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的中国教育梦
我的中国教育梦
在政协教育界别联组讨论会上,面对委员们对中国教育发展问题的关切和一片赤诚之心,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真诚回应,动情处娓娓道出——
每年的全国两会,教育部部长都会惦记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协教育界别的委员们;惦记着这一年,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教育界别委员们从基层带来了哪些民意,惦记着那些古道热肠的委员带来了什么样的提案和建议。
于是,每年的这个时候,政协教育界别的联组会议上,总会出现教育部长真诚地向委员们虚心求教的身影。
今年也不例外。按照日程安排,3月7日的联组会议上午9时开始。但是,不到8时40分,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就早早赶到位于北京会议中心的教育界别委员驻地。
在2个小时的委员发言中,袁贵仁时而陷入沉思,时而伏案不断变换3支红、黑两色的铅笔和签字笔,在随身携带的记录本上写写画画。委员谈到问题的关键处,袁贵仁就会拿起红色铅笔画出重点标记。
义务教育能不能延长?
2020年以前不会延长
近几年,每年的两会上总有代表委员提出将义务教育延长的建议,有的建议义务教育前移至幼儿园阶段,有的建议将高中阶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范围。
“九年义务教育仍然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袁贵仁对此两次重申,“去年年底,我们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件了不起的大事。现在,许多委员都提到这件事,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后做什么?我可以说,我们国家的义务教育在2020年以前不会延长。”
袁贵仁坦陈:“现在每个孩子都可以上学了,但我们的普及教育还是低水平的。”择校收费问题、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校安全、农村学校的布局„„袁贵仁直面代表委员和社会公众关切的问题,逐一分析,并指出,“这些都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关”。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写入对下一届政府的工作建议。袁贵仁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解决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乡村小学和教学点教师的生活补助问题,中央的工作要点,包括着力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水平,这些都事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问题。”
“我们应当把义务教育办得更好。大家都当过学生,可能也做过老师,深知义务教育办好了,会给人的一生成长打下最坚实的基础。”袁贵仁动情地对全场委员说。
虽然义务教育短期内不可能延长,但是袁贵仁表示,高中教育基本普及为时不远,“现在高中毛入学率已达84%,如果按义务教育的说法,85%算基本普及,今年可能就差不多了”。
袁贵仁说,高中普及离不开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产业升级,最主要的是依靠劳动者的素质,中国实现工业化,离不开高技能人才。大家可以想象,如果我们中国的孩子进入劳动力市场以前,都接受过高中阶段的教育,其中一部分接受过专业技术技能培训,那么对中国的产业发展,中国的生产力提高,中国避免中等收入国家陷阱,都是一个非常关键的举措。”
民办教育有没有出路?
公办民办校都是为国家培养人才
对于秦和、俞敏洪和杨文3位来自民办教育界的委员提出的民办教育在实际办学中遇到的社会认可和机制体制束缚,袁贵仁说:“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单靠政府投入就把所有教育办好,这是一条国际经验,也是历史经验。今天,我们的学前教育,接近50%是民办的,20%的学生就读于民办高校,民办教育对中国的教育普及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中国教育改革作出了积极探索,功不可没!”
袁贵仁说:“现在,我们一些教育管理者的脑子里计划经济思想还是比较浓,误认为公办学校是政府的,民办学校是社会的。实际上,大家要算一个基本账,不管公办民办,都是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都在为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只不过一部分是社会经费,一部分是政府经费。作为政府来说,民办教育发展得越好,应该是越值得高兴的事情!”
稍作停顿,袁贵仁有意识地将身体略微前倾,给在座的108位教育界委员举了一个例子:“我知道,现在有些地方同志一到教育部来就说,请再批准我们建一所新学校。我就告诉他们,你得算一笔账——办一所公办学校的钱,可以用来奖励、扶持10所好的民办学校!为什么我们非要说公办学校是国家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民办学校就不是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呢?我们要更多利用社会资源、民间资本包括企业和个人在内的教育投入。”
攻坚期改革怎么推进?
出路在于综合改革
“所有这些问题都有一个前提——要改革。”
袁贵仁说,总结30多年的经验,教育成就是由改革开放取得的。“现在教育改革到了攻坚期、深水区,管理体制问题、办学体制问题、人才培养机制等任何一项都带有综合性,单兵突进式的教育改革都不可能彻底解决问题!”
