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步步高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练习
训练3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基础达标] 1.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解读恰当的是()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B.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C.报纸已成为宣传工具 D.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2.孙中山的秘书戴季陶说:“报纸为舆论之机关,言论为天赋之自由,千百志士,洒如许热血,所欲得者,此其一也。”上述材料说明()A.戴季陶肯定了报纸的新闻功能 B.报纸宣传成为社会变革的推动力 C.清政府积极推动近代报刊业发展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的严格控制
3.1915年,俄国人赛可夫离开中国回国后,把在中国生活十五年的所见所闻写了篇“备忘录”,其中不可能包括()A.逛街时看见有人正在分发一份叫《民报》的刊物 B.乘坐了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 C.听见别人喊他的一位华人朋友为先生 D.在报纸上看到武昌起义的消息
4.电视是当前最为普遍的大众传媒,电视的出现()①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 ②使“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③取代舞台艺术和电影 ④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右图是当今互联网上最受大众欢迎的QQ场景。那么互联网有哪些方面的优势()①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 ②虽然快捷迅速,但费用较打电话要昂贵多了 ③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④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能力提升] 6.梁启超认为,报纸“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这说明报刊在推动社会进步中起了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①使中国民众开始有了新闻观念 ②报纸可以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 ③报刊可以起到宣传教育、启迪民众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7.老报人张默在概括《申报》的内容时曾说:“一为谕旨宫门抄等,以备官场之浏览;一为大小考试文章题目,以备学子之揣摩;一为诗词歌曲,以备名流文士之推敲;一为各地盗命火警及一切狐怪异闻,以备一般人茶余酒后之谈资。”说明《申报》()①以奇技淫巧取胜 ②有稳定的读者群 ③功能趋于多样化 ④背后有政府支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据1927年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统计,1925年前后华商共投资开设175家电影公司,其中有141家在上海。这一现象说明()A.国内政局的相对稳定
B.文化产业投资推动了上海电影业的出现 C.观看电影成为市民的主要娱乐方式 D.上海已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汇中心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世纪以来,外报传入中国后,一些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报界:引进西学,自办报刊。中国人自己办报刊,在国内始于19世纪7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有艾小梅办的汉口《昭文新报》、王韬主编的香港《环球日报》、容闳等创办的上海《汇报》以及广州的《述报》等。这些报刊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广收博揽,学习吸收,洋为中用,以求自身发展。其版式、体例和印刷技术,都仿效外国报纸。
材料二 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在1895~1898年间,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刊约120种,其中80%左右为中国人自办。同时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人物开始了办报活动。在北京创办的《中外纪闻》,在上海创办的《强学报》、《时务报》„„在澳门创办的《知新报》,湖南维新派创办的《湘学新报》、《湘学报》和《湘报》等等,宣传变法图存。这些活动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变法的实现。——以上材料均摘自姚福申《中国编辑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70年代中国办报者的主体是什么阶层?报刊的基本内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当时出现国人自办报刊的原因。
(2)材料二所述报刊的核心内容是什么?这些报刊的创办有什么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国人自办的近代报刊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答案精析
