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军事方面巨大成就以未来展望专题

时间:2019-05-14 00:07: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军事方面巨大成就以未来展望专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军事方面巨大成就以未来展望专题》。

第一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军事方面巨大成就以未来展望专题

实践调研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军事方面巨大

成就及以未来展望

专业:国生物技术

班级: F1301 学号: 201320040102 姓名:徐楚天

摘要: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无非两件大事,一个是发展问题,一个是安全问题。国防是人类社会发展与安全需要的产物。它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的根本大计。所以重视国防和军队建设,是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一贯思想。改革开放以来,人民解放军按照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相统一的原则,着眼于维护国家利益的需要,瞄准世界军事发展前沿,坚持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关键字:改革开放,国防和军队建设,回顾与展望 1.军事指导理论实现新飞跃

改革开放以来,急剧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要求我们党的军事指导理论能够科学回答和正确解决在国家安全面临多种形式威胁和世界新军事变革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建设什么样军事力量,军队担负什么样的使命任务;在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相继进入攻坚期的背景下,如何科学统筹军事变革与社会变革,科学统筹军事系统诸要素的改革和发展;在时代条件深刻变化、社会环境日益复杂、使命任务艰巨繁重的情况下,如何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围绕着上述这些国防和军队建设面临重大战略问题,党的军事指导理论创新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揭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提出军队建设服从国家建设大局的重要思想,做出军队建设指导思想实行战略转变的抉择,明确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提出了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形成,标志着新的飞跃。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调整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提出国防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思想,提出军队建设“五句话”的总要求,强调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铸牢军魂;加强质量建设实行科技强军,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指引复合式发展道路。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形成,推动着新的发展。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贯穿科学发展的理念,创新了军事发展理论、军队使命理论、军事战略理论、军事变革理论、军事管理理论。胡锦涛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如何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问题,引领国防和军队建设迈向国家长治久安的新境界,铸就着的新起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战争与和平的新理论、军队使命的新阐述、军事战略方针的新调整、作战思想的新发展、国防建设的新认识、人民军队建设思想的新发展、军队现代化道路的新探索、治军方法的新理念等一系列重大的军事理论创新成果,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军事篇,把马克思主义军事学说推向新的发展境界。2.思想政治建设开创新局面

思想政治工作是实现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和军队履行职能的根本保证,是我军的生命线和特有优势,也是国防和军队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刻社会变革,思想政治领域渗透与反渗透、争夺与反争夺的斗争也更加尖锐;全军和武警部队解放思想,拨乱反正,与时俱进,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不懈地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工作,努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的核心价值观,以新的视角、新的思维、新的举措应对改革开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确保部队建设的正确方向,保证军队忠实履行使命,思想政治工作生机蓬勃。我军始终高举党的旗帜,把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作为加强部队思想政治建设的重中之重,严格执行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官兵军魂意识建立在更加理性自觉的基础之上。始终紧跟党的理论创新步伐,围绕党赋予的历史使命,着眼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党的理论创新每向前发展一步,军队的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

精神与物质是硬币两面。宏观意义上的精神产品是软实力,物质产品是硬实力。在世界新军事变革大潮中,提高军事软实力成为一种全新趋势。七大报告提出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一创新性的理论观点和战略思想,为我们从更高的层次思考和谋划国防和军队建设,加强我军软实力建设,提供了开阔的思路和强大的思想武器。统筹硬实力的建设与软实力的建设,成为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军队建设的重大课题。历史昭示我们,我军拓展历史使命,必须提高应对多样化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要更加注重于军事软实力的建设与运用,注重于军事力量的不用之“用”、和平运用。国家安全问题呈现出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特点,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相互交织,国内安全与国际安全互动性增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的难度加大。继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之后,胡主席又鲜明地指出:“我军必须以增强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为核心。”这些重要思想和论述,科学地指明了战斗力建设的正确方向。历史昭示我们,只有在提升核心军事能力的过程中,才能够不断拓展完成多样化任务的能力,才能够真正有效应对多种威胁,履行好历史使命。参考文献:

[1]《邓小平军事理论》,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2]《十七大报告》,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7 年版。

[3]姚爱琴;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军队现代化建设思想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4]许三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防和军事建设的创新发展与启示[D];解放军报社理论部 北京;2008年

第二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

09中考政治复习专题之一-----“改革开放30周年”专题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

(1)表现: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人民实现了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2)具体事例:“神舟“系列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的成功发射;青蔵铁路的建成通车;奥运会与残奥会的成功举办;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通车等。

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变化:①经济实力大大提高 ②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实现从贫穷到温饱、从温饱到小康的两大跨越)③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④国际地位日益攀升 ⑤人口增长有效控制 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等。

主要原因:① 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③ 坚持党的领导 ④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⑤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⑥ 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等。

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举例说明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1)生活用品的变化:手机、电脑等已经成为群众的日常用品;轿车步入寻常百姓家、家用电器不断更新;农村盖起了别墅;饮食更加注重营养等。

(2)休闲方式的变化: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不断丰富,电视、上网、旅游、健身等休闲娱乐方式丰富着人们的生活。

4、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正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请例举出三个这样的事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合作医疗;义务教育实行真正的免费教育;陈旧的校舍得到翻建和维修;城镇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等。

5、调查途径:假如让你对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做一个调查,你采取哪些途径? 问卷调查、走访座谈、上网查找等。

6、班级要出一期黑板报展示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你可以按哪几个板块来展示?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或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

7、请为学校设计两项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活动。A、举办“改革开放30周年”座谈会;

B、举办“改革开放30周年”有奖征文活动; C、举办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成果展览; D、举办“改革开放30周年”知识竞赛活动。

8、结合所学知识,为安徽“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提出几点建设性建议。(或请你为当地政府怎样加大改革开放的步伐、提高改革开放水平提出合理建议)。

①统筹兼顾,缩小城乡和地区差别

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低耗能、重环保”的绿色企业 ③积极引进人才、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贯彻“科技兴省”、“人才强省”战略 ④关注“三农”,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⑤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公民素质

⑥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

9、谈谈对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必要性)的认识(即为什么要实行改革开放?)。

(1)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 1 提高,只有改革才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才能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改革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要发展就必须走向世界。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紧跟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潮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10、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给我们什么启示?(1)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

(2)我们要亳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4)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我们要不断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具体制度;(5)对外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我们要扩大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开展对外贸易,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自己。

11、改革开放的目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1)目的:改革开放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2)作用: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12、改革的必要性和实质是什么?

(1)必要性: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存在种种弊端,因此必须进行改革。

(2)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3、从我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可以得出哪些基本结论和经验?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党的基本路线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必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必须贯彻落实科教兴国、自主创新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等。

14、面对改革开放的大趋势,我们中学生应如何去做?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改革开放事业的艰巨性,积极宣传我国的改革开放政策,争做改革事业的拥护者、参与者和推动者。同时,我们还应树立平等、开放、参与的国际意识,加强学习,努力实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将来参与我国的对外开放事业做好充分准备。

09中考政治复习专题之二-----“限塑问题”专题

1、我国为什么要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

(1)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资源浪费损失十分严重。我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塑料购物袋。由于过量使用以及回收不到位因素,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2)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塑料袋难以分解,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 2 染。

2、现实意义:有利于人们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从源头上防治“白色污染”;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3、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应坚持怎样的基本国策、战略、发展观。保护环境与资源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

4、为什么塑料袋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塑料袋“糟糕”,是因为它大都是用不可降解或非可再生的材料生产的。处理这些白色垃圾很多时候都只能挖土填埋或高温焚烧;而焚烧所产生的烟尘和有毒气体,会造成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同时制造这些塑料制品也消耗了大量资源。因此,白色垃圾越多,白色污染越严重。

5、为了既减少“白色污染”、又方便人们购物,请你为商场(超市)提几点好的建议。如:免费为顾客提供布袋、纸袋或简易的竹篮;加强对塑料购物袋的循环使用和回收再利用等。

宣传标语:少用一个塑料袋,就多一分绿色!

6、为减少“白色污染”,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做?

①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要不用或少用塑料购物袋,不随意丢弃并积极回收废弃的塑料购物袋;②重拎布袋子、重提菜篮子,积极选用绿色、环保的购物袋;③要向周围群众宣传“白色污染”的危害性,宣传限产、限售、限用塑料购物袋的重要意义,增强人们环保意识等。

7、为了解决塑料袋的使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我国应该:

①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②加大管理和处罚的力度,对违法生产使用塑料袋的企业和经营者进行处罚和教育;③加强宣传,提高经营者和群众的环保意识; ④鼓励企业生产耐用、易于回收的新型购物袋,从根本上解决白色污染。

8、辨析:A:多此一举“限塑令”,方便省钱我最行!B、“白色污染”害人精,环保节约见行动!

