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视专题片笔记以及影片分析
电视专题片笔记
第一章 电视专题片概述
1、关于电视专题节目的说法
等同说:认为电视专题片就是电视纪录片,他们没什么其别,只是同一种节目形态的两种
不同称谓而已。
独立说:认为专题片和纪录片各自成为独立的节目类型,真实性是他们的生命,但是专题
片允许主管表现,纪录片则排斥。
从属说:认为专题片和纪录片互为从属,尤其是纪录片,他是专题节目或专题栏目常用形
式。
怪胎说:认为电视专题片是中国特定国情下产生的怪胎,这种画面加解说的作品就不应该
存在。
2、专题节目
报道类:纪实型、创意型、访谈型、讲话型。
栏目类:对象型、公共型、服务型。
非栏目类:系列节目、特别节目。
其他类:连续节目、竞赛节目。
1993年开始《望长城》重新确立了电视纪实美学。第二章 电视专题片与纪录片 第一节 电视专题片与纪录片
1、专题片:以声画对位的解说词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议叙结合的节目。
纪录片:以声画合一的现场实景为主体拍摄的纪实风格的节目。
例:对比大型纪录片《毛泽东》和大型文献艺术专题片《独领风骚》,都是对毛泽东诗
词的表现。
2、专题片与纪录片的区别
(1)反映生活的方式
纪录片是现实生活的再现,让事实本身说话;
专题片在反映生活时具有主观意识的渗透。
纪录片则强调以事信人;
专题片则强调以理服人。
(2)表现生活手段的不同
专题片可以运用隐喻、对比等表现手法;
纪录片挖掘艺术本身声、光、色等表现手法。
(3)时空处理不同
纪录片是用现在进行时表现用当下的事去反映折射当年的事。
专题片则可以表现过去时,将来时等各种时空。
(4)镜头运用
纪录片是记录的现在进行时,较多的运用跟拍,抓拍等手法。
专题片在镜头运用上更加灵活。
(5)结构形态不同
纪录片是以时间变化为依据的纵向结构;
专题片是以主题思想为依据,材料的不同连接形成统一整体。以上五个方面都体现了内在思维方式的不同,纪录片更多的是展示生活,而专题片则更加注重解释思想。
基于此,我们给专题片的一个定义: 电视专题片是从一定的主题出发,以解说为主导,用思想的逻辑对现实中拍摄或从历史资料中选择声像素材进行创造性编排的节目类型。
第二节 电视专题片的特征
(1)主题的单一想与表达的深入性
电视专题片的主题比较单一
主题比较复杂时可以采用多集制
(2)题材的指向性与表现多样的统一
(3)取材的真实性和加工的艺术性
第二章 中国电视片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电视片的发端(1958~1965)
1958年 北京电视台成立。
播出节目:(1)直播座谈会
(2)诗朗诵、舞蹈《四小天鹅》
(3)科教片《电视》
(4)新闻纪录片《到农村去》
新闻、文艺、专题三种类型节目三足鼎立。
第一部专题片是1958年国庆节拍摄的20分钟的专题片。
早期用胶片拍摄,有声拷贝播出:
《收租院》1965年
36分钟
《长江行》1963年
30分钟
《欢乐的新疆》1964年
25分钟
《芦笛岩》1964年
15分钟 第二节
电视专题片在困难中发展(1966~1976)
1966~1976年是中国电视的停滞期,但困难中也出现了优秀作品:
《三口大锅闹革命》1970
《深山养路工》1974
《下课以后》1974
《向青石山要水》1974
《人民好总理》1976 第三节
中国电视的初步繁荣和文体自觉(1978~1992)
1978年北京电视台改名为中央电视台
1979年8月18日到27日首次电视节目会议在北京召开,电影归文化部管理
1980年10月7日到18日中央广播事业局会议,提出了“自己走路”的方针
(1)报道型专题片影响广泛
《人民子弟兵》《祖国各地》
(2)大型系列片的出现是电视专题片大发展的突出标志
例:与日本NHK合拍的《丝绸之路》《话说长江》
(3)电视音乐片
例:《哈尔滨的夏天》
《啊!草原》
《葛洲坝交响音乐》
《松花湖金秋》
《桃花源》
(4)抒情散文形式的电视专题片在电视专题片创作中盛行一时
例:《松》
《荷叶颂》
《长白山》
《雕塑家刘焕章》
《西藏的诱惑》
(5)政论片的热播
例:《迎接挑战》1985
《让历史告诉未来》1987
《河殇》1988
《世纪行》1989 第四节
中国电视新的发展(1993~今)
1993年纪录片的崛起,使得纪录片与专题片分开发展
1993年中国电视进入了栏目化时代
(1)电视专题栏目不断发展,品种繁多齐全
例:《夕阳红》《半边天》
(2)选题的系列化日益明显
例:《探索•发现》
(3)文化型电视专题节目成为创作热点
例:《苏园六记》《江南》
(4)艺术手法表现进一步丰富
电视技术与艺术的应用达到了一个新高潮
3D技术的出现,带来了新的表现与可能,提升了艺术表达水准。
第三章
电视专题片的类型
按节目形态可分为:纪实型、创意型、政论型、访谈型
1、纪实型
(1)新闻性专题
往往对一个时期内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重要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用声画结合的方式
真实地记录,全面的表现出来。
例:《新闻调查》
(2)文献性专题
是在新的历史时期运用电视报道的多种手段,对重大的历史事件或一个阶段的历史进
程进行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方位的回顾,审视。
例:《百年光影》《百年越剧》《百年板声》《独领风骚》
(3)文化性专题
除了其纪实型节目的一般特点外,必须讲究知识性,文化性和历史内涵,强调节目内
涵深厚的文化底蕴。
例:《苏园六记》
(4)综合性专题
对某一种事件做全面的概括性介绍
例:《古琴》 《世界电影回顾》
2、创意型
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渗透作者浓重的主体意识(1)抒情性电视专题
例:《表情湘西》(2)表现性电视专题
电视专题节目的创作除去运用“再现”的手法展现生活之外还可以运用“表现”的方
式,增强作品的诗意。
例:《美在广西》(3)哲理性电视专题
其创作最终归宿体现一种思想意念,构成了作品的灵魂。
例:《七弦的风骚》(4)愉悦性电视专题
3、政论型
往往取材于重大课题,除了对现象的表现外,还要发表自己的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1)评述性电视专题
节目采用“评论”和“叙述”的手段,客观报道析评判定它的基本特征。
例:《焦点访谈》(2)思辨性电视专题
根据某种客观存在,提出,分析,思考问题,带有强烈思辨色彩的的专题节目,多角
度引领观众思考。(3)论证性电视专题
兼具评述性、思辨性电视专题节目的某些特征,更强调结论结果。
例:《河殇》
4、访谈型
都是以访问谈话的形式展开叙述,视角表现鲜明的主题(1)对话性电视专题节目
以一对一的形式展开,主持和嘉宾双方地位是平等的,共同引导话题。
例:《对话》
(2)专访性电视专题节目
往往以被采访对象为重点,嘉宾是主导,主角。
例:《艺术人生》《鲁豫有约》(3)座谈性电视专题节目
此类节目是多对多,持有不同观点的人各自表明自己的观点,没有主次之分,促进对
话问题的深入探讨
例:《实话实说》《一虎一席谈》