训练3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1.B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题干中从报纸的议论时事、传播资讯、思想启蒙、介绍新知等功能评价报纸的社会影响力,B项符合题意。] 2.B [材料强调报纸的舆论作用,没有涉及报纸的新闻功能,故A项错误;“报纸为舆论之机关,言论为天赋之自由,千百志士,洒如许热血,所欲得者,此其一也”体现了报纸通过宣传民主自由推动社会进步,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清政府和对报业的控制问题,故C、D两项错误。] 3.B [本题须抓住时间限定“1915年”。近代中国报刊业发展迅速,A、D两项符合当时实际情况。民国以后,在沿海通商地区,受西方平等观念影响,在新式知识分子内部逐渐采用握手、鞠躬等见面方式,并且用“先生”、“女士”、“小姐”、“同志”等称呼取代了先前的称谓,C项正确。B项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出现于1920年,时间不符合。故B项为最佳答案。] 4.D [电视的出现并没有取代舞台艺术和电影,而是相互并存,故排除含③的选项。] 5.B [互联网的费用低廉,所以排除含②的选项。] 6.A [本题旨在考查分析能力。报刊的功能和作用,主要是指它作为舆论工具,起到了宣传教育、启迪民智、传播知识等作用。故答案为A项。] 7.C [此材料主要反映了《申报》形成了覆盖官绅、士人、商、工、艺诸阶层的稳定的读者群体;同时,这一读者群体的形成,也说明了《申报》本身的服务功能在向多样化发展。] 8.D [从材料提取有效历史信息,“1925年前后”,“华商投资175家电影公司”,上海占绝大多数,电影是经济文化发展的体现。1925年国内军阀混战,排除A项;材料所涉及的内容是电影的发展,而不是电影业的产生,排除B项;材料没有谈到市民对电影的态度,排除C项。故选D项。] 9.(1)主体:中国知识分子。基本内容:宣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原因:政治:列强侵略,民族觉醒,探索救亡道路;经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与发展,为报刊业提供了物质条件;文化:近代西方先进科技、文化的传播在客观上的促进作用;外国人在华办报潮流的推动。
(2)核心内容:救亡图存,变法图强。特点:报刊以中国人自办为主;办报数量多;地区广;社会影响大。(3)宣扬资产阶级新文化(启蒙思想),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使中国的印刷出版、大众传媒以及整个文化事业迅猛发展。
第二篇:新步步高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学案
学案3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课标要求]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1.出现原因:单一的官方报纸与落后的办报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2.兴起与发展
(1)1873年的《____________》,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2)维新运动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其中影响较大的有《____________》、《强学报》、《时务报》等。
3.通俗性报刊特点
(1)采用____________的语言,____________,满足了市民文化消遣的需要。(2)知识性与________相结合。[深化探究] 材料一 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凭陵,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籍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陈玉申《晚清报业史》 思考
据材料,指出近代有识之士倡导办报刊的原因和主要目的。
[名师指津] 国人办报形成高潮的起始目的并非是满足普通民众需要,而是政治运动需要的结果。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为宣传其变法、革命思想,开启民智,纷纷创办报刊来传播民主思想,以达到挽救民族危机的目的,推动了报刊创办高潮的到来。后来为适应市民文化需要,报刊增加了趣味性的相关内容,更加通俗易懂。材料二
思考
(1)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三份报刊或杂志所宣传的主要思想。
(2)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报刊作为大众传播媒体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作用。
[易混易错] 报刊最主要的任务是通过新闻事业影响人们政治生活,其次是影响人们经济生活和文化娱乐生活。影视最主要的任务是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需求,其次是影响人们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
二、广播影视的普及
1.广播:近代广播事业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初。________年,英美报商在上海创办中国境内最早的广播电台。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筹备的________________在南京开播,这是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建立起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广播电台。无线电广播成为民众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2.电影
(1)1896年上海放映了“西洋影戏”,是中国第一次进行电影放映。(2)1905年拍摄的京剧《________》是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第一部影片。(3)民国时期,国产电影发展迅速,产生许多知名的演员、导演和电影作品。(4)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迅速,但过分强调政治宣传的作用,电影题材单一。
(5)改革开放后,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逐渐增强。拍摄了许多著名的作品如《小花》、《牧马人》等。3.电视
(1)问世:________________。(2)发展过程:①________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②________年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
③90年代中后期,“天上卫星转发,地上有线网络传输”的广电覆盖新格局逐渐形成。(3)特点:中国已经建成了从__________________、从对内到对外的多系列、____________、多语种、多形态的广播电视传播网络。[深化探究] 材料 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所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 思考
(1)材料描述的是哪一种大众传媒?有何特点?
(2)这种传媒事业在中国开始起步的标志是什么?
[重点精讲] 电影作为主要的传播媒介方式有何特点及作用?
