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报告中的新名词彰显执政党的新活力

时间:2019-05-14 08:20: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七大报告中的新名词彰显执政党的新活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七大报告中的新名词彰显执政党的新活力》。

第一篇:十七大报告中的新名词彰显执政党的新活力

中共总书记胡锦涛今天在十七大开幕式上作了一份政治报告,他用一批新名词彰显了这个执政党的活力和生命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参与十七大报告调研的专家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这份政治报告最重要的新名词,它说明指导中国发展的理论有了新的变化。

“这个新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之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中央党校教授秦刚说,根据中国近现代社会的两大任务――民族独立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分别形成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胡锦涛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后者的继承和发展。

在这一理论中包含了众多新的名词,“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秦刚介绍,这两个理论名词反映了中共执政理念已经由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向和谐发展转变。

“人文关怀”

中共党代会的报告里第一次出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字眼。原文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秦刚认为,这两个新名词透露了中共“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变化”。“以前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育人,现在提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现了执政党对人的关怀、社会对人的关爱,严肃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始关心人内心的感受,这拉近了执政党与人民的距离。”

与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一起出现的一个新名词是“以人为本”。胡锦涛的表述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并强调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尽管这些主张早前已经提出并被民间广泛传诵,但见诸党代会的政治报告,还是第一次。

“票决制”

与“票决制”这个词第一次见诸党代会报告不同,“票决”的行动早在此前就已经付诸实施。

中共十三大提出重大问题经投票决定,后来在重大决策和人事问题上,中共开始实行一人一票投票决定。

本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推行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党建专家甄小英认为,此举意味着中共有意将这种党内民主形式用一种制度予以固定,这是中共党内民主发展的重要成果。

“党员主体地位”是本次报告的一个新提法。甄小英说,这个名词包含了三重含义。“党员是党的主人,党员是党内权力的源泉,党员是党内行动的主体。”她认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说明中共开始着力理顺党内关系。

“软实力”

相较于中共往届党代会的政治报告,此次报告用了相当的篇幅论述文化。“文化软实力”、“文化创造活力”、“文化生产力”、“文化产业群”等新名词频频闪现。

“把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写进党代会的报告,说明执政党在推进社会发展中越来越重视文化的作用。”中央党校教授戴焰军认为,文化是一个社会重要的精神支柱,强调文化的力量,既能丰富人民的社会生活,也能创造不同于科技、经济等的新的发展动力。

中共十七大报告洋洋洒洒,生态文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服务型政府等新名词不断涌现,解读它们,需要新的实践。

第二篇:活用“三招”彰显社区党建新活力

活用“三招”彰显社区党建新活力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社会管理和创新,不断巩固社区工作基础,努力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充分发挥社区党员作用,巧用创新、实干、效能“三招”聚集活力,有效提升了社区党建工作服务管理水平,有力促进了“绿色生态、富民强区、和谐宜居”新梅列的建设。

一、“创新招”,为党建增加活力。近年来,通过开展党建项目创新奖活动激发社区基层党组织创新活力,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一是“135”机制走前头。总结借鉴农村“168”工作机制,首创“135”社区党建工作新模式,“1”即建立一套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组织目标管理、个人设岗定责的机制;“3”即实行分类征求意见、联席议事决策,分工负责项目、联名公开承诺,分步组织实施、联合考评奖惩的“三分三联工作法”;“5”即形成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驻区单位、民间组织、群团组织“五位一体、共建共促”工作新格局。二是“双网化”模式促和谐。今年初,我区又率先在全省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网络化服务”工作模式,深化网格化管理、促进组团化服务、开展社会化活动、提供最大化共享,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人到格中去、事在网中办”管理新格局,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更直接有效地为群众服务,信息更公开透明、党群干群关系更融洽、基层组织作用更凸显。三是“居民自治”有成效。在**、**等社区成立楼栋自管会,建立党员议事会、社区网站、小区回音壁、民情联系箱,将党建工作与居民生活实际相结合,健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居务公开等制度,社区重大事物由居民代表会议、居民代表听证会决定,开展道德评议会,对一些不文明的行为进行评议,有力促进了幸福社区的打造,全区现有区级以上文明家庭13284户,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15户、平安家庭示范户50户,另外还有10户家庭被授予全国、省级、市级五好文明家庭。另外,在新机制的带动下,“六联六建”、“流动党支部”、社区“双网化”建设等特色品牌得到推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区“四点半学校”、社区绿色网吧、爱心银行等便民利民的服务项目相继建成;“设岗定责”优秀单位、社区“五星”党员、“中国好人”等好典型不断涌现,社区党建动力不断增强。

