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球治理格局取决于国际力量对比
全球治理格局取决于国际力量对比,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源于国际力量对比变化。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增强我们在国际上说话办事的实力。我们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主动承担国际责任,但也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 2016年9月27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理想信念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我们一定要保持理想信念坚定,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不论条件如何变化,都风雨如磐不动摇,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永远为了真理而斗争,永远为了理想而斗争。
—— 2016年9月28日,习近平在纪念刘华清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强调
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要旗帜鲜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基础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要遵循青少年成长特点和规律,扎实做好基础的文章。基础教育要树立强烈的人才观,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鼓励学校办出特色,鼓励教师教出风格。
—— 2016年9月9日,习近平到北京市八一学校看望慰问师生时强调
我们决心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规划路径。我们认为,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仍然乏力,增长动力不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以及全球性挑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创造良好环境至关重要。
—— 2016年9月5日,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的闭幕辞
知行合一,采取务实行动。承诺一千,不如落实一件。我们应该让二十国集团成为行动队,而不是清谈馆。今年,我们在可持续发展、绿色金融、提高能效、反腐败等诸多领域制定了行动计划,要把每一项行动落到实处。
—— 2016年9月4日,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的开幕辞
中国倡导的新机制新倡议,不是为了另起炉灶,更不是为了针对谁,而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目标是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 2016年9月3日,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要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把握部队建设特点和规律,担负历史重任,瞄准世界一流,勇于创新超越,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战略支援部队。
—— 2016年8月29日,习近平视察战略支援部队机关时强调
总结经验、坚定信心、扎实推进,聚焦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聚焦构建互利合作网络、新型合作模式、多元合作平台,聚焦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以钉钉子精神抓下去,一步一步把“一带一路”建设推向前进,让“一带一路”建设造福沿线各国人民。
—— 2016年8月17日,习近平出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我们党、国家、军队建设事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进。我们要充分认清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重要意义,发扬光大爱国拥军、爱民奉献优良传统,根据时代变化和工作要求,不断改进创新、与时俱进,全面提高新形势下双拥工作水平
—— 2016年7月29日,习近平在会见全国双拥模范代表时强调 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 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在河北唐山市考察时强调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一场整体性、革命性变革,要坚持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战斗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军队活力„„
—— 2016年7月26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要通过实施组合政策,引导发展预期,加快结构性改革步伐,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发展态势。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快财税体制改革,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政策,引导社会资金更多投向实体经济。
—— 2016年7月26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党外人士座谈会时强调
改革是一场革命,必须有坚忍不拔的毅力,以真抓促落实、以实干求实效。各地区各部门要以更大的决心和气力抓好改革督察工作,既要督任务、督进度、督成效,也要察认识、察责任、察作风,确保党中央确定的改革方向不偏离、党中央明确的改革任务不落空,使改革精准对接发展所需、基层所盼、民心所向。
—— 2016年7月22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中央深改组第二十六次会议时强调
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是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必须认清形势、聚焦精准、深化帮扶、确保实效,切实提高工作水平,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6年7月20日,习近平在银川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时强调
入汛以来,南方发生20多次强降雨过程,太湖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长江中下游干流全线超警,部分地区洪涝灾害严重。党中央高度重视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强调要立足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做好抗击特大洪水准备,防止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力争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 2016年7月20日,习近平就做好当前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强调
我们党领导的红军长征,谱写了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伟大的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我们要不断结合新的实际传承好、弘扬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长征要持续接力、长期进行,我们每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
