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中苏关系破裂原因的几种观点
关于中苏关系破裂原因的几种观点
有关中苏关系破裂的原因,长期以来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各执其说、莫衷一是。本文主要对截至目前为止国内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的观点做一介绍。
(一)苏联的“大国主义、大党主义”说
刘克明指出,中苏关系恶化最主要的原因是苏共的“大国主义、大党主义”。就是在两国友好时期,苏共的“大国主义、大党主义”也时有表现。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的“大国主义、大党主义”,以我为主、发号施令那一套,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来。李捷认为,由于革命的经历、所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问题不同,中国领导人对苏联领导人缺少足够的沟通和理解。但是,苏联领导人特别是赫鲁晓夫,对中国采取的大国主义作风以及在战略分歧发生后采取的高压政策,在中苏同盟关系破裂中起了最为关键的作用。朱瑞真指出,俄罗斯的大国沙文主义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并未彻底清理,十月革命后苏联又长期处于世界革命中心的特殊地位,这使苏联领导人养成了指手画脚、发号施令的习惯,在斯大林时期,中国领导人对苏联一些有损中国主权的做法,不得不咬紧牙关吞下去,但到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领导人再也不能容忍别人干涉中国内政。1958年的共同舰队事件和1959年关于台湾问题的争论就是突出的例子。孙泽学、唐年新同样认为,苏联的大国主义和以“老子党”自居,使中国被迫为平等而斗争,决定了中苏同盟脆弱的命运。苏联的“大国主义、大党主义”与中国追求平等的冲突是同盟破裂的根本原因。王珍愚强调,以赫鲁晓夫为首的苏联领导人大力推行大国沙文主义,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违反了基本国际关系准则,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也是导致中苏关系破裂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意识形态分歧”说
刘克明指出,意识形态争论是导致中苏关系恶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中苏之间的意识形态争论,一度非常激烈。由于中苏两个大党都是执政党,都有国家力量做后盾,事实上谁也打不倒谁,最后只能走向分裂。孙其明认为,中苏两国两党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分歧显然是导致双方关系恶化十分重要的原因,即使不是最重要的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但也有研究者对意识态分歧是导致中苏关系分裂的重要原因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骆晓会认为,中苏意识形态的分歧,最早是从1956年苏共二十大开始的。但事实上中苏之间友谊与合作在苏共二十大以后直到1958年和1959年仍在继续发展和加深。这证明意识形态分歧开始并不从根本上影响中苏关系的发展。朱瑞真认为,从表面上看,尽管中苏关系的恶化是由意识形态争论开始的,但意识形态分歧并不是导致中苏分裂的根本原因。
(三)“国家利益冲突”说
孙其明认为,从1958年春夏开始,中苏之间在国家利益方面的矛盾和争执越来越多,而且逐渐演变为严重的冲突。这种冲突不仅促使意识形态分歧扩大和升级,而且与意识形态分歧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互为因果,造成了双方的严重对立,致使冲突不仅不可能得到解决,甚至连缓和一下也难以实现,从而最终导致中苏关系的破裂。孙泽学、唐年新以中苏两国在对外政策上的严重分歧以及苏联对华采取高压政策等事实为依据,强调当中苏两国战略思想及国家利益一致时,双方就能保持同盟间的友好关系,反之,两国在处理重大国际和区域问题上,各行其是取代了往日的协调一致,相互指责代替了协商对话,同盟者从貌合神离走向分道扬镳。同时,苏联从自身利益出发,把美苏合作主宰世界作为最大的追求,为此不惜损害同盟者的利益,致使美苏关系成为影响中苏同盟的晴雨表。他们认为,中苏两国战略思想及国家利益的对立是中苏同盟破裂的直接原因。曲星认为,50年代中期美苏关系有所缓和以后,苏联面临的战略任务与中国面临的战略任务发生差异,原来被共同利益掩盖的双边关系和民族利益中的矛盾开始显露出来。两个执政党之间关系的恶化,不可避免地对国家关系产生了消极的甚至是破坏性影响。中苏从同盟演变为潜在的敌人,正是这种利益冲突与理论分歧恶性互动的结果。