二、“干实招”,为党建添加魅力。抢抓机遇,不断丰富党建实体。一是健全一支队伍。按照“党员引领社团,社团凝聚群众”的工作思路,各社区党总支优先从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居民小组长、楼栋长入手,根据党员的年龄、特长、兴趣爱好等情况,分级分类组建宣传教育、就业帮扶、法律援助、治安巡逻等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全区**个(镇)街道、25个社区全部成立志愿者协会和志愿者服务站,辖区省级文明单位100%组建了志愿服务队,共有注册志愿者2.3万人。先后组织开展了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活动、“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活动、“关爱农民工”志愿服务活动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深受群众好评。2011年,**社区被确定为全国社区志愿服务联系点。二是深化二项载体。深化“党建带妇建带团建”工作载体,以“组织坚强有力、干部充满活力、工作科学发展”为目标,通过“组织联建、服务联手、活动联谊”三步骤,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和青年积极投身创先争优活动,形成学先进、赶先进、争优秀的良好局面;深化“社区共建”工作载体,在“三分三联工作法”和“五位一体、共建共促”基础上,进一步整合社区党建联席会、居企联建、居村联建、驻区单位联动、挂点领导联帮、配套组织联动等各类共建机制,实行共建项目化,凝聚党建工作合力。三是提供三大服务。创业就业服务,针对社区内下岗失业人员不断增多的实际情况,通过社区党员议事会,以文件和社区事务公开栏张贴公告等形式,定期向驻区单位党组织通报社区下岗失业人员的具体情况。进一步深化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工作,2011年,全区共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3000万元,新增城镇就业 2540人、农村转移就业1100人;社区文化服务,辖区所有的社区均成立文体活动中心,棋牌室、乒乓球室、舞蹈室、绿色网吧、图书室、居家养老服务站、羽毛球场和篮球场等文化阵地也陆续配齐,小区居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便民利民服务,积极在辖区内开展以“便民、利民、富民、安民、育民”为主题的实践活动,营造良好、温馨、和谐的政治氛围,使党员在活动中得到锻炼,群众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另外,辖区所有社区均开通24小时便民服务电话,公开承诺半小时内对居民诉求给予回复,形成了“半小时便民服务圈”,便民服务更加到位。

三、“效能招”,为党建注入动力。强化效能,不断激活党建肌体。去年来,在社区广大党员干部中开展“谋进谋变谋发展、创业创新创一流”(“三谋三创”)、“提速、正风、治奢”以及“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等主题实践活动,大力整治庸、懒、散现象,及时督促纠正行政不当、不良行为,缓解社会矛盾。一是深入一线,服务群众。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广泛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区党员服务中心(站、点)组建55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采取定点服务、巡回服务、上门服务、结对帮扶等形式,广泛开展义诊、家务、理发、陪护等各项志愿服务。各级党员服务中心(站、点)专门设立了党员聊天室,分层开展党员谈心谈话活动,坚持定期走访与平时走访相结合,帮助党员解决实际困难。2011年,全区共组织慰问困难党员群众1184人次,发放慰问金35万余元,结成党组织帮扶对子117个,党员结对342个,解决群众实际困难2685件,累计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501件。二是携手共建,共促发展。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原则,挖掘社区资源,整合社区力量,建立健全了以社区支部为核心,社区居委会、驻区单位、民间组织、群团组织共同参与的“五位一体、共建共促”的工作新机制,努力形成“驻区单位联建、配套组织联动、挂点单位联帮”的“三联”工作体制,积极构建“为民、安民、便民、乐民”的“四民”服务网络。依托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和社区共建理事会,整合社区服务群众的党内资源、社会资源、教育资源、文化资源和其它资源,共同参与社区建设、环境整治等工作,实现了区域内资源共享。三是擦亮窗口,提高效率。群众满意与否是检验社区各项工作成效的标准。我区以“全员责任化、岗位指标化、任务具体化”为原则,结合每一名社区工作人员的特点和特长,合理分配服务岗位,明确落实岗位职责,实行“定人、定岗、定责”,为居民创造一个高效、便捷的办事窗口。根据居民双休日在家休息的特点,每个双休日都安排社区工作人员值班,方便居民双休日来社区办理相关事情。另外,社区还制定了首问负责制,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突破口,狠抓社区效能建设工作,化管理为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中,把群众的每一件事做细、做实、做精。