十八大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提了一个新概念、新理念,就是要深入推进教育系统综合改革。
“什么叫综合改革呢?”袁贵仁向在场委员发问。“综合改革是中国包括教育在内的各项事业改革的阶段性特征。我理解,就是改变过去单打一的方式。各方协调,上下配合加以推进,任何一个方面不支持都做不了。这就是现在政府的难处,也是考验政府水平的时候。”
袁贵仁认为,每一个改革都有综合性,但是最具综合性的改革就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它涉及人才培养模式,涉及教师教书育人,涉及学生全面成长,涉及一个国家怎么选拔人才。
“有人说现在改革是不是慢了,或者力度小了,我认为一个大国制定政策不能仅凭个人感情,快与慢、大与小,都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否则可能是欲速不达。”
“不打无准备之仗,也不打有准备无把握之仗!”
“教育改革涉及千家万户,涉及每一个孩子。哪个孩子都伤不起,现在都是独生子女,我们的改革任何错路都不能走,任何弯路都要避免。可怜天下父母心,还有比中国的父母、祖父祖母更疼爱孩子的吗,因此我们哪一项政策做下去都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前前后后。”
袁贵仁将新制度比喻成路:“我们现在就是想设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整体目标和基本框架,引导每一个孩子都能有自己的选择空间,有自己理想的发展道路,选了不理想的路还可以岔过去。用通俗的话表述就是要修更宽的路,修多样的路,同时要建立体交叉的路。就像坐了汽车可以换火车,坐了火车可以换飞机,坐了飞机还可以换轮船,最后到达自己理想的目的地。”袁贵仁表示:“这个事情比较复杂、比较敏感,但是这个事不做,大家说的这些问题很可能难以解决。”
办教育是为了谁?
为学生服务,是我们的天职
马敏、刘长铭等多位政协委员在发言中谈到了学生的发展,袁贵仁对此很赞赏,他说,“委员们提到的体育、德育、艺术教育、素质教育等建议,归根到底是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这是大家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要让每一个孩子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有理想的人、有道德的人,堂堂正正的中国人。这就抓住了教育工作的主题,也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体现,是十八大报告立德树人的要求。”
袁贵仁介绍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仅教育部分就有11处提到了学生,这就是以人为本,这就是育人为本。
袁贵仁说,教育系统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要为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2
我们所有的工作都要为人民服务,对学校来说,谁是人民?就是我们的学生。为学生服务,以生为本,育人为本,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天职!袁贵仁把教育界政协委员看成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他说,我们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把中国的教育办好,办得更好,越办越好。具体说,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再具体说,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到2020年基本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政府工作报告无论是过去工作回顾还是今后工作建议,讲到教育的主题是相同的:一个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一个是继续推进教育优先发展。教育优先发展受益受惠的是谁,是全中国13亿人民,是我们国家的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国富民强。所以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说到底要靠人才、要靠教育!
讲到动情处,袁贵仁对在座的委员们说:“非常感谢大家对中国教育的一片赤诚之心。我们在座的,大都是因为恢复高考才有机会上大学的。如果没有教育,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大家今天所提的意见、建议包括批评,我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办好中国的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到2020年基本实现中国教育现代化!”
中国的教育梦是什么?
让每个学生幸福成长、人人成才
当孟安明委员问道,现在国家有中国梦,那中国的教育梦是什么?袁贵仁略作思考,然后动情地勾画了一幅自己心中理想的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
有教无类——不分宗教,不分民族,不分性别,不分地域,不分老幼,每个人都能平等接受教育。
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特长,可以选择不同的学校,接受不同的教育。学校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终身学习——所有的人都需要一辈子学习,哪怕你是博士毕业,哪怕你已经是教授。人要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己。当今的教育就是着手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实现中央提出的“学有所教”的目标任务。
人人成才——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教育要为每一个孩子播种梦想,点燃梦想,最终实现梦想,把自己的梦和中国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这就是我的中国教育梦!”袁贵仁加重语气地说。
对于委员们关切的问题,袁贵仁在回应性发言中,先后4次用“求教”的字眼,他语重心长地对委员们说:“作为教育部,我们愿意多听大家的意见建议,我们希望接受大家的批评监督,我们期待和大家多做沟通交流!”