骆晓会对国家利益是中苏关系恶化的首要因素提出三点质疑:其一,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对中国国家利益的损害与斯大林在世时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可关系恶化却偏偏发生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其二,假若当时中苏两国领导人都以国家利益为重的话,那么双方对当时许多理论问题的分歧和局部国家利益的争执,是应该有所克制的,以保证国家利益或以牺牲小一点或局部的国家利益去换取更多更大或更完整的国家利益。其三,在相当长的时期中,中国在处理对外关系所奉行的方针和原则,往往未将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是国际主义高于民族主义,意识形态重于国家利益。
(四)“领袖因素”说
国内对此最早提出相关看法的是李丹慧和朱瑞真。李丹慧认为,1954~1960年中苏关系由亲密向分裂的发展与变化,主要与毛泽东和赫鲁晓夫以及中苏两党从本国立场和利益出发,对各自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估计以及对对方探索方式相联系。当双方的探索和为此而制定的政策趋同,双方的基本利益一致,双方之间还以信任为主时,中苏关系就表现的亲密无间,或可以在求同存异中发展;而当双方的探索及政策发生背离时,双方基本利益背离,相互猜疑、戒备胜过信任时,中苏关系也即转为冷淡,乃至趋向分裂。朱瑞真认为,当时,中苏两国都是权力高度集中的国家,最高领导人都是对外政策的决策者。赫鲁晓夫本人对中国认识的发展与变化,事实上决定了苏联对中国政策;同样,毛泽东对苏联认识的发展与变化,事实上也决定了中国对苏联的政策。因此,这两位领导人对对方的认识,甚至感情用事,或一时冲动,都能左右中苏关系发展的方向。
牛军认为,自1957-1959间,在毛泽东的心目中,中苏关系经常涉及的三类问题,即中国的安全利益、毛泽东当时全力以赴推动的“大跃进”运动以及他本人的威望和领导地位。实际上毛泽东在此期间感到自己的威望与威望相联系的领导地位受到严重的挑战和威胁。这种危机感与中苏在对外政策、安全战略等方面的一些分歧结合在一起,终于使毛泽东与苏联决裂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骆晓会强调,导致中苏关系恶化的关键因素是两国领袖个人之间的各种矛盾、差异与利害冲突。而这种矛盾、差异和冲突,表现最突出的是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各自国内斗争的利益需要,完全是相互背离的。而且,这种背离促使他们既不顾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大局,也不去考虑什么国家利益,从而造成两个社会主义大国关系破裂并导致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蒲国良认为,毛泽东与赫鲁晓夫是中苏大论战对立双方的主角,中苏大论战带有他们明显的个性化印记。探讨中苏大论战的发生与发展不能不涉及两个人的性格冲突。王鑫强调,毛泽东和赫鲁晓夫之间不同的经历和性格造成了两人间沟通交流的困难,使两人都无法正确理解对方发出的信息,同时也激发了两人性格间的冲突,而这种最高领导人之间的矛盾又在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影响和决定了两国关系的走向。
五、“范式”说及其他
近年来,随着中苏关系史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从中苏同盟的内在逻辑、中苏双方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分歧以及苏联模式等角度对中关系破裂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沈志华指出,从逻辑上讲,分歧并不一定会导致同盟分裂。但问题的实质在于当时社会主义阵营同盟关系中某些固有的结构性弊病,或者说是这种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政治范式先天存在不足:一是国际主义理念与民族主义追求的矛盾,以意识形态的同一性替代或掩盖国家利益的差异;二是同盟内部领导与被领导的组织原则与各国享有平等权利的准则之间的矛盾,把党际关系等同或混淆于国家关系。在中苏关系的变化过程中,除了存在上述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普遍性矛盾外,还有其特殊性,即隐含着争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领导权以及为此而产生的证明其意识形态正统地位的斗争。林蕴晖认为,中苏关系的恶化,其重要因素之一是中苏双方对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不同认识。在这一过程中,中方始终站在维护苏联模式的立场上。中国共产党人真正认识到要从苏联模式解放出来,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事,而这正是总结1956年后二十年坚持维护苏联模式的深刻教训的结果。张宏毅认为,导致中苏关系恶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对“苏联模式”的怀疑和批评。
