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00测评网高考政治复习十七大报告的新思想新观点解读及高考考点连接
十七大报告的新思想、新观点解读及高考考点连接 十七大报告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从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是引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而团结奋斗的行动纲领。当前,全国人民正在广泛地开展学习十七大报告、贯彻十七大精神的活动,特别是十七大报告中的新提法激发了社会各界的兴奋点。在2008年的高考卷中,这些新思想、新观点必将受到命题者的关注。因此,笔者在综合分析媒体报道的基础上,从十七报告中选择了海内外公众普遍关注的15个新提法,结合媒体和教材的有关理论予以解读。新观点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报告摘录】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解读】十七大报告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之变包含着深刻的内涵,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进入到了一个新阶段。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的理念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由“富强民主文明”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考点链接】①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②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③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共建共享和谐社会。④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⑤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又要搞好局部,努力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⑥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不断地提出新要求,不断实现新目标。⑦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正确处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要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新观点二:初次分配也要体现公平
【报告摘录】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解读】 十七大报告提出初次分配也要兼顾效率和公平,这意味着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面将加强对居民收入分配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广大低收入者的收入增加将会提速;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将使那些只能凭劳动赚取收入的中低收入者,更多地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从而激发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表明各级财政部门在加大财政投入向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倾斜过程中,将更多关注困难群体。【考点链接】①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这是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是由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②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的客观要求。③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需要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④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竞争性、法制性等特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法律制度,依法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特别要保护劳动者通过竞争实现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⑤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要充分发挥财政与税收在居民收入分配中的调节作用,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确保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⑥坚持从实际出发,面对当前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在初次收入分配中也要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⑦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在初次收入分配中也要体现公平,有利于缓解当前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⑧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的原则。⑨初次分配也要体现公平,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群众观点,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⑩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是我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表现,要求各级职能部门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认识履行经济建设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新观点三:财产性收入
【报告摘录】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解读】 财产性收入一般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它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意味着老百姓的收入不光来自工资,国家还将创造条件增加百姓的多元化收入。有利于增加百姓财富,能使大多数人成为中等收入者。
【考点链接】①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财产性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中的资本要素分配,这一分配方式有利于百姓的收入多元化,增加百姓财富,使更多的百姓能够真正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②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有利于激励人们更有效地使用生产要素,提高资本等生产要素的利用效率。③存款储蓄、购买股票、债券和商业保险,是居民家庭投资的主要方式,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有利于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进一步繁荣资本市场,实现资本的优化配置。④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一是要让城乡居民“有财可理”,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劳动者的充分就业,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保持物价的相对稳定,使城乡居民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有一部分收入转化为财产;二是完善投资环境,更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三是要加强投资者教育,让城乡居民“学会理财”,实现财产性收益的最大化。⑤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拥有财产性收入,需要投资者学习相关的投资知识和投资技巧,根据个人和家庭的收入水平制定投资计划,把握投资机会,实现财产的保值增值。⑥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全面的观点,居民投资既要看到投资可能带来的收益,对投资的风险也要有清醒的认识,做一个理智的投资人。新观点四: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
【报告摘录】 居民消费稳步提高,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的增长格局。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解读】 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将改变中国经济增长的总需求结构,将潜在的消费需求转变成现实的有效需求。为此,需要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改善居民的收入预期,从而提高居民的消费倾向。
【考点链接】①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②出口是对外贸易的基础,出口贸易的较快增长,才能增加外汇收入,保护多进口。③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既要发挥投资、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又要发挥国内消费性需求的作用。④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性需求,有利于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发展进出口贸易,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新观点五:人均GDP翻两番
【报告摘录】 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解读】 从GDP总量翻两番变为GDP人均翻两番,一是考虑了人口增长的因素,是一个更高标准的小康。二是增加了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要求,要求经济发展摒弃片面追求数量和规模的方式,是一个实现难度更大的小康。【考点链接】①提高效益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效益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才能增强综合国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要依靠科技进步,二要提高管理水平。②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降低消耗、保护环境,需要国家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③坚持从实际出发,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立足于我国的国情。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从GDP总量翻两番变为GDP人均翻两番,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④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础和精髓,是我党思想路线的核心、灵魂和优良传统,从GDP总量翻两番变为GDP人均翻两番,是我党坚持实事求是路线的具体体现。新观点六:建设生态文明
【报告摘录】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解读】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建设生态文明至少包含以下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生态环境和资源节约;二是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政府要考虑的事情,企业要考虑,个人也要考虑,全社会都要考虑。【考点链接】①建设生态文明既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也离不开国家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施宏观调控。②建设生态文明需要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③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建设生态文明有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④坚持从实际出发,中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解决我国当前环境生态问题的重要措施;正确意识对事物具有促进作用,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有利于保证节能减排落到实处。⑤要坚持发展的观点,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建设生态文明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要求,有利于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⑥建设生态文明是正确的价值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⑦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从“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到“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再到“建设生态文明”,“四个文明”一起抓是认识不断向前推移的体现。⑧建设生态文明,体现了我国对生态建设高度重视和对全球生态问题高度负责的精神,是履行经济建设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表现。新观点七:“四化”扩展为“五化” 【报告摘录】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解读】十七大报告把过去经常提的“四化”(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扩展为“五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世界发展和时代特征的清醒认识。