(1)电影的时效性不强,但它制作比较精良、画面清晰,能让观众在短时间内得到充分的视觉和听觉享受。
(2)电影有着较强的教化功能,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影视中往往夹杂着商业广告,起到了引导人们消费的作用。
三、互联网与民众生活的渐变
1.出现:________年,中国的第一条互联网专线正式开通。2.影响
(1)互联网已分布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2)改变单调的政治生活,构筑新型的家庭经济生活。(3)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日趋广泛。
(4)正在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同时也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____________________。[重点精讲] 互联网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
(1)促使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导致传统产业不断得到更新改造。知识经济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部门,而且创造的社会财富占据了国民生产总值相当大的部分。
(2)引发了工作和生活方式的革命:人们的工作方式不仅突破了空间限制,而且提高了效率,增加了乐趣;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丰富多彩,社会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3)引发了教育和学习方式的革命:互联网不仅使传统的学校教育更加完善,而且使远程教育成为可能,从而引发了一场教育和学习的革命。
(4)促使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变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对生产、生活、社会交往的形式等多方面的认识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深化探究] 材料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思考
(1)依据图一和图二说明互联网对人们产生了哪些方面的积极影响?图三和图四反映了关于互联网的什么现象?
(2)从以上四幅漫画反映的现象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
[归纳总结] 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作为四大传媒的特点。
(1)报纸:优势——权威性高,保存性强,传阅率高,适合深度背景分析,观众相对集中。(2)广播:接收介质简单,占用空间小,价格便宜,方便,可以随时接收信息;而因其只涉及声音传播,制作相对简单快捷,信息传送时效快。
(3)电视:受众面广,权威性高,时效性强,不受时空限制,视听合一,动态感强。(4)网络:优势——时效性强,参与性强,不受时空限制,可声、像、文、图多媒体传播。
1.创刊于1861年11月的《上海新报》发刊词写道:“大凡商贾贸易,贵乎信息流通,本馆印此新报,所有一切世俗利弊,生意价值,船货往来,无所不载。”其创办目的是()A.报导重大时事 C.宣传政治主张
B.评价社会风气 D.传播商业信息
2.下图是1926年10月10日上海三兴烟草公司在《申报》上刊载的一则香烟广告。运用该材料研究下列历史主题呈现最为全面的一项是()
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 ③物质生活的变迁 ④大众传媒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小明看到了他同学的一枚邮票(如右图),其图案和历史课本上的很相似。下面是他俩的一段对话,其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这是中国的第一部电影 B.这是以京剧为题材的电影 C.这部电影是京剧鼻祖程长庚主演的 D.这是一部默片,但首映时极为轰动
4.《让子弹飞》是2010年上映的一部贺岁电影,许多台词在网络上流行,一些网友还创造了“让##飞”网络语言;电影的拍摄地——广东开平碉楼,游客数量激增。这表明,电影具有哪些功能()①大众娱乐功能 ②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③文化艺术等传播功能 ④商业功能 A.①②③④ C.②③④
B.①③④ D.①②④
5.用QQ聊天、用Email发邮件、用Blog(博客)写日记,已成为很多中国人的生活习惯。这表明()A.邮电通信事业获得了新发展 B.广播影视成为民众文化生活的主体 C.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交往方式 D.新技术、新观念深入人心
答案精析
学案3 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 学习探究区
一、2.(1)昭文新报(2)中外纪闻 3.(1)通俗易懂 取材世俗(2)趣味性 深化探究 材料一
原因:列强入侵,民族危亡;清廷腐败,政治黑暗(或内忧外患,危机加重)。主要目的:舆论宣传,唤醒民众,革新图存。材料二
(1)分别宣传维新变法(或资产阶级改良、君主立宪也可),民主革命(或三民主义、民主共和也可),民主与科学(或反封建专制和封建思想也可)。
(2)宣传进步思想文化,批判落后封建制度,唤醒民众觉悟,支持配合政治革命。
二、1.1923 中央广播电台 2.(2)定军山 3.(1)20世纪30年代(2)①1958 ②1978(3)中央到地方 多层次 深化探究
(1)电影。特点:①时效性不强。
②制作精良,画面清晰,能在短时间内使观众得到充分的视觉和听觉享受。③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
(2)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三、1.1993 2.(4)新观念和新模式 深化探究
(1)图一和图二:互联网引发了一场教育和学习的革命,如网上学习;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丰富多彩,如网上购物。从而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图三和图四反映了互联网的消极影响:不法分子传播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不良信息,使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
(2)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只有正确使用才能促进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和进步;青少年要自觉抵制网络的不良影响等。反馈训练区
1.D [材料指出了报纸的功能。从“商贾贸易”“生意价值”“船货往来”可知,该报创办的目的是传播商业信息,D项正确。A、B、C三项材料无从体现。] 2.D [从图片中“挽回利权”和“提倡国货”可知①②正确;从图片上女子的服饰可知③正 确;从香烟广告宣传可知④正确。故选D项。] 3.C [这是京剧《定军山》的剧照,是由谭鑫培主演的一部默片。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4.B [近些年的国产贺岁片具有明显的大众娱乐功能,其独特的文化传播方式和巨大的商业机会越来越受到重视。题干材料体现了这些贺岁片电影的特性,故选B项。] 5.C [网络聊天、网络日志等都体现了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与交往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A、B、D三项与材料无直接关系,都不符合要求。]