有必要说明的是,除上述五种比较典型的观点外,还有学者还认为,中苏关系发展的事实表明,正是中国发展原子弹、导弹以及核潜艇等先进武器等问题以及在这些问题上同苏联关系的演进,成为导致中苏关系紧张直至破裂的重要起因之一。
第二篇:读中苏关系史纲有感
读《中苏关系史纲》有感
11级管院工管类3班 苏昊 11313215
众所皆知,《中苏关系史纲》是国内学术界第一部完整反映中苏关系之复杂曲折全过程的权威力作。国内数位著名学者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内,经过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向读者们澄清和揭示了由于种种原因被扭曲和被遮蔽的历史片段,目的在于“还民众真相”。
读《中苏关系史纲》,我主要产生了三点感想,只是怕自己没有经过太多的历史学习,能力有限,所以见解未免浅薄了一些。
一、国家利益与国家关系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句老掉牙的话似乎放在哪里都非常合适。但是不可否认,它还真的非常的有道理。所以,1917至1991年的中苏关系历程也可以从这个角度解释。
中苏关系是在是太错综复杂,咱们不如用恋爱关系来形容双方。热恋时双方亲密无间,好起来比谁都好,但是有分歧有不和时彼此冷脸,关系坏起来比谁都坏。恋爱中双方难分对错,分手后双方形同陌路、尴尬陌生。
为何短短七十年,中苏关系会如此难以梳理?在我看来,还是要根据双方的利益来分析。
俄国十月革命后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国家,在资本主义国家体系打开了一个缺口。这种情况,自然会遭到西方国家一系列的攻击和封锁。为了使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巩固、使自己的国家得以生存,苏俄必须找到自己的同盟军,一同抵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这个角度出发,便很容易理解苏俄为何要协助中共发展党员、扩大规模了。
后来,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不再百分百听从共产国际、苏俄的指挥,决心以自身决策为主后,就触犯了苏联的利益,这样,才会导致双方出现间隙,关系逐渐疏远,甚至后来由于意见不统一而关系交恶。
再看建国后的中国和美国的关系,也是一样的道理。建国初期,美国对中国大陆同样进行军事威胁、外交孤立的敌对政策,但是七十年代尼克松访华后一切都变了个样。中美两国亲亲热热地建交,建立贸易往来。说到底,还是国家根本利益起主导作用。因为,在七十年代,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弱势,而且,美国的越南战争中的损失比较大,由此国内的气氛并不是那么乐观。同时,中国此时遭受到北方苏联列兵的威胁,南方也遭受到东南亚国家的威胁,由此,中国需要超级大国的友谊。由此看来,怎样的行为有利于本国根本利益,有利于本国未来的发展,那个国家便会采取那样的姿态、采取那样的行动。
二、其他因素与国家关系
在阅读过程中,我脑海里总是 浮现一句诗“剪不断,理还乱”,从而发泄自己常常看了后面而忘了前面的苦楚„„我一直认为,中苏关系的理解,抓住国家利益这个关键点还是不够的,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例如党与党的关系,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领导人之间的交往,都是中苏关系的影响因素。依据《中苏关系史纲》,党与党的关系和领导人之间的关系侵犯了国家关系,这一点,我深感认同。
例如在民国时期,中共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过分侧重于党争,而忽略了国争。最令人痛心的例子,便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在中国军阀混战如此激烈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的争权夺利,未免显得鼠目寸光、荒唐了一些。但是,又有谁思考了苏俄在其中的作用?在给予国民党军事协助,例如武器、军事专家莅临指导,一系列帮助的同时,苏俄虽然不敢直接给予共产党武器,但是仍然不吝啬金钱,多次直接给予天文数字的钱财,并暗中教导共产党如何吞并国民党的力量。在旁观者看来,这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一犀利的损招。这样的目的,这样的出发点,或者说,这样的想法,自然是纸包不住火,给共产党和国民党间的合作埋下了一个炸弹,不知何时会爆发。所以,以前学习历史时,后来发生的“四一二”“七一五”事件,我并不意外。因为苏俄的不恰当指导而导致的隐患,总是很显露出来的。
上面的例子,便是中国共产党在苏俄的指导下,忽视国家最大化利益的证明。后果就不详细说了,即使教科书上写着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南昌起义,开辟了一个武装革命夺取政权的道路。但是,这个道路的代价,真的太大了。
