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七大报告中最重要的新名词[范文]
十七大报告中最重要的新名词
坐在电视机前仔细聆听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开幕式上所作的政治报告,感到报告立意高远,思想丰富。尤其是报告中出现的新名词如“软实力”、“思想库”、“票决制”、“人文关怀”、“自治机制”、“精神家园”、“生态文明”、“亲和力”等等,如阵阵清风吹来,让人感到耳目一新、精神一振。这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最让人关注也是参与十七大报告调研的专家认为最重要的新名词。
何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按照总书记的阐述,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专家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出,意味着指导中国发展的理论有了新的变化。
这一理论体系有两个特点值得注意。
一是历史性,即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风雨检验,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是开放性,即这一理论体系是与时俱进的,能够不断吸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历史性,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的,这“一脉”,就是必须牢牢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
开放性,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充满生机活力的,要保持这种生机活力,就必须不断注重和坚持改革创新发展。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二篇:《十七大报告》中最重要的新名词及其特点范文
坐在电视机前仔细聆听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开幕式上所作的政治报告,感到报告立意高远,思想丰富。尤其是报告中出现的新名词如“软实力”、“思想库”、“票决制”、“人文关怀”、“自治机制”、“精神家园”、“生态文明”、“亲和力”等等,如阵阵清风吹来,让人感到耳目一新、精神一振。这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最让人关注也是参与十七大报告调研的专家认为最重要的新名词。
何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按照总书记的阐述,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专家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出,意味着指导中国发展的理论有了新的变化。
这一理论体系有两个特点值得注意。
一是历史性,即这一理论体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风雨检验,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是开放性,即这一理论体系是与时俱进的,能够不断吸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历史性,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的,这“一脉”,就是必须牢牢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动摇。
开放性,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充满生机活力的,要保持这种生机活力,就必须不断注重和坚持改革创新发展。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三篇:十七大报告新名词解释之三 提升沿边开放
十七大报告有关对外开放新提法、新名词解释之三 ——提升沿边开放
2007-10-25 16:06 文章来源:陈霖
文章类型:原创
内容分类:调研
1992年3月,国务院批准开放黑龙江省黑河市、绥芬河市,吉林省的珲春市,内蒙古自治区的满洲里市、二连浩特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宁市、塔城市、博乐市,云南省的瑞丽市、畹町市、河口市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凭祥市和东兴镇等13个沿边市、镇,使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由沿海、沿江扩大到沿边。当时沿边开放的内容主要是边境贸易和边民互市。最近几年中央又先后提出了“周边是首要”、“安邻、富邻、睦邻”和“兴边富民”的方针政策,为扩大和提升沿边开放指明了方向。作为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之一,十七大报告提出“提升沿边开放”,可谓条件具备,恰逢其时。
目前,周边国家经济进入蓬勃发展期,为中国提升沿边开放奠定了基础。俄罗斯,1999年以来经济保持稳定快速增长,近6年年均增长率超过6%,2006年达到6.7%。中亚地区,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据亚行估计,2006年中亚地区GDP增长率达到12.4%,2007年和2008年经济将分别增长10.3%和9.4%,增速远高于亚洲和世界平均水平,该地区人均收入在十年内将翻一番。印度,是世界经济不可忽视的增长引擎。在过去25年,印度经济年均增长率6%,最近4年年均经济增长率超过8%,按购买力平价,已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东盟,仍是快速发展地区,去年地区GDP增长了6.0%,今年还将增长5.6%,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以来,双边交往日益增多,贸易投资获得快速发展;越南正在成为新兴的全球制造基地,中越加强在制造业等各领域的合作具有很大潜力和空间。提升沿边开放,加强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能使双方受益,实现共同发展,互利双赢。
提升沿边开放有助于营造和谐的周边环境,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兴边富民,整固边疆。按照“睦邻、富邻、安邻”的周边政策,发展和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的首要任务,加快沿边开放有利于中国同周边邻国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有利于为中国的经济发展营造和谐的周边环境。加快沿边开放还有利于中国国内经济的协调发展。中国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很大,目前城乡收入差距为3.2:1,东中西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差距为2.68:1.28:1,东中西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为1.46:1.02:1。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战略,是中国政府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所采取的重要举措。实施沿边开放战略,有利于提高边境地区对外开放水平,加快中国陆路开放通道建设,推动边境地区乃至中西部地区更好更快发展,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意义重大。提升沿边开放,也能使国家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惠及边民,帮助边民尽快富裕,安居乐业,整固边疆。