第三篇:高中历史必修二: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归纳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9世纪30年代 《中国丛报》(英文月刊)在广州出版
1833年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国境内第一份中文报刊)在广州创办
鸦片战争后 出现西餐馆、面包房、咖啡店、欧式洋房、轮船
戊戌变法时期 维新派提出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革传统婚姻制度
维新派《时务报》,革命派《民报》
19世纪60年代 《万国公报》由基督教会在上海创办
19世纪70年代 外国商人擅自修筑淞沪铁路
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垄断
丹麦电报公司私自把电报线架设到上海
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
出现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昭文新报》
1872年 《申报》(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在上海创办
19世纪80年代 清政府修筑唐胥铁路,“0”号机车投入运行
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
19世纪末 电影传到中国
20世纪前期 共产党《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国民党《中央日报》 20世纪初 汽车、有轨电车开始出现在大城市
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
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
1905年 中国人自己摄制的《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1909年 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辛亥革命前 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辛亥革命后 中山装受欢迎
颁布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的法令,婚丧仪式简约文明
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先生”“同志”代替“老爷”“大人”
采用公历,增添国庆、元旦新节日
五四运动时期 《新青年》
20世纪二三十年代 服装五花八门,西服、粗布大衫、旗袍、学生装
20世纪20年代中国广播出现
1920年 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民航拉开序幕
1931年 诞生第一步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1935年 《渔光曲》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是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新中国成立后 宝成、兰新铁路建成建起汽车制造厂和公路网,有公共汽车、出租汽车,“自行车大国”轮船运输业由国家管理,发展较快
党报《人民日报》,党刊《红旗》,《光明日报》《文汇报》
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被搬上银幕
20世纪50-70年代 勤俭节约、无私奉献的社会风尚
20世纪50年代 俄国风情的布拉基,花布衣衫、花布袄
1958年 试制成功第一台内燃机车,研制成第一台电力机车“韶山”号
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
文革时期 军装、军帽,蓝、黑、灰、绿色为主
改革开放后 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 20世纪90年代末 高速列车在广深铁路奔驰
20世纪90年代后 轮船运输业开始萎缩
1994年 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第四媒介)
2003年 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在上海投入运营
第四篇:2016_2017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
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
元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世纪初,某乡绅赋《新年杂咏》:“新制初更阳历年,家家彩胜斗喧阗。宜春帖子多新样,大半三民对五权。”该诗主要反映了()A.封建思想的正统地位发生动摇 B.辛亥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C.封建守旧势力对新文化的抵触 D.西方文明对传统文化的否定
解析: 解题依据“20世纪初”“阳历年”“三民对五权”分析,再联系影响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因素,即可判定B项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 B 2.1910年上海环球社出版的《图画日报·上海社会之现象》绘有“文明结婚之简便”一画:“自欧化东渐,一般新学界人,每崇尚自由婚姻,摒除中国旧时婚礼之繁。沪上素号开通,凡所谓文明结婚者,又数见不鲜。”这实际上反映了()A.近代中国妇女地位得到空前提高 B.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了冲击 C.中国传统的婚姻观念已完全改变 D.上海社会风气已经彻底西化
解析: 材料中“文明结婚者,又数见不鲜”说明传统观念的改变。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C、D两项叙述太过绝对。排除A、C、D三项。
答案: B 3.民国初年中国人的着装,据1912年3月的《申报》记载,当时出现了“中国人外国装,外国人中国装”,“男子装饰像女,女子装饰像男”,以及平民穿官服、官僚穿民服的现象。材料主要反映了()A.民国时期人们服饰观念开放 B.民国时期告别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C.辛亥革命瓦解了中国的衣冠体制 D.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解析: A项开放说法不准确;B、C两项中的告别和瓦解说法不对;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服饰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西服”代替长袍马褂。改变了传统的具有尊卑观念的礼仪,取之以西方的平等的握手等礼仪。改变缠足、留辫等陋习等。答案: D 4.(2016·四川营山县回龙中学高一月测)“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上述材料反映了()A.洋务运动中的新气象 C.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
B.戊戌变法产生的社会变化 D.中国共产党建立带来的社会变化
解析: 依据材料中“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说明民国初年政府颁布实行公历,而民间依然有实行农历过年的,反映了民国初年的社会风貌,故选择C项。
答案: C 5.近代著名报纸《申报》曾刊文评论时事:“各女工种种丑态,招摇过市,全不避人,廉耻扫地矣。”“男女相淆,已非风俗之正。”这一评论反映出()A.实现了男女之间的平等 C.雇佣关系刚刚开始出现