—— 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参观红军长征会师纪念园、纪念馆时深情地说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在任何情况下不受所谓菲律宾南海仲裁案裁决的影响。中国不接受任何基于该仲裁裁决的主张和行动。中国一贯维护国际法治以及公平和正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坚定致力于维护南海和平稳定,致力于同直接有关的当事国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法,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有关争议。
—— 2016年7月12日,习近平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时强调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养成问计于专家学者的习惯,调动专家学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好、用活智力资源。
—— 2016年7月8日,习近平在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时强调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 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掌握全球科技竞争先机。这是我们提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出发点。
—— 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
大会上的讲话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希望同学们肩负时代责任,高扬理想风帆,静下心来刻苦学习,努力练好人生和事业的基本功,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学生,做有担当、有作为的大学生,做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大家要向我国老一辈杰出科学家学习,争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2016年4月24日至27日,习近平在安徽调研
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全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发展理念上来,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认识要立即调整,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做法要彻底摒弃。
—— 2016年1月29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要用好政党协商这个民主形式和制度渠道,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通过协商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千篇著述诚难得,一字知音不易求。完善政党协商制度,要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度、言之有物,真诚协商、务实协商,道实情、建良言,参政参到要点上,议政议到关键处,努力在会协商、善议政上取得实效,不断提高政党协商能力和水平。
—— 2016年1月29日,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指出 中阿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领域为突破口的“1+2+3”合作格局已经有了早期收获,顶层设计日臻成熟,务实合作显露活力,人文交流丰富多彩。
—— 2016年1月21日,习近平在阿拉伯国家联盟总部发表重要演讲时强调
埃及是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阿拉伯国家,中埃关系是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关系的起点,代表了中阿关系的高度和温度。60年来,中阿友好合作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也积累了宝贵经验。双方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都始终互为朋友、兄弟、伙伴。
—— 2016年1月19日,习近平在埃及《金字塔报》发表署名文章
当前,国际和地区形势复杂变化。中沙作为重要发展中国家,有必要提高两国关系水平,携手应对挑战。这次我们共同宣布建立中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相信将深化双方战略互信,引领两国互利合作取得更大成果,有利于维护和拓展双方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共同利益。
—— 2016年1月19日,习近平在利雅得同沙特国王萨勒曼举行会谈时指出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要聚焦发力,首先必须下功夫领会好、领会透。这是党中央把大家集中起来进一步学习研讨的主要考虑。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特别是要深入学习领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 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
开班式上强调
亚投行正式成立并开业,将有效增加亚洲地区基础设施投资,推动区域互联互通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也有利于改善亚洲发展中成员国的投资环境,创造就业机会,提升中长期发展潜力,对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增长带来积极提振作用。—— 2016年1月16日,习近平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仪式上致辞时强调
保持坚强政治定力,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聚焦监督执纪问责,深化标本兼治,创新体制机制,健全法规制度,强化党内监督,把纪律挺在前面,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不断取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成效。
—— 2016年1月12日,习近平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时强调
要紧紧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牢记使命、牢记责任,当好军委的战略参谋,努力建设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的军委机关,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贡献。
—— 2016年1月11日,习近平在接见调整组建后的军委机关各部门负责同志时强调
第二篇:当代国际格局论文
对于当前大国关系和国际形势,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曾明确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同时,世界仍然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国际形势的发展也不是绝对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的。
冷战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国际格局最主要的特点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占据全面优势,特别是美国一家独大,同时多强并列,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西”主导了“东西关系”,“北”主导了“南北关系”,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的超强实力地位和突出作用。但是,进入21世纪特别是伊拉克战争以后,这种美国一极化趋势的国际格局逐渐出现转变。