第四章
电视专题节目的制作流程
一、制作流程
(一)深入生活实际,了解文化艺术生活实际,了解观众需求,积累素材,初步形成选题方
向。
(二)根据初步选题对初步选题内容和对象进行初步采访,已确定选题。
(三)选题申报和论证
(四)选题通过后,写出初步创意脚本方案和拍摄计划草案。
(五)与拍摄对象写上拍摄计划,制定拍摄计划。
(六)拍摄准备工作
(七)进入实际拍摄和采访
(八)拍摄素材整理,相关影音资料准备
(九)后期编辑和解说词的写作
(十)节目初审和修改,节目终审与合成,入库播出
(十一)节目质量与传播效果的评估
(十二)建立节目资料档案
二、前期准备
1、选题通过后,初步是拍摄创意文本的确定
例:《中华百年建筑经典》编导大纲
2、拍摄准备
(1)主创人员与其他创作部门的沟通
(2)相应摄录设备的准备与调试
(3)视听材料、资料的准备
(4)拟定拍摄工作计划
三、拍摄阶段
1、我们应但根据实际情况大胆进行即兴创作
2、在拍摄时,我们应尽量拍全,拍足,拍精,避免补拍
3、采访时采取时空的采访形式
(1)随机时空采访
相对生动活泼
(2)独白时空式采访
相当于电影中的人物独白
例:《???》中对杨丽萍的采访。
独白时空采访,在表现思想内容很重要时,较多采用这种形式。
四、后期制作
1、后期制作
(1)收集整理材料,认真整理好场记
(2)根据节目构思写脚本
(3)根据脚本进行后期剪辑与制作
(4)根据不同要求审查,修改
2、作品传播与评估
(确定节目等级)
(1)收视率调查:A、日记本式调查 B、收视率调查仪器
(2)资料的归档:A、粗编版的归档 B、播出版归档
第五章
选题的制定与优化 第一节
电视专题选题的制定
1、从栏目定位出发制定选题
例:同样是讲述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对比《讲述》《东方之子》《艺术人生》三个节目。
由于栏目定位不同,在选材方面也会有所不同,在表现形式上也会存在差异。
2、根据社会生活,文化艺术发展的实际制定选题
3、根据观众的需要制定选题
4、在制定选题时,充分考虑可利用的编创条件
(1)外部条件:
题材的报道为有关法律和政策所允许
为社会道德观念及文化环境允许
(2)内部条件:
媒介具备该选题的资金,技术设备和人力资源,具备必要的机制。第二节
选题制定的方法
1、选题价值属性的分析
是指电视文艺专题所选择客观事实较之其他事实应该具有更大的艺术价值,新闻价值或
社会意义。
对比:A、背景信息分析
B、前瞻信息分析
C、关联信息分析
(价值是在综合对比中产生的)
2、创作可用资源的分析
A、人力资源
B、保障系统
C、传播符号
3、媒介环境的分析
A、政策性信息
B、竞争者信息
4、受众的需求
A、需要性信息:确定选题时考虑观众的需要
B、期望性信息:受众对媒介满足其需要的期望与要求 第三节
操作方法
(1)创新思维法
(2)联想思维法
例:《北纬30度》
(3)逆向思维法
例:崔永元《电影传奇》
(4)系统法
使自己在某一领域长期关注,形成自己在此领域的观念
(5)来稿筛选法
(6)征稿法
例:《第十放映室》
(7)超前预设法
第六章
电视专题结构
是作品内部的组织构造和总部安排 第一节
电视专题结构的要求 1,、完整统一
电视作品全面的反映生活事实,结构的完整性,在完整的同时,各个内在部分有机统一
2、严谨均衡
内容划分合理,布局安排恰当,条理清晰
(1)围绕主题精选素材,合理均衡使用,突出重点,兴趣点,情绪点。
(2)内容时间安排应体现均衡性,而不是绝对平均分配
(3)各种手法的均衡使用
3、新颖合理
善于吸收各类节目的形式 第二节
电视专题结构的步骤
1、理清思路,依理定型
根据立意特点合理安排框架
例:《苏园六记》
2、安排层次,清晰条例
就是先讲什么后讲什么,层次的整体布局推进并不是随心所欲地
层次间的关系A、并列关系
B、递进关系
C、对立关系
3、设置照应,安排过渡
是为了强化作品的整体感
过渡方式:(1)用解说词过渡
(2)利用编辑画面过渡
(3)利用声音过渡
(4)利用电子特效过渡
(5)利用字幕过渡
照应:(1)题文照应
例:《西藏的诱惑》
(2)首尾照应
例:《美在广西》
(3)首尾照应
4、瞻前顾后,调整结构
从全局角度进行调整,使安排更加合理。
看层次是否清晰,有无缺少或多余之处,是否达到各论点的证明要求。第三节
电视专题片常见结构样式
1、时序结构
按时间的前后顺序来安排结构。
(1)事物发生发展进展比较明显,使用时序结构,抓住事物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节点”
作为结构点。
(2)有些题材时间进展不明显或涉及面比较多,我们强化其中时间进程,或选用其中一
个。
2、空间结构
按照地域地理的不同分布来排列和搭配专题中各个部分内容。
例:《故宫》
3、主题结构
例:《北京记忆》
4、集纳结构
内容相对分散也相对独立,犹如堆积木
例:《湘西,昨天的回响》
《飘白云的河》
《那晒楼,那码头》
《留住手艺》
5、平行结构
(1)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线索,相互独立,互相展开。
例:电影《奇袭》
军教片《奇袭武陵桥》
(2)两条线并行
例:《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 第七章
电视专题片的节奏 第一节
节奏要素
(一)时间要素
1、音乐
音乐本身有明显的节奏,乐音强弱,频率高低,节拍长短,都产生强烈的节奏。
例:《江苏宣传片》将茉莉花作为贯穿始终的元素。
2、解说
与画面配合的解说词具有内容本身的节奏,语言技巧的使用可以赋予语调,音高等的变
化,产生独特的节奏感。
3、音响
自然界中的各种声响都具有自身内在的节奏。
例:《江苏宣传片》中寒山寺那幽扬的钟声。
(二)空间要素
1、景别
画面中被摄主体占有画面面积范围的大小。
例:《巴顿将军》中两级镜头的运用。
2、焦距
(三)时空要素
不同的运动形式:
1、主体运动
2、摄影机运动
3、拍摄速率
4、剪接率
单位时间内镜头数量的多少,通常剪接率越高,节奏越快。
例:《小孔大世界》
(四)叙事元素
1、情节发展的内部联系
2、人物内心的情绪起伏
3、创作者的思绪波澜
第八章
电视专题节目的表现元素
视觉语言、听觉语言、主持语言 第一节
视觉语言
1、画面语言
具有记录功能、表意功能、造型功能
例:《故宫100》第一集中的镜子
《辛亥》墙上的投影
2、屏幕字幕语言
广义上讲电视字幕包括纯粹的文字字幕和图形字幕,娱乐节目中也把卡通的符号表情运
用到字幕中。
作用:
(1)表现画面和声音不易表现的内容,可以增加声画之外的新内容,对声画做了有益的补充,在有限的时空内表达更多的内容。
例:《中国江苏》中的文字信息。
(2)帮助了解作品的内容,解释作品的内涵,提前了解电视作品的主题。
例:《西藏的诱惑》里的题记
(3)可以替代某些声画元素,让字幕表情达意,从而起到调节节奏,吸引观众注意力。
如标题性字幕、说明性字幕、插入性字幕、评论性字幕
例:《庐山》
(4)实现表达手法的文学化,使表达更加幽默、含蓄、深刻。
例:《中国新音乐》中的字幕
使用字幕时注意:
(1)字体的选用
(2)色彩的运用
(3)字幕的编排与画面相协调
(4)字幕的出入方式选择应当有创意 第二节
听觉语言
有声语言、音乐、音响 第三节
主持语言
主持语言不仅包括语言的表达,还包括主持人肢体的语言。