(1)塑料袋特别是超薄塑料袋因为便捷、便宜,所以长期受人民的青睐。(2)“限塑令”的下发和实施对于减少白色污染、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意义重大。(3)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自觉落实“限塑令”,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09中考政治复习专题之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达到什么样的要求(目标)?

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2、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在哪里?

答:新在既能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能够体现和谐社会的要求。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答:(1)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2)是中国共产党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3)有利于农民增加收入,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共同富裕;(4)有利于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5)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与举措。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答:(1)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2)体现了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根本目的;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社会主义是全面进步全面发展的社会,是各方面和谐发展与进步的社会;(4)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5)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本质,一切权力属于人民;(6)体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

5、我们应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答:(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2)实施科教兴国建略,人才强国战略;(3)保护资源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4)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

6、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农民最需要的是什么? 答:(1)发展农业生产的资金与物资;(2)提高农业水平的人才与技术;(3)拓展致富路子的政策;(4)产品销售的信息与渠道。

7、目前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违背的现象还有哪些?

答:农村思想相对落后与保守,小富即安的思想比较严重;在农村中,宗族观念较浓,重男轻女的思想仍较严重;管理不民主,家长制作风,一言堂仍较严重;对农民的乱收费,乱罚款仍时有发生;农村中的迷信思想,封建观念,黄、毒、赌仍较严重。

8、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们国家还存在哪些问题?

答:城乡差别还在扩大;农民致富的路子窄,收入偏低;农村科技滞后;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如乱收费,假农药,假种子坑害农民的事件时有发生。

9、请为当地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几条建议?

答:推广农业技术,依靠科技进步来发家致富;积极学习科学文化技术,学习文化与技术,学习经营与管理,提高自身素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开拓致富新路子;积极参加各项民主管理。

10、请为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几条建议?

答:继续加大对农村的政策扶持,资金投入;科教兴农,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依靠科技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促进农村的全现进步;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让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

11、请你为家乡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几条建议? 答:(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开放,完善各种管理;(3)保护环境与资源;(4)重视文化教育科技,农民素质的提高;(5)发扬管理民主,健全民主管理制度。

1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请你为农民增收提几条建议? 答:(1)深化农村改革,落实中央的农村政策,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2)努力深化体制改革,取消农业税,进一步减轻农民的负担;(3)加大对农村,农业的投入,发展特色农业,拓宽农民致富之路;(4)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素质,全面促进农村进步与发展。

13、青少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应该怎样做? 答:(1)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促进乡风文明;(2)保护环境义务植树,搞好公共卫生,城市容环境靓丽整洁;(3)发扬主人翁精神,提高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促进乡村文明;(4)努力学习,立志成才,献身农村。

09中考政治复习专题之四-----“和谐社会”专题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

答: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社会。包括人与人之间和谐,家庭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2、为什么要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答:(1)是贯彻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

(2)体现了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体现了人类的共同社会理想;(3)有利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4)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5)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需要。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答:(1)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战略;(2)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4)体现了人口、资源、环境必须协调发展这一要求。

4、我们应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答:(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2)深入改革,扩大开放,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3)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4)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使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起来。

5、当地政府应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答:(1)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制;(2)加强社会的综合治理,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3)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4)加强法制和道德教育,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的意识。

6、你身边还有哪些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相符的现象?

答:城乡差距在扩大;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公民道德素质有待提高;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对弱势群体保护不力;腐败比较严重,不稳定的因素增加。

7、请你描绘一下你心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成后,应该是高水平的,经济更加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过着比较富裕的生活;就该是全面的,经济物质发展水平大大地提高,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是平衡的,大家共奔富裕路,祖国各地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8、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9、我们中学生能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些什么? 答:(1)在家庭:尊重长辈,主动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与父母和睦相处等;(2)在学校:遵守纪律,团结同学;遵守校规校纪;关心集体,爱护公物,认真学习,多读有益书籍等;(3)在社会上:遵纪守法,讲社会公德;保护大自然,培养正义感,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等。

10、辨析:科学发展观就是只发展经济,不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答:这种观点是片面的。(1)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因此,只把科学发展观理解为就是发展经济,具有片面性。(2)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就难以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 5 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神会和谐。

09中考政治复习专题之五-----“科技、教育与创新”专题

1、设创新型国家,离不开科技创新能力,请说明原因。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际竞争越来越多地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②增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结合国情,谈谈为什么必须重视科学技术和人才的作用?

(1)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2)当今世界,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而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3)当前世界,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成为了第一战略资源。(4)重视科技、人才有利于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有利于全面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科学技术水平,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简要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②当今时代,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③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创新关系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④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我们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4、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应该怎么办?(就建设创新型国家,给国家或省市提建议)答:(1)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2)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3)高度重视人才问题,实施人才强国战略;(4)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5)完善科技创新奖励制度,重奖创新人才;(6)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的良好风尚;(7)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加大对盗版的打击力度。

5、怎样培养全社会的创新精神?

①培养公民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大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②鼓励创新对具有突出贡献的公民进行表彰。③依法保护公民的创新成果

④青少年要把创新的热情和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要勤于思考,敢于创新。

6、建设创新型国家,我们应该怎样做?(1)明确社会责任,树立远大理想。(2)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用现代科技充实自己,提高素质。(3)培养好奇心,善于质疑,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4)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勇于探索,大胆实践,敢为人先;(5)积极参加科技小发明、小制作等创新活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7、请你为创新型国家设计几条宣传标语。

自主创新,人才为先;让创新成为一种习惯,让创新成为一种责任,让创新成为一种行动;自主创新,中国崛起的核动力;创新插上科技腾飞的翅膀;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造就创新人才等。

8、请为你如何提高我国的科技自主能力提几条建议。答: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加大科技创新投入,鼓励创新;鼓励有创新成果的人才;加强基础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加强法治建设,保护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

9、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对我们中学生改进学习有什么启发?

(1)中学生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科学的、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而不能死读书,只知努力苦干而不讲究方法,事倍功半。

(2)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提出问题,并积极思考探究,探究新方法、新途径,培养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

10、辨析:青少年只要具备创新精神,就一定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①青少年要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必须具备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希望在于青年人,青年人最少陈旧观念,最具创造活力。只有提高青年人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当代青年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努力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②青少年要成为国家栋梁之才,还需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远大的目标、顽强的意志、健康的体质等,所以上述观点是片面的。

11、辨析: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的事情,与我们中学生无关。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2)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国家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3)创新的希望在青年人。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我们中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自觉进行创新实践;要努力学习,需要具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远大的目标、顽强的意志、健康的体质等。

12、请为“科技活动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

组织科技专题讲座;举办科学技术小发明创新比赛;举办科技活动征文比赛等。

13、树立崇尚科学、反对愚昧的荣辱观,学校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写出两项活动即可)①请有关人员到学校给同学作专题报告;② 开展科技小制作比赛,展示活动;③ 举办以科技知识为主题的手抄报,黑板报;④观看科技电影,阅读科技书籍。

14、请为学校设计一个科技活动方案。答:(1)活动目的:增强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懂得科技对我们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

(2)活动形式:科普知识竞赛;小发明;小制作展示;与科技工作者交流。

(3)就某一活动设计活动方案。例如:查询资料,遴选考题;组织报名参赛;公布获奖名单;颁奖并作总结发言,阐明本次活动意义。

15、请为科技主题班会设计步骤。第一步:观看我国科技发展资料;

第二步:请有关专家谈科技进步与创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步:请学生代表谈观看资料和专家介绍的感想;

第四步:老师总结,评价学生发言,向学生提出学习要求,努力方向; 第五步:全体起立,唱国歌,散会。

16、列举:

A、举出中国或世界具有创新精神的人物和事例。

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瓦特发明蒸汽机、袁隆平杂交水稻、王选的汉字激光照排

B、请列举几个利用创新技术节约资源的事例。使用节能电器(如节能灯);无污染回收、再利用废旧轮胎;使用节水装置(如节水马 7 桶等);开发利用沼气等。

C、举例说明科技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1)新科技产品的制造,新型工业的发展可能会对资源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从而产生资源环境问题。(2)目前我国面临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我们可以积极转化科技成果,将科技运用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上,有效地利用资源,解决环境问题,促进可持续发展。如:利用科学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核能等新型能源发电。

D、列举出两例国家通过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典型事例。列举出新中国历史上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各一典型事例。

理论创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制度创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一国两制。

科技创新:袁隆平杂交水稻培育成功、王选教授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E、举三个我国高科技发展的例子?近期我国的科技成就? 答:(1)神舟六号飞船成功发射;中国“龙芯一号”CPU研制成功;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第四号染色体测序成功;(2)第一辆磁悬浮列车列试制成功、克隆牛、神舟六号发射成功。

17、教材中哪些知识点与创新有关? 答:(1)当今世界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2)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4)各国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5)能不能迎新,敢不敢创新,是衡量一个人才的重要标准,青少年要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发现。

18、请写出一些能体现科技创新词语?新词语涌现说明了什么? 答:(1)IT产业、克隆技术、纳米技术、基因工程、因特网、电子邮件、太空旅游;(2)说明科学技术发展不仅带来了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世界日新月异,而且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既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也丰富了人类的生活内容,科学技术造福于人类,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

19、谈一下召开青少年科技奖励大会的必要性。

答:①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②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如果科技创新能力上不去,就永远难以摆脱落后的局面;③召开这次大会,有利于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创造、尊重人才、尊重劳动的良好社会氛围,调动青少年科技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0、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大会的召开对你有什么样的启示呢?