第二篇:中国教育梦
中国教育梦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
——学习体会
王海英
2014年5月24日和25日两天,我去参加了在赤峰市党校举办的中国教育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本次活动全面围绕教育教学改革要求,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探讨有效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为重点,采取名师现场教学真实观摩、真实案例、名师分析等来进一步提升教师能力和素质。
本次活动我一共听了4节课以及课后名师对这节课的评价和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认识。内容分别是清华大学附属小学“1+x”课程研究中心教研员易博老师执教的示范课《秒的认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执教的示范课《平均数的练习课》及讲座《融错:减负高效之良策》、刘劲苓老师执教的示范课《点阵的规律》及讲座《打开数学的画卷》、许卫兵老师执教的示范课《认识小数》及讲座《关于有效教学的深度思考》、全国著名特技教师钱守旺老师执教的示范课《亿以内数的认识》及讲座《打造动态课堂的24个策略》和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刘德武老师执教的示范课《埃舍尔和他的神奇骑士图—密铺》及讲座《交则通
通则透》。这些名师不但给来自本市的几百名数学老师亲自示范数学课堂,还给老师们带来最前沿、最前线的数学思想的指导。下面我借本次学习浅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在观摩的课堂教学中,最让我受益匪浅的是华应龙老师的课。华老师通过绘声绘色的讲解、恰当而不浮夸的肢体动作调动着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另外华老师以尊重别人,来彰显自己风采。1.尊重听课老师。华老师是我听过课的老师中唯一一位有与听课老师分享思考的老师。虽然他是一位名师,但他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他在这节课中就提出3个小问题:①参与求体验,平均数的统计意义怎样让学生体验?②平均数不是真实的数,平均数是什么数?③怎样的活动能很好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特点?2.尊重学生。华老师在喊上课到问候之间停顿了10秒钟,在这10秒钟时间里华老师眼睛瞄过所有的学生,不放过任何的角落。在问学生姓名时,他稍稍地低下身子问:“您贵姓?”把学生当做朋友一样看待,这样的老师,您说孩子会不喜欢吗?华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平易近人的学者、大师。“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华老师还是一个会思考的人。他说:“有问题才愿想,有胆识才敢想,有激情才能想。”他的报告《融错:减负增效之良策》,又让我有一种“沉醉不知归路”的感觉,他说过一段话:“我每天晚上12点关灯睡觉,然后想到什么就开灯把它写下来,所以觉得自己的床头灯像萤火虫,每天晚上一闪一闪地。”深深打动了我,自己不由提醒自己今后是否在教学上也应该想到些什么。当然关键还是要坚持。最后他说,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最重要的是热爱,艾青说为什么你的眼里总含着热泪,因为我爱这片土地,因为你爱数学就会找到更多更好的数学题材,张爱玲说的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发现自己爱的人正好也爱着自己。其实我不是勤奋,我是在享受幸福,所以做一个研究型老师和王国维说的做学问的三个境界是完全一致的,我的理解就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登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教学手法大家都很清楚,这是第一境界,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当你琢磨的时候会有很多问题,一下子找不到办法,所以衣带宽,人憔悴,什么是创造,用生命去交换。
在观摩特级教师钱守旺的精彩讲座《打造“动感课堂”的24个策略》后,让我在教学设计、定义教学策略上有了进一步的启发。其“对话-分享”式课堂使学生勇于思考、分享和互动,从而课堂变得富有生机、富有活力、富有动感,学生们会产生更多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其中“教师要努力实现三个转变:教师变导师,教室变学室,灌输变探究。努力打造具有愉悦感、充实感和成就感的课堂”此观点尤其令人眼前一亮。譬如作为新老师的我,偶尔会感受到有些学生抢答问题不积极,课堂下的作业状况也不够理想。若能调动学生,增添课堂中的愉悦感、充实感和成就感不足,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探究能力都会起到质的飞越。其中钱老师定义的理想的课堂上应具备“新、趣、活、实、美”。让我也更进一步理解了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应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恰当的数学学习方法。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认真学习新课标,明确改革方向。比如,《新课标》从“双基”到“四基”即增加了基本技能与基本思想,这便要求我们应更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包括演绎能力和归纳能力。总而言之:教师基于新课标应重点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分析和解决的能力的培养。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教师不仅要设计好问题,还有启发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告诉学生“2+3=5”这不是教育;如果你告诉学生2+3为什么等于5,这是踏进了教育的门槛;如果你告诉学生2+3=4,你们一起论证这个结果是否正确,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思想是课堂的生命,问题是课堂的灵魂。因此,课堂好问题的特征需具备:①具有探究性,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去探索;②具有开放性,能够使学生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提出不同层次的解决办法;③具有启发性,能够促使学生相互合作,让学生在写作学习中共同建筑知识;④具有挑战性,能够给孩子带来认知冲突;⑤具有可接受性,问题处于孩子的最近发展区。
