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答案集

时间:2019-05-14 00:38: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幼儿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答案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幼儿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答案集》。

第一篇:论《幼儿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答案集

浅谈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1、答案一

课程改革与知识观有着密切的联系,具有不可分离性。随着课程的发展和改革,其主流思想也是不同的,建构主义知识观是在20世纪90年代课程改革中占主导地位的知识观,它对当前的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课程改革 建构主义知识观 关系 发展趋势

课程改革是指“按照某种观点对课程和教材进行改造,是一种课程变革的形式。包括课程观念的变革和课程开发体制的变革,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行动,以一定的理论基础。”它的具体是指课程的指导思想,课程的诸要素所发生的整体的或是局部的变化,包括课程设计,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并且,课程改革是一个继承发展的过程,不是全盘的否定,创新。

建构主义知识观的内涵:知识是个体主动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有意义的学习就是把新知识和原有知识联系起来,将新知识纳入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主体的主动建构,知识不可能由别人传递给主体,主体也不会对别人传递的知识原封不动的全部照收。主动的关键在于主体会根据自己先前的知识经验来衡量他人所提供的知识并赋予意义。因此传统教学认为的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把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是不可能的,知识的意义必须靠学生根据个人经验主动建构,强调主动性。知识不是说明世界的真理,而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因为个体先前的知识经验是有限的,我们又是根据有限的知识经验来建构知识的意义,因而我们也无法确定我们所建构出来的知识是否是世界的最终写照。知识不是随意的建构,而是需要与他人协商并不断调整修改,同时不可避免地受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知识是个体与他人经由磋商并达成一致的社会建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学习并获得他人(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须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的。因此,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学习的质量是学习者构建意义的能力,而不是重现教师思维过程的能力。因此,学习质量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的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要在学习中发挥主体作用。这样的知识观能够激活学习者的求知的热情以及创新精神,赋予学习者战胜困难的信心。瑞吉欧在吸收皮亚杰的认知建构论、维果茨基社会建构论的基础上,走向了社会文化互动的、后现代的知识建构观,从中我们看到:知识不是教师从外部灌输的,而是儿童自我建构的,是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生成的;知识是通过儿童在方案活动中的小组形式的合作学习,经过认知冲突不断调整自己的观点们最终达共识而逐渐建构的;知识是通过社区中的互动获得的,强调社区文化背景中儿童知识的建构。

关系:课程的变革要基于变革的学术知识的范式、视角和观点。幼儿园课程应该考虑知识的建构性、情境性等特点,鼓励个体化的、富有创造性的学习,而不是把知识及其学习仅仅作为满足预订目标的尝试。幼儿园改革应该强调幼儿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以建构为导向的课程与教学策略关注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思考,并通过对提示和问题的慎重考虑,使学生对新的教材有更深刻的理解。

因此,综上所述,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课程改革是理念的建构,课程改革不仅仅是编制教材。教师应该是课程决策的参与者,是课程实践的研究者。课程培训是课程改革成功的条件,取决与教师培训成效。现在的课程发展方向开始与教师结合。教师不再是被动者,而开始成为参与者。这样加大了教师的活动范围。儿童的本质是积极的,他们本能地喜 欢和需要探索与学习,他们的认知结构、知识、能力与个性 等是在儿童与客观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我们应当实现全面发展与充分发展是每个儿童的权力。儿童的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要尊重他们的每种学习方式,并为他们创造相应的学习条件。幼儿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幼儿的全面发展教育,幼儿教育过程的逻辑顺序是在研究儿童与社会需要的基础上,提出幼儿的发展目标,根据发展目标再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幼儿教育的过程是教师与幼儿的情意活动和认知活动相互作用的过程。幼儿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要让幼儿学知、学做、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学习。教师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充分发展。教育教学渗透到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做到随机教育。幼儿天生好奇、好动、好玩,因此要让幼儿在探索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愉快地接受教育。幼儿园课程应该更多地从幼儿实际出发,吸纳各种课程理论,创造或选择各种课程模式。

2、答案二

在幼儿园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幼儿发展评价起着监控、检测、导向与促进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作为改革的“瓶颈”,幼儿发展评价改革问题逐渐受到重视并成为关注的焦点。理解幼儿发展评价改革,既要具有历史的眼光,又要把握与时代精神相符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分析当前幼儿发展评价改革的基本趋势,有助于我们把握幼儿发展评价改革的脉络和方向,对幼儿发展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都有重大意义。从历史上看,教育评价一直是围绕着“为什么评、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这四个基本问题进行的,综观当前世界各国幼儿发展评价改革的状况,可以发现幼儿发展评价改革呈现出以下趋势。

一、评价目的从侧重鉴定走向侧重发展

评价的目的即为什么要评价、评价的结果用来做什么。在幼儿发展评价活动中,明确评价目的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对评价标准的制订、评价方法的选择以及评价信息的利用等方面都具有规范和指导作用。

一般来说,幼儿发展评价的目的主要有两类:一种以区分评价对象――即幼儿的优良程度为目的,重视对幼儿进行分等鉴定;另一种则是以诊断和改进幼儿教育、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为目的。相关研究指出,传统的幼儿发展评价以前者居多,评价的发展功能未能很好地实现。在实践中,幼儿园往往只在学期末组织统一的测查活动来评价幼儿的发展。测查结果一来作为本学期教育的成果向家长汇报,让家长了解幼儿各方面的表现及发展水平,二来为制定下学期的课程计划服务。从理论上讲,这样的评价本来是一件有价值的工作。但由于操作过程中深受评价的测验模式和课程设计的目标模式的影响,实践操作中的幼儿发展评价偏离了“发展”的轨道:许多幼儿园热衷于根据评价结果给幼儿“排排队”、“贴标签”,区分“好孩子”、“差孩子”,把评价结果作为一种“标签”贴到幼儿包括教师身上,将评价结果作为衡量教育效果和幼儿发展水平的静态标准。而课程计划事实上又是难以改动的,幼儿发展评价事实上成为了教育的终点而非起点。此外,各种各样的儿童发展评价工具被研制、开发出来后,部分幼儿园和教师天天忙于拿着这些“工具”做观察记录。记录资料越积越厚,而真正能发挥作用的却很少。因为教师们多数时候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这些资料,当然就更谈不上运用。加之不少评价工具本身带有比较明显的“测量”特点,与幼儿园教育教学内容往往没有直接的联系,对教师改进教育教学也没有直接的帮助,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为评价而评价的现象比较普遍,评价的发展功能远没有发挥出来。

近年来,“通过评价创设适宜每个幼儿的教育”等观念从理论到实践得到了广大幼教工作者的认同,幼儿发展评价的目的从侧重鉴定逐渐走向侧重发展。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的适宜性、有效性,调整和改进工作,促进每一个幼儿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手段”,“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有学者提出,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发展服务,支持发展,促进发展。一些幼儿园在实际工作中,也在积极探索如何通过评价促进幼儿的发展。例如,为落实评价的发展功能,有的教师在主题探究活动及区域活动中,探索运用形成性评价。在活动区活动开展到一定阶段时,教师着重对幼儿的活动常规和学习专注性进行了形成性评价。通过评价,教师发现约有60%的幼儿活动常规不好,吵闹声很大;约有45%的幼儿无法专注,存在频频换区的现象。经过深入思考,教师发现其原因一方面是区域设置不合理,另一方面是幼儿对活动区材料的各种玩法尚未完全熟悉和掌握。于是,教师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如此循环往复,整个评价工作与幼儿的学习过程伴随始终,与教师指导的调整相统一,教师不断改善实践行动,提高教育活动的质量,从而达到了通过评价促进幼儿发展的目的。