主持人在电视专题节目中的作用:
(1)作为实现电视节目内容上的一种形式上的操作人,为了完成相应的节目构思而活跃
在电视节目拍摄现场,并出现在电视荧屏上,主持人的活动构成电视内容的组成部
分。
例:《电影传奇》中主持人的角色扮演。
(2)合理艺术的主持人语言——
(3)联系前后节目,把握节目节奏
例:《档案》主持人的作用集于一身,综合利用,形成了栏目的独特特征和风格。
第九章
叙事 抒情 议论 第一节
电视专题片的叙事
1、电视专题片的叙事特点
(1)电视专题片叙事的真实性
真实在艺术作品中是一种艺术真实,是对社会生活本质规律的反应。
对于电视专题片,真实不仅要反映生活本质规律,而且是各个要素都要真实。
(2)电视专题片叙事的片段性
根据主题表达需要只截取事件的片段,电视专题片叙事的不是完整的事,而是其中的一个点。
(3)电视专题片叙事的开放性
叙事是在统一的逻辑下展开的,由于目的是情感的抒发,主题的表达,所以所有形
式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
(4)电视专题片叙事符号的多元复杂
再多手段的表现手法下,给表达带来了更大的自由度。
2、注意
(1)根据不同的题材特点,选取合适的叙事者,形成作品的独特视角。
①主观视角
与主观镜头是一致的,以作品中人物的眼睛或创作者的口吻直接观察生活和抒情的角度。
例:《辛亥》用第一人称
②客观视角
它是一种在旁观者的立场,依据事物的本来面貌来再现生活的视角。
例:《外滩》电视版
③主客观视角
主客结合的特殊角度,就是在客观中插入主管表现,或在主观视角中插入客观叙
述。
(2)抓住兴奋点、动情点,进行叙事节点的选取与设计
(3)根据作品的需要,做好“叙事断点”的表现。
常用方法:
①用空镜头进行处理
②用事后采访的方法
③“真实再现”的手法
例:《娄山关战役》中老红军的采访 第二节
真实再现
关于真实再现有两层含义:
A、电视影像的记录功能
B、是一种独特的表现手法
由于无法记录下当时的影像,为了让观众有一种真实的感受,而采取扮演的方
式混合在真实事件当中。
1、真实再现的特点
(1)本质上,真实再现是一种新的虚构手法,它不同于纪录片简单的搬演或重构,也区
别于一般的剧情片。
(2)从标新形态上看具有片段化、白描化和虚拟化
①片段化
只是一些并不连贯的碎片,只有借以解说词的连贯才能让观众理解。
例:《复活的军团》
②白描化
A、真实再现,不求形似,只求神似。
B、真实再现只求简练的传达出历史氛围或事件经过,而避免太实的再现。
③虚拟化
为了讲述尽可能吸引人的故事,而真实再现中的故事则要有事实依据。
例:《寻找失落的年表》
2、真实再现的手法
(1)局部暗示
设计特写镜头或主观镜头,达到暗示过去时空或某个环节的目的。
①局部法
局部(特写)代替整个事物的作法
②主观镜头法
镜头视点直接代表片中人物的视点的拍摄的镜头
③剪影法
画面的表现力主要集中于鲜明的轮廓
例:《复活的军团》
(2)场景重现
例:《1405——郑和下西洋》
(3)戏剧再现
A、细节型
利用细节对历史事实的一种戏剧化体现
B、情节型
例:《狙击手》借助于解说来完成叙事
3、真实再现的作用
(1)真实再现可以弥补其他手段的不足
(2)真实再现能够缝合叙事
(3)真实再现能够表现情感
4、真实再现艺术化的表现空间
(1)色彩——非自然的色彩
(2)镜头角度——非常规化角度
(3)人物——符号化的,非性格化的人物
例:《狙击手》
(4)环境——抽象的,非细节化的环境
例:《复活的军团》
《狙击手》
(5)情节——非逻辑化情节
例:《狙击手》
导学堂纪录片精选——复活的军团
历史科教类的纪录片往往在内容上过于深沉和凝重,在表现手法上较为沉闷和单一。然而《复活的军团》通过大量的情景再现、唯美的影像造型以及故事化的表现手法,既对事物发展的自然流程进行了现时的影像还原,又摆脱了对声音与文字的依赖。用科学的视角审视人类的文明进程,用发现的态度去追寻了事实的真相,再现了一段辉煌而壮丽的历史。
一、真实美 《复活的军团》对情景再现的恰当运用使得纪录片展现出一种整体的片在表现手法上的一个亮点。
变了以往历史科教类纪录片中画面叙事能力弱、情节性差、以人物采访和考古文物静态展示
;使叙事有张有弛;而且使故事情节富于节奏变化;具有极强的可视性。
片中关于荆轲刺秦、秦军战场上的排兵布阵、一个叫喜的秦国人的生活等场景都通过演员真实的扮演,对历史镜像进行了逼真的再现。让我们仿佛亲眼目睹了那些惊心动魄的历史瞬间
二、视觉美 《复活的军团》借鉴一些电影的造型元素。通过运用电影的表现手法达到强烈的视觉美感,这种手法的运用构成了该片的最大一个亮点。
第一、画面考究。镜头处理和光影的运用追求极致。片中无论是自然景物的拍摄还是活动场面的展现,在画面构图上都极其讲究。片中比较常见的手法之一就是空镜头的运用。如千里荒原、落日余晖和城楼剪影等天空的比例占多大、拍摄的主体具体所处的位置以及镜头中的推、拉、摇、移都恰到好处令人叫绝。意味深长的空镜头不仅起到缓和节奏的作点:如秦始皇加冕时的面部就用了显现人物轮廓的侧光来展现秦始皇的威严和王者之气。
第二、通过视角镜头与音乐音响来营造独特的意境。如拍摄手持秦弩的骑兵和奔涌而来的战车时都用了仰拍的手法。从而强化了秦军的勇猛强悍和冲锋陷阵的大无畏精神。对秦始皇的抑拍和六国朝丞的俯拍以及对商鞅、司马迁等的平视拍摄等都极好的衬托了人物形象。伴随故事叙述的跌宕起伏、不同的背景音乐适时而起高亢悲壮的音乐和极具渲染力的音响烘托了战场厮杀的惨烈。
第三、蒙太奇的镜头剪辑使叙事节奏富于变化。
《复活的军团》在镜头叙事上主要是由情景再现、电脑三维动画、历史文物或遗迹事在动静结合和虚实相间中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例如:在介绍秦国的军用道路“直道”时先是 一组对“直道”遗迹的画面展示,然后
更直观的视觉印象。接着 在点出“直道”的特殊称谓之际画面又转到《史记》中对“直道”进行介绍的画面上,再往后 一段情景再现对秦军飞奔在“直道”上的场景予以生动再现。这些不同表现方式的巧妙组接、镜头剪辑使整个片子的节奏舒缓有致呈现出无穷的魅力。
第四、整体结构及悬念设计的独特蕴味。《复活的军团》在叙事结构上主要以纵向的线性叙事为主、由此及彼、由点到面、层层铺开。全片分为六集。分别讲述秦军的一个自然、使全篇叙事清晰、逻辑严密、节奏明快。每一集在结构上主要起着入题和统摄全篇的用疑问式的解说方式自然引出下一集的内容。片子紧紧围绕秦军这个主体对其方方面面的情况进行一一的展示显示出极强的逻辑性。在每一集的故事叙述中抛出许多的小疑问,设置诸多悬念,在这样不断的设问和不断的释疑过程中,庞杂的叙事有条不紊地展开。环环相扣、扣人心弦、引领着观众一步步深入的去了解秦始皇,了解秦军,了解历史。
《复活的军团》通过真实的再现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向我们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成就,这是每个中国人都为之振奋和自豪的历史
2000多年前科学技术所取得的伟大
简评电视宣传片《美在广西》
在龙脊梯田的大雾渐散的全景中,云水相应,歌谣四起,云袂飘飘下的一层层的梯田在航拍的大全景下一览无遗,恍如仙境的隔世一瞥,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起了这句“桃花源里可耕田?”