答:①我们青少年应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为把自己培养成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做好准备;②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把创新热情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③积极投身于科技创新实践中,多搞一些小发明、小制作等(言之有理即可)

21、新科技革命对我国有什么启示? 答:(1)新的科技革命,对于各国的发展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发展中国家,如果能抓住机遇,扬长避短,集中力量在某些高新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也能取得骄人的成绩。

(2)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吸收和利用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自己,缩小同发达国家差距。(3)加速科技进步,把科技进步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地位,使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的素质轨道上来。

22、你对中国古代社会取得辉煌的成就有何感想? 答: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为推动世界文明的进步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我们青少年要 8 培养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自己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我们要不断创新,永不自满,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2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原因: ⑴现阶段,我国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不足。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标志。⑶当今世界,激烈的国际竞争也越来越表现为科技实力与教育质量的竞争。⑷只有实施这一战略,才能实现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跨越,才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4、我国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①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②必须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③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④要坚定不移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就要全面深化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积极推进科技、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

25、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中学生应怎样做: ①要珍惜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②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③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④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⑤中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⑥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把创新的热情与科学求实的态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26、你觉得促成我国“嫦娥奔月”的古老传说成功变成现实的原因有哪些: ①我国政府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②我国的综合国力、民族凝聚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③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了艰苦奋斗和开拓创新精神;④发扬了团队精神,凝聚了集体的智慧;⑤建设创新型国家,教育和科技创新成果显著;⑥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努力实践三个代表;

27、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隆重召开大会庆祝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圆满成功表明了:①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在全社会已蔚然成风;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党和政府十分重视科技工作;③我国正在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28、“嫦娥一号”、神舟六号七号发射成功给我们青少年的启示是:

①树立远大理想,立志做祖国最需要的人才;②不断培养科学意识、创新精神、团队意识、实践能力;③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培养终身学习能力;④努力学习,艰苦奋斗,勇攀知识高峰,增长自身才干;⑤明确自身责任,肩负历史使命,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贡献;

29、嫦娥一号、神舟六号七号发射成功给我们哪些启示?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科学技术是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创新。(3)、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4)、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步伐,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5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09中考政治复习专题之六-----“环境与资源问题“专题

1、生态文明的依据是什么?

依据: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如土地荒 9 漠化、环境污染加重、生态失衡等;我国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2、“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必须坚持实施什么样的国策和贯彻什么样的发展战略?

实施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国策;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相结合

3、“经济建设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以及科学技术关系密切”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经济建设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以及科学技术关系密切,相辅相成。①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和改善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保护环境能增强投资的吸引力和经济的竞争力;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②经济建设是科技发展物质基础,提高科技水平,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节约资源,有利于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保护环境。

4、你参加活动与探究

(1)请列举几个利用创新技术节约资源的事例。

使用节能电器(如节能灯等);废旧轮胎的无污染回收再生利用;节水装置(如节水马桶等);沼气的开发利用等。

(2)说一说资源循环利用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哪些好处? 有利于合理利用和节约资源;有利于保护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有利于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针对一些同学随手丢弃废纸、废包装袋和饮料瓶的问题,假如你是一名班委成员你将组织同学开展哪些的活动?

开展以“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班会,开展“保护环境、爱我校园”为主题的板报宣传活动,以树立同学们的环保意识;讨论制定有关保护校园环境的班级公约;垃圾分类回收并定期出售;建立校园环保小组。

(4)请你代表班委向全班同学写一份倡议书,以号召同学们积极参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建设环保型节约型社会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地球是哺育人类生生不息的母亲,我们毫无节制地索取、破坏环境使今日的地球母亲伤痕累累。如果我们继续浪费、滥用资源,地球母亲将不堪重负,必会忍痛抛弃人类。所以建设环保型节约型社会迫在眉睫。班委特此向大家发出倡议:

①、做一名义务宣传员。请向周围的亲友、同事、同学积极宣传环保知识和我国的现实国情,以及节约意识的重要性。

②、做一名义务监督员。看到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要及时劝阻,勇于举报。③、从我做起,培养节约的习惯。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一粒米。④、倡导正确的环保行为。不用或者少用塑料袋、一次性筷子等。⑤、提高环保意识,垃圾分类存放,有利于可再生废物类的回收。⑥、积极参与家庭、单位、学校、社区的庭院绿化活动。

地球的居民们,让我们立刻行动起来,保护地球就是爱护人类,节约资源就是富足我们自己,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让我们共同携手,让生我养我的家园更加充满活力,愿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和谐、美好!、我国建设部发出倡议:在每年的9月16日至22日,采取多种形式,倡导绿色交通 理念,号召市民尽可能选用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等交通方式出行,减少对小汽车的使用和依赖。我国开展“无车日”活动有什么意义?

答:有利于节约能源;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有利于维护交通秩序;有利于培养人们的健康生活习惯。

6、有人认为,自己花钱自己享受,是否节约与他人无关。答:此观点错误。(1)钱是自己的,但资源是大家的。对于每个人来说,履行节约是良好的习惯和文明行为,更是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2)当前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必须坚持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履行节约不仅是个人的事,更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3)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我们要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习惯。

7、请为我国早日“实现天蓝水绿”你写一份倡议提纲。①我国资源、环境现状 ②我国针对资源环境问题采取的对策 ③我为节能减排献计献策 ④科学发展,节能减排,重在落实 ⑤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当“环保小卫士”等(围绕主题,符合要求都可以,至少列出三点以上)

8、有人认为“节能减排”必定会阻碍本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影响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请发表一下你的见解。

①不对。②加快经济发展决不能以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粮,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加大科技投入,做到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等。

9、(1)我国经济发展要做到“又好又快”发展,“好”放在“快”前,意味着什么? 答:意味着经济发展不仅注重速度更注重质量和效益,即更注重可持续发展。(2)结合我国国情,谈谈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要性。

答:①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势。经济发展中仍然存在增长方式粗放,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所以经济发展要坚持“好”字当头,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②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发展不平衡。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经济发展必须在“好”的基础上求“快”,大力发展生产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10、有关建议或措施:

A、节约用水的建议:①关紧水龙头 ②一水多用,提高水的利用率 ③使用节水装置 B、节约用电的建议:①随手关灯 ②使用节能电器③夏天空调温度调整不低于26度 C、节约资源的建议:①采用新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②依靠科技创新,循环利用资源 ③从我做起,保护资源,珍爱资源

D、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倡议:①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②关紧水龙头,节约用水 ③节约用纸,把废纸收集起来送回收站 ④循环使用教科书⑤树立节约意识,养成节约习惯

E、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或建议:①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②植树种草,绿化环境③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④学习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F、请列举在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的措施:①减少使用空调;②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③随手关灯、水龙头;④停止室内电器的待机状态;⑤减少看电视的时间等。

G、就节能减排工作向政府提几条合理化建议:①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②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要逐步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节能减排工作执法力度,严惩浪费资源、违法排污、破坏环境的行为。③坚持科教兴国战略。要加大科研投入,创新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可再生资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11、意义: A、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意义:①有利于提高人们的节约意识,以实际行动节约资源 ②有利于提高经济质量,使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③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④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B、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意义:①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②有利于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使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③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④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C、节能减排的意义:①有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②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③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资源和环境,更好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12、原因:

A、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原因(我国资源的严峻形势):①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低,资源短缺②我国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③我国资源形势严峻,直接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B、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原因(我国环境的严峻形势):我国生态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的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这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直接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节能减排”的原因:①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②是由党的性质决定的,它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③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⑤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13、怎样做:

A、我们应怎样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①提高环保意识,牢固树立环保观念,积极宣传环保法律法规②增强法制观念,严格依法律己,勇于与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做斗争③落实环保行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种树种草,美化环境。

B、建设资源节约型我们应该怎么做?①树立节约资源、人人有责的意识;②积极宣传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意义;③厉行节约,从我做起,节约用水,节约用电,随手关灯;④反对、制止破坏、浪费资源的现象。

C、坚持“节能减排”,我们青少年该怎样做?(1)我们要认清形势,自觉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意识;(2)积极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3)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和用电,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积极与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做斗争;(4)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D、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应该怎么做?答案同C

09中考政治复习专题之七-----“台湾问题”专题

1、作为中学生,你能够为实现祖国统一做些什么?