借助全球化的历史机遇,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比如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积极推进内部改革,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和不断上升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冲击美国霸权地位,导致美国领导下的西方世界主导地位的下降。其中最明显的体现就是G8会议向“G8+5”会议的演变。很多全球政治、经贸和环境问题已经不能在G8体制中得到解决,而必须邀请这些新兴经济体参与决策,发达国家主导国际体系和国际议题、发号施令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有两大支柱,即强大国力和联盟体系。美国联盟体系中欧洲是最重要的部分,北约一体化组织是最主要的机制。冷战结束后,由于外部共同对手苏联的解体,欧洲对美安全合作的愿望下降,在主要的威胁认知上与美国的差异越来越大。另外,随着欧洲一体化的进展,欧盟成为欧洲政治、经济、外交和安全的主导力量,对美独立性增强。欧盟正面临着东扩后的内部协调和其他复杂问题,欧洲国家将主要精力放在自身事务解决和加强欧盟内部团结上,而不愿意过多地承担北约责任,受美国调遣。另外,美欧经贸矛盾有激化的趋势,欧元的崛起势必冲击美国霸权的基石——美元霸权,影响美国利益。
就经济力量而言,当今世界存在三个中心,即美国、欧盟和东亚,并不只有美国一个中心。就军事力量而言,不能笼统地说美国在世界上占绝对优势,世界战略力量仍基本保持均势。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也不断扩大。主要表现在:第一,经济实力地位的显著上升。进入21世纪时,中国的经济实力还只在世界排第七位,GDP约1万亿美元。21世纪的头8年,中国在世界经济的排位几乎是一年上一个名次,2008年跃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第二,中国的军事、科技、软实力也持续上升。军事上,20多年来中国海军、陆军、空军等的实力比20世纪90年代有显著的提升。科技上,航天活动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令全世界华人骄傲,令整个世界刮目相看。在软实力方面,中国发展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认可,成为不少国家试图仿效的样板。国际上出现一定程度的汉语热,也说明中国的地位上升了。
总体上看来,国际格局正经历“一超多强”向多极化转变的趋势,而当前,国际形势正经历冷战结束以来最深刻的变化和调整,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引发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的消长变化,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朗。大国互动频繁,相互依赖性凸显,合作面总体上升。国际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起伏跌宕,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因素进一步交织,气候变化、粮食及能源资源安全、传染性疾病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对国际关系走向的影响增大。
第三篇:全球化与全球治理
全球化与全球治理
简答题:
1、什么是全球化?全球化的表现。
全球化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现象过程。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
国际贸易迅速的发展,国际贸易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②国际金融的发展,巨额资金在各国之间自由流动。③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并呈现多元化格局。④跨国公司遍及世界各地,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⑤国际组织的建立。⑥经济管理制度的国际化等
2、全球治理的概念、核心
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是一个社会学或国际关系的术语,是指为了解决超出一国或一地区的某一问题,而由各国进行政治协商以共同解决的方式。全球治理的核心要素包括五个方面: 一是全球治理的价值。二是全球治理的规制。三是全球治理的主体。四是全球治理的客体。五是全球治理的效果。
3、全球问题的总特征
一、全球联系密切,容易产生连锁反应,波及范围小到区域、大到全球。
二、全球问题需全球解决,已经超越区域范畴,全球国家都责任共同参与解决之。
三、国际性组织成为协调解决全球问题的重要机构,其影响力对民族国家主权造成干预。
四、经济问题越来越成为影响国际社会的重要问题
五、文明协商已经基本取代战争,成为解决国际争端的主要方式。
六、全球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平衡国家间的经济社会发展。
七、全球问题的关注和解决有助于推荐民主价值的全球化。
4、简述国际恐怖主义的根源
1.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冲突让位于种族的与宗教的以文化价值为分界线的冲突。这种冲突是孕育国际恐怖主义的温床; 2.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帝国,它的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弱小的不发达国家的不满与仇恨;
3.西方文化价值与东方文化价值的冲突是造成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和国际恐怖主义的催化剂; 4.全球化使经济不发达的穆斯林国家愈益贫穷,伊斯兰恐怖主义是阿拉伯国家从石油聚敛的金钱与赤贫的政治与文化落后的穆斯林国家结合而生的怪胎; 5.美国亲以色列的中东政策激发起阿拉伯国家的反美与反犹情绪,这种反美与反犹情绪在原教旨主义中找到了极端的反映;
6.有些穆斯林国家教育极不发达,对青少年的教育大部分由宗教学校免费提供,而这种宗教学校正是灌输原教旨主义和圣战思想的基地,正是驱使穆斯林青年追从宗教狂热的基地。
5、简述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资源利用的全球方案
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资源的过量开采和不合理开发利用造成.表现为:
(1)人口过量增长: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必然要大量开发和利用土地、森林、草原、水资源、能源利矿产等各种资源,从而对地球上的环境资源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人口增长使得人口与耕地的矛盾尖锐化,人口增长使森林资源的供需矛盾尖锐化,人口增长使得水资源的缺乏日趋严重.(2)经济发展: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对煤电油运和重要资源的需求量明显增加,价格大幅度上涨,一些重要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大幅度上升,重要能源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进一步加剧.今后,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能源资源需求总量还会增加,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将长期存在.(3)过量开采和不合理利用: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认识或技术上的不足,造成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这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对不可再生资源(矿产)的不合理开采,以及对可在生资源的滥用造成自然资源不可逆转的退化,表现在水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等的利用方面.由于人类的无知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而比无知更危及环境的是由于追求经济上的增长而对自然资源的过渡开采和向环境中肆意的排放废弃物.加快科技创新,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6、治理国际贸易摩擦的意义
(1)从全球范围来说,是为了维系相对稳定的国际贸易秩序,是多边贸易效益最大化。
(2)治理国际贸易摩擦一方面可以遏制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控制,另一方面就是一定程度得保护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民族经济。
(3)通过全球规则的制定,可以协调解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失衡问题,也可以更多地减少相关的类似贫困、生态、粮食短缺、资源短缺、恐怖主义等全球问题。
7、中国大量进口转基因粮食对国家安全有无威胁?