二、评价内容从片面、静态走向全面、动态

在传统的幼儿发展评价中,评价内容大多是片面、静态的。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评价内容以认知为主,难以全面、准确地反映幼儿的发展水平。例如,笔者曾分析过我国北京、上海、广东、江西、福建五个地区的幼儿园等级评估标准。[4]在各地的评估标准中,从表面上看,“幼儿发展”部分是从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地评价幼儿的发展,但考察具体的评价项目,却全然不是这样。例如,在某地评估标准中,以“会几种律动、模仿操或徒手操”等项目评价幼儿的“健康发展”;以“知道家庭住址、电话、幼儿园的名称、地址、班级”等项目评价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以“能正确翻书、看书,初步理解情节简单的图书内容”等项目评价幼儿的“认知和语言能力发展”;以“能认识鼓、铃鼓、响板等乐器,并能分辨几种乐器的声音和自然界的多种声音”等项目评价幼儿的“艺术”,等等。虽然该评估标准是从“健康发展”、“社会性发展”、“认知和语言发展”、“艺术”四个方面来评价“幼儿身心发展状况”的,但从具体的评价项目中不难看出,实质上几乎所有的评价项目指向的都是幼儿的认知结果。二是评价时多关注幼儿已经达到的、静态的发展结果,而对幼儿的成长历程和发展潜能关注较少。例如,相当多的幼儿园习惯于采取学期或学年末测查的方式来评价幼儿的发展,测查内容一般依据幼儿园各课程领域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而定,以幼儿识记和再现的清晰度和准确度为主。评价者往往要求幼儿在特定的时间和场合中,将经历过的教育教学活动或获得的相关知识经验进行回忆和再现。这种以行为目标作为判断依据的传统评价,只重视幼儿外在的行为目标的达成情况,看不到幼儿行为结果后面的动机取向和努力程度。这种重结果而轻过程的评价,忽略了幼儿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情意目标和认知态度的培养,评价仍然只是一种寻求认知结果或知识的活动。

在当前幼儿发展评价改革进程中,各国的幼教工作者大多注意到了评价内容片面、静态的问题。无论在理论探索还是实践操作中,各国幼教工作者都主张幼儿发展评价的内容应当是全面的、动态的。首先,幼儿发展评价要尽量涉及幼儿发展的所有领域,包括社会的、情感的、认知的和运动的,并注重对幼儿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其次,幼儿发展评价由过去只重视幼儿发展的结果转向重视幼儿发展的过程,评价内容由静态走向动态。

例如,我国颁布的《纲要》明确提出,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估,要“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等”。可见,幼儿发展评价的范围不再仅仅局限在幼儿的知识与技能上,而是充分注意到了幼儿发展的各个方面,即应包括知识、技能、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等;评价不仅仅关注幼儿已经学到的东西,更关注幼儿的学习变化与成长历程。《纲要》还指出,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这要求评价者关注幼儿在解决问题时进行的观察、思考、假设、选择、推理等动态过程,关注幼儿概括能力、学习迁移能力的展现,以及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兴趣、注意力和努力程度。在实践工作中,以往教师对于绘画活动的评价,往往只侧重于幼儿绘画技能的掌握与否。现在,部分教师则更加重视挖掘绘画作品本身潜在的涵义,认可、赏识幼儿个性化的绘画表现;更加关注幼儿的所思所想,分析、思考绘画作品反映了幼儿什么样的情绪情感、生活经验、思维方式等等;更加注重幼儿的创造力、观察力、逻辑思维能力、整合能力等方面的表现,并期望能借此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研究幼儿的学习特质,为寻求下一步的教育策略提供依据。又如,目前国内外很多幼儿园都在探索使用的幼儿发展档案袋评价,尤其注重对幼儿发展进行全面的、动态的评价。

三、评价主体从一元、单向走向多元、互动

一般说来,评价都是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利益,对主客体价值关系的一种判断。以往对幼儿发展的评价基本上是由教师进行的,少有幼儿、家长及其他人员参与,因此是一种单向性的一元评价。相关研究指出,一般情况下,幼儿园没有有意识地考虑过让幼儿参与评价自己,因为他们认为“幼儿自我评价的意识要到大班末期才能够形成”。家长则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评价来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和发展情况,并与教师配合教育孩子,参与幼儿发展评价的意识很薄弱。而其他的人员(如社区成员),则连接触幼儿评价工作的机会都没有。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幼教工作者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评价主体一元、单向的弊端。如,单一评价主体的视野有限,容易使评价的结果只代表评价者单方面的见解或立场,从而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同时,由于社会在根本上是价值多元的,单一主体的评价结果很可能难以被具有其他文化背景或价值观念的人接受,被评价者也会对这样的评价采取不合作态度,这样,期望通过评价来改进教育的期望就会落空。因此,一元、单向评价主体的状况在各国都面临着挑战,评价主体的多元、互动已经成为幼儿发展评价改革的重要趋势之一。

在我国,《纲要》明确提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这改变了传统幼儿发展评价中教师对幼儿单向评价的评价体系,使幼儿发展评价呈现出更为广阔和开放的新格局。据此,很多幼儿园展开了相关的探索。一些幼儿园注重发挥幼儿在评价中的主体性地位,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自评和互评,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操作简单、形式有趣的评价方式,激起幼儿参与评价的兴趣,享受参与评价的乐趣,使幼儿在成为被评价者的同时也成为评价者。如让幼儿在“棒棒车”的墙饰上贴贴纸,评价自己一周以来各方面的进步;让幼儿用花和星星的图案评价自己对交通标志的认识等。此外,幼儿还可以通过盖“表情章”,对自己今天的情绪状况进行自评;可以通过在“棒棒车”上相互盖章,评选班上“最佳进步明星”;可以观赏、评价自己或同伴的绘画作品与建构作品;可以在集体或小组讨论中参与互评等。这种自评和互评,有助于幼儿学习客观地认识自我,并吸取他人之长,从而达到通过评价提升自我的根本目的。一些幼儿园在实践工作中,努力提升家长在幼儿发展评价中的地位,灵活利用家长开放日、设计了幼儿评价手册、家园互动联系册、调查表等,请家长参与对幼儿的评价,了解幼儿各方面发展水平。许多国家幼儿园都在探索使用的幼儿发展档案袋评价中,很多幼儿园都能注重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到幼儿发展评价中去。如我国厦门市第四幼儿园在每月的档案袋交流会中设置了“我说”、“小朋友说”、“老师的话”、“爸爸妈妈的话”等四个项目,以进行多角度的评价。在每周的档案袋交流会中,该园让幼儿统计出自己这一周中记录的最喜欢的事、最喜欢的作品,并用印章的方式对自己进行评价;在每月的档案袋交流会中,则评价自己认为进步和退步的地方。该园还尝试让幼儿同伴间互相评价,如在“小朋友说”中,同伴间进行评价,在互相评价中幼儿学会赏识他人,从别人的长处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思考自己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评价主体的互动,是指各方评价主体在评价过程中共同协商、互相影响。在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的同时,许多国家的幼儿发展评价改革也关注评价主体的互动。如我国颁行的《纲要》提出:“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一方面,强调评价过程中评价主体与幼儿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关注幼儿如何能最大程度地接受评价结果,而不再像以前主要只关心评价结果本身的正确性;另一方面,使评价成为教师、管理者、幼儿和家长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如教师和幼儿、教师和家长、教师和管理者就幼儿发展评价进行面谈。在这种评价观念的影响下,各方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是一种“交互主体”的关系,不断进行着信息的直接和间接交流。在交流中,各方主体对评价内容和结果不断进行讨论、调整,评价过程成为一种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过程。例如,在英、美等国家,幼儿和家长可参与评价体系或指标的建立,并可就教师做出的评价结果发表不同的意见、进行申诉等。这样,传统的被评价者成为了评价主体中的一员,评价活动变成了幼儿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同时,在相互沟通与协商中,增进了各评价主体之间的了解和理解,易于形成积极、友好、平等和民主的评价关系。这将有助于教师在评价过程中有效地对幼儿的发展进行监控和指导,帮助幼儿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共同承担促进幼儿不断改进、发展的职责。

评价主体的广泛参与、交互影响,实质上是在尊重了每一个幼儿个体的主体性的前提下寻求共识的达成,这反映着一种深刻的民主意识,极富有时代精神。目前,评价主体多元、互动的观念正在被世界幼教工作者所接受,且在评价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四、评价方式从量化评价走向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