B.近代工业冲击了传统观念 D.近代工业促进报刊业繁荣
解析: 题干的材料已经说明是人们仍然用封建时代对女性的要求来看待近代工厂的女工。女人到工厂工作与男女之间的平等的实现不是一个意思,故A项错误;近代工业出现后,女人去工厂作工,具有封建思想的人看不惯,说明是近代工业冲击了传统观念,故B项正确;题干中没有出现雇主与雇工的雇佣关系,故C项错误;题干要求只是评论的内容反映的东西,不是报刊业本身的发展,更不是近代工业对报刊业的促进,故D项错误。
答案: B 6.下列社会习俗的出现与革命思潮的推动有关的是()①“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 ②“阳历兴,阴历灭” ③“结婚证书当堂读,请个前辈来证婚” ④“别肠转如轮,一刻即万周” A.①②
C.①③
B.②④ D.②③
解析: ①④(“别肠转如轮”把传统的意境与火车的车轮转动加以联系)是受外来侵略的影响;②③是辛亥革命的影响。故选D项。
答案: D 7.清朝黄遵宪曾作诗曰:“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虽有万均柁,动如绕指柔。”这是在描写()A.电话 C.电报
B.汽车 D.火车
解析: 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于19世纪中期传入中国,与题干中的诗所述特点相符,正确选项是D项。
答案: D 8.在中国各种传统礼教规范中,“男女授受不亲”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方面。而在清末流行的诗词中却有这样的描写:“乘客不分男女座,可怜坐下挤非常。”这说明自古以来的“男女之大防”在近代被打开了一个缺口。而与材料有关的突破口是()A.交通工具 C.男女合校
B.社交场合 D.男女合演
解析: 材料反映了乘坐近代交通工具出行的情景,这种现象冲击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答案: A 9.(2016·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一月考)近代著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中写道:“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诗中反映的是()A.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 B.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 C.马车及木船是人们出行的工具 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眼见双轮驰”“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B、D两项明显属于无关项,排除;C项“马车及木船”,材料不能够很好的体现出来,具有片面性。进一步可知,A项表述准确,最为全面,符合题意。
答案: A 10.(2016·广东肇庆市高一下期末)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A.社会经济机构的变动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外国杂货”“广告的内容”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社会经济机构的变动”无从体现;B项属于无关项;D项的表述不符合题干“广告”,具有片面性。进一步可知,C项表述客观,符合史实和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项。
答案: C 1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报刊,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是()①《红色中华》 ②《新华日报》 ③《解放日报》 ④《中央日报》 A.①②③ C.①②③④
B.③④ D.①④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报刊的识记。《中央日报》 是国民党控制的报刊。
答案: A 12.鲁迅先生说:“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着。”材料不能反映出中国近代()A.学习西方的渐进性 C.社会生活的包容性
B.物质文化的多元性 D.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解析: 根据题中“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着”可知,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同时在中国存在。这体现出中国近代物质文化的多元性、社会生活的包容性、社会生活的多样性。A项学习西方的渐进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 A 13.竹枝词中近代上海的新鲜事物:“不须鲤寄与鸿传,电线音驰万里天。两地语言传顷刻,胜于羽箭疾离弦。”这反映出()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C.近代通讯技术传入中国
B.市民衣食住行的西化 D.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技
解析: 材料中的“鸿”指鸿雁,在中国古代鸿雁代指书信,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在近代上海由于近代化的发展,上海的通讯发生了变化,旧式的通讯方式被新的方式所代替,所以答案选择C项。其他三项都是无关项。
答案: C 14.有诗云:“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雁帛鱼书应共妒,声气相通快胜箭。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该诗赞颂的文明成果是()A.电报 C.电影
B.火车 D.电灯
解析: 由诗的内容推测该文明成果是通讯工具有线电报,故A项正确;火车是交通工具,故B项错误;电影是大众传媒,故C项错误;电灯是照明电器,故D项错误。
答案: A 15.电影《搜索》反映了网络时代的“人肉”技术,通常是娱乐大众的利器,但很不幸,它也可能成为一种杀人工具。这表明()①网络具有传递信息迅捷的特点
②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③网络已成为替代法律和行政手段的社会伦理道德防护墙 ④网络自由的滥用等带来了一些弊端
A.①②③④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中通讯技术发展的影响。据所学可知互联网 具有负面影响,排除含③的选项。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6.服饰是一种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服制”“舆服制”“丧服制”等各种条文颁布律令,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戴帽,对服装的质料、色彩、花纹和款式都有详尽的规定,不遗琐细地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违者要以僭礼逾制处以重罚。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史》
材料二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节选自康有为1898年递呈光绪
皇帝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三 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历史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以下是一组图片材料。