扩展和充实沿边开放的内涵,加强与周边的多双边经贸合作机制建设,提升沿边开放。沿边开放可以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上海合作组织、中国-巴基斯坦自由贸易区,以及与毗邻国家的多双边经贸合作机制,积极拓展各种形式的边境经济贸易和技术合作。要重点建设一批边民互市贸易示范点,制定优惠贸易政策,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要将“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为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提供重要动力。目前,有些边境地方正在与周边国家共同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如新疆的霍尔果斯口岸与哈萨克斯坦的中哈经贸合作中心。这种多双边联合建设规范的跨境自由经济区,促进边境地区积极参与次区域经
济合作的尝试和探索,是促进边境经济技术合作的新思路。加强与有关周边国家的交流沟通,进一步完善双边经贸合作协调机制,将各种形式的边境经济技术纳入双边机制,引导现有的边境贸易、边民互市贸易和跨境经贸合作区积极有序地发展。
第四篇:十七大报告新名词解释之一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十七大报告有关对外开放新提法、新名词解释之一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2007-10-23 14:06 文章来源:姜荣春
文章类型:原创
内容分类:调研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在提到如何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路径和措施时,明确提出“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新要求。这是新时期对外开放的重要主题。
从经济学意义上说,开放型经济的概念有两种涵义:第一,古典经济学中原指存在对外贸易的经济,现代的开放经济不仅指贸易自由化的经济,还包括资本、劳务和人员实行比较自由的流动。在此意义上,开放型经济是与封闭型经济相对的概念。在开放型经济中,要素、商品、服务等等可以较自由地跨国界流动,从而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第二,开放型经济还指一种经济制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倾向,在此意义上,对于对外经济联系政府干预较少或实行自由放任政策的即为开放经济。
开放型经济与外向型经济有所不同。外向型经济以出口导向为主,总体上是一种政策性开放;而开放型经济则以降低关税壁垒和提高资本自由流动程度为主。总体上实行中性化政策,是一种制度性开放。
一般意义上的开放型经济,是指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深度较大,商品、劳务、资本和人员跨国界流动较为自由的一种经济。由于其与外部经济联系比较密切,获得发展的机遇更多,受到外部冲击的可能也较大,但其自身调整和适应能力也较强。一国经济的开放程度除了与该国的资源禀赋、国家大小有关,最关键是其经济制度的性质。衡量指标主要有出口占GDP比重、对外贸易额占GDP比重、资本流出入量、企业跨国经营情况等等。一国经济市场化程度越高,越接近于开放型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发展开放型经济已成为各国的主流选择。
1993年14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发展开放型经济。党的十五大报告,江泽民同志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战略中,又提出“发展开放型经济”;2000年10月,党中央召开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再次强调,要“发展开放型经济”;2001年3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正式写入“十五”计划,并进一步做了阐释,其涵义即为 “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趋利避害,不断提高企业竞争能力,进一步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体包括“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发展对外贸易”、“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实施‘走出去’战略”。
“发展开放型经济”与“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等以往的提法相比,更简明、更概括、更突出,更适合我国加入WTO和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也更易于被国际社会理解与接受。
从我国面临的国际背景和现实国情看,发展开放型经济实际上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突飞猛进,我国人口众多,在相当长时期里,丰富而且素质较高的劳动力资源是我国最大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资源瓶颈和生态环境恶化的制约将越来越明显。因此,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必须发展开放型经济,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才能有效利用后发优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发展开放型经济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从国际经验看,成熟的市场经济都是开放型经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只有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才能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最后,发展开放型经济同我国对外承诺的国际义务也是一致的。
从把“发展开放型经济”写入十五大,到十七大报告提出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经济领域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
今年9月28日,胡锦涛同志主持中央政治局第44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并对此提出五点具体要求。
在十七大报告中,又两次提到“开放型经济”,强调“开放型经济进入新阶段”,要“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这既是对过去成功经验的肯定,又给未来的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是“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意味着不但要发展对外贸易,还要优化贸易结构,促进国际收支平衡;不但要成功“引进来”,还要顺利“走出去”,并形成自身新优势;不但要沿海开放,也要开放内地和沿边;不但努力推动WTO多边自由化进程,也积极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在紧抓经济全球化带来良好机遇的同时,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风险。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还意味着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我们要有全球视野、大国责任感,致力于建立公平非歧视性开放型经济体制,致力于互利共赢,而不是以邻为壑;在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尽量兼顾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第五篇:解读十七大报告——九个新提法、四个新名词
