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名师说高考2012
“高考冲刺名师讲堂”在亚细亚大酒店四楼举办,来自济南长清一中的高中数学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尹燕文应邀
带来精彩讲解。众多考生和家长慕名而来。讲座中,尹燕文老师对今年的高考考试说明进行了详细解读,对考试重点进行了预测,并带来了高考数学的提分秘诀。
尹燕文:济南长清一中高中数学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发表过《聚焦排列组合的方法》、《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等多篇知名论文。他一直担任毕业班班主任工作,已送高三毕业生八届,有数十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等高等学府,并且多次获得市优秀教师、区优秀教师、市优秀班主任等称号;对高考数学出题思路、解题技巧等有着深刻的见解和独到的眼光,并对高考数学的快速提分有着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
关注点1数学考试说明范围形式都没变化
2012年夏季高考考试说明公布后,一直备受关注。与2011年相比,文综、理综、基本能力测试等科目出现了较大变化。数学科目又是什么情况呢?讲座中,尹老师进行了详细分析。
“与2011年相比,2012年高考山东数学卷的考试说明(文科、理科)在知识能力要求、考试范围、考试形式、试卷结构及赋分比例等方面完全一致,强调对数学基础知识、数学基本思想及基本方法的考察,可谓稳字当头。但在示例方面又有较大调整。”尹老师说。从选择题来看,函数图象题去掉了,换成两个函数图像交点的题目,这一变化意味着对对函数与方程思想的考查加重了。同时,概率统计题换成了关于二项展开式的题目,这提示考生,要注意二项式定理的复习。此外,创新题目是由向量为背景,在备考时,考生要注意新背景下的题目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
填空题方面,文科的填空题示例没有发生变化,值得注意的是理科的第5题换成了归纳推理题,意在考察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解答题方面,数列题和导数应用题,传递出对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应用能力考察的强烈信号。
关注点2今年数学卷难度一般会趋向于简单化
在详细分析考试说明的基础上,尹老师对2012年的数学考试难度进行了预测。“一般会趋向于简单化。”尹老师说。
尹老师表示,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提出,各级各类教育都要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快课程、教材、教育方法和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把中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这无疑为2012年高考指点了方向,那就是“趋向简单化”。
而以往较难的高考题,也受到了广泛非议,这也可能促使今年的考题降低难度。去年山东高考的数学考卷难度也较大,不少考生哭着走出考场,引发了不少家长的抱怨。社会各界的这种反应,会给命题专家带来压力,促使高考题目简单化。
另外,目前我国正在学习西方大学的先进经验,其中一点就是“宽进严出”,学生进入大学的门槛放低,但毕业的要求提高。在这种趋势下,今年的高考题目很有可能较去年简单。当然,这只是预测,虽然往年高考通常难易交替,但也有特殊情况存在,考生还是应当充足复习,这样题难了也能应对,题简单了更能拿到高分。
关注点3想考入本科院校数学最好高于110分
难度低无疑是好消息,听到尹老师的预测,在场的考生和家长都露出了轻松的笑容。不过他们更想知道,这考卷到底会如何命题?对此,尹老师也带来了详细分析。
“从考试说明来看,今年的考题应注重稳定,同时有所创新。”尹老师说,考查重点会立足基础,来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尹老师表示,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数学卷的三种题型体现出明显的层次感,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层层递进。尤其试卷的入口题和每种题型的入口题,专家通常会把握难度,稳定学生的心态,保证他们正常发挥水平。对于较难的题目,一般会利用分步给分的设计方法,在化解难度的同时,合理区分不同层次的考生。通常来看,数学题目的简单题、中档题、难题的比例是3:5:2,也就是说,难题一般占20分到30分之间,主要集中在每种题型的最后两题。因为这种多题把关的方法,既很好控制了难度,又能正常发挥考试的选拔功能。在这种设计背景下,中等偏上的同学,数学卷应拿到120分左右。如果低于110分,考本科院校就会有难度。
同时,近两年的山东省高考数学解答题的设计可谓取材考究,立意独到,交叉渗透,融合自然,设问简明,充分体现了“注重学科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综合”以及“能力立意”的原则。这也提醒考生,复习时要注意知识网络、设问内容、思想方法、各科能力的交叉与融合。如2010年理科数学的第(22)题,内容是函数知识和不等式知识的一个结合体,它的解题却融合了转化、分类讨论、函数、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与方法,不但突出了能力的考查,同时也注意了对高考重点与热点的考查。又如2011年理科数学第(18)题,概率统计解答题将古典概型、数学期望等数学知识融合在一起,体现了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综合应用。
由于考生和教学内容的特殊情况,数学科考试分为文、理两卷,既在能力考查中注意了文理科考生的实际情况,又保证数学成绩在文科考试中的权重,以便于选拔人才。在近两年山东省的试卷中,文科试卷的难度在进一步降低,突出共性,反映个性,这样的处理方法比较切合中学教学的实际。因此尹老师预计,今年的文、理两份试卷,也会有较理想的难度、信度、区分度和效度,使达到既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又利于高中数学教学。
关注点4要快速提高分数可试试“不择手段”法
作为数学教研组组长,尹老师对高考数学的快速提分有着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讲座中,他曾在两个月内让30分考生提高至90分的事例,让家长们感叹不已,边听边记下了尹老师的秘诀。
这个秘诀其实很简单,那就是抓住主要的,放弃次要的“不择手段”法。“对于只考到30分的学生而言,他的最大问题就是基础知识不牢固。这个时候复习课本肯定来不及,最好办法就是突击练习选择题、填空题。”尹老师说。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该考生的选择题和填空题基本都能做对了,尹老师才让他练习解答题中的前四题,相对而言,这四道题较为容易,至于最后两个大题,完全放弃,这一策略最终被证实很成功。而加强选择题和填空题的练习,不仅适用于低分考生,对其他考生也适用。“要争取这两个题型一道题不错。好学生还要在正确的基础上提高速度,40分钟以内完成两个题型的题目,其他学生可适当延长时间,首先保证准确率。”尹老师说。他建议考生从现在起每天做一至两套选择填空题,通过对错题的反思消化,慢慢提高正确率。
接下来的复习时间,会有不断的摸底考试、模拟考试与模拟练习。尹老师说,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模拟和摸底考试中获取高考题的信息,为高考确立信心。不过,对于部分考生来说,过多的模拟或摸底考试,非但不能增加他们录取的可能性,而且会增加他们的负担,甚至使考生在学习方法和观念上被误导。对此,他希望提醒考生,不要在意这些考试的分数,而是将注意力放在查漏补缺上。只要把这些考试或者练习中犯的错误都改正了,高考就会取得成功
2012高考名师教你最后冲刺-数学
点击数:221 次 录入时间:2012/3/30 9:20:00 编辑:zhangwei19910302 本期科目:数学 特邀教师:沁水中学 常伟兴
把握命题趋势抓好备考复习
数学要考好,平时的基础很关键。目前,高三学生已经进行了第一轮系统复习,第一轮复习要求学生能掌握基本概念、定理、性质、公式的一般应用。但是知识较为零散,知识结构不稳固,综合应用能力仍然存在较大问题。因此第二轮的首要任务是要把整个高中的基础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凸显模块综合。那么,如何在二轮、三轮复习中提高复习效率呢?
(一)钻研高考试题,把握命题趋势
认真钻研分析近四年新课标高考试题,尤其是2011年高考试题,以及相应的高考试题评价报告,以便捕捉高考方向,把握试题结构、试题难度及常考知识点。
【试题特征】新课标高考数学试题坚持稳中有变的命题原则,具有新旧结合、稳中有变、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特点。所以把握高考命题方向,复习会有的放矢,事半功倍。例如3月10日全省适应性考试题完全是模仿2011年高考数学题出的。这也能从一个侧面看出,省教科院也是认可了高考试题结构趋于稳定,因此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试题难度及分布】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新课标高考数学试题总体难度明显下降。像原来高考中的压轴题:数列、不等式、函数等的综合考查,换成了非常容易的选考题;数列降低了考查难度,放在17题,成为解答题的第一个大题。去年高考预计出一个三角函数大题,结果也以较难的填空题形式出现在16题。考生要拿到此题5分,是需要“小题大做”的。2010年海南、宁夏考题就是这样的安排,2008年海南、宁夏理科题也是这样安排。3月10日的适应性考试中,三角函数出现在15题,也是中等难度。看来这种结构趋于常态。整份试题中相对较难的试题为函数和解析几何两个大题,即20题、21题和个别选择填空题。
【新知识考点分布】新课标教材中出现了许多新内容,而且高考也坚持“修必考”的原则,因此新内容成为高考的新宠。但是整体难度都较低,都只是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例如:算法初步、三视图、定积分、统计学以及选考内容等,这些题基本上都是中等难度以下题型,也是考生普遍容易得分的题型。正所谓新题不难。除了选考题和统计出现在解答题,其余均出现在选择填空题。
【各考点复习要求】首先数列这一块要降低难度,掌握常规的题型和通法即可。比如:累乘、累加、倒序相加、错位相减、裂项相消、类推作差、分解常数等基本方法必须掌握。但是特别要注意数列问题的细节考查。比如,类推后n的取值范围;累加后,n=1适用吗?是否需要检验等细节问题的考查不容忽视。所以这块内容在复习的时候,要特别认真把握,不要只顾解题主旋律,以免会而不对。
第二就是概率统计题,这块内容是新旧知识结合的产物,新题不难在此题也有明显的体现。我们在复习的时候,要突出统计和概率的有机结合。不要选取单纯的概率问题去训练,以免误导学生冷落统计知识的掌握。
再者就是选考题,几乎就是送分题。要求学生掌握选考部分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即可。对比2012年和2011年考试大纲发现《坐标系参数方程》(1)部分第④条有变化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立体几何是传统题型,在高考试题中基本呈稳定状态。新课标高考后,突出了化归转化思想证明线线垂直,取消了三垂线定理。这个是老师们在复习时候应该及时调整的地方。不要补充三垂线定理,以免穿新鞋走老路,和教学大纲背道而驰。另外就是三视图也是新知识,更多的考查了空间想象。
最后就是函数和解析几何两块所谓压轴题型。这两块内容是高考中的难题,好多学生因为多种原因在此题失分,我们要求成绩好点的学生要做好充分的应考准备,达到灵活掌握的要求。事实上这两块题型虽然较难,但都还是考查的常规方法,试题看起来似曾相识,温和易切入,正所谓难题不怪。
二轮复习要多做点透彻的相关专题复习:
函数部分的专题复习
①单调性问题
②已知单调区间求参数范围
③求函数的极值最值
④构造函数证明不等式
⑤恒成立问题、有解问题、存在性问题
⑥函数零点问题
⑦分类讨论思想及应用
解析几何部分的专题复习
①求轨迹方程
②参数范围
③存在性问题
④定值问题
⑤函数方程思想的应用
得分要领
解析几何复习要求学生要掌握圆锥曲线和直线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争取解析几何的两个选择题和21题的第一小题能得分。成绩好点的同学要熟练掌握各类解析几何题型的常规解法,主要突出函数方程思想在各类问题中的灵活应用,力争在第二小问有收获。
最好各类型题都有一定量的针对训练,而且要对各类型专门分析、研究、总结规律和方法。千万不能逮住什么做什么,以免造成复习偏颇、漏洞,那样做学生也会感觉杂乱无序,不可捉摸。
(二)凸显重点内容,做到精讲精练
第二轮复习承上启下,是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时间短暂而宝贵,因此要精讲精炼,避免重复练习。重点突出地做好专题讲解,而且要师生共同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让板块知识逐步清晰明朗。这样做老师的工作强度比较大,要提前筛选整理专题练习题型,使学生摆脱题海战,减轻负担、节约时间、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地训练。
第三轮复习要进入仿真模拟训练,重在提高学生解题的准确率和速度。教师通过对模拟试卷的批阅,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蜻蜓点水式的讲解,节约出大量时间给学生练习。
(三)狠抓规范训练,力争既对又快
最后一段时间,模拟考试和综合训练比较多。训练过程中,要求学生努力做到以下几个点:
(1)书写规范,表达准确。建议教师严格按高考评分标准批阅模拟试卷,并给学生讲解规范化解题步骤。要求学生按规范化格式解题,争取会做的不失分。
(2)整理错误,关注细节。在复习的最后阶段,把自己曾经做错的题重新整理。分析反思出错的原因,只有找准错因才能针对性的改正。尤其是细节问题,特别值得注意,细节决定成败,树立“少失一分超越百人”的竞争意识。
(3)准确审题,精准切入。数学中准确的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审题时要善于等价理解题意,既不可以漏掉条件,也不可以想当然的增加条件或者曲解题意。
(4)重视答题策略,提高应试能力。
高考数学答题技巧
高考数学成绩,学生知识积累和能力水平是决定因素,答题策略也是提高成绩的关键因素。下面介绍两个重要的答题技巧。
选考题提前做20题和21题最后做
一般情况下,拿到试卷不要急于下笔,而应该浏览试题,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安排时间,然后由易到难作答。千万不可一上来就啃硬骨头,一旦做不出势必产生紧张情绪,从而影响正常发挥。