第三篇:探索楼院党建新模式彰显社区党建新活力定稿

探索楼院党建新模式

彰显社区党建新活力

近年来,123市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区,积极探索创新社区党建工作,在全市开展了“楼院党建”工程,把松散的、动态的楼道居民凝聚成一个整体,有力推进了社会人的组织化,走出了一条党员带动、联系、服务居民的新途径,有效发挥了城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1、健全组织,夯实基础,提升社区党建工作水平。针对社区基层党员管理难、组织活动难、作用发挥难的“三难”问题,我们以社区楼院、楼道党员家庭为单位,建立了“社区设党委—楼院设支部—楼道设小组—党员设中心户”的四级联动网络体系。一是找准支点,建立特色楼院楼道党组织。为不断扩大城市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加强对社区党员的教育管理,我们以党员中心户为核心,在具备条件的楼道成立了党小组。在条件成熟后,将一个小区或楼院中的若干楼道党小组组建成特色楼院党支部,把党的“触角”伸向了楼院、楼道和家庭,把党的活动拓展到党员居住点和社区活动的脉络上。通过党员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即方便了党员面对面直接联系群众,又为群众有困难找党员提供了便利,为党员服务群众建立了一个永久性平台。目前,全市8个社区党委、总支共建立楼院、楼道党支部87个、党小组236个。二是抓住重点,明确楼院楼道党组织职责作用。为规范楼院楼道党组织工作职责,社区党委统

1一印制了《楼院党支部工作职责》,明确了楼院党支部在所属社区党委的支持领导下,负责楼院内党员和在职党员的管理,定期不定期组织党员开展活动。定期召开楼院会议和楼道居民会议,共同解决楼院和楼道建设中的有关问题,楼道党小组按照社区党组织和楼院党支部的部署和安排,组织楼道内党员开展了客厅里的组织生活、亭子里的党员议事,邻里互帮互助等活动。并定期向楼院党支部汇报楼道党员的思想动态和平时表现。据统计,仅2010年楼院、楼道党组织帮助群众协调解决的各类问题2800多件。三是放大视点,营造楼院楼道党建浓厚氛围。为把“楼院党建”打造成一项深受群众欢迎的民心工程,扩大楼院楼道党组织的影响力,社区党委通过召开楼院楼道建设推进会议,对楼院建设表现突出的党员进行表彰。并采取发放宣传单、建立宣传板报等形式,使楼院党建工作目的和意义深入人心。虹桥社区党委编发了“楼院楼道党建”常识的小册子,发到辖区的每户家庭,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123家园党支部成立了星光艺术团,根据“楼院楼道党建”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编排文艺节目,积极宣传邻里之间和谐相处、敬老爱老故事,增强了宣传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创新载体、强化服务,丰富楼院楼道党建工作内涵。我们把提升为居民群众服务水平作为楼院党建的重点,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楼院楼道创建活动。使社区党建扎根在楼院楼道,促进了社区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一是亮身份,争当群众贴心人。针对楼院离退休党员多,下岗失业党员多,党员作用不够

突出的实际,开展了“亮身份、树形象”、“双找”等特色党建活动。将党小组职责、党员情况及联系方式等制成“楼院党小组告知牌”和为城区1581户党员家庭张贴了 “党员人家”标牌,悬挂在显著位置,方便群众知晓,接受群众监督。通过社区党员和党组织主动亮身份,促进了“有困难找党员”、“党员就在身边”、“结对弱势群体、结对困难居民”等主题活动的蓬勃开展,使一些多年不愿意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重新回到了组织的怀抱,为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发挥作用搭建了平台。二是认岗位,当好群众排头兵。市委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市在职党员“双重管理、双向服务”活动的实施方案》,号召社区党员认领志愿岗位,服务居民群众。楼院楼道党组织组织在职党员和居民成立不同类型的志愿服务队,开展民情收集、文明督导、捡脏护绿、维护治安、照顾孤老户和残疾人、扶贫助困送温暖活动。目前,全市共成立党员和群众便民服务小分队、治安巡逻队、文艺小分队等志愿者队伍139支,设立公益岗位165个,参与服务的党员志愿者2301名,组织开展各类公益性服务活动90多次。三是践承诺,成为群众主心骨。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楼院楼道党组织采取年初公开承诺、季度党员自评、支部点评、年终群众评议的方式,广泛开展了党员公开承诺、践诺写实,激发了党员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的内在潜力,提高党员宗旨意识和思想意识,使党员由“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截止目前,社区党组织共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120余次,各党小组累计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589个,办实事好事146件。