【考点链接】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人类共同享用世界先进科学知识和优秀文化提供了可能,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②坚持从实际出发,信息技术在当今时代发挥着重要作用,党和国家加强信息化建设,正是对时代特征的清醒认识。③坚持联系的观点,“五化”中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利于国家的发展,信息化建设能够有力地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④坚持发展的观点,人们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要不断地深化、不断地扩展、不断地向前推移,从“四化”发展成“五化”,体现了认识不断向前推移。⑤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实现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国家的科技水平,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⑥国家组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强信息化建设,是行使组织经济建设职能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的体现。新观点八: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报告摘录】 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解读】 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体现了城乡居民权利平等的要求,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在人大代表人数比例上将会持平,农民的政治地位将逐步提高,将拥有更多的发言权。“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提高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水平,有利于保证人民群众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考点链接】①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为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权力提供了制度保障,有力地保证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改革完善人大代表的选举办法,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能够更好地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③农村村民委员会、城镇居民委员会是村(居)民自治组织,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它们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形式,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途径。新观点九:大部门体制 【报告摘录】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要抓紧制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解读】 大部门体制是把政府相同或者比较相近的职能加以整合,归入一个部门为主管理,其他部门协调配合。大部门体制可以化解政府中存在的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的矛盾以及权限冲突,有助于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简化公务手续和环节,提高政策执行效能。【考点链接】①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实行大部门体制,提高政府的执行力,是加强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有利于确立科学的政策和策略,全面提高经济社会的管理水平,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②坚持从实际出发,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实行大部门体制,才能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③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从整体着眼,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实行大部门体制,要从国家发展和建设的需要出发,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④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实行大部门体制,提高政府的执行力,才能履行国家的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⑤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实行大部门体制,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对人民负责和依法治国的原则。新观点十:公民意识 【报告摘录】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解读】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主体是全体国民。切实推进我国的公民教育,以奠定必要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人文基础,是实现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目标的前提。“公民意识”一词首次出现在党代会的报告中,无疑是扩大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支撑。【考点链接】①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正确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②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有利于人民群众自觉履行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③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强化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有利于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参与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来。新观点十一:人文关怀
【报告摘录】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的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解读】“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字眼透露了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变化:以前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育人,现在提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现了执政党对人的关怀、社会对人的关爱,严肃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始更加注重关心人内心的感受,贴近人的心灵。
【考点链接】①价值观具有普遍的显著的导向作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②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被人民群众所接受,真正发挥其作用。③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现了对人民群众的尊重与爱护。④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新观点十二:党代表任期制 【报告摘录】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
【解读】党内民主的不断进步,展示了我们党的强大活力,也为开展党内监督、防治腐败提供了保障。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有利于党代表在平时发挥监督、咨询等方面的作用;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
【考点链接】①党代表任期制、党代会常任制是我党积极推进组织建设的具体表现。②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实行党代表任期制、党代会常任制,有利于更好地保证党员的民主权利。③选择一些县(市、区)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推行这一制度,体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④坚持发展的观点,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党的组织制度也需要不断发展,党代表任期制、党代会常任制,是我党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作出的有益探索。
新观点十三:党外干部
【报告摘录】 加强同民主党派合作共事,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解读】非中共人士担任领导职务,体现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为非中共人士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开辟了更宽广的渠道。
【考点链接】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友党,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将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党外人士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新观点十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报告摘录】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解读】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弘扬自己的民族文化。既要保持民族性,又要体现时代性,是我们建设和谐文化的支点。
【考点链接】①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需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②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做到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与加强宏观调控相结合。③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民族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④联系具有普遍性,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华文化与外国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弘扬民族文化,要吸收各国优秀文化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⑤要坚持全面与发展的观点,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⑥民族文化是民族共同心理素质的主要表现之一,共同心理素质有极大的稳定性,是区别民族的最显著特点,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利于增强民族的凝聚力。新观点十五:改善民生
【报告摘录】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解读】 十七大报告把民生问题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体现的正是我们党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这表明党和政府将加大力度、加快速度解决人民的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化解社会矛盾。这一目标的实现,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全社会的公平与公正,从而使我国各民族、各阶层的人们更加和谐,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愈走愈宽广。【考点链接】
①强调民生问题的重要性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生产目的。②加强社会建设、解决民生问题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要充分利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的作用,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解决人民的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化解社会矛盾。③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根本措施,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④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以民为本的理念对促进社会和谐有重大意义。⑤坚持从实际出发,解决人民的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必须从我国的经济水平和人民的需要出发。⑥搞好局部能够使整体的功能得到最大发挥,社会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保障公民的劳动、受教育、养老等基本权利,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⑦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强调民生问题的重要性是坚持群众路线的要求。⑧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体现了人民在国家中的主人翁地位。⑨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是国家行使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表现,是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要求。⑩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是党的性质、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本卷由《100测评网》整理上传,专注于中小学生学业检测、练习与提升.