一般说,选考题应该提前做,20题和21题最难,应该放到最后。所剩时间不多的情况下,通读20题和21题,抢答这两题中比较简单的第一小问。第二小问,就靠自己突破了,做出来了是赚头,不会做也不遗憾,当然这两个题的安排也是因人而异。
稳稳当当拿下选择填空题
选择填空题在试题中所占比例超过50%,在整份试卷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应当给予足够重视。好多学生急于求成,速度很快,但是险象环生、错误频发。本人曾做过一个试验:模拟训练的时候,选择题第一到第三小题错误率很高,说明学生急于求成。所以下一次模拟训练时强调:第一到第五小题每错一题扣20分。结果发现第6题错误率明显高了。学生为了追求速度而忽视了小题的准确率,不懂得“抓住芝麻就是西瓜”的道理。
为了又快又对做好选择填空题,在第二、三轮复习中,有必要对选择填空题进行解法训练和指导。即如何应用特殊值法、排除法、估算法、图像法等快速准确的方法解选择填空题,尽量避免小题大做。同时,学生在考试中应保持好良好的心态,淡定自如、从容不迫、由慢到快、渐入佳境地做完全套题。
话说回来,答题技巧虽然重要,但扎实复习夯实基础才是根本。总复习过程中,把握考试规律,明晰考试要求,准确把握考点,坚持通法,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果。(突破高考数学的复习三步曲
点击数:140 次 录入时间:2012/3/27 10:37:00 编辑:zhangwei19910302 作者:佚名
今年高考文理科的数学试卷总体难度不大,为师生所接受。文科试卷难易程度适中,尤其是填空题和选择题难度不大,解答题难易程度和试题坡度安排都比较合理,有利于考生的发挥,也有利于指导以后的学习。
理科试卷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比例恰当,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运用数学符号)以及数形结合能力的考查,部分试题新而不难,开放题有所体现,把能力的考查落到实处。但我个人认为,今年试卷对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的核心内容考查不到位,但不等于我们今后可以完全不重视。
抓基础:不变应万变
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落到实处。唯有如此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比如,文科第22题是一道经典题型,考查圆锥曲线上一点到定点距离,既考老师又考学生。所谓考老师是说这样的题型你讲过没有,是怎么讲的?学生的典型错误(以定点为圆心作一个与椭圆相切的圆,再利用判别式等于0)是怎么纠正?正确解法(转化为二次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最值)是怎么想到的?只有经过这样的教学环节,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所谓考学生是说你自己做错了,老师重点讲评了的经典问题,你掌握了没有?掌握的标准是能否顺利解答相应的变式问题。由于第(3)含有参数,需要分类讨论,能有效甄别考生的思维水平和运算能力。本题以椭圆(解析几何重点内容之一)为载体,考查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的能力(这是解析几何的核心思想),以及含参数的二次函数求最值问题(也是代数中的重点和难点),一举多得。
当然,可能会有人认为这道题形式不新,其实,要求考题全新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只要有利于高校选拔和中学教学就好,不必过分求新、求异。
理科的第22题相对较难,不少同学反映不好表述。若能从集合的包含关系这个角度考虑,则容易表述,部分考生是直接对两个数列进行分类,由于要用到一些多数学生不熟悉的整除知识,因而感到困难,无法下手。这就体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性。
尽管今年理科试卷在知识点分布上有些不尽如人意,但复习不能受此影响,仍然要全面、扎实复习,不能留下知识点的死角,相应的技能、技巧要牢固掌握,思想方法都要总结到位,这样才能“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破难题:提升应对力
如何应对“题梗阻”?考试中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很正常,有些同学会因此影响临场发挥。考生进考场就像运动员进运动场,心理素质很重要,把心理辅导和答题技巧融于学习之中。在高三复习过程中,不仅要讲数学知识,同时还要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培养学生的答题技巧,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考场上应付裕如,出色发挥,考出好成绩。
理科的22题第(2)卡住不少考生,耽误时间还影响心情,以致第(3)和后面第23题来不及或无心去做,其实,做第(3)题用不到第(2)的结论。而第23题是新编的开放性问题,首先要静心才能读懂题目,而读懂题目至少第(1)、(2)两题不难。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不是临考前“先易后难”一句话学生就能做到,需要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问题,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在解题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的应变能力,掌握应变策略,才能在考场上“敢于放弃”,从容跳过不会做的题或在解答题中跳步解答,把自己能做的题目先做对,把应得的分得到,这样考试总是成功的,无论分数高低。
为何时间与成绩不成正比?高三数学就是大量解题,有些重点中学的优秀学生的高考成绩甚至不比高二时考分高,岂不是白学?其实,这是误解。数学讲究逻辑,问题从哪里来(已知),到哪里去(求证),中间有哪些沟沟坎坎(思维障碍),怎么克服(怎样进行等价转化),不仅是照葫芦画瓢的操作性(当然也是必要的)训练,更重要的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还要在解题后对问题作归纳总结,找出规律,有时还要把问题作适当推广,把学生的逻辑思维引到辩证思维。这样经过一年的高三数学学习,学生收获的不仅是分数,还有对人终生受用的思维品质的提高。
重方法:培养好品质
有些同学做了许多题,就是成绩提高不见提高,自己和家长都很纳闷。其实学习数学关键是要掌握方法,同时还要培养敢于做难题、新题的胆量和毅力。重复性操作的题目做再多,意义也不大。对待难题的态度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好时机,不能轻易错过(当然也要因人而异)。有些同学往往认为只要弄懂思路,不必解到底。其实,这样的同学往往眼高手低,会而不对,考试成绩忽高忽低,原因在于某些细节处理不当,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事后以粗心搪塞过去。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深入了解,结合具体问题给予悉心指导,帮助学生找出真实原因,并制定改正错误的办法,这一过程表面上是帮助学生学会解题,实际上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也就潜移默化地得到了落实。
名师指导高考数学 “小综合”不失分
点击数:85 次 录入时间:2012/3/26 10:11:00 编辑:zhangwei19910302 讲座名师:哈三中高三数学把关教师 王庆君
加强对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理解和训练(在函数性质和函数与其他知识的小综合上要多加训练,争取不失分)。
备考过程中,函数与导数密不可分。对函数的认识,应该包含对一般函数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某一具体函数(基本初等函数或由基本初等函数变化而来的函数)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函数图象的变换和应用;建立函数模型解决问题的意识等;对导数与函数的综合等问题的理解和掌握。
有能力的考生,可在应用问题、函数的综合问题上多下点功夫,注重思想方法的运用,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力争拿高分。
答题时认真审题、确切理解题意、明确问题的实际背景,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合理选择变量,寻找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应的函数、方程等;注意化归等思想方法的渗透。(来源:生活报)
高三数学指导:学习技巧加素质培养
点击数:853 次 录入时间:2011/11/5 10:14:00 编辑:lipstickxin
今年高考文理科的数学试卷总体难度不大,为师生所接受。文科试卷难易程度适中,尤其是填空题和选择题难度不大,解答题难易程度和试题坡度安排都比较合理,有利于考生的发挥,也有利于指导以后的学习。
理科试卷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比例恰当,注重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运用数学符号)以及数形结合能力的考查,部分试题新而不难,开放题有所体现,把能力的考查落到实处。但我个人认为,今年试卷对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的核心内容考查不到位,但不等于我们今后可以完全不重视。
抓基础:不变应万变
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落到实处。唯有如此才能以不变应万变。比如,文科第22题是一道经典题型,考查圆锥曲线上一点到定点距离,既考老师又考学生。所谓考老师是说这样的题型你讲过没有,是怎么讲的?学生的典型错误(以定点为圆心作一个与椭圆相切的圆,再利用判别式等于0)是怎么纠正?正确解法(转化为二次函数在某个区间上的最值)是怎么想到的?只有经过这样的教学环节,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所谓考学生是说你自己做错了,老师重点讲评了的经典问题,你掌握了没有?掌握的标准是能否顺利解答相应的变式问题。由于第(3)含有参数,需要分类讨论,能有效甄别考生的思维水平和运算能力。本题以椭圆(解析几何重点内容之一)为载体,考查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的能力(这是解析几何的核心思想),以及含参数的二次函数求最值问题(也是代数中的重点和难点),一举多得。
当然,可能会有人认为这道题形式不新,其实,要求考题全新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只要有利于高校选拔和中学教学就好,不必过分求新、求异。
理科的第22题相对较难,不少同学反映不好表述。若能从集合的包含关系这个角度考虑,则容易表述,部分考生是直接对两个数列进行分类,由于要用到一些多数学生不熟悉的整除知识,因而感到困难,无法下手。这就体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性。
尽管今年理科试卷在知识点分布上有些不尽如人意,但复习不能受此影响,仍然要全面、扎实复习,不能留下知识点的死角,相应的技能、技巧要牢固掌握,思想方法都要总结到位,这样才能“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破难题:提升应对力
如何应对“题梗阻”?考试中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很正常,有些同学会因此影响临场发挥。考生进考场就像运动员进运动场,心理素质很重要,把心理辅导和答题技巧融于学习之中。在高三复习过程中,不仅要讲数学知识,同时还要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培养学生的答题技巧,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考场上应付裕如,出色发挥,考出好成绩。
理科的22题第(2)卡住不少考生,耽误时间还影响心情,以致第(3)和后面第23题来不及或无心去做,其实,做第(3)题用不到第(2)的结论。而第23题是新编的开放性问题,首先要静心才能读懂题目,而读懂题目至少第(1)、(2)两题不难。要做到这些并不容易,不是临考前“先易后难”一句话学生就能做到,需要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问题,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在解题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的应变能力,掌握应变策略,才能在考场上“敢于放弃”,从容跳过不会做的题或在解答题中跳步解答,把自己能做的题目先做对,把应得的分得到,这样考试总是成功的,无论分数高低。
为何时间与成绩不成正比?高三数学就是大量解题,有些重点中学的优秀学生的高考成绩甚至不比高二时考分高,岂不是白学?其实,这是误解。数学讲究逻辑,问题从哪里来(已知),到哪里去(求证),中间有哪些沟沟坎坎(思维障碍),怎么克服(怎样进行等价转化),不仅是照葫芦画瓢的操作性(当然也是必要的)训练,更重要的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还要在解题后对问题作归纳总结,找出规律,有时还要把问题作适当推广,把学生的逻辑思维引到辩证思维。这样经过一年的高三数学学习,学生收获的不仅是分数,还有对人终生受用的思维品质的提高。
重方法:培养好品质
有些同学做了许多题,就是成绩提高不见提高,自己和家长都很纳闷。其实学习数学关键是要掌握方法,同时还要培养敢于做难题、新题的胆量和毅力。重复性操作的题目做再多,意义也不大。对待难题的态度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的好时机,不能轻易错过(当然也要因人而异)。有些同学往往认为只要弄懂思路,不必解到底。其实,这样的同学往往眼高手低,会而不对,考试成绩忽高忽低,原因在于某些细节处理不当,造成“一失足成千古恨”,事后以粗心搪塞过去。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深入了解,结合具体问题给予悉心指导,帮助学生找出真实原因,并制定改正错误的办法,这一过程表面上是帮助学生学会解题,实际上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也就潜移默化地得到了落实。
我们有理由相信,把解题和人的素质培养有机结合的高三数学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还能促使他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一起努力!