两天的学习时间是短暂的,虽然身体很累,但留给我的收获却是无穷的。每个人都可以是一颗种子,在数学教学的滋养中生根发芽长叶开花;每个老师都可以是一个引路人,举起火炬,山一程水一程地,带着孩子们回到数学的本质。
第三篇:中国教育梦 学习心得
中国教育梦—“聚焦小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观活摩活动 学习心得
毛静
2018年3月17、18两日,我和潘媛等四名老师,到昆明官渡区锦华大酒店参加“中国教育梦--‘聚焦小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观活摩活动.此次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培训中心主办,来自省内各地市近千名小学数学教师参加。本次活动旨在探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推广名师的教育思想、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全面围绕教育教学改革要求,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探讨有效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为重点,采取名师现场教学真实观摩、真实案例、名师分析等来进一步提升教师能力和素质。
亲临现场的名师专家有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沈勇、贲友林、朱向阳、任敏龙,还有来自台湾的房昔梅老师,这些名师不但给来自本省市的1000多名数学老师亲自示范数学课堂,还给老师们带来最前沿、最前线的数学思想的指导,以此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并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总之,通过本次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收获,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本次活动共观摩了5位名师的示范课,学习和分享了5个专题讲座。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沈勇上的示范课是六年级的《大魔术之反序数》,讲座:适合儿童真实成长的数学好课;台湾教师房昔梅上的是《猜猜我,讲座:核心素养与深度学习;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贲友林上的是三年级的《年月日》,讲座:学为中心数学课堂的思考与实践;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朱向阳上的示范课是五年级的《植树问题》,讲座:变式教学思想理念下的小学数学同课异构教学例谈;最后上课的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任敏龙,他上课的内容是五年级《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讲座:小学数学中的大道理.五位名师为与会教师带来了精彩非凡的课堂展示及专题报告,深度诠释了好课堂,诠释了教育人心中的中国梦。
两天的学习,虽然接受的信息量很大,内容很多,且都是各方面的专家学者,让我们全体成员受益匪浅。回家的路上,我们反复品味,更感觉到几位名师的课就如同一盏香茗,让人回味无穷。
特级教师沈勇的示范课《大魔术之反序数》,设计独出心裁,他把要学习的新知识,和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反序数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他的做法是这样的:在百数图的中的每个数字下面都对应的有一张扑克牌,有的扑克牌花色和数字是一样的,有的扑克牌花色和数字都不一样.然后让学生自写出一个两位数,如25,和它的反序数52,并用大数减小数:52-25,并在百数图中找到答案,老师就能马上说出学生找到的答案的花色和大小,学生对老师的做法都感到很惊讶,老师提出问题:老师的扑克牌是怎样设计的?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愿望,然后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一步步找到扑克牌中藏着的秘密„„沈老师的课,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只有在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中,才能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沈老师的课堂 ,不仅学生学习兴趣高涨,连我们,积极思考,寻求答案,我想这就听课学习的最高境界吧.房昔梅老师的课,与一般的课堂教学不同,她是以绘本为教学的载体,把数学知识融入绘本中,学生边听故事,边帮故事中的小朋友一起解决遇到的有估算的知识解决的数学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而言,充满了乐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故事中,不仅了用估算知识解决问题的策略,而且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能为生活服务.同时,也让我联想到了自已的教学,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能够多创设一些教学情境,多激发学生学习数数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意义,那么一定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特级教师贲友林的示范课《年月日》,体显了他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教学中,贲老师处处体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课前,贲老师用导学案的形式,让学生收集与年月日有关的知识,并且提出自己的疑问?课堂的前几分钟,都是学生交流对年月日的认识.交流得差多的时候,又提出学生存在的疑问,在全班交流,讨论.总之.整堂课.都是让学发自主学习,自主交流,教师只是适当的点拨,引导.通过本次培训,我们不仅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科研方面有许多感悟,老师的精彩授课和讲座,使我明白,真正高效的课堂,应该是活动的课堂,是孩子们踊跃发言、争辩讨论的场所;是理解的课堂,是孩子们积极思考、解答疑问的平台;是思想的课堂,是孩子们形成思想、建立模型的过程。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努力为孩子提供