(1)材料一中有关服饰的严格规定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主要特征?(4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述康有为的思想主张,并简要归纳其理由。(10分)(3)在材料三中,从图一到图二,从图三到图四,反映出中国民众服饰变化的什么主要趋势?(6分)解析: 第(1)问,由材料一中“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戴帽”“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即可回答;第(2)问,由材料二中的“衣服独异„„邦交不结”“中国宽衣博带„„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可看出康有为的主张及原因;第(3)问,从款式、颜色等角度回答变化趋势。近代时期服饰的特点是近代中国人追求自由、民主、平等的反映,新时期的服饰是人们追求时尚、个性的反映。
答案:(1)严格的等级制度。(4分)(2)思想主张:主张易服。理由:适应国际交往的需要;适应学习西方工业文明的需要。(10分)(3)趋势:由传统走向现代;由朴素单调走向丰富多彩。(6分)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民报之产生,当以同治十二年(1873年)在汉口出版之《昭文新报》为最早。此为同治十三年在上海出版之《汇报》,在香港出版之《循环日报》,光绪二年上海出版之《新报》,及光绪十二年在广州出版之《广报》;斯四者皆当时深悉外情者之所为,惜国人尚不知阅报为何事,未为社会所见重耳。迨光绪二十一年,时适中日战后,国人敌忾之心颇盛,强学会之《中外纪闻》与《强学报》,先后刊行于京沪,执笔者皆魁儒硕士,声光炳然。我国人民发表政论,盖自此始。后此《时务报》与《时务日报》等接踵而起,一时报纸,兴也勃焉。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材料二 若夫新闻事实之报道,世界舆论之趋向,内地国情之调查,政艺学理之发明,言论思想之介绍,茶余酒后之资料,凡全球文明国报馆所应尽之义务,不敢不勉,此则同人以言报国之微志也。
——梁启超《时报》发刊词
材料三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办《民报》。孙中山后来在《中国之革命》一文中评价说:“《民报》成立,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革命主义,如日中天。”
——陈玉申《晚清报业史》
“武昌革命军兴,清吏张呜歧、龙济光、李准等初负隅自固,讵(表示反问)沪电谣传‘京陷帝崩’四字,港粤各报相率登载,全城人士欢声雷动,张督知人心已去,无可挽救,始仓皇出走,龙、李遂卑辞乞降。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
——摘自冯自由《革命逸史》
(1)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后期我国报刊发展的特点。(8分)(2)据材料二,归纳梁启超认为“报馆所应尽之义务”有哪些?(6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报刊对辛亥革命所起的作用。(6分)解析: 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的文字“汉口”“上海”“广州”“时适中日战后,我国人民发表政论,盖自此始后”可以直接得出特点。第(2)问,依据材料中“世界舆论之趋向,内地国情之调查”“政艺学理之发明,言论思想之介绍”“茶余酒后之资料”等信息可以直接得出“报馆所应尽之义务”。第(3)问,从材料中“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等关键语句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报刊对辛亥革命的作用。
答案:(1)特点:国人自办报刊主要集中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中国人自办报刊的盛 行于维新变法时期;有识之士办报的目的是救亡图存;报刊的创办对中国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8分)(2)①传递国内外信息;②传播知识,开启民智;③立言议政,引导舆论。(6分)(3)提供与维新派(保皇派)展开论战的阵地;宣传民主共和(民主革命)的思想和观念;制造声势,加速革命进程。(6分)7
第五篇:高考一轮复习历史教案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
第九章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标要求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备考指要
1.本专题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学习时要注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应通过多种渠道,进一步了解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历史轨迹,并注意总结导致变迁的因素。
2.本专题的内容与世界形势的发展紧密联系。中国进入近代以来,己开始融入世界,学习时要注意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与当时世界形势的联系。
3.通过本专题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历史和时代发展的必然性,学会站在发展的角度、用历史的眼光思考问题。
4.学习本专题可采用比较的方法。如比较古代服饰与近现代服饰的异同,可以加深对服饰变革的认识;通过比较古代交通、通信、和传媒方式的不同,从而加深对人们出行和传媒方式的不同,从而加深对人们出行和传媒方式变革的认识。还要注意同当前热点问题相联系。如联系磁悬浮列车的开通,理解交通工具的革新。
◆教学主体
一、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四次大变迁 1.第一次大变迁:(1)时间:鸦片战争以后
(2)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殖民侵略,“洋货”大量涌入,同时西方文化渗透到国民生活中,上海等近代化大城市崛起。
(3)主要表现:在被迫开放的沿海沿江地区,人民的生活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城市变化尤其明显:①衣:“洋布”“洋装”渐入中国百姓生活;②食:鸦片战争后,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开始出现西餐馆,还有面包房、咖啡店,_吃西餐_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③住:西方建筑式样在中国传统民居中引人注目,一些官员和商人也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2.第二次大变迁:(1)时间:辛亥革命以后
(2)历史背景:①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②受维新派、革命派主张的影响。③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
(3)主要表现: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旧的风俗习惯受到极大的冲击,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都相应发生了变化:①衣:中西合璧式服装中山装、旗袍、学生装等。②风俗: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辛亥革命前后,“剪发衣服”具有了反清革命的色彩;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在大城市里,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3.第三次大变迁:(1)时间:新中国成立后