2012年高考第二轮复习如何有效提高
点击数:2069 次 录入时间:2011/11/24 9:39:00 编辑:lipstickxin
有人形象地把高考第二轮复习比喻战争的相持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同学们学习水平的分水岭,成绩在这个时候就开始逐渐拉开差距。要赢得这个阶段的胜利,关键是心中有目标,解题有方法,坚持不懈地努力。
一、重拾遗忘知识点
高考第二轮复习就绝对不像一轮复习那样按部就班了,复习前后的跨度非常大,而且老师往往会以专题的形式来进行复习。这就需要考生首先回顾一轮复习中所学到的基本知识,找到相关内容进行提前准备,抓住复习的主动权。虽然经过一轮复习后,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但是在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方面还是非常薄弱的。同时,由于一轮复习的知识量非常大,一些概念、公式和方法会慢慢遗忘,所以,在这个阶段,就更应该回顾课本、学习笔记和纠错本,避免知识点大量遗忘,尽可能地巩固自己的学习效果。
二、搭建知识结构桥梁
高考二轮复习将会加大横向关联内容的联系,其实就是前面所说的以专题形式来进行复习。这就更加需要考生搭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桥梁。你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因为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并不相同,别人的知识结构对你的帮助不大,所以这就需要自己一步一步地把基础夯实,在牢固的知识基础之上构建自己的知识脉络。
三、把学过的知识串成线
抓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课本上的相关知识串起来,使课本上零碎的知识形成一个整体。课本上的知识点就象一粒粒珍珠,散乱地堆在那里我们是不好把握它的,如果我们能找到一根线把它串起来,它就成了项链,随便抓住其中的哪一粒珍珠,我们都能很方便地把其它的珍珠带起来。在这里,贯穿前后的问题就是线,课本相关知识就是珍珠。在第二轮复习阶段,我们缺少的不是珍珠,而是能把这些珍珠串起来的线以及把珍珠串成项链的能力。所以在二期复习阶段,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能力。培养这种能力,首先要找到能把前后知识串联起来的相关问题,这样的相关问题我们能找到的越多,我们对课本前后贯穿的角度越全面,我们对知识点的把握就会越准确,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也就越全面。
四、提高做题效果
在第二轮复习阶段,要想提高做题的效果,学生必须多思考,不能为了做题而做题。怎样思考?一是在题目拿到手后,首先思考它属于哪种题型,这种题型有什么特点,审题时有哪些技巧,答题时有哪些基本要求。通过题型归类、方法归纳,使每一个题做出收获,使每一个题目都能给自己以启发。二是多比较。经常拿自己的答案和参考答案比较,看自己的答案和参考答案的基本思路是否相符,知识选择和参考答案是否一致。如果自己做的答案和参考答案相差甚远,一定要搞清自己错在哪里,是审题错误还是知识理解错误,是题型特点没掌握还是答题方法不熟悉。弄清问题症结在哪里,然后下功夫解决这个问题,千万不能只关注分数,只满足于知道这个题目答什么,而忽视自己不该忽视的东西。三是多总结。多关注自己在做题中得到的经验教训,注意从个性中抽象出一般的东西来,自己总结出一些对自己答题有指导性作用的方法来。从心理调节到时间分配,从阅读习惯到答题顺序,从思维模式到语言组织,在平时做题时都要注意去观察自己有无缺陷,并注意在做题时注意寻找克服这些缺陷的方法。
五、培养科学的应试习惯
方法往往是理性的,习惯则带有感性的特征。在平时作业时,由于时间比较充分,绝大多数学生可以理性答题。但考试时尤其是高考时,由于有时间限制,特别是带着一定的心理压力应试,许多学生在答题时是靠平时积累起来的习惯答题,许多老师平时强调的东西根本来不及想。比如我们平时讲习题时如果问学生遇到“为什么”应该从那些角度组织答案,学生都会加答“分析原因,说明意义”,可是一到考试,许多学生根本想不到这一点,他往往只能机械应对,头脑中冒出一句答一句,把“分析原因,说明意义”忘到了九霄云外,等到试卷拿到手里看分数被扣了才又想起这句话。所以在二轮复习阶段,一定要注意把老师的要求转化成自己的答题习惯,要形成一拿到试卷就不自觉地朝老师要求的方面去做的习惯,这样才能真正让平时积累起来的经验在考场上发挥作用。
高考学习方法中的7大常规问题 点击数:1502 次 录入时间:2011/11/24 9:29:00 编辑:lipstickxin
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条件。以下分别从预习、上课、作业、复习、考试、课外学习、实验课七个方面,谈一下学习方法的常规问题。
一、预习。预习一般是指在老师讲课以前,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做到初步理解,做好上课的准备。所以,预习就是自学。预习要做到下列四点:
1.通览教材,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
2.预习时如发现与新课相联系的旧知识掌握得不好,则查阅和补习旧知识,给学习新知识打好牢固的基础。
3.在阅读新教材过程中,要注意发现自己难以掌握和理解的地方,以便在听课时特别注意。
4.做好预习笔记。预习的结果要认真记在预习笔记上,预习笔记一般应记载教材的主要内容、自己没有弄懂需要在听课着重解决的问题、所查阅的旧知识等。
二、上课。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不言而喻,上课也应是同学们学好功课、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决定性一环。上课要做到:
1.课前准备好上课所需的课本、笔记本和其他文具,并抓紧时间简要回忆和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
2.要带着强烈的求知欲上课,希望在课上能向老师学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3.上课时要集中精力听讲,上课铃一响,就应立即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有意识地排除分散注意力的各种因素。
4.听课要抬头,眼睛盯着老师的一举一动,专心致志聆听老师的每一句话。要紧紧抓住老师的思路,注意老师叙述问题的逻辑性,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5.如果遇到某一个问题或某个问题的一个环节没有听懂,不要在课堂上“钻牛角尖”,而要先记下来,接着往下听。不懂的问题课后再去钻研或向老师请教。
6.要努力当课堂的主人。要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认真观察老师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大胆举手发表自己的看法,积极参加课堂讨论。
7.要特别注意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老师的“开场白”往往是概括上节内容,引出本节的新课题,并提出本节课的目的要求和要讲述的中心问题,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老师的课后总结,往往是一节课的精要提炼和复习提示,是本节课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8.要养成记笔记的好习惯。最好是一边听一边记,当听与记发生矛盾时,要以听为主,下课后再补上笔记。记笔记要有重点,要把老师板书的知识提纲、补充的课外知识、典型题目的解题步骤和课堂上没有听懂的问题记下来,供课后复习时参考。
三、作业。作业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作业不仅可以及时巩固当天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把学过的知识加以运用,以形成技能技巧,从而发展自己的智力,培养自己的能力。作业必须做到:
1.先看书后作业,看书和作业相结合。只有先弄懂课本的基本原理和法则,才能顺利地完成作业,减少作业中的错误,也可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2.注意审题。要搞清题目中所给予的条件,明确题目的要求,应用所学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3.态度要认真,推理要严谨,养成“言必有据”的习惯。准确运用所学过的定律、定理、公式、概念等。作业之后,认真检查验算,避免不应有的错误发生。
4.作业要独立完成。只有经过自己动脑思考动手操作,才能促进自己对知识的消化和理解,才能培养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同时也能检验自己掌握的知识是否准确,从而克服学习上的薄弱环节,逐步形成扎实的基础。
5.认真更正错误。作业经老师批改后,要仔细看一遍,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认真改正。要懂得,出错的地方,正是暴露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弱点的地方。经过更正,就可以及时弥补自己知识上的缺陷。
6.作业要规范。解题时不要轻易落笔,要在深思熟虑后一次写成,切忌写了又改,改了又擦,使作业涂改过多。书写要工整,解题步骤既要简明、有条理,又要完整无缺。作业时,各科都有各自的格式,要按照各学科的作业规范去做。
7.作业要保存好,定期将作业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复习时,可随时拿来参考。
四、复习。复习的主要任务是达到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在理解和掌握的过程中提高运用知识的技能技巧,使知识融汇贯通。同时还要通过归纳、整理,使知识系统化,真正成为自己知识链条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复习要做到:
1.当天的功课当天复习,并且要同时复习头一天学习和复习过的内容,使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对老师讲授的主要内容,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和关键,特别是听课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更应彻底解决。重点内容要熟读牢记,对基本要领和定律等能准确阐述,并能真正理解它的意义;对基本公式应会自行推导,晓得它的来龙去脉;同时要搞清楚知识前后之间的联系,注意总结知识的规律性。
2.单元复习。在课程进行完一个单元以后,要把全单元的知识要点进行一次全面复习,重点领会各知识要点之间的联系,使知识系统化和结构化。有些需要记忆的知识,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地记忆。
3.期中复习。期中考试前,要把上半学期学过的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复习时,在全面复习的前提下,特别应着重弄清各单元知识之间的联系。
4.期末复习。期末考试前,要对本学期学过的内容进行系统复习。复习时力求达到“透彻理解、牢固掌握、灵活运用”的目的。
5.假期复习。每年的寒假和暑假,除完成各科作业外,要把以前所学过的内容进行全面复习,重点复习自己掌握得不太好的部分。这样可以避免边学边忘,造成高三总复习时负担过重的现象。
6.在达到上面要求的基础上,学有余力的同学,可在老师的指导下,适当阅读一些课外参考书或做一些习题,加深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考试。考试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通过考试可以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以便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学习方法,为以后的学习明确努力方向。考试时应做到:
1.要正确对待考试。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方法,考得好,可以促进自己进一步努力学习,考得不好,也可以促使自己认真分析原因,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今后更有针对性地学习。所以,考试并不可怕,绝不应当产生畏考心理,造成情绪紧张,影响水平的正常发挥。
2.做好考试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是对各科功课进行系统认真的复习,这是考出好成绩的基础。另外,考试前和考试期间要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保持充沛的精力,这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必要条件。
3.答卷时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①认真审题。拿到试卷后,对每一个题目要认真阅读,看清题目的要求,找出已知条件和要求的结论,然后再动手答题。②一时不会做的题目可以先放一放,等把会做的题目做完了,再去解决遗留问题。③仔细检查,更正错误。试卷答完以后,如果还有时间,就要抓紧时间进行检查和验证。先检查容易的、省时间的、错误率高的题目,后检查难的、费时间的、错误率低的题目。④卷面要整洁,书写要工整,答题步骤要完整。
4.重视考后分析。拿到老师批阅的试卷后,不仅要看成绩,而且要对试题进行逐一分析。首先要把错题改正过来,把错处鲜明地标示出来,引起自己的注意,以便复习时查对。然后分析丢分的原因,并进行分类统计。看看因审题、运算、表达、原理、思路、马虎等因素各扣了多少分;经过分析统计,找出自己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对做对了的题目也要进行分析,检查自己对题目的表达是否严密,解题方法是否简便等。
5.各科试卷要分类保存,以便复习时参考。
6.杜绝各种作弊现象。
六、课外学习。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扩展,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在搞好课内学习的基础上,适当进行课外学习,可以开阔自己的知识领域,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同时对课内学习也会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课外学习应注意:
1.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目的地选择学习内容,原则是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弥补自己的学习弱点。
2.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一些有关学科的课外读物学习。
3.课外阅读一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量力而行,宁可少而精,也不多而滥,切忌好高鹜远、贪多求全。
期末考试临近高三生考生复习要揪住“小失误”
点击数:911 次 录入时间:2011/12/29 16:20:00 编辑:lipstickxin
离期末考试还有十来天,相关老师提醒,从现在开始,高三生在复习中要揪住因粗心大意而在作业和考试中出现的“小失误”,争取在期末考试中避免因马虎大意而丢分。
期末考试是本学期放假前最后一次大考,也是高三生进入总复习后的第一次综合考试。各区县的高三期末考试都将实行全区统考。各区一般会有一个成绩大排队,考生可以借此了解自己在本区的排名情况。另外,这次考试还将成为考生抓紧时间练习填报志愿的重要参考。因此,高三生对这次考试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记者从一些中学了解到,对不同考生而言,期末考前复习的方法各有不同。多数考生在平时考试中都会因粗心而丢分,只是程度有所不同。高三生在考前,要找出做过的习题或试卷,先揪住以前出现的“小失误”进行强化复习,避免它们在期末考试试卷上再次出现。
配平方程式时漏写了一个系数,把加号写成减号,将草稿纸上的答案抄写到答题纸上时点错了小数点„„在平时的作业或考试中,很多考生都会因粗心马虎出现上述“失误”。还有些考生考试结束后,再次拿到试卷时,经常拍着脑袋后悔说,原来题目要求选正确的一项,自己怎么就看成选错误的了?
据了解,在平常的作业或考试中,大约有九成考生都存在粗心问题。很多考生都曾因粗心使本可以得到的分数丢了,影响了个人真实水平的发挥。高考每一分都至关重要,考生如果出现马虎大意,将会追悔莫及。因此,考生平时要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这是在考试中发挥正常水平的重要保证。
考生在平时因粗心而表现出来的“小失误”主要有以下几类:第一类是审题不够仔细,看错题目条件或要求。如有的考生经常在做题时把正号看成负号等。第二类是计算不够细心,如在计算中跳步骤,该进位不进位,该借位不借位等。第三类是书写上的失误,如做选择题时,考生选的是B,但写答案时却错选了D等。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老师王晓青介绍,考生要想杜绝这类“小失误”,就要从平时习惯入手。比如做作业或考试,审题时要多读两遍题目。做完后,大家还要认真检查有没有错别字,有没有写错数字、符号等,只有平时养成细心的好习惯,才能在考试中避免因这些失误而丢分。
在考试时,我们常常感到时间很紧,试卷还没来得及做完,就到收卷时间了,虽然有些试题,只要再努一把力,我们是有可能做出来的。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解题速度太慢。
几乎每个学生都知道,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努力学习,只有加强练习,多做习题,才能熟能生巧。可是有些学生天天趴在那里做题,但解出的题量却不多,花了大量的时间,却没有解出大量的习题,难道不应找一找原因吗?何况,我们并不比别人的时间更多。试想,如果你的解题速度提高10倍,那会是怎样一种情景?解题速度提高10倍?可能吗?答案是肯定的,完全可能。关键在于你想与不想了。
步骤/方法
应十分熟悉习题中所涉及的内容,做到概念清晰,对定义、公式、定理和规则非常熟悉。你应该知道,解题、做练习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不是学习的全部,你不能为解题而解题。解题是为阅读服务的,是检查你是否读懂了教科书,是否深刻理解了其中的概念、定理、公式和规则,能否利用这些概念、定理、公式和规则解决实际问题。解题时,我们的概念越清晰,对公式、定理和规则越熟悉,解题速度就越快。因此,我们在解题之前,应通过阅读教科书和做简单的练习,先熟悉、记忆和辨别这些基本内容,正确理解其涵义的本质,接着马上就做后面所配的练习,一刻也不要停留。我指导学生按此方法学习,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大大提高了解题的速度,其效果非常之好。
还要熟悉习题中所涉及到的以前学过的知识和与其他学科相关的知识。例如,有时候,我们遇到一道不会做的习题,不是我们没有学会现在所要学会的内容,而是要用到过去已经学过的一个公式,而我们却记得不很清楚了;或是数学题中要用到的一个物理概念,而我们对此已不是十分清晰了;或是需用到一个特殊的定理,而我们却从未学过,这样就使解题速度大为降低。这时我们应先补充一些必须补充的相关知识,弄清楚与题目相关的概念、公式或定理,然后再去解题,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当然,解题速度就更无从谈起了。
对基本的解题步骤和解题方法也要熟悉。解题的过程,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对一些基本的、常见的问题,前人已经总结出了一些基本的解题思路和常用的解题程序,我们一般只要顺着这些解题的思路,遵循这些解题的步骤,往往很容易找到习题的答案。否则,走了弯路就多花了时间。
要学会归纳总结。在解过一定数量的习题之后,对所涉及到的知识、解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使解题思路更为清晰,就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对于类似的习题一目了然,可以节约大量的解题时间。
应先易后难,逐步增加习题的难度。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都是从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由表及里地深入下去。一个人的能力也是通过锻炼逐步增长起来的。若简单的问题解多了,从而使概念清晰了,对公式、定理以及解题步骤熟悉了,解题时就会形成跳跃性思维,解题的速度就会大大提高。养成了习惯,遇到一般的难题,同样可以保持较高的解题速度。而我们有些学生不太重视这些基本的、简单的习题,认为没有必要花费时间去解这些简单的习题,结果是概念不清,公式、定理及解题步骤不熟,遇到稍难一些的题,就束手无策,解题速度就更不用说了。
其实,解简单容易的习题,并不一定比解一道复杂难题的劳动强度和效率低。比如,与一个人扛一大袋大米上五层楼相比,一个人拎一个小提包也上到五层楼当然要轻松得多。但是,如果扛米的人只上一次,而拎包的人要来回上下50次、甚至100次,那么,拎包人比扛米人的劳动强度大。所以在相同时间内,解50 道、100道简单题,可能要比解一道难题的劳动强度大。再如,若这袋大米的重量为 100千克,由于太重,超出了扛米人的能力,以至于扛米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却没能扛到五楼,虽然劳动强度很大,却是劳而无功。而拎包人一次只拎10千克,15次就可以把150千克的大米拎到五楼,劳动强度也许并不很大,而效率之高却是不言而喻的。由此可见,去解一道难以解出的难题,不如去解30道稍微简单一些的习题,其收获也许会更大。因此,我们在学习时,应根据自己的能力,先去解那些看似简单,却很重要的习题,以不断提高解题速度和解题能力。随着速度和能力的提高,再逐渐增加难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认真、仔细地审题。对于一道具体的习题,解题时最重要的环节是审题。审题的第一步是读题,这是获取信息量和思考的过程。读题要慢,一边读,一边想,应特别注意每一句话的内在涵义,并从中找出隐含条件。读题一旦结束,哪些是已知条件?求解的结论是什么?还缺少哪些条件,可否从已知条件中推出?在你的脑海里,这些信息就应该已经结成了一张网,并有了初步的思路和解题方案,然后就是根据自己的思路,演算一遍,加以验证。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读题、思考的习惯,心里着急,匆匆一看,就开始解题,结果常常是漏掉了一些信息,花了很长时间解不出来,还找不到原因,想快却慢了。很多时候学生来问问题,我和他一起读题,读到一半时,他说:“老师,我会了。”所以,在实际解题时,应特别注意,审题要认真、仔细。
学会画图。画图是一个翻译的过程。读题时,若能根据题义,把对数学(或其他学科)语言的理解,画成分析图,就使题目变得形象、直观。这样就把解题时的抽象思维,变成了形象思维,从而降低了解题难度。有些题目,只要分析图一画出来,其中的关系就变得一目了然。尤其是对于几何题,包括解析几何题,若不会画图,有时简直是无从下手。所以,牢记各种题型的基本作图方法,牢记各种函数的图像和意义及演变过程和条件,对于提高解题速度非常重要。画图时应注意尽量画得准确。画图准确,有时能使你一眼就看出答案,再进一步去演算证实就可以了;反之,作图不准确,有时会将你引入歧途。
对于常用的公式,如数学中的乘法公式、三角函数公式,常用的数字,如11~25的平方,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化学中常用元素的化学性质、化合价以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等等,都要熟记在心,需用时信手拈来,则对提高演算速度极为有利。
本文来自: 中国高速网(做题速度如何提高
网友:老师我平时做题的时候,发现我做的时间比较长,尤其证明题,正是要证到很久,我发现我的同学他们很快得到结果我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实,请问老师有没有好的提高的技巧?