第二篇:十八大报告的新思想、新观点解读及高考考点连接
十八大报告的新思想、新观点解读及高考考点连接
在中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胡锦涛同志所作的十八大报告,浓缩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最近十年来党领导中国发展建设的经验与启示,勾画出中国未来发展的蓝图。报告中的新表述、新思想、新论断,引发了与会代表和各界干部群众的广泛关注。在2013年的高考卷中,这些新思想、新观点必将受到命题者的关注。因此,针对十八报告中的新提法,结合政治生活的有关理论予以解读。
新观点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新的阐述 【报告摘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首次写入党的报告。
【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包括三个重点: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就是要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考点链接】①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共建共享和谐社会。②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新观点二:改善民生 【报告摘录】“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解读】 十八大报告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强调“更公平”,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是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
【考点链接】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体现了人民在国家中的主人翁地位。②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是国家行使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表现,是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要求。③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是党的性质、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新观点三:对党的建设主线作了新概括
【报告摘录】首次提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中国共产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形势的发展、事业的开拓、人民的期待,都要求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十八大报告中首提“纯洁性建设”,反映出新形势下,党对自身机体的健康问题如极少数党员的“信仰危机”等,有非常清醒的体认。表达出要高标准“从严治党”的决心。
【解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四大考验”,面临着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经受考验、化解危险,最根本的是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十八大报告关于党的建设的理论创新,有利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考点链接】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③中国共产党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④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有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依法执政是基本方式。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也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⑦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观点四: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报告摘录】①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②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④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⑥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解读】十八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表明科学发展观成为 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报告还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立场、基本要求、根本方法等作了深刻阐述。
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有利于全党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对于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到党的建设各方面意义重大而深远。
【考点链接】①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把依靠人民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②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③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④ “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第三篇:十七大报告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十七大报告共分十二个部分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成就;
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五、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六、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八、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九、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十、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十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
十二、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十七大报告新提法
1.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家认为,这是十七大最大亮点,是这份报告中最重要的新名词,说明指导中国发展的理论有了新变化;
2.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变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条伟大道路和五条具体道路,长远和现实目标结合得更加紧密;
3.“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 4.翻两番:由“总量”以“人均”,一词之变,对经济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人均得到实惠将会更多; 5.“生态文明”首次写入党代会政治报告,这是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的新表述;
6.“统筹兼顾”多种重大关系,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摆上重要位置;
7.把“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扩展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 8.“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内涵更为深刻。
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1.首次明确指出和深刻阐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这是报告的灵魂和标志,也是报告最大的新意和亮点。2.首次完整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首次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概念;首次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表述改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确立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完整概括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首次把“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写入党代会报告中。
4.鲜明地、有针对性地评论改革开放的历史作用和重大意义,全面概括和论述改革开放的目的。
5.明确提出“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强调要“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6.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由“总量”改为“人均”,且增加“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等前提条件。“生态文明”概念首次写入党的文件中。
7.描绘了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的美好前景。8.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的目标和要求。在党代会报告中首次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提法改变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9.在党代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的重要论断。首次明确提出“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建议,把这作为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一项重要举措之一。
10.明确把“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明确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十七大关键词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4.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 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5.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6.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7.和谐社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8.和平协议: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台湾任何政党,只要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我们都愿意同他们交流对话、协商谈判,什么问题都可以谈。我们郑重呼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9.改善民生: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 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10.公民意识: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
11.人均GDP翻两番: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12.初次分配也要体现公平: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13.财产性收入: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14.全面小康: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15.生态文明: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16.反腐倡廉: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
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对任何腐败分子,都必须依法严惩,决不姑息!