(2)历史背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由于政府的强制行为,一些社会的丑恶现象被取缔。
(3)主要表现:①物质生活上出现了平均主义,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低,城市里生活有一定保障,农民温饱问题没有解决。②20世纪50~7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4.第四次大变迁:(1)时间:改革开放以后
(2)历史背景: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国家把重点放在经济建设上,努力改善国计民生,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3)主要表现:人民生活水平有了令世界瞩目的提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断缩小,衣食住行等发生根本变化,中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①衣:服装颜色变为五彩缤纷,款式走向多样化。②食:到1987年,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政府还提倡“菜篮子”工程。③住:住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楼房比比皆是,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④风俗:休闲方式多样化,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逐步形成。
归纳升华:
1.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及影响(1)原因:
①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国家对我国的侵略的同时,使得西方国家的生产方式、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也传入到中国,客观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现代中国的对外政策,如建国初期;近现代中国人民对外战争与对外交往过程中,也积极的汲取了外国先进的文化成果并付诸于社会实践。
②清政府为了维护统治,在一些省会城市和工商业中心兴办近代工商业,促进了近代文明的发展。
③现代以来中国政治环境的变化,如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极大的改变了人民的思想、文化、习俗的变化
辛亥革命后发起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迷信等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旧的习俗,推动了社会风俗的变化。
④近代中国人民的不断掀起的思想解放运动也有力的冲击着中国的保守势力与保守思想,推动中国的思想文化的多元化。
⑤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作用。近代先进知识分子在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过程中,深受西方物质生活和社会风俗的影响,回国后,他们不但身体力行,而且努力推广西方的物质生活和风俗习惯。
⑥建国后主要是党和政府切实解决人民的困难,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⑦世界三次科技革命的进步,在推动了人类历史进步的同时,也给古老的中国注入新鲜的血液(2)影响:中国近现代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变迁,受到了中国近现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反过来也有力的推动了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如中国风俗礼仪的变化,是受到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而随着风俗礼仪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们追求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因而也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促进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2.从服饰、饮食和住房方面说明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并简要概括变化的特点(1)变化
①先是广州、上海等地的买办,穿起了西装。继而是留美幼童,揭开“断发易服”的序幕。20世纪初,民主革命思潮的兴起,更促使青年学子剪辫易服。辛亥革命以后,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随着洋布的涌入,百姓穿洋衣洋袜的逐渐多了起来。
②中国传统饮食十分丰富,但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也开始出现西餐馆,还有面包房、咖啡店。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③在沿海大城市里,由于西方侨民增多,西式住宅不断增加。广大农村仍然处在落后、封闭的状态,保留着传统的风俗习惯,只有少量的“洋油”“洋火”“洋布”等洋货,进入中等生活水平的农民家庭。
(2)特点:开始西方化,并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征。变化区域不平衡,东南沿海和城市发生重大变化,而广大农村变化不大。
3.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一般规律、影响以及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线索特征
(1)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变化的一般规律
①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②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社会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③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④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结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⑤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弭和促进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2)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产生的历史影响
①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②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发展。