王建民:证明题速度慢,我估计可能是你的思维慢,书写的慢,思维慢,思维活动频率慢,那么你书写的又慢,这样你做题的时间肯定比别人花的时间就长一些。
这里面是不是还有比如基础知识不够熟练,有的时候走了一些弯路,可能也有关系。
网友:刚进行完了一模中,我的成绩十分不理想,怎么样才能在最后五十天里把数学攻上,怎样才能把考前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请两位老师帮帮我。
薛文叙:我们认为高考实际上是心理和基础知识两个方面,你的心理水平,或者说你的情感态度或者说你的价值观的影响,在高考中其实起的作用还是挺大的。所以一方面在考试之前五十天,自己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估计,比如你估计一下你大概是什么样的一个水平,什么样一个定位。高考的时候,我想最主要的敌人是你自己,你自己和自己比,不要和别人比。什么叫你高考取胜?就是高考中你把你平时的水平能够比较好的正常的发挥出来,也就是把你那个好的东西在高考中能够展示出来就行了。如果你自己平常会做的,你掌握的好的,在高考中你不出错就可以。高考不见得每个同学都能答150分,它是需要把所有同学都拉开了,你属于哪个层次你在你那个层次里得到最好的发挥,在这个方面你自己做好这个思想准备。
还有一个,刚才我们说过了,在最后这一段搞满分的卷子非常重要,将来临考几天其实你就是把你自己的卷子和你平常做题的时候横向、纵向来总结来看,我想现在这个工作必须得做。
网友:我的数学成绩现在已经稳定在130分左右,在剩下50天里,我要对数学做什么?有没有提高的空间了?
王建民:数学对于文科考生如果成绩已经达到130分了应该说相当不错,在高考中如果能够稳定发挥,考到一百三十几分应该说是很大胜利。现在要做的工作,第一就是保证你的状态和水平在高考中如何正常的发挥出来,比如选择填空题,经常做做热身,中等题,常见的必考的一些题型,再练一练,保证考的时候不丢一分。至于说最后两道难题,我想不用刻意去准备,到时候正常发挥,能拿多少就拿多少就可以,关键是你稳定在前130分,大题把它拿下来,后来再捡上一些分,保证能够考到130几分,那是很大胜利。
网友:老师请您给我讲讲做选择题的方法,我数学选择题每次都做不好,请问应该怎样才能提高选择题的答对率?
薛文叙:高考选择题还是围绕基础知识考察,它的综合性比较强,它经常出现在知识网络交汇处,做好选择题,第一点还是把基础知识牢固掌握,比如函数基本概念,数列的基本性质等等,这些基础知识打牢,这是一个。还有选择题经常采用方法要好好总结,碰到函数的问题,有的时候直觉的考察。选择题你要注意,做题的时候动手的时候不一定那么快,你解答过程中好好读题,把题目条件、结论读清楚了再落笔做答案,因为做错一道选择题丢五分,你后面很难找到,不要求速度,要求准确,在准确基础上考虑速度就可以了。
网友:两位老师我们立体几何总是做不好,应该怎么提高?
王建民:立体几何这个东西,关键是你高二的时候,学这门学科的时候,你的基础打的怎么样。立体几何是最不好临时抱佛脚把它拿下的课程。现在离高考就剩五十几天,怎么办?我建议你把立体几何基本定理重新温习一遍,基本的方法,如何求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如何求二面角,如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如何证明垂直关系,把这些基本的问题放在常见的图形里,比如正方体,四棱锥,或者直的四棱柱等等,放在这样几何里面做一些专项训练,估计时间还来得及。比如异面直线所成角的问题,你各做一道,求二面角你也各做一道,这样准备一下估计还能解决点问题。
网友:两位老师预测一下今年压轴题有没有可能是立体几何题目?
薛文叙:立体几何题目一般来讲是以中等题的面目出现,这么多年了。所以我想,其实现在考生思路,咱们同学不应该把精力放到高考题怎么出,或者能不能帮我们猜几个题,压几个题,因为高考本身反对猜题压题,反对题海战术。我们如果准备充分了,什么样题考我们都不害怕,我们现在其实主要还是应该做好更充分的准备,就行了。
网友:老师,我有时候看基础知识的时候定义都没有问题,但是一做题的时候,就转不过来了,耗的时间比较多,怎么办?
王建民:那你就看看定理、定义、公式都是怎么使用,除了背下它们之外,关键是要把握住这些数学的定义、定理、公式、法则,在解题中是如何运用的,建议你好好从课本出发,把课本中立体里面,如果利用刚才讲的这个定理或者定义去解题的,把它先搞清楚,适当的时候自己做做笔记,问问自己,这个定义是怎么使用的,在这个定理里怎么用的,你自己在旁边注上一两句话。若是一句话也写不出来,显然以后你还不会用,若能写出一两句话,如此这样坚持下去,那么你慢慢就可以把这些定理和定义用得较好。
网友:两位老师,我每次做添加辅助线题目总是做不好,请问有没有一些什么好的做题技巧?
薛文叙:立体几何添加辅助线,你要说有什么技巧,我想它的特点就是利用定理、公理来添加的。比如在平面内做一条直线与这个直线平衡,就是一个定理。立体几何定理本身就是告诉你做题方法,我们还是应该熟悉这些定理、公理,看看这个公理、定理所含的怎么做图,把它搞清楚就好了。
网友:我的数学不好,都是三四十分,现在我应该怎么办?我应该抓什么东西呢?
王建民:好好念念书,把书上的定理、公式背下来,另外把书上典型的例题,把它都重做一遍。做完了之后自己再做点比例,这个题思路在哪里,定理和公式怎么用的,由这步到那步道理是什么?把它写明白。如此这样坚持下去,这五十多天如果在重点内容上,函数、不等式、数列、圆锥曲线,在这几个重点内容上好好过它一遍,我估计考试的时候提高个十几分还是有可能的。
网友:我做数学题总是成绩上下波动,老是不稳定,应该怎么办?
薛文叙:成绩波动,其实好好总结原因,是哪些知识基础掌握不牢。恐怕在你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的时候你做的不好。最后五十天应该把所有学的定理、公理、法则、定义等等,还有包括一些方法好再回过头来认真总结、梳理一下,另外把自己平常做题再好好回忆和分析、思考一下,总结一下,这样的话可能就比较好了。
网友:王老师,上次你讲的数学应用题记帐的方法很好,我二模数学试着用了一下很不错,请问王老师还有没有好的解题方法?
王建民:好的解题方法分你用哪个方面,如果就应用题而言,除了记帐式画表格方法之外,也还可以利用图形,用网络图,或者画出简单图形都可以。应用题关键还是要看清题,认真的学会如何读,读题的过程中,如果能把量和量之间的关系搞清楚,应用题应该说是不题。
网友:老师,直线和曲线的问题我一直搞不太清楚,两位老师帮我讲一下。
薛文叙:不太明确你问的问题,是不是主要问的直线和圆锥曲线是解析几何中的问题,是吗?如果是现在直线和圆锥曲线这样一些问题,我想还是你首先要把解析几何一些基本方法,坐标法把它搞清楚,比如点是怎么样用坐标表示,曲线怎么用方程表示,圆锥曲线用什么样的方程,如果椭圆中心在圆点,坐标轴的话,这个坐标是什么,轴心不在圆点坐标是什么?这些搞清楚,再去讨论一下直线和圆锥曲线位置关系,怎么用方程来表示,把这个坐标法搞清楚,我想这个问题就好解决了。
网友:数学的函数题应该怎么做?我是文科生,有没有什么办法在最后这段时间有效的了解做题的技巧?