①积极拥护我国政府对台的方针和立场,积极宣传我国对台方针、政策;②树立远大的理想,把个人命运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联系在一起;③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坚决同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作斗争;④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贡献。

2、“反台独,促统一”主题班会活动步骤:

①时事连接:播放近段有关台湾问题的有关新闻背景材料;

[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三项协议12月15日正式实施。历经近30年磋商与努力,大陆与台湾通邮、通商、通航的直接三通构想由此基本实现。] ②资料展示:学生展示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有关资料;

[(1)元政府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列岛和台湾。(2)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3)清朝施琅挫败分割台湾的阴谋。(4)1884年,清政府设置台湾府,刘铭传为第一任巡抚。(5)1943年《的开罗会议》和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都在国际法上明确无误地确认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 ③学生发言:请各小组代表介绍台湾当前局势及我国政府的立场、方针;

④学生表态:表明自己反台独的决心和行动,高呼“分裂不得人心,台独必然失败”的口号。

3、主题班会发言提纲:

①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②中国的主权不容分割,分裂不得人心,台独必然失败;③党和政府坚持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解决台湾问题;④我们青少年要认真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坚决与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做斗争。4、2008年海峡两岸关系回暖的原因是什么?

(1)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再次握手,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变化。(2)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3)发展两岸关系,加强对话和沟通,最终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5、调查显示:当前,随着两岸关系回暖,近八成国民对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充满信心。请问:国人对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充满信心的依据是什么?(1)“台独“越来越不得民心。

(2)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祖国后,更加繁荣稳定,说明“一国两制”方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3)中国共产党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

(4)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中国正在和平崛起。

6、目前,两岸关系发展面临这难得的历史机遇。马英九表示“在适当的时机,争取早日访问大陆”。为此,不少网民在网站论坛上发帖子表示欢迎,作为密切关注两岸关系的网民,你想对将来大陆访问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说些什么?

(1)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于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2)祖国统一是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台独”不得民心。(3)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尽快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4)任何有关“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台湾独立”的主张,都是违背中华民族利益和中国人民意愿的,是决不允许的。

09中考政治复习专题之八----“神舟七号”专题

1、中国人从“神舟五号”的一人升空到“神舟七号”的航天员首次太空出舱活动,这跟我国正在实施哪两个重要战略有关?

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等战略

2、党中央、国务院站在时代的高度,审时度势,提出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两大战略,我们要如何实施这两项战略决策?

① 加大科技的创新力度和教育的创新力度; ② 把教育真正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 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③ 重视人才的培养,努力培养出更多的尖端人才;

3、“神舟七号”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①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为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科技创新能力增强;③党和国家对航天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关心;④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和协同作战;

4、“神舟七号”成功升天对中国的发展有何意义? ①有利于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②有利于提升中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进步③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④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神舟七号”成功发射说明了什么?

①我国的综合国力、科技和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提高;②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强大的优越性;③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结果④证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正确性。

6、“神舟七号”发射成功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①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②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③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④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7、青少年该怎样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为我国航天事业作贡献?

(1)思想上:正确对待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要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增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2)学习上:开动脑筋,勤于思考,积极探索,要敢于质疑努力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3)生活实践上: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勇于创新和实践,善于创新,勤于实践,努力攀登科学文化高峰,勇于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8、近年来我国在科技自主创新进程中成果辉煌,请列举两例,并为我国的科技发展建言献策。

成果:“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青藏铁路建成通车、“神舟六号”发射升空等。建议:①加大科技投入,加强自主创新,鼓励科技研究,②大力推进我国科技体制的改革创新和培养力度,③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9、我们应向航天科技工作者学习什么?(1)学习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2)学习他们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精神;(3)学习他们开拓创新、知难而进、顽强拼搏的精神;(4)学习他们的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

10、某中学九(2)班学生在得知”神舟七号“发射成功后,兴奋不已,准备以学习“航天”精神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包括以下内容:

(1)班会主题:学习载人航天精神,做新世纪创新人才

(2)班会目的:①通过班会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青少年要学习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培养创新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②通过活动,培养和提高团队和班级的凝聚力,培养同学们探究与创新、团结协作、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能力。

(3)活动准备:①根据主题搜集有关“神舟七号”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②确定班会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安排及相关人员分工等;③布置班会的宣传标语、音响设备的等。

(4)活动步骤:①同学们齐唱国歌,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②观看“神舟七号”发射的实况录像;③请科技爱好者简介我国科技发展的辉煌历史和有关“神舟七号”的相关知识; 14 ④同学们各自写观后感并派代表发言;⑤教师总结、评价学生发言,并提出希望和要求;⑥主持人总结,宣布班会结束。

(5)、如果你上台发言,请你写一份发言提纲:

①“神舟七号”是自主创新的典范,我们要学习航空航天精神,发扬自己的创新精神;②“神舟七号”成功发射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明显提高; ③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我们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

④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学习航天航空人,做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具有艰苦创业精神的合格公民

附:神舟七号专题 1、2008年9月25日,我国自行研制的“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2—F火箭发射成功。搭载的三名航天员分别是

,和。

A神舟七号

翟志刚

刘伯明

景海鹏

B嫦娥一号

翟志刚

刘伯明

景海鹏 C神舟七号

杨利伟

费俊龙

聂海胜

D嫦娥一号

杨利伟

费俊龙

聂海胜

2、我国为什么能够成功发射神舟七号?

答:①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巨大优越性;②不断提升的综合国力,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③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科技和人才支撑;④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3、神七的成功发射说明了什么?

答:①说明了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一些领域已步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②我国正积极推进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③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④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智慧和伟大创造力的民族。

4、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有什么意义?

答:①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体现了我国强大的综合国力以及相关的尖端科技水平,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②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极大地振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③将促进我国航天技术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基础科学的全面发展,激发青少年学习科学的兴趣。

5、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给我们哪些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3)任何事业的成功和理想的实现都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4)我们要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努力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勤于实践,努力攀登科学文化高峰,勇于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6、为把自己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我们应该怎样做?

(1)思想上:正确对待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要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增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学习上:努力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

(3)生活实践上: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勇于创新和实践,善于创新,勤于实践,努力攀登科学文化高峰,勇于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

7、神舟七号是我国自主创新的成果,请列举近几年来我国在科技方面进行自主创新、实现重大突破的具体事例。

如:嫦娥一号、神舟六号成功发射、青藏铁路顺利通车、三峡大坝建成等。

8、神舟七号的成功发射体现了我国正在实施的哪些发展战略?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建设创新性国家等战略。

9、为什么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必要性)

(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失去创新,就失去前进的动力,就难以兴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在科技革命迅速发展的新世纪,科技创新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越来越决定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

(3)当今时代,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能否增强民族创新能力。关系到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4)我国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只有推进科技创新,才能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0、实验中学某班学生在得知”神舟七号“发射成功后,兴奋不已,准备以学习“航天”精神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包括以下内容:

(一)请你参与设计主题班会的活动过程:

(1)班会主题:学习载人航天精神,做新世纪创新人才

(2)班会目的:①通过班会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在科技发展的新世纪,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②青少年要学习广大科技工作者,大力发扬艰苦创业精神,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时刻听从祖国召唤的崇高精神。③通过活动,培养和提高团队和班级的凝聚力,培养同学们探究与创新、团结协作、主动参与的意识和能力。

(3)活动准备:①根据主题搜集有关“神舟七号”的图片资料和文字资料;②确定班会的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安排及相关人员分工等;③布置班会的宣传标语、音响设备的等。

(4)活动步骤:①同学们齐唱国歌,主持人宣布班会开始;②观看“神舟七号”发射的实况录像;③请科技爱好者简介我国科技发展的辉煌历史和有关“神舟七号”的相关知识;④同学们各自写观后感并派代表发言;⑤教师总结、评价学生发言,并提出希望和要求;⑥主持人总结,宣布班会结束。

(二)如果你上台发言,请你写一份发言提纲:(1)“神舟七号”是自主创新的典范,我们要学习航空航天精神,发扬自己的创新精神;(2)“神舟七号”成功发射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明显提高;(3)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我们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

(4)当代中学生担当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学习航天航空人,做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具有艰苦创业精神的合格公民。

09中考政治复习专题之九-----“抗震救灾”专题 1、2007年6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云南省普洱市地震灾区视察,看望受灾群众,并鼓励他们重建家园。在由帐篷搭建的临时教室里,温家宝总理为孩子们书写了下面七个大字“挺起不屈的脊梁”。抗震救灾精神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怎样理解“挺起不屈的脊梁”?