3、完善制度、强化管理,构建楼院楼道党建工作协调运行机制。为使楼院楼道党建工作保持有效运转和长久活力,我们着力在健全完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一是建立健全整体联动帮建机制。制定下发了《123市构建和谐楼院党员结对共建工作实施方案》,围绕“沟通、互助、温馨、和谐”主题,党员家庭和普通居民家庭结对子,搭起一座密切联系居民群众的“连心桥”,营造起了“有话向党说、有事找党帮”的良好氛围。近三年来,共结成党员帮扶对子235个,党组织帮扶对子25个,累计向楼院投入帮扶资金140万元。二是建立社情民意收集反馈机制。建立楼院社情民意台账,实行楼院党小组民情信息月例会制度,定期、及时对居民反映的社情民意进行汇总分类,综合分析,研究解决方法,并通过公示栏将落实情况公示,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建立社情民意反馈制度以来,共收集居民对楼道建设的意见和建议1000多条,帮助居民解决各类问题600多件。三是建立楼道梯级管理星级评定机制。制定了《关于在社区中实行星级评定梯级管理的实施方案》,由市委组织部、城区工委和所在社区党委组成考评组,采取日常考评、定期考评相结合的方式,对楼道党建、环境卫生、治安稳定、志愿服务等方面进行检查评比、量化打分、确定等级、分级管理,并将评比结果及时在公示栏内公布,今年,共评出五星级党小组70个,四星级党小组82个,有效激发了楼道党小组比、学、赶、超的热情。

第四篇:中共十七大报告的新表述(推荐)

中共十七大报告的新表述

[作者:钟君

来源: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

点击数:2052

更新时间:2007-11-6

十七大报告这些天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热点,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报告中出现了诸多新名词和新表述。

1.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命题。党的十四大开始使用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法。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间的“的”字去掉,表明我党在理论上不再把“中国特色”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基本特征,而是作为本质属性。党的十六大,第一次使用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法,去掉“有”字,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步形成。十七大报告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新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且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走5条中国特色具体道路,即“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经过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已经形成并且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框架越来越清晰,具体路径越来越明确。

2.进一步肯定改革开放——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十七大报告对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历史功绩进行了崭新的总结和评价。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报告关于改革开放的新评价有力回应了理论界关于改革开放的争论,为迎接改革开放30周年的到来做出了理论铺垫。

3.丰富统筹兼顾内容——中央和地方、三对利益、国内国际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党的文件的形式,首次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十七大报告在5个统筹的基础上,对统筹兼顾的内容进行了丰富和发展。指出“ 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4.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目标

1979年邓小平第一次提出“小康”以及在20世纪末我国达到“小康社会”的构想;党的十五大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任务;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七大报告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又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为推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做出了精炼的概括。

5.由“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十七大报告以党的报告的形式,正式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消除GDP崇拜,改变过去某些方面“有增长无发展”的情况,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6.治理腐败经验的新概括——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十七大报告提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党的十五大以前在反腐方面强调“标本兼治、侧重遏制”;十五大开始加大治本力度,强调“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十六大以来,形成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阳光”是治理腐败最好的武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对预防和惩治腐败基本经验的最新概括和形象总结。

7.首次出现“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和“软实力”

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出现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提法,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新举措的应用,势必扭转思想政治工作的灌输方式,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在十七大报告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表述形式也是首次出现,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政府已确立从国家层面推动发展文化软实力的重大战略。

8.民生愿景新描绘——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在历次党代会报告中,十七大报告首次用单独的部分对社会民生建设进行了系统论述。“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些词以前都没有出现过,实际上是对解决教育、就业、医疗、保障、住房等民生问题愿景的精炼概括和形象描绘。