漓江之上,有一扁舟,切镜头之后,三舟共济,渔火东流。煤油灯与水鸟的近景凸显一种安谧与静美,然后,飞鸟掠水而去,划开了一道漓江的水,摇镜头与中景的美妙结合,让漓江在静动之间,尽显独有的秀美。随后,摇镜头展现的大全景中,三扁舟被山水揽入怀中,这时,人对水,对自然的依恋完美体现,和谐之美便在桂林的画面上平铺开来。
程阳风雨桥栏杆使用了对角线构图,其中画面的一虚一实,特写的花纹,无一不有独特的韵味。此时,多用摇臂,镜头的上下摇动,中景、远景的结合运用给人一些完整的画面,和一部分细节,瀑布的秀美完全用被展现出来,不过,瀑布的壮美中略带着一份女性的柔美,这是绿色装饰的缘故。
唱山歌小姑娘脸部的特写让人在无形之中对广西风光多了一些憧憬,不仅仅是自然风光,更是人文景色。所以,镜头带我们来到了黄姚古镇,古居和村民在摇镜头中一一展现,或是近景、或是中景、或是全景,景别的综合运用带我们去了一个简朴却又繁华的古镇。
远景画面定在北海银滩上的时候,红绸、蓝海对比强烈。近景中忽然跳入的人脚踏在沙滩上,随着镜头的往上摇,一个小伙子跑向远方。女孩子骑马飞奔,航拍的运用使摄像机的机位提升的更高,这时,一幅大全景让我们对北海银滩更加深了一份欣赏和理解。
影片第二部分一开始的人物的脸部特写镜头很有意义,每个人的表情都很有特色,小孩子的天真可爱,大人的朴素,姑娘的甜美清秀,这些都表现了当地的民风。
当鲜红的花瓣飘荡在身着黑色衣服姑娘当中的时侯,本身就是一种颜色的对比,而俯拍镜头下的一张张干净秀美的脸庞,则如一汪汪清澈的山泉,让人忍不住想细细品酌。在这群姑娘织完壮锦,将壮锦抛出窗外时,仰拍镜头的得体运用,让壮锦在高速镜头下慢慢下落,让人忍不住的想要留住即将消失的美好。
由青翠的香蕉园的大全景切到金黄的油菜花的全景,摇镜头过后的近景,小姑娘粉红色的小褂和背后的满筐的大红的辣椒让画面的颜色顿时丰富了起来,镜头使用近景跟拍小姑娘让人更鲜活的感受到浓浓的油菜花香。
外滩》:文献纪录片的新界碑
上个月电影节期间,在MIDA的开幕式上看了影院版文献纪录片《外滩》,感觉不错。出品方很友善,没向我提什么要求,看完就让走了。这让我感到很舒服,不像有的片方,请你去看,目的就逼你违心说好听的,搞得像绑架。他们不知道,我这人忒没职业道德,看你的,吃你的,拿点你的,该骂还照骂。最好以后别理我这种人。但对《外滩》这部片子,我倒真想为它说点什么,尽管片方并未给我任何这方面的暗示。片子用叶澄衷、杜月笙、周璇、李香兰等几位海派名流的小故事,将上海开埠以来百余年的历史沧桑用一种具体而又感性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影片摆脱了传统意义上国产纪录片解说词加资料画面的叙事陈套,大量使用演员表演进行情景再现,显然是想让影片抽象的历史叙述,以一种更便于观众的欣赏和消费的方式呈现出来。这一做法,应该说也是目前国内纪录片商业化大潮的一种投影。我对片子印象比较深的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影片的历史观,尤其是针对上海叙事的历史观,基本上从传统左翼史观众解放了出来。传统左翼史观通常援用阶级斗争和民族主义的视角,把西方殖民势力看成是近代中国历史灾难的渊薮。于上海开埠之初渐次涌入的西方资本,在左翼史观看来,是导致近代中国积贫积弱、暗无天日的万恶之源。但在《外滩》当中,这一叙事立场被颠覆了过来。在影片第一个段落中,19世纪中叶,还是黄浦江畔一个小艄公的叶澄衷,因为为一个洋人主顾捡回了遗失在船舱里的公文包而受到这位西方生意人的点化。由此,叶澄衷渐渐步入商途,并最终发展成上海滩上第一代首屈一指的民族资本大亨。在这里,很显然,西方商人不再具有国产影视剧中常见的“帝国主义者”的邪恶嘴脸,相反,他被塑造成了一个第一代中华民族资本的启蒙者角色。他不但慷慨地资助了叶澄衷开设五金铺,同时,也将一种彼时中国民众闻所未闻的现代商业理念灌输到第一批现代中国商人的心里。第二点:影片摆脱了传统历史叙事的宏大视角,而是改用了一套比较微观的、人性化的叙事态度,将城市历史的进程与几个海上名人的个体命运结合在一起,从这几个人物的个体遭际,来折射这座城市兴衰荣辱。这样一来,影片既不失同类题材影片所追摹的史诗气象,又避免了宏大历史叙事掩盖、乃至淹没个体命运的叙事缺憾。其中让我比较感动的是上海海关首任长官,英国人赫德,对于上海爱恨交织的复杂胸怀。赫德是最早发现上海这座城市发展潜力的人。他在上海开埠之初任职于上海海关,对五埠通商采取了一套相当宽松的刺激政策。使得无数在此经商的中外商贾受惠于兹。然而,赫德新政是他的祖国英国颇感不满,他们甚至嘲讽赫德忘了自己祖国而变成了一个中国人。晚年的赫德在种种误解和不满中告老还乡,为中国人留下了一句振聋发聩的历史箴言:“如果中国选择变革,她将成为世界的领袖;如果中国不能变革,她将沦为列强的奴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百年来的中国近代史,恰恰印证着赫德这句力透今古的警世预言。片中还涉及到抗战时期孤岛沦陷之后,华映著名影星李香兰的故事。李香兰原名山口淑子,是出生、成长于上海的一代日本名媛。尽管她天生丽质,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最终还是无法逃避汉奸的罪名,让她挣扎徘徊在中日两个民族的夹缝中,饱尝由种族身份与文化认同彼此分裂所带来的巨大煎熬。由此不难发现,影片大体消解了传统意义上关于历史的宏大叙事和政论模式,采用了一种更为感性和世俗化的视角,将历史兴衰与个人城市生活经验糅合在一起,使得历史叙事充满了感性的温度。包括个人成功的喜悦,他们的挫败感,以及他们悲喜交集、五味杂陈的心理律动,最终都成了与这座城市密不可分的历史与文化经验。第三,这部关于上海的影片与贾樟柯的《海上传奇》一样,也是由一批来自北方的制作团队打造而成,因而他们对上海的呈现,显现出一种明显的外部视线。这种外部视线,在叙事上形成了与《海上传奇》一样的“片段性”、“拼贴性”甚至是一种“碎片化”的特征。表面看,这一特征似乎缺乏一种整体观和系统的概括性,但恰恰又是它,为影片形成了一种更便于人们观察和理解上海的视野。