论其根本,我认为是在当时的时代条件下,领导人过分注重意识形态的分歧,并强加到国家关系层面。例如若不是苏俄那么强调或民党是资本主义争当、共产党是社会主义政党,是真正代表人们的队伍,也许国共合作的道路还可以走得更远。这是一种错位,是作茧自缚,最终必然导致灾难。当然,这种错位,我们无力过多指责。毕竟当时国际风云变幻,革命、起义层出不穷,有时候走错了一步便是毁灭,各个政党都是你死我活地方式在争夺自己的利益。没有人敢预料何时才迎来真正和平,没有人敢预测未来的世界格局。在这张形势下,依赖意识形态,也是自身的一种安全感吧,这也真的无可厚非。
在《中苏关系史纲》中,有一句话一针见血。“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内在结构的弊病之一是国际主义理念与民族主义追求的矛盾,以意识形态的同一性替代或掩盖国家利益和差异性”。
最终,意识形态同一性掩盖下的国家利益和差异也会显露。
三、共产党的意气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从中共一大的十几个人,小小嘉兴一条船便是隆重的会议场所,发展到解放战争三大战役时的恢弘气势,用所向披靡来形容也不为过,这样真的是非常争气。我想,即使如今我并不是预备党员,只要说起这段历史,想起“风流人物”,亦会觉得非常骄傲、非常自豪。
但是,看到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与苏联决裂、后来的文化大革命,我们却笑不出了。细想,“赶美超英”“肥猪杀一口,足够吃半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以及无数惊天大卫星,这些忽视客观规律的口号,其实是理想主义和过激主义 的混合体。
又想起《论语》里面的句子,“治国如烹小鲜”。本意是指治理国家应该像烹制一道菜肴一样务必精致细心,而不是毛毛躁躁、一蹴而就。但是,在中国的五六十年代,我们着实体会到了一种浮躁、汲急于求成的社会氛围。
在我眼里,这与领导人、国民的“争意气”的心态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新中国的成立,其实也比较顺利,起码和法国大革命相比,简直顺利得不得了。也许这就让领导人产生了“不过如此”的错误念头,及狂妄心理。“治大国不过尔尔”。这样,日后发生的“左”倾错误,为何领导层反映如此缓慢微小,仅仅是因为四人帮么?也有了解释。因为我们争的是“意气”,我们就在乎面子上好看,我们在乎扬名吐气。所以我们才会在乎“国际共运领导权”,才会砸锅炼钢、盲目追求数字的好看。
众所周知,做人的确要争气,但不要争意气。争一时意气,图一时威风,很有可能会错失更多机会。
半个月过去,每天阅读数页,厚厚的《中苏关系史纲》也变得越来越薄。写完自身感想再回顾整本书,对数位学者的敬佩更深。学者将自身心血写就书内的一字一句,无条件供人们学习、感悟。而我们,普通的读者,所能做的大致只有细致阅读、写下一言片语的自我见解,将这段历史记入脑海,铭记历史、以史为鉴。
第三篇:读《中苏关系史纲》有感
读《中苏关系史纲》有感
一、内容简介
《中苏关系史纲》是杨奎松先生、沈志华先生、李丹慧女士及栾景河先生等中苏关系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的一大力作。他们在掌握大量丰富的中国与前苏联历史档案的基础上,对中苏关系进行了全面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特别是对中苏关系的许多重大事件做出了新的诠释。这几位学者利用大量史料、包括大量解密资料展示、探讨1917-1991年中苏关系的曲折历史,详尽而深刻地论述了苏联与中国革命、中苏同盟建立、中苏分裂与对抗、中苏关系正常化等重大事件,是国内第一部完整反映中苏关系历史的力著。这本书按照历史年代顺序来写,其中,杨奎松先生撰写了该书的第一卷《难以确定的对手》(1917-1949),这一部分主要描写共和国成立前苏联对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帮助;沈志华先生撰写了该书的第二卷《同志加兄弟》(1949-1959),这一部分主要描写中苏关系真正的甜蜜期,苏联向中国提供军事、政治、经济援助,中国则是苏联的铁兄弟,在政治上支持苏联;李丹慧女士撰写了该书了第三卷《从分裂到对抗》(1960-1978),这一部分主要阐述中苏关系逐渐恶化,直至完全撕破脸皮;栾景河先生撰写了该书的第四卷《走向正常化之路》(1979-1991),这一部分主要描写中苏双方意识到关系破裂的诸多不利之处,慢慢走向正常邦交。短短的80余年,中苏关系由结盟到分期分裂,再到后来的抗衡和如今的和平相处,历史告诉我们,尊重他国历史,和平共处是两国正常交往的前提和基础。
在《中苏关系史纲》一书中,几位学者多方面搜集史料,用大量数据佐证史实,客观公正地评书中苏关系的曲折发展,以时间为发展线索,分时期描述中苏关系,每段时期又包含几个小的时段,多方位体现史实。这种叙述方式在史实描写中很常见,但难得的是正常把握尺度,客观对待历史,作为一名学习历史的学生,这些都是我在平时的读书、思考、写作中需要注意的。
二、读书感想
研究两国的外交关系是一件很复杂的工程,中苏关系在80年间曲折发展,其中的是是非非,难求一是。在读书过程中,我挑自己比较感兴趣的几个方面进