大量引进转基因作物将威胁中国战略性国家安全。转基因问题不仅仅是一个食用它是否安全的问题。即使忽略转基因食物的生物有害性问题,若大量引进外来转基因农作物,则将威胁中国全体国民赖以为生的长远食物和种植业的国家安全。大量引进种植国外转基因物种将对国内自然原生态物种和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即使以后想恢复原来的原生态物种和环境也将不可能。
8、什么是联合国千年发展计划、主要内容?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是联合国全体191个成员国一致通过的一项旨在将全球贫困水平在2015年之前降低一半(以1990年的水平为标准)的行动计划,2000年9月联合国首脑会议上由189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千年宣言》,正式做出此项承诺。
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共有8个方面,包括:
1、消灭极端贫穷和饥饿:
靠每日不到1美元维生的人口比例减半;
使所有人包括妇女和青年人都享有充分的生产就业和体面工作; 挨饿的人口比例减半
2、普及小学教育:
确保不论男童或女童都能完成全部初等教育课程
3、促进两性平等并赋予妇女权力。
最好到2005年在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中消除两性差距,至迟于2015年在各级教育中消除此种差距
4、降低儿童死亡率:
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二
5、改善产妇保健:
产妇死亡率降低四分之三;
到2015年实现普遍享有生殖保健;
6、对抗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疟疾以及其他疾病: 遏止并开始扭转艾滋病毒/艾滋病的蔓延;
到2010年向所有需要者普遍提供艾滋病毒/艾滋病治疗; 遏止并开始扭转疟疾和其他主要疾病的发病率增长
7、确保环境的可持续能力:
将可持续发展原则纳入国家政策和方案; 扭转环境资源的流失;
减少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到2010年显著降低丧失率;
到2015年将无法持续获得安全饮用水和基本卫生设施的人口比例减半; 到2020年使至少1亿贫民窟居民的生活有明显改善
8、全球合作促进发展:
进一步发展开放的、遵循规则的、可预测的、非歧视性的贸易和金融体制。包括在国家和国际两级致力于善政、发展和减轻贫穷;
满足最不发达国家的特殊需要。这包括:对其出口免征关税、不实行配额; 加强重债穷国的减债方案,注销官方双边债务; 向致力于减贫的国家提供更为慷慨的官方发展援助; 满足内陆国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的特殊需要;
通过国家和国际措施全面处理发展中国家的债务问题,使债务可以长期持续承受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为青年创造体面的生产性就业机会;
论述题
1、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本质,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资本的不断增殖推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进行新的、急剧的扩张,使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力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扩展到全球范围,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新现象,是资本国际化进程的新的高级阶段.包括:⑴生产的全球化⑵贸易的全球化⑶金融的全球化⑷企业经营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经济全球化的影响: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给各个国家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由于各国的经济实力不同,参与经济全球化所获得的利益也不同.⑵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积极影响.如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吸收外资,扩大就业,解决产品销售问题带动本国经济发展等.⑶经济全球化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消极后果.如忽视社会进步、生态环境的恶化、对发达国家形成依赖等等.机遇
1.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
2.经济全球化有助于我们解决改革攻坚阶段的棘手问题。3.经济全球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4.经济全球化可以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中国在人口治理方面取得的成效、中国在世界人口治理中产生的作用。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妇女总和生育率从实行计划生育前的5.8下降到目前的1.8左右。人口治理使我国13亿人口日和世界60亿人口日的到来分别推迟了4年,为经济快速增长创造了重要条件,使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得到有效缓解,人口的生存和发展状况明显改善,为世界人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探索的计划生育与扶贫开发相结合的新路子,使绝对贫困人口从改革开放前的2.5亿减少到1500万,在国际社会树立了负责任人口大国的良好形象。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制度创新,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促进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作用:(1)有利于国家加速资金积累。实行计划生育,使国家用于新增人口的消费减少,从而加速资金积累。
(2)有利于劳动就业。实行计划生育,可以使每年进入劳动适龄人口减少,从而有利于劳动就业。(3)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人口质量。实行计划生育,国家可以把积累下来的资金用于教育,使更多的人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和技术训练,从而达到提高全民族的人口质量的目的。
(4)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人均资源水平。实行计划生育,可以缓解人地矛盾,提高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人均占有粮食的水平。