(1)抗震救灾精神是一种以人为本、众志成城、团结一致、顽强拼搏、勇于奉献、自 16 强不息、知难而进、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

(2)“不屈的脊梁”体现自强不息的伟大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出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我们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党和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抗灾救灾工作?

①这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②这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③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调动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密切党群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④这是对生命的尊重。人的生命是独特而宝贵的,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首要的权利。⑤这是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需要。

3、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设立全国哀悼日有何现实意义?

(1)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

(2)用全民族的意志,昭示中国对每一个普通生命的极大尊重,是以国家的名义在对生命尊严与可贵做出的最高敬意;

(3)是体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种很好的形式;

(4)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利于教育人民更加珍惜生命,能为灾区重建美好家园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4、我们能为抗震救灾工作做些什么?

①节约零花钱为灾区人民捐款表达爱心;②珍爱生命,提升生命价值,培养自立自强的精神;③节约用水、用电等资源,为灾区重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④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关爱他人,与人为善;⑤写信给灾区同学,鼓励他们学会坚强„„。

5、在抗震救灾中涌现出的许许多多感天动地的事迹,充分证明“一颗很小的善心乘以13亿,就会汇成爱的海洋;一场巨大的灾难除以13亿,必将不足畏惧”。这一乘除法对我们每个人有哪些启示?

①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②与人为善。③爱心的不断传递.我们的社会会变得更加和谐、温暖。④团结就是力量。学会团结合作,树立合作意识。⑤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⑥我们要具有奉献精神。

6、为抗震救灾献爱心为主题的活动拟写两句公益广告。

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灾害无情人有情;

倒下的是房屋,不倒的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7、请你将学到的有关抗震自救的知识在会上进行交流,每人至少准备三个知识。

(1)地震发生时尽量往操场等空旷的地方跑,应避免在慌乱中发生踩踏或跳楼事件;(2)无法逃出房间的应尽量躲避在厨房或卫生间等空间相对狭小坚固的地方;(3)尽量不使用明火,避免发生煤气中毒或爆炸事件。

8、以“感动”或“感恩”为主线,讲一个在抗震救灾中体现“感动”或“感恩”的故事,并说明这些事迹令你感动或学会感恩的理由,字数200左右。

例:(1)、救援人员在废墟中找到一位母亲和她的孩子的遗体时发现,母亲弯着腰,将孩子紧紧抱在怀里,救援人员无法将他们分开,只好怀着崇高的敬意将她们合葬,可以想象在灾害发生时,这位伟大的母亲用自己的身躯保护着孩子而献出了生命。母爱的伟大无私令我深深感动。

(2)、地震发生时,一位老师用自己的身体顶住弯曲变形并不断下压的门框,让全班学生都逃出教室,自己却献出年轻的生命。我向所有一样爱护学生的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

9、以七年五班的名义向全校师生写一封倡议书,请写出出三项合理的、切实可行的倡议内容。

一:奉献爱心,尽我们每个人所能为灾区人民捐献力所能及的爱心。二:勤奋学习,遵纪守法,不听信、传播各种小道消息,自觉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秩序,不给党和政府忙中添乱。

三、自觉学习和宣传灾害中安全自救知识,积极锻炼身体,磨炼坚强意志,增强应对挫折的能力。

四、掌握必要的防疫常识,避免灾后感染其他疾病。

五、必要时可以组织全校师生进行抢险自救的演练。

10、举办“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和表彰活动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2)、有利于促进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3)能够激励广大青少年树立正义感和责任感,有利于在全社会进一步弘扬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良好思想道德风尚,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11、英雄人物的行动为什么能够感动中国、感动世界?

他们具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社会责任感;有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时代精神;有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有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学生的崇高的职业道德。

12、我们应学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什么品质?

(1)学习他们不怕困难、意志坚强,勇于战胜困难的英雄气概;(2)学习珍爱、把人民的生命和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崇高美德;(3)学习他们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高贵品质;(4)学习他们无私奉献的强烈社会责任感。

13、我们应该怎样向英雄人物学习?

(1)在学习上,刻苦学习,顽强拼搏,勇攀科学高峰;(2)在日常生活中,要关爱他人,见义勇为,维护正义;(3)当国家遇到困难时,要挺身而出,积极奉献,与国家共度难关。或:我们青少年要以英雄少年为榜样,学习他们奋不顾身、舍己救人,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可贵精神,并从英雄少年身上汲取成长的智慧和力量,树立远大志向,养成良好品德,掌握过硬本领,锻炼强健体魄,努力使自己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公益广告

一.“ 禁烟”公益广告:

1.也许,你的指尖夹着他人的生命!

2.千万别点着它,它会让你变为一缕青烟!3.一时的快乐,永恒的伤痛!

二.“ 无偿献血”公益广告:

1.我们爱心的一小部分却是他们生命的全部。

2.生命,因你而奔流不息。

3.用爱心为生命加油!

三.“希望工程或献爱心 ”公益广告:

1.涓滴之水成海洋,颗颗爱心变希望。

2.种下一棵树,收获一片绿荫;献出一份爱心,托起一份希望。

3.用心点燃希望,用爱撒播人间。

四.“ 保护文化遗产”公益广告:

1.真实地将祖先留下的杰作传给子孙后代,是华夏儿女的责任。

2.有历史才有现在,唯遗产才知兴衰。

3.尊重历史,憧憬未来。

五.“ 保护动物”公益广告:

1.地球上没有动物,那是一个没有活力的世界。

2.是先有鸟还是先有蛋,你不知道,我不知道,只有鸟知道;是鸟先消失还是蛋先消失,我知道,只有鸟不知道。

六.“尊老爱幼 ”公益广告: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天空没有星子照耀,她会黯然无光;人间没有温情搀扶,她会萧萧落木。

3.当皱纹爬满你的额,手无法抚平,让关爱顺着皱纹,流进眼眶;当童稚写满你的眼,手无法抹去,让关爱在前方,亮成明灯一盏。尊老爱幼,人间美德!

七.“ 保护环境或文明旅游”公益广告:

1.除了相片,什么都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

2.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心。

3.欲揽春色入自家,无可奈何成落花。

校园标语

我自信,我出色;我拼搏,我成功。

青草无语,足下留情 青草在微笑,请你绕一绕

一 教学楼

(一)北楼梯口

二楼:道德的分量有多重,人生留下的脚印就有多深

三楼:出言吐语勿忘有容乃大 行为举止切记恶小不为

四楼: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五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

(二)廊西墙(南)

二楼:虽有良玉,不刻镂则不成器;虽有美质,不学则不成君子。——韩婴

三楼:生命如铁砧,愈被敲打,愈能发出火花。——伽利略

四楼:非规矩不能定方圆,非准绳不能正曲直。(《淮南子·说林训》)

五楼: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狄更斯

(一)南楼梯口

二楼: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白居易

三楼: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四楼: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五楼: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二. 实验楼

三. 办公楼(东墙)

楼梯口(教工楼梯)

一楼: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

二楼: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三楼:教师的威信首先建立在责任心上。——马卡连柯

四楼:上天生下我们,是要把我们当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莎士比亚

四. 校园场地(各玻璃门)

图书馆:淳淳人文情怀烘托簇新校园

郁郁学习气息描绘美好未来

食堂: 做文明师生 建一流校风

五. 绿化带(*2)守护一片绿,增添一份美

2春来小草醒,请您绕道行 芳草茵茵,足下留情

4. 绿色校园鸟语花香,环保成果你我共享 8.争做好公民,服务你我他

六. 图书馆

一 楼梯口: 二楼:知识像一张鱼网,鱼网愈宽愈牢,网到的鱼就越多。

——墨西哥谚语

三楼: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四楼: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托耳斯泰

北门厅:优质教育、多元模式、一流人生

九. 露天宣传牌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十 门口告示牌 1 衣冠不整者,谢绝入内 2 外来人员请到门房登记骑车者请下车推行本校谢绝推销

秀“校园文明标语”

1、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

2、好少年=文明+价值+爱心+力量

3、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情,也是最容易忽视的事情,但她却是最珍贵的事情。

4、和文明是我们共处的金钥匙。

5、鸟儿因翅膀而自由翱翔,鲜花因芬芳而美丽,校园因文明而将更加进步。

6、文明是快乐的源泉。

7、我们的心灵像花一样美丽。

8、关心学校,我们的职责;爱护学校,我们的义务;热爱学校,我们的心声。

9、校是学习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

10、让我们一起来:关心集体,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11、让我们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12、微笑是彼此沟通的桥梁。

13、手下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

14、大气是温暖的摇篮,不要再向天空吐烟,让地球心酸;草地是美丽的地毯,不要再乱扔杂物,让地球难堪!