行精读,在此基础上思考。朝鲜战争期间的中苏双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离不开苏联这位老大哥的帮助。建国后,两国签订了友好同盟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基本上保护了中国的主权和经济利益。但是,斯大林和毛泽东两位都是倔强、有思想的伟人,在大事方面往往坚持己见,容易产生冲突,毕竟两位伟人都是国家的最高代表,在处理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国家利益。正如作者所言,“斯大林希望与新中国结盟的方式和表现形式不致破坏雅尔塔体系及损害苏联在中国东北的既得利益,而毛泽东考虑的则是如何建立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形象,如何在条约中保证中国的主权和经济利益”。(99页)毛泽东虽然对这一条约有所不满,但没有明确表示出来,只是,中苏关系处在不安之中。这时候,震惊世界的朝鲜战争爆发了,朝鲜战争的爆发,是苏美冷战的结果。战争初期,苏联一方面支持朝鲜,一方面却又畏惧美国,甚为矛盾,而朝鲜的邻国——中国也在对局势热切讨论。最后,在多方支持下,中国决定出兵朝鲜。这一事件使得斯大林对毛泽东改观,他愿意支持毛泽东,毛泽东也对此表示欣慰。毛泽东曾说,苏联开始真正信任他是在朝鲜战争的时候。朝鲜战争中,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说,中国志愿军真的是用他们的热血帮助了友好邻国,战争历时三年,美、苏、中、朝都付出了代价,这代价是十分惨痛的,最后,几方进行了停战协商。在朝鲜战争中,虽然斯大林有过犹豫,但是他为朝鲜提供的帮助是停战协定签订的关键因素。在苏、中、朝的共同努力下,朝鲜也赢得了一个发展社会主义的环境。朝鲜战争使得笼罩中苏关系的不安消除,双方成为真正的同盟加兄弟。作者这样写道:“中苏同盟保证了战争的不败结局,而战争则巩固了中苏同盟的政治和经济基础”。(113页)但是在该书中,作者对中、苏、朝三方所付出的具体代价没有笔墨描述,只是重点阐述中国毅然决然出兵朝鲜,斯大林甚为惊喜,并提供援助。战争到底有多惨痛,在本书中找不多多少痕迹。苏共二十大期间的中苏双方
赫鲁晓夫上台后,苏联政治上最大的事件就是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在以前的历史学习中,我形成了一个错误的认识:苏共二十大的召开,赫鲁晓夫对斯大林全盘否定,批判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全面否定斯大林,而毛泽东对此表示批判。在阅读此书后,才发现苏共二十大并不是初高中历史课本多讲的那样:
“报告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种种表现及其严重后果进行了批判。在讲话中,他谴责了斯大林依靠酷刑迫使清白无辜的人民招供,并将他们大量地处死;谴责了斯大林在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策略。中共中央派代表团参加了苏共“二十大”。中国方面认为,苏共“二十大”在破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并揭露其错误的严重性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又认为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的观点是不对的。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造成了苏联国内和东欧国家局势的动荡。”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我学习到苏共二十大的召开是历史发生的必然,如作者写道:“苏共二十大确实从国际、国内和党内三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非斯大林化的方针,从而构成了国际共运史上的所谓非斯大林现象,这并不是赫鲁晓夫个人心血来潮,突发奇想的结果,而是从斯大林逝世后就在莫斯科新领导层内逐步达成的共识”。(147页)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是全盘否认吗?恐怕不是。赫鲁晓夫《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并没有全盘否定斯大林, 在报告开头, 赫鲁晓夫就表明, 这篇报告的任务不是要对斯大林的生平和活动做出全面评价。有关“斯大林在准备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国内战争、争取在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斗争中所起的作用, 已是尽人皆知,人人都很清楚”。报告的核心是揭露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以及斯大林所犯的错误。从历史必然性来看,苏共二十大和赫鲁晓夫的报告是时代的产物, 是苏联历史合乎逻辑发展的结果, 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人民生活的需要。