很大程度上,现代教育评价是在科学主义的影响下产生并获得发展的,因此,追求客观化、量化一度成为世界幼儿发展评价的趋势,不少幼教工作者曾把能否进行量化视为衡量幼儿发展评价是否科学公正的一个标志,量化范式下的标准化测验、常模测验也一度成为世界范围内盛行的评价工具和手段。然而,对教育而言,量化的评价是把复杂的教育现象加以简化或只评价简单的教育现象,它不仅无法从本质上保证对客观性的承诺,而且往往丢失了教育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量化评价把复杂的教育过程简化为数量,把丰富的质的现象还原成量的积累。凡是不能被量化的内容,如幼儿的活动兴趣、求知欲,幼儿的任务意识、良好的个性品质等,则有可能被摒弃于幼儿发展评价的范围之外。其结果是,评价更多地局限于一些可量化、可统计的幼儿所掌握的知识量的范畴。随着评价内容的全面、综合,以量化的方式描述、评价幼儿的发展状况表现出僵化、简单和表面化的特点,幼儿生动活泼的个性被抽象成一组组僵硬的数字,幼儿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和进步也被简化为可能的几个数量,幼儿教育的复杂性和幼儿发展状况的丰富性则泯灭于其中。这种量化的评价结果,不利于对幼儿的发展进行真正深入的、内在的分析,无法帮助教师确切地了解幼儿并不断调整和完善教育教学措施和策略,是不可能真正实现评价的发展功能的。

受哲学和社会学发展的影响,质性评价逐渐发展起来。质性评价是指在特定背景下,通过现场观察甚至亲自参与,或者是与有关人员进行深入交谈,以及查阅有关书面材料等方式,对评价对象的属性在概念或程度上作质的规定,然后进行分析评定,以说明评价对象的性质和程度。这种评价模式有三个关键要素:一是“背景”,即幼儿的行为要素要放在特定背景下评价才能得到真正理解;二是“个人感受”,质性评价必须理解评价对象,即幼儿个人丰富多彩的经历、愿望和想法;三是“定性资料”,不去寻找幼儿个人行为之间的定量关系,而是在纯自然的条件下观察、收集评价信息。质性评价除了采用传统的个案研究、参与性观察、书面材料分析方法外,还常用历史学方法、语言学方法、人类学方法、现象学方法等。质性评价以其全面、深入、真实再现幼儿特点和发展趋势等优点受到欢迎,成为近年来幼儿发展评价改革倡导的重要评价方式。在我国,一些幼教工作者将质性评价渗透到各类教育活动中去,并根据不同的教育活动组织形式选择不同的评价方法,如在专门的学习活动中,使用展示表现和情境诊断的评价方式,并对应使用观察记录、谈话、作品分析、案例分析等具体的评价方法。在游戏活动中,使用情境诊断和自我调节的评价方式,采用观察记录、个案分析、档案记录等具体的评价方法。在日常生活活动中,采用展示表现和自我调节的评价方式,以观察记录、谈话、问卷调查、档案记录等方法对幼儿进行评价。

应该指出的是,质性评价的出现,并不是对量化评价的简单否弃。作为一种新的评价范式,质性评价是为了更逼真地反映教育现象,因此,它从本质上并不排斥量化评价,而是把它统整于自身,在适当的评价内容或场景中,依然需要使用量化的方式进行评价。实质上,质性评价和量化评价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同时也存在不足,比如,对于基础性的知识和技能,利用量化方式进行评价就是恰当的,这能够很好地保证评价的覆盖面和深入程度,而用量化评价可能就难以评价幼儿的探究、实践和创新能力。相反,表现性评价在评价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合作精神、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却存在着费时费力、管理难度大、对教师要求高、评价结论的一致性相对较差等困难和不足,如果用它去评价幼儿的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则不但费时费力,而且还不能保证覆盖面。因此,在评价方式上,幼儿发展评价改革的基本走向是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即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各种评价方式的优势和特长,又可以互相弥补各自的缺点和不足,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

综上所述,幼儿发展评价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正继续向着纵深方向发展,围绕着“为什么评、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等问题,其科学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之中。当然,幼儿发展评价毕竟还是一个年轻的研究领域,其理论建构与与技术的成熟都有待于人们进一步研究探索。

第二篇:教育改革和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

二、高等教育

《纲要》中针对高等教育提到了以下几条: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纲要》在整个战略目标、发展任务、体制改革和保障措施等方面都对2020年前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做了新的重要的部署,也提出了很多非常新的政策亮点。扩招是近几年议论比较多的一个话题,对高校扩招以来这样一个形势,我们需要一个客观的估计,正是因为扩招,才使得数以千万计的适龄青年能够由此获得进修深造的机会,从而改变一生,才使我国在参与国际竞争中能够在人才资源方面显现出比较明显的优势。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扩招后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较大,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结构优化及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同时我们的高等教育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方面较为薄弱,可以说我们的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多数都是模式化的普通白领。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是一个很好的措施,高校与科研院所及行业企业的联合不但避免了高校里为学而学,脱离实际的弊端,使学生能在工程实践中学习利用自身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且使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能够利用高校强大的师资科研条件。同时通过这种联合使学生毕业以后进入工作岗位能做到无缝连接,避免了二次培训和学习的消耗。

在高等教育方面还存在着制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分别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模式、考试招生制度、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方面,所以我们的科学发展还是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

可以说,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是现在相对比较落后的,现在社会上针对职业人员的需求是非常大的,但其教育却相对落后,大力发展好职业教育,不但能满足职业人才的需要,还能从高等教育中分流一部分,从而缓解普通高等教育现在所面临的就业难的问题。《纲要》中所提到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从几个方面入手的:第一是谁来办,不但政府要大力办,同时要鼓励社会、行业企业来办。第二是针对谁来办,《纲要》把重点放在农村,针对现在比较突出的“三农”问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很好的解决方法。第三是办学质量问题,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继续教育,《纲要》提出的目标是通过发展继续教育,到2020年,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学习型社会。继续教育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继续教育对现在的下岗人员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再就业的途径。特别是针对服务业的再就业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服务性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大,通过政府的加大投入和继续教育制度的完善能够解决大多数下岗人员的再就业问题。

四、民族教育

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加快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对于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要加强对民族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特殊困难和突出问题。载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

推进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法律法规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不断夯实各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特殊教育

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特殊教育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培养残疾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加强残疾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

各级政府要加快发展特殊教育,把特殊教育事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议事日程。

总的来说,通过对《纲要》的学习,体会到了国家政府对教育的关心和重视。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响应《纲要》中所提到的相关改革,在工作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使我国的教育事业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再创新的辉煌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党的十七大上,国家提出了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全面提高国

家素质,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特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教育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我国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本纲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优先发展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一项重大方针。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到2020年,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国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其中终身教育中特别指出了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应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要有效衔接。

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国家正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科园教育在适应我国国情和时代要求下,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理念也不断得到更新。在科园职业教育8年发展历程中,因时而动,因势而变,不断调整办学思路,逐步形成“先育人后教书”的教育理念。

教育一直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

首先加强师德建设。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应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教育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以中青年教师和创新团队为重点,建设高素质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以个体特点为核心,兴趣为导向,实施导师制教育模式。不完全等同于高等教育中的研究生导师,更多的是以学生兴趣为引导,着重培养符合学生个性特点的,适应未来工作岗位和未来社会环境变化的综合能力,包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加工与处理能力,创新能力,主动思维和探索的再学习能力等。

其次扩大社会合作。开展妥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在与企业合作中,让学生提前了解工作环境和要求,就企业文化、专项技能、行业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等信息通过授课方式传递给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进一步激发教育活力,满足学生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需求。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心得