(5)有利于农民少生快富。实行计划生育使每个家庭的人口减少,不仅可以减少家庭消费,而且使家庭主要成员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发展家庭经济和健康娱乐中,从而保证家庭幸福、社会稳定。
第四篇:完善治理格局 提高治理水平
完善治理格局 提高治理水平
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治理之道)
李曜坤 刘理晖
《 人民日报 》(2018年07月25日
07 版)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内在要求。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长期以来,一些地方的基层社会治理主要以维护社会稳定为着力点,对行政手段的依赖比较多,基层社会治理的综合成本也比较高。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需要转变基层社会治理理念,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寓治理于服务之中,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实现社会治理与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良性互动。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基层社会治理应准确把握和主动适应当前我国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使政府从基层社会治理的单一主体转变为主导力量和兜底保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格局。在党委领导下,政府的作用应更多体现在以改革激发社会活力、凭规划引导社会预期、用政策保障社会公平、靠监管规范社会秩序,实现从管治向服务转变。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充分发挥专业化社会组织、城乡社区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使各种社会主体广泛参与到基层社会治理中。探索构建由财政专项、政府采购、公益基金等构成的社会公共服务资金结构,为各类企业和社会组织进入城乡社区服务领域提供便利。
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科学设定基层社会治理的目标、范围和工作标准,遵循基层社会治理规律,不断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科学化水平,是新时代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确定城乡社区的规模和布局,摸清人、地、事、物等基层社会要素情况,按照便于治理和服务的原则进行综合治理服务平台和网格体系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网格化治理为依托,进行集成化、精准化、智能化治理。改革基层工作体系,健全因地治理、因需治理机制,优化服务流程,将行政管理、综治防控、监管执法、公共服务有机整合为“一张网”,不断完善基层社会治理运行机制。在总结现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基层网格化治理体系、执法监管体系、协商调解体系、效果评估体系,完善部门间职能协调、信息共享、标准共建等协同共治体制机制。
强化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保障。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基层社会治理遇到不少新矛盾、新问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执法规范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这就需要在综治、信访、基层自治、社会组织发展等重点领域加快立法进程。一方面,推进基层社会治理范围及政府职能法定,明确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建立程序公开、标准公开、结果公开的行政执法行为规范。另一方面,加快基层社会治理重点领域的法律制度建设,根据新型社会组织、社区自治组织等的发展及时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同时,注重提升群众法治观念,保障人民群众在社会治理事务中依法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第五篇:“东亚产业发展与全球贸易格局变化”国际研讨会征文启事
“东亚产业发展与全球贸易格局变化”国际研讨会征文启事
在复旦大学百年校庆来临之际,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和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将于2005年11月份在上海共同举办“东亚产业发展与全球贸易格局变化”国际研讨会。届时,海内外著名国际贸易和产业经济专家、政策制定者、非政府组织以及国际组织的代表将受邀出席,并与论文作者一起深入讨论半个世纪来东亚产业发展历程,以及东亚产业与全球贸易格局演变的互动关系,同时结合当今国际经济中出现的新情况,进一步分析预测东亚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和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趋势。
本次研讨会主要包含以下议题:
一、东亚产业合作与自由贸易区构建中的贸易政策协调;
二、汇率政策与产业竞争力的变动趋势;
三、外国直接投资与企业的全球布局;
四、重新思考中国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作用和地位;
五、国际多边贸易体制的变化趋势及其对东亚国家的影响。欢迎广大专家学者就以上议题或与东亚产业和贸易相关的问题前来投稿。会议将为论文入选者提供两天会议的食宿费用,并将选编优秀论文集公开出版,同时推荐3—5篇优秀论文发表在《世界经济文汇》杂志。
参选论文请于2005年8月31号前提交至研讨会筹备组。来稿请寄: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产业与贸易国际研讨会筹备组 陈梅收邮编:200433
或E-Mail至cces_symposium@fudan.edu.cn
来稿请注明“东亚产业发展与全球贸格局变化国际研讨会征文”字样。电话及传真:+86-21-65643054
详情请关注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网站相关网页。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
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