9.有关分配制度的新提法——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

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此前我国收入分配的主要原则是: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十七大报告则明确提出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注重公平。关于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理论界向来有不同的表述,在党的报告中也有不同的表述。十四大报告提出“兼顾效率公平”;1993年,中央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文件中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十五大、十六大坚持了这个说法;2004 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在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十七大报告关于效率和公平的新论述,有利于消除片面追求效率,忽视公平的认识和现象,从而进一步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第五篇:十七大报告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十七大报告共分十二个部分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成就;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五、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六、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八、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九、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十、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十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十二、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十七大报告新提法

1.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家认为,这是十七大最大亮点,是这份报告中最重要的新名词,说明指导中国发展的理论有了新变化;

2.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变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条伟大道路和五条具体道路,长远和现实目标结合得更加紧密;

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4.翻两番:由“总量”以“人均”,一词之变,对经济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人均得到实惠将会更多; 5.“生态文明”首次写入党代会政治报告,这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新表述;

6.“统筹兼顾”多种重大关系,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摆上重要位置;

7.把“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扩展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 8.“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更为深刻。

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1.首次明确指出和深刻阐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是报告的灵魂和标志,也是报告最大的新意和亮点。2.首次完整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首次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表述改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确立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完整概括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首次把“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写入党代会报告中。

4.鲜明地、有针对性地评论改革开放的历史作用和重大意义,全面概括和论述改革开放的目的。

5.明确提出“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强调要“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6.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由“总量”改为“人均”,且增加“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等前提条件。“生态文明”概念首次写入党的文件中。

7.描绘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的美好前景。8.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的目标和要求。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改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9.在党代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重要论断。首次明确提出“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建议,把这作为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一项重要举措之一。

10.明确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明确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十七大关键词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4.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 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5.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6.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7.和谐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8.和平协议: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什么问题都可以谈。我们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9.改善民生: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 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10.公民意识: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11.人均GDP翻两番: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12.初次分配也要体现公平: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13.财产性收入: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14.全面小康: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15.生态文明: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16.反腐倡廉: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依法严惩,决不姑息!

17.共建共享: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 民共享。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18.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过去五年的成就

一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 二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 三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的五年; 四是党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更加紧密的五年。其明显的标志是: 1.经济实实力大幅提升; 2.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 3.人民生活改善;

4.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 5.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

6.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7.港澳工作和对台工作进一步加强; 8.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

9.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十条经验总结

1.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 2.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

3.把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 4.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5.把推动经济学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 6.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 7.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 8.把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 9.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

10.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四点要求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4.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条新要求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八项任务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 6.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7.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8.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六项任务

1.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2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3.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5.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6.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四个方面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3.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4.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六个途径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三个必须

1.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

2.必须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 任务的能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3.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是统一的整体,必须全面加强、协调推进。

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七点共识

1.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日益丰富; 2..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是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面临的重大课题;

3.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4.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5.十三亿大陆同胞和两千三百万台湾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

6.当前,“台独”分裂势力加紧进行分裂活动,严重危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7.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

加强党的建设新工程(一条主线、六项工作、四个一定)

一条主线: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 六项工作: 1.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

2.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 3.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 4.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

5.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

6.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四个一定:

1.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

2.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努力;

3.一定要刻苦学习、埋头苦干,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

4.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自觉维护全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促进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的大团结,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新的更大胜利提供强大力量。

下载十七大报告中的新名词彰显执政党的新活力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七大报告中的新名词彰显执政党的新活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新表述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的新表述、新观点(摘编) 一、“两个没有变”——观察国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十七大报告在分析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发展成就时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

    学习十七大报告精神:十七大报告新提法5篇

    ●十七大报告新提法十七大的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

    学习十七大报告精神:十七大报告新提法(精选5篇)

    ●十七大报告新提法十七大的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

    十七大报告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释义

    十七大报告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释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报告〕“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十五个新观点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十五个新观点 党的十七大是一次高举旗帜、解放思想的大会。十七大报告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从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

    解读十七大报告——九个新提法、四个新名词

    解读十七大报告——九个新提法、四个新名词 胡锦涛同志十七大上的报告,在与会代表和各界干部群众中产生了热烈反响。在讨论报告的过程中,代表和专家们发现了许多新提法、新表......

    _十七大报告与党的建设的新探索5

    十七大报告与党的建设的新探索——以十六大报告与十七大报告比较为视角魏法谱 关兴(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政治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9)摘要: 十七大报告在党的建设方面提出......

    权威解读十七大报告的15个新观点

    党的十七大是一次高举旗帜、解放思想的大会。十七大报告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从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路、新命题,激发了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