王建民:函数的问题,如果是函数自身的问题,那应该借助于图象,借助于函数的性质来解决题目给的属于函数的问题。如果是属于要利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去解决其它的相关的代数、三角或解析几何的问题,那么你就应该首先明确函数中谁是自变量,谁是应变量,函数的解析式怎么样,该函数的定义域是什么样子的,这个函数在它的定义域上单调性、奇偶性是怎么样的,这些东西都搞清楚了,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握在你的手心里,那么你就可以利用这个函数的性质去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了。
第二篇:高考名人名感言
自整
海子
1.以梦为马(祖国)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 和物质的短暂情人
2.远方除了遥远还是一无所有 物是人事荡开涟漪
烟泊浆声里摆渡着这一世的情意 唯是
远方除了遥远还是一无所有 3.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太阳强烈 水波温柔 一层层白云覆盖着 我 踩在青草上
感到自己是彻底干净的黑土块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泥土高溅 扑打面颊 活在这珍贵的人间 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 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 4.你来人间一趟 你要看看太阳 和你的心上人 一起走在街上
5.永远是这样/ 风后面是风/ 天空上面是天空/ 道路前面还是道路 6.从此再不提及过去、痛苦或幸福、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7.要有最朴素的生活和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天 天寒地冻 日短夜长 路远马亡 8.九月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
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我把这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一个叫木头 一个叫马尾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远方只有在死亡中凝聚野花一片
明月如镜 高悬草原 映照千年岁月
我的琴声呜咽 泪水全无
我只身打马走过草原 9.我们最终都要远行,都要和稚嫩的和自己告别 10.西藏
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整个天空。没有任何夜晚能使我沉睡,没有任何黎明能使我醒来。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整个天空,他说:这一千年里我只热爱我自己。
一块孤独的石头坐满整个天空。
没有任何泪水使我变成花朵,没有任何国王使我变成王座 11..黎 明(之一)我把天空和大地打扫干干净净 归还一个陌不相识的人 我寂寞地等,我阴沉地等 二月的雪,二月的雨 泉水白白流淌 花朵为谁开放
永远是这样美丽负伤的麦子 吐着芳香,站在山岗上
荒凉大地承受着荒凉天空的雷霆 圣书上卷是我的翅膀,无比明亮 有时象一个阴沉沉的今天 圣书下卷肮脏而欢乐 当然也是我受伤的翅膀
荒凉大地承受着更加荒凉的天空 我空空荡荡的大地和天空 是上卷和下卷合成一本 的圣书,是我重又劈开的肢体 流着雨雪、泪水在二月 12.我们打开门 一些花开在高高的树上 一些果结在深深的地下
幸福或者美丽的回忆并不一定会成为救赎。回忆越是美丽,也可能会让人越痛苦越害怕。不管是对离去的人来说,还是对留下来的人来说。---艾拉《可塑性记忆》
我并没有路过他们的人生。仅仅是看见了在黑夜的边界,他们半温暖,半寒冷的生存。---郭敬明《愿风裁尘》 村上春树
1、我或许败北,或许迷失自己,或许哪里也抵达不了,或许我已失去一切,任凭怎么挣扎也只能徒呼奈何,或许我只是徒然掬一把废墟灰烬,唯我一人蒙在鼓里,或许这里没有任何人把赌注下在我身上。无所谓。有一点是明确的:至少我有值得等待有值得寻求的东西
2、我希望的,是某一天在某一个地方偶然遇到她。比如说在路上迎面相遇,或偶然坐在同一辆巴士上。——《1Q84》
3、仅仅是因为和别人不一样,就可能被嫌弃。大人们的世界也差不多,但这在孩子们的世界里表现的更直接。——《1Q84》
4、你再怎么才华横溢,也未必就能填饱肚皮;但只要你拥有敏锐的直觉,就不必担心混不上饭吃。——《1Q84》
5、我渐渐能意会到,深刻并不等于接近事实。——《挪威的森林》
6、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挪威的森林》
7、死已不再是生的对立。死早已存在于我的体内,任你一再努力,你还是无法忘掉的。——《挪威的森林》
8、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干的勾当。——《挪威的森林》
9、但我那时还不懂,不懂自己可能迟早要伤害一个人,给她以无法愈合的重创。在某种情况下,一个人的存在本身就要伤害另一个人。——《国境以南太阳以西》
10、追求得到之日即其终止之时,寻觅的过程亦即失去的过程——《国境以南太阳以西》
11、世上有可以挽回的和不可挽回的事,而时间经过就是一种不可挽回的事。——《国境以南太阳以西》
12、山川寂寥,街市井然,居民相安无事。可惜人无身影,无记忆,无心。男女可以相亲却不能相爱。爱须有心,而心已被嵌入无数的独角兽头盖骨化为“古老的梦”——《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13、至于我是何以抛弃原来世界而不得不来到这世界尽头的,我却无论如何也无从记起,记不起其过程、意义和目的。是某种东西、某种力量——是某种岂有此理的强大力量将我送到这里来的!因而我才失去身影和记忆,并正将失去心。——《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
14、他想把胸中的感念告诉对方:我们的心不是石头。石头也迟早会粉身碎骨,面目全非。但心不会崩毁。对于那种无形的东西——无论善还是恶——我们完全可以互相传达。——《神的孩子全跳舞》
15、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且听风吟》
16、过去曾经有过这样的时代,任何人都想活得冷静。——《且听风吟》
17、两人记忆的烛光委实过于微弱,两人的话语也不似十四年前那般清晰。结果连句话也没说便擦身而过,径直消失在人群中,永远永远。——《遇见百分百女孩》
18、我一直以为人是慢慢变老的,其实不是,人是一瞬间变老的。——《舞!舞!舞!》
19、一旦死去,就再也不会失去什么了,这就是死亡的起点。——《舞、舞、舞》
20、网无所不在,网外有网,无处可去。若扔石块,免不了转弯落回自家头上„„时代如流沙,一般流动不止,我们所站立的位置又不是我们站立的位置——《舞舞舞》
21、人死总是有其相应的缘由的。看上去单纯而并不单纯。根是一样的。即使露在地面上的部分只是一点点,但用手一拉就会连接出来很多。人的意识这种东西是在黑暗深处扎根生长的。盘根错节,纵横交织„„无法解析的部分过于繁多。真正原因只有本人才明白,甚至本人都懵懵懂懂。——《舞!舞!舞!》
22、那时我懂了,我们尽管是再合适不过的旅伴,但归根结蒂仍不过是描绘各自轨迹的两个孤独的金属块儿。远看如流星一般美丽,而实际上我们不外乎是被幽禁在里面的、哪里也去不了的囚徒。当两颗卫星的轨道偶尔交叉时,我们便这样相会了。也可能两颗心相碰,但不过一瞬之间。下一瞬间就重新陷入绝对的孤独中。总有一天会化为灰烬。——《斯普特尼克恋人》
23、为什么人们都必须孤独到如此地步呢?我思付着,为什么非如此孤独不可呢?这个世界上生息的芸芸众生无不在他人身上寻求什么,结果我们却又如此孤立无助,这是为什么?这颗行星莫非是以人们的寂寥为养料来维持其运转的不成?——《斯普特尼克恋人》
24、有时候,昨天的事恍若去年的,而去年的事恍若昨天的。严重的时候,居然觉得明天的事仿佛昨天的。——《1973年的弹子球》
25、孤独一个人也没关系,只要能发自内心地爱着一个人,人生就会有救。哪怕不能和他生活在一起。
川端康成
1、这种孤独驱散了哀愁,蕴含着一种豪放的意志。
2、贫寒之中自有一种强劲的生命力。
3、歌声清澈得近乎悲戚,马上就能引起回声似的。
4、南伊豆是小阳春天气,一尘不染,晶莹透明,实在美极了。在浴池下方的上涨的小河,承受着暖融融的阳光。昨夜的烦躁,自己也觉得如梦如幻。
5、一切艺术都无非是人们走向成熟的道路。
6、她好像一个在荒村的水果店里的奇怪的水果,独自被遗弃在煤烟熏黑了的玻璃箱内似的。
7、溪中多石,流水的潺潺声,给人以甜美圆润的感觉。
8、死亡是拒绝一切理解的。
9、驹子撞击墙壁的空虚回声,岛村听起来有如雪花飘落在自己心田里。
10、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
11、也许人世间的习惯与秩序,使他们的罪恶意识都麻木了。
12、我这个二十岁的人,一再严肃地反省到自己由于孤儿根性养成的怪脾气,我正因为受不了那种令人窒息的忧郁感,这才走上伊豆的旅程。
13、她那合上的浓密睫毛,看起来好像是半睁着的黑眸子。
14、生存本身就是一种徒劳。
15、以朋友相待,不向你求欢。
16、穿过县界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箍障乱黄酌C!?
17、茫茫的银河悬在眼前,仿佛要以它那赤裸裸的身体拥抱夜色苍茫的大地,真是美的令人惊叹不已。
18、由于天气不同,要是没有剧场的墙壁,没有听众,也没有都市的尘埃,琴声就会透过冬日澄澈的晨空,畅通无阻地响彻远方积雪的群山。
19、镜中的雪越发耀眼,活像燃烧的火焰。
20、我的头脑恍如变成了一池清水,一滴滴溢了出来,后来什么都没有留下,顿时觉得舒畅了。
21、岛村看见这种悲愁,没有觉得心酸,就像是在梦中看见了幻影一样。
22、山脚下的河流,仿佛是从杉树顶梢流出来的。
23、风雅,就是发现存在的美,感觉已经发现的美。
24、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
25、美在于发现,在于邂逅,是机缘。
26、不是欣赏舞蹈家栩栩如生的肉体舞蹈艺术,而是欣赏他自己空想的舞蹈幻影,仿佛憧憬那不曾见过的爱情一样。
27、她,就是那舞女。洁白的裸体,修长的双腿,站在那里宛如一株小梧桐。我看到这幅景象仿佛有一股清泉荡漾着我的心。
28、镜里映现出披上红叶的重山叠峦。镜中的秋阳,明亮耀眼。
29、岛村仿佛坐上了某种非现实的东西,失去了时间和距离的概念,陷入了迷离恍惚之中,徒然地让它载着自己的身躯奔驰。
30、也许凡人都是弃儿,因为出生本身仿佛就是上帝把你遗弃到这个人世间来的。
31、玻璃上只映出姑娘一只眼睛,她反而显得更加美了。
32、我仿佛只有脚离开现实,遨游于天空中了!
33、披上一层薄雪的杉林,分外鲜明地一株株耸立在雪地上,凌厉地伸向苍穹。
34、春空千鹤幻如梦。
35、人是不断消失在过去的日子里的。
36、这是清澈得近乎悲戚的优美的声音,像是从什么地方传来的一种回响。
37、花给空气着彩,就连身体也好像染上了颜色。
38、任何一种花,每每由于赏花的时间和地点各异,而使人的感触也各有不同。
39、缀满银河的星辰,耀光点点,清晰可见,连一朵朵光亮的云彩,看起来也像粒粒银砂子,明澈极了。
40、她的眼睛同灯光重叠的那一瞬间,就像在夕阳的余晖里飞舞的妖艳而美丽的夜光虫。
41、这笑声清越的近乎悲戚。
42、叶子近乎悲戚的优美的声音,仿佛是某座雪山的回音,至今仍然在岛村的耳边萦绕。
43、与其说昏暗而看不见,毋宁说在黑暗中的记忆里见得更清楚。
44、感情这种东西,已经不可依赖,如今世道变成这个样子。越是有才能的人,感情就越脆弱。
尼采 自从厌倦于追寻,我已学会一觅即中;自从一股逆风袭来,我已能抗御八面来风,驾舟而行。许多东西被我抛却,故而被诸君视为傲慢;若从外溢的酒杯里豪饮,难免洒落许多佳酿,故不要怀疑酒的质量。
3“他沉沦,他跌倒。”你们一再嘲笑,须知,他跌倒在高于你们的上方。他乐极生悲,可他的强光紧接你们的黑暗。此人往高处走---他应受称赞!那人总是从高处降临,他活着,自动舍弃赞美,他是从高处来的人!赞美使一些人变得谦逊,使另一些人变得无礼。千万不要忘记。我们飞翔得越高,我们在那些不能飞翔的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致孤独者。如果我们在我们一个人独处时不能像我们在大庭广众之下时那样尊重别人的荣誉,那我们就算不上正人君子。我们为自己创造了一个适于生活的世界,接受了各种体线面,因与果,动与静,形式与内涵。若是没有这些可信之物,则无人能坚持活下去!不过,那些东西并未经过验证。生活不是论据;生存条件也许原本就有错误。哪里有统治,哪里就有群众;哪里有群众,哪里就需要奴性;哪里有奴性,哪里就少有独立的个人;而且,这少有的个人还具备那反对个体的群体直觉和良知呢。当心!他一沉思,就立即准备好了一个谎言。大胜的最大好处,莫过于解除了胜利者对失败的恐惧感。“我为何不能失败一次呢?”他自言自语,“我现在已有足够的本钱了”他现在穷了,原因并非别人剥夺了他的一切,而是他抛弃了一切。缘何如此?---他惯于寻觅。所谓穷人,正是那些对他甘愿受穷做了错误理解的人。他是思想家,这意味着:他善于简单的---比事物本身还要简单---对待事物。要破坏一件事,最刁钻的办法是:故意用歪理为这事辩护。人们视需要为事物发生之因,其实,它往往是事物发生之果。智者问傻子,通往幸福的途径是什么?傻子毫不迟疑,就象别人向他打听去附近那个都市之路似的,答曰“自我欣赏,再就是东游西荡。”智者嚷道:“住嘴,你要求太多拉,自我欣赏就够拉!”傻子回答说:“没有一贯的蔑视,又怎能不断的欣赏呢?”人要么永不做梦,要么梦得有趣;人也必须学会清醒:要么永不清醒,要么清醒得有趣。
第三篇:云大课堂名师说课大型活动听课心得体会
云 南 省 首 届 小 学 经 典 课 例 实 作 暨 全 国 小 学 名 师 说 课 大 型 活 动
听 课 心 得(数学组)
和平镇小学 王兴荣
2013年3月24-25日,在云南大学参加了“云南省首届小学经典课例实作暨全国小学名师说课大型活动(数学组)”,云南大课堂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邀请了国内名师华应龙﹑刘延革﹑徐长青﹑朱颖﹑张齐华﹑潘小明以及昆明城区优秀教师王斌﹑陈洁﹑何婕﹑李慧萍上了九节示范课﹑说课及一节讲座。来自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华应龙老师讲了《指尖上的数学》;同样来自北京的刘延革老师讲了人教版四年级《小数的意义》;来自天津的徐长青老师讲了《烙饼问题》;来自东北师大附小的朱颖老师讲了《两位数乘两位数》;来自南京的张齐华老师讲了《认识负数》等。聆听了几位名师的精彩教学和说课后,收获颇多。此次听课活动对我来说是次提高,更是惊醒和促进。现就此次听课谈几点心得体会。
通过观摩一系列的展示课,感受到每位老师都是在努力体现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师生合作交流的愉快的课堂活动。我们看到每位名师都注重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师生在课堂中不再是原来传统教学中的传授者和接受者,施与者和容纳者;现在课堂中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我最深的体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也就是方法比知识更重要,学习方法是否科学,思维方法是否合理、正确,影响着学习效率的高低。
一、上好课首先得备好课
备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而备课的关键是对教材的解读,如果教师挖掘教材不到位,就容易造成很清楚明了的数学问题,让老师越讲越糊涂。因此在解读教材上下功夫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进行的内容。这几节课中,每位教师都在教材的解读上下了功夫,各位名师备教材、用教材很充分,而且都采用了多媒体教学设施设备。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认知理解就容易了一些。当然,备课的另一个侧重点是要关注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生命。因此教师在备课时重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做了充分的准备预案,看怎样预设才能让学生由不会到会,由不懂到懂,另外,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策略的选用,也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不管是哪种类型的课,都应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充分的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才能有足够的底气,才能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偏离教学的重点、难点,去生成和丰富课程内容。
新课程标准要求孩子的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这些课中,教师都重视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从情景中引入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理解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践,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
二、具有较高的基本素养,是提高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几位教师的普通话水平非常之高,语言表达能力非常之强,富有感染力、艺术魅力的语言能很好地将学生引入教学情境。教师的板书都很规范,极富层次感,重点突出,提纲挈领。这一点我仍需查找差距,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三、纵贯这些示范课,我们感觉老师们的常规教学能力都非常强,十分重视学生 “四基”训练的落实,不是原来那种华而不实的评优课,是扎扎实实的常规教学研究活动。这些课内容很扎实,课堂容量很大,对一线教师极富借鉴性。听课老师普遍有这样的感慨:“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数学课堂教学!”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听过的这些课中,每位教师都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使用了现代信息技术,这些现代技术的应用,突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了课堂效率。
四、在教学预案设计中重视孩子的动手操作、手脑结合,重视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想真正的学好知识就是要学生们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那么动手操作就是孩子们最好的学习活动。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知识。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都没有用自己的思路牵着学生走,而是让学生大胆发言,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自主学习,逐步修正见解,正确掌握新知。他们的课堂驾驭能力之高,值得我长期深入研究与学习。