17.共建共享: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 民共享。
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18.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过去五年的成就
一是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 二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和人民得到更多实惠的五年; 三是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的五年; 四是党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更加紧密的五年。其明显的标志是: 1.经济实实力大幅提升; 2.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 3.人民生活改善;
4.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步; 5.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
6.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7.港澳工作和对台工作进一步加强; 8.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
9.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十条经验总结
1.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 2.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
3.把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 4.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5.把推动经济学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 6.把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 7.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 8.把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 9.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
10.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四点要求
1.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4.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条新要求
1.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3.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4.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5.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八项任务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 6.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7.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8.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六项任务
1.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2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3.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5.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6.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四个方面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2.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3.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4.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六个途径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三个必须
1.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
2.必须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加快中国特色军事,做好军事斗争准备,提高军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 任务的能力,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为维护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3.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是统一的整体,必须全面加强、协调推进。
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七点共识
1.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日益丰富; 2..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是党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面临的重大课题;
3.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4.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5.十三亿大陆同胞和两千三百万台湾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
6.当前,“台独”分裂势力加紧进行分裂活动,严重危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7.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
加强党的建设新工程(一条主线、六项工作、四个一定)
一条主线:必须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 六项工作: 1.深入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
2.继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力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 3.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着力增强党的团结统一; 4.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
5.全面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
6.切实改进党的作风,着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四个一定:
1.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
2.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牢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努力;
3.一定要刻苦学习、埋头苦干,不断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
4.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自觉维护全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促进中国人民同世界人民的大团结,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新的更大胜利提供强大力量。
第四篇:十七大报告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释义
十七大报告新思想新观点新举措释义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报告〕“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背景〕党的十二大最早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十七大报告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解读〕十七大报告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涵深刻,意义重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角度来认识,它表明我们在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拓展和延伸这条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找到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探索到这条道路,中国共产党人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也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正确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使这条道路越走越宽广。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角度来认识,它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要随着实践的深入不断拓展。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统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相应地“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拓展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些拓展,集中体现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角度来认识,它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已经形成和确立,但是我国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还存在着不相适应的地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通过改革,革除那些“不相适应”的地方,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角度来认识,它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在延伸、事业在拓展、实践在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必然是发展的理论体系。只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焕发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创造力。
总之,强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明我们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了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前景的新征程。
中央党校科社部教授 牛先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报告〕“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背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近30年来形成的理论成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的结晶。