开学以来,认真地学习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深受鼓舞,感受、感触颇深,《纲要》,内容是: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教育事业,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适应国内外发展的新形势,适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盼,有必要制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纲要应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出发,对未来十二年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全面规划和部署。一要在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等方面,提出符合国家战略和群众需求、反映教育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指导方针。二要贯彻科学发展观,体现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立足国情,改革创新。三要以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为核心,科学确定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目标、总体任务和重大部署,对教育规模、结构、质量以及分阶段和分地区的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四要综合考虑人口变化、学龄人口结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特点,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专题性规划。五要系统研究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教师培养、教育发展保障等重大问题,找准症结,提出思路,使规划纲要具有战略性、前瞻性、针对性、操作性。再一次感到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人民对教育的期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明了

教育发展的方向。结合学校工作,我再谈几点认识:

一、以人为本

纲要再一次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人力资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教育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途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明确了教育的方向,可见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解决好培养什

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二、德育为先

纲要指出: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爱国情感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方面。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纲要具体的指明了教育的目的及途径,这就要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如何将之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就是要加强自身师德修养,积极参加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业务能力,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当做一种事业,做实做好,只有这样才能将纲要落到实处。

三、教学改革

纲要指出: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要减轻课业负担,不需进行教学改革。对于教学改革,教师、学生包括家长都反映强烈,希望课程设置更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社会的实际,要求减轻学生负担。目前正在进行高中课改,改变教师的教,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转变现有的灌输式,积极提倡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学习。其实,教学不光是课程的改革,应该是整个教学的改革,课程是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现在,在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认知,认知是教学的一部分,就是学习。在认知方法上我们还有缺陷,主要是灌输。其实,认知应该是启发,教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掌握认知的手段,而不仅在知识的本身。学生不仅要学会知识,还要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这是整个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内容。解放学生,不是不去管他们,让他们去玩,而是给他们留下了解社会的时间,留下思考的时间,留下动手的时间。我认为学校更应注重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教会学生如何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学校给予的是启蒙教育,但更重要的要靠自己学习。学和思的结合,行和知的结合,对于学生来讲非常重要,人的理想和思维,老师是不能手把手教出来的,而恰恰理想和思维决定人的一生。这不是分数能代表的。教学改革还要回到学、思、知、行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就是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纲要提出减轻中小学课业负担,最重要的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应。不要搞一刀切,全部不留作业或规定死写作业时间,而是引导教师关注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改变教育评价机制,才能有效抑制过重课业负担。

四、教育公平

纲要明确指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缩小校际间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薄弱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实现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的交流。实行优质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重点学校和重点班。今后高中“三限”择校会逐步取消,严格按照录取分数线进行招生,实现教育公平。今后的高考改革招生也涉及教育公平的问题。我相信国家有能力逐步调整到位。

总之,《纲要》的学习,带来思考许多,同时学校管理建设许多做法在纲要中找到答案,也是召开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纲要》的出台,既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也反映了人民的期盼,更表达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意愿。《纲要》是指导我国未来十年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纲要》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非常突显,要实现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必须高度重视教育的发展;

《纲要》提出了今后十年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主题和发展任务,对我国教育实现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纲要》对今后教育质量的提高提出了更高要求,更高标准,树立新的科学质量观,我国教育必将跨入更加注重质量的发展新阶段。我校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提出了加强课程建设,文化引领,团队合作,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在此准确定位的基础上,要进一步突出办学特色,彰显自身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领会《纲要》精神;要积极发挥《纲要》对谋划学校发展规划的指导作用和学校三年办学规划,抓住机遇,谋划发展,最终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论《幼儿园园长专业理念》答案集

幼儿园园长班的学员有福,开卷考试大部份答案,已整理过的。另外,佛山市及附近城市有要考幼儿园园长证的可以联系我,沈老师 131-1378-3580 或加扣3747-08499

幼儿园园长管理理念的转变

当前,新课改牵动着无数颗关注的心,课改已成为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作为一名园长,要在改革的浪潮中把握时代脉搏,让幼儿园 始终处于不断向上的发展态势,感悟到园长的管理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法,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制约着每一位老师,制约着幼儿园的发展。因此,以新课改为契机,进行有效的管理,改变现有的管理模式,需要我们管理者对自己的管理思路、行为重新审视、思考和实践。

一、课改中的幼儿园自主发展

管理者理念的转变是推进幼儿园自主发展的关键 1.由管转化为导

长期以来,园长一直扮演着监督、检查和评价者的角色,而教师也习惯处于一种被监督、被检查及被评价的地位,过多的条条框框在某种程度上束缚了教师的手脚。随着时间的流逝,教师们渐渐丧失了自我思考、自我理解和自我决策的能力,从而使教师与园长都处于一种被 动的地位。新课改对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管理者要从一个检查者、评价者的角色中调整出来,成为教师开展课改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及时向教师传递信息,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现代化管理思想。并由过去办公室化的管理转为现场管理,帮助教师从幼儿的反馈中分析教育行为的适宜性,帮助教师学会反思,运用理论分析教育现象,使教师从经验走向理性,引导教师讲孩子的故事,分析孩子的言行,寻找适合孩子发展的教育。2.由单项的影响转化为双向的互动

在对教师开展指导的过程中,着力改变园长“一言堂”,让教师只带耳朵和笔记本被动听和记的状况,力求达到一种双向互动的学习氛围。每月一次的答疑活动是教师一个阶段反思的聚焦,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我们将教师个体产生的疑惑由大家共同来解答,教师在畅谈中放飞思想,在群体智慧的碰撞下形成更强的教师个体。以一名合作者的身份加入到教师的行列中,成为她们忠实的、有能力的合作伙伴,倾听她们的声音、赏识她们的表现、探知她们的秘密、了解她们的需求、解除她们的疑惑、分享她们的经验,与她们一起求索、假设,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形成一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共同体,营造一种双向互动的学习氛围。3.由划一的课程转化为弹性的课程

现实的课程管理模式中,统一的目标管理、一刀切的要求及安排得满满的幼儿作息,促使教师把精力集中在完成形式化的、静态式的教育计划上,放在应付上级各部门及园长的检查上,而忽视了关注孩子动态发展的实际需要,更限制了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将原来划一的课程转化为弹性的课程,即:允许教师根据本班实际自主选择内容、设计教学活动及教育策略;允许教师根据幼儿动态的学习过程和兴趣变化调整活动进程;允许教师根据活动内容和学习需要灵活安排时间与空间。如:在作息安排上,我们注重原则性,把握好“两餐一点、二小时户外活动、场地的安排和各课程间的平衡”,然后将活动安排的自主权交给教师,允许教师作灵活、适当的调整。由于将课程权下移,教师的创造潜能被充分激发。现在教师们常常会去思考:我该怎

么做?我为什么这么做?我还可以怎么做?怎么做才能做得更好?此外,还应根据不同层次能力的教师提出计划制定上的不同要求。如: 新教师制定计划是流程式的,有经验的教师制定计划是块状式的,骨干教师则给予一定的自由度,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课改中的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变 预设与生成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是课改新的课程形成方式。预设与生成要求教师根据目标及幼儿的需要和已有的经验以及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生成活动。通过分段、分组,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学习研究,教师的教育行为发生了变化。1.关注幼儿的兴趣

对幼儿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幼儿才会积极关注、主动思考,进而采取积极的行动。如今,我们的教师改变了过去只会预设、只会按照事先制定好的教学进度备课、上课的习惯,学会把眼睛关注孩子的“寻常时刻”、关注幼儿发展的“机会之窗”,及时地将 生成活动引入幼儿园课程。如:在一次秋游前夕,孩子们在自由活动中讨论着:“这次秋游去哪里?你准备带些什么东西?”等一些话题,此时,教师及时把握住教育的契机,便有了“秋游计划”这一活动的生成。由于活动的内容和孩子密切相关,整个活动实现了以幼儿为 主体的地位。活动中幼儿有争论、有矛盾、也有不完美的地方,但是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问题,则体现了“重过程”的理念,孩子们在制定计划,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达表现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和提高,其中不仅是口语的表达,更有用符号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此外,幼儿的交往能力、收集信息能力、分工合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与提高,整个活动给了孩子很广阔的活动空间,放大了有价值的教育过程。2.注重环境的创设 幼儿的学习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进行的,教师正是通过对环境的利用与创设来引导并促进幼儿的主体性等多方面得以发展。然而,在以往的环境创设中,教师们为了追求一种美化与装饰,把布置的任务都由自己包办了,而忽视了环境这一独特的教育功能及幼儿主体性的发挥。因此,如何让孩子与环境产生更多的互动,使环境为孩子的发展发挥更多的作用成为了我们研讨的重点。