五、名师的成长经历值得我们借鉴。几位名师中都是从一名小学教师成长起来的。他们将对教育的热爱与执着化作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抓教学、搞科研,及时总结反思,步步为营,终成长为全国知名的大家。听课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必修课,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捷径。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的机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此,我要感谢镇小学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对课堂教学不断探索,走出适合自己的教学路子。
第四篇:【名师说课】201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写作专题 (名师教案 课时作业)
【名师说课】201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写作专题 5.1 审题立意(名师教案)【考点精析】
审题就是仔细地审查研究题目,揣摩命题者意图,从而确定写作要求、主题立意、选材范围、表现手法等。命题作文,不管是全命题作文,还是半命题作文,都有一定的写作要求。写作者只有明确这些要求,把握命题者的出题用意,写出的作文才不会走样。评卷场上,对于是否“符合题意”十分在意,一旦被认定为背离题意(命题人的意图),即使文采再好,内容再丰富,观点再新颖深刻,也不能得到1/3以上的分数,甚至可能有零分的危险。
立意指的是对于题目给的条件和要求,明确表示自己的看法和态度――肯定什么,否定什么;热爱什么,憎恶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等等。一篇文章的优劣,主要看它的立意。文章要“以意为主”“意在笔先”。明人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但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立意的基本要求简单地说是四个字:准,深,稳,新。即:准确、新颖、高远、深刻。准确就是代命题人立言;新颖是指符合命题要求的前提下言人之所未曾言;高远是在领会写作意图基础上超越自我所呈现出的使命感、时代感、沧桑感、厚重感,是言人之所不能言;深刻是指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因果关系,是言人之所未尽言。
【重难点突破】 各类作文的审题立意指导 作文有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两大类,材料作文又分给材料话题作文 简称话题作文 和给材料题意作文,习惯上人们把后者就叫材料作文。
◆命题作文
一、全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半命题略)
去年有六个省、市考了命题作文。命题作文应引起重视。命题作文的写作,首先要审查作文题目中的限制,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范围、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不能越“雷池”半步。没有限制的内容,虽然题目上没写,但需要自己去想。因为只有想到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
其次要弄清楚词语的具体含义及其与其他词语之间的相互关系、表意的重心,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
注意命题方式,分析题目结构,确定写作范围与重点。
1、用一个词作题目。这样的词有两类(有比喻义的词,具有抽象意义的词)。
有比喻义的词:这类词既可用该词的本义,实写;也可用其比喻义,虚写。
如辽宁的《肩膀》,即可用该词的本义,这是实写;也可用其比喻义(责任、依靠等),这是虚写。《门》:门,有有形的,如校门、家门、房门;有无形的,如科学之门、心灵之门、天堂之门、地狱之门。门里门外门前门后不知发生过多少动人的故事,出现过多少杰出的人物„„《墙》:可以写与具体的墙有关的故事,也可以写人和人之间的隔膜等等。《舞台》:可以写与具体的舞台有关的故事,也可以写抽象的人生这个大舞台。好多名词都有本义与比喻义,都可以虚写实写,但在立意上虚写一般比较有深度。一些抽象性的词语做题目,如《责任》、《追求》、《宽容》、《合作》、《友善》等,这一类的词只提供了写作的内容,没有限定性,只以这个词的意思为中心即可,审题比较简单。
2、用短语做题目。如:北京的《北京的符号》是偏正短语,要注意其修饰的成分(“北京的”),因为它决定“符号”的地域特色,限定了符号的范围,“符号”则是写作的中心内容。再如:《有意义的生活》,其表意的重心在“有意义”三个字上,审题时只在紧扣“有意义”三个字思考就可以了。再如“父辈”这个题目就是写与父亲一个辈份 的人,而且父辈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一批人,如果弄不清父辈这个词的含义,那作文就走题了。
湖南的《谈“意气”》是动宾短语,它只规定了论述的范围(“意气”),对意气发表什么看法,这个中心论点由你自己确定。再如:《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趣事》,这也是个动宾短语,但比较复杂了,题目限制了对象――我,内容――趣事,数量―一件,范围――身边。时间、地点没有限制,写作时就可以抛开时间、地点不去考虑。这样,选材的范围就大多了。
江苏的《人与路》是联合短语,一般要说明两者的关系;就本题而言,侧重点是人,因为路是人走出来的。联合短语里两方面并重还是有侧重视具体情况而定。
3、用句子做题目。如上海的题目《我想握住你的手》就是一个单句。用单句作题目,一般说来,重点往往落在谓语上,谁“想握住”,“想握住”什么,为什么“想握住”,“想握住”以后怎么样,始终围绕“想握住”做文章。再如《我的未来不是梦》,“不是梦”是重点,谁“不是梦”,“为什么”不是梦,要始终围绕它做文章。
二、全命题作文的构思:
1、在命题作文中,一般来说,如果题目当中包含了记叙文的六要素之一的都应写成记叙文,如《我的未来不是梦》,题目中有六要素之一――人物(我);如果题目中出现了“论”、“谈”、“评”、“小议”等字样,一般要写成议论文。如上文的《谈“意气”》
2、有些题目,命题者故意藏头去尾,使题目带有迷惑性,增加审题难度,用以考察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敏捷性。如《心愿》这个题目,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审题有难度。对于这类题目,我们可以采用在原题的前面加上“我”、“妈妈”、“班主任”等因素,使题目成为《我的心愿》、《妈妈的心愿》、《班主任的心愿》等,这样,题目的意思就明确了,文章体裁也就很容易确定了。
3、带有比喻或象征性的题目,则可以采用数学配方的方法。如果题目出的是比喻的喻体,写作时就配上本体去写;如果题目出的是象征性的事物,就配上被象征性的事物去写,如《暖流》,暖流是喻体,我们在写作时就可以从它的本体――同学的帮助、老师的关爱等角度去选材构思,《考试》、《蜡烛》 奉献精神 等一类题目都有可以采用数学配方的方法去写。
4、对于一些抽象性的题目,如《责任》、《追求》、《宽容》、《合作》、《友善》等,它们如果写成记叙文,你可以构思成“通过一个我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人(负或不负)责任(宽容、友善„„)的故事,告诉大家生活需要„„”,这时,题目“责任(宽容„„)”就是你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所在。如果你熟读古今中外书籍,拥有大量事例史实,擅长写议论文,你当然可以把它写成议论文,此时,题目就是你的议论的话题所在,就是议论文三要素中的论点的中心词,你只需罗列古今中外几个有关“责任”(宽容„„)的事例,证明一下“责任大于山”,“勇于承担责任是每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我们要对自己、家庭、国家负起应有的责任”„„等论点。
◆给材料作文:给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的区别在于题目是从材料中引出来的,必受材料的限制。
一、给材料话题作文
(一)单概念类审题
1、名词类
(1)诗人顾城有句出名的诗:“你看云时,我觉得很近,你看我时,我觉得很远。”这里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成语中有“咫尺天涯”一词,意思是说虽然近在咫尺,却远如天涯。海南省海边有一块石碑,上书“天涯海角”,那里就是人们常说的“天涯”,现在飞机几小时就到了。美国在地球的那一边,似乎也是“天涯”,但卫星电视一下子将它拉到我们面前。这是现代科技的神威,它使我们生存空间的距离相对缩短了,难怪有地球村之说。
以上材料说明距离的远和近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你有这样的体会吗?同意这样的观点吗?请以“距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提示:由话题我们可以进行发散性思维,如从美学角度写“距离产生美”,从交往角度写“距离可以保持一个人的独立个性”,从认知角度写“距离可以保证客观性”,从物理角度写“距离可以提供活动空间,保证安全”等,但结合材料聚合思维,则不能这样随意去写了,材料告诉我们距离的远近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一、两则材料二从心理角度讲咫尺可以成为天涯,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心灵的隔膜;
三、四两则材料从科技角度讲天涯可以变为咫尺,这是因为科技进步的力量。写作时从这两个角度切入方为正点。至于文体选择,“你有这样的体会吗”,暗示你写记叙文,从心理或者科技角度写距离由远变近或由近变远的体会,“同意这样的观点吗”,则是要写议论文,同意不同意皆可,体现话题的开放性。如同意,则是因心灵隔膜,人与人之间咫尺如天涯,不同意可写只要人与人心灵沟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一位科学家对两只老鼠进行了“精神压力”实验:他把两只小白鼠放在一个仿真的环境中,把其中一只小白鼠的压力基因全部抽取出来,另外一只则维持原样。结果那只被抽取压力基因的小白鼠天天兴奋异常,它大摇大摆地在仿真环境中乱跑,有时竟爬上陡峭的假山。而另外一只老鼠则“胆小如鼠”,走路小心翼翼,遇上风吹草动,便警觉起来,唯恐避之不及。
最后结果是:那只没有压力的小白鼠在登上13米高的假山时摔死了,而另一只老鼠却鲜活地生存着。
请以“压力”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提示:此题看似开放,如可写①什么是压力、②压力有什么作用、③如何对待压力、④一个人有了压力将非常可怕、⑤人们需要压力没有压力是可怕的等,但结合材料,抓住小白鼠最后的结果,就可以知道只有第五个审题才是准确的。
2、动词类
(1)有个班级获得了校运会“道德风尚奖”,有人向校长提出疑惑:在整个竞赛过程中,并没有发现这个班的道德风尚比其他班级高在何处。校长笑着说:你忽略了一个细节――在大家都为自己班的运动员取得好成绩欢呼雀跃时,惟有这个班的同学在为自己喝彩的同时,也不忘为别人喝彩。
请以“喝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提示:喝彩的对象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别人,但据此材料,应写成要为别人喝彩。至于喝彩的原因,不外是学习上取得好的成绩,思想上有好的品质,生活上有好的习惯等,各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尽量朝人无我有的方面努力,方能写出佳作。
(2)有一个孩子,伸手到一个装满榛果的瓶子里去,他尽其所能地抓了一把榛果,当他想把手收回来时,手却被瓶口卡住了。他既不愿意放弃榛果,又不能把手缩回来,不禁伤心地哭了起来。
一个旁边的人对他说:“你知足些吧!只拿一半,让你的拳头小一些,那么你的手就可以很容易地拿出来了。”
在生活中,有时候只有放弃才能得到,但许多人却不明白二者的辩证关系,一味地想要获得,不想放弃,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
请以“放弃”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提示:此题审题难度不大,大家很容易将中心聚集为“学会放弃”,这点在能力有限的竞争社会中显得更加重要。不过要写出佳作不容易,应在“学会”二字上做足文章,如放弃什么,不放弃什么;全部放弃还是部分放弃,就看你怎么把握了。
3、形容词类
一座庙里的石地板,对香客膜拜、香火不断的石佛像愤愤不平:“你我同是石头,来自同一座山,为什么你能高高在上,享受千人朝拜,万人供奉?”佛像略一沉思后微笑道:“贤弟,世间事大体是公平的,你我的确材料相同,来自同一座山,但在你出山前,师傅只是嚓、嚓几下子,把你劈的方方正正着着送出山。在你走后的三年里,师傅对我砍呀、凿呀、刻呀、磨呀,从未间断,我才成了今天的样子。既然出山前我们的历炼不同,今天的际遇又有什么不公平的呢?”[来源:学&科&网] 提示:此题审题在话题说明中很清楚,基本主旨应是“公平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公平”。
(二)双概念类
1、判断型
没有在高三行走过的人,难以领略它的“月黑风高”味,走过高三,才能真切地说一声“曾经沧海”!在很多学生眼里,高三充满着痛苦与无奈,其实高三生活还充满着快乐。
请你以“高三生活:痛并快乐着”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提示:此题审题难度不大,但要注意不能片面写高三生活的“痛”或“快乐”,应该是既写“痛”,更要写“快乐”。
2、矛盾型
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丁说:“连根拔去。”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都来了,哲学家未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到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这个故事让人明白:欲无必有,欲有必无。那么,要心中有真善美,必远离假恶丑。这必须经过选择、鉴别和心灵的“巷战”,才会让一个退出,另一个占据。请联系生活、阅历、见闻,以“无与有”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提示:“无”与“有”是两个抽象的概念,材料中要“无草”,则要“有庄稼”,这是含义深刻的比喻,草喻生活中的假恶丑,庄稼喻真善美,此类题目审题时要注意化抽象为具体,这样一来,思路就开阔了。如要使一个人没有贪心,就必须用良心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没有虚荣,就必须以真诚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没有怨恨,就必须以宽容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不再麻木,就必须以清醒占据他的头脑;要使一个人不再冷漠,就必须以爱心充斥自己的心灵等。关键要把握生活的大网,以小见大。
3、条件型
大凡生命都是如此,都有适应环境的本能。但也有环境将生命改变的。请以“生命与环境”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提示:此题较宽泛,限制性较弱。只要把握住生命与环境的关系即可。如可写生命离不开环境,一旦环境改变了、生命也将改变,环境可以改变生命的品质等。生命的内容也比较丰富,它可以是动植物生理层面上的生命,也可以是人类个体精神世界上的生命,还可以是人类群体意识的生命;环境可以是自然环境,也可以是心理环境或社会环境等。
4、主客型
北京申奥是个热门话题。我国的第一次申办,以一票之差失败,给国人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如今,我国政府和人民已经获得了2008年的夏季奥运会主办权。2008年,奥运会就要在我们国家举办了,这是新世纪的一件盛事,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该参与的大事。
请以“我与奥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提示:这两个概念之间有主客关系,“我”为主,“奥运”为客。写作中要以我为重点,突出“我”为奥运所作的努力,可以想象“我”是一个运动员如何为奥运添彩、“我”是一个裁判员如何为奥运公平执法、“我”是一个志愿者如何为奥运服务等,文体上最好是记叙文。
5、因果型
朱熹《观书有感》其一是这样写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方塘如此,清流亦如此。请以“清流与活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提示:首先明确二者的关系,“清流”是果,“活源”是困,要使流清,必须源活。其次化形象为具体,如要使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循环(清流),必须要有改革的措施(活源),要使个人的思想端正,就必须要有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活源)作保证等。
(三)、漫画寓言类
1、漫画(略)
2、郑国有一个人在一棵树下避暑,他随着阳光变化和树影移动,挪动自己的席子,以此来纳凉。等到黄昏时,他又把席子挪到树下。月亮出来了,他又按月光和树影移动,挪动席子来避免露水淋湿衣服,结果露水照样淋湿了他的衣服„„
郑人用“纳凉”的办法来“防露”,历来被当成笑柄。其实生活中与郑人思维方式相同的人并不少见,当然也有许多人的做法正好与之相反。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到了哪些与“变”相关的人和事,你是怎样认识“变”的?请以“变”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提示:此题不限于材料,比较开放。审题时要关于抓住题目的信息,看是否有限制。例如这道作文题“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到了哪些与‘变’相关的人和事?你是怎样认识变的”可知,这是一个不加限制的话题,只要与寓意相关的材料都可以写入文章。寓意是要适应客观环境变化,不断更新理念,推进事业发展。
三、材料题意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逐步以材料作文取代命题作文已是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材料作文既能避免猜题押宝的弊端又具有综合考察读写能力等优势,因而日益受到重视;然而由于审题立意难度的增加,对考生的要求也就更高了。材料作文不限制标题,命题灵活度比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大,提供的材料对作文主旨及内容的限制远大于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如果是记叙文,必须根据材料提供的情境写人、记事,至于扩写、续写更足必须以材料为根本;如果足议沦文,必须从材料所包含的角度提炼观点,发表看法,材料提供的角度又远少于话题作文提供的角度。材料作文所附材料.必须辩证地全面、具体、历史地分析。材料作文必须紧扣材料,不能象话题作文那样确立话题后可以不顾及所附材料。[来源:ZXXK]
1、抓关键词句法:善于抓住关键词语。关键词语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一段材料其主旨有时在文字上有所表现,抓住这些词句往往能事半功倍。
例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人问巴西球王贝利:你最满意的进球是哪一个?贝利答道:下一个。这“下一个”三字掷地有声,既体现出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又蕴含着艺无止境,不断创新的哲理,闪耀着人格、智慧、精神的光芒。抓住了这个关键,审题到这样的程度,立意与命题还能成为问题吗?