(解读〕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概念,为我们党今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开创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的政治理论勇气和智慧,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基
础。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七大报告对这一理论体系的概括和阐发,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更加科学、更加完备、更加深刻,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理论的价值和生命力维系于实践的需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所以是科学的,之所以能够成为指引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旗帜,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这就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必须永葆其实践品格和创造性活力。
南京政治学院理论教育一系教授 阎增武
翻两番:从“总量”到“人均”
〔报告〕“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背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1.09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是2002年的近1.5倍,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人均GDP翻两番的目标,是基于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确定的。
〔解读〕国内生产总值从“总量”到“人均”翻两番的目标,是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新要求。其“新”表现为:一是这个目标强调了“人均”GDP翻两番,就是到2020年人均GDP达到3500美元左右,显然是比十六大报告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更高标准的小康指标。同时,我国人口较多,而且人口不断增长,经济总量增长可以表明我国国力的增强,而不能准确地反映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人均GDP就更能反映居民在经济发展中分享成果以及居民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提高的状况,从而纠正了以往片面强调经济总量增长的观念和做法。因此,强调“人均”理念,也是以人为本、重视民生的体现。
二是强调在提高发展质量的基础上实现“人均”翻两番。这就要求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显然,达到这个新要求的难度更大了。在提高发展质量的基础上实现人均GDP翻两番,不仅将会为今后5年人民生活带来更为显著、更为全面的变化,而且将会改变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成本和代价过大的状况。
小康目标从“总量”到“人均”翻两番,是经过科学测算提出来的,因而是一个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
中央党校科社部教授 贾建芳
“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的升华
〔报告〕“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背景〕十七大报告将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
〔解读〕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生态文明,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
生态文明是现代社会文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而言,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从历史发展来看,生态文明也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迄今为止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阶段。它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强调在产业发展、经济增长、改变消费模式的进程中,尽最大可能积极主动地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理性反思的产物。工业文明为人类创造了非常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但它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消费,也使全球出现了极其严重的环境污染、人口爆炸、物种灭绝、资源短缺等生态灾难。在过去20多年中,我国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果,但生态负担却日益沉重,生态破坏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形成了现实威胁。如果不尽最大可能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很可能造成“资源难以支撑,环境难以容纳,社会难以承受,发展难以持续”的严重后果。生态文明不仅是个经济问题,也是个生活问题,政治问题。有了金山银山,却丢了绿水青山,老百姓的生活必然是不幸福的。
“生态文明”写入十七大报告,既是我国多年来在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成果的总结,也是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所取得的最重要认识成果的继承和发展。这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实际上是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
西安政治学院基础系副教授 李丽侠
“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报告〕“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
〔背景〕当前居民储蓄在15万亿元左右,而随着股市等金融市场的繁荣,百姓投资理财热情高涨。
〔解读〕所谓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这些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本身增值所获得的收益等。“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即国家要采取各种措施,让老百姓运用手中的财富获得更多的收入。这一新词汇昭示了我党“藏富于民”的治国理念,彰显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近年来国家财政收入增长很快,而个人工资占GDP的比例,1989年是16%,2003年则下降到12%。从绝对量上看,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占70%左右,而财产性收入很少。这一比例不仅不能与发达国家相比,即使与发展中国家比也是比较低的。让群众手里的财富和国家的财富一同增长,民间才有创富的动力,国家才会不断进步,社会才会日益和谐。扩大财产性收入,有利于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使老百姓的财富保值增值,提升小康生活的质量。
随着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近两年来,我国群众财产性收入不断增加,虽然基数很小,但是增长速度很快。2005年增幅为19.7%,2006年为26.5%,2007年由于股市和金融市场活跃,群众财产性收入将进一步提高。今后,要使我国群众的财产性收入长期稳定增长,还需要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积极创造条件,鼓励群众用财产致富,拓宽群众的创富渠道;建立良好的法治环境,通过制度保证财产性收入不断增加,保障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以解除积极创造财富的后顾之忧。
信息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系教授 濮小金
从“经济增长方式”到“经济发展方式”
〔报告〕“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背景〕过去我们一直倡导“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主要是着重于总量,而十七大报告中新的表述,更注重经济与其他事业的协调性,是一个突出“又好又快”发展的“好”的概念。
〔解读〕这一新提法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法,强调的是在合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的发展,它摒弃了“经济增长方式”中片面通过追求数量上扩张来实现更多产出的内容,涵盖了其通过经济效益上的提高来进行数量扩张,而且还包含了更加注重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并进,经济成果的合理分配,以及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这一新的提法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发展状况有了很大改观。但是,单纯的高经济增长率毕竟不能包治百病,在高增长的背后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当前,我国资源和环境已经难以支撑“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不协调”的粗放型增长,一些大型城市更是面临着土地、空间、能源、水资源、环境严重透支、难以为继的境况;一些地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不协调,集中反映在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就业、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等方面。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变粗放型为集约型,是从20年前的十三大开始提出的,并在随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被强调,但收效却低于预期。这其中既有受经济起点低、底子薄等客观因素制约的无奈,也有受官员政绩观、地方财政收入等因素制约而片面追求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如果思想观念上不转变,上述问题难以尽快消除。此次十七大报告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非“经济增长方式”,正是为了促使人们从思想观念上更新和转变认识,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陆军航空兵学院政治教研室讲师 王淑平、张军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报告〕“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背景〕“民主”一词在十七大报告中出现了60多次。
〔解读〕社会主义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是同人民当家做主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谈到无产阶级的解放时说,“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社会主义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事业,而人民的利益只有靠人民当家做主才能够真正得到维护。民主的“主”如果少了一点,就会变成“王”。这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同其它的主义、其它的社会理想相区别的一个关键点。一百多年来,民主伴随着社会主义的成长而成长。中国的改革开放,拉开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崭新历程,也翻开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新的篇章。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意味着社会主义旺盛的生命力,必须通过人民民主的健康和蓬勃发展体现出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是我们的民主政治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基本经验和保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成为民主政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推进的科学指针。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试行党代表大会常任制,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实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十七大报告中出现的这些新表述,将成为未来5年乃至今后一个时