教师们力图通过环境材料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层次性,推动幼儿自主的活动。如:有一位孩子在玩瓶子的过程中,发现装着不同物资的瓶子摇出的声音是不相同的,他兴奋极了,忙着找来伙伴让他们一起欣赏、敲击,从中体验到的是成功的喜悦。如今在环境创设中,教师们力求将环境与课程相匹配,重视环境在组织实施中的作用,把环境作为一种课程来设计、探索,由师生共同交互构建环境。宽松的环境、开放的空间,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了温暖的阳光、充足的水分和肥沃的土壤。3.重视幼儿多种表征能力的培养

在一日活动中,教师们开始注重利用多种媒介,让孩子表达多种想法与情感,激发幼儿的多种表达。如:前段时间一直接连不断下着雨,教室里挂满了各种各样的伞,在自由活动中孩子们不停地讨论着关于

伞的问题,教师及时关注孩子的兴趣点,开展了伞的活动探索。在经历伞的种类、用途等谈话之后,引导孩子利用多种媒介设计出了一款款奇妙而又新颖的伞。有利用各种绘画手段设计的会飞的伞、带电风扇的伞,有用积木搭的为盲人引路的伞,有用泥工制作的母子伞,还有放烟花的伞等。教师们不仅注重活动内容和形式的整合,还从孩子稚嫩的作品和表达中捕捉教育契机,力图让孩子从情感、品德、能力等诸方面都得到渗透发展,从而培养幼儿的多种表征,为每个孩子的发展提供舞台,看到孩子发展的潜力。

三、课改中的实地式培训 教师在理解教育理念的同时,他们普遍认为把理论转化为教育实践难度很大,往往无所适从。管理者应走进教育第一线,用有目的和随机相结合的方法,捕捉教师的教育行为→倾听教师的想法、仔细观察教师的做法→提出质疑,层层追问→耐心等待教师的回应→提供策略→用教育理论解读教师的教育行为。例如:小班曾老师说新年过后,小朋友都在比划谁长高了?还争着与老师比,兴趣很高。立即 捕捉到老师无意间的话题,提出问题“怎样创设环境让孩子既可以自己测身高又可以与同伴比?老师说:“用有趣的标尺。”于是,追问:“怎样把整合的教育目标融入其中?”在耐心等待教师的回应,在不断的思想碰撞中,曾老师创设了《你长高了吗?》的教育环境:按照小班身高的标准,把达标线以上用绿色块面表示,没有达标的用另外一种色块表示。每个孩子在测量后,把自己的照片贴在相应的位置。这样做了以后,孩子们更关注的是怎样使自己长高,于是促进了孩

答案二

幼儿园园长管理

幼儿园是启蒙教育,是孩子的社会性、人格品质、认知发展、行为习惯、情感态度、性格雏形等基本形成的重要时期,学前教育将直接影响孩子今后的一生。因此,就我们施教区的孩子和家长情况来看,让孩子从小在我们幼儿园就接受良好的幼儿园启蒙教育,接受早期开发、早期教育,为顺利进入小学和今后他们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是我园幼教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而园长工作更是幼儿园工作中关键的一环,“一个好园长,就是一所好幼儿园”。作为幼儿园的园长,我认为园长应做好桥梁作用,要成为校领导的助手、教职工的知音;要带领好全体教职工,严格按国家规定的有关法律、政策、方针依法办园,主动积极开展幼儿园各项工作,努力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和教师教学素养;要统筹考虑幼儿园各项经费的合理使用,督促财会人员规范做好收支帐及管好物品,作好当家人,园长及园长工作要时时刻刻经受得起任何时候的考验和检查。因此,我认为园长德、才、学、识兼备,将极大的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

假如我是园长,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管理幼儿园:

1、不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管理幼儿园的能力。当今,学前教育在飞速发展,学前教育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教师的素质在不断地提高,家庭和社会都对学前教育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关注,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幼儿园管理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作为一个领导,首先了解什么是领导?而领导就是服务,就是要

多干实事。幼儿园这一群体具有鲜明的个性:一方面,园长直接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具有一定文化素质的教师,教师有其自身的特点:自尊、自信、责任心强,不屈从于权威;另一方面,幼儿园虽小,五脏俱全,牵涉上(上级)下(群众)、前(过去)后(未来)、左邻右舍(社会、家庭各方面)、吃喝拉撒睡。教职工年龄层次、文化水平、生活习惯、性格气质不同,而一园之长,实际上不过是个“大家长”。由此可见,园长必须树立服务意识,深入实际,掌握实情,脚踏实地,多做实事,努力为幼儿园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在生活上给予关心照顾,时刻把每位职工的冷暖放在心上,尽职尽力,为她们服务。每一位园长应当铭记:凡要求职工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要求职工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在执行党纪、政纪和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方面,要给职工做好榜样,不能搞特殊,在个人利益上要做到先人后己,要有奉献精神。那种高高在上,指手划脚,说空话,走形式,缺乏服务意识和实干精神的园长,在幼儿园这个群体中是缺乏市场的。我本着“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将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研究幼儿园教育管理科学、教科研实验、指导教师教学及相关法制学习等工作,以此继续提高自己全面管理幼儿园的能力和威信。

2、勤于思考、努力提高幼儿园办园规模。我们幼儿园的规模比较小,要努力学习的地方很多,那么作为园长要考虑的东西很多,如何引导我园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如何使我园上一台阶,办出属于我们的特点呢?。因此,幼儿园要制定出今后的总体目标,特别是针 对如何提高当地幼儿的知识能力及当地家长的素质着手,真正发挥它在儿童发展、服务家长等方面的作用,制定出远期目标、近期目标,力求目标切实可行,比如:定期举办“幼儿园半日活动”、“家长开放日”的活动,形成我园特色,成为一所家长满意、放心的好学校。为努力使我们的孩子在幼儿园得到健康的学习成长,为今后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

3、深入学习研究,争做改革的带头人。随着幼儿园新《纲要》的出台,教育改革的深入,幼儿园不再是传统的教和学之间的关系。因此,我将在幼教教改实践和教科研实验中积极领导、参加第一线教改、锻炼自己、向老师学习,深入班级了解各班保教状况和开展情况,做教育改革的带头人。园长应是教研工作的管理者和也是实践者,要自觉地把管理、决策与教育科研结合起来,率先学习和运用新知识新技术,刻苦钻研,自找压力,负重奋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4、以身作责,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管理效能的提高离不开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合理安排教职工的工作。只有“知”才能“任”,幼儿园的教师都比较年轻、有干劲,但她们都还不成熟、爱好、脾气、性格等也各不相同。因此,我要注重在实际工作中来考察了解人,对教职工的使用要扬长避短、给有不同专长的人有不同的表现机会,对教职工的管理和使用还要对其发展、前途负责,将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努力使自己在管理中做到处事公平、正直宽容,不断反思自己在管理中的不足,有过则改,注意从思想上、生活上关心

幼儿园内每一位教职工,让幼儿园集体成为一个团结奋进、无私奉献、有战斗力的集体。实际管理工作中,园长应做到宽严结合,刚柔相济,既要有硬管理,又要有软管理。硬管理是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实行严格的管理和考核,使幼儿园的一切工作有要求、有标准、有规范、有约束,以此保证幼儿园的管理有章、有理、有力。但是再严的管理,也只能解决必须干的问题,很难解决愿意干、主动干的问题,园长很难用制度来完全约束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因此,严格的制度虽然很有必要,但它在幼儿园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软管理,即通过园长的个人品质、学识才干、能力、人格扭力和工作作风来影响群众,在人们心中产生一种信服力,显然,这些非职权性因素的影响对园长来说也是不可忽视的。