关于这次大会,毛泽东的反映并不是批判赫鲁晓夫,而是喜忧参半,喜的是大会“揭了盖子”,它表明“苏联﹑苏共﹑斯大林并不是一切正确的,这就破除了迷信”;忧的是秘密报告“捅了漏子”,因为它“无论在内容上或方法上,都有严重错误”。对于苏共二十大的历史地位我们也要正确地看待。虽然,苏共二十大捅了“篓子”,并直接引发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强烈地震,重创了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斗争,但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整个历史长河来看,秘密报告打破了斯大林社会主义模式的迷信和桎梏,直接推动了当时社会主义体系内的各国按照自身风俗、传统和具体国情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与模式,并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改革开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因而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影响。
苏共二十大是一件复杂的事,作为一名学习历史的人。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历史就是历史,它已经发生了,就不可能再次重演,我们要做的就是客观、公正地看待历史,以史为鉴,展望未来。
《中苏关系史纲》向读者们澄清和揭示了由于种种原因被扭曲和被遮蔽的历史片段,还原了真实的中苏关系。中苏关系错综复杂,双方就像青涩的恋人,热恋时亲密无间,好起来比谁都好,但是有分歧有不和时彼此冷脸,关系坏起来比谁都坏。恋爱中双方难分对错,分手后双方形同陌路、尴尬陌生。中苏关系的潮起潮落,我们常常从国家利益、历史问题、领导阶层等方面考虑。怎样的行为有利于本国根本利益,有利于本国未来的发展,那个国家便会采取哪样的姿态、采取哪样的行动。这也是本书阐述的一个道理。
由于知识水平有限,在读书时所获得的感想会有不当之处,还望老师批评指正。
第四篇:中苏关系史纲 读书报告
中苏关系史纲
读书报告
中国和苏联,亚洲版图上最大的两个国家。几十年间,中苏关系始终牵动着国际社会的神经,直至今日,中俄关系仍然是世界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
1917-1991年间,两国的历史可谓风起云涌、波澜壮阔。而错综复杂、变化多端的中苏关系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不到百年的时间,从早期支持中国革命到70年代双方几近动用核武器,两国关系多次大起大落,其复杂性导致我们无法为苏联对中国的影响进行概括。但是,我们可以从中苏交往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有价值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引起的反思对中国今后的外交策略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将思想的碰撞视为中苏之间最早的交流。1917年,十月革命爆发,此时,中国虽已推翻帝制、建立民国,但仍深陷军阀混战的泥淖无法自拔。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的年轻的知识分子之间引起争议。部分国人渴望“救国新路”以结束分裂的局面,强大国力。但也有人评价布尔什维克的行为是“得寸进尺”。社会主义的思潮在此时是很不清晰的,因此国人十分关注苏联的发展。新生的苏联此时也充满着革命的热情,迫切的想输出革命。中苏的早期交流应运而生。
孙中山一度“以俄为师”,并接受了苏联很大的援助。在援助的背后我认为中苏出发点是有所差异的。中华民国方面:当时的首要任务是建立独立的民主主义共和国,且孙向日、美求援无果,因此可以将“以俄为师”视作一种建设国家的无奈之举。苏联方面:对中国输出革命,试图将中国拉进社会主义阵营。当然,对于苏联的革命热情
要予以正面的肯定。在“五四”期间,苏联“愿将沙俄政府略夺的一切归还给中国人民”、“放弃一切特权”,民众也因而心存感激。
国民党的军备建设也离不开苏联。蒋介石正是受到苏联的启发,才致力于组建国民党自己的军队;闻名全国的黄埔军官学校也是在苏联军事顾问参与设立的;“台儿庄大捷”等著名战役也少不了苏联军事专家的指导。
在这一时期,苏联对中国的帮助绝不仅仅是“人道主义热情”,不要忘记苏联是想将中国拉入社会主义阵营,这是中国解放前的主旋律。
1924年,民国政府联俄联共,对国民党有利有弊。共产党加入国民党,苏联的援助大半落入国民党手中。同时,共产党积极地鼓励罢工等运动,这是部分国民党员不可容忍的。因此党内摩擦不断,很大一部分来自受共产国际控制的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心目中,苏联的形象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一个无私援助友好国家变成了一个威胁民国国家安全的隐患。“五月指示”毫无保留地表达了苏联的态度:通过中国共产党积极加入国民党来改变国民党的构成,同时鼓励组建共产党的军队。这一指示直接导致武汉国民党“分共”,而共产党也自动退出以示抗议。