期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关键词。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生命”,意味着我们党对民主与社会主义有机联系的认识已经提高到生命相依的高度。这既是对人民民主价值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也是对社会主义价值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民主价值的提升,显示的是人民主体地位的突出和强化,它与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的事业在本质上相通,民主愈发展,社会主义就愈是具有生命力,而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的水平也就愈能够得到提升,这就是规律所在。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教授 孙力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报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背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曾将综合国力分为硬实力与软实力两种形态。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解读〕报告这一新提法,表明我们党和国家已经把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战略着眼点,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支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而繁荣兴盛中华文化,必然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根本途径。
为此,就要树立“文化软实力是重要国力”的观念,把文化产业列入国家战略,大力推动和扶植文化产业。要详细制定文化发展战略目标、战略措施和文化发展政策,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推动其发展成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做到“国家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实的文化根基。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要充分发掘中华传统文化的优势,全面认识祖国的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时代特征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行为相联系,自觉实现民族文化现代化的转换。要大力推进民族文化创新工作,加大制度创新力度,加快构建文化传播体系,使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通过各种媒体传递到世界各地。
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研究员 于淼
第五篇:100测评网高考政治复习专题三
欢迎登录《100测评网》进行学习检测,有效提高学习成绩.专题三
提高资源效率,改善生态环境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既是缓解能源资源供求矛盾的重大举措,也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高考考查预测】
1、考查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考查政府、企业和公民个人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应当怎样做等;
3、结合有关事例考查政府在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作用和职能;
4、要把资源环境问题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来看,正确认识它与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
一、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背景材料】
1、含义: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就是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必要性: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生态先天脆弱的发展中大国。能源、矿产、水、土地等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保障。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解决经济增长与资源间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我们的必然选择,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举措。
3、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技术进步,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节约意识,尽快建立健全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体制和机制,逐步形成资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国民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重点抓好五个环节:第一、在资源开采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第二、在资源消耗环节,要大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三、在废弃物产生环节,要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第四、在再生资源产生环节,要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废旧资源;第五、在社会消费环节,要大力提倡绿色消费。
【考点对接】
(一)经济常识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仍存在资源消耗高、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走集约发展之路。
2、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发展循环经济,开展节约资源活动,是为了缓解资源短缺和环境破坏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社会主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
3、提高经济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是采用先进技术,转变增长方式,改善经营管理,进行制度创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努力节约资源,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是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要求。
(二)哲学常识
1、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把握基本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弱。这种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路子。
2、联系、发展、实践的观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建设、人民生活等方面是相互联系的,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也是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大事。事物又是变化发展到。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这是我们处理经济建设与资源等问题提出的新举措、新手段,是人民在实践基础上对认识的深化和发展。
3、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因果联系的本质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节约资源,重点抓好五个环节,说明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能提高经济活动的自觉性。
(三)政治常识
1、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能够控制和降低对国外资源的依赖程度,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能够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2、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增长方式,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要,代表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政府应积极履行经济职能,引导企业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节约资源;国家具有文化职能,必须深入开展宣传活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公民的节约意识。
【典型题例】
中国经济调整发展、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资源供给不足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制约因素。回答1—3题
1、面对上述情况,我们应该
A、放慢经济发展速度,停建资源消耗项目
B、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逐步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D、努力扩大能源和资源进口,依靠国外市场化解资源短缺矛盾
2、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不足,而且利用效率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60%。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的根本方法是
A、发挥市场着用B、增强节约意识
C、强化宏观调控C、依靠科技进步
3、美国的《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依据减量化原则规定,对废弃物处理的优先顺序是:避免产生—循环利用—最终处置。这一顺序依据的主要哲理是
A、世界物质性原理B、意识能动性原理
C、发展的曲折性原理D、因果联系原理4、2006年10月8日到11日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届全会指出,以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问题为重点,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节约能源资源,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能力,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
(1)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有何重大经济意义?