5、加强法制学习,实行依法治园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幼儿园管理中必须树立法制意识──学法、守法、护法。近几年幼儿园幼儿伤害事故时有发生,并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果园长没有法制意识,甚至把个人的意志和权威置于法制之上,会给幼儿园、家长、孩子和社会造成极大的损失。所以园长管理不能单凭经验从事管理,而必须时时、处处、事事都体现法律意识,做到心中有法,办事依法,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幼儿园及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依法治园是幼儿园管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实行依法治园是一个学法、守法、用法的过程。人生的过程就是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感悟、不断成长的过程。我在成长,望幼在成长,我愿意用我的激情和智慧,和全体望幼人共同谱写新的篇章。

第四篇:浅谈幼儿园教育改革

浅谈幼儿园教育改革

湖南省衡阳市政府第二幼儿园 傅冰丽

当今世界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建设迫切需求,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担负培养人才重任的教育面临新的挑战。为了适应新的形势,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这一课题必须摆上教育工作者的议事日程。作为教育前沿和基础的幼儿教育,应该如何进行改革以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吧!我认为,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幼儿园的目标和特点,转变观念,确定改革方向 首先根据教育的目的,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中心,只考虑教师怎样教的传说观念,变为先研究了解幼儿怎样学,再考虑教师怎样教。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和具有个性的人才。从这一任务出发,现代教育要求我们把学习过程看作是教师引导下受教育者个体认识发展过程。即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长久以来,幼儿园教学的模式是教师从体智,德、美、各科教学的具体要求出发,向幼儿提供众多的外界刺激,这实际上是单向式灌输教学。例如,上一节课,教师写出教案,做好教具,上课时幼儿安静听,要求他们“顺利”地回答老 师提出的问题,按教案完成各个程序步骤。这种教育,从教的角度看一节课完了,任务完成,教学也就终止了。然后从学的角度看,孩子究竟学到了什么?那些“安静”听课的孩子们,脑子是不是在积极活动,答问题的孩子,是否真的学到了新知识,还是众多已经知道的知识,没有发言的孩子听懂了没有,学到了什么没有?设计教具发挥了什么作用?是在哪种程度上发挥作用的?如果老师对这些问题不关心不研究,心中无数。那么只能说是向幼儿园灌输知识,在进行强化训练。这样只是注意了教师主导作用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幼儿潜在主题作用。幼儿没有得到充分的自我表现,自我发挥的机会,在集体生活上,很少有个性的暴露,这就必然使幼儿的个性发展收到压抑,显然与儿童发展的观点相背离,不符合教育的根本目的。

现代教育观要求我们除了要考虑教师怎么教法的问题外,更要着眼于培养幼儿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具有个性的人才,鼓励幼儿发展积极、主动性、在实施体、智、德、美各种教育活动中,充分让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幼儿习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集体问题,从而培养幼儿观察力、创造力和独立的个性,促进幼儿充分发展。这是对幼儿教育目标理想的,全面的理解,符合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如果我们不是从教育的双向性来研究教学过程,只是没袭旧的教育模式,那么无论怎么费力,教学也很难取得实际效益,更不能适应新时期形势的要求。

其次,根据幼儿本身发展的特点来确定教育方法。幼儿发展必须通过自身的活动进行,教育的作用也必须通过活动得到发挥,对孩子放任自流,因然不能促使他们得到很好的发展,但教师包办代替更会妨碍他们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后者造成的损失更严重,放任自流,毕竟还给了幼儿的活动机会。包办代替,把孩子的手脚捆住,把他们口脑封住,又怎能使他们得到发展?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有个过程,这就是:通过各种感言,接触外界的事物、人,吸收各种信息,用口说出,用手脚或力体表达出这些东西,在头脑里想问题,我们的教育作用就是要尽力为孩子创造作用的条件,提供这样的机会,让他们在直接感和基础上发展直接的思维。

再次,根据因材施教的原理进行教育

一个班的年龄不全相等,即使是同年龄的幼儿,他们的发展程度也不会相同。各自的长处、缺点、爱好也不一样。要把每个幼儿教育好,就要针对每个人的特点进行有差别的教育扬长避短,发挥其潜在力。目前在我们的教师中,习惯对班上顽皮的孩子严加管束,因为害怕他可能会影响“一大片”,从而增加教育难度和工作量。然而对这种顽皮孩子出现原因却分析得少,没有探究顽皮背后的“为什么”,上课时听不懂,“吃不了”,还是早学会了,吃不饱。游戏时不听 老师话去做,是不会玩,还是“不好玩”?如果先不把这些问题弄明白,就把孩子们的调皮引为当作“纪律”问题来处理不恰当的,甚至不妨碍孩子的发展。还有一种孩子的类型的孩子更需要受到重视,就是那些很少说话,获得不多,不给老师“找麻烦”的幼儿。他们往往有许多不会,不懂,而班上的活动很难给他们的机会或充足的时间“学会”,很少尝到学会某种本领时的愉快。他们并不表露出来,易被教师忽视,久了由被动学习造成智力发展迟缓。作用的幼儿如果能及时受到老师的注意,得到有针对性的帮助,从被动转为主动,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但使他们积极愉快地过好幼儿期,而且能及时地发展他们的智能,对他们终身有益。

二、随着教育观的改变,教学内容和方法也要随之改变,要从实现教育目的和提高教育效益出发来考虑教育措施与手段。

目前,幼教实践中需要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是如何面向全体幼儿教育任务落实到美国幼儿身上,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把做到:

1、教师制定的教学期、周、人、日计划的内容要从实际出发,符合幼儿的生理特点,精简实用。首先(教育纲要)规定的幼儿时期必须掌握的教学内容要教德充分,让幼儿学得扎实,保证学会。例如生活能力、学习能力、劳动习惯、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等。要有系统,有步骤地、有重点地 来用各种方法较、练、实践,做到学一点、会一点、懂一点,培养成习惯和能力,打好基础。其次,就是要组织各种活动,解放幼儿,鼓励幼儿善于表达自己,让幼儿通过动作和身体的活动来表达思想与感受。例如,通过画画,做手工的活动,使每个幼儿能画、能做、能操作,加强幼儿手指的小肌内发展;通过唱歌表演,听音乐做运作,让幼儿领会不同的声音、音调、音色、节拍等表意,创造声音形象。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应在入学前加强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模仿中学会的,但不能满足于幼儿机械地众多的成人的语言,而要在幼儿模范的基础上,鼓励是发幼儿独立创造性,例如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扮演角色正是无拘无束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进行交友的良好会。加强口语训练,使每个幼儿做到能听、能说、能表达自己的思想,能为以后识字造句,作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单纯的追求提前认字,忽视基础教育,反而造得其反,造成以后学习的困难。再次,在现实生活中,本是相互联系结合起来教的东西,也不必过分强调分析教学,而硬性分割教学。但是也要防止单纯地从式上勉强“综合”忽视教学内容的有机联系,搞大杂烩。综合的目的是为了有利于幼儿学习,有利于幼儿对信息的吸收,加工、输出、反馈,从而提高学习能力,促进各方面的发展。

2、教育教学方法从“灌输”转变为启发指导幼儿怎样学习,除了示范讲解,专门训练以外,注重结合,日常生活 的学习练习,特别重要的是,生活常规需要严格训练,给幼儿提供安逸和稳定的秩序;培养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则要组织幼儿参加互相交往的实际活动,例如:共同游戏、劳动、散步、参观等,通过这种集体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形成能力,要保证每个孩子学会怎样学习,就需要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为此在上课和游戏活动中,要多采用个别练习和分组活动的方式,因为这些方式适宜教师因材施教。分组活动牵涉到教室面积(活动场地)和教师配备的条件问题,如果上、下、午有两位老师,只有一定户外活动场地,则可由两位老师各指导一组的活动,如果只有一位老师,可把上课和自由游戏搭配起来,老师重点指导一组,其余幼儿独立玩桌面游戏或户外游戏,让幼儿自己练习,互教互学,学会处理各种问题,教育教学的方法应服从教学内容和效果,要结合教育效果来评价教学方法,防止追求形式,不重实效的倾向。