值得一提的是中苏断交后的“同江战役”引发的思考。战役最终以中方惨败而告终,但中共公开表示支持苏联、推翻现政府。这是他们意识形态的一个基本观念:世界以阶级划分。苏联是社会主义大本营,是唯一的依靠。中共直接受到共产国际的指挥,当时的共产党甚
至可能觉得苏联的意义甚于祖国。只考虑阶级性却不考虑民族性,这样的思考方式我不敢苟同。
陈独秀是这一时期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物。他是最早“觉悟”的人之一,也是中共的元老。在武汉政府“分共”之后苏联批评“右倾投降”。同江战役之后陈独秀批评中共“不能片面宣传拥护苏联”“这样对我们不利”。结果陈独秀被直接开除党籍。陈独秀不是唯一持反对意见的人,中共内部也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可见当时对于苏联忠诚的不可动摇和采取措施的果断。
国家利益永远是影响国家关系的主要因素。表面上的社会性质永远站不住脚,70年代末的联美抗苏就是一例。“无私奉献”的苏联永远不会在外蒙和东北的问题上轻言妥协。东北被日本控制,而苏联始终采取中立态度,外蒙古的实际控制权迟迟不肯交与中国。雅尔塔协定中最无耻的一条:外蒙古独立。苏联需要这样“缓冲国”,需要其被自己直接或间接控制。
“革命不能输入,亦不能输出。”毛主席如是说。整风运动间接导致了共产国际的解散。中国共产党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主性,而斯大林也发现没有听从苏联指挥的党员才是最后的胜利者。建国前夕,中国进入东北“苏撤区”,不断接受援助,为中国的解放奠定了基础。
在本书的第二卷,李凤林先生将50年代中的苏联概括为“同志加兄弟”,的确,从军事援助到经济援助,从资金援助到人才支持,在这段时期苏联向中国提供了巨大的帮助。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所谓物极必反。最终两国关系彻底破裂了,苏联甚至将核武器
转移到蒙古境内,险些将中国变成一片火海。联想到苏联曾在六小时之内占领同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捷克斯洛伐克,中苏同盟的快速崩溃也就可以解释了。
在两国关系破裂之前,双方也都想挽回局面。美国成了维持两国关系的有趣的角色。美苏发生冲突时中国就会立即声援苏联已获得新的信任。这样的工作后来被证明只是徒劳的,中苏关系破裂已成定局。
我想在这里讨论在“蜜月期”所埋藏的导致后期关系彻底破裂的几个重要原因。中国与苏联国力的悬殊是后期分裂的诱因之一。历史总会这样重现:大国各个方面帮助小国,初期当然是皆大欢喜的,但经过一段时间,“帮助”就会变质,成为“干涉”。50年代初期,苏联无论经济势力还是政治影响力都远强于中国,且斯大林凭借成熟的外交手段和党内威望使中国总是处于被动位置。新中国成立后的《中苏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被当作平等条约的典范,但当时苏联为了维护既得利益,条约中有多项不平等的条款。即中苏即使在蜜月期也始终没能够在利益划分的问题上真正在同一高度上对话。当“大国”习惯指手划脚,“小国”的不满迟早会爆发。中苏之间指导思想的差异就是爆发的诱因之一:中方被指“教条主义”,苏联被指“教条主义”,这一矛盾在文革时期被突出强调,掀起一轮又一轮反苏浪潮。
当然,关系破裂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的利益冲突,上述谈及的问题实质上也是利益问题。比如抗美援朝之前,中苏双方都表示了去朝鲜参战的困难,彼时中苏同盟已经结成,但略有间隙。毛主席果断出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向苏联示好以达到中苏的全面合作。而以当时
中国的状态贸然出兵显然是不明智的,此时同盟利益实际上伤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又比如,由于历史因素,中苏边境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妥善解决以至于六十年代冲突不断,甚至上演到珍宝岛事件的程度。中国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一直在思考如何逐渐脱离苏联,走中国特色道路。进一步说,中共希望取代苏联成为共产世界的领袖。这显然惹恼了苏联。
历经波折,今天的中国早已与今天的俄罗斯邦交正常。中俄并没有结盟,但两国关系上升到一个新的、稳定的水平。
在我看来,平稳、健康的外交体现了两个关键词:尊重,共同利益。一切违反这两个关键词的、凭着一时热情的外交关系势必走向衰亡。因此,我极其赞同作者的一个观点:本国利益应该作为外交的首要标准。在相对和平的今天,中国不断向一个拥有稳态的超级大国发展,地位的对等将使中国迎来一个辉煌的外交时代。
后记:三个日夜,读罢全书,只因被本真的历史深深震撼,被作者客观的论述深深折服。写下这篇3000字的读后感,实在难书我心中的波澜,竟生一种浅尝辄止之恨。还望读者谅解文章之陋!
郑世豪