(2)党提出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体现了哪些政治学道理?
(3)我们应从哪些方面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背景材料】
1、含义: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倡导环境文明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发展模式。
2、必要性:人类文明的发展和延续,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会破坏人们的生存条件,甚至会导致人类文明的消亡。“十五”期间,我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取得积极进展。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加强环境保护,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需要;是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需要;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中华民族的生存和长远发展的需要。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1)要继续把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作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
(2)把强化政府责任作为实现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目标的关键环节。
(3)把完善市场调节机制作为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基本手段。
(4)把加强依法治理作为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重要保证。
(5)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大力倡导健康、节约、环保的消费模式和良好社会
风气,使全社会都积极投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考点对接】
(一)经济常识
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对有限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既要讲经济效益,也要讲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既要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要综合运用经济(价格、税收、信贷、贸易)、法律、行政、科技和教育等多种手段,采取综合措施,形成长效机制来加强环保工作。
(一)哲学常识
1、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在工业化进程中发现环境问题加以重视环境治理,到现在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以及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和向前推移。
3、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保护环境的主要目标,以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引导、鼓励更多的公众参与环保,形成以保护环境为荣、以破坏环境为耻的社会氛围。都体现了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4、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和人类的根本利益的价值观才是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从自然规律出发,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5、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统一起来。人具有主观能动性,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谋福利,但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在“十一五规划”提出了环境保护的主要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6、任何一个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必须坚持全面观点,反对片面性。正确分析我们当前面临的环境保护问题,既要看到已取得的成绩,又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严重问题,坚持了全面的观点。
7、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从而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充分体现出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观点。
(二)政治常识
1、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在实现和维护好人民当前利益的同时,着眼于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是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体现。
2、国家履行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对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资源的生态保护。
3、坚持依法治国原则。健全完善各项环境法律法规,彻底解决“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问题,使环境保护执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维护环境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严肃性。
【典型题例】
随着经济的发展,某市污染源点多面广,排污总量大。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该市政府理出了发展思路:在抓好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建设。突出抓好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整治和固体废弃物处理。对市区等环境敏感区的14家水泥企业各选一条生产线进行综合治理,达到“无尘无烟”的效果,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市区粉尘排放量减少近60%。回答1—3题。
1、这一事实说明,该市政府
A、积极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B、调控地方经济,抑制经济过热C、搞好公共服务,促进经济持续发展D、控制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
2、这一事实表明,在环境污染治理的工作中,要着重处理好
A、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B、中央利益与地方利益的关系C、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D、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
3、该市在治理环境污染中的做法,从哲学上看
①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②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③抓住了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了主要矛盾④把握了事物的本质和主流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今年1月下旬,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召开,国务院总理要求,要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促进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3月下旬,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规划要求到2010年,流域内大中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得到治理和保护,完成重点城市污水处理和重点工业污染源的治理任务,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大中城市污染严重水域水质有所改善,流域水环境监管及水污染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
(1)运用国家社会管理职能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国家为什么要高度重视公共安全问题。
(2)运用经济常识说明我国企业怎样才能在保证安全生产、实现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卷由《100测评网》整理上传,专注于中小学生学业检测、练习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