3、教具的制作和运用要为教育目的服务。教育是教师教孩子学习的工具,在幼儿园中许多教具往往体现为玩具。玩具是孩子玩的工具,是通过游戏进行学习的工具,运用教玩具是实行直观感知教学的有效途径,能吸收到儿童兴趣,调动其积极主动性。促进幼儿动手、动脑、活动身体各个部分,使各个方面得到发展,在具体教学中,教玩具在色彩、形象、质料等方面应符合一定的要求。除此以外,首要的是 可以让孩子自由摆弄,用它来开展活动。如:一把豆子、一根绳子、几块石子等,都可以用来作教具,可用来数数,分类、排列、解棚子、摆图案、跳房子等,在教学时,根据数学的具体需要来确定数学手段。需要幼儿动手摆弄的,就要提供适合操作的教具;需求幼儿借助形象进行思考的,就要提供适应的视听教具。过多繁杂的教具和缺少应有的教具同样不制于幼儿智力的发展。

三、合理安排,严格执行生活制度

幼儿园教育质量如何,不能光看某一节课或某一项活动完成得怎么样需要看领导是否能使幼儿园各方面的工作高效率地运转。要看教育的整体的连贯效应作用。管理水平和教育水平应该通过幼儿的日常生活组织的良好坏来评定,因为它可以反映幼儿园领导及工作人员是职业道德,文化业务素质的整个教育质量的高低。幼儿的生活制度的每项内容都富有科学性、教育性和政策性,例如:《幼儿园纲要》规定的,幼儿制度,这是根据幼儿不同年龄主动注意时间的长短来规定的,如果教师长时间地增加上课的时间,教学内容和方法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则将使幼儿负担过重,不利分心展,再如幼儿的户外活动每天应不少于3小时,就是由幼儿分体新陈代谢旺威,呼吸系统发育不完美,需要新鲜空气和日光的特点决定的,如果户外活动不是则不利于幼儿分体成长,因此幼儿园的领导要管理好幼儿园,就必须制定合理 的生活制度,督促全园工作人员严格执行。作用既利于幼儿发育成长,又能通过日常生活对幼儿进行教育,建立动力定型,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幼儿身心都能健康发展。

四、培养建设师资力量是教育改革的关键

古语云:“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进行幼儿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问题在于提高幼儿教师的素质,需要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1、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搞好幼儿教育工作的保证。首先必须做到热爱孩子,这是师德的核心。即具体表现要善于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思想,热爱和尊重每一个幼儿,坚持教育的科学性和趣味性。那种只照本宣科地灌输和机械地完成教学的教师,是培养不出符合现代化要求的人才的,其次自身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这样才足为人师。

2、具有较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这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现代社会的发展,使科学出现了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趋势,出现了学科间的纵横交叉,互相渗透的新局面,仅仅靠单一的知识技能是无法胜任的,这样就必须时刻留心,搜集新的信息,刻苦自学,吸取新的理论,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同时还应加强以下几方面教学基本能力的培养。

①提高合理组织管理,安排一日活动的能力。一个只会上好一节课的教师不算是好教师,只有合理、科学地组织班上几十个孩子一日的活动(游戏、午餐、午餐 及各个生活环节的能力),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长,才会有教学效益。教师应会理解分析教材,把握教学的重点、难点及教学的针对性。对半日的活动中教具与教学手段运用都要认真研究,分析重视实践效果。因领导采取互相观察的活动,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给予评价,以不断提高他们的能力。

②实践的操作演示和示范的能力

幼儿园教学以形象教学为主,它需要教师有操作教具,拼搭积木,塑造表演,演奏等直接示范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大小和熟悉程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师的号召力。

③语言的表达能力的形态的表现能力,教师的语言必须规范形象,儿童化,同时必须强调教师的形态姿势的表现能力,使自己的言、神、行等带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以此来吸引感染幼儿,达到提高教学的目的。

④自学和总结能力,教师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它是成为一个好教师的基本条件,每学期、每季段,应善于自我检查、自我评价、发现问题、总结经验。

3、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教师做好工作的保证

幼儿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个问题目前还不被人们重视,我认为教师的心理素质至关重要。开朗活泼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和热情真挚的情感是幼儿教师所应具有的心理品质。否则,就不能完成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任务,不能为人师表。提高教育效益,做到教育方面向全体儿童,使教育任务落实到每个孩子身上,是改革的出发点的落脚点,对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我们每个园领导及教师都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提高层次的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但在吸取别人经验的同时,要通过自己的头脑思考,要亲身实践,不断完善,形成自己的理性认识。这样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实践和理论水平,才能使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最终建立起具有我园特色的幼儿教育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出大批合格人才。

第五篇:幼儿园课程论答案

《幼儿园课程论》

一、填空题

1.按照课程的表现形态划分,课程可以划分为显性课程 与隐性课程 这两种在性质和功能上都不同的课程类型。

2.游戏和教学可以以分离式、插入式和、整合式等各种方式进行结合。

3.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是:更充分考虑每个幼儿的发展水平,较多地采用、活动 的形式。

4.在幼儿园课程中,常见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以学科为中心和 以儿童为中心.1.各种幼儿园课程之间的差异首先也主要反映在所依据的教育哲学和所确定的教育目标的不同上,主要表现为相对更强调__儿童的自然发展和一般能力_,还是相对更强调__教师教学的学业知识、技能_,以及强调的程度如何等方面。

2.按教育活动的途径来划分,幼儿园课程中的教育活动主要包括日常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教学活动_。

3.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是由英国课程理论家___斯坦豪斯__提出的。

4.在蒙台梭利课程中,自由、__作业__和__秩序__是蒙台梭利为儿童营造的三根主要支柱。

5.我国80年代以来进行了幼儿园课程改革,这举措是国家教委1989年颁布的《__幼儿园工作规程__》和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二、选择题

1.“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最好的适应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中所有儿童的教育方案”——如果用勃朗

芬布伦纳德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来解释这句话,说明了(D 大系统)在发挥作用。

2.具有(B 源自内在动机C自由选

择D 过程导向)特征的幼儿活动通常可以被认定为游戏?

3.以皮亚杰理论为理论基础的幼儿园课程方

案有(B 班克街早期教育方案C 瑞吉欧教育体系的课程 D海伊斯科普课程)

4.以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方式组织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原则是(D 心理顺序)

5.幼儿园课程的哲学基础在更大程度上解决幼儿园课程中的(C 教什么)问题。

1.受唯理派哲学思想影响的是(B.福禄贝尔设计的恩物)

2.综合性课程的长处有(ABC)A.是由关联的课程,能对儿童各方面的学习进行有意义的联系。B.能使儿童发展与知识结合成一体。C.能促进儿童主动的学习。

3.下列较多地被运用在艺术领域的课程目标是(B.表现性目标)。

4.在直接教学课程模式中,教师的角色是(A.儿童行为的训练者D.儿童行为的强化者)。

5.(A.瑞吉欧教育体系)的课程具有相当大的弹性和生成性,因而它的教育活动设计者们认为,他们“与幼儿在一起,三分之一是确定的,三

三、名词解释题

1.勃朗芬布朗纳所谓的外系统

外系统是指发展的人并没有参与的、但又影响或受其中所发生的一切所影响的一个或多个环境。

2.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

目标模式是以对社会有实用价值的目标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组织和评价学习经验的课程编制模式。

3..幼儿园课程评价是针对幼儿园课程的特点和组成成分,分析和判断幼儿园课程的价值的过程,即评估由于幼儿园课程的影响所引起的变化的数量和程度。

4单元教学是从能引起儿童兴趣的专题或概念发展出单元,设计教育活动时将儿童发展的各个方面或者各个学科综合到单元之中,并在一段时间内围绕这个单元组织教育活动的课程形式。

1.五指活动课程是陈鹤琴创编的。陈鹤琴打破了按学科编制幼儿园课程的方式,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形成了他所谓的五指活动: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文活动。陈鹤琴以5个连为一体的手指比喻课程内容的五个方面,虽有区分,却是整体的、连通的,以此说明他所谓的五指活动课程的特征。