在这个问题上,据我的观察,上海本地创作者往往表现出一种不应有的紧张。他们总是认为自己内在于这座城市,熟悉它,了解它,热爱它,因此对这座城市便理应拥有一种比外来者更为“深刻”、“细致”、乃至“高屋建瓴”的掌握和认知。而实际上,当代城市生活和文化样态的多元性和复杂性,早已远远超出了用一两句话可以概括一座城市所谓“本质”的程度。它甚至已经改写了哲学上关于“本质”的定义。没有什么先在的“本质”,即使有,所谓“本质”,自身也是多元化和繁复,并且变幻不拘地。站在不同的立场,处于不同的角度,我们获得的只是关于所谓“本质”的某些零星侧面。没有人能够声称他能把握一座城市的“本质”,这就如我们看泰山时,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能把握它的全貌一样。在这个意义上,任何声称自己掌握了所谓“本质”和“真相”的声音,都是一种彻头彻尾的谎言。在这个问题上,那些无法把握、甚至无以捉摸这座城市的外来者,反而拥有了一种更为放松,更为宏阔的视线。他们对于上海那种碎片式的、拼贴式的呈现方式,对于上海文化、历史和生活而言,不一定具有全局性或系统性,但正是这种如同无数破碎镜片中的影像一样的呈现,才最终能以它们彼此的交相辉映,为上海这座城市提炼出一道最显眼、最闪亮的文化风景。第四、本片用演员表演再现情景的手法,对于中国早已僵化的纪录片创作观念来说,也意味着一次新的解放。在某些人看来,纪录片的使命是追索历史或事实的“所谓”真相,因此,他们将通常都将“搬演”和“情景再现”视为一种人文类纪录片的创作禁忌,更不用说让演员进行替身表演了。我曾经在课堂上听到某位教授正襟危坐地告诉童鞋们,这样的才是纪录片,那样的就不是。这让我感到很疑惑,究竟是谁在为纪录片下定义呢?纪录片和故事片的边界究竟应该被放置在哪里更为合适呢?其实说起来很简单,所谓“文无定法”,这世上能真正为纪录片下定义的人也许根本就没有存在过。如果说“搬演”是遮盖纪录片所谓“真相”的元凶,但历史却告诉你,弗拉哈迪当年拍摄早期纪录片经典《北方那努克》的基本手法就是“扮演”。有谁又能否认《北方那努克》不是纪录片,而是一部故事片呢?近年来,在纪录片商业化大潮的裹挟下,尤其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发现频道等强大商业运作背景下,纪录片创作手法早就超越了原有的轨道。也许美国人是这世上最不循规蹈矩的人了,他们的实践永远先行于概念和定义,他才不会管你什么是纪录片,什么不是纪录片。因此才有了布里埃尔-兰杰《总统之死》这样四不像的怪胎。不过这些跨界之作无不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馈,这又仿佛给奄奄一息的国产纪录片打了一剂强心针。于是,我们便有了《故宫》、《圆明园》,直至去年的《玄奘法师》和今年的《外滩》。可见,国产纪录片现在也是用手脚来指挥脑袋,不管好不好听,但至少给国产纪录片带来一个新的创作天地。比较起来,教师里那些研究纪录片的腐儒们,倒是应了陈道明在《唐山大地震》里的一句台词,大学里也出了许多废物,不幸事实正是如此。最后,还是要说说影片的不足。至少涉及到两个方面。第一,文献纪录片不同于故事片的地方,还是应该有比较扎实的历史文献作为基础。这方面《玄奘大师》似有明显不足,所据文献寥寥不说,大概作者自己演绎的部分稍显多了一些,极易混淆不明就里的观众视听。在《外滩》中也有类似的例子,便是周璇与丈夫严华的婚姻危机,影片沿用已经过世了的老演员顾也鲁回忆录中的说法,认为是周璇与韩非关系过于密切,引起严华嫉妒所致。这种说法,可以姑妄听之,不过作为一种历史事实来加以陈述,恐怕很难经得起考证地挑战。至少在我治电影史十多年的经历中,尚未看到有关旁证材料。其次,电影是细节的艺术,画面中显现出的一切,包括服装、道具、场景都会流露出造假的痕迹。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唐山大地震》前半段是值得表扬的,历史氛围的营造十分逼真,也显示出了制作团对的专业品质。但是《外滩》在这个问题上似有不逮。尤其在几个洋人身上的制服,一看就知道是从车墩基地借出来的戏服,不仅不贴身,同时也与历史本身多有距离。所以我觉得这种真人扮演的文献性纪录片将在未来成为一个创作陷阱。假如有一两部在商业上非常成功的影片问世,势必引起国人蜂拥效仿,但是搞不好,这种一窝蜂上马的结果,就会扼杀这种刚刚起步的新兴片,不仅使它偏离纪录片的轨道,并且还有堕落成为一部劣质故事片的危险。但愿此话不是一种杞人忧天的危言耸听。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我总是把剧情片和纪录片分得很清楚。尽管它们都同属一门,彼此乃是“一母所生的同胞兄弟”,它们是电影的不同种类,骨子里却流着同一家族的血液。然而,对于纪录片,我一直是另眼看待,并不认为它是真正的电影。观影感觉上,与真人或动画影片,有着明显的差异。
近几年,随着一些高质量的纪录片问世,我对它的态度也有所改变。今年,由周兵导演的纪录片《外滩轶事》,引起我极大的兴趣,慕名看完之后,留下深刻的印象。我的最大感受:纪录片,原来也可以拍的如此精彩!