解读十七大报告——九个新提法、四个新名词
胡锦涛同志十七大上的报告,在与会代表和各界干部群众中产生了热烈反响。在讨论报告的过程中,代表和专家们发现了许多新提法、新表述。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能使大多数人成中等收入者
“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住户处处长陈小龙表示,现在统计中,“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大约占到70%左右。财产性收入占比大约在2%左右。测算来看,2006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为240多元。“虽然基数小,但是发展潜力很大。”陈小龙说。
十七大代表、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说,“报告的这一提法,有利于增加百姓财富,能使大多数人成为中等收入者。”“这也正暗合了报告提出的‘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新要求。”
“财产性收入必然会涉及到各种投资,除了实业投资等,还包括投资金融产品,涵盖了储蓄、债券、保险和股票等。”十七大代表、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说,要积极推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使广大投资者公平、公正共享经济增长的好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建设”到“发展”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十七大报告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明我们党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开始了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新征程。走五条中国特色具体道路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
一条伟大道路和五条具体道路的提出,说明我们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框架越来越清晰,具体路径越来越明确。
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政治制度
“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首次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是我们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生动体现。
5“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发展不等于经济增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一条是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摆上重要位置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这是我们党在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的依存度日益加深的大背景下,提出的新的统筹理念,这表明,树立世界眼光,加强战略思维,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应对风险,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方法”之一。翻两番:由“总量”到“人均”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党的十五大、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十七大报告将“翻两番”的目标由“总量”变为“人均”。这一目标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人均GDP为7078元,按当年汇率折算约为856美元。如果2020年实现翻两番,那么到时候人均GDP应该达到3500美元左右。专家指出,在综合国力提高的同时,人均GDP提高,发展水平和富裕程度提高,这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四化”增加“信息化”变成“五化”
“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上述这“五化”中,比以往多了一个“信息化”,并且排在了“工业化”之后。“信息化”的增加是我们党对当今时代特征的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生态文明”首次写入报告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
四个新名词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用一批新名词彰显了执政党的活力和生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个新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之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中央党校教授秦刚说,“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新名词,反映了中共执政理念已由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向和谐发展转变。
“人文关怀”
中共党代会的报告里第一次出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字眼。原文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秦刚认为,这透露了中共“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变化”。“以前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育人,现在提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现了执政党对人的关怀、社会对人的关爱。”与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一起出现的一个新名词是“以人为本”。胡锦涛的表述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票决制”
报告提出,“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党建专家甄小英称,此举意味着中共有意将这种党内民主形式用一种制度予以固定,这是中共党内民主发展的重要成果。
“党员主体地位”是本次报告的一个新提法。甄小英说,这个名词包含了三重含义。“党员是党的主人,党员是党内权力的源泉,党员是党内行动的主体。”她认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说明中共开始着力理顺党内关系。
“软实力”
报告中,“文化软实力”、“文化创造活力”、“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群”等新名词频频闪现。
“把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写进党代会的报告,说明执政党在推进社会发展中越来越重视文化的作用。”中央党校教授戴焰军认为,文化是一个社会重要的精神支柱,强调文化的力量,既能丰富人民的社会生活,也能创造不同于科技、经济等的新的发展动力。
中共十七大报告洋洋洒洒,生态文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服务型政府等新名词不断涌现,解读它们,需要新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