2.鹰架教学是维果茨基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指为儿童提供教学,并逐步转化为提供外部支持的过程。有效的“鹰架教学”必须发生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之内,即独立行为水平和帮助行为水平之间。

3.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是以对社会有实用价值的目标作为课程开发的基础和核心,并在此基础上选择、组织和评价学习经验的课程编制模式。

4.课程的全纳化,即课程服务于所有的儿童,包括一般儿童和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这也是西方早期儿童教育课程的一个发展趋势。其目标是创造出一个所有儿童和成人都能够学习并体会自己价值的全纳社会,使所有儿童确信自己会获得成功

四、简答题

1简述课程的四种有代表性的定义。.课程即科目:主要讨论以文化遗产和科学为基础组织教学的各种课程形态。

课程即经验:课程被认为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所获得的一切经验。

课程即目标:将课程界定为预期的学习结果和目标。

课程即计划: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所获得全部经验的计划和方案。

2.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组织原则有哪些?(1)逻辑顺序与

心理顺序:逻辑顺序指的是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及其内在的联系组织课程内容;心理顺序指的是以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

(2)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纵向组织指的是按照课程组织的某些准则,以先后顺序排列课程内容;横向组织指的是按“广义概念”组织课程内容,即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使课程内容与儿童已有经验联为一体。

(3)直线式组织与螺旋式组织:直线式组织指的是将课程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使前后内容互不重复;螺旋式组织指的是在不同的阶段,课程内容会重复出现,但是这些重复出现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加强。

3.举例说明幼儿园学科(领域)课程中教育

活动设计的原则

(1)所计划的教育活动的程度应尽可能与儿童的发展水平相当

(2)所计划的教育活动的次序应尽可能与儿

童的发展程序相近

(3)所计划的教育活动应尽可能与个体和群体儿童的需要相符合4.简述方案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过程。

方案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过程没有固定的程式,一切应根据时间、地点和条件而灵活地确定活动的操作步骤。

一般而言,方案教学可以包括以下3个步骤:(1)方案的起始阶段:包括方案教学主题的选择;方案教学主题网络的编制。

(2)方案活动的展开阶段:在方案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和儿童双方始终处于积极互动状态之中,多种类型的活动保证了这种互动。家长的参与和社区资源的充分利用,在方案教学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3)方案活动的总结阶段:回顾儿童在方案活动进行过程中运用过的技巧、策略以及儿童的探索过程。

1.简述日常生活活动为什么在幼儿园课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1)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需要,决定了幼儿园保育和教育二者合一的教育原则,因此也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内容需要广泛地包括日常生活活动。(2)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园课程内容要与幼儿的生活相关联,而日常生活活动包含了潜在的、丰富的教育内容,具有对多领域课程内容的渗透和综合作用,因而是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实施的重要背景和来源。

2.简述瑞吉欧教育体系中的方案活动所具有的自身特点。

(1)创造性表现和表达是知识建构的基本要素。(2)共同建构在方案活动中有重要的地位。(3)记录既是学习的过程,又是学习的结果。

3.简述行为目标的运用价值和局限。(1)运用价值:

行为目标使目标的表述具有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提高了对教育活动的影响力,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行为目标的精确和具体还便于教育评价的进行。(2)局限:一些高级心理素质,如情感、态度等,很难用具体化的、外显的行为目标来反映;具体、精细的行为目标对儿童的整体发展不利。

4.简述低结构教育活动的一般特点。(1)儿童与教师共同确定学习的目标;(2)活动主要由儿童发起;(3)活动的动机主要是儿童的需要;(4)强调活动的过程。

五、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1.试分析“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教育活动组成的连续体”的涵义及对课程和教育活动设计和实施的启示。1.(1)涵义

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在结构化程度上由低

到高,形成一个连续体;

每种类型的教育活动本身的性质,决定了该教育活动结构化程度的基本状况;

同种类型教育活动的结构化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幼儿园课程的教育取向反映在连续体的相对位置上。

(2)启示

能比较清晰地认识各种常见的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本性质,特别是这些教育活动的结构化程度;

在具体设计和实施教育活动时,能把握该教育活动性质及在结构化程度方面所具有的弹性范围;

幼儿园课程整体的价值取向确定以后,能比较清晰和理性地组合该课程的各种教育活动。

2.举例说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启示。

(1)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独立行为水平与其依靠帮助解决问题所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维果茨基认为,教育要针对儿童发展的这两种水平,不要只关注儿童发展的过去,更应关注儿童发展的未来,只有走在发展之前并能指引发展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育。

(2)举实例说明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启示:

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该既能适合的儿童发展,又能对儿童的认知具有挑战性。

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不仅只是去评价儿童的独立行为水平,而且能够发现儿童在各种帮助水平下的能力。

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特别强调教师在互动中应起到的作用,特别强调鹰架教学。

幼儿园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应能正确地组织情景,创造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即课程应有足够的弹性,要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能及时地变化课程内容和方法。

1.试分析过程模式的特点及对幼儿园课程编制的影响。

(1)过程模式的特点:j过程模式关注具有内在价值的课程内容和活动,反对用目标预先指定所希望达到的结果;k学习是儿童主动参与和探究的过程,提倡主动的学习和建构;l强调“教师即研究者”所应发挥的作用。(2)过程模式对幼儿园

课程编制产生的影响:在幼儿园课程编制过程中,淡化课程目标的预设,强调儿童活动的过程;淡化教师在教育活动组织中的计划性和控制性,强调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活动,尊重儿童的选择和创造;淡化根据客观标准对幼儿园教育进行评价,强调过程性评价。但是,过程模式赋予教师过分理想化的角色和过高的要求,使课程模式不易推广。

2.试述幼儿园课程的要素及要素相互之间的关系。

(1)幼儿园课程最为核心的方面是该课程所依据的教育哲学以及所反映的教育目的,这是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也即教育理念之所在,幼儿园课程的其他成分都是在此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2)各种幼儿园课程之间的差异首先也主要反映在所依据的教育哲学和所确定的教育目标上的不同上,主要表现为“相对更对儿童自然发展和一般能力”,还是“相对更强调对教师教学的学业知识、技能”,以及强调的程度如何等方面。(3)课程的理念一旦确定,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各种成分就有可能在课程理念的统合下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并发挥其总体的功能。

对儿童自然发展和一般能力获得的强调对教师教学的学业知技能获得的强调课程目标过程取向结果取向课程内容儿童经验知识逻辑教育方法启发、诱导传递、灌输教育形式个别、小组小组、集体课程评价过程评价目标评价

(4)各种幼儿园课程都能在反映课程教育理

念和价值取向的连续体中找到适合的位置,并以此作为决定幼儿园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和评价等的依据。

下载论《幼儿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答案集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幼儿园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答案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课程论答案(范文)

    幼儿园课程论答案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5 BBBAA 6-10BCCAA 二、判断题 (每空1分,共计10分) 1-5×√√×√6-10×√√×√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 1、方案教学......

    幼儿园课程论(答案)

    北 京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幼儿园课程》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

    幼儿园课程论和答案

    《幼儿园课程》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

    教师教育改革发展

    浅谈教师教育改革发展 摘要: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新课改提出了......

    全市教育改革发展情况工作汇报

    全市教育改革发展情况工作汇报下面,我就X市今年以来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作以简要汇报。一、X教育发展基本情况今年以来,全市教育系统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正确指导下,深入......

    教育改革发展心得体会

    教育改革发展心得体会1 初为人师,常听其他教师的课,可以帮助自己更快地成为一名好教师。本人在自己不用上课的时候,时常去听其他教师讲课,现来说说自己听课的心得体会:在本人多......

    教育改革发展心得体会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纲要》指出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发展任务包括学前教育......

    教育改革发展心得体会

    教育改革发展心得体会 教育改革发展心得体会1 按学院要求,我系于4月22日中午系部例会上,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20xx—20xx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是本人经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