村支部书记、村主任都受到了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今年,我们将在全区深入开展“惠民政策落实年”活动,并把它列为十项重点工作之一扎实推进。将通过开展惠民资金网络在线监管,实行民生问题督办单、政风行风评议代表挂钩联系乡镇等制度,强化惠民资金发放情况监管,严查快办惠民资金发放过程中的违纪违法案件,着力解决惠民政策执行不到位,惠民资金发放不及时、不到位等突出问题,进一步健全惠民资金监管长效机制,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确保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下载建立健全“三个机制”确保“两费”全面落实word格式文档
下载建立健全“三个机制”确保“两费”全面落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大全)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助推综合执法上档升级 合川区农业委员会 近年来,我委在中共合川区委、区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农委的关心指导下,紧紧围绕依法行政这条主线,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地方政府举债机制

    目录 一、地方融资平台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原因 (一)地方融资平台发展现状及问题 1、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四万亿投资推动了地方融资平台数量与规模的超常规增长 2、融资规模的......

    着力建立健全争创机制

    着力建立健全争创机制 河北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省”大局,着力建立健全创先争优机制,重点推行全面对标、公开承诺、夺旗争星等举措,组织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努力......

    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

    廊坊市紧扣“三大穴位” 努力构建安全生产监管长效机制近年来,廊坊市围绕对安全生产形势实施有效控制这一主线,着眼构建安全生产监管长效机制,紧紧抓住三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远程教育取得实效[精选]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确保远程教育取得实效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发展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写入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把它作为建设社会......

    健全三个机制

    健全三个机制,抓好三个关键环节 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 我镇有非公企业党支部28个,其中单独建立党支部的20个,建立联合党支部的8个。现有非公企业党员166名。近年来,我镇......

    建立健全纠风工作领导机制

    建立健全纠风工作领导机制今年以来,我局根据县纠风办《茂县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关于2010年纠风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全面落实纠风工作,将纠风专项治理工作作为一项重......

    建立健全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机制

    浅析建立健全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机制密切联系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也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和基本保障。从根本上说,党的先进性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