第五篇:砂轮使用破裂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砂轮使用破裂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近年来,经常会看到关于砂轮使用中破裂伤人的新闻。许多企业都会把砂轮破裂的责任推到砂轮生产厂家。其实砂轮产生破裂的原因有质量方面的问题,但是也有存储运输以及砂轮使用方法等方面有关。在这里,我们将为您详细解释砂轮破裂的原因。
砂轮生产质量与检验
1、砂轮生产质量
砂轮生产要保证质量,必须使用优质的原料,结合剂以及先进生产工艺。同时也应该注重生产流程,工人素质等问题。只有多方面的问题都得到了重视,才能生产出优质的砂轮。
2、砂轮质量的检验
砂轮出炉后,应该进行平衡性检测,进行音响检查有无裂纹,回转试验等。以确保砂轮在使用中,符合工件要求。
砂轮的存储及运输
1、砂轮的存储
不应在容易受潮、受冻和受高温的地方存储砂轮,橡胶砂轮要避免与油类接触,树脂砂轮以一年为宜,超过存放年限的砂轮,要经过严格的检验,确认无问题方可使用。
2、砂轮的运输
(1)、砂轮必须完整包装运输和避免碰撞,不得长期裸露受潮,不能与碱类接触;
(2)、砂轮以平放方式堆放整齐,不能长期斜放和受压,防止变形;
(3)、避免直接接触地面,必须用隔潮的木托板托地堆放,离地高度10-15cm为宜,堆放高度不超过1米;
(4)、实行先进先用原则,保证产品的最佳使用期;
(5)、产品超过一年应重新检测回转强度和外观后方可使用。
砂轮的使用
砂轮使用方面,根据不同行业,不同的加工方法,不同的磨床会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在这里我们捡取一些常见的问题进行讲解。
1、由砂轮龟裂产生的破裂
问题一:砂轮孔小或轴大时强硬装入的场合
解决方法:砂轮孔与轴要能圆滑地装入,而不能强硬装入
问题二:一侧使用法兰盘
解决方法:砂轮法兰盘应两侧大小完全相同,均匀紧固
问题三:法兰盘的支撑不均匀(法兰盘弯曲;铅灌孔层凸出;法兰盘的毛刺;砂轮面不平)
解决方法:砂轮法兰盘 左右两侧都要精加工成所规定的正确而且平滑的尺寸,砂轮平面部分要精确地进行加工,同时铅灌孔层不能平面凸出来。
问题四:两法兰盘的尺寸不同时
解决方法:左右两法兰盘必须使用同一尺寸的法兰盘
问题五:在需要垫片时,没有垫片或即使用了垫片直径小后太薄
解决方法:使用强度大,直径大的垫片
问题六:在法兰盘的内侧面上无凹槽或其直径小时
解决方法:法兰盘的内侧面上必须设有规定尺寸的凹槽
问题七:螺帽的紧固力过大
解决方法:法兰盘的紧固螺帽从确实想把砂轮夹紧的想法出发,往往紧固用力过大,但用力过大紧固会使法兰盘歪扭,使砂轮局部的作用力大,所以应适度地紧固
问题八:只考虑磨削功率滥用砂轮
解决方法:因粒度粗或硬度低的砂轮其强度特别小,所以重磨削等以效率为主的磨削时,需要注意
2、砂轮的线速度过大
问题:砂轮轴的转速过高时,使用比以往所用砂轮直径大的砂轮时
解决方法:改变砂轮轴转速,使砂轮线速度在最高使用线速度的范围内或使用直径小的砂轮
3、工件卡在工件支架和砂轮之间
问题一:工件支架调正不良
解决方法:工件支架和砂轮作业面之间的间隔为3mm以内
问题二:把工件强硬装入工件支架和砂轮之间
解决方法:工件由工件支架支撑不能强硬装入砂轮和工件支架之间
问题三:没有设立侧面磨削用工件架而进行侧面磨削时
解决方法:平形砂轮禁止用于侧面磨削,侧面磨削使用碗形砂轮,正确设立工件支架
4、磨床的检查不充分或机床机床不适当
问题一:轴承松动、主轴弯曲、磨床的精度显著降低
解决方法:检查修理磨床,谋求提高其精度
问题二:砂轮轴的轴径过小
解决方法:若有大小与轴相当的砂轮,使用与此相当的砂轮
问题三:粗糙的荒磨削或砂轮使用方法的错误
解决方法:依靠技术熟练者的指导或砂轮使用说明书,进行正确的磨削作业
5、砂轮的不平衡度过大时
问题一:砂轮制造厂的平衡检查不充分
解决方法:在平衡架上,重新校正平衡
问题二:砂轮含一部分水
解决方法:磨削面在停止注水的状态使之空转
三:使用砂轮的侧面时,砂轮的使用面是有规定的,严禁使用允许使用侧面以外的砂轮进行侧面磨削
6、砂轮强度小时
使用砂轮的侧面时,砂轮的使用面是有规定的,严禁使用允许使用侧面以外的砂轮进行侧面磨削
7、主轴直径和砂轮孔径不合适
问题:砂轮孔径比标准尺寸过小,而强硬装到主轴上
解决方法:砂轮孔与主轴之间要有适当的间隙严禁强硬装入,把砂轮孔扩大
8、用不合适的砂轮进行侧面磨削
使用侧面磨削砂轮以外的砂轮时,必须使用用于侧面磨削的砂轮(碗形砂轮等)
9、砂轮质的变化
问题:砂轮当遇到水灾或火灾时,树脂结合剂、橡胶结合剂砂轮等要起质的变化
解决方法:确认砂轮进入的途径,正确保管要考虑砂轮的制造年月日,严格进行使用前的各项检查
10、在半径方向上破裂成三块以上的场合www.xiexiebang.com
问题:砂轮使用线速度过大;缺少砂轮垫片;砂轮孔过小;法兰盘形状不适合和螺钉紧固过紧
解决方法:严守按砂轮种类规定的最高使用线速度,仔细地再检查以砂轮法兰盘为主的安装时的状态,正确使用安装
11、在半径方向上破裂成二块的场合
问题一:使用前砂轮已有裂纹
解决方法:安装前进行严格检查
问题二:过激使用砂轮的侧面
解决方法:严禁使用砂轮的侧面
12、不规则破坏
问题:砂轮的质量不好;砂轮被重物压过;砂轮的无理安装www.xiexiebang.com
解决方法:确实保证产品质量,进入检查详细研究其状况和严禁重物压在砂轮上安装要圆滑顺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