例
2、《鞋匠的好奇》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冬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这是古希腊伟人亚里士多得得出的结论。天经天义,人们尊奉了2400多年。18世纪,瑞士巴赛尔城的一位修鞋匠,看到棚下筑巢的燕子,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燕子,你在何处越冬?”,并将它绑在燕子的腿上。第二年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而归时,鞋匠意外地发现了一张新的字条:“雅典,在安托万家越冬”。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400多的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
学生很容易找出这则材料体现主旨的词语“好奇”?――材料三次用到这个词语,“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400多年的谬误„„”再加材料的标题《鞋匠的好奇》,而抓住了关键词语的同学很容易明白本材料的主旨:好奇,往往是发明和创新的原动力。
例
3、野兔是一种十分狡猾的动物,缺乏经验的猎手很难捕获到它们。但是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就到了。因为野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当它从窝中出来觅食时,它总是小心翼翼的,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逃之夭夭。但走过一段路后,如果是安全的,它返回时也会按照原路。猎人就是根据野兔的这一特性,只要找到野兔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然后设一个机关,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收获猎物了。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了。
关键句“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立意:走熟悉的路也会摔倒,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变化的世界“别摔在熟悉的路上” 惯用塑料袋现在污染max.book118.com.多多益善,现在尾气多了影响欢迎 野兔谨小慎微,不敢走新路,不敢创新不要谨小慎微、敢于走新路、敢于创新
例
4、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所有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他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荆棘上,便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间放开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然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因为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最深痛的巨创来换取。它的歌唱是以生命为代价的歌唱,是世间最凄美的绝唱。这不仅仅是一种生的态度,更是一种感天动地的爱的方式。
上面材料的主旨是赞美荆棘鸟以顽强的精神唱出最美的生命之歌,议论部分就是关键句。从材料中的议论部分可这样立意:①最美好的东西需要用最深痛的巨创来换取;②以生命作为代价,开出美丽的生命之花,也是对生命的一种爱。从鸟的传说方面也可这样立意:①超脱出自身的痛苦,生命之花才美丽;②有顽强的意志才敢挑战生活中的荆棘;③生命需要勇敢和顽强。准确理解材料的含意,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生活经历和思想认识确定作文立意,即可构思作文。
2、以果溯因法 因果分析法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
第五篇:【名师说课】201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写作专题 (名师教案 课时作业)
【名师说课】2011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写作专题 5.1 审题立意(名师教案)【考点精析】
审题就是仔细地审查研究题目,揣摩命题者意图,从而确定写作要求、主题立意、选材范围、表现手法等。命题作文,不管是全命题作文,还是半命题作文,都有一定的写作要求。写作者只有明确这些要求,把握命题者的出题用意,写出的作文才不会走样。评卷场上,对于是否“符合题意”十分在意,一旦被认定为背离题意(命题人的意图),即使文采再好,内容再丰富,观点再新颖深刻,也不能得到1/3以上的分数,甚至可能有零分的危险。
立意指的是对于题目给的条件和要求,明确表示自己的看法和态度――肯定什么,否定什么;热爱什么,憎恶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等等。一篇文章的优劣,主要看它的立意。文章要“以意为主”“意在笔先”。明人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但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立意的基本要求简单地说是四个字:准,深,稳,新。即:准确、新颖、高远、深刻。准确就是代命题人立言;新颖是指符合命题要求的前提下言人之所未曾言;高远是在领会写作意图基础上超越自我所呈现出的使命感、时代感、沧桑感、厚重感,是言人之所不能言;深刻是指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因果关系,是言人之所未尽言。
【重难点突破】 各类作文的审题立意指导 作文有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两大类,材料作文又分给材料话题作文 简称话题作文 和给材料题意作文,习惯上人们把后者就叫材料作文。
◆命题作文
一、全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半命题略)
去年有六个省、市考了命题作文。命题作文应引起重视。命题作文的写作,首先要审查作文题目中的限制,限制的内容大致有:时间、地点、范围、对象、内容,数量等,审题时要弄清楚,作文时,不能越“雷池”半步。没有限制的内容,虽然题目上没写,但需要自己去想。因为只有想到没有限制的内容,才能找到选材的广阔天地,扩大选材的范围。
其次要弄清楚词语的具体含义及其与其他词语之间的相互关系、表意的重心,文章表意的重心就是最能体现文章中心的关键性词语,只有抓住了关键性词语,才能体现文章的特色,写出更好的作文。
注意命题方式,分析题目结构,确定写作范围与重点。
1、用一个词作题目。这样的词有两类(有比喻义的词,具有抽象意义的词)。
有比喻义的词:这类词既可用该词的本义,实写;也可用其比喻义,虚写。
如辽宁的《肩膀》,即可用该词的本义,这是实写;也可用其比喻义(责任、依靠等),这是虚写。《门》:门,有有形的,如校门、家门、房门;有无形的,如科学之门、心灵之门、天堂之门、地狱之门。门里门外门前门后不知发生过多少动人的故事,出现过多少杰出的人物„„《墙》:可以写与具体的墙有关的故事,也可以写人和人之间的隔膜等等。《舞台》:可以写与具体的舞台有关的故事,也可以写抽象的 name=baidusnap0>
2、用短语做题目。如:北京的《北京的符号》是偏正短语,要注意其修饰的成分(“北京的”),因为它决定“符号”的地域特色,限定了符号的范围,“符号”则是写作的中心内容。再如:《有意义的生活》,其表意的重心在“有意义”三个字上,审题时只在紧扣“有意义”三个字思考就可以了。再如“父辈”这个题目就是写与父亲一个辈份 的人,而且父辈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一批人,如果弄不清父辈这个词的含义,那作文就走题了。
湖南的《谈“意气”》是动宾短语,它只规定了论述的范围(“意气”),对意气发表什么看法,这个中心论点由你自己确定。再如:《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趣事》,这也是个动宾短语,但比较复杂了,题目限制了对象――我,内容――趣事,数量―一件,范围――身边。时间、地点没有限制,写作时就可以抛开时间、地点不去考虑。这样,选材的范围就大多了。江苏的《人与路》是联合短语,一般要说明两者的关系;就本题而言,侧重点是人,因为路是人走出来的。联合短语里两方面并重还是有侧重视具体情况而定。
3、用句子做题目。如上海的题目《我想握住你的手》就是一个单句。用单句作题目,一般说来,重点往往落在谓语上,谁“想握住”,“想握住”什么,为什么“想握住”,“想握住”以后怎么样,始终围绕“想握住”做文章。再如《我的未来不是梦》,“不是梦”是重点,谁“不是梦”,“为什么”不是梦,要始终围绕它做文章。
二、全命题作文的构思:
1、在命题作文中,一般来说,如果题目当中包含了记叙文的六要素之一的都应写成记叙文,如《我的未来不是梦》,题目中有六要素之一――人物(我);如果题目中出现了“论”、“谈”、“评”、“小议”等字样,一般要写成议论文。如上文的《谈“意气”》
2、有些题目,命题者故意藏头去尾,使题目带有迷惑性,增加审题难度,用以考察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敏捷性。如《心愿》这个题目,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审题有难度。对于这类题目,我们可以采用在原题的前面加上“我”、“妈妈”、“班主任”等因素,使题目成为《我的心愿》、《妈妈的心愿》、《班主任的心愿》等,这样,题目的意思就明确了,文章体裁也就很容易确定了。
3、带有比喻或象征性的题目,则可以采用数学配方的方法。如果题目出的是比喻的喻体,写作时就配上本体去写;如果题目出的是象征性的事物,就配上被象征性的事物去写,如《暖流》,暖流是喻体,我们在写作时就可以从它的本体――同学的帮助、老师的关爱等角度去选材构思,《考试》、《蜡烛》 奉献精神 等一类题目都有可以采用数学配方的方法去写。
4、对于一些抽象性的题目,如《责任》、《追求》、《宽容》、《合作》、《友善》等,它们如果写成记叙文,你可以构思成“通过一个我看到(听到,读到)的有关×××人(负或不负)责任(宽容、友善„„)的故事,告诉大家生活需要„„”,这时,题目“责任(宽容„„)”就是你的记叙文的中心思想所在。如果你熟读古今中外书籍,拥有大量事例史实,擅长写议论文,你当然可以把它写成议论文,此时,题目就是你的议论的话题所在,就是议论文三要素中的论点的中心词,你只需罗列古今中外几个有关“责任”(宽容„„)的事例,证明一下“责任大于山”,“勇于承担责任是每个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我们要对自己、家庭、国家负起应有的责任”„„等论点。
◆给材料作文:给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的区别在于题目是从材料中引出来的,必受材料的限制。
一、给材料话题作文
(一)单概念类审题
1、名词类
(1)诗人顾城有句出名的诗:“你看云时,我觉得很近,你看我时,我觉得很远。”这里说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成语中有“咫尺天涯”一词,意思是说虽然近在咫尺,却远如天涯。海南省海边有一块石碑,上书“天涯海角”,那里就是人们常说的“天涯”,现在飞机几小时就到了。美国在地球的那一边,似乎也是“天涯”,但卫星电视一下子将它拉到我们面前。这是现代科技的神威,它使我们生存空间的距离相对缩短了,难怪有地球村之说。
以上材料说明距离的远和近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你有这样的体会吗?同意这样的观点吗?请以“距离”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提示:由话题我们可以进行发散性思维,如从美学角度写“距离产生美”,从交往角度写“距离可以保持一个人的独立个性”,从认知角度写“距离可以保证客观性”,从物理角度写“距离可以提供活动空间,保证安全”等,但结合材料聚合思维,则不能这样随意去写了,材料告诉我们距离的远近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一、两则材料二从心理角度讲咫尺可以成为天涯,这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心灵的隔膜;
三、四两则材料从科技角度讲天涯可以变为咫尺,这是因为科技进步的力量。写作时从这两个角度切入方为正点。至于文体选择,“你有这样的体会吗”,暗示你写记叙文,从心理或者科技角度写距离由远变近或由近变远的体会,“同意这样的观点吗”,则是要写议论文,同意不同意皆可,体现话题的开放性。如同意,则是因心灵隔膜,人与人之间咫尺如天涯,不同意可写只要人与人心灵沟通,“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一位科学家对两只老鼠进行了“精神压力”实验:他把两只小白鼠放在一个仿真的环境中,把其中一只小白鼠的压力基因全部抽取出来,另外一只则维持原样。结果那只被抽取压力基因的小白鼠天天兴奋异常,它大摇大摆地在仿真环境中乱跑,有时竟爬上陡峭的假山。而另外一只老鼠则“胆小如鼠”,走路小心翼翼,遇上风吹草动,便警觉起来,唯恐避之不及。
最后结果是:那只没有压力的小白鼠在登上13米高的假山时摔死了,而另一只老鼠却鲜活地生存着。
请以“压力”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提示:此题看似开放,如可写①什么是压力、②压力有什么作用、③如何对待压力、④一个人有了压力将非常可怕、⑤人们需要压力没有压力是可怕的等,但结合材料,抓住小白鼠最后的结果,就可以知道只有第五个审题才是准确的。
2、动词类
(1)有个班级获得了校运会“道德风尚奖”,有人向校长提出疑惑:在整个竞赛过程中,并没有发现这个班的道德风尚比其他班级高在何处。校长笑着说:你忽略了一个细节――在大家都为自己班的运动员取得好成绩欢呼雀跃时,惟有这个班的同学在为自己喝彩的同时,也不忘为别人喝彩。
请以“喝彩”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提示:喝彩的对象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别人,但据此材料,应写成要为别人喝彩。至于喝彩的原因,不外是学习上取得好的成绩,思想上有好的品质,生活上有好的习惯等,各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尽量朝人无我有的方面努力,方能写出佳作。
(2)有一个孩子,伸手到一个装满榛果的瓶子里去,他尽其所能地抓了一把榛果,当他想把手收回来时,手却被瓶口卡住了。他既不愿意放弃榛果,又不能把手缩回来,不禁伤心地哭了起来。
一个旁边的人对他说:“你知足些吧!只拿一半,让你的拳头小一些,那么你的手就可以很容易地拿出来了。”
在生活中,有时候只有放弃才能得到,但许多人却不明白二者的辩证关系,一味地想要获得,不想放弃,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
请以“放弃”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提示:此题审题难度不大,大家很容易将中心聚集为“学会放弃”,这点在能力有限的竞争社会中显得更加重要。不过要写出佳作不容易,应在“学会”二字上做足文章,如放弃什么,不放弃什么;全部放弃还是部分放弃,就看你怎么把握了。
3、形容词类
一座庙里的石地板,对香客膜拜、香火不断的石佛像愤愤不平:“你我同是石头,来自同一座山,为什么你能高高在上,享受千人朝拜,万人供奉?”佛像略一沉思后微笑道:“贤弟,世间事大体是公平的,你我的确材料相同,来自同一座山,但在你出山前,师傅只是嚓、嚓几下子,把你劈的方方正正着着送出山。在你走后的三年里,师傅对我砍呀、凿呀、刻呀、磨呀,从未间断,我才成了今天的样子。既然出山前我们的历炼不同,今天的际遇又有什么不公平的呢?”[来源:学&科&网] 提示:此题审题在话题说明中很清楚,基本主旨应是“公平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公平,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公平”。