③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保留传统中国文化的精髓,又日趋科学合理。
(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线索特征
通过了解近代社会的演进过程,从这些变迁中可以看出,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时期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到学习西方、由过去的封建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渐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封闭化。改革开放后,由于观念的转变,与世界联系愈加紧密,逐步跟上了国际的潮流。
二、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一)中国近代交通运输方式的进步 1.原因
(1)从根本上讲,是受到西方工业革命的冲击。随着中国国门被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西方工业革命的成果自然也随之而来,中国最初可以说是被迫接受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传入。
(2)近代化的轮船、火车、汽车和电车的引进。(3)中国有识之士的努力推动。2.表现(1)铁路
①辛亥革命前夕,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已经奠定。②20世纪上半叶,中国铁路建设进展缓慢。
③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④机车制造方面有很大进展,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
(2)公路
①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②民国时期陆续修建了一些公路,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③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包括_青藏高原_在内的许多偏远地区也通了汽车。
(3)水运
①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创办_轮船招商局_,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②20世纪90年代以后,轮船运输业开始萎缩。(4)航空
①1909年,_冯如_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拉开了序幕。②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3.特点
(1)从时间上看:开端艰难,起步晚,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
(2)从发展水平看,受到顽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排挤,加上政治腐败,近代交通发展缓慢。
(3)从地域看,近代交通主要出现在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及大城市,西北、西南发展缓慢。
4.影响
(1)交通的变化和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近代中国交通业的发展,有利于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它能够活跃闭塞地区的经济,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推动商业城镇的兴起与发展。
(2)交通近代化有利于现代科技知识和先进思想理论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3)交通近代化加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
(4)由于近代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交通近代化一方面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另一方面由于受顽固势力的阻挠,其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
(二)通讯工具的变迁(1)电报
①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假设的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②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了_无线_电台。(2)电话
①1875年,_上海_招商局假设电话线,开通第一部电话。
②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③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3)互联网:近年来人们还通过互联网来发送电子邮件。
三、大众传媒的变迁 1.报刊业走向繁荣(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①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在华办报,有《中国丛报》《万国公报》等。
②自19世纪70年代起,陆续出现一些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有维新派、革命派和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先进知识分子。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创办《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报刊,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开展针锋相对的斗争。
(3)建国后:有《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还有《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内容比较丰富。
(4)改革开放以后,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2.影视事业的发展(1)电影 ①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定军山》首映成功,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②建国初,工农生活如革命战争题材纷纷被搬上银幕。③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影走向一个辉煌的新时代。(2)电视
①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中国电视业的诞生。②改革开放后电视逐渐普及。
③普及原因:技术进步,卫星传送技术的应用,“村村通”工程;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
3.互联网
(1)兴起:20世纪60年代末诞生,90年代以后风靡全球;1994年,中国正式介入互联网,发展迅猛。
(2)特点:迅速传递信息;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3)影响: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