15、文明是希望,让我们一起来播种希望吧!

16、我们的素质及文明展现在一言一行中!

17、勤奋是成功之花的蕊,是理想之舟的帆。

18、阳光为我们贡献灿烂,天空为我们贡献蔚蓝,森林为我们贡献绿色,鲜花为我们贡献绚丽,大自然为我们贡献了自己,而我们该为大自然贡献点什么呢?

19、跟老师说声”好“,不困难;困难的是,要坚持向老师真心地说声”好“。20、让文明的气息洋溢在学校的每个角落。

21、花草用美丽装扮世界,我们用行动美化校园!

22、给我一片洁净的天空,我才能翱翔;给我一片蔚蓝的海洋,我才能遨游;给我一个美丽、文明、宁静的校园,我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起航!

23、留心捡起是的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的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

24、向不文明的行为说:”NO!"

25、强的生命,成为足下阴魂。草坪

26、以浪费水为耻,以节约水为荣。水资源

27、拐弯处,人生的转折点。

28、你的青春,奔洒你的热情。

29、珍惜每一滴水,让地球妈妈不在哭泣。30、绿色的生命需要我们的共同呵护。

31、“播种文明、收获温馨”、32、“美是文明、美是智慧、美是奉献”、3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34、“礼貌是人类文明共处的金钥匙”、35、“今天,你微笑了吗?你问候了吗?你礼让了吗?你帮助别人了吗?” 校园、室内环境标语、警句参考(一)

一、校门口:

1、启世纪之航,扬理想之帆。

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3、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

4、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校园楼厅:

1、社会文明需要你去装点。

2、我们是主人,我们是未来。

3、懒惰和愚蠢在一起,勤劳和智慧在一起。

4、衣冠整洁是你的自尊。

5、身心靠自我磨砺,智力靠自我开发,人格靠自我塑造。

三、舞蹈室:

2、陶冶情操,美化心灵。

3、艺术只承认一流,时间只记住精品。

4、音乐是人生的艺术,绘画是没有文字的诗。

5、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

6、舞蹈是人对社会掌握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

7、流动的诗,运动的画。

第三篇:浅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巨大成就

浅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巨

大成就

内容摘要:20年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就巨大,已经基本摆脱了旧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束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新行政管理体制正在形成。主要成就表现在四个方面:行政管理的民主化迈出重大步伐,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取得很大进步,行政管理的法制化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行政管理的现代化正在逐步推行。

关 键 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就

从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直在深入持久地进行着,并取得了巨大成就。

1、行政管理的民主化迈出重大步伐

实行改革开放,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力地推进了我国行政管理的民主化进程。

1.1我国经济管理的民主化。

经济管理民主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课题,业已取得重大成果。邓小平早在1980年8 月就指出:要“切实改革并完善党和国家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促进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他把经济管理民主化作为党和国家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实行我国经济管理的民主化,是在对以往旧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深刻和痛苦的反思中得出的科学结论。新中国建立以来,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曾经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过积极的作用,对新中国迅速恢复战争带来的严重创伤,建立起新中国独立自主的现代化的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和国防体系,是功不可没的。但是,旧的行政管理体制管得过多、管得过死的严重弊端,以及权力过分集中带来的严重官僚主义作风,使企业事业乃至农村等基层组织很少有生产经营等方面的自主权,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智慧和创造精神受到严重压抑,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缓慢,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困难;同时,官僚主义的

日益严重也给政府的人民公仆形象带来严重的伤害。旧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必须进行改革,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取代旧的计划经济体制;与此同时必须实行经济管理的民主化。邓小平指出:“我想着重讲讲经济民主的问题。现在我国的经济管理体制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计划地大胆下放,否则不利于充分发挥国家、地方、企业和劳动者个人四个方面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管理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我国放权的基本内容就是: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农村、企业事业、街道等基层放权,向人民群众放权,使地方、企业等基层和人民群众有必要和充分的生产经营自主权,“让他们参与管理,实现管理民主化”。这是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根本性措施。1.2我国行政管理重大决策的民主化。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行政管理重大决策的民主化业已取得可喜的成绩。首先,我国行政管理中的重大决策,不仅在国务院系统本身需要通过民主形式广泛征求意见,而且最重要的是,必须提交每年一次的全国人大讨论通过。其中包括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财政预决算等重大事项,此外,还包括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项目如长江三峡工程等。在各省、市、自治区,地方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财政预决算等重大事项的决策问题,同样需要提交本级人大讨论通过。其次,即使在国务院本身,各个部门需要起草一些新的行政管理制度,一般要有国务院几个部门牵头,同时还要有全国人大、中共中央以及人民团体的有关部门参加。这些重大管理制度的制定过程,就是广泛 发扬民主的过程,本身就是体现民主决策的精神。1.3人民群众广泛开展参政议政活动。

按照国家法律和政府法规的规定,由各级政府依法提供渠道,使我国人民群众的参加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渠道日益增多。一是,对于政府行政管理活动,包括对于行政管理中的决策、决策实施等,特别是关系自己和自己所在社区利益的管理问题积极发表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有的是自己直接向政府机关反映,有的是通过人大代表或者政协委员向政府机关反映;二是监督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行政管理工作,对于腐败和

官僚主义现象进行批评斗争直至诉诸法律;利用宣传舆论工具,监督政府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行政管理行为等。三是由于政府机关纷纷采取政务公开、服务承诺制等现代管理制度,使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渠道更宽广起来,也更有利于加强对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

1.4基层民主管理制度的建立。

我国在农村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村民大会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推进村民自治,实行村务公开。在城镇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中,根据国家《企业法》的规定,全民所有制企业(包括事业)单位普遍实行了企业和车间职工代表大会民主管理制度,组织职工参与改革和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集体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实行职工民主管理,民主选举单位领导人,民主决策企业单位生产经营重大问题。在城镇,认真发挥居民民主选举产生的居民委员会作用。

总之,经过20年的改革,原先由政府机关代行的基层单位的人财物产供销等方面的管理权力,现在已经移交给基层单位自己行使。换言之,国家已经将基层的自主权交给基层单位及其职工群众行使。1.5政府机构经过了四次改革。

邓小平把权力下放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

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四次机构改革促进了政府机构不断精简和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特别是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政府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把企业生产经营自主权切实交给企业,把社会资源的配置权力从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机关包揽逐步转交给市场,把原来政府机关对企业直接行使的众多经济管理权力转交给市场,即使仍然需要政府对企业行使的权力,也主要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采取间接的、经济的手段为主,同时,辅助以必要的行政手段。现在已经大体形成“市场引导企业,政府调控市场”的总格局。

四次机构改革也有力地促进了政府机关本身的精简。据中央编办介绍,1982年机构改革,以精兵简政为原则,大幅度减少了政府部门的数量,以及政府部门内部司局、处、科的机构数量,减少了各级行政领导副职的数量和在编人员数量。

1988年机构改革,是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呼声日高的状况而开展的。这次改革着力于大力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要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强化宏观管理职能,淡化微观管理职能

1993年机构改革,面临着经济体制改革加快的迫切要求,这次机构改革国务院部委和直属机构、办事机构由70个减为59个,机关人数由3.67万人减为2.92万人。

1998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通过“拆庙搬神”,大幅度精简了政府机构及人员编制的数量,从而为政府机构转变职能创造了条件。改革进展顺利,实现了预定目标。国务院组成部门从40个减少到29个,部门内设机构精简1/4,移交给企业、社会中介和地方的职能200多项,人员编制总数被减少一半,机关建设和工作作风出现了新的气象。

我国各级政府按照党的十五大精神,正在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机构改革,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提高为人民服务水平;把综