外滩(英文名:The Bund),地处上海市的黄埔江西岸,和浦东隔江相望,本是荒芜的泥滩。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当时还是小村镇规模的上海,作为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款项之一,被迫向英国殖民者开放。19世纪50年代,洋人们在泥滩上建造首批欧式建筑,利用它做港口贸易:输入鸦片及西洋货物,又从这里对外输出中国茶叶和丝绸。外滩历经晚清、北洋和民国时代,直至新中国成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见证上海从小村落一步步发展为国际大都市,外滩自始自终和这个城市同呼吸共命运,一起经历大风大浪,大起大落,它自身便是上海的城市历史画卷。
纪录片《外滩轶事》,则是一幅有关外滩兴衰荣辱,微缩的历史画卷。导演周兵没有依照一般纪录片拍摄的方式来制作这部片子,而是选择了几位与上海外滩有着密切关联的人物,通过演员的表演,向观众们讲述外滩曾今发生的历史故事。这些历史人物有上海海关第一任长官英国人赫德,上海首位洋买办叶澄衷,黑社会头目杜月笙,艺人周旋和敌伪时期演艺红星李香兰等。在演员进行实景表演下,还原一些历史事件的事实真相,让观众们能够比较详细的了解外滩所发生过的真实情况。
片中所展现的人物故事短小精悍,不同的人物,不同的角度,《外滩轶事》尽量保持一种客观公正的立场,为观众们陈述一幕幕绚丽、繁华却又沉重、复杂的外滩历史。
小品段落式的剧情构造,就如微缩画卷中一块块绘画图形,美丽并富有深度和层次感。每一个人物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小故事都充分体现了外滩在历史上各个时期的人文社会风貌,原汁原味的呈现在观众面前。
也许,用演员表演的方式去阐述纪录片内容,可能会引发观众对历史真实性的质疑。不过,我个人认为,这种形式有它值得称道的地方,那就是增加了纪录片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减少了传统纪录片带给观众们的呆板性和乏味性。纪录片的内容因此变得生动活泼,而不是枯燥无聊。只要演员们所表演的故事情节是真实的,而不是虚构的,有案可寻,有料可查。那么,以剧情片的演绎手法,真实再现历史故事,《外滩轶事》的此种内容表现模式,应该可以被观众们接受。因为看了《外滩轶事》,我自己对于中国纪录片有了更多的信心。
但是,作为电影商品,纪录片目前在国内电影市场中,既是稀有产品又是滞销货。纪录片不但公开上映的数量少,票房也很糟糕。随着中国影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日趋成熟。我真心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优质纪录片进入市场,也有越来越多的电影观众会喜欢这个特殊的电影种类。
第二篇:影片笔记
音乐:黑白影片里到达香港 书信都有音乐 黎小军的自述 声画分离 《国歌》为背景音乐 黎小军的《东方红》《我是一个兵》 画面是黎小军初到香港的努力奋
斗 许许多多像黎小军一样的大陆人刚到香港时努力奋斗 勤劳勇敢 并且哼唱着大陆的歌曲
一如他们深爱着邓丽君 这是乡愁的表现。
会说普通话不一定是大陆人 不会说广东话一定是大陆人
“thank you ” 黎小军的笑脸作为转场 他从英文学校 到了银行 办理信用卡
第一次坐车 甜蜜蜜 俩人所唱 背景音乐起 李翘的自由地摆动双腿 自由
姑姑的爱情
主观镜头 李翘由于炒股挣钱 雨夜伴着二人在”水为财”的叫卖声中的《泪的小雨》
细节 黎小军帮她擦手 扣扣子
重复蒙太奇 查银行卡 在家具店前 骑着自行车
写信开始犹豫:亲爱的小婷 我„„ 穿插着黎小军和李翘的甜蜜对话和场景
细节 融化的巧克力 网状的他们在香港挣扎
黎小军唱着甜蜜蜜
豹哥的背上有一个米老鼠的纹身 胸针 推镜头
黎小军的书信声音穿插 信里的内容诉说着时光的流逝 1990年结婚
婚礼上见面 音乐
他们俩的理想 黎小军:我的理想就是娶小婷到香港来
新婚之夜自述自己的香港故事:那时 要是你在我身边就好了 暗夜里眼泪汪汪
自述 不要想着别人的新郎了
姑姑等着威廉
局促不安 李翘不停地吃东西
《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
1987年宵夜
第一组彩色画面 黎小军向小婷诉说香港印象
影片开始和结束都有
两条同样的镯子 出现在李翘面前时 她的表情奇怪局促不安
两个人在车上 听到邓丽君的声音 《再见,我的爱人》看到邓丽君 让邓丽君签名写在他背
上 看着背上的邓丽君 入神 这是他们共同的记忆 喇叭声让一切都处于安静状态 四目对视
音乐又起 黎小军来时反光镜里照着李翘的脸 不顾一切 我们终于都失败
镜子 其实房间没什么是我们的 重复蒙太奇 门牌号 527(1986年他们在一起时 1990年重逢时期)他们取钱回来的路 他
们瞪着自行车在大街上快乐行走 豹哥的纹身米老鼠 李翘当年穿着米老鼠的衣服和胸针
黑底白字 时间的流逝
他们的重逢 美国
音乐又起 李翘找豹哥 看到是豹哥的那一瞬间是无声的 表明内心的恐惧和伤感 细节:两条金链子 一模一样 小道具的作用 单车(娶了小婷之后,没有再骑单车 但是到
了美国还是骑着单车)促成灾难的开始 就如同那个花样年华中相同手袋和领带 也为后来
他们之间的故事奠定了基础:小婷到香港来时 为了报答李翘就将项链给她 可是她态度很不
好
在美国遇见黎小军 跑步的惊险 三个同时进行的平行蒙太奇 黎小军的骑单车 李翘努力地奔跑 美国警察的追逐 音乐略带刺激和惊险
音乐停 在红灯处停车 只有车水马龙之间,李翘一声“黎小军”。她多么希望他会停下来 音乐停 李翘不知所措 茫然
1995年 她终于说普通话了
收音机的音响 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混合他们俩的平行蒙太奇进行 同时异地转为同时同地就是他们的遇见之刻 在橱窗~~主观镜头所有的故事 九年的一切都藏在了这两个微笑中。
又回到1986年1986年3月1日 火车到站香港 黑白的时间 他们俩同时来到香港 我们曾经相互依靠却不知 我们脚步匆匆 总是把背影留给依靠自己的人
“如果 那个时候你在我身边就好了”黎小军严
音响 汽车喇叭声 促成他们之间的思念和缠绵“我们终于都失败了”
“傻丫头 听我说 现在立刻回家 洗个热水澡 明早起来 满街都是男人 个个都比豹哥好”
在《甜蜜蜜》中,邓丽君的歌声总是相伴期间,开篇时单车上的静静哼唱,黎小军与李翘共续旧情前的《再见,我的爱人》,以及雨夜伴着二人在”水为财”的叫卖声中的《泪的小雨》,还有临近结尾的国语经典《月亮代表我的心》.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而在黎小军这里,邓丽君无异于是一个神话,从大陆来的他当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与偶像重遇,那份激动的欣喜与车内因为二者关系不确定所左右为难的李翘之间的对比显得相得益彰,这时候《再见我的爱人》这首歌的旋律开始由弱转强.黎小军离去,背影上的”邓丽君”三个字.更像是对一个时代的告别.很简单,看《甜蜜蜜》,从情节架构到演员选择,再到电影音乐的丝丝入扣,都体现了香港电影黄金时期的特色*—–精致.而导演所传达的对于时代的解读和其中传达的人文关怀,都代表港人的心声和所有经历过爱情男女的凄苦与无奈.也就是说,这样的影片传达的思想是人类大同所共有的,即追逐真正的爱情.而在一些导演技巧上的纯熟使用,陈可辛更有着独特的优势.,所以,能够引起观影者的共鸣与长年的回应,也就不足为奇了.黎小军跑过去请她在自
己的外衣背上签名,同时背景音乐响起邓丽君的《再
见,我的爱人》。因为不想伤害小婷以及自己的丈夫
豹哥,李翘决意和黎小军说“再见”。就在黎小军背
对李翘走在车子前方时,突如其来的喇叭声惊醒了两
个人:他们都放不下对方。于是黎小军重新回到李翘
身边并和她热吻,背景音乐《甜蜜蜜》再次响起。邓
丽君及其歌曲《甜蜜蜜》正是本片的线索,贯穿影片
始终,并且推动了影片情节的发展。
在纽约,他们又一次次的错过,即使是黎小军把外卖送给豹哥却依旧没有产生交集。纽约的街头,人来人往,两人如此近的距离却又一次失之交臂。在影片最后,我们才得知,他们在刚踏上香港这片土地时就错过了。就如同《向左走,向右走》中那道墙,他们之间始终隔着一道看不见的难以逾越的藩篱。