(二)双概念类
1、判断型
没有在高三行走过的人,难以领略它的“月黑风高”味,走过高三,才能真切地说一声“曾经沧海”!在很多学生眼里,高三充满着痛苦与无奈,其实高三生活还充满着快乐。
请你以“高三生活:痛并快乐着”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提示:此题审题难度不大,但要注意不能片面写高三生活的“痛”或“快乐”,应该是既写“痛”,更要写“快乐”。
2、矛盾型
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丁说:“连根拔去。”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都来了,哲学家未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到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这个故事让人明白:欲无必有,欲有必无。那么,要心中有真善美,必远离假恶丑。这必须经过选择、鉴别和心灵的“巷战”,才会让一个退出,另一个占据。请联系生活、阅历、见闻,以“无与有”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提示:“无”与“有”是两个抽象的概念,材料中要“无草”,则要“有庄稼”,这是含义深刻的比喻,草喻生活中的假恶丑,庄稼喻真善美,此类题目审题时要注意化抽象为具体,这样一来,思路就开阔了。如要使一个人没有贪心,就必须用良心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没有虚荣,就必须以真诚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没有怨恨,就必须以宽容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不再麻木,就必须以清醒占据他的头脑;要使一个人不再冷漠,就必须以爱心充斥自己的心灵等。关键要把握生活的大网,以小见大。
3、条件型
大凡生命都是如此,都有适应环境的本能。但也有环境将生命改变的。请以“生命与环境”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提示:此题较宽泛,限制性较弱。只要把握住生命与环境的关系即可。如可写生命离不开环境,一旦环境改变了、生命也将改变,环境可以改变生命的品质等。生命的内容也比较丰富,它可以是动植物生理层面上的生命,也可以是人类个体精神世界上的生命,还可以是人类群体意识的生命;环境可以是自然环境,也可以是心理环境或社会环境等。
4、主客型
北京申奥是个热门话题。我国的第一次申办,以一票之差失败,给国人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如今,我国政府和人民已经获得了2008年的夏季奥运会主办权。2008年,奥运会就要在我们国家举办了,这是新世纪的一件盛事,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该参与的大事。
请以“我与奥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提示:这两个概念之间有主客关系,“我”为主,“奥运”为客。写作中要以我为重点,突出“我”为奥运所作的努力,可以想象“我”是一个运动员如何为奥运添彩、“我”是一个裁判员如何为奥运公平执法、“我”是一个志愿者如何为奥运服务等,文体上最好是记叙文。
5、因果型
朱熹《观书有感》其一是这样写的: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方塘如此,清流亦如此。请以“清流与活源”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提示:首先明确二者的关系,“清流”是果,“活源”是困,要使流清,必须源活。其次化形象为具体,如要使企业走上良性发展的循环(清流),必须要有改革的措施(活源),要使个人的思想端正,就必须
要
有
健
康的人生观、世界观(活源)作保证等。
(三)、漫画寓言类
1、漫画(略)
2、郑国有一个人在一棵树下避暑,他随着阳光变化和树影移动,挪动自己的席子,以此来纳凉。等到黄昏时,他又把席子挪到树下。月亮出来了,他又按月光和树影移动,挪动席子来避免露水淋湿衣服,结果露水照样淋湿了他的衣服„„
郑人用“纳凉”的办法来“防露”,历来被当成笑柄。其实生活中与郑人思维方式相同的人并不少见,当然也有许多人的做法正好与之相反。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到了哪些与“变”相关的人和事,你是怎样认识“变”的?请以“变”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提示:此题不限于材料,比较开放。审题时要关于抓住题目的信息,看是否有限制。例如这道作文题“读了这则寓言,你想到了哪些与‘变’相关的人和事?你是怎样认识变的”可知,这是一个不加限制的话题,只要与寓意相关的材料都可以写入文章。寓意是要适应客观环境变化,不断更新理念,推进事业发展。
三、材料题意作文(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逐步以材料作文取代命题作文已是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材料作文既能避免猜题押宝的弊端又具有综合考察读写能力等优势,因而日益受到重视;然而由于审题立意难度的增加,对考生的要求也就更高了。材料作文不限制标题,命题灵活度比命题作文和话题作文大,提供的材料对作文主旨及内容的限制远大于话题作文和命题作文,如果是记叙文,必须根据材料提供的情境写人、记事,至于扩写、续写更足必须以材料为根本;如果足议沦文,必须从材料所包含的角度提炼观点,发表看法,材料提供的角度又远少于话题作文提供的角度。材料作文所附材料.必须辩证地全面、具体、历史地分析。材料作文必须紧扣材料,不能象话题作文那样确立话题后可以不顾及所附材料。[来源:ZXXK]
1、抓关键词句法:善于抓住关键词语。关键词语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突破口。一段材料其主旨有时在文字上有所表现,抓住这些词句往往能事半功倍。
例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人问巴西球王贝利:你最满意的进球是哪一个?贝利答道:下一个。这“下一个”三字掷地有声,既体现出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又蕴含着艺无止境,不断创新的哲理,闪耀着人格、智慧、精神的光芒。抓住了这个关键,审题到这样的程度,立意与命题还能成为问题吗?
例
2、《鞋匠的好奇》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冬季燕子在池塘的冰下越冬?――这是古希腊伟人亚里士多得得出的结论。天经天义,人们尊奉了2400多年。18世纪,瑞士巴赛尔城的一位修鞋匠,看到棚下筑巢的燕子,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燕子,你在何处越冬?”,并将它绑在燕子的腿上。第二年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而归时,鞋匠意外地发现了一张新的字条:“雅典,在安托万家越冬”。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400多的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
学生很容易找出这则材料体现主旨的词语“好奇”?――材料三次用到这个词语,“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400多年的谬误„„”再加材料的标题《鞋匠的好奇》,而抓住了关键词语的同学很容易明白本材料的主旨:好奇,往往是发明和创新的原动力。
例
3、野兔是一种十分狡猾的动物,缺乏经验的猎手很难捕获到它们。但是一到下雪天,野兔的末日就到了。因为野兔从来不敢走没有自己脚印的路,当它从窝中出来觅食时,它总是小心翼翼的,一有风吹草动就会逃之夭夭。但走过一段路后,如果是安全的,它返回时也会按照原路。猎人就是根据野兔的这一特性,只要找到野兔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然后设一个机关,第二天早上就可以收获猎物了。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了。
关键句“兔子的致命缺点就是太相信自己走过的路”。立意:走熟悉的路也会摔倒,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去看待不断变化的世界“别摔在熟悉的路上” 惯用塑料袋现在污染max.book118.com.多多益善,现在尾气多了影响欢迎 野兔谨小慎微,不敢走新路,不敢创新不要谨小慎微、敢于走新路、敢于创新
例
4、有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所有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他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荆棘上,便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间放开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然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因为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最深痛的巨创来换取。它的歌唱是以生命为代价的歌唱,是世间最凄美的绝唱。这不仅仅是一种生的态度,更是一种感天动地的爱的方式。
上面材料的主旨是赞美荆棘鸟以顽强的精神唱出最美的生命之歌,议论部分就是关键句。从材料中的议论部分可这样立意:①最美好的东西需要用最深痛的巨创来换取;②以生命作为代价,开出美丽的生命之花,也是对生命的一种爱。从鸟的传说方面也可这样立意:①超脱出自身的痛苦,生命之花才美丽;②有顽强的意志才敢挑战生活中的荆棘;③生命需要勇敢和顽强。准确理解材料的含意,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生活经历和思想认识确定作文立意,即可构思作文。
2、以果溯因法 因果分析法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
1、《盲子过涸溪》:有盲子过涸溪,失坠,两手攀木盾,兢兢握固,自分必坠深渊。过者告曰:“无怖,第 只要 放下即实地也。”盲子不信,握木盾长号。久之,手惫,失手坠地。乃自哂曰:“嘻,蚤知是实地,何久自苦耶” 译文:有个瞎子经过一条干涸的小溪,在桥上 突然 失手坠落。他 两手攀住桥栏,胆战心惊地抓得紧紧的,自认为 一旦 失手,一定会坠入深渊。过路的人告诉他说:“别害怕,只管放手,下面 就是实地了。”瞎子不相信,握紧桥栏大声呼号。过了很久,力气 渐渐 消失了,失手坠落在地上,于是 他 嘲笑自己说:“嘻!早知道 下面 就是实地,何必 让 自己辛苦这么久呢?”。
本文的主角是盲子,作者对他的态度是讽刺,盲子“久自苦”的原因是不信忠告,兢兢握固,死不放手。在这样理解的基础就可以得出“第放下即实地”、“学会‘放手’”等立意及命题了。如果从“过者”的角度,得出“帮人要帮到底”的立意,或者从“盲子”的角度,得出“不能一意孤行”、“要善于听从劝告”等立意,就不大合适。前者虽然可以说通,但“过者”是次要人物,着眼于他就不得主旨,没有做到“整体把握”;后者从逻辑上讲属“推不出”,是没有“吃透材料”。
例
2、古代有一个渔翁,一天,在井里网捞了两条大鲤鱼;第二天,在井里捞到了三条鲫鱼;第三天,仅仅捞到了几只米虾;第四天,第五天„„什么也没捞到,这是为什么呢?
以果溯因法。空间不宽,水域狭窄,藏鱼不多。井里捞鱼 原因 两条大鲤鱼三条鲫鱼,几只米虾,空白 结果 通过“这是为什么”的分析,能较快速明白材料的主旨:到广阔的空间去撒网,方有丰硕的收获。
例
3、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2006年全国卷 乙卷 ] 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因为它不顾自身条件 身子太轻,爪子不如老鹰锋利,盲目模仿老鹰,哪有不失败之理?从原因入手,可立意为:盲目模仿别人,就如东施效颦,难免遭致失败。当然,也可从小孩称赞乌鸦“它也很可爱啊!”分析原因立意。因为它不甘心做一只普通的乌鸦,它要超越,它敢于挑战,勇气可嘉!从此处立意,更容易写出新意。
例
4、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 译文:猫头鹰遇见了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呀?”猫头鹰说:“我准备搬到东边去。”斑鸠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村里人都讨厌我的叫声,因此我想搬到东边去。”斑鸠说:“你改变叫声,就可以了。要是不能改变叫声,即使搬到东边去,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你。”
结果 枭搬到东边村里人照样讨厌,原因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立意 与其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治标不如治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还要找到完善自我的恰当的方法/赢得社会认同,在于完善自己。
3、辨证关系法――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而且从不同角度会有不同的答案。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 如学与问、主次关系 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 如自卑与自强 和条件关系 如继承与创新 等。辨明这些关系和角度,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例
1、萤火虫是肉食小甲虫,它的食物是蜗牛。蜗牛一旦有什么危险,就把头缩进硬壳里,很多天敌拿它无可奈何。小巧、柔弱和笨拙的萤火虫如何对付它呢?萤火虫的头顶有一对颚,那东西细得像头发,很尖利。萤火虫捉蜗牛时,先用颚在蜗牛身上轻轻敲打,而蜗牛根本不把萤火虫放在眼里,甚至觉得被敲打几下如同按摩一样很舒服。萤火虫的敲打,是向它注射一种毒液。蜗牛在毫无警觉中被麻痹,直到失去知觉。当蜗牛被毒倒后,萤火虫再注射另一种液体,使蜗牛的肉变成流质,然后用管状的嘴喝掉。从蜗牛角度:贪图安逸享乐必酿成苦果;越是看似不堪一击的对手,越是不可掉以轻心。从萤火虫角度:某些短处,有时恰是成功的利器。
例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一名英国登山者因为极度缺氧倒在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路上,这是一条登山者长走的登顶之路,几十个登山者从他身边走过,都不愿意耽误自己的登程。几个小时后,这个34岁的登山者就离开了人世。
这件事传开后,有人感到震惊,说以前只有经验最丰富的才能攀登到高的地方,不管认识不认识,除非会危及营救者的生命,濒临死亡的攀登者是不会不营救就被遗弃的。但也有人说:不管是公众还是登山者都要明白,人总是要死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任务和压力,要不,人们还以为这是花钱逛公园呢。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不同角度的评论就是问题所在。所提炼出来的问题是由事件引发出来的不同的见解,如“救不救”。
例
3、《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世界有了我们而更美丽/相互欣赏/营造共赢的风景/相映成趣的美丽 共同的风景 /你也是一道风景 欣赏你
例
4、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材料一 1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只要耕耘,一定有