合经济部门改组为宏观调控部门,调整和减少专业经济部门,加强执法监管部门,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在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将要实现国家机构组织、职能、编制、工作程序的法定化,严格控制机构膨胀,坚决裁减冗员;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完善公务员制度,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

2、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取得很大进步

2.1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政府行政管理科学化的基础。

政府管理是否科学,首先看行政管理的目标是否对头,管理的方式是否正确。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和国家重新确立起“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即坚持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和开放的正确方针。应当说,二十年来,我国行政管理工作一直坚持了这样一条正确的路线前进,这是一条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科学管理的正确路线。这是我国行政管理能够实现科学化的基础所在。

政府行政管理要实现科学化,就要围绕发展经济这个中心来进行,要切实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邓小平指出:要“学会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要“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随着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用的正确认识和定位,以及经济管理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实行了“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不再包揽企业事业单位具体事务,企业等基层单位拥有了经营管理的自主权。在管理国民经济方面,政府主要职能是在于通过市场引导企业,政府规范市场;搞好宏观调控,搞好社会保险、社会福利。

2.2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这是行政管理科学化的重要任务。

20年来,我国行政管理始终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发展经济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始终坚持正确处理三者关系,明确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关键,发展是基础。“发展是硬道理。”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发展国民经济,搞好社会稳定,搞好改革开放,从而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20年来,我国各级政府机关沿着邓小平指引的方向前进,深化人事制度的改革,引入竞争激励机制,按照“革命化、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的标准选拔公务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机关普遍建立、健全和正在逐步完善公务员 制度,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国家行政管理干部队伍。

3、行政管理的法制化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20年来,我国在加强行政管理的法制化上迈出了重大步伐。邓小平一再强调:“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政府也要依法行政,依法治国,把行政管理纳入法制的轨道。依法治国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目标。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相继通过了一系列有关健全国家机构组织制度、惩治腐败、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如环境保护法、教育法、体育法、国籍法、统计法、科技进步法等行政管理法律,并且随着公务员制度的实行,国务院颁发和施行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我国加快了行政管理立法,特别是经济管理方面的立法。截止到1996年9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已先后审议通过了300个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制定了700多个行政法规,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了4200多件地方性法规。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还制定发布了一系列行政规章。到目前,我国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国家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文化生活的主要方面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等法律的颁布和执行,使得广大企业事业等基层单位和人民群众,可以和政府机关“对簿公堂”,“民”可以告“官”。这体现在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人人平等。各级政府机关通过贯彻执行这些法律、法规,有效地提高了政府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保证了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和主人翁地位,保证政府机关工作人员以人民公仆的身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我国将继续加快行政管理法制化的进程。一方面,我国将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的法律体系的建设,使每一方面的行政管理都能够有法可依;另一方面,我国各级人大将加大法律的执法监督检查,督促政府依法行政,使各级政府能够认真遵守已经建立的各项法律,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国。

4、行政管理的现代化正在逐步推行

20年来,我国行政管理的现代化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首先,我国政府在进行国际经济贸易和经济合作中,广泛采用现代国际经济管理惯例办事;同时,也采取现代国际通行的有关行政管理做法。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我国的市场经济正在日益迅速和广泛地融入世界大市场经济之中。邓小平指出:“至于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的效率,资本主义国家在许多方面比我们好一些。”在我国经济走向世界、对外开放的情况下,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经验,学习外国有益经验,以提高我国经济管理和行政管理的效率,尤其必要。这不仅在我国参加世界市场经济的活动中需要这样做,而且在进行国内市场经济活动中也需要这样做。唯此,我国经济才能够走向世界,才能够不断开拓世界经济大市场,才能够加速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

其次,近几年根据我国现实国情需要,从中央到地方的一些政府机构,先后引入了一些当今世界不少国家正在实行的行政管理现代化新做法。比如,推行了政务公开制、社会服务承诺制、行政执法公示制、竞争行业项目招投标制,以及政府采购实行招投标制等新做法。政府部门通过推行这些新做法,把本部门行政管理的职责范围、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工作期限、违规处罚办法、监督办法等向社会公开明示,规范行政工作行为,接受社会监督;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职能部门,积极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把服务的内容、办事标准、办事程序、完成时限、违约责任公开向社会承诺,做到

承诺必践,全面提高服务水平;政府的综合部门实行政务公开制,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取得基层、群众的信赖;竞争行业和有项目管理职能的部门以及政府采购自身需要的商品和服务,实行招投标制,真正体现公平竞争。对于那些社会和群众关注、容易引发腐败行为的政务工作,实行公开的原则,以群众的满意程度为标准,依法行政。这样做有利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造就一批优秀的、淘汰一批能力差的,使公务员队伍素质得到普遍提高;有利于各级政府机构高质量、高效率地为人民服务;从而提高和恢复各级人民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已经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我们清楚地看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既包括政府机构和人员的精简、机构设置的调整;更重要的是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转变政府职能,调整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等重大关系。政府要保证市场能够充分地发挥对于配置社会资源的基础作用;政府要规范好市场规则和市场秩序,建立公平、公开、公正竞争的市场环境;搞好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要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要搞好社会福利事业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保障收入分配的合理和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等。这些方面的改革依然任务艰巨,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四篇:中国外经贸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成就

中国外经贸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规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参与的形式上不断深化,逐步升级,日渐形成与其他国家互补互益、互惠共赢的开放格局。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21738.3亿美元,增长了100多倍。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1985年的19.56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826.58亿美元,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8%。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但近几年来增长迅速,非金融类对外投资1990年仅为9亿美元,2007年达到187.2亿美元。从中国对外货物、服务贸易往来、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规模的迅速扩大、结构的不断优化中可以窥见中国对外经贸领域改革开放30年来的巨大成就,本文主要从外贸方式与结构变迁的视角,观察和论证中国外经贸领域发生的巨大变化。

对外贸易规模的增长与在全球贸易总额中比重的提升

从贸易规模方面看,中国进出口总量快速增长,在全球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提高,贸易排名稳步提升,成为了真正的贸易大国。中国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97.5亿美元增长到2007年的12180.2亿美元,29年间增长了125倍,年均增长率达18.1%。进口总额从相应从108.9亿美元增长到9558.2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6.7%。同时贸易顺差从-11.4亿美元增长到2622亿美元。中国外贸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同期世界贸易增长的整体水平,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由1980年的0.9%增长到2006年的7.2%,贸易总额世界排名也由第22提升至第3位。中国对外货物贸易规模的增长速度显著地超过同期GDP的增长速度,是全球出口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这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开放,使国内产品大步迈入国际市场,加快了中国全面融入国际经济合作的步伐。

中国外贸出口规模的迅速扩大表现了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提升,说明中国相关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正在不断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在没有出现巨额贸易逆差的情况下,进口额的不断扩大同样标志着中国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地位的提升。因为进口是从消费的角度展示出来的国民经济的特征,进口的扩大是一国经济不断增长和发展的表现。目前国际经济关系中,在出口与进口、提供与需求两者之间,进口一方、需求一方在国际经济事务中更能够就国际经贸规则发表意见,掌握决定性的权力。甚至可以说,谁掌握着需求的力量,谁掌握着市场的闸门,谁就掌握了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主动权,谁就能够引领国际经济的潮流。中国在进口市场的扩大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国际竞争关系中话语权的提升。

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第一,从出口中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比重构成的变迁方面看,中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不断上升,初级产品的出口比重不断下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都一直保持了连年增长的势头,但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初级产品,所以工业制成品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由1980年的49.7%增长到2006年的94.5%;与此同时,初级产品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不断下降,由1980年的50.3%下降到2006年的5.5%,这从外贸出口角度反映出中国工业化的进程。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出口产品以生产原料、矿物燃料、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动植物油脂及蜡等资源性初级产品为主,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自1990年起,中国的外贸出口中以机械及运输设备、轻纺产品、化学品及有关产品、矿冶产品等工业制成品为主,这反映了中国在外贸产品上的比较优势由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转移。

第二,从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内部结构看,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增长速度远远快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所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比重连续上升,而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份额不断下降。以机械及运输设备、化学品及有关产品代表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占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的比重由1980年的21.8%增长到2006年的54.7%。与此同时,以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占工业制成品出口总额比重连续下降,由1980年的44.4%下降到2006年的19.1%。这说明中国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中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不断提高,资本,技术生产要素不断发育成长,由弱转强,中国逐渐摆脱对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的依赖。