竟巧遇邓丽君本人。完全一如刚来香港般的纯挚朴拙,黎明饰演的黎小军立刻冲下车去,将他的外套背後给邓丽君签名;而心有千千结的李翘,只能在车窗里望著她所爱而不曾变过的身影。她只好叫他走,这时车子里的广播正播著邓丽君唱的「再见我的爱人」,张曼玉百感交集地趴在车喇叭键上,喇叭声响却把黎明给叫住了......。
提起命运一说,电影最后的镜头,1986年李翘和黎小军坐火车来香港,两人背靠着背睡着。火车到站后,李翘兴奋莫名迅速提起东西下车,很快便跟着人流离开车站;黎小军揉着惺忪的睡眼缓缓下车,迷茫的看着火车站不知何去何从。仅这个镜头,便决定了两人的命运,截然不同的性格,截然不同的使命,截然不同的理想。所以两人的爱情,注定要颠沛流离、几经挫折。而最后能在一起,便真的是爱情,是命运了。
新婚夜,黎小军再次回忆初到香港,回忆李翘。玻璃窗上的“喜”字愈见模糊,被音乐映衬得不像喜气洋洋。再次的相遇,两人都刻意以淡如水的友谊态度对待彼此,平静的脸庞下覆盖了流逝的青春,覆盖了矛盾的思念,覆盖了蠢蠢欲动的情愫。
第三篇:影片分析
影片中主人公凯瑟琳·沃森的第一堂课原本计划照本宣科,但学生们已经预习过课本了,甚至还参照了课后辅导资料。当学生们将她要讲的内容准确无误地表述完之后,主人公不知所措。贝蒂·沃伦更是毫不顾忌地丢下一句“如果你没有其他可教的,我们宁可自习”。
主人公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课堂的趣味性。第一堂课便以失败告终。
第二堂课首先出示一幅书外作品,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课本外地知识亦能有助于你的思考”,由此展开讨论。
课堂导入设置了悬念,没有标准,没有固定的思维模式,由作品本身引发学生的思考。学生不自觉地展开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被激活,并在思考辩论中进行发问“我们将要学什么?”。老师由此进入课本知识的学习。学生不再只关注课本内容,有了自我独特的见解。老师进一步引导“什么是艺术?好坏标准是什么?由谁决定?”从而打破了学生拘泥地唯课本是从,能跳出课本寻找答案。“让我们的心灵为新的思想打开一扇门”。同样的一幅作品,经老师引导后,学生的思路得以扩展,开始突破固定思维模式,自由思考,学生的新思想被诱发。
在引入的这个过程中,主人公出示一幅画作,并称出于名人之手,学生立刻回应真是佳作。结果学生被告知,那是主人公曾经画给自己母亲的生日礼物。又出示了一张快照,称是自己的母亲,学生即刻表示那只是一张普通的快照而已,但主人公告诉他们那是安塞姆当的作品,大家哑口无言。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流派的观点,这是先前经验对新知识学习的影响,人们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往往是以先前的知识为基础的,新知识纳入先前的知识体系中,通过同化或顺应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因此,我们在学习知识时,要首先保证其科学性,这样才能保证所学知识的可靠性。主人公利用这一原理让学生自己找到症结所在,自动放弃原有的刻板的思维模式。那么引导学生用全新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也就容易得多了。
主人公授课很注重情境性。将大众传媒的新形式引入课堂,进行讨论学习,紧跟时代步伐,将古典艺术与现代表现形式相结合,体现了她做为教师的个人素质和教学技术,以及教育的与时俱进和前卫。
主人公除了以不同于当时的传统授课方式进行教学外,还重视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当她得知贝蒂用“生来注定担当的角色”来说明她们
急于成家的理由,并且如是遵循所谓的传统时,她不仅仅是生气,更是愤怒和失望,竟然用愚蠢来形容自己想改变学生的做法。于是有了一节只由她讲,别人只允许听的愤怒,伤心,失望的一课。
经过她的不懈努力,学生们似乎安上了新眼睛,换了新大脑,都用全新的视野来看世界。学生们找到了学习的真正价值,不是止于婚姻,而是不断探索,不断追寻,学无止境。学习是对自我精神世界的充实,学习是对知识的尊重,学习是对文化的传承,学习是对现实的创新。学习通过提高个人素养使生活更美好,对知识的追寻使人类文明源远流长。敢于冲破藩篱,永不妥协,是学习生涯中的可贵品质。
除了这些微观上的表现,影片还从宏观上表现了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的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应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按照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标准来培养学生。影片中浓厚的传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而主人公则追求人自身的发展,以及重视教育对社会的引导作用。这也是教育优先发展的体现。教育必须超前发展,只有教育先行才能保证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才能有力推动社会发展。如若教育只是耽于现状,则会使整个社会固步自封,举步维艰。因此,教育先行是人类进步的必然选择。
影片中还体现了师生关系,主人公作为老师,严而有慈,体现了教师的威严与亲和,不失为我们学习的榜样。而且她有个性,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也是我们作为教师应具备的个人品质,这样我们就会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魅力,并使其在师生,师师,教师和家长,教师和学校领导等关系的处理方面发挥其积极作用。
教育是千秋大业,我们不仅要积极地投入到教育大潮中,更要创造性地做好教育事业,尤其要有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心,为人类的文明进步接力。
—《蒙娜丽莎的微笑》
第四篇:原创影片分析
影片分析(写作模板)
故事片:
第一步:第一遍观摩影片时,要融入剧情,记下只要人物的名字,记下触动到你的感受点(至少有三点),记下你印象最深刻的桥段。第二遍观摩影片,则要跳出来,不用注视字幕,只需注意你前一次记下的那个桥段的视听手法与人物形象特征或者是场面调度。因为这些都将是你行文时的论据。
第二步:看完影片后试着反问自己,这不影片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故事中开头与结局的反差表明了什么? 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是什么样的命运? 以上两个问号,则是在追问自己在此片中感受到的主题什么? 例如:开头与结局的反差表明的也许是一个时代变迁,也许人物性格的扭转,也许成长中的迷惘。也可以由此出发写出你们影评的主标题。记住:主标题是整篇影评的眼睛,主标题必须点明主题。往往主标题好的,分都高。
第三步:即开头段,如果对此部影片有了解,可以扯一下这部影片的创作背景,比如《无人区》 早在三年前已经完成拍摄,可一路颠簸直至今年才上映。其次:运用第二步所反问自己的两个问题,道出此片的主题。再次:抛出你要论述的点子,即在第一步时你们记下的桥段。然后:说出你要论述的角度,即在第一步你记下此桥段的视听手法上运用,人物上的塑造,怎么样的场面调度。
二段:详细论述此桥段上的视听手法运用,按照: 用了什么样的视听手法?— 创作者为什么要这么用?— 用了之后又起到了什么样的表达效果?来进行论述。
三段:详细论述第二关键点,此桥段的人物塑造,按照:剧作者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物?(运用第一步记下的人物形象特征)论述— 剧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样的一个人物?— 这样的一个人物在当下的时代是什么样的生存状态,他们的信念是什么?