辩论的场所,搭建思考的平台,让孩子经历形成思想的过程,那我们的课堂也就逐渐成为了真正高效的课堂。
第四篇:思想汇报中国教育梦
中国教育梦思想汇报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政协教育界别联组会议上回应政协委员的提问时,用四个词表明自己心中的“中国教育梦”: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他说:“我们教育的孩子应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成为能够适应21世纪世界发展潮流需要的有用人才。”
“有教无类”,意味着所有适龄儿童都能上学—无论出身如何,也无论身心是否康健,只要年满6周岁,国家都会竭尽全力给孩子提供免费的、有质量的义务教育。
“因材施教”,意味着每个受教育者都能在教师悉心呵护之下,根据自己的天资和特长茁壮成长。
“终身学习”,意味着人人“活到老,学到老”,在学习型社会中通过学习不断发展自己、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人人成才”,意味着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接受教育,追逐自己的理想,成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去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览时,把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定义为“中国梦”。毫无疑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系统工程。而要实现“中国梦”,显然离不开教育的助力。没有众多人才的培育,“中国梦”的实现就会失去智力资源的强力支撑。
“中国教育梦”是“中国梦”在教育领域内的具体体现,教师是实现“中国梦”所需的众多人才的培养者。
作为新世纪的教师,我愿将青春和热血献给太阳底下最美好的事业,怀着这种追求,捧着这颗恒心,带着这股力量,我将不断向着新的目标破浪前进。我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自己,在党的阳光引领下,开拓进取谋发展,与时俱进创辉煌,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国家的富裕文明,为和谐发展,为“中国教育梦”,创造出更辉煌的业绩,演绎出更灿烂的精彩。
第五篇:中国教育梦学习体会
《中国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 好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学习体会
2015年9月12日至13日,我有幸去临沂实验一小参加了《中国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活动》,在这2天的时间里,观摩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执教的《重叠问题》张齐华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华应龙老师执教的《计算题练习课》。近距离观看名师上课,聆听名师的教诲,一睹名师的风采。听后令我心灵震撼,让我感受到教师原来可以如此传神的传道,学生也可以学得如此的轻松。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浅薄与不足。通过这两天听课及专家讲座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几位老师都遵循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像吴老师执教的《重叠问题》一课中,教师语言幽默风趣,学生通过找圈圈,画圈圈把其中的方法思想掌握的很好。张齐华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将圆用一个数据就能知道它的大小贯穿其中,让学生猜想继而进行验证。华应龙老师的课机智幽默,整堂课学生都激情四射,心情愉悦,在数字游戏中就把退位减法学完了。争辩是思维最好的触媒。随着波澜迭起的教学设计,全体学生自始至终主动地积极参与了学习过程,通过探索、交流、发现、辨析、整合,大家终于获得了共识。诚然,课堂是生命交流的驿站,是思维碰撞的舞台。时间在华老师的课堂上显得很短,下课了,学生他仍然不肯离去。
二、充满人文关怀的评价语
在五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很少看到“真好”,“真棒”等这些含糊性评价的语言,看到的是人性化的评价语:“千金难买回头看”“我很分佩服这个同学的分析。”“我很佩服这位同学,他想到了动脑子。”“真了不起,给他掌声。”“某某同学的这种说法你同意吗?笑声之后该思考什么呢?你太有创造性了”„„这些自然、精炼的评价语,充满了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表不同的见解,来享受成功的愉悦。
三、博览群书
读书对于教师专业成长来说,可以从两方面去认识:一是从“博”的角度说,教师应不断地汲取新知的营养,“人不学,不知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讲的是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更何况要“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二是从“专”的角度说,教育正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进程中改革和发展,课堂改革要求教师的素质不断提高。读书学习成为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的必然要求。
以生为本,让学生精彩,这是我们课堂所追求的。徜徉在名师课堂中的学生们,小手直举,小脸愉悦,心儿沉醉,课堂表现精彩而有序,我也将努力向名师靠近,使我的数学课堂充满了生命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