第三,从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方面看,近年来随着中国外贸结构升级,以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为代表的成熟制成品中进出口逐渐活跃,保持了较强的增长势头。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在外贸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不断提升,并且出口额的增长速度高于进口额的增长速度。1997年及以前中国在机电产品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状态,1998年中国在机电产品领域首次实现顺差,并且顺差不断扩大,2006年,机电产品出口额实现5494.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56.7%。在高新技术领域,2003年及以前中国一直处于逆差状态,直到2004年才开始实现顺差,2006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达到2814.86亿美元,占外贸出口总额的29%。以上变化充分反映出中国在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领域出口竞争力的提升,表明中国在科技实力、自主创新方面的竞争优势经历了不断提升的发展路径。

第四,从贸易竞争力指数角度看,中国在初级产品领域的贸易竞争力指数有下降趋势(这于中国的贸易战略和政策有关),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不断提升。1985年后,中国初级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基本上保持了连年下降的趋势,由1985年的0.45下降到2006年的-0.56。而同期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由-0.46增长到0.21。这反映出中国实施出口产品升级,结构优化战略取得较好的成效。在工业制成品内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虽然都保持了不断提高的势头,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远高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说明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中中国的资本、技术要素的水平虽然有所提升,但仍然无法赶上劳动力要素的优势,劳动力因素仍然是中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主要优势体现。具体看,以轻纺产品、橡胶制品、矿冶产品及其制品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从1985年的-0.45提升到2006年的0.34。而同期代表资本技术机密型产品的机械及运输设备贸易竞争力指数从的0.91提升到0.12;化学品及有关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由-0.53提升到-0.32,可以看出这两项都低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竞争里指数,并且化学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为负值,说明

其竞争力还很有必要得到进一步提升。

第五,从进口产品结构方面看,与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趋势相反,进口产品中初级产品的比重呈现上升,工业制成品的比重不断下降。从海关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中国进口总额、初级产品进口额,工业制成品进口总额都保持了不断上升的势头,其中初级产品的进口额增长速度快于工业制成品进口额的增长速度,这使初级产品进口在进口总额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从1985年的12.5%,上升到2006年的23.6%,而同期工业制成品在进口总额中的比重从87.5%下降到76.4%。这表明中国自主研制生产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替代的能力在逐步增强,使中国工业制成品领域的竞争力提升,同时也说明中国开始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寻求利用其他国家的自然资源、工业原料、矿产燃料等,反映了中国在国际经济合作地位的提升。

贸易方式的变迁

在出口贸易中,加工贸易方式在中国出口总额中的比重经历了连年上升到稳中略有下降的发展路径,而一般贸易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则先是下降,然后稳中略有上升。进口贸易方面也呈现同样的发展路径,不同之处在于现在出口贸易中加工贸易是主导方式,而进口贸易中一般贸易是主导方式。上世纪80-90年代,中国加工贸易出口方式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1994年及以前,一般贸易始终是中国出口贸易中的主要方式,1995年加工贸易出口总额达到737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49.5%,首次超过一般贸易,并一直保持成为外贸出口的最主要方式。但从2000年起,加工贸易在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保持稳中略有下降,从1999年的56.9%下降到2006年的52.7%。分析出口贸易方式发生上述变化背后的深层原因,可以发现新世纪以前加工贸易方式的飞速发展说明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显示出的巨大优势,中国自1991年起一直名列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第一位,而外商直接投资企业中很大比例在中国从事加工贸易生产。而2000年以后,加工贸易增幅的逐渐回落主要是因为中国贸易战略、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以及对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和低附加值加工贸易的限制等。加工贸易出口比重的降低反映了中国逐步摆脱对加工贸易的依赖,更多从事其他较高附加值的生产活动,体现出贸易方式上的升级和参与国际经济竞争能力的增强。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加工贸易中出口与进口额相比的变化。加工贸易出口与进口总额的比值基本上保持了逐步扩大的趋势。1994年加工贸易出口569.8亿美元,进口475.7亿美元,两者之比为1比1.198:1;2006年,加工贸易出口5103.55亿美元,进口3414.72亿美元,两者之比为1.588:1,中国加工贸易进口增速低于出口增速,这说明中国正在从加工贸易中获得越来越多的利益。其一,国内加工环节增值率提高;其二,国内产业的中间配套能力增强,中间投入品的直接供应比重扩大。

贸易主体结构和国际市场结构的变化

在贸易主体结构方面,随着中国外贸经营权的放开和外资的进入,中国外贸主体结构逐渐多元化,呈现出国有企业在进出口贸易中比重快速下降,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出口比重迅速上升的局面。出口方面,国有企业的出口比重从1981年的99.8%,下降到2006年的19.4%,而外资企业出口比重所占从1981的0.5%增长到2006年的58.1%,私营企业出口所占比重从1990年的0.2%增长到2006年的17.6%。进口方面,国有企业的进口比重从1.981年的99.2%,下降到2006年的28.5%。而外资企业出口比重所占从1981的0.1%增长到2006的59.7%,私营企业出口所占比重从1990年的1%增长到2006年的9.2%。外资和私营企业在出口比重中的提高,说明外资和私营企业正日益成为中国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经济主体,中国正逐步摆脱了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外贸易中对国有企业的依赖。总体来看,贸易主体多元化有利于提高中国外贸的活力,增强市场营销能力和开拓国际市场的能力。

在国际市场结构方面,中国通过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对美国、日本、欧盟三大贸易伙伴和香港的市场依赖有所下降,但这四个地区目前仍是中国最重要的出口市场。中国对俄罗斯、东盟、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的出口比重逐步增长。总体上看,中国出口的市场集中度有所下降,市场的多元化表明中国应对国际市场需求变化的抗风险能力有所增强。

第五篇:用史实说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回望祖国大地,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了。30年来,从城市的景色面貌到普通人的着装饮食,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目睹和感受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变。

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同心同德、锐意进取,进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创造性活动的30年。

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基本达到小康、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成效显著、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大幅提升等等,这一切只用了30年时间,被称为世界发展史上的奇迹,而这一奇迹的创造者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13亿中国人民。13亿中国人民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根本改变,这本身就是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的30年光辉历程,使我们这个过去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看成就,想变化,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我们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育、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国际地位和声望不断增长,这使得我们更有信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有信心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有信心履行好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

这个季节,正是农村下谷种稻的季节,也是农民三夏大忙的季节。30年前,当拖拉机第一次驶入农村时,农民群众还十分好奇。而现如今,传统的耕作方式正逐渐被轰鸣的拖拉机、收割机等农机所代替,许多农民已不再满足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农民买拖拉机或汽车,已不再稀奇。而现在在城里,购买轿车已不再是遥远的梦想,在宽阔的道路上,“大众”“尼桑”等品牌家用轿车正自由地疾驰,体现出了30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公民生活发生了巨大改变。

30年前,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四世同堂十平米,五代家人居陋室”,今天,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农民们家家户户都盖起了新楼,城市居民更是从以前的平房转变成现在的小高层,复式住宅,人们的居住都向着“更高大,更宽敞,更环保”发展,处处折射出人们住房条件的极大改善,空调、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现代家用电器一应俱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离不开的‘缝纫机、黑白电视机、自行车’等‘老三件’,如今都已换上了高档的家庭电器了。试想30年前的夏季,人们只能靠摇着蒲扇来解暑,如今也被空调所替代了。

30年前,由于家庭收入不高,有限的资金主要是优先考虑吃饭,加上国家长期实行的计划经济,生产能力十分有限,普通居民上班、出行只能靠两条腿,极个别家境较好的才有可能用自行车代步。如今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大发展、大飞跃,城市基础道路建设、交通设施大大改善,人们平时上班、出行的工具更是多种多样,近途有自行车、电动车、摩托车、公交车、私家车,出远门地上有火车、汽车,天上有飞机,水路有轮船,可随意挑选组合,使居民时时处处感受到方便快捷。30年前,人们的娱乐方式非常单一。改革开放后,国家大力提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精神文明得到很大发展。影视歌舞、读书看报、琴棋书画、花鸟虫鱼、上网冲浪、旅游远足、运动健身等这些过去属于富人的娱乐项目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大大丰富了百姓的业余生活。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国家医疗制度的改革,从建立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再到遍及城乡的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得到较好的诠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成为可能。许多居民家庭没有后顾之忧,不再害怕得病,加之家庭收入和生活条件飞速提高,居民平时从细微之处开始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从过去的“大病小治、小病不治”的现象有了较大改变。

三十年努力拼搏,三十年沧桑巨变。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蓬勃发展;改革开放,使人民生活安居乐业。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明天会更好,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富足!

下载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军事方面巨大成就以未来展望专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国防军事方面巨大成就以未来展望专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