四段:详细论述场面调度,按照:此桥段的场面调度是什么的 — 创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去调度演员和情景?—
创作者运用这样的调度表明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是什么样的关系?
五段:即结尾段。
谈谈自己的感受,联想同题材电影,联系当下时代背景反观影片,再次点明中心主旨。
(完)
第五篇:电视片分析写作2
在有关电视的各艺术类专业的考试中,有一项是考试时观看电视片,写一篇分析评论文章。这项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于电视片的综合认识能力,也同时考查考生的分析与写作能力。
电视片的时间为20分钟,或者更长一些,写作的时间为一个小时左右。一般来说,写个读后感对于高中毕业的学生来说不是困难的事情。从小学开始,学生就已经写读后感了,所以不要将这项考试看得很难和神秘。
重要的是,写作要有材料,而材料只能是当时看片获得的。应该在看过电视片之后,立即有写作的纲要。如果要等到看完片之后再靠回忆写作,就可能丢掉某些有价值的内容。所以,要在看片的同时用笔记录一些心得要点。
当电视片播放结束时,已经有了写作的材料。可以根据记录的材料进行分析提炼,确立写作的主旨和文章的标题。然后对记录的材料进行筛选,选择最有说服力、最能靠拢主体的材料进行写作。这里是一个写作范围提纲,即结构方式表,可以参照。你在观看电视片的时候,一边看一边围绕这个提纲找材料,这样写起来不会跑题,而且方便快捷:
电视片分析提纲
1.电视片内容概括:占总分10%
2.本片的思想教育意义 :占总分 10%
3.艺术特色总说(总体手法、总体艺术特征等:占总分 20%
4.艺术特色举例(选择一到两个艺术独到之处):占总分25%
5.艺术特色细节(两、三点精彩细节):占总分20%
6.缺点与不足:占总分 10%
7.结束语:占总分 5%
考试时一般会给出一段或者一期电视节目,比如一期《艺术人生》,《新闻调查》,或者一段电视散文,记录片等等。写评论文章的时候可以参考以下思路写:
第一部分:先写对给定的电视栏目的总的认识看法。比如分析某期《新闻调查》,就要先谈一下对这档栏目的整体看法和认识,包括栏目的层次定位、受众定位,栏目的整体特点等等。大约写200字左右。
第二部分:写针对给定的这一期节目的看法。比如这期《新闻调查》的话题是关于全国的文明城市评选活动的相关报道,可以谈一下对这个话题的选择、定位、深度、特点等的总的看法,可以评价本期节目是否能够做的符合栏目的要求,又是否有价值。
第三部分:从以下四个分析角度中选择一个自己认为突出的并且能够有话说的方向,明确的给出自己的观点,并且结合节目的具体内容细节,展开分析论证。这类似于电影评论的要求。(具体的方向选择,可以参考专帖《电视栏目分析》!)
1·节目内容。
2·节目的编导策划的结构。
3·节目的主持人的表现。
4·节目的制作,就是技术特点。
从中选择一个方向为主,切忌贪多,要集中有限的笔墨深入展开分析一个方向。第四部分:再次结合栏目的整体定位进行总结。
电视节目分析范文
题目:观看专题片《千年沧桑》第二集,并对此片作出分析,1000字左右。
跨越十一世纪
——浅评电视专题片《千年沧桑》
电视专题片《千年沧桑》的第二集把十一世纪时世界的样子缓缓的呈现在我们面前,这部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专题片以深邃的主题、精美的镜头,一下子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远古的时代是古雅的,又是沉重的。而人类的先进文明,也就在这样的历史传承中慢慢堆积呈现了。所以在这期节目里,我们看到听到的历史面貌,既是厚重的,又是灿烂多姿的。本片的编导作者自然贴切的调动多种电视表现手段,让这个主题的表达更加充分和出色。
一.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本片所有的素材都是为了表现人类文明的进步这一主题,为了使观众理解的更加清晰明白,全片重点采用了解说词加画面的表现手法。全片要表现的是十一世纪一个世纪的文明,时间跨度大,于是又细分为分为:文明、宗教、科学、经济四个方面来分别阐述,每一个素材的指向性都很强,如经济方面的中国的四大发明,欧洲基督教的兴起等。
同时为了增加叙事的真实性,本片采用了多种手法:
1、人物扮演:找一个人来扮演孔子,给观众更直观的感受。为了更好的表现对外战争的残酷性也是采用了扮演的手法,增强视觉的震撼力。
2、图配乐:在介绍《清明上河图》的时候,单纯的介绍一副作品容易使观众产生疲劳感,为此给它配上舒缓的乐曲,琴声悠悠把观众带入那个国泰民安的世界。
3、权威人士说明:为了更好介绍北宋的文化,请了王渝生研究院等来介绍这方面的文化,增强了认同感、权威性。
4、脸谱化:选取有标志性的道具去表现,如为了表现北宋的繁华选用开凿大运河这样一个标志性的建筑物来表现。
5、动画制作:为了使画面更形象生动,在介绍伊斯兰教、基督教等这些相对比较抽象的文化的时候还采用了动画制作来表现。
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表现人类文明进步这一主题,以上这些叙事手法使相对来说比较枯燥的文化历史类专题片也变得丰富好看,富于变化,这不得不说是《千年沧桑》这个专题片最为成功的部分。
二.镜头语言生动丰富。
本片在表现手法的成功之外,还充分发挥调动了多种镜头语言,视觉听觉效果丰富。全片以全、远景居多,使内涵更丰富,同时注意光效的变化,选取了一天中的不同时间的光影效果来表现不用的内容。拍摄角度也非常丰富,如拍摄大运河时的空中拍摄,让人们更直观的看到了大运河的全貌,理解起来更容易。色彩上根据地域来变化,如北宋的黄、伊斯兰的篮。声音上以模拟为主,解说词在其中起着推动全片发展的作用,担纲全片。
通过编导的以上努力使这个文化历史类专题片变得生动好看,不枯燥,似流水般涓涓而来,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跨越十一世